二氧化碳检测报告十篇-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4-01-23 17:50:08

二氧化碳检测报告

二氧化碳检测报告篇1

关键词: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检定

中图分类号:th83 文献标识码:a

一、概述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的检定是通过输入标准气体与被检仪器的显示值(或输出信号换算成浓度值)的比较来确定被测仪器的示值误差。以下为对一台(0-1000)μmol/mol的便携式检测报警器(又称为: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示值误差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二、技术依据

1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2 jjf1002-2010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

3 jjg(煤炭)09-1998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

三、测量模型

(1)

式中:—示值误差,%;

显示值(或信号换算值)的算术平均值,μmol/mol;

气体标准物质尝试值,μmol/mol。

(2)

四、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由于绝对误差段的相对误差较高,达到10%,因此该段的不确定度评定可忽略,主要用相对误差段来评定。

1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输出量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测定器测量的不重复性,可以通过等精密度的连续多次测量得到测量数列,采用a类评定方法进行评定。

规程起草组选用了一台量程为(0-1000)μmol/mol的矿用便携式一氧化碳测定器进行试验,用浓度值为20 μmol/mol、350 μmol/mol、500 μmol/mol、850 μmol/mol四种一氧化碳标准气体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等精密度测量,得到如表1的试验数据。

由表1中的数据,根据公式(3)、(4)计算得到各点算术平均值及单次测量实验标准偏差,具体见表2:

(3)

(4)

为了使评定结果可靠,取单次实验标准偏差中最大值,即850 μmol/mol点的测量列的单次实验标准偏差来评定测量重复性带来的不确定度,则:

smax=5.6 μmol/mol

由于根据规程的检定方法的要求,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3次,以3次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则可得到测量不重复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

μmol/mol/=3.23 μmol/mol

2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输入量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一氧化碳标准气体浓度值的不确定度,根据本规程的要求,一氧化碳标准气体浓度值的相对不确定度为2%(k=2),则可以得到,当气体浓度为500μmol/mol点的标准不确定度:

=850 μmol/mol×2%/2=8.50 μmol/mol

3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由于在检定过程中,不同的检定员、不同的环境温湿度等因素,也可能引入不确定度分量,但这部分分量相对较小,根据检定经验(差异为正负1个字),估算为:

=2.0 μmol/mol

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4.1灵敏系数

数学模型如下:

灵敏系数如下:

c1=

c2=

c3=1

4.2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的汇总表见表3。

注:表3中,气体标准物质浓度值,本评定段中为:850 μmol/mol。

4.3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由于各输入量彼此独立不相关,所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五、扩展相对不确定度的评定

按通常的要求,取包含因子k=2,则:

扩展相对不确定度为:u=1.1%×2=2.2%

六、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

该台仪器的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u=2.2%(k=2,p=95%)。

七、验证结果分析

对于该台量程为(0-1000)μmol/mol的一氧化碳测定器,在850μmol/mol测量点其示值误差限为6%,绝对误差限为r=850μmol/mol×6%=51μmol/mol;同时,按本检定规程测量示值误差的方法,其测量结果的最大误差为:ur =850μmol/mol×2.2%=18.7μmol/mol;

所以:ur/r=18.7μmol/mol/51μmol/mol,约为2.73倍,基本符合检定合格评定的要求。

八、关于量传比例的建议

根据计算,若采用二级标准物质,其不确定度为2%,在不考虑其他重复性分量、稳定性分量的前提下,只考虑二级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时,量传比例刚好为3倍;因此,若按硬性3倍的比例要求,则必须选用不确定度为1%的一级标准物质,考虑到一级标准物质的成本、购买方便性、基层检定单位的使用量较大等因素,个人建议: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和其他理化仪表一样,适当降低量传比例的要求,更加便于规程的应用推广和执行,并大量降低检测成本。

二氧化碳检测报告篇2

关键词:碳酸氢铵;氧气;二氧化碳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3-078-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3.032

一、关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的实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课本(上册)在第3页中的“观察与思考”栏目中有以下的内容安排:“在南方农村的小仓库里,堆放了一批袋装的化肥――碳酸氢铵……”由此引出的实验:加热碳酸氢铵固体。教材是采用蒸发皿来加热的,并要求学生:通过联想、推理,思考这些固体消失的原因。此实验的现象是:(1)固体逐渐减少直至消失,(2)刺激性气味越来越浓。根据这两个现象,学生大多是这样推理的:因为碳酸氢铵本来就有刺激性气味,在加热的情况下可能发生了升华而消失。由于固体都变成了气体,因此刺激性气味更浓了。显然由这样的装置以及学生的已有知识只能得出这样的推理和结论。而这样的结论和本节内容的标题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是相悖的。

本实验的装置可以做如下改进:把碳酸氢铵固体放在试管中加热,再用带单孔塞的导气管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如图所示的三通管,从1处通入并在1处管内放入白色的硫酸铜固体粉末(用于检验水的存在),把2处出来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学生在初二生物中已学过),3处的管口放一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用于检验氨气)。这样改进后,可以观察到如下现象:(1)试管内壁有小水珠且1处白色的粉末变成了蓝色 (2)2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3处的试纸变成了蓝色并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从而可以得出以下3个结论:(1)有水生成 (2)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 (3)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生成。三通管的使用是利用了氨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有较大的差异从而将这两种气体分开的,因此使用时要保证一上一下的位置摆放。若不用三通管将它们分开,呈酸性的二氧化碳就会与呈碱性的氨气发生反应,即使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也看不见有浑浊的现象。经改进不难得出以下结论:碳酸氢铵固体的消失并非是简单的升华,而应是由一种物质变化成另外三种物质的变化。这样做使得实验现象更清楚、思路更明朗、结论更易得出。

二、关于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

上册教材13页,“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采用红磷燃烧法,是把燃烧匙内的红磷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后,又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这种做法,既不环保,又不准确。在集气瓶外部预先点燃红磷,必然导致红磷在空气中先燃烧,产生的白烟p2o5势必污染空气。另外从瓶外迅速放到瓶内必然会引起气体的流动,将导致测量结果不够准确。

化学同行对该实验已做过不同的改进[1]:(1)用白磷代替红磷,用热水加热的。(2)用铜丝和燃烧匙连接,加热铜丝引燃红磷的。这两种方法我都做过,法(1)要使用有毒且易燃的白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稳定性。法(2)加热铜丝所需时间长且通过橡皮塞的地方因燃烧匙柄受热有烧焦气味且气密性难保证。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把该实验做如下改进:用一支标有刻度的大试管,在其中放入足量的红磷并均匀平铺开,用带有导气管的橡皮塞封住试管口并关闭导管上的止水夹,然后平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试管中的红磷,待红磷燃烧后,冷却至室温,然后把导管口一端浸到水面以下,并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水面上升到1/5刻度处。这样做能避免以上缺陷,另外实验所用器材也是常见的,对操作要求也不高,有利于普遍的推广。

三、关于氧气的获得和性质实验的编排顺序

课本上有关氧气的实验的顺序是这样的:先在课本第31页安排了三个氧气的性质实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蜡烛在氧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该实验要用到3集气瓶氧气。而氧气的获得实验却安排在35-36页: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

本人揣测编教材者的用意可能是按照“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决定制法”的思路设计的。这个用意是好的,但本人在具体演示操作这几个实验过程中却总觉得这几个实验的编排顺序有点不合理。具体表现如下:三个氧气的性质实验必须先制取好氧气备用,而实验时学生还会怀疑:瓶里装的是氧气吗?老师会不会为了达到一定的效果而作假呢?而在演示2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时得到的氧气却没有用武之地,前后两次重复制取氧气必然造成药品的浪费,并且让人感觉很别扭。

为此,本人提个小小的建议:我认为可以从生活实际入手先了解氧气的用途,再学习氧气获得的方法,先做氧气制取的实验(建议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分别进行演示),再使用制得的氧气做氧气的性质实验从而学习它的有关性质。这样,整个过程就不会翻来覆去,就能使教学结构紧凑,有条不紊。既达到实验的目的,又有更多时间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开发学生的思维。

四、关于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

课本在上册43页“活动与探究”中安排了“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检验实验”,然后在后面作了如下的分析“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因而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在44页“活动与探究”中采用的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并且进行验满检查。这个实验的提出是在44页上部的“气体的收集方法”概括为“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气体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情况下提出的,而二氧化碳是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的(该知识点在42页已学过),显然从课本上的编排逻辑可推理得出:二氧化碳是不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的。前后设计可谓“一气呵成”,逼得学生和教师只有一个选择: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然而在配沪教版新课标教材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化学实验报告册》23页上却设计了两种收集方法的对比实验[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发现排水法既快又便于观察是否集满。苏州市2010年中考试卷第36题第(3)题:“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co2的比较”中的提示信息:“气体生成和从水面逸出的速率远大于其溶解和与水反应的速率”,更是指明了其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

也有教师已经针对该问题发表过论文(例陈锁福老师早在《江苏教育》 1992年04期“二氧化碳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中已做阐述),教材是否可以对此处进行修订?

我认为该部分的编排上可作如下调整:把43页“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集气法收集。”这句删掉。在44页的气体的收集方法的总结中最后一句可调整为:易溶于水或与水反应快的气体一般不宜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在44页的活动与探究部分可以增加一个问题“二氧化碳的收集能否用排水法收集呢?若能,哪种方法效果更好呢?”这样调整后就不会将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的二氧化碳拒于排水集气法的门外了。这三处调整后,一线教师教起来就比较顺畅了。

参考文献

二氧化碳检测报告篇3

海啸来袭,高楼林立的城市瞬间变成,房屋、桥梁、汽车……一切都被龙卷风毫不留情地卷上天。温室效应令全球海平面升高,整个北半球被全部冰封……在罗兰・艾默里奇2004年的作品《后天》中,这些耗费巨资打造出来的灾难场面冲击着每一个在荧幕前的观众。这一切虽然只是导演的假设,但假设已足以震撼每一个人。罗兰・艾默里奇的假设和科学家的预测不谋而合,这说明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已趋于统一。

气候变化的挑战

不久前,德国邮政dhl集团公布名为“delivering tomorrow-2020年后的顾客需求”的研究结果,其中气候变化的挑战是和物流业密切相关的一个议题,在该报告中占据了相当的位置。

据预测,全球二氧化碳碳排放量将继续增加,2015年将增加到343亿吨,到2030年将达423亿吨。气候变化已被公认为是目前人类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报告中指出,作为二氧化碳的最大排放者之一,物流企业将会发现自身处于一种非常困难的境地,其活动会处在严密的监督之下,而且油价的上涨和顾客对绿色供应链的需求要求企业有巨额投资和科技创新。“全球的个人、团队和国家,都将集中他们全部的智慧和能力,与气候变化做斗争。”报告作出如此预测,可见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已迫在眉睫。

近年来,为了控制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碳的排放,各大快递巨头纷纷出台相应政策,为物流行业做出表率,在塑造企业形象的同时,切切实实负起了保护环境的责任。

与碳减排博弈

今年年初,在国际环保机构clean air-cool planet的环保评比中,dhl的“绿色运输项目”荣获行业最高分。据了解,“绿色运输项目”的核心内容是帮助客户减少他们的碳排量。由此可见dhl不仅关心自身对环境的影响,在帮助客户减少他们对环境的影响上也是不遗余力的。在这项服务中,客户可以选择其全球范围内业务的部分或者全部加入“绿色运输项目”,并支付投递费用的3%作为“绿色基金”。dhl将计算每票快件在整个投递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每年给客户办法证书,标明以其名义消减或抵消的碳排量。dhl希望通过改进这个项目,使得碳效能能够在2020年实现30%的提高。

dhl选择和客户“并驾齐驱”实现碳减排,而另一快递巨头tnt则选择独善其身。早在2007年8月,tnt就已向全球隆重推出了“心系我星(planet me)”二氧化碳减排战略。该战略分为二三部分:“橙色准则”,以公司为主体,在企业运营中的全部链条中推行碳减排行动;第二,“橙色选择”,激发员工的减排意识,让员工从自身参与和支持减排行动:第三,“二氧化碳排放计量”,检视公司内部运营,管理、测算、报告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能够更好地追踪和监控碳排放足迹。前两者分别为公司和员工对碳减排的承诺,而第三者则是对前二者的检视,三者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实现碳减排。

更新运输工具

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快递企业对运输工具的使用是其产生二氧化碳的根源。据统计,交通运输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比例高达18%。对于快递企业来说,采用节能环保的运输工具无疑是既能保证其全球的业务量,又能减少因大量使用飞机、车辆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措施。

目前,dhl的机队更新计划已经开始实施,新型的波音757、767飞机已在其欧美航线上投入使用,更为节油和噪音更低的波音777飞机也已在其亚欧航线上使用。dhl公共政策和可持续发展执行副总裁monika wulf-mathies认为,在油价高企的时代,更换飞机是迟早要做的事情。考虑到欧洲将于2011年在航空业实行碳排放的交易机制,航空公司需要为自己排放的二氧化碳“买单”,更新机队就鼹得更有必要。

在车辆方面,日前dhl集团与国内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东风汽车宣布,双方将共同合作存武汉市试运行被命名为东风之星的中国首批两辆零碳排放电动快递轻卡。东风之星全部由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整车的设计、制造和装配,其驱动能源不足传统的燃油,而是一组蓄电池,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实现零碳排放。这一举措也是dhl为实现全球零排放的重要布局。

当然,在更新运输工具方面,tnt也不甘落后。早在2005年,一项名为“清洁驾驶”的活动就开始了tnt推进运营车辆碳减排的征程。此后,tnt又在英国、荷兰投资了100多辆纯电动或混合电动快递车辆,因地制宜研制出不同的适用燃料。2008年4月,10辆全新的hino混合燃料快递车在澳大利亚投入使用。tnt在新型环保车辆的研发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tnt在全球拥有14500辆运营车,超过26610辆货车与46架专用飞机,其庞大的运送队伍导致了庞大的碳排放量:2008年,机队的碳排放量占集团碳排放总量的50%以上,占tnt国际快递业务碳排放的66%,其运营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公司碳排放总量的28%,占国际快递事业部的碳排放量的20%。因而,研发环保车型,更新交通工具,tnt势在必行。

研制新燃料

随着能源和环境危机的口益严重,寻找一条能够同时化解这两种危机的“一石二鸟”的方法就被提上了日程。早在2006年,dhl公司在瑞士和瑞典分别成立了一支拥有24辆车的车队。与普通车队不同的是,这个车队使用的是从民用垃圾中提炼出来的天然气燃料,每年能减少12吨二氧化碳的排放。此外,生物燃料、混合动力汽车等可持续环保项目都是dhl公司推行的对象。

tnt是研制新燃料的领航者,其新燃料项目的研发遍布全球各地,如,其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市投放了59辆采用生态燃料的卡车、其法国公司在实验一种名为b30的由植物油和柴油混合而成的生态燃料、其印度公司在测试一种名叫jatropha的印度松子油可再生能源。这些新颖的生态能源需要经过评测,如果同时兼备优越性和经济型,将会被全面推广使用。届时,大幅度降低对空气的污染将不再是纸上谈兵。

从日常做起

二氧化碳检测报告篇4

一、在这次实习中我了解了施工现场所用的一些建筑材料基本性能检测:

1.水泥性能检测

1)物理检测项目及方法:密度(李氏瓶法)、比表面积(勃氏法)、细度(筛析法)、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饰饼沸煮法)、水泥胶砂强度(iso法)、流动度。

2)化学检测项目:烧失量、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铝、氧化钙、氧化镁、不溶物、三氧化硫、氧化钾、氧化钠。

3)废品: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任意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均为废品。

4)不合格品: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的任意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或混合材料参加量超过最大限量和强度低于商品强度等级的指标时为不合格,水泥包装标志中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者名称和出厂编号不全也属于不合格品。

2.金属材料(钢筋)

钢筋种类很多,通常按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生产工艺等进行分类。

一、按化学成分分

碳素钢钢筋和普通低合金钢筋。碳素钢钢筋按碳量多少,又分为低碳钢钢筋(含碳量低于25%),中碳钢钢筋(含碳量0.25%~0.7%,),高碳钢钢筋(含碳量0.70%~1.4%),碳素钢中除含有铁和碳元素外,还有少量在冶炼过程中带有的硅、锰、磷、硫等杂质。普通低合金钢钢筋是在低碳钢和中碳钢中加入少量合金无素,获得强度高和综合性能好的钢种,在钢筋中常用的合金元素有硅、锰、钒、钛等,

二、按机械性能分

钢筋混凝土结构用热轧钢筋,过去大都采用碳钢。随着普通低合金钢的发展,现行热轧钢筋,除了碳钢的3号钢外,全为普通低合金钢。按机械性能把钢筋分为四级:

ⅰ级钢筋-235/370级 ⅱ级钢筋-335/510级 ⅲ级钢筋-370/570 ⅳ级钢筋-540/835级,分子是屈服强度,分母是抗拉强度,单位是mpa。钢筋的机械性能通过试验来测定,微量钢筋质量标准的机械性能有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等指标。

1)屈服点:当钢筋的应力超过屈服点以后,拉力不增加而变形却显著增加,将产生较大的残余变形时,以这时的拉力值除以钢筋的截面积所得到的钢筋单位面积所承担的拉力值,就是屈服点。

2)抗拉强度:抗拉强度就是以钢筋被拉断前所能承担的最大拉力值除以钢筋截面积所得的拉力值,抗拉强度又称为极限强度。

3)伸长率:伸长率是应力一应变曲线中试件被拉断时的最大应变值,又称延伸率,它是衡量钢筋塑性的一个指标,与抗拉强度一样,也是钢筋机械性能中必不可少的保证项目。

4)冷弯性能:冷弯性能是指钢筋在经冷加工(即常温下加工)产生塑性变形时,对产生裂缝的抵抗能力。

三、按生产工艺及轧制外形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分为热轧带肋钢筋、余热处理钢筋、热轧光圆钢筋和普通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3.浇筑

大坝的浇筑有平铺式和台阶式。我所实习时正值酷暑,温度较高,每天的太阳都是火热的。正是采用的台阶式,在浇筑时应该不要搞太大的工作面,以免来不及覆盖第二层而产生初凝现象,也要控制混凝土温度,

混凝土会受冷拉出现裂缝,将会引起质量事故。另外,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积水的清扫,注意不能把水与混凝土搅和在一起。拌和好出机的混凝土应现场测定它的坍落度,大坝根据部位不同浇筑的混凝土强度也不一样,通常情况下,大坝的表面辰浇灌高强混凝土。

二、实习感受

通过这次实际的工地实习,我不但掌握了一些不懂的具体环节,而且也巩固了我在学校期间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在学校学习,理论与实际相差较大,一些知识虽然能在短期内被掌握、被运用,但一些知识则不能掌握,也不便于记忆,更谈不上掌握运用了,因此,老师所传授的内容虽然多、广、博,但是我们学习到的只是其一部分,或者是一些皮毛的东西,要想真真正正的掌握所有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际的学习和参观,才能达到这个目的。

这次实习就达到了目的,我们不仅学到一些新的知识,也巩固了在校期间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以前对一些试验技术要点,只是粗略地知道其作用,而其具体的环节,具体的步骤如何,却是知之甚少,但现在实习结束了,对我们这段时间所看到的那些施工技术,它们的具体环节及详细步骤,我们应该可以掌握了,这样就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也增强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习,增强了自己对专业的热情,让自己更有兴趣将来能在建筑行业开创天地。以前听到就业不乐观时候就很茫然,学了三年的建筑却找不到好的工作,以致对自己的专业丧失了热情,没有足够的兴趣去学习专业知识。

但是通过这次实习,才觉得原来建筑行业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职业,如果将来能在这个行业工作,对自己来说将是很大的挑战。为了以后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现在就必须踏踏实实的学好技术。因此给了自己压力,让自己不再觉得无事可作,让自己安心去学习,为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增强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建筑行业是一个涉及人非常多的行业,你将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面对一个这样复杂的交际圈,你可以从他们身上学习到很多优秀的多西,去除自身的一些不好行为,同时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接触对象,增强自己的交际能力,让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自信,更加坚强!

实习结束了,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将体会到更多的东西,也相信自己在下一次实习中将会更好。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

编辑推荐:

小编推荐:标准实习报告格式

2013年7月实习心得集锦

2013年7月生产实习报告汇总

二氧化碳检测报告篇5

人命事故频发

车内污染造成的突发事件也越来越多。近日据报载,2010年4月1日,吉林省榆树市站前街某小区楼下车库,一对男女全身,死在小面包车内。经查明,因车入库后没有熄火,在密闭的车库中,两人因汽车尾气一氧化碳中毒致死。据了解,中毒身亡的男子姓尹,现年46岁,女子姓王。二人共同就职于榆树市某乡农业站,并分别担任站长和会计的职务,并且同在一间办公室工作。从3月31日晚9时30分起,到次日6时30分,男方尹某的家人费尽周折都没有找到他。4月1日6时30分,尹某的弟弟用家里备用的汽车遥控器向自家车库门点按后,听到车库内有遥控器回应的声音,才知道尹某的面包车在车库里。赶紧撬开车库门,看到尹某的面包车车门紧闭,夜行灯开着。车内,尹某王某二人已裸身死亡,尹某家人见状立即报案。经勘查,死者被发现时车仍未熄火。从尸体姿势、现场遗留物品伟哥、湿巾等等,可以证明二人正在中,并开着暖风取暖。专家认为,汽车燃烧汽油排放的一氧化碳是二人中毒死亡原因。

类似的事件发生很多。某厅级单位的车队长与情人爱得死去活来,两人频频约会,到宾馆开房还得花钱,有时就把车开到车库内在车里。这天晚上,酒足饭饱之后,二人又跑到车库钻进车里,打开空调暖风,那风吹得好不温馨,更助长了那种暧昧的气氛。二人一阵翻云覆雨之后,觉得累了,沉沉睡去。可是,第二天,人们发现二人双双赤条条地死在车内……悲剧突然间就发生了,让单位好不尴尬,让双方家庭好不伤心、好不丢人!无独有偶,时隔不久,某车队司机李某夜半酒后在车内睡着,第二天也僵死在车内!李某尚未成家,让老父母悲痛欲绝。由于是因公出车,单位给了一笔不小的赔偿,以安慰两位老人。

这些突发事件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事故原因何在

为什么在车内睡觉能导致死亡呢?为什么平时坐在车内没多大不适的感觉呢?

据从事修车工作近30年的高级工程师史晓东介绍,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是汽车尾气排放不畅引起的。汽车在行驶中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这些一氧化碳随着行驶,绝大部分都排到了车体以外,只有少部分残留在车体以内。人们在车内坐的时间比较短,有时还打开车窗行驶,加之一氧化碳本身无臭无味,所以平素没什么感觉。而汽车进入车库内以后,为了温暖或者为了凉爽,不熄火、开着空调――尤其是北方的暖库,封闭比较严实,尾气排放得更加不畅,一氧化碳大量残留车内,越积越多,这种无臭无味的气体终于导致车内人员在无感觉中昏昏睡去,中毒死亡。据了解,成人在一氧化碳浓度达到百分之三十的环境中呼吸,超过20分钟便会中毒,在一氧化碳浓度达到百分之四十的环境中呼吸,超过20分钟便可能死亡。尤其是在密闭的车库空间内,一氧化碳浓度提高的速率更快,中毒及死亡率更高。悲剧就是这样发生的!因此,专家提醒驾驶员,把车入库以后,切记熄火,并尽量缩短停留在车内的时间,以免中毒。

有的人坐车就感到不适,甚至恶心、呕吐,尤其是封闭比较严的小车,除了身体素质较弱等本身的原因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车内污染造成的。晕车的人会感到,打开车窗感觉会好一些,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说,敏感的人平时对车内污染就有感觉。

隐性威胁亦甚

除了汽车排放的一氧化碳问题以外,还有诸多隐性威胁,车内装饰污染是其中之一,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据中国装饰协会室内空气检测中心的一份报告称,这个中心对近200辆新车的检测发现,有近九成的新车都存在车内空气甲醛或者苯含量超标问题。超标的甲醛都在正常标准的五、六倍以上,主要来自新车的装饰材料,座椅沙发垫、顶棚内衬等等;而苯污染主要来自于胶粘剂,因为胶粘剂离不开苯。新车封闭比较严密,司机如果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中驾驶,加上残留的、少量的一氧化碳、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极易产生疲劳和不适感,造成思维模糊、注意力不集中,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就是未发生交通事故,对人体的危害也是客观存在的。近年来,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不断披露因装修而导致儿童白血病的案例,可见,装修污染是多么的可怕!新车的装修是否能够导致白血病的发生,目前尚无准确记载,但与致儿童白血病的污染物是一样的,绝不可掉以轻心。

车内污染如仅仅限于此,也就罢了。近期,专家揭露出一个更严重的威胁,在汽车行业工作了一辈子的高级工程师周光亚奔走呼号,希望国家有关部门立即制定对汽车内有机挥发物的严格限制,严禁汽车使用沥青阻尼板!车体内起隔热、隔音的沥青阻尼板会释放高致癌物质――多环芳烃,这种危险的慢性致癌物质一直被忽略着!目前,国内厂家大量使用煤焦油沥青阻尼板。沥青是煤焦油和石油提炼后的残渣,含有多环芳烃以及含有硫、酚等杂环类有机物。其中,多环芳烃会损伤生殖系统、易导致皮肤癌、肺癌、上消化道肿瘤、动脉硬化和不育。国家建材局1999年曾发文规定,严禁在住宅防水材料中使用沥青,但是直到现在还没有限制沥青用于车体之内的规定。周老已经退休,但是一直在为车内环保呼号,已经引起有关部门和媒体的重视。

我们有的汽车生产企业已经认识到了车内环保这个问题,开始使用其它质料的阻尼板,比如橡胶阻尼板,但是目前还是占少数。

2009年,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员对60多个汽车品牌、不同型号的车进行车内空气比较实验,结果显示,50辆车存在不同程度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超标,其中15辆车存在不同程度的甲醛超标。也是在2009年,内蒙古自治区消费者协会公布了一份《汽车空气检验报告》,在29辆抽检汽车中,21辆不同品牌的车内存在甲醛超标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不符合要求的问题。

国家室内环境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曾公开表示,现在80%的上路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甲苯、二甲苯超标严重。这就意味着,驾车或者乘车就有一份环保风险跟着呢,就可能因为车内污染致病甚至致命。说车内污染猛如虎,并非危言耸听!

规章呼之欲出

二氧化碳检测报告篇6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探究 教学模式 生物学教学

1 构建背景

注重探究性学习是新一轮中学生物课改的重点,是中学生物教学的重要环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包括资料探究、科学史探究、实验探究和调查性探究等类型。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生物实验主题,根据多种思路和方案自行设计、组织和展开实验,这样既可以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式,学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技能,获得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会了在实验过程中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能力。要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必先变化。实验探究教学就是在这种新课程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教学模式。

2 构建程序

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课堂组织形式一般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①创设情境,引入教学:教师可利用多种形式引出要探究的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②提供相关资料,组织设计方案:教师将教材中提到的或实验需要的具有启发性的资料提供给学生,促其思考,同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③分析实验方案,全班交流完善:选派1-2个小组为代表在全班展示其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小组间进行互评。由于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获得了相当的知识和能力,这时都能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点评和引导,各小组完善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

④实施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的现象:按照设计的方案,各小组进行实验装置的组装并开始实验。在等待反应结果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预测实验现象。

⑤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各小组观察实验现象,并把结果填写在记录表格中。联系实验假设,讨论后得出实验结论。

⑥总结提升,学以致用:教师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整理、归纳,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3 应用举例

以高一生物“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例说明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根据新课标,“细胞呼吸”是“分子与细胞”模块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细胞呼吸”这节,有一个很重要的探究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课标的要求很高,实验原理b级,实验设计b级,实验结果的分析c级。

3.1创设情景,引入教学

放映一段某酒厂的发酵车间的生产情况资料片,了解了发酵罐里的发酵原理就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学生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教师顺势利导,提出问题:酵母菌除了能进行无氧呼吸外,还能不能进行其他类型的呼吸?稍做讨论后,可以引导学生做出假设:酵母菌既可进行有氧呼吸又可进行无氧呼吸,在有氧条件下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怎么假设都没有关系,关键要设计和实施实验来验证。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酵母菌的呼吸类型呢?这样很自然引入下一过程。

3.2提供相关资料,组织设计方案

面对所提出的相对复杂的探究课题,要学生直接实计实验方案,学生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此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提出一些细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通过小组内讨论交流的方式使实验设计方案逐步完善:

(1)设计实验要遵循哪些原则?

(2)实验中如何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能不能试着画出装置图?

(3)如何检测两种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产物?如何比较产物量的多少?

(4)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可积极参加一个小组的讨论活动。在小组讨论与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协作能力都得到提高。

3.3分析实验方案,全班交流完善

小组讨论完后请一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在全班总结,重点解决第二和第三个问题。第二问:经同学们讨论后,总结出的一般方法是通过接橡皮球(或气泵)使酵母菌处于有氧环境,不通气实现无氧环境。

教师可进一步抛出以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思考:

(1)图1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能否肯定是酵母菌有氧呼吸释放出的?如何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如何确保图2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一定是酵母菌无氧呼吸释放的?

学生们积极思维,踊跃发言,很快得出了改进方法:在装置1中,让充入的空气先通过装有质量分数为10%naoh溶液的锥形瓶,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掉。在图2中,可以向酵母菌培养液中加一层油膜或石蜡膜,起到密封作用,能确保进入石灰水中的二氧化碳是无氧条件下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修改后的装置图如图3。

第三问:①关于二氧化碳的检测: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鉴定产生二氧化碳的多少。②关于酒精的检测:橙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教师启发引导到这里,学生就可以进一步完善自己小组的实验设计方案了。

3.4实施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的现象

小组进行实验装置的组装,实施实验。

在等待实验现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预测每组的实验现象,设计记录实验现象的表格。

(1)测有无二氧化碳的产生,把观察现象记录在表1中。

(2)鉴定有无酒精的产生,把观察现象记录在表2中。

3.5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各小组观察实验现象,并把结果记录在上面的表格中。根据实验现象:有氧呼吸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先变混浊,无氧呼吸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后变混浊且混浊程度较有氧条件下的低;1号试管还是橙色,2号试管由橙色变灰绿色,判断出假设成立,从而得出实验结论:酵母菌既可进行有氧呼吸,又可进行无氧呼吸,在有氧条件下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3.6总结提升,学以致用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生知道了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教师进一步告诉学生进行有氧呼吸时放出的能量多,酵母菌进行旺盛的繁殖;进行无氧呼吸时可以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因此酵母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酿酒业。学以致用,让学生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为什么做酒酿时要在饭的中间挖个大洞?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思考:重铬酸钾可以监测有无酒精的存在,想一想这一原理在交通管理中可以有什么用处?

二氧化碳检测报告篇7

关键词:传感器 客户机/服务器 串口

中图分类号:tp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c)-0102-01

大气环境保护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损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为了培养学生的软硬结合的产品开发意识和用户体验设计能力,激发学生对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提高其软件编程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顺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现需要设计一套用于环境空气移动智能监控调节系统。实验机作为数据采集器,和沙盘的单片机板通过串口相连,用于采集各种传感器的数据;同时用实验机作为服务器,和客户端进行通讯,将采集到的传感器数据实时发送到客户端进行显示,并根据设置的阈值打开和关闭沙盘中的报警装置。

1 系统概述

智能环境监测是指通过计算机、传感器、通信网络等新技术,动态实时的获取和监测环境的各项指标。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包括几个组成部分:客户端:客户端运行在平板电脑上,操作系统采用android系统,用户可以通过平板电脑实时看到当前环境指标数值;服务器端:服务器端运行在定制实验箱硬件上,操作系统采用android系统,服务器端一方面接受客户端数据读取请求,给予响应;另一方面通过串口读取外接模块。客户端与服务器端连接:通过wifi网络连接;协调器:一个单片机,与外部各种传感器以及继电器通信,协调器与传感器连接;服务器端与协调器:通过串口数据线连接。

2 服务器端系统架构

服务器端系统主要是负责创建http服务和通过串口读数据,创建完毕,串口周期采集数据,串口数据保存到内存变量中,而http服务则负责接收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当请求到达时创建一个线程处理该请求,线程内部首先解析请求,根据请求的参数区分进行后续的业务逻辑处理,业务逻辑处理过程会从内存变量中读取采集到的串口数据,处理完毕后构造响应消息应答客户端设备。http服务器负责接收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当请求到达时创建一个线程处理该请求,线程内部首先解析请求,根据请求的参数区分进行后续的业务逻辑处理,业务逻辑处理过程会从消息队列中读取采集到的串口数据,处理完毕后构造响应消息应答客户端设备。

3 采集串口传感器数据

采集串口传感器数据完成定时任务,任务开始时,延时一秒发送外设请求。数据回传。循环读取外部设备数据,当读满一个采样周期完整的数据时,对该读到的数据按接口协议进行解析,解析出每个传感数据的数值,并将原始采样数值按照约定算法进行处理。设备连接后,应用程序发送命令。外设接收到指令后,返回设备物理地址,后续发送数据,解析需要依据这些地址。

4 关键设计

主程序负责服务器端界面的绘制,响应来自界面的用户操作。通过按钮打开和关闭串口和http服务。控制串口,读取串口数据有单独 service控制。http服务也是有单独service控制。它还要负责实现android平台下的http服务,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客户端http请求消息的解析处理,并生成响应消息应答客户端的请求。另外还需sqlite编写,sqlite为移动客户端提供数据存储功能,它负责保存用户信息,提供用户登录验证和用户添加等。

5 我们的任务

我们的任务是设计客户端程序,它包括(1)正确登陆后,出现显示界面,在该界面下实现如下功能:时间及日期显示,pm2.5当前数值显示,pm2.5阈值设置,pm2.5超阈值后告警,pm2.5监测数值曲线显示,二氧化碳当前数值显示,二氧化碳阈值范围设置,二氧化碳超阈值后告警。(2)时间及日期显示:在主界面左下角能正确显示当前时间、日期及星期。(3)pm2.5当前数值显示:在主界面中能够正确显示当前pm2.5的数值。(4)pm2.5阈值设置:点击图中“设置”按钮,能够弹出pm2.5告警阈值设置对话框,在该对话框左侧会显示当前pm2.5的监测值,并能显示当前告警状态,可以设置pm2.5告警的阈值,点击确定按钮后可以正确修改pm2.5阈值并返回环境监测界面。(5)pm2.5超阈值后告警:在性能监测界面的pm2.5当前数值显示右上侧有告警状态显示。(6)pm2.5监测数值曲线显示:在环境监测主界面能够动态显示pm2.5的状态曲线,显示出pm2.5的变换状况。每个绘图点的高度要能够反映出所对应时间点的数值高度,在每个绘图点的上方有所对应数值显示。(7)二氧化碳当前数值显示:在主界面右下角能够显示二氧化碳浓度的当前监测值。(8)二氧化碳阈值范围设置:点击图中“设置”按钮,能够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能够显示出二氧化碳的当前监测值,以及目前告警状态。用户能够输入二氧化碳的阈值上限及下限。设置完成后点击“确定”按钮能够返回主界面,并正确修改报警阈值。(9)二氧化碳超阈值后告警: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所设定的上门限或下门限时,主界面中将显示二氧化碳告警,远程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点击主界面上的按钮来打开远程的告警灯,或点击主界面上的按钮来关闭远程的告警灯。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通信采用http消息通信,消息的body采用jason格式描述。系统包括登录部分、多个指标显示、单个指标动态显示、指标阀值设置界面等。产品主要功能模块展示,涉及“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共6个模块的实时数据展示,以及当某参数超过设置的数值范围后,将采用颜色高亮(红色)的方式,提醒用户,单个指标动态显示更详细的展示波动曲线。曲线图根据设定的阀值,显示两种状态(正常、预警)。预警状态,显示为红色。

二氧化碳检测报告篇8

【关键词】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防治

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是煤矿常发生的一种动力现象,它能在极短时间内,从采掘工作面喷出大量岩石和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是窒息性气体,在波及范围内能造成多人伤亡。在我国,金属矿山极少发生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事故,但在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矿区已经发生过两起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事故,共造成9人死亡。说明该区各矿山存在发生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事故的可能性。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也把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矿区五圩镇采矿厂列入2010年17项重大安全事故隐患之一,列入年度自治区重点监督整改的对象。2010年,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矿区五圩镇采矿厂完成了事故隐患整改,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此介绍该矿采取的防治经验,供其它矿山参考。

1 矿山概况

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采矿厂位于河池市西南方向平距38公里处,属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镇管辖,矿山有公路与323国道及黔桂铁路相接,交通方便。

矿区位于广西山字形孤西翼内侧与南岭东西构造带截接五圩背斜中,以铅、锌、锑为主的多金属矿体,主采矿体为j101号矿脉。矿体平均走向350°,倾向南西,倾角63~83°,已控制走向长度大于400米,矿体斜深200米。矿体厚0.16~4.43米,平均厚度1.35米,矿体中平均品位:含铅1.27~1.694%,锌1.109~1.598%,锑0.728~0.741%。

矿体顶、底板围岩以泥质灰岩、硅质岩为主,岩石结构稳定,局部破碎,采矿及开拓坑道时大部分地段不需支护。

矿山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分南、北矿段进行开拓。北矿段掘进有355米、325米、290米和246米共四个中段,已形成完善的开拓、提升、排水、通风等生产系统;南矿段掘进有290米、174米和112米共三个中段,目前主要在112米中段进行井巷掘进工作和采场布置工作,其主要开采对象为采矿范围内的铅锌锑矿j101号矿体。

2 任务来由

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矿区已经发生过两起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事故,共造成9人死亡。

2004年11月25日14时30分,广西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矿区彬斌矿井下作业面放炮后,大量二氧化碳涌出,造成缺氧窒息事故,当班作业人员29人,4人死亡19人受伤。

2009年5月3日15时37分,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镇采矿厂在井下放炮后,造成当班工作面6人及三级斜井上部9名作业人员共15人中毒窒息。虽经河池市委、市政府及安监等部门和应急队伍迅速全力救援,使其中10人脱险,但仍有5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据测量、统计、被堵巷道长36.84米,突出岩石量约206m3,呈粉状或细颗粒状,有分选性,主要为绢云母化泥灰岩或泥质砂岩。

为防止再次发生同类事故,根据河池市政府的要求,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镇采矿厂组织技术人员制定工程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防治岩石和二氧化碳突出。

3 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原因分析

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镇采矿厂发生中毒事故后,河池市安全监管局邀请长沙矿山研究院、广西大学等单位的矿山安全专家到河池,分析事故原因。专家们经过认真调查、分析和研究,认为本次事故是一起岩石和二氧化碳突出事故。事故巷道位于断层破碎带附近,断层内二氧化碳以高压气体赋存,爆破后高压气体从岩石薄弱处喷出,导致作业人员大量伤亡。

4 防治措施

参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制定了本矿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防治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

4.1 工程技术措施

4.1.1加强矿井通风管理,合理分配风量

(1)加强通风管理工作,在可能发生岩石和二氧化碳突出区域内的掘进工作面回风直接引入总回风巷,尽量避免有串联通风。

(2)在掘进回风与其它采掘区和巷道内有关联的地点设一对坚固的反向风门,两道风门间距不小于4米,以防二氧化碳突出蔓延到其它作业地点。

(3)对风机供电系统进行改造,保证其可靠性,工作面停风时人员必须立即撤到新鲜风流内。

(4)合理分配风量,在290运输大巷北面建造二道过车风门,北二级斜井上平台建造二道调节风门,风门间距离不少于5米。

(5)及时对采空区及废巷进行封闭(共密闭八处),减少矿井漏风,增加矿井有效风量。

(6)对长年失修、巷道断面不够的总回风井,进行维修改造,以减少通风阻力,提高矿井通风能力。

(7)加强局部通风管理,局扇必须安装在距回风口10米以外的进风巷道中,严禁有循环风出现。

4.1.2打超前钻孔

(1)凡在有突出危险的岩石层时,必须在掘进前打超前钻孔。钻孔孔径不小于42毫米,钻孔超前距不小于5米,孔数不少于3个。

(2)在接近断层、褶曲带前30米时必须打钻探测和排放二氧化碳,在穿高压区、断层、褶曲或矿层时,要制订专门的防止或突出的措施,防止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伤人,没有采取可靠措施,或经分析不安全时,不准进行穿掘进工作。

4.1.3建立二氧化碳监测系统

(1)掘进工作面二氧化碳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安装在距离当头不得大于5m无淋水的地方,采矿工作面传感器装在回风巷距工作面不大于10m无淋水的地方,均要垂直悬挂在顶板。

(2)井下作业人员发现传感器报警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向矿山领导汇报进行处理。

4.2 安全管理措施

(1)在生产地质工作中,必须在探测地质构造的同时,探测二氧化碳气体,在建设矿井和开拓新水平时,都要测定岩层和断层裂隙带中的二氧化化碳的压力,分析气体成份,以便确定有无突出危险。

(2)对本矿南面有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探清断层褶曲的确切位置,探清二氧化碳压力和高压二氧化碳区域,坚决禁止在地质不清,二氧化碳压力不明的情况下掘进。

(3)严密对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预兆的检测和观察,当打钻时有喷孔或顶、卡钻现象,二氧化碳涌出时嘶嘶声,底板积水冒泡,钻眼与泡眼喷雾,二氧化碳浓度骤然增加,工作面空气温度降低、有凉冷之感、嗅到碳酸气味,工作面工作人员感到发闷、头晕,巷道内有明显压力活动等现象,必须进行认真分析,采取紧急防治措施。

(4)矿山设置专人定期检查二氧化碳浓度,每班检查不少于二次,发现有害气体浓度超标时,立即组织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出,并报告矿山领导。

(5)对本矿每个员工都要进行安全思想和预防突出技术教育,使他们都懂得防治的基本知识,避灾路线,知道突出预兆,随时检查预兆,并严格按照防治措施作业。

(6)在有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岩层内掘进巷道时,禁止两个掘进工作面同时相向对掘或与开采工作面重叠相应前进;在破碎带和松软岩层中掘进时,要特别加强巷道支护,严防冒顶引起突出。

(7)防止放炮掘进诱导突出造成危害。掘进作业必须采用远距离爆破、监测监控等安全防护措施,作业人员必须携带隔离式自救器;放炮时所有人员(包括回风巷道内人员)必须撤到防突门以外新鲜风流中,距工作面的距离不得小于300米的安全地点。

(8)编制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落实自救措施。

5 防治效果

自2010年本矿采取防治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措施以来到今,未发生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事故,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邢昭芳.岩石与二氧化碳突出的预测[j].煤炭安全,1992(12).

二氧化碳检测报告篇9

关键词:钢结构 防火涂料 防火原理

一、前言

钢结构件的防火方法主要有涂料保护、防火板保护、混凝土保护、柔性卷材保护、无机纤维保护、结构内通水冷却保护等。其中,涂刷防火涂料施工方便、重量轻、成本低、不受构件几何形状限制,应用范围最广,效率最高。

要使钢结构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克服防火方面的不足,必须进行防火处理,其目的就是将钢结构的耐火极限提高到设计规范规定的极限范围。防止钢结构在火灾中迅速升温发生形变塌落,其措施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如采用绝热、耐火材料阻隔火焰直接灼烧钢结构,降低热量传递的速度推迟钢结构温升、强度变弱的时间等。但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其原理是一致的。防火涂料就是一种近年来比较先进的防火技术措施。

二、钢结构防火涂料防火原理及组成

钢结构防火保护的原理是采用绝热或吸热的材料阻隔火焰直接灼烧钢结构,降低热量向钢材传递的速度,推迟钢结构温升和强度减弱的时间。根据《钢结构防火涂料》(gb14907—2002),钢结构防火涂料定义为施涂于建筑物及构筑的钢结构表面,能形成耐火隔热保护层以提高钢结构耐火极限的涂料。目前,国内外钢结构防火涂料主要有基体树脂、催化剂、成碳剂、发泡剂等组成。

1.基体树脂

基体树脂与其它组分配伍,既保证了涂料在正常条件下具有各种使用功能,又能在火焰灼烧或高温条件下具有难燃性和优良的膨胀发泡性能。通常情况下,丙烯酸树脂防火涂料的炭化层质量较高,故通常采用丙烯酸树脂作为主成膜物,并对其进行改性,以提高涂料的整体效果。

2.催化剂

催化剂是一种能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出磷酸的物质,分解出的酸使多元醇脱水,从而使之形成不易燃的三维空间结构的炭化层。通常,磷酸三聚氰胺的水溶性较聚磷酸胺小,且兼具催化和发泡双重功效,目前主要选用磷酸三聚氰胺为催化剂。

3.成碳剂

成碳剂是涂层在高温下形成不易燃三维空间结构的泡沫碳化层的物质基础,对泡沫炭化层起骨架作用。成碳剂在分解温度上要和催化剂相匹配,当采用聚磷酸胺作催化剂时就应用热稳定性高的含高碳多羟基化合物作成碳剂,如季戊四醇、二戊季醇超薄型防火涂料用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厂房屋架上已达十几年之久,仍可正常使用。但其缺点是施工时气味大、涂层易老化,淀粉等。使用淀粉做成碳剂,涂层的耐水性问题不易解决,而二季戊四醇由于其价格原因,在国内也很少使用,目前国内普遍采用季戊四醇作为防火涂料的成碳剂。

4.发泡剂

膨胀型防火涂料只有在发泡剂的作用下,才能在高温火焰下产生膨胀层。发泡剂遇火分解并释放出氨、水、二氧化碳、卤化氢等不燃性气体,使涂层在到达软化点的情况下发泡膨胀,形成海绵状结构。

三、存在的技术问题

1.耐久性

由于厚型防火涂料存在自重大,装饰性差,因此只能应用在某些对外观要求不高的室外钢结构。广泛应用的是薄型和超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特别是超薄型。此两类涂料所使用的主要原料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和季戊四醇均耐水性不良,存在随着环境、时间等溶出、分解、降解和老化等问题,因此,此类涂料必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防火性能有所下降,而目前还没有找出一种评定防火涂料耐久性的方法。检测报告所给出的耐火极限是涂料涂后保养1至2个月的检验结果,但火灾的发生是不可预测的,火灾可能是在涂料涂后的1年,也可能在涂后的10年发生,因此膨胀型防火涂料最主要的就是耐久性问题。

2.安全性

目前的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遇火有可能释放出氨、hcn、卤化氢、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溴等有毒有害气体。如果这些气体的浓度超过了人体忍受极限,便会对未逃离火场的人员以及消防人员造成危害。

3.生产、施工

国内多数钢结构防火涂料生产企业的规模不大,生产工艺流程自动化水平不高,有部分企业还处于手工作坊式在操作,不少产品的配方工艺大同小异,对专用于防火涂料的原料研究不够,对原材料的检测、控制不够,生产过程的检测手段不全,施工设备有待改进提高,与防锈漆的配套性也不能进行严格的检验。

4.测试方法

钢结构防火涂料作为一类功能性涂料,其性能主要有理化和耐火两方面组成。同样耐火极限的防火涂料因其应用环境不同、受火类型不同,对基材的保护作用也就不同。

5.检测标准方面

gb14907-2002《钢结构防火涂料》对同种防火涂料只规定一种涂层厚度的检验报告,而实际工程中由于钢梁、钢柱、钢楼板规范所要求的耐火极限各不相同,例如室内厚度为2mm的超薄型防火涂料检测报告出具耐火极限为1.5h,实际工程要求钢梁、钢板、钢柱耐火极限分别为1.5h、1.0h、2.0h。对钢板、钢柱应采用何种厚度的防火涂料进行保护,目前无论从理论界或是实际工程均缺乏相应的研究。

6.检测标准构件与实际工程构件的差异性

耐火极限检验中使用的基材是q235的标准i36b或i40b热轧普通工字钢梁,而实际工程运用中,钢构件的截面尺寸各种各样。检验报告中描述的钢梁与实际工程中的钢构件并无完全的对应关系,实际使用的钢构件和标准钢梁间应该如何进行换算,如何确定实际使用的钢构件的涂层厚度,国家尚无规定。

四、相应对策

1.对钢结构建筑进行科学的防火保护

目前,我们通常使用的方法有:钢结构表面喷涂防火涂料;用现浇混凝土作外包层;钢构件内充水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钢结构表面喷涂防火涂料。

2.加大宣传培训教育的力度

防火工程造成的火险隐患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思想认识不到位,轻视火灾预防,对违规施工存在侥幸心理。消防部门应利用报纸、广播等形式广泛宣传钢结构阻燃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适时组织设计、施工单位进行消防培训,提高设计、施工人员的业务理论水平和执法守法意识。3.加强对防火涂料市场的规范管理

凡是防火涂料的生产厂家必须有国家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报告,方准出厂销售,并应附有使用说明书,标明技术性能、制造批号、储存期限、适用范围;消防监督部门应对每批防火涂料进行出厂前的质量抽检,并检验其包装、标贴、说明等是否符合

规定要求。对于防火涂料的施工单位,明确要求持有相关施工资质。

4.严把审核关

在受理钢结构审核项目时,要求设计单位在图纸中明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分类、生产工艺流程、防火涂料的施工方法等消防设计内容。承担消防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并在施工前将施工方案报消防部门审核。对于设计不全、无施工方案的,消防部门可以下发不受理通知单并注明不受理的理由。

5.正确选用防火涂料品种

目前市场上防火涂料的品种繁多,其防火性能也不尽相同。不能把组成、制造工艺、质检方法和标准以及施用技术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的饰面型防火涂料用于保护钢结构;对钢结构防火涂料应根据钢结构耐火极限要求选用不同的防火涂料:耐火极限不超过1h时,可选用超薄型或薄型防火涂料;耐火极限不超过2.5h时,可选用薄型或厚浆型防火涂料;耐火极限在2.5h以上时,应选用厚浆型防火涂料。部位且装饰效果要求高时,如屋顶承重构件可选用超薄型防火涂料,的柱及网架构件则可选用薄型涂料,隐蔽部位选用厚浆型涂料。不能将技术性能仅满足于室内钢结构防火涂料标准要求的产品未加技术改进就用于保护室外钢结构,露天钢结构防火涂料的选用应考虑其耐水、防冻、防腐等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涂料的防火性能。

6.及时进行施工现场检查

防火涂料工程施工较快,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非常重要。通过施工现场检查,可以掌握施工队伍的情况、工程的进度、施工质量和产品质量。只有实地检查,才能发现隐患并及时督促整改,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从施工现场取样并对样品进行热性能分析、比较、检验,确保工程质量。

7.严格验收标准

在工程竣工验收前,消防部门应让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出具质量检测报告,掌握工程施工情况。在工程验收时,不仅要重视消防设施的验收,还应把钢结构防火涂料的验收放在重要位置。消防监督人员不仅要眼看、手摸,还应配置测厚仪等必要的检测设备。对于施工质量达不到要求的,该返工的要返工,该处罚的处罚,确保钢

结构消防工程的质量,从根本上消除钢结构工程存在的火灾隐患。

五、结束语

由于钢结构防火涂料是如今乃至未来社会很有发展前途的一类产品,只有检验机构、生产、设计、施工、监理和消防监督部门联手共同努力,才能使我国的防火涂料领域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晓楠,周政懋.防火涂料[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王华进,王贤明,赵锐.钢结构防火涂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涂料,2005,(8):11-12.

[3]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公安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

[4]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二氧化碳检测报告篇10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肺动脉高压 慢性低氧 高二氧化碳 小鼠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xpression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protein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protein in mice with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duced by chronic hypoxic hypercapnia, and investigate whether hif signal path to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vegf. methods: sixteen male c57bl/6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group c) and the group with hypoxic hypercapnia for 4 weeks (group h). the 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 (rvsp) and the ratio of rv/(lv s)) were measured. lung sections were stained with hematoxylin and eosin (h&e) for morphologic studies under light microscope. the expression of hif-1αprotein and vegf protein of pulmonary arterioles was also observed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ults: ①the values of the rvsp, rv/lv s in group h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c. ②the vessel walls of the pulmonary arterioles of group h were thicken, the smooth muscle cells in tunica media were proliferated and the lumens of the pulmonary arterioles were narrowed under light microscope. ③both hif-1αprotein and vegf protein staining were positive in the lung of pulmonary arterioles of group h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average optical density of hif-1αand vegf protein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the pulmonary arterioles in group 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c. there wa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vegf protein and hif-1α protein. conclusion: hif-1αprotein and vegf protein are induced to express by chronic hypoxic, and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with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mice.

key words: hif-1α; vegf; pulmonary; hypoxia; hyperoapnia; mice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 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随着病情的进展,长期慢性低氧可导致肺血管广泛收缩和肺动脉高压,常伴有血管内膜增生,血管发生纤维化和闭塞,造成肺循环的结构重组,最终导致右心衰竭。本实验采取常压下直接吸入低氧、高二氧化碳混合气体的方法,建立肺动脉高压小鼠模型,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在小鼠肺内的表达,并探讨hif和vegf在其中的调控作用。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spf级雄性c57bl/6小鼠16只,体重23~27 g,温州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兔抗小鼠多克隆抗体vegf、hif-1α以及sabc试剂盒均购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其余均为市售分析纯试剂。

1.2 模型复制 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低氧高二氧化碳4 w组(h组),每组8只。将h组小鼠置于常压低氧、高二氧化碳动物饲养舱内,每天8 h,每周6 d,连续4 w,维持舱内氧浓度在9%~11%之间,二氧化碳浓度为5%~6%,复制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高压模型;对照组小鼠吸入空气,其他条件与低氧、高二氧化碳组相同。

1.3 右心室有关指标检测 动物饲养到各相应时间点后,用戊巴比妥钠(35 mg/kg)腹腔注射麻醉,参照yanli song等[1]报告的右心导管插入术,用1.4f标准的millar超微压力导管(型号为spr-835)连接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测右心室收缩压[1] (righ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 rvsp)。测压后开胸取心,剪去心房组织,再沿室间隔剪开,将右心室(rv)和左心室加室间隔(lv s) 分离,用滤纸吸干血液后分别称重,以rv/(lv s)重量比作为评价右心室肥大指标。

1.4 肺细小动脉显微结构观察 取右心室和肺组织,用4 ℃4%多聚甲醛固定4 h,然后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学改变。

1.5 肺细小动脉hif-lα、vegf的免疫组化检测 采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复合体法(sabc 法)。一抗:兔抗小鼠多克隆抗体hif-lα和vegf,1:150稀释。操作步骤参照说明书的方法,稍有修改。每只小鼠任选2张肺组织切片,每张切片随机选取直径50~150μm的肺细小动脉2条,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测取所选血

管管壁平均吸光度值(average optical density,aod)作为肺动脉管壁hif-lα和vegf的相对含量。

1.6 统计学处理方法 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两变量的相关分析用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小鼠rvsp和rv/(lv s)的比较由表1可以看出,h组小鼠右心室收缩压明显高于c组,且右心室重量亦有增加。

2.2 心脏和肺脏的病理学改变 光镜下,可见c组小鼠肺细小动脉管壁薄,平滑肌层未见明显增生,管壁均匀一致(见图1)。h组小鼠右心室肥厚且肺内血管壁明显增厚,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smc)增多,中膜(pamt)增厚,管腔变窄(见图2)。

2.3 各组小鼠肺细小动脉hif-la蛋白,vegf蛋白免疫组化结果的比较 免疫组化表明,h组小鼠hif-1α蛋白和vegf蛋白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肺细小动脉平滑肌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及细支气管上皮细胞,胞浆均呈阳性(见图4和图6),c组多数阴性表达表达(见图3和图5),h组的小鼠肺细小动脉血管壁hif-lα蛋白和vegf蛋白aod值高于c组p<0.01(见表2)。

2.4 直线相关分析 小鼠肺动脉管壁中的hif-lα蛋白表达与vegf蛋白表达的aod值之间呈正相关(r=0.742,p<0.01;n=16)。

3 讨论

多年来,众多学者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的发生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认为hph 的形成主要与早期的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v)和后期的肺血管重建(pulmonary vascular remodeling,pvr)有关[2]。

已有研究发现低氧诱导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动脉高压形成中起重要作用。yu等[3]发现hif-1α杂合性缺失小鼠在10%低氧3 w后与野生型小鼠相比,野生型小鼠形成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和肺小动脉肌化,而杂合子小鼠上述病变的形成显着受阻。tuder等[4]观察到在发生严重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中,肺血管内皮出现从集状损伤,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显示hif-1α与vegfmrna表达增加。

同时,肺组织在慢性低氧条件下,引起vegf表达增加。helen等[5]研究表明,暴露于10%低氧环境达到1~3周时,大鼠肺组织vegf mrna显着升高,同时发现vegf蛋白在平滑肌细胞、肺血管、肺泡和细支气管上皮均呈强阳性表达,而且如果缺乏hif-1的表达,vegf mrna水平显着降低;即使在低氧条件下,vegf mrna也未被诱导表达[6]。

本实验结果显示:在低氧高二氧化碳环境下,小鼠的右心室压rvsp明显增高,右心室重量比 rv/(lv s)也明显增加;光镜下呈现右心室肥厚和肺血管壁肌层增厚和管腔狭窄,这表明已成功建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小鼠模型[7]。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发现,肺细小动脉上hif-1α蛋白和vegf蛋白均呈阳性表达,而且肺血管壁越厚,hif-1α蛋白和vegf蛋白表达越强烈,说明二者参与肺血管构形重建,进而形成肺动脉高压。但有关低氧如何诱导hif-1α蛋白和vegf蛋白表达等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song y, johns je, beppu h, et al. increased susceptibility to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heterozygous bmpr2-mutant mice [j]. circulation ,2005,112(4):553-562.

[2] 钟小宁,姚龙.肺血管重建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3 ,2(4 ):246-248.

[3] yu ay,shimoda la,iyer nv,et al. impaired physiologicalreponses to chronic hypoxia in mice partially deficient for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alpha [j]. clin invest,1999,103(5):691-696.

[4] tuder rm, chacon m, alger l, et al.expression of angio-genesis-related molecules in plexiform lesions in sever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evidence for a process of disordered angiogenesis [j]. pathol, 2001195(3):367-374.

[5] christou h, yoshida a, arthur v et al. increase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production in the lungs of rats with hypoxia-induc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j].am j respir cell mol biol,1998,6(18): 768-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