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十篇-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4-02-22 17:47:03

儿童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

儿童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学习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0)04-0008-03

一、引言

儿童学习障碍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心理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学习障碍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成果在教育实践中也有了有益的应用。先前人们对学习障碍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能力和学习技能方面,然而他们的问题远非如此。与一般儿童相比,学习障碍儿童在情绪、注意、行为和社会交往方面都存在更多的问题。研究表明,如果没有解决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那么对其学业的帮助往往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习障碍儿童由于经常遭受学业上的失败,容易导致他们产生不良的心理,继而又对学习产生不良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做好学习障碍儿童的教育工作应建立在对他们心理的整体把握上。应当首先清楚他们的心理及行为特点,确定是否有心理行为方面的问题;同时还要寻找各种问题的原因以及矫正措施,这样才能在提高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习能力、改善学业状况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已有研究者指出,健康、积极的情绪会促使学习障碍学生学习更多新的词汇,在新的学习任务上表现得更好。

二、学习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

(一)学习障碍儿童的焦虑、抑郁问题

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业上的失败而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惩罚,甚至是同学的歧视,他们往往比一般儿童体验到更多的压力感,因此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研究表明,学习障碍者的特质焦虑或状态焦虑水平高于非学习障碍者,有更多的身体主诉以及睡眠障碍,并且焦虑水平与睡眠问题呈正相关。学习障碍儿童的焦虑症状主要是缺乏安全感,心里不踏实,担心自己做不好事情,不愿尝试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担心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面对外界事物和环境的变化常常感到紧张不安、适应困难。也有研究指出,小学生、初中生与高中生的焦虑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说明学习障碍学生在各年龄阶段一直都处于高焦虑状态中。一方面可以认为,这种持续的高焦虑状态势必会影响学习障碍儿童的学业进步;另一方面,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习成绩长期得不到提高,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导致其产生焦虑的情绪状态。但是目前的研究还没有揭示出儿童学习障碍与其焦虑水平之间的因果关系,大多数研究只是认为学习障碍儿童具有焦虑的情绪状态,而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还有待于学者们进行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

除此之外,很多研究发现,学习障碍儿童存在比较突出的抑郁问题,他们比一般儿童表现出更多的抑郁症状。strawderman等报告,35.85%的学习障碍儿童都有抑郁症状。另一项研究指出,学习障碍女生与非学习障碍同伴相比,存在更多的抑郁症状,且达到显著水平,她们经常伴有自卑、抑郁的情绪体验;而学习障碍男生与非学习障碍同伴之间的抑郁表现无明显的差异。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对儿童抑郁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业效能感低,常常把学习的失败、挫折或困难视为难以逾越的障碍,在困难面前显得束手无策。因此,他们难以完成学习目标,容易产生失望和沮丧的情绪。

(二)学习障碍儿童的多动、注意缺陷问题

cantwell 等曾提出,注意困难是导致儿童学习障碍的重要原因。国内有研究认为,学习障碍儿童最主要的问题是基本学习能力不足和行为问题,而行为问题中最常见的是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障碍儿童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某项活动,他们很容易受无关刺激的干扰。调查表明,95%的学习障碍儿童课堂注意力不集中,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不是东张西望,就是做小动作。另外也有研究发现,学习障碍儿童比学习优秀儿童存在更多的多动行为,注意集中困难、冲动行为、活动过度三项比例也明显高于优良组儿童。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推测,学习障碍儿童的注意缺陷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与一般儿童相比,他们的通道容量较小,单位时间内贮存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较弱。由此可见,学习障碍儿童由于注意发展水平低,这就影响了他们听课的质量,阻碍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最终阻碍他们获得正常的学习能力。

(三)学习障碍儿童的攻击、违纪问题

学习障碍儿童比一般儿童有更多的攻击行为。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不能处理好同伴关系,这种不良的同伴关系反过来又增加了他们对同伴群体的敌视和攻击行为。另外,哈里斯对学习障碍儿童的攻击进行研究发现,那些在学校里有严重学习不良现象的儿童的攻击行为出现频率较多,且男孩多于女孩,生理性的、言语性的攻击行为是报告中行为频率最高的,但仍有一些学习障碍儿童采取其他形式的挑衅行为,特别是自我损伤行为、仪式化行为、刻板行为和退缩行为,对他人的严重冒险行为,但极严重损伤行为较为少见。心理学家多拉德认为,攻击起因于挫折。一个人朝着特定目标前进时,一旦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挫折感,而这种挫折感在行为上就表现出攻击。学习障碍儿童由于经常遭受学业上的失败,导致其成就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容易引发攻击行为。

学习障碍儿童的攻击性和课堂违纪行为是联系在一起的。研究者发现,男女学习障碍儿童在违纪、不成熟和攻击性维度上差距很大。学习障碍儿童由于成绩不如他人,在课堂上有时很难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同,因此会产生压力、挫折感和焦虑等消极的情绪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失去信心,并直接转化为课堂违纪行为,通过捣乱、懒散来缓解内心的压力和获得教师的注意。

(四)学习障碍儿童的社会交往问题

1.学习障碍儿童的亲子关系

学习障碍儿童社会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亲子关系。研究发现,家庭心理环境、父母教养方式是造成学习障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资源会影响学习障碍儿童的发展,尤其是学习障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学习障碍对中学生与父母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有显著影响,学习障碍学生与父母和老师的关系比较紧张。学习障碍儿童由于学业上的失败,往往使其父母感到很失望,由此父母对孩子在情感上的关怀与支持相对减少,而往往对其进行惩罚、拒绝和否认等。长此以往便会产生不良的亲子关系,而这样又加剧了儿童的学习障碍程度,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对于学习障碍儿童来说,加强其与家庭之间的融洽关系是相当重要的。

2.学习障碍儿童的同伴关系

通过对一般儿童的研究发现,儿童随着成长渐渐进入青少年时期,此时同伴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同伴关系不良,则会对他们的学习及心理、行为等产生消极的影响。采用同伴提名法和教师评价法对同伴关系进行的研究表明,与一般儿童相比,学习障碍儿童被提到不受欢迎的次数最多,更多地属于被拒绝型,孤独感显著偏高,而同伴接受性明显低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学习障碍儿童存在攻击、退缩等不良的社会行为,同时他们又缺乏社会交往能力,以致于被班级中其他儿童孤立和排斥。一项元分析研究(kavale & fomess, 1996)发现,约有75%的学习障碍儿童存在社交技能缺陷,表现为被同伴拒绝和社交障碍。这些儿童因对自我和人际关系的焦虑而容易产生孤独感。

3.学习障碍儿童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习障碍儿童在其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关系。教师的教学水平、个性等影响着学生,而学生的学习成绩、活动表现则影响着教师对他们的评价。一般的,教师对学习障碍儿童的评价较低,学习障碍儿童对教师有抵触情绪,师生关系紧张、淡漠。有研究表明,学习障碍儿童很少向教师讲知心话。在一项对教师的调查结果中表明,教师认为自己对学习障碍儿童关爱不够,同时也缺乏有效的教育策略,因此对帮助学习障碍儿童克服学业上的困难没有信心。学习障碍儿童最初的几次学习失败,致使教师对他们的评价过低、态度不良,导致他们产生低自我效能感,引发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如此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形成儿童稳定和持久的学习障碍。

三、学习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学习障碍儿童的自我概念对其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个体的自我概念与儿童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等存在密切的关系,是个体社会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的自我概念不仅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对个人的发展都很重要;低自我概念则与低学业成绩、低自我效能、辍学、抑郁等联系在一起。研究发现,学习障碍儿童与一般儿童相比,自我概念及自我评价较低(l. boker & d. p. cantwell, 1990)。这种消极的自我概念使得学习障碍儿童有较强的自卑感,容易引发不良的情绪状态,同时对人际交往缺乏信心,从而产生孤独感及其他心理问题。然而另一项研究认为,学习障碍儿童与一般儿童在学业自我概念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在社会自我概念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导致以上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障碍儿童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而研究者未能成功地解决学习障碍儿童的这一异质性问题。因此,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将学习障碍儿童细分为不同的亚类(如将学习障碍儿童分为不伴有阅读障碍和伴有阅读障碍两种),并与一般儿童进行更加严格的匹配对比,从而得到更加客观、精确的结果。

(二)学习障碍儿童的家庭因素对其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

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从父母的自身素质到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和教育,从经济条件到情感支持都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影响。研究发现,一般儿童的父母文化程度略高于学习障碍儿童父母;一般儿童的家庭完整性状况要优于学习障碍儿童。另外,学习障碍儿童的父母比一般儿童父母的焦虑程度更高;并且认为他们的家庭环境更加混乱;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更多。研究还发现,学习障碍儿童的父母几乎认为自己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如其他儿童。他们不仅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能力差,同时也怀疑孩子的一般能力。父母的这种评价方式和态度必然会影响到其对待孩子的言行举止。由此看来,学习障碍儿童在这种家庭环境下,会体验到更多压力,最终出现一系列的心理行为问题。

四、学习障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策略

(一)认知训练

研究发现,来自家庭和同伴的支持能够降低学习障碍儿童的适应困难。并且,良好的班级环境与学习障碍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呈负相关。因此作为教育者,首先应给学习障碍儿童建立心理支持系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自我认识和评价能力。具体做法是对学习障碍儿童实施“优点轰炸”,教师发动全班同学找其优点。让其他儿童在纸上写出学习障碍儿童的优点,然后由教师在全班宣读并给与鼓励。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对学习障碍儿童抱有积极的期望和态度,就能够帮助他们减少消极情绪,提高自尊水平,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二)合作学习策略

教师可通过合作学习策略来增进学习障碍儿童与其他儿童之间的关系。首先,班级可以就如何向他人寻求帮助以及如何帮助别人展开讨论。如,哪些同学在数学学习上需要别人的帮助,哪些同学在语文学习上需要帮助,并根据他们的情况提出具体的帮助策略。接下来,按照讨论结果将全班同学分组,如将语文成绩好的同学与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分在一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进行合作学习。这样就能够改善学习障碍儿童的社会交往,增进他们与其他儿童之间的交流。同时,由于成员之间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增多,因而能够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为学习障碍儿童营造温暖的心理环境,从而减少他们的心理及行为问题。一项对小学生的合作学习研究发现,合作学习对同伴关系的改善有着积极的影响,学生间的接纳度和被接纳度都有普遍的提高,合作学习在较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课程兴趣明显提高,成绩差的学生表现得更为明显。

(三)塑造新行为

根据行为治疗的观点,儿童的行为问题是不正确的学习和强化的结果。那么,通过新的学习,儿童也可以获得新的适宜的行为。因此,可采用行为治疗技术中的代币法矫正学习障碍儿童的问题行为。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确定行为矫正的目标,教师和家长可共同讨论确定儿童需要矫正的问题,并明确行为改变的计划。第二步,确定代币的使用方式。教育者和儿童约定:(1)采用的代币(如五角星或小红旗);(2)代币的给予标准(如每次完成规定的任务后,可以换取几个代币);(3)代币交换方法(如积累5个代币后,可以得到一个实际的物质奖励)。第三步,由外在诱因转化为自我管理。经过一段时间后,儿童通过自我强化来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外在诱因控制的行为变成内在的行为习惯后,进一步转化为儿童内在的需要,他们就可以自发地表现出习得的新行为。值得注意的是,使用代币法来矫正学习障碍儿童的不良行为时,父母和教师一定要密切配合,以保证代币的使用和落实。(稿件编号:100322003)

参考文献:

[1] swanson, h.l.,& malone, s. social skills and learning disabilities: a meta-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j].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1992,21:427~443.

[2] price l, johnson j, evelo s. when academic assistance is not enough: addressing the mental health issues of adolescents and adul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j].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1994, 27: 82~90.

[3] yasutake d, bryan t. the influence of affect on the achievement and behavior of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j].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1995, 28: 329~334.

儿童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篇2

徐莉琳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音乐学院

摘要:小学生对音乐学习充满了兴趣,儿童对音乐的爱好更多是感性层面的。小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往往因为多变的兴趣爱好

而缺乏自控力,导致学习内容不稳定。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教师应该注重把握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音乐教育中一定要注重灌输积极、健康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注重利用音乐教学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关键词:小学音乐;儿童;心理发展;教育

童年是人的一生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儿童时期德、智、体、

美的培养与学习,对其今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如今

的大部分家长,过分的看重所谓文化课的学习,忽略了音乐、体

育、美术等课程的重要性。笔者现就小学音乐教育中儿童心理发

展的特点及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把握儿童的心理发展谈谈自

己的看法。

一、小学音乐教育中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对新鲜事物的兴趣是儿童学习音乐的内在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爱好是儿童学习新鲜事物的最主要原

因,在儿童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会激发

儿童的探索欲望。但是儿童的心智成长不够成熟,其对事物的兴

趣爱好和好奇心会随着比较枯燥的音乐学习的进行而慢慢消失,

这就说明儿童对事物积极主动的认知能力有限,缺乏理性的判

断,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这种驱使儿童学习音乐的内

在动力也会慢慢消失。

(二)儿童对音乐学习的爱好更多是感性层次的认识

起初,儿童对歌曲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模仿层面,他们

只是感性的喜欢其所接触的音乐,对于音乐所反映的内容和精神

层面的感知知之甚少,可能他们只是单纯的喜欢某个旋律所以就

对某支曲目甚是喜好,也或许不喜欢某个旋律而一直学不会某个

曲目,通常情况下,儿童都是凭借记忆反复模仿,而不能像成人

那样,对音乐作品的实质含义进行分析和判断。

(三)多变的兴趣爱好和缺乏自控力,导致学习内容不稳定

由于儿童易变的兴趣爱好和注意力不够集中等原因导致学

习兴趣的多变,加以现今多媒体的发展,各种类型的音乐对儿童

选择音乐学习的形式造成了困惑,比如许多成年人的不适合儿童

学习的流行音乐,如果家长不加辨别的让儿童学习,则会对儿童

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小学音乐教育中如何把握儿童的心理

(一)音乐理论教学应当激发儿童的兴趣。由于儿童心理发

展不成熟,对事物的喜好易变。有时候家长或者老师一句表扬或

赞美就能引发儿童对某种音乐的喜好,但是如果教师和家长不能

正确引导的话,儿童的爱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兴趣。作为

学习音乐的基础的音乐理论课程如果不能激发儿童的兴趣爱好

的话,那么对于儿童学习音乐课程将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在

儿童音乐理论教学中应加入生动活泼的小游戏、制作小模型以及

儿童相互之间的互动,教师应当创作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不断激

发引导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小学儿童学习能力很强,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是由于

小学儿童还缺乏成年人对事物优劣、好坏的辨别能力,所以儿童

容易受到不良音乐的误导,儿童的心理如果优秀的事物不去占领

就会被糟粕填充,因此在儿童音乐教育中一定要注重灌输积极、

健康、向上的思想,学习反映主流价值观的优秀曲目儿歌等。我

国是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作品,对儿童的音乐

教学中应将各民族优秀的音乐作为音乐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民族

音乐能够使学生热爱和了解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儿童民族意识

和爱国情操。学习反映热爱集体、大公无私、乐于助人的音乐能

够引导儿童从小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三)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儿童由于心理智力发

育的不成熟,使得儿童的发散性思维不丰富联想能力较差,在针

对儿童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拓宽儿童的想象空间,使儿童的思维灵活性得到强化,从而使儿

童逐步具备独特的创造性,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丰富的想象力,

能够进一步提高儿童对音乐实质内容的感知。引导儿童学会在实

践中、在游戏中提出新想法,提高儿童的创作能力。要儿童多参

加关于音乐方面的活动,通过实践使儿童把实践和自己的想象力

相结合,使儿童在音乐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

(四)利用音乐教学培养儿童团队协作能力。儿童在成长过

程中比较注重自我,对于团队协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儿童在集体

中往往喜欢表现自己,从而造成对其他人的忽视。注重对儿童团

队合作思想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培养是当前儿童教育必须完

成的一门课程,而要想培养儿童协作精神,需要有意识地表演与

音乐有关的情景剧、开展团体演出活动,使学生在训练中增强团

结合作意识。为此,在儿童音乐教学中,要借助器乐训练这一教

学载体,有意识的开展团体器乐演奏,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团队

合作互相配合的意识。但是如何在器乐合奏练习的同时中培养学

生的合作呢?团体演奏的训练、演出,课堂上的合唱、多种器乐

配合演奏指导,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手段之一。要始终让儿童

认识到: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有团结一致才能

演奏出好的曲调。

总之,少年儿童由于其所处的特殊人生时期,其独特的心理

特征要求针对儿童的音乐教育要有独特性。儿童对新事物的兴趣

爱好不能持久、对音乐学习缺乏理性的认识以及缺乏自控力,导

致学习内容不稳定的心理特点,在儿童音乐教育中要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不可生搬硬套某一种教学模式。要针对儿童不同的心

理特点和不同儿童的个体差异,创造性的开发不同的教学课程、

方法、模式,注重不断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健康的心

理状态,注重对儿童协作能力以及创造性的开发,使得音乐教育

成为儿童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李红等著.儿童青少年审美心理与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

大学出版社,2004.

[2]孙志梅著.音乐欣赏与和谐人格的培养[j].中小学音乐教

育,2004-2,143:20.

[3]朱智贤,林崇德编.儿童心理学史[g].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1988.

儿童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流动儿童 现状 成因 对策 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1-

我校是地处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佛山的一所城镇中学,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镇工厂企业不断增多,我镇的外来人员队伍也不断壮大,大批儿童跟随父母离开故乡,来到我镇生活,我校学生中外来务工子女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大。本学年,我校学生共1266名学生,其中外来工子女共405 人,占总人数的31.9 %。七年级学生共393人,外来工子女学生157人,占总人数的39.9 %;八年级学生共429人,外来工子女学生132人,占总人数的30.7 %;九年级学生共 444人,外来工子女学生116人,占总人数的26.1%。从这些数据,我们很容易发现,外来工子女队伍在不断壮大。各级政府出台了有力措施保障这些儿童顺利就近入学就读,接受义务教育,流动儿童入学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

但是只是停留在保障流动儿童接受教育工作上是不足够的。这些远飞到异乡的小鸟,即使顺利地走进了新学校,坐进了宽敞明亮的教室,但是,从那一双迷茫、自卑甚至是敌意的眼睛里,我们意识到:这些孩子需要我们的特别关怀引导,因为他们面对新环境,他们心理上承受了同龄人没有经历过的冲击。更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爱护指导。而在流动儿童的教育上,班主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在综观全校流动儿童学生情况的基础上,以本校九年级一个班级内的流动儿童作重点观测对象,探究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流动儿童教育现状。

作者调查的班级共48人,其中流动儿童工21人,占全班总人数的43.7%。在这群流动儿童中,有13人是小学阶段已来到我镇就读的,有9人是初中阶段转学到我校就读的。

这群学生的学习情况总体表现不够理想,作者参照七、八年级四次期末考试成绩发现:这群学生中,在班级内学习成绩优秀的有2人,占流动学生总人数的9.5%;学习成绩属中等或以上的有11人,占流动学生总人数的52%;学习成绩中等以下的有8人,占流动学生总人数的38%。而本地学生的比例则分别是:29.6%、44.4%、25.9%。从数据可看出,流动儿童总体的学习情况相比本地学生不够理想。

遵守纪律方面,通过访问该班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以及参照学生的德育操行得分的方式进行调查。纪律方面表现能达到合格要求的流动儿童共11人,占流动儿童总人数的52 %,而本地学生能守纪能达到要求的有19人,占本地学生的70%。

作者还通过检查学生作业、观察课堂表现、跟踪学生课余活动等方法,考察学生的做事态度、人际关系、自我表现能力等综合素质。发现这群学生较容易出现自卑、冷漠、冲动、敏感等不良心理现象。

总体而言,流动儿童相比本地儿童,因为要适应环境、融入新群体,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要面对比同龄人更多的困扰,如果没有得到关怀、适当引导,极容易出现心理、行为上的不良现象。

这群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父母大都是文化程度不高、从事体力劳动的外来工,工作的辛劳、家庭教育意识不强等原因,造成这群儿童不能得到父母的细心关爱、教育。由于外来者身份,他们在班集体中可能会遭到老师、同学的歧视和排斥,容易产生悲观、冷漠、孤僻等心理问题。学习上,因为要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学业上容易受阻,导致对学习的畏难情绪,如果这一关键时期没有得到老师、家长的正确心理疏导和学习上的帮助,这些儿童就会变得厌学,甚至辍学。

二、教育问题成因的深层探究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促使人口流动性加大,流动儿童人数将会不断增加,他们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重视解决。但当前社会主要关注的是保障流动儿童就近入学,接受教育的权利,对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方面的研究、重视还远远不够,保障流动儿童入学仅是就学的开端,教育权利的平等也极其重要,由于户籍、学籍管理问题,学校对流动儿童学生的流失并不关注,甚至不把流动学生的成绩列入教师考评中,造成教师对流动儿童在教学和管理上采取忽视态度,甚至对这些学生存在歧视。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进行的宣传培训公益讲座等活动欠缺。

学校未能充分发挥教育职能,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而制订的工作指引不够细致到位,导致许多班主任、教师工作不够深入、工作方法不够科学。部分老师不把流动儿童当正常学生看,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缺少对流动儿童的教育关怀。家校联系制度未能落到实处,流于形式,与家长联系的方式只限于一学期两次的家长会,而且家长会的内容多数是介绍班级情况,汇报学校及班级工作,分析各科成绩等,最后往往是寄语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工作。但是没有专门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家长会,班主任缺少从家庭教育的角度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往往是流动儿童出现严重违纪甚至辍学了才告知家长,未能切实做到家校联手,共同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家庭教育方面。流动人口家庭中,流动儿童家长多数从事个体生意或工厂务工,工作辛苦、忙碌,无暇照顾子女,更忽视对子女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流动儿童父母自身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这使得他们即使想要辅导子女学习却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对孩子的学业缺乏具体指导帮助,孩子容易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督、引导和关爱,学习主动性较低。

生活的环境也是造成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客观因素。儿童生活的地方往往是出租房聚集的地方,常见有、打架、等不良社会现象,生活环境缺乏良好的文化氛围,如我校附近最大的外来务工人员聚居地杨和对川村,小饭店、发廊、桌球室等林立,龙蛇混杂,生活在这里的流动儿童对那些不良现象见怪不怪,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孩子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气。生活环境缺少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往往会缺乏学习动力,无心向学。

三、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对策

1、政府有关部门要完善保障措施,积极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开展宣传培训活动。

国家有关部门充分重视流动儿童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省、市、区、镇为把解决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落实到实处,已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要真正实现流动儿童接受平等的教育,必须细化规定,改革学籍管理制度,明确要求流动儿童接受平等的教育权利,不受歧视。明确学校对流动儿童学生的教育责任,保障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平等接受教育。广泛宣传,利用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呼吁全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儿童关注、帮助。

2、学校要完善、优化教育方式。

制订措施明确学校、教师对流动学生的教育、管理责任,保障流动儿童不受歧视,平等接受教育,除了智育,还要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定期找他们谈心,及时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疏导,开设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孩子之间加强交流合作,促使流动儿童融入集体中,结交更多朋友,身心健康发展。

3、父母要与儿童加强沟通,创造和谐、宽容的家庭教育环境。理性对待学业问题,鼓励孩子进步。

要家长提高自身知识水平来帮助孩子学习是不切实际的,所以为解决孩子教育问题,家长可从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开始,创造更多机会让家人与孩子融洽交流,让孩子在长辈的身上感受到爱,以及学习到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让孩子有宣泄不良情绪的对象,积极鼓励孩子加强同龄群体的交往。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朋友交往和行为选择,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乐观、勇敢地面对各种困难。努力创造及优化孩子的学习成长的教育环境。理性对待孩子的学业问题,积极与老师沟通,鼓励孩子争取进步。

四、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班主任起主导作用。

1、用爱温暖流动儿童孤独的心灵,赏析教育帮助孩子找到自信和勇气,有效疏导促进孩子驱走心理阴霾。

对于年纪尚小的流动儿童来说,离开熟悉的环境、朋友、邻居,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心里肯定是充满不安、迷茫、焦虑甚至是恐惧的。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理解、体谅这些孩子,并且帮助这些孩子尽快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生活。让这些用不安的眼神打量着新环境的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班上新转来的流动儿童蔡雨,是个敏感、偏激的学生,在新环境里明显不太适应,与同学的相处也不太融洽。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谈心,引导他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新生活,在与别人相处时学会换位思考。在班际篮球比赛里,我鼓励他勇敢地站出来为班争光,我带领其他同学在场边为他加油助威。他在比赛中英勇负伤了,伤了膝盖,其他同学经此一役对他明显友好了很多,我及时在班里表扬了他为班争光的行为,倡导大家帮助有脚伤的蔡雨。大家都很乐意帮助蔡雨,在互助中增进了友谊,蔡雨因为老师和同学们的关心,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很快就能结交了新的好友,融入到集体中,学习上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2、积极开展班级活动,促使流动儿童融入集体。

流动儿童产生心理问题主要是因为新环境的适应困难造成的,因为他们没有融入新集体,没有朋友,因而产生孤独、被排挤感,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从而引发更多问题。班主任要积极开展班级活动,让流动儿童和其他同学在活动中增进感情,学会合作交流,结识新朋友。在活动中关注流动儿童的表现,给予表扬和帮助,增强孩子的信心。如班级二人三足比赛,又如篮球比赛、知识竞赛等。让流动儿童在活动中冲破隔阂,融入新集体,找到新朋友。在学习上,班主任可在班内开展结对子的活动,安排性格开朗,乐于助人的学优生与成绩欠佳的流动儿童结对子。帮助流动儿童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在优秀学生的带动、感染下,激发学习积极性,体验学习成功感。同时,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能促进流动儿童更快融入班集体。

3、加强学法指导,借助科任老师的力量,帮助孩子体会成功感,激发学习热情。

学习成绩的下降,挫伤流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失去自信,表现更为自卑。要改变孩子的心理状况,提高学习成绩是让孩子重拾信心,走向阳光的重要一步。很多班主任关心流动儿童的学习困难问题,专门与学生交流,热情鼓励孩子用心学习,叮嘱学生认真听课,积极回答问题。讲的话虽暖人心,但对那些有学习困难的孩子来说,实质帮助并不大。要让流动儿童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内容,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必须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具体的学法指导。

4、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架起亲子桥梁,通过建立健康的亲子教育关系,实现教育长效性。

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中新生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关注,社会、学校、家庭三方携手解决。每一个儿童都是祖国的美丽花朵,应该得到同样的阳光、雨露的滋润,得到同等的关怀、爱护。如何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这群孩子撑起一片蓝天,促进流动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儿童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 幼小衔接 儿童 幼儿

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幼小衔接越来越成为家长和学前教育工作者十分关注的事情。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二者的学习模式、学习环境均有所差异。在入读小一初期,有些儿童可能会遇到适应上的困难。因此,学校和家长必须关心孩子在情绪和心理上的反应,从旁予以协助,帮助他们逐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接受新的挑战。本文认为,幼小衔接顺利过渡,离不开家长、教师、社区等各方面配合与合作,而这一过程也离不开家长和教师了解儿童、关心儿童、尊重儿童。

一、了解——幼小衔接顺利过渡的基础

了解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和基础。了解主要包括家长、教师和儿童三方面。

家长如何了解呢?我们知道,幼小衔接过程中,要帮助儿童顺利适应小一学习生活,家长的参与最为重要。家长了解主要包括对儿童、幼小衔接、学校这三方面的了解。家长对儿童的了解主要是家长通过日常的亲子活动,清楚地知道自己孩子在认知、情感、社会适应等各方面的情况,了解儿童的成长规律;家长对幼小衔接这一活动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家校合作,如在小一开学前通过家长会,学校传达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儿童从幼儿园升学到小一时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等,以帮助儿童做好心理调适;家长对学校的了解一方面通过家校合作,参加家长会,阅读学校派发的相关资料,另一方面,带领孩子参观学校也是获得对学校了解的重要来源。

教师了解主要包括对儿童的了解。一方面,教师通过与幼儿园教师进行专业交流,了解儿童在幼儿园的学习模式、学习经验以及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升或优化幼小衔接的措施,如安排与幼儿园相互访问与观课活动,增进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在课程设计与教学模式上的认识;邀请高班幼儿园儿童参观或加入小学举办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幼儿逐步认识小学学习的情形;举办家长会,邀请相关专家、幼儿园老师、家长参加,向家长介绍小学情况,并派发相关参考资料,帮助家长了解子女升读小一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另外一方面,教师要倾听儿童的心声,增加对儿童的了解。如在升读小一后一两个月后,举办一次儿童倾心会,以谈话或游戏的形式让儿童尽量说出他们对升上小一后的感受,这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儿童,让儿童更容易投入小学生活。

作为幼小衔接的主体——儿童,他在过渡中也需要了解相关情况,包括学校、老师以及周边环境。一方面,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的亲子活动向儿童传达升小学后的相关信息,如小学与幼儿园在学习模式、学习目标、上课方式等各个方面的不同;另一方面,家长可以带领儿童直接参观学习,参与小学举行的相关活动,让儿童通过活动逐步认识小学学习的情形。

二、尊重——幼小衔接顺利过渡的关键

尊重,《新华大辞典》的解释就是尊敬或重视。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基础上,是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同时,尊重也是人们对于某一人或事物的一种认可肯定的态度。艾默生曾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面对这些懵懂中认识世界的儿童,如何对他们实施教育呢?如何顺利渡过由幼儿园升学到小学的衔接期呢?本文认为,理解、尊重孩子是关键。

首先,尊重儿童体现在尊重孩子的人格,把儿童当做一个独立的人格体来看待,尊重其独特的与其年龄相符的学习方式。儿童不是成年人的附属品,而是活泼可爱、渴望尊重、有独立人格的人。儿童虽然年纪小,但他们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强调,在对儿童的生活作决定时应考虑到他们的意见。我国新修改的《义务教育法》对“尊重”作出了表述:尊重首先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其次关注“个体差异”。为此,教育应当尊重儿童自然生长的权利,尊重儿童的成长规律。

其次,尊重儿童体现在尊重个体差异,理解他们不同的发展过程。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面貌,每个人的个性都由独特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组成。对于在懵懂中认识世界的儿童来说,保护他们的个性尤为重要。儿童在认识周围的人和事的时候都表现出不同的需要、动机和兴趣,而这正是我们应该尊重和赏识的。教师和家长要接纳儿童的差异性、独特性、创造性,要提供机会和条件给儿童选择的自由,让每一个儿童都具有表达表现的勇气,在充分展示和表现自己的才能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为此,作为家长和教师,要明确自己在儿童学习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以观察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身份关注儿童的学习过程,要接受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更多地提供儿童可选择性的活动机会,允许儿童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探索,支持并引导儿童为实现自己的愿望而进行探索,让儿童体验感知在感受的基础上,不断深化理解,从而使孩子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获得成功体验。

再次,尊重儿童还表现在尊重儿童的话语权。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一年级,儿童会遇到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等困难,如果父母与老师在这一过渡期,尊重儿童的话语权,聆听儿童的心声,倾听儿童的感受,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衔接措施或策略,这势必会有助于幼小衔接的顺利过渡。儿童的意见和观点被倾听的过程也是其参与权表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家长和教师,要尊重儿童的参与权,多赞赏,少责备,多聆听,多沟通。

三、耐心——幼小衔接顺利过渡的重点

儿童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

通过二十年的实践教学,我深深地认识到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情绪体验,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始终把儿童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从而充分发挥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儿童的体育学习能力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学校体育不仅要让儿童拥有健康的体魄,更要塑造儿童健康的个性。培养儿童自觉运动的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体育活动既是身体的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因此体育活动既能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也能改善儿童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一、游戏教学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

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如教学中能充分发挥游戏教材的教育因素,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体育游戏是儿童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儿童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教师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儿童注意力,调动儿童的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加深直观形象教学,使每一个游戏都能吸引住儿童。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

(2)在体育课中,我们常会发现一些急性子的儿童,当他们一时不能完成动作技术,或游戏失利时,会显得非常急躁,爱发脾气,情绪波动大,甚至会有激行为。教师在指导时应教给他们一些心理调控的方法,当遇到困难及受挫时,首先应学会沉着、冷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然后通过反思,总结一下经验教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间隔沟通法:当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可先把问题放在那里,间隔一段时间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机会再进行沟通,问题就好解决了;当碰到不顺心的事时,就想想让自己高兴、愉快的事等等。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儿童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动武”。这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儿童特别是有偏激倾向的儿童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同时还要与儿童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最终使儿童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儿童通过这些方法的磨练,可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使容易急躁、冲动的心理弱点得到改善。

二、关注儿童的需求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奏

现在的儿童自信心、表现欲很强,总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他人的认可。教师应让每位儿童都拥有成功的体验,从而让他们对体育活动更加感兴趣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1、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

学校体育贯彻“健康第一”,“快乐教学”的教育思想,旨在引导儿童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体验到快乐。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以全新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其次是要教师以充沛的感情,优美的动作,生动的语言,组织得法的教学方法来感染学生,建立起教学过程中相互信任的师生之情。

(1)用“乐教”去影响儿童“乐学”,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去参与体育运动。例如:,跳马练习腾空的“身轻如燕”、落地的“稳如泰山”,游戏规则讲述的《高低姿爬行》《快乐闯关》等,都充分展示了语言艺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魅力,学生对有感染力的语言是乐于接受的,因为便于记忆,这就为学生掌握动作要领提供了方便。学生将以一种蓬勃向上乐观开朗的态度完成技术动作。感到快乐无比,才能越学越爱学、越会学,才能学得好。

(2)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要想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自己应首先进入情境,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把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传递给儿童,并用富有情感,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引领学生投入情境教学的活动环境中。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教师创设一个民主平等、轻松和谐、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儿童的兴趣爱好得到尊重,主体得到体现,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开发,个性得到发展。

     2、课前充分做好教学准备

     (1)如课前布置、器材放置,规整醒目的白线,美化的教具都具有艺术性,会给孩子带来新鲜感,引起孩子的无意注意,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积极情绪,进入体育教学情境。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搬上讲台。如申奥、奥运、亚运知识、北京奥运村进展情况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孩子,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必需手段,使孩子由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2)精心设计教材让儿童体验合作的快乐。为了提高儿童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我设计了“快乐闯关”这一课,利用图片、头饰创设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让儿童仿佛置身于动物园中,教师配上充满童趣的音乐模仿各种动物的行走姿势进行律动,直观形象加上生动活泼的语言,使儿童兴趣昂然,再通过分组讨论动物的习性和模仿我喜爱的小动物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释放无拘无束的童真,课堂教学氛围达到高潮,当儿童每次练习结束时,我改变了原有的评价方法,只表扬儿童做得出色的地方,促使儿童在获取成功体验的前提下激发高昂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儿童即能注重自己的练习质量,又能学会一起相互讨论如何练的更好,充分体现了儿童之间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儿童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仅提高了身体的协调能力,同时还了解到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常识,拓展了体育教学领域。

三、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

体育教学中发现有些儿童怕苦、怕累、怕困难、遇事怕难为情在技能学习时容易紧张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教师针对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心理教育方法,使儿童在克服与消除心理障碍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1)培养儿童的拼搏精神。特别是学习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时要有拼搏精神,这不仅能鼓舞儿童的斗志,消除胆怯的心理,还能让儿童调动机体内的 一切积极因素,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建立起“你行,我也行”的信念。

(2)培养儿童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任何人从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同样,儿童在体育学习中,也难免会遇到挫折。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我国运动员参加世界大赛出师不利的典型事便来教育儿童,使儿童了解任何比赛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意外,包括裁判不公等,从而增强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力。

(3)培养儿童乐于合群的性格。如在体育分组活动中,常会发现个别儿童因性格孤僻、争强好胜导致不合群同伴不愿他参与集体项目。针对这一情况,我带领不合群的儿童一起参加小组活动,创设两人、四人小组合作的游戏比赛,在巡视中不时地过问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活动情况,及时表扬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使不合群的儿童增添信心、融入集体与同伴打成一片。课后提醒他们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学习与锻炼上,多分析一下自己存在的不足,看看别人哪些地方值得学习与借鉴。不为小事而斤斤计较,保持良好心态。同样会得到同学们的好评与尊重。

四、关注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创新的一个心理保证就是自由安全。学生只有在心理感觉放松的状态下,才可能产生创新行为,陶行知先生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民主、平等、自由、安全的学习氛围,而学习氛围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情感融洽,才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创新意识。

(1)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衡量儿童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必须具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儿童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及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等。比如教材的安排要体现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以促进儿童生理、心理和精神待等方面的提升,获得成功和愉快的体验,使他们能热爱体育。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既能在课堂讨论中各抒己见,又能在课外倾心与教师探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把微笑与鼓励带进课堂,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同时,教学时设“疑”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能够举一反三。

    (3)体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广阔的思维空间,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有思维空间的问题上。要运用启发式、讨论式让学生尽可能自己操作、自己探讨、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途径。教师通过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探索性的学习,培养其思维能力,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最终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其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恰当的给孩子创造一个自我评价、自我展示、实践创新的活动时间。这既是对孩子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的培养,也给孩子创造了一个剖析自己、彼此交流、公平竞争、巩固知识的理想场所。真正做到给予每个孩子足够的参与时间、参与机会。在发展学生个性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分析,注意加强学生思想中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创造性等方面的个性的发展,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想中消极的、落后的、自私的、不健康的个性加以改正和克服。使学生真正成为,身心健康,品德高尚、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小学阶段是性格形成期,我们应当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儿童健康的个性,使他们乐于交往,兴趣广泛,与人和谐相处。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让儿童更多地在活动中尝试成功与失败,可使儿童的意志品质得以强化,会使他们更加努力,克服学习中困难,向更高的目标奋进。

参考文献:

[1]  季  浏   胡增  体育教育展望-学科教育展望丛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m]2003;106-140

[2]郭荣喜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研究 科学大众出版社 [j] 2008;-563:110

[3]朱慕菊 走进新课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m]2002:141-144.

[4]宋学光 领会课标内涵走出教学误区 中国学校体育 [j]  2006-01; 57

儿童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留守儿童;爱心;自信心;培养

自信心和爱心在儿童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自信与缺乏自信存在一种累加效应,自信的孩子,愈会成功,愈会成功则会显得更为自信;反之,愈是缺乏自信则会导致更深的自卑。留守儿童是农村未成年人中不可忽视的群体。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多数由祖父母、外公外婆代管,这种隔代监护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发展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充满自信,懂得关心他人,是教师应该承担的工作职责。

一、开展主题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爱心和自信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与呵护。因此,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老师、同学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馨与愉悦。如,开展给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让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结对子等活动,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爱心。在学习和生活方面,除了善于发现留守儿童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外,还要开展留守儿童才艺展示、留守儿童作业展评、留守儿童作文竞赛等活动,给他们创设表现自我的平台和机会。在活动中,让他们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消除自卑心理,增强学习信心。

二、加强教育引导,培养留守儿童的爱心和自信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要尊重、信任留守儿童

在日常教学中,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亲切、和蔼,以得到他们的尊敬、信赖和亲近,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要给他们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积极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2.认真组织好主题班会

开展一系列与培养留守儿童自信心和爱心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寓教于乐,让留守儿童参与到活动中去,让自信心和爱心在活动中得到培养。

3.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与辅导

由于每个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当他们遇到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和心理困惑时,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帮助和引导,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的同时,应加强对他们的心理教育与辅导,消除心理方面的负担。

4.让留守儿童学会换位思考

由于留守儿童年龄小,自我倾向较强,往往更多地站在自我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教师要帮助他们逐渐学会换位思考,让他们在亲身体验和感受大家的关心的同时,能为他人着想,想着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知恩必报,让爱心驻留心中。

三、时时抓住契机,巩固留守儿童的爱心和自信

对学生来说,爱是阳光,对留守儿童更是如此。他们害怕别人伤害自己的自尊,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因此,我们要细化关爱留守儿童的方式方法,仔细分析每位留守儿童的特点,根据他们的特长、爱好,发现并及时肯定、表扬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有利时机,强化他们的自我意识。应积极创造条件,有意识地给他们创设更多的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参与到班级、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去,让他们融入班集体这个群体,融入同龄伙伴之中,并在活动中取得收获,在成功中受到鼓舞,使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责任感得到增强,自我认识、自我发展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四、加强沟通协调,强化留守儿童的爱心和自信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只有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要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及其监护人的联系。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电话等途径,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在家里及校外的表现情况。

教师要当好留守儿童与其父母之间的桥梁,要求留守儿童父母利用电话、书信等形式经常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多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多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多多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在留守儿童取得进步时,要求父母及时给予表扬,进一步增强其自信心。在留守儿童犯错、失意、情绪低落时,要求父母配合教育,及时安慰,多加鼓励,避免他们产生孤独、自卑心理,并能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鼓足勇气、增强信心、战胜困难。

儿童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儿童 声乐教学 快乐教学

儿童声乐教育是为了让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中有音乐相伴,让音乐走进儿童的生活,伴随儿童快乐健康成长。一个人的儿童阶段本来就应该充满快乐,儿童声乐快乐教学要求选取的声乐作品必须是美好的,以快乐的语言环境和情感为基础,把教学内容合理整合,适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规律,满足儿童情感和心理需求,让快乐的声乐成为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就儿童声乐快乐教学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童声乐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儿童全身心、全方位的积极参与声乐的实践活动,体验音乐带来的美感,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树立积极地生活本文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范畴寻求对儿童声乐快乐教学的理论支持,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自己的实践,对儿童声乐快乐教学进行分析。

一、儿童声乐快乐教学及其理念

在美好的音乐感召下,生活中就会充满美好,也会发现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美好,声乐就是为了拓展儿童广阔的心灵。唱歌和跳舞应该作为儿童时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灌输式,导致很多儿童对声乐学习失去兴趣,儿童教育的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快乐学习方法,唤起儿童的活力,促进儿童声乐教学健康发展。

由于受传统教育体系的影响,现实的儿童声乐教育中不一定从音乐审美角度出发,而是纯粹的进行声乐教育,很容易产生与音乐审美相悖的现象。如果教师从音符和乐谱着手进行教育训练,又去机械、枯燥的节奏训练,就算是普通学生都会觉得厌烦,更何况是稚气的少年儿童,无法产生审美感觉,同时也会厌烦这类学习。“真正把美育作为目标,体现以审美为核心。”是新课程观提出的目标,让儿童发现美、感受美、享受美才是学习声乐的最终目标。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让儿童从兴趣和乐趣出发去学习声乐?儿童声乐学习不应该是声乐的音符、节奏、速度等基础知识,也不是声音技巧,应该以兴趣和快乐为基础。

儿童声乐快乐教学是要求从多方面引导儿童丰富多彩的教学中,无论从教材与方法选取,还是环境的布置,都是以增强声乐学习的快乐为基本点。在曲调选取上充满儿童的欢乐,贴近儿童的生活;教师尽量让儿童学生参与到声乐的演唱中去,当然可以借助适当的现代化设备,影响和视频加入,增加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获取信息,也是给儿童设置一个优美的环境氛围。教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快乐的环境,能够让学生最快的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儿童声乐快乐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技巧能让儿童在愉快的心境和环境中学习,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进步发展。

二、心理学与声乐快乐教学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情绪在现代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快乐的情感状态是比冷淡或厌恶的状态远远有利于智慧活动的。”这是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提出的。积极的情绪有利于感知知识,思维活跃,记忆力比较牢固;消极的情绪,瓦解、破坏甚至阻碍知识的获取。快乐属于积极的情绪,是来源于心理、生理和社会等要求得到满足之后的情绪表现。

学习声乐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也是不同的,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选择声乐的学习内容和形式。少年儿童这一阶段视觉、听觉发育迅速,大脑的机能和结构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是知识增长的重要阶段。学习兴趣是儿童学习新事物的积极方向,而这种心理积极鼓励少儿去学习声乐知识。同时,少年儿童的审美心理正式逐步开始形成和发展阶段,个性也逐渐体系出来,对音乐的审美也随之表现出来。

少年儿童对于声乐的感知快速,听觉也比其他时期敏感,用自己的身体对于韵律和节奏做出正确的反应。尤其这个时候的儿童,机械记忆良好,对于记住歌词有很大的帮助。根据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了解在这些年龄阶段少年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特点,才能更好的指导儿童声乐教学。儿童学习声乐,在学习声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声乐表演等方面,心理活动都是非常活跃的。如果声乐教师恰当掌握儿童学习的心理规律,就会适当的选择教学方式,很容易提高教学质量。

三、构筑儿童声乐快乐教学

情绪在教学中重要性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儿童声乐教师也非常重视情绪因素。快乐的情绪能够带来兴奋感,而兴奋感有能够有助于学习,让思维变得敏捷、活跃,能够使得学习注意力集中。因此应该有意识的让儿童快乐的接受声乐教学。

(一)情感快乐教学。在声乐教学中所说的情感是指儿童与教师自己的情感交流,还有作品本身的情感。只有把积极的情感放在首位,与儿童进行必要的情感交流,儿童切身体会教师给学生带来愉快的心情。因此声乐教师就要在整个声乐教学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技巧,展现作品的全面情感,儿童只有理解了作品才能引起共鸣,才会在学习中一起兴趣,快乐的学习。快乐情感是声乐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

(二)语言快乐教学。语言生动、具体才能有力的影响听众。在教学中,教学语言非常重要,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活动。语言优美,学生喜欢听,乐于听,才能有利于知识的教授和学习兴趣的提高。而声乐作品本身带的语言,也应该蕴含丰富色彩的情感文化。而丰富的感彩在教师的快乐语言下才能生动体现。教师幽默风趣,会让儿童学习声乐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声乐教师把声乐作品歌词以生动的语言分析,以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声情并茂儿童学起来才轻松、快乐。

(三)环境快乐教学。儿童声乐教学对环境的要求也是比较严格,要创造优美的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听觉环境优美,就要儿童提供能够具有欢快的音乐的声乐作品。视觉优美,是教学环境中的布置,应具有艺术化,给儿童一种清新的感觉。声乐教学的创造优美的环境也包括内部环境,即心境。歌唱需要一个好的心境,心境好,儿童才能有信息学好声乐。

(四)体态快乐教学。儿童由于认知有限,知识有限,需要为儿童所学歌曲配以体态动作来完成,同时要注意,一定要力求体态动作与他们生理、心理的发展相吻合,不能超过他们理解的范围,让儿童觉得这首歌和这段舞描写的就是儿童自己,加上儿童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让儿童在声乐中体会其中的可亲、可爱。有了歌唱,加上体态语言,帮助儿童理解声乐作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边试唱,边加入体态语言,使儿童的视觉、听觉不断变化集中点,很容易使得儿童在学习中一直保持精力的旺盛。

总之,培养少年儿童唱歌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儿童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观,还可以养成科学的说话和歌唱习惯。快乐的学习可以启迪智慧,活跃思维,锻炼身心,打破原有的枯燥的教学模式,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臧欢.儿童声乐学习中的心理因素及其运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

[2]王雷.儿童声乐演唱的开发和训练[j].音乐生活,2009,(05).

[3]张羽.小学游戏性音乐教学的实践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4]唐建平.儿童声乐教学的作用与训练方法[j].成都师专学报,2002,(03).

[5]胡美彤.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6]许凤仙.试论“快乐教学法”与非智力因素的开发[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02).

儿童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提高;特殊儿童;兴趣;策略

一、激发兴趣,奠定特殊儿童美术学习的基础

众所周知,兴趣在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中都是最好的老师。在特殊儿童的美术学习中也是如此。我们如何去激发特殊儿童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这是开展好这门课程的前提条件。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游戏活动是激发特殊儿童美术学习兴趣的一剂良药。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我们通过游戏的方式,将内容呈现给他们,让特殊儿童毫无学习的思想压力,在娱乐、轻松的游戏环境中学习美术知识。我们在选择课堂游戏活动时,要勇于创新,寻找孩子熟悉而又喜欢的活动,从而更好的激发特殊儿童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由于与生俱来的缺陷,导致特殊儿童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去思考、去思维,对于名家名作,即使老师讲解了,他们也可能不理解。因此,我们要从特殊儿童身边的自然环境入手,循序渐进、举一反三、不厌其烦的引导他们学习。使得特殊儿童通过这些熟悉的、贴近生活的学习内容来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等到他们的认知有一定高度时,等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再提高他们美术学习的层次,这样一来就会水到渠成,容易一些。

二、凸显美术学习对特殊儿童教育的意义

美术学习对于特殊儿童来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它让特殊儿童的学习更加生动、更加形象。上帝在给特殊儿童关闭了一道门的同时,也为他们开启一扇窗———特殊儿童对美的感受更加灵敏而又独特。尤其是聋哑儿童,他们通过美术来向周边的人传递大量的信息与内心的情感,美术使得他们与社会增进了距离、与老师、同学、家人增进了感情。美术学习让特殊儿童更好的懂得了集体的含义,比彼此之间更具有协作性。大多数特殊儿童都比较自卑,容易产生孤僻的性格,不爱参加集体活动。美术学习可以很好的改变这一现状,让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彼此互相交流、互相协作,进行有效沟通,从而展现出特殊儿童的潜力和才华,表达他们独特的思想活力。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以特殊儿童为主体,来展开课堂教学。由于特殊儿童的先天缺陷,我们要更加关注他们的需求、了解他们的思想、体会他们的感受。这样便会让特殊儿童更能接受我们,向我们打开他们心中紧闭的那扇门,从而很好的投入到美术学习中来。

三、注重特殊儿童的差异性,多样化教学,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要想在特殊儿童美术教学中取得一定的效果,我们必须要注重特殊儿童的差异性,把握特殊儿童的特殊需求,充分了解每一个孩子。作为美术教师,我们要摸清班级每一位特殊儿童学生的真实情况,深入了解他们的性格爱好、知识基础、理解能力等。作为特殊儿童教育的教师,我们要根据他们的发展情况制定具体可行的教育计划,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措施,构建合理完善的评估体系,从而提高特殊儿童的学习能力。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我们要真心的去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去动手、去思考。我们要根据特殊儿童的差异性,准备多张示范画册,让他们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绘画。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能力较强的孩子,我们要让他展开丰富的想象去实践;对于能力较低的孩子,我们要鼓励他们大胆下笔,消除畏惧感。当他们完成自己的画作时,我们要真心去欣赏、去表扬,从而让特殊儿童增强自信心自豪感。

四、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个自己想象的美妙世界,特殊儿童也不例外。在我们美术教学中,要保持一颗童心,去感受特殊儿童所想,用孩子们喜欢的方式去展现教学内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让他们把脑海中想象到的事物通过绘画呈现出来。美术教学在特殊儿童的成长过程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特殊儿童的想象思维能力,而且可以提高他们对色彩与构图的感知,提高他们对绘画的认识,还能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绘画学习与练习,特殊儿童的思维会更加灵敏、更具有创造性。通过美术学习,特殊儿童变得开朗大方起来,自信的与同学、老师交流,更好的感受美术的艺术魅力,提升了特殊儿童的认识与追求。

儿童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4 ― 0098 ― 02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总体规模不断扩大。〔1〕留守儿童在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外出就业人口较多的地区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中国流动人口中,青壮年劳动力占大多数。由于户籍制度、医疗、保险等方面的政策,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无法将自己的子女长期带在身边。他们只能选择将孩子留在农村,托付给其他人照看,最终形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长期分离的状态,由此而产生了“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

留守儿童受到的关注相对较少,长期得不到父母的监管,留守儿童极易产生行为失控、生活失助、学业失教、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倾向,形成一定程度的人格,给社会带来极大不稳定因素。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易出现的,也是最突出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上主要存在焦虑、孤独、恐惧、人际交往及社会适应不良等症状。〔2〕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对留守儿童目前的学习、生活、社会活动产生负面的影响,更关系着我国农村未来人口的素质,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关系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提出构建新农村建设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保障机制的思路,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问题提供参考。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

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情绪、适应不良和人格等方面。

(一)人际交往

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找不到倾诉对象,而且还要承担过多的生活压力,很多时候缺乏安全感,感到恐惧;在处理事情上,思考较少,又没有父母的正确引导和建议,很容易冲动,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有的农村留守儿童变得自负、冷漠、不思进取,甚至会出现攻击行为和行为,这些现象对与同伴交往的能力有不良影响,不利于友谊的建立与维持。〔3〕研究者们认为,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为对他人排斥。留守儿童不能正确地把自己置身于同学这个群体中,不愿意接近他人,常一个人处于孤独的情境中。另外一些留守儿童则采取“早恋”的方式来摆脱这种局面。〔4〕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家庭的经济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父母为了弥补对孩子的爱,加上亲友的放任,留守儿童常有大把的“零花钱”。在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有强烈的虚荣心,很难形成正常的友谊;互相攀比,比谁穿的好、谁吃的好。在同学面前摆阔,用虚荣心来掩盖自己内心的孤独。

(二) 情绪方面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儿童情绪健康发展的基础,具有不可替代性。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与父母正常的情感交流,农村留守儿童很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孤独寂寞、抑郁等症状。〔5〕黄爱玲等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男生存在强迫、偏执、人际敏感、抑郁、心理不平衡等;留守女生存在适应不良、焦虑、情绪不稳、心理不平衡等。〔6〕由于留守儿童不能与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羡慕、嫉妒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同伴们。

同时,也觉得自己比别人“矮半截”,出现自卑心理。对他人的言语、行为变得非常敏感多疑,时常与同学吵架,脾气暴躁;常无缘无故的发脾气、生气;为一些小事与同学、家人发生冲突。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逆反心理,对抗情绪较严重。由于缺少安全感,对他人不信任,总认为周围的人都是在欺负自己。与他人交流时非常敏感,甚至存在敌意。喜欢与别人对着干,经常抱怨,对他人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三)适应社会能力

农村留守儿童适应社会能力较差。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无法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使留守儿童缺少应有的德育教育。留守儿童中经常会出现打架、旷课和小偷小摸、欺骗撒谎等违纪行为。〔7〕这些留守儿童放任自流、不服管教、打架斗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另外,多数留守儿童学习观念较淡薄,学习成绩较差,对学习没有兴趣,经常逃学,甚至辍学。不能很好的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留守儿童”常被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婆外公代管,大部分农村老人自身文化素质较差,只知道让孩子吃饱穿暖,不能满足孩子在学习上的要求。留守儿童本身学习观念淡薄,外在的动力又逐渐的消失,大部分留守儿童形成厌学的心理趋势。

据调查,在校就读的留守儿童中有46%的学生成绩较差,而只有10%的学生成绩较好。留守儿童中学习障碍的约占20%。〔8〕留守儿童的主要表现是学习困难和注意力缺陷。由于厌学的心理,外在动力的消退,加上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思念,他们在课堂上很容易注意力分散,不能集中注意力学习。学习成绩逐渐下降,学习的自信心逐渐丧失。有的学生甚至产生辍学的想法和行为。

(四)人格特质

对留守儿童进行人格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在乐群性、稳定性、自律性得分较低;而在世故性、紧张性、忧虑性得分较高;不良的人格因素与学业不良密切相关。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一般较为内向、自卑、多愁善感、安静、言语少。有什么事情大多数是埋在心里不说,不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胆小;缺乏信任感,有被遗弃感和自卑感。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对策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从政策、教育、管理各个层面入手,采取综合的、有效的干预措施。

(一)政府层面

政府应制定各种政策、采取各种措施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首先,应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本地就业的机会,使孩子和父母能生活在一起,能得到父母的照顾和教育;完善委托监护等法律制度,即使留守儿童寄养在其他家庭中,也能得到温暖和关爱。其次,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使农村教师能安心任教,学校有良好的教学设施和条件来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再次,政府应加大对学校周围网吧、商店、录像室的监管,净化学校周围的文化环境。完善委托监护、寄养等法律制度,使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爱。

(二)学校层面

学校应提高心理辅导教师的数量和素质。针对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应设1~2名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这些辅导教师应经过系统的心理咨询培训,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技能,取得心理咨询的资质,从而提高心理健康辅导的专业性和效能性。学校还应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等,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建立家访制度,与孩子所在家庭积极联系,使父母及监护人端正教育观念,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方法和技巧,与父母及监护人交流沟通,全面掌握孩子的情况,共同探讨促进其健康成长的途径。设立家长热线或qq群,保持学校与家长、监护人密切联系,出现应急情况,能在第一时间处理。

(三)家庭层面

留守儿童的父母,即使不能长期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也应及时与老师、监护人和留守儿童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视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使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9〕定期给孩子打电话或进行视频聊天,使孩子了解自己的打工经历,了解自己的辛苦,让孩子学会尊重自己的父母。

监护人要负起责任,担当起教养孩子的义务,及时与学校和孩子的父母联系,切实关注孩子的成长,共同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监护人要学习儿童教、养、护等知识,努力营造一个完整的家庭环境。〔10〕

(四)社会层面

基层社区应积极开展扶助留守儿童的工作,通过媒体、网络等手段使社会各界了解留守儿童,增加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定期组织监护人、留守儿童参加心理健康讲座,了解各个年龄阶段留守儿童心理特点及应对措施。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家庭,除了关注他们的生活、身体、学习方面外,还要注重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发现问题,及时与家长、监护人、学校老师联系。在社区中,建立青少年和儿童活动中心,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互相了解、相互支持。妇联或团组织可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角色扮演等,让留守儿童在社区中找到心理支持和团体的归属感。

总之,留守儿童存在社会适应不良,情绪异常等心理问题。其问题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要积极合作,各自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从政策、法律、教育、管理等层面,通过多元互动方式,促进留守儿童心理、身体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发挥自我的潜在能力,实现自我价值,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正能量。

〔参 考 文 献〕

〔1〕 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 中国妇运, 2013,(06):30-34.

〔2〕 刘霞, 张跃兵 ,宋爱芹,等.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01):6870.

〔3〕 杨勤, 龚正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状况配对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0, (05):385-388.

〔4〕 王旭光.“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及疏导〔j〕.校长参考,2006,(05):40-41.

〔5〕 李晓敏, 袁婧. 留守儿童成年以后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01):92-93.

〔6〕 黄爱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05):351-353.

〔7〕 张德山.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j〕. 现代教育论丛,2006,(03):19-21.

〔8〕 程良道.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及对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116-117.

儿童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学业不良 社会支持 问题行为

学业不良儿童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明显差于一般儿童的儿童,在我国重视精英教育的情况下,不管是在小学还是中学,学业不良儿童的数量都非常庞大,他们不但在学习成绩方面令家长和老师头疼,而且也是心理和行为问题的高发群体,同时也和青少年犯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不但对学业不良儿童本身的健康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都是非常重要的。

问题行为是指那些对自身和他人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内隐心理问题和外显的行为问题,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它涉及个人、家庭、学校和广阔的社会大背景,在解释问题行为发生发展的理论中,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jessor等人的问题行为理论和双因素理论的影响最大,尽管这三种理论在解释问题行为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它们都承认家庭、学校、同伴和社会的支持对问题行为有重要影响。基于这些理论观,本人在2008年就此专门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应用自编问题行为问卷和1992年furman编订的社会关系网络问卷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得分高于普通儿童,且差异显著;(2)学业不良儿童在获得父母、教师和同性朋友的社会支持得分上均低于普通儿童,并且在母亲支持和教师支持上存在显著差异;学业不良儿童在父母、教师的冲突和惩罚得分上显著高于普通儿童;(3)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和社会支持有显著的相关关系。(4)社会支持对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中父母、教师的社会支持对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有负向预测作用,父母、教师的惩罚对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

很多家长和老师对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非常重视,他们忧心忡忡却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对于如何去预防和矫治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也存在很多不同的见解和做法。例如,有的人倾向于采用苦口婆心的说教方式,有的人倾向于采用堵截似的施压惩罚方式,而更多的人则是“软硬兼施”,家长、教师和学校在采取了种种方式之后仍人发现收效甚微。实际上,判断采用哪种方式更有利于预防和矫治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是需要一定理论依据的,根据上述问题行为形成的理论以及本人的研究结论,我认为对待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最好的方法是采用疏导式的支持性方式,从父母、教师和同伴的支持中去预防和矫治问题行为,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正视儿童学业不良的现实,改善亲子关系

在中学阶段,学业不良儿童虽然从同伴那里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但父母仍是他们获得支持的另一个重要源泉,亲子关系的质量对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有着重要影响,良好的父母支持可以有效地减少儿童的问题行为,惩罚严厉却可以导致或加重问题行为。但是当父母面对学业不良儿童的学业成绩时,往往采取不正确的处理方式,例如冲突惩罚多,而社会支持少。实际上,学业不良儿童本身就因为成绩问题感受到更多的压力和挫折,在自我概念和认知中处于不利地位,如果父母再一味认为学习不好就是他们不努力,而采取严厉惩罚的方式,那么就更容易导致学业不良儿童丧失自我信心,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不讲究找其他发泄途径而导致问题行为出现或加重。父母不应该对孩子的学习问题过分敏感,而更应该关注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对学业不良儿童施予更多的关爱和接纳,接受孩子学习困难的现实,增加和学业不良儿童的交流,了解他们学业不良的真正原因,并给予他们切实的指导和建议,使学业不良儿童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和信任,从而预防或减少儿童的问题行为。

二、树立良好的教育评价观,改善师生关系

目前我国的教育评价仍然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标准,很多农村和小城镇的学校就依此来评价教师的业绩,这就使得教师格外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不好就是拉班级的后腿,给老师的脸上抹黑。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教师对学业不良儿童的支持就相应减少,惩罚就相应增多,从本研究的结论也可以看到这一点。如此就与实际情况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一方面,学业不良儿童在学校中处于不利地位而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接纳;另一方面,是教师对学业不良儿童的支持少而冲突多惩罚严厉,这一反差就更容易导致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的频繁出现。因此,学校首先应该改变不良的教育评价机制,改变应试教育和精英教育观念,以儿童的全面发展为原则,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其次,教师应该尽量避免与学业不良儿童的冲突并较少对学业不良儿童的惩罚,加大对学业不良儿童各方面支持的力度。教师的任务不能仅限于给学业不良儿童提供学业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让学业不良儿童感受到来自教师各方面的爱与理解,增加与学业不良儿童的交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心理方面的问题。再次,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学业不良儿童负面情绪的疏导工作,并教育他们采取正确的方式对待学习问题,给学业不良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和学校环境,为他们成绩的提高和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三、引导同伴交往,建立健康的同伴群体

在中学阶段,同伴给予儿童的社会支持最多,但同伴交往对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却不一定起到积极的作用,甚至还会加重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学业不良儿童为了满足其在家庭和学校中难以满足的平等和信任需要,往往选择与自己有着相同价值观和背景的儿童交往,从而形成不健康的同伴群体,导致更多问题行为的出现。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业不良儿童的同伴交往,使其建立健康的同伴关系。正确指导学业不良儿童的同伴群体还应该遵循几个原则:首先,是疏导的原则,学业不良儿童的同伴交往不同于他们和父母、教师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是平等的和发自内心的,儿童的同伴交往是他们正常的社交需要,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对其同伴交往只能采取疏导的方式,如果家长和教师一味地阻止甚至强行解散其同伴群体,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其次,是积极的介入原则,不阻止学业不良儿童的同辈交往,并不意味着放任不管,教师和家长应该采取有效方式对儿童的同伴交往进行管理,使它们在有益于儿童发展的轨道中运行。

四、积极开展健康教育,设立学校心理咨询室

当学业不良儿童在父母、教师和同伴那里仍然得不到自己所需要的支持与帮助时,很多学生就把这种消极的情绪闷在心里或者发泄在行为上。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使学业不良儿童不仅接受心理教育,还能进行自我教育。这一点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中学己经引起足够的重视,农村和小城镇也应该借鉴这些先进的做法。学校首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营造健康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的学校心理环境;然后针对有心理困扰或问题行为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主要的教育方式和途径应包括: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将心理教育的内容列入政治、思想品德等课程中;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建立心理辅导室,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

总之,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问题行为的预防和干预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在短时间内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这需要教育者充分发挥社会支持在儿童认知过程中的内化作用,全面了解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的功能,并把它运用到对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的系统干预中。要有效发挥社会支持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减缓作用,就需要加强父母和教师对学业不良的积极支持,减少父母、教师的冲突和惩罚;积极引导学业不良儿童正确处理同伴关系和异性关系,建立健康的同伴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多方面的健康教育等,如果学业不良儿童处于一种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处处感到温暖、理解和认可,那么学业不良儿童的问题行为必然会得以相应的减缓。

参考文献:

[1]葛娟.学业不良儿童问题行为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

[2]麦岛文夫.中学生与问题行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

[3]李文道.初中生社会冲突和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

[4]刘在花,张承芬.学习困难儿童社会性问题的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5).

[5]吕勤等.儿童问题行为及其相关父母教养因素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26(1).

[6]石学云.学习障碍学生社会支持学习动机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9).

[7]程虹娟,龚永辉等.青少年社会支持研究现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5).

[8]王永丽,俞国.学习不良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6).

[9]程虹娟.大学生社会支持及其与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10]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0,32(1).

[11]赵霞.初中生的社会支持及其与人格因素的关系[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l2]徐芬.学业不良儿童的教育与矫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13]宫宇轩.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研究综述[j].心理学动态,1994,(2).

[14]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修订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