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旅游策划十篇-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4-02-27 17:51:13

老年人旅游策划

老年人旅游策划篇1

关键词:自然旅游资源;休闲度假旅游;旅顺口

自然旅游资源是大连旅顺口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顺口区旅游业发展基本要素之一。在旅顺口区的旅游资源单体中,虽然自然旅游资源单体不如人文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多,但优良级单体比重达70.97%,总体品质相当高。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有着极大的开发价值和发展优势,可以成为旅顺口区旅游的招牌和原生动力。本文在对大连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类型、赋存、开发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对策,希望能对旅顺口区旅游发展实践能有所裨益。

一、自然旅游资源概述

(一)总体描述

旅顺口区是大连市所属的六区之一,位于大连市最南部,隔渤海海峡与山东半岛相望。介于黄海和渤海之间,陆域面积506.77平方千米(包括龙王塘街道80平方千米)。属受海洋影响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境地形是六丘半水三分半田,共有山丘292座,最高峰为海拔465.6米的老铁山。海岸线长169.7千米,有岛屿礁砣13个。森林覆盖率为46.44%,是第三批部级生态示范区。2006年接待国内外游客611万人次,总收入6.2亿元。

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在大连市自然旅游资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完成的大连旅游资源普查结论是:旅顺口区拥有自然旅游资源单体31个,优良级22个.优良级单体比重达70.97%,优于数量见长的人文旅游资源。

(二)类型与赋存状况

1、数量与品质

旅顺口区旅游资源的单体总数量为209个,其中,自然旅游资源占31个单体。

本表统计中包括龙王塘街道3个水域风光单体和2个生物景观单体。

通过表1可以看出,水域风光类资源数量最多,其次是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天象气候。旅顺口区的自然旅游资源数量虽然不多。数量上在全区中不占优势,但在品质上优于全区和大连市。

2、空间分布

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单体在5个镇、7个街道(未含龙王塘街道)、1个开发区的分布情况见下页表2。

本表统计中未包括龙王塘街道3个水域风光单体和2个生物景观单体。

通过表2可知,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在全部13镇、街道和开发区中,除3个单体为共有外,只在7个镇(街道、开发区)中有分布,分布不平衡。德胜、铁山两街道和双岛湾镇都是5个单体,北海镇是4个单体,主要集中在这4个镇(街道)。

二、主要自然旅游资源景观及开发潜力

在旅顺口自然旅游资源中。其优良级(三级以上单体)景观资源主要有:

水域风光类:月亮湾浴场(五级单体)、老铁山温泉(五级单体)、黄渤海分界线(四级单体,评价时放人地文景观中,但从景观效果角度放人此类中)、老虎尾海滨(四级单体),北海大潮口海滨浴场、黄金山海水浴场、西湖山庄浴场和龙引泉均为三级单体。

地质地貌类:蛇岛和老铁山为四级单体,鸟岛和白玉山为三级单体。

生物景观类:蛇岛一老铁山自然保护区(五级单体)、老铁山鸟栈(四级单体)、斑海豹自然保护区和旅顺口国家森林公园为三级单体。

天象气候景观类:旅顺口避暑地为四级单体。

可以看出,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主要特点和开发潜力:

一是数量不多,类型较全,品质较高。这便于综合开发和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开发。

二是可供开发的海滨浴场资源丰富,这与旅顺口区三面环海有关,可以充分的开发。海滨浴场的旅游开发方向主要是休闲度假。

三是生物景观资源分布较集中。蛇岛上的黑眉腹蛇、老铁山“鸟栈”及鸟岛上的海鸥、渤海中的班海豹等景观特色鲜明,具有开发的潜力。基本上都分布在区内的2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和1个部级森林公园。这一类景观资源可以开发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旅游、探险旅游和生态旅游等。

四是地质地貌景观具有一定品级和开发潜力。这类景观资源主要有蛇岛、鸟岛、老铁山、老虎尾、白玉山等。是大连滨海国家地质公园四个园区(金石滩、大黑山、南部海滨、旅顺口)之一。这类景观主要可以开发为观光旅游,但也可以同其他景观资源组合开发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

五是温泉和气候景观资源品级较高,可以进行休闲度假旅游和保健养生旅游开发。

旅顺口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具有相当的开发潜力和发展空间.可开发的旅游产品为度假旅游、休闲旅游、观光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等。还可以同人文旅游资源、乡村旅游资源组合开发。

三、开发对策

(一)贯彻落实、制定执行好政策

旅游政策被列为旅游核心竞争力之一。在2007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世界旅游业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列第71位(全部124个国家和地区),总体竞争力仍不是很强,而在旅游政策一项评价中中国列第97位。这一方面说明旅游政策是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通过旅游政策来提升竞争力的余地非常大。旅顺口区如何培育自己旅游竞争力,这是值得政府、旅游企业、学术界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是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都需要有适应社会发展和旅游发展规律的相应政策与法律法规。要大力发展旅顺口区的旅游业,就必须在政策上下功夫。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来,国家、省、市和旅顺区政府先后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一方面提出了许多扶持旅游业政策措施,保障旅游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制定了许多规范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规范也是为了保障。现实中一提到政策或法律法规就与优惠挂钩,而对规范重视的不够。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是地方旅游发展的方向和保障,用好政策,关键在于贯彻落实和执行。相关的规范与标准是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尤其旅顺口区拥有1个部级风景名胜区、两个部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更应该贯彻落实和执行好国家和地方政策和法律法规。在旅顺口区旅游网站上还看不到这些政策和法律法规,给人宣传不到位之嫌。对于自然旅游资源而言,尤其是《森林保护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件》等法律法规。

某项事业的发展有赖于良好政策的制定。好的政策会促进事业的健康良好的发展,落后的政策会对事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对已有的政策要进行清理,凡是对旅游发展能继续发挥其作用,不能继续发挥作用要坚决取消。考虑到旅顺口区即将迎来全面开放,应该及时从战略层面制定旅游强区政策,进一步刺激旅游业的发展以增加旅游业在旅顺口区旅游业中的贡献率,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开发使用政策,如地热资源的使用问题等。

(二)做好旅游的策划、规划与开发工作

策划、规划、开发、营销、管理等组成旅游发展链条的各个环节,在旅游发展中不但缺一不可,还要做的好,有特色,有创新,最后才能有发展。

1、旅游策划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思维观念的改变.旅游者的需求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一方面旅游业要引领旅游消费。另一方面,旅游业又要不断调整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在这种旅游需求动态变化的时代,要想能不断适应旅游者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仍停留在原来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观念和开发模式上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近年来.旅游策划这门技术性强、理论要求高的学科正在发展和完善。策划介入到旅游之中,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旅顺口区深度开发自然旅游资源必须重视策划工作,要舍得花钱请智引技,把旅顺口区的旅游大计用智慧和技术描绘出来。做好形象策划、项目策划、产品策划、营销策划等一系列策划工作。比如项目策划问题,旅顺口区缺乏具有旅顺口资源特点和高品质的旅游项目,这就需要大手笔、高水平的策划。等着开发商拿的项目是一种开发,但这究竟还是被动的,也有一些开发商在不断地找项目,我们把项目策划好了与开发商的对接或许更容易。如蛇岛开发策划、老铁山开发策划、地质公园开发策划、森林公园开发策划、气候资源开发策划等。

2、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意义越来越受到旅游地的重视。关键是如何规划,又该如何根据规划去进行开发,实践中往往差距很大。旅顺口区已委托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规划《旅顺口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于2008年7月举行了初稿汇报会。这是一个关于旅顺口区旅游业发展全面的规划,希望能尽快完成,以使旅顺口旅游业发展有个总的遵循。就自然旅游资源而言,应做好具体的规划。主要包括《旅顺口国家森林公园开发规划》、《旅顺口区老铁山一蛇岛旅游区开发规划》、《旅顺口区海滨观光游憩地开发规划》(或《旅顺口区海滨浴场开发规划》、《旅顺口区(部级)旅游度假区开发规划》、《旅顺口区国家地质公园开发规划》,原则上应在《旅顺口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框架下来规划。

3、旅游开发

对于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在旅游策划和旅游规划的前题下进行,没有策划就是盲目开发,没有策划的规划也是缺乏内涵的空规划。山林草兽、石洞海泉、日出日落、月色气候……移步换景,处处是资源,步步是景观。要有全新的资源观、规划观和开发观,不但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还要看到“全息的森林”。

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主要有这样五个子系统构成:气候予系统、海滨游憩子系统、森林生态子系统、地质地貌子系统和泉水地热子系统。具体见下图。

旅顺口区还有一些自然资源的价值和潜力虽然现在还没有表现出来,但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老铁山岬观黄海日出和渤海日落、大潮口湿地等。

通过前述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中的核心资源应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森林资源、蛇、鸟资源,以及海滨浴场和温泉资源。所以,未来旅顺口区在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应在这几个资源上下功夫,而气候资源则是控制和影响着这些资源的面貌。

旅顺口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做到:

(1)选准开发方向(定位)——休闲度假;

(2)要引智创意策划——不能走简单的山水观光开发之路,创意要新、项目要新;

(3)科学规划、加强保护;

(4)加强环境建设和市场管理——建设标准要高,管理要到位;

(5)树立精品意识——推出重量级、高质量的产品;

(6)加强营销——要了解竞争对手,进行市场定位和市场细分;

(7)进行资源整合——区内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整合(深度开发自然资源,提升人文资源,系统开发),与区外加强合作。

(三)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开发建议

纵观旅顺口区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可总结为:青山、碧海、茂林、温泉、地貌。在此基础上,大力构筑森林生态、海滨休闲度假、温泉养生度假三大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体系

1、充分开发海滨旅游资源,发展海滨休闲度假旅游

旅顺与大海相伴相依,应该发展亲海型休闲度假旅游,看海、玩海、吃海、闹海。旅顺口区拥有众多海滨浴场,但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在大连市众多海滨浴场中地位并不突出。旅顺口区旅游要发挥好自然旅游资源的优势,必须做好海滨浴场的文章。

海滨浴场的提升改造。按照《大连市夏季“3s”旅游示范单位评定暂行办法》的标准进行提升改造。主要包括海滨浴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保证海滨浴场的沙滩沙质、海水质量,同时,提高海滨浴场的服务质量,按照服务标准规范服务。

区分大众和高端海滨浴场。针对未来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的趋势,旅顺口区海滨浴场区应坚持大众化,免费开放。同时,要对海滨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进行细分,选取一定的区域或单独开辟建立高端海滨浴场。高端海滨浴场选址建议选择在月亮湾海滨浴场。

海洋体育休闲。海滨浴场不仅作为洗浴之地,在海上还可以发展海钓、游泳、帆船、帆板、摩托艇、冲浪、滑水、划船和水上飞机等运动;在沙滩可发展沙滩拔河、沙滩跳伞、沙滩排球等活动。

海洋美食休闲。旅顺沿海盛产鱼虾,蟹类和海珍品,用这些海产品制作出具有地方风味的海鲜佳肴,如烧海参、烤大虾、蒸鲍鱼、爆干贝、炒香螺、涮文蛤、扒鱼翅等。应根据不同消费层次游客开设高、中、低档海味餐馆,有条件的还可在高档餐厅席间辅以适当表演,介绍旅顺海鲜特色及传统趣闻。也可以建立美食街,形成观光、游览、水产购物、海鲜美食一条龙。

海洋民俗休闲。旅顺渔民在长期征服海洋、生息繁衍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渔家民俗风情,如起锚拉网吹号子、请海神等。可以举办“渔家乐”民俗体验游,让游人随船出海,开展垂钓和养殖等活动。还可以兴办海洋渔业展览馆,陈列各时期的渔船、渔具等实物模型,使游客全面了解渔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2、建立海滨旅游度假区

在旅顺口选取适当的地域,建立部级旅游度假区。大连市已拥有金石滩部级旅游度假区,金州区也正在开发金渤海岸旅游度假区,旅顺口区应充分利用资源条件建立部级的旅游度假区。这个旅游度假区选址可以考虑包括老铁山温泉、月亮湾海滨浴场、老铁山海岬等。目标高端,兼顾大众。在度假区内要选择适宜休闲度假的旅游项目,深挖温泉文化内涵,发展温泉养生度假旅游;建立高尔夫球场和海上游艇俱乐部;建立旅游度假酒店(村)和休闲度假主题公园;开拓探险、科考等专项旅游。

3、深挖森林文化内涵,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立足优越的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将老铁山国家森林公园、南山森林公园开发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宗教文化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在大连乃至东北地区有市场影响力的森林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议在森林生态旅游内涵上多做文章。少上开发建设项目,做到森林资源旅游价值的最大发挥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最小影响。

老年人旅游策划篇2

从旅游策划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平江华南虎”有六大失误:

一、创意之误。就象写文章必须先确定文章的立意一样,旅游策划首先需要有好的创意。衡量一个旅游策划的创意好坏,有多种标准,但不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相冲突,这是起码的要求。可以看得出来,“平江华南虎”作为一个事件策划,其创意一开始就是建立在一个做“假”的基础上,是希望以假乱真,这是有违商业诚信原则的,因此,也就为其实际操作的失败打下了伏笔。我曾多次与人说过,旅游策划必须讲政治,这种讲政治不但包括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也包括不违背社会公共道德准则。“平江华南虎”的策划,首先是在创意上出了问题。

二、定位之误。旅游策划离不开定位。定位包括目标定位、市场定位、方法定位等等。旅游策划的定位,不但必须与自身的能力相适应,还必须考虎对社会的影响;不但必须考虑项目知名度的提高,还必须考虑项目美誉度的提高。“平江华南虎”的目标定位显然是想通过“发现”华南虎这一事件,提升景区的知名度,可是,策划者在考虑知名度的同时,忽视了美誉度,忽视了策划一旦失败,对景区美誉度所带来的致命的伤害。

三、借势之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旅游策划离不开借势。可以看得出来,就在“周老虎”被爆炒之际,策划“平江华南虎”,策划者有借“周老虎”之势的想法。但“周老虎”已是被证实了的造假案例,要借“周老虎”之势,策划者最好的办法是以“真”借“假”,反弹琵琶。可是,“平江华南虎”的策划却是以“假”借“假”,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比“周老虎”更假。这种借势,借到的无疑是恶势,是劣势,一旦假的被戳穿,后果更加严重。

四、场所之误。我曾在自己的著作中说过,旅游策划要敢于无中生有,要敢于做概念。但这种无中生有中的“无”与“有”必须有辩证的关系,而不是纯粹的以假乱真,这种做概念必须有一定的根据,必须与其所处的时间、地点相结合。比如说,我们手中有一张白纸,策划用这张白纸画任何图画,都是无中生有的表现,但是,如果策划将这张白纸折成飞机,然后,真的让人驾驶着去飞,这就近似梦想了。又比如说,现在许多地方都在争“桃花源”,你说你那个地方是“桃花源”,总得有山有水吧。如果,你在一片空旷的草原上说发现了“桃花源”,谁会相信?“平江华南虎”选择的场所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从林业部门提供的情况可知,石牛寨所处的自然环境根本不可有老虎出没,你硬要在这样的场所做“发现”的概念,当然是经不起检验的。

五、时间之误。同样的事件,发生在不同的时间,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实话实说,象“平江华南虎”的策划一样,以假对假的策划还很多,有的甚至比“平江华南虎”的策划造假更严重。为什么“平江华南虎”的策划者受到了严厉的处分,而有的策划都无人过问呢?这是因为“平江华南虎”的策划实施选择在人们对“周老虎”人人喊打之时,如果你是真的有所发现到还罢了,你也是假的,又选在这样的时间,这不近似于向公众挑衅吗?不严肃处理才怪呢。说“平江华南虎”是在错误的时间;办了一件错误的事情,是有道理的。

六、评估之误。旅游策划在实施之前,应该对其进行评估,要认真分析其实施可能带来的风险。利弊权衡,利大于弊,则实施;利小于弊,再好的策划,也应该忍痛割爱。以我对盛、田二人的了解,以他们的智商,他们不可能对“平江华南虎”策划一旦失败,将要导致的不良后果没有考虑,但他们犯了饶幸的错误,没有进行认真的论证,以为可以避免,结果,却给自己带来了麻烦。

旅游策划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旅游策划是一门政治性、理论性、综合性、实际操作性都很强的学问,许多旅游策划对旅游业的发展确实起到了“点石成金”的作用,但这种“点”是有规矩的,是必须慎重思考的。“平江华南虎”的策划虽然给二位策划人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也给旅游策划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我相信这种影响是可以很快消除的。

老年人旅游策划篇3

关键词:老年人 旅游消费行为 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9-169-03

一、绪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老龄化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联合国人口统计结果表明目前国际上多数国家已迈进人口老龄化的阵营。而我国早在2000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就已达1.34亿,占全国总人口10.48%,高于人口学家老年人口型社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的划分标准,这意味着我国早已迎来了人口老龄化的浪潮。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较大,老年人口较多,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年型”社会。据专家预测,2030年时我国将进入“超老年型”社会;而到了2050年,60岁以上的人口总数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25.2%,届时,每4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中国将成为高度老龄化的国家{1}。面对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如何使老年人真正过上健康的生活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老年旅游也在这一背景下被提上议事日程。《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在“十五”期间,要大力开发“夕阳红”、“银发族”系列旅游产品,精心打造一批银发旅游精品,如银发观光、医疗旅游、健身旅游等{2}。另外,国内旅行社也积极响应号召,适时推出《老年旅游质量规范》等行业行为规范,且陆续推出“银发旅游”、“疗养游”等老年特色旅游产品,丰富老年人的生活。目前,老年旅游消费群体已成为出游次数多,出游时间长,消费水平较高的旅游市场主体。据旅游专家预测,老年旅游市场将以快速的增长速度和巨大的发展中发展成为未来旅游领域的重点市场。

二、研究方法

老年旅游市场消费者行为,是指老年人为满足旅游需求,在旅游动机的驱动下,购买旅游产品,外出旅游的各种行为。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行为包括决策行为、心理行为、消费行为等{3}。由于身体、年龄等因素与其他年龄组人员存在巨大差异,老年人在旅游消费行为也与其他年龄组人员迥然不同。

为了准确了解我国老年旅游市场消费者行为特征,笔者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较为科学、合理的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276份,有效问卷257份。问卷根据本文研究的需要共分为2个部分:第一部分老年人的人口统计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平均月收入,教育程度等;第二部分老年人消费行为特征分析,包括旅游次数、获取信息的途径、消费水平、a品类型喜好等。

三、调查结果分析

1.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调查样本的人口统计特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从性别来看,男性约占69%,女性游占31%。造成男性老人出游率高于女性的原因可能是身体及传统观念。在我国社会中,老年女性多被家庭事务束缚中,忙于家务,缺少出游的机会,且老年女性体力也较弱{4}。(2)年龄方面,本次调查问卷年龄集中在60~70岁的年龄段,约占72%。成这一原因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老化,70岁以上老人在身体状况,尤其是体力方面会大不如从前。(3)从退休前职业来看,笔者遵循老师意见,仅仅从脑力劳动、体力劳动两大板块来测量被调查者的职业类别。调查发现,在参与调查的老年人中,多数老年人退休前从事的是脑力劳动,约占61.5%。(4)从文化程度来看,中专及高中文凭人数最多,99人,约占38.5%;初中文凭65人,约占25.3%;大专文凭47人,约占18.3%;小学及以下和本科及以上分别34人和12人,约占13.2%和4.7%。(5)从月收水平来看,最低月平均收入820元,最高月收入4300元,月平均收入为1820元。这一结果表明我国的老年旅游者的月收入多处于中低水平,但老年人大多有一定的积蓄及子女的赞助,旅游经费充足。

2.老年人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1)出游频率。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老年人的出游频率随着年龄的增长上呈现递减的趋势。从出游频率来看,两年旅游一次的频率最高,70岁以下的老年人在两年一次和一年一次、两次比重较大。一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身体状况较好,二是由于这些老年人刚从岗位退休下来,外出旅游成为他们消遣娱乐的一种方式。然而70岁以上的老年人,集中在三年一次和两年一次旅游频率上。这主要是由于70岁以上老年人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喜好参与社区老年活动居多,离开家参加旅游活动较少,因而出游率低。

(2)旅游消费水平。从图2可以发现,老年人外出旅游消费水平普遍偏低,消费在1000~2000元的占38.8%,旅游消费3000元以上的老年人占14.1%。老年人出门旅游主要选择报价较低的旅行社。同时调查发现,老年居民旅游过程中的主要花费都用于支付交通和景点、景区门票的费用,其次为食宿和娱乐,用于购物方面的花费所占比例较小。

(3)获取旅游信息的途径。调查发现,多数老年旅游消费者获取旅游信息的方式较为传统,31%的老年旅游者直接通过旅行社来获取旅游信息,25%通过报纸、杂志获取旅游信息,通过亲朋好友的介绍获取旅游信息的占18%,通过电视、电台这些传统媒体获取信息的占12%,有8%的老年人通过网络搜索获取一些旅游信息。由此可以看出旅行社、报纸杂志宣传、亲朋好友的介绍是老年人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途径。

(4)旅游产品类型喜好。老年人不同于青年人,他们的消费观念仍然相对保守,在旅游活动中很少有探险和猎奇的心理,因此在旅游目的地选择方面仍然比较传统,喜欢去环境优美、优雅宁静的自然山水游玩。从调查样本的旅游目的地整体的偏好频数来看,31.9%的老年居民偏好自然风光型旅游目的地,其次为民俗、主题公园占29.2%,革命圣遗迹占23.3%,宗教类型的旅游目的地占10.5%。

(5)旅游服务水平要求。旅游服务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是决定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78.52%的老年旅游者把旅游服务作为其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老年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比较关注旅游服务,且对旅游服务的要求较高。多数老年旅游者表示,“旅游服务水平的高低决定其是否重复购买”。

四、促进老年旅游市场发展的对策

1.开发适合老年旅游市场的旅游产品。开发适合老年旅游市场的旅游产品就是指依据老年人的旅游特点,对旅游资源、旅游设施进行组合。据调查显示,老年旅游者偏好的旅游多^为传统,喜欢去环境优美、优雅宁静的自然山水游玩,而对探险、冲浪等冒险刺激的旅游项目兴趣乏乏。旅行社在开发旅游线路时要考虑到老年人的体力及观念,线路设计要丰富多彩,有内涵,有价值,对参与者的体能强度要求不高;旅游企业在开发旅游产品时要考虑到老年人“怀旧”补偿的心理状态和追求健康的需要。

2.做好针对老年人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调查发现,老年人的决策行为信息多来源于杂志、旅行社或身边的亲朋好友,所以旅游宣传也要符合老年人获取信息的习惯。但目前国内旅游企业的旅游宣传多通过网络等新媒体来传播,这与老年人获取信息的“传统式”产生了冲突。旅游企业在进行旅游宣传时要“新旧媒介”相结合,提供适当的传统宣传方式,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另外,在旅游促销方面形式要多样化。除了采用“降价”的策略外,旅游企业可以在特殊的日子,如父亲节、母亲节等节日中推出“家庭套餐欢乐游”;可以与老年旅游协会、养老院、企事业单位、社区等进行联系,利用时宜的机会推出“老年专题旅游节”等{5}。做好针对老年人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是助推老年旅游市场发展的动力。

3.制定科学而合理的定价。老年旅游者多属于节俭型,理智型,对价格十分敏感的旅游主体。诚然,“低价”是吸引老年旅游者的策略之一,但是所谓“低价”如果是在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等商品上偷工减料的基础上来降低价格,老年者多拒绝接受{6}。多数老年旅游者精于性价比的对比,只有旅游企业提供的商品物有所值,老年旅游者才会欣然接受。这种“明为优惠,实为缩水”的不良企业在旅游市场上是难以立足的。因此,旅游企业必须在保障旅游质量的前提下,对产品进行成本分析,科学合理地定价。

4.制定老年服务标准,提高旅游服务水平。老年旅游者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和服务敏感心理需要,在旅游过程中多较为关注旅游服务水平。而目前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秩序较为混乱,服务水平较低,不能满足老年人旅游需求。为了能切实改变这种状况,提高老年旅游者的满意度,我国政府要加强引导,制定老年服务标准,规范旅游行为,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如颁发《老年旅游服务细化标准》。除此之外,旅游社、旅游企业等相关旅游组织也要加强对员工的业务培训,让这些一线员工能够按照制定的标准进行服务。制定老年服务标准,提高老年旅游服务水平是提高老年旅游者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也是促进老年旅游市场发展的有效动力。

5.加强老年旅游的安全性。旅游安全是旅游决策的重要的影响因素,老年旅游者尤为关注。据有关调查显示,人的年龄与其安全意识呈正相关关系,年龄越大,安全意识越强,对旅游安全的重视就越高{6}。老年旅游者由于自身的抵抗能力弱,适应能力差,所以老年人在旅游过程中尤其重视旅游安全。在旅游的过程中,旅行社、旅游企业等相关组织要做好旅游安全工作,对老年旅游者的身体状况、过去病史等提前做个大致的了解,以备不时之需;另外,老年人的肠胃、牙齿机能都下降,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老年旅游者的饮食;再者,线路设计项目强度及安全性要合理控制,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各方面都在下降,线路设计要综合考虑,老年旅游者的体力和观念等因素;最后,有高龄老年旅游者时,旅游社一定要配备专业医护人员,以备不时之需。

五、结束语

我国老年人旅游市场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目前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老年旅游市场尚未完全开发,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发展老年旅游丰富老年人的生活,提高“养老”质量,帮助老年人“欢度”晚年,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另外,发展老年旅游也有利于拉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可观的经济意义。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gxs4d096)、2014年海南省社科专项项目(hnsk(zd)-a1)和国家旅游局青年旅游专家培养项目(tyetp201337)资助。]

注释:

{1}马震.西安城区老年居民旅游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7:12-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

{3}何平,高杰.消费者行为理论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4,02:1-12

{4}周莉.论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d].东南大学,2006:17-18

{5}马宏丽.老年旅游产品的情感营销[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l0):14-40

{6}李伟山,孙大英.南宁市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策略[j].旅游经济,2012,(l0):24-33

{7}吴巧红.老年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旅游学刊,2015(08):2-11

老年人旅游策划篇4

那么什么是“国民休闲计划”?“国民休闲计划”即国家将进一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采取具体措施倡导奖励旅游(针对优秀员工)、福利旅游(针对低收入群体,企业可把奖励旅游、福利旅游支出列入其经营成本)、修学旅游(针对学生群体)、银发旅游(针对离退休人员)等,引导国民休闲旅游沿着正常、安全、持续的方向发展。

由上可知,这一计划是为抵御金融风暴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倡导旅游、推进企业福利旅游的方式,发展旅游经济,拉动内需而提出的完美构想。只是这一构想的反响似乎不是那么乐观,人们对这项惠民政策众说纷纭。

有位下岗工人称自己在时间上可以积极响应这个计划的号召,遗憾的是在经费上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对学生而言,有激昂的旅游热情,饱满的旅游状态,唯独没有的也是钱。对公司白领而言,在五一长假取消后,三天的短假期还不够在路上消耗呢,而且在这特殊时期时时担心着自己的饭碗是否能保住,根本没有休闲的心情。而退休老人都抱着传统的攒钱思想,不可能把自己的养老钱拿出来去挥霍去休闲。对于农民工那就更是遥不可及的想象了。那么公务员这一群体似乎在时间、经费上两者可兼得,只是如此而言,这个“国民休闲计划”就不是针对所有国民的福祉了。

也有人称,近年来国内旅游业发展迅猛,人们的旅游情绪高涨,适时推出的休闲计划对拉动国内经济链条,调整旅游产业链接有积极的影响。藉此搞活旅游经济,打开旅游市场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并且该“计划”有望对国内旅游市场产生较大幅度的拉动,并让普通游客在出游时享受到更多便利。如此这般平时没有时间或者消费能力低的市民将是直接的受益者。

惠民政策:国民休闲计划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 戴 斌

从中国旅游整体运营的情况来看,国内旅游已占了92%,收入占到了74%,所以说,国内旅游应该是基于中国旅游运行最坚实的基础。只要国内旅游能够增长起来,不至于出现大的下滑,整个旅游经济的运行就会有平稳的局面。

一项出游意愿调查表明,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2009年依然有超过九成的人有出游意愿,人均花费意愿每天在100元至500元之间。另外,我们调查了公民对国民休闲计划的态度,近八成的人认为是必要的,超过六成的人认为在这个时候推出国内旅游休闲计划是合适的。目前,广东、河北、浙江已开始这方面的试点。我国全民休闲的经济社会基础已经具备。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目的国,这不仅带来了商业和经济利益,而且为国民消费模式起到了示范作用。

对“国民休闲计划”的理解,个人认为:一方面,休闲旅游并不是对观光旅游的替代,而是生活行为复合基础上的需求升级。人们从早期单一的观光旅游,走向观光、休闲、度假等多种形式并存的旅游。另一方面,全民休闲不是消极休闲,而是追求闲适的“精神状态”或获得更好的自我发展。作为休闲产品的消费者,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休闲消费发展智力,在更广泛的领域进行基于兴趣的新探索,接受新知识、新技巧、新文化、新艺术、新学科的学习和体验。

要想实行这个计划,首先要普及一种休闲的意思,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品质;第二个方面就是要有时间,目前应该每年1/3的时间是非工作的时间,可以通过一些节假日制度的调整,让老百姓更多的进行集中性的消费;第三个方面提到有可支配的收入方面:一方面是千方百计的增加包括农村居民在内的城镇居民的收入,另一方面是通过旅游部门的努力,来降低一些旅游的成本,我想降低了旅游成本就可以提升休闲的可能性,这几个方面我想共同努力是可以提升的。

在制度安排上,第一,希望有一个可操作性的法律进行保障人民的带薪休假的权利;第二,有效的政策设计让每个人到期能够强制性休假,只有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权利,并利用制度保障这个权利的时候,老百姓带薪休假的权利才能落到实处。

对于大家提出的有时无薪的情况,我想更重要的是,一方面促进大家的旅游休闲意识,通过旅游休闲来健康、放松自己的身心,这是意识上的;第二个方面就是要千方百计的降低旅行和旅游的成本,也包括像一些景区、景点、博物馆、文艺演出这样一些地区的成本,就是居住和停留的成本,这一块是政府可以作为的地方。

另外,我不认为大家担心的会引发或者是扩大了,或者是给公款旅游提供了便利,反而我觉得它会变得更加透明了,很多事情透薪休假是包括公务员在内所有的公务人员、事业单位人员和普通劳动者共同的权利,这些明了化反而好监督了。

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未来中国的旅游业发展,放松身心可能会更重要一些,但是从总体来看,官方旅游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仍然是处于中国旅游消费的主体地位,而从未来的发展空间看,我们更希望民众的旅游消费意愿能够和休闲的动机结合起来。

多方合作拉动国民消费

资深旅游策划人 愿景旅游运营机构总经理 何季东

我个人不反对国民休闲计划,国民休闲计划无疑是个很好的概念,或者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拉动内需。但国民休闲计划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促进旅游拉动内需以及如何对旅游产业起到现实的拉动作用,个人认为并不乐观。

受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2009年中国国内实体经济将持续受到冲击,国内经济会如何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影响程度有多深?持续时间有多长?波及到的行业有多广?目前形势并不明朗,旅游行业有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脆弱性,和社会经济的大环境息息相关。在经济危机背景下提出的国民休闲计划,出发点无疑是好的,也是适合的,但是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个概念的提出上,更多的应该考虑如何落实,应有相应的具体促进计划,没有科学的且具有建设性的相应对策,无疑是一个空口号。要产生旅游行为,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可自由支配收入,可自由支配时间和具有外出旅游的愿景,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显然,在目前经济形式不明朗的情况下,旅游行业在可预见的将来,究竟如何走向,目前学界、政府部门和来自市场的一线声音对其前景并不乐观。中国旅游市场无疑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国民休闲计划要得到顺利的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效果,不单是游客怎么做,还有更直接的是旅游行业主管部门怎么做,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国内旅游行业就客观的存在诸多行业问题,悬而未决,比如旅行社行业问题、导游问题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苦练内功,行业改革,行业问题合理化解决,上管理,上营销,上项目等,应该成为国民休闲计划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是说,国民休闲计划,不单是游客应怎样做这个问题,还有个旅游行业应该怎样做的问题,绝非一厢情愿的事情。比较而言,个人还认为旅游行业应该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问题,游客不存在配合与否的问题,旅游者要出游,也并非有个国民休闲计划就能解决,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出游是否是一种必须的需求问题。按游客空间分布理论来说,旅游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游客是介于可旅游、也可不旅游的中间层游客,2009年或者在今后一个阶段内,这部分中间游客数量会明显减少。特别是传统的价格较高、时间较长的中长程旅游将出现较大的市场低迷,但价格相对低廉且时间较短的短程旅游会出现强劲的增长。在经济形势还不明朗的大背景下,银根紧缩大势所趋,游客出游的空间直径必然会缩小。选择短程旅游或近郊旅游无疑会成为释放压力,回归自然的最佳选择。这是2009年以及近几年旅游的大趋势。个人认为国民休闲计划在旅游市场消费引导上,更应该注重对短程市场和周边市场的培育,以一小时至四小时经济圈为核心,重点拉动周边短程客源市场。

国民休闲旅游是公款旅游的助推器,我个人不赞成这个观点,要区别对待。政府部门官员也有个人的旅游计划,这个和公款旅游无关,不过确实存在以打着国民休闲计划的名义利用公款旅游的现象,应加以严厉打击。

国民休闲计划并非计划经济的产物,国民休闲计划不应该是一种行政性的要求某人必须去旅游,而是对旅游行业的一种市场引导,而且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目前经济形式不明朗的背景下,利用行政的手段积极引导市场,引导消费,无可非议的也是目前全世界各国政府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行业经济发展,拉动国民消费的必然选择。

对旅行社来说,2009年是一个考验,但并非没市场,只要注重创新,在旅游线路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多下功夫,市场环境仍然十分乐观。我的建议是“少杀价,多创新”。

乐观期待“国民休闲计划”

――“国民休闲计划”的意义何在?

贵州财经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吴倩教授

作为我国政府“救市”的重大举措之一,“国民休闲计划”准备出台前,却遭到“网友”悲观的调侃。以为这个计划无疑是瞎“忽悠”:汶川地震、金融海啸、结构性通胀,老百姓兜里的那点可怜的小钱严重缩水,吃饭都成问题,还不抓紧时间挣钱以备不虞?搞哪门子休闲计划!

网友的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事实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观念的错误和某些宣传方面的误导所致:

首先,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启动休闲计划,让大家有时间去花钱,固然有拉动内需的意图,但如果仅仅把眼光盯在这里,是很狭隘的,有人指出“休闲”是民生的权力,不是经济手段,这是对的。事实上“国民休闲计划”的重大意义在于改变国民的消费观念,或者说是“优化”国民的消费观念。然后,在这个观念的指导下,出台配套改革措施,以期实现这一设想,而不仅仅是为了“救市”。

其次,在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各行各业为政府献言建策是应该的,为此,旅游学界和业界提出出台“国民休闲计划”就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了。但是,正因为是旅游界提出的主张,大家才把“旅游”和“休闲”划上了等号、把“国民休闲计划”简单的等同于“国民旅游计划”了。在这里,休闲计划当然是包括旅游计划的,甚至是重要的内容,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旅游界基于搞活旅游,希望休闲计划中的旅游计划能够刺激消费的认识是正确的,但这个计划一旦出台,它的意义就远远超过了它所要达到的目的了。

基于此,我们应当乐观看待“国民休闲计划”。尽管我们不以为休闲就该是旅游,但旅游却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积极休闲,只不过是要花钱的。网友们的意见便主要是集中在“钱”的问题上。

从消费习惯方面看,由于长达几千年的自然经济文明所积淀下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与当今的市场经济观念有抵触,不利于我们参与全球博弈、不利于我们追赶现代文明。如我们的爱好储蓄习惯、不爱借钱的习惯、不喜远游的习惯等等都是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消费决定生产的,所以,国家才要鼓励消费。“国民休闲计划”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提出的。

此外,应当看到,该计划也应该有改造我们的消费结构优化国人恩格尔定律的意思的。

总之,乐观的期待“国民休闲计划”,是因为我们要相信这个计划一定是基于人生终极目的的人文关怀的,把国民从高速旋转的价值规律的大轮子上解救出来,哪怕是暂时的。

网友观点&媒体言论

网友及众媒体对“国民休闲计划”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本刊小作总结,发现各行各业不乏对此唏嘘不已的人,希望这个为民着想的利好政策能落到实处,发挥其有益的作用。

“国民休闲计划”不为赚钱方才有效:在我看来,若想让这份计划产生效用,国家旅游局政策的初衷就不能是赚钱,而是真正地让国民“休闲”。如果国内各旅游景点的门票能大幅度降低,降到大家都可以欣然接受的价格,趋之若骛地出外旅游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大家会把这当成是经济环境所造就的难得的“旅游福利”。总之,“国民休闲计划”能否顺利成行,取决于国家旅游局对国民休闲的诚意而不是对旅游市场地的呵护。旅游市场设下“珍珑棋局”,只有勇于弃子才能逃生,这种简单的道理千万别被功利遮望眼。

来源:半岛都市报 作者:张若渔

“国民休闲计划”如何普惠国民: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党总支书记林创家认为,“国民休闲计划”作为有关部门应对经济危机采取的积极对策,值得肯定。他提醒有关部门应该更有前瞻性,把国民休闲计划作为一个关注国民健康的长远计划,同时完善整个旅游市场设施,让国民休闲计划切实普惠全体国民。国民休闲计划的具体落实仅靠旅游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跨部门综合协调。不断完善旅游资源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政府应出台有关政策,如积极推行带薪休假制度和实行学生修学旅游制度等。这样才能让全体国民真正体会到国民休闲计划所带来的福利。

来源:南方杂志 作者:林若川

谁是国民休闲计划的受益者:“国民休闲计划”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只是别说现在受金融风暴影响,老百姓不敢休闲,即便是“好日子”,这个计划也一定会遭遇口水。“五一”长假取消了,“十一”黄金周也有人忽悠着希望取消,带薪休假的制度又难以彻底实施,老百姓哪有时间去旅游休闲?就算是目前还能抓住“十一”长假这根最后的稻草出门,也还得忍受着景区门票暴涨、景点人满为患的折磨。

所以,国家旅游局在完善“国民休闲计划”的可行性细节时,请先告诉我:这项救市计划到底是为哪部分国民计划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陈 方

国民休闲计划 不只是旅游消费:复旦大学旅游学系教授、博导顾晓鸣认为,一般人们都以为休闲就是一个玩玩的边缘产业。其实古人早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读书和旅游联系起来。在一个健全的社会里,人的全面发展、社会文化的传承,除了通过书本、长辈的教育来传递,另外就要靠地区性的移动来传递。一个闭门不出的人,生活是不完整的。地区性的移动,能扩大人的视野、增长人的阅历,旅游在这方面的功能一直没有得到重视。

休闲最终不只形成一个产业,更将形成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不只带动经济,更将拉动社会、文化、人的全面提升。政府有意识地推它一把是有意义的,休闲应该成为共享、共创的社会公共活动,融入国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真正的国民休闲计划不只是旅游计划,同时也是家用开支理财计划、经济计划和社会福利计划,归根到底,是每一个国民如何规划人生、如何为生活品质买单、如何获得最大快乐的计划。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龚丹韵

国民休闲计划 听起来很美:谁来买单?一位网友的话颇有代表性:“现在不少企业连带薪年休假都执行不了,还会送职工去旅游?老百姓自己买单?现在一个月拿2000元,上有老下有小,还要付按揭,基本生活都很难保障,还会去旅游?”

谁会参与?显然,不解决买单的问题,“谁会参与”也就成了问题,一些消费者担心,这项计划虽然出发点很好,但操作起来有难度,把握不好,很可能成为社会上一些强势群体和特权阶层的专利。比如针对优秀员工的奖励出游,国家机关和一些大型国企因条件好,有保障,执行起休闲计划来“不折不扣”,而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型企业,在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当口,因条件所限就很难实施。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曾 伟

这个国民休闲计划,不要也罢:建议有关部门在完善“国民休闲计划”可行性细节时,有必要考虑这项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公平性问题。如果缺乏公平,这个计划不能惠泽大多数人,我看这个国民休闲计划,不要也罢,还是将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真正落到实处是正理。

来源:荆门社区论坛 作者:水 菡

“国民休闲计划”路还很长:落实好“国民休闲计划”,也有必要重温黄金周的历程,以免重蹈黄金周的覆辙。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黄金周计划于1999年开始实施,初始一片叫好,到近几年来却几乎成了众矢之的。休息、休假、休闲,事关经济刺激,更涉及民众长远的福利与权益。这些方面的制度设计,不能仅仅局限于一时刺激经济发展的短线思维,而应当放宽眼界为民众提供更为稳定的利益预期和消费动力。否则,“国民休闲计划”不仅无法避免黄金周制度的命运,而且其拉动旅游市场的效果也值得怀疑。

来源:吉林日报 作者:壮 壮

赞助旅游我乐意,只是要我真正出钱把旅游当成“必修”,那我得考虑考虑了,老实说不是不乐意让孩子出去走动,只是别把旅游当成必修啊,否则长期如此普通人家谁没意见?旅游景点想赚钱?现在谁不想赚钱?这一金融危机,珠三角企业不景气了,外出的人也陆续回来了,闹得治安状况越来越差,都挤回本地了,没了钱但是要生活的他们怎么办?歪了心眼就免不了抢啊偷啊,大街小巷找活干的人太多了。

来源:敏思博客网网友 luyuan

“国民休闲计划”有画饼充饥之嫌:退一步讲,即使真有一些实际的举措来助推“国民休闲计划”,普通民众能分享这个利好蛋糕的份额绝对不多,更多的份额又会流向掌握权力和财富的少数人的口袋里,最后沦为少数人独享的又一个特权福利。果真这样的话,这样的休闲计划没有还倒好些。“国民休闲计划”这个大饼尽管看起来很香,但大多民众最后能否尝到则是个未知数。因此,有足够理由说“国民休闲计划”有画饼充饥之嫌。

来源:人民网时评 作者:王任辉

“国民休闲计划”为何让我们“很受伤”:初衷再过美好的应对金融风暴的举措,都应该将金融风暴之于普通公众工作、生活、收入等诸方面的影响,一并考虑进去。对“国民休闲计划”而言,也是如此。否则,一方面,普通公众会为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计划和措施感到“很受伤”;另一方面,他们有理由担心,这些本应眷顾普通公众的公共决策,很可能沦为少部分人的“盛宴”――与其如此,还不如让它们在寒流过去之后再从长计议吧。

来源:人民网时评 作者:李 记

“国民休闲计划”何以引起“国民”反感:公众反感的是,这种国民休闲计划徒具观赏性。其实让国民旅游的方法很简单,比如降低景点票价、保障休假时间和增加国民收入,在让国民有钱、有闲上下功夫并制订计划。旅游是一种以金钱和闲暇为基础的理性经济行为,公众有钱有闲了自然会制订自己的休闲计划――可公众并没有在旅游局的休闲计划中看到这些东西,有的只是空洞的概念和花哨的忽悠。

来源:人民网时评 作者:曹 林

国民休闲别成“特权休闲”:有一种旅游可能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那就是“公款旅游”。而能够公款旅游的,都是些什么单位,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虽然国家旅游局没有明确提出“公务员旅游”,但既然是“国民休闲计划”,自然也包括公务员在内,而且政府机关也完全可以借用“福利旅游”、“奖励旅游”来组织自己的工作人员外出旅游,到时候还可以扯上一个响应国家号召,振兴旅游经济的幌子。

来源:人民网时评 作者:苑广阔

“国民休闲计划”有点不合时宜:在金融危机之时,人们推迟旅游计划,减少旅游活动,缩减旅游开支,本身就是理性的消费之举。相反,如果不顾现实情况,在经济收入不景气之时,还要硬着头皮凑钱去旅游休闲,不仅不切实际,而且也奢侈了点。譬如一个家庭,连吃饭都成问题了,家庭成员唯有缩减开支,“勒紧裤带”过日子,哪还有心思去游玩呢?

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要求企业在经济困难情况下,把旅游当“福利”,拿钱奖励职工旅游,国家旅游局愿望良好,但让企业将旅游纳入经营成本也仅仅是一种愿望而已。与此类似,“休学旅游”、“银发旅游”也是纸上谈兵,很难落到实处。

来源:人民网时评 作者:贾如军

“国民休闲计划”会不会变味?:这一“休闲计划”会不会沦为“权力盛宴”。这绝非杞人忧天,因为一遇好处,手握权力者不顾一切扑上去“抢食”的现象并不鲜见。别的不谈,就说一些单位的先进评选吧,就因为一旦被评上了先进,能获得一定的物质奖励,并能在晋职晋级时获得照顾,于是许多官员纷纷盯上了先进称号。显然,面对“半价旅游”甚至是“零费用旅游”的诱惑,有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作假,为自己、家人或亲信捞一次旅游机会,一点儿也不奇怪。

老年人旅游策划篇5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畲族文化 品牌

旅游目的地是指能够对一定规模旅游者形成旅游吸引力,并能满足其特定旅游目的的各种旅游设施和服务体系的空间集合。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目的地的各种要素资源通过各种传播形式作用于旅游者,并在旅游者心中形成的综合印象。在21世纪旅游业进一步竞争加剧的潮流中,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吸引旅游者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浙西南的丽水原有的畲族旅游热潮有些退却,畲族旅游应如何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应深化并升华畲族文化内涵,完善各种旅游设施和服务体系,精心设计畲族旅游目的地形象,才能不断向前发展成畲族旅游目的地。

一、原有畲族旅游发展的不足之处

1.畲族旅游产品单调,旅游吸引力弱

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取决于其吸引物,旅游吸引物是指那些能够吸引旅游者参与并能引发其旅游兴趣的事物、事件或现象,其数量和质量(等级)决定了对旅游形象市场基础。畲族文化渊远流长,作为旅游吸引属于自然与文化遗产类或是文化类,由此畲族文化除了蕴涵于景观与活动项目之中的文化之外,还应包含了旅游目的地的服务文化、社区文化和环境文化,才能对游客旅游决策产生深刻的影响。但目前畲族风情游是丽水旅游的一个拳头产品,局限于早期的建设中而忽略了对其的发展研究,对其文化的演绎停留在较低的层次,目前举办各种畲族风情活动如“三月三对歌”、“婚俗表演”、“畲山风片断”也只是只有演绎,没有进一步的深入挖掘。在2003年的旅游资源普查中,畲族旅游相关的单体只有六七个,资源等级为三级、二级和一级,因而其作为吸引物的数量和质量(等级)较低,旅游吸引力也就较弱。

2.虽有促销策略,但畲族旅游知名度与美誉度处于较低的状态

知名度是形象主体被公众认识了程度,誉度是社会公众对形象主体的信任和赞许程度。近年来畲族旅游一直在不懈地促销,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其促销后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有所提高(见表1),但仍处在较低的水平,其主要原因:一是只有短期计划,没有相对长期的计划没有考虑也没有按步骤地进行;二是促销方式用得最多的是广告,其他还包括节事活动(如畲族三月三风情节)和参加一些大型的交易会等,这些方法的效果是不尽相同,广告的效果经常处于未知状态,节事活动和大型的交易会效果较好,如2006年“五・一节”老竹镇吸引游客3万人次,但在促销中对活动的影响力估计不足,甚至没有准备充分的宣传资料,于是投入与产出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三是没有建立专职促销队伍和广泛的销售渠道;四是接待能力的提高的幅度跟不上促销的力度,又一次影响好不容易树立的美誉度等等。由此,人们心目中是认可畲族旅游的存在,却没有把景宁和老竹镇认为是畲族旅游目的地,影响了公众对畲族旅游目的地认知的建立。

3.原有畲族旅游景区没有重视其现实状况,发展注重短期效益

笔者调查畲族风情游景区现实形象,从2006年3月到6月时间持续了三个月,选择了莲都区、景宁县城、老竹镇三个点作为主要调查地点,开展随机访问和问卷调查;同时通过旅行社和英特网分别对杭州市、上海市的旅游爱好者展开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3000份,回收2023份,得出结论:一是服务形象较差,实力形象一般,外观形象较差(见表2);二是旅游资源较好,旅游目的地设施一般,服务不理想,行业管理水平低,社区参与少(见表3)。其主要原因:一是旅游者购买畲族风情游,均属于一次性的购买,只是体验了一下畲族风情,没有留下深刻的畲族文化综合印象,无法激发长期吸引力;二是无法体现与当地文化的差异性,无法吸引频繁的周末休闲和游憩;三是旅游设施种类少、规模小、档次低,当地的社区环境卫生条件不佳,对接待的主要力量农家乐产品缺乏有效地管理。

4.缺乏品牌资产管理,向旅游目的地发展根基不实

品牌资产就是一种超越生产、商品、一切有形资产以外的价值,它可超越一般资产价值,它对消费者的动员力和号召力极大,对于自己喜爱的、知名度高的品牌,消费者愿意付出更高一些的价钱。畲族旅游品牌的资产管理是在经营中成功向旅游目的地发展与过度的基础。但是目前畲族旅游品牌的经营状况存在不足:

首先,缺乏足够深度的民族文化内涵支持。在创建畲族旅游品牌后,旅游项目内容上穿插体验式的、娱乐性的节目,还有表演从《畲山风》中获取的舞蹈片断,演绎形式是浅显和低层次的,没有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与产品文化的切合点,更没有重视品牌中的服务文化构建。

其次,品牌经营意识淡薄。近几年来在旅交会上屡屡推出畲族旅游产品,却仅是局限于“地方特色”,在吃无形资产的老本,缺乏竞争意识,没有实在地跟进相应的品牌营销和品牌推广策略,造成营销滞后现象。

再次,缺乏品牌资产管理意识。在品牌的资产管理、市场营销方面缺乏创新和特色,没有体现出相应的经济价值,致函在行业中的相对地位不断下降。

最后,忽略品牌建设的整体性和延伸。畲族旅游在品牌建设上重旅游项目轻旅游服务、旅游环境与旅游企业,影响了该品牌的饱满性和整体性。而且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没有注意品牌延伸策略的使用,产品比较单一,坚守在原来的阵地,固步自封,没有推陈出新,现已面临种种问题与挑战,如此将会导致逐步偏离原清晰定位而失去了个性化魅力。

二、加强畲族文化的旅游整合,树立畲族旅游文化品牌

崔凤军应《青年时报》采访时曾说:“现在一些景点存在危机,简单模仿、重复建设同样的景点导致削价竞争,缺乏竞争力,关键就是缺乏创新精神。”畲族旅游目的地形象之魂──深厚的畲族文化,就是通过不断地整合与规划,挖掘与创新发展相结合,才可确保畲族文化的旅游内涵的不断丰富与增值。旅游文化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有力支撑,畲族文化的旅游整合具体要通过三个步骤完成。

1.创立畲族旅游文化阶段

此阶段要求将核心产品延伸设计。畲族旅游的核心产品为目前的畲族风情游的进一步放大与挖掘,把“山哈酒”、“畲家草药”、“畲家风味餐”等等一并纳入,重新包装与设计,注重强调与旅游者的亲和性,形成核心产品群,使畲族旅游产品形象展现出主要的畲族文化内涵。

2.族旅游文化品牌优势阶段

此阶段要完成明确个性和推广两大任务。首先沿着价值链各个价值环节寻求竞争优势如畲族旅游产品的价格优势、有形的物质优势无形的服务优势、旅游资源区位条件,以及相应的规划与管理人才等等。其次,要借助各种途径与手段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如举办全国唱畲族山歌比赛等,扩大市场占有率。

3.族旅游文化品牌阶段

时光飞逝,畲族文化不断被汉文化同化,畲族旅游产品在不断地失去优势,在不断挖掘畲族文化的基础上,不能停留在文化研究或演变成旅游项目的现状,要不断发展文化与旅游结合的创新形式,如提倡与恢复讲畲语、着畲服、过畲族节气等方式,把畲族文化在畲族旅游目的地自上而下、从内到外地渗透,畲族旅游文化提升是有理而可能的。

三、合理的形象定位,预防畲族旅游资源的“公地悲剧”

对旅游者而言,是什么促使他们对畲族旅游目的地产生一种追求感,进而驱动他们前往?其着眼点是目标旅游者的心理感受,畲族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定位也在于此。

对众多的形象要素调查分析后,选择那些在华东范围内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或者有相当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要素进行定位,突出畲族特色、强调其独特之处,如华东第一个畲族自治县、畲族三月三风情节、慧明茶、《畲山风》等等都可作为定位的元素。但是景宁县和老竹镇必须预防畲族旅游资源的恶性竞争,可以从不同的侧重点展开策划。景宁县和老竹镇在资源的是不同的,各有特色与优势(如表4所示)。

可见景宁县在资源元素上占据大部分优势,而新兴的老竹镇却没有多少优势,但老竹镇的可进入性较景宁县好,而且只要畲族风情产品策划将二者的优势进行互补,使旅游者体验的多重化,则可将浙西南的畲族风情游做大做强,具体做法应分三步走:第一步各自改善自身,进行资源高整,争取提高美誉度;第二步是提高知名度,扩大传播联手打造畲族风情精品线路;第三步统一策划定位,共同打造畲族旅游目的地形象。具体地说可从人心所向历史形象、现实形象未来形象和市场形象等方面展开(见表5)。

参考文献:

[1]gallarza, gil and calderon. destination image: tow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2

[2]肖江南:国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研究现状及启示[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

[3]田洪邹再进:城市旅游形象策划.重庆师范人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

[4]李蕾蕾:旅游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年

[5]沈祖祥张帆:旅游策划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6]宋章海:从旅游者角度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探讨[j].旅游学刊,2000年第1期

[7]余明阳朱纪达肖俊崧:品牌传播学.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5年

[8]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经济地理,第21卷第4期,2001年7月

[9]于海志:旅游文化的特点及在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

老年人旅游策划篇6

成都市2005年老年人口系数(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16.4%。其中,60-69岁人口占老年人口比重为57.2%,70-79岁人口占到31.9%,80岁以上人口占到10.9%。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比较,老年人口系数上升4.4个百分点,60-69岁人口占老年人口比重下降0.9个百分点,80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0.8个百分点。同时成都人的消费特点是爱享受生活,购买力较强,喜欢超前消费,可见成都有着很大的老年旅游市场需要开发。

一、对于成都市旅行社的分析

1.产品策略

老年人由于其身体阅历的情况与其他年龄组差异较大,旅游活动具有自身的特点,这就决定了老年人对旅游产品的特殊要求,因此旅行社应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开发适合老年人的专项旅游产品。我们认为,老年旅游产品应当形成“安、专、新、敬”的特色。

(1)“安”,就是要根据老年人的自身特点,注重旅途的安全性。

(2)“专”,就是要开发专门属于的个性化旅游产品,创出“老年之旅”的特色。

(3)“新”,就是要使“老年之旅”不断创新、敢为人先,从而使“老年之旅”成为老年游客所钟爱的旅游品牌。

(4)“敬”,就是要强化“敬老爱老”意识,使旅行社成为老年人温馨的“家”。

2.价格策略

老年旅游产品时应该避开旅游黄金周,安排在旅游淡季,比如每年的春秋两季,三四月份、“十一”以后以及十一月份,这个时间段不仅有利于降低旅游价格比如提供旅游折扣,也因为其气候适宜而比较受老年人欢迎。另外,老年人在淡季出游过程中,旅行社可提供一些具有特色的老年活动,不仅使得老年人能感受到与普通游客出游所不同的乐趣,同时也达到了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旅行社还可以通过批量购买各景点的景区门票,通过产生价格差价(即零售价于批发价之间的差额)来降低旅游价格。

虽然老年旅游市场刚刚起步,但老年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他们外出旅游的愿望也一定会越来越强烈,因此只要运用新型的营销策划观念,关注目标市场,一定会逐步将老年旅游市场拓展开,为旅游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对于政府在旅游市场中的职能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国家越发重视旅游市场的开发,随着老年化社会的步步推进,老年旅游市场的开发与老年人需要的满足也逐步提上日程。在整个市场酝酿发展过程中,市场的自我调节必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旅游市场的完善,特别是中老年人这个特殊旅游的市场的完善尤其需要国家主体对其进行宏观及微观调控,才能确保其安全、健康、有力的发展。这些必要的规范和引导市场不能完成,只有政府依靠其强大职能才能完成。我们将其归纳为合理引导,鼓励推动,服务管理,协调监管四项主要作用。

义乌市政府重视老龄化工作,间接地带动了义乌的老年旅游市场。在政府原则性政策的指引下,社区、老年协会、老年大学等机构和组织在推动义乌老年旅游市场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义乌模式全面贯彻了政府合理引导,鼓励推动,服务管理,协调监管的作用。给我们提供了部分借鉴依据,我们将以此为基础针对成都市具体情况给予政府以下几项建议,以满足成都老年人旅游市场的需要。

第一,普及老年人旅游知识,做好旅游宣传,政府建立旅游信息系统,披露真实的旅游信息,以避免经济外部性,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对老年人作用存在的巨大隐患。防止老年人因信息不对称发生的吃亏上当,利益受损事件的发生,充分发挥政府的合理引导作用。

第二,引进义乌模式,加强中老年旅游立法与行政规定的完善,维护和整治旅游市场秩序,以杜绝经营者非理性,甚至非法行为的出现。加强立法意味着制度建设提升了一个层次,以制度规范,监管更符合经济学与社会学的效率原则。显然,加强政府的协调监管作用是势在必行的。

老年人旅游策划篇7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对策;芜湖县

中图分类号:f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1)03-0030-04

休闲农业是指以农事活动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经营为特色,融合农业和旅游业,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结合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文化生活等内容,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生态旅游农业,不断丰富了城乡居民业余文化生活,也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加快了芜湖县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一、芜湖县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

(一)交通区位优势

从交通区位来看,芜湖县交通区位优势优越。境内青弋江直通黄金水道长江,皖赣铁路穿越县城,104省道与205国道在县境西面交会,芜宣高速(芜湖―宣城)、芜马高速(芜湖―马鞍山)已建成通车,铜南宣高速(铜陵―南陵―宣城)、芜雁高速(芜湖―高淳)已开工建设,四条高速在县域东西南北都设有出入口,这一独特的优势,构成了芜湖县到江浙地区的3小时高速公路网络。

从经济区位来看,芜湖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县境东南邻宣城市,西南接南陵县、繁昌县,东北与当涂县交界,西北毗邻芜湖市,处于安徽省“沿边”(沿浙江、江苏)、“沿江”(沿长江)发展战略的结合点。长三角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最快和最有潜力的地区之一,也是旅游和休闲最发达的地区。随着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城市群的崛起,上海及南京、无锡、苏州等苏南城市休闲和旅游需求非常旺盛,芜湖县已成为休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日益发达的综合运输网络进一步拓宽了芜湖县休闲农业的市场空间。

(二)自然、旅游资源的特色优势

从气候条件看,芜湖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冷夏热,春暖秋爽,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芜湖县农林景观与矿产资源丰富,境内除2000多种动植物资源外,还有大量石灰石、白陶土、泥碳、黄沙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在农业方面,以优质粮油、特色畜禽、名优水产、果蔬苗木等为主导的区域特色经济已经形成,是部级商品粮基地县。

芜湖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四、五千年前,这里就居住着皋夷人、山越人。春秋时,作为聚落邑地见于史册,名为“鸠兹”。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刘彻改鄣郡为丹阳郡,领县十七,其中有芜湖县。唐代的杜牧、宋代的苏辙、沈括,元代的欧阳玄,明代的汤显祖、清代的吴敬梓等涉足芜湖县,并留下许多珍贵的诗词、题咏和书画。芜湖县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江南周庄”之称的“陶辛水韵风景区”,有诗仙李白游历时醒酒的“清凉渡”,有李白成藏兵的“闯王沟”,还有“唐王渡”、“和尚桥”、“牌坊庙”、“果老坝”、“珍珠泉”、“强盗墩”、“胡氏祠堂”等一些景点和许多古老而又神奇的传说。占地6000余亩的“和平生态公园”,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茂盛,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每年数十万候鸟在此栖息,有万鹭齐飞、雪压青松之奇观。集官窑文化、道教文化、古楚越文化、农耕文化以及地方戏文化于一身的花桥东门渡宣州官窑遗址、楚王城、九十殿道教寺庙、九女墩等,更是游客向往的地方。此外,还有大量的古代墓群、古祠堂、古树、古桥等。优越的环境、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历史人文景观成为芜湖县开发休闲农业的良好资源,为芜湖县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

(三)客源市场广阔,政府大力扶持

芜湖县毗连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处于这些城市居民的经济实力、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都比较高,观光休闲旅游已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客源地位于芜湖300公里之内,该区域具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腹地,按汽车时速80公里计算,一日游和两日游是芜湖县旅游市场的主体。近年来,芜湖县高度重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制定了扶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投入大量资金,建成了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使城市品位大大提升,旅游产业长足发展,荣获了“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通过招商引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得以改善,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成为芜湖县经济增长新的亮点。

二、芜湖县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

(一)芜湖县发展休闲农业的具体做法

1.因地制宜,建设农家乐

芜湖县是鱼米之乡,陶辛、六郎二镇水资源丰富,发展水乡旅游,形成了自己的旅游景区,如陶辛水韵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万亩水系,千亩荷花。景区内打造的三峡美食村,以三峡移民带来的原汁原味的重庆美食为特色,其中渝味苑,三峡居已被评为省3星级农家乐。六郎鱼虾在全国小有名气,邻水而居的3个农庄,红红火火农庄、大港农庄、二哥土菜馆提供新鲜的乡野美食,钓鱼、采摘等农活供游客体验。红杨镇生态环境优美,人文积淀深厚,着重发展生态旅游,打造成和平生态园(国家2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怡龙生态园,百亩经果林与徽派建筑相结合,是安徽省森林旅游人家。湾镇是全县旅游集散地,交通方便。东湖公园、阳光半岛景区都已初步建成,受到游客好评。老梁山庄(国家2a级旅游景区,4星级农家乐)、天地人生态园,有万果园、桃园,种植桃、梨、枣、葡萄,将林果生产和生态观光有机结合。

2.开展民俗活动,宣传推广乡村旅游

芜湖县各个景区结合自身特点,每年都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吸引游客观光,也起到宣传推广的效果。比如陶辛水韵景区的荷花节,老梁山庄的桃花节,六郎的龙舟赛等,每年都吸引了很多的游客,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特别是2010年阳光半岛景区举办的两次重大活动,一是首届芜湖市端午文化节,为期三天,有龙舟、铁人三项等体育竞赛,有舞龙舞狮、包粽子等民俗展示,有歌舞等文艺表演,有食品、商品展;二是中央电视台2010年中秋晚会也在景区顺利举行,并向全世界直播。可以说这样大型的活动既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增长,同时也将芜湖县休闲旅游与乡村旅游向全国进行了宣传推广,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召开旅游推介会,开拓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

在市场营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时,突出芜湖县生态旅游、水乡旅游的特色,创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绝”的特色旅游产品,如水乡风情游(陶辛水韵)、生态农业观光游(天地人生态园)、乡村体验游(六郎、陶辛、红杨)观光休闲游(阳光半岛、西河古镇)等。建立了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招商推介与旅游展销结合的立体方式,编制旅游宣传画册、旅游招商图册和旅游

风光片,2010年还成功召开了芜湖县旅游推介会,开拓了乡村旅游市场。

4.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

在旅游商品开发上,芜湖县着力发展代表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如源生牌锅巴、蜂联蜂蜜、老芮木榨麻油和野树林蘑菇等特色农产品,经过申报都已经获批成为特色旅游商品。

(二)芜湖县休闲农业取得的成绩

1.休闲农业初具规模

近年来,随着芜湖县旅游业的快速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也得到蓬勃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成为芜湖县旅游业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也成为带动农业升级,推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亮点。芜湖县被评为“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芜湖县湾’扯镇、六郎镇、陶辛镇被授予“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全县拥有阳光半岛、东湖公园、陶辛水韵、老梁山庄、和平生态园景区5处,其中陶辛水韵景区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老梁山庄、和平生态园是国家2a级旅游景区;全县星级农家乐10家,其中红红火火农庄是省5星级农家乐,大港农庄、二哥土菜馆、老梁山庄是省4星级农家乐;有省、市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10家,其中富有农村特色的商品有新丰剪纸艺术、陶辛水晶工艺、老芮木榨麻油、野树林蘑菇、源生锅巴、蜂联蜂蜜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明显。2010年全县入境旅游人数达55.69万人次,其中境外人数达到2689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55亿元。直接和间接参与旅游产业的人数达到4.5万人,带动农民就业3万人,受益农户达到9600户。全县农民人均年收入为7065元,其中有1556元来自旅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

2.形成五大特色类型

芜湖县休闲农业从过去一般性的钓鱼、吃饭向赏花、摘果、采莲等农耕文化及拓展训练等方面发展,有的还具备省、市中小型会议的接待能力,逐步形成了五大特色类型:以六郎生态农业旅游区、和平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为代表的娱乐休闲型;以陶辛水韵为代表的农庄采摘型;以红红火火农庄、大港农庄、红杨怡龙山庄为代表的民俗民乐型;以芜湖天地人生态园为代表的主营经济型;以阳光半岛为代表的旅游观光型。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芜湖县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处于摸索规范阶段,因此,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科学规划重视不够。目前休闲农业的发展基本上以自行开发为主,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园区建设内容简单、雷同,缺少特色性、系统性和丰富性,深层次的文化和科教内涵不够,只靠微薄的门票收入,而不是靠结合旅游品牌加工业和旅游服务业等二三产的发展,实现效益大增。(2)功能配套不完善。景区建设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县内没有4a级景点,旅游总收入不高,占gdp比重偏低,一些景区内部交通条件还有待改善,与发达县区的水平相比差距更是明显。(3)旅游产业整体素质有待提升。旅游企业“小、散、弱、差”,缺少规模大、实力强、影响力广的大型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旅游景区管理水平不高。(4)旅游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旅游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新兴旅游产品如高端休闲度假、康体健身旅游、体验旅游等缺乏。地方特色文化影响力不强,旅游项目的文化含量不高,文化旅游产品不够丰富,不能充分满足游客和市民城市观光休闲的多样化需求。

三、发展芜湖县休闲农业的思路与对策

(一)发展思路

1.统筹规划

政府部门要针对芜湖县当前休闲农业盲目重复建设问题,在经过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芜湖县休闲农业资源的种类、性质、现状、特色及开发价值、市场前景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紧密结合生态保护、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做出系统科学的休闲农业发展战略规划。规划要避免重复,突出区域特色,合理确定休闲农业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功能布局,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理念贯穿于规划始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规划指导,使休闲农业从自发发展向有序推进转变。

2.功能定位

以山水为构架,以文化为底蕴,以生态、文化为主题,以休闲、体验为主体,以陶辛、六郎为龙头、以青弋江为发展轴,以乡村腹地为依托,在“十二五”期间将芜湖县逐步建成能适应多层次游客需求的皖南旅游新的增长极与华东地区重要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地。

3.产业布局

以县城湾址为中心依托地,陶辛镇、花桥镇为东西两翼,六郎镇、红杨镇为南北两极,形成“四星拱月”的布局。以陶辛水韵、六郎水乡为重点和突破口,东西呼应、南北拓展,次第推进、有序展开,形成以青弋江为彩带,几个中心镇为珍珠的“彩带串珠”式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总体空间布局结构为:“11319”,即“一心、一带、三区、19个主要旅游节点”。一心:县城旅游集散中心一旅游综合功能区;一带:青弋江风情旅游带一旅游发展轴;三区:东部文化民俗旅游功能区、西部水乡休闲旅游功能区、南部乡村生态度假旅游功能区;19节点:东湖公园、南湖湿地公园、芜湖县机械工业园区、市民广场、五凤滩、八仙岛、猫耳滩、相思岛、大港、陶辛水韵、和平生态园、西河古镇、弋江漂流、怡龙生态园、老梁山庄、天地人生态园、楚王城、东门渡和新丰林场。

(二)对策建议

1.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断扩大休闲农业的产业规模

芜湖县县委、县政府要高度重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建设活动,把它列入经济发展重点,应成立领导组和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提出建设工作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根据区域环境资源条件,大力推进和保障休闲农业健康持续发展。政府应尽陕制定关于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土地、人才、财政支持等优惠政策,为休闲农业建设提供坚实的政策基础。

2.以推动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为重点,提高档次和规模

在芜湖县已形成的诸多休闲农业观光景点中,大量的旅游点呈分布散、规模小状态,缺乏统一包装、策划和宣传,没有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建议加大旅游招商力度,推动县内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提高休闲农业档次和规模:一是要加快芜湖县影视城建设。影视城的建设,要以徽商文化为依托、影视产业为支撑、旅游及三产为增长点,集影视摄制、旅游观光、会议商务、健身娱乐、农家美食、休闲度假为一体,将其建成我国一流的大型影视旅游文化产业园。二是努力打造南湖休闲旅游品牌。推动南湖风景区的规划建设,拓宽旅游农家乐、观光参与业、休闲度假业、购物商贸业的建设渠道,规划建设起点要高,使之成为亮丽的休闲旅游品牌。三是加大陶辛水韵旅游景区(点)开发力度。根据陶辛水韵旅游区的资源特征,将景区建成以“荷花、水网、民俗、美食”为特色,以生态、休闲、观光、度假、体验、写生等为主要旅游功能的旅游区。力争通过3年的开发建设,使陶辛水韵旅游景区达到国家4a级标准。四是努力开发其他旅游景区。要对和平生态旅游区、六郎八仙岛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快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外资,在未来的5年,将这两个区域建设成重点旅游景点。

3.加大宣传促销力度,积极扩大休闲农业市场

为了更好地发展芜湖县休闲农业,应重视营销策划。要利用农村节庆假日,举办各具特色的节庆活动,如“陶辛水韵荷花节”、“老梁山庄桃花节”、“六郎葡萄节、螃蟹节”、“大港龙舟竞赛”等,营造氛围,聚集人气,提升产业产品的知名度,做到以节促游、以节促销,将乡村旅游产品推向市场。加强与旅行社对接,强化品牌意识,搞好主要景点的包装宣传、展示展销和线路组织,并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报刊、路牌等各种媒体和机会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推介,树立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老年人旅游策划篇8

【关键词】 养老旅游;老年人;感知年龄;旅游消费行为 开发模式

当前,我国老龄化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老年人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加、健康年龄延长、消费观念发生改变,老年人比以往更重视自身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多老年人将目光投向养老旅游。然而,我国养老旅游业尚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旅游产品的供给和老年人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这影响了养老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发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养老旅游模式迫在眉睫。本研究正是在养老旅游概念特性认知的基础上,从老年人感知年龄和消费行为分析入手,对我国养老旅游开发模式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各地养老旅游规划开发和养老旅游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一 养老旅游的概念

关于养老旅游的概念,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界定。李松柏认为:养老旅游是老年人为了寻找更舒适的养老环境离开他们的常住地,到其他地方休闲、度假、养生,连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1]。周刚认为:养老旅游在本质上属于老年度假旅游,是老年旅游者以异地养老的形式而发生的不以工作、定居和移民为目的的旅行和游览活动的总称[2]。梁陶认为:养老旅游是指老年旅游者在连续时间不超过一年,且不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异地养老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3]。

笔者认为,养老旅游是老年人以精神满足、疗养保健、寻找更好的居住环境等养生因素为驱动,离开他们的常住地,暂居在其他地方的行为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关系的总和。

二 感知年龄与老年人养老旅游消费行为特点

(一)感知年龄

感知年龄是一种主观年龄,是人们认为自己有多大[4]。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成长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不同,形成了消费者不同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而影响消费行为和决策。研究表明,在决定自己行为方面,个人对自己年龄的感知要比其实际年龄重要得多[5],即感知年龄对消费者决策影响重大。

感知年龄表现在四个可以知觉到的年龄维度上:感觉年龄(自我感觉年龄有多大)、外表年龄(看上去的年龄多大)、行为年龄(多大程度上自己能参加到特定年龄群体所喜爱的活动中)、兴趣年龄(自己的兴趣与特定年龄群体成员的年龄有多少相似之处)[5]。

感知年龄的影响因素包括消费者的生命年龄、工作状况、经济收入和受教育水平。其中,生命年龄和工作状况与感知年龄呈正相关,即生命年龄越小感知年龄就越小,“在工作”的老年消费者比“不在工作”的老年消费者感知年龄更小;经济收入和受教育水平与感知年龄呈负相关,即经济收入和受教育水平越高,感知年龄却越小[4]。

不同感知年龄的养老旅游者有不同的消费行为,利用感知年龄理论有助于对养老旅游者进行市场细分,更加准确地把握每一细分市场的消费行为,从而进行模式分析。

(二)不同感知年龄下的养老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特点

应斌在对我国上海、昆明等6个城市老年人的调查中发现,有超过一半的老年人的感知年龄低于其生命年龄,只有极少数被访者的感知年龄高于其生命年龄[4]。根据我国消费者的感知年龄状况,将养老旅游者划分为两类,即新老年人和传统老年人。

新老年人是指感知年龄低于其生命年龄的养老旅游者,一般有良好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受教育水平较高。他们将年龄看作是一种心态,在感受生活、思考问题和行为举止上更年轻化;他们认为自己身体很健康、经济充裕,具有较高的生活满意度[5]。这部分养老旅游者比一般老年人更关注生活质量,更愿意尝试新事物,不断寻求新的经历和个人变化来丰富生活,新的旅游地甚至新的旅游方式对他们来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一部分人很可能会成为某一市场的领先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他们表现出更强的自主性和自信,愿意为更好的服务和体验付出更高的价格。在旅游过程中,他们表现出更强烈的参与意识,乐于参加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或者把旅游活动看做是人际交往和让生命更有意义的途径。

传统老年人是指感知年龄与其生命年龄相当甚至高于后者的养老旅游者。他们将年龄看做是体质,以与自己实际年龄相称的感觉来感受生活、思考问题和行为;他们认为自己健康尚可,经济是他们关心的问题,具有较低的生活满意度[5]。这部分养老旅游者寻求稳定的生活,不希望有太多的变化,多属于保守消费者;家庭导向性更明显,对子女或者伴侣依赖性强;在购买决策时谨慎小心,害怕出错,在价格上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有一定的接受限度;在旅游过程中,特别关注其休养型和安全性,回归和怀旧心理相比新老年人来说更明显,对文化底蕴深厚和观光休闲等旅游地较为青睐。

三 基于感知年龄的养老旅游模式类型

周刚认为目前养老旅游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保健疗养型养老旅游和观光疗养型养老旅游[6]。王玉将旅游养老划分为四种模式:观光与休闲旅游养老、分时度假旅游养老、观光地养老置换[7]。根据不同类型养老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和目的,参考相关研究成果,本文将养老旅游划分为观光游览型、保健疗养型、体验考察型和感情型四种模式。

(一)观光游览型养老旅游。

此类型是指老年人较为频繁地游览各种优美的自然风光、特色的城镇风貌和著名的园林建筑等,从而获得审美愉悦、陶冶性情、锻炼身体。观光游览型旅游者的停留时间一般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少则半月,多则两三个月[6],在此期间养老旅游者经过不止一次的旅游活动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他们的目的主要是观光和休闲。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模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老旅游,而是老年旅游向养老旅游的过渡模式[7]。选择这一模式的养老旅游者一般为新老年人和体质较好的传统老年人。

(二)保健疗养型养老旅游。

此类型是指老年人利用当地优美的环境、宜人的气候及保健医疗设施度假保养,以达到体质的保护、恢复和提高。保健疗养型养老旅游者停留时间较长,平均在3个月以上;对气候和环境的要求极高[6],呈现明显的季节性。他们的目的主要是避寒避暑和保健疗养,从而达到调神康体养生的效果。健康状况中等或有疾病的年龄偏大的老年人一般首选这种养老模式,因而它是传统老年人和部分喜静新老年人的理想模式。

(三)体验考察型养老旅游。

此类型是指老年人为了体验异地文化和生活、考察当地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到目的地居住一段时间的旅游形式。这类旅游者一般身体健康、具有较高的教育背景、对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风貌地都是他们喜欢的目的地。他们的出行主要是兴趣导向,目的是通过旅游获取知识、增加阅历,让老年生活更有意义。选择这一模式的基本为新老年人,其中又以男性居多。

(四)感情型养老旅游。

此类型是指老年人到亲友所在地、曾居地等探亲访友、故地重游,以表达感情、寻找心灵寄托和慰藉,这其中体现的场所依恋和故地重游本质是对生命的依恋[8]。这类旅游者一般具有强烈的怀旧心理,希望通过和亲友相聚、回到曾住地来获得生活支持和精神慰藉。感情型养老旅游者停留时间具有随机性,出游时偏好有亲友的陪同。这种模式的表现形式有:知青重返下乡地、探亲访友、故地重游等。感情型养老旅游者一般为传统老年人。

四 小结

养老旅游是老年人以精神满足、疗养保健、寻找更好的居住环境等养生因素为驱动,离开他们的常住地,暂居在其他地方的行为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一切关系的总和。目前我国养老旅游尚处在起步阶段,存在供需内容上的矛盾。对于养老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对接脱节问题。感知年龄对消费者行为有重大影响,根据老年人的感知年龄将养老旅游者分为新老年人和传统老年人,这两类老年人具有不同的消费行为。针对老年人不同的消费行为特点,提出四种养老旅游开发模式:观光游览型、保健疗养型、体验考察型和感情型养老旅游。各地要针对当地资源特色开发有地方风格的养老旅游。

参考文献

[1] 李松柏. 我国旅游养老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 特区经济. 2007.7: 159-161

[2] 周刚. 养老旅游及其开发的可行性研究[j]. 商业经济文荟. 2006(3): 63-66

[3] 梁陶. 我国养老旅游产品开发策略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08 (7): 117-118

[4] 应斌. 我国老年消费者心理年龄研究[j]. 管理世界. 2009(5): 182-183

[5]l?g?希夫曼& l?l?卡纽克著,俞文钊、肖余春等译. 消费行为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87-491

[6] 周刚. 养老旅游理论与实践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28(2): 112-116

[7] 王玉. 旅游养老市场需求与模式分析[j]. 商业经济. 2007(4): 106-107

[8] 马宝建. 场所依恋、故地重游的本质内涵及其启示[j]. 旅游论坛. 2010.3(1):118-120

老年人旅游策划篇9

【关键词】乡村旅游

一、石柱县发展养老型乡村旅游的机遇

(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生养老需求巨大

养生养老是现代快节奏工作和缓解身心压力所带来的必然产物,符合中国从古至今的养生养老文化,也是现代人必然要经历的人生阶段。当前中国老龄化日益加剧,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的10.5%,重庆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585.86万人,占比高达19.4%,65周岁及以上人口367.11万人,占比达12.2%。另据联合国预计,到本世纪中叶,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5亿大关。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老龄人口规模宏大,重庆的老龄化程度更高,养生养老需求巨大。

(二)石柱县乡村旅游基础较好

石柱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点众多。集中体现出绿色生态、土家风情、历史文化三大特色。如石柱黄水镇旅游项目开发就抓住了乡村旅游资源的“本色”,突出了其自身的环境特点,成为了全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另外,石柱县黄水万胜坝“避暑度假”、冷水八龙“莼菜之乡”、鱼池山娇“十里荷塘”、石家石龙“巴盐古道”、沙子盘龙“盘龙山庄”、三河玉岭“古洞崖”、三教寺“小鸟回龙寨”和县城周边“万寿古寨”等乡村旅游示范片(点),也已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特”的发展格局。

二、石柱县发展养老型乡村旅游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医疗卫生体系薄弱

相对于城市而言,石柱县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是最大短板。主要表现在:一是医疗设备陈旧落后,高档设备配置少之又少,难以满足老年人看病的要求。二是医疗市场混乱,医疗环境较差,存在无证行医、非法行医的现象,一些农村诊所存在使用假冒伪劣药品、过期药品的现象。三是农村医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医务人员学历低、职称低,部分是子承父业,半路出家,业务水平较低。

(二)规划设计不合理,同质化严重

古人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人模仿说:“建设未动,规划先行”,可见规划的重要性,有很多农庄、农场都是被规划搞死的。目前,石柱县乡村旅游可谓方兴未艾,但很多规划项目创新性不够,项目雷同,规划思路和规划原则通用,发展思路与理念近似,区域旅游形象、目标、定位、产品同化,失去了个性和特色。比如,现在我们一些村庄盖房子学乡镇,乡镇建房子模仿县城,“克隆楼”遍地皆是。放眼望去,一样的街道,一样的马路,马路两旁是并齐的楼房,楼下是清一色的商铺、店面,缺乏地方民族风情和特点,使人感到单调、乏味,失去了少数民族城镇应有的灵气,易产生审美疲劳。

(三)缺乏专业的养老旅游服务人才

专业的养老旅游服务要求服杖嗽奔纫有旅游服务的能力,又要懂得专业的老年人护理知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石柱县从事旅游业的服务人员不少,但能直接从事养老旅游服务的人才很少,大多数旅游服务人员缺乏老年人护理知识,而且乡村养老旅游需要服务人员久居乡村,再加上旅游服务业工资水平低、工作强度大等因素的影响,即使有符合要求的人才也很难留得住。

三、石柱乡村旅游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引导,构建医疗卫生体系

首先,要建设养老型乡村旅游地,农村医疗卫生事关养老游客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需要政府引导,加大力度充实乡村医疗力量,以公共医疗单位为主体,鼓励有资质、有名望的民营企业或外企加入,形成较完善的乡村医疗体系。其次,增强法制意识,切实加强卫生监管,强化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卫生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准入管理,从源头上规范医疗服务市场。再次,加强人才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素质。要形成进修学习机制,拓宽进修学习渠道,每所卫生院每年选送1-2名素质较好的医务人员到县级医院或更高一级医院进修学习,采取带薪或自费形式到专业院校学习深造,提高业务水平。逐年安排大专以上毕业生到卫生院工作,提高卫生院医务人员的素质,培养学科带头人,使农村医务人员真正专业化、职业化,培养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医疗卫生技术人才。

(二)科学规划,突出特色

养老型乡村旅游地以乡村为实体载体,养老旅游和乡村旅游都将在乡村的土地上进行,所以在规划设计时,包括房屋的设计,必须突出乡村特色,因地制宜,挖掘乡村本土文化,综合利用,充分考虑老年人养老需求、生态需求和乡村需求。如,建筑是体现一个地方特色的重要元素之一,应协调处理好经济、适用、美观的关系。在规划过程中,要传承好石柱县土家传统建筑文化和地方特色,使山水生态系统与建筑很好的融合,使其文化底蕴、风土民情、特色风貌得到充分张扬,形成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及社会效应多赢的格局。

老年人旅游策划篇10

关键词:红色旅游 革命老区 经济发展 对策

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包括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标志物等及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红色资源为载体,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确定了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是红色旅游开发的重点。

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分布

由于历史的原因,红色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省区交界地带,区位偏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这些地区的共性。在12个红色旅游重点区中,除了京津和上海等局部地区外,其余大多分布在革命老区(见表1),革命老区是红色资源的富集区。

革命老区80%位于山区和丘陵,大多交通不便,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老区生态环境优越,传统民俗文化得到较好的保留,再加上相当一部分红色旅游目的地或红色景区(点)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少数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可以相得益彰。www.133229.com

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的现实意义

在处理老少边穷地区和富裕地区的关系中,红色旅游不失为一种好方式。各类世界组织都关注贫困问题,“减贫旅游”(ppt)的概念在国际上比较流行,就是用旅游的办法来减轻贫困,使农村贫困地区的经济得到改善,文化、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增加革命老区人民就业。旅游业是综合性、关联性极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旅游业将推动革命老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一些旅游专家认为,在我国,每接待20名国外游客,就可为我国创造一个就业机会,每接待150名国内游客,也为地方创造一个就业机会。例如在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使茨坪镇吸纳就业人口近6000人。

增加革命老区人民收入。 只要利益分配得当,旅游开发完全可以给景区内的农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收入。如河北嶂石岩景区,由于旅游业的开发,1995年农民人均年收入就已经达到3000多元,周围乡村农民达到1600多元,比景区开发前增加了10余倍和6~7倍。井冈山小井村,村民们原来人均年收入不过300元,现在家家户户开农家乐旅游餐馆,销售土特产、旅游工艺品等,人均年收入5000多元。在井冈山山下的泰和县桥头乡,当地农民发挥毗邻井冈山的优势,办起了度假村,年纳税额达30余万元。

开阔老区农民视野,提高农民素质。农业是相对封闭的产业,与外界的物质交流、人员交流以及信息交流相对较少。随着红色旅游的开展,外地游客的涌入,革命老区的农民得以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打交道,可以促进农民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精神面貌的改观。

促进老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发展红色旅游,首先要大力改善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对外联系的便捷性以及住宿、游览的舒适度。通过基础设施和服务接待设施的建设,可以将老区的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吸引发达地区的投资,带动商贸服务、城乡建设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培育老区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为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例如为了大力发展井冈山的红色旅游,江西新修了井冈山机场,使老区对外交通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的策略

革命老区具有发展红色旅游的良好条件,也有通过发展红色旅游促进老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可采取如下策略:

(一)多种渠道筹资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老区基础设施落后,各景区之间道路级别低,给旅游带来诸多不便;接待服务设施严重不足,例如“红色故都”瑞金的全市酒店床位只有2200张,显然不能满足游客需要。革命老区自我发展能力弱,需要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一方面,老区需要力争国家在规划、资金上给予倾斜和扶持。通过精心包装一批红色旅游建设项目,争取纳入国家红色旅游总体规划和重点项目建设,获得红色旅游发展专项基金的支持;另一方面,红色旅游所需资金比较大,老区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市场手段,通过招商引资,从各种资本市场上获得所需资金,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红色旅游投资新格局。江西省吉安市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截至2005年上半年,吉安签约旅游招商项目38个,签约金额26.7亿元,建设项目包括“毛泽东祖籍地游览苑”、井冈山大井领袖峰景区、井冈山荆竹山景区等。

(二)注重多旅游产品的组合

产品组合可以实现捆绑经营,共享客源市场;可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可以延长产品链,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增加游客消费。红色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可以和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相结合。革命老区具有比较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红色旅游产品和这些资源形成的旅游产品都可以组合。一是“红红”组合,就是相邻的革命老区或主题相关的红色旅游目的地组合在一起,例如井冈山—瑞金—古田的“共和国寻根之旅”,瑞金—遵义-大渡河-延安的“重走红军长征之旅”都能成为很好的红色旅游产品;二是“红绿”组合,即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组合;三是“红古”组合,红色旅游与革命老区历史文化旅游以及古迹古遗址旅游组合,例如徐州淮海战役红色旅游和两汉文化旅游的组合就是成功的一例;四为“红土”组合,即老区红色旅游和民俗文化旅游组合;五是“红彩”组合,即红色旅游产品和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旅游产品组合。例如贵州用“一条长征红线,穿起一个多彩贵州”,使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和少数民族风情游相映生辉,取得了巨大成功,2004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248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67.6亿元。

(三)活化红色旅游产品

革命老区游艺设备、娱乐设施本来就相对比较缺乏,再加上相当一部分红色旅游景区在经营上还停留在简单的遗址参观、图片和物品展示阶段,旅游者以参观为主,缺少参与性、互动性和娱乐性,游客的游览兴趣很难被调动起来。另外,一些红色旅游景区所表现的革命主题和内容存在雷同现象,例如在江西和湖南有多处毛泽东同志的故居、在江苏徐州和安徽淮北有多个景点都和淮海战役有关,主题和展示内容的雷同会影响游客的游览兴趣,容易导致游客的“审美疲劳”。

从本质上来说,旅游是个人旨在满足各种心理欲求所进行的休闲体验活动。在体验经济已现端倪的背景下,传统说教式的政治教育参观模式已经不适应市场的需求,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活化旅游产品。一是改革、提升陈列馆解说方式。运用高科技的声光电等演示方式,实现静态展览与动态演示相结合,让游客有身临其境之感,提高游客的游览兴趣;二是创作特色性强、旋律优美的红色歌曲,编排经典的红色旅游文艺节目,在重点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举行文艺表演,用舞台艺术,肢体语言现场展现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三是因地制宜地增加游客参与性的游览项目,例如模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战争场景,策划穿插、侦察、探险、排雷、冲锋等情景参与项目,让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在参与中接受磨砺和教育;四是创建革命生活体验旅游区,在有条件的红色旅游区,创建再现当年生活场景的旅游区,例如在瑞金和延安创建再现苏维埃苏区和陕甘宁边区生活场景的旅游区,游客在这样的旅游区内模拟、再现和体验革命年代火热的生活。

(四)加强旅游目的地营销

老区的景区建设要提高到目的地建设的层次,孤立的若干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不能带动老区经济的整体发展,只有把老区作为整体的旅游目的地进行建设和营销,红色旅游才能发挥带动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红色旅游目的地之所以有营销的必要,一方面因为各地红色旅游目的地存在竞争,另一方面当前信息渠道众多,信息传播速度快,受众的接受能力有差异。红色旅游的营销方法很多。一是电子商务。国外的旅游目的地,90%都有网站,我国也有30%至40%的比例,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在增加,电子商务是未来几年目的地营销中最重要的方法。二是软营销。例如参加旅游博览会、展销会,举办红色旅游论坛等。三是组合营销。比如红色旅游和会议旅游、修学旅游以及奖励旅游组合营销。

(五)重视旅游发展的社区参与

减贫旅游的一个有效措施就是让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决策并得到好处。当地老百姓从旅游发展中受益,红色旅游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引导、鼓励农民开办家庭旅馆,引导农民开发、加工地方土特产,培训农民从事旅游服务业的技能等都可以帮助老区人民加入红色旅游的发展中来。

(六)加强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

老区的教育水平比较落后,旅游人才匮乏是较为普遍的问题。例如,江西赣州红色旅游资源富集的六县(市)(包括瑞金)有各类旅游从业人员约2000人,但从业人员总体学历水平、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偏低, 具有中专以上学历者仅占20%,受过正规旅游业务培训的人员比例不到10%,尤其是导游及管理人员紧缺。老区红色旅游应尽快解决配备和增加高素质研究和讲解人员的问题,也可借鉴大连推出的“银发导游”的做法,在老区组织一些当地的离退休干部和老红军作为导游或讲解员,以提升红色旅游的效果。同时,对从事旅游服务业的当地居民进行业务培训,全面提升红色旅游业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必虎,余青主编.红色旅游开发管理与营销[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