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十篇-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4-02-27 17:52:07

煤炭产业发展现状

煤炭产业发展现状篇1

[关键词] 内蒙古; 资源产业; 现状综述; 节约型社会

内蒙古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区域内煤层面积大,分布范围广,煤炭品质优良,易于开采,为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内蒙古按照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创新机制,积极推动转型,促进了煤炭资源产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 煤炭资源查明储量全国居首

作为我国原煤生产第一大省份,内蒙古已经成为全国主要的能源保障基地。目前共勘查含煤盆地103个,全区含煤面积12万平方公里,煤炭资源远景含量13000亿吨,累计探明煤炭储量8080.65 亿吨。在探明储量中,亿吨级以上的整装煤田36处,查明煤炭资源量居全国第一位。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煤炭产量10.8 亿吨,比 2011 年增长10%,其中电煤占总产量的95%以上。

内蒙古煤炭资源品种齐全,主要有烟煤、褐煤、焦煤、无烟煤,分别占煤炭资源总量的57%、32%、9%、2%。烟煤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鄂尔多斯、包头、巴彦淖尔等地区,查明及预测资源量4161亿吨;褐煤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呼伦贝尔、通辽、锡林郭勒、赤峰地区,查明及预测资源量2336亿吨;焦煤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乌海、包头、阿拉善地区,查明及预测资源量657亿吨;无烟煤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阿拉善地区,查明及预测资源量146亿吨。

根据煤炭资源勘探程度,目前具备规划开发利用条件的资源储量为2570亿吨,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锡林郭勒、呼伦贝尔等地。其中鄂尔多斯市规划利用储量1482亿吨,占全区规划利用总量的57.67%;锡林郭勒盟规划利用含量494亿吨,占全区规划利用总量的19.22%;呼伦贝尔规划利用含量294亿吨,占全区规划利用总量的11.44%;乌海市规划利用储量43.24亿吨,占全区规划利用总面积的1.68%。

二 煤炭资源整合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等重点产煤省份,要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体,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促进煤炭资源连片开发;对已设置矿业权的矿区,鼓励优势企业整合分散的矿业权,提高勘查开发规模化和集约化;要继续培育大型煤炭集团,鼓励兼并重组;目标是到2015年形成10个亿吨级、10个5000万吨级特大型煤炭企业,煤炭产量占全国60%以上。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印发自治区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的通知》,对内蒙古开展新一轮煤炭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不仅明确了煤炭资源整合、企业兼并重组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以及企业兼并重组的范围、主体和形式而且提出了较为全面的政策措施。

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加快煤炭产业优化升级。通过关闭、淘汰、整合等措施,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促进煤矿与煤矿之间的联合整合。截止到2012年,全区煤矿数量由2005年的1378处减少到目前的598处,淘汰落后产能250万吨,年产30万吨以下的煤矿已于2010年底全部退出了市场。到2013年底,全区地方煤炭生产企业数量将由2012年353户调到80-100户,在地方企业中形成1-2户亿吨级、5-6户5000万吨级、15-16户千万吨级的煤炭生产企业。在进行资源整合的同时,积极推进煤炭机械化改造,目前内蒙古煤矿机械化程度已经由原来的不足40%提高到80%以上,2013年底将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

三 煤炭工业产业转型步伐加快

尽管内蒙煤炭项目的工艺、技术水平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初步形成了“煤电-化工-建材”、“煤-电-冶金”、“煤-电-粉煤灰-氧化铝”等产业链,但却始终处于“卖碳翁”的被动局面。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内蒙古提出不再无限制扩大煤炭生产,今后要把生产规模控制在10亿吨以内,把主要精力转到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上来。

2011年以来,内蒙古以推进煤炭资源产业转型为重点,积极开展新型煤化工项目示范基地建设,争取到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甲烷气、煤制乙二醇5大部级示范工程。在推动煤炭资源产业升级过程中,内蒙古坚持以“延链、扩链、补链”的方式发展煤基产业,大力推动技术集成和技术储备,初步占领了新型煤化工的技术高地,已经建成2个部级工程中心,引进和培育一大批大型企业,围绕煤炭加工利用形成了100多项专利技术,“煤炭―电力―冶金”、“煤炭―电力―多晶硅―光伏制造”、“煤炭―电力―稀土新材料”、“煤炭―电力―煤化工”等7条产业链同步发展,预计这些产业链到2015年可实现工业增加值9000亿元,占内蒙古“十二五”末期gdp的40%以上,带动就业30万人左右。

四 煤炭物流园区建设稳步推进

2012 年,内蒙古煤炭外运量从2001年不足2000万吨猛增至2012年的6.6亿吨,而铁路运力却迟迟没有跟上煤炭产量增长步伐,铁路煤炭运能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公路运量虽然持续快速增长,但很难满足旺盛的煤炭运输需求,导致“京藏高速”等内蒙古境内主要公路大堵车现象频繁上演。在煤炭销售旺季,特别是雨雪天气后,公路拥堵与事故频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治区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

为解决内蒙古煤炭资源运力不足问题,内蒙古进一步加大了煤炭物流园区建设工作力度,并煤炭工业与发展物流仓储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激活民间资本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2012 年初,内蒙古自治区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围绕国家煤炭基地建设,通过联合兼并组建一批大型专业化煤炭物流企业,有计划地新建煤炭物流园区。

目前,在煤炭的主产地鄂尔多斯市建成以及在建的具有煤炭物流功能的物流园区三个,分别为阿康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札萨克煤炭物流园区和大路煤炭物流园区。其中,阿康物流园区为自治区级综合物流园区,是一个集物流、交易、会展、保税、信息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区域性物流园区;札萨克煤炭物流园区包括鑫聚源札萨克镇煤炭物流配送中心和鄂尔多斯市新街煤炭物流配送中心;大路煤炭物流园区项目属于鄂尔多斯市及蒙西煤炭外运前端工程,是一个可以提供综合性煤炭物流服务的物流园区。在自治区主要工业城市包头,建有土右旗大城西煤炭产业园区、东河现代物流园区、面向蒙古国的满都拉口岸物流园区和筹建中的华电蒙能公司大型现代化物流园区。首府呼和浩特建有和林县大红城煤炭物流园区、土左旗晋丰元煤化物流园区和托克托县嘉和煤炭物流园区。在煤炭出区的主要窗口乌兰察布市,建有兴和庙梁煤炭物流园区 (隶属于自治区重点园区乌兰察布综合物流产业园区)、集宁现代物流园区%察右后旗贲红煤炭物流园区以及商都弘达煤炭物流园区。

五 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不断完善

内蒙古坚持煤炭资源开发与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稳步实施,建立健全矿山开发利益补偿和分配机制,全面实施矿山开发保护抵押保证金制度和绿化专项资金制度,坚持“谁开发、谁治理、谁投资”的原则,对煤田火区实行分类治理,截止2012年全区累计投入治理资金209亿元,完成复垦绿化4135万立方米,已发现的238处火区2013年底可基本达到熄灭程度。

六 煤炭安全生产取得重大成效

内蒙古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煤炭资源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事故总量和死亡总人数大幅度下降,从2002年166人,减少到2012年的33人;较大以上事故起数明显下降,从2002年的8起、16人减少到2012年3起、16人,且连续两年没有发生重特大事故;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明显下降,从2002年的1.45下降到2012年的0.031,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2012年以来,内蒙古强化监察、严格执法,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创自治区历史最好水平,继续保持了全国领先水平。2012年内蒙古煤炭产量在同比增长近10%的情况下,发生事故20起、死亡33人,百万吨死亡率0.031,同比分别下降33%、34%和40%;事故起数连续10年下降,死亡人数连续7年控制在百人以内,百万吨死亡率连续8年下降。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认真履行国家监察职责,全年全局共监察生产经营单位1560矿次,矿井监察覆盖率100%。

总结

《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内蒙古按照煤炭工业“十二五”规划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着力创新机制,积极推动转型,促进了煤炭资源产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六个方面对内蒙古资源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

具体而言,作为我国原煤生产第一大省份,内蒙古已经成为全国主要的能源保障基地;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加快煤炭产业优化升级;内蒙古提出不再无限制扩大煤炭生产,今后要把生产规模控制在10亿吨以内,把主要精力转到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上来;内蒙古进一步加大了煤炭物流园区建设工作力度,并煤炭工业与发展物流仓储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激活民间资本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内蒙古坚持煤炭资源开发与矿区生态环境治理稳步实施。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还应在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上下工夫。

[参考文献]

[1]苏雅 .内蒙古煤炭产业经济效益研究[j].北方经济,2013(5).

[2]孙立强.内蒙古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措施[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5).

煤炭产业发展现状篇2

2012年我国原煤产量36.5亿吨,原煤产量列世界第一位。中国煤炭消费量占全球消费量的比重首次超过半数,达50.2%,创历史最高水平。但是由于煤炭属于一次资源,煤炭资源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污染,不符合国家最近提倡的低碳环保的理念。随着国家最近对能源市场产业布局的调整,煤炭市场存在着低迷的现状。因此,必须对煤炭市场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层次分析,并不断改善。

一、我国煤炭市场的现状

(一)煤炭价格下降,供大于求

煤炭在2003年到2013年处于黄金阶段,当时煤炭资源在我国占有者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的煤炭资源的使用量较高、利润较大。当时大批投资者看中煤炭市场,不断投入大笔资金导致煤炭资源的产量升高,后期随着国家对资源市场布局的调整和全球低碳环保的理念的提出,导致煤炭市场走向低迷,煤炭使用量的下降再加上货品的囤积,使煤炭的价格也呈现下降的趋势,更是为煤炭营销市场带来了挑战。

(二)环保理念打击煤炭营销市场

在中国发展前期煤炭资源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由于当时人们对于环保理念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也没有足够的重视,所以对煤炭资源的使用并没有很大的抵触。而煤炭资源属于一次资源,在中国的产量丰富、价格合理,因此在中国的使用量大大提高,也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最近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和全球污染逐步严重,低碳环保的理念逐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煤炭资源由于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污染,因此煤炭资源的使用成为了环保理念推进的主要矛盾之一。迫于我国对环保理念方面的压力,因此我国对资源营销布局提出改善和优化,对煤炭的销售量提出了定量化的局限,因此严重制约了煤炭的营销。

(三)营销观念较为落后

煤炭企业员工对于煤炭的市场营销没有一个充分的认知,往往认为煤炭的市场营销只是单纯地销售煤炭而已。这种想法是十分表面和错误的,煤炭的市场销售应当与销售其他产品一样,包括产品的开发、煤炭价格的制定、销售市场分配,也包含产品销售和产品的尊龙凯时最新的售后服务。但是当前的煤炭市场只是一味地注重产品的生产与营销两方面,而对于宣传和尊龙凯时最新的售后服务等方面并不看重,也缺乏相关的人才,导致煤炭市场销售过程中的某些环节过于薄弱,这种现状造成了煤炭产量过高囤积过多引起了煤炭价格的下降,对煤炭市场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同时由于对于市场销售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做到深刻的反思与改进,并且难以对市场的趋势做出针对性的产品开发和营销模式,难以改善煤炭营销的持续低迷情况。

在中国经济发展初期由于生产力还较为落后,所以能量资源的产量较少,煤炭资源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大量使用,不存在现在供大于求的情况。并且我国的煤炭企业属于国家企业,由于企业与其他单位存在紧密的联系,煤炭企业的与其上下游企业都存在息息相关的关系,所以当时的煤炭企业借助并且依赖这些关系,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当今中国已经摒弃过去的计划经济,逐步走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然而煤炭企业没有完全适应当今的经济形势,反而持续过去的营销模式,所以并不具备有效的销售模式和先进的销售观念,且难以针对变化的市场做出策略调整,更加制约了煤炭企业的长足发展。

二、煤炭市场营销改革策略

(一)研究价格趋势,适时调整价格

针对于前面提到的煤炭市场存在的价格下降的问题,要求煤炭企业要适应当前煤炭市场瞬息万变的发展模式,对于市场的变换要及时做出政策进行调整。对于客户提出的要求,要学会深入分析,适当地对煤炭的价格进行调整,争取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同时要牢牢把握各地煤炭价格的变化规律,对当地煤炭市场做到透彻分析,了解当地煤炭市场的需求饱和值,改善原来的盲目生产的情况,避免货品囤积导致价格下降的情况。

同时由于煤炭货品生产过剩,国内的需求量难以企及,为了有效解决国内生产过剩的情况,这就要求企业进行国际化市场的开发。中国的煤炭企业必须要对世界内经济有待发展且对煤炭有需求的国家进行分析研究,在企业内吸纳大量有用人才,实现国外市场的开发,对国外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和了解,实施相应的营销策略。同时铺设煤炭运输路径,实现煤炭的出口,有效解决国内货品囤积的现状。另外,开发国外市场也不只是进行货物的出口,还可以在国外实施采矿,对其提出技术咨询、经验讲解、资金支持的服务,利于中国煤炭企业发展良好的优势,与国外煤炭市场实现协同发展,谋取共赢。

(二)改善产品,缓解环保问题压力

煤炭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污染,由于国内出现的雾霾严重、沙尘暴等环境污染,导致煤炭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针对国内目前存在的低碳环保的压力,煤炭企业应当对自己营销的产品做出改善,顺应全球对于环保的呼声。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改善,减少或者摒弃原来污染严重的煤炭的生产,转而开发新型产品,着重生产对环境危害较小的产品,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煤炭企业顺应时代的发展。

(三)转换营销理念

原来的煤炭企业过分注重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两个方面,反而对于产品推广和尊龙凯时最新的售后服务等环节没有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会引起煤炭市场营销中出现薄弱环节,使煤炭企业难以实现长足发展。因此企业必须吸纳大批人才投入市场营销的薄弱环节,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加大产品推广,提升产品的营销量。我国煤炭企业必须摒弃原有的注重关系的营销模式,要顺应当代市场的发展,根据市场的变化实施相关策略,并且对营销模式做出改善,实现企业的不断发展。

煤炭产业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 煤炭物流;现状分析;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f470 [文献标识码] b

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能源,相比其它资源,储量比较丰富,但质量参差不齐,分布不均匀。从整体上看,山西和陕西等中西部地区的煤炭资源相对比较集中,但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却是煤炭需求集中地。即使在产煤区当地,开采现状也各自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新疆储量第一但开采难度较大,内蒙古产量第一但地理位置比较偏远,云南小煤矿多且开采水平落后,除东北地区的煤炭能够自给自足外,其他产区的煤炭都要进行输出外销。

煤炭运输主要依靠铁路、公路以及沿海和内河水运。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铁路和水路年货运总量中,有40%是煤炭运输,由此可见煤炭物流在我国流通领域一直占据重要位置。煤炭物流系统由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以及整个过程的信息流所构成,存在于煤炭产品的开发准备、生产过程和销售活动的全过程之中。其重点是煤炭产品在煤炭企业和用户之间的实体流动,即煤炭销售物流。销售物流由煤炭的外部运输和煤炭利用两个重要的部分组成。

一、我国煤炭物流现状分析

分析我国煤炭物流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我国煤炭行业上游生产企业与下游的电力、冶金等工业企业分布较为分散,流通距离长,环节众多。因此要实现物料的移动,往往要经过多种运输方式、多种运输工具才能实现。(2)由于煤炭物流自身具备的大宗散货运输的特点,这决定了规模经济和距离经济效应的产生。也就是说,运输的规模大、长距离等特点可以带来单位运量的经济性。(3)铁路是煤炭运输主要方式,但目前铁路运力不足、分配不平衡制约了煤炭供应的发展。再者,公路、水运的运输能力的发展速度也难以满足煤炭物流的需求。(4)煤炭运销公司或部门是煤炭物流的主力军。煤炭物流多是由传统的煤炭运销业务发展转变而来,因此在各产煤大省或大型企业,煤炭运销公司或部门充当煤炭物流的主力军。(5)煤炭物流市场无序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顺利发展。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主要的物流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个体运输户。因为我国煤炭生产存在“散、小、乱”状况,小型煤炭企业中从事煤炭铁路、公路发运的个体运输户数量庞大。以山西省为例,2008年在山西铁路部门立户从事煤炭铁路发运的经营业户就有几千家,从事公路煤炭销售的个体运输户有50多家,他们正逐渐成为山西煤炭销售的主力军。这些小企业将煤炭贸易作为业务的中心,因此主要的赢利点来自煤炭贸易价差。管理粗放、技术落后,导致整个流通环节信息滞后、效率低下,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第二,自建物流公司。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加上政府政策支持,近年来,煤炭产业市场化进程加快,众多小企业被合并,形成大型煤炭集团。大企业倾向建立自己的附属煤炭物流企业,如下属销售公司。除此之外,也有用煤大户如大型发电厂、煤化工企业等自己组建物流公司,在进行煤炭贸易的同时,提供煤炭运输服务和配煤等加工服务,但主要盈利点仍然是煤炭贸易,专业服务水平较低。

第三,第三方物流。企业将自己的物流运输外包给专门的物流公司,或者与大型煤炭企业成立的向外拓展业务的物流公司建立物流业务联系。与上述两种方式相比,第三方物流的效率较高,但目前这种方式运用的较少。核心业务从煤炭贸易转型为煤炭流通,在从事流通贸易的同时提供专业化的煤炭加工和数字化配煤等服务,这种准确、高效、全过程的煤炭供应链服务将作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主要基点。

二、煤炭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化程度低,缺乏配套的物流数据支持

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煤炭企业的应用面仍然十分狭窄,煤炭物流行业的网络化并没有实现。这导致了行业中的信息壁垒大量存在,信息共享也因为传输效率的低下而无法进行,“信息孤岛”随处可见。虽然erp系统在大部分企业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系统内部的信息交流传播的范围比较有限,实现高效物流所需要的信息交流平台并未有所体现。这就导致了现有的管理系统只能够被动地管理现有物资,而无法为物流体系的构建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支持。

(二)自营物流现象普遍,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缓慢

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我国的煤炭物流效率和世界一流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主要是由于煤炭物流的专业化程度不够所造成的。物流在煤炭企业中一直扮演着辅助角色,长久以来并没有被纳入企业利润增加的主要渠道。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企业一直关注的是如何降低开采成本、物资消耗成本以及如何提高矿区的开采效率,忽略了非生产领域的“第三利润源”。尽管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引入我国,但源于行业的特点和传统观念的制约,“第三利润源”在煤炭行业中并没有得到全面落实。在资源数量一定和生产技术水平相当的条件下,企业的物流水平成为了限制企业的发展瓶颈。除此之外,“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发展观念在煤炭企业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许多企业之所以将更专业更高效的第三方物流拒之门外,就是担心采购、销售权的外包,会导致额外利润的流失。然而,由于缺乏配套的管理体系,往往不但没有赚取超额利润,反而为此投入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影响到了企业整体的运转效率。

(三)煤炭物流市场混乱,造成了过高的交易成本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支撑作用在未来的时间内仍然是长期而稳固的,如何科学的向市场高效地供应煤炭成为物流产业关注的重点。然而,我国煤炭资源地区储备和消费的分布不平衡,为煤炭物流带来了管理不足、流通环节过多等方面的问题,抬高了物流的成本,对市场煤炭价格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目前煤炭物流产业结构规划同一性较差,这造成了地区、行业、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尤其是相对大型的煤炭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附属物流公司,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由于政府部门尚未制定系统的行业标准对企业的行为进行标准规范,造成了部门监管的缺失,阻碍了煤炭物流行业的进程发展。

(四)缺乏专业的煤炭物流人才以及企业内部缺乏专业指导

目前煤炭企业吸收的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的技术型人才,而从事企业管理尤其是物流领域的人才却严重缺乏。目前煤炭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主要通过技术层面提拔,并不具备专业的管理知识,要找到既熟悉煤炭行业背景知识又具备企业管理、物流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并不容易。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矿区的工作条件限制,往往集中在比较偏远的地区,远离城市,即使收入可以保证,仍然不是相关专业人才的职业首选。另一方面,由于煤炭企业内部的自身限制,传统的管理和控制方式与从事物流研究的人才的知识结构并不能很好地相匹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人才在煤炭企业的发展空间。

三、关于煤炭物流发展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企业要提高煤炭物流管理的观念,提高对煤炭物流管理的重视

由于煤炭物流在提高经济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中的重要作用,被人们称为是继降低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消耗之后的“第三利润源”[5],从而逐步受到各级政府及企业的重视。但是基于对煤炭物流的现状分析,发现各煤炭企业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不足,并没有将物流真正视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各个企业要从企业的基层人员到高级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煤炭物流管理的重要性,企业要把一部分在生产领域的注意力转移到煤炭物流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的可能性较小,而且效果不明显。但是基于煤炭物流现状的分析,煤炭物流存在很多问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企业要从根本意识上注重煤炭物流的管理,因为煤炭物流的管理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还可以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

(二)注重煤炭物流人才的培养

为从根本上促进煤炭物流的发展,培养专业性的物流技术人才是非常关键的。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培养适合自己的物流技术性人才,也可以通过直接聘用高级物流人才,直接实施企业物流方式的改变和提高。还有一个更长远合适的方法—企业和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企业为学校提供资金和实习场地,学校为学生提供技术和知识,培养出拥有专业的物流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物流人才。

(三)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煤炭物流评价体系

为促进煤炭物流的发展,企业可以建立物流评价体系,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该体系应涉及到煤炭物流的成本、效率和社会责任(比如: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程度)等方面的评价,而且这些评价尽量使用量化指标,以便于企业内部和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降低煤炭产业物流成本、提高效率同保护环境有机结合,构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物流评价体系将是企业煤炭物流快速发展的捷径。

(四)发展绿色物流

我们在过分追求煤炭物流成本和效率的同时,不能忽略煤炭物流带来的环境成本。煤炭物流过程中都有可能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从煤炭开采、流通加工、销售到废弃物,这一系列的程均包含着大量非绿色因素。而这些因素的存在不仅影响着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对资源、环境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企业要注重发展绿色物流。

(五)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煤炭物流业向产业化、集约化发展

对于中小型煤炭企业,由于专业化物流服务和经营管理水平有限,利用第三方物流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以便企业不断扩大规模。而且第三方物流有专业的物流服务,可以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专业的物流服务还可以给企业赢得更多的客户。

(六)建立物流信息交流平台

物流信息交流平台可以延伸到国内各主要产煤区、矿业集团的平台办事处,构建服务平台网络,也可加强国际合作,做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建设信息期刊及平台信息网站,及时供销采购信息。平台要不断创新,不断寻找低成本、高效率、低污染的物流模式。该平台还可以为企业提供物流技术的咨询服务,促进企业煤炭物流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汤希峰.余静.煤炭物流系统体系结构的研究[j].物流技术,2004(10)

[2]侯瑞刚.煤炭物流产业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5)

[3]李嘉琪.资源整合下煤炭物流的发展策略[j].经济视角,2010(14)

煤炭产业发展现状篇4

一、新形势下煤炭企业产业转型对策

1.制定科学完善的发展方案

煤炭企业在进行产业转型时首先要制定完善的发展方案,对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研究,剖析自身的特点、市场的变化和行业的竞争格局,做到知己知彼,从而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市场。煤炭企业管理人员在制定产业转型策略时,首先需要全面了解自身企业的状况,结合企业实际状况,从而保证制定计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尤其是对于企业领导层,要注重实现煤炭企业多元化发展,必要时可以成立专门的战略制定机构,保证煤炭企业的转型质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满足更广阔的市场需求。其次,管理人员在制定经营发展战略时,还要有自身企业的特色,尤其是要加大煤炭企业产业文化转型,让员工对产业转型有着深入的了解,能够积极配合企业各部门进行产业转型工作,提高产业转型质量和转型效率。第三,管理人员制定的发展方案要有科学性,比如对于企业经营项目投资状况,管理运行水平、管理运行流程,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等进行全面分析,加大对项目决策、项目实施和项目后续管理的监督,最大限度保障企业产业转型质量,为煤炭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帮助。

2.积极引进先进煤炭发展技术

科学技术作为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它的发展水平会关系到整个企业转型的水平。只有不断增加煤炭企业科技含量,才能够降低煤炭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尤其是对于当前我国煤炭企业来说,它们自身的生产和管理技术相对落后,许多技术已经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特别是绿色设计、清洁开采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由于缺乏先进的开采技术,有的甚至对自然环境产造成巨大的破坏,因此煤炭企业管理人员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引进更多先进技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高煤炭企业技术水平,不仅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同时还需要努力克服煤炭企业原有的生产弊端,以市场为导向,提高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质量。除此之外,技术人员也要加强技术创新,从自身企业实际出发,研发出更具本企业特色的技术方案,在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同时也可以实现企业产业转型的目标。管理人员要定期制定培训计划,加大对煤炭企业员工的培训,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意识,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运用各种技能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强资源利用率。要想实现煤炭企业的转型,管理人员还要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引进,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为企业自身转型提供人才保障。

3.提高煤炭企业市场市场竞争力

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尤为重要,它将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状况,稍有不慎就会缩小企业的发展空间,影响到整个企业的发展质量。提高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首先需要管理人员制定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增强企业转型能力,帮助企业找到更适合自身转型的条件,为今后企业良好发展奠定基础。在转型过程中加大核心主业建设,将煤炭生产与煤炭研发技术充分结合,拉长煤炭企业产业链,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赢得更多市场份额,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煤炭企业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企业,它的生产质量和生产水平与国家的经济命脉息息相关,管理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充分的调查,选择好自身的尊龙凯时最新的业务范围和转型方向,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帮助。除此之外,煤炭企业管理人员要重视自身企业结构的调整,依靠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在资金筹集、项目开发上做出更好的转型方案,让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空间,这样不仅可以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增强企业生产效率,最终达到煤炭企业转型目标。

煤炭产业发展现状篇5

关键词:黑龙江 现代物流理念 煤炭物流

煤炭是黑龙江省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基本物资,煤炭产业是黑龙江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当前世界物流的发展趋势是集成化、一体化、契约化、网络化,而黑龙江煤炭物流仍然保持在以人力、单纯商品运输为主的传统物流水平。基于此背景,黑龙江煤炭物流也要做出调整,制定策略来顺应当前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一、黑龙江煤炭物流发展现状

黑龙江煤炭资源相对富集,累计查明资源量290.90亿吨,保有资源量219亿吨,尚未利用资源量122.94亿吨。黑龙江已形成了以国有煤矿为骨干、地方煤矿为补充的煤炭生产格局,是国家大型煤炭基地——蒙东(东北)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煤炭生产现状

黑龙江现有在生产煤矿的生产能力核定为11431万吨/年,2010年黑龙江原煤产量9706.57万吨,煤炭销售量8933.45万吨,煤炭库存528.54万吨,调入调出销售量8922.53万吨,其中:省内销售量6346.67万吨,调出量2575.86万吨,调出省份11个,主要以辽宁、吉林省为主,调入量为2423万吨,多数是从内蒙古调入。

2.煤炭消费现状

黑龙江2010年煤炭消费量为11050.1万吨,其中工业消费10706.2万吨,占总消费量的96.89%;生活消费120.4万吨,占总消费量的1.09%。煤炭消费主要是工业的生产消费,而工业生产消费中,能源转换投入量比例较大,黑龙江能源转换投入占煤炭总消费的89.53%。黑龙江冬季6 个月的供暖期,决定了供热燃料消费成为生活消费中较大的能源消费部分。

3.煤炭物流基础设施

(1)煤炭铁路运输通道。黑龙江铁路总货运量16558万吨,其中煤炭运输总量11053万吨。2010年黑龙江煤炭经铁路调出总量为3049万吨,除到达内蒙古东部地区11万吨外,其余3038万吨调往辽宁、吉林和河北省,经由的线路为:哈大线1926万吨、拉宾线868万吨、平齐线126万吨、东北东部通道56万吨、通让线62万吨。而黑龙江的四大煤城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和鸡西四矿区,由南向北分布于牡佳线沿线。其中鹤岗矿区经鹤岗线与绥佳、牡佳线相连;双鸭山矿区铁路直接与佳富线相接;七台河矿区经勃七与牡佳线连通;鸡西矿区向西经林东线与牡佳线连接,向南经城(下城子)鸡(西)线与滨绥线相连构成了黑龙江省内煤炭外运铁路物流通道。

(2)公路煤炭运输通道。2010年黑龙江公路总货运量36486万吨,其中煤炭运输总量8906万吨。黑龙江现有高速运输通道两条:一是g11鹤大高速通道;二是g10绥满高速通道。

(3)内河水路煤炭运输通道。2010年黑龙江内河水路煤炭运量为24万吨,主要由沙河子港务局的沙河子港和黑河港务局的黑河港完成。省内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依兰等煤矿的煤炭很多都是通过内河运输完成的。

4.煤炭物流主体情况

黑龙江现有的煤炭物流企业为三类,一是煤炭生产性物流企业主要为黑龙江龙煤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黑龙江煤炭物流企业的主体,规模较大,设备先进。二是煤炭消费性物流企业,也是黑龙江煤炭物流企业的主体,具有一定规模的储运能力。三是煤炭商贸流通企业,达1000余家,多数规模较小,经营范围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小。

二、黑龙江煤炭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专门机构管理和现代物流理念

黑龙江目前没有专门机构对全省煤炭物流业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物流管理职能分散在各相关的管理职能部门中。这种管理上的条块分割造成了物流链条的断裂,从而影响了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通畅性。因此,虽然煤炭企业每年都在煤炭的运销方面投入巨大,但从总体的运营效果来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不尽如人意。

2.煤炭物流通道基础薄弱、运能不足

铁路集疏运通道能力不足,不能满足黑龙江煤炭集疏运的需求。地方铁路枢纽铁路线路老化陈旧,无法与外部铁路大通道进行高效的对接。扩能铁路通道建设滞后,没有与国家煤炭铁路运输规划相匹配建设煤炭运输专线。大部分产煤区运输的线路为国道、省道,且这些道路部分位于山区,车道狭窄,部分路段需要经常加固、修理,对整体的通行能力造成严重的影响;煤炭矿区内现有通道单一,无与经济腹地相连煤炭专用运输公路。内河航道通航能力低;港口泊位少,船舶小而杂乱,港口吞吐能力不足。

3.煤炭物流管理方式粗放,煤炭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黑龙江专门的煤炭物流企业数量很少,多数情况是由煤炭生产企业开展煤炭物流业务,且分散经营,没有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相当规模的煤炭物流企业,行业内没有完全统一和规范化的煤炭物流标准。黑龙江多数煤炭物流企业尚未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以及gb/t2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明确的岗位职能和行为规范,并严重造成了煤炭物流管理上的漏洞,从而导致了企业内部管理粗放和煤炭物流成本费用居高不下。

4.煤炭物流环境污染和资源损耗问题比较严重

由于煤炭资源本身属于固态粉末状,运输条件要求苛刻,因此传统的煤炭物流运营方式和设备在煤炭运输、煤炭中转和配送过程中导致了对周边环境的高度污染和煤炭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出现。黑龙江多数煤炭物流企业尚未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在经营过程中不能主动采取措施减少煤炭加工、存储、配送和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物流技术落后,物流设施陈旧,导致煤炭物流各环节环境污染现象严重;省内众多小煤炭物流企业缺少现代化的煤仓,煤炭只能露天散装堆放;运输工具大多省传统的火车车厢和敞口汽车,缺少封闭的运输工具。

5.煤炭物流企业服务功能单一,人才缺乏

黑龙江由于受到煤炭物流特定性质的影响,现阶段煤炭物流企业的业务是以送为主的煤炭资源配送,而能够代表现代物流的物流信息监测、订、存货管理、物流供应链管理等都基本不存在,因此,已很难适应现在煤炭物流的发展,很难达到高效增值、快捷准确的客户要求。黑龙江煤炭物流企业缺乏信息交换平台,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供应物流整体规划不够科学完善。黑龙江煤炭物流企业物流专业人才,中高级物流人才更为匮乏。

三、基于现代物流理念的黑龙江煤炭物流发展策略

黑龙江煤炭物流企业应顺应国家煤炭工业兼并重组的大背景,并将现代物流理念积极引入到黑龙江煤炭物流企业的发展中来,使黑龙江煤炭物流企业把握机遇,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尽快做大、做强。

1.树立现代物流管理理念

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商品流通是由物流、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四个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流通形态组成的,也就是说物流业不仅是基于采、产、销、流一体化的后勤保障系统,更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黑龙江煤炭物流企业应当首先改变过去那种依附于煤炭集团企业,引入现代物流管理思想,充分利用现代物流管理的全新理念和新鲜经验,从供应链的视角构建现代煤炭物流体系,实现煤炭物流企业管理上的创新和突破,不断降低物流费用和产品成本,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加强兼并重组改革策略

黑龙江的煤炭企业多为国有企业,而且多为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收益权不明的煤炭生产企业的依附或附属企业。为了经久不衰的发展,一是必须加快煤炭物流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理顺其产权关系,引入先进的管理制度,吸收多元投资,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完全分离,建立多元化的股份制煤炭物流企业,使其向现代化物流企业转化。二是推进煤炭产运销体制改革。通过求同存异,实现合理的空间布局;建立立体运输模式,完善铁路煤运物流体制;实行一体化的服务,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现状等三个方面来实现。三是加快煤炭物流企业横向重组步伐。以现有大型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为助力,借助煤炭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推动力,通过大型煤炭物流企业的强强联合、中小型煤炭物流企业的兼并重组等形式来发展大型、现代化的煤炭物流集团公司,从而来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

3.推广先进物流技术应用

黑龙江煤炭物流企业一是要加快物流信息系统网络化建设,形成信息流,以煤炭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平台为依托,建立全国乃至全球共享的煤炭物流网络,实现以需带送的物流配送方式。同时,将散布在不同节点的煤炭物流企业利用网络技术联结起来,形成物流服务一体化,做到信息共享,实现全程跟踪,避免了供求信息的失真现象。二是对煤炭物流运输中的专用设备进行必要的技术创新,并加快转化使之应用,同时完善煤炭物流的基础条件和改善现有的仓库、场站、运输、装卸等煤炭物流设施,广泛应用edi、gis、gps、条码、射频等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物联网技术。

4.发展煤炭“绿色”物流

在环境共生型经济模式的背景下,黑龙江煤炭物流企业应努力把煤炭行业的“黑色”物流转变成为“绿色”物流。因此,黑龙江政府应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依托,将构建“绿色”煤炭物流纳入发展规划中来,引导、鼓励和扶持相关企业开展“绿色”煤炭供应链建设。一是实现煤炭“绿色”运输,通过选用“绿色”运输工具、保护运输通道周边环境、提高“绿色”运输工具的使用效率等方法把煤炭物流各环节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尽量降低。二是实现煤炭“绿色”中转,通过推广煤炭“绿色”开采技术、煤炭产品推行有效包装制、对运输设备进行全面升级更新或改造等方法来做好运输、储存、装卸、流通加工等诸多环节的工作。

5.实施煤炭物流人才战略

从事煤炭企业物流管理的人员不仅需要达到现代物流管理的要求,还要求掌握煤炭企业各物流环节的基本目标。黑龙江煤炭物流企业的高层领导更要在此基础上科学地制定煤炭企业内部的物流模式。因此,一方面对于专业物流人才缺乏,一是选拔在职人员,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二是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三是派员学习交流培训国外先进经验等。另一方面要加快物流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引进竞争机制、完善岗位责任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使命感,让员工真正施展自己的才华。

参考文献:

[1]国际煤炭网.我国煤炭物流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eb/ol].学术

研究.(2012-08-03)[2011-09-06].http://.cn/xsyj/201

109/06/168351.shtml.

[2]田硕.辽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8.

煤炭产业发展现状篇6

关键词:煤炭市场;现状分析;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1-0112-01

一、引言

煤炭工业一直以来是我国工业体系中非常重要产业。但随着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和发展,煤炭市场的发展却陷入一个怪圈,它既不像电力、石油等工业由国家集中垄断,也没有世界上另外一些国家那样拥有发达的挖掘技术。我国煤炭行业基于“集体、国有、私营”各自任意发展的方针,而形成了现煤炭市场混乱、分布点多、规模小、技术落后、资源浪费等不良现状,同时,由于目前市场中煤炭产品供大于求,导致煤炭产能过剩,使煤炭价格一路走低,直接影响了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让煤炭市场的压力与竞争更加严峻。基于此,本文对现煤炭市场进行深入的分析,同时利用scp分析法指出了目前煤炭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及一定的改进手段与措施。

二、当前煤炭市场s—c—p的分析

(一)煤炭市场的结构分析

1.市场集中度。根据目前相关资料统计,煤炭市场是一种原子型的市场结构,根据scp标准显示,这是一种自杀、破环性的竞争形态。2.产品差异化。煤炭产品是以天然煤为原料的产品,各家企业产品只基于技术、渠道等方式不同,使产品差异化不大。3.企业规模经济。按理论分析,企业规模越完整规范,该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越高的。但我国煤炭企业基于“国有、集体、私营”任意发展的方针,使乡镇、个体等规模要求不高,技术工艺不精的小型煤炭企业,对国有煤炭企业标准化生产的煤炭产生了巨大的恶性竞争,致使整个行业发展趋势不容乐观。

(二)煤炭企业的行为分析

1.定价行为。由于当前我国煤炭企业数目多、分布广,使其市场经济体制很难实现调控价格的作用。又由于近年来新建大矿井投产,“大通道”建设畅通导致煤炭产能过剩严重,煤炭价格持续走低,同时,我国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与国内对煤炭供求关系不断变化,加剧了煤炭企业的定价难度和企业经营风险。2.兼并重组。兼并和重组方式规范行业生产运营模式,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但我国煤炭企业仍受到早期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加之政府干预较多,区域性企业经营较明显,导致兼并重组行为一度停滞在瓶颈期,没有进步和发展。

(三)煤炭企业的绩效分析

1.自我调节机制失效。由于我国国有煤炭企业自我调控的能力差,更新与改进步调偏慢,但基于较高的壁垒却无法退出,中小型煤炭企业虽然灵活,但挖掘工艺技术不高,使二者产生恶性竞争,造成落后技术淘汰先进技术的奇怪现状。2.中小型煤炭企业浪费严重,安全性差。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小型企业煤炭采集的回收率只能达到10%~15%,而国有煤炭企业的回收标准是70%,使煤炭资源浪费。同时,中小型企业无设计、无图纸、无制度,生产开采过程中安全事故频繁,恶性影响严重,这也是我国需加强煤炭行业安全检查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创设良好的竞争环境

基于当前煤炭市场结构持续恶化情况。1.处理好中小型煤炭企业开采过程中资源浪费现象和安全故事高发问题,可通过规范企业制度,相关部门加强监督和有偿使用等方式加以改善和控制。2.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以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此缓解国有煤炭企业人员多、效益差等问题,促进国有煤炭企业的发展。3.完善绩效差企业退出煤炭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也就是依靠政府宏观把控,不断完善“关闭破产”政策及“下岗再就业”渠道,使自负盈亏的企业能有效退出煤炭行业。从而为煤炭行业创设良好的竞争环境。

(二)积极推行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战略

基于当前煤炭市场行为方式发展劣势。1.鼓励和支持有优势和有实力的国有大型煤炭企业主动采取收购与联合等方式,促进煤炭行业中兼并重组模式的发展,以解决许多煤炭企业盲目扩张,导致产能过剩等问题。同时,也利于对煤炭市场发展趋势的整体把控,有效维持供求关系平衡,以缓解煤炭价格持续走低的问题。2.国家应配合企业大力促进大矿井开发及运输渠道建设等,使煤炭畅通地运送到华东、华南等重点消费地区,以促进产量销量增加,实现经济效益提升,同时,国家应加强宏观经济的把控,以缓解对煤炭需求的降低与进口煤炭量增加的问题,最终使产能过剩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三)积极发展洁净煤技术,减少煤资源浪费

当前国际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在推行洁净煤技术,不仅可以增加煤资源的回收率,避免煤资源过度浪费,同时也会减缓环境的污染。因此,我国政府应顺应煤炭开采的发展,支持和鼓励新型煤炭挖掘技术,适当利用宏观强制手段控制不规范挖掘技术和工艺的使用。同时,国有大型煤炭企业也应积极配合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要求,使用最新挖掘技术进行开采。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环保,节约运输资源,又能较好地控制对挖掘技术差的中小型煤炭企业进入行业的壁垒作用,使国有煤炭企业的技术得到充分的使用和推广,提升煤炭资源的品质。

总之,当前我国煤炭企业要突破瓶颈,取得发展,就要从多方面来改进和完善煤炭市场的竞争状况,调节煤炭市场的行为模式,促进煤炭市场绩效得以提高,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大力鼓励和支持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发展和洁净煤技术换代,促进和实现我国煤炭市场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和发展。

煤炭产业发展现状篇7

关键词:煤炭销售;资源计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354-02

一、煤炭销售科学体制

伴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煤炭行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并实现了大规模建设扩充,在煤炭人的共同探索、不断发展中,煤炭企业逐步适应新形势、总结管理经验、迎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考验,并创造了新型管理模式,令传统营销机制得到了全面改革,致力于做大做强。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则创建了四位一体的管理运输格局,拥有自己的铁路运销单位、煤炭经销单位、公路营销单位与国际贸易单位,同时创建了煤质中心、战略信息研究中心、研发洁净煤中心等研发、煤质管理与综合经营机构,其营销的良好格局逐步得到了确立。通过完善的运输格局发展建设,煤矿企业可全面提升经济效益,通过构筑一体化产学研体系,全面扩张经营规模与贸易功能,提升煤炭生产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并真正推进煤炭运销产业发展规模的持续扩大与领域的不断扩张。

二、煤炭企业销售格局的完善建设

(一)合理调整煤炭企业销售结构

煤炭企业为提升销售综合水平,应适应市场格局变化、时代需求持续优化调整煤炭产品的销售结构,对煤炭订货品种与行业结构进行持续优化,并由传统单一动力煤管理销售逐步转型为多品种、多元化、多渠道的煤炭效益型销售模式。例如煤炭企业应努力拓展喷吹煤、洗精煤与洗块煤等优质的效益型产品的平衡发展,打造优质煤炭品牌,优化调整的煤炭品种结构与销售结构,为煤炭企业创造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推动其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二)优化建设销售煤炭通道

煤炭销售阶段中铁路运输一直是行业的瓶颈问题,并持续对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制约影响,为扭转这一不利格局,煤炭企业应着手优化建设销售煤炭通道,争取铁路的核心重要运力,令品牌煤与铁路的重点运力实现显著增长,并扩充铁路外运总量。同时煤炭企业应大力发展公路综合运输,扩充运输规模,提升销售能力。另外煤炭企业应发展铁路自营公司,创建煤炭装车点,提升综合外运能力与铁路总运量,进而全面完善外运格局通道,令其具备一定规模,并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引领煤炭企业真正实现快速发展。

(三)创设“四位一体”煤炭企业销售格局

完善的煤炭企业产品销售通道优化建设,可令其实现以铁路运输营销为主逐步发展为自营铁路、铁路、战略装车点、公路四位一体的营销格局,并促进其在铁路运营、运销、公路营销与煤炭经销公司的联合经营与管理负责中实现协调与多元化的发展。该实践进程中应将铁路销售营销作为主体,自主营销、公路营销及装车点营销作为辅助补充,进而令四类营销公司及模式实现互相补充与配合,促进营销管理信息共享,通过周密的配合全面依据运销公司综合部署开展煤炭企业的科学营销工作,进而为其的良好、健康经营管理创设有力保障。

三、煤炭销售资源分配管理包含的问题

基于煤炭生产产品与煤种的多元化与丰富性,产量标准不均衡、每月数据不一致,给煤炭企业销售资源组织分配提出了复杂性、多样性与较大可变性问题。在没有构建统一四位一体管理销售模式之前,各煤炭销售分公司为全面完成销售任务,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势必包含争抢煤炭产品资源、市场份额与用户的不良竞争状况。同时,各煤矿企业还包含公路、铁路装车运输没有合理分清主次,存在以次充好、装车运输质量较差、严重亏吨等不良现象。再者,各个基层矿井在开展煤炭产品销售进程中还包含装车管理秩序混乱、没有良好的顾全大局、没有分清主次,一些公路用户恶意的抢装煤炭等不良问题,对各个煤矿企业的健康、秩序化的经营销售与资源管理造成了较大的不良影响。

四、强化煤炭企业销售资源实施计划管理的科学必要性

煤炭企业在逐步形成了四位一体管理销售格局的基础上,对销售煤炭资源实施有序、科学的计划管理具有现实必要性。依据全面学习与践行科学发展观,煤矿企业应结合四位一体战略化营销格局相关要求,为深入开展煤炭销售统一计划资源管理,进行合理科学的煤炭装车与外运安排,确保煤炭销售经营的最优化结构、最大化效益、合理化布局。同时应依据各个煤矿的库存与生产状况、公路、铁路、自用与自营市场状况、现实用户需求进行销售方式的统一调整,并对销售资源作出计划性的统一分配。

(一)煤炭企业销售资源实施计划管理的科学原则

煤炭资源的科学计划管理应遵循统一实践原则,即应以铁路运输营销为主体,辅助开展公路运输营销,铁路销售应以国铁为核心主体,辅助开展自营管理。而公路销售则应以重点长期合作的用户为核心,辅以国贸、经销公司与小用户。当然无论进行公路营销还是实施铁路营销,均应对煤炭总公司树立的确保重点、优先品种煤、效益煤、兼顾一般营销理念进行严格执行。同时对煤炭企业销售资源实施有效的计划管理应具体由运销公司的相关计统部门进行承办,设计实践预案,并报送至总公司运销会议作出综合的研究决定,煤炭企业各个部门则应进行严格的执行。

(二)煤炭企业销售资源实施计划管理的实践策略

煤炭企业实施计划管理实践中,各个生产矿井应在每月月底向总公司运销统计部门进行次月生产、公路、铁路销售建议计划表的提报。同时在每月月底,运销公司、煤炭经销单位应面向计统部门提交各个分矿点采购煤炭的次月建议计划表与销售建议计划明细表。煤炭公路公司则在每月依据各个矿井的用户需求、地销状况面向运销计统部门报请次月煤矿矿井品种明细表及具体销售预案,同时应提供具体的分析市场报告与采购煤炭、重点用户经营生产状况的相关说明。煤炭运销公司的管理计统部门应在全面收集各单位具体报表之后,依据集团企业的总体销售生产计划参照各个矿井出具的销售生产建议、本月及上月各个矿井单位公路、铁路、自用、自营的实际销售状况,煤炭经销、公路公司、日常运销单位的计划建议量,依据销售煤炭统一资源计划管理科学原则,作出综合平衡后,制定全局各矿次月分渠道、分品种的总体营销预案。在总公司次月运销工作会议上,计统部门应对具体的销售预案作出相关说明,而后通过集体会议商讨后则由公司总经理履行签发权力。煤炭企业各部门则应实施严格细化的执行,无论任何子单位、部门不应扰乱正常营销管理秩序,作出自我主张,影响销售资源的科学计划管理。煤炭运销公司的相关调运部门应依据该方案进行各个矿井外运煤炭的计划组织,结合总公司运销调度要求命令面向生产矿井传达下发铁路运销装车安排,铁路运营与公路公司应依据通知单传达计划总量并安排矿井装车外运的具体数量。公路公司、运销单位与铁路公司应依据销售方案进行严格的销售组织,运销、经销单位应依据相关销售方案合理组织运输车辆到矿点指定地点进行定量采购。煤炭企业各个生产矿井则应依据总公司运销部门下发的分配单通知严格组织公路外运与铁路装车,应确保有序的装运,首先应进行铁路装车,而后再进行公路装运。倘若面临紧张的资源状况,则应首先为铁路营销运输装车提供必要的保证。煤炭企业各个部门应每日召开必要的调度会议,并对具体各项执行状况作出汇报,对于特殊需要调整的状况,应进行各方计划平衡,由经营各个单位面向运销计统公司部门出具书面报告申请,报请总公司执行批准,当获取批准并进行幅度调整的原则基础上,应控制不大于销售方案安排的上下百分之十幅度。同时煤炭公路公司应合理创建调度每日台账,并进行每天外运汽车运输状况的全面通报。

五、煤炭销售实施资源计划管理的良好试运行效果

为说明煤炭企业实施销售资源计划管理的运行效果,我们可通过对煤矿企业的管理试运行进行衡量评估,通过持续深入的观察跟踪,不难发现在实行计划管理一定阶段后,煤炭销售单位与矿点均能树立牢固的全局思想,依据总公司制定的分配资源销售计划方案进行科学的销售组织,同时各个矿点能依据总公司方案进行计划进度的调配安排,令公路、铁路运输的装车营销更加规范有序。另外企业煤炭品种的销售则更加旺盛,营销比例实现了明显提升,并显著增加了煤炭企业销售的平均收入效益,取得了稳步上升的综合销售业绩。由此可见煤炭企业实施销售资源的科学计划管理十分必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语:基于煤炭企业销售实施资源计划管理的现实必要性,我们只有完善建设企业销售格局、科学建立销售体制、依据分配资源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实践管理策略途径,才能全面提升煤炭企业综合营销水平,优化资源管理营销格局,并促进煤炭生产营销事业的持续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运销公司

参考文献:

煤炭产业发展现状篇8

关键词:煤炭产业 煤炭运输 物流

1 陕西省煤炭产业运输物流发展现状与趋势

陕西省位处中国腹地,对外的铁路干线主要有陇海线、宁西线、西康线、宝成线、侯西线和神朔线等线路。陇海线西起兰州,冬至连云港,途中与京广、京九、京沪三大铁路干线相接,是陕西省比较重要的运煤通道;宁西线从西安枢纽引出,向东至南京,横贯五省和六条南北干线,分别与焦枝、京广、京九、淮南、合九、京沪线相接;西康线北与陇海线相连,南与襄渝线、阳安线相连;宝成线北接陇海线,南经成都可与成昆线相接;侯西线西接西康线、神朔线、包西线、陇海线,东接侯月线,与新焦、新菏线共同构成了陕西煤炭运往华东和日照港的出省通道;神朔线北接包神线,南连神延线,东贯朔黄线,是我国继大秦铁路之后的第二条西煤东运大通道。

陕西省的公路修建是以西安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四方向辐射进行的。在“十二五”交通运输规划中,预计到2015年将全面建成列入国家公路网规划的六条高速公路,使陕西省高速公路突破4000公里,同时还将实现省内公路干线网规划的“一纵、三横、两环”的次骨架系统,二级公路达到3414公里的目标。但是近期陕西省的公路建设主要还是集中在关中地区,陕北的公路建设则较为落后,特别是陕北到关中地区的公路比较少,只有210国道和西包高速,制约了陕北地区能源资源的运输物流。

2 陕西省煤炭产业运输物流存在的问题

2.1 煤炭铁路运力严重不足

陕西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炭输出省份,运力矛盾已经成为影响煤炭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包西线作为纵贯陕西省中北部的唯一铁路干线,是陕北煤炭南下的重要通道,其设计运能约为2500万吨,煤炭实际运输约为2000万吨,但是由于西延段设计能力仅为1200万吨,目前处于严重超负荷状态;神朔线是神华集团修建的国家i级电气化铁路,在二期扩建后运输能力达8000万吨以上,但是其主要用于神华集团的煤炭外运,无法保证地方企业的煤炭运输。这就使得陕西煤炭的运输缺口极大,一方面造成产煤地区有煤运不出去,煤炭企业相互竞争压价,影响了企业经营利润;而另一方面又造成用煤地区没有足够的煤炭供给,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当地经济发展得不到有效保障。

2.2 煤炭公路运输体制不健全

作为铁路运输的补充形式,随着近年来铁路运力的严重不足,公路运输逐步发展起来。但是陕西省的公路建设还不完善,通往煤炭主产区陕北的公路比较少,特别是连接煤矿和运输主干道的公路,其路面状况和通行能力都比较差,不利于煤炭企业的公路物流;其次,陕西煤炭公路运输物流还没有形成一个正规的体系,缺乏有效的监管,无法保障煤炭的公路运输物流质量,容易产生货物到达不及时、货损率比较高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另外,公路运输煤炭的价格机制有待完善。公路运输的费用远远超过铁路运输,且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定价模式,运输费用基本都是与客户之间互相协议达成的,这不利于保障公路运输的正常利益。

2.3 煤炭运输物流的现代化程度不高

陕西的煤炭运输物流在很大程度上还延续着计划经济的物流模式,现代化程度比较低,既不利于运输物流资源的有效配置,也不利于降低运输成本。首先,公路运输资源利用不充分。陕西的公路运输还处于发展阶段,缺乏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有力支撑,接受信息的能力也比较差,运输物流信息掌握不充分,容易造成空载等现象的发生,严重浪费了运输资源,造成了运输成本的居高不下;其次,公路运输线路规划不合理。陕西的公路运输物流大多脱离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的科学指导,路线选择主要以经验选择为主,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迁回、倒流、过远等不合理运输现象的发生,不仅降低了运输物流效率,还增加了运输成本;另外,单一的煤炭销售方式阻碍了煤炭企业的快速发展。

3 陕西省煤炭产业运输物流发展建议

3.1 健全企业组织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首先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陕西煤炭企业应立足实际,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企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理人之间的权责边界,合理安排组织结构中的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避免出现重复管理或管理漏洞等现象。其次,设置合理的煤炭企业组织结构;建议陕西煤炭企业转变传统的垂直化组织设置,逐渐过渡为高效、节约型的扁平组织结构。最后,提高陕西煤炭企业的市场化意识;煤炭企业应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努力转变自身角色,增强企业的市场服务意识及服务质量,遵循以销售决定生产的思想,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煤炭生产计划,努力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

3.2 保护煤炭资源,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陕西煤炭产业运输物流快速发展,需要以节约煤炭资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基础。通过并购、收购中小型煤矿来整合陕西省煤炭资源,集中建设大型的现代化煤炭生产矿井,在开采过程中采用成熟的资源开采工艺和技术,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对能源的掠夺式开采,提高资源回采率,增加资源利用效率,还可以促进煤炭行业健康发展,建立起煤炭工业生产规模化、设备现代化、经营市场化、管理信息化的新型企业格局。同时,提升煤炭企业科技含量,延伸煤炭产业链,发展新型煤化工产品增强资源利用效率。

3.3 进一步规范煤炭价格市场,组建陕西煤炭行业协会

建议充分使用市场的调控能力,取消煤炭价格“双轨制”,保护国有大型煤炭生产企业的经营利润;同时成立陕西煤炭行业自律协会,从维护国家利益的大局出发指导煤炭企业及相关行业的生产运行。合理划分煤炭销售市场,通过经济手段调节各企业的市场范围,即中小型煤炭生产企业销售市场主要限定在民用消费上,大型煤炭生产企业主要用于满足各地电煤需求,以此达到稳定煤炭市场价格,遏制中间环节过多、乱收费情况严重的现象。

3.4 积极争取政府的有力支持,为优化改革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首先,企业的发展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但是又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建议陕西省政府在政策上引导煤炭产业发展思路,调整煤炭产业结构,优化煤炭资源配置效率。其次,煤炭企业要实现现代化,煤炭行业要发展必须依靠大量的资金支持,建议省政府进一步为煤炭产业拓宽融资渠道,实现融资多元化,充分解决煤炭企业设备更新缓慢、技术落后等问题。最后,建议政府着重扶持企业的科技水平,借鉴国内外先进煤炭企业的发展经验,为陕西煤炭企业引进适应本省省情的高新技术与发展模式,科学、高效地利用煤炭资源。

参考文献:

煤炭产业发展现状篇9

关键词:新形势;煤炭企业;经济管理;现状;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一形势下,煤炭企业的经济管理对于企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整体而言,传统经济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求,为了形成煤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进一步探索新型管理方式,加快煤炭企业经济管理的改革步伐。

一、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煤炭企业发展步伐的逐步加快,煤矿产能已经接近我国拟规划煤矿的产能要求,但是,目前煤炭企业经济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一)管理理念落后

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日趋加快,但不少煤炭企业仍固守着传统管理理念,难以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一部分企业仍将“产量”视为企业唯一的发展标准,实际工作过程中缺乏创新,不能主动引进和吸收新技术。一旦企业出现困境,无法提出有效的尊龙凯时最新地址的解决方案,导致不少煤炭企业难以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发展下去,并面临着淘汰的结局。

(二)信息化水平低

煤炭企业领导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领头羊,但不少领导缺乏足够的创新意识,思想观念传统落后,同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相滞后,有些领导认为只要购进一批计算机,与互联网相连,就实现了企业信息化,这导致煤炭企业很难全面实现信息化,导致企业信息化结构配置不完善,忽视了对企业发展有利的信息技术的综合采集与科学化管理,导致煤炭企业发展受阻。

(三)管理制度不健全

虽然不少煤炭企业已经以自身实际情况为依据,展开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多数企业管理制度仍不尽完善,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也较弱,有些部门甚至只进行象征性的管理,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导致管理部门形同虚设,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煤炭企业经济、社会效益的稳步提升。

(四)煤炭开采技术含量低,设备落后

较其他企业不同,煤炭企业具有设备种类多、单位价值高等特点,导致中、小型煤炭企业开采设备落后,无法及时对设备进行更新,制约了企业的生产。此外,不少煤炭企业仍存在着落后的半机械化生产方式。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煤炭企业机械化程度仅达到42%,煤炭综合利用效率偏低,诸如绿色开采等科技含量及附加值较高的现代化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较少,清洁型煤炭产品仍处于初级阶段,对煤炭产品的加工技术不够深入,环保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均体现出我国煤炭企业经济管理的落后。

为此,加快调整煤炭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刻不容缓。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下,要求我国煤炭企业必须加快改革,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将煤炭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核心,建立大型基地及大规模煤炭企业,推动我国煤炭技术的不断进步,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大力鼓励绿色开采,构建生态型矿山,加强安全生产,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煤炭企业经济管理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一)企业战略未来发展方向

新形势下,煤炭企业需要加快战略性重组与转型,以推动我国煤炭产业结构升级。在长远规划的指导下,企业应明确自身经营与发展方向,以我国煤炭战略发展布局为依据,加快跨省、跨行业重组发展,推动煤炭企业改革。针对重组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发展思路予以解决,科学处理各方利益,加强核心业务,形成企业自身独特的竞争力,实现快速、稳定的发展。

(二)人力资源未来发展方向

煤炭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争得一席之地,必须打造一支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队伍。煤炭企业应树立创新理念,以创新方式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决策、监督体系,为员工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改革激励机制,积极拓展用人、选人渠道,创新选拔机制,将业务技能过硬、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提到领导岗位上来,充分发挥管理人员与员工的积极性,加强同煤炭相关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加强员工培训,实现员工教育由书本教育逐步转变成信息化教育。

(三)管理模式未来发展方向

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是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经济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方式,更是一种管理理念。企业应充分发挥精细化管理的优势,吸收其思想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对企业进行全面审视,通过创新方式、转变认知,细化煤炭管理工作,通过精确、细致的管理,推动企业生产质量及安全性的全面提高。推进精细化管理中,应加快建立本质安全型煤炭企业,积极打造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矿井,从全局出发,优化思路,根据生产及安全要求,综合运用各种现代化技术,完善生产工艺,保障生产质量及效率,逐步提高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

(四)经营模式未来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与国际的接轨程度日趋紧密,煤炭市场受国际市场的影响程度也逐步加深,因此,我国煤炭企业需要综合分析煤炭市场动态发展趋势,加强风险预控,充分利用市场信息,及时掌握市场最新发展动向,关注市场最新需求及政策变化,加强经营管理成本控制,面向客户对市场进行细化,逐步优化自身产品,积极开发新客户,稳步提升产品销量,保证市场占有率,加强沟通与协调,以防暴涨暴跌情况发生。由于对能源约束力越来越大,环境成本压力逐步增强,煤炭企业需要尽快调整投资方式,逐步由依托资源投资转变为依托人力资源优势,朝着高新技术领域转移,控制好发展及扩张速度,进一步加强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

三、结束语

面对新形势,煤炭企业应纵观全局,推动产业模式逐步朝着高端、高效方向转变,逐步实现煤炭企业形成强有力的主导产业体系,结合市场最新动向,针对市场需求迅速实现新产品价值的转变,以更好地占领市场份额,逐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作者单位: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多经煤炭运销分公司)

参考文献:

煤炭产业发展现状篇10

【关键词】煤矿企业机电一体化;意义;现状;发展

随着我国煤炭事业的发展,高产高效成为煤矿生产的最高目标,那么煤电技术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对于煤炭生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矿山综合自动化基础的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它支撑着整个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在煤矿生产的每个过程都起着积极的作用,这一技术对于提高我国煤矿生产的综合实力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为实现高效节能的煤炭工业生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煤矿企业机电一体化的意义

机电一体化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随着煤矿生产不断向深部水平发展,对控制水平和规模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又加速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而采用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装备的煤矿,能够获得更加显著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一个循环促进不断发展的过程。

首先,煤矿企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对于提高煤炭企业的劳动效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煤炭企业的起步阶段,那时基本是手工作业,企业的生产状况非常落后,由于设备简单,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是以手工作业为主,这样就造成了工人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的现象。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机电技术的引入,煤企业生产逐步实现了一些机械化水平,可是由于不是非常先进,工人仍然处于劳动强度比较大的状态。当然,近几年,由于机电一体化技术迅速发展,并在煤炭企业中被大量运用,很多新型机电设备的投入使用生产彻底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也改变了煤矿企业生产的作业模式,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其次,煤矿企业机电一体化对于提高了煤炭企业安全保障起着重要意义。由于煤炭企业的特殊性,它的工作性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煤矿的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煤炭职工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同时安全生产也关系到保护国家资源与财产不受损失。所以,在煤矿的机电系统中,在安全保护方面要求非常严格,保证设备的防爆性能,这样才能保证煤炭工业的顺利发展。另外,煤矿企业机电一体化对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了群众劳动收入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意义。由于采用最先进的煤矿机电一体化技术,煤炭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煤炭产量也自然大大提升,那么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在稳定中得到了提高,企业职工收入更是显著增加,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同时,由于煤炭企业的快速发展,它也为社会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煤炭企业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近几年中在企业中被大量采用个的技术,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复合技术,它符合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规律,具有很强的优势。由于煤炭生产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它是将数百、数千万吨煤炭从地层深处采掘、运送到地面,所以大量的机电设备应运而生,实现了这一目标。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我国煤矿机电一体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由于煤矿机电一体化水平不断增高,我国煤炭企业机电设备不再完全依赖进口设备的引入,有一部分设备已经能够国产化,并且在生产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中远距离遥控技术及部分机电一体化高端电器原件已经被应用到煤炭采掘机械中,采掘机械部分控制、自身检查检测及监控均已经实现了电脑程序化,这给采掘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之相关的技术也不断加入到机电一体化技术中来,于是信息流成为机电一体化的主要特色。当然,和机电相关的产品在性能和功能方面均实现了质的飞跃。煤炭企业将这些先进的技术应用于煤矿机械中,使煤炭生产又一次得到了质的飞跃。

三、当代煤矿企业机电一体化的发展

目前,在矿山开采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的机电设备,其主要特点是其拥有高可靠性、功率小、保护功能完备、维护简便等优良性能。但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综合自动化生产需要,今后的煤炭企业主要研究开发以微机为基础的矿井安全监控及专家系统应用,开发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矿开采配套设备的核心装置,积极研制具有多种功能的煤矿机器人,以增加煤矿机械机电一体化产品的通信功能。虽然我煤炭企业在机电一体化上取得了不错的进步,但是今后煤矿企业机电一体化发展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是机电设备系统化。虽然,我国的大部分煤矿的机械设备部分采用先进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但这些设备还很零散,还没有形成系统化态势。而且这些先进的设备往往只有一些国有新建大中型煤矿才被采用,而很多传统的中小煤矿几乎还没有应用到这些设备:第二是机电设备程序化。目前,我国的机电一体化应用虽然已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煤炭企业的机电装备上在程序化的应用却是很差,尤其与国际同行业相比差距更大:第三是机电设备环保化。今后煤矿企业开发优质、高效节能、环保、噪声低、低污染、低粉尘、可靠性强的技术设备,是煤炭企业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煤矿采掘行业的发展趋势;第四是信息化。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将改变企业的管理模式,使煤炭企业经营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加入wto以后,煤炭企业将面临更激烈、更残酷的国际竞争。为迎接双重挑战,国有重点煤炭企业需要尽快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达到强化安全生产,宣传企业形象、减少内耗、提高内信息的传输速度都有极高的作用,这也是我国煤炭企业机电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需要,煤炭企业的地点一体化技术要向更深层次的水平发展,这样会更有利于促进从这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目前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更强大、性能更优越,使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越来越强,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因此采用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装备的煤矿,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加显著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也是一个煤矿企业循环促进不断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