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音乐教学计划十篇-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4-02-27 17:52:09

中职音乐教学计划

中职音乐教学计划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 音乐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161-02

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还不够重视。例如,对于大众化的音乐教育,只有少数的高职院校成立专门的音乐教研室或艺术教研室,引进音乐教育师资,开设音乐选修课,将音乐教育课程列入正常的教学计划。很多高职院校对此没能引起重视,专职的音乐老师几乎没有,大部分都是兼任的。高职院校的学生音乐基础较差,原因在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中小学音乐教育过于薄弱。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开设音乐选修课已成为高职院校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亟须得到重视、研究与探讨。

一、开设音乐选修课的目的

根据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的要求,我国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目标是:“在各级师范学校、学院,普通高校普遍设艺术选修课,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艺术教育体系打好基础。”普通高校以实施美育为目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通过设置音乐选修课面向非音乐类专业大学生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这一途径,落实到具体的音乐教育形式。

第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从而达到育人的目标。音乐是美的,但对于一种美的音乐每个人有不同的态度,正确地理解音乐要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因此,怎样吸引学生喜爱并欣赏人类创造的音乐精华,这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和学生同样不满足于仅仅是一种音乐的享受,他们渴望更多地体验和理解作曲家通过作品所传达的某种东西,因此该课程最终是要吸引学生去听音乐、喜爱音乐,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第二,音乐欣赏课可以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艺术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和有效途径。各类艺术活动对跨世纪人才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大学生思维敏捷、视野开阔、求知欲强,校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学生艺术团等应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使艺术的教学与活动相结合,互相补充促进,并在艺术活动实践中体验。如可通过开展班际歌咏比赛,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高职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缺乏

目前,高职院校基本上很少设有音乐教研室,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学团队,大部分都是由行政人员或辅导员老师兼任,而这些人员平时又有大量的行政管理工作。因为没有专职的教学团队,师资得不到保障,所以很难形成有效的教学机制。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考核等都不是太规范,教学效果不佳。

(二)学校不够重视

艺术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手段,高校的音乐教学特别是交响音乐欣赏这门课的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载体,能很好地促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对跨世纪人才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从而能达到培养“四有”新人的目的。因此,高等院校作为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园地,应该认识到音乐教学在素质培养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音乐课程不属于高职院校教学的主干课程,很多学校认为可开可不开,如果有学生选修,学校就简单开设一些公选课,随意性很大,课程量的设置也很少。有些学校根本没有列入教学计划;有些学校虽然列入教学计划,但是重视度不够,认为上选修课的老师并不一定要求是专业的教师,只要懂一些音乐就可以了。这种状况造成音乐课程教学水平不高,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三)音乐课程教学设施差

音乐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音乐学生的学习不仅要求高水平的教师在专业技能上加以指导,教学设施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因为不是艺术院校,学校对于设备的投入较少,只有一些非常简单的音响设备,满足不了教学的需求,这造成教学效果十分不好。由于设备简陋,老师的教的积极性不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四)学生基础薄弱

调查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十分渴望学习音乐。首先,从邕江大学每个学期的选修课音乐鉴赏课程的选课情况来看,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非常多,甚至很多学生因为名额有限的原因而选不上,可见他们对音乐教育的渴望程度。但是,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都是来自县城、农村,接受音乐教育的机会不多,因此他们的音乐基础比较差,但这更加凸显了加强音乐教育的必要性。其次,大多数同学都愿意上音乐课,并具备一些音乐基础知识,但对音乐基本理论及对音乐的认知情况堪忧。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目标提出:高职职音乐艺术教育人才要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包括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但这些对于县城、农村来的学生生源,是比较欠缺的。再次,大多数学生都很少参与音乐活动,接触并喜爱高雅音乐的大学生普遍偏少,这和学生们从小的生长环境以及教育条件是分不开的。

三、对策

针对高职院校音乐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

(一)引进专业的音乐教师

从高校发展看,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不仅需要大师、骨干,更需要团队。引进教师是解决当前高职院校音乐老师不足、改善教师结构的重要途径,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方式。很多高职院校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以邕江大学为例,近年来从艺术院校招进了不少优秀艺术生,充实了师资队伍,音乐教育也从无到有,到现在逐步进入正轨。

(二)把音乐教育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在教师引进、教学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力度

中职音乐教学计划篇2

关键词:中职;音乐教学;体验式教学

0.前言

我国教育事业中,中职教育是其中重要的部分之一,而秉持着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的理念,音乐教育也逐渐在中职教育中普及。但很多老师认为认为这只是一门副课,不需要太重视,而且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也不会与课堂进行对接,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和特点,使得这项艺术课程在中职教学体系中无法发]其应有的作用,无法适应中职教育发展更新速度。新式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为中职音乐教育带来了转机,体验式教学的实施可以提升音乐教学在中职教学体系中的实际意义。

1.体验式教学模式构建

音乐课程的教学体验模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课堂体验式活动,更是是教师与学生一个知识体系不断的交流对接过程,教育者要充分的考虑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与自己的教学内容目标相结合,精心设计师和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境,并且在课前安排好相关的任务,提升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由浅入深的带领学生去领悟感受音乐,根据自身对音乐的感受去解析音乐,展开想象,然后再将自己的想法总结起来,由教师对其进行点评,将课堂内容完整的归纳和升华。

体验式教学的框架结构一般包括以下这几个环节:学习项目的制定--教学情境的设计--学习小组的分配--任务的布置--确定任务的启动实行--检验成果--项目结果的分享和感想表述。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亲自体验来实现主体性的价值,教师作为这项项目的总策划者和成果检验的人,要将学生准确无误的放在执行者的身份上,学生实际去操作,与音乐产生一种奇特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刺激学生的创作潜能,这就可以达到音乐教育想要的效果,可以在无形之中就完成课程规定的计划,让学生从中学到有用的音乐相关知识。这种独特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实现突破,在教学的场地和考核方式上也会有一个突破性的,拓宽音乐教学的活动场地,不再仅仅局限于已有的教室内,也可以利用操场,户外,以及一些文艺型活动,例如文艺晚会,歌唱比赛等,将对于学生成绩的考核分为两个阶段,上课实际过程中的考核和期末的考试相结合,保证每个音乐项目活动的有效实施,让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集中,感受到项目的压力,从而刺激学生的欲望,改善学生在课堂上散漫,混乱,放肆的现状,给课堂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2.正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体验式教学做好准备

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思维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对他们的实际拥有的音乐基础做出一个正规的分析,这些必要步骤都是音乐教学体验式教学开展的前提条件。音乐教育是否能够顺利地进行,学生的音乐基础就是直接影响因素。举例说明,音乐老师在给学生上课时,自身有基础的学生就能够很好地接受老师所教的内容,快速的消化吸收,相比较没有基础的就会有优势。学习音乐的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思维水平,只有拥有一个精神戏迷的思维才能够有机会将这门课学精学透。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同时要考虑到两点:首先是教学内容是否在学生的能力接受范围内,其次是不同学生之间思维水平的差异性。中职院校的学生带有的普遍特点是思维比较开放,思想活动积极,对于音乐特别是当下正在流行的音乐会有着极高的领悟天赋,老师在这些院校,要注重的就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展示出来的不同优势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这些不同闪光点,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成功。

3.把握教学目标,是体验式音乐教学有的放矢

中职院校的音乐老师在切实的了解了学生的音乐基础后,就要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制定一个合理的教学课堂活动计划,将教学的目标明确化,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还要做到学会取舍。

老师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一定要以教学目标位核心思想,围绕此来开展活动。声乐课是音乐课堂最基础最初步的课程,就要让学生实际体验来感受音乐的内在美感。具体说明,老师在教授学生最基本的发声练习时,不可以仅仅向学生口头介绍唱歌时的发声理论,这样学生很难真正的理解,只有让他们通过一定的练习,有了切身的体会才能够真正领悟。体验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联结,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发声音乐练习的活动氛围和场景,从而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发生的要领并且通过各种形式的演唱将发声技巧运用到其中,感受发生的作用,尽快的感受到发声的实际意义,顺利的实现教师想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案制定的方面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差异性,以往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师往往会会略学生真实的心理需求,只是仅仅将教材作为一切的切入点,教学活动的进行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现在改革后,教师要充分的理解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将教育的目标适当的划分,分为一个个小的目标,一个一个顺利击破完成,让学生体会到一种胜利的感觉,加深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

体验式教学的基础就是学生的兴趣,一切活动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带领下学生会进步的更快,音乐教学的效果也会真正达到。教学内容也要和当下的时代结合,这样可以成功的融入学生之中,让学生更有学习的兴趣,并且可以选择通过表演,舞蹈等方式来展现学生,提高学生的舞蹈模仿能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达到艺术教学的真正目的。

了解学生的心理,学着释放学生的天性,允许学生自由大胆的表现自己,运用夸张的舞蹈语言,或者是在造型,构图,色彩肢体等方面做大量的创新设计,表现出他们对舞蹈世界的崭新认识。在教学之前,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让学生选择任意一个舞蹈作品中的角色进行扮演。例如《喜羊羊》《熊出没》《中华小子》等舞蹈作品,捕捉到儿童观看的心理,利用模仿,洗脑,逞能,撒娇等多彩的形式展示出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内涵,学生在了解了具体的内容后发挥个人想想,用自己的理解去表现,即兴表演。这种体验式的即兴表演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表演的长久性激情和兴趣,经过时间的积累,就会逐步的喜欢上这种独特的表达情感方式。

4.结语

随着中职教学体制的改革,音乐教学正逐步成为中职教学改革的重点,体验式教学的开展不仅可以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还可以为其他科目的教学改革打下基础,因此体验式教学是当前中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需要教师不断努力积极探索提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中职音乐教学计划篇3

[关键词]音乐师范生 职业技能训练 微格教学 应用研究

微格教学又称之为微型教学或片段教学,它是利用现代先进视听设备、多媒体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等,有组织、有目的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将复杂的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细划,并对细划的教学环节和技能进行专门训练,微格教学可变因素少,容易控制教学过程,对学生无影响,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迅速、准确,是一种能很好的帮助学习者获取并掌握某一教学技能、技巧的教学方式。其通过几十年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被推广到各个学科教学之中。音乐教学作为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在其教学技能训练中,有诸多复杂的技能,采用微格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音乐师范生职业培训与训练中的诸多难点与问题。基于此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一、 音乐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现存情况

目前,对音乐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教学能力提升的途径,一般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施实完成。

通过笔者多年的音乐教学法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分析,感受到了有以下不足:

1.1不系统、无计划地实施音乐教师职业技能的各种训练。音乐教师所学习和掌握的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技巧只表明他具有音乐教学能力的可能性,并不意味着他具有教学能力。教学能力的形成与提升不是自发的,它需要时间的推移和积累,象掌握一种特定的技能一样,需长时间地、不断地、系统地专门训练。

1.2把教育实习作为音乐师范生职业教学技能训练的最终实施过程。音乐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训练完全依赖于教育实习。而目前音乐师范生教育实习本身也在淡化、流于形式,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各种教学技能缺乏特殊的组织训练,最终以音乐师范生能够组织教学为目的。

1.3现今在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中非常重视教学观摩及集体备课的形式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这些实践活动中,考查、评估、示范的因素较多;缺乏培养音乐师范生教学技能基础的、实质性的训练和演习。在观摩课中,教学第一线的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提供诸多优良的教学技术,但同时也可能会出现诸多不良的教学技术。授课教师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是含含糊糊的一般教学原则,教学常规,观摩学习者只是漠然地看待授课教师,往往不容易把握及运用授课教师特定的教学行为,理解它们的意义,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

1.4教学实践中音乐师范生没有受到足够的训练,没有要明了教师的职业技能和教学技能,仅仅靠课上的体验是远远不够的。已往对音乐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全部倾注于音乐课的观摩、评估和授课体验的总结上,这是把陪伴教师一生的教学技能的改进,陷入到了“体验主义”的框框里。

1.5音乐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最基层的中小学音乐教研室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工作缺乏有效的组织与实施。完全依赖于音乐院校或师范承办的各种进修班或研修班,而这种进修班主要是侧重于音乐教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缺乏对音乐教师职业技能的专门训练。

上述分析表明,在我国对音乐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与培养缺乏必要的手段和措施,对作为终身教育的音乐教师进修缺乏科学、完整的方略和实施办法。

二、微格教学实施的设计方案

训练音乐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微格教学,是借助现代化的视听设备 (摄像机),有系统、有目的的训练音乐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技巧,评估音乐教师的教学能力的一种模拟授课型式。

如何进行微格教学设计方案。

2.1 设计教学计划

进行微格教学一定要有细致的计划,将实施过程分为若干环节,明确每一环节的目标、任务和日程安排。设计各环节与其目标、任务相适应的微格教学课的训练技能、实施方案,组织措施、设备畴划与淮备工作等。在设计微格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全年的教学任务、训练计划,要设计好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案、教学设备、教学方法,以及教师活动设计和学生活动设计,制作好多媒体课件。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更好地、直接地为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服务。

2.2合理调配分组

根据学生的音乐理论基础,唱奏能力等合理分组及学生的音乐专业特点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具体详细地接受,消化上课内容,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机会得到职业技能的训练和个别指导,职业技能的训练效果会更好。

2.3设计训练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分解成单一的教学技能训练,每次上课只训练一种技能或针对一个问题来开展,使教学内容少而且具体,让学生容易学习和掌握。

2.3教学示范展示

教学示范是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实施音乐师范生职业技能微格教学的最重要的教学环节 也是实施教学的主要活动,在示范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讲述教学内容,要起到教学示范的作用,要对学生进行导入、新课教学、深入、拓展、创编等等教学环节的教学示范,也可以播放音像资料,观看音乐教学录像,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2.4直观模拟教学

进行模拟教学是微格教学中培养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师范生学习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的真实显示,其主要特征是角色转换。通过模拟教学,教师和学生可现场观看学生对所学的教学技能与教学方法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讨论和评价获得依据。

2.5及时反馈和评价

音乐师范生在运用微格教学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中的“反馈和评价”是学生再学习的提炼教学能力的过程(如:放学生上课录像,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讨论,教师进行评价)。播放录像可以使学生直观的看到自己教学情况,学生相互讨论能促进交流,为学生充分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总结评价中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要客观的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要充分肯定学生在模拟教学中好的表现,肯定学生的进步,包容学生失败,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三、微格教学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功能

微格教学是一种片段式的模拟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讲练结合实战教学机会。它将复杂的课堂教学分解细化,创设出可操作、易观测的教学环节。学生在练习教学环节时,不再只靠口传心授、心领神会,而是通过不断的实际操作。冲破了传统对音乐师范生教法课偏重理论的讲授方式,运用现代化的教育理论和技术手段讲授课堂教学技能,对学生的培养既有理论研究和分析示范,又有实际操作演示,大大缩短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进程,有利于快速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帮助师范生或在职教师单独训练,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微格教学主要有以下三个功能:

3.1针对

微格教学具有特定的条件和特指的目标范围,教学内容是针对某一教学环节进行单独训练,一段时间内只训练一种技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如设问教学技能的训练,设问就是设置悬念,做得好就能打动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巧妙的提问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始终关注于一个特定的学习范围。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微格教学课上只做一个环节、只练一种技能,可以让被训练者能在较短的时间掌握所教内容,也让指导者容易对被训练者的行为尽快做出评估和反馈,大大提高被训练者的教学能力,改善了被训练者的学习效率。

3.2实践

微格教学是一种实践操作性很强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践训练,可以把教学的理论方法和教学的具体操作,用最简单的形式展示出来,便于被训练者掌握与运用。微格教学的授课时间较短约二十分钟,在二十分钟内要求被训练者将某一环节的教学内容、教学技能完整呈现。受训者可以反复练习、观看自己上课录像,在经过指导教师的集中精力观察和评价、反复指导,有利于受训者教学技能的不断提高。微格教学的实践性同时也加强了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帮助被训练者能够很快的适应实际教学,简化未来音乐师范生的教学实习过程。

3.3反馈

微格教学模式中的教学反馈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准确及时的教学反馈评价对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每一次微格教学实训之后,指导老师通过回放录像、讨论等方式向学生积极反馈相关信息,与受训者一起分析整个试讲过程,找出其的错误,帮助受训者改正错误和不良习惯之后,再一次请受训者试讲。这种不断循环、不断反馈的训练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受训者的授课水平和心理素质,对其今后的教学行为起到显著的作用,使受训者充分感知自己在练习中的行为和表现进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综上所述,对音乐师范生教学技能采用微格教学训练方式,是音乐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方式,弥补了对音乐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不足,可使学生教学技能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对音乐课堂教学的研究进入到了微观的层面,让教学技能的培训内容、范围和效果科学化、规范化,使技能的培训和评价具有可观察性、可记录性和可操作性,快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使之成为学习研究反思的创新型音乐教师,也为改进与提高音乐学科的教研工作开拓了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袁善琦.音乐教学技能[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樊卫生.利用微格教学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4).

【3】郁正民.音乐微格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中职音乐教学计划篇4

【关键词】高职; 表演艺术音乐专业; 人才培养; 目标定位; 培养方式; 人文教育

1 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偏高。培养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是高职教育质量保障的基础。目前,高职院校音乐专业培养目标为:“较强的音乐表演技能,能够胜任专业文艺团体等单位的音乐表演、研究、教育的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定位与本科院校相似,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明显偏高。第一,高职学生无论文化成绩还是专业成绩都不如音乐学院的本科生,因此培养“较强的音乐表演技能”这一目标,对于高职类院校音乐专业来说是不切实际的。第二,“专业文艺团体”要的是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演员,“研究”“教育”应是研究生或本科生的培养目标。

1.2 过于强调“做事”教育。由于受传统“就业至上”价值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忽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状况。高职表演艺术类课程过于强调专业学习,强调“做事”教育,强调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忽视学生的“做人”教育,诸如精诚合作、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教育,以及与人共事的能力培养;追求所学课程的完整性,忽视了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学生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孤立的,不具备举一反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所以,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技能单一及知识面狭窄的状况,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高职教育不仅是“做事”教育,更应该是“做人”教育,表演艺术音乐专业也是如此,否则,学生就无法在竞争的社会中立足。

1.3 未能体现高职特色。目前有不少高职表演艺术专业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管理方式上较多地沿袭了本科教育或是中专教育的模式,没有很好地理解并落实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在艺术内容与艺术实践上对学生的要求,强调课程本位而忽视艺术能力,艺术素质教育抓得不力,使高职表演艺术教育发展成了“本科压缩型”或者“中专增补型”教育。

2 根据学生实际和社会需求,确立高职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1 确立岗位群及就业方向。随着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群众性文化娱乐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社会对具有一定音乐文艺专业知识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艺术培训学校、青少年宫、幼儿园、文艺团体、街道社区文化站等校外教育单位及社会文化活动阵地都需要具有一定的音乐专业知识和表演技能的技术型、操作型人才,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院校表演艺术音乐专业正适合于培养这种人才。所以,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的需求决定了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学生的岗位群和就业方向为:艺术培训学校、青少年宫、幼儿园、文艺团体、街道社区文化站等校外教育单位及社会文化活动阵地。

2.2 依据职业岗位群和就业方向,并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1)具有应用能力所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2)有较强的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忠实肯干、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第一线工作;(4)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这些要求,并从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学生职业岗位群与就业方向的实际出发,将高职院校表演艺术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应用能力所必备的音乐知识和表演技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能安心服务于第一线的技术型、操作型人才。

3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教育的特色,调整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方式

3.1 科学制订教学计划,合理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有了明确的就业方向和培养目标,就可以此为依据制订教学计划。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教学计划不必以学科教育为中心,也不必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应强调根据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来制订教学计划。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为艺术培训学校、青少年宫、幼儿园、文艺团体、街道社区文化站等校外教育单位及社会文化活动阵地,这些岗位需要会唱、会奏、会跳、会讲、会教、会编、会组织策划等具有综合素质能力的全能型人才,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要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技能性、科学性。也可让用人单位、企业专家、行业专家直接参与制订,这样制订的教学计划才会更加贴近实际,更有利于合理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3.2 优化教学方法,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承担职业性课程教学。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成效。传统的音乐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教和学互相脱离的弊端。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优化教学方法,譬如钢琴、声乐、舞蹈三大技能课程可以用渗透教学法,让学生做小老师亲力亲为。

就以钢琴课为例,可以采用大课、中课、小课等各种授课形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在大课上,讲解有关钢琴史、钢琴演奏技巧的重点难点以及解决方法等,并让学生参与分析、总结演奏技术难点;也可由老师作现场示范、学生学做老师进行现场试教,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点评,找出问题所在,让学生在校内钢琴课堂上就能亲力亲为,体验教学,为今后实际工作打下基础。在中课上,可以根据学生程度分组进行教学。从进校就可以把学生的演奏水平按照级别进行分组,可分成初级,初中级,中级,中高级,高级。根据每个级别进行授课,这是中课,一般中课的人数在5~6人比较合适,中课尤其在每学年的第二学期的教学更为方便,可以在此学期安排进行钢琴考证,做到教学考证一体化。小课上,针对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展开细化教学。尤其到大二后,选修钢琴学生来说比较合适。这三种授课方式也可灵活结合。

除了优化教学方法外,还可广开渠道,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承担职业性课程的教学。譬如艺术策划与组织、群众文化课程等可以从群艺馆或文化馆聘请专门从事艺术策划、各种文艺演出的专业人士担任教学。幼儿音乐教学、幼儿视唱教学、幼儿舞蹈教学等可以请具有艺术特长的幼儿园老师担任教学。像器乐选修课程既可以聘请相应的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来担任,也可把授课地点放到实践基地进行,可以充分利用实践基地的教学条件进行教学。

3.3 改革考核方式,多方结合全面促进课程教学的成效。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三大技能课程教学成效的考核一定要实行多方结合,即专家现场参与、教师评分、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平时成绩等几方面相结合的方式。聘请专家现场参与学生技能考核,在考核结束后专家要给予评价,对总体教学水平或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现场解决问题。教师参与集体评分,并在现场给学生客观科学的评价,包括在专业演唱演奏、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的点评。学生自评主要让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成果和横向差距。学生互评主要是学生之间相互评分。总之,考核方式一定要多方面结合,这对促进课程教学的成效是有明显作用的。

4 重视人文艺术教育,提高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个体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素质、智力素质、心理素质、角色素质和健康素质五个层面上。思想品德素质体现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行为等一系列道德要素的有机结合;智力素质反映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面的广博等情况;心理素质主要指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能力,以及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角色素质为角色规范、角色认同、角色适应、角色整合诸方面的素质;健康素质则指体力、精力、耐力、毅力等生命指标。这些素质的培养都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仅仅强调专业能力是没有远见的功利行为,一定要贯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全面型艺术人才。

人文艺术教学对提高个体的综合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高职表演艺术音乐专业在培养人才上,除了教授知识和技能外,不能忽视人文艺术的教育。人文艺术教育的渠道是多种的。

4.1 开设人文艺术课程。如文化概论、中外音乐史、美学、艺术鉴赏等必修课或选修课,让学生在课程教学中了解文化、了解历史,学会审美和鉴赏。并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将这些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养,这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智力素质和心理素质。

4.2 开展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在学校组织的各种艺术节和文化节上,学生有机会进行直接的审美实践和审美创造,展示自己虽不成熟却充满热情的作品;体会运用艺术形式进行交流的感受,体验艺术创作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其他形式难以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作用。

中职音乐教学计划篇5

         年度教师发展计划1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学校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面貌。为了搞好本学期工作,特制定新学期个人工作计划如下: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的我,有如下安排:

 

  一、指导思想: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立足教坛,无私奉献,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

 

  二、教师个人业务工作计划

 

  新学期里,本人将积极接受学校分配给自己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工作。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任劳任怨,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全心全意地搞好教学工作计划,做一名合格负责的人民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还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业务技能。本学年我将注重开拓视野,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浏览教学网页,随时记下可借鉴的教学经验、优秀案例等材料,以备参考。不断为自己充电,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扎实提高基本功,努力使自己成为能随时供给学生一杯水的自来水。

 

  三、教研工作计划:

 

  我将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对教法进行探索和研究。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帮助后进生,采取各种措施使他们得到进步。

 

  (一)、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师的观念。

 

  1、本学期将以自学、交流、听讲座、写体会、网上讨论等形式认真系统地学习《课程标准》,逐步树立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并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2、积极、主动地参加省、市、区、校各级的课改培训和学习,夯实自己的理论基础,切实转变观念。培训和学习中,要积极参与,深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先进的课改精神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

 

  (二)勤于反思,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不断练习基本功,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并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自己的教学。

 

  本学期,学校任命我担任政教副主任,主管学校卫生纪律工作。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为做好工作,我作如下安排:

 

  积极贯彻落实学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及管理条例,在纪律上,有班主任的密切配合,抓好学校的纪律,做到当天的事当天处理,根据相关条例严处严重违反校规校级的学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搞好学校各方面的卫生工作。

 

  我知道自己能力有限,但我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

 

       年度教师发展计划2

 

  一、重视高中音乐教研,提高我省教师《音乐鉴赏》之外的五个教学模块的教学能力。

 

  高中音乐新课程的教学在经历数年之后,《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已经基本成熟,并已形成以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为特点的教学模式。但《音乐与戏剧》、《音乐与舞蹈》、《演奏》、《创作》、《歌唱》等五个模块开设极少。为提高高中教学模块的开课率,xx年我学科将把教研的重点转向了这五个模块的教学研究。

 

  二、深入基层服务一线教师,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

 

  为巩固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改革的成果,进一步开拓音乐课程改革的领域,以音乐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教师遇到的困惑为研究对象,努力帮助基层音乐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xx年音乐学科将深入教学一线,开展送教上门、送培到门等活动,与教师们共同探讨、研究和解答新课程实施至今依然存在的疑惑,促进教与学方式变革,做到在实践中收获,校正中前行。

 

  三、深入课题研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在新一轮音乐课改中,教师们比较困惑的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唱歌课教学、如何使学生通过课堂乐器的学习、演奏,有效参与音乐活动等此类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老师们的困惑,计划由我学科牵头组织部分市进行此类课题研究,申报省级课题。

 

  四、开展教研员培训活动,打造一支业务能力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的音乐教研员队伍。

 

  教研员是音乐教师的专业引领人,为提高各级音乐教研员的教科研能力,使他们更好服务一线教师,xx年我学科计划开展教研员培训活动,计划培训到县、区及音乐专职音乐教研员。

 

  五、建立省级音乐名师工作室,推动地方教研工作的开展。

 

  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建立5-10个音乐名师工作室,通过帮、带、扶等措施、通过公开课、论文撰写、网络教研等活动,培养、打造一批名师,推动地方教研工作的开展。

 

       年度教师发展计划3

 

  为了及时、规范、有序地做好20xx年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特制订我校职称评审工作计划如下:

 

  1、3月26日,将常教人【20xx】4号、5号以及武教人【20xx】9号文件上传至卜弋小学校园网,通知全体教师学习,使大家清楚了解20xx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精神要求。制定职评工作计划,成立学校职称评聘工作领导小组。

 

  2、3月30日,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宣读、介绍文件精神及我校职评操作流程。教师个人依据申报条件自主申报,办公室审核、汇总。

 

  3、4月8日,自主申报者公开述职,公开展示申报教育教学和教科研等方面的实绩材料,根据本单位的择优推荐名额数投票选出择优推荐申报人员名单并于校园网公示。

 

  4、4月13日下午,赴常州幼儿师范学校上交《20xx年xx市中小学、幼儿园推荐申报教师专业技术资格人员信息表》和教育理论考核与教科研水平测试费(教育理论考核50元/人,教科研水平测试50元/人)。

 

  5、5月7—8日,到常州幼儿师范学校领取教育教学理论、教科研水平考试准考证。

 

  6、5月9日(周六)上午9:00-11:00,教育教学理论、教科研水平考试。考试形式:开卷考试。

 

  7、5月28日,以校为单位,安排相关人员携带介绍信到教育局人事档案室(区行政中心一号楼6楼东)复印拟晋升人员任现技术职务以来的各年度《年度考核表》,并审核盖章。

 

  8、5月下旬,学校相关工作小组组织做好择优推荐申报中、高级职称人员的“学生满意度测评”、“教师政治思想表现考核”和“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考核”工作。

 

  9、5月下旬,晋升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课堂教学能力考核。考核形式:规定时间和内容,指定地点借班上课。具体时间、地点、内容、要求等另行通知。

 

  10、6月上旬,以校为单位报送并领取相关材料。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1) “四公开” 汇报材料(纸质一份);

 

  (2)《学生满意度测评汇总表》审核、盖章;

 

  (3)领取《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纸质表、课堂教学能力考核成绩单等有关职评材料。

 

  (4)缴纳职称评审费,高级400元/人,一级200元/人。

 

  11、6月下旬,以校为单位报送相关材料。地点:常州幼儿师范学校。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1)报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纸质表每人一份);

 

  (2)所有申报中、高级人员均需上交近期1寸彩色照片1张(照片反面写清单位、姓名、拟评职称、学科)。

 

  12、6月,申报中、高级人员上传评审材料(6月份从评审系统中下载使用方法和附件模板);学校网上公示评审材料;学校完成三级审核;区教育局审核资格条件并上报申报晋升人员名单,完成评审材料上传工作。

中职音乐教学计划篇6

1.1课前计划的差异。音乐是一门相对灵活的学科,教师要按照歌曲的难易程度,学生的歌唱水平和接受能力等因素来随时调整教学计划,新手型教师在制定课前计划时只依赖于课程目标,却不会随着课堂状况来随机修改课前计划。而专家型教师的课前计划具有预见性,较关注主要步骤和课堂内容,基本不涉及细节,所以可以依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反应程度随时修改教学计划。

1.2教学过程的差异。音乐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审美过程,它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并随着课堂内容的一步步深入而展开。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自然的过渡,做到“润物细无声”。专家型音乐教师的课堂表演时间短,效率高,让学生能在感受音乐,融入音乐之后迅速回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中来。而新手型音乐教师往往在这个时候难以控制课堂纪律,即使在表演结束之后仍然沉浸在嬉闹的情绪中无法自拔,使后面所要教学的内容无法推进。

1.3教学反思的差异。音乐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的学科,目的是要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音乐中来,感受音乐的美。如果音乐教师仅仅只关注自己的言行,就无法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到课堂中来,也就无法充分带动学生体验音乐。在做反思时,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关注的焦点不同。新手型教师更加关注于“我有没有完成今天的教学目标”,“我今天的课堂语言组织的好不好”等自身的问题。而专家型教师则更加关注学生,比如学生对新教材的适应情况和课堂上学生对于歌曲的反应等。

2、培养新手型小学音乐教师的主要策略

对于小学音乐教师的培养,基本途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培养师范生作为小学音乐教师队伍的补充力量;二是通过实践的训练提高在职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培养在职新手型小学音乐教师的策略有以下几个:

2.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自身素养,丰富音乐教学策略和手段。新手型教师培训首先要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这种音乐素养指包括读谱、节奏、听音、视唱、和声、写作、音乐史和音乐欣赏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基础。结合观摩课堂教学,即听课或观看专家型教师的教学视频,并通过评课,使新教师很快地学会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启发学生的思维,如何突破重点和难点;另外,新手型教师在学习了专家型教学策略和技能后,加以消化理解,两者的有效结合,能有效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2.2定期开展在职培训,培养科研能力及创新意识。传统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但音乐学科在新课程中做了全面的改装、提升,作为音乐老师应成为一个研究者,整个教学过程都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自身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这样我们才能从一名教学匠变为学者型教师。加速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成长。

3、结语

中职音乐教学计划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

教育信息化是一种适应社会自动化生产特点,实施“专业教育 通识教育”形式的教育服务模式。信息化研究主要集中于价值及意义认识、网络资源的建立模式、信息化技术的课堂应用等。音乐教育信息化是在音乐专业技能教育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科技元素,拓宽音乐教育信息来源渠道,提高音乐教育质量,以利于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的匹配。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职业教育群体变得更加庞大,高职院校专科“技能 学历”的职业教育和本科“知识 技能 学位”的高等教育目标叠加共存,高校职业教育改革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现有技能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从而影响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的深层次结构。福楼拜曾言:“越往前走,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回头又在山顶汇合。”①“科学审美与艺术审美之间的共同性与互补性,从20世纪以来进一步得到加强,越来越向着综合化的趋势发展。”②在学习已然跨越时空障碍,突破学校围墙之际,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等的信息化实践,是呼应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内涵协同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信息化发展及趋势

1997年教育部批准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几所大学作为我国现代化远程教育的试点单位;《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对推进教育信息化做出了明确部署;随后不久,教育部又制订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对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进行了全面安排。随着各式应用程序、开放式课堂、翻转课堂、mooc等的兴起,对数字时代的学生而言,学习环境已不限于有形的学校,而由早前的教室学习发展到行动学习,以至于无所不在的媒体学习。当下,对音乐教育信息化的学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音乐信息化网络资源的建立、音乐教育信息化意义及展望、音乐教育信息化手段的课堂应用。研究主要指向高等学校和专业音乐院校的信息化应用意义、技术手段以及信息化资源的建立等。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音乐教育的实施缺乏系统规划,音乐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显得混乱,多以欣赏课为主,课程内容单一。同时,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音乐的机会,也不重视音乐课的学习。此外,音乐教师比率严重不足,大部分音乐教师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手段的教学运用均有待提高。中国当代教育家鲁洁教授认为,教育具有谋生的外在目的和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内在的目。③通过对我国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以及2个特别行政区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的网络调研可以发现,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网络建设都不规范,也没有关于音乐教育的板块,尤其是信息化技术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更是匮乏。美国航空工业计算机辅助训练委员会在很早以前就设计了计算机管理教育的相关标准,美国国防部也提出了能够实现课程共享的对象参照模型,意大利、希腊、荷兰等国也都在提出自己网络教育的标准化方案。④在音乐教育的新技术应用方面,发达国家采用较为先进的设备来辅助音乐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共享信息资源,这已成为其普遍的教育模式。从世界范围的科技发展动态来看,信息化教育时代已不可阻挡地向智能网络数字时代转变,以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对社会的重要作用。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的价值体现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互联网 ”模式有利于整合地区的创新创业要素,搭建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服务的大平台,引导更广泛的社会资源支持创新创业,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培育新的产业业态和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和全面创新。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为学生提供了接触信息化应用的丰富渠道,使他们可以详细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路径和环境。例如,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活动中,已有学生依托“互联网 ”模式尝试音乐创作的商业化。由此可见,通过音乐教育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强化音乐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长期以来,在职业教育中,人们“更多关注个体生存所必须的劳动技能,而忽略了人类品质、内在精神的培养,忽略了对于作为社会中的人的更广泛、更深层次的理解”。⑤“中国大陆每年城市新增就业人口1200万人,但高级技术工人仅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5%,而发达国家一般达到20%-30%。我国大陆平均每个劳动者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西方发达国家的2%-4%;而发达国家却高达60%-80%。”⑥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过度重视技能教育,学科单一,由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整体素质不高,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并未产生更高的劳动价值,这显现出职业教育专业培养和学科设置的缺陷。因此,要以高职学生喜爱的艺术作品为突破口,利用信息化技术引导学生关注精神层面的文化教育,开阔艺术文化视野,以学生探究式学习和研究为中心,以网络资料库、电子期刊与网络互动式学习平台为手段,探索“学(学生) 工(实践) 教(教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这样既重视学生回归现实生活的显性职业教育,又重视学生面向终极生活的隐性职业教育,可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和个性潜能得到均衡发展,从而实现价值创造的大幅提升。

(三)开放教育资源平台,扩大学生受众群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较弱,受地区差异、家庭背景、经济收入等影响,入学前缺少艺术熏陶机会,音乐文化素质普遍不高。高职院校的重心放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进而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不高,未来的职业发展潜力受限。艺术与科学是相互补充、促进的关系,音乐教育中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精神世界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是培养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所需创新型人才的必要前提。音乐教育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可以弥补学校音乐教育资源的不足,引导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自我艺术教育,帮助学生通过各种网络平台了解世界文化艺术的前沿信息,学会判断艺术文化的优劣,从而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四)拓展教学资源,缩短师生间教学互动距离prensky将当今数字时代的学生定性为“数字原生群体”,而其指导教师则被称为“数字移民群体”。这是因为指导教师大多数生长于传统时代,为了适应社会生存和职业发展,他们需要不断靠近并学习信息化技术手段。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师是否善于运用网络资源和数字媒体进行教学,是否善于通过信息平台与学生共同学习,是否善于借助信息资源跨越学科领域,都将成为衡量高职院校音乐教师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实践表明,高职院校音乐教师正面临三个问题:一是在教学方面,不少教师设计的课程内容单一,以音乐欣赏课为主,缺少参与体验;二是在科研方面,音乐教师对科技成果的应用及知识体系的构建缺乏追求,科研意识不强;三是在师资队伍方面,不少学生因为师资队伍配备的差异而导致学习积极性受挫,学习心态失衡,学习效果很不理想。对此,只有通过搭建音乐教育信息平台,充分发挥信息网络平台的辅助作用,让高水平的教师通过网络传递知识和技能,才能使高职院校学生有更多机会享有优质的教学资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是脱轨的,教学培养体系也不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音乐可以激发灵感,培养人们的想象力,并传递人文知识。为使学生的非理性因素得到激发,应从音乐素养培育、教育资源开发、师资队伍提升等方面入手,通过信息化平台拓宽隐形教育的传播渠道,通过网络资源丰富隐形教育的供给内涵,最终有效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实施路径及提升策略

在当今科技时代,音乐教育工作者不能仅满足于已有知识结构和传统做法,而应紧随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能力和水平,灵活运用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手段丰富教育资源,设计并完善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的实施路径。

(一)教学主体的信息化技术应用

1.学生的信息化学生的信息化,即高职院校学生的信息化管理。当下,知识和创意越来越成为发展的核心力量,香港大学教授程介明曾说:“后工业时代要培养具有创造性,有团队精神,能够应变,善于探索,随时随地准备学习新的知识,可以自如地跨越专业、跨越文化的人才。”⑦因此,要建立音乐学习的电子档案,将上课视频、演出、社团活动等艺术实践都汇总到学校音乐教育的网络平台上,这样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自己的音乐学习过程一目了然,对其他学生也是一个触动,从而引导大家投入到音乐学习的潮流中。通过音乐教育的网络平台,学校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及其艺术兴趣,进而营造全校性的艺术学习氛围。

2.教师的信息化一是教师思想意识的信息化。不可否认,不少高职院校音乐教师的教学目标都十分模糊,不能根据学生的音乐基础和特点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与手段,只会生搬硬套其他高等学校或专业音乐院校的音乐教学模式进行单一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应利用多媒体资源把脉市场需求,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准确确立培养目标,把握人才成长规律,并整合学校、社会及家庭信息资源,培养信息化社会所需之有理想、懂合作、善创造,且富有实践能力的学生。二是教师个人资料的信息化管理。要对教师的专业背景、科研进修、教学实践等进行信息化管理,全面把握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动态,做好教师的职业规划,并根据学校和社会需要,及时优化师资结构,整合教师资源,开发实用课程。应该说,精细、高效的教师个人资料信息化管理,有利于高职院校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3.教学手段的信息化高职院校音乐教师要善于发挥高职院校学生喜欢动手实践的优势,圈定音乐作品范围,由师生共同完成音乐作品的创作。如教师可让学生用手机、录音机到实习工厂、校园和大自然中录制声音,然后运用声音编辑软件进行处理,经过剪接、组合与编辑创作,并配合学生生活场景,制作音乐短片,在学校音乐平台上播放。这既克服了高职院校音乐教学设施不健全的缺陷,也弥补了高职院校音乐师资匮乏的短板,有助于学生学习音乐创作规律,切身感受音乐情感,积累音乐基础经验。可见,音乐教育的信息化技术能够助推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协调、敬业等能力的形成。此外,还可运用多模式信息化设备,打破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时空界限。当代音乐教育可以利用的信息化手段有录音录像设备、文字处理软件、扫描仪、影音分享网站、评量规准网站、自动伴奏软件、数字调音器、在线音乐词典、打谱软件、维基网站等。高职院校音乐教师可以借鉴专业音乐院校“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把要教授的部分内容制作成视频和音频,要求学生课外观看,将课堂时间用于问题的解答与衍生问题的讨论。还可利用信息化手段设计mooc、微格音乐课程等,以提高学习效率。通过专题资源平台的建立,成立实体学习小组和虚拟社区小组,以提高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通过静态学科资源平台的建立,开展声乐专题、钢琴专题、器乐专题等活动,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率。通过建立资源管理数据库,实现音乐教育信息简单、便捷、高效、安全的交流。

(二)音乐教学实践过程的信息化

1.教学实践的信息化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实践环节非常重要。因为音乐教育的基础是对音乐体验的记忆和对音乐情感的感受,是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参与到音乐中,以实现音乐机能与音乐灵感的联动。因此,教师要利用现代媒体资源,将音效、画面和文字同时展现在学生面前,使视觉、动觉、听觉联动,通过神经通络传递给大脑,借助已有经验实现新的音乐知识的深入学习和领悟,并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借助信息化技术加以完成。课中,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课程内容声、视、动的3d模式呈现;课后,利用信息化平台批改作业并分享资源,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2.艺术实践的信息化高职院校的艺术实践主要是指社团活动,与音乐有关的社团包括器乐团、合唱团、剧社、通俗演唱组合等。高职院校学生的音乐水平大部分是通过艺术实践活动而提高的,因此,音乐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时,可使用信息化技术,以弥补学校现有条件的不足。学校可建立音乐信息化网络平台,把与音乐活动相关的艺术实践资料上传到网络平台,为参加活动的学生留下成长记录,也为其他学生的交流学习提供资料,为学生的自我表现和创造提供平台。此外,还可以通过网络将本校不同专业或本国相近学校的学生汇聚到一起,共同完成虚拟声乐作品,激发其学习热情,培养其创新和协作意识。例如,教师组建学校乐队就可使用智能手机的“随身乐队”app软件来完成,加上garageband分轨功能,指导学生分别负责弦乐、管乐部分乐件,加上鼓等节奏部分,从而组成i-band乐队,只要够规模,效果还是很震撼的。再如声乐合唱团也可借鉴美国作曲家惠特克的虚拟合唱团计划,利用网络将世界各地的人连结在一起,完成合唱团的国际化设想。

(三)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的提升策略

信息化技术是适应自动化生产方式而产生的,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而逐渐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方向转化,以适应现代智能生产流程与管理信息决策。目前,在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过程中,必然要求尽快寻求信息化的提升策略,以适应教育与技术的协同快速发展。针对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笔者提出如下信息化提升策略。

注释:

1、?周昌忠编译:《创造心理学》,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年版。

2,、庞学光:《一个理想的教育世界——学校教育哲学导论》,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3、?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第16-19页。

4、?王鹏:《基于web艺术教育资源管理平台开发》,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5、?blundenr.vocationaleducationandtrainingandconceptionsoftheself[j].journalofvocationaleducationandtraining,1999,51(2):165-184.?

中职音乐教学计划篇8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音乐教育 运用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特定岗位与行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责任,是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职业素养与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过于关注理论知识的讲授,忽略了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发展。这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项目教学法源于欧洲,其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及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到了上世纪中后期这一教学方法逐步完善,并日益受到重视。项目教学法要求教师依据专业需求及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项目单元,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完成收集信息、确定方法、实施项目、考核评价等阶段任务,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可以逐步了解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继而掌握专业知识、增强职业素质、提高职业能力。将项目教学法合理引入高职音乐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有积极意义。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涵

项目教学法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项目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它是将一种学科体系转化为教学项目。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充当课堂主导的角色,根据预先设计的项目进行教学,学生则采取分组讨论、独立思考等方式解决问题。在项目教学法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独立组织学习活动,这显然极大地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在运用项目教学法时,首先要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及教学目标。教师应当保持课堂有序进行,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要维持课堂纪律。进而指导学生高质量的完成学习目标。其次,在设计项目的过程中既要关注教学价值,还应当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切实提升自身的交流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再次,要确保学生参与设计、收集、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以此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思维模式,进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

二、当前高职音乐教育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高职音乐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实践证明,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高高职音乐教育的效率。虽然,在多方努力下,我国高职音乐教育已经取得重要进步,但不可否认,其中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学生素质偏低,高职院校的学生知识结构不完善,文化功底较差。同时,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也有待提高,这无疑增加了高职音乐的教学难度。其次,教育理念落后。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仍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部分高职院校的音乐师资队伍素质较差,一些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无法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高职音乐教育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步骤

(一)项目选取

选择合适的项目是项目教学的实施基础,因此,首先应当选取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项目。选取项目时应当考虑高职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和需求,且关注社会的人才需求,增强项目的实用性、典型性和通用性。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技巧与方法的掌握,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掌握解决类似问题的办法。其次,应当选取极具吸引力的项目,激发高职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若能够在音乐教育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即使学习内容难度较大,也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再次,还应当选取包含课程内容,且具备实施性的项目。选择的项目不能过大或过小,以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顺利的掌握音乐学习要领。增强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成就感。

(二)项目优化

首先要“砍枝剪修”。即除去反映相同功能或问题的模块,采用“化整为一”的方法处理大型项目。其次,要“添枝加叶”。当项目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时,要及时增添相关内容,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项目任务。

(三)项目分解

在综合考虑周课时、总课时的情况下,将一个项目分解成多个具有实践性的项目。在这些项目完成后,要结合整体项目的既定目标及实践成果加以验收。需要强调的是,实践过程中应当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避免出现耗时现象。

(四)资料准备

在实施项目教学法之前,应当准备任务咨询单、项目说明书、质量评估单、项目任务书等资料,并根据项目的具体内容选取合适的资料。

(五)教学实施

任务、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归档是项目教学的具体过程。这里的任务是指在学生理解下布置的任务。计划则是指学生自主划分小组,并以组为单位布置任务,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实施过程是指,每个小组中的成员根据自身的角色定位,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小组任务。检查则主要针对任务实施过程而言。评价总结是指学生完成任务后接受检查,并与其他同学分享实施体会。归档应用则是指项目结论运用到学校实践中。

四、高职音乐教育中运用项目教学法的策略

(一)将项目教学法运用到音乐比赛中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音乐比赛,并根据比赛结果检验自己的音乐学习成果,从中寻找问题与差距,进而提高高职音乐教学的效率。比如,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参加弹唱比赛、演唱比赛。或鼓励高职学生自己设计或编排参赛作品,教师评比奖励。针对较大的项目,可以划分为艺术制作、排练计划、道具等较小的任务部门,每个部门合理分工,最终进行综合评比。

(二)将项目教学法融入到专场表演中

艺术实践是高职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音乐学习特点,运用多样化的信息资源,为高职学生营造有利的音乐学习氛围。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将专场表演作为实践项目实施项目教学法。每个音乐学习阶段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专场音乐会。首先应当指导学生选择演唱曲目,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结果进行节目编排。这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及时巩固课堂学习内容,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际演唱水平。在组织专场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并加以引导和开发,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实践项目的创新性与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三)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实践表演中

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多种多样的校园文艺演出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实践能力。例如年终文艺晚会、班级联欢活动、校园社团文艺活动等。将这些校园实践活动视为高职音乐教育的第二课堂,定期组织相关的音乐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此外,还可以根据某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及时调整校园活动的方式和场合,增强实践与课堂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曾日东.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j].考试与评价,2013,(08).

[2]陈旭辉,张荣胜.项目教学的项目开发、教学设计及其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08).

中职音乐教学计划篇9

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化标准之二,要看是否具备合格的师资、设备、场地、图书资料等方面的评价和管理制度。据不完全统计,有关音乐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的制度法规,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先后制定颁发了以下文件:1919年3月的《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规程》[3],1925年的《新学制师范课程标准纲要》,1938年7月的《师范学院规程》[4],1939年9月的《师范学院分系必修及选修科目表》[5],1952年7月的《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草案)》[6](p112-114),1952年11月包括《音乐系计划(草案)》在内的《师范学院教学计划》[7],1961年9月的《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校60条例》)[6](p381),1980年3月的《关于印发高等师范院校艺术专业教学座谈会文件的通知》[8](p29-32),及《高等师范学校四年制本科音乐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8](p33-39),1989年11月的《全国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9],随后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检查评估指标体系(试行)》[10],1995年的《关于发展与改革艺术师范教育的若干意见》[8](p221-226),2004年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2004〕12号),2006年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以上法规大多从规范教学秩序方面着眼,忽略了对师资配备、师资能力、教学场地、教学设备、教学器材、图书资料等一系列音乐教师教育办学标准,导致当下很多办学单位有招生资格,无办学能力,严重影响了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

从1919年创办的我国第一所私立艺术师范学校———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图画音乐组课程设置的7门音乐专业课程,到该校扩建为上海艺术师范大学后的艺术教育系11门音乐专业课、9门公共课,以及1920年创办的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5门音乐课、7门公共课等可以看出,缺少选修课和教学实践课,说明在我国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化初期,课程设置就存在问题[11](p76)。建国初期,我国音乐教师职前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受前苏联影响,由11科1 510学时的公共必修课、17科1 946学时的音乐专业必修课、4科268学时的选修课和14周664学时的教育实践类课程,共计32科3 724学时构成。公共必修课学时占总学时的34.38%,科目占必修课总科目的55%(政治类科目占公共必修课的33.3%);音乐专业必修课学时占总学时的52.26%,科目占总科目的53.13%;选修课学时占总学时的7.2%,科目占总科目的12.12%。因此,照搬苏联音乐教师职前教育课程设置,否定欧美音乐教师教育办学经验,缺乏中国特色,以及政治课、音乐专业必修课比重过大,选修课比重过小,不利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前教育阶段综合素质的发展是此次课程设置的存在的主要问题[11](p169-177)。“”期间,我国的音乐教师教育不但没有在之前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反而进入低谷,课程设置也随各个院校的实际情况由各院校音乐系科自行设置,但大多以声乐、钢琴、基本乐理、视唱练耳、音乐史与音乐欣赏等10门左右的音乐专业必修课为主,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被忽视。因此,课程设置极其不完备是这个特殊历史时期的典型问题[11](p181)。1980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四年制本科音乐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是我国音乐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经历“”后重新走上规范化道路的起点。它由8科656学时的公共必修课、16科1 128.5学时的专业必修课、5门187.5学时的选修课和6周252学时教育实习,共计30科2 336.5学时构成。公共必修课学时占总学时的31.5%,科目占总科目的27.59%(政治、哲学类科目占公共必修课的37.5%);专业必修课学时占总学时的54.1%,科目占总科目的48.28%;选修课学时占总学时的14.4%,科目占总科目的17.24%[11](p290-291)。1987年,随着“高师音乐专业”更名为“音乐教育专业”以及高师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课程略有调整:将合唱与指挥分开单独设置;删除了《形体与舞蹈》、《艺术实践》和《文学选读》;增加了《美育概论》。总体来说,较之建国初期的课程设置,选修课少、政治课多,课程结构整体失调没有多大改观;且教育实践类课程由最初的664学时降至252学时,从而大大降低了音乐教师教育的师范性,影响了中小学音乐教师职前教育教学技能的培养。1997年,国家教委在《关于组织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实际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改革重点。在这一文件引领下,全国各音乐教育专业都陆续丰富了选修课程,选修课程设置数量呈逐年递增之势。并且,通过建立和实施选课制度,保障了学生的复合型素质结构。这是我国音乐学本科专业教育史上第一次对机械模仿专业音乐院校课程设置、片面追求音乐专业自身体系的完整和音乐素养的高深、忽视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相联系等老问题的真正突破。但由于学生普遍存在重视音乐专业必修课、轻视选修课等现象,选修课还没有实现其完善学生从教素质的真正课程价值。另外,这段时期的各层级课程设置管理者仍然没有意识到延长教学实践、增加选修课程、统筹考虑影响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的课程设置的重要意义。因此,此文件视域下培养出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结构失衡依旧没有得到彻底改善。

关于我国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1.加强对音乐教师教育办学单位的监管,由规模型向内涵型转变

培养具有专业化水准的中学音乐教师,需要专业化的音乐教师教育。音乐教师教育办学单位要坚守自己的办学目标,既不能打着音乐教育的牌子,去走音乐学院的老路,也不能让非音乐教育专业的设置影响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化空间;既要保证音乐教师教育办学单位向中学音乐教育输送足够数量的教师,还要保障所输送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这就要求国家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尽快启动专门的音乐教师教育办学评估工作,从师资数量配备、能力要求以及教学场地、教学设备、教学器材、教学资料、教学制度、教学文件等方面,全方位评估现有音乐教师教育办学单位。尤其在我国适龄人口呈下降趋势、各音乐教师教育办学单位生源不足、中小学音乐教师配备趋于饱和、毕业生就业困难等不利情况下,严格审查现有办学单位的办学水平,优胜略汰,使音乐教师教育由规模化发展转向内涵发展,是我国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2.不断完善音乐教师教育法规,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我国的音乐教师教育从办学单位的审核到日常办学的监督;从招生数量的批复到招生分数的确定;从师资专业及数量的配备到师资能力的认定;从课程的设置到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从教学场地的大小到教学设备器材的是否齐备;从教学资料的是否详实到教学制度、教学文件是否完善等,都需要尽快研制并出台一系列制度法规,从定量、定性等多方位设立评估指标,确保办学单位的办学资格合格,办学专业化水平合格。尤其在管理制度方面,要求音乐教师教育办学单位既要在教师教育一体化过程中负责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前培养,又要担负起其职后培训工作,以避免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等时间浪费、资源浪费情况的出现;既要在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招聘、入职等管理工作中介入,又要在评课、资格认定、职称晋升、职称聘任等层面介入,改变以往单纯由教育行政部门管理,避免在中小学音乐教师资格审查和等级认定等专业素质要求上降低标准的现象出现;既要求各音乐教师教育办学单位及研究人员及时吸纳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又要避免机械照搬、研究同质化倾向,以使我国的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尽快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中职音乐教学计划篇10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 奥尔夫 音乐教育

奥尔夫教学法是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教育法。在奥尔夫看来,真正的教学不仅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他从理论原则、教材、教学方法及成功的教学实践等,都具备一个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因此,在廖乃雄教授引进奥尔夫音乐教育到我国后,就受到很多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热爱。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简介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原本性音乐得以充分的体现。也就是说,将原始性的音乐通过语言,动作(声势)展示出来,注重人对音乐最基本的感受和体验。[1]奥尔夫最根本的思想做到了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年龄特点出发,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参与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给予幼儿表现的权利。让幼儿在愉悦的体验中感受音乐的美妙。

奥尔夫音乐教育通常以节奏作为连接各种艺术表演形式的纽带,将音乐、舞蹈、话剧等联系起来。奥尔夫认为“音乐活动是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行为” [2],音乐是没有国界,没有界限的,人类可以通过音乐自由地表达或流露感情。因此,奥尔夫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学,并且采用“声势”、“回声”、打击乐等方式来展现音乐。在奥尔夫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通常是边唱、边拍、边奏、边舞蹈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内容,而不是采用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

二、我国中职学前音乐教育实际应用中面临的困难

目前,中职学前音乐教育这门课的开设方式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由于中职生有别于普通高校生,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开展音乐教育必须要结合中职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特点,因此在应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进行改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从而丰富教学的形式,求得新的发现。

1.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存在的认识误区

就目前形势而言,奥尔夫音乐在我国,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城市发展得相对缓慢甚至是没有进驻到这些城市中去。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国人对奥尔夫音乐音乐教育体系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总觉得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应该适用于婴幼儿和中小学年龄段的孩子,完全忽略了对成人的教育。因此相当多的人以为它根本就不能适应我国的现代教育体系。当然,绝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觉得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不适用于中职学前音乐教育。因此大多数中职学校并没有单独开设奥尔夫音乐课程,甚至是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没有涉及到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方法。

2.恰当的课程教材缺乏是面临的一大问题

就乐理和钢琴教材而言,大多数中职学校采用的都是全国学前教育专业“十二五”系列规划教材,其中的内容跨度较大,多数采用的都是传统的教育理念,比较死板,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中职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不同于普通的高校学生,因此在面对招生对象和毕业后的就业趋势都与高校学生有所不同。他们在中学时的成绩相对较差,在进入中职学校后又面临极大的就业压力,因此他们相对高校学生而言要更早一步进入社会,并且在理论知识不充足的情况下,只能靠技能来取胜。因此技能在中职院校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就目前中职学前音乐教学来看,并不乐观,适用的教材就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

3.师资水平较低

奥尔夫音乐教育对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是极高的。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极高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文化底蕴。例如在节奏练习中,教师首先自己要学会如何打节奏,用哪些方式打节奏,节奏的快慢如何掌握,难易程度如何把握。例如在一堂音乐活动中,教师可以用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动作进行节奏训练。并且在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学生掌握的程度变换频率,增加相应的难度。这都是奥尔夫音乐教育对音乐教师的基本要求。就目前而言,中职学校学前教育的教师或者音乐教师对奥尔夫的认识普遍偏低,专业的奥尔夫音乐教师更是即为少数,因此师资力量又是中职学前音乐教学面临的一大问题。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中职学前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对策

1.正确认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要采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必须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具有准确的认识。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必须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进行深刻地研究。奥尔夫最本质的特点就在于保持音乐的原本性,即让学生在最原始的情景下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例如在一堂打击乐的活动中,如果单纯的就让学生听音乐,跟着音乐一起演奏,那这堂课自然是无趣的。如果教师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感受、领悟歌曲的调性、了解歌词的内容并且对歌曲内容进行适当的表现,再加入打击乐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自然就轻松了许多。

2.适当的教材是根本

中职学前音乐教育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中职教师采用地更多的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结合其教学方式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去。各校教师在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前提下,可以在参照奥尔夫编写的《学校音乐教材》、廖乃雄教授编写的《中华学校音乐教材》(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和 《论音乐教育》(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李妲娜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等书目,针对教学中职艺校生的特点编写出适合自己学生的的教材。随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进一步深入中职学前音乐教育中。[3]

3. 加强师资培训和培养

师资力量对于中职学校来说无疑是其最核心的力量,很多的中职学校花费大量的资金对教师进行培训,或者将教师派送出去培训,都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奥尔夫音乐教育对于音乐教师的培训更是尤为重视,很多大中城市针对中职教师已经开设了专门的培训课程。因此,有计划让教师进行奥尔夫音乐体系培训显得尤为重要,应列入中职学前音乐教师培养计划中。

参考文献:

[1]郭亦勤.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