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汇报运营情况十篇-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4-02-27 17:52:17

如何汇报运营情况

如何汇报运营情况篇1

摘要:本文通过对香港《外汇基金条例》及基金运作经验的介绍,对比我国外汇储备运用情况,提出经营我国外汇储蓄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外汇基金;《外汇基金条例》;外汇储备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492(2006)06-0018-03

一、香港外汇基金的投资回报率

2005年末,外汇基金资产值为10.689亿港元。1993年至2004年期间,外汇基金的复合年度回报率为6.7%,远高于同期的复合年度1.8%的通胀率。2005年,尽管受到美元回升及美国连番加息影响,市场投资环境不太理想,香港外汇基金实际回报率较基准回报率仍高出约0.2%,延续了7年前1999年1月采用这个度量方法以来外汇基金实际回报至少与基准回报看齐的纪录。全年获得381亿港元的投资收入,财政储备分账100亿港元。投资收入主要包括来自债券与其它投资的总回报301亿港元港股组合的估值收益及股息70亿港元其它股票的估值收益及股息205亿港元外汇估值亏损195亿港元,主要是欧元及日圆兑美元贬值所致。

香港财政司司长为2006年外汇基金投资回报设下了6%回报率的预算,预测新财政年度中,财政储备可从外汇基金收益中获得182亿港元的分账。

二、香港外汇基金运作分析

(一)《外汇基金条例》是香港外汇基金运行的法律基础

1.外汇基金设立的目的。外汇基金根据1935年的《货币条例》现更名为《外汇基金条例》设立,1992年进行修订。条例规定外汇基金的主要目的是影响港元的汇价,维持稳定健全的货币金融体系,以保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为次要目的。具体而言,外汇基金的目标包括:(1)保障资本(2)确保整体货币基础在任何时候都由流通性极高的短期美元证券提供十足支持(3)确保有足够流动资金,捍卫港元汇率,以维持货币及金融稳定(4)争取投资回报,以保障资产的长期购买力。由于外汇储备是属于香港市民所积存的财富,因此保障这些储备的长期购买力也是外汇基金的投资目标。

2.外汇基金的控制及投资组合管理。《条例》规定外汇基金由财政司司长掌有控制权,主要运用于财政司司长认为适当而直接或间接影响港币汇价的目的,以及其他附带目的。财政司司长在行使控制权时,必须咨询外汇基金咨询委员会该委员会由财政司司长当任主席,其他委员则由行政长官委任。财政司司长可以政府一般收入作为抵押,为外汇基金账户在香港或其他地方借入款项,借入的尚未清还的款项总额在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500亿港元,如以外汇持有,则在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以当时汇率计算的相等数量。外汇基金或其任何部分,可以港币、外汇、黄金或白银持有,或由财政司司长投资于他在咨询外汇基金咨询委员会后认为合适的证券或其他资产。财政司司长据此可为外汇基金的账户买卖上述货币、外汇、黄金、白银、证券或资产,及在咨询外汇基金咨询委员会后订立他认为对审慎管理外汇基金而言合适的任何财务安排。

3.具体运作授权金融管理专员注。《条例》规定财政司司长按其认为适当的条款及条件,委任一名金融管理专员,财政司司长可将其权力与职责转授予金融管理专员。金融管理专员必须协助财政司司长执行其职能及财政司司长所指示的职能,执行任何其他条例赋予金融管理专员的职能并就外汇基金的运用及投资的管理向财政司长负责。

4.《条例》规定的外汇基金的费用构成。一是为外汇基金事宜包括为该基金做出投资而雇用的人员所支取的薪酬,以及与这些人员有关的其他职员费用,包括以处理外汇基金事宜为其部分职责的受雇公职人员所提供服务的薪酬或职员费用的适当部分二是根据或凭借《硬币条例》而发行的硬币,其发行及维持流通所产生的任何开支三是行政长官所批准的任何附带开支,该开支是财政司司长及咨询委员会为适当地执行其与基金运作有关连的职责而需要的。

(二)确立合理的投资组合政策和投资基准,通过专业投资管理团队保证外汇基金稳健运行

外汇基金分作两个不同的组合来管理,分别为支持组合及投资组含。支持组合持有流通性极高的美元证券,为货币基础提供十足支持。外汇基金其余的资产作为投资组合,主要投资于经合组织oecd债券及股票市场,以保障资产的价值及长期购买力。

投资基准明确了外汇基金对各国资产类别的投资比重及整体货币分配。外汇基金77%的资产分配于债券,其余23%则分配于股票及有关投资。以货币类别计,88%的资产分配于美元区包括港元,其余12%则分配于其他货币。投资基准是根据外汇基金的投资目标而制订的,并作为外汇基金长期资产分配策略的指引。自1999年至今,投资基准一直定期修改,以确保能贯彻符合外汇基金的投资目标。由于金融环境不断变化及市场极度波动,投资基准必须做出一些修订以改善外汇基金中期至长期的风险回报。

外汇基金的长期投资策略由外汇基金咨询委员会制定,日常管理则由金管局储备管理部负责。储备管理部根据外汇基金咨询委员会批准的投资指引执行这项职能,其专业投资人员对不同经济体系进行基本分析及评估市场发展趋势,然后决定不同国家资产类别的投资比重,以及入市与离市的适当时机。这些专业人员负责挑选每个市场可投资的个别证券。

(三)外聘基金经理

从2003年1月起,原来由外汇基金投资有限公司管理的香港股票组合,改由金管局管理,金管局将该组合的管理完全交由外聘基金经理负责。因为金管局认为,雇用外汇基金经理既可吸取市场上最专门的投资知识,也可利用不同的投资偏好以达到多元化目的及掌握市场知识与资讯。外汇基金雇用的全球外聘基金经理分布于13个金融中心,负责管理外汇基金约三分之一的总资产及所有股票组合。外汇基金通过增加雇用专业基金经理的数目及类型,以分散投资于不同资产类别、管理偏好及市场。外聘基金经理管理的投资组合,遵守与内部管理投资组合相同的严格管理要求及投资指引,并接受同样的投资表现因素分析。外聘基金经理管理的资产分别存放于几个主要全球托管人。

(四)强化风险管理及监察职能

外汇基金内设风险管理及监察处,负责管控外汇基金的风险,该部门负责监察投资活动所涉及的市场、价格、信贷及业务运作风险,并负责选定投资基准及评估投资表现,由内部及外聘基金经理管理的投资组合均会根据指定的投资基准评估回报。此外,该部门也进行详细的投资表现因素分析,以评估投资经理的投资管理技术,使资产分配更为有效。除了传统的风险管控工具外,该部门也采用风险值及模拟压力测试,以量化方式评估投资组合在正常及极度不利市场情况下所承受的风险。为配合外汇基金投资取向的变化,风险管理及监察处根据市场最佳标准,不断提升内部的评估及分析功能。

(五)信息披露

金融管理局每月发放4份有关外汇基金数据的新闻稿,主要是为配合金融管理局维持高透明度政策而发表的外汇基金资产负债表摘要及货币发行局账目,其中3份是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公布数据特殊标准”sdds发表金融数据。一是国际储备数据,指香港的宫方外汇储备二是中央银行分析账目,指资产负债表内的指定数据三是国际储备及外汇流动性数据范本,全面反映基金组织成员的外币资产及因外币负债与承担引致该等资产流失的情况。

三、我国外汇储备的运用情况

(一)我国外汇储备注资国有金融机构的行为引发社会上诸多争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4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包括监督管理银行间外汇市场持有、管理、经营国家外汇储备、黄金储备。根据国务院“三定方案”,国家外汇管理局的主要职责中包括按规定经营管理国家外汇储备。

2003年12月国务院以外汇储备经营的名义首次批准外汇储备注资国有金融机构,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别对中行、建行总共注资450亿美元外汇储备资金,开创了一条独特的外汇储备经营之路。2005年4月,中央汇金公司又使用150亿美元外汇储备向工行进行注资。动用外汇储备注资商业银行,主要是以《中国人民银行法》第4条中“经营国家外汇储备”为依据,然而,由于目前使用外汇储备对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注资问题尚未纳入法制化和程序化审批轨道,以上举动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争议焦点主要集中于注资行为的性质、中央汇金公司的设立和运作、信息不透明等。

(二)我国的外汇储备目前仍主要用于金融资产和证券资产投资,尚无从战略角度出发的实物资产投资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主要投资于海外高信用等级的政府债券、国际金融组织债券、政府机构债券和公司债券等金融资产,无实物资产投资。而且外汇储备中大部分为美元资产,主要是美国国债和投资美国政府支持的房地产基金公司,外汇储备随美元币值变化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尚未开展使用外汇储备进行实物资产投资。而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国际油价不断上涨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成本不断增加。除了原油等能源外,我国对于其他稀有金属的储备也相对落后。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制定了储备稀有金属的相关法律,规定国家和部分企业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钒、锰、钻、镍、钼、钨、钴等稀有金属,稀有金属必须储备备够3个月到半年左右的消耗量,而日本国内的实际储备量往往都高于法律规定的数量。

(三)国家对于经营外汇储备的短期和长期规划、投资方式、收益情况等信息未能向公众公开

有人指出,外汇储备既是国外的债权,又是对公众的债务。因此,动用外汇储各的实质是动用了对公众的债务或动用了公众对外的债权。依照现代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理念,作为涉及重大公众利益的决策,需要充分尊重公众的知情权。外汇储备注资中行和建行的行动,早在2003年12月31日前就己经完成,而注资的消息直到2004年1月6日才予以公布。而注资的完整方案、决策程序、具体注资过程,甚至是注资的法律依据等信息也未公开。

(四)缺乏对经营外汇储备的监督机制

有研究认为,由于缺乏有效的储备经营监督机制,央行既是外汇储备经管管理原则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所以在利用外汇储备对商业银行注资时,引发了对国家外汇储备经营者同时又是监管者与经营效益评估者的负面评论。有学者提出应该参照西方国家那样,由财政部来制定外汇储备的经营决策,而央行仅作为执行者的角色。

四、香港外汇基金运作的启示

当前,随着外汇储备经营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可以研究制定一部专门的《外汇储备条例》,详尽规定外汇储备经营活动的基本原则、程序、规则、法律责任等内容,将外汇储备经营改革纳入到法治进程中来。

参考文献

1、香港金融管理局.《二五年年报》。

2、香港金融管理局.《外汇基金条例》。

如何汇报运营情况篇2

1.对漏电保护器的安装、运行,各县级电力部门应对所辖乡级供电所和用户作出如下规定

(1)要求各用电农户和单位按规定装设漏电保护器,否则不予供电。

(2)凡新安装的漏电保护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有国家认证标志,其技术参数能与被保护设备配套。不得购置安装不合格的产品。

(3)漏电保护器动作跳闸重合不成功,必须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后方可送电,不准强行送电,不得在无保护状态下通电。

(4)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擅自将漏电保护器拆除或退出运行,否则不予供电,一切后果由拆除者负责。

(5)对于违反规定造成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事故者,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惩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2.对漏电保护器的安装、运行资料宜按如下要求进行收集、汇总,保存和上报

(1)乡级供电所应建立漏电总保护器台账,末级漏电保护器统计表,并确保与现场相符。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汇总,汇总科目应包括:各台区配变台数,低压出线条数,漏电保护器安装投运台数、型号、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全乡漏电总保护器安装率,损坏更换台数,新增台数,末级漏电保护器台数及安装率等。汇总表一份报县级电力部门,一份留档长期保存。

(2)乡级供电所每月应对漏电总保护器试跳运行并记录进行汇总。汇总科目应包括:各种型号漏电总保护器台数及其永久故障跳闸次数、故障原因分类,每年将十二个月的汇总记录进行年汇总,年汇总一份报县级电力部门,一份留档长期保存。

(3)乡级供电所每年应对漏电总保护器性能测试记录进行一次汇总,汇总科目应包括:各种型号漏电总保护器额定漏电不动作电流不合格台数、动作电流超标台数、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下的动作时间超标台数,鉴相鉴幅型的应增加额定触电不动作电流不合格台数、额定触电动作电流下的动作时间超标台数、闭锁功能不合格台数等。现场记录一般保存三年,以利前后比较。年汇总一份报县级电力部门,一份留档长期保存。

(4)县级电力部门在收到乡级报表后也应汇总上报市级电力部门,市级电力部门在收到县级报表时应汇总上报省局,省、市、县都应长期保存下级报来的报表及汇总表。这样,能全面掌握各级电力部门漏电保护器现状、运行情况分析和存在的问题,为上级部门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另外,当漏电保护器保护范围内发生了人身伤亡事故时,事故调查前应保护好现场,不得拆动漏电保护器。电力部门应检查漏电保护器性能情况和管理规定执行情况,如漏电保护器功能、性能正常,不能忽略漏电保护器存在的死区,如相零间或相与相间受电击的可能。为了提高漏电保护器对人身触电保护的安全性,同时保证供电的可靠性,除对漏电保护器本身强化管理外,还需加强对低压电力网的管理,这样才能使改造后的农网设备水平和安全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

3.对漏电保护器的监管建议

漏电保护器作为国家强制性实施安全认证的电工产品,其质量优劣将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为此漏电保护器的质量状况一直是使用者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农网“两改一同价”工作开展以来,漏电保护器的需求量激增,许多质量稳定、性能好、功能完善的漏电保护器被用户广泛选用,但也有不少质量低劣的产品进入农网。因此必须加强和开展对漏电保护器质量的监督,实行动态管理,提高生产经营者的质量意识,防止不合格和假冒伪劣产品进入低压电网。

(1)坚持对漏电保护器实施安全合格认证、进行强制性监督管理是保证其质量的前提和基础。从对已取得安全合格认证证书的产品进行的几年质量跟踪情况看,其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明显优于未进行认证的产品,这说明开展安全合格认证对产品今后的质量状况具有重要的作用。

(2)开展漏电保护器质量跟踪监督是促进和保证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开展漏电保护器质量跟踪监督就是为了对其质量实行动态监管,从而评判其质量状况,因此,对漏电保护器的质量跟踪监督是开展对漏电保护器质量监管的主要环节。

(3)增强法制观念,坚持运用法律开展质量监管,也是保证漏电保护器质量的重要方法。

增强和提高质量监管部门和生产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是开展法制化、规范化质量监督的基础和首要条件,它直接关系到质量监管能否依法进行,能否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合格产品的声誉和使用者权益,因此,坚持依靠法律进行质量监管对促进产品质量提高具有十分有效的作用。质量监督部门提醒和告诫使用者优先选用合格品牌的产品,以保护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同时防止和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此外,将漏电保护器的质量与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相联系,如浙江省即将出台的地方法规《浙江省人身触电赔偿处理办法》中,已明确对危害人身安全的电器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将追究法律责任,漏电保护器就是其中之一,建议国家也应出台相应的法规。

(4)及时加强质量信息反馈,加大科技投入是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如何汇报运营情况篇3

一、现行外商投资企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外汇法规管理含混。近年来,外汇年检依托会计事务所代申报相关会计信息和身机报表,对提高年检效率、节约企业运营成本起到了很好的积极推动作用。从整体上来说,由于事务所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职业操守,其出具的审计报告对衡量一个外资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从目前的管理情况看,一方面,外汇局对事务所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目前,在外商直接投资外汇业务系统中,外汇局对事务所的操作权限为停用,但要考评一家事务所是否具有不良执业记录,还要依赖于财政和注协等部门;另一方面,对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的利用也不充分。例如,一年一度的外资企业年检均须事务所出具审计意见,事务所出具的“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已经显现出企业财务制度的弊端,外汇及结汇等的使用存在较大的违规嫌疑,但结汇等业务授权银行直接办理,外汇局获取合同、凭证等第一手材料的难度较大,企业报送相关业务会计报表和凭证又不能是一项常规性工作。因此,对审计报告的利用率较低。(二)现行外汇法规管理缺位。企业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取决于企业会计制度是否健全、会计人员是否称职、对企业会计管理是否到位。从目前的监管情况看,外汇局在办理外资企业外汇登记、外资外汇登记等业务时,并没有要求企业提交会计制度的建立情况、会计人员的配备情况等资料,更没有把会计制度是否健全、人员素质是否达标等作为是否办理相关业务的重要标准。可以说,如果认为对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是工商、税务、财政等职能部门的职责,就是在这种职能重叠的部门之间的相互“信任”中,对企业会计工作的管理相对欠缺。(三)现行外汇法规管理滞后。要监测外资企业外汇及结汇后用途,外汇局必须依赖反映企业物流和资金流的会计信息,因而其也成为了衡量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准确的“裁判员”。裁决是否正确需要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一是裁决的尺度,即外资企业外汇管理的相关法规;二是裁判员本身的素质,即外汇管理人员掌握、理解、应用会计知识的能力。从前者看,外汇管理条例顺应形势的发展提出了“对外资企业外汇和结汇后用途进行监管”的要求,但现在沿用的很多法规已实行多年,与新条例的配套性不够,缺乏系统的、操作性强的监测外资企业外汇及结汇后资金用途的法规制度。现行的授权银行直接办理资本金结汇等业务要求银行留存的材料要满足真实性和合规性,但仅凭几张复印的凭证很难确定结汇后的资金用途,这些凭证只有放到大的会计系统中才能更好的验证其真实,但商业银行很难做到。从外汇管理人员素质看,长期以来,外汇管理人员侧重外汇管理制度、法规等方面的掌握和运用,对会计知识的要求远没有现在要求的那么高那么迫切,对会计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对会计知识和外汇管理互补结合就更少,外汇管理人员急需掌握会计相关知识。

二、完善外资企业会计信息监管的相关建议

如何汇报运营情况篇4

一、当前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自50年代起,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正规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在生产企业,以产值产量统计为核心;在流通企业,以商品购销调存统计为核心。从班组起,就建立了规范的登统制度,严格地按统一规定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进行核算。但近年来,我们在调查研究和统计执法检查工作中发现,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明显减弱。一是统计工作得不到企业领导重视,统计部门和统计岗位被撤销或合并,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二是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由单一的国有、集体发展到包括私营、个体、股份制、外商投资等多种形式并存,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也日益多样化,许多新企业应运而生。在这些新成立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像老企业那样建立规范的企业统计制度,甚至没有明确设立统计职能部门和统计工作岗位,国家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

由于企业统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所以统计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的参考作用就有所减弱,或者说就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作用越小就越得不到重视,越得不到重视就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之所以陷入这样一个怪圈,笔者认为主要在于企业管理者和部分统计人员或是对统计工作的内容了解不够,或是对统计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这些“不够”与“不清”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认为统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反映计划完成情况、为计划而服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弱化;二是认为统计是为政府统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服务的,只是为了完成上报任务,工作越多企业负担越重;三是认为统计对企业而言,主要是在总结工作时充实一下工作报告,对经营决策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四是认为统计仅反映生产经营的规模,而当前企业经营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这只有依赖于财务与会计的工作,统计无能为力。

二、针对这些问题与认识,我们有必要明确,对企业来说统计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统计信息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正因为如此,统计信息正越来越多地和其它信息结合在一起,如情报信息、商品信息等;而诸如此类信息,尚能以统计数字显示或以统计数字为依据,则可利用程度也大为提高。二是综合性。世间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联系。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

由统计的特性所决定,如果一个企业建立或完善了一套既科学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制度,那么,这套制度对企业而言,将具有以下作用:

既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也可以反映企业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动态。从现状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目前的各种社会与自然属性,反映企业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等各方面情况。从动态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发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科技开发、经营销售(或称市场营销)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还可预测未来趋势。

既可以反映企业的规模,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结构。从规模上,它可以反映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营销规模和盈亏规模,等等。从结构上,它可以反映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等等。

既可以反映企业的速度,也可以反映企业的效益与效率。在速度方面,对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生产(包括产值产量等)的发展和增长情况;对非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劳务服务投入的发展与增长情况;不论任何企业,都还可以反映人、财、物的投入及盈亏增长或下降的情况。在效益与效率方面,不论何种类型的企业,都可以以人、财、物、时间诸方面的投入与生产和劳务方面的产出成果进行比较。

既可以反映企业的诸多数量特征,也可以反映企业的一些质量特性。在数量方面,包括了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等凡是可以量化的方方面面。在质量方面,则主要是反映企业的产品质量、维修质量、设施质量和服务质量。

既可以反映本企业的情况,又可以反映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方方面面。本企业的情况,前面已经明确。与本企业有关的情况,则范围很广、内容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内外范围内,与本企业有联营、合资或者协作、配套关系的企业的情况;二是国内外范围内,与本企业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竞争对手的情况;三是国内外范围内,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者、消费者的基本情况及信息反馈;四是国内外范围内,本企业产品或服务已经占领或将要开拓的市场的各种信息;五是国内外范围内,对本企业经营将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信息。

统计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就应该考虑,怎样进行改革,才能建立更为有用有效的统计制度所谓统计制度,我以为主要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方式的确立,二是统计内容及其计算方法的确定。

1、关于管理体制与运行方式

长期以来,企业主营业务统计大都由计划部门负责。在生产型企业和流通型企业,统计信息运行方式都是从下至上的单向纵向运行,则统计数据由班组(柜台)到车间(商品部)到计划部门,计划部门汇总后再呈企业领导,并对外报出。而在一些劳务型企业,如宾馆饭店社会旅馆等,主营业务即接待人数的统计则由客房部或业务部负责。不论何种类型的企业,其非主营业务的统计如附营业务统计、人员工资统计、基建技改统计及科技开发统计等,都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并分别向主管领导呈送并对外报出。这种管理体制及运行方式至少有三个弊端:一是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多侧面多角度、从经营管理的全方位来综合考虑企业需要的各种统计信息,以及怎样搜集这些信息;二是对企业目前搜集汇总的各种统计信息难以进行更高层次的配套综合分析,使信息的利用仅停留在初级层次;三是企业各部门之间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也使信息的可利用范围及程度要打一些折扣。至于部分近年来新成立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考虑建立统计制度,仅是由财会或业务人员代报统计报表,当然更难以在经营决策中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目前体制下,仍有一些企业领导重视统计工作,赋予主营业务统计部门负责设计本企业统计制度及综合各种统计信息。但从整体着眼,这样的企业并不是很多。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改革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

笔者认为,不论何种行业的大中型企业,都应设立综合统计机构。如果企业从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目的出发,不设独立的统计机构,那么也应在其他机构中设立综合统计岗位,明确其职能,并使其保持相对独立性。综合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岗位应具有以下职能:

设计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需要,考虑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把政府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明确各部门的统计责任。

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一是要对应由综合统计部门负责且由各级单位层层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核,而后加以汇总;二是要收集审核本企业其他职能部门负责汇总的信息;三是要搜集分析本企业以外但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参考价值的各种统计信息。在此基础上,该部门一方面应完成各种统计报表的对外报送任务,另一方面应负责向本企业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提供其所需的统计信息。

利用各种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一是利用某一种信息进行简单分析,如分析生产进度情况;二是利用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如利用生产、盈亏、质量、销售、市场行情等多方面的统计信息分析产销增减原因;三是利用各种统计信息对企业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的方法、形式可因研究内容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结果应以分析研究报告的形式体现。

企业综合统计人员应具有较高素质,不仅掌握统计理论与分析方法,还应熟知本企业业务工作流程和各部门职能,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计算机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在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可考虑设立总统计师岗位,以领导综合统计部门并使其有效发挥其职能,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

第二,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

在现代企业中,无论是直线职能制还是事业部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统计信息都决不仅限于计划统计部门内部。如劳资部门掌握机构人员数字,基建部门掌握投资数字,技术部门掌握技改数字,营销部门掌握销售数字等。因此,为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要特别重视一些被忽视的部门的信息。

第三,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

这种信息运行方式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各种基础信息由各基层单位(如班组、柜台)向各职能部门运行,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

2、关于统计内容及其计算方法

由于计算方法可以写成若干部实用手册,且方法是由内容所决定的,所以本文在此仅就内容做一扼要概括,方法问题暂且从略。在内容上,主要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已有的内容。目前,国家基层表制度要求一定规模以上企业填报的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企业主营业务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情况,人员及工资情况,能源及原材料消耗情况,科技开况及附营业务情况。这套指标体系已经比较简要地反映出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的基本情况,企业统计人员及领导者都应深刻了解认识这套指标的涵义和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这套指标反映、分析、研究生产经营中的问题。由于这套指标是从国家宏观监测需要考虑的,因而比较简单,企业还应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不同的部分增加相应的内容。

如何汇报运营情况篇5

当前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自50年代起,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正规的统计制度和指标体系。在生产企业,以产值产量统计为核心;在流通企业,以商品购销调存统计为核心。从班组起,就建立了规范的登统制度,严格地按统一规定的口径、范围、计算方法进行核算。但近年来,我们在调查研究和统计执法检查工作中发现,企业统计基础工作明显减弱。一是统计工作得不到企业领导重视,统计部门和统计岗位被撤销或合并,统计人员变动频繁;二是企业统计台帐和原始记录越来越不健全,填报统计指标的随意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下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由单一的国有、集体发展到包括私营、个体、股份制、外商投资等多种形式并存,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也日益多样化,许多新企业应运而生。在这些新成立的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像老企业那样建立规范的企业统计制度,甚至没有明确设立统计职能部门和统计工作岗位,国家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一些统计指标也难以准确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

由于企业统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所以统计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的参考作用就有所减弱,或者说就没有发挥过太大的作用。作用越小就越得不到重视,越得不到重视就越难以有效发挥作用。之所以陷入这样一个怪圈,笔者认为主要在于企业管理者和部分统计人员或是对统计工作的内容了解不够,或是对统计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这些“不够”与“不清”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认为统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反映计划完成情况、为计划而服务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的地位和作用应该弱化;二是认为统计是为政府统计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服务的,只是为了完成上报任务,工作越多企业负担越重;三是认为统计对企业而言,主要是在总结工作时充实一下工作报告,对经营决策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四是认为统计仅反映生产经营的规模,而当前企业经营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盈利为目的,这只有依赖于财务与会计的工作,统计无能为力。

针对这些问题与认识,我们有必要明确,对企业来说

统计工作的意义与作用

统计工作是通过搜集、汇总、计算统计数据来反映事物的面貌与发展规律。统计信息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数量性。即通过数字揭示事物在特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正因为如此,统计信息正越来越多地和其它信息结合在一起,如情报信息、商品信息等;而诸如此类信息,尚能以统计数字显示或以统计数字为依据,则可利用程度也大为提高。二是综合性。世间一切事物都具有普遍联系。统计信息从整体上看,涉及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社会、文化、科技各个领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涉及宏观与微观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利用统计信息,不仅可以对事物本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可以对不同事物进行有联系的综合性分析,既可横向对比,也可总结历史预测未来。

由统计的特性所决定,如果一个企业建立或完善了一套既科学合理又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制度,那么,这套制度对企业而言,将具有以下作用:

既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时点上的现状,也可以反映企业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动态。从现状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目前的各种社会与自然属性,反映企业的机构、人员、资产、负债等各方面情况。从动态看,它可以反映企业的生产发展情况,产品质量状况,以及科技开发、经营销售(或称市场营销)财务盈亏等方面的情况;还可预测未来趋势。

既可以反映企业的规模,也可以反映企业的结构。从规模上,它可以反映企业的资产规模、人员规模、生产规模、营销规模和盈亏规模,等等。从结构上,它可以反映企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人员结构、技术结构和质量结构,等等。

既可以反映企业的速度,也可以反映企业的效益与效率。在速度方面,对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生产(包括产值产量等)的发展和增长情况;对非物质生产部门而言,主要反映劳务服务投入的发展与增长情况;不论任何企业,都还可以反映人、财、物的投入及盈亏增长或下降的情况。在效益与效率方面,不论何种类型的企业,都可以以人、财、物、时间诸方面的投入与生产和劳务方面的产出成果进行比较。

既可以反映企业的诸多数量特征,也可以反映企业的一些质量特性。在数量方面,包括了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等凡是可以量化的方方面面。在质量方面,则主要是反映企业的产品质量、维修质量、设施质量和服务质量。

既可以反映本企业的情况,又可以反映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方方面面。本企业的情况,前面已经明确。与本企业有关的情况,则范围很广、内容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内外范围内,与本企业有联营、合资或者协作、配套关系的企业的情况;二是国内外范围内,与本企业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类服务的竞争对手的情况;三是国内外范围内,本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者、消费者的基本情况及信息反馈;四是国内外范围内,本企业产品或服务已经占领或将要开拓的市场的各种信息;五是国内外范围内,对本企业经营将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信息。

统计的作用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就应该考虑,怎样进行改革,才能建立更为有用有效的统计制度所谓统计制度,我以为主要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方式的确立,二是统计内容及其计算方法的确定。

1、关于管理体制与运行方式

长期以来,企业主营业务统计大都由计划部门负责。在生产型企业和流通型企业,统计信息运行方式都是从下至上的单向纵向运行,则统计数据由班组(柜台)到车间(商品部)到计划部门,计划部门汇总后再呈企业领导,并对外报出。而在一些劳务型企业,如宾馆饭店社会旅馆等,主营业务即接待人数的统计则由客房部或业务部负责。不论何种类型的企业,其非主营业务的统计如附营业务统计、人员工资统计、基建技改统计及科技开发统计等,都分别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并分别向主管领导呈送并对外报出。这种管理体制及运行方式至少有三个弊端:一是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从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多侧面多角度、从经营管理的全方位来综合考虑企业需要的各种统计信息,以及怎样搜集这些信息;二是对企业目前搜集汇总的各种统计信息难以进行更高层次的配套综合分析,使信息的利用仅停留在初级层次;三是企业各部门之间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也使信息的可利用范围及程度要打一些折扣。至于部分近年来新成立的企业,根本就没有考虑建立统计制度,仅是由财会或业务人员代报统计报表,当然更难以在经营决策中发挥统计工作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目前体制下,仍有一些企业领导重视统计工作,赋予主营业务统计部门负责设计本企业统计制度及综合各种统计信息。但从整体着眼,这样的企业并不是很多。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改革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设立综合统计部门并明确其职责

笔者认为,不论何种行业的大中型企业,都应设立综合统计机构。如果企业从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目的出发,不设独立的统计机构,那么也应在其他机构中设立综合统计岗位,明确其职能,并使其保持相对独立性。综合统计机构或综合统计岗位应具有以下职能:

设计并制定本企业的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信息的报送要求。要充分考虑企业经营与管理的需要,考虑企业面向市场、参与竞争的需要,把政府统计部门、企业主管部门的要求同本企业的实际相结合,提出完整的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个部门、单位,明确其报送或提供的时间、内容及方式。明确各部门的统计责任。

收集、审核、汇总、提供各种统计信息。一是要对应由综合统计部门负责且由各级单位层层上报的信息进行审核,而后加以汇总;二是要收集审核本企业其他职能部门负责汇总的信息;三是要搜集分析本企业以外但对企业生产经营有参考价值的各种统计信息。在此基础上,该部门一方面应完成各种统计报表的对外报送任务,另一方面应负责向本企业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提供其所需的统计信息。

利用各种统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一是利用某一种信息进行简单分析,如分析生产进度情况;二是利用多方面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如利用生产、盈亏、质量、销售、市场行情等多方面的统计信息分析产销增减原因;三是利用各种统计信息对企业在某一方面或多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分析研究的方法、形式可因研究内容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结果应以分析研究报告的形式体现。

企业综合统计人员应具有较高素质,不仅掌握统计理论与分析方法,还应熟知本企业业务工作流程和各部门职能,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和计算机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在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可考虑设立总统计师岗位,以领导综合统计部门并使其有效发挥其职能,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

第二,明确各个职能部门的统计职能及责任

在现代企业中,无论是直线职能制还是事业部制,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统计信息都决不仅限于计划统计部门内部。如劳资部门掌握机构人员数字,基建部门掌握投资数字,技术部门掌握技改数字,营销部门掌握销售数字等。因此,为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完整性,应该在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中明确相应的统计责任,要求其按统一确定的口径、范围及时间提供相应的统计资料及分析报告,要特别重视一些被忽视的部门的信息。

第三,将统计信息自下而上的单向运行变为上下左右之间的多向运行

这种信息运行方式应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各种基础信息由各基层单位(如班组、柜台)向各职能部门运行,满足各职能部门的汇总需要;二是各职能部门的专项信息向综合统计部门横向运行,满足其综合对比及分析研究的需要;三是经过加工、分析的各种综合信息由综合统计部门向企业领导、各职能部门及基层单位多向运行,分别满足其管理决策、研究问题和了解情况的需要。

2、关于统计内容及其计算方法

由于计算方法可以写成若干部实用手册,且方法是由内容所决定的,所以本文在此仅就内容做一扼要概括,方法问题暂且从略。在内容上,主要可从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已有的内容。目前,国家基层表制度要求一定规模以上企业填报的内容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企业主营业务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情况,人员及工资情况,能源及原材料消耗情况,科技开发情况及附营业务情况。这套指标体系已经比较简要地反映出企业产供销、人财物、投入与产出的基本情况,企业统计人员及领导者都应深刻了解认识这套指标的涵义和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这套指标反映、分析、研究生产经营中的问题。由于这套指标是从国家宏观监测需要考虑的,因而比较简单,企业还应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不同的部分增加相应的内容。

如何汇报运营情况篇6

一、明确邮政储蓄机构内部稽查和保安部门职责

邮政储蓄机构资金安全防范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防内”,即防止内部人员贪污、挪用储汇资金案件的发生;二是“防外”,即防止外部抢劫、盗窃等案件的发生。在当前邮政金融管理体制下,储汇资金安全管理工作不是储汇一个部门能做好的事,对内它涉及邮政局内部的保安、人事、视察、财务、审计等部门,对外它涉及公安局、银监局、人民银行。其中,稽查和安保部门是其内部监督邮政储汇资金安全管理防范工作的主要部门,根据它们各自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由稽查部门应主要负责“防内”工作,保安部门应主要负责“防外”工作。具体讲,储汇局稽查部门检点:一是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二是帐务的核算与组织;三是资金安全;四是案件核查等。安全保卫部门检点:一是储蓄网点安全设施配备建设情况;二是金库建设与管理情况;三是枪支、经警管理;四是运钞车管理;五是案件侦破等。

同时,储汇资金安全管理工作也应纳入对邮政储汇局相关部门的考核,如“防外”工作要纳入对安保部门的考核,“防内”工作要纳入对储汇部门的考核。此外,稽查部门和安保部门还要本着“明确分工,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原则,共同抓好储汇资金安全管理防范工作的落实,确保邮政储汇资金安全。

二、建立风险等级管理,实行等级监管

各级监管部门对邮政储蓄机构的监督检查通常是根据监管上级的安排部署来完成的,由于地区情况的差异性,加之目前各级监管机构人员编制相对偏紧,各邮政局储汇资金安全管理水平又不一致,这种不分管理水平好坏,采取“一刀切”进行检查,不利于监管作用的有效发挥。为此,需建立风险等级管理制度,即根据各地区管理情况,确定风险管理等级,并按风险等级制定相关检查周期频次及方法。

1、风险管理等级的评定。对邮政储蓄机构风险管理等级评定的标准,应从以下几个指标综合考虑:一是邮政储汇稽查人员配备情况及稽查水平;二是储汇四个监控岗位配备及履职情况;三是储汇营业人员的配备情况;四是储汇安全防范设施(包括金库、运钞车、营业防弹玻璃和电视监控等)建设情况。支局(所)风险管理等级评定的标准,应从以下几个指标综合考虑:一是支局(所)长配备及履职情况;二是储汇营业人员的配备情况,如人员配备是否满足岗位制约、授权操作的要求等;三是营业安全防范设施建设情况,如安全防弹玻璃,电视监控等。

2、检查周期频次的确定。县(市)局风险管理等级可分三级,风险管理一级为“免检”单位,每年检查一次;风险管理二级的为“合格”单位,每半年检查一次;风险管理三级的为“不合格”单位,每季度检查一次。支局(所)风险管理等级同样可分三级,风险管理一级的每半年检查一次,风险管理二级的每季度检查一次,风险管理三级的每月检查一次。

三、改变传统监管检查方法,从制度入手转变为从账务入手

近几年,邮政储汇案件得不到有效控制,重特大案件居高不下。分析其主要原因,除有章不循、监督检查不例外,笔者认为,关键还是检查方法不正确,主要表现在储汇检查仍然采取传统检查邮政的一套方法,即从制度入手,检查储汇资金运行情况,由此造成一些犯罪分子长时间作案未能发现。储汇业务是一项金融业务,从前台营业开始就涉及会计核算。因此,对储汇业务检查不是一种简单资金管理,也不仅仅是为了“防内”和“防外”,还要防止企业自身违规违纪行为,从这点来讲,必须从帐务入手进行检查。

首先从会计报表(资产负责表或资金变动状况表)入手,审查各科目余额反映是否正常,同时对每个科目余额进行逐一检查和核实。如银行存款科目,要与银行对帐单进行核对;应收款、应付科目要查清每笔挂账情况;又如县(市)内储蓄往来科目如有余额,必须查明余额构成的明细等等。

其次从会计明细账入手,审查相关科目发生额是否异常,如储蓄利差收入、储蓄利息支出、储蓄转存款利息、应付定期储蓄利息等科目,不正常的应立即对相关科目进行详查。

如何汇报运营情况篇7

【关键词】信息;服务;国有企业

在2014年5月8日考察中央办公厅时,提出要围绕大局反映情况、报送信息,做“千里眼、顺风耳”,要围绕大局出谋划策、贡献智慧,“身在兵位,胸为帅谋”,多出大主意、好主意,这对新形势下信息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笔者结合自己从事信息工作的实践,就如何更好提升工作水平、发挥服务作用与大家探讨交流。

一、拔高站位,深刻认识信息重要性,充分发挥信息在企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当前,国有企业处于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期,在决策和管理过程中,及时、全面、准确地报送信息,使上级部门和企业领导及时掌握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对于推动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它是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的重要途径,能有效推动业务进展。一方面,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迫切需要把自身整体状况,尤其是重点工作进展和后续计划,以及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困难汇报给上级部门,以便让领导掌握情况,获取支持。另一方面,上级部门也需要准确掌握下级单位运营情况、对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存在的问题等,以便掌握全局、科学决策。这两方面客观需求可以通过信息工作得到及时有效对接。被采用一条信息,就相当于汇报一次工作,尤其是被采用的层级越高,得到领导的批示越多,就越能促进有关问题的解决,获得上级支持的力度也越大。所以,报送信息的目的在于服务中心工作、促进企业发展,它直观体现了企业的形象和状态。

发挥好信息的作用首先要切实加强领导工作,领导重视是前提,信息的服务质量和层次也客观反映了领导重视的程度。要将信息安排进重要议事日程中,杜绝“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战略决策、研究部署、检查落实、重要会议时,要同部署、同研究、同编报。根据生产经营实际情况,领导要明确阶段重点,指方向、提要求、出题目、交任务,定期分析并通报信息工作情况,加强信息制度建设和日常工作机制,为信息工作队伍提供保障条件,为信息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全域覆盖,不断增强信息融入度,建立健全信息服务支撑工作的网络体系

信息是国有企业各项重点工作进展情况的全面反映,要服务好全局和中心就必须全面融入各项业务。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重要信息点报送晚、甚至没有报送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融入度不够,企业内部信息报送存在“空白点”。

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覆盖所属单位(部门)、所有业务的信息工作网络。要明确各管理层级的信息主管领导、归口管理部门和信息员,保证信息能第一时间快速收集、高效编撰、严格审核;对需要向上报送的重要信息,要建立网络报送系统,分门别类一事一报;还要建立信息载体,将上报信息和内部信息分开,每周发文、定期通报。

另一方面,各单位各部门信息员作为具体编报人员,要有融入具体业务的主动意识,通过各方面渠道获取广泛的信息量,掌握企业的基本情况和核心业务、清楚年度中心工作、把握各个阶段重点、掌握下属企业实情。同时,信息工作不能孤立开展,收集信息不仅仅是信息队伍这条战线抑或信息员单点的事情,它要具有体系的概念。需要信息员多与基层单位、业务部门加强沟通,拓展信息来源。例如,像一些业务进展、贯彻落实、经验总结、研究分析等工作相关职能部门都在有序开展,也会提炼总结,信息员要能充分沟通,报送信息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信息工作就是要让全员懂得从信息报送渠道去解决问题、汇报工作,要树立凡事都能报送信息的意识、信息工作是业务工作延伸和成果的观念,将信息意识融入全员,变“要我报送”为“我要报送”。

三、严慎细实,努力确保信息质量,重点把握信息全周期管理的关键环节

一条信息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它发挥作用的程度,也反映了信息员的综合能力。作为信息员,不能只当“二传手”,要在信息全周期管理上下功夫,重点把握好四个关键环节。

一是信息选题。要培养敏锐意识和树立开阔视野,不仅立足企业发展,还要关心政治政策和社会热点,不仅研究领导关心的话题,还要关注领导听不到的事,不仅要说成绩更要说困难。同时,对将要发生的重要事件,不能“等靠要”,主动提醒业务部门,提前约稿。

二是信息编写。信息不是新闻宣传稿,注意反映事件的角度,要做到实事求是、主题鲜明、标题醒目、层次清晰、简短凝练、庄重精确。多学习研究上级部门的信息载体,不断提升综合归纳和文字编写能力,突出编写信息的价值点,对规律性的事件,留存编写模板。此外,切忌出现低级错误、专业错误,注意安全保密问题,否则所造成的影响难以估量。

三是信息报送。首先要及时报送,突出时效性,尤其是紧急突发事件,报送不及时就会失去价值。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要关注重要报送节点,如经济运行时间节点、重要事件节点、贯彻落实反馈节点等。报送信息还必须严格审批程序,要经过分管信息领导审核把关,专业信息需提前请业务部门会签,有必要的重大信息还要请企业负责人签发。

四是信息跟踪。一条信息报送后并不是结束了,还要关注上级部门采用情况,如果被采用了,要研究采用的信息点在哪里,学习上级部门信息编写的角度,这也是提升信息员能力的关键点;如果上级领导有批示,要及时沟通汇报,加强对批示内容的贯彻落实。此外,信息员还应建立信息数据库,根据时间、单位、领域等维度将信息来稿、上报信息、上报后采用的信息分门别类,便于时时掌握报送情况,紧密跟踪业务进展,不断提高信息质量。

四、潜心研究,认清找准信息本质点,切实提升决策支持参谋助手的服务水平

如何汇报运营情况篇8

12. [工作总结2] 邮政局2008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佚名][2008年7月11日][907] **县邮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安排 我局根据全省“商业化经营,集约化发展”战略,确定了今年发展目标,以“争取主动,创造条件,寻找商机”为经营思路,根据省、地局的邮政会议精神,发扬求真务实、干事创业、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基础工作,提高服务质量,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工作任务。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 ㈠1—6月份经营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1、收入完成情况:业务总收入完成405.29……

13. [工矿企业] 邮政经营如何适应市场的需要 [chuanqing][2008年6月29日][13] 关于邮政经营如何适应市场要求的思考 河南省郑州市邮政局 郭用福 市场经济的建立,已经把邮政全面推向市场。怎样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 之地,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就邮政经营如何适应市场要求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以市场为导向,转变经营观念 邮政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 必须充分了解自身条件和内外部环境变化,树立适应自身的发展观念。? 首先,要树立市场观念。在市……

14. [节目游戏] 快板舞 :共产党员先进性 全面体现在邮政 [chuanqing][2008年6月29日][213] 快板舞 共产党员先进性 全面体现在邮政 ……

15. [经验材料] 实现邮政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 [syx_2222][2008年6月22日][21] 立足创新 强化营销 实现邮政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 xxx邮政局 2008年,我局紧紧依靠市局的领导,围绕“以量促收、以质增收”的原则,全力提升金融业务发展速度,通过积极挖潜,强力推进,实现了金融业务的全面发展。截止11月20日,邮政储蓄余额为29,917万元,余额市场占有率18.……

16. [工作报告] 县委领导在全县邮政职工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佚名][2008年6月1日][35] 同志们: 今天,我县第七次邮政工作会议暨三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市邮政局张国寿书记也专程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对我县邮政鞭策和鼓励,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市局张国寿书记等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出席本次会议的邮政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慰问和感谢! 过去的一年,是我县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的一年,也是我县邮政事业蓬勃发展的一年。一年来,你们在省、市局和县委县政……

17. [工作报告] 县第七次邮政工作报告 [佚名][2008年6月1日][14]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出席彭泽县三届三次职代会暨第七次邮政工作会,感到十分高兴。借此机会,我代表九江市邮政局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邮政发展的彭泽县党政领导、社会各届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奋战在全县邮政战线的干部职工及其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过去的一年,在省、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彭泽邮政深入贯彻省、市局第六次邮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二次腾飞”的发展战略,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

18. [经验材料] *邮政局设备维护工作交流材料 [佚名][2008年5月31日][21] 更新观念,拓展思路,开创设备维护 工作新局面 xxxx设备管理维护工作以支撑企业经营生产为中心,紧紧围绕省局提出的总体方针,充分发挥设备良好效用,以提高设备运行质量,控制运行成本,提高设备完好率、利用率为目标,努力实现xx设备管理维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使我局的设备运行良好,设备完好率达到95%,xx信息网未出现因系统设备故障引起的运行中断事故,切实保障和促进了生产经营蓬勃发展。 ……

19. [尊龙凯时最新的文化] 浅议推进邮政尊龙凯时最新的文化建设的出路及对策 [佚名][2008年5月30日][130] 浅议推进邮政尊龙凯时最新的文化建设的出路及对策 老子说:“域中有四大(道天地人),人居其一”,这是人贵思想的最早诠释。美国学者德鲁克认为:“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另一位学者托斯.沃森说:“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激励员工的力量和才能”。古今中外志士仁人莫不达成共识:在所有的企业要素中,人是最关键的,坚持人本主义文化理念,培育尊龙凯时最新的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企业成败兴衰的关键之所……

20. [竞聘演讲] 邮政广告公司经理竞聘演讲稿 [佚名][2008年4月12日][19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局上给了我们这一次参与竞聘的机会,我想说:面对这次的机遇与挑战,我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广告邮购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 竞聘这一个岗位,我自身的优势是:到广告组后,系统学习了有关广告策划、广告制作以及广告营销方面的知识,有丰富的广告策划经验和较高广告制作水平。通过我的策划、设计的广告作品近百幅,客户满意,受到好评。

如果我是广告邮购公司经理,要使公……21. [竞聘演讲] 邮政局新闻中心记者站站长竞职演讲稿 [佚名][2008年4月12日][90] 各位领导好:   我是省局文史中心王馨,我竞聘的岗位是新闻中心记者站站长。   首先,简要介绍一下个人简历及主要工作经历。   我生于1968年4月27日,现年36岁。1990年7月毕业于黑龙江大学,1990年7月至1997年11月在黑龙江邮电报社做记者、编辑工作,曾获1995~1996年度省专业报优秀记者称号。现在省局文史中心从事年鉴编撰工作。主任科员、中共党员。   下面,我围绕竞聘岗……

22. [工作总结1] ×县邮政局二00四年工作总结 [佚名][2008年4月9日][427] 二00四年是全省邮政实施“二次腾飞”发展战略和“求真务实年”活动的开局之年,按照年初制定的发展目标,我局积极优化业务发展结构,拓宽业务新增点,以新措施、新思路造就发展空间,在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局实现了稳步发展,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各项经营目标。为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找出不足,根据市局要求,现对2008年工作作出总结,对2008年工作作出安排: &nb……

23. [工作汇报] 邮政局年度工作汇报材料 [佚名][2008年4月5日][147] 二 00四年是全省邮政实施“二次腾飞”发展战略的开局之年,按照年初制定的发展目标,我局积极优化业务发展结构,拓宽业务新增点,以新措施、新思路造就发展空间,在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局实现了稳步发展,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各项经营目标。为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找出不足,现对2008年工作作出如下汇报: 一、 2008年收入预计完成情况及各专业。 ……

24. [工作汇报] 创新发展 拓展后劲-邮政工作汇报 [佚名][2008年4月5日][76]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你们好。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去年彭泽邮政工作作一汇报。 2008年在省、市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县邮政部门深入贯彻省市局第六次邮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二次腾飞”的发展战略,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落实作为第一举措,把效益作为第一目标,紧紧抓住经营这个中心不松劲,积极强化经营意识,调整经营策略,创新经营方式,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全年共完成业务收……

25. [事迹材料] 忙忙碌碌的邮政人 [佚名][2008年3月31日][266] 在江西省彭泽县一提起张仲梅,邮政系统乃至各客户单位无不对她的敬业精神和营销能力所折服,每年的营销业绩荣膺全县榜首,是邮政系统首屈一指的营销状元。2008年揽储1390万,新增工资960户,保险212万,邮品销售30000元。在成绩的背后,她所承受的艰辛是常人无法感受的,一年当中,她有200天在外跑市场,正常的生活空间对于她已很遥远,一切空余时间都在客户营销中度过, 用真心、真意、真情赢得……

26. [事迹材料] 巾帼不让须眉--邮政局局长事迹 [佚名][2008年3月31日][301] 巾 帼 不 让 须 眉 罗运凤, 中共党员,彭泽县邮政局局长,参加邮电工作21年来,不管在什么岗位, 什么环境,无处不见她活跃的影子,处处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做职工群众的表率,任劳任怨,兢兢业业, 不求任何回报,全身心扑到企业的发展中,用一腔热血践行自己无悔的抉择。她一年365天她……

27. [申报材料] 邮政劳动模范申报材料 [佚名][2008年3月28日][128] 本溪地区邮政劳动模范申报材料 —记桓仁县邮政局储蓄所所长袁嫦娥

桓仁县邮政局储蓄所是五女山下的一个小支局,有职工 7人。1998年分营后一位中年妇女通过竞聘成了这里的“领头雁”,五年来,她始终用爱心和热心对待职工和用户,起早贪黑跑业务,一门心思谋发展,带领支局走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今年邮储余额净增1,731万元,占全年净增计划的298%,在全县各邮政储蓄所中名列……

28. [申报材料] 邮政局创建“职工之家”汇报材料 [佚名][2008年3月28日][273] 自2002年荣获“合格职工之家”光荣称号之后,我局干部职工深受鼓舞,干劲倍增。2年来,全局上下紧紧围绕“模范职工之家”这项目标性的创建活动,牢固树立“建家就是建企业”的指导思想,精心策划总体创建方案,积极拓宽创建工作形式,企业经营管理有效加强,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职工之家”已经成为职工最为亲密、最为信赖的美好家园。 下面,我想从六个方面汇报“先进职工之家”的创建情况: 一、领导重……

如何汇报运营情况篇9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分析;财务报表

财务分析产生于20世纪初,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财务分析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其相关理论已比较完善。财务分析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有不同的要求,在以知识资本为首要资本的21世纪,同样对其产生更高的要求,财务分析将向更高层次发展。但是,什么是财务分析呢?通过大量学者对财务分析这一概念的概括与总结,笔者认为,财务分析是指财务分析主体利用会计资料及与之有关的其他数据资料,通过计算财务指标,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及财务活动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为财务决策、财务诊断、咨询、评估、监督、控制提供所需财务信息,其实质是财务分析主体对会计信息进一步进行加工、运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财务分析主体对财务分析的要求就是财务分析所要达到的目的。财务分析主体是与企业主体有关的需要分析信息的部门、单位、法人、自然人等。

一、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不足,企业分析人员的地位不高

据相关权威调查,在我国有65%的企业基本不做财务分析,50%的企业一年只做一次简单的财务分析,甚至有些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认为,本企业的所有财务及业务资料都是在自己的全程参与和控制之下形成的,情况清楚,无需再做什么财务分析。同时,由于企业管理层诸多思想上的误区,表现为财务人员在企业管理序列中的地位不高,缺乏话语权。长此以往,分析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开拓性不足,工作效率就不高,使财务分析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资料来源方面的问题

1.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会使不同企业同类报表数据缺乏可比性,从而使财务分析结果有差异。举例来说,根据现行制度的规定,企业的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坏账的处理方法、对外投资的核算方法、外币报表折算汇率、所得税会计中的核算方法等,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存货发出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分批实际法等多种方法。即使是单个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完全相同,不同的方法对期末存货及其销售成本水平有不同的影响。因此,财务报表中的有关数据会有所不同,使得两个企业的财务分析不准确。

2.汇总数据不能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情况。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数据是分类汇总性数据,它不能直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详细情况。

3.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所反映的时间不同。以比率的形式将两种报表的数据比较,可比性程度不一致。损益表是时期报告,反映的是跨越了整个会计年度的数据信息,而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报告,只反映企业某一时点财务状况,将两种报表的数据进行比较会有一些困难。

(三)财务分析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无论是何种方法均是对过去经济活动所进行的反映。另外,会计报表使用者取得会计报表的时间,与业务发生的时间就时隔更长了,可谓时过境迁,因此,用过去的数据去判断企业目前甚至将来的财务状况,往往不切实际。同时,可比性是两种分析法的灵魂,只有具有可比性的指标采用比较分析才有价值,而由于报表数据的局限,不同企业甚至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数据均缺乏可比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两种分析法的运用必然受到影响。另外,现行财务分析指标常常是重“量”而忽视“质”,会计报表较难揭示详实的资料,因而使会计报表使用者较难取得诸如存货结构、资产结构、批量大小、季节性生产变化等信息。

(四)手工进行财务分析,成本高,耗时多

进行财务分析所依据的资料,除财务报表以外,还会涉及日常核算资料(凭证、账簿等)和生产技术方面资料。但是,在会计电算化尚未普及、系统不完善、效率不高的情况下,财务分析的工作仍主要由手工执行,凭手工对庞大的日常数据进行财务分析成本高、耗时多。

二、企业财务分析中问题的对策

(一)应该引起公司企业高层决策者和财务人员的足够重视

决策者和财务人员要把企业财务分析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落实其在企业正常运作过程中应起到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好财务分析的各个方面,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二)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

1.进一步完善财务报告体系。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表等作为基本报表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同时,应更加注重对财务状况说明书的编制工作,其信息披露应反映企业的生产状况、采用的会计政策、或有事项、非货币性的与财务事项密不可分的信息以及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测,受物价变动影响的因素等。

2.把经营情况与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分析。仅从财务指标数值上无法看出企业经营的具体情况,这些数值本身的意义是有限的。只有详细分析董事会报告及其他信息来源中与该企业经营情况有关的信息之后,把经营情况与财务指标结合起来分析,才能对财务报表数据做出更深层次的理解。

3.详细分析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报表中的数据都是汇总数据,要了解这些数据的具体内容,必须详细分析会计报表附注中的细分内容,这样才不会被汇总数据表面所蒙蔽。比如,从债权资产的项目结构和账龄结构,可以分析其质量状况;根据投资项目的构成与变化可以分析各投资项目的真实价值。新晨

(三)财务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

首先,要剔除各种影响因素。在分析时可以将不同会计方法的影响差异剔除,将某些特殊的、个别事件或因素剔除,选择同行业同等规模企业进行横向比较,等等。其次,要注意各种分析指标的综合运用。如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比率分析相结合,横向分析与纵向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便相互取长补短,发挥财务分析的总体功能效应。

如何汇报运营情况篇10

关键词:勘察设计;合同管理;合同评审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04-0153-02

铁路勘察设计企业,都是从计划经济时期走过来的国有企业单位,不少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以及管理制度都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在计划经济年代,勘察设计任务由上级下达,按地域分工承担勘察设计任务,采用下达指标,按照实际完成情况清算的方式管理。任务就是命令,一纸任务书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合同。因此,勘察设计单位只管生产,不讲经营,更没有合同管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勘察设计行业由计划经济逐步转向市场经济,出现了市场竞争,勘察设计单位已经不只靠上级下达任务,还会独立承揽一些社会项目。他们开始接触合同,引入合同意识和合同管理,但由于处在起步阶段,合同是很不规范的,也没有什么示范文本,合同的内容过于简单和粗糙,甚至有漏洞,并由此引出了不少教训,交了不少学费。

1999年由建设部、国家工商局制定了《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示范文本》并随之颁布了《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管理办法》。合同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已日趋突出。合同确定了工期、质量及价款等工程设计和管理的主要目标,明确了双方在经济活动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是双方的最高行为准则,是工程建设的核心。

现代勘察设计企业正在走向市场化的成熟阶段,也逐步意识到一个企业的经营成败与合同和合同管理有着密切关系,必须十分重视合同及合同管理。合同管理必须是全过程的、系统性的、动态性的。全过程就是由洽谈、草拟、签订、生效开始,贯穿合同履行过程,直至合同失效为止。我们不仅要重视合同签订前的管理,更要重视合同签订后的管理。系统性就是凡涉及合同条款内容的各部门都要一起来管理,合同管理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的事,它是企业经营生产活动的“核心”。动态性就是注重履约全过程的情况变化,特别要掌握对我方不利的变化,及时对合同进行修改、变更、补充或中止和终止。切不可以为签了合同就万事大吉,把合同束之高阁。要防止由于合同管理不善而遭到的惩罚。

因此,如何设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合同管理制度,使合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显得尤为重要,在这里浅谈一些个人设想:

一、签订阶段是合同管理的第一阶段

这个阶段尤为重要,能否防范风险主要在这一阶段。因为在这一阶段要落实合同对方的信誉和合同条款内容。而合同对方是否重信誉,合同条款是否严谨,是合同能否顺利履行和法律风险能否有效控制的保障。

(一) 建立合理的岗位职责

如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应由谁负责谈判、签署,由谁履行,由谁督促,由谁决定变更,在制度上作一定的可操作性的规定。它是根据合同金额和合同履行期限进行划分的,是法人授权委托书签发和合同用章的基础,也是日后合同责任追究的基础。

(二) 有明确的合同汇报程序

合同汇报制度是企业透明运作、防止相关人员的有效形式。具体作法是:在工作例会或专题会议上,在合同酝酿阶段,合同业务部门应对拟签订的合同、参与部门和人员及其分工、是否招标等情况进行汇报;在合同起草阶段,合同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对合同起草情况进行汇报;在合同谈判阶段,合同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对合同谈判情况包括对合同对方主体资格审查情况进行汇报;在合同会签、审批阶段,合同管理部门对合同审批情况进行汇报;在合同履行阶段,合同管理部门对合同履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进行汇报;在合同归档阶段,合同管理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就合同履行情况评估和责任追究情况进行汇报。

(三) 大力推行勘测设计合同示范文本

勘察设计企业可根据不同情况,在《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推荐的合同示范文本基础上编制适合本单位的多种版本的合同示范文本,请法律专家、合同专家审核定稿后作为本企业的合同示范文本,提高合同文本的质量。

(四) 设定合理合同会签及审批制度

合同会签是公司相关部门参与合同管理的有效形式,对于杜绝违纪、维护公司利益、保证程序正当有效具有一定意义。如财务部门要审查付款、贷款条款,技术部门对合同技术条款和对方技术资格进行审查,纪检监察部门对招标过程进行监督,法律顾问对合同中法律条款全面审查。可以会议形式进行,但必须签署,如有异议,应在会议记录或合同会签审批单上标示,作为以后责任追究的依据。

二、履行阶段是合同管理的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也重要,需要作好内部交接工作,落实担保措施,对合同履行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来降低对方违约风险。同时可通过评估发现合同在签订阶段存在的问题,反过来对下一个合同的签订和合同管理制度的完善提出依据。

在本阶段,要建立合同履行的监控机制,督促企业内部各相关部门和对方按合同约定全面适当履行,使合同履行中的各种信息和问题能得到有效的搜集和反馈,进一步预防纠纷的发生,并能在纠纷发生前有效预测和报警,使我们在纠纷发生时能及时、有效、从容地予以应对。对履行周期长、标的额大、复杂疑难的重大合同实行计划履行、定期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履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企业法律事务机构应全面掌握各类合同的履行情况,及时分析合同履行中的不利因素,适时运用撤消权、变更权、不可抗辩权等法律手段,制定应对措施,指导和帮助业务部门排除履行障碍,防止违约行为的发生。

三、合同履行或纠纷处理完毕,要进行合同管理制度运行情况评估

对于常规和标的额不大的合同,可通过抽查合同文本进行评估,但对于合同履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合同和标的额巨大的合同应一事一评估。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汇总,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完善管理制度。反过来可预防纠纷的发生。

在合同履行中或履行后,如发现合同内容或签署程序不合法,应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合同内容或签署程序是否合法根据合同履行情况评估报告确定。其中审批人对合同负全面责任,签署人负相应责任。有关部门对其负责的相关条款的合法性、合理性承担相应责任,如已提出异议而未能获得签署人的认同,异议部门就其异议办法内容不承担责任。未按程序和权限签订合同的,追究越权人相应责任。管理部门的当事人未能按程序进行管理,承担相应责任。业务部门的当事人对其上报的情况与事实不符、执行合同中越权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