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采购范文10篇-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3-03-25 07:22:21

医药采购

医药采购范文篇1

确定医药采购以类似规范招投标的公开方式为现实的采购前提

原有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0实际上并非我国招投标法中的招标,而仅仅是要求用类似于招标的方式增加采购环节的透明度。同时,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医药采购特有的零碎性、即时性,以及招标的成本相对于直接采购的扩大和招标周期相对于直接采购的延长,形成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医药采购完全遵循招投标法的规定是不可能的。因此,药品采购有必要采取类似于招标而又非招标的方式来实行,它是一种/准招标0。111采购过程的部分活动应按招投标法中的规定执行,如规定公告式不定向邀请为唯一合法采购形式;规定在确定药品出售人之前,药品出售信息的保密性;规定确定药品出售程序的公开性。212允许采购经办机构自主确定公告的期限、评定药品出售人综合指标体系、资格审查方式;允许采购经办机构在出售要约人不满3人时按照有关规则择优确定药品出售人。313关于公开性的其他特别规定,如采购机构应当依照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成立评审组织。评审组织负责评审方法、评审程序的指定。在确定采购对象时,应当保证纪检、卫生、药监、物价等部门适时、无限的监督权利。评审组织、评审程序、评审方法应当报卫生和药品主管部门备案。

确立卫生、物价、药监、纪检等各主管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的原则

在合理的立法框架中,应当规定如果出现医疗机构不采购依照规定确定的药品及采购后不依约支付款项造成较大影响的,由卫生主管部门来协调或处罚;药品经营生产企业的违章,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采取不正当手段参与采购活动,在要约有效期内不依照规定签订合同、违反规定私自向医疗机构出售药品的,或者机构、经办机构不具有药品招标资格而从事药品招标或采购经办的等,由药监部门负责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给予罚款或禁入某一地域医药市场1至5年直至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对机构或经办机构依照规定给予警告、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企业违反了物价的管理,由物价部门来处置;在药品营销过程中出现了贪污、受贿等行为时则由纪检部门来规范,情节严重的,还要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确立以集中采购为主、分散采购为辅的采购体制

医药的采购既然以准招标的方式来完成,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费用和支出。这些费用和开支是否可以尽量减少呢?答案是肯定的,方法为:用集中采购代替零散采购,以单次采购成本代替多次采购成本。一般来说,集中采购由于一次性成本支出的特点,必然导致单位药品价格偏低的良性结果,符合现阶段我国提倡通过采购领域公开化来降低药价并改变医、药倒挂现状的政策方向。所以,集中采购的价格结果,应当成为物价部门制定药品价格的基本的或主要的依据。

确立价格管理在药品采购中的重要地位

国家机关在医药采购中的作用应当以价格的适时调控为最佳,通过价格杠杆的作用达到社会利益分配的平衡。采购机制中应当规定在准招标程序完成之后的短时间内,应向物价部门报送合同达成的价格状况,物价部门在接到采购机构报送的药品价格文件后的一定期限内应当据此核定价格,制定药品零售最高限价。这样就能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医药产品的虚高定价。

引导专业物流体系建立,确立费用和成本的管理体系

医药采购立法除应重视合同准备外,还要兼顾合同的履行。由于医药采购具有零碎性和即时性,因此有可能在物流运转环节导致医药价格的上升。减少费用的方式,除了有关单位开源节流外,一个最重要的途径是利用专业配送体系。立法时,可以考虑引导现有的部分医药经营企业逐步转向专业医药配送企业,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配送体系。可规定,采购费用由评审组织最终确定的药品出售企业承担;采购费用由采购文件制作成本及其他成本费用组成;如果采购由经办机构完成,采购费用则包括采购文件成本费、采购登记费和交易服务费等,以上内容应告知拟参加采购活动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这些都是费用成本管理体系应规范的内容。

确立鼓励利用高科技和信息技术进行医药采购的原则和具体手段

611建立医药采购资金专用帐户,鼓励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建立现代信用体制,当医疗机构由于某些原因无法按约支付款项时,银行可以垫付。612鼓励尽快使用标准代码和条形码,限期全面推广。条形码和电子设施的使用使得药品的人库和出库直至进入市场流通可以得到适时的监督。613使用电子身份认证体系。网上交易的效力离不开电子身份的认证。国家卫生主管和药品监督部门正在积极准备电子身份认证,一旦电子身份认证成为现实,电子交易合同合法的地位将更为明显。

医药采购范文篇2

1确定医药采购以类似规范招投标的公

开方式为现实的采购前提原有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0实际上并非我国招投标法中的招标,而仅仅是要求用类似于招标的方式增加采购环节的透明度。同时,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医药采购特有的零碎性、即时性,以及招标的成本相对于直接采购的扩大和招标周期相对于直接采购的延长,形成一些难以解决的矛盾,医药采购完全遵循招投标法的规定是不可能的。因此,药品采购有必要采取类似于招标而又非招标的方式来实行,它是一种/准招标0。111采购过程的部分活动应按招投标法中的规定执行,如规定公告式不定向邀请为唯一合法采购形式;规定在确定药品出售人之前,药品出售信息的保密性;规定确定药品出售程序的公开性。212允许采购经办机构自主确定公告的期限、评定药品出售人综合指标体系、资格审查方式;允许采购经办机构在出售要约人不满3人时按照有关规则择优确定药品出售人。313关于公开性的其他特别规定,如采购机构应当依照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成立评审组织。评审组织负责评审方法、评审程序的指定。在确定采购对象时,应当保证纪检、卫生、药监、物价等部门适时、无限的监督权利。评审组织、评审程序、评审方法应当报卫生和药品主管部门备案。

2确立卫生、物价、药监、纪检等各主管部门分工负责、各司其职的原则

在合理的立法框架中,应当规定如果出现医疗机构不采购依照规定确定的药品及采购后不依约支付款项造成较大影响的,由卫生主管部门来协调或处罚;药品经营生产企业的违章,如药品生产经营企业采取不正当手段参与采购活动,在要约有效期内不依照规定签订合同、违反规定私自向医疗机构出售药品的,或者机构、经办机构不具有药品招标资格而从事药品招标或采购经办的等,由药监部门负责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给予罚款或禁入某一地域医药市场1至5年直至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对机构或经办机构依照规定给予警告、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企业违反了物价的管理,由物价部门来处置;在药品营销过程中出现了贪污、受贿等行为时则由纪检部门来规范,情节严重的,还要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3确立以集中采购为主、分散采购为辅的采购体制

医药的采购既然以准招标的方式来完成,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费用和支出。这些费用和开支是否可以尽量减少呢?答案是肯定的,方法为:用集中采购代替零散采购,以单次采购成本代替多次采购成本。一般来说,集中采购由于一次性成本支出的特点,必然导致单位药品价格偏低的良性结果,符合现阶段我国提倡通过采购领域公开化来降低药价并改变医、药倒挂现状的政策方向。所以,集中采购的价格结果,应当成为物价部门制定药品价格的基本的或主要的依据。

4确立价格管理在药品采购中的重要地位

国家机关在医药采购中的作用应当以价格的适时调控为最佳,通过价格杠杆的作用达到社会利益分配的平衡。采购机制中应当规定在准招标程序完成之后的短时间内,应向物价部门报送合同达成的价格状况,物价部门在接到采购机构报送的药品价格文件后的一定期限内应当据此核定价格,制定药品零售最高限价。这样就能在很大的程度上避免医药产品的虚高定价。

5引导专业物流体系建立,确立费用和成本的管理体系

医药采购立法除应重视合同准备外,还要兼顾合同的履行。由于医药采购具有零碎性和即时性,因此有可能在物流运转环节导致医药价格的上升。减少费用的方式,除了有关单位开源节流外,一个最重要的途径是利用专业配送体系。立法时,可以考虑引导现有的部分医药经营企业逐步转向专业医药配送企业,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完善配送体系。可规定,采购费用由评审组织最终确定的药品出售企业承担;采购费用由采购文件制作成本及其他成本费用组成;如果采购由经办机构完成,采购费用则包括采购文件成本费、采购登记费和交易服务费等,以上内容应告知拟参加采购活动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这些都是费用成本管理体系应规范的内容。

6确立鼓励利用高科技和信息技术进行

医药采购的原则和具体手段611建立医药采购资金专用帐户,鼓励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建立现代信用体制,当医疗机构由于某些原因无法按约支付款项时,银行可以垫付。612鼓励尽快使用标准代码和条形码,限期全面推广。条形码和电子设施的使用使得药品的人库和出库直至进入市场流通可以得到适时的监督。613使用电子身份认证体系。网上交易的效力离不开电子身份的认证。国家卫生主管和药品监督部门正在积极准备电子身份认证,一旦电子身份认证成为现实,电子交易合同合法的地位将更为明显。

医药采购范文篇3

关键词:带量采购;发展战略;财务风险

药品带量采购是指在药品集中采购的过程中开展招投标或谈判议价时要明确采购数量,让企业针对具体的药品数量报价。2018年带量采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11个城市试点实施,这11座城市代表了中国的富裕省份和学术核心地带,其药品采购量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此次带量采购的25种药品中,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占比88%,药品平均降价幅度达到了52%,更有药品降价降幅达到96%。仿制药企业利润的大幅下降,使得a股医药板块整体市值在3个交易日内蒸发了3000亿元,该政策的实施可能会成为国家制药行业的拐点。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药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缓解社保压力和居民看病压力,但是会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中标企业如何在较低的利润下维持企业的经营发展及现金流稳定、未中标企业如何保持或扩大市场占有率以防止被淘汰、医药企业如何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医药企业如何平衡科研创新支出与现金流量来应对财务风险不仅影响着各企业的生存状况,同时影响着未来医药行业的走向。

一、带量采购下医药企业发展战略

由于医药带量采购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医药行业呈现出新的竞争形势。带量采购采取原研药与仿制药可同时竞选、最低价中选的形式,这使跨国医药企业的高价原研药产品竞争力减弱、市场占有率降低。与此同时,对于国内生产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企业来说,也面临着药品价格下跌,利润减少的问题。医药企业应当制定怎样的发展战略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是企业未来发展走向甚至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所在。(一)医药企业短期发展战略探究。由于在带量采购政策下,医药企业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打的是价格战,价格最低的企业中标,企业无需再做产品营销。中标医药企业与未中标企业在药品的销售方式与销售渠道上有较大差别。所以我们在讨论时应分别讨论中标医药企业和未中标医药企业在短期内的发展战略。对于中标医药企业来说,虽然药品的售价有了大幅度下降,但是企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销售费用,这对企业来说是非常有利的。企业应保质保量的完成签订的药品订单,确保药品的疗效。对于未中标的企业来说,其关注点应该在产品的销售上。中标的企业因不必承担销售费用以低廉的价格出售商品。而未中标企业需要高额的销售费用,为了保证利润率,其价格肯定会高出中标企业许多,这使未中标企业在价格上不再具有竞争力。所以,如何开拓药品销售市场,提高产品竞争力是未中标企业在短期内应该关注的重点。(二)医药企业长期发展战略探究。目前,中国医药行业的创新研发速度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药品的研发一直以来是中国医药企业的难题。带量采购的药品绝大部分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所以,中国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医药企业将会越来越多,仿制药企业的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仿制药品的价格也将会持续走低。如何从众多医药企业中脱颖而出,是医药企业在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时应该考虑的问题。一方面,要提高工艺水平,减少规模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要重视药品的创新研发,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带量采购下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一)药品研发投资风险。对于企业来说,药品的研发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撑,但是能否取得收益以及取得的收益能否抵消研发费用是一个未知数。一些企业一直以来都在进行创新性药品的开发,但是收获的成果却不太理想。大型的医药企业此前往往将销售仿制药的利润作为研发资金的主要来源,带量采购导致仿制药药价大幅下降,医药企业的利润也会随之减少。所以,在面对利润逐渐透明并减少的情况下,持续支付高额的研发资金会给医药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二)资金回收风险。带量采购可以帮助企业减少销售成本,但如果具体的采购量问题、支付问题、约定的采购量未完成措施及通过一致性评价药物的质量监督问题还没解决,带量采购可能会给仿制药企业带来损失。购买量如果未达到合同签订的数量,那么企业会面临货品积压的问题。货款何时支付,以怎样的形式支付也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状况。不仅如此,药品的价格是固定的,在合同约定的期间,如果由于药品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问题导致生产成本提高,会使企业赔本销售,给企业带来致命的伤害。(三)营运资金风险。由于带量采购中,价格最低者中标,所以企业为了获得药品的销售量,不惜会大量降低药品的利润,并且想要通过增加销售量来弥补药品单件利润的降低。但是,在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药品的生产成本、企业的管理成本也在随之加大。而药品的越来越低的价格能否支撑整个企业的运转也是企业面临的困境。尤其是中小医药企业,药品的生产规模较小,生产成本高,药品的研发能力差,产品没有竞争力,面对的营运资金风险也越大。(四)资金分配不合理。如果企业带量采购未中标,需要自行销售药品,企业销售费用过高。相关医药类上市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企业的药品营销成本达到了60%。在带量采购低价药品的压力下,未中标企业若想保证市场占有率,必将再次加大药品的营销力度,销售费用将会进一步增加。但是,企业能否到达销售目标仍是未知数。为了提高核心竞争力,医药企业需要重视药品的开发。但是,开发创新性药品具有高投入、见效慢的特点。如果企业一味的追求研发的速度,不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将会加大。

三、医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应对

(一)重视单一药品的研发。企业进行创新药的研发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同时进行多种药品的研发,研发资金将会翻倍。所以为了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应选择具有良好前景的项目,并着重对其进行投资,形成企业的拳头产品。此外,企业还可通过拳头产品的销售,产生品牌效应,带动其他产品销售,提高企业的销售收入。(二)加强药品的存货管理。为了防止药品的积压或短缺,降低药品的回款风险,企业可以建立相应的管理系统,将原材料的采购、药品的生产、药品的销售等业务流程整合到统一的软件系统中。帮助管理人员可以及时的了解到生产和销售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减少企业的库存压力,同时保证药品的及时供应。(三)提高决策水平。虽然企业想要通过增加药品的销售量弥补药品利润的减少,但是企业不能盲目的扩大生产规模。企业在生产药品前,管理者一定要做好需求分析,确定生产规模,防止存货过多,保证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企业还可以考虑多元化的发展战略,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仿制药品市场,寻找更具发展前景的项目进行投资,降低企业的风险,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四)加强资金管理意识。对于药品的销售,管理者应把握住销售费用的占比,选择可行有效的营销方式,避免不必要的费用支出。衡量好药品的销售量与利润率,防止亏损的情况发生。对于创新药的研发,管理者首先应该保证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需资金的充足,防止企业资金链发生问题。在创新性药品研发的关键时期,企业可以适当的加大投资力度,加快研发速度,以此抢占市场先机,为未来的销售收入提供保障。

四、结语

药品带量采购政策的实施将会影响到整个医药行业的走向,有利于仿制药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对于医药企业来说,药品带量采购是机遇更是挑战。管理者应提高市场敏锐度,制定适合企业的发展战略,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更要为企业长期的发展奠定基础。面对发展中的风险,管理者应及时完善自身的经营管理,积极迎接挑战,使企业稳步发展,拥有更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赵新江.药品带量采购拨动行业神经[j].理财,2018(11).

[2]杜春梅,郭普宇,薛春梅.生物制药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12).

[3]冯玲玲.制药企业财务风险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02).

医药采购范文篇4

关键词:行业供应链医药商品流通电子商务物流配送

1.引言

我国的医药行业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药品按国家计划生产,统购统销,价格上实行国家统一控制、分级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医药行业逐渐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药品生产领域向外资开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药品流通行业一直没有对外资开放,出现了大量经营分散、市场竞争能力差的批发企业,使我国药品流通领域呈现出“市场分散、地方割据、企业规模小、流通秩序乱、整体竞争能力弱”的基本特点。在我国承诺向外资开放药品分销业即将到来,弱小的药品流通企业即将与在资金、管理和技术上占优势的国外流通巨头进行面对面竞争的时候,重构我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大力发展医药物流与医药电子商务,已成为我国药品流通行业改革的当务之急。

2.我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现状分析

考察我国医药行业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见图1),不难发现其供应链有如下两个基本特点:

(1)流通环节和交易层次多、交易渠道复杂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药品流通环节多,交易层次多是非常明显的。药品从出厂到最终消费者手里,在国外成熟市场一般为2~3个,在我国往往有6~7个环节。仅批发环节一般就有地区总经销、市级批发商和县级批发商,此外,厂家往往要设立办事处,与各级批发商及医院或零售药店打交道。通常,各级批发商和厂家办事处都可直接对医院和零售药店进行销售,因此,药品在流通环节上的去向多样,往往难以监控。

(35%

办事处

生产领域(35%)

消费者

(100%)

调拨、批发(50%)

零售(15%)

流通领域(65%)

图1我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现状示意图

(2)信息不对称、物流效率低,批发环节所占成本比重过大

过多的交易环节和复杂的交易渠道使交易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流动无序,必然导致在流通过程中效率和效益的损失,直接表现为流通环节在药品价格构成中所占比重高达65%,其中批发环节占50%。批发环节成本高,必然导致销售成本上升,从而迫使药品趋向虚高定价,使药品价格居高不下。需要指出的是,批发环节成本高除上述原因外,我国药品价格独特的“逆向调节”机制是另外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医药商品作为特殊商品的消费特性及医院作为强势买方的市场特性,在我国医疗机构特有的“以药养医”利益机制的趋动下,形成了药品价格独特的“逆向调节”机制,即药品的价格越高,医院获利越多,医生的回扣越多,反过来导致企业产品定价越高。

我国医药行业供应链所表现出的这些特点与我国医药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体系不健全,政府调控不力,市场流通秩序混乱密切相关。在我国医药流通领域,流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分散、效益低下的局面还没有根本的改观。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统计,我国有医药批发企业16000家,几乎与医院的数量相当,平均每个企业的年销售额为1000万元,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的企业不到5%,名列前10位批发企业销售额合计占市场总额的20%。2002年销售额最大的中国医药集团公司和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也只有120亿元和70亿元。而市场规模比中国大10倍的美国全国只有5家一级批发商,其中美国医药商业三强——amerisourcebergen,cardinalhealth和mckesson就占全美96%的市场份额。零售市场则由riteaid、walgreen和cvs三家公司垄断,市场份额在60%以上。数量众多、经营分散企业的出现,必然导致无序竞争和过度竞争,使企业的效益低下。目前,全国医药商业企业平均流通费用率为12.56%,销售利润率为0.6%,而美国的流通费用率为3%,销售利润率为2.4%。以上这些数字的反差,显示出我国医药流通企业在流通组织规模化、营销对象全国化、流通技术和设备科学化、经营行为规范化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

3.中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的重构与药品流通体制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医药流通体制改革成为我国“三项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我国将于2004年对外资开放药品分销市场,对我国民族医药产业和药品流通行业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正如国家经贸委指出的那样:没有分销的外资企业仅是一个生产车间,而分销一旦开放,竞争的天平可能出现更大的倾斜。为了深化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化的医药流通体制,迎接外资的挑战,原国家经贸委在《我国医药行业“十五”规划》中提出用5年的时间,“培育5至10个面向国内外市场、多元化经营,年销售额达到50亿元以上的特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集团;建立40个左右面向国内市场或国内区域性市场、年销售额达到20亿以上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集团。这些企业的销售额达到医药行业销售额的70%以上。建立10个在国内外知名的医药零售连锁企业,每个企业拥有分店达到1000个以上;建立一批区域性医药零售连锁企业,每个企业拥有分店达到100个左右。”

推进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就是要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重新构建一个新型的药品流通模式(见图2),做大做强医药产业。为此,在制度层面上首先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坚决推行gsp认证制度,取缔非法的医药市场,强化对整个行业和市场的监督管理;其次要建立新型的医疗机构采购制度,进一步推行以药品、医用耗材和医疗器械集中招标采购为主要内容的新型采购制度和新型交易方式实行,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善和提高。在技术层面上要推动以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的医药电子商务在全行业的应用,推动现有批发企业向商和配送商转变。

区域配送中心

地区配送商

区域结算中心

医药电子商务平台

消费者

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图2新型药品流通模式示意图

这一新型医药商品流通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供应商与分销商通过医药电子商务平台直接进行网上价格撮合;成交信息直接传递到区域配送中心,通过地区配送商进行配送;分销商通过区域结算中心直接与供应商进行结算,并支付医药电子商务提供商和配送商相应的费用。此外,区域配送中心有一套相对独立的配送信息系统与供应商和分销商相连。在这一模式中,医药电子商务平台(虚拟的医药电子商务市场)与交易各方相连,是医药行业的交易中心和信息中心,居于核心位置。这一虚拟的医药电子交易市场通过与真实的物流配送系统和区域结算系统相互协调的运作,实现医药商品的高效流通。归纳起来,这一新型交易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交易方式电子化

通过医药电子商务系统的虚拟,医疗机构和零售商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与药品生产企业直接进行交易,商流变得公开、透明,批发环节将不复存在,因而减少了中间环节,直接降低了交易成本。

(2)交易手段信息化

改变原有信息采集和流动的低效和无序状态,采用信息化交易手段,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完整性和及时性的特点,使信息流变得有序、透明,从而大大降低收集和处理医药商品信息的时间和成本。

(3)物流系统扁平化

将原来多层、分散、杂乱的批发商经过科学整合,改造成以中心企业为极点,覆盖整个区域的配送网络,彻底改变原有物流系统混乱无序、效率低下的状况,使之成为一个设施完善、技术先进、层次简单、运作高效的物流系统。

(4)采购形式多样化

既可以进行独立的分散采购,又可以进行集中的联合采购,兼顾个性化需求和降低成本的要求。由于可以进行实时采购,因此可以缩短采购和储存周期,减少库存,既满足临床需要,又尽可能减少了市场风险,增加经济效益。

(5)政府监管现代化

政府采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对医药市场进行全程监控,彻底改变政府监管手段严重滞后,不适应市场发展的状况,各种市场监管信息公开、透明,市场准入机制严格、规范,使医药商品的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有可靠的保证。

在这一新的药品流通模式下,将形成新的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见图3)。这一新的医药供应链系统将原料企业、生产企业、配送企业和分销企业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多层的中间批发环节将消失;医药批发企业将失去传统流通职能,向药品商和配送商转变;交易渠道单一;所有交易过程将公开化,信息透明,政府将有能力对交易全过程进行监管。因此,这一新的医药供应链系统将使药品流通环节成本大大降低,可从60%降至25%,从而极大地减轻消费者的医药负担。

4.我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的重构与电子商务的应用

在我国新型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中,电子商务系统和物流系统是相互依存的两大子系统,二者缺一不可,共同支撑起了现代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的运行。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日等国就已广泛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替代手工订单处理流程,通过传统的edi、便携式订单处理系统和互联网生成的订单占订单总数的90%,电子商务成为主流模式。这些国家的医药企业致力于推动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活动的信息化。如强生公司年信息化建设投资达到10亿美元以上。在美国,药品经销企业为医疗机构和其他分销机构提供各种信息系统,包括订单系统、库存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合同管理系统及处方调剂系统等,以降低供应链成本。美国佛罗斯特——沙利文市场调查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美国每年花费在医药供应上的830亿美元中,有230亿美元是纯粹的流通费用,如果采用电子商务,在不降低美国人医疗保健水平的基础上,至少能够节约110亿美元。

(35%

生产领域(35%)

消费者

(60%)

调拨、批发(10%)

零售(15%)

流通领域(25%)

医药电子商务平台

物流信息流

图3新型的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示意图

电子商务在我国医药行业的应用,缘起于国家从2000开始推行的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的拉动。由于药品品种规格繁多,工作量大,程序复杂,为了高标准地完成招标采购任务,既满足医疗机构临床用药需求,又保证操作程序的公平合理,电子商务自然而然被引进了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当中。目前,医药电子商务正借着国家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契机,在全国范围内正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交易方式。

我国的医药电子商务以b2b模式为主,它占了整个医药电子商务交易的绝大部分份额。在我国的医药电子商务领域,以海虹企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海虹医药电子商务系统”最具代表性。目前,“海虹医药电子商务系统”在全国28个省推广应用,全国市场占有率第一,已累计网上成交60多亿元。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海虹医药电子商务系统”就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见图4),目前已发展到全面进行网上采购的电子交易场阶段,即医疗机构可以全面上网采购,药品生产企业、批发企业可以全面上网销售,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全面上网监管,从而初步实现了我国药品流通方式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正在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向国际惯例靠拢。

海虹医药电子商务系统v3.0是能够为整个医药卫生行业的买方和卖方提供电子交易场所服务的第三方独立系统,由数据准备、成交撮合、订单处理、结算服务、会员制管理、交易监管六大子系统构成[2](见图5)。该系统不具有传统实体药品市场的物理形态,但却能够提供实体药品市场的交易服务功能,代表了现代药品流通发展的方向。其主要特点是:

(1)同行政机关和药品交易各方不存在隶属关系和利益关系,是独立的第三方公共平台系统;

(2)利用会员服务体系进行企业及其产品信息的数字化,实现数据准备与成交撮合的分离,因而可实现无纸化的商务过程;

(3)药品生产企业在委托企业进行配送服务的基础上,可以直接进行投标报价,从而可以建立网上经销体系,以减少中间环节,规范流通渠道,推动现代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

(4)可以在集中、联合、分散的情况下,为用户提供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公开竞价、邀请竞价、询价、浏览等多种采购方式,方便了医疗机构的采购;

(5)采用客户端、浏览器和电话、传真等多种方式进行订单采集,全面支持采购订单电子化;

(6)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电子交易监管服务

总之,电子商务被引入医药行业后,将形成一个虚拟的医药电子交易市场,这一虚拟的医药电子交易市场将整合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成为整个医药行业的交易中心和信息中心,其信息资源可在行业内共享,从而为我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的重建与医药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招投标系统

l网上招标

l两种成交方式

买方采购系统

•全面上网采购

•四种成交方式

•半无纸化的商务过程

电子交易场系统

l独立的第三方系统

l六大子系统同时运行

l六种成交方式任意选择

l全程无纸化的商务过程

l多种方式确保订单执行

l政府全程的监管服务

l

v3.0系统

(2003年)

v2.0系统

(2002年)

v1.0系统

(2001年)

图4我国医药电子商务系统功能演进示意图

5.我国医药行业供应链的重构与药品配送制发展

重建我国新型的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就是要全面整合商流、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实现“四流”在系统内的有序流动、协调运转。从理论上讲,实现物流配送系统与医药电子商务平台的整合,就能够实现四流合一。

政府监管

销售合同目录

采购计划

采购单

销售订单

采购入库记录

采购应付细目

销售应收细目

制定采购计划

发送采购计划

订单分发

订单配送响应

订单到货管理

销售应收管理

采购应付管理

药品采购结算

交易保

障服务

交易统

计分析

交易分

析管理

采购结算服务

销售结算服务

资金划拨管理

退货换货管理

全国数据中心

地区数据中心

交易数据中心

数据加工

数据采集

数据

数据

数据加工

数据加工

数据采集

权威数据

及监管

政府监管

政府监管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

数据

药品采购目录

自主采购目录//集中采购目录

集中采购目录

药品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

医疗机构及药品零售企业

公开招标

邀请招标

公开竞价

邀请竞价

询价采购

直接采购

成交合同

政府监管

采购中介服务

药品采购中介组织

卖方开户银行

买方开户银行

采购合同目录

销售出库记录

图5海虹医药电子交易市场结构功能示意图

国外先进国家的医药物流配送系统高度发达,如美国有65%左右的处方药由批发企业配送,全美的经销企业每天需处理25万份订单,1000万条信息,配送到12.5万个分销机构中去,隔天配送的响应率高达95%,准确率达到99%,每个订单条目的配送成本仅有0.3美分。世界第一大医药连锁企业——walgreen位于威斯康星州的配送中心占地90000平方米,配送分布在8个州的902家药店,品种达80000余种,日进货量达11.73万件,职工1200人,年销售额10亿美元。作为美国最大公司之一的强生公司在新泽西州建有三个自动化立体仓库,负责149亿美元药品的订单处理、药品配送和数千名医药代表的供应保障,员工仅有160人,配送成本仅占药品销售收入的0.5%。

目前,重建现代区域医药物流体系正由构想变成现实,医药物流投资热正在形成。如深圳市2002年的药品销售额为95亿元,80%的企业自办物流,全市共有94家批发企业,仓库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物流成本占经营成本的20%,销售利润率仅为0.67%。为改变药品经营原有的换仓模式(从大仓换到小仓,从甲仓换到乙仓),将分散的资源整合起来,深圳市计划在2003年组建集采购、储运、配送为一体的现代药品物流体系,辐射珠三角乃至华东和华南部分地区。

我们认为,相对于医药交易平台,我国的医药物流更为落后。今后我国医药物流发展方向是独立的第三方专业物流,一方面企业单一的物流在成本上无法与大型的第三方专业物流相比,且投资较大;另一方面异地设立药品仓库在政策上受到国家的限制。目前,我国只批准了十家企业进行异地设立药品仓库的试点。发展医药第三方物流,目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作为一个新兴的基础设施项目,应该从区域物流建设入手,按照政府引导、企业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思路,以现代供应链理论和物流管理理论为指导,合理配置资源,合理进行规划布局,统一进行宏观调控,在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的基础上,高起点、高质量、快速度地重建我国的医药物流系统。

第二、在各地区域医药物流建设实践中,要根据各地的市场状况和资源特点,在引导企业进行大量的兼并重组,减少数量,提高资产和经营规模的同时,将新建和改造结合起来,合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兼顾先进性与实用性,实行“网络化建设、规模化经营”,以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第三、搞好医药物流信息化工作,以信息流支撑物流的运作。要开发先进实用的信息系统,做好与生产企业、医疗机构、电子商务平台和银行结算系统的接口。

第四、国家实行政策优惠,出台配套措施,打破地区壁垒,优化整合资源,积极推进医药物流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

第五、加强人才培训,全面提升人员素质。“公务员之家”尊龙凯时最新地址的版权所有

第六、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解决回款瓶颈,促进医药物流产业的良性循环。

6.结语

纵观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全意义上的行业供应链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其原因在于医药电子商务的滞后和医药物流的空白。在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趋势已变得基本明朗:一是以第三方医药电子交易市场为代表的交易电子化,二是以第三方医药物流为代表的物流专业化。电子商务和医药物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决定着未来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的兴衰。我国现代医药行业供应链系统的重构就是要以现代供应链理论和物流管理理论为指导,从医药电子商务的推广和医药商品配送制的实施两方面入手,通过政府推动和企业运作,建立适应全球竞争的医药流通市场体系,使之成为我国现代化流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医药采购范文篇5

一、医疗卫生系统商业贿赂的现状和特点

1、有的医院领导利用新药、医疗器械采购权收受医药代表的贿赂,放弃监督管理,给商业贿赂敞开绿灯。新药和部分医疗器械由医院自主采购,其决定权在医院领导手中。医药代表通过行贿医院领导实现新药和医疗器械的销售,已成为最常用的促销手段。新药基本上是高定价、高回扣,医生在利益的驱动下,尽量让患者使用这种新药,众多医生的共同作用使新药的使用量猛增。医院领导能觉察到这种情况,并知道其症结所在,但因其自身已收受了医药代表的好处,能管但不敢管,只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由此造成所在医院商业贿赂泛滥下去。

2、有的医院药剂科负责人利用药品采购的选择权,大肆收受商业贿赂。在药品采购环节,药剂科负责人地位举足轻重,有权在集中采购确定的药品目录内,自主选择经营单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药品回扣的多寡成为药剂科负责人选择药品经营者的主导因素。另外,有的药剂科负责人经常协助医药代表推销新药,充当人,即受贿又行贿。

3、有的医生主要通过处方权获取商业贿赂。药品进入医院以后,如果不能最终实现销售,医药代表的利益就无法实现,因此,给医生回扣也是医药代表促销的常用手段。医生通过开处方把有回扣的药品销售给患者,定期按处方量从医药代表或其人那里收取回扣。

二、医疗卫生系统商业贿赂发生的原因分析

1、药品生产企业的低水平重复生产和广泛存在的医药代表对药品回扣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国制药企业有近7000家,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医药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主要原料药的生产能力利用率不到50%,制剂五大类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只有40%到50%,同业竞争相当激烈。药品生产企业为了促销,从药品的宣传费、处方费、折扣让利,发展到高额回扣,使药品回扣之风越刮越烈。

2、药品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滋生出特殊的从业人员--医药代表。无论是医药生产企业的药品代表,还是医药经营公司的医药代表,其本质都是挂靠在医药生产、经营企业的个体经营者。医药生产、经营企业为医药代表提供“证照”、代开发票等便利条件,医药代表向被挂靠的企业缴纳一定的管理费或手续费,不受法人监管,不承担民事责任。医药代表获取更多利益的唯一途径是扩大药品的销售,自身条件又决定无法靠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服务水平来达到上述目标,因此,贿赂医院领导和医生,使医院能够最大限度地使用其药品,成为医药代表最常用的杀手锏,可以说医药代表的广泛存在以及现存药品销售机制对药品回扣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医院体制及管理上的某些缺陷所致。国有医院由于财政补贴有限,医疗服务收费又很低,医院通过经营药品获取利益补偿经费不足。医院既是医疗机构同时又是药品经营企业,具有双重职能。在药品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药品生产企业处于弱势地位,不得不满足一些医疗机构的不合理要求。

4、现行药品集中采购制度还存在某些漏洞,不能有效预防商业贿赂的发生。建立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本意在于预防和减少商业贿赂的发生。这种制度实行之初,发挥过正面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药品集中采购制度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现行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规定同类药品确定三家中标单位,这三家中标单位为实现药品销售又必然展开“二次”竞争,药品回扣的蔓延并没有由于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的实施而消亡。

5、新药由医院自主采购,给商业贿赂留下了蔓延的空间。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有上千种新药上市,高定价、高回扣是新药的特点,医药生产企业为追求自身利益不断地推出新药,通过高定价、高回扣,占领销售市场。有的医院自主采购新药后,通过高价药获得更多的经营收入,高回扣更让有些人垂涎三尺,导致商业贿赂案件不断发生。

6、有的医务工作者的主观因素。有的医生漠视职业道德、制度规范和法纪,通过开大处方、高价药收受药品回扣。另外,观念上模糊不清使部分医生认为收受回扣与接受患者红包只是违反了职业道德,一旦思想上接受了这种“潜规则”,势必影响医生职业行为的规范。

三、治理医疗卫生系统商业贿赂的对策建议

1、依纪依法严厉惩处,是治理医疗卫生系统商业贿赂有效手段。医生借助公共资源为自己牟利,其成本由普通患者来承担,从维护社会最低正义标准来看,必须依纪依法进行严惩。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通过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纪律等多种手段,使医生收受药品回扣成为高风险、高代价的行为而不敢违。与此同时,加大对行贿者打击力度,建立行贿人档案,对有不良记录的医药代表及所挂靠的公司纳入“黑名单”,禁止进入药品经营市场。医疗卫生主管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制。

2、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试行医药分离。经济学理论认为,半市场半政府的制度是最坏的制度,它既缺失公平又没有效率,还可能是权力寻租的温床。药品市场正是这种制度安排的典型。医药分离后,医院只从事医疗活动,药品经营业务从医院中分离出去,由其他法人承担,药品市场将成为完全竞争的市场,价值规律发挥作用,在药品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药品价格回归价值的趋势不可避免,药品价格严重虚高的局面将改变,患者的医疗费用会大幅度下降,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政府通过增加财政补助,弥补医院退出药品经营所造成的经费不足。

医药采购范文篇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完整的监察组织架构,制定有效的监察管理制度,建设高效实用的全市监察平台,并将“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纳入由全省和全市统一管理,实现对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招标机构、采购机构、配送机构和使用机构各项行为以及医疗机构检查治疗情况的实时监控。发现和纠正问题,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不断规范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配送、使用、回款等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筑牢医药购销领域反商业贿赂的防线。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一建设。按照省里的要求,以省为单位,统一建设规划、统一制定方案、统一组织机构、统一信息平台,统一开展“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建设。

坚持资源整合。整合医药集中招标采购系统、医疗机构医药信息系统、药品电子监管信息系统、新农合信息系统和医保信息系统,实现资源整合。

坚持稳步推进。根据省级医院试点的工作经验,逐步将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监察系统。

三、主要内容

“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包括医药集中招标采购系统、医疗机构医药信息系统、药品电子监管信息系统,并与新农合信息系统、医保信息系统进行整合对接,实现数据交换。

(一)监察用户

纪检监察部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物价部门、医疗保险行政管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医院监督管理部门等。

(二)监察对象

药品招标采购管理机构,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药品生产企业和配送企业。

(三)监察方式

1、网络监察。运用网络技术连通“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与监察对象的信息系统,根据监察重点,自动采集监察对象信息数据,实时分析和判别,使用红、黄、绿灯显示监察状态,异常状态显示红灯,预警状态显示黄灯,正常状态显示绿灯。

2、分类监察。分别设置各级各类监察用户的监察权限。

纪检监察部门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使用等情况进行监察,发现问题及时在线督办。

物价部门对药品和医用耗材的价格信息进行监察。

医疗保险行政管理部门对定点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以及三个目录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监察,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和医用耗材的采购配送等情况进行监察。

医疗机构监督管理部门对本单位药品和医用耗材的采购使用等情况进行监察,查看督办信息,及时纠正不规范的采购使用等行为,并反馈处理意见与结果。

(四)监察重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省医疗机构基本药物使用管理暂行规定》、《医疗机构药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政策规定以及联席会议决定,在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配送、使用和回款等环节,确定监察重点。

1、招标环节监察重点。主要对方案制定、招标公告、投标报名、专家管理、开标评标和结果公示等进行监察。

2、采购环节监察重点。主要对医疗机构是否按规定编制药品和医用耗材供应目录、是否按规定严格执行网上采购,基本药物配备率是否达标等进行监察。

3、配送环节监察重点。主要对生产和配送企业能否根据订单及时足量向医疗机构配送货物进行监察。

4、使用环节监察重点。主要针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药品和医用耗材使用以及检查治疗的规范性和合理性进行监察,通过使用数据的实时监控和汇总分析,查找违规的、不合理的或潜在的问题。

5、回款环节监察重点。主要对医疗机构能否按规定及时回款进行监察。

(五)完善相关信息系统

1、完善医疗机构医药信息系统。医疗机构对各项信息进行规范和完善,全面覆盖药品和医用耗材的采购使用等环节,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2、完善市药品电子监管信息系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的电子监管码逐步做到全覆盖,提供相关药品和医用耗材的基本信息以及药品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向医疗机构配送药品的信息数据。

3、完善市医保信息系统。医疗保险行政管理部门扩大对医疗机构数据的抓取范围,提供医疗机构所有药品和医用耗材的使用及检查治疗等数据。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2年3月上旬以前,由市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召开全市“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建设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

(二)系统建设阶段。2012年7月底前,完善医保信息系统和药品监管信息系统建设;2012年9月底前,添置医药信息系统建设所需的设施设备,建立或升级改造县以上公立医院医药信息系统,完善医药信息功能;2012年11月底前,建立和完善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医药信息系统。

(三)试点实施阶段。2012年10月底前,根据省级医院“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建设试点工作经验,在全市公立医院开展“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建设试点工作,密切跟踪系统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进一步完善“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功能。

(四)总结推广阶段。通过全市公立医院开展“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建设试点工作经验,结合各县(区)和相关单位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系统功能,加强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将“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向全市所有公立医院和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实施。

五、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认识

建立“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是实现扁平化、网络化政府管理新模式、加强我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是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领域不正之风的有力抓手。“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的运行将有利于降低药品与医用耗材的虚高价格,减轻患者的医药负担;有利于规范诊疗服务行为,促进合理用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行业作风的改进,树立医疗行业良好形象;有利于预防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发生,保护医务人员。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深入学习,广泛宣传,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建设“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按时完成目标任务。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为保障“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县(区)要参照省“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卫生牵头,监察、物价、人保、药监等部门参加的设区市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召集人由卫生局主要领导担任,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为组成人员,负责本辖区内“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建设的组织、协调和管理等工作,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卫生行政部门。各医疗机构要成立“阳光医药”网上监察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为组长,纪检监察、医务、医保、信息、药学、临床、医院感染、检验、器械、质控及后勤采购等部门负责人和专家为成员,负责本单位的具体工作。

(三)明确部门职责

根据各部门职能,明确职责分工。监察部门负责督促检查各部门各单位工作落实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协调解决系统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对违纪违规行为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协助监察部门处理系统建设相关问题;物价部门负责监督检查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执行情况,并提供数据等相关支持;人保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医保制度的执行情况,完善医保信息系统,并为“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的对接,提供技术和数据等相关支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流通情况,完善市药品监管信息系统,并为“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的对接,提供技术和数据等相关支持;市信息中心负责支持市监察局和应用系统开发商的工作,为开发“阳光医药”网上监察系统和数据接口标准软件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保障。

(四)严格落实责任

各地、各有关单位要按照本实施方案明确的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切实履行好牵头责任、配合责任,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要严明工作纪律,对工作进展缓慢,消极应付,配合不到位的,要予以通报批评;对工作严重滞后,影响整体推进,或泄露工作秘密,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医药采购范文篇7

院门诊患者人均处方费用由去年71.7元下降为56.6元,下降21.1%;人均处方药品费用由去年56.3元下降为36.9元,下降34.5%;住院病人出院人均费用由去年2030.7元下降为1721.6元,下降15.2%;药品收入比例由去年22.8%下降为17.6%,下降22.8%。同比去年,全年可为病人减轻700多万元医药费用负担,其中减轻病人药品费用负担400多万元,使病人真正能够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受到病人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抓好采购,减轻病人医药费用负担

全面实行医用耗材采购公开竞价,另外。并严格控制高值耗材使用。为从采购的源头上降低医用耗材的虚高价格,减轻病人负担,该院逐年规范医用耗材采购。根据医用耗材市场价格的情况,每年实行一次公开竞价,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取竞价最低的产品作为入围采购产品。今年该院对75种医用耗材、112种检验试剂再次进行公开竞价,通过公开竞价,医用耗材、检验试剂采购价平均下降了20%以上(如腰硬联合麻醉包、镇痛泵由原来采购均为138元下降为33元)此项全年可为病人减轻医用耗材费用负担160多万元。

病人医药费用负担加重。为改变这一现状,年该院挂网采购的临床用药品种达2274种(其中抗菌药物品种达400多种)从而导致临床用药混乱。该院从规范药品、耗材采购的源头上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使药品虚高价格得到一定遏制,大大减轻了群众医药费用负担。

选择切合临床实际和实惠的临床用药品种。年院临床用药挂网采购目录采取科室初选,思路决定出路。该院首先是通过规范程序操作。药事委员会筛选,专家库遴选,最后选定了193个最切合临床实际和实惠的临床用药品种(其中抗菌素针剂只有18种)然后逐年规范,每年根据临床实际遴选一次。今年规范操作遴选出186个品种,全院临床用药100%通过网上阳光采购,从药品采购的源头上有效控制药品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其次,实行对33个品种的高价位药品及营养辅助药品限量采购制度。今年该院对经遴选的186个采购目录品种中再筛选出33个高价位抗菌素、高价位药品和营养辅助药品实行按计划限量采购。根据合理用药原则,结合临床实际,参考上一年度采购量,由药事委员会集体讨论拟定出限量采购计划,每月按采购计划经审批后进行采购,确因临床实际需要增加采购数量的品种需由药事委员会集体讨论决定,并对其临床使用进行严格监控。通过实施这一制度后,33个高价位药品使用量同比去年下降了50%再次,实行招标采购目录的全部临床及普通用药品种与药品经销商议价竞价。今年10月,该院将招标采购目录的全部临床及普通用药共232个品种与10个药品经销商实行议价竞价,通过议价竞价后,232个药品采购价同比原来网上招标采购价平均下降了18%以上(其中抗菌素下降20%以上,其他药品下降16%以上)此项全年可为群众减轻200多万元药品费用负担。

抓好收费,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为进一步落实卫生部“三好一满意”活动方案,县妇幼保健院对全院各级各类收费项目进行了严格检查,从与患者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入手,广泛查找在医疗收费过程中的问题,认真研究对策措施,制订及落实有关制度,积极加强医疗收费管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一是建立医疗收费检查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为切实维护病人利益,该院建立了院科两级医疗收费管理与监督组织机构,设立了院级医疗收费专职物价管理员和科级的兼职物价管理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医疗收费的操作性文件。重点加强了对医疗收费的检查监督,医疗收费监督小组实行不定期与定期对各科室医疗收费进行检查监督,每月随机抽查各门诊病人处方和各病区住院病人住院费用清单,按收费标准逐一核对,对于违规收费行为,将给予严肃处理,每月对检查的医疗收费情况进行反馈通报,并把医疗收费纳入医德考评内容之一。由于采取有效监督措施,近几年来,该院未发生一例违规收费行为。二是履行医疗收费告知签署制度。凡是对单项品种超过50元,每张处方超过100元,每天住院超过500元的,医务人员必须履行病人知情同意签署制度,否则作违规处理。三是定期对各科室医药费用实行动态分析评价制度。职能部门每月底对各科室医药费用进行统计分析、反馈通报,每月中层干部例会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年度、季度、月份对比,观察各科室医疗费用情况,分析判断各科室费用变化原因,找出不合理增长根源,针对不合理增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使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增长得到持续改进。

抓好考核,认真落实医药费用控制指标

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药费用,院实行严格考核制度,让广大群众享受到医改带来的实惠。

院还建立绩效考核分配机制,除了上述两项考核外。将病人医药费用控制重点列入绩效考核。从年开始,院实行绩效考核,并逐年进行完善,建立了五项考核”与“三项挂钩”绩效考核分配机制,将绩效工资分配实行按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医德医风、成本控制、风险系数“五项考核指标”计分分配,同时与药品收入比例控制、两费”门诊收费、住院收费)控制及以收定支定额控制“三项”控制指标挂钩,取消了奖金分配直接与经济收入挂钩和单纯用经济指标考核奖金的分配办法,使绩效工资分配与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绩效、工作岗位性质、风险程度、医德医风及病人医药费用控制等业绩挂钩,重点突出社会效益,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以降低病人医药费用为重点,切实减轻病人医药费用负担。实行每月考核一次,每季度综合考核一次,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如药品收入比例、两费”门诊及住院费用)按规定控制指标若超标,每超过一个百分点扣罚科室5%一级分配的绩效工资,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医药采购范文篇8

一、医药行业商业贿赂的特点

首先,商业贿赂行为具有隐蔽性。医药行业商业贿赂也和其他商业贿赂一样,往往隐藏在正常合法的交易当中,从账面上很难查出问题,如果没有人举报,一般很难暴露出来。而当事人一般都是受益者,他们大都会守口如瓶。其次,商业贿赂具有相当的模糊性。目前,医药行业商业贿赂领域存在三大灰色地带:人情往来、官商一体和集体受贿,这些在现实中往往为商业贿赂披上合情合理的外衣。如披着温情脉脉面纱的“红包”礼金,在某种情况下成了商业贿赂的载体之一。第三,商业贿赂行为具有干扰性。医药行业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插手干预药品、医疗器械企业生产、经营或投资入股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获取不正当利益,在查处商业贿赂过程中,这些得到好处的公务人员往往千方百计利用各种关系干扰查处。

二、医药行业商业贿赂形成的原因

笔者认为形成医药行业商业贿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产品的利润空间大,商业贿赂成本低,这是直接导致商业贿赂行为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医药行业工作人员利用职权,插手干预药品、医疗器械企业生产、经营或投资入股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获取不正当利益;三是国家法律对商业贿赂行为制裁力度偏小;四是政府职能尚未得到根本转换,公共权力滥用,成为商业贿赂高发的原因之一;五是监管部门在反商业贿赂中力度不够。

三、医药行业商业贿赂的危害

医药行业的商业贿赂行为,不仅败坏了医药行业的职业道德,也是当前药价虚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医药行业中,药品经销人员为了取得非法优势销售商品,不惜付出高额贿赂,为了赚回成本,不惜抬高药价,使出厂价只有几元的药品,几经转手便成了几十元乃至几百元的高价药,将成本、费用、回扣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药品流通环节越多,采购、药品人员的回扣越高,而为层层回扣“埋单”的普通百姓负担就越重,对此,广大群众对医药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深恶痛绝。如果任其滋生繁衍,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而且破坏了市场交易规则,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公共利益,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败坏了党和政府形象。

四、治理医药行业商业贿赂的对策

通过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工作,针对医药系统存在的问题,建议在县级医药卫生系统推行以下四项制度。

1、实行逐级控制药品收入比例制度

一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各医疗单位药品收入比例。县级医院药品收入比例控制在50%以下,乡镇卫生院控制在55%以下。二是各县级医院对各科室核定药品收入比例,中医科药品收入比例可稍高一些,妇产科、外科药品收入比例可稍低一些,其他科室可适中,但总体控制在本单位的指标范围之内。三是各医疗单位对每位医生核定药品收入比例,严格控制药品收入比例,超过标准给予相应经济处罚。实行定期检查、定期通报,超标单位限期整改,科室或个人超标由医院制订相应的处罚措施,通过层层控制药品收入比例,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2、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

县级医院药品应纳入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领导小组集中招标采购。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和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切断医疗机构和药品营销之间的直接联系,对应用普遍、价格高、采购量大的品种必须纳入招标范围,招标采购药品占药品采购总金额的比例必须达到80%,乡镇卫生院逐步试行集中招标定点采购,通过公开招标竞争,选定质优价廉、信誉度高的正规药品批发企业,由批发企业直接供货,避免与个体药商联系,确保价格透明,公平竞争。

3、实行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度

各单位医疗服务和药品收费标准等服务信息向社会公示。公示的信息包括:日平均门诊人次,每门诊人次费用,每月的出院人次、手术台次,出院者各病种平均住院日,出院者各病种平均医药费用,手术病例术前待床日,医保和农医出院者平均费用,医保和农医出院者费用自付比例,每住院床日费用,药品费用、医疗费用占业务收入的比例等,县级医实行住院费用清单制和费用查询制度。

医药采购范文篇9

1.什么是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简称ec)指的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特别是因特网),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从贸易活动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可以在多个环节实现,由此也可以将电子商务分为两个层次,较低层次的电子商务如电子商情、电子贸易、电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级的电子商务应该是利用internet网络能够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即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实现。

2.电子商务的作用

电子商务是在商务活动的全过程中,通过人与电子通讯方式(特别因特网)的结合,极大地提高商务活动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降低了商务活动的成本,由于商务活动实时在网上进行,使得政府监管部门可以实时监控商务活动的全过程,及时发现商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3.电子商务的形式

电子商务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企业内部电子商务:用以提高企业内部运作效率,降低企业内部运作成本,提高效益。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2c):即企业通过internet建立在线商店,消费者进行在线购物、支付。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2b):指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internet进行商务活动,节省双方的时间,并避开了地理上的制约,有效地提高了商务活动的效率与效益。

●虚拟市场(te):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高级形态,提供了一对多、多对多的在线交易模式,是目前国外最成功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代表了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虚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虚拟市场的概念

虚拟市场是应用电子商务技术形成的一个虚拟的买卖双方聚集并进行交易的场所。它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结果,最大程度上体现了电子商务技术的先进性与有效性。卖方可以面向全球众多潜在买家方便地其产品、服务信息,并通过internet与许多潜在的购买者进行交易,降低了交易过程的复杂程度,有效地提高了交易过程的效率,并降低了交易成本;对于买方来说,在虚拟市场中可以更大程度地接触不同的供应商,并通过internet进行及时有效的比较、沟通,提高采购产品及服务的选择方位,获得更好的价格和更高的质量,同时简化了原本复杂的采购流程,极大地提高了采购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

2.虚拟市场的形式

从国外成功的事例来看,虚拟市场的建立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卖方或买方建立的,一种是由第三方中介机构建立。其中第一种形式下的虚拟市场主要由大的采购集团建立,如通用电气、通用汽车、福特汽车、cisco等,主要目的在于简化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加强对采购过程的控制,提高自身竞争力。从目前市场角度来看,买方市场的形成导致了买方往往在交易过程处于较有利的地位,所以一般这种形式的虚拟市场大多从买方开始形成。而另一种形式的虚拟市场,也是目前国外最火热的一种虚拟市场形式,一般都是由第三方中介组织发起建立,如commerceone、ariba、esteel等等。因为对于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本身没有能力来建立虚拟市场,同时其购买能力也难以与巨型企业相比,导致其号召力较小,他们来建立虚拟市场是难以取得成效。而通过中介机构将许多中小企业集中起来,形成大的采购集团,对于各个中小企业来说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同时通过中介机构对买卖双方的规范与管理,提供在线信用,使得买卖双方得以放心地进行在线交易。这种模式的虚拟市场的好处在于第三方中介机构本身并不介入交易本身,可以保证交易过程的公正、公平与公开。目前国外这种形式的虚拟市场一般由购买方、供应方、第三方中介机构、物流配送组织组成。

三、中国医药虚拟市场发展的几点思考

1.医药市场健康发展需要先进的电子商务手段

医药行业是国家的特殊行业之一,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医药产业是我国四大重点(计算机、汽车、医药、微电子)技术创新产业之一,是一个技术密集程度高、投入多、效益好、周期长、风险大的国际性产业。但同时,由于我国现存生产、流通领域等环节种种不合理因素,极大地导致药品生产经营秩序混乱,药品购销中行贿、索贿、回扣等不正之风盛行。医疗卫生单位也出现类似的问题,使患者背上沉重的药费负担。为了杜绝上述现象,国家曾三令五申建立行业有序竞争,规范行业管理,强化流通环节监督。可是,单单从法令法规方面规范市场行为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先进的电子商务手段,增强医药市场透明度和管理监控的力度,大力加强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将政府、市场、消费者联系在一起,最终实现医药流通市场的健康发展,使消费者利益得到保护。

2.呼之欲出的医药虚拟市场

通过对虚拟市场理论分析可以看出,建立一个覆盖全行业的医药虚拟市场,一方面是发展的趋势潮流;另一方面也是符合我国医药发展需求的。同时这也是由药品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通过一个医药虚拟市场,药品流通中的买方和卖方平等地面对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渠道,而在这个渠道中进行的所有的药品购销行为都会通过现代化的信息采集手段记录下来,并经过相应的信息处理后成为各级相关政府部门执法监督的依据。这样一种市场渠道以及相应交易模式的形成,不仅可以提高药品流通的效率,降低药品流通的成本,同样对于规范我国药品生产、流通、销售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一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3.医药虚拟市场的完善是一个政府主导的全社会系统工程

从国外的经验可以看出,虚拟市场是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虚拟市场只不过是实现的手段或表现形式。而由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发展仍很不充分,那么利用电子商务手段建立现代化的医药虚拟市场,是对医药市场健康发展的一种促进,从这一点来讲,我国医药虚拟市场的完善必然是一个过程化的产物。同时,由于现有市场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不足之处,一部分人已经成为了其中的既得利益者,那么他们必然会抵制虚拟市场的推广。因此,一方面目前中国推广和完善虚拟市场不能单纯依靠市场自发的动力,需要强有力的行政干预和支持,以及社会各方面积极的参与,因此,它也必然是一个政府主导的全社会系统工程。

4.医药虚拟市场的管理

首先,医药虚拟市场必须是一个合法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进行交易的双方也必须具备合法的资格,因此医药虚拟市场的管理应该在传统医药市场管理的框架下来进行,并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进行创新和发展。其次,作为一种市场经济的产物,医药虚拟市场必须是独立于任何政府部门,相关政府机构对医药虚拟市场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事前的资格认定和事后的监管,政府部门不应该直接参与虚拟市场的运营。同时,基于公平交易的原则,虚拟市场平台的运营者同时不应该与药品交易的收益直接挂钩。所以虚拟市场平台的运营者不应该是药品交易的双方,而应该由独立的第三方来承担,并通过提供与交易相关的服务获取利润。医药虚拟市场的管理主要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在传统医药市场管理的框架下,通过对交易双方,以及运营虚拟市场平台的第三方信息中介机构合法资格的认定,并对交易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交易结果的事后审查,达到有效管理医药流通市场,加速我国医药流通市场规范化的目的。

5.医药虚拟市场应从医院采购进行突破

既然医药虚拟市场的完善是一个过程化的产物,那么就需要从买卖双方的某一点展开突破,表现在系统平台上,就是先从在线销售还是先从在线采购入手。目前医药市场主流模式是从卖方出发的网上销药,但我国目前的医药市场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买方市场,买方不参与的市场往往是一厢情愿,而医院的采购行为占到了整个药品采购行为的85%以上,医院的采购方式极大的影响着医药市场的运转。因此,医药虚拟市场的推广从医院的采购人手,才能真正影响药品交易的模式,使医药虚拟市场的应用一步步走向良性发展。

一、电子商务的概念、作用及其形式

1.什么是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简称ec)指的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特别是因特网),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从贸易活动的角度分析,电子商务可以在多个环节实现,由此也可以将电子商务分为两个层次,较低层次的电子商务如电子商情、电子贸易、电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级的电子商务应该是利用internet网络能够进行全部的贸易活动,即在网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实现。

2.电子商务的作用

电子商务是在商务活动的全过程中,通过人与电子通讯方式(特别因特网)的结合,极大地提高商务活动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降低了商务活动的成本,由于商务活动实时在网上进行,使得政府监管部门可以实时监控商务活动的全过程,及时发现商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3.电子商务的形式

电子商务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企业内部电子商务:用以提高企业内部运作效率,降低企业内部运作成本,提高效益。

●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2c):即企业通过internet建立在线商店,消费者进行在线购物、支付。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2b):指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internet进行商务活动,节省双方的时间,并避开了地理上的制约,有效地提高了商务活动的效率与效益。

●虚拟市场(te):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高级形态,提供了一对多、多对多的在线交易模式,是目前国外最成功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代表了未来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虚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虚拟市场的概念

虚拟市场是应用电子商务技术形成的一个虚拟的买卖双方聚集并进行交易的场所。它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结果,最大程度上体现了电子商务技术的先进性与有效性。卖方可以面向全球众多潜在买家方便地其产品、服务信息,并通过internet与许多潜在的购买者进行交易,降低了交易过程的复杂程度,有效地提高了交易过程的效率,并降低了交易成本;对于买方来说,在虚拟市场中可以更大程度地接触不同的供应商,并通过internet进行及时有效的比较、沟通,提高采购产品及服务的选择方位,获得更好的价格和更高的质量,同时简化了原本复杂的采购流程,极大地提高了采购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

医药采购范文篇10

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减轻群众负担为目标,以贯彻实施“三双行动”为契机,促使医疗机构创新机制、加强管理、突出重点

、狠抓落实,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同时,合理控制医药费用增长,让人民群众享受到质量优异、费用合理的医疗服务。

二、总体目标

以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建立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医疗机构内部控制机制,规范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行为,降低服务成本,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减轻患者

医药费用负担,逐步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三、主要内容及责任单位

“三双行动”是指“双降”、“双控”和“双规范”。具体内容包括:

(一)“双降”。即降低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降低卫生材料支出占医疗支出的比重。2011年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重总体平均控制在48.35%以下(2010年全市为50.35%),比2010年平均下降2个百

分点;卫生材料支出占医疗支出的比重总体平均控制在22.69%以下(2010年全市为24.69%),比2010年平均下降2个百分点。

责任单位:区中心医院

(二)“双控”。即控制医疗成本、控制人均门诊收费和住院收费次均费用过快增长。2011年业务支出增长幅度要低于业务收入增长幅度;每门诊人次平均收费水平增幅低于上年2个百分点(2010年全市

平均增幅为7.44%);住院床日平均收费水平增幅低于上年2个百分点(2010年全市平均增幅为7.89%)。

责任单位:区中心医院

(三)“双规范”。即规范检查和用药行为,规范临床路径和治疗项目。2011年化验收入、检查收入、放射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不高于2010年水平;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达到80%以上;处方点评合格率

不低于95%。到2011年底实行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数不少于25个。

责任单位:区中心医院

四、主要措施

(一)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区卫生局将积极创造条件、完善政策、加强督导,推动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和村卫生室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将定期分析、通报基本药物采购使用情况,加强监

督检查。一是全区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按照国家、省规定的目录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必须按照省卫生厅集中招标采购确定的生产配送企业和中标价格通过省药品集中采购网络平台采购基本

药物,必须按照采购价格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必须配齐配全基本药物,满足辖区居民基本用药。不得超范围配备使用药物,不得通过省药品集中采购网络平台以外的其它任何途径采购基本药物,不得

加价销售基本药物。

二是区中心医院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按规定比例配备使用,努力降低药品费用占医药总费用的比重;配备基本药物品种数不低于基本药物品种总数的80%,基本药物销售额占全部药品总销售额的

比例不低于35%;要建立健全基本药物管理制度,加强采购、使用等环节的管理;要将基本药物合理使用情况与医师定期考核、职称晋升、绩效工资发放、年终评奖评优等工作挂钩。

(二)大力推进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区中心医院必须按规定通过省药品集中采购网络平台采购药品。区卫生局对用量大、价格高、费用增长快的药品要重点监控。要加强医用耗材采购使用情况调研,

加快推进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争取2011年底之前开展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

(三)调整规范医疗服务价格。区中心医院要加强医疗服务项目与收费标准调研工作,积极做好医疗服务项目分解细化与归并,规范医疗服务项目,认真开展医疗服务成本监审与测算,加快推进医疗服

务项目收费标准调整工作,力争年底前取得突破性进展。要认真研究制定医疗服务收费与国民经济、居民收入、医保筹资、居民负担联动调整的长效机制,在合理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幅度,减轻人民群众

医药费用负担的同时,促进医疗机构科学发展。

(四)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区中心医院要严格执行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严格控制非业务性支出。使用的卫生材料必须统一采购、验收入库,任何科室与个人不得擅自

采购。要规范卫生材料申领和计费程序。对用量大、价格高、费用增长快的医用耗材要重点监控。要健全收费管理制度,完善计算机收费管理系统,加强对收费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加强医疗机构经济管

理。

区中心医院要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力度,对财务工作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科学测算年度目标成本,分解下达到责任科室,纳入科室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要定期监测目标成本执行情况,

分析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距,及时查找原因,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医疗成本。要探索建立成本定额管理和费用审核制度,限制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努力提高医院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

(五)强化医疗收费管理。区中心医院要充实监管人员,加强收费管理,加大内部监管检查力度。要设1-2人专职价格管理人员,各业务科室(部门)至少设1名兼职价格管理人员。要继续做好医药费用每

日清和费用查询工作,提高收费透明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根据国家发改委医药价格大检查发现的问题,区卫生局将对区中心医院进行一次医疗收费专项检查。重点查处超范围、超标准和分解收费行为。严格控制医用耗材收费,对没有收费依据的医用耗材,一

律不得擅自比照收费,坚决杜绝敞开式收费行为。

(六)规范用药行为。要组织开展抗菌药物联合整治行动,积极推进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保证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认真贯彻落实《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加强相关人员培训,积极推动医疗机构处方点评

工作;建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测、分析和报告制度,建立细菌耐药监测网和合理用药监测网,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情况进行排名和公示。

(七)规范诊疗行为。加大临床路径管理力度,继续扩大试点病种种类。在区中心医院探索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组织应用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和drgs方法加强单病种质量管理。参与全市同级

医院辅助检查结果互认,扩大全市临检结果“一单通”范围。开展医学影像检查质量控制,积极推动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一片通”。开展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工程。积极开展高额医疗费用专项治理行动

,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八)加大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力度。认真贯彻《关于加强医院信息系统药品、高值耗材统计功能管理的通知》要求,对药品、耗材信息实行专人负责,严格统方权限和审批程序,严禁以商

业目的统方;积极探索利用反统方软件等信息化手段防范非法统方。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制度,对经执法执纪机关认定存在行贿行为的企业或个人,及时列入商业贿赂不

良记录并予以公布,取消其二年内在全市配送资格。

五、职责分工

(一)医政科、办公室负责对区中心医院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和规范用药情况、医用耗材与检验试剂合理使用情况、规范诊疗行为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二)社区办负责对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情况、规范诊疗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与考核。

(三)政工科负责对药品、耗材等购销行为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查处医药购销活动中出现的违纪违规行为;负责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进行监督管理。

(四)区中心医院负责及时上报本院“三双”行动工作进展情况和工作经验,定期公示医药费用。

(五)办公室是负责制定“三双行动”实施方案、相关报表的收集和上报等工作;负责监督医疗服务收费、医院财务管理等工作。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施“三双行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让人民群众共享卫生改革发展成果的根本要求,也是继续深化医改、推进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的重要

举措,省卫生厅已将此项工作列入年度考核,各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实施“三双行动”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各项工作落到

实处。各有关单位要成立“三双行动”领导小组,明确任务,积极推进,尽快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职能部门具体抓、其他部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要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制定考

核目标和奖惩措施,确保行动取得实效。各有关单位要于2011年9月27日前将本单位“三双行动”领导小组名单、分管领导、责任部门、联络员姓名电话报局办公室。

(二)细化方案,强化监管。各医疗机构务必高度重视,抓紧抓好,努力完成年度控费任务。要根据本实施方案制定工作方案,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组织实施,加强监督检查,切实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

增长。要将实施“三双行动”与推进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结合起来,与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结合起来,与实施“四降一升一增”的医疗价格规范工作结合起来,互相配合,共同推进。各医疗

机构要以“三双行动”为契机,建立完善以医药费用控制、绩效考核分配和费用通报警示等内容联动机制,切实加强督导检查与管理。

(三)分级负责,动态管理。区中心医院要核定费用控制指标,并认真组织实施。区卫生局将建立“医药费用预警通报制度”、“超标收入收缴制度”和“医药费用公示制度”。定期对医药费用超标严

重的医院进行预警通报。对区中心医院每门诊人均费用和每住院人均费用情况每半年向社会公布一次,接受社会监督。自2011年开始,对超标严重的医疗机构,不向上级部门推荐为先进单位,年度考核

不得评为优秀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