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教学十篇-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3-03-30 21:46:24 尊龙凯时最新地址的版权声明

数字化教学

数字化教学篇1

[关键词]数字化/直观化/运用/拓展

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正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音乐课教学中。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中,钢琴集体课、视唱练耳、乐理、配器等课程已基本上采用了数字化教学手段,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已得到人们充分的肯定。那么在声乐教学中能否引入数字化教学手段呢?可以。

一、数字化教学手段使声乐教学直观化

声乐教学不同于音乐学科中的其他科目教学。它是一种非常抽象性的教学,除了外在的演唱表演外,它不再具备直观性,因此有人说声乐是音乐学科中最难教和最难学的科目。

声乐教学要能够象一些音乐理论课程和器乐课那样直观化就好了,很多教师和学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为声乐教学的直观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并正使它逐步变为现实。

传统的声乐教学,几乎全凭经验和感觉,教与学的双方往往要负出巨大的体力代价与时间代价。比如,老师要求学生某字或某段声音要“圆一点”、“亮一点”、声音位置要“高一点”、“低一点”等,这往往要在课堂上反复练习多次才能达到;再者,传统方式下的声乐教学是没有自身参照物的,有的参照物是教师的演唱和大师的录音磁带,学生无法听到自己真实的声音,教学中无法保持学生良好的歌唱状态和瞬间产生的歌唱灵感;对磁带的模仿又容易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削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创造能力,而现在,一台普通的多媒体电脑再加上一块数字音频卡(或能录音的声卡)及音频软件,就可以使声乐教学变的直观化了,这就是在声乐教学中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声音的波形进行分析,使声音能够看的见,从而使声乐教学直观化,这种直观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自己的身音为参照,切实感受声乐学习中的点滴,如声音的位置、咬字、音准等,这在下面的文章中将分制阐述。

二、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在声乐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实施环境

声乐教学所需要环境要求不是很高,各单位可根据自身的条件决定,条件较好的单位,可以将数字化教学设备的档次配置的好一些,条件一般的单位只需配置一些基本设备就可以了。总的说来,利用数字化设备进行声乐教学,在设备硬件上应选用586档次电脑,一块数字音频卡(或较高档次能录音的声卡),一支麦克风和一对监听音箱,以及相应的数字音频软件,如coolediepro、mw3、cakewalk6.0以上的软件等;在外部环境上,上小课要求有一间相对独立的房间,大课可单独设立或与音乐多媒体教室共用,只要环境对录音影响不大就行。值得注意的是,在麦克风和监听的选择上,有条件的单位可尽量购置好一些的器材,上大课的地方对监听要求高一些,以提高声音的保真度。此外,还要求教师要有熟练的音频软件操技能及相关设备的操作能力。

2.以分析波形文件为参照,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认识和客观评价能力

前面已经提到,传统的声乐教学是非常抽象的,不具备直观性,我们在使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时,应充分发挥其优越性,使声乐教学变的直观化。其做法是:有针对性地把学生演唱的段落录下来,把几次演唱的声音做比较,帮助学生找出良好的声音状态,使学生感受到如何调动自己的歌唱状态才是正确的。下面我们以歌曲《松花江上》(男高音演唱)为例来谈数字化教学手段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1)歌唱状态与音色的修正在正式进入歌曲演唱的教学前,教师都要对学生进行练声训练。必要的练声训练,是教学生把握正确的歌唱状态的基本途径,这时我们可选择地把学生没有进入状态前的声音和进入状态后的声音录下来,进行波形对比分析,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波形状态是,未进入状态前的声音振动不明显,声响力度弱,进入状态后的波形振动明显且规则,声响力度较强,通过对这两条直观的波形状态分析,能够使学生认识、感受到歌唱状态下身体的运动状态,明白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协作,从而加强歌唱状态的记忆。随着歌唱状态的进入,教师可向学生讲授男高音在不同音区的声音特点,帮助学生找到良好的声音位置,抓住练习中出现的瞬间灵感,以获得较强的歌唱记忆。如在练习至高声区时,教师常说口腔打开,气息下沉支持等。说起来非常容易,但学生做起来就未必轻松,这时教师可将学生在高声区的练声全部录下,直至最好的一遍停下,听录音、看波形、分析并找出良好状态下的波形段落,让学生对比音色变化的细微感觉,如口腔未充分打开时的“扁”,气息不足及上浮时的“白”与“涩”,学生在对照录音后可再次练习、比较,这样可使学生较快地找到声音的正确位置,并且还不容易丢失这种正确的歌唱状态。

(2)咬字、吐字的纠正歌曲《松花江上》的开头处于男高音的中低音区(1=be),“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一句中的“我”字容易造成归韵时间长的错误,从而浪费音符时值,影响乐曲的表达。这时教师可用铅笔工具修整波形时值或修改音头,标出归韵的时间点,把前后波形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取舍,这比教师说做多遍示范要便捷的多,学生的主客观感受力也都有所提高。再比如:“那里有森林煤矿”一句中的“那”字,声母发音是“l”还是“n”,通过录音对比学生很容易找出;在歌曲高潮“爹娘啊”一句中,“爹”字需要用较强烈的音头来表达,但学生在演唱时常会顾忌音高、情绪等多种因素,把强调“爹”字的归韵形成很慢,教师此时会常停下来讲情绪,“爹”字要一气呵成,可往往是说了半天,学生仍然找不准点,收效不明显。如果教师面对屏幕,用铅笔工具先做出一个音头,标出时间点供学生参考使用,这会使学生一下就找出问题所在,从而省时省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音准的纠正:这里所说的音准问题是指因歌唱状态的不正确而引起的音准问题。声乐演唱中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特定的音区中,演唱者常会因声音的位置、气息等原因造成音准问题,这一问题很难解决,尤其是对于歌唱技能还不能够熟练运用的学生而言,更难解决此时的音准问题,因为在这种状态下,歌唱者的内心音高是准确的,是歌唱技术的不成熟造成了音准差异,在没有参照的情况下,演出者难以察觉,而听者一听就明白了。如“爹娘啊”这一句,“爹”字是乐曲的最高音,又是闭口音,很不好唱,音准容易偏低,此时,教师可将音高不准的波形裁剪下,先指出问题,然后修正音高,树立听觉上的准确,再告诉学生应将歌唱状态做细微的调整,如气息不够,咽腔打开不够,声音位置偏低等,这样可使学生在良好的歌唱状态下达到音高,而不是生硬的“够音高”。

(4)音乐感觉的培养:教师在完成声音和歌曲演唱的训练后,便开始强调歌曲情感处理的问题。这是学生学习歌曲表达的重要环节。传统教学中,教师常先讲解作品,然后分段唱,再合成。这种方式对于还够成熟的学生来说要一次合成,难免有不到之处,效果往往也不尽人意,因为这不但有对作品理解上的问题,也有歌唱技术上的问题。在采用数字化教学手段时,教师可这样做;先向学生讲解作品的背景、创作手法、情感表达等,甚至可用课件来激发学生的演唱情感,再让学生不做停顿地演唱歌曲,这样录上一两遍,再选择较好的一遍进行演唱指导,指出不足,修正波形,帮助学生改进。如在《松花江上》中,“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共有两句,分别位两个乐句的开头,这两句在演唱处理上就有着不同的区别,第二句应当比第一句要唱的稍激动些。教师可以用铅笔工具修改学生的演唱,调整两句的音响度与个别字音头,使演唱具有感染力;在感情表现丰富的“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一段中,渐强与渐弱的处理非常明显和重要,教师可用铅笔工具对波形进行处理,勾画出乐句处理轮廓,帮助学生找准渐强与渐弱点及时间、段落,从而快速把握乐曲的处理,此外,在需要有气口的位置处,教师也可在波形上做出气口,以帮助学生找出位置点。

三、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对声乐教学的拓展

把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运用于声乐教学,不但可使声乐教学直观化,而且还可对声乐教学进行拓展。

1.使声乐课堂教学具有延续性传统的声乐课堂教学不具备延续性,在上课结束后,学生只能凭记忆去练习,很容易丢失上课时正确的感觉。如果把上课的录音复制给学生,这就可使课堂教学有延续性,学生可按自己在课堂上良好的声音状态去练习,以自身为参照,对比清晰,可把课堂上的感觉较长时间地保存,加强和巩固良好的歌唱状态以及准确地把握乐曲的处理。

2.把风格音乐教学引入声乐教学中传统的声乐课,都是以钢琴伴奏为主,它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一面在于它可随时适应学生的主观处理;不利的一面在于,一是钢琴自身的音准问题,二是随时可变的“跟节奏”方式无法给学生以准确的节奏感及风格感训练。数字化音乐教学手段则可预先做好歌曲的乐队伴奏,强调风格与节奏,使学生能够树立较强的节奏观念和风格观念,从而达到表达的准确性,提高对歌曲的表达能力。不但如此,数码音乐教学方式还可将多声音乐教育引入声乐小课课堂,使学生在学习演唱同时,还能接受多声演唱训练。

3.把舞台表演引入声乐教学在有条件的单位,可在计算机上加载数码摄像头,即可将学生的演唱过程适时地录下播放,培养学生的演唱及舞台表演能力。

数字化教学篇2

关键词:数字化;传统;舞蹈教学;创新改造

一、传统的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模仿教师的动作进行学习,在学生模仿学习过程中再对不规范的动作进行纠正,可见,教师的示范和后期对学生动作的规范是传统舞蹈教学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这就是为什么传统舞蹈教学一直脱离不了“口传身教”的教学模式的原因,也是舞蹈教学与其他学科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1]传统舞蹈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一次次的示范和纠正错误来保证教学质量,但这种枯燥乏味的灌入式教学只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过于严厉苛责,学生反而会产生畏难心理,学习主动性和热情大幅度降低,导致课堂氛围消极低沉,教师和学生都将会陷入到急躁、压抑的恶性循环中。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舞蹈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将数字化的资源与技术同舞蹈教学相结合,从而促进舞蹈教学的改革创新发展,是每一位舞蹈教师的责任使命。

二、数字化时代对舞蹈艺术传播的影响

(一)数字化时代舞蹈艺术的特点

1.普遍性和娱乐性

传统的舞蹈艺术指的是专供舞台演出的具有特定目的且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都很高的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其对舞台之外的人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相应地,传统舞蹈的影响范围有限。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逐渐得到的普及。[2]舞蹈走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成为了人们聚会休闲的一种娱乐方式,具有了数字化时代所特有的普遍性和娱乐性特征。

2.互动性与即时性

数字化时代下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舞蹈艺术的表演者与不同层次表演者以及观众的积极、即时互动。数字化时代下的舞蹈表演不再仅仅是表演者单纯的艺术展示过程,表演者与专业人员的互动以及表演者与观众的互动,促进了表演艺术的人性化和大众化发展,舞蹈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形式,而是逐渐演变成为贴近人们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同时,数字化时代下的舞蹈艺术可以随时随地供观众欣赏、模仿、体验,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具备了明显的即时性特点。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也极大的丰富了舞蹈艺术的形式和内容,如专门录制教学视频的影像舞蹈;利用数字化程序和计算机程序编写的虚拟化数字舞蹈;存在于关于网络游戏中的游戏舞蹈等。

(二)数字化时代对舞蹈传播的积极作用

舞蹈艺术的传播方式直接决定了舞蹈的发展,一般舞蹈传播方式有两种:通过舞台直接传播和通过文字、图片、舞谱等方式的间接传播。舞台直接传播可以为观众创造直观良好的舞蹈艺术享受,但是传播范围有限,受众群体也极为有限;间接传播的范围较直接,传播性极大的拓宽了,但是受众群体并不能直观的感受舞蹈动作呈现出的美感和艺术底蕴,因此,两种方式都存在局限性和不足之处。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两种传播方式的优势融合,在扩大受众面的同时也实现了舞蹈在舞台之外的动态呈现,其对舞蹈艺术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首先,数字化时代的舞蹈传播媒介发展成为互联网、电视、光盘等,极大的降低了人们观赏舞蹈艺术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极好的促进了舞蹈艺术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拓宽了舞蹈艺术的受众群体;其次,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发展带来了舞蹈艺术在舞台之外的“直接传播”,传统的直接传播仅仅局限于特定时间特定场所里特定的节目,在时间、空间及传播内容方面存在许多的限制,对舞蹈艺术的传播有很大的阻碍作用。而数字化时代的舞蹈传播可以以视频的形式永久保存,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受众群体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和欣赏舞蹈艺术,推动了舞蹈的快速发展。[3]

三、数字化时代舞蹈教学的创新改造

舞蹈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形式,因此对舞蹈学习者的观察和记忆能力、想象力等要求较高,舞蹈教学则是舞蹈艺术传承的关键途径。传统舞蹈教学中,主要教学场所就是练功厅和舞台,主要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的言传身教,但是由于学生个人能力和基础功底的差异,导致传统舞蹈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工作量较大且学生的学习压力也随之增大,舞蹈教学效果并不乐观。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现代舞蹈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平台,其即时性和互动共享特征为学生课后的基础训练和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应用对舞蹈教学的创新改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促进互联网学习模式的形成

传统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互动局限于课堂,课程结束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和传授就彻底终止了,这对舞蹈教学造成了极大的障碍。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延伸至课外,极大的增加了师生间交流的机会。首先,多媒体技术下的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完整的将学习计划和重难点等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整体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教学所用影像资源或者上传自己录制的教学资料,然后将链接发给学生,以供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之用。其次,数字化技术下的舞蹈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当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存在疑问时,可以通过网络反复观看教学视频,也可以通过社交软件与教师进行实时的沟通交流,实现舞蹈教学的日常化和实时化。生动丰富的影像教学资料还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热情,有效降低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和讲解难度,提高学生的舞蹈学习质量和效率。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制作视频、图片等上传到网络,促进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和互动。由此可见,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发展可以有效促进互联网学习模式的形成,从而实现舞蹈教学的课外教学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利用数字化技术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的舞蹈教学主要就是教师讲授课本知识,学生记笔记,教学形式单一枯燥,课堂氛围低沉压抑,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不会很理想,课后的记忆和应用效果则会更差。数字化时代下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舞蹈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方式,比如利用情景导入法,教师将舞蹈动作做成ppt或者视频合集等,通过生动的舞蹈画面和视频资料的代入感,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而且结合音乐、文字、视频等生动内容的教学信息化教学课件可以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舞蹈学习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情景导入法所需的课件时间不宜过长,数字化在舞蹈教学中仅仅起到辅助的作用,不可以占用课堂过多的时间,否则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效率;课件的制作要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及难点,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制作教师需具备一定的数字化技术和知识,保证课件的质量。[1]不仅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丰富课堂,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自己的课后练习、学习领悟等制作成ppt或视频质量上传网络或者直接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同学展示,不仅可以很好的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交流,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作能力。

(三)建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数字化技术促进了一种新的舞蹈教学模式的形成——翻转课堂。翻转课堂中,学生处于舞蹈课堂的主导地位,通过观看学习教师提前制作好的教学课件,学生在课堂是向老师提出自己学习中的疑问和盲点,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课堂质量。翻转课堂的设计是以教师对班级学生的细致观察和准确评估为前提的,教师需要随时掌握学生的知识吸收和学习情况,根据舞蹈教学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精心设计翻转课堂,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交流和学习氛围,从而提高舞蹈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数字化教学篇3

p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小学数学;利与弊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让多媒体技术进入到课堂中,这给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且在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面也发挥出了较为关键性的作用,要想创设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突破难点就需要变教学抽象性为形象性,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倾向于生活化。在多媒体技术发展的今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发挥出教学的优势,让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新的魅力和活力,以下笔者就对数字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的利弊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数字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弊端分析

(一)为使用数字技术而使用,课堂教学本末倒置

当前在很多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为了迎合学生的需要,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过于追求教学形式的创新和新颖,在教学中有动感的表现,有更加美化的图片还有更多更为强烈的色彩和动画,这样的课堂看起来非常热闹,但是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寥寥无几,也基本是在形式上对学生有吸引的作用,事实上给学生造成了诸多的干扰和误导。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在花哨的多媒体上,忽视了内部的教学内容,这种华而不实的课件,会让学生的精力耗尽,影响最后的学习效果。

(二)忽视了学生的主置

学生在整个认知活动当中处于主体性位置上,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也是学生和教师的交流过程,教师和学生能够相互间产生影响,因而形成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在数学课堂上过多地使用数字资源就会给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多媒体资料,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比传统方式更有效率,但教师缺失的是不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也不能发挥出传统教育的优势作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变少,这样就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性沟通。

二、数字化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分析

(一)使用数学教学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还能逐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资源、数字资源、用图片、视频、模型的方式展示数学学习内容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更加强烈的求知欲望,给学生创建更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状态转变为主动状态,也能够让学生在较为热烈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和学习到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学习“相似数”的过程中,很多课本上的内容都是非常枯燥无味的,教师要想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愿望就需要在网上搜集一些数字化资源和数字化资料,例如,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谁了解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是多少?我国的长江东大桥有多长?今年我校的总人数是多少?这些数字信息可以使用视频的方式播放出来,通过鲜活的信息让学生了解相似数的概念。

(二)使用数字化资源去突破学习的难点,对课堂形式进行优化

多媒体具有动静结合的特点,声音和颜色等等都能够叠加使用,这样就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调动学生的多方面感官,以此解决一些抽象、难于理解的问题,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能够听懂晦涩难懂的内容,还能有突破性地了解难点。例如,教师在讲解“平均数”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对平均数进行了解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出长方形或者是正方形,通过演示和移动之后,了解平均数的概念,有缺漏的地方就需要进行补缺,突破重点和难点。

另外,数字化的资源还能对学生的思维起到启发性的作用,让教师开拓出更多的学生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自由性发挥,积极探索数学学习中的奥秘,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数学的数字化资源运用下辅助学生学习,让学生具有更多的创造性。

综上所述,本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进行了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数字资源需要区分对待,看到数字资源的两面性,发挥优势和长处,避免短处和缺漏,让数字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数字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数字化教学篇4

关键词:初中化学 数字化资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能力,数字化资源被有效地整合到初中化学教学中.初中化学数字化资源具有一定的生活性、趣味性、探究性和灵活性,对初中生学习化学有很大的帮助.

一、数字化资源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生获取化学知识最直接的来源就是化学课堂.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依据教学内容,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把数字化资源与化学课本中的知识点有效结合起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插播相关的学习视频,展示具体的模型,还可以开展化学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在讲“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时,教师可以事先把班上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他们自己去图书馆或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上课时,教师可以为每个组的学生都准备好一定量的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并给予一定的辅助工具(如利用丁达尔效应辨识悬浊液的小电灯),每个小组的学生也可以自带区别的工具和用品.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把学生查找的如何区别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的数字化资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数字化资源在化学作业中的应用

初中生要想学好化学,单凭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课堂上学习的化学知识,教师应适当地给学生设计化学作业.为了提高化学作业设计的质量和有效性,教师有必要把数字化资源应用到化学作业的设计中,使化学作业的内容更加丰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例如,在讲“金刚石、石墨和c60”后,由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结构非常复杂,对于它们的立体构型,学生单凭想象,很难弄清它们的性质和空间构型的特征.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化学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外自己在网上收集资料、图片或观看相关的视频,简略画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空间结构,比较它们的性质的稳定性.可能的话,让学生自己从网上查找资料,找出其稳定性的原因.这样的化学作业,充分应用了把数字化资源,给学生课外学习化学知识提供了一个宽大的舞台,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为学生有效利用化学数字化资源打开了一扇大门,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索化学知识.数字化资源在化学作业中的应用,体现了化学作业设计的科学有效性,对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知识很有帮助.

三、数字化资源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学习的大部分化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因此,初中生在学习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后,也要学会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然而,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化学知识不足以解释生活中的许多化学现象和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具体的化学操作,这时数字化资源可以有效弥补学生在这方面上的不足.学生可以利用一些数字化资源,找到解决生活中化学问题的办法.例如,学生常常在家里发现菜刀生锈.这个时候,学生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菜刀的材质和生锈的原因,再通过网上查找的资源知道菜刀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为了防止菜刀生锈,学生可以通过对数字化资源的查找和利用,知道防止菜刀生锈的好方法就是在不使用时及时擦干菜刀表面的水分,长期不用时还可以密封保存起来.毫无疑问,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解释和化学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及时运用数字化资源,利用它来帮助学生得出合理的化学解释和具体的防治方案.此外,日常生活中食物变质腐烂、洗涤剂去污、雷雨发庄稼等,学生都可以有效利用数字化资源找到答案.

总之,初中化学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具有生活性、趣味性和探究性等特征.数字化资源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化学能力,而且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眼界,从而培养学生成为符合时展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数字化教学篇5

近来,听了北京市教委基教处李奕处长的讲话,感触很多,与大家共享。

李奕处长说:“基础教育的发展,需要更多理性的依据,要做出教育的化验单,获得诊断的说明书,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从教育的某些特点来看,目前的教师更像一个中医,要“望、闻、问、切”,凭自己的工作经验,看出孩子的特点、能力、性格。上课过程中,教师凭着孩子的举手、眼神、发言、动作、反应,师生的互动,语言的沟通,了解孩子的理解力、问题点。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水平的进步,人的成长环境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样化,如果仅凭直接采集信息、目光交流来把握学生的特点,显然是不够的。由此,我们会发现,传统教学方式应对现在的教育改革,应对现在孩子成长的方式,多少有些乏力之处,可能有的问题,教师没讲学生就会了,或者教师讲了半天,学生并不真正“解渴”。对于这些学生不太了解、需要了解的知识点和问题点,我们如何诊断出来?考试固然是个好办法,但相比较而言,数字技术的应用更是一个科学的办法。用数据说话,应用不同的数据点,翔实地分析出问题点,帮助诊断学生,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可以用最少的作业量、最少的能量消耗,获得最佳的效益。

数字校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利用数字校园平台,使用新的技术成果,从根本上转变我们的“行医”方式,改变教育教学方式,对孩子的认识也不再只是看表象,而是借助丰富的数据支持,形成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得到更加科学完整的评价。数字校园就是做这个教育教学的“化验单”,帮助我们更好地“透视”学生。这项工作很有意义。

数字化教学篇6

一、数字化教学手段使声乐教学直观化

声乐教学不同于音乐学科中的其他科目教学,它是一种非常抽象性的教学,除了外在的演唱表演外,它不再具备直观性,因此有人说声乐是音乐学科中最难教和最难学的科目。传统的声乐教学,几乎全凭经验和感觉,教与学的双方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体力代价与时间代价。而现在,一台普通的多媒体电脑再加上一块数字音频卡(或能录音的声卡)及音频软件,就可以使声乐教学变得直观化了,这就是在声乐教学中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声音的波形进行分析,使声音能够看得见,从而使声乐教学直观化。这种直观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自己的声音为参照,切实感受声乐学习中的点滴,如声音的位置、咬字、音准等。

二、歌唱状态与音色的修正

必要的练声训练,是教学生把握正确的歌唱状态的基本途径,这时我们可选择地把学生没有进入状态前的声音和进入状态后的声音录下来,进行波形对比分析。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波形状态是,未进入状态前的声音振动不明显,声响力度弱,进入状态后的波形振动明显且规则,声响力度较强。通过对这两条直观的波形状态分析,能够使学生认识、感受到歌唱状态下身体的运动状态,明白身体各部分的机能协作,从而加强歌唱状态的记忆。随着歌唱状态的进入,教师可向学生讲授男高音在不同音区的声音特点,帮助学生找到良好的声音位置,抓住练习中出现的瞬间灵感,以获得较强的歌唱记忆。

三、咬字、吐字的纠正

歌曲《松花江上》的开头处于男高音的中低音区(1=be),“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一句中的“我”字容易造成归韵时间长的错误,从而浪费音符时值,影响乐曲的表达。这时教师可用铅笔工具修整波形时值或修改音头,标出归韵的时间点,把前后波形进行对比,让学生自己取舍,这比教师说做多遍示范要便捷得多,学生的主客观感受力也都有所提高。再比如“那里有森林煤矿”一句中的“那”字,声母发音是“l”还是“n”,通过录音对比学生很容易找出。

数字化教学篇7

高中化学教学主要学习代表物的基础知识、化学理论及实验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随着教学改

革的深入、先进教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围绕学生的主动学习,课堂教学会逐步精细到秒,优化到每个环节

,推敲课堂中的每句话、每道习题,利用精确的化学用语描述化学知识,规范化地书写化学信息,调动学

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稳定的信息流,既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能在原有

的基础上多走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容量和有效性,达到阶梯式进步的效果。这就需要发挥备课集体的团

队优势,备课集体组成一个攻坚团队,集思广益,深挖教学资源,共同商讨教学中的每个环节,对讲解的

内容、课堂的形式、实验的开展进行细化,关注到每个细节,开展扎实的基础工作,收集全面的素材,开

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化备课集、课件集、习题集、课堂教学视频集。拓展教学资源,从重复工作逐步

过渡到精细化的高质量工作,强化与学生的沟通,提高课堂教学容量,保证教学内容的稳定性。

一、集体备课与开发备课集

教育强调了人的因素,目标在于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坚实的化学知识,将

知识内化成学生自己理解的内容,以学生现状、教学课标和高考要求为准,在备课前需要集体共同斟酌每

节课,收集全面素材,钻研教材及历年高考题,以教材为依据,引入新的辅助教学技术,增加教学中的信

息含量,减少冗余环节,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成效。

集体备课包括三个方面:1。深挖教材及其他素材。2。不断改进讲课方式,借助动画、表格、视频、实物

、对比实验等形式增强学生的记忆。3。学习、巩固、理解相结合。

教师应实现教学素材、教学资料的数字化,提高编辑、更新的工作效率。收集工作中的信息,统计教学相

关内容,及时反馈,转变讲课的方式,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及状况,开展教学反思,

争取在同样的时间、精力投入下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备课集体借助网络在更短的时间内取得联系,成员

提出的创新点以及其他专业人士的建议能及时推广到全体成员,随时随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瑕疵增加成本,失误带来被动。坚实的基础工作保证了质量,注重终身学习,深挖教材中的每个字符,熟

能生巧,巧能生妙,从教材抓起,琢磨每个知识点的讲解方法,重视精细化和规范性。

在备课时,排除不明确的问题。经验总结、解题技巧、改进的化学实验,可以直接写入备课集中。例如,

快速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物质与性质明确关系求解推断题的方法等,这些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

提前备课,充分作好课前准备,避免课堂上出现被动。集体备课时,依据工作量按章节分配给各成员试讲

,集体讨论,量化、精确到每个环节,商讨试讲的内容、习题、实验、作业等,提出改进的建议。经反复

校对后再确定一节课的内容、课堂习题和讲解形式,最终生成备课集的电子稿。在后续的工作中滚动式更

新电子版备课集。

二、开发课件集

课件可以减少个人因素带来的不便,如手写体、方言等,能够留存信息,增加信息含量,保证课堂教学的

连贯性,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开发课件集时,依据备课集,收集整理全面的素材,为方便个人修

改保留课件集的素材。收集的素材包括视频、数据、文本、动画等,将这些素材转化成高质量的通用文件

格式,尤其是视频的编辑处理,精选素材后将合适的素材应用到课件中。

目前能够快速开发大量课件的软件为powerpoint,不仅兼容操作系统、媒体格式、化学专业软件,操作方

式的灵活性也无与伦比,有利于课件集的调试和更新。在开发课件集时,以有利于学生理解为目的,减少

与教学内容无关的项目,如幻灯片的切换动作、背景音乐等。同等的素材,商讨最佳的媒体形式、幻灯片

模板及各级标题样式。课堂教学有知识含量、质量和效果的差异,对比实物、视频、动画、表格、文本等

不同媒体的信息含量,采用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媒体展示相应的内容。

一般地,尽量采用实物和视频教学,转换抽象内容的讲述方式,让学生在同等的时间内接受更多的外界信

息,保证信息的精确性。将所需的素材按时间顺序组合在一起。定稿时采用个人创作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

方式,先试讲,集体讨论后再定稿,这样开发的电子版备课集和课件集,代表了集体备课的最高水准。

三、开发习题集

化学习题分为两种题型,一种是在教材、资料中能找到原始内容的为客观题,另一种是由化学信息进行推

导、计算的主观题。客观题直接,主观题往往设置几个易错、易混知识点。为达到“客观题不丢分、主观

题争取拿分”的目标,需要精确记忆概念、定理、公式、实验现象、物质性质等内容。习题集应包括学案

、章节习题、单元习题、期中、期末试题,汇编成习题集,历年高考题单独汇编成集。开发习题集时,要

尊重原创题,也可以改造习题,或者从海量的习题中筛选,保证习题的质量。利用习题集,有利于培养学

生耐心、细心的解题性格,避免出现“一块石头上摔倒两次”的现象。

习题集中标题、字号、边界等采用统一模板。文件名按“章-节-课时-标题”进行编号。如“必修一第

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习题”取名为“03-01-01-金属的

化学性质习题”。分隔符为连接线,编号顺序取两位数字,便于文档的查询和排序。一般地,习题有三至

五年的生命期,在随后的工作中要随时更新习题集。经集体反复修订后,保证习题的质量和排版格式。

四、开发教学视频集

为了促进教师相互交流、有利于学生反复学习,尤其为学习教材中抽象内容、难理解的内容提供了新的解

决方案,促进有兴趣的学生自学化学,录制各章节各课时的教学视频,按章节顺序排列保存成教学视频集

。教学视频开发小组选择业务精、能力强的教师以及几位参与学生,系统地拍摄课堂教学全过程。重点体

现教学内容,而不是教师与学生的相貌或者课堂表现,目标在于展现化学教学内容和化学实验。

开发教学视频集需要注意三点:

1。不需要过多地展示教师和学生的形象,重心放在课堂教学、求解习题、实验操作等有效教学环节上。

注重视频的形式设计、内容设计,尤其注意重要环节的特写,核心是聚集优质的教学资源,保证教学内容

连贯、多媒体课件规范、讲授方式适宜。

2。采用数字式素材,课件采用的幻灯片按顺序将页面直接插入到视频中,为编辑视频保留高质量画面。

将讲课视频、音频、字幕、多媒体课件同步合成视频文件。

3。视频文件的编号和保存。视频集编辑整理好以后保存到文件服务器中,为本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有

价值的教学参考。

在录制教学视频时,注意讲解的语速和语气,讲解的知识点要全面、透彻,细化到每一秒钟,设计的问题

要面向学生全体,一位学生回答问题时,其他同学也能思考或提出个人意见。所有的实验由学生完成,百

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体验,学生实验有利于学生理解物质性质,牢记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物理性质及

化学性质,甚至提出改进实验的措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教师仅指导学生操作,保证

实验安全。加强教师的板书、语言的规范化,摒弃非教学环节,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总之,提倡终身学习,从基础抓起,挖掘教学内容,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教学质量

。在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过程中反复改进,优化教学方式,及时听取反馈意见,调整不合适的环节,减

数字化教学篇8

在诸多教学方法中,为我们所熟知的是开展探究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探究实验再现科学的发展及发现过程,可以有效地让学生体验“猜想―验证―归纳”过程。但由于技术信息的落后,传统的探究实验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活动会受到这样那样的限制,这就使得探究实验的可操作性大大降低。例如在做“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时,学生需要准备火柴棒和凡士林,同时还要保证凡士林的量基本一致。这样一来,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从而缺乏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思考及提出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使用已非常普及。现如今,数字化的发展给小学科学探究实验带来了福音。以传感器、平板电脑等为核心的数字化设备开始逐渐进入小学科学课堂中。

一、传感器与小学科学探究实验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在小学科学探究中引入数字传感器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科学探究实验的教学质量,可以为探究实验从定性到定量,为学生认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方便学生在进行探究实验活动中更好地解释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理解接收实验原理、灵活运用科学知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笔者在小学科学探究实验的课堂实践中发现,让学生“看到现象”是探究实验成功的关键,但是我们在小学科学课程中一些探究实验往往会涉及光学、声学、力学等实验所要求的基本数据。这些数据的获得往往比较困难,很多教师选择通过观看视频或仿真代替等方式进行教学,最终的结果差强人意。比如在进行“护眼灯真的护眼吗?”探究实验时,我们靠的是眼睛的观察,根本无法准确地感知到灯光的频闪。怎样放大微小的现象使之变得直观易获是传统实验需要解决的。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光能传感器套件,利用传感器、采集器、软件等组成的数字化测量实验系统快速、精确、实时的采集并记录灯光的频闪数。学生能够明显地从屏幕上看到日光灯两次频闪的时间间隔,而护眼灯的频闪基本没有,这样方便学生直观地观察现象,印象深刻,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及分析。

二、平板电脑与小学科学探究实验

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度是有差异的,而传统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过程倾向于全班教学,学生共用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这就限制了差异化教学的实施。随着技术的发展,平板电脑的普及率逐渐提高,使其融入课堂教学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在进行小学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活动中,平板电脑的使用给教学活动带来显著优势。比如《食物中的营养》一课,笔者在实施该课探究实验教学过程中,给每位学生配备了一台平板电脑,里面附有食物六大营养及各种营养的具体介绍视频。在课堂教学初期,笔者先让学生进行统一自主学习,学有余力的同学可选择扩展内容进行个性学习。此外,还可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借助网络和客户端软件当堂测验,实现高效反馈。平板电脑的使用使得教学内容在内在结构和表现形式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往在《食物中的营养》一课中,学生只能通过阅读书本中的文字表述,了解相关内容及知识点,而笔者通过使用平板电脑将知识由原来的文字形式变成数字形式,转化为直观简单易懂的视频模式,更利于学生观察接收相关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加深印象及激发学习兴趣。此外,平板电脑扩展了书本的信息容量和广度,使得教师的教学内容得到拓展。最后,在教学管理平台支持下,平板电脑使得学生学习反馈高效化。它可以支持学生将其实验过程进行拍摄并上传以供教师及全班进行分享,还可以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方便学生对实验现象及结果进行探究学习,而且还能实现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评估,对其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和展示,使得每位学生都能获得老师及其他同学的关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字化对小学探究实验的教学实施无疑是促进的。传统的教师讲授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而数字化实验器材的引入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学生在提出自己猜想的基础上使用数字化实验仪器进行验证,利用其精确、快捷、实时地呈现实验数据对科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数字化实验仪器促进了学生由实验验证向实验探究转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其避免人为和自然干扰的精准实验数据方便学生理解的同时,还促进学生专注于实验的讨论和分析,而且,数字化实验仪器的直观表述更有利于学生的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事物的表象和内在的联系,认识科学本质。

三、结语

将课堂教学活动部分数字化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实施教学活动。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性认识。将文字表述转换为数字表述,利用文本、图形、声音、视频、动画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方便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有利于开展个性化学习,帮助教师实现差异化教学。同时,数字化的教学过程更加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学与教的互动,展开广泛的学习、交流与借鉴。

数字化教学篇9

【关键词】数字实验室;信息技术;中学化学

国家实施的2000-2010年的课程改革的目标在第五点别提到:新课程体系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包括形成科学态度,学会科学方法;具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精神与求实创新的意识。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数字实验室正是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的实验手段和方法,而且为信息技术的融合创造了条件。数字化实验室是对传统实验的一个非常好的补充,在传统实验一些只能定性无法定量的实验以及一些微小或瞬间数据的测量上,数字化实验室能发挥出巨大作用。并且将学生作为实验的主题,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自觉地完成化学实验,探究更适宜的实验条件和方法。

数字实验室系统的基本构建模式包括:配套教具、传感器、图形数据采集器、软件。数字实验室系统是利用传感器来测量实验数据; 利用数据采集器采集实验数据;利用电脑来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利用配套教具实现更高效的实验;利用网络管理整个数字实验室的教学。数字实验室系统促进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教学的进步。

一、数字化实验在中学化学中的具体应用

实验名称:不同催化剂对双氧水的催化分解

实验目的:掌握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初步了解如何调控化学反应的快慢。通过比较双氧水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快慢,了解催化剂的作用和意义

知识背景: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成分及质量在反应前后均没有改变的物质;

实验器材: gqy数据采集器;o2传感器;磁力搅拌器;量筒;锥形瓶; mno2;fecl3;3%h2o2

实验方案:

结论

实验操作:

(1)取3支洁净的锥形瓶,分别编上序号1、2、3,向各试管内分别加入10ml过氧化氢溶液,按序号依次放置在磁力搅拌器是上。

(2)将氧气传感器插入1号试管,测量对照情况下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时间为60s);

(3)向2号试管内滴入2滴fecl3溶液,插入氧气传感器(反应时间为60s);

(4)向3号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插入氧气传感器(反应时间为60s)

实验数据采集:

图1. fecl3(红色)和mno2(蓝色)(黑色为对照)对双氧水催化结果比较

实验数据分析:不同的催化剂对同一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不同,实验所选择的fecl3、mno2均能催化双氧水分解。但在同一条件下mno2的催化效率最好。数字实验室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定性研究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定量的计算。可以从图中直接选择某个特定的时间内计算出在不同催化剂的条件下氧气的产生速率值。

二、一个对数字化实验改进的例子

实验名称: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内容认识到离子反应是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体会到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且锻炼了动手实验的能力,从现象中分析、归纳的能力。

知识背景: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溶液中的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

实验器材:gqy数据采集器;电导率传感器;光电门传感器;笔记本;铁架台;酸式滴定管(25ml);磁力搅拌器;50ml小烧杯;2ml移液管; 0.04mol/l的稀硫酸溶液;饱和ba(oh)2溶液;蒸馏水;usb连接线;传感器连接线;电流计

实验方案:【实验探究】先向ba(oh)2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接着装置连接,然后向ba(oh)2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指导学生边观察实验边做好下表实验记录)。

【问题探究】

(1)稀硫酸与ba(oh)2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电流计指针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对应的电导率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溶液颜色的变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3)白色沉淀的成分是什么?如何形成的?

(4)混合后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讨论并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沿着如下路径分析归纳)硫酸与ba(oh)2分别属于酸、碱类电解质从电离的角度分析,硫酸与ba(oh)2溶液中的所含微粒分别是h 、so42- 、ba2 、oh-电流表的指针变化说明溶液导电能力减弱,自由移动离子浓度减小,离子有消耗,参加了化学反应。那么从电导率的曲线变化看出一开始随着稀硫酸的加入,电导率是降低的。根据电导率的定义,此时溶液中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减少,说明离子参与了反应。另外可以从数字实验室的采集器中点出具体数值。电导率的数值变化从890逐步降低到60左右。直接从数字上看出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情况。溶液由红色变浅至消失,即溶液碱性减弱,证明h 和oh-结合生成了水不难推断,白色难溶物是ba2 与so42-结合生成的baso4沉淀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h 、so42- 、ba2 、oh-相互结合生成了水和baso4沉淀(难溶物)电解质溶液间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

根据h2so4和ba(oh)2的电离方程式,反应的实质为:ba2 so42- 2h 2oh- = baso4 2h2o

实验改造目的:在原有实验器材的基础上添加了电流计的装置。设计的意图是: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与变化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是高考的热点,也是学习的难点之一,学生普遍感到难以把握。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将学生直接看到的电流计指针的变化和电导率曲线中离子浓度的变化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从宏观世界联系微观的变化,对于电解质的题目解答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三、学生对数字实验室的兴趣调查

2011年10月下旬,我们对进入数字实验室进行过实验的高二(七)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高二(七)班共有58人,共发放问卷58份,共收回58份,回收率为100%。

调查对象:高二(七)班学生。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采用记名方式进行调查)。

调查目的:本次调查在了解学生对数字实验室的兴趣和它的优势,旨在找出学生学习化学的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为学校更好的教学和以后做学生实验提供了依据。

问卷形式:

亲爱的同学:

您好,现在我们为了能更加了解到你们对数字实验室的满意度,以及您对实验教学的宝贵意见,所以我们开展了此次的调查,希望你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填这份问卷。

姓名: 班级:

1.原有的实验室的硬件设备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 )

a.能 b.不能 c.差不多

2.您对数字实验室是否满意或是否有兴趣,请为它打分( )

a.10分 b.6分 c.3分

3.您希望多久进一次数字实验室( )

a.每周 b.每月 c.每学期

4.您对数字实验室的建议

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调查结果分析:

第四题是开放题,有38个学生的答案几乎都为:请学校多开放数字实验室、增加学生自主实验的时间和机会、多开设兴趣实验等。

调查结论

通过调查最终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①学生对数字实验室的期待值很高。

②学生也希望利用这个平台改变现有的化学实验的方式。

四、数字实验室的优势

第一,摒弃如天平、计时器这些传统测量误差性比较大的实验工具,将学生彻底解放出来,减少繁琐的数据处理,从而更加专注于实验分析本身;

第二,迅速、精确地获得实验数据。数字实验室系统将大大缩短用于实验的时间,而且得到的数据更加精确、直观。

第三,数字实验室系统摆脱了学生终端的电脑束缚,可以使更多学生能使用学生终端,自己动手做实验,从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达到实验目的。

第四,让一些使用传统实验手段难以实现的实验成为可能。在传统的实验条件下水溶液的ph、硬度、溶氧量测量在数字实验室中都可以实现。

国外有研究表明,将数字化技术与(科学)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增强其探究能力。数字化实验在教学中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存在着不断发展,改善,壮大的过程。而且实验手段的数字化和高科技是整个实验领域发展的方向。数字化实验正好符合了这样的趋势,必将会在将来的发展中带来化学实验的新变革。但是当数字化实验设备到位后,当务之急是如何开发利用这套设备,而不是成为学校的摆设。要努力开发与这套设备相配套的校本教材,逐步积累、努力形成学校的特色。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2

[2]魏巍.数字化实验室与中学化学实验[j].化学教育,2006(11):50-53

[3]钱扬义,邓峰 数字化化学探究实验室的建设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化教育,2006(11): 49-52

数字化教学篇10

大峪第二小学在“以尊重为核心、以信任为前提、以自强为根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于2015年提出了“世事洞明皆智慧,实时精进即生长”的智慧生长教育。利用数字化校园打造智慧教师,通过智慧教师铸就智慧课堂,通过智慧课堂培养智慧学生。

为实现学校 “世事洞明,实时精进”的办学目标,学校通过信息技术,打造数字化校园展示平台,实现信息随时随地、查看、搜索,达到校园内信息的全覆w;打造数字管理办公平台,实现对教师、学生的考核、评价等功能,并做到无纸化办公;建设微课教学平台,实现教师自主制作微课、上传微课,利用微课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建设新媒体终端平台,学生可利用终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

学校于1996年开始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研究,2012年完成了数字化校园的一期工程,并成为北京市第一批数字化校园实验校。2013年开始了数字化校园二期工程,后期将启动三期工程。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我们做到了硬件建设服务于教学,软件建设服务于管理和发展。

硬件建设,服务于教学

学校提出的智慧生长教育理念即是让学生会学习、会提问、敢质疑、善思考。因此,学校引进了互动反馈技术,即学生人手一个反馈器,根据教师设置的问题,选择自己的答案,教师可以及时统计出每一名学生答题的情况。同时系统还会统计出每一个答案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及具体人名单。互动反馈技术统计每一个学生的答案,保障了每一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来,体现了公平性。每个人按键选择答案,使得选择具有隐蔽性,克服了学生从众的心理;答案统计是匿名的,又保护了学生的隐私,克服了学生的羞愧心理,促使学生敢于质疑;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思维深度,促进学生善于思考。

为了形象地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善于思考,学校还在每间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学生通过在电子白板上的拖动、批画、连线等功能把自己抽象的思维形象具体地展示在大家面前,教师也能根据学生的思维过程发现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好的教学设备为数字化校园的应用增添了动力,要把数字化校园充分的应用起来,还需要优秀的教师队伍。为了突破这个瓶颈,我们成立了数字化应用中心组。选取各个学科的骨干力量,组建数字应用的先行军,进行数字化校园应用的研究。中心组选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目标和制度,在课堂中实践研究任务。为了提升所有教师的数字化校园应用能力,我们还聘请专家到校指导,提升教师的理念。同时学校还对教师进行了分层培训,保障每名教师都能使用教室内的任何数字化设备,部分教师能够利用移动终端、数字化校园网,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我们还健全了数字化校园应用制度,把数字化校园的应用与评优、评先和职称晋升挂钩,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数字化校园应用的热情和潜能,从而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学校信息化工作的管理水平。

软件建设,服务于管理和发展

软件建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校园网外网和内网。外网负责学校的宣传和展示教师风采,内网集中学校的各个办公、学习、培训模块。通过内网的建设实现无纸化办公和对智慧型教师的培养,使我校教师“善于学习、乐于研究、勇于创新、勤于反思”。

1. 网络教研

网络教研是我校数字校园的特色,它也为学校创设了教研氛围。我校现有任课教师113名,每名教师每周最少18节课,平均每位教师每天大约4节课。要想把大家集合起来进行教研活动十分困难。网络教研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有效地促进了教研活动的开展。因此,我校基于实际问题需求,在校园网网络教研的模块中加入要学习研讨的文本、视频,大家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随时进行研讨。现在我校的电教组、英语组已实现了每两周一次的网络研讨。每学年进行全体教师的教研活动不少于23次,参与教研活动1000余人次,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多个学科。

网络教研促进了教师的发展,提升了教师的研究能力。通过网络教研,我校教师都能熟练地在教研模块中观看视频、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讨论中寻找到自己的不足和改进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验证自己的想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2014年7月北京举行的全国互动反馈教学交流现场会中,我校获得1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的好成绩。正是网络教研的活动推动和激发了我校教学的发展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2015年,我校又有17名教师录制了白板录像课,参加“2015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同时还有23名教师录制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例,10名教师撰写了教学论文参加门头沟“三优”评比活动。通过网络教研,大家参与课堂教学研究的信心大增,教学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

通过调查反馈,大家一致认为,网络教研为大家提供了方便,不用再为了一次教研活动到处去调课了,也不用再每次写一大篇感想了,只要把自己的看法在网上留言即可。有时匿名发言就可以直抒己见,减少顾忌,提高了教研效率,促进了教学能力的提高。

2. 数字资源库

我们拥有360多小时的录像课资料和700多张dvd图像资料。海量的资源当中,大部分是学生参加各种活动的资料,由于人力、设备和技术的限制,资料成为档案长年存放。学生看不到自己活动精彩的图像资料,教师查找教学资料也是耗时费力。视频资源库,实现了把海量资源按时间、年级、主要人物等关键词进行编目整理;实现了在线点播、预览、下载的功能。教师、学生可以通过终端直接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资料进行点播、下载。这样,我们的海量资源有了活力,方便了师生的学习和工作。

榱伺浜厦教遄试纯猓我校的数字校园还设计了校园无线系统和校园文化展示系统。校园无线系统使得教师、学生在学校的任何地方都能登录校园网和媒体资源系统。而校园展示系统为学生增添了学习终端和浏览终端。学生课间就能在教室、楼道、操场等任何学校的空间进行学习和浏览自己活动的图像资料。这样的组合使得数字校园更加人文,更好地服务于师生。

3. 即时通信系统

即时通信、工资系统提升了学校的办公效率,初步实现了办公数字化。尊龙凯时最新地址的公告系统是利用率最高的一个模块。它分为两个功能,一是在校园网上设有通知系统,每名教师只要登录校园网就可以查看所有的尊龙凯时最新地址的公告。二是及时通信,就相当于是学校内部的一个qq群。可以实现个别对话、集体发言、传送文件、及时提示的功能。教师每天的教学任务都很重,需要大量的互相通信和互相传送文件,使用即时通信系统非常方便。发送离线文件即使对方没有开机都能实现,开机后消息会自动弹出。现在我校教师每天使用及时通信传送信息不下300条。我校的所有通知、上交材料、教师之间的及时联系、各种设备的报修等一系列活动都通过及时通信系统完成。工资系统减轻了财会人员的工作量,方便了大家及时查阅工资,提高了大家的办公效率。

4. 学生成绩统计实现过程化

每学期学生的成绩都要通过数字校园网进行统计。在统计的过程中不仅统计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也统计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而且还要对学生的每一道题的具体得分进行统计并形成统计表和统计图,方便学生对自己一段时间的成绩走势变化进行分析,也能对自己具体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分析。教师和学生利用统计的结果进行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成绩统计模块还针对每一个学科以及每一位教师所教的学科进行统计,帮助教师和管理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长期的统计为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提供了依据和帮助。

数字化校园建设感悟

层层推进,逐个突破。我们在进行数字化校园培训的时候采用了每个模块逐层推进的方法,这样教师既不会感到任务过重,还能熟练地掌握每一个模块。在对数字化校园推进当中,我们先培训了网络教研模块,然后利用网络教研,培训其他模块的应用。这样既让大家熟练地掌握了网络教研模块应用的方法,还推动了其他模块的应用。在培训中由于教师年龄差距较大,我们让信息技术教师先掌握数字化校园的应用,然后抽调各科骨干力量组建数字化校园中心组。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中心组成员,再让中心组人员培训其他教师,从而达到数字化校园的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