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的基础护理十篇-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3-07-18 17:35:54 尊龙凯时最新地址的版权声明

icu的基础护理

icu的基础护理篇1

【摘要】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基础护理质量不仅与患者康复息息相关,而且也体现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作为icu护理人员,为危重症患者提供优质的基础护理质量需求、逐步完善基础护理是保证各项监护工作圆满完成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基础护理;icu;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035-02基础护理是既涵盖丰富的科学知识又具有操作性的一门技能,护士必须将知识、智慧、技术技能结合并用才能完成高质量的基础护理。icu收治危重症患者,实行24h特别护理制度,患者病情及护理等级都要求高标准,高质量的基础护理,不仅在治疗、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医疗安全、治疗效果和医护患间的和谐与融洽。因此icu高质量基础护理在icu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1.高质量基础护理是对护士道德水平的检验

基础护理质量体现护士职业责任心,护士的职业责任是“保留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康复”。在护理工作中需护士仔细观察、发现问题、解决患者的需要,护理人员提供的每一项技能操作都必须谨慎,以“救死扶伤,治病救人”为己任,本着患者生命高于一切为目标进行的,充分体现了护士吃苦、耐劳的精神。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护士才会无论在有人或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都能自觉自愿地为病人提供全心全意的护理,充分体现护士的“慎独”精神。2.高质量基础护理有利树立护士形象

护士在患者及家属心目中形象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护士完成基础护理的质量,尤其在icu无陪护的情况下,当护士为患者剃胡须、剪趾甲、洗头、做口腔护理、会阴护理时,不但增加了护患感情交流,使患者觉的护士“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做到患者“三短六洁”(头发短、胡须短、指(趾)甲短;头发、口腔、皮肤、指(趾)甲、会阴、床单位清洁),使家属安心、放心,同时树立了“白衣天使”的形象。因此护士形象的树立正是在优质的基础护理过程中自动体现。[1]3.高质量基础护理体现丰富科学内涵

基础护理有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内涵,涵盖了生活护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临终关怀、书写护理文书等护理工作,对病人康复、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率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是至关重要的。走向临床护理工作岗位的每位护士,不论学历、职称,基础护理技能为不可忽视的基本功。

3.1基础护理存在技术操作个体化,[1]在不影响病人的身心安全的前提下因人而异,如心理护理,因患者的文化层次、身份背景、不同而不同。

3.2基础护理存在技术操作专职化,[2]护理危重病人的护理责任重大,经过专业培训过护士才能胜任。在英国,政府拨出专款用于培训重症监护护士及其重症护理助手(ccas),专门为后者建立了2年nvq培训课程,由southbank大学最终贯彻[1]。4.高质量基础护理能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4.1高质量基础护理有利于创作良好医疗氛围,在icu患者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患者及家属易出现恐惧、焦虑、易怒,通过高质量基础护理使患者身体清洁舒适,心情放松,对护理工作人员充满信赖,有利于增进情感交流,治疗工作开展。

4.2高质量基础护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在icu不确定因素和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病人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千差万别,需要护理组织及时快速地做出反应,不断调整服务策略,改进护理质量,为患者提高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而这仅靠一、两个护士是远远不够的,需护理人员紧密合作,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发挥团队精神。有对icu护理人员调查发现,85%护士希望与其他护士配合完成危重病人的护理[1]。5.高质量基础护理是患者的基本需求

5.1icu的患者大多为生活无自理能力,需要帮助翻身扣背、做口腔护理、会阴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给予营养支持、肢体功能锻炼、生命体征的测量、静脉输液、中心静脉的维护等等,这些都是护理病人的根本,生活无自理能力的患者的基本需求。

5.2基础护理工作是连续性的,不间断的,随时存在的,无论医学科技如何高速发展,患者的低层次需求都永远存在的,需护理人员来帮助满足。[2]6.治疗离不开高质量的基础护理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体现了基础护理是治疗的根本,患者治疗过程中许多动态信息需要通过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细心观察、发现问题,结合扎实理论知识、丰富临床经验来提供的,如颅脑外伤患者的意识、瞳孔观察,注意“两慢一高”,术后患者24小时生命体征检测,引流液形状、量、颜色观察等等,为医生治疗、诊断、护理提供了依据。昏迷患者营养支持,需注意鼻饲液温度、速度、浓度,进食及营养支持效果观察,并发症防治;各种疾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都离不开基础护理,如果没有掌握熟练的基础护理,则无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会产生不利于患者的严重后果。[3]因此高质量的基础护理与治疗是相辅相成的,密不可分的。

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基础护理质量不仅与患者康复息息相关,而且也体现医院的整体护理水平。因此作为icu护理人员应在护理学习园地中不断充实自己,在护理科研领域中不断创新技术,在护理工作中做到“真心、细心、爱心、用心、耐心”,为危重症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基础护理。参考文献

[1]乔晖,王欣然.icu基础护理重要性的研究进展.现代护理,2005,11(17):1397-1398.

icu的基础护理篇2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3.0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13-0090-02

在医院的抢救治疗中,icu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科室,患者的病情常常较为严重,且病情变化较快,倘若不能够进行有效的处理,患者病情则会加重,甚至会引发患者的死亡。所以,在icu临床治疗中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准确、更细致的护理要求。细节管理是icu护理工作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临床应用效果较优[1]。笔者所在医院从2010年开始实施细节管理护理,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共有icu综合床位8张,每年大约收治大型手术、脑出血、脏器功能衰竭等危重病患者600例,床位应用率为100%,患者住院时间8~14 d,平均(11.6±3.3)d。综合icu共有26名护理人员,年龄19~48岁,平均(30.7±6.4)岁;其中有4名主管护师,8名护师,14名护士。结合笔者所在医院的实际状况,制定出icu细节护理措施,并对细节护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分析;另外,随机抽取40例笔者所在医院的icu患者,在患者入院前3 d采用常规护理,后续治疗采用细节护理,对比分析细节护理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度。

1.2 方法

(1)建立细节管理小组。采用民主选举和自我推荐的方式选举出一名资历较高、能力较强的护理管理人员,对细节管理小组成员进行管理,并对科室的细节护理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安排。(2)完善管理制度。对icu护理管理的各项制度进行总结归纳,应用细节管理理念制定出icu护理的各项管理流程,让icu护理的各项护理工作都能够有章可循,以规范icu护理工作。(3)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定期对笔者所在医院的icu护理管理工作进行管理与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对笔者所在医院icu护理工作的总结,并结合科室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与管理;另外,在培训时还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icu护理操作流程、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以增强icu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和法律意识。(4)完善icu护理工作时存在的细节问题。细节管理是icu管理方法的基础,良好管理方法的实施有助于日常icu护理工作的顺利落实,为此笔者科室结合icu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隐患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探寻了icu护理工作问题产生的缘由,并针对这些现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具体包括:①完善护理流程。icu护理管理人员要具有护理管理理念,对所有icu患者的皮肤状况进行评估,具有皮肤压疮患者要进行登记报表,以方便后期治疗与护理;对于未发现压疮患者,也需对患者的皮肤危险系数进行评估,以便于对患者翻身、按摩等预防护理。②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化管理。要对护理人员护理文书的撰写进行规范,对书写中存在的细节问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文书书写要做到准确、及时、真实地进行记录;另外,护理管理人员还要定期对文书书写进行检查、督查,以对文书书写进行逐步的规范管理。③对护理问题的反思。由于icu患者病情一般较为严重,所以要重点加强护理人员对不同护理环节、不同护理时间段的工作管理;对于特殊患者、特殊的护理时间段,要加强护理人员的配备,并加强护理人员的巡视率,做好对患者的重点护理管理[2-3]。

1.3 观察指标

护理质量评分:分别对icu患者入院前和入院治疗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分,主要评估内容为基础护理、护理安全和护理文件书写[4]。满意度评估:满意度评分应用笔者所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调查表的总分为100分,其中,非常满意为85~100分;满意为70~85分;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细节护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比较

通过分析可知,细节护理实施前基础护理评分为(93.21±1.07)分,细节护理实施后评分为(95.87±1.12)分,护理前后基础护理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细节护理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

通过分析可知,在细节护理实施前,不满意患者12例,满意和非常满意患者28例,总满意率为70.0%;而实施细节护理后,仅有不满意患者3例,满意和非常满意患者37例,总满意率为92.5%;细节护理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icu的基础护理篇3

[关键词] icu;专科护士;定向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6-0130-03

加快专科护士队伍建设是保障icu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需求[1]。目前,对icu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存在着培训方案不完善、培训效果欠佳等弊端,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对icu专科护士的培训模式进行了改革,采用定向培养的模式并在临床中开展,收到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将2011年3月~2012年2月间在中山市人民医院重症治疗科轮转的规范化培训护士纳入本研究;要求纳入研究的护士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已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将纳入研究的护士按照转入icu时月份奇偶数随机分为传统方法组(对照组)与定向培养组,奇数月份转入护士纳入对照组,偶数月份转入护士纳入培养组。

1.2 培训方法

对纳入研究的两组护士进行为期4个月的基础与专科护理技能培训,其中基础护理的理论与技能培训由医院护理部根据《广东省医院规范化培训护士工作要求》统一组织完成;icu专科护理能力培训方案由科室自行组织制定,内容包括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两个方面,理论培训主要通过讲课与自学形式完成,临床技能培训主要通过操作示范完成,其方案的具体内容为:①传统方法组:组织约40课时的理论与45课时的技能培训,其主要内容根据临床经验制定,包括循环、呼吸、消化、神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营养等icu各个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患者评估、基础护理技能、抢救技能、各种仪器的使用等临床基本技能。②定向培养组:组织约80课时的理论与40课时的技能培训:理论培养方案根据护理状况指数(cnsi)制定,包括基础icu护理、机械通气护理、静脉内置管护理、输液管理、心律及循环监测、药物管理、肠内营养护理、卫生护理及设备管理9个方面;临床技能培养方案根据纽约大学卫生经济学中心护理任务综合技能汇编制定,包括与患者的交流、营养、卫生、排泄、药物、生命体征、护理程序、护送患者、患者出入院、专业间的交流、对工作人员的教育与指导及给药等12个方面。

1.3 考评方案

1.3.1 参与度考评 收集两组护士的规定培训周期及实际参加理论与技能培训的课时数,了解其对培训的参与情况,评价培训方案的吸引度。

1.3.2 培训效果考评 根据医院规范化培训护士工作要求以及广东省医院icu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要求设计考核方案:基础护理理论与技能考核由医院护理部统一组织完成,每次培训完成后进行考核,最后根据累计考核的平均成绩进行综合评价,≥90分为“优秀”,75~90分为“合格”,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tudent-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培训参与情况

共58名培训护士符合条件参与本次研究;研究期间,两组护士均按计划完成培训内容,在培训期间无重大护理安全事故发生;定向培养组护士在专科护理能力培训的总课时数多于传统方法组,参与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各项课程参与度的具体数值见表1。

2.2 培训效果评价

经过培训后考核,两组护士的基础护理能力考评成绩相近,传统方法组护士成绩略高于定向培训组,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在专科护理考评方面,定向培养组护士在理论与技能考核两个方面平均成绩、优秀率及合格率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培训后考评成绩的具体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定向性培养模式能够提高规范化培训护士对icu专科培训的兴趣

规范化培训护士加入icu团队是icu专科人才培养与梯队建设的最主要途径,而目前临床却面临着如何吸引并留住他们到重症护理病房任职的巨大的挑战[3]。一方面,由于我国护理基础教育阶段缺乏icu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1],导致轮转护士缺乏对icu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的了解,也没有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因此对参与icu护理工作存在畏难情绪;另一方面,现有的icu专科护士培训方案存在着培训周期长、培训内容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影响了培训效果,使护士在工作中常产生无助感,也会对从事icu护理工作的职业规划产生负面影响,不愿进入icu工作。lorin等[4]针对医生的调查问卷也证实了这样的观点:由于icu的工作负荷重、压力大,轮转医生对icu专业选择度极低。因此,需要制定一个有吸引力的培训计划来吸纳轮转护士加入icu护理团队。而本次研究所采用的定向培养模式,属于职业教育的一种常见模式,研究结果显示:与传统方法相比,训练组的部分培训内容课时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参与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主要原因在于定向培养模式具有培养目标明确、培训方式针对性强等优点,能够针对轮转护士工作特征,制定适宜培养方案,提高了护士参与icu护理工作的兴趣,可吸引其加入icu护理队伍,有效地缓解规范化培训护士对icu专业选择度极低的现状,达到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适于在临床培训工作中推广。

3.2 定向性培养模式能够显著提高icu专业水平

不同icu培训模式对其在专业核心能力水平的影响有显著的差异[5]。在本次研究中,接受定向性培养方案培训的护士在icu专科护理理论与技能方面能力提高明显,特别是在icu护士的核心能力,如专科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临床运用能力等几个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其原因在于,传统的icu护士培养模式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在培训内容上单纯理解成动手能力或者看成知识和技能的简单叠加,没有贯彻“整体化培养”理念[6],在培训方式上对护士的引导不足,导致现有icu护士在专业知识与技能上存在缺陷;而本次研究所采用的定向性培养模式更加强调了培训的全面性与针对性:一方面,根据规范化培训护士的学习特征制定培训方式,充分调动参与培训护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主动地参与对icu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提高培训的效率;另一方面,在培训内容上,吸收了护理状况指数的内容以及护理任务的综合技能方案的优点[7],使理论培养方案全面合理,培训内容覆盖了临床需要掌握各种基本专科知识与技能,而技能培养的针对性更强,培训的内容是根据临床需要而制定,可有效地解决临床可能遇到的各项问题,因此其培训质量较规范化培训模式有了显著的提高。

3.3 定向性培养模式有提升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潜力

在本次研究中,训练组护士在护理综合病例分析表现优于对照组,提示接受定向性培养方案培训的护理临床独立工作能力及工作质量的优势会更大,其原因在于传统培训模式培训内容的系统性与针对性不强,导致护士缺乏对icu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灵活运用的能力,导致在临床工作容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binnekade等[7]研究也证实未经icu专业培训的护士对icu护理质量存在着严重的负面影响,导致护理质量下降,护理差错发生率增加,增加了护士的职业风险。而定向性培养方案的优点正在于其培训模式对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针对性强,在培训初期就重视护士综合能力培训,特别是解决临床护理问题的能力培养;通过充分调动护士的潜能与积极性,从理论与技能等多个方面全面培养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使接受培训的护士能够更有效地应对临床工作中的各种复杂情况。因此,接受定向培养模式的护士,不仅在职业道德、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及团队合作的意识等方面有高水平的职业素质,而且也掌握全面丰富的理论知识、扎实娴熟的操作技术、敏锐的感知观察能力和广博的人文知识等icu护士应具备的主要能力[8],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就能体现出明显的优势,保障临床工作按质按量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张健,赵秋利,张海丽. 我国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现状的文献研究[j]. 中国护理管理,2012,12(9):23-27.

[2] 刘淑媛,陈永强. 危重病护理专业规范化培训教程[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554-567.

[3] 顾怡蓉,金晓燕,刘俐惠,等. 北京市8所三级甲等医院icu护理人力资源的调查分析[j]. 护理管理杂志,2012,12(2):97-98.

[4] lorin s,heffner j,carson s. attitudes and perceptions of internal medicine residents regarding 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subspecialty training[j]. chest,2005,127(2):630-636.

[5] 杨晓玲,陈红. 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构架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7):860-861.

[6] 白妙春,王岩,陈海花. "整体化培养"理念在急诊icu专业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探讨[j]. 现代临床护理,2009,8(9):67-70.

[7] binnekade jj,vroom mm. the quality of intensive care nursing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nurses without icu-training[j]. heart lung,2003,32(3):190-196.

icu的基础护理篇4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院内感染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icu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124例icu医院感染患者中以老年患者居多;以下呼吸道、泌尿道感染为多见;基础疾病以损伤性疾病、脑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为主;而院内感染发生与患者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机体抵抗力下降、抗生素不合理的应用、医务人员缺乏交叉感染防范意识等有关。结论:加强icu病室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强化洗手观念,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是控制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护理对策。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081-02

随着危重病学的发展,重症监护室(icu)在诊治危重患者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icu是院内感染的高发区,也是细菌高度耐药区域,收治患者病情危重、免疫力低下、各种侵入性检查治疗频繁及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因素使医院感染机会增加,延缓了治疗进程,增加了抢救难度,甚至最终导致抢救的失败。为了预防和控制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现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icu医院感染的12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以探讨控制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2010年1月-2010年12月icu收治的1873例患者病例,其中男性1128例,女性745例,发生医院感染124例(6.6%),男78例,女46例年龄18~90岁,其中60岁以上91例。其诊断标准参照2001年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1],

1.2 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及分析。

2 结果

医院感染的患者发生年龄在60岁以上达73.4%,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基础疾病情况以损伤性疾病、脑血管疾病居多,致病菌以真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占多,见表1-4。

表1感染年龄分布情况表

表2感染部位分布情况表

表3感染基础疾病分布情况表

表4感染常见致病菌分布情况表

3 讨论

3.1 危重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有关:我院icu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中,年龄在60岁以上达73.4%,因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伴有慢性疾病,如肺气肿、肺心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肺功能受损,肺部气体交换障碍,加上老年人身体各脏器功能退化,机体防御机制严重损害,抵抗力差,易发生医院感染。

3.2 医院感染以下呼吸道为主:icu医院感染的发生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达42.7%,其次为泌尿道感染达26.6%,在基础疾病中,以多发性创伤、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感染率最高,分别占30.6%和21.8%,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感染率为12.9%。患者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大,易导致切口感染;因惧怕切口疼痛而不愿咳嗽、咳痰,使痰液淤积肺部导致肺部感染,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病情重,病程长,常伴有昏迷、呕吐、误吸,造成正常生理功能受损,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在icu的重症患者中,大多数患者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如血管内置管(静脉输液、中心静脉置管、动脉置管)、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留置胃管、留置导尿管、各种引流管等都是造成患者院内感染的直接因素,造成机体防御屏障的人为破坏,也是医院感染特有的传播方式,为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入口与繁殖基地,它既可以将外环境细菌带入人体,引起外源性感染,也可以将自体细菌带至身体其他部位而引起内源性感染。侵入性材料使用很容易引起细菌粘附,同时侵入性材料置入时间长短与患者的易感性成正比[2]。

3.3 医院感染的病原菌中,真菌占首位,其中以白色念珠菌为最多,因为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生长繁殖与环境有很大关系, 由于icu频繁、大量地使用广谱抗生素,使得icu环境中存在的耐药菌株增加和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从而导致二重感染,给治疗造成极大困难,因此,要加强icu环境管理,定时通风,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抵抗力。

4 护理对策

4.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认真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制度是预防icu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保证医疗器械设备的消毒管理,icu内使用的医疗器械,特别是呼吸治疗器械,在原则上尽量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在操作中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并坚决杜绝一次性物品的重复使用,定期监测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效果,必须达到合格率100%。icu应保持干净整洁,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3次,同时做好室内空气、地面、物品表面及床单位终末消毒工作,采用空气净化器持续净化,对传染性疾病患者给予隔离,在床尾做好隔离标记,icu采取封闭式管理,一般情况下谢绝家属探视,我院是每日下午4点允许家属通过封闭的玻璃窗探视病人时间限定为半小时,工作人员进入icu穿规定工作服,换鞋,戴好帽子和口罩。

4.2 严格无菌操作:吸痰、导尿及深静脉置管时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吸痰时戴无菌手套,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和一次性吸痰管,导尿的患者做好会阴护理,保持尿道口清洁,保持尿路系统的密闭性,尽量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对深静脉穿刺处皮肤应每日消毒和更换无菌敷贴,密切观察穿刺处皮肤,加强环境卫生学监测,每月1次空气培养,使菌落数≤200 cfu/cm3。督促医务人员每次操作前后正确有效地洗手,能有效防止病原菌通过医护人员的手从一个患者带到另一个患者[3]。

4.3合理的使用抗生素:较长时间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导致真菌感染的原因之一,真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呼吸道,这与icu的患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丧失呼吸屏障功能及吸痰等操作有关[4],所以正确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根据患者血液、痰的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5],并及时停药,防止二重感染及耐药菌产生,加强环境的管理。

4.4 加强基础护理:认真进行口腔、呼吸道护理,口腔护理每日2~3次,保持呼吸道通畅,每1~2 h为患者翻身、拍背1次,使痰液及时充分排除,保持床单位及皮肤清洁、干燥。氧气湿化瓶及管道严格消毒。湿化瓶及湿化液每天更换。用毕进行终末消毒。呼吸机螺纹管、湿化瓶、接头每24~48 h更换消毒1次。

4.5 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定期组织学习医院感染基本知识和icu管理制度,通过培训,使每位护理人员都能认识到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医院应尽量配备足量的icu护士,非特殊情况下不得调离icu人员,护士长根据工作量安排弹性的排班制,这样既能保证护士的精力充沛,又能保证对患者的安全护理。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j].中华医学杂志, 2001, 81(5): 314.

[2] 袁永梅,王红,姚登福.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的预防.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279

[3] 尚少梅.医院感染与洗手[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1, 11(1): 78-79.

icu的基础护理篇5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icu危重症患者。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icu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

结果:18例患者康复出院,12例患者的病情与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缓解,2例患者由于多种原因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对icu危重症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至关重要,能够有效的改善和缓解患者严重的临床症状,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icu危重症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79-02

icu是医院特殊病房,一般采用有创治疗、监护治疗方式,同时执行的是全封闭式管理工作,所以icu危重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与心理压力。如何实施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案对于icu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与后期康复至关重要。而医护人员作为治疗护理方案的主要执行者与参与者,在对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两年收治的icu危重症患者,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文收集并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32例的icu患者,均为行手术治疗后的危重症患者,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4例。其中,心胸外科患者16例,神经外科患者7例,普外科患者5例,骨科2例,其他科2例。

1.2方法。本组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icu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管道护理、呼吸道护理、肠内营养支持等护理。

2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与护理后,18例患者康复出院,12例患者的病情与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缓解,2例患者由于多种原因抢救无效死亡。

3讨论

3.1icu患者的心理护理。icu是集危重、抢救与术后患者于一体的治疗,其环境特殊、气氛严肃,患者心理反应也会出现很大差别。首先,医护人员可主动向患者介绍icu病室情况,简单介绍icu病室的其他主要医护人员,让患者对医护人员的监护治疗能力有所了解,调节患者的紧张情况,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其次,医护人员不能一味地注意监护仪器,应结合患者的肢体表述,尤其是对于行呼吸机、气管切开的危重症患者,可以通过书写的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缓解患者的精神负担。同时,通过心理疏导,引导患者勇敢地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另外,给患者进行导尿、灌肠以及排便等护理时,应进行必要的遮挡,尽量减少时间,进行其他基础护理时,动作轻缓,给予患者贴心的关爱,保证良好的医患关系。

3.2icu各种管道护理。icu危重症患者由于病情危重,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常需要在体内留置多根管路。首先,医务人员应该评估意外拔管的危险因素,根据患者的意识状态、管道固定与肢体约束等情况采对针对性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尽可能舒适的护理。其次,对于安置气管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对管路进行定期的长度测量,行气管插管前,应保持患者面部清洁;粘胶布时,可通过两侧水平分力适当调整管路;对于活动度大的患者,管路固定方式可选择扁带绕颈式[2]。

另外,医护人员一定要加强icu危重症患者的巡视,护理操作必须严格遵守规范化的操作规程,确保护理质量与患者的安全。

3.3呼吸道护理。首先,对于行手术治疗的危重症患者,若患者术后是清醒的,且无或有轻度呼吸系统并发症,则可给予合作型护理,也就是医护人员充当指导角色,患者接受医护人员的指导。医护人员向患者讲清呼吸道护理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定时翻身拍背,协助患者进行有效咳痰。具体的咳痰护理方法是:协助患者取坐位或者半卧位,上身可适当前倾;用双手固定患者腹部或者手术部位;指导患者深呼吸几次,之后适当缩紧胸部后行爆破性咳嗽。同时,患者术后应给予湿化吸氧,对于痰液粘稠患者可进行超声雾化治疗。

其次,对于术后昏迷并发呼吸衰竭的危重症患者,则应给予被动性护理,也就是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单向护理作用。呼吸道综合护理方法是:2-3小时帮助患者进行1次翻身,避免因分泌物引起的窒息;翻身拍背时,五指并拢略弯曲行从上而下拍动;行吸痰护理时,可用直侧孔橡皮管与吸痰管进行操作,一定要注意吸痰动作轻缓,吸痰前后给予患者充分吸氧,每次时间在15秒之内为宜。

3.4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多数icu危重症患者神志不清或处于昏迷状态,且存在吞食困难、食管反流征呈阳性症状。对于此类icu危重症患者,可帮助患者处于高头位,并给予30°-35°的鼻饲。一定要控制好鼻饲的速度,可给予适当的胃肠动力药。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反流或者误吸等现象,应立刻停止给养,清除气道内异物。同时,对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icu危重症患者,医护人员一定要根据患者的胃液情况判断耐受情况。若鼻饲营养浓度低,可造成营养缺乏;若鼻饲注入量过多,可导致胃肠道内压力过高,会造成恶心、腹痛等不良反应。对于鼻饲营养液的温度也应严格控制,一般维持在37.5℃-39.5℃为宜。

此外,对于icu危重症患者,还有许多护理方面,如:疼痛、机械通气不适引起的躁动、低氧血症、褥疮、感染、睡眠等方面护理,限于篇幅,本文不进行一一阐述了。

4结论

综上所述,icu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无常,医护人员一定要给予患者有效的综合护理,积极配合主治医生,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这样才能保证危重症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医疗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icu的基础护理篇6

[关键词]icu;新护士;规范化培训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11)08(b)-159-02

综合icu收治的患者来自于医院的各个科室,患者均存在2个以上脏器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并且icu病房集中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存在仪器操作复杂、工作量大、突发事件多等特点。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如何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使没有接触过icu工作和没有经过系统培训及正规指导的护士尽快地掌握危重症的监护技能。实现从无经验的护士成为合格icu护士的角色转变。关系到icu护理队伍的建设和护理质量的高低。如何找到一个合理实用的规范化培训方法是临床护理管理者面临的课题。现将我院icu 2010年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icu原有护士20名,icu工作8-10年2名,4-7年5名,1-3年13名。由于我院icu床位扩展,新招聘护士15名,均为女性,其中4名已有工作经历,其余11名均为应届毕业生,年龄19-27岁,平均(22.09~1.04)岁,均为大专学历。

1.2方法

1.2.1制订培训计划

根据我院icu收治患者的特点以及icu专科护士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要求,详细了解新入科护士的基本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实施分阶段、规范化、标准化培训。

1.2.2编写培训教程

以《危重症护理学规范化培训教程》以及《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培训教程》为理论基础,组织带教组长共同编写适用于我院icu工作模式的《icu护士培训教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icu相关的理论体系;②icu护士工作制度与各班工作职责;③icu基本监护技术以及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④常用护理操作流程;⑤各系统常见危重症的护理;⑥各类护理文书的书写规范;⑦监护室突发事件的应对。

1.2.3成立培训小组

由护士长负责,成立理论授课小组和护理技术操作指导小组。

1.2.4实施培训计划

培训时间共5个月。

1.2.4.1岗前培训(3 d)新护士人科后,首先由护士长进行环境介绍,详细讲解icu病房的各项管理规定,icu护士的职责,以及人科后的培训计划、内容、目标等。并对新护士提出培训要求。

1.2.4.2理论授课培训每周进行2次集中理论授课,由护士长、理论培训小组成员实施,结合临床实例,利用多媒体手段,针对需求,强化重症监护基础理论,并突出专科特点,使新护士在理论方面加深认识,以便于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顺利进行。

1.2.4.3护理技术操作培训与跟班实践指导培养科内1~2名示教护士,新护士人科后统一操作示教,主要培训icu护理工作中常用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常用仪器设备的临床应用。包括心肺复苏术、无菌吸痰技术、气道管理、呼吸机、监护仪等的使用,并集中进行统一模拟练习,提高其技能水平。

1.2.4.4建立仪器操作流程将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出现报警的原因及故障的排除方法,制作成卡片挂在仪器上,组织学习,方便护士使用。并将在使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为实例进行学习和总结,提高其掌握和使用各种仪器设备的能力。

1.2.4.5临床“一对一”跟班培训学习常用仪器设备操作及基本理论培训阶段结束后,由有经验的护士进行“一对一”跟班带教,完成新护士进入临床工作前的培训工作,使其能够顺利承担起icu常规护理任务,最终实现从护生到icu护士的转变。要求带教老师在培训中做到放手不放眼,避免差错的发生。

1.2.5考核内容及方法

理论考核:从各位老师授课内容中以及我科培训题库中选择相应的题目进行理论测试。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包括各类仪器设备的使用,专科护理操作规范的掌握程度,以及突发事件的应对等。综合素质考评主要包括:带教期间的表现,主动认真学习的能力,医护患沟通能力等几方面。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对比采用x(sup)2(/sup)检验,以p

2结果

经过5个月的理论与实践操作的培训,有1名护士不能胜任icu的工作而被淘汰,有3名护士因个人原因辞职,未完成培训计划,其余11名均顺利通过培训。

新护士在经过系统培训后,理论知识较培训前提高了(22.545±1.404)分,操作水平较培训前提高了(16.182±1.077)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对比国内外的icu专科护士培训现状,国外的临床护士2011年8月第8卷第23期需要经过半年以上的专业培训方可进人icu工作。而国内,有调查显示,87%的icu护士没有接受过任何专科培训。我院icu 2010年床位扩展,为了满足临床危重症患者的收治工作。笔者增加了护士配置,新人科护士中有11例无任何护理临床工作经验。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新护士的icu上岗培训。笔者选择适宜的培训教程与培训方式以保证培训质量。

新护士入科培训前问卷调查显示,15例中有12例有畏惧心理,3例不愿意到icu工作。10例对icu专科知识完全不知道。这可能和icu患者病情危重,护士工作强度高,新入科护士没有临床工作经验有关。但是新护士学习热情非常高。学习态度积极,这是科内工作3年以上护士所欠缺的。经过规范化培训后,新护士的理论、操作技能都有了很大提高。再进入临床工作,缩短了新护士的适应时间,增加了她们到icu工作的信心。

新护士中4名有工作经验的护士在培训过程中并未表现出绝对优势,培训后考核并未名列前茅。这说明没有工作经验的新护士在经过规范化培训后一样可以胜任icij繁杂的临床工作。

icu的基础护理篇7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监护室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6

【摘 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患者icu 综合征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自2013 年7 月到2014 年8 月,我院icu 监护室共40 例患者患有icu 综合征,笔者对其精神障碍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结果:本组40例icu 综合征患者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均得到康复治疗。患者的精神症状均在住院期间获得痊愈,且出院后经随访复查,无1 例患者出现复发情况。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和控制icu 综合征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icu 综合征;相关因素;护理对策

icu 综合征是指患者在重症监护室监护过程中出现思维混乱、行为异常、情感障碍等精神障碍以及其它临床症状的一系列临床综合症,临床上又称之为icu 谵妄、icu 精神障碍[1,2]。临床表明,诱发患者患有icu 综合征的因素有很多,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治疗,icu 综合征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笔者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icu 综合征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分析其发病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自2013 年7 月到2014 年8 月, 我院icu 监护室共收治356 例患者,经检查确诊,40 例患者患有icu 综合征。其中男30 例,女10 例;年龄32~76 岁,平均55.2 岁;本组所有患者均在基础疾病治疗好转过程中发生思维混乱、言谈紊乱、举止怪异、烦躁不安等精神障碍症状。

1.2 相关因素分析

临床研究发现,诱发icu 综合征的病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2.1 患者自身因素

(1)性别方面,男性诱发icu 综合征的风险显著高于女性。

(2)性格方面,性格内向的患者叫性格外向患者,更易发生icu 综合征。

(3)年龄方面,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显著退化,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明显减弱,更易诱发icu 综合征。

(4)睡眠质量方面,睡眠质量差的患者因体内退黑素分泌量减少,更易诱发icu 综合征。

(5)心理素质方面,心理素质差的患者终日沉浸在抑郁、紧张、恐惧的情绪中,对成功治愈抱有悲观态度,此类患者更易诱发icu 综合征。

1.2.2 患者基础疾病因素

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均来自医院各科室的重症患者,患者因身体剧烈疼痛,极易引发谵妄等精神障碍[3]。此外,临床研究表明,患者若患有脑血管疾病、脑外伤、精神类疾病等基础疾病,在重症监护室监护过程中诱发icu 综合征的风险会显著增高。

1.2.3 环境因素

重症监护室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死亡病例,其会严重刺激到其他患者,并且监护室内医疗器械种类繁多嘈杂,运作过程中会发出各种鸣叫声,加上监护室灯光昼夜通明,这些因素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休息,而睡眠质量是诱发icu 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因素。

1.2.4 药物因素

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在使用麻醉剂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药物副作用,这其中就包括可能引发精神障碍。此外,临床治疗使用的其他药物,如h2 受体阻滞剂、阿片类药物、苯二氮类、茶碱类、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症状。

1.2.5 欠缺与外界沟通因素

重症监护室对家属探视的次数和时间均有严格规定,患者在忍受自身病痛折磨的同时还需忍受孤独,患者在这种环境中极易产生抑郁、惶恐、紧张的消极情绪中,而研究就已证明,心理素质是诱发icu 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因素。

2 结果

本组40 例icu 综合征患者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均得到康复治疗。患者的精神症状均在住院期间获得痊愈,且出院后经随访复查,无1 例患者出现复发情况。

3 讨论

临床上诱发icu 综合征的因素诸多,根据icu 综合征的诱发病因,部署制定早期的预防工作意义重大。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治疗环境,护理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加强对icu 综合征诱发病因的认识,并根据诱发病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合本次icu 综合征的病因研究,护理人员应做好以下工作。

3.1 改善监护室环境

护理人员应按时打扫监护室卫生,保持病房内卫生整洁、光线柔和。可在病房内播放旋律舒缓的音乐,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此外,护理人员应尽量保证患者在晚间得到充分的休息,患者在入睡前,指导患者进行局部按摩,可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3.2 加强基础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密切观测患者的精神状况,科学评估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的几率,并做好诱发早期icu 综合征危险因素的防控。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护理。

3.3 做好健康说教工作

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的向患者介绍相关的护理干预知识,使患者对icu 综合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正确认识自身的病情。

3.4 强化人性化的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采取恰当的交流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从患者的心理特点出发,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促进患者尽快走出抑郁、惶恐、紧张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应对外界刺激的能力,预防患者出现幻觉等精神障碍症状,并促进患者恢复脑功能。

参考文献

[1] 姚丽娴.icu 综合征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6c):73-74.

icu的基础护理篇8

关键词:icu;营养支持;预后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of icu nutritional support in critical patients and their prognosis. selection methods between january 2013 and may 2013, our hospital 80 cases of icu critical patients, randomly split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methods of treatment and 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the use of nutritional support, and a comprehensive and reasonable clinical car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biochemical indicators, mortality and complication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in all kinds of biochemical indexes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p < 0.05; mortality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care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the icu nutritional support,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physiological indexes, for improving icu patients' survival rate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has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keywords : the icu; nutrition support; the prognosis

机体的营养状态是抵御疾病的前提条件,icu危重患者由于其机体长时间处于高代谢状态,机体组织耗氧量增加,进而造成负氮平衡的出现,导致患者常常出现营养不良。由于目前临床上对icu患者营养不良的关注度不够[1],往往造成患者在病情基本控制后,由于营养不良,出现脏器的功能衰退,从而严重的影响icu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如何有效的改善icu患者营养不良状态对于提高icu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基于此,笔者给予icu危重患者营养支持,并进行了营养支持与患者预后的相关临床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icu危重患者80例,年龄27~61岁,平均年龄48.5±7.9岁,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27例,80例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营养支持,并给予全面、合理的临床护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见表1。

1.2 方法

1.2.1 临床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营养支持,即使用鼻饲管给予患者营养支持,首先将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吸除干净,确保患者的鼻饲管的前端到达患者的胃部,通过注入少量的水确认鼻饲管的通畅性。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时,患者取半卧位,身体保持30°~60°,以防止营养液输送时出现返流,输送结束后患者保持30~60min,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放置复尔凯鼻肠营养管[2],首先使用5%的葡萄糖盐水500ml,输注速度维持在10~20ml/h,输入完成48h后, 若患者的肠道未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继续滴注能全力500ml, 输注速度维持在10~20ml/h, 若患者为出现不良反应,则可将输注速度提升至50~60ml/h。72h后,增加营养液输注量至1000ml/d, 输注速度维持在80~100ml/h,96h后,增加营养液输注量至1500~2000ml/d。10~12d后可适当减量肠内营养供给,待患者可稳定进食后,可将营养管拔除。

1.2.2 临床观察指标 分别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其中生化指标考察血红蛋白、胆固醇、血清蛋白、蛋白摄入量及体质量增加量。

1.2.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非等级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α=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值结果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值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生化指标值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值均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值比较结果见表2。

2.2 两组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比较

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中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7.50%,对照组患者中1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27.50%,χ2=5.541,p=0.019,p

3.讨论

icu危重患者是一类特殊的患者群体,这类患者由于病情较为严重,自身免疫功能较弱,因此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对于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和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着重要的意义[3]。本次临床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生化指标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总之,在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icu危重患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理指标值,对于提高icu患者的生存率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杜传敏. icu危重患者营养支持与预后的关系[j].吉林医学,2010,31(27):4697.

icu的基础护理篇9

【摘要】目的减少icu患者icu综合征的发生率,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救治的成功。方法对60例患者出现的icu综合征做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60例患者在精心护理后转出icu病房54例。结论健康宣教,改善环境,强化基础护理,辅以音乐疗法,加强护患沟通可缓解患者过度紧张,密切护患感情、情绪的镇静,并抑制各种各样的压力反应,减少和预防icu综合征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icu综合征;发病因素;预防及护理

icu综合征是指在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其发生率最高可达60%。icu综合征会对康复构成负面影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如何预防和减轻icu综合征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院icu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收住后发生icu综合征患者60例,我科护理人员积极采取各种护理干预措施,多数患者恢复良好,现将发病因素及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icu病室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收住后发生icu综合征患者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52岁。住院时间最长45天,最短3天。

2发病因素

icu综合征发生的原因主要与环境的突然改变,患者本身的属性及身体疾病状况有关。

2.1环境因素

2.1.1icu是危重患者实施集中监护的场所,医疗仪器多且先进,患者进入相对陌生的环境。

2.1.2icu噪声污染平均有63-92分贝,高于国际标准。而工作人员的交谈是噪声的主要来源。

2.1.324小时均使用人工照明,干扰患者的睡眠,影响患者的睡眠周期。

2.1.4同室病友的痛苦表情和声,会使之产生心理感应,增加精神负担。

2.1.5家属探视受到病情和时间的限制,无法留下陪护。

2.1.6icu医患比例相对比较高,工作节律快,给患者以忙乱的感觉。如进行有创性操作,如吸痰、动静脉穿刺,可引起患者的心理不适感。

2.2患者自身因素

2.2.1由于起病突然、病情变化快,大多数患者毫无心理准备,难以接受,出现焦虑、惶恐的情绪。

2.2.2意外伤害导致残疾,患者表现为沮丧、绝望不配合治疗。

2.2.3家庭经济情况较差,担心医疗费用和今后的生活费用。

2.2.4男性发生icu综合征的较女性多见,尤其是性格内向的男性更易发生。老年患者icu监护中更易发生本征。

2.3疾病因素

2.3.1icu患者易出现代谢紊乱,使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过程紊乱,而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

2.3.2手术部位及手术范围、手术时间也是icu综合征的诱因。

2.3.3在现有疾病中,与疾病种类及严重程度有关。

2.4其他治疗过程中,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会使患者产生谵妄与激越。

3预防及护理

3.1健康宣教

3.1.1热情接待患者,对拟作大手术后转入icu的患者建立术前访视制度,向患者介绍icu的基本情况以及住icu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1.2向家属做好必要的解释工作,告知在监护室的流程,解除其恐惧、焦虑情绪。

3.1.3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各种提问,使患者安心,家属放心。

3.2改善环境

3.2.1环境温度、湿度要适宜,室内空调调节室温20-22℃,保持湿度50-60%,最好使用层流洁净病房。

3.2.2医护人员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应保护患者的隐私,尽量减少暴露部位,随时给予遮挡,使患者感到尊重。并做到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关门轻。

3.2.3夜晚睡眠时,可采用柔和的灯光或是地灯,把一些干预性的操作安排在白天进行,减少因治疗的随机性而经常打搅病人。

3.2.4使用监护仪等仪器时要尽量降低声音,暂时不用的仪器尽量关掉,仪器放置时要避免放在患者活动区域。床与床间应有布帘相隔,尽量避免让危重患者看到别的危重患者抢救的场面或是恶液质患者的状态。

3.3强化基础护理由于疾病的影响,患者常因伤口疼痛或留置的各种联线、导管缠绕,使活动受限,不佳导致局部受压,机体抵抗力又差,很容易并发口腔感染、肺部感染、皮肤压疮等疾病。所以要严格操作规程和无菌原则,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气管切开护理、皮肤护理等,减少患者的不适、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

3.4音乐疗法有助于减轻和预防icu综合征

3.4.1将60例患有icu综合征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辅以音乐疗法进行护理。两组病例通过抑郁自评量3.4.2统计方法采用组间均数比较的t检验,p>0.01有统计学意义。

3.4.3以上说明在icu紧张环境中应用音乐疗法,可缓和交感神经的过度紧张,促进感情、情绪的镇静,并抑制各种各样的压力反应,可减少和预防icu综合征的出现[3]。它对其他药物无不良影响,安全性可靠,而且音乐疗法是被动性疗法,器材要求简单,无条件时只需音乐播放装置即可,因此经济实用。如有条件可配置立体声耳机、避光装置,如墨镜。此外,音乐疗法对护士的要求不高,只需懂得一些音乐知识,且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病情、民族、文化、爱好、情趣、性格、音乐素养等进行综合评价后即可进行。

icu的基础护理篇1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icu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icu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icu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抑郁、焦虑情绪改善情况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对照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提高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icu患者;心理护理;焦虑

我院在对icu患者展开护理时,对照组采用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其中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3年8月入住我院icu患者62例,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32-72岁,平均(51.4±10.2)岁;疾病类型为尿毒症4例,重症胰腺炎11例,脑外伤10例,复合伤23例,急性中毒7例,心肌梗死7例。排除有精神疾病患者。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营造良好环境:营造舒适、安静住院环境,避免阳光直射,保持室内光线柔和;将环境中噪声与对患者睡眠有影响的其他因素消除,禁止喧闹。控制室内相对湿度为50%-60%,温度为22-25℃。(2)心理疏导:和患者展开经常流与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鼓励患者诉说内心痛苦与不安;对于绝望、恐惧或焦虑患者,在展开心理护理时给予综合治疗;详细解答患者疑问,通过列举成功治疗案例、积极暗示等方法鼓励患者配合治疗,促使其保持平和心态。(3)加强非语言沟通:在护理工作中不仅要和患者展开充分沟通,同时还要从行动上给予患者安慰与关心,利用肢体语言、表情与目光等协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特别是对于因器官切开或器官插管等原因造成语言能力暂时或部分丧失的患者,护士应通过患者表情与手势了解其意愿,或者为患者提供写字板、图片卡等,使之可充分表达自己的需求,将内心焦虑情绪及时释放。通过非语言沟通,不仅可为患者提供宣泄不良情绪的途径,同时也可使护士准确了解患者心态变化,从而展开针对性护理,促使护理效果大幅提高。(4)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疾病基本知识,包括发病原因、发展历程及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告知患者只要接受治疗即可有效控制疾病,促使其治疗信心增强。给予患者正确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及生活指导。(5)疼痛护理。当患者出现疼痛时,耐心安慰,指导患者降低疼痛技巧;在病房中播放舒缓的轻音乐,根据患者疼痛适当给予镇静类及解热镇痛类药物。

1.3 观察指标

利用zung制作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在护理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抑郁与焦虑主观感受进行评定。分值越高,代表患者抑郁、焦虑程度越高。利用美国医学研究所所制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sr-36量表中共包含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活力、躯体疼痛、心理职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这8个纬度36个条目,总分值为100分,得分高表明生活质量好。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展开统计学分析,用(x±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对组间数据展开t检验,组内数据展开x2检验,当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情绪改善情况

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为(47.3±1.9)分、(41.3±1.9)分,sds干预前后评分为(46.8±2.7)分、(39.4±2.7)分;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为(47.6±2.3)分、(31.5±1.2)分,sds干预前后评分为(47.1±2.4)分、(26.3±2.2)分。两组患者在干预前sas、sds评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指标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2.2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对照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为(49.5±3.8)分、(54.6±3.1)分,观察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为(49.1±3.4)分、(62.5±3.8)分。对比可知,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生活质量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生活质量提高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icu患者由于基础疾病较为严重,免疫功能较低,住院时间长且病房采取封闭式管理模式等原因,常会出现剧烈心理反应[1],而这些不良心理反应不仅会对病情发展与转归造成直接影响[2],同时还会引发患者出现精神症状与睡眠障碍,严重时可发展成icu综合征。因此,在icu护理工作中,给予有效心理护理干预,促使患者社会交往、心理和生理上的不愉快程度降低,对患者焦虑情绪与睡眠障碍予以有效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我院在对icu患者进行护理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护理。研究结果显示,在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干预可对icu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予以有效缓解。在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对icu患者给予有效心理护理,可促使患者生活质量大幅提高。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可对icu患者不良情绪予以有效缓解,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