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教育十篇-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4-02-26 17:48:22

儿童行为教育

儿童行为教育篇1

1、教师教育行为的概念

教师教育行为是个普遍的概念,但是具体指出教师的教育行为是什么,有什么特征表现,确是众说一词。如高潇怡等整理已有对教师教育行为研究的概念,认为“教师教育行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定义是将教师的教育行为等同于教师对儿童所实施的全部教育;另一种是相对狭义的定义,主要是指外显的教育行为。”刘英丽指出“教育行为,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外显性活动和动作,它是教师教育教学思想、情感等的外在表现。”笔者认为教师教育行为是教师与幼儿互动过程中教师教育方法、策略以及教师所采用的一系列的教育手段和教师的思想观念,语言,情感以及人格魅力等因素的体现。

2、教师教育行为的维度

(1)期望

期望是指教师是否对学前儿童的行为建立恰当的标准,并努力要求学前儿童达到这些标准。例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教育活动的目标等影响教师对幼儿的期望。

(2)接受

接受是指教师对学前儿童接纳和关爱的程度以及对学前儿童合理的心理需要敏感程度和满足程度。二、学前儿童自我概念

学前儿童自我概念是学前儿童对自身的感觉和认识。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萌芽,是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基础。学前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核心机制,是他们在认识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存在着与他人的相互作用。

三、教师教育行为对学前儿童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

现象学指出,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是理解我们行为的基础。我们做什么,以至我们学习到什么程度都取决于我们的自我概念。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是拿破仑,那么他的行为就会像拿破仑,至少也会表达他对拿破仑的看法。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反应迟钝或者觉得自己很笨,这种自我概念会影响他的认知表现。幼儿后期到童年期,幼儿的自我认识不断提高;自我中心性减弱,对成人的依赖性不断提高,顺从权威;二者相对平衡稳定地向前发展。教师的教育行为在这一阶段对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初步形成具有积极或者消极的作用。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教师教育行为对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

1、师幼互动对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一部分总则第五条: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幼儿园的一日规程里面,活动是最主要的,那么师幼互动的频率也是非常高的。在互动过程中,如果教师对某个幼儿关注很多,经常给予表扬或者奖励,该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的则更为积极,“我很棒,我是优秀的,我听老师的话,我积极回答问题”,建构积极的自我概念。但是如果教师经常对某些不太聪明或者很调皮的幼儿置之不理甚至用讽刺挖苦批评的语言,幼儿表现的很温顺,在活动中也极少表现自己。“我比较笨,老师不喜欢我;我不聪明;我不知道;我很讨厌”,建构消极的自我概念。例如笔者在幼儿园小班观察师幼互动中幼儿的反应,一位叫莹莹的小女孩(4岁)总是有些胆怯,很少回答问题,看到老师就有些紧张。有次教师要求幼儿用纸叠一些形状,莹莹动手能力似乎不强,教师见她很久都未叠好,便说到:“怎么这么笨!”我对莹莹说:“不要急,慢慢来。”她说:“我很笨,不会叠。”并且在以后的观察当中,发现该老师经常用本地话骂幼儿,如果表现不好,甚至用手去戳他们的脑袋或者禁止参加游戏。因此,教师与幼儿积极的互动,运用鼓励性的语言或者动作会促进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反之则亦然。

2、教师的性格特征对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

幼儿教师的性格特征在其决定了教育方式,影响着她的教育活动模式,对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方开朗的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会积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关注每一位儿童的发展,对待不同个性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性格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容易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拘泥于死板的教学模式的老师,会采用更加适合幼儿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幼儿也会逐渐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优势。相反,如果教师的性格属于安于现状思想比较保守类型,活动中坚持固有的理念,不懂变通,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单调,可能会造成幼儿消极的自我概念。良好性格特征的教师与幼儿的关系融洽,幼儿乐意亲近喜爱自己的老师,“我喜欢你;我很喜欢x老师;我以后也要像x老师那样”。反之,个性沉闷或者态度生硬的教师,幼儿表现出害怕或者恐惧教师,“我不喜欢上幼儿园;我不喜欢老师”。

儿童行为教育篇2

童年是灵魂生长的源头,而灵魂就是一颗成熟了的童心!童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好奇、注意力转移快、容易满足、容易快乐、喜欢刨根问底、不遮掩自己的内心、喜欢告状……这些心灵特征是他们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过程中产生的,如何让这些特征发展好,需要成人世界对儿童的童心给予理解、保护和引导。

告状,是儿童心理发育和人际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的正常行为现象,是儿童逐渐开始与人交往的一种沟通与表达方式,也是童心的一种表现形式。告状现象在幼儿时期比较明显,在小学低年级也较为普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自然减少。虽然告状是大多数儿童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是判断是非的一种表达方式,但告状却是一把双刃剑,处理得好,就保护了儿童的童心,保护了儿童应有的单纯和澄澈;处理不好,则会对儿童产生许多消极影响,会打消儿童的积极性,甚至会扭曲儿童的价值观。教师如何处理儿童告状行为,是一个需要重视的教育课题。

一、儿童告状的动机与目的

儿童最怕被别人告状,又最爱告别人的状。儿童喜欢告状的动机与目的在幼儿时期较为简单。幼儿告状就是将他们看到的事情告诉家长或老师,几乎没有其他目的。到了小学阶段,随着年级的升高,告状的动机与目的也会变得复杂起来。

(一)小学低年级儿童告状的动机与目的

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判断与道德发展的研究理论指出,儿童道德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认识、转化发展过程。小学低年级(6―8岁)儿童,处于心灵最直白、最柔弱的阶段,是他律道德发展期。他们服从成人、权威者的命令,其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或不具备)主观动机。由这些儿童组成的班集体,老师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活泼好动的个体,还要面对每个人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的童心世界。其中,告状是小学低年级儿童最常有、最普遍的行为状态,但其目的与动机却较为简单。

1.低年级儿童告状表达的是没有遮掩的童心

很多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他们向老师告其他小朋友的状目的很简单,只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他人行为的真实想法与感受,没有什么特别的动机。例如,看到某个小朋友上课时离开自己的座位了,他们会立刻告诉老师。他们之所以喜欢告v老师,是因为看到某个小朋友的行为与老师的要求不一样,就认为是错的行为,就应该告诉老师。低龄儿童喜欢告状是他们不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的童心最直观的表现,并没有想去伤害谁。

2.对老师的崇敬与依附

小学低年级的儿童非常崇敬老师,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老师是无所不知、最了不起的人,其道德认识很大一部分依赖老师的评判来决定,因而他们对老师有依附心理,什么事都想告诉老师。像某个小朋友无意中碰了他一下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他都迫不及待地告诉老师。在低龄儿童的潜意识里,老师是他们在学校里最值得依附的人,有事告诉老师,他们内心就有了安全感。

(二)小学中年级儿童告状的动机与目的

皮亚杰认为,小学三四年级(8―10岁)儿童,他们开始服从周围环境对他们所规定的规则或提出的要求。小学中年级儿童普遍认为,道德行为的准则是同伴之间共同约定的用来保障共同利益的一种社会产物。这个阶段的儿童向老师告状的动机与目的也渐渐变得不那么单纯,儿童的道德判断已经开始摆脱外界的约束,并具有自律道德水平的初步萌芽。他们希望通过告状这一形式增加与老师的接触。

1.通过告状吸引老师的注意

小学中年级儿童开始留意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希望与老师多接触。如果老师没有把注意力平均分配给班上的每一位儿童,没有或较少得到老师关注的儿童心里会有一种被老师边缘化的不踏实感觉,他们就会用告其他小伙伴状的方式与老师接触,以此吸引老师对自己的注意,追求自我表现,或从老师那里得到肯定。

2.惩罚观驱使儿童向老师告状

儿童在低龄阶段,成人都以表扬和批评两种方式对待他们的行为表现,低龄儿童大多懂得做好事会受到大人的表扬,做了错事会受到大人的批评。受这种惩罚观的驱使,到了小学三四年级,当儿童发现小伙伴做了他们认为不正确的事,就希望做错事的小伙伴受到老师的批评。于是他们就去告诉老师,让老师批评他们。

3.通过告状迎合老师的道德判断

小学老师都会经常跟小朋友说不要乱扔垃圾,儿童心理上就会形成乱扔垃圾是不正确的行为这一道德认知。当儿童发现有人乱扔垃圾时,就会立即去告诉老师,认为这样做会得到老师对自己的表扬和肯定,以此迎合老师的道德判断。

(三)小学高年级儿童告状的动机与目的

皮亚杰认为,儿童10岁以后,其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大多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也就是道德自律。儿童到了小学五六年级(11―12岁),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其道德观念开始倾向于公正,告状的动机与目的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儿童不再刻板地按固定的规则去判断,在依据规则判断时会考虑到同伴的一些具体情况。

1.告状是“回敬心”的表露

到了小学高年级,儿童对告状与被告状这一现象开始变得敏感。例如,小朋友甲当众向老师告小朋友乙的状,小朋友乙心里会有些不是滋味,他会特别注意小朋友甲的一举一动,发现小朋友甲有过错时,就会有“上次你告我,这次我得告你”的“回敬”心理。通过告状上的“你来我往”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2.通过告状寻求老师的保护

到了小学高年级,儿童间欺负与被欺负行为时有发生,有些儿童受了别人的欺负,而自己又打不过对方,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他们就会用告状的方式寻求老师的保护。

3.通过告状逃避批评

有少数儿童做错了事却不愿承担责任,为了逃避责任,免受批评或惩罚,他们会通过先人一步告状的方式,去老师那里告别人的状,希望以此来逃避老师的批评。在告状时,儿童只诉说别人的错,甚至夸大别人的错,却不谈自己的错误,隐瞒自己的问题。

4.因为嫉妒而告状

小学高年级儿童会逐渐产生嫉妒心理,当某人比自己强,但自己通过努力也难以超越他人时,便会产生嫉妒之心。嫉妒心理并不奇怪,但选择用告状的方式来贬低他人、抬高自己,这种做法却不可取。

二、如何应对儿童的告状行为

虽然告状是一种正常的儿童行为现象,但小学教师特别是低年级教师对儿童的告状要持谨慎态度,要站在教育的高度,正确对待告状儿童及告状现象。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如何在呵护儿童童心的前提下应对儿童告状现象,如何在儿童告状这一正常行为中挖掘教育契机,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要特别重视的教育课题。

(一)对儿童间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要不耐烦

在儿童道德认知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阶段,儿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小事不断、关注小事。儿童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告状,教师不要有不耐烦心理。年幼孩子组成的班集体其本质特征就是小事不断。如果儿童之间没有鸡毛蒜皮的小事,只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老师把儿童的思想及行为钳制到了极致,不允许学生之间有除了上课、写作业、上厕所、喝水以外的其他行为发生,这种病态的管理方式在现实中虽然少见,但少数学校打造“无声校园”会促使这种现象的产生;另一种可能是儿童大多有“孤僻症”,封闭自己,不去关注他人,自然就没有告状现象。儿童间发生鸡毛蒜皮的小事,或为小事而告状是正常现象,教师应耐心解决。

(二)对儿童告状不要不予理睬

告状这种行为的好处在于能体现儿童的正义感和区分是非的能力。年幼儿童的道德认知是他律道德,他们从成人那里得知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当他们发现小伙伴有不该做的行为时,他们就要去告诉老师。如果老师对儿童告状行为不予理睬,或用“你好烦”“不要告状”等话语批评及敷衍孩子,不仅会挫伤儿童的正义感、混淆儿童的是非观,也会导致老师无法发现儿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一些有危害的事情得不到及时补救,从而使小事变成大事,简单问题变成复杂问题。对儿童的告状行为,教师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要认真洞察来告状的儿童,对其所反映的问题给予认真、恰当的回应。

(三)不在班集体中鼓励儿童告状

告状这种行为的坏处在于有“打小报告”“背后说人坏话”的嫌疑。从小学中年级开始,儿童告状的动机与目的已不再那么单纯,开始夹杂个人情感,开始有了正义感之外的其他因素。如果在班集体中鼓励儿童告状,儿童就会把所有事情都告到老师那里,他们无需思考如何处理自己与同伴之间的纠纷,削弱了儿童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更严重的会使一些儿童为了去老师那里告状而时时监视他人行为,养成为检举他人而有意挑别人毛病、只看别人短处的不正常心态。

(四)严守秘密,保护告状儿童

无论儿童告状的内容是否属实,老师都要严守秘密,保护告状儿童。如果儿童告状的内容属实,并且是班级管理中教师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教师要在适当的场合对这种维持正义、对集体负责的行为进行不指名的表扬;如果儿童告状内容不属实,或告状动机存在问题,应与告状儿童进行个别谈话,帮助儿童矫正告状心理,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培养儿童用沟通代替告状的能力

儿童喜欢告状虽然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阶段,但教师还应通过教育让儿童淡化告状意识,矫正告状行为,用“沟通”代替“告状”。沟通可用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面对面沟通,例如,定期召开班级民主生活会,给儿童创造自己解决争端的机会,创造儿童间面对面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机会。儿童通过小伙伴间一对一的交谈,把自己的想法说在明处,⒎⒍童寻求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另一种是书面沟通,例如,在班级放个小信箱,引导儿童把自己对他人想说的话写在纸上,投放到邮箱里,每周定期打开邮箱,由班干部把信件送给每个收信人。沟通可以有效地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

(六)培养儿童关注他人优点的习惯

虽然告状是责任心与正义感的一种体现,但喜欢告状的儿童都有过多关注他人缺点、不注意他人优点、不注意自身优缺点的心理。这种心理一旦形成了习惯,对儿童自我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他们成年以后会习惯于从负面看问题,消极情绪多于积极情绪。因此,教师应培养儿童将注意力集中在努力做好自己的过程中、集中在称赞别人优点和成绩上、集中在用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上。

儿童行为教育篇3

一、爱心铺路,微笑课堂

对于成长困难儿童来说,由于他们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差别,很容易让这些学生产生自卑心理,或者对外在事物存在抵触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满爱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容易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使课堂能更有效地进行。另外,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真诚地去关心他们、尊重他们,不能因为学生的特殊性而轻视他们。教师的轻视很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本来就薄弱的自信心消失殆尽,使得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更不要说去养成良好的音乐习惯了。除此以外,教师还要多多表扬学生,对他们取得的任何进步都要予以肯定,这样有利于学生信心的树立。教师在课上还可以让具有良好音乐习惯的学生作为领唱,带领其他的学生一起学习歌曲。为学生树立榜样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向什么方向努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音乐习惯。

二、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

对于成长困难儿童的音乐教学来说,教师要选取适合这些儿童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认真地聆听,感受音乐世界的奥妙。成长困难儿童由于其本身的一些缺陷,导致他们不能向正常的学生一样学习,有些儿童很难去理解教学的内容,而有些儿童,比如多动症患者,很难长时间坐下来去聆听音乐、欣赏音乐。因此,教师在对成长困难儿童进行音乐教学时,要因材施教,以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养成欣赏音乐、聆听音乐的习惯。例如,在让学生聆听《快乐的一天》和《其多列》这两首歌时,教师要根据自己教学的学生的特点来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如果面对的学生具有理解障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学生多听几遍歌曲,以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感受音乐的魅力。如果教师教授的是多动症的学生,就要听一遍歌给学生一点休息的时间,否则会造成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厌烦,而随着学生对音乐兴趣的增加,教师可以延长学生音乐欣赏的时间,来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的心理问题,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教师在对成长困难儿童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特征来教学,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从而让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养成欣赏音乐的习惯。

三、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儿童行为教育篇4

【关键词】听力障碍儿童 不良行为 教育对策

听力障碍儿童本身就丧失了感知的重要器官之听觉功能,这类型的孩子天生对外界事务的分析不足。在生活学习上的困难就加大了其教育难度,纠正听力障碍儿童不良行为可以帮助听力障碍儿童塑造优良的品德行为,还有利于形成健康阳光的心理素质。听力障碍儿童一般由专业性学校统一进行教育,其不良行为的纠正有利于专业性学校的教育管理事务和教育的开展。现今的听力障碍儿童相关教育主流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再者不良行为是工作中不能忽视的问题。孩子的不良行为可能就是日后造成大错的隐患,必须在其显现危害性之前加以纠正。听力障碍儿童处于发育阶段和思想成型阶段,难免会有一些像偏激等青春叛逆行为和偏离道德轨道的行径,这就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加以关注和引导。

一、听力障碍儿童不良行为的形成原因

(一)外界客观原因

外界客观原因对听力障碍儿童的不良影响具体表现在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消极的社会环境两个主要方面。其中的不良家庭影响又分为两种类型:溺爱型和嫌弃型。溺爱型是因为孩子的身体缺陷,导致家庭对听力障碍儿童表现出过分的疼爱,甚至是于过度放纵。父母容易对听力障碍儿童产生弥补心理,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就及其容易溺爱听力障碍儿童的结果。嫌弃型起因同样是听力障碍儿童的听力缺陷,部分家长会因为一个不健全的身体而讨厌、厌恶孩子,也会认为一个身体不健全的孩子不会有前程,所以对听力障碍儿童的成长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教育方式也就更为粗暴、无理。消极的社会环境也会导致其不良行为,一是社会上对听力障碍儿童长期存在的歧视,从而损害听力障碍儿童自尊而产生的过激行为;二是社会存在的不良风气,自私自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心理。

(二)内在主观因素

内在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听力障碍儿童生理上的缺陷,同时又自制能力比较弱,孩子在语言上有障碍,导致接受外界信息不全面,形成错误的观念;二是因为听力障碍儿童思想教育不足,道德衡量标准不清晰,不健康的心理特点。大部分缺少学前启蒙教育,缺少足够正确引导,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误导。

二、听力障碍儿童不良行为的教育对策

(一)家庭方面

未成年人的第一成长环境是家庭,在家庭中接受最初教育,家长的行为言语都会对未成年人造成影响。听力障碍儿童在家庭中受到的教育应偏重于思想品德和习惯的教育,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反射在孩子身上,着重心理健康的塑造。家庭中的教育方式很重要,不能过分关注也不能过分冷漠,要有恰到好处的拿捏,其手法很是讲究。比如溺爱和漠不关心是现实中最常见的这两情况,或者心理驱使下的忽冷忽热也是不恰当的。正确的关心方式,在可以满足家长对孩子的爱护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正确而恰当的教育,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很好的温馨的家庭环境可以使听力障碍儿童感受到和谐和温暖的氛围,孩子的心理在此环境中就会变得温驯达理。

(二)社会方面

听力障碍儿童在生理上有缺陷,不良行为是一个表现,这应该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首先要统一观念,正确的社会反映不该是对听力障碍儿童的轻视和歧视,这明显是一个错误的态度。对待生理缺陷的孩子应该是怀有同情和帮助的心理去看待他们,健全的人们帮助残疾儿童是理所应当的。再次是社会有关部门应该塑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成长环境,建成更多专业性的特殊教育学校,提供专业化的教育,提供更好的相关文化服务与产品。有关法律方面,要加大力度保护听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健康,对危害其身心健康的犯罪加大打击力度。增添有关保护法律和弥补现有的法律漏洞,在社会上形成有利的法制环境,杜绝诱导听力障碍儿童产生不良行为的不良社会因素。

(三) 学校方面

特殊教育学校要积极坚持不懈地开发研究新教育方法和方式,优化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融洽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一个良好的校园班级环境可以加强听力障碍儿童之间的交流,减少自闭等常见的现象。让听力障碍儿童在校园里找到归属感,降低低人一等的错误情绪,与和自己一样的儿童共同成长。学校的文化活动也很重要,开展适合听力障碍儿童的活动,例如趣味运动会和画展等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活动。学校教师为人师表,面对的是有生理缺陷的儿童,更需要专业的文化素养,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运用必须过硬和熟练。同时听力障碍儿童肯定是需要教师花费更多心力去教育引导,所以教师要克服长期工作的不耐烦和厌恶等消极情绪,耐心的教导听力障碍儿童是与非。在其出现不良行为的时候要与其知心交谈,打开听力障碍儿童的心扉,挖掘其闪光点,在鼓励和引导下纠正不良行为,把不良行为消灭在萌芽中。

(四)自身方面

听力障碍儿童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各方面的外力作用引导儿童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缺陷,以及缺陷的缘由和后果。消除孩子对缺陷的自卑和痛苦,加强听力障碍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和正确道德养成,同时孩子在家长学校的带领下树立健康的心理。听力障碍儿童要多在正面励志的案例中汲取能量。发现并挖掘出来每个听力障碍儿童的特长和闪光点,并鼓励孩子发展爱好和兴趣,在兴趣的开展下成人并且成才。

儿童行为教育篇5

1 中重度智障儿童青春期的心理变化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身体急剧发育的时期。医学上把第二性征开始出现到成熟,身体停止长高这一阶段称为青春期。“中、重度弱智儿童”则是指身心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或障碍的儿童,经过心理测量专业技术人员测试,智商(iq)在54~25之间的儿童。中重度智障儿童进入青春期后,他们的身体会像正常儿童一样逐步成熟,由于生理的急剧变化,往往会引起心理上的起伏,平素无忧无虑的心理被打破了,萌发了对异性的好奇,产生了朦胧的。但是由于其身心的缺陷障碍,使他们的心理发育会远远落后于生理发育,所以这种性萌动往往与迷茫、无知、不能预知后果密切相连,致使他们容易受人挑唆,受人诱骗,易模仿电影、电视中对少年儿童不利的镜头,如暴力行为、等而做出越轨行为。因此,中重度智障儿童的青春期教育是培智学校教育中必须正视的一个现实问题。

2 中重度智障儿童青春期的不良行为

我校进入青春期的中重度智障学生伴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产生了好奇和恐惧心理,有的甚至不知所措,受自控能力的制约,呈现裸的、原始的性动机、性冲动,其突出表现是:

(1)男女同学没有距离感:中重度智障学生男女没有界限,随便拥抱,不避人,而且会随便说一些成人化的语言,比如:某某我爱你。

(2)缺乏羞耻感:有的男生会展示自己的生殖器或窥视异性的生殖器,而不害臊。尤其是自闭症和先天愚型的学生,因为他们的智力都很低下,所以玩弄生殖器的情况很严重,总是不分场合地玩耍。

(3)缺乏道德感:有的男女生会在公开场合毫不掩饰地当众拥抱;有的男学生还会几人躲在厕所一起玩弄生殖器 ;有的年龄大点的男生还会对年轻老师产生好感,随便摸老师的手,动老师的头发等等。

3 对中重度智障儿童青春期不良行为的教育对策

3.1 运用心理学疗法矫正中重度智障儿童青春期的不良行为

3.1.1 行为矫正法

由于中重度智障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相对较低,所以在对他们进行行为矫正时,主要尝试采用几种简单的行为矫正方法。

(1)正强化法。根据智障学生比普通学生更容易受外在动机左右,对直接具体的奖励,比单纯从成就所产生的内在满足更感兴趣、需要层次较低的特点,可以选择行为矫正原理的正强化法强化训练智障学生的良。正强化是普遍被心理学家认同,认为在矫正儿童尤其是智障儿童的不良行为方面是极为有效的一种的方法。运用正强化法矫正中重度智障儿童青春期的不良行为就是选取学生喜好的刺激作为强化物,以增加良好行为的出现率。如:可以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食物作为强化物,与他做一个约定,如果一周未出现问题行为,就给他奖励一种他平时很少得到的食物。强化物可以根据学生近期的需求进行改变。

(2)惩罚法。惩罚法又称厌恶法。运用惩罚法矫正中重度智障儿童青春期的不良行为就是通过施加惩罚或取消正强化物,以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率。如可以以学生比较讨厌的事件作为惩罚方式,当发现问题行为时,立即取消当天的食物奖励。根据一周内问题行为出现的频率,如果超过三次即取消上本当周体育课的机会。惩罚法只能部分地减少或抑制不良行为,不能使之完全消除,需要其他行为矫正方法的辅助和教育的配合,才能起到极好的教育作用。

(3)消退法。消退法就是停止强化使行为出现率降低,或停止惩罚使原减少的行为又增加。对于中重度智障儿童出现的玩弄其他同学生殖器的不良行为,对班级其他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对他的这种行为采取置之不理,然后用其他的活动吸引他的注意力。

3.1.2 行为管理技术

针对中重度智障儿童产生的不良行为,主要用行为管理的理论——刺激、行为、结果、强化,来强化预期获得的良好行为。针对改善中重度智障学生的自控能力,采用加强粗大运动能力、精细运动能力和感知觉能力的方法。训练粗大动作能力的方法主要有各种方式的走、跑和跳,丢接球,仰卧起坐等;训练精细动作能力的方法主要有夹珠子、穿珠子、练习写字等训练。这些运动训练既可以增强他们的注意力和自控能力,又消耗了多余的精力,增强了手指的能活度和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过程以写字训练为例介绍如下:

(1)确定目标:学生在写字训练时能够将字写对,保证笔顺正确,每次能静坐写字10分钟。

(2)评估起点:通过观察学生对此训练的喜好程度、完成的准确率及注意力时长。

(3)正强化:从易到难地选择一些字让学生进行训练,老师在旁边检查笔顺的正确与否,及时进行纠正。如果能按照要求正确书写,时间比前一次增加,就给予物质奖励,并在班集体中进行表扬。

3.1.3 游戏法、运动替代法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中重度智障学生问题行为出现的时段主要集中在:课堂上、大课间活动、课间十分钟,在这些他感觉没有太多事情可做或者比较空闲的时间出现的频率比较高。为了让他们忙碌起来,教师要保证他们尽量有事可做,可以采用游戏法和运动替代法。

儿童行为教育篇6

论文摘要:从养成学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幼儿身上常见的几种不良行为习惯及成因,并提出f在关健期施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措施。

学前期是人生旅程的重要莫篆时期?一个人的一生是否成功?此时迈出的第一步至关重要。因为对幼儿来讲?养成了必要的良好习恨.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必用头脑去思考该怎样去适应生活?而能在无惫识之中正确、有序、科学、合理地生活?为身体健康和今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帮助学前儿童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厂大幼教工作者和家长们不可推卸的资任。

一、当前学前儿i t不良行为习惯及其成因

当今社会?许多教师和家长都非常注重幼儿智力的开发、健康体魄的造就、琴棋书画技艺的启蒙?而忽视r孩子良好卫公习惯.学习习恢、文明习惯等的养成.?他们认为培养学前期)l童的良好行为习惯为时过早幼儿尚小?似乎还不到(1规定孩f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不可的时候孩子们长大1.自然会值得生活为什么要有规律?会知道饭前便后要洗于会自觉地在睡前不吃错等零食丁是我们不难在身边百到这样的一幕幕:吃饭挑食、偏食?满口祖话脏话迟睡迟起?躺着看书、各式各样的不良习惯?难以表述其穷尽真等孩子长大r、形成了动力定型?影响了身体健康家长才悔之太晚!

一般认为?习im是在长时间41逐步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良好的习惯即指人们经过较长时间的练习、巩固并达到自动化程度的?可以使起居饮食有规律?保持清洁、文明和健康生活的行为方式。它们主要体现在卫生、品德学习等方而。培养孩子在这些方面的习惯?事关孩子的健康发育、学习及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的形成?如同帮助他们学步?是极其重要的。笔者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和家长?在多年的观察、走访、调查基础上发现.幼儿身上主要存在以下常见的不良行为习惯:

1、不良的卫生习惯。如挖鼻子、咬指甲及铅笔?用衣袖擦鼻涕?饭前便后不洗手?睡前吃零食、挑食偏食、以零食代替正餐、进食姿势不良、不刷牙等等。

2、不良品德习惯没有文明用语、满口脏话粗话、随地大小便、乱吐痰、乱丢图书与玩具井随意破坏?乱使性子、撒娇仔性?不尊重长辈?浪费粮食.经常撇谎.到别人家作客时乱翻东西.并把人家东西带回家.践麟草坪、随意摘花或毁坏树木等等

3,不良学习习惯:边看电视边吃零食边学习?错误的该书写字姿势?握笔不正确?躺着看书。迟起并随意不去上学?看电视当作重要的任务等等。

我们认为?孩子以上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无不与家长有关:或是在不良行为的形成初期家长忽视、放任自流?甚至于纵容;或是对“小皇帝”、‘小太阳”过分娇宠与溺爱;或是自身不良行为习惯对孩子潜移默化。这些不良的家教方式造成了孩子各式各样的不良行为习惯。

二、端正认识.粉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观察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已开始发展?肢体活动趋向随意准确灵活..因而学前期是儿童学习各种技能.形成各种习恨的关键期奥地利著名的动物学家劳伦斯通过对小动物的行%1学习研究发现:小动物在出生后数小时内就能跟随自已的母亲。但如果在刚出生时就将它们与自己的母亲分升?那么这些小动物就不会跟随自己的母亲了。这说明动物某些行为的形成有一个关键期?错过了这个关键期?这些行}1就无从形成或形成困难劳伦斯称其为‘.印刻期”(也称敏感期、关键期)儿童心理学将劳伦斯的这一研究模型引人几童心理的研究.发现在几童的心理发展中也存在著关键期?人生早期阶段是各项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其潜能是巨大的如果在该时刻提供给孩子适当的、合理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会使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较快地由可能变为现实?并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在日复一日、年夏一年的生活实践中?学前期儿童不知不觉地重复进行着各种行为.积累着各种各样的习惯这时成人对其作息、礼貌、卫生、学习等方面?若不提出合理、必要的行为规范?不进行及时调控及指导?则幼儿势必会快速养成相应的恶习之后要改正则难矣!

厂大幼教工作者和家长应该抓住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耐心、扎实、持续地实施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计划?同时应注惫以下儿点要求

1,要求得当及时奖惩提出与孩子能力相符的要求并及时鼓励、强化正确、合理的行为?使其持之以恒。过高或过低的要求均不利于儿童成长?须知只有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果子才是级诱人的果子。及时表扬和适当的物质奖励.可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使其乐于把良好的行为巩固成为习愤为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适盘使用“自然惩罚法?’和物质惩罚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幼儿一般对父母都有依恋心理?所以?有时可以利用情感奖惩帮助幼儿抑恶扬善。

2,家园结合。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人生最早接受习惯培养的课堂。家庭中所有成员都是幼儿模仿学习的榜样。师长们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给孩子良好的言传身教。在新生儿时期?在为孩子喂食、把尿、哄睡、清洁之时?成人都在有意无意地培养起孩子的习惯。进了幼儿园.园里的教学活动及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也在向幼儿介绍饯显的道理?指导幼儿通过操作练习掌握必要的技能。达到行为正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并逐渐形成良好习惯。所以?家长在孩子人园后应多与园方联系、配合?不要家里是一套园q3是另套?让孩子无所适从。在幼儿习惯墙养要求和做法上.家园双方若能保持一致?同步施教?则可以使幼儿更快更有效地形成良好习惯。同时切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师长除了用通俗易债的语言告知幼儿行为规范外。还要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切莫在无意中使自己的一切不良行为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须知潜移默化是“润物细无声‘’的?但效果却是有形的。

儿童行为教育篇7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系,深圳,518060)

【摘要】研究者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深圳市各类幼儿园随机抽取了606名4~7岁儿童及其母亲,用《4~12岁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中国人婚姻质量问卷》分别对两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不同年龄段儿童在多动、体诉及性问题方面具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儿童在抑郁、攻击性及多动等8个方面具显著性差异。(2)行为发展正常的儿童,其父母在婚姻质量、经济安排、业余活动、子女与婚姻等10项体现婚姻质量的指标方面均好于行为发展偏异儿童的父母。(3)父母的婚姻质量,尤其是在性格相容性、经济安排及业余活动安排和计划性等方面越好,儿童行为发展越健康。据此,研究者提出了相关教育建议。

关键词 父母;婚姻质量;儿童;行为发展;教育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5)01/02-0065-04

儿童行为健康发展是具有重大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其研究要义在于把握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关键期,分析影响儿童行为发展的诸多因素,形成与儿童心理、行为发展相协调的环境支持系统。个体发展受生物及环境两大因素的影响,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将环境分为微观、中观、外观以及宏观四大系统,〔1〕并认为微观系统,如,个体接触最为直接和频繁的家庭,对儿童行为发展的影响最为突出。家庭通过父母、儿童及环境等子系统的交互影响作用于儿童,其中,父母婚姻质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儿童的行为问题很可能是家庭关系不和谐的结果,父母关系及亲子关系差是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可能诱因,父母关系不和谐家庭中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2〕同国外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5%~15%)相比,〔3〕我国学前儿童行为异常检出率高达6%~26%(刘云艳,2009)。相关资料显示,2013年,全国离婚率比上一年增长12.8%,近十年来的离婚率呈递增态势。〔4〕以深圳市为例,2014年离婚登记15751例,比上年增加了3972例。〔5〕随着我国儿童行为偏离率的不断攀高,父母婚姻质量对儿童行为发展的影响亦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因此,研究者尝试对家庭中父母婚姻质量与儿童行为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研究者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深圳市各类幼儿园随机抽取了606名4~7岁(即≥4岁,<7岁)儿童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606名儿童中,男童334人(占55.12%),女童272人(占44.88%)。其中4岁男童66人,女童71人;5岁男童168人,女童122人;6岁男童100人,女童79人。

2.研究工具

研究者自编社会人口学问卷,问卷内容包括父母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结构、家庭收入、母亲孕期情况、儿童基本情况等。

采用《4~12岁儿童行为量表(cbcl)》(父母问卷)为研究工具。量表共113个项目,每个项目按3级评分,4~7岁男童cbcl总分>42分,4~5岁女童cbcl总分>45分,6~7岁女童cbcl总分>41分,则可判定存在行为问题。分数越高表明行为问题越严重。据此将被试划分为行为问题组和正常组。〔6〕

采用《中国人婚姻质量问卷》为研究工具。问卷共90个项目,统计指标包括总分和10个因子分。10个因子依次为:性格相容、夫妻交流、化解冲突、经济安排、业余活动、情感与性、子女与婚姻、亲友关系、家庭角色、生活观念。每个项目按5级评分,项目总分越高,表示婚姻质量越好。〔7〕

3.问卷发放与统计

问卷和量表由被试儿童母亲填写。共发放问卷和量表各650份,获得有效问卷和量表606份,有效回收率为93.23%。

用epi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逻辑检验,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儿童行为发展特点

cbcl问卷中,4~7岁儿童共有社交退缩、抑郁、攻击性、体诉和分裂样5个因子;4~5岁男童特有不成熟因子,女童特有肥胖因子;6~7岁男童特有强迫性和交往不良因子,女童特有残忍因子。将不同年龄段各行为因子均分进行方差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在多动(f=8.137,p<0.01)、体诉(f=8.045,p<0.01)和性问题(f=26.429,p<0.01)因子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男女童在抑郁、攻击性、多动、体诉、分裂样、性问题、违纪和强迫性等8个因子方面存在显著性性别差异(详见表1)。其中,男童在抑郁、攻击性、多动、违纪和强迫性5个因子方面的均分明显高于女童,且男童较女童易出现攻击性、多动、违纪、强迫性和抑郁等问题;女童体诉、分裂样和性问题3个因子的得分明显高于男童,女童与男童相比易出现体诉、分裂样和性问题等方面的问题。

2.两组儿童父母婚姻质量比较

606名被试儿童中,行为偏异者29人,占总人数4.79%。行为发展正常儿童的父母婚姻质量总分及经济安排、业余活动和子女与婚姻等10项指标均分均高于行为发展偏异儿童的父母(详见表2),其中两组儿童父母在婚姻总分及化解冲突、经济安排、子女与婚姻因子方面差异显著(p<0.05)。

结果表明,父母婚姻状况越好,儿童行为发展越健康;父母化解冲突及经济安排能力越高、业余活动及子女与婚姻等安排越好,儿童行为问题发生几率也就越小。

3.父母婚姻质量与儿童行为发展的关系

将不同年龄段儿童父母的婚姻质量总分、婚姻质量各因子总分及儿童行为总分转换为标准分后,进行斯皮尔曼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4~5岁女童父母的夫妻交流状况、化解冲突及经济安排等7个因子,5~6岁女童父母的性格相容、化解冲突、子女与婚姻等6个因子,6~7岁女童父母的性格相容、夫妻交流、化解冲突等7个因子得分与女童行为发展均呈显著负相关。三个年龄段女童行为发展与其父母的婚姻质量有关,父母婚姻质量越好,女童的行为发展越健康(详见表3)。

男童父母的婚姻质量与其行为发展的相关分析显示,5~6岁男童行为发展与父母婚姻质量中各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6~7岁男童行为发展除与父母婚姻质量中的家庭角色因子无关外,与其他各因子均呈显著负相关。5~6岁和6~7岁男童的行为发展受父母婚姻质量影响较显著,父母婚姻状况越好,儿童行为越健康。

三、讨论与教育建议

有研究表明,父母婚姻质量与亲子关系的质量成正相关,〔8〕婚姻质量高,亲子关系亦越好。父母婚姻质量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对儿童行为发展产生影响。其一,父母婚姻质量改变亲子关系,进而影响儿童行为发展。一般情况下,父母婚姻质量较高的家庭,父母能更多地共同参与孩子的抚养,与父母之间的良好交流和沟通更易使儿童形成良好同伴关系、亲近社会。〔9〕反之,婚姻质量低,父母会减少对儿童的关爱,父/母子不易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也无法与成人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社会。〔10〕资料表明,父母离婚后,85%的儿童会跟随母亲生活,〔11〕而父位缺失可能导致处于行为发展关键期的儿童出现社会适应障碍和各种行为问题。〔12〕其二,父母婚姻质量影响家庭氛围,进而影响儿童行为发展。本研究表明,父母化解冲突的能力越高,家庭氛围越好,就越利于儿童行为发展。另外,在和谐的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方式较易达成一致,且更多使用民主型育儿方式,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关研究发现,儿童对父母冲突表现出更多的压力和焦虑,〔13〕父母婚姻冲突与儿童的行为、适应、情绪等问题存在显著相关。〔14〕

儿童行为发展不仅需要家庭微系统的支持,还需要其他微观、中观、宏观系统的支持。就幼儿园而言,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力。

1.加强家园合作,分享科学育儿理念和策略

家园合作的目的是协调各种教育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对儿童传递一致、连贯的教育影响。同时,对儿童个性和行为的发展保持充分敏感,及时从根本上解决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行为问题(刘艳,2010)。一方面,幼儿园可以通过家委会和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积极交流与沟通,提高家长对自身婚姻质量与儿童行为发展关系的认识。另一方面,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活动,学习科学育儿理论,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2.实施个别化的教育补偿

父母冲突和离异等会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幼儿园要注意对这类家庭的儿童开展补偿教育。幼儿园教师要注意在一日生活中给予这类儿童更多的关注和引导,同时也注意提醒家长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家长共同协商具体的解决策略。家长更要重视自身的榜样和示范作用,例如,夫妻间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发生矛盾和冲突,以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bronfenbrenner u.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m〕.cambridge m 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22-26.

〔2〕张柏芳,黄雪薇,赵静波.儿童行为问题与父母婚姻质量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9,525(2):172.

〔3〕莫文辉,周杰,陈小强,等.佛山地区4~16岁儿童行为问题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21(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政部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4-03-18〕.mca.gov.cn.

〔5〕深圳市民政在线.2013年4季度深圳民政事业统计数据〔eb/ol〕.〔2014-02-11〕.szmz.sz.gov.cn.

〔6〕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455-499.

〔7〕戴晓阳.常用心理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31-238.

〔8〕erel osnat burman,et al.interrelatedness of marital relations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a meta-analytic review〔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5,118(1):108-132.

〔9〕梁宗保,张光珍,邓慧华,等.从婚姻关系到亲子关系:父母情绪表达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报,2013,45(12).

〔10〕梁宗保,张安慰,张光珍,等.父母婚姻质量与儿童行为问题的追踪研究:儿童努力控制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5):525-532.

〔11〕李晓宏.中国离婚率已连续7年递增〔eb/ol〕.〔2014-02-14〕.news.ifeng.com.

〔12〕pfiffner l j,mcburnett k,rathouz p j.father absence and familial antisocial characteristics〔j〕.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2001,29(5):357-367.

儿童行为教育篇8

良好的习惯和健康的心理事关少年儿童的成长,少年儿童的素质状况又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应带着责任思考这一问题,立足实际为孩子们多做一些积极有益的工作。

一、我市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素质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后颁布了《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徐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大纲》等政策文件,举办了“争做文明人”主题教育活动、“中小学德育论坛”和“中小学心理行为健康教育宣传月”等一系列活动,全市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进步,教育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大多教师和家长认为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比以往明显提高。

但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部分少年儿童在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上产生了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市640余名6-12岁学生的调研结果看,有些问题比较突出。一是唯我独尊,脆弱娇气,怕苦怕累,生活自理能力差;二是规矩意识欠缺,对长辈没有礼貌,对父母缺少感恩,对他人不够尊重;三是对家长依赖性强,遇到困难和矛盾不知如何处理;四是责任意识和团结精神淡薄,不愿多做事情,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还有极个别学生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差,有自卑孤僻、烦躁焦虑、抑郁叛逆等倾向。

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是家庭教育存在偏差。调查中有82%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认为学习是孩子最重要的任务。这种认识不但影响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也加大了孩子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还有不少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学习过分干涉或迁就,对孩子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包办代替,导致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弱化。也有一些家长不清楚文明行为要求,不遵守社会公德,和孩子相处不注重个人言行,对孩子形成负面影响。

二是学校教育还有不足。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主导了学校的教学活动,造成有的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调研显示,不少教师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不了解;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也使部分教师不能坚守“才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准则,对学生心理认知和行为养成带来负影响;还有的学校对行为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不够,专业教师缺乏,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持续性有待提高。

三是社会环境负面影响明显。调研中把学习排在第一位的学生占比50.6%,而品德、心理仅占31.1%、18.3%,充分说明分数至上的社会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认知已造成较大冲击。再加之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少、漠视公德等不良现象,以及网吧、游戏厅泛滥、网络和媒体信息庞杂等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孩子们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加强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一是着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要把对孩子的教育和对家长的引导有机结合,努力改变家庭文明习惯教育薄弱的现状。市文明办、教育局、共青团、妇联等单位应加强合作,联手打造高水平的家长学校,邀请专家学者定期开设专题讲座,让家长深度了解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养成的意义与途径,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质、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衔接,完善信息沟通平台,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调研中大部分学生认为父母的言传身教对他们影响巨大,不可替代。建议宣传部门制作一些倡导家长讲文明、重礼仪的公益广告,对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示范。家长要注重个人修养,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对孩子要学会理解和沟通,既关心学习,更重视品德和心理,创造包容、信任、幸福、温馨的家庭环境。

二是全力发挥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重要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在孩子的良好习惯养成和心理健康教育上承担着重要责任,必须着眼未来,带着感情做好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应立足徐州中小学生实际,组织编写、推广使用行为习惯养成通用读本,努力解决现有教材说教色彩重,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扩大传统文化名篇诵读活动范围,从部分学校向更多学校拓展;推动各中小学开展 “文明礼仪之星”、“孝敬父母之星”、“乐于助人之星”等评选活动,激励孩子向榜样学习,培养良好习惯;改革师德考核评价机制,对违反师德标准的严肃处理,对德才兼备、为人师表的老师予以重奖。各中小学要真正树立“素质教育,德育首位”的理念,发挥教师的表率示范作用,加强对孩子的引导训练,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计划,开设心理健康校本课程,主动接受在徐高校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疏导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建议每所中小学校尽快配备专职心理教师或学校社会工作者。

儿童行为教育篇9

    一、儿童教育活动泛化的表现

    (一)儿童教育活动内容的泛化儿童教育活动根据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健康领域教育活动、语言领域教育活动、科学领域教育活动、社会领域教育活动和艺术领域教育活动五类。[1]7这五类教育活动包括了儿童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教育活动内容上甚至比中小学教育内容还要多很多。教育活动内容的广而杂造成了儿童教育活动内容的泛化。那什么是泛化呢?巴甫洛夫认为任何一个刺激一旦成为条件刺激时,在初期不仅本身能引起条件反射,就是和它相近似的刺激初次作用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的效果,这种现象称为泛化。儿童教育活动内容的泛化实质上就是模糊了儿童各种教育活动的界限,教育活动内容从一种活动内容泛化到其它多种教育内容,甚至是出现了本不属于儿童教育的内容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却成为了儿童的教育活动。例如,儿童教育内容以拼音、算数、英语为导向,将不适宜儿童的教育内容泛化到了儿童教育活动的各个领域。儿童教育活动内容缺乏针对性,泛化的儿童教育活动内容造成儿童无所是从,失去对活动的兴趣。对于儿童来说,活动是其学习的存在状态,正如蒙台梭利所言:“儿童对活动的需要比对事物的需要更为强烈。”这也是儿童如此喜爱各种游戏活动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增强儿童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开展适合于儿童的活动,以避免儿童教育活动内容的泛化。

    (二)儿童教育活动主旨的泛化儿童教育活动的主旨是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和谐、整体的发展。在这一主旨的引领下,儿童教育活动得以开展。儿童教育主旨与儿童教育目标密切相关。所谓主旨是一种核心理念,而目标是人们活动中欲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在儿童教育主旨的引导下实现儿童教育的目标,而通过揭示不同层次的儿童教育目标,也能反映出儿童教育的主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二部分第一条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儿童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所提出的保育教育目标。”在儿童教育各领域中,纲要对每个领域各方面的目标、教育要求等加以更加明确、具体的规范,每个领域都注重发展儿童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各个方面。在具体的活动目标中,教师应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活动的内容和性质来确定具体的教育活动目标。伴随着儿童教育目标的多层次性与多样性,儿童教育活动主旨泛化,其主要表现为儿童教育活动主旨既有面向儿童教育的宏观主旨,又有面向儿童教育各领域的主旨,还有面向具体教育活动目标的主旨。儿童教育活动主旨泛化为一种儿童规范和准则,而失去了作为主旨的应有之义,即儿童教育所具有的真正的核心价值与教育理念。

    (三)儿童教育活动执行的泛化活动的执行或实施是整个儿童教育活动的核心环节。没有儿童教育活动的执行环节,儿童教育活动的设计、指导、预设等都将变成空想。将儿童教育活动付诸实施,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然而,在儿童教育活动的执行环节存在着执行中的泛化现象,其主要表现为儿童教育活动的预设性与整体划一性。儿童教育活动需要一定的预设才能保证活动目标顺利完成,但儿童教育活动仅限于预设,忽视当时情境下儿童的关注对象和情绪状态,就会使活动失去原有的意义。诸如教师预设一次观察小草的教育活动时,儿童却对无意发现的蚯蚓发生了兴趣,如果教师限于活动的预设,就会将儿童拉回到观察小草活动中来,如果教师重视儿童的感受和活动的生成,就会引导儿童继续观察蚯蚓。儿童教育活动的整体划一性主要表现为许多儿童教育活动不管是语言领域,或者是艺术领域,或者是科学教育活动等,在执行中都表现为一种单一形式的活动。从儿童教育活动的设计到组织实施,分不清属于哪一类活动,造成儿童教育活动执行的泛化。儿童教育执行的泛化致使儿童教育活动目标模糊,达不到活动的真正目的。

    二、儿童教育活动泛化的原因

    (一)虚假的教育理论应用教育理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引领教育价值取向、促进新观念体系形成和对变化着的研究实践做出综合式的抽象,不断提出新问题和新任务,以及原则性的行动意见等方面的作用。[2]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理论应指导教育实践。然而,在实际的儿童教育活动中,却出现了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甚至出现了虚假的教育理论的应用,由此造成了儿童教育活动的泛化。虚假的儿童教育理论主要表现为超前化的学前教育、儿童是“小大人”的儿童观、儿童“读经”现象等。超前化的学前教育是将本不应该儿童现阶段学习的内容灌输给儿童,以不适宜儿童的教育活动内容开展儿童教育活动,形成了泛化的儿童教育活动。儿童观在儿童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儿童观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及儿童教育活动的正向开展,而错误的儿童观则阻碍儿童的发展,甚至出现儿童发展的倒退,如将儿童视为“小大人”,忽视儿童的天性及其特征的错误儿童观。如果在这种儿童观的指导下,儿童教育活动就会偏离儿童的天性。儿童“读经”现象则是虚假教育理论应用的极端反应,那种“反刍”理论在教育上的错误应用,使得儿童教育活动出现异样,走向了儿童教育活动泛化的境地。

    (二)盲目的教育价值追求儿童教育最现实的价值是对儿童发展的价值。来自脑科学的相关结论有:儿童的发展以及贯穿终身的学习能力依赖于天生本性(被8万个基因所控制)与后天养育(他们拥有的经验与养育他们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3]换句话说,儿童教育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儿童教育活动的完成,并在儿童教育活动中重视儿童的天性。然而,当下的幼儿园,在激烈竞争的社会背景下,特别是受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出现了盲目地追求儿童教育的价值,过多地关注知识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忽视儿童发展中能力和情感的培养等现象。盲目的教育价值追求在儿童教育活动中的运用,主要表现为儿童教育活动过于追求儿童的全面发展、过多地关注儿童的知识习得,以及儿童教育活动本身的无序、无章。全面发展对儿童来说固然重要,然而就一种儿童教育活动而言,不可能通过一种活动就能使儿童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儿童教育活动要有一种主要的追求价值,在完成了主要教育价值的基础上,适当地促进儿童其它方面的发展。这种看似合理的标榜一种教育活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儿童教育价值,却造成了儿童教育活动的泛化,模糊了儿童教育各领域、各阶段的界限。其次,在儿童教育活动中过多地关注儿童知识的习得,即盲目追求儿童教育的知识价值,在儿童教育活动中常表现为活动总结中的语句,以及教师无意间的话语———“这次活动我们掌握了哪些知识?”过多地强调儿童教育的知识价值,将儿童教育活动泛化成儿童知识的传授,会使儿童教育活动失去本身的价值。最后,盲目的教育价值导致儿童教育活动本身的无序、无章。伴随着《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儿童教育活动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儿童教育活动混乱的现象。总之,诸多盲目的儿童教育价值追求,促成了儿童教育活动的泛化。

    (三)迷茫的教育活动理念儿童教育理念是对“儿童教育是什么”的价值判断和基本看法,正确的儿童教育理念是幼儿园管理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保证。儿童教育理念具有思想导向的特性,它以一种文化氛围、一种价值期望等陶冶幼儿园的教师和学生。儿童教育理念具有对实践的反思、规范与指导的特性,它是对儿童教育实践的客观反映,以教育实践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在一定条件下又反过来对教育实践起指导作用。在实际的儿童教育活动中,充斥着众多儿童教育活动理念,儿童教师在运用教育活动理念时,往往模糊教育活动之间的界限,迷茫的教育活动理念带来了儿童教育活动的泛化。在儿童教育活动理念中,有倡导愉悦教育、赏识教育、指导教育、协助教育的理念,有对儿童、对教师、对学习、对课程的理念,更有具体的儿童活动教育理念,诸如:父母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大自然是最好的学习环境等。众多的儿童教育活动理念在儿童教师开展活动时形成了一个密密麻麻的精神网络,他们无所是从,有时很难区分各种理念的相互关系。迷茫的、不清晰的教育活动理念使教师在开展活动时,追求教育活动最宽泛的目的,诸如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等,而忽视甚至是遗忘了本活动的具体教育价值。从事儿童教育,学科的、合理的教育理念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将正确理念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化,即有针对性地将理念用于儿童教育活动中,才能走出教育活动理念的迷茫,在儿童教育活动中促进儿童具体情境下的具体发展。

儿童行为教育篇10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接近两千万,很多农村地区超过一半的儿童不能与父母在一起,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进城务工,留守儿童则由隔代监护。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聚少离多是留守儿童与父母明显关系。留守儿童在成长的关键时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远远满足不了儿童对父母亲情的渴望,无法接受父母思想的熏陶,容易产生价值观上的偏差和心理疾病。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少,不能及时纠正儿童的不良习惯,不利于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未来的发展影响巨大,是现在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1.1习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监护无力

留守儿童通常是隔代监护,祖辈的文化素质一般较低,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不能进行有效的辅导和帮助,老年人的意识形态与现代儿童需要的现代思想不相符,对留守儿童的观念和行为养成起不到良好的引导和监督作用。留守儿童聚集的农村地区,普遍经济条件较差,地方教学条件、师资力量与现代先进的教学条件相差较远,受到经济因素和教育观念的影响,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能与学校进行有效的沟通,家长和学校的引导效果不明显,不能全面的排除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对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规范有较大的困难,从学校和家庭方面对留守儿童采取特殊的教育的实施难度很大,往往力不从心,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很多不良行为,像厌学、逃学等现象。父母的监护不力不利于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2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需要的元素

每个儿童都需要父母的抚慰,但留守儿童与父母的长期分离。据相关统计,留守儿童父母年均回家不足三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导致孩子的情感得不到满足,心理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疏导,极大的影响了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的养成。由于留守儿童在学校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受到同学歧视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价值观扭曲,为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在社会青少年犯罪案件分析中,留守儿童的犯罪率相对较高也证明了这个问题。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有效监护,外加上自身的防护能力有限,容易受到意外伤害,不法分子拐卖的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重很大,这也是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监护的体现。留守儿童在受到不法侵害时,父母不能及时进行帮助和心理辅导,容易导致出现极端事件的发生,酿成惨剧。

1.3留守儿童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最显著的问题就是心理问题,与父母的长期分居,导致留守儿童无法像正常儿童一样受到父母的呵护,父母在外顾不上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严重影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有良好的心理进行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往往性格孤僻,不愿与别人分享他的内心世界,常常伴有抑郁和被遗弃的感觉,严重的影响到留守儿童的行为方式,在学校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常常出现一些违规违纪的行为。长期远离父母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伴随着孤独感,在与人交际中显得比较弱势,超过30%的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心理卫生问题。没有父母的陪伴,农村留守儿童普遍的性格柔弱内向,在学习生活中常常找不到支撑点和自信点。隔代监护的弊端明显,祖父一代监护人对儿童问题的解决能力有局限性,当留守儿童遇上问题时,往往无所适从,使儿童产生无助感。由于性格的规避性同样也不愿意向老师或者同学求助,内心的压抑会产生自闭心理障碍。留守儿童的年龄段大多在5-14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攀比心较强,父母在身边,能增强自豪感;失去了父母的保护,留守儿童的安全感严重下降,甚至出现失去学习动力的现象。

2.家校合作,共育双赢

家校合作是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形成良好习惯的有效措施,能从根源上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避免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家庭环境对儿童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有关键性作用,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影响了家庭教育的环境和实施效果,家庭教育问题是现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主要障碍。学校教育是留守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是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因此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充分的结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在未来的成长中不容易改变,儿童阶段是教育的敏感时期,每个儿童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对人生的道路有巨大的影响,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进行共同引导和开发。

2.1家校合作教育的主要内容

习惯养成教育包括道德观念、心理素质、行为习惯三个层次的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从心理指导、行为规范指导和生活教育三个方面进行,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养成教育的三个方面要相互融合。家校合作要求家长和学校要保持沟通,全面的了解留守儿童在家庭和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学校在加强养成教育的同时要主动与留守儿童的家长联系,协调沟通子女教育问题,共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性。养成教育的内容包括为人处世、学习习惯、思考习惯、思维模式等方面,家校合作在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中能实现教育的全面性,积极引导留守儿童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学会为人处世,培养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

2.2建立家校合作关系的积极作用

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家庭是留守儿童接受教育最早的场所,家庭教育的环境氛围和家庭教育的思路方针能否适应儿童的教育,直接影响到儿童在学校的学习,进而影响学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结合,对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完善的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有利于更好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养成。不同的家庭对子女的教育理念和重视程度都不相同,学校首先要让家长明确家校合作对孩子成长的意义,认识到学校教育是留守儿童系统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因此家庭教育要充分的配合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通过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完善教育体系,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3家校合作取得良好教育成果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