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工作发言材料十篇-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4-02-27 17:56:44

社区工作发言材料

社区工作发言材料篇1

三级联动 合作共赢

全力构建和谐农村新社区

尊敬的各位领导:

郑山镇现辖18个行政村,3万人口,设有3个农村社区。20xx年,全镇全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 27.3亿元,同比增长59.1%,实现利税1亿元,同比增长50.7%,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212.8万元,同比增长31.6%,被评为全国文明创建先进村镇。去年以来,我们以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农村社区建设为抓手,不断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优化载体,与县供销联社上下联动,实行合作共赢,合作建设和谐新社区,较好地充实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满足了群众多方位的需求。具体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几点:

一、拓宽思路,合作建社区成为执政为民的必然选择

去年初,县委、县政府部署在全县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并把这一活动纳入基层组织建设考核目标。我们郑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在北沟头、海子、张沙埠三个行政村开展了社区建设试点。按照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三个农村社区初步建成后,基层组织大大加强,班子战斗力明显增强。但通过走访发现,不少群众对农村社区建设不太关心,认为是换汤不换药,只换牌子走形式。对此,镇党委政府进行了认真调研和征求意见,发现社区服务不到位是群众不满意的主要原因,认识到优化服务才是推行社区建设的精髓。在此基础上,镇里专门出台了政策,积极扶持各社区进行服务中心建设。

进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投资是关键。在我镇三个农村社区中,除北沟头经济基础较好外,其他两个村可以说是一贫如洗,根本无力进行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就在建设工作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候,县供销联社开展的农资超市推广工程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县供销联社的主要领导亲自来到我镇,商谈在各社区建设农资超市的有关事宜,经过认真协商,由县供销联社和基层社区联合建设社区服务中心的方案初步形成。

二、统筹规划,上下联动开展合作建社区活动

合作建社区的方案达成后,镇里本着社区服务中心和农资超市统一规划,同步建设,统一服务的原则,进行了科学规划,在建设上由县供销联社提供一定的资金,社区负责建设用地的调整和基础建设,服务中心建成后设立专门的农资超市和日用品超市,超市作为县供销联社系统的连锁店,接受县供销系统的领导和配送货,按照统一门店标识,统一货源配送,统一经营业务指导,统一规范化服务的要求,健全农资购销服务网络,切实方便群众,服务到家。各农村社区以农资超市为依托,逐步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文体活动、便民等设施,完善各项服务功能。

在镇里的引导和帮助下,海子社区已在村前建起文体活动广场,在广场西侧专门平整了土地,用于农资超市和日用百货超市的建设,广场东侧邢屯村的空闲地,已在镇里的协调下,成功与海子社区进行了交换,海子社区将在此建设社区服务中心,使之与农资超市遥相呼应,通过广场联为一体,目前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北沟头社区已将村后的养殖小区进行了搬迁,腾出了20余亩的建设用地,经县供销联社和镇、社区联合进行勘察,将此处选为农资超市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用地。届时,此地将建成为一处高标准、多领域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三、 合作共赢,全力构建和谐农村新社区

通过与县供销联社开展合作建设社区活动,既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社区建设上的资金难题,同时也提升了社区的服务水平和服务层次,方便了群众,也是为供销连锁发展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平台,实现了多赢的效果。社区超市的建设和运营,将大大丰富社区服务中心的内容,聚集人气,增加财气,让社区群众充分享受到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北沟头社区是个有500多户、1700多口人的大村,全村仅购买农资一项一年就要花费100多万元,过去曾经有不法商贩来村推销来路不明的劣质种子、化肥,使一些农户蒙受了经济损失。听说社区服务中心要设立农资和日用品超市后,农民都是打心眼里高兴,群众最相信的还是供销社这个品牌。

通过合作建设社区,也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镇里已决定在三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成后,将在设立农资、日用品超市的基础上,增加庄稼医院、农技推广中心、新农合卫生室、便民服务、治安管理、图书阅览室及餐馆洗浴等综合服务项目,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农民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到跟城里人一样的消费环境与服务质量。

社区工作发言材料篇2

一、履职工作情况

(一)聚焦理论武装,拧紧“总开关”。我始终严格落实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放在首位,组织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x次,干部“夜学”活动xx次,组织干部进村开展专题宣讲活动x场xxx余人次。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组织集中学习研讨x次,上专题党课x次。带头使用学习强国“app”进行学习,党员干部人均学分达x分以上。

(二)聚焦“一岗双责”,种好“责任田”。主持召开党委和党政班子会议共计50次,召开专题党建工作会议4次,研究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人居环境整治、党建促脱贫等问题;制定完善《xxx2019年党建工作要点》,与xx村(居)党组织书记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xx份;坚持每星期深入各村党组织x次以上,了解各村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三)聚焦党风廉政建设,架好“高压线”。持续加大正风肃纪力度,党内警告处分x人、政务警告x人、通报批评x人次。对于2018年述职和2018年民主生活会查摆出来的xx条问题,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

(四)聚焦党建质量,打好“主动仗”。健全攻坚体系,夯实攻坚力量。选派xx名镇、村扶贫驻村干部到一线真帮实驻,做到尽锐出战;积极推广“党建 合作社 农户”模式,发展林下经济产业,辣椒xxx亩、花椒xxx亩、蜜蜂xxx箱,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补齐短板,2019年度实现贫困户xxx户xxx人稳定脱贫,剩余xx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镇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党建引领齐助力,主题教育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主持召开对照党章找差距和调研成果交流会各xx次,组织各村党组织书记开展轮训培训xx次;在全镇范围深入开展“七个一”活动,组织爱心捐赠资金共计xx余万元用于解决“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覆盖xxx余户困难群众。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壮大村级队伍。调整不适应工作的村干xx名、同步小康驻村干部xx名、刑事处罚前科的扶贫专干xx名。积极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工作,提升村干部整体素质。完成xx个村村级综合文化服务广场建设。严格把好党员发展关,提高党员发展质量。按照年度党员发展计划,对发展对象进行集中培训,全年共吸收入党积极分子xx人、预备党员xx人、转正党员xx人;按期足额缴纳了xx个党支部xx名党员共xxx元党费。做实示范引领,创建比学赶超氛围。完善《xxx“四面红旗”考核实施办法》,全年共评出“党建红旗”村xx个;表彰先进村党支部xx个、优秀党员xx名、优秀党务工作者xx名。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整顿,全力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识别工作,对xx村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提升和验收,群众满意度从原来的25%提升到100%。对村“两委”成员背景审查,xx名有刑事处罚前科的两委成员进行了调整。共安装扫黑除恶永久性宣传标语xx条,张贴宣传牌xx张,张贴公告xx余份,制作宣传栏xx块,通过qq群、微信群等转发xx余条,开展集中宣传xx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是创新意识还不够强。全社区现有流动党员xx人,很难随时掌握其动向,大多数流动党员在工作、学习或生活居住地发生变化后都不能及时地接转组织关系,致使其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

二是村级干部培养不足。如2016年底村两委换届选举以来,选出的五大员相继有xx名同志因外出务工、发展产业等原因相继辞职,目前部分村村干部队伍不稳定,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待增强。

三是工作中缺乏持续性。对党的基层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等理解不深,在倾听下级意见方面还存在不足。在抓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破解困难和障碍的方法不多。对基层基础工作投入精力不足,缺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的创新精神。

通过反思,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我:一是深入思考不足。对“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认识不到位,导致抓党建工作积极主动作为不够,投入精力不够多。二是措施方法不丰富。对党建工作的研究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如何把党建工作贯穿于业务工作、以党建统领业务工作方面,缺乏有机结合的措施。三是党建责任压得不紧。对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履职督促不够,党建责任传导压力、监督检查、跟踪问效措施力度不够。

三、下步工作思路和措施

(一)增强创新意识,大胆解放思想。将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党建工作。创新管理方式,通过qq、微信群,加强党员学习交流。建立健全外出务工党员信息台账,实行定期联系和关心关爱制度。

社区工作发言材料篇3

一、对“三种语言”的解读

“三种语言”,即教材语言、设问语言和材料语言。教材语言主要是指《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和《文化生活》教材中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设问语言主要是指在设问中表述行为主体的语言。材料语言则是指材料的主旨部分。如果说教材语言是论点的话,那么材料语言就是论据,设问语言则是沟通教材语言与材料语言的纽带。

二、选(调)取“三种语言”的注意事项

1.调取的教材语言一定要准确

依据设问准确调取教材语言的前提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围绕行为主体构建小微专题。

2.选取的设问语言一定要原汁原味

即从设问语句中直接摘取相关内容,尽量保持“原生态”,使教材语言与材料语言实现无缝对接。

3.提取的材料语言一定要短小精悍

对材料语言进行提取,能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如果试题中的材料较长,就需要考生辨别哪些语句是主旨句,哪些语句是附加句,哪些提供的是有效信息,哪些提供的是无效信息。

三、“三种语言”的顺序

因为高考评卷者任务繁重,评卷速度很快,为了彰显教材语言的主体地位,我建议考生在解答主观题时,一般采取下面的模式作答:教材语言 设问语言 材料语言。

四、运用

【例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我国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开放发展,顺应中国经济深度融合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材料二经贸合作是国与国关系发展的“推进器”和“压舱石”。亚欧各国普遍面临着稳定增长、调整结构、增加就业的重大课题,这更需要密切经贸合作。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构建亚欧大市场,是释放贸易投资潜能、拓展亚欧发展空间的客观需要。推动亚欧共同发展、协调发展,需要坚持开放、多元和共赢战略,开发更多“增值领域”,加强互联互通建设,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打破区域发展瓶颈,提升整体发展能力和水平。

请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亚欧各国加强经贸合作的合理性。

解析:(1)通^分析设问,我们先锁定作答模块为“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确定行为主体为“亚欧各国”。然后调取相关的教材语言: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共同的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促合作、谋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2)从设问中原汁原味地选取设问语言:亚欧各国加强经贸合作。

(3)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筛选无效信息。最终提取的材料语言是:各国普遍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潮流;提升整体发展能力和水平。

(4)按照“三种语言”的顺序:教材语言 设问语言 材料语言,有序生成答案。

答案: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共同的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亚欧各国加强经贸合作,说明亚欧各国面临许多共同的问题,合作符合双方共同的利益。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促合作、谋发展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亚欧各国加强经贸合作,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潮流。③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亚欧各国加强经贸合作,有利于提升整体发展能力和水平。

【例2】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国家为什么高度重视扶贫工作。

解析:(1)通过分析设问,我们先锁定作答模块为“《经济生活》知识”,确定行为主体为“国家”。然后调取相关的教材语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求全面提高全国人民生活水平。

(2)从设问中原汁原味地选取设问语言:国家高度重视扶贫工作。

(3)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筛选无效信息。最终提取的材料语言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4)按照“三种语言”的顺序:教材语言 设问语言 材料语言,有序生成答案。

社区工作发言材料篇4

关键词: 普通话 西南官话 构词材料 传统文化

作为北方方言四个次方言之一,西南官话受清代前期“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影响,汇合了南北诸省籍移民方言,同时也保留了古代汉语的部分特点,具有自己的特点。西南官话不仅使用范围广泛,而且文化内涵丰富,尤其是其中已被普通话吸收的部分构词材料突出地体现了西南地区的传统文化。根据对《现代汉语大词典》、《四川方言词典》、《蜀语》、《辞源》、《汉语方言大词典》进行的语料的整理和归纳,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发掘西南官话词汇中所包含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一、构词材料的来源和使用范围

除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以外,由于历史融合因素,西南地区的方言与近代两次大规模移民浪潮直接有关:一次是元末明初的湖广填四川,一次是明清之际,来自湖南湘语区的大规模移民,今天人们常说的“湖广填四川”,实际上是指清初的大移民。所以,西南官话也分布于湖北大部分、湖南西北角等;由于地缘因素,西南官话还分布于广西西北角。时至今日,在与其他方言的接触过程中,西南官话的使用范围仍在不断扩大。

二、构词材料的构成形式

被普通话吸收的西南地区的方言构词材料,构成形式丰富多样,多为词根,能够与其他的词组合成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我们选取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六个方言构词材料进行重点分析:

(一)“坝”,名词性词根语素。(1)加上名词后缀成词,如“坝子”;(2)与词根组合成词,如“晒坝”(晒东西的平地)、“平坝”、“院坝”,“坝”还可以通过重叠构成重叠词,即“坝坝”。

(二)“场”,名词性词根语素。(1)与名词性词根组合成词,如“乡场”、“场镇”;体现行政建制,成为场名,如“万年场”。(2)与动词性词根搭配,如“赶场”。

(三)“肉”,名词性语素、形容词性语素。(1)作为名词性语素时,可单用,专指猪肉;(2)作为形容词性语素时,可单用,如“很肉”。

(四)“”,形容词性语素。(1)可单用,如“好”;(2)与同义形容词性语素搭配组合成词,如“和”、“软”。

(五)“煨”动词性语素。(1)单用;(2)与词根语素搭配,如“煨汤”。

(六)“炕”,动词性语素。(1)单用;(2)与词根语素搭配,如“炕饼”。

三、构词材料及其反映的文化内涵

语言和文化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语言记录了文化的变迁,文化丰富了语言的内容。记录文化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文物、风俗习惯等,其中用语言记录的方式尤其体现了文化的动态发展。以上六个方言构词材料折射出了丰富的传统文化。

(一)构词材料反映出的地理文化

“坝”、“场”体现了西南地区的地理和人文交流的特点。

“坝”字是西南地区独特地形环境的缩影。西南地区多山地、高原,其中镶嵌着很多相对平坦的山间小型盆地、小型河谷冲积平原,面积不大,但数量很多。这些相对低平的小地貌类型,在西南地区俗称“坝子”,如成都平原就有“川西坝子”之称。李氯嗽凇端浪微澜》中这样写道:“川西坝――东西一百五十余里,南北七百余里的成都平原的通俗称呼。”西南地区的人们常在坝子上进行集体活动,比如跳“坝坝舞”、看“坝坝电影”、喝“坝坝茶”、开“坝坝会”,等等。

“场”字反映出自隋唐以来,西南地区农业、手工业较为发达。其中,手工业更有“扬一益二”之美誉,商品交换日益兴盛。出于人性关怀与凝聚人气和交换处所的需要,场镇地理集中,便于商贸范围进展,由此出现了“场”。《蜀语》:“村市曰场,入市交易曰赶场,三、六、九为期,辰积午散,犹河北之谓集,岭南之谓墟,中原之谓务。”①今四川农村仍谓赶集为“赶场”。西南地区实行定期的集市贸易,俗称“赶场”。

(二)构词材料反映出的饮食文化

围绕着饮食展开的“茶米油盐酱醋茶”是人们生活永恒的话题。西南地区的饮食文化非常发达,当需要一种新的表达时,通常会从饮食里面吸收具有代表性的义素。“肉”、“”体现出西南地区饮食文化在人们文化心理中的重要地位,其新义项都是由饮食领域扩展而来的。

“肉”本指人体及动物的肌肉,有着纤维清晰,柔软的特点,加工后的熟肉,其肉质绵软的特点更突出。西南地区多山地、高原,并且远离海洋,其地形特点决定了当地饮食的主流,所以当地居民传统上大多养殖家畜如猪、牛。因此,猪肉、牛肉也是西南地区饮食中的主食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西南地区的人们在形容人的性子缓慢、动作迟钝时,从饮食方面考虑,就采用了肉的绵软这一特点,如“肉脾气”。

“”为西南官话中新造方言字,意为“软和”。在食物加工过程中,火的热度使得食物变得柔软可口,人们新造了“”字形容这种口感,如“红薯”。这种表达方式具有形象色彩,生活气息浓厚。随着使用范围的扩大,“”字由最初的“柔软”之意引申为形容人性格软弱,没有主见,如“耳朵”,而现在“耳朵”多用于形容爱妻子、服从妻子管理的男性,感彩具有赞许意味。

(三)构词材料反映出的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西南地区是最早种茶饮茶之地。“煨”和“炕”字反映出西南地区独特的茶文化。

西南地区是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茶文化。据《巴蜀文化》记载:“四川是宋代开展茶马贸易的主要地区,茶叶大量制作粗茶用于茶马贸易之需。”②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精细品茗,西南地区的茶作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是属于民间的。而且,西南地区盛产茶叶、价格低廉且制作方式简单,如源于云南地区民间的煨茶和炕茶的制作。煨茶:将茶叶在火上烘烤后,加水煮沸;炕茶:将茶放进茶罐里烘烤,再加水煮沸。因此,人们都喜爱喝茶,逐渐形成了西南地区独特的茶文化。在西南地区都可以看到许多当地特色茶铺,以及将饮茶行为与舞蹈艺术结合的茶艺表演,在天气好时,端把竹椅喝茶是西南地区人们过日子的习惯。在后来发展的珍贵茗品中,这类日常茶文化依然有其独特之处。

四、结语

西南地区的方言构词材料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化,而且在语言表现上有着极强生命力。通过文学作品的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等方式扩大了影响力,逐渐被普通话吸收。西南地区的作家例如郭沫若、李氯恕巴金等,他们的作品恰到好处地运用了独具表现力的西南官话,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作家所处年代的文化特色。在巴金的作品《秋》中:“老太爷在世的时候原本答应过我,由我在几位小孙爷中间抱(过继、抱养)一个孙儿,将来我也好有个靠”;从人与人日常交流用语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地方话生动形象的特点,如“幺”(家族中排行最小)、“莽”(形容人的性格憨厚、粗鲁)、“俏”(烹调时为增加滋味或色泽而附加的东西,形容价钱或条件高),等等。就其发展前景而言,笔者认为,在汉语发展进程中,这些构词材料被吸收的数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得到增加,影响力得到提高。西南地区的方言构词材料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不仅对在方言区工作的人掌握西南官话有重要意义,而且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希望人们能增强文化传承意识,更好地发扬地区传统文化,使得当下的文化具有地域性和历史性共存的特点。

注释:

①李实,黄仁寿,刘家和.蜀语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0.85.

②袁庭栋.巴蜀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328.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王虎舟,张一舟,周家筠.四川方言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3]李实,黄仁寿,刘家和.蜀语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0.85.

[4]许宝华,官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m].中华书局,1999.

[5]缪树晟.四川方言词汇考释[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26-28.

[6]崔荣昌.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7]袁庭栋.巴蜀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328.

[8]黄尚军.四川方言与民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9]李氯.死水微澜[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2.

社区工作发言材料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筑的地方特色;地方性建筑材料;传统民居

一、建筑的地方特色与建筑材料的关系

我国地域辽阔,遍布各地的传统民居特色鲜明、洋溢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这些颇具质朴美感的建筑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地域色彩浓厚的建筑材料,以及广大劳动人民在运用这些材料的过程中,所表现出令人惊叹的智慧。正是这一类地方性建筑材料成为了体现各地民居特色最为鲜明的建筑语言。

建筑材料作为覆盖建筑立面的“表皮”,其表现力直接构成了建筑最为丰富而生动的“表情”。如果把建筑的立面表现视为一种“建筑语言”的话,那各地民居所体现出差别性与独特性就可以视为一种“方言”。地方性建筑材料无疑是这种“方言”的最重要的组成要素。

此外,这类建筑材料的地方特色还体现在与其紧密相连的“生态属性”与“适宜技术属性”,二者同时也是一个不可分割,合而为一的整体。

传统民居取材自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了建筑材料的天然特性,在建筑寿命终结之后轻易的复归自然,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比起今天广泛使用的钢筋混凝土、砖等这一类对不可再生资源依存度很高的建筑材料,地方性建筑材料在生产、使用、再利用的过程中对于资源的耗费甚小。更重要的是,利用此类建筑材料建造房屋离不开当地的传统建筑工艺,一般依靠手工工具与人力即可实现,具有典型的“适宜技术”甚至“低技术”特征,可操作性极强。对普遍经济欠发达、又需保持地方特色的广大农村地区,对此类建筑材料的探寻显然更有意义。

二、地方性建筑材料――新农村建设中不应忽视的重要环节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原则之一。目前在一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将农村地区在物质层面简单城镇化、千村一面的做法其实并非“村容整洁”的要求。乡村的“村容”有着其特定意义的内涵。从建筑学角度看, “村容”的组成因子――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是适应当地环境、因地制宜的营建思想的最好代表,是当地居民与所处自然环境协调共生的结果,也是历史变迁的最好见证。这种基于地方性建筑材料的丰富性与独特性而表现出的“建筑方言”,在当前全球化趋同的背景之下显得更加的难能可贵。

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的地方生搬硬套的运用其他地方的建筑材料(图一),甚至出现要求统一建筑材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村容整洁”的口号下彻底忽视地方差异的建设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种误读。其结果不仅抹杀民居的地方特色,还造成生态性能不佳等问题,是不科学的。相反,这些取材自然的地方性建筑材料有着合理的理性内核,经年累月的使用足以证明其拥有的顽强生命力,应该在新农村建设中予以足够的重视。

三、地方性建筑材料的特征

从建筑与材料的关系来看,材料是建筑的基础,建筑是基于材料性能的忠实记录和可能空间形式的表达。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广泛共识的今天,什么样的建筑材料才算是地方性建筑材料呢?笔者认为它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 节约资源

节约资源是生态建筑材料的主要衡量标准之一。但节约应该以一种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即必须考虑建筑材料从生产到建筑报废的所有阶段中消耗的资源和能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生态建筑材料不能忽视材料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而应重视资源和环境两个基本条件,并确定一系列参数,对整个生产、建造与使用过程进行重新分析。

2. 可回收利用,符合可再生(可循环)原则

从资源化的观点来看,建筑应该是一种有机的、有生命力的产品,必须考虑建筑生命周期结束之后,残留的建筑材料要能回收利用,变废为宝,而不是随着丢弃成为废墟,形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3. 地方性

在全球化影响日益扩大的背景下,保持地方性特色更加显得弥足珍贵,而建筑材料的地方性恰恰构成了建筑地方特色的基础。材料的地方性包含容易开采,易于得到的含义,同时,还必须易于加工和建造,最好能与当地的传统建筑工艺相结合,使之容易实施。

4. 廉价、经济

生态建筑不应是一种身价高昂的奢侈品,普通民众同样具有享用它的权利。只有廉价、经济的建筑材料才能满足这一目标,才能有市场和生命力。脱离地域背景奢谈高技术含量的材料、设备,无异于痴人说梦,不具有现实意义。

四、滇西北地方民居中的地方性建筑材料

各地的地方性建筑材料类型多样,但是均在不同程度上具备上述特征,下文以云南西北地区为例说明。作为是我国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滇西北地区传统民居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正是使用了蕴含地方性因子的建筑材料进行建造,才使不少民居凸显出强烈的地域色彩。该地区地理环境独特,气候条件得天独厚,植被类型丰富,加上各族人民巧于开发、利用,因而用于建筑的地方性建筑材料多种多样,尤以木、竹、土、石、草等天然材料最为常见。此外,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使用地域更小的地方性材料。

1. 木材

使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在各地都很普遍,如梁、柱、檩子、椽子,以及垛木房的墙体等作为承重构件。如果上述使用称为“典型应用”的话,那么迪庆州香格里拉地区的藏族民居用冷杉木制成木制瓦片(当地俗称“闪片”)以覆盖屋顶的做法可以称为“非典型应用”,这类应用虽然使用地域有限,特色却更加鲜明。

“闪片”是用当地的冷杉为原料,用斧劈成约80cm长、10cm宽、1.5cm厚的木片,其制作与施工非常简单,但却很耐用,在正常情况下的使用寿命可达四、五十年。在当地为节约木材考虑曾经试推广过粘土瓦,但香格里拉的气候寒冷,粘土瓦因抗冻性能不佳而开裂,而“闪片”却具备粘土瓦无法比拟的抗冻性。过去闪片加工依靠人工斧劈,浪费较大。现在已有了专门的加工厂,规模化的生产尽量力求材尽其用,节省原料。可以说,“闪片房是结合本地区气候、本民族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巧妙运用地方材料的智慧建筑,极具地方特色” (图二、图三)。

随着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治理的力度加大,当地已明令禁止砍伐森林,木材价格上涨,现在建造传统“闪片”房的造价已高于用砖混结构的房屋。一般的观点认为,木材作为建材使用是导致森林被砍伐的原因之一,因此,禁用木材作为建材似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事实真的如此吗?此观点值得商榷。

木材取自天然,材质温暖、富有弹性,易于加工,在房屋的建筑过程中无需消耗资源,废材可以回收,轻易实现再利用,这些都是钢筋混凝土无法比拟的优点。使用砖混作为木材的替代品表面上是节约了木材资源,但事实上,水泥、钢等建材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机械设备同样耗能不少,房屋寿命终结之后的建筑垃圾的也不易处理。两者相比,木材更具有生态特征,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一种更加经济、环保的建筑材料。如果不分青红皂白的禁伐一切树木,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嫌。况且,森林自身也需要更新,因此,制定合适的采伐计划,适度砍伐是可行的。

推而广之,新农村建设中常常需要对历史积淀深厚的村落进行更新,这些传统聚落都面临着传统民居的修缮与维护,唯有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才能保持这些村落的文脉与肌理的延续性。

2. 石材

运用石材作为建筑材料在滇西北地区古已有之,尤其以大理地区为典型。当地有民谚道:“大理有三宝,鹅卵石砌墙不会倒”,可见当地白族群众以石建房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种以石头砌筑的民居硬气十足,质朴自然。在大理古城附近的村落比较典型。

此外,名闻中外的大理石也用途广泛,常用作铺地、装饰及其它小品构件用材,丽江一带的五花石用途也与此类似。在怒江地区,当地怒族群众还将易于从

岩石剥离的页岩用作屋顶的覆盖材料以取代瓦片,简单实用,地域特色鲜明。

3. 土

各地的土质虽有差异,但使用土作为建筑材料是非常普遍的。主要用途有用于建造夯土墙、制作土坯作为墙体砌筑材料、迪庆地区的德钦一带还使用土作为楼面和屋面材料,建造藏式土掌房。上述的“闪片”房的墙体就是将土夯实作为墙体,下部约厚1m,上部渐薄,呈收分之势,质朴自然,挺拔雄浑(图四)。

4. 其他“另类材料”

除了上述的各种“主流”材料之外,不少地方都使用一些只在本地区使用的 “另类材料”。如大理地区的一些小渔村,将晒干后的螺丝壳和贝壳作为建材使用,一可以用作为夯土墙的骨料、填料;二可以用作外墙的装饰材料(图五)。此外,在大理洱海东岸的文笔村,笔者还曾见到将晒干后的螺丝壳和贝壳铺在小学校的教学楼的钢筋混凝土屋顶上,用作隔热材料。

其它常见的“另类材料”还有:稻草、竹子多见用于夯土墙和土坯中,成为“草筋”或“竹筋”,可增加拉接性,改善土的物理性能。在香格里拉、小中甸地区,当地群众常常会从埋藏不深的地下挖出一些白色的灰土,用水溶解后浇于土坯墙的表面作为饰面,施工工艺简单易行,效果良好。

我国地域广大,滇西北的实例仅是一个有代表性的缩影。可以想见,尚不为众人熟知的地方性建筑材料一定还为数不少。这些材料用最适宜的物理性能丰富了传统民居的建筑语汇,对新农村建设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当然,地方性生态建筑材料并非万能,如木材的防火、防蛀问题,夯土墙的抗震性能不佳等缺点都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重视与发挥此类材料的合理成份,逐步改善其不佳性能,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五、结语

传统民居注重技术手段的经济性与合理性,从而达到建筑使用高效、适用的目的,具有“适宜技术”特征的地方性建筑材料是传统民居的基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其实源于传统民居蕴含的朴素自然观,因而选用的建筑材料带着浓厚的地域色彩,并达到生态性与地方性的高度统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以继承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民居,重视地方建筑材料的地域属性、生态属性与适宜技术属性,因地制宜的加以使用,将是新农村建设的 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社区工作发言材料篇6

区角游戏的区域包括角色游戏区、积木区、玩沙玩水区、语言图书阅读区、音乐表演游戏区、美工区、科学发现区、自然角、益智区、操作区。 

二、角色游戏区 

(一)角色游戏区的设计 

幼儿最熟悉的地方是家庭,最先接触和了解的劳动就是家务活,因此,无论是在哪个年龄班,娃娃家都是角色游戏的中心主题,并由此扩展出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活动,如餐厅、超市、医院、邮局、工厂、图书馆、火车站、博物馆等。小班的角色游戏区的主题以家庭生活为主;到了中班,角色游戏区就出现了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活动;大班的角色游戏区主题则更加丰富多样。 

(二)各年龄班角色游戏活动的指导 

对于角色游戏的正确指导,主要在于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和想象自由地开展游戏,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幼儿能够极有兴趣地、毫不勉强地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发展情感、培养能力。 

1.小班 

小班幼儿对角色游戏是很感兴趣的,但他们常常会忘掉自己的角色,所以,对于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指导应着重于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角色的标志物,比如妈妈的头巾、爸爸的手机、医生的白大褂或听诊器等,让幼儿明白自己的角色,也可以通过语言的启发和自己的加入来提醒他们。例如,娃娃家的“妈妈”跑到别的地方玩去了,这时教师可以对她说:“你的宝宝一个人在家哭呢,你快回家去看看吧!”并启发她出门可以带着“宝宝”一起走或者作为“客人”去她家做客,使“妈妈”回到角色中来。 

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往往几人同时扮演一个角色。例如,一个娃娃家也许有2~3位“妈妈”或好几位“爸爸”,这是由于幼儿年龄特点所造成的,教师不用去干涉,应顺其自然。 

2.中班 

中班幼儿常常是一边游戏一边想下面的情节,还没有具备事先计划、商量、设计出游戏过程的能力。因此,对于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应侧重于加深他们对角色的理解,要求幼儿能较正确地反映出角色特有的行为和语言,并能创造性地表演。例如,“在医院”的游戏中,一开始“护士”只知道给“病人”打针、发药、测体温,后来老师启发他们想一想护士应该是怎样对待病人、还可以怎样照顾病人等,于是“护士”便想到去搀扶病人、叮嘱他们吃药、陪病人检查等游戏情节。 

在游戏中,教师还应鼓励幼儿共同游戏,启发幼儿创造与角色有关的其他角色,并通过活动加强各主题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交往及关系,从而增加角色游戏的集体性和互动性。 

3.大班 

大班幼儿对于角色游戏的经验较丰富,反映的主题也较多样化,游戏的内容充实、有新意,角色较多,能体现一定的社会性,且独立游戏能力强,在游戏前能自行设计游戏情节,通过彼此的商量、协调分配角色。因此,大班幼儿角色游戏指导的重点就应放在激发幼儿角色游戏的创新意识,以及培养幼儿在游戏中自己解决问题和矛盾的能力上。 

在大班的角色游戏中,可以鼓励幼儿为开展游戏自己制作玩具。例如,为邮局制作信箱、邮筒、邮包、邮票、印章,为图书馆制作卡片、借书证,为照相馆制作相机、相片等。 

三、语言图书阅读区 

(一)语言图书阅读区的设计 

1.活动的内容 

在此区角内以图书阅读为主,配有一些语言游戏,如接龙拼图、拼贴讲述、连词句、编故事、讨论谈话等。 

2.材料的提供 

语言图书阅读区的活动主要为正规教学活动服务,因此,语言游戏可以是正规教学活动中游戏的重复或延伸,教师应为幼儿多提供一些小图片、卡片等可操作的材料。 

图书阅读活动则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数量充足的图书,可以提供的图书种类有: 

(1)故事书。 

(2)杂志、画报。如《看图说话》。 

(3)知识书。如《幼儿十万个为什么》《热带鱼图片大全》《看图识字》《交通工具大全》等等。 

(4)自制圖书。幼儿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自己绘制的图书。 

若有条件,语言图书阅读区还可以提供与限制人数相同数量的语言复读机或随身听(带有耳机,可以避免相互干扰),以及录有与图书内容相关的音频(可以是老师自己录制的)。 

小班幼儿阅读的图书要画面简单,颜色鲜艳。以家庭生活、幼儿园生活、小动物的内容为主,情节不宜复杂,篇幅不宜太长。 

中班幼儿可以阅读一些有关日常生活和人物方面的图书,图书的篇幅可以有所增加。 

大班幼儿则可以阅读配有简单文字的图书,图书内容的科学性可有所增加,可以提供较多的知识信息和寓言故事。 

3.场地的设置 

语言图书阅读区应该是所有区角中最安静的,并且应有充足的光线,因此,适合靠窗而设,远离音乐表演区、角色游戏区等较为嘈杂的地方。 

语言图书阅读区地面可以铺上漂亮、柔软的泡沫垫,桌上铺上美丽的花布等,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舒服的阅读环境。 

(二)各年龄班语言图书阅读区的指导要求 

1.小班 

对小班幼儿,教师多采用直接指导的方法,通过语言示范、启发提问、具体讲解等手段,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技能和语言表述能力,要求幼儿在语言游戏中能大胆讲述、学习倾听他人讲话,培养他们爱听故事、爱看图书、会安静阅读的良好习惯,激发其对语言活动的兴趣。 

2.中班 

对中班幼儿,要求能用较完整的句子比较连贯地讲述事物,能独立阅读感兴趣的图书,理解画面的内容,能有礼貌地倾听他人讲话。 

3.大班 

能认真倾听他人的讲话,能连贯地讲述事情和几幅图片的内容,能与同伴共同创编诗歌,对书上的文字感兴趣。四、美工区 

(一)美工区的设计 

1.活动的内容

       在美工区内可以进行平面造型,如绘画(彩笔画、水彩、水墨画、手指画、刷画、拓印画等);自然材料(沙、树叶、蛋壳等)的剪贴、撕贴等;立体造型,如捏泥、和面团、纸、黏土等;自然材料造型(豆画、石画等);废旧材料制作(纸盒、易拉罐、纸杯等);结合节日活动制作装饰物(彩环、灯笼等)。 

2.材料的提供 

各种纸、彩笔、颜料、剪刀、浆糊、橡皮泥等是美工区必备的材料,但不是唯一的材料。美工区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美工的材料也是广泛而繁多的,需要教师花费时间与精力去收集、准备、提供,务求充实、充分。 

3.场地的设置 

美工区是一个以操作为主的区角,需要设置在有充足光线的地方。另外美工活动中常常用水,因此也应接近水源,便于幼儿在活动中使用。 

美工区是一个相对安静的区角,适宜与语言图书阅读区相邻。 

(二)各年龄班美工区的指导 

与正规的美术教育活动相结合,美工区的活动更重视幼儿操作的过程和参与的意识。在美工区内应着重于鼓励、指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新。但让幼儿发挥创造力,不等于不进行技巧方面的指导,熟练准确地使用工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发挥创造力。 

1.小班 

小班幼儿的小肌肉发展尚未成熟,因此他们的美工活动多围绕感知运用色彩进行。教师不应苛求他们做到画面整洁、涂色均匀,这样会使他们畏手畏脚,不敢大胆地绘画与创造。对他们的指导应着重于萌发他们的绘画兴趣和大胆作画的信心,以及教授他们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与技巧。教师在这一时期需要进行一些直接的指导与示范,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与技能。 

2.中班 

中班幼儿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和表现技巧,这时教师应着重指导他们如何充分使用工具、材料和发挥技巧,减少直接的指导,并积极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3.大班 

大班幼儿的操作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此阶段,教师应放手让幼儿自己活动。当有一种新的活动内容出现时,教师不要急着教幼儿应如何如何做,而应先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尝试,教师只以辅导者的身份观察幼儿的活动,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支持和帮助。 

五、科学发现区 

(一)科学发现区的设计 

1.活动的内容 

科学发现区中可以设计以下活动: 

(1)感官的活动:如摸不同质地的物品,闻不同的气味,尝不同的食物,分辨相似的声音等。 

(2)声的活动:如声的传播,声音的产生,不同的声音等。 

(3)光的活动:如镜子的反光,万花筒,哈哈镜等。 

(4)电的活动:如连接简单的电路,拆装手电筒等。 

(5)磁的活动:如探索哪些物体可以磁化,利用磁铁的特性制造指南针,各种磁铁游戏等。 

(6)力的活动:如“跷跷板”“天平”的活动,物体滚动的实验等。 

(7)水的活动和空气的活动等。 

科学发现区的活动要结合正规的科学教育活动。在正规科学教育中进行的活动,可以在科学发现区中延伸,如在“安装电池”的教育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将各种电池和材料提供到科学发现区中,让幼儿继续操作、探索。 

2.材料的提供 

科学发现区的材料应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来提供,注意材料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3.场地的设置 

科学发现区适于设置在光线充足、接近水源的地方。 

(二)各年龄班科学发现区的指导 

1.小班 

在小班,科学发现区以发展幼儿的感知觉为主要目标。因此,教师的指导着重于引导幼儿去感知,并引起他们参加科学活动的兴趣。例如,在感知味觉的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酸、甜、苦、咸等各种丰富的食物。为了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教师可以做一次示范,拿一样食物尝一尝,并做出表情,让幼儿猜猜老师吃到的是什么。这样,幼儿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他们会觉得很有趣,并樂于去尝试。 

2.中班 

幼儿对科学发现活动已有了一定的兴趣,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有提高,因此,在中班,教师的指导重点就应放在鼓励幼儿表达出操作的结果。 

3.大班 

大班的科学发现活动,以幼儿自己的探索活动为主。大班幼儿对科学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操作的材料有着忍不住摸一摸、动一动的渴望,这时,教师应放手让幼儿自由操作,在指导上着重于让幼儿将操作中的经验转化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六、益智区 

(一)益智区的设计 

1.活动的内容 

(1)数学的内容:有计数、计算、分类、排序、等分、测量等。 

(2)构图造型:有图形图片构图,形体拼折构图,皮筋、回形针拼图等。 

(3)棋类和扑克牌等。 

2.材料的提供 

(1)数学的材料:如计算器、排序板、分类盒、计数卡、式题、尺、笔等等。 

(2)构图造型材料:如七巧板、几何拼图、皮筋构图等。 

(3)棋类:如斗兽棋、飞行棋、跳棋、象棋、围棋等。 

(4)扑克牌等牌类。 

3.场地的设置 

应选择相对安静的地方,适宜与语言图书阅读区、美工区相邻。 

(二)各年龄班益智区的指导 

益智区内的活动包括了数学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正规教学活动的延续,对它的指导与正规教学活动的指导基本相同。 

棋类和扑克牌等游戏具有一定的玩法和规则,对它们的指导是一个教和学的过程。 

1.小班 

小班幼儿尚没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在游戏中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醒。这时,教师应做较为详细的讲解和示范,提高他们的规则意识,但要注意,讲解要生动、简单、形象,过多的讲解会使幼儿失去游戏的兴趣。

       2.中班 

对于中班幼儿,教师在游戏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他们对规则的掌握和执行情况。要鼓励幼儿关注游戏的结果,加强他们的规则意识,让他们了解不按规则游戏赢了也不光荣。 

3.大班 

幼儿已有独立游戏的能力,并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教师可以要求他们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争取好的成绩。 

七、操作区 

(一)操作区活动的设计 

1.活动的内容 

在操作区内可以安排的活动有: 

(1)手指配合的活动:如给娃娃喂食物、穿珠、系纽扣、编塑料管、小物体的镶嵌活动、玩具的拼插等,这种配合较为简单的活动适合小班和中班上学期幼儿进行。 

(2)手指、手掌、手腕配合的活动:如拧螺丝、开瓶盖、系扣绳子、系解蝴蝶结、系纽扣、系鞋带、绣花、编织、用筷子夹物品、翻绳、使用锤子钉钉子等,这种配合活动动作较为精细,有一定的难度,适合中班下学期和大班幼儿进行。 

2.材料的提供 

根据安排的具体活动内容提供相应的材料。 

操作区的材料要分类摆放,便于幼儿使用、收拾、整理。 

材料的投放要有一定的计划性,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操作需要时间短到需要时间长。 

3.场地的设置 

操作区应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适宜与语言图书阅读区、美工区、科学发现区等较安静的区角相邻。 

(二)各年龄班操作区的指导 

1.小班 

小班幼儿由于小肌肉动作尚未发展到灵活自如的程度,因此,在进行操作区的活动时,只是专注于尝试运用和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并不在乎结果。教师的指导也应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激发他们的操作兴趣为主,让他们在看似无目的的随意摆弄过程中,培养他们熟练、精细的动作技能。 

2.中班 

在小班的基础上,中班幼儿的操作活动可以增加难度、提高要求。同样是物体的镶嵌,小班可以只要求按简单的轮廓线镶嵌物体,而中班则要求可以用物体镶嵌出图案。同样是拼插玩具,小班幼兒不要求拼插出形象的物体,而中班幼儿则鼓励他们关注拼插的结果。 

社区工作发言材料篇7

1分析建筑施工技术中节能改良的必要性

对于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良而言,和人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也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在各方面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对建筑施工技术进行节能方面的改良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其好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点,通过对施工技术进行节能改良,可以为人类营造出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通过技术改良,可以节约材料和能源,进而降低施工成本,与此同同时,在此基础上还降低了污染,保护了周围的生态环境,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二点,通过对技术的节能改良,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当代社会中,节能环保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企业如果在这方面没有建树,那么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在市场中就没有竞争力,这样的企业不能长久的发展下去。通过技术改良,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成本,保障了社会的和谐发展,符合全社会的利益。第三点,通过对施工技术的改良,还能带动社会上的其他产业,而改良企业就是一个示范带头的作用,不仅提高了该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促进了其他行业的节能环保工作,由此可见,在建筑行业中,对施工技术进行节能改良时很有必要的,企业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就必须进行施工技术节能改革。

2分析建筑施工中技术节能改良的措施

2.1施工时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工作

在进行建筑施工中,粉尘污染是常见的污染之一,其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会导致肺部疾病,不仅会损害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还会污染附近的环境,甚至影响小区居民的日常出入等。针对这一问题,为了实施施工技术的节能改良,可以从保护环境入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大量地使用建筑材料,或者使用大型机械,其在运转时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为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技术人员应该使用排水方法对粉尘污染进行控制,如果要对容易产生粉尘的建筑材料进行堆放,应该及时对材料进行密封覆盖,然后再对其进行堆放处理。

2.2施工中使用绿色墙体材料

在当前的建筑市场中,绿色墙体材料的种类很多,例如有胶凝制品、蒸压压制品、烧极品等。对于烧制品操作而言,在空心砖的烧制中比较常用,经过烧制空心砖不仅厚度大,而且密度小,有利于日后的砌筑操作,其在建筑工程中大量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结构的自身重量,缩短了施工周期。对于蒸压制品而言,在制作的时候,一般都使用沙石作为加工原料,在实际加工和生产中不会产生过多的能耗,而且还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业内人士都清楚,这种蒸压制品不仅辐射低,而且没有污染,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材料,由于这些优势,在市场中很受欢迎。

2.3分析新型混凝土材料的使用情况

为了倡导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还应该在建筑中使用新型的混凝土材料,对于常规建筑而言,如果是在冬季的环境下,其达不到很好的保温效果,为了保证建筑室内的温度,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度,就必须要靠消耗更多的能源来获取热量,尤其是在我国的北方地区,但是通过有效利用加气混凝土,其保护效果是传统方式的几倍[1],除此之外,其还有很好的隔热效果,以及很好的抗渗漏性,通过对该材料的使用,建筑在冬季使用的空调能耗,以及其他保暖设备的能耗都有大幅度的降低, 具有优异的节能效用,因此在投入到市场中后,立即成为主要的建筑材料。

2.4积极使用新型的节水技术

为了提高建筑的节能效果,应该在建筑施工中,科学的引入节能新技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提高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新型节水技术的应用,就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极大的满足了市场需求[2]。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其不仅施工周期长,而且施工操作复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据调查分析,水资源的成本占到总成本的很大一部分,为了降低成本,企业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避免出现长流水问题,但是效果不理想。在建筑施工中,水资源的主要用途是进行混凝土的搅拌操作,除此之外,在工程后期养护中也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因此必须加以控制。例如在拌合混凝土的时候,要严格控制水资源的使用,满足搅拌要求即可,对于不合理的使用,都要予以制止,同时在现场进行管理,发现类似问题,要严格处罚。在现场管理中,注重对长流水的检查,如果发现,要及时处理,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在检查中发现工地上有积水, 属于人为造成的,就要追究责任人。在日常工作中,要经常进行节约水资源的培训,提升施工人员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同时需要对供水管道进行及时检修, 防止发生管道漏水等问题。

2.5使用新型的门窗安装技术

在进行门窗的安装时,通常情况下,铜铝门窗要比木质的门窗具有更好的隔热度,但是在安装时要注意,双层玻璃要比单层玻璃低一些,由此可见单层门窗的性价比更高。在具体门窗安装时,要结合实际设计情况,选择合适的大小,选择抗风压性、抗渗漏性都比较强的门窗,在对门窗进行安装时,不能使用变形的门窗,如果门窗和窗口配合时有较大的缝隙,也不能予以使用,除此之外,在安装后要对门窗四周进行严格的密封,要求在下雨天一定不能出现渗漏问题,对于缝隙较大的位置,应该及时做好填充处理,保证安装的质量。

2.6分析对保温屋面的处理技术

社区工作发言材料篇8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调查研究后,将所得的材料和结论加以整理而写成的书面报告。调查报告的使用范围很广,制定方针政策,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弄清事情真相,扶植新生事物,推广典型经验,都离不开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反映具有普遍意义或带有关键性问题的情况,内容比较复杂,深度广度的要求比较高。广义上说,所有的调查报告都或多或少带有某种研究性质,都是调研报告。而狭义的调研报告指的是以研究为目的写出的调查报告,它不包括反映特定情况、介绍工作经验、揭露特殊问题的专题报告,但它又包含这几方面的内容。

调查报告与一般的调研报告并不一样,主要原因在于调查报告与调研报告的侧重点不同。调查报告侧重调查过程,而调研报告侧重于研究与结果,是以调查为前提,以研究为目的,研究始终处于主导的、能动的地位,它是调查与研究的辩证统一,充分反映调查研究的结果。以前的应用写作只讲调查报告,调研报告成为应用写作的专门体裁和热门话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进入21世纪,我国各项事业突飞猛进,不仅党政机关需要大量的调研报告,企业集团为了适应激烈竞争的形势,也需要更多的调研报告,因此,调研报告在应用写作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调研报告的写作要抓好三个主要环节:调查、研究、报告。这三个环节中,调查是基础,研究是关键,调研报告的写作是把调查获得的材料所形成的观点,通过布局安排、语言调遣组织成文章。这里,调查与研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不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而且相互贯通。调查的目的,在于掌握大量、真实、全面的客观事实和具体数据,对基本情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研究的目的是对已经获取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报告则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用书面形式说明结果。

因此,可以说“调查”是“研究”的事实基础,“研究”是“报告”的理论依据,“报告”是调查、研究的具体体现。

1.调研报告——目的明确

调研报告不同于调查报告,是因为发生了某件事(如案件、事故、灾情)才去作调查,然后写出报告。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2.调研报告——注重事实

调研报告讲求事实。它通过调查得来的事实材料说明问题,用事实材料阐明观点,揭示出规律性的东西,引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调研报告的基础是客观事实,一切分析研究都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确凿的事实是调研报告的价值所在。因此,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是调研报告的最大特点。写入调研报告的材料都必须真实无误,调研报告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事件经过、背景介绍、资料引用等等都要求准确真实。一切材料均出之有据,不能听信道听途说。只有用事实说话,才能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研究的结论才能有说服力。如果调研报告失去了真实性,也就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3.调研报告——论理性

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事实,主要的表现方法是叙述。但调研报告的目的是从这些事实中概括出观点,而观点是调研报告的灵魂。因此,占有大量材料,不一定就能写好调研报告,还需要把调研的东西加以分析综合,进而提炼出观点。对材料的研究,要在正确思想指导下,用科学方法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过程,从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找出起支配作用的、本质的东西,把握事物内在的规律,运用最能说明问题的材料并合理安排,做到既要弄清事实,又要说明观点。这就需要在对事实叙述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议论,表达出论文的主题思想。议论是“画龙点睛”之笔。调研报告紧紧围绕事实进行议论,要求叙大于议,有叙有议,叙议结合。如果议大于叙,就成议论文了。所以要防止只叙不议,观点不鲜明;也要防止空发议论,叙议脱节。夹叙夹议,是调研报告写作的主要特色。

4.调研报告——语言简洁

调研报告的语言简洁明快,这种文体是充足的材料加少量议论的,不要求细腻的描述,只要有简明朴素的语言报告客观情况。但由于调研报告也涉及可读性问题,所以,语言有时可以生动活泼,适当采用群众性的生动而形象的语言。同时注意使用一些浅显生动的比喻,增强说理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但前提必须是为说明问题服务。

要想写出具有科学性、指导性的调研报告,必须进行深人细致的社会调查。而正确的指导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科学的调查方法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其次要努力深入到基层,扎扎实实地把社会调查工作做好。再次就是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

科学的调查研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调查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要科学。仅靠过去传统手工方式进行调查已显然不够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一系列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逐渐渗透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来,形成了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现代化的三大特征:数学方法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渗透;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综合运用。这就为调查研究的方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我们除了要了解并掌握有关普遍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抽样调查以及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观察调查法等各种具体的调查方法以外,还必须注重对调查对象加强正确引导,确保其讲真话、讲实话。在实地考察时,要防止被假象所蒙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确保调查的科学性。

二是调查研究的思想方法要科学。(注释:参见1983年1月5日《人民日报》有关专文,提出了政策调查的“十个要点”。)

对调研报告材料的整理,一般分成三个步骤:

l.检查鉴别。首先检查调研报告材料是否切合研究的需要,其次要鉴别事实材料的真实性,数据的准确性,保证材料的真实可靠,确实反映客观实际。

2.制作图表、数表。以其直观形象信息量大,帮助

读者理解调研报告内容。3.分类分组。调研报告材料分类的标准,依研究目的而言,可按材料性质分为记录资料、文献资料、问卷资料、统计调查资料等。可根据研究的目的按年龄、性别分类,或按职业分类等。也可分为背景材料,统计材料,典型(人或事例)材料等。

对调研报告材料的分析,应该说是调查研究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步骤,是能否将调研报告材料化为研究成果的关键所在。所谓调研报告材料分析,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审查、剖析调查材料中包含的被研究对象的状况、特点、社会背景、基本结构、本质属性与成因、组成因素与相互关系,以及运动机制和结论的过程。对调研报告的调查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最基本的类型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对待事物,对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一)调研报告材料的定性分析

调研报告材料的定性分析是据事论理,用思辩的方式,依靠个人经验判断能力和直观材料,确定社会现象或事物发展变化的性质和趋向.以划清事物性质界限的方法。定性分析的根本的方法是哲学方法,即揭示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采用系统方法、逻辑方法,常用的方法有:

1.调研报告材料分析——矛盾分析法

即运用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的原理,具体分析事物内部矛盾及其运动状况,从而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其具体作法分三个步骤:

①从调查所得的大量材料中找到事物的矛盾,即找到问题。因为问题即是应该消除或缩小的差距,差距就是矛盾。

②对事物存在的矛盾进行分类,看它们是属于:历史遗留——现实产生;客观存在——主观思想;自然条件——人为造成;局部——全局;根本——枝节;眼前——长远的矛盾。

③分析矛盾的对立面,考察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其它方面互相依存、斗争、转化的条件,从而把握矛盾的特性。

2.调研报告材料分析——比较分析法

做调研报告常用的比较方法有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常用的分类方法为:先进行比较,弄清事物的异同,根据共同点将事物归集为一大类,然后再根据差异将大类划分为几个小类,依此类推,事物就被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层次的大小类别,明确地反映出客观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调研报告材料分析——因素分析法

即指从调研报告材料中寻找出对事物产生、发展、运动起作用的要素,通过系统分析和科学的归纳,探寻到对事物变化起着关键作用的要素系列,掌握决定事物变化的原因,从而了解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方法。运用因素分析法,首先应进行总体分析。

第一步是把蕴藏在现象之中的各个方面的基本因素清理出来,并在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将它们按一定的标准组成一个有机的多层面的网络结构。影响事物变化有种种因素,归纳起来可以划分为外因(客观因素)和内因(主观因素)两大因素系列,在这一层面下,又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因素分为:主要因素、次要因素;积极因素、消极因素;一般因素、特殊因素;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必然因素、偶然因素;历史因素、现实因素;起始因素、终极因素;潜在因素、诱发因素;阶级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或工作单位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等。各个系列因素有可能相互交织,错综复杂,显现出一种网络状态。

第二步就是通过对这一网络的分析,从总体上考察研究对象,分析出现某一社会现象的综合原因。这就要求实事求是地把握诸因素的内部联系,把握其特征和转化规律,对事物的总体进行多维的、系统的,内因与外因,客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辩证的分析。其次是进行关系分析。即对因素与因素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分析。要着重分析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功能关系、转化关系、共因关系。共因往往是事物存在或变化的最根本的原因,如诸多腐败现象的产生,其共因是私欲恶性膨胀,再进一步深究,就可找出其根本原因是权力作祟.从而找到问题的关键,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再次是进行因素树分析。即以某一种关键性的因素系列为主要分析目标,予以系统的多层次的剖析,按因素之间的联系绘出因素树图,即:

4.调研报告(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材料的因素分析法——因素树图

这样逐层深人,直至找出最基础的原始性要点,即具体行为表现。

定性分析除了以上方法外,还有分析综合法、归纳演绎法、科学抽象法、社区研究法(是以分析社区人口集体与特定生活环境、社会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社区的社会构成、社会功能、价值观念、日常生活及发展变化的方法)、历史研究法等多种方法。

(二)调研报告材料的定量分析

调研报告的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或事物的规模、范围、程度、速度等方面数量关系的情况和变化,进行变量计算和考察分析,弄清其数量特征的方法。简言之,就是从事物数量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研究。目前,在调查研究中进行定量分析已越来越普遍,使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已成为大势所趋,也是调查研究走向完善的标志。定量分析的

1.调研报告材料分析——统计分析法

即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对调研报告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处理,分析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数量关系,以揭示事物的性质、特点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和方法。统计分析法包括描述分析和统计推论两个部分。

①描述分析,是把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加工,找出其中的规律以及现象之间的关系.并用统计量对这些资料进行描述。它主要包括:编制次数分布表.绘制次数分布曲线,测绘现象的集中趋势的离散趋势以及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等。例如:我们研究城市居民近五年来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根据调查所得的材料,把每户居民年收人划分为六个等级:2万元以上,17000~20000元,14000~17000元,11000~14000元,8000~11000元,8000元以下。然后计算每一个等级中有多少户居民,这就是事件次数分布统计。计算各等级居民在全体居民中所占的比重。就是比例分布统计。计算全体居民的平均收人,就是对这个数列的集中趋势的统计。计算全体居民平均相差多少钱,就是离散趋势的统计。

②统计推论,则是指在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根据样本资料对全体进行推论。它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区间估计,统计假设检验。

2.调研报告材料分析——社会测量法

调研报告的社会测量法即通过测量和评定某一社会群体或团体中社会关系或社会意向的一种方法。社会测量法分社会关系测量和社会意向测量两种具体方法。社会关系测量法较为常用,是指将所研究的某一社会团体内部成员相互吸引或排斥的关系状态数量化,从而分析其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运用此法可分五个步骤。

其一,确定选择标准,有六种类型:①工作标准,以测量工作团体内部的关系;②娱乐标准,以测量娱乐群体内部的关系;③社交标准,以测量社交群体内部的关系;④生活标

准,以测量生活团体内部的关系;⑤学习标准.以测量学习团体内部的关系;⑥服从标准,以测量被领导与领导之间的关系。 其二,选择指示项。一个标准,可以拟出多个指示项。如服从标准可拟出:你认为本单位谁当领导最合适?谁威信最高?你最不服谁的领导?等等。

其三,制作测试答卷。给出选择标准;限定选择数目;交代测试目的、选择范围(团体之内),说明对测量结果保密等。

其四,填答试卷。当面填写,当场收回。

其五,对试卷进行整理分析。

对调研报告材料的选择,要注意:

1.运用典型材料说明观点。典型材料是最具代表性的材料,它显示着事物和现象的某些本质特征,有着以一当十的力量。

2.运用综合材料说明观点。将一组有可比性的材料进行对比(今昔、成败、好坏、新旧、内外、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等),能使观点更加鲜明突出,增加说服力。

3.用精确的统计数据说明观点。统计数据具有很强的概括力和表现力,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增强调研报告的科学性、准确性和说服力。

1.调研报告的标题

调研报告要用能揭示内容中心的标题,具体写法有以下几种:

(1)调研报告标题——公文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多数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平实沉稳,如《关于知识分子经济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也有一些由调研对象和“调查”二字组成,如《知识分子情况的调查》。

(2)调研报告标题——一般文章式标题。这类调研报告标题直接揭示调研报告的中心,十分简洁,如《本市老年人各有所好》。

(3)调研报告标题——提问式标题,如《“人情债”何时了》。这是典型调研报告常用的标题写法,特点是具有吸引力。

(4)调研报告标题——正副题结合式标题,这是用得比较普遍的一种调研报告标题。特别是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和新事物的调研报告

的写法。正题揭示调研报告的思想意义,副题表明调研报告的事项和范围,如《深化厂务公开机制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关于武汉分局江岸车辆段深化厂务公开制度的调查》。

2.调研报告的正文。

调研报告的正文包括前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1)调研报告——前言

调研报告的前言简要地叙述为什么对这个问题(工作、事件、人物)进行调查;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经过及采用的方法;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以及调查后的结论等。这些方面的侧重点由写作者根据调研目的来确定,不必面面俱到。

调研报告开头的方法很多,有的引起读者注意,有的采用设问手法,有的开门见山,有的承上启下,有的画龙点睛,没有固定形式。但一般要求紧扣主旨,为主体部分做展开准备。文字要简练,概括性要强。

(2)调研报告——主体

这是调研报告的主干和核心,是引语的引申,是结论的依据。这部分主要写明事实的真相、收获、经验和教训,即介绍调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主体部分要包括大量的材料———人物、事件、问题、具体做法、困难障碍等,内容较多。所以要精心安排调研报告的层次,安排好结构,有步骤、有次序地表现主题。

调研报告中关于事实的叙述和议论主要都写在这部分里,是充分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调研报告主体的结构大约有三种形式:

横式结构。即把调查的内容,加以综合分析,紧紧围绕主旨,按照不同的类别分别归纳成几个问题来写,每个问题可加上小标题。而且每个问题里往往还有着若干个小问题。典型经验性质调研报告的格式,一般多采用这样的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观点鲜明,中心突出,使人一目了然;

纵式结构。有两种形式,一是按调查事件的起因,发展和先后次序进行叙述和议论。一般情况调研报告和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的写法多使用这种结构方式,有助于读者对事物发展有深入的全面的了解。一是按成绩、原因、结论层层递进的方式安排结构。一般综合性质的调研报告多采用这种形式;

综合式结构。这种调研报告形式兼有纵式和横式两种特点,互相穿插配合,组织安排材料。采用这种调研报告写法,一般是在叙述和议论发展过程时用纵式结构,而写收获、认识和经验教训时采用横式结构。

调研报告的主体部分不论采取什么结构方式,都应该做到先后有序,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联系紧密,层层深入,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

(3)调研报告——结尾

结尾是调研报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解决问题的必然结果。不同的调研报告,结尾写法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调研报告的结尾有以下五种:对调研报告归纳说明,总结主要观点,深化主题,以提高人们的认识;对事物发展做出展望,提出努力的方向,启发人们进一步去探索;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写出尚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说明有待今后研究解决;补充交代正文没有涉及而又值得重视的情况或问题。

总之,调研报告结尾要简洁有力,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必要也可以不写。

写调研报告时,要注意克服四种问题:

一是观点与材料脱节;二是材料不充分,不能说明观点;三是堆砌材料,没有从材料中概括出观点,缺乏分析与研究;四是表述不当。写作调研报告,应尽量避免枯燥无味的语言,力争写得通俗、朴实、生动。

附一:调研报告的样本

附二:毕业论文格式

附件一:

四川理县调研报告

由『凯瑟克基金出资支持的『川越5.12专业团队能力建设研究培训项目自启动以来,得到了香港理工大学、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基于2008年5月底民政部赴灾区社会工作专家服务队提出的灾区需求评估调研报告,2009年8月15日至21日,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派马福云、成彦2位同志前往四川理县,对当地乡镇干部和村级干部进行培训需求调查,以进一步完善该培训项目的课程设置,有针对性地开发培训材料,保证基层干部能力的提升。现对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理县位于四川省中部,阿坝州东南部,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形,是川西北交通要塞和商贸集散市场之 一,总面积4318平方公里,总人口不到5万人,居民以藏、羌、回、汉等民族为主。全县辖4镇9乡,包括杂谷脑镇、米亚罗镇、古尔沟镇、薛城镇、夹壁乡、朴头乡、甘堡乡、蒲溪乡、上孟乡、下孟乡、木卡乡、通化乡、桃坪乡。全县经济以水电、蔬菜、药材及旅游为主。

地震灾害后,在湖南省的援建下,理县灾后重建工作如火如荼。

重点工程建设如学校、医院、农村饮水灌溉工程等建设项目基本完成,农房重建及加固工作接近完成,乡村道路、村组道路、户间道路硬化工程,乡村风貌改造,三湘大道建设等项目建设在紧张有序地推进,力争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建设目标。 本次调研目的是通过对基层干部的调研访谈,了解他们的实际工作现状,了解他们对能力培训的期望,以确定能力建设的具体目标、培训方式、课程内容,并征询其对培训时间、地点的意见建议。

『基层干部是能力建设培训的对象,经过与理县县委组织部协调,本次调研主要选取了理县13个乡镇中的7个乡镇:古尔沟镇、朴头乡、杂古脑镇、甘堡乡、薛城镇、通化乡、桃坪乡,有9名乡镇干部和4名村居干部进行了培训需求访谈,其中9名乡镇级干部均为男性,年龄在28-45岁之间,均为大学专科以上文化,其中1人为硕士研究生;4名村居干部也均为男性,年龄在30-45岁之间,均为高中以上学历。

1、灾后主要工作

地震灾害后,乡镇及村居干部的主要工作内容分为三阶段,首先是抢险工作,包括转移安置村民、救援受伤灾民、从倒房中挖掘物资等;其次是救灾工作,包括受灾情况统计、救灾物资发放、组织搭建过渡房、兑现死亡伤残补助、配合医疗队实施救援等;第三是灾后重建工作,包括农房重建及加固以及配合湖南援建队所进行的学校建设、医院建设、三湘大道建设、农村饮水灌溉工程、道路硬化、乡村风貌改造、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扶贫工作等。

2、工作中的问题

基层干部在灾后重建中面临很多问题和困难,这主要包括:

(1)工作压力过大。调研中被访干部普遍表示目前面临极大的工作压力。理县经济社会发展本来存在很多欠缺,灾后重建有大量繁杂而具体工作要做,但是乡镇级政府工作人员少、工作能力不强,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原定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内要完成使得乡镇工作任务倍增,面对各个部门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乡镇基层干部疲于奔命,再加上理县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高山地带生存环境差,河谷地带耕地短缺等条件的影响,乡镇干部感到极大的工作压力。

(2)身心压力大。繁重的工作任务给基层干部带来了深重的身心压力。我们走访6个乡镇政府的办公楼建设都滞后于当地农房、学校和医院建设,干部工作、办公环境较差,基本没有体育健身设施。乡镇工作人员长时间置身于重建第一线,吃住在办公室,难得回家得到家庭的温暖,特别是大部分干部自家也是受灾户,自家住房的重建他们却无暇顾及,有的得不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地震救灾以来,基层干部都没有休过节假日,每天超时工作,高负荷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低质的生活质量,加之对家人的愧疚使得他们面临极大的身心压力。一些基层干部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焦虑、愧疚、孤独、失落、抑郁等不良情绪,需要及时进行干预。

(3)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及困惑:在调研中,被访者具体讲述了他们工作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这主要集中在:民众对干部排斥不理解及其在民众中信誉度过低问题,重建过程中的征地补偿、拆迁问题,政策执行过程中百姓认可难、配合难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的管理、技术问题,干部身心调适问题,基层干部法律法规及专业能力缺乏问题等方面。

3、教育培训需求

尽管重建过程基层干部面临极大压力,但是他们还是对未来充满信心,根据近来工作规划。他们迫切希望得到教育培训支持,这主要包括:

(1)基层管理的政策法规培训;

(2)社区(地区)发展理论、模式及方法培训;

(3)基层管理服务工作的技能技巧培训;

(4)自我缓解压力、疏导心理技能培训;

(5)与发达地区基层干部之间的交流学习;

(6)基层干部通用能力和素质培训;

(7)特定人员培训:例如民政、低保、妇女、计生,以及服务于西部乡村的大学生等;

(8)特定技能培训:例如解决冲突、民事调解、财务管理、村庄规划等。

1、培训时间建议

鉴于理县当前重建工作任务繁重,考虑到工作进度安排,建议将培训时间放在10月底或11月进行,每期10天左右。

2、培训地点建议

为保证受训人员按时、集中、全面得到高质量的培训,调研小组建议将培训地点放在理县以外,九寨沟、成都是可以优先考虑的省内地点。

3、培训对象建议

根据培训方案设计以及调研情况,建议将培训对象定位于县乡基层干部、村居干部两个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建议对两个不同层次的对象分别进行培训。

4、培训方式

鉴于灾区干部目前的身体状况以及身心压力,建议培训与休闲相结合,在课程安排上给学员一些休息时间,在课余安排一些健身娱乐休闲活动,以利于缓解压力,恢复身心健康。

5、培训课程

根据调研结果,干部能力建设培训课程应该包括如下主题:基层法律法规、社区发展与资源开发、基层政府转型(由管理到服务)、心理疏导、政府/民间团体/志愿者的协作、群体需求与服务等。

对于县乡干部增加社会工作服务、危机事件干预、人力与资源管理等;对于村居

干部增加社会工作服务技能、生计重建、文化保护传承等。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

2009年9月2日

附二:

毕业论文的装订顺序及格式

一、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应该包括:

(1)封面(2)衬页(3)摘要(4)关键词(5)目录(提纲)(6)正文(7)参考文献目录(8)致谢(9)附录

二、送审论文装订顺序为:封面、扉页、论文(顺序为: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有的可加目录)、毕业论文教师指导记录表(见附件2)、毕业论文写作过程考核表(见附件3)、毕业论文答辩与评审表(见附件6)、封底。其中,毕业论文答辩情况记录表可另页,也可利用封底上的表格。

具体如下: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小初华文行楷)

毕业论文(50号华文行楷)

题 目:关于____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黑体2号)

名:  张三 (小三、楷体,下同)

号:

x x x x x x x x x x

专 业: 社会工作(民政管理)

入 学 时 间:

2007年秋

指导教师及职称:

李四 副教授

所 在 学 院: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2010年 5月 12 日(小三,黑体)

写 作 提 纲 (3号黑体)

一、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内涵及特征…………………1

二、双重失灵——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适度选择的理论据…………………………………………………………………………3

(一)一国社会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层面上的适度选择………………3

(二)社会保障产品体系不同构成项目层面上的适度选择…………8

(三)社会保障具体保障项目不同环节层面上的适度选择…………9

三、对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11

四、结束语……………………………………………………………16

参考文献…………………………………………………………………17

(4号宋体)

关于____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2号宋体,加粗)

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的两个基本机制。自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诞生以来,在不同国家和一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归根结底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管理、运营过程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之间的不同组合方式和选择机制造成的。正因如此,……(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一、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内涵及特征(三号宋体、加粗)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据一国宪法和法律,以政府作为责任主体,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和作用机制,为本国国民在特殊情况下提供经济福利的国民生活保障和社会稳定系统。它向公民提供各种形式的补贴、津贴,用于补偿公民由于退休、失业、伤残、疾病和生育等原因造成的收入损失。(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二、双重失灵——社会保障中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适度选择的理论依据(三号宋体、加粗)

市场机制存在着“市场失灵”,决定了政府机制必然参与社会保障之中;政府机制存在着“政府失灵”,决定了社会保障中必然需要市场机制的回归,社会保障中“双重失灵”的存在,决定了政府机制与市场机制之间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单向选择关系,需要建立一种扬两者之长(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一)一国社会经济不同发展阶段层面上的适度选择(小三号宋体、加粗)

……(四号宋体)

(二)社会保障产品体系不同构成项目层面上的适度选择(小三号宋体、加粗)

……(四号宋体)

(三)社会保障具体保障项目不同环节层面上的适度选择(小三号宋体、加粗)

……(四号宋体)

三、对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政策建议(三号宋体、加粗)

……(四号宋体)

四、结束语(三号宋体、加粗)

……(四号宋体)

参考文献:(四号宋体、加粗)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刘燕生.社会保障的起源、发展和道路选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3、寇铁军,崔惠玉.社会保障产品属性探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0,(11).

4、[ 美]约瑟夫斯蒂格里茨.政府经济学[m].北京:春秋出版社,1998.

5、周庆国.试论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j].中国行政管理,2001,(10)

6、 ……

社区工作发言材料篇9

  

我国外语教育近年来有了很大发展,但还不能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针对我国中小学外语教育的状况,多次强调要加快外语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以确保更多更好地培养大批外语人才。 

国家教育部根据李岚清同志的指示,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如实行外语教材“一纲多本”;与国外知名出版社合作编写外语教材;引进和借鉴海外优秀外语教材等。1997年下半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了解到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愿意为提高我国英语教学水平作贡献的愿望,同意引进该社为非英语国家编写并正在香港等地使用的英语教材进行改编。国家教育部有关部门领导建议上海、江苏两地分别与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改编上述教材,供我国开放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学校使用,上海改编本为10年制版,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江苏改编本为8年制版,以小学五年级为起点。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认真研究了国家教育部的建议,感到这是建设上海一流外语教育的良好机遇。上海的外语教育特别是英语教育曾经在我国长期领先。1988年开始的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改变了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特别是语法结构、忽视语言交际功能的"结构式"英语教学体系,建立了以提高听、说、读、写交际功能为目标,以语言知识、语法结构为辅助的"结构—功能"体系,几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学生英语水平和交际能力有很明显的提高。再引进牛津教材,将对进一步提高上海的英语教育水平起积极的作用。 

1997年底,市教委和市课改委决定,在第二期课改工程中引进牛津大学出版社在香港部分学校使用的英语教材进行改编,编出一套自小学三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共10年的英语教材,并部署于1999年秋季开学时即在一定范围的中小学进行牛津英语改编本的试验。这样,连同上海一期课改中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编写、现正在本市中小学普遍使用的英语教材,上海便有了两套英语教材。这是市教委和市课改委为实现英语教材多样化,培养多层次、多规格英语人才,全面提高上海英语教学质量的有力举措之一。 

为了解香港原版牛津英语教材的教学情况,以利于教材的改编工作,上海在1998年初选择了本市向阳小学、世界外国语小学、位育初级中学、建青实验学校和市三女中等5所学校进行原版教材的教学试验,以提供第一手资料,供改编组参考。这5校开始试验牛津原版英语教材和本市正在改编牛津英语教材、要实现英语教材多样化的信息,引发了一批区县和中小学向往改革英语教育、提高英语教育质量的极大的积极性。1998年下半年,徐汇、闸北等区在多年实践和较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提出在全区小学一年级试验开设英语活动课的设想,得到市教委支持,市课改委决定进一步引进低年段的牛津英语教材进行改编,供小学一、二年级使用。在一、二年级英语活动课基础上,三年级将仍使用同样教材。预计这些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能力和习惯等将比一、二年级没有英语学习基础的学生要好。由此,上海改编的牛津英语教材又出现了以小学一年级为起点的品种,使上海改编的牛津英语教材形成"一套教材、两个起点"的格局。 

至1999年6月,经过与各区县、学校协商,按"志愿参加,师生同意,领导得力,教师较强"的原则,1999年秋开始的试验学校已经确定。为保证改编教材试验工作的顺利实施,决定由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和牛津大学出版社合作,在上海设立"上海牛津语言教学培训中心",进行师资培训、课题研究和测评研究等项目的合作研究。 

二、牛津英语改编本简介 

牛津大学出版社是在世界英语教材出版方面的几家著名出版社之一。办在香港的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是出版适用于香港及其它地区各年级英语教材的专业出版社。 

上海引进改编的原版本就是牛津大学出版社为香港编写的教材。原版教材中小学合计11册:小学是六年制的《on target》,共6册;初中是《oxford junior english 》, 共3 册;高中是《oxfordcertif icate english》,共2册。改编本将原版本11年的教材作适当压缩处理,改编为10年,供上海等地区的小学三年级起开设英语使用。1999年秋先出版小学一、三年级和初、高中起始年级的第一学期教材。 

牛津英语教材的编写体系为"building blocks "(模块建筑体系),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学,使学生的语言概念、语言实践活动和语言能力在原有的"模块"基础上得到拓宽和加深,持续发展。教材十分重视鼓励学生学习使用规范的英语,在各种情景中积极参与“任务”和“活动”,从而体现语言学习的激励性、工具性和交际性功能。 

这套教材的特点是:(1)趣味性强,生动形象,图文并茂,教学内容时代感强。(2)起步高,容量大,信息多。(3)语言地道,编排科学,复现率高。(4)重视能力培养,尤其是重视以语言为工具,解决专项任务(如调查,采访等)的运用能力。(5)配套齐。除教学参考资料外,还有学生练习册、语法训练册、录音、录像、光盘、挂图等多种辅助教材。(6)地方特色强。根据以上特点,改编本基本上保留了原教材的特色,但对过重的“港味”,如以广东话为基础的人名、地名、图片等,进行了适当的删或改。同时,根据小学、初中、高中的不同年级要求,结合本地情况,增加了儿歌、对话、阅读材料等项目或内容。 

下面分几个年段进行介绍。 

1.小学牛津英语教材(改编本)。 

社区工作发言材料篇10

一、开展角色区域的意义

(一)促进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心理理论”是指幼儿能够意识到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有可能不一样,在此基础上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做出的理解和推测。无论是同伴之间发起的角色扮演,还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的表演游戏,都可以让幼儿体验角色的思想和感情,丰富孩子的交往经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的心理理论发展的水平。

(二)促进幼儿适应社会的能力

每天的集体教学平均到每位幼儿发言的次数有限,因此有一部分幼儿失去了表达交流的机会。但是班级角色区域的创设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足这一遗憾,角色的交流正是大家用语言表达的时机。在角色游戏中,还需要对社会角色的理解、分配与担任,幼儿通过游戏不断地去认识社会角色、理解自己所承担角色的义务与责任,通过尝试不同类别的角色区域游戏,增加幼儿今后对社会的适应性。

二、开展角色区域的策略

(一)大社里“场所”多,巧妙设置兴趣浓

1.设置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区域设置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言语简单,以直觉行动为主,因此小班角色区域应贴近生活环境,如“娃娃家”“小医院”。而中班的幼儿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更频繁,区域的设置可以以他们经常出入的公共场所为依据,如“理发店”“小吃店”,能提高并满足同伴间交往的技能与需求。那么认知能力相对较高的大班幼儿在这方面的需求会更突出,由于对数字的理解更深透,语言交往更通畅,因此可以设置以“价格计算”“物品归类”为主的“超市”“银行”等。

2.区域布局要做到兼顾互动

兼顾互动指的是角色区域与其他区域的整合与互动,提高区域间的兼容性。以中班“烧烤吧”为例,在区域中我们投放了用海绵纸做的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烤串,孩子们都爱不释手。但由于人数的限制,导致很多想参与的孩子无法参与。因此我们在旁边的美工区增加了串烤串,吸引了更多的孩子来做一做,孩子们每次串的时候会问“老板需要串多少”等话语,这样的交流主动而自然,为幼儿创设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二)大社会里“角色”多,培养幼儿意识浓

1.扩展丰富幼儿的生活视野

要想在角色游戏中把各种行业真正地被“玩”起来,幼儿自身需要有相应的角色意识。我们常常呼吁家长要经常带孩子去公共场所看看、玩玩,让幼儿在参观的过程中能最直观地了解这些行业中的设施、工作内容、方法和使用语言。当幼儿对这些行业以及角色们有了了解,那么在游戏的过程中意识性也会逐渐增强,更愿意主动参与。

2. 教师加强适时的角色引导

除了自身的生活体验外,教师适时的介入指导能帮助幼儿理解角色的实际意义。比如在游戏前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谈话,帮助幼儿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理清每个角色的职能,有助于幼儿间的互动更轻松。而教师的角色引导可以出现在游戏中的适时介入,也可以出现在游戏后的恰当评价,这些引导都是帮助幼儿理解角色的含义。

(三)大社会里“物品”多,适时提供效果浓

1. 层次性“物品”的投放

幼儿间的经验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提供“物品”的不同层次性。如有的自理能力较强的小班幼儿会叠被子,有的还只会简单的交流,因此在小班的娃娃家区域中就可以投放布娃娃、奶瓶、被子、小床、衣服等不同层次的材料,有的幼儿可以扮演爸爸用奶瓶给宝宝喂奶,有的可以扮演妈妈整理床铺,不同层次的材料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在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

2. 针对性“物品”的投放

“针对性物品”是基于教师对幼儿游戏时的长时间的观察与了解所采取的下一步措施,在区域中及时投放幼儿所需要的材料,有助于幼儿能顺畅进行之后的角色扮演。如小班“小医院”角色区,起初投放了医生护士的服装,还有针筒、棉花等一些工具,在孩子们能熟练运用这些道具后,我们发现他们扮演医生时会先给病人听诊,量血压,于是我们针对孩子们的需要就行补充,而材料的补充也为孩子们再一次的创造做铺垫。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