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管理范文10篇-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3-11-29 18:09:45

会计电算化管理

会计电算化管理范文篇1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管理系统

一、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意义

会计电算化的出现,是管理实现现代化以及会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展的必然产物。通过实践证明,会计电算化在财务实际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建立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体系,是促进会计电算化向深层次发展,使财务管理工作更趋科学化、合理化的重要保障。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功能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快速提供信息的能力提高会计信息加工的效率,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满意的服务。会计电算化,是管理现代化和会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展的必然产物。通过实践证明,会计电算化在财务实际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1)减轻财会人员劳动强度,提高财会工作效率。

(2)财务工作技术含量增加,促进人员整体素质提高。

(3)查询方便快捷,确保信息准确性。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思路

会计电算化系统要从原来的单纯的会计核算进一步开发成为具有支持管理和决策的高级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所涉及的策略是多方面的,主要思路有如下几点:

(1)摒弃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策略,强调以会计、理财和管理等先进管理技术为主,并与计算机技术良好的融合。会计电算化系统功能要适应先进的管理需要,其关键在于系统开发人员对会计、理财和管理方法和技术有较好的掌握,再使用计算机实现这些方法和技术。因此,在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时,应当考虑信息系统的整体性,不能单纯从会计子系统的目标出发,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的管理职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尽可能利用国外的成功经验,拓展会计电算化系统,以适应于的管理和决策。

(2)打破以管理现状为基本需求,采用以会计、理财、管理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导出的新的需求作为会计电算化系统完善的基本要求。传统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非常强调系统用户的需求,要求系统开发的软件应当适应医院管理现状的需要,这只能简单的把会计系统模式和管理模式做一次移植,采用这样低水平的应用软件,即使装备最先进的计算机设备,也无法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众所周知,我国普遍管理水平低,会计信息系统效率低,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开发出先进的会计电算化系统,才能促使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知识尽快更新,以适应现代化市场竞争的要求。

(3)改进以计算机技术人员为主的习惯,主张以财会人员为电算化系统的主导。会计人员掌握着绝大部分的经济信息,又通晓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因此,应当将精通理财和管理技术的会计人员与计算机专业人员联合起来共同开发会计电算化系统。从目前已实行会计电算化的来看,若是单纯外购的商品化软件或由自身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其实际的运行效率和效果都不令人满意,而且安全性能较差。可以说,没有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开发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很难发挥管理和决策的支持作用的。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

要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功能,提高会计系统的效率,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就必须采取相配套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1)明确系统完善的目标。系统完善的目标是:大大改进会计信息在管理决策中的作用,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管理体制的改革,提高经济效益。原会计电算化仅着眼于减轻会计人员劳动强度和提高会计数据准确度,要想完善这一初始系统,应当:①采用网络联机系统,所有的数据从管理现场收集,及时处理,快速反馈。②实现会计反映和控制一体化。强调扩充控制的功能。③实现会计、财务、管理系统。现代各大部门企业的显著特征是管理一体化,建立集成化信息系统应当以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为基础,完善扩展而成,这样

(2)选择适用的设计技术。会计电算化系统在系统结构设计上应选择流行的模块化、标准化、网络化技术,应当使系统既具有联网实时处理又具有单机批处理的灵活性。在代码、数据结构设计上,采用标准化、统一化格式。在人机界面设计方面,采用联机在线帮助或提示信息,在有限的屏幕中给出多窗口的信息,处理运行时连续给出和操作的提示信息,使信息系统有较好的透明度。在系统数据和信息安全和保密设计上,采用各子系统和重要数据加密和规定必要的使用权限口令,并采用自动备份重要数据的措施,以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3)加强系统完善的管理体制,充分调动系统开发人员的积极性。开发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财会人员和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配合,主动出谋献策。同时分

阶段对开发完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奖惩优劣,充分调动开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要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测试。在评价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同时,应善于发现问题和错误,对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及时解决,完善处理。

综上来看,电算化管理不但要顺应信息化的总趋势,还要突现自身在会计系统中的组织协调作用。电算化不但提高了运算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财务结构的缜密性。因此,我们要不断在工作中吸取经验,以寻求最适合我国电算化管理的道路。

参考资料:

[1]韩斌斌.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05(10).

会计电算化管理范文篇2

【摘要】医院会计电算化的出现,是医院管理现代化和会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展的必然产物。实践证明,会计电算化在医院财务实际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关键词】医院;会计电算化;管理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财会部门核算和反映的经济业务日益增多和复杂,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实现医院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会计核算的重要手段。会计电算化是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是一个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替代部分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由于会计电算化与手工会计相比,在结果的准确性、及时性、处理事物的简易程度、计算速度快慢等方面都有着非常显著的优点。为此,医院要全方位的实现会计电算化。一、医院进行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意义会计电算化能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使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在手工条件下,广大财会人员被繁重的手工记账、报账工作所包围,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好地发挥会计参与管理、决策的职能。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帮助财会人员逐渐摆脱了繁琐的手工操作,不仅提高了会计核算的质量,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由于电子计算机运行的速度快,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使财会人员有时间、有精力、有条件参与医院管理与决策,为提高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医院会计电算化的出现,是医院管理现代化和会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展的必然产物。通过实践证明,会计电算化在医院财务实际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的确是不容忽视的。建立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体系,是促进医院会计电算化向深层次发展,使财务管理工作更趋科学化、合理化的重要保障。医院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功能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快速提供信息的能力,提高会计信息加工的效率,为管理和决策提供高效的服务。二、当前医院实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一)对医院会计电算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我国财政部明确规定到2010年,全国要有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但有些地区医院,目前会计电算化开展的程度非常低,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领导存在“重硬轻软”的思想,即重视对硬件的投资而忽视对软件的投入。(二)医院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中,各职能子系统相互独立而缺乏整合性会计电算化开展较早的医院,其收费、物资购销、工资发放、会计核算、人事管理等分别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电算化体系。但各职能子系统相互独立,导致各核算单位的硬件重复配置,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三)数据保密性和安全性差,存在许多安全隐患目前,我国医院会计电算化面临以下风险:一是实际操作中存在风险。主要表现在制订措施不全或缺乏有效监督,导致玩忽职守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计算机维护过程中存在风险,如缺乏必要的防病毒意识和措施,对利用计算机犯罪知之甚少,缺乏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三是会计档案形成和保管过程中存在风险,如没有及时备份、或备份数据没有定期检查,凭证、账簿没有及时打印等。(四)缺乏电算化管理制度目前,不少医院没有严密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运行,在管理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网上泄密和网上黑客的恶意攻击是面临的首要问题;同时由于基础工作薄弱,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电算化管理也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手工与计算机并行时间过长,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三、加强完善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的具体措施(一)提高医院领导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医院领导要充分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项需要长期的不断投入和支持的软件工程,并不是有钱、有软件就行了,而是要在符合医院经济运行规律的条件下,有医院领导的直接参与,全院职工的积极配合和病人的理解,整项工程才能够得以顺利地进行。[1][2][][](二)进一步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将其作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子系统首先,根据当前工作的要求,重点解决会计电算化的主核算系统与工资核算、住房公积金核算、物资管理和部门核算系统的匹配,同时,还要针对医院的特点建立一个附属子系统来辅助全局管理。其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设必须纳入医院管理信息建设的统一规划,作为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完善、满足自身系统的功能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同时,还要保证与医院部门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力求数据一方输入、多方共享,在硬件网络上与其他部门的管理系统共享一个网络平台。只有这样,才能使电算化系统协调有效地运行,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为加强医院内部的管理控制提供便利条件。(三)完善会计电算化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内部使用管理规章制度,保证系统的安全、可靠、准确。1.加强操作程序控制。操作规程应明确职责、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并形成一套电算化系统文件。如规定交接班手续和登记运行日志;规定数据备份及机器的使用规范;规定软盘专用以防病毒感染;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硬件故障要及时进行故障分析并做好记录;及时维护,保证软件系统的适应性和完善性。2.原始数据输入稽核控制。电子原始数据必须经不同人员审核和确认,再利用模块自动生成电子记账凭证,自动形成后的电子记账凭证不允许任何人修改。3.加强操作人员授权控制。会计软件正式投入使用后,对各类人员制定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健全授权规章。如规定系统开发人员和维护人员不能兼任系统操作员和管理人员,各种工作岗位的操作员须经系统管理员授权,以独立的密码注册登陆,并设定相应的工作权限,信息数据在服务器上自动备份,内部财务信息按权限访问浏览,数据更改受各种牵制,系统管理员不得滥用职权等,实现职权分离,避免失控及舞弊现象发生。4.监控与操作进行分离,实现系统内部的有效制约。网络环境下处理会计信息,在内部可设会计操作与信息监控两个岗位,对每一笔业务同时进行多方备份。当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时,其操作与数据也被同步记录在监控人员的机器上,由监控人员进行即时或定期审查,一旦出现数据不一致,即刻进行深入调查。这就明确了岗位划分,实现了有效制约。5.加强系统安全控制。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是指采用各种方法保护数据和计算机程序,以防数据泄密、更改或破坏。主要包括: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出机房;不准将外来软盘带进机房;作好数据备份;数据存储与处理相分离;编程及软件维护人员不得随意接触计算机系统。由于会计的“无纸化”,数据修改无痕迹,应完善上机操作日志,防止会计人员滥用职权,造成损失。(四)加强安全保密制度的建设和执行1.建立严格的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及时备份数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容易被忽视,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时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性。在保存这些档案时应远离磁场,注意防潮、防尘等。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按时清理磁盘备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过期数据清除。除了备份之外,还应收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型号、存储空间的大小、外部设备的配套类型等计算机操作系统信息。2.实行必要的内部控制。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从电算化软件的设计入手,增加软件本身的限制功能,强化审计线索制,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增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为提高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应采用一些措施,例如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存储通讯、身份认证、授权等。(五)加强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素质电算化系统在运行前就要对使用该系统有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对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减少系统运行后的差错。外购的商品化软件应要求软件制作公司提供足够的培训时间。系统运行前对有关人员的培训,不仅局限于系统的操作,还包括系统投入运行后新的内部控制制度、新的凭证流转程序及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进一步利用和分析的前景等。总之,尽快实现医院会计电算化就是使会计核算、会计管理手段现代化,也是进一步深化会计制度改革,充分发挥会计管理职能的重要保证。建立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体系,是促进医院会计电算化向深层次发展,使医院财务管理工作更趋科学化、合理化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1]谢兰.关于加强医院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探讨[j].当代经理人,2006,(12).[2]刘德芝,王小平,代文惠.浅议医院会计电算化应用[j].现代经济,2007,(6).[3]于晨光,刘志霞.对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的探讨[j].医院管理,2003,(6).

会计电算化管理范文篇3

【论文摘要】保证会计资料的、合法、完整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也是财务管理工作者的基本职责,当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信息的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会计核算方式的重大革新,会计电算化己占到国民经济核算比重的一大部分,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健康发展,是确保电算化会计信息合法、完整的基础,也为推动企业向更高一级的企业管理信息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1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历程

我国会计电算化总体来说:纵向比较,发展较快,因为我国的电算化起点较高;与横向比较,差距较大,因为我国的会计人员素质较低,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会计基础工作较落后。我国电算化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那时到现在,可分为4个阶段:

1.1尝试阶段(1979年至1983年)

1979年财政部拨款用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电算化试点工作为起点,我国正式步入会计电算化的历程。1981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与长春一汽召开了专题总结会,会上正式提出了会计电算化这一概念。这个阶段主要特点为少数单位开展的单项业务电算化,最常见的是工资和固定资产核算的电算化,处于对电算化的试验探索期,随着应用的逐步开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电算化的重要性。

1.2自发发展阶段(1983年至1987年)

经过前一段时期的探索,很多单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相关部门的领导下,我国掀起了学习和使用计算机的热潮。计算机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会计电算化的开展有了客观上的基础。推动了电算化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主管部门领导认识到了会计电算化的意义,组织本系统内部技术力量,进行财务软件的自行开发工作,许多单位也采取委托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开发的方式,开发出许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软件。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出现了喜人的局面。但这段时间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脱账率很低,一些单位在采用电算化运行一段时间后,效果不理想,又回到手工状态;有些单位长期不能脱账,增加了会计工作人员负担。

1.3商品化阶段(1987年至1996年)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会计软件开发与销售和服务的公司。如最早通过财政部评审的先锋公司,以及后来的用友,金蝶、万能、安易等软件公司,其中用友公司从一开始就确立了面向普通财务人员提供实用、先进的技术,开发的软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靠性,近十年来一直位于应用软件公司的首位。

1.4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阶段(1996年至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经济管理要求的提高,以记账、算账、报账为主要内容的财务会计软件难以满足管理上的需求,各单位需要加强会计在管理中的作用,对事前预测、决策,事中规划、控制,事后核算和分析的“管理型”会计软件需求增加,以适应市场经济下管理的要求。

2我国会计电算化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

电算化的实施,是电算化在财务工作中应用的第一步,对以后电算化的逐步推广,确立电算化在财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建立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牵制,防止用计算机窃取财务机密,进行经济犯罪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购买商品化软件的企业,电算化的实施由软件公司负责,由于软件公司在这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所以出现的问题较少,即使出现,软件公司也会解决。自行开发财务软件,要求对软件的开发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并进行适当的分工,当前自行开发软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2.1认为实施会计电算化的过程就是编程序的过程

这一错误认识会导致将会计电算化看得过于简单,忽视了会计电算化的分析、决算和规划等工作,往往造成一些不该上的项目上马,去实现与企业现有条件不相符的项目;同时,由于忽视了事前的规划、分析和决策等工作,往往使得建立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满足不了使用单位的要求,不能投入使用,或者暂时满足了使用单位的要求,但由于可维护性差,单位内外部的条件一旦变化,系统的使用不得不终止,这不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还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声誉。这种认识在实际中表现为:开发软件时急于进入编程阶段,开发出来的软件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差,文档资料严重缺乏。

2.2人员分工不合理

正如同要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就必须对会计人员进行合理的职位设置一样,软件开发也要求对开发人员进行合理的职责设计,而由于财务主管人员常常没有开发过电算化的软件,对这一点不了解,使得程序的设计,从机构设置上就不能保证生产出合格的软件。

3对策分析

对于决定自行开发的企业,首先应确立一个开发组。建立机构时应考虑:

3.1计算机开发与财务人员的分离

在计算机开发过程中,计算机专业人员要和财务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但要分工明确,不能身兼二职,否则不利于检查与核对资产实物和账面记录

3.2计算机人员之间职能分离

由于系统开发人员包括系统分析、操作、测试和管理人员,他们都是可以直接接触到系统的人员。因此内部控制制度还应确保这些人员间的平衡。由于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系统的特点,即有自身的生命周期,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可将电算化的开发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3.3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包括可行性分析。如有可能,再进行进一步分析,经过多方论证后才可以进行设计,如果未进行可行性分析就设计,假若系统不成功,或改造成本过大,将造成极大浪费。

3.4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一定要在系统分析人员与财务及相关部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才可以进行开发,并在每一个环节都能与用户及时联系,保证设计过程的顺利实施,及时解决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系统设计还包括系统的测试,其中包括对系统正确性、可靠性、安全性、实用性、可维护性、灵活性、可移植性等方面进行测试。对新程序进行测试,要由审计人员,财务人员和计算机测试人员分别进行,得出测试结果。因为他们的测试侧重点是不一样的。

3.5系统实施

就是将电算化软件具体运用到财务工作中,并替代手工操作。包括输入控制、处理控制、输出控制和日常维护。

①输入控制。计算机使系统中的数据量大,有效的输入控制可以使错误的数据输入比较容易地发现,并及时纠正。

②处理控制。处理多为程序控制,一般由程序设计和数据库流程设计来保证〕

③输出控制。包括对输出结果的正确性进行检查,防止泄密:对输出的及时性和传递的准确性进行检查。

④日常维护。包括数据备份制度,电源,打印,磁盘管理等等。

4结论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电算化会计体系,要有完善的法规、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良好信誉的财务软件公司,大量符合法人治理结构的现代企业,为数众多的讲职业道德、通晓会计和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从业人员。

参考文献:

[1]电算化会计.周国钢.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2]计算机会计学.李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2001.

会计电算化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措施

一、当前会计电算化管理中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普遍存在的较低的人员素质,使会计软件的许多功能得不到充分利用,更谈不上根据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二次开发,从而使会计软件中固有的一些内部控制措施得不到落实。

(二)通用会计软件安全控制功能不完善

1.软件安全性与保密性差

作为财务软件的加密,目前主要是对软件系统而言,财务软件公司只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防止盗版,但对用户会计数据保密性、安全性涉及不多【2】。另外,数据库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可以很方便的从外部打开修改。

2.各核算模块缺乏衔接致使内部控制难度大

总账、固定资产、工资等模块间数据不能顺利地相互传递,以实现自动转账、相关查询等功能,不能做到“无缝连接”,因此也就无法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数据处理上的先进性。

3.已有的功能不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

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存贮在磁性介质中的会计信息有被篡改而不留下痕迹的特点。同时,商品化会计软件设置了一些不应有的功能,使不少必要的程序控制失效。这不仅会误导会计人员的思想认识,甚至会造成一些不应有的依赖习惯。更为严重的是,软件的不规范之处还给不法之徒提供作案机会。

(三)电算化会计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1.职责分离执行不力

实施电算化会计后,企业财务处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仍与手工模式下相同,只是增加了系统维护人员岗位,没有制定新的岗位责任制度。虽然通过设定密码的方式实现了操作权限控制,但由于职责不明确,从而使越权操作成为可能。

2.操作过程中存在风险

由于没有制订相应的控制措施和缺少监督,没有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接触电算化系统,对于玩忽职守的情况,难以明确追究相应的责任。

3.维护过程中存在风险

系统日常维护主要解决在日常操作中计算机硬件、软件一些简单故障。企业在对系统日常维护过程中,常常是出了问题就由工作人员直接通知维护人员进行维护,没有严格的申报和测试验收制度,维护过程也不做相应记录。

(四)缺乏电算化内部审计监督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措施。内部审计人员应对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管理及控制制度进行研究和评价,指出其薄弱环节,提出改善意见,促使被审单位(部门)加强电算化会计系统的管理和控制。【6】但是,该学院对于电算化会计系统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

二、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提高电算化会计人员素质水平

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素质。会计电算化给会计工作增添了新内容,从各方面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

(二)加强软件使用与管理

1.建立电算化操作控制制度

明确规定上机操作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对操作密码要严格管理,指定专人定期更换密码,杜绝未经授权人员操作会计软件;预防已输入计算机的凭证和记账凭证等会计数据未经审核而登记机内账簿;操作人员离开机房前,应执行相应命令退出会计软件;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由专人保存必要的上机操作记录,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内容、故障情况等内容。

2.建立计算机管理制度

保证机房设备安全和计算机正常运行是进行电算化会计的前提条件,要经常对有关设备进行保养,保持机房和设备的整洁,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确保会计数据和会计软件的安全保密,防止对数据和软件的非法修改和删除;在软件修改、升级版和硬件更换过程中,要保证实际会计数据的连续和安全,并由有关人员进行监督;健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出现故障时进行排除的管理措施,保证会计数据的完整性。

3.完善内部控制基础工作

(1)岗位设置。

防范和杜绝经过电算化会计软件舞弊方式的最佳方法就是设计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根据电算化会计系统的业务要求,电算化后的会计岗位分为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化会计岗位

(2)权限管理。

权限管理包括权限分配和用户名/密码管理两个方面,前者决定相应用户对会计数据具有哪些操作权,而后者则保证了用户和权限的对应关系。在分工时,应做到相互牵制、相互制约,职权分离,有效地限制和及时发现错误违法行为,从而防止出现舞弊和欺诈。

(3)岗位轮换制。

对设置的各个岗位,我们还应建立权限控制制度,用密码加以控制,防止非法操作和越权操作,防止财务机密外流,确保会计数据的安全、准确、可靠。密码应由电算化主管统一管理。在实施电算化会计过程中,根据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和本单位的工作需要,参照对电算化会计岗位的描述设立必要的工作岗位基本会计岗位和电算会计岗位,在保证会计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交叉设置,各岗位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内部会计规范——基本规范(试行)》,2008年9月

会计电算化管理范文篇5

关键词: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

我国财政部明确规定,到2010年,全国要有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物的简称,是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实现报账、记账、算账、查账以及部分需要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判断乃至提供决策的过程。通过近几年的普及,我国许多医疗机构的财务部门都使用了财务软件,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这使医院的财务管理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适应了社会的需要,为医院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一、医院进行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意义

会计电算化能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使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在手工条件下,广大财会人员被繁重的手工记账、报账工作所包围,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更好地发挥会计参与管理、决策的职能。会计电算化的出现,帮助财会人员逐渐摆脱了繁琐的手工操作,不仅提高了会计核算的质量,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由于电子计算机运行的速度快,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使财会人员有时间、有精力、有条件参与医院管理与决策,为提高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医院会计电算化的出现,是医院管理现代化和会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展的必然产物。通过实践证明,会计电算化在医院财务实际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建立和完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体系,是促进医院会计电算化向深层次发展,使财务管理工作更趋科学化、合理化的重要保障。医院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功能的目的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快速提供信息的能力提高会计信息加工的效率,为管理和决策提供满意的服务。

二、加强医院会计电算化管理的思路

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要从原来的单纯的会计核算进一步开发成为具有支持管理和决策的高级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所涉及的策略是多方面的,主要思路有如下几点:

(1)摒弃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策略,强调以会计、理财和管理等先进管理技术为主,并与计算机技术良好的融合。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功能要适应先进的医院管理需要,其关键在于系统开发人员对会计、理财和管理方法和技术有较好的掌握,再使用计算机实现这些方法和技术。因此,在完善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时,应当考虑医院信息系统的整体性,不能单纯从会计子系统的目标出发,应当充分考虑到不同的管理职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并尽可能利用国外的成功经验,拓展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以适应于医院的管理和决策。

(2)打破以医院管理现状为基本需求,采用以会计、理财、管理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导出的新的需求作为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完善的基本要求。传统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非常强调系统用户的需求,要求系统开发的软件应当适应医院管理现状的需要,这只能简单的把会计系统模式和管理模式做一次移植,采用这样低水平的应用软件,即使装备最先进的计算机设备,也无法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众所周知,我国医院普遍管理水平低,会计信息系统效率低,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因此,必须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开发出先进的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才能促使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知识尽快更新,以适应现代化医疗市场竞争的要求。

(3)改进以计算机技术人员为主的习惯,主张以医院财会人员为电算化系统的主导。会计人员在医院中掌握着绝大部分的经济信息,又通晓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因此,应当将精通理财和管理技术的医院会计人员与计算机专业人员联合起来共同开发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从目前已实行医院会计电算化的医院来看,若是单纯外购的商品化软件或由医院自身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的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其实际的运行效率和效果都不令人满意,而且安全性能较差。可以说,没有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开发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是很难发挥管理和决策的支持作用的。

三、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

要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功能,提高会计系统的效率,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就必须采取相配套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1)明确系统完善的目标。系统完善的目标是:大大改进医院的会计信息在管理决策中的作用,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提高经济效益。原会计电算化仅着眼于减轻会计人员劳动强度和提高会计数据准确度,要想完善这一初始系统,应当:①采用网络联机系统,所有的数据从管理现场收集,及时处理,快速反馈。②实现会计反映和控制一体化。强调扩充控制的功能。③实现会计、财务、管理系统。现代医院的显著特征是管理一体化,建立集成化信息系统应当以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为基础,完善扩展而成,这样可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2)选择适用的设计技术。医院会计电算化系统在系统结构设计上应选择流行的模块化、标准化、网络化技术,应当使系统既具有联网实时处理又具有单机批处理的灵活性。在代码、数据结构设计上,采用标准化、统一化格式。在人机界面设计方面,采用联机在线帮助或提示信息,在有限的屏幕中给出多窗口的信息,处理运行时连续给出和操作的提示信息,使信息系统有较好的透明度。在系统数据和信息安全和保密设计上,采用各子系统和重要数据加密和规定必要的使用权限口令,并采用自动备份重要数据的措施,以确保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3)加强系统完善的管理体制,充分调动系统开发人员的积极性。开发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医院财会人员和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配合,主动出谋献策。同时分

阶段对开发完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奖惩优劣,充分调动开发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要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对会计电算化系统进行测试。在评价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同时,应善于发现问题和错误,对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及时解决,完善处理。

参考资料:

[1]韩斌斌.医院会计电算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05(10).

会计电算化管理范文篇6

一、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原理

会计电算化是将繁琐、单调、机械性较强的会计核算工作交由计算机进行处理,提高会计核算与物资管理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工作效率,减轻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使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和繁琐的核算事务中摆脱出来,更好地参与单位的经营决策,加强财务管理。使财务管理工作电算化,将会计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提供宏观管理所必需的决策数据是现代化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会计电算化是管理现代化和会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展的必然,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在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基础上,提高数据分析处理的自动化和科学化是财会工作向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前提。

会计电算化是把系统工程、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科学与会计理论和方法融为一体,通过货币计量信息和其它有关信息的输入、存储、运算和输出,运用最新科技成果,以现代机器工作取代手工操作,实现会计工作方式的变革和人的解放,提供计划和控制经济过程需要的会计信息。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必然趋势,是现代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它在经济管理工作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会计电算化事业,也是深化会计改革,进一步提高治黄事业会计工作水平的迫切要求。

二、会计电算化在我局中的实际应用

我局是1998年11月由黄委会组织的第一批会计电算化试点单位,经省局、黄委会会计电算化验收领导小组实际验收与测验率先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实行的会计电算化。

自1998年11月份我局参加黄委会计电算化试点以来,会计电算化的高速、快捷、方便等特性已通过四年的会计决算及季报、月报、数据的查询、提取与手工记帐的差别越来越明显的突出起来。充分利用用友会计电算化软件(我局会计电算化试点安装的是黄委统一配置的用友软件公司提供的会计电算化程序)所提供的总帐、工资、固定资产、ufo报表功能,极大的提高了会计数据的统计、数据共享、汇总效率与精确度。

三、会计电算化的操作与管理

通过四年半的会计电算化的试点与程序运行,深刻体会到要使整个系统能高效、稳定、安全地运行起来,避免因误操作而导致数据失真和丢失,保证发生故障时能及时发现、纠正,同时保证会计电算化信息资源的正确性、完整性和连续性,达到尽早甩脱手工帐,完全实现电算化之目的,不但要多方面练习与操作、尽快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熟悉会计电算化程序运行的过程,还要确保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必须严格按照计算机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去做,以免出现大的错误。

上机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各自的权限进行操作,不得越权,为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上机人员操作完毕后,必须退出系统;应及时作好各自的备份工作,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不能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和进行各种非法拷贝工作,以防病毒传入;未经批准,不能使用格式化和删除等dos命令;严禁在微机内安装或运行游戏软件。

为更好地完成系统维护任务,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故障发生原因、地点、时间以及处理方法和处理结果等情况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制定:1、所有上机操作人员必须详细登记上机操作情况,要求填写日期、操作员姓名、操作内容、运行时间和运行情况。2、操作过程中若没有问题则应在运行情况栏填写运行正常字样,若有问题则应及时登记记录,并向系统管理员报告。3、系统维护员在维护过程中发现的异常现象和处理方法、处理结果都应有明确记载。对于严重或重大运行故障,除按规定登记外还须另外填写运行故障报告单,并向系统管理员汇报。4、操作记录每月装订成册,日常由档案管理员妥善保管,年终整理归档。5、要真实完整地填写操作记录。对发生问题不登记者,将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按有关制度予以处理。

上报主管部门的会计报表,根据主管部门要求的格式上报。内部会计报表,根据主管领导要求来设定。对内部基层部门上报的会计报表格式也要由主管领导统一规定,一经确定不允许轻易变动。严格遵循报表处理程序。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的会计报表,与帐簿数据必须衔接一致。存贮在硬盘上的会计报表数据必须建立软盘备份,备份次数每月不得少于一次。做备份前要填写《备份数据登记簿》。每月的会计报表必须以书面形式打印出来,并经主管领导审阅签字或盖章。每月的会计报表必须以软盘和书面两种形式并存,软盘会计报表和书面会计报表的数据必须一致。每年年终时,必须将全年会计报表数据(包括备份软盘和打印书面报表)统一整理,转档案管理员办理存档手续。根据会计电算化程序运行的特点还应健全相应的系统维护与管理制度:

(一)、对系统维护的任务

1、实施对系统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在系统发生故障时,排除故障和恢复运行;

3、根据电算化工作实际需要,提出系统扩充报告,上报主管领导;

4、在系统扩充时负责安装、调试,直至运行正常;

5、在系统环境发生变化时,随时做好适应性的维护工作。

(二)、对硬件系统的维护

1、硬件设备的管理:会计电算化专用硬件设备由财经科统一管理和使用,其他部门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确需使用时必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并确认不影响会计电算化之正常工作,必须进行操作登记,并在上机登记表上注明批准人姓名、批准时间等事项。会计电算化硬件设备专门用于运行帐务处理系统、报表处理系统和其它会计事务处理软件。任何人不得用于对外服务。为保证硬件安全,不得带电拔插任何接口线路及打印电缆、显示器连接线等。

2、硬件设备的维护:会计电算化硬件设备的维护工作由系统维护员负责进行,一般维护工作需填写《系统维护登记表》,大的硬件维护还需做系统维护报告,报系统管理员。会计科目不得随意改动、增删,在每年年初,由会计主管批准并授权有关人员进行一次性改动,原则上年中不许改动、增删会计科目,确需变动的要经主管领导批准,并作相应的并帐、分帐、撤帐等处理。

(三)、对会计软件的升级

应经主管领导批准,由系统管理员组织,系统维护员具体实施,并编写升级报告,形成文档进入档案。

(四)、对会计软件的管理

1、会计软件的升级与更换,必须统一规划、以地(市)局为单位统一管理,不得随意更换或处理。财务处在获得会计软件的同时,必须做软盘备份,并分别存放在档案室、机房和财务处的专用铁柜内,存放在档案室的备份软件由档案管理员管理,存放在其它两处的备份软件由数据管理员统一保管。

2、运行中的会计软件必须安装在计算机硬盘上,一般情况下不得重新安装。

(五)、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电算化会计档案是电算化会计活动的产物,又是电算化会计活动的客观表现,在经济活动中具有史料和查证作用。所以加强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电算化会计工作连续进行的保证;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数据安全完整的保证;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因此必须做好:会计凭证的收集和整理、会计帐簿的收集和整理、会计报表的收集和整理、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文档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磁盘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会计电算化管理范文篇7

[摘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方向,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会计电算化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远程操作控制和移动办公让互联时代会计电算化的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文章从互联网角度对会计电算化的操作管理进行研究分析,以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效率、管理水平和安全等级。[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互联网;操作管理;电子数字证书一、互联时代会计电算化发展和风险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会计电算化结合先进技术的优势,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为单位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更全面可靠的数据。手工工作环境下的会计内部控制原则是:权力分隔、合理分管、审批稽核、责任明确、凭证控制、例行核对、签名控制。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控制原则是:授权控制,根据口令取得相应权力,在会计电算化系统里处理授权范围内的业务。内部控制形式由制度控制转变为制度控制和程序软件控制。互联时代会计电算化打破了地域和时空的界限,会计操作人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会计软件操作和管理,甚至在无线条件下进行操作应用。会计电算化的这种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使会计操作管理造成极大困难。会计电算化的内部管理控制已经从有形的签字控制转变为无形的授权口令和电子签名,输出形式从原来的手工簿记到软件备份与机器打印,管理程序和制度都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互联时代会计电算化风险既来自单位内部,如管理控制不规范,产生数据差错,数据丢失的可能;又来自外部,网络“黑客”无处不在,计算机病毒大量存在,只要与网络相连,就很难避免受到侵害。会计系统数据存在被非法修改、越权操作的可能,会计资料可能泄漏。引起单位资源的严重损失。二、会计电算化软件目前国内所使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以国产商用软件为主,国内的财务软件主力供应商有用友、金蝶、金算盘等。国外财务软件很少国内使用。只有外资企业使用,如sap在较大型的合资企业才会使用。大部分单位的财务会计软件以核算型的会计软件为主,主要由财务会计部门进行购买和使用。但现在许多大型企业和单位都采用电子商务和政务管理模式,如erp(enterpriseresorveplan)得到广泛应用,会计核算是其中的很小部分。管理型财务软件才能适应互联网的发展,功能已大大扩展。会计电算化使会计从烦琐、单调、机械、效率低下的核算工作变成计算机方式下的高效、简单、全面的信息处理和决策辅助工作。因此,会计人员除了要掌握会计知识的基本能力外,更要掌握计算机硬件知识以及网络技术知识。(一)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来源及使用条件目前,会计电算化软件来源有两种:单位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和由专业软件公司开发的商用会计软件。单位自行开发的会计软件必须进行系统性测试,其功能模块要与会计法律法规的规范相适应,要运行稳定,并保证其会计核算数据处理正确,核算符合国家财务会计制度。商用会计软件必须通过财政部门的评审,并取得合格证书。有些会计软件只适合在单台计算机上使用,但目前大部分的会计软件都可以在多台计算机上联网使用,而且能在网络条件下进行远程操作和控制。因此,会计软件的商业秘密就显得格外重要,操作管理既要能使会计人员便于操作,又要防止无关人员进行窃取和篡改资料。这要求在会计软件的开发设计中进行必要的密码防护,更重要的是应用中进行适当和安全的操作管理控制,完善管理控制制度。单个操作人员不能使用太多的功能,并设置多重密码保护。(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功能及特征会计电算化软件从功能上分为核算型财务软件和管理型财务软件。随着会计电算化发展和企业管理要求的逐步提高,只能进行记账、结账和报账的核算型财务软件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因此,结合财务会计核算和企业管理系统的管理型财务软件(包括erp软件)已逐步取代核算型财务软件,成为主流的会计电算化软件。核算型财务软件的特征主要是解决基本会计核算问题,只能进行事后记账、结账和报账。管理型财务软件的特征是在解决会计核算问题的同时进行全面的预测、计划、控制、分析和决策,集合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与价值流的全面管理功能。三、会计电算化人才(一)会计电算化人员的知识面要求在会计电算化时代,财务会计人员除了应具备基础会计知识,掌握会计法律法规、国家的财务会计制度外,还要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相关技术。互联时代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应该是复合型人才,明显比手工会计时代要掌握的知识多,甚至要掌握企业管理方面知识,并要具有国际视野。从目前财务会计人员的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发现,财务会计人员以女性为主,学历以本科以下为主,职称以会计师及以下为主。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必须对现有会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知识面拓宽,重点进行计算机知识培训,包括计算机硬件知识和互联网技术的掌握,以解决电脑及网络出现故障时无法进行工作的问题。(二)会计电算化人员专业结构要求传统的财务会计部门的人员,主要是财务会计专业毕业生或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而会计电算化时代的财务会计部门人员的专业要求有会计、法律、电子、计算机、软件开发、网络应用等。但财务会计部门人员占单位总人数只能在一定比例范围内,不可能每个专业的人员都安排。所以只能以现有财会人员进行知识补充,进行计算机和网络知识的系统学习,结合岗位工作需要,再适当招聘个别综合知识全面的毕业生或在职人员,以完善财务部门人员专业知识结构,适应互联时代会计电算化的知识和技能要求。[1][2][][]四、互联时代会计电算化硬件设备、软件及操作环境(一)硬件设备要求要满足互联时代的会计电算化要求,首先在硬件配置上要能满足会计电算化软件所要求的计算机硬件最低配置,特别是服务器要求要运行稳定的产品,网络工作站最理想的是用主流的计算机型号,在性价比方面达到最优,其次要满足互联网的上网要求,而且要配置上网的其他辅助设备,如网卡、集线器、ups电源、打印机。如目前的计算机基本配置为cpu为2.4g双核,2g的内存,硬盘240g。dvd—rom等。(二)软件要求除会计电算化软件外,还要有服务器软件,如sqlserver2000,操作系统软件,办公软件,ie软件,杀毒软件,防火墙软件,文字输入法软件,打印软件等。这些软件要求用正版软件,以避免系统运行出现故障。(三)会计电算化操作环境在会计电算化的运行中,操作环境要能保障系统安全、正确地运行,其中包括机房环境和网络环境。机房环境要保证与外部相对隔离,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保持机房的恒温恒湿,保持机房整洁,适当通风、防火、防尘、防鼠、防虫。隔绝各种干扰源,设置防雷、防强磁场设施,保证供电正常。网络环境要求与内部局域网相联,如要进行远程控制,还必须通过集团网或通过互联网相通,最好采用加密技术管理,防止数据泄漏或被非法操作,并使用防火墙和杀毒软件,使用电子数字证书,设置多重有效密码。五、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一)会计电算化岗位设置1硬件维护员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硬件包括电脑主机、显示器、打印机、网卡、集线器、电源等。硬件维护人员要保证会计电算化硬件设备的正常运作,要求具备丰富的计算机知识,能快速诊断硬件的普通故障并进行相应处理,保证硬件的正常工作环境条件。2网络员互联网时代,网络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离开网络可能在工作中是无法想象的,就好像是人失去了神经。网络的正常连接保证了各个岗位的工作成果的共享,同时网络员还要保证局域网的安全,预防非法用户进人,对“黑客”攻击进行防御,防止非法修改会计电算化数据。3软件维护员软件维护员负责系统软件和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安装和调试,保证软件正常运行,管理数据库,排除会计软件发生的功能性错误,并进行修复,防止其他人员对数据库进行直接操作。4系统管理员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员是最关键的岗位,要求具备计算机知识、熟悉财务会计工作和丰富的财务会计管理经验。要负责会计电算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制定会计电算化日常管理制度,建立本单位的会计电算化体系和核算方式,进行会计科目的设置,对上机人员进行权限设置,对系统密码进行设置。5系统操作员由系统管理员进行授权,有权对会计电算化的部分功能进行操作。输入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会计数据,输出记账凭证、会计账簿、报表,并进行会计数据备份。要求具备会计基本知识、计算机知识和具有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能力。可以一岗一人,一岗多人,也可以多岗一人。根据单位的业务量而定,但输入人员不能同时兼任审核人员。6数据审核员负责对输入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数据(包括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进行审核,操作会计核算软件登记机内账簿,对打印输出的账簿、报表进行确认。包括合法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审核。审核员可以由专职人员担任,也可由系统管理员兼任。7系统分析员针对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对系统的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会计电算化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使会计电算化系统和单位其他管理系统相结合,发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整体功能。8电算审查员负责监督计算机及会计软件的运行,防止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可由会计审核人员兼任,也可单独设立专职人员。9会计电算化档案员负责保管会计电算化财务成果信息,包括纸质凭证、账本、报表,也包括以磁盘、磁带、激光盘等形式存储的程序文件和数据文件。对磁盘化会计档案应复制三份,分不同地点妥善存放,防止被盗、被磁化,并注意防火、防辐射。(二)会计电算化岗位授权和控制互联时代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处于完全开放状态,远程操作功能虽然为单位的管理提供了方面,但由此带来的风险也非常高,使会计电算化系统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岗位授权和控制非常关键,制度要求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必须取得财政部门的上岗资格。会计电算化岗位授权既要有利于各岗位的工作相互协调,又要保证会计不相容业务的互相牵制原则,每一步骤都要有控制和监督,类似手工会计,下一步骤对上一步骤要有复核和检查的功能,防止错误多重发生。1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单位要制订完善的操作管理制度,把每个操作人员的操作内容进行具体化,对每个操作人员的权限进行设定,除此之外还要对操作密码的管理、非法操作的防范措施、审核流程管理、登记账簿管理、系统操作日志管理等进行明确。2会计电算化岗位授权由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员对各操作员的权限进行指定,系统操作员包括数据录入员、输出操作员、专项模块操作员、报表系统操作员等。审核人员应单独设立,不能兼任上述操作人员。系统管理员由主管领导授权,主管领导由软件管理员授予查询功能和系统管理员授权功能。3会计电算化控制对系统操作员设立操作监督员,使操作员的操作在有效的监督下,防止越权操作引起的数据差错和数据丢失。引入电子商务的数字证书,在会计软件中设定操作员数字证书,即使在网络上应用也不容易被非法入侵。设立自动备份功能。服务器上数据与系统管理员的工作站进行实时数据备份。操作日志也备份到系统管理员和主管领导的电脑中,以方便了解系统的运作情况。会计电算化工作岗位禁止非授权人员操作,操作人员必须填写纸质操作日志记录,配合计算机机器操作日志。定期进行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审计,及时发现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及时解决。4网络时代的会计电算化应用实例某单位财务部门共有8位财务人员,在同一办公楼的同一层有4间办公室,共有8台联想电脑,配置一般,1台联想万全服务器,使用用友8.60版财务软件,共设8个许可。使用100m的局域网进行内部会计电算化网络连接,工作站与外网相连。软硬件设备清单见表1:单位已制订《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度》《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会计电算化硬件、软件管理及使用制度》《单位网络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设立系统管理员1名,系统操作员7名,审核员由系统管理员兼任,硬件管理员和网络员由单位信息室人员兼任,软件维护员由用友软件服务人员兼任,电算审查员由单位财务主管领导兼任,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员由单位档案室人员兼任,软件分析员由系统管理员兼任。各操作人员由系统管理进行授权,设3个会计岗位人员,被授予凭证录入、记账、结账、报表输出,凭证、总账、明细账打印权限;设3个出纳岗位人员,被授予凭证查询、出纳签字、现金和银行账查询、打印权限;由系统管理员对凭证进行审核,凭证只有经过审核才能进行记账、结账程序。另设一个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进行固定资产的录入、折旧、处置、报废等管理。每个操作员用电子数字证书设密码控制,要插入密钥才能在工作站进行会计电算化操作,防止非法操作,大大提高了系统安全性。系统操作员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操作,但必须通过数字证书密钥帮助。由于系统管理制度完善,操作管理规范,该系统从2004年10月开始使用,到2007年底,运转正常和稳定,通过会计电算化在线网络测试,无出现错误和数据泄漏及远程非法操作的问题。综上所述,在互联时代,会计电算化只要选择可靠的软件,建立内部完善的管理规范和操作控制制度,配置合格的操作人员,选购性能良好的硬件设备,按规范和制度进行严格管理控制,加上数字证书的应用,不但提高财务会计的效率和工作质量,也会促进单位各项管理的完善,提高单位经济效益。

会计电算化管理范文篇8

一、会计电算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意义

(一)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削弱,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只要将原始凭证输入计算机,会计电算化系统就可自动进行记账、汇总、转账、结账、出报表等一系列工作;对于大量重复出现的业务,系统可以按模式凭证自动生成记账凭证;对于编制会计报表、运用移动平均法进行成本计算等非常复杂和时间性要求很高的会计核算工作会计电算化系统毫不畏惧,它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由计算机不厌其烦地计算,及时抽取数据,随时输出报表。这样就把会计人员从繁杂的记帐、算帐、报帐中解脱出来,而且由计算机提供的信息更快速、更准确。

(二)降低信息成本,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由于在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对会计数据的来源要求规范,而且数据在处理过程中始终得到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的不规范、不统一、易出错等问题。会计信息必须有用,能够满足决策者的需要,这就是会计信息的质量属性,包括相关性可靠性、重要性、时效性等,使会计信息向多种量度发展。而且随着处理数据量的增加,单位信息成本将越来越低,效益更大。

(三)推动会计稳步改革,促进会计自身的不断发展。

会计电算化使财务报表数据及时、准确,信息传递方便快捷,对财务管理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了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会计核算手段或会计信息处理操作技术的变革,而且必将对会计核算方式、程序、内容、方法以及会计理论的研究等产生影响。因此,实行会计电算化要求会计人员既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又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信息、管理知识等,会计电算化将促进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向既博又专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会计自身、会计理论及会计实务的不断发展,使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并在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企业应用电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会计电算化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一些企业的领导人员和员工都对会计电算化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他们对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意义与进一步提高会计电算化应用水平缺乏足够的认识。对领导来说,他们认为会计电算化是单纯利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对企业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充分认识会计电算化系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所起的作用。很多企业运用的软件,对于财务指标分析体系、资金收支预测等方面,内容过于简单,数据查询不够便捷,限制了财务管理功能,失去了会计电算化对加强财务管理的积极意义。

(二)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不完善。

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业务的处理都以电脑为载体,某些人员往往既从事数据的输入,又负责数据的输出,许多审批环节被省略了,从而加大了出现错误和舞弊的风险。

此外,由于电脑中原始数据是由人工事先进行审核和输入计算机的,但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就放松了人工审核审批这项基础工作,致使一些原始数据在输入时发生错误,而出现错误数据。另外,会计人员对数据备份的重要性往往认识不够,导致一旦电脑出现故障,部分财务数据就被丢失。还有的对备份的数据盘没有定期检查,发生问题没有相应的补救措施,给自身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三)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会计电算化要求会计人员既要掌握国家的财经法规政策和行业会计制度,又要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相关知识。而企业单位会计人员

有相当一部分难以将计算机知识和会计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会计软件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和处理,会计电算化复合人才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

(四)选择不合适的计算机硬件和财务软件。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和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在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但有些单位为盲目追求会计电算化的实施程度,从追求硬件的超前性着手导致该单位的硬件购置与布局,严重不符合企业规模,形成了资金的严重浪费。此外,会计核算业务量的增大,业务种类的繁多,计算机单机处理的方式既难以完成全部会计核算工作.又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延长了会计资料传送的周期,增加了数据出错的可能性。当出现大量的会计业务时,由于一些财务软件的软件功能单一、数据共享程度不高、财务软件之间的不兼容性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的出现。(五)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较弱。

随着网络系统更进一步的发展,会计电算化在信息安全方面有较大隐患。一是我国企业使用的软件水平参差不齐,核算与管理功能也有差别,对会计数据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市面上的盗版会计软件也很多,无法保证企业财务数据的稳定。二是会计信息记录在磁性存储介质上,如果没有一定的防范措施很容易使会计数据丧失真实性和可靠性。三是实行会计电算化的财务人员对计算机病毒的侵入防范意识不强,未能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病毒的侵入,极易被病毒感染导致系统瘫痪造成会计数据丢失。

三、健全会计电算化的措施

(一)提高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视程度。

作为企业领导,要正确认识到会计电算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大力支持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实施和运作,并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电算化实施的工作规划,适当加大对单位会计电算化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作为员工,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参加会计电算化理论和技能培训,更新知识结构。

(二)加强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加强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必须加强对会计电算化各个环节的科学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理。要使会计人员持有相当级别的计算机证、会计师证、使会计人员知识技术能力得到保证,是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先决条件。其次,是对物的管理。即加强对计算机系统、会计软件硬件系统的管理,应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及时制定一套适合的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根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及时对会计账套的备份准备双备份,使会计档案科学、规范、完整。在保存这些档案时应远离磁场,注意防震、防潮、防尘等,为会计电算化正常运行提供物质保证。最后要明确电算化档案保管人员职责,加强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

(三)加强会计网络化、信息化系统建设。

首先,应根据单位的发展规划及具体情况有效地配置适用本单位的计算机的硬件结构。购买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时,应遵循会计软件的特点是否与单位业务相符;会计软件信息处理流程是否符合本单位的会计核算要求。其次,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1)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购买或自行开发适合企业需要的会计软件,购买时一定要选择正版会计软件,保证企业财务数据的稳定;(2)制定机房管理制度,进行必要的内部控制;(3)做到专机专用、专室专用。

(四)提高“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素质。

实行会计电算化,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新的挑战。财务会计人员不仅要精通基本财务会计知识,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并掌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通则》,以及有关各种财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而且还要精通会计民算化知识,操作电脑、运用会计软件、硬功夫件系统工作。企业要想有个长远的发展,节省人力物力,就必须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是对电算化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经常性进行。财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成败,所以加强财会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电算化人员的素质,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会计电算化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信息安全、管理对策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运用,会计账务处理也逐步脱离了繁重的手工劳动,更多地依赖计算机自动处理。会计电算化是利用信息技术与现代化会计技术,以计算机为工具,对各种会计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存储及分析,高效率提供各种会计信息,使会计从单纯记帐、算账、报账、核算型向预测、决测的经营管理型转变。

一、会计电算化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硬件日常管理中的问题

计算机替代手工记帐后的日常使用管理是通过对系统运行的管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完成预定任务,保证系统内各资源信息的安全与完整。不少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等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他们在使用微机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往往很多是除了开机使用财务软件之外,对微机的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由于一些会计人员的对于硬件操作不熟,会导致在日常管理中带来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

(二)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问题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档案管理主要是指打印出的各种帐簿、报表、凭证、存贮会计数据和程序的软盘及其他存贮介质,系统开发运行中编制的各种文档以及其他会计资料。会计档案管理是在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工作连续进行的保障;是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维护的保证,是保证系统内数据安全完整的关键环节,也使会计信息得以充分利用。纸张上的数据是会计人员所熟悉的会计证据原件,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中,原来纸张上的会计原始凭证的数据被直接记录在磁盘上,由于会计软件的缺限,而造成电子数据的修改不会留下痕迹,会计原始凭证电子化也就出现了问题。

(三)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的管理与安全问题。

会计电算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岗位,在管理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一些单位内部控制不完善,没有严密的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的运转。由于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电算化管理也就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手工与计算机并行时间过长,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会计电算化在管理中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机制

建立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加强会计电子的一系列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资料安全。在参照财政部制定的相关会计电算化管理规定的基础上,需要各单位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符合本单位电算化管理的具体办法,并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随着存储介质的改变,对会计档案的管理也应不同。会计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各单位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的监督检查,促进各单位电算化档案管理的制度建设。

(二)加强电子档案管理

1.利用管理软件管理电子化原始凭证

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一些重要凭证,可以使用专门的记账凭证软件来实现管理。这些管理软件可以确保电子数据是以原始形式保存下来,也是无纸信息系统的关键。电子原始数据经审核和确认后,应该利用正确的记账凭证软件自动生成电子记账凭证,自动形成后的电子记账凭证任何人都不能修改,这样也就能够达到电子化原始凭证了。

2.利用网络资源管理会计电子档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软盘等低效易损的存储介质已基本进入淘汰阶段,而光盘、优盘以及移动硬盘等外存储设备得以快速普及,使电子文档的保管方式有了更可靠的安全性和易操作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管理会计电子档案。计算机网络为会计信息的收集、传输、获取、处理和利用提供了良好的运行环境。

3.加强会计人员管理

要明确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并尽量将之与各类人员的利益挂钩,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系统的运行效益,使会计信息更加安全与完整。

(三)加强电算会计化安全管理

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在内部建立和完善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样可有效减轻由于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资源风险和计算机病毒所造成的危害。首先应加强机房管理,禁止非工作人员出人机房。应经常检查主机房和终端机房在场地选择内装修、供配电系统、空调系统、报警系统等技术方法上是否符合要求。其次应加强科技投人,注意应用环境的优化及设备保养,以减少硬件故障。最后还应对系统软件加密,并设置相应的保护功能,使一般人员难以直接调用、浏览或篡改系统的磁盘文件。在网络环境下,更应通过网络操作系统权限控制的功能对有关文件实现权限管理或更改属性,防止未经批准的人接触这些磁盘文件。

(四)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

会计电算化要提高会计人员计算机业务素质,必须大力加强人才培训的力度。各基层单位应积极支持及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和提高会计电算化知识,维护软件正常运行,掌握计算机先进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为本单位尽快建立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创造条件。

三、结语

总而言之,会计电算化为会计工作信息管理带来了方便,也为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带来管理风险。因此加强会计管理,是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的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应该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和控制,避免因管理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会计电算化管理范文篇10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和进步,固定资产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中有着多种不同的存在形式,在传统时期的手工记账工作中,对固定资产的核算通常是根据不同的性质进行不同形式的会计处理工作方式。文章结合对目前社会会计电算化的整体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发现问题、比较分析、总结完善、提出对策,最终实现企业单位固定资产能够有效管理并且长足发展的终极目标。

一、较传统形式相比现阶段会计电算化固定资产管理的优势

在目前社会经济形势和会计电算化不断深入和普及的大环境下,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录入调取及管理的多方面工作都较传统的管理模式方便了许多,同时,对于企业的固定资产使用和利用效率,以及企业的固定资产的折旧情况,以及企业在实际的业务发生环节中产生的固定资产使用变更、使用转移、使用维修维护和最终报废等情况都进行了全方面的详细获取。现阶段的会计电算化管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全方面需求。例如对于企业固定资产中对于不同性质和补贴部门的登记工作以及资料信息调取工作都实现了自动化。总而言之,现阶段时代背景下的会计电算化管理能够充分改变传统企业财务会计手工记账的不足之处,同时更高效的实现了现代化企业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能够合理的对企业固定资产进行分配和使用,并且能够保障对企业资产的完整保护工作,能够有效保障固定资产的流动防止资产流失现象的发生,并且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资产使用效率以及企业资金的整体周转效率。

二、会计电算化中固定资产管理现阶段面临的问题

一是企业进入会计电算化时代大环境后,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严重的局限在计算机管理中,而忽略了人工管理的两方面结合。现阶段,企业电算化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完全替代了传统的企业财务人工记账管理模式。长期坚持下去在企业员工内部产生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错误判断。同时会助长客观环境管理,各企业管理人员将管理重心放在了电算化系统工作方面,而严重忽略了整体企业会计人员的基本业务综合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企业的会计电算化中固定资产管理将留下巨大的发展隐患。二是企业在进入会计电算化时代大环境后固定资产管理上呈现出重视计算机操作人员忽视会计工作人员的现象。三是企业进入会计电算化时代大环境后,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呈现出重视报账功能忽略管理功能的现行。对于现阶段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过于强调事后核算工作而忽视事前和事中的情况分析,这将严重制约着电算化对固定资产管理的主动性以及良好的推动性作用。

三、会计电算化中固定资产管理具体对策

(一)强化管理人员意识,转变管理观念。企业领导要重视现代环境背景下工作管理人员的意识改变以及电算化管理意识的改变,同时要将强化培养企业财务人员作为管理意识的核心。就是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电算化管理过程中要重视企业员工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作用,不断地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对会计人员进行核心意识培养才是固定资产电算化管理的发展重心和基础。(二)重视基础工作,强化工作整体环境。对固定资产电算化的整体运作环境进行强化能够充分发挥企业计算机管理固定资产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办公效率高、速度快以及整体储存空间大的工作特点,能够让财务管理的作用得到最大化的发挥,节省企业人工的同时能够提高整体企业员工的分析能力,提升整体财务的工作效率。(三)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社会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对企业的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知识水平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电算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就要求其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要有超高的计算机知识水平以及操作能力,只有掌握熟练的计算机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才能够对电算化系统更好的使用和操作,发挥人机互助的两方面优势。从企业实际出发,从根本上提高整体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以及整体的工作效率。因此,对于企业的整体性发展就是要不断的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学习,重点培育出会计、计算机、管理三方面全方位发展的企业复合型人才。四、提升会计电算化管理性能,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目前,企业对于财务的整体要求已经从原始的核算工作领域过渡到了财务管理工作范围。而会计电算化的终极目标是要通过计算机对人力的解放,从而实现人力向管理方面运行的方向发展。因此,未来在具体的会计电算化管理环节中应该重视数据管理的分析方面,彻底实现会计电算化优势的发挥,实现企业财务人员为企业整体性发展提供良好的数据保障。

固定资产作为信息互联网时代下企事业单位资产发展的关键条件,由于其种类繁多、特点复杂的特点,使其在具体的企业财务管理中管理难度较其他方面的管理要难。而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形式已经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不相适应。本文结合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目前现状进行分析,并找出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希望能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林珑.浅析会计电算化对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的益处[j].会计之友,2016,(04):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