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论文十篇-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3-04-04 11:58:15 尊龙凯时最新地址的版权声明

智慧农业论文

智慧农业论文篇1

作为新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最为活跃的产业之一,物流发展对各行业经济发展趋势、特征高度敏感。随着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更新,短短数年间,以互联网为依托、以线下物流为支撑的网络购物、网络营销掀起新时期经济产业发展的新“狂潮”。与此同时,物流产业也在广泛的实践探索和应用中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完善优化,逐渐演变为集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现代高效化物流支持的商品零售新格局。新零售模式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电商产业用户扩张红利逐渐萎缩的“瓶颈问题”及本身的短板问题,也为解决农产品商务营销创新、解决卖菜难、市民买菜难等多种问题提供了新的启示。在新零售模式下,作为支柱型产业的农业经济发展、农产品营销都高度依赖现代化、智能化的物流体系,因而进一步探索农业、农产品智慧物流生态圈建设具有重大实际价值。《农产品物流》摒弃“基础 重点理论”式的图书编撰方式,紧密结合新时期高校实践教育、素质教育落实、高校转型升级相关号召,转而采用实践项目的形式将农产品物流相关理论概述一一阐述明晰,既提升了理论阐述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还进一步加深读者印象,方便读者深层理解并运用于实际。全书六大单元共由十五个具体实践项目组成,涉及农产品物流概述、农产品物流系统、农超对接的理论与实践、农产品物流行业发展趋势等多个层面理论;作者采用具体案例导入农产品物流相关项目,通过分析、探讨案例从而引出具体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实用性。该书理论与当前农产品物流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及商业营销高度并轨,兼之用语通俗易懂,可读性较强,各地新型职业农民示范培训、高等院校农业及物流相关专业教学、农产品物流相企业从业人员及物流发展研究爱好者均可参考借鉴。早期网络零售膨胀式发展,各地农业生产、农产品营销也趁此“东风”,获得一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但是2016年以来,网上零售额的增长率逐渐减缓,网上零售体验不如线下购物体验的缺陷也逐渐显露,传统电商发展的“天花板”似乎已然明朗。

与此同时,融合线上购买、线下体验的新零售模式悄然而生,再加上人们对智慧产业、农业智慧物流生态圈建设的认识逐步提升,各地纷纷投入到新零售模式营销、创新、融合,以及构建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物流格局的探索热潮中来。那么,从农业经济产业发展、农产品零售营销、农业文化传承发展的角度出发,农业智慧物流生态圈建设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其一,科学统筹规划设计,为农业智慧物流生态圈建设提供科学指导。各地政府及相关部门、高校、研究机构等主体需要高度明确,积极构建符合适合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潮流和多样化需求的农业智慧物流生态圈,不仅可以为地方农业发展、产业链优化升级、教育等多个领域发展提供更强助力,还可以成为地方“筑巢引凤”、“产业孵化”,吸引投资的重要砝码。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及时做好农业智慧物流生态圈建设的统筹规划、科学指导工作,加强对农业相关产业、地方特色产业的引导和政策扶助,助力农产品特色品牌、核心品牌的建设,并切实推动农产品规范化、现代化、数字化生产加工及管理,切实保障消费者购买、使用体验;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布局农业智慧物流生态圈建设,提升农业智慧物流相关产业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时代性和发展性;为智慧物流产业相关企业建设、探索创新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尊龙凯时最新的技术支持,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其二,积极联合高校、技术研究机构及企业,加强智慧物流技术开发创新。

在新零售模式下,农产品生产加工、商业营销、运输存储、线下体验、售后管理等各个环节,以及信息平台、供应链平台等都对互联网、冷链、包装技术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因而农业智慧物流生态圈建设需要在加强智慧物流基础技术保障的同时,积极开辟校企、企业与机构、政府相关部门等多种联合技术创新模式,充分利用高校、技术科研机构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以及政府资源优势,加强农业智慧物流技术创新开发,为农业智慧物流服务质量提升、功能创新提供有力保障。其三,紧跟时展,切实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无论是早期电商模式还是新零售模式,市场需求始终是决定农业智慧物流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只有切实满足市场不断变化、发展的需求,才能站得更稳、走得更远。农业智慧物流产业的服务对象是消费者、农产品生产者,因而及时为目标群体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才是智慧物流产业发展的根本之路。随着农业经济发展实现机械化、精准化、信息化发展,特色农产品、农业人文旅游产品的也不断涌现,人们对农产品的购买、使用体验要求也水涨船高。因而农业智慧物流产业需要不断完善、优化自身功能,并不断开发新功能;注重农业智慧物流服务的智能性、人文性、和谐性,以及农产品购买、售后的便捷性、易操作性。此外,随着社会经济产业不断发展,新的生产营销模式、理念、产品会不断出现,必然会对农业智慧物流生态格局产生一定冲击,这就要求农业智慧物流产业相关主体不断创新、探索。

智慧农业论文篇2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产业;融合发展;发展策略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给城市的建设发展赋予了在经济、政治及技术领域的各项权利,城市被推到了发展的核心位置,在建设舞台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同时,城市的建设面临着一系列诸如环境污染、能源紧缺、失业等方面的困难。在新的发展态势下,为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许多挑战,智慧城市理念推出,它是处理城市面临困难和挑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走向。

发展智慧城市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发展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智慧产业作为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技术发展和巨大需求的基础上,它的主要特点包括涵盖了丰富的知识技术、对于物质及资源的消耗非常少、发展的潜力巨大且综合效益好。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加快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1.智慧城市产业在我国的建设现状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改善传统的城市建设、革新新的城市建设方向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使得城市全球化、信息化、智慧化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信息技术以其在信息获取方面巨大的优势,在完善城市服务、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方面表现出重要的作用。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发展新的城市化、信息化、可持续化城市理念的必然要求。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对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状况分析,我们可以其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以城市特色为核心,将城市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将其中突出的资源优势作为建设的重点,对其进行革新,让其成为城市的特色产业;第二种类型是较为稳定的跟踪探索型,此种类型的城市建设主要通过对城市自身的明确定位,进而对城市产业的发展进行探索,吸取其他城市的建设经验并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城市建设策略;第三种类型是通过对城市产业建设进行大规模的投入,进行改进项目的研究,通过对项目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将城市建设为标杆城市,带领其他城市的发展。

2.智慧城市智慧化产业链的创建

针对智慧城市的智慧化产业链的建设涉及到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基础设施、服务行业、尊龙凯时最新的技术支持等。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势必会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其中包括制造行业、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创新转型。为了更好地迎合智慧化城市发展的步伐,必须加快对智慧化城市产业的建设,以建设智慧城市为发展目标,进而建设智慧的交通业、物流业、医疗业及农业等。建设智慧产业的核心指导观是科学发展观,通过对城市社会、环境及经济方面的优势进行分析,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基础,把智慧产业的发展放在城市转型的重要位置。

2.1智慧交通的建设

面对许多城市交通拥堵的难题,进行智慧化的交通产业建设势在必行。首先,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对交通硬件设施进行完善。交通拥堵所造成的客观原因,部分是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健全,如一些城市交通指示灯不完备,有些车辆来往比较频繁的交通路口,并没有建设缓解交通状况的红绿灯设施,以致车辆行驶秩序并不井然,导致交通拥堵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首先必须在硬件设施方面进行完善。其次,贯彻智慧城市的建设核心,推进信息化的建设,搭建完善的交通信息体系,重点在交通软件方面进行建设,完善交通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在系统中针对不同类型交通工具的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交通路线查询向导,同时建设智能化、自动化的交通调度方式。

在改善公共交通方面,在公共交通监测系统中应用物联网中的射频识别技术,在城区的一些主要路段以及重要公共交通工具上安装诸如电子芯片及阅读器类型的射频识别设备,此种设备通过无线点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对交通信息进行及时有效地反应,通过对交通信息的及时传达,提高交通部门对于问题的处理效率,从而有效提升公共交通中重要组成部分公车的运行效率,缓和城市交通拥堵的现状,削减城市交通的部分压力。

2.2智慧物流的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同时,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也趋于多样化发展,这就昭示了生产柔性化、物品流通高效化的时代的到来。随着人们对于物流服务的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物流服务的优质高效化成为了城市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在进行城市物流建设时,必须以建设智慧城市为方向,推进智慧物流业的建设,以信息技术作为载体,提高物流产业的信息化水平。城市物流行业以城市作为出发点,它的结构、形态、布局都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城市的发展与物流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电子信息的不断发展,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为了实现城市与物流业智慧发展的和谐统一。由于当前物流行业中存在着信息资源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和整合的缺陷,因此,在推进物流智慧化的过程中,将信息技术运用其中,打造出高端高效的物流产业及其重要。在城市建设中,广泛推进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让用户可以通过这个高效的平台,需要进行托运的任务,让许多物流机构能对任务进行自主筛选,对于小型货物的运输让比较小型的物流公司去承担,反之,大型运输任务承包给大型的物流公司,有效地优化物流信息的获取及物流资源的配置,让物流产业变得更加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

2.3智慧医疗的建设

由于许多城市公共医疗管理系统不够完善,导致出现医疗成本较高且医疗渠道较少等问题困扰着许多人们。为了有效改善医疗产业的现状,推出了智慧医疗的概念。

智慧医疗主要是由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及家庭健康系统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智慧医院系统又由数字医院和提升应用两部分组成。数字医院主要是通过对各医院有关部门提供的对于病人信息的整理,整合出优化资源、满足用户需求的医院信息系统,让病人进行有效选择。它能有效提升医疗服务的水平,让病人能够利用此平台对看病流程进程优化,同时医生也可以利用智慧化的医疗信息平台对病人实行远程会诊,是对医疗资源的有效优化。它是互联的、写作的、预防的、普及的、创新的,同时也是可靠的。它能够及时处理一些重大的医疗事件,通过授权,医生能够对病人的病历、治疗措施进行了解,同时病人也可以通过该平台更换医生或医院。

高效、高质的智慧医疗体系不仅可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的水平,同时可以解除医疗费攀升的难题,为广大城市民众提供更加科学化、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2.4智慧农业的建设

由于我国是农业大国,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时,必须把智慧农业的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在很多城市农业的生产过程中,依然是以传统的生产模式为主,不仅浪费巨大的劳动力,同时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快推进智慧农业的建设步伐,将现代信息科技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建立农业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

智慧农业系统主要由监控、监测功能系统组成。它能够利用无线网络获取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对农作物的各种参数进行选配,同时,在农业园区实行自动监测,对农作物的实时情况进行把握,并能够根据农作物自身的特性建立报警信息处理方式。它通过将(下转第92页)(上接第71页)与农业相关的场地、畜牧方式等周围生态环境相联系,优化生态系统,对其物质资料进行有效的交换、循环利用,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通过对农业信息的监测以及对其实施指令的方式,让机械代替人为生产活动,缓解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缺失的难题,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的效率。

智慧农业以其完备的信息化支撑和对农业信息多方位的感知及农业数据资源的集中共享的优势,使其能够更广泛及深入的为农业生产服务,改变了传统的农业手工生产的方式,转变了农业生产体系结构,使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得到不断地扩大,同时,使农业生产效率变得更高,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3.结束语

智慧产业的建设是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是ibm“智慧地球”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各行各业更进一步的和谐发展,智慧城市的建设势在必行。它是一个不断在发展中的新型概念,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智慧城市的建设是推动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智慧城市的建设是当前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智慧城市必须将产业智慧化融入其中,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城市战略新兴产业。同时,城市产业也需不断提高产业水平,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推进对信息科技的研究,加快产业融合的创新发展,培育出更多的新型智慧城市产业。 [科]

【参考文献】

[1]冯奎.城市功能:从工业制造业到服务业——中国城市如何走出服务业发展的困境[j].城市规划,2013(03).

[2]李中义,张彩玲.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建设魅力文化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濮阳发展路径的思考[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2).

[3]周立,王承华.城市型绿色旅游度假区规划探索——以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半岛规划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3(04).

[4]彭英柯.文化城市与城市文化产业关系研究一一基于城市发展理论的视角[j].科技与企业,2013(07).

[5]白惠峰,陈建成.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与中心城市功能整合分析——以太原市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3(04).

[6]赵家荣.发展“城市矿产”建设生态文明——在2012年“城市矿产”产业高峰论坛上的讲话[j].浙江节能,2013(01).

智慧农业论文篇3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

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中国光博会,cioe)创办于1999年,每年9月在深圳举行,是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光电专业展览,国际展览联盟(ufi)成员。第15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2013)将于2013年9月4日至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同期包括光通信展、激光红外展、精密光学展、led技术及应用展,总展出面积达100000m2,预计将有超过3200家国内外知名光电企业参展。同期还将举行中国国际光电高峰论坛(cioec)。

9.06―9.08

第三届中国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

展会继续围绕主题“荟萃智慧应用,建设智慧城市”,坚持国际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方向,秉承“展览、会议、交易、体验、互动”五位一体的办会理念,以深入新技术、新方案等的智慧应用为导向,以智慧城市建设尊龙凯时最新地址的解决方案为载体,以供需对接为手段,紧贴行业应用需求,更好地汇集全球智慧和力量,共同探讨智慧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新模式、新经验。

9.16―9.18

2013第四届中国广州国际低碳环保产品和技术展览会

由中国贸促会、广州市政府主办,广州市贸促会、环保局和科信局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广州国际低碳环保产品和技术展览会暨广州国际智慧城市展览会,它作为华南地区最受瞩目的低碳环保产业旗舰盛会,同时也是国内首个以智慧城市为主题的国际性展会,展示总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有来自英、美、韩、法、意等国家、港澳台地区以及比亚迪、万绿达、仁创科技、中绿环保、安居宝等200多家著名机构和企业参展。

9.16―9.18

2013第二届中国(广州)国际智慧城市展览会

中国广州国际智慧城市展览会是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州市人民政府联手打造的国际性智慧城市展示交流平台。中国广州国际智慧城市展览会将与smart city expo world congress等国际机构及美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士、以色列等国家的20个城市合作,构建以智慧科技、智慧公共管理与服务、智慧生活、行业智慧尊龙凯时最新地址的解决方案为展示内容的优质平台,创造更多智慧商机。

9.25―9.27 2013第二届深圳国际生物科技创新论坛暨展览会

当前,世界生物产业开始进入快速成长阶段,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生物产业近年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深圳国际生物科技创新论坛暨展览会(简称深圳生物展)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深圳生物展是高交会孵化出来的第一个专业展会,是生物行业、经营企业、科研机构等单位准确了解生物产业发展动态的重要窗口,是把握企业定位、掌控研究发展方向的风向标,是生物科技、生物产业交流与合作的国际化平台。

9.25―9.28

201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垃圾分类系统建设以及综合利用技术设备展览会暨专题论坛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固体废弃物的持续增加对环境造成压力。固体废物的种类繁多,是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其危害程度日益显著。我国对固体废物污染控制起步较晚,虽然此方面的处理利用取得一定进展,但形势仍然严峻,为适应我国固体废物处理产业的迅速发展,了解国内现状和发展趋势,解决垃圾围城的困局进一步提高我国国废处理技术和综合利水平,在2013年会期间将举办“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设备展览会”从根本上实现我国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治理目标。

9.26―9.28

2013第四届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

本博览会是国内物联网业界唯一的部级展会,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三届,是各大媒体关注度最高的物联网盛会。吸引了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新浪、腾讯、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上海证券报等大众媒体;通信产业报、国脉物联网等专业媒体在内的近百家主流媒体参与,纷纷直播或报道博览会盛况。

9.27―9.29

智慧农业论文篇4

关键词:智慧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1传统农业与智慧农业的差异

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传统农业中农民是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自然技术体系。农业技术的发明主要依靠农民的实际活动,后续传播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和模仿方式,进而导致技术创新效率非常低、出现新技术应用时间较长,并且在过去政府极少有专门的研究机构。相比之下,智慧农业发展过程中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科学家进行密集实验主动研究,经过专业研发促进新型农业技术,从而对智慧农业发展产生重要作用。从生产工具方面来说,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工具的演变从简单到半机械然后过渡到智能化,农业器具的发展给生产带来巨大改变,为农业进入现代化创造条件。近几年受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智慧农业发展过程中依靠机械生产体系,农业生产工具不断创新,生产的效率逐渐提高。从劳动力方面来说,传统农业中家庭农场承担多种任务,主要劳动力为农户家庭成员,劳动力缺乏现展的动力。而智慧农业发展中经营模式有所改变,劳动力已经开始转移为非农民。新的模式下可以及时发现种植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应用高科技解决,逐渐解放了农业劳动力。

2利用智慧农业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

2.1建立农业生产追溯体系

智慧农业背景下,食用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建立二维码追溯体系,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可以扫描二维码了解基本信息,实现从农产品生产到食用过程透明化,不仅保障了农产品食用安全,也可以提升品牌效应,为经营者带来利益。

2.2智慧农业指明农产品安全新风向

我国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在发展过程中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就目前消费结构来看已经产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在思想意识上更加关注健康生活,更加愿意购买绿色产品。因此可以通过政府主导构建优质的农产品品牌,为人们追求无公害农产品提供保障,满足人们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由此可知,发展智慧农业为农业技术带来巨大变化,而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消费的观念有所影响,通过智慧农业发展,可以创造更优质的市场环境。

2.3发展智慧农业打造品牌农业战略

在发展过程中应追求品牌效应,让经营者按照要求取得质量认证后给经营者相应的商标权。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市场认知度,为更多农产品建立良好的口碑,进而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实现高收益。智慧农业背景下,为了保证农产品质量、实现品牌农业战略,需要依托品牌资源实现转型升级。此外,农产品种植过程中对区域自然资源有很大的依赖性,必须保证当地自然条件符合要求,才能创造出优质的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以当地的自然条件为基础打造农产品地理标志,可根据自然地理单元进行划分,根据品牌资源进行申报认证,利用现代智慧技术,将农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进行详细信息记录,促进农业安全生产的同时让消费者对农产品信息进行全方面掌握,增强消费信心。

2.4建立农业信用评级系统,树立经营者责任意识

目前很多企业进行信用评级来广泛构建监督系统,农业经营也应纳入其中来避免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出现安全事故。利用智慧农业可以实现技术上的革新,并通过现代化经营手段让生产经营者改变陈旧的发展理念,同时应制定相关法律规定、加大惩处力度,提升经营者责任意识。

智慧农业论文篇5

[关键词]智慧种植;zigbee;物联网

[doi]10.13939/ki.zgsc.2017.06.063

1 引 言

目前大多数农业管理都得靠人工完成,例如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检测与维护都得依靠人工来完成,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效率低,而且每天重复性工作比较多。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在我国掀起一股产业化热潮,在农业行业,物联网的应用促使农业进入精细化、现代化阶段,智能化栽培系统的应用,不仅能更科学地进行管理,实现精准种植,而且能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并可以实现农产品可追溯的生产过程,为农产品提供附加价值和收入。

本文采用的zigbee技术是一种短距离、双向无线通信技术且具有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复杂度、低成本,物联网的无线数据终端可以使用zigbee模块,利用zigbee网络的无线数据传输功能为用户提供无线网络服务。

2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种植系统总体设计

传统农业种植技术生产工具比较落后,规模较小,受天气环境的影响比较大,不能实时对所种植物进行实时的监管。因此,我们采用物联网架构的智慧种植系统,大棚内的农产品生长过程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准确掌握,对农产品的生育进程、生长动态进行动态监测和趋势分析,能及时发现种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出现的相关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指导精细化种植生产,提高大棚精细化种植生产能力,促进企业及农户增产增收。

智慧种植系统的组成包括如下几个子系统:

(1)环境监测系统:实现大棚内环境(室内温湿度、土壤ph值、co2浓度、光照强度、日照强度等)信息的采集、传输。

(2)设备控制系统:包括供电系统、光照系统、喷灌系统、热水冷暧系统、内遮阳系统、节能环保系统等,喷灌系统实行按需灌溉,即农作物需要多少水就灌溉多少水,可支持喷淋、滴灌等多种设备;减少用电浪费,利用太阳能,降低照明用电,进行节能减排;光照系统可以控制光照时间。

(3)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大棚内农作物生长情况的视频监控;提供对大棚内进出人员状态监控;提供对工作人员工作状态监督。

(4)应用管理平台: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汇总、展示、比对控制;提供阈值设置功能,例如当温湿度超过设定值的时候,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设备;对完成的数据进行统计做出相应的统计报表,并做出趋势分析;提供平台账号与权限管理功能。

本文设计的基于zigbee技术的智慧种植网络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3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种植系统的实现

3.1 基于zigbee的智慧种植平台架构

先进的zigbee无线模块通信技术应用于智慧种植平台的物联网架构,通常情况下按层次结构划分为:物联网感知层、物联网传输层、物联网服务层和物联网应用层。

(1)物联网感知层主要由zigbee 传感器节点、射频识别设备、视频监控设备和其他数据采集设备组成,通过zigbee节点、lan节点等通信模块可以将数据采集设备获取到的数据传送至物联网智能网关,可对获取的现场数据信息进行实时的检测与采集,经传输网络实时上传到相关农业智能管理系统中;此外,监控中心可向下层应用系统发送控制命令,通过无线网关传送到相关控制设备,遥控农业设施自动开启或者关闭(如智能浇灌等),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

(2)物联网传输层通过lan网络,wlan网络,gprs和4g等的相互融合,现场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和上层控制命令能实时准确地进行传输与交互。

(3)物联网服务层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智能处理。

(4)物联网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之间的接口,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过程管理、农业生产环境管理、农业疾病识别与治理。例如:利用无线传感网络获取种植物生长环境的温湿度、光照强度等,并根据各类信息进行自动灌溉、施肥、喷药、调温控光等操作,对异常信息进行自动报警,对农业生产现场的智能化控制与管理。

本文设计的基于zigbee技术的智慧种植网络系架构图如图2所示。

3.2 基于zigbee的智慧种植功能实现

(1)通过zigbee无线传感器实时采集农作物生长现场的的相关数据:土壤含水量、气象数据、温湿度、及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利用视频监控系统获取农作物的生长状况等信息,实时记录r作物的生长过程,对农作物进行远程查看,同时,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数字化转换和汇总后,经过传输网络实时上传到管理中心,并通过数据分析来决定处理动作;系统按照农作物生长的各项指标要求,可完全自动化运行,远程控制生产现场的设备,自动实现节水灌溉、排风、降温除湿等工作。

(2)根据作物种植所需的生长环境条件,对系统进行预警设置。当传感器连续3次采集数超过设定的正常值范围,系统管理平台会马上提示环境异常,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采用短信的方式发送到绑定的手机上。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系统将根据种植物的需求提供各种声光报警信息和短信报警信息给管理员,如土壤缺水、高温预警、高湿预警等。当环境指标超过正常范围值时,系统根据监测到的参数,可自动开启有关设备,如自动灌溉、自动降温、自动喷药等,将各项指标控制在作物适宜生长的范围内。

(3)在大棚安装数个摄像头,通过电子屏幕可以播放生产基地所种植物的生产过程,如种植、加工等。大棚内的种植物需要进行种植、除草、施肥施药、收割等,工作人员进入大棚进行农事活动时需刷卡记录,智慧种植系统会自动统计这些农事信息,在系统记录农产品从种植时间、种植基地、农事活动、采摘质检、包装运输等全产业链信息,实现从少到多,从地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

4 结 论

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改变了目前大多数农业管理都得靠人工完成的农业经营管理方式,同时也提高所种植物疫情疾病的防控能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智慧农业对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和农产品的管理与控制进行全方位监测,以信息网络为中心的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的农业生产方式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智慧农业论文篇6

关键词:广电;手机app;助力;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1-0105-0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手机app应用呈现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适应新的需求,适时地开发出隶属于旗下的新媒体平台手机app,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盐城作为全国著名的农业大市,“三农”报道一贯都是当地媒体宣传的重要内容。笔者所在的盐城广播电视台,在做好传统的“三农”报道的基础上,运用所开发的新型民生信息平台――智慧盐城手机app,成功助力本地现代农业发展。

一、运用新闻资讯类app,宣传推介现代绿色农业品牌

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从传统媒体行业中加快实现新媒体的融合和发展,大量推出了移动智能终端app,为移动用户提供了更广泛的服务空间。“智慧盐城”手机app从2014年创建以来,它以融合本台、本地资源为依托,立足于打造盐城掌上“智慧城市”,同时,肩负着大力宣传“创新驱动”,推介盐城现代绿色农业品牌的责任和使命。目前,智慧盐城手机app已被批准为盐城智慧城市民生信息的门户,下载用户10多万人,实际注册用户9万余人。

智慧盐城app作为一个融媒体平台,一方面它为盐城广电的节目提供了手机端的“新闻”、“直播”、“点播”等呈现方式;另一方面,它在“新闻”、“专题”及“政务”等版块中有效聚合了广电门户新闻和“今日头条”新闻,并逐步成为向客户集中传递盐城现代绿色农业品牌新闻讯息的主要途径和载体。近年来,在智慧盐城app平台上的盐城广电自采新闻资讯有:《我市14个农产品入选省消费者最喜爱绿色食品》(2015-02-05 15∶46∶20),《盐城建湖争创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15-02-12 09∶53∶08),《盐城农产品网络销售火爆 农村小伙年卖火鸡40多万只》(2015-02-04 16∶47∶28),《大纵湖大闸蟹与苏宁易购联手 开启农产品电商发展新模式》(2015-07-24 17∶12∶04),《红的紫的绿的 美味的水果等你来摘》(2015-07-09 17∶01∶00),《盐城绿色农产品走俏上海 占沪上“菜篮子”十分之一》(2015-07-02 22∶18∶59),《盐都着力打造农产品流通便民通道》(2015-05-07 10∶36∶31)等。其中,《农洽会掀面纱 各类农产品等你来挑》(2015-09-12 09∶38∶27 盐城网)等多篇报道,系统宣传了在盐召开的第17届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盛况,重点推介了盐城绿色农业品牌,155个企业196种系列产品,以及盐城在现代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绿色经济发展方面的新业态、新机制、新成果。聚合国内权威媒体的新闻资讯有:《盐城:绿色发展催生新活力》(2014年12月26日07∶20 新华日报)――绿色增长力促经济提质增效,绿色转型助推结构调整升级,以清洁循环为方向,聚焦发展绿色产业;《绿色农业的“盐城崛起”》(2015-09-08 09∶30∶04 农民日报)――“要把绿色发展鲜明地写在‘建设新盐城’的旗帜上,通过绿色发展撬动增长、引领转型、惠及民生、优化环境。”等。此外,智慧盐城app还依靠本台电视新闻频道开设了《创业盐城人 精彩好故事》新闻专栏,通过“绿色报道”,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助力现代绿色农业发展。其中,如《黄海进:返乡创业闯出新天地》《赵兴峰:品牌创业显身手》《咸正华:花甲老人的“电商人生”》《吉根林:逐梦“菊海”带民富》等,他们是各类创业人群的代表,同时也是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带头人,他们创建的自有品牌就是当地有影响的现代绿色农业品牌。在他们的故事背后,都有一个用绿色发展理念谋划现代农业,实现创业梦想的共同人生追求。这些新闻以体验式报道、现场式访谈、走基层采访、平民化纪录等“绿色报道”的方式和手段,展示了创业者在各地发展现代绿色农业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并且,通过智慧盐城app平台在传播中实现了新媒体综合运营:盐城网、智慧盐城、栏目微信公众号、移动数字电视等多个媒体平台中分享。

二、在生活服务类app中,搭建绿色农业品牌销售平台

智慧盐城生活服务类app通过手机用户注册,可及时看到本地各类绿色农产品的销售信息,实时进行在线购买服务,通过支付宝、手机网银支付,操作简单快捷。由于用户多数以本城大市区客户为主,遇到销售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或销售产品的质量问题,可直接联系智慧盐城app在线服务人员,第一时间为客户解决问题。智慧盐城生活服务类app借助广电媒体品牌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其美誉度也在不断提升。2015年6月,智慧盐城手机app首次推出了本市东台“特小凤”西瓜“惠购”直销第一季,在客户们疯抢脱货的情况下完美落下帷幕。活动从接受订货到报名截止,5天时间销售300多箱。智慧盐城app积极打造本市名特优农尊龙凯时最新的产品展示和交易电商平台,直接服务全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品牌,扶持绿色特色养殖、种植业,方便市民生活,助推创新、创业、成业。盐城广电在整个农业品牌营销活动中,从市场调研,联系农村贸易公司,到组织物流派送,开展客户销售情况回访,在销售的每个环节中,坚持全程跟踪,全程服务,细节到位,以良好的信誉和质量赢得客户的满意。

盐城有独特的现代绿色农业品牌资源:粳稻、蔬菜、生猪、家禽、林桑果等都是“双百亿”优势主导产业,东台西瓜、大丰乳业、射阳、阜宁生态猪等都是县域超10亿元的特色产业,能源植物、海水蔬菜、耐盐粮棉、沿海畜禽养殖则都是沿海绿色农业战略新兴产业,它为app销售平台的搭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盐城广电智慧盐城app借助2015年第十七届江苏省农洽会,重点对中国盐城现代农业名特优农产品,盐城休闲观光农业及乡村旅游品牌,盐城现代农业装备等现代绿色农业品牌进行电子商务平台的整合和创新,搭建专门的销售与服务电子平台,打造地域性电子商圈联盟,助力地方现代绿色农业的发展和提升。如,在盐城现代农业名特优农产品方面,根据不同的季节特点,重点搭建大纵湖大闸蟹、滨海何首乌、射阳天马,还有江台三仓润丰现代农业产业园秋葵酱、盐城市聚贤食品蟹黄油、盐都秦南水牛肉等智慧盐城app电商平台,进一步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同时,在app搭建盐城休闲观光农业及乡村旅游品牌服务平台。

三、借助娱乐休闲类app,策划现代生态农业品牌营销

在2015年第十七届江苏省农洽会上,盐城市首次将现代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暨乡村旅游现场考察与推介作为本届农洽会的一个创新亮点,娱乐休闲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的重要位置越来越明显。打造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名片,已成为发展现代绿色农业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盐城拥有大丰荷兰花海、阜宁马家荡风景区、大纵湖风景区、杨侍生态园等十多个农村娱乐休闲旅游观光目的地资源,借助智慧盐城娱乐休闲app平台,依托本土生态农业资源,策划系列主题活动,将有助于媒体自身品牌的打造,进一步推动农村旅游品牌的营销,获得更广泛的用户支持和肯定,从而实现新媒体与现代绿色农业实体经济的共赢。

2015年7月,盐城广播电视台与江苏杨侍农业生态园联合打造了盐城首档竞技类真人秀节目《幸福向前冲》,依托杨侍欢乐水世界进行竞技项目闯关,刺激的竞技设施、惊险的挑战项目、参与者的精彩表现,展现了全民健身运动带来的活力和朝气,也展现了杨侍欢乐水世界独特的魅力,活动现场还吸引了许多外国朋友的热情参与,形成了一道新的风景,其视频在智慧盐城app上激情推出,点击量暴增,此项活动的成功策划,不仅吸引了盐城市区市民到杨侍生态园欢乐水世界、美食园、温泉馆、开心农场游玩,而且还带动了上海、南京、无锡等周边地区游客到杨侍娱乐休闲,游客量比平时多了一倍多,使这个“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江苏省康居示范村”、“江苏省最美乡村”、“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生态村”、“盐城市最美乡村”在客户心目中有了更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实现了节目品牌和生态农业品牌的双赢。

围绕现代生态农业品牌营销,2015年9月,智慧盐城app首次推出了“中国大纵湖首届户外露营节”暨大纵湖“绿丘”露营地开营活动,活动邀请了江苏广电、盐城广电十二位知名主持人全程参与,粉丝点击“这里”选择自己喜欢的主持人,每位主持人免费为15位粉丝吃喝玩乐买单。主持人带领粉丝玩转露营节:听音乐、看电影、喝啤酒、烤全羊;拼歌跳舞、游戏角逐、房车帐篷快乐露营;飞机、皮划艇、水上表演,共享开营仪式、狂欢音乐节、篝火晚会、营地表演、趣味竞技活动。活动报名,在不到20个小时,180位幸运粉丝名额就已满员,尽管通过新的抢位通道参加露营节的小伙伴需要自费参加活动,但app平台报名依然十分火爆。这是一次通过智慧盐城app为移动客户提供的极具吸引力的市场营销,也是一次对盐城大纵湖风景区的一次成功营销。

广电进军app已是传统媒体转型的必然选择,它为现代绿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诚然,广电融媒体智能客户端app,也不能一味只做“app ”法,更不能一味地求多、求全、求大;有时同样也需要做“app-”法。那些真正能够满足广大客户个性化消费需求,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app平台,才有生命力,才能实现双赢甚至于多赢。广电媒体也只有紧紧抓住市场、客户和价值三个要素,开辟富有本地特色、实用的、精准定位的app,并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服务功能,才能为现代绿色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平台支撑。

参考文献:

[1]陶甚健.城市台手机新闻客户端运营初探――以“绍兴广电”手机app为例[j].当代电视,2015(7).

智慧农业论文篇7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物流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厅项目(16450902d);邯郸市科学技术局项目(1434201078-6)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18日

一、“互联网 ”简介

“互联网 ”最初是由腾讯公司ceo马化腾向人大提出的一个建议,被采纳后于2015年3月4日正式由提出实施该战略计划。“互联网 ”战略的实质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利用云计算、物流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把互联网和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力图在全新领域开创新的发展实践。传统行业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必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诸如传统农业与互联网相加形成了新农村电子商务系统;传统的交通业与互联网相加促成了专车、滴滴和快的等打车软件的诞生;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相加形成了京东小金库、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工具;传统的语音通信与互联网相加形成了微信、易信、qq等网络聊天工具。由此可见,互联网不仅能够应用到第三产业,而且可以广泛应用到第一和第二产业中。21世纪必然是互联网大放异彩的时代。

二、河北省智慧城市与智慧物流发展现状

(一)河北省智慧城市发展现状。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2008年,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第一次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2009年,作为全球第一个“智慧城市”――美国迪比克市随之诞生,这是ibm公司与迪比克市合作的结果。我国从2010年正式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到目前为止,国家已经批准近300个地区成为智慧城市试点地区,其中河北省占有13个(石家庄、秦皇岛、廊坊、邯郸、迁安、北戴河新区、曹妃甸新区、滦南县、博野县、唐山、正定、邯郸市丛台区、廊坊市固安县)。上述13个智慧城市试点地区都已经有明确的建设规划和发展思路,正稳步有序地向前推进。邯郸市建立了云计算中心并且已经正式投入运营,到2016年底,基本完成全市固网光纤化改造,实现光纤到户、到小区、到村,有效满足全市人民的信息化服务需求。秦皇岛市借助旅游优势,利用高新技术,推出了智慧旅游,智慧交通,构建了智能电网、智慧城管、智能监测系统等,游客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方便查询旅游景点、周边地区状况,实现网上订票、查询等,成效明显。廊坊市建立了公务云中心,负责全市网络信息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同时,廊坊市还构建了地下管线工程与城市多元数据采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用于监控地理空间运行状况,方便信息传输与动态管理。石家庄作为省会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走在了全省的前列。石家庄市利用北斗卫星导航,建立了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系统,方便居民准确查找公交运行线路与始发时间;与此同时,还大力推动北斗卫星导航在电力、教育、物流、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开发应用;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移动通信技术和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力争在全市所有乡、镇、村实现有限广播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在信息消费领域,积极推进县域特色产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建设,让农产品借助网络走出农村,为农产品销售提供新的渠道。

(二)河北省智慧物流发展现状。智慧物流与智慧城市、智慧地球是一脉相承的概念,智慧城市是智慧地球的一部分,智慧物流又是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河北省物流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定位河北省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石家庄、唐山被确定为国家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同时,河北省正在构建京津冀商贸物流大数据平台,推动三地商贸物流业的融合、交互和创新。一批战略性投资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在保定、安国建立药品商贸物流仓储园区;在沿海城市秦皇岛、唐山、黄骅拟建立“智能公路港”;在邯郸建立河北省首家物流交易所;为了打开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保定市涞水县与京东集团合作,建立了农村电子商务战略协议,为农民在网络上销售和购买产品提供了便利。近些年,河北省通过优化整合、合理兼并、重组、淘汰技术落后的小型物流企业,培育了一批技术水平高、服务质量好、品牌效应优、竞争力强的大型物流集团。同时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了实时监控车辆、客户和商品信息的、方便快捷的智能化配送网络。截至2015年底,河北省a级物流企业已达60家。

三、“互联网 ”背景下河北省智慧城市与智慧物流发展对策

(一)夯实“互联网 智慧城市与互联网 智慧物流”发展基础。互联网作为现代企业创新发展的平台,对推动河北省智慧城市和智慧物流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要大力推进企业主干网、局域网、广域网等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力争在全省范围内实现有线网络和无线wifi全覆盖,积极推进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与电网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速降费,加快构建形式多样的网络服务方式。积极稳健地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基地建设,加快智慧城市和智慧物流产业向基地迁移,实现集群化管理。保障信息和网络安全,制定和完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严格检测评估所购软硬件设备。

(二)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与引进。针对“互联网 智慧城市与互联网 智慧物流”方面的知识,需要对各级公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进行专门的培训,可以依托各个高校、党校、行政学院等。定期举办智慧城市与智慧物流建设领域论坛,通晓最新发展动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互联网 智慧城市与互联网 智慧物流”的相关知识、成功案例和重点项目,提高在全社会的认知度与应用水平。引进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利用河北省的“百人计划”、“巨人计划”平台,积极引进海内外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方面的优秀人才。鼓励各类院校聘请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物流领域高级人才作为兼职教师,加强“互联网 ”领域实验教学基地的建设。鼓励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互联网 智慧城市与互联网 智慧物流”专业技术人才。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金融保障体系。在“互联网 ”的背景下,应该积极推进政策创新。石家庄、保定、廊坊三个重点地区全面实施创新改革试验区、张家口市建立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大力探索开展“互联网 智慧城市与互联网 智慧物流”创新政策试点,立足本省,积极向外拓展,争取国家在政策、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破除“互联网 智慧城市与互联网 智慧物流”行业准入、数据开放、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政策障碍,创新和改造风险补偿机制,打造“互联网 ”的合理生态发展体系。完善金融保障体系,加大投融资服务力度,探索创新投融资模式。鼓励各类投资、积极吸引民间资金,拓展投资渠道,以多种方式灵活多样地投入到“互联网 智慧城市与互联网 智慧物流”工程项目中来。鼓励实体和互联网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与金融服务,鼓励开发性金融机构为 “互联网 智慧城市与互联网 智慧物流”项目建设提供有效融资支持。

(四)积极推进智慧城市与智慧物流项目落地。智慧城市与智慧物流的建设不但需要宏观顶层设计与理论支撑,而且需要微观具体项目落地与实际应用。河北省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在智慧物流、智慧政府、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就业、智慧教育、智慧环境等一系列相关项目中找到具体的落地点。争取在全省11个设市区依托当地重点医院建设远程会诊系统,开展网上挂号、询诊、购买、支付等便捷服务。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和政府养老机构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卫星导航等技术搭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河北省与京津优质养老和医疗资源的共享与互助。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创新社区服务,实施“互联网 社区”行动,建设全省社区救助和优抚信息管理平台。在交通领域,推进公交、出租、轨道交通等数据的互联互通。

四、结束语

“互联网 ”战略的实施使得网络经济成为一种新的发展常态,催生出网络经济与传统经济相互融合发展新模式。在“互联网 ”时代,智慧城市与智慧物流的发展必将朝着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协同化方向迈进。河北省应抓住“互联网 ”大力发展的趋势,促进互联网创新成果与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深度融合,打造新常态下经济提质、产业创新、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

主要参考文献:

[1]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互联网 ”行动的实施意见.

[2]文丽青,马丁.我国智慧物流与综合交通运输协同发展研究[j].物流技术,2015.2.

[3]杨昊.我国智能物流发展支撑体系构建研究[d].华侨大学,2013.

[4]王继祥.物流互联网与智慧物流系统发展趋势[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5.3.

[5]张小艺.在物流互联网技术下打造智能物流系统[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5.3.

[6]辜胜阻,杨建武,刘江日.当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2013.1.

[7]王家耀.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城市[j].测绘科学,2014.5.

智慧农业论文篇8

关键词:智慧农业;物联网;架构;环境监控;农业大棚

中图分类号:tp31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逐渐在农业中得到应用,使得中国的农业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传统农业的优势已渐渐退去。为了加快我国农业发展,就要不断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步伐,即加快农业的信息化建设。随着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智慧农业将成为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将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应用于智慧农业中,能够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改进农业生产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1 物联网

1.1 物联网的概念及体系架构

(1)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从字面含义来看,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里有2层含义[1]: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将“物联网”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对物联网概念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任意物体之间互联,无所不在的网络(ubiquitous networks)和无所不在的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的发展愿景。

(2)物联网的体系架构

物联网分为三层[2][3]: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传递信息至相应的设备;网络层负责处理和传递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并将现有的网络进行融合并扩展;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的接口,它与行业需求结合,对感知和传输来的数据信息融合、分析、处理,从而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

1.2 物联网的特征

物联网应该具备三个特征[2]:一是全面感知;二是可靠传送;三是智能控制和处理。

1.3 物联网的商业模式

物联网商业模式[4]的推进应该根据行业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根据主导力量类型、行业需求、企业能力网络与支撑系统成熟度、运营经验、系统集成能力、标准化程度的进展来确定不同阶段的主要发展模式。物联网的商业模式应该遵循一条从公用为主――商用引入――融合发展的道路。物联网的商业模式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阶段来体现:第一阶段(2010年-2015年):政府主导,公共类、便利类产品为主。第二阶段(2015年-2020年):以稳定的行业市场用户形成为标志,商业应用开始涌现,多方参与管理。第三阶段(2020年以后):以行业技术标准体系的最终确定和关联软硬件平台的建设和融合为标志。

2 智慧农业

所谓“智慧农业[5]”就是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集成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音视频技术、3s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专家智慧与知识,实现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智能管理。

智慧农业是农业生产的高级阶段,是集新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一体,依托部署在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环境温湿度、土壤水分、二氧化碳、图像等)和无线通信网络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智慧农业在农业生产环境监控、食品安全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具体的应用有智能农业大棚等。

3 物联网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架构

物联网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架构[6]可以分为信息感知层、信息传输层和信息应用层3个层次来设计,如图1所示。

信息感知层处在三层架构的最底层,包括数据采集和数据短距离传输两个方面,通过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摄像头等农业设备采集环境及作物信息,然后以多种通信协议,通过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有线传输技术等将数据信息传输至物联网关,做到现场数据信息的实时检测与采集。与此同时,上层下发的控制命令通过物联网关传送到控制设备,远程控制农业设施,来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远程控制。

信息传输层通过internet、2g和3g等的相互融合,以实现更加高效、更加可靠、更加广泛、更加安全的互联功能。

信息应用层实现了跨系统、行业、应用之间的信息互通与共享。通过对由物联网感知层采集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农业生产现场的智能化控制与管理,实现了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为合理化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图1 物联网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架构图

4 智慧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案例

4.1 产品介绍

图2所示,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大棚环境监控系统是将物联网2.4g无线射频技术、传感器技术与电信3g网络相结合,实现农户大棚的数据检测、实时传输、报警等智能化控制。本产品通过物联网技术对温度、湿度等温室大棚的环境因子进行测定,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向农民下发报警短信,指导农民的农业生产;同时,收集农户大棚农作物种植品种,种植面积,种植环境等数据,通过电信3g网络上传相关数据至数据存储中心,利用获取的数据向农民下发专业的种植建议。

4.2 产品商业模式营销策略

从1.3节我们了解到物联网的商业模式处在第一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政府主导,那么该产品的商业模式也不例外,该产品的营销策略和渠道也是围绕着该商业模式进行的。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大棚环境监控系统的推广目前主要依靠三方面营销渠道,第一是由各省电信根据当地农村移动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针对农村地区的智能大棚套餐(包括同固话、宽带、手机的融合套餐政策)、营销政策(包括同固话、宽带、手机的融合营销政策),由地市分公司及分布在全省的农村支局执行智能大棚的营销活动,系统开发公司负责产品的研发、升级、售前、售后等技术支撑及业务运营支撑工作;第二是与当地政府及农牧厅合作建立长期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合作计划,形成以政府牵头,企业推进,农户获利的良性发展循环模式,以政府农业补贴资金的项目方式推进或通过农牧厅下属农技站面向全省农村市场推广;第三是发展大型涉农企业经销商,与大型涉农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产品由企业自用或合作推广。

4.3 产品试点

在甘肃省永靖县利用样品机(具有环境温湿度传感器)进行产品试点工作,在永靖县岘塬镇光辉村3个农户的5个大棚进行试点,5个大棚种植了木瓜、西瓜、青椒等不同的蔬菜,农户对试点工作配合非常积极。农户认为温室终端设备对他们的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为每个农户都会种植几个大棚,温室终端的自动温湿度报警功能,使他们不用再跑到每个大棚里监测温湿度,只需要根据接收的短信,就可以直接处理温湿度超标的情况,很方便。对于需要其他功能的农业生产,可以相应的在样品机上增加相应的设备和功能模块。

5 结束语

通过理论和实践的证明,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智慧农业中能为农业提供很大的便利。物联网技术为智慧农业的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并且在不久的将来,物联网必将会给农业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但是,在智慧农业物联网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业物联网的全网覆盖、智慧农业物联网设施的价格以及标准制定、农业传输的可靠性和及时性等等问题,这都需要政府、企业、科研单位、高校及各个相关行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严大虎,陈明选.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6):123-125.

[2]谢招,刘万蓉,谢静如.依托物联网技术促推农业信息化[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812-22822,22832.

[3]钱志鸿,王义君.面向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综述[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3,35(1):215-227.

[4]孙启明.物联网商业模式发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1:1-200.

[5]施连敏,陈志峰,盖之华.物联网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j].农机化研究,2013,6:250-252.

[6]彭改丽.物联网在智能农业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12:1-54.

智慧农业论文篇9

2012年春节期间,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石韵浩庭小区附近,熊猫烟花朝阳区直营店第一销售点的烟花买卖井然有序地进行着,摊贩老板正在一旁开心地张罗着顾客,然而她却浑然不知,如今她的一举一动正处在td―lte的监控当中。像这样的烟花爆竹零售网点北京市共有1429处,但无一例外均处在全天候的无线高清视频监控之中。

这是北京市政务物联数据专网建设的一次实战演练,并且是首次使用第四代无线通信技术td―lte来监控春节期间市内烟花爆竹的销售与燃放情况,除夕到正月十五,北京16类6.4万余处禁放点未出现安全问题,北京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情和受伤事件,同比分别下降5.4%和45.7% 。

尝到甜头之后,北京市的td-lte无线网络将逐渐在旅游景点路侧停车物业电梯监控等诸多城市管理方面得到部署和应用。

在最近的《智慧北京行动纲要》(下称《纲要》)中,td-lte政务物联数据专网被纳入北京市电子政务网络,作为城市智能运行行动计划的一项为城市安全提供智能保障。市政管理者的预期是藉此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移动终端查看高清监控信号,并对监测点进行遥控,提升城市管理效率。

台前幕后

2012年3月16日,中环新闻厅活动现场,“智慧北京”发展目标以效果图的形式展示在大屏幕上,使人一目了然。

全市联网的人口信息系统,全路网智能交通监管体系,保障房将建网上服务系统,居委会可办理就业、社保,重点食品、药品将实现全程监管和追溯一项项看似遥不可及的智能技术,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渐融入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

《纲要》为未来的生活营造出一幅“智慧北京”的美好图画。然而纲要的诞生却非一日之功,《纲要》也是历经近3年时间反复修改了30多个版本,才最终得以修成正果。

时间倒回至3年前,“数字奥运”成为2008年奥运会很大的亮点,那么2009年北京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就急迫地摆在了北京市委市政府面前。

当2010年初北京市初步确定建设世界城市目标之时,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称市经信委)接到的任务就是如何使信息化有效支撑世界城市建设,需要研究世界城市信息化整体布局和战略。围绕这个主题,《纲要》也同时开始着手编撰。

而这一年,大家初触世界城市概念,对其内涵、外延理解也是五花八门。市经信委也是如此,编撰《纲要》成员需要先讨论世界城市是什么,不同定位的世界城市的目标、要求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化来支撑。光是围绕着“世界城市是各种要素资源聚集,还是用了信息化之后可以进行要素资源分散”这个主题,他们就讨论了很久。

因为概念性问题而过多讨论或是一件费心又不讨巧的事情。对于如何用信息化手段建设世界城市这个目标,博览群书则是吸取经验最快捷的办法。

在北京市第二届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的推荐下,市经信委相关领导和员工读了《信息改变了美国》这本书,该书深刻地揭示了信息如何改变美国,信息化建设的本质,他们从中悟出了很多信息化建设方法。

体会到读书带来的积极效应后,市经信委的领导、员工开始摄取各种信息化知识,研读了很多世界城市相关书籍,约瑟夫奈的《硬权力与软权力》、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等等,尤其是研究了美国的城市发展史及其对信息社会的预测和推理。

忙忙碌碌中,时间已经过了半年。2010年上半年,北京市根据本地城市管理的需要,提出了建设“智能城市”的目标和要求,而《纲要》的主要任务也就演变成了如何用信息化手段把城市智能化建设好和管理好。

然而,此次任务领取半年之后,又有了新的变化。2010年底,ibm“智慧地球”概念开始在中国落地,北京市从更长远角度考虑借鉴智慧地球的理念,并充分规避智慧陷阱,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战略。因此,《纲要》的任务也就转变成如何用信息化手段建设智慧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阶段,《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下称《规划》)也在编制过程中,而令编制组成员较为苦恼的是两者到底谁该指导谁。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童腾飞笑谈,它们犹如是左手和右手的关系,不好处理,曾经一度让我们非常纠结。

编制组最初的设想本是《纲要》用来指导《规划》,然而,随着《规划》的率先出台,麻烦又一次摆在了童腾飞和其团队面前―《纲要》要转变思路,从战略转到战术,即“由虚入实”,落实《规划》,强调未来几年到底将做哪些领域和行业信息化建设。

2011年,智慧城市建设还仅是围绕城市管理和服务,却没有涵盖重要产业,《纲要》制定也是如此。随着对智慧城市进一步的理解,市经信委经过多次讨论,决定把重要产业也一并写进《纲要》,最终敲定了2012年的完整版《纲要》。

智慧结晶体

翻开《纲要》,可以看到信息资源作为电子政务一项基础设施赫然映入眼帘,这正是北京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北京专家委)宏观规划与电子政务专委会侯云春主任提出的建议,使北京电子政务跨出了很好的一步。

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增补意见了。类似这样来自北京专家委的意见,《纲要》中无处不体现。童腾飞说道:“我们守着得天独厚的专家资源,他们点点滴滴的智慧沉淀了如今的《纲要》。”

回想贯穿于制定《纲要》整个过程中与专家委进行的讨论,童腾飞也是百感交集。

那时候,为了制定一个全面的《纲要》,多种讨论方式齐下,或通过年度工作会讨论,或集中专家就某个专题讨论,或拿着稿子上门找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汪玉凯、北京市第二届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宏仁等专家委委员讨论,或直接打电话就某个问题聊好几个小时,甚至编制过程中跟北京市分管副市长苟仲文就汇报了四五次。苟仲文专门组织召开区县和委办局行业座谈会,并提出智慧北京城乡一体化的要求。

《纲要》正是充分发挥了信息化专家委的作用,依靠专家委成员经验丰富、富有前瞻性、善于总结提炼的优势,为各行业的信息化需求指明尊龙凯时最新地址的解决方案。

“围绕制定《纲要》,与多方交流沟通和请教就是我的日常工作,和吃饭、睡觉一样,已成为每天的基本习惯。”

童腾飞告诉记者,“那时候,要常常和不同的人进行大量的交流,比方说,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明去参加联合国会议带回了最新的信息需要交流,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相关司长跟我们像老朋友一样经常交流,或往返于京港之间通过京港论坛进行相关内容交流,包括和韩国、日本等国专家以及ibm、emc、微软等跨国公司进行诸多交流沟通。”

《纲要》在吸取各个专家、企业“外脑”智慧的同时,市经信委内部成员也付出了诸多努力,并对宽带技术设施、电子政务、软件产业、电子制造产业等进行了明确分工,各自独立研究,之后再汇总。同时,各区县的基层创新经验以及对信息化建设的热情度都大大增强了市经信委全力制定《纲要》的信心。

三年来,北京信息化咨询专家委成员、市经信委成员全力以赴地投入《纲要》制定工作,讨论、研究、起草、修改

一年52周之中差不多每两周进行一次聚集讨论初稿,而在形成初稿之前已经经过了多次内部讨论。一次次讨论、一次次推敲、一次次修改《纲要》稿在反复研讨中不断完善,直至成型。

可以说,《纲要》是大家智慧的结晶体,它的实施将最大程度地为居民生活、工作以及行业应用创造便利,将给北京市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创造良好的机会。

2010年以来全国很多城市已经提出了智慧城市发展规划,而北京并不是第一个,但考虑到其作为国家首都的影响力,北京市的智慧发展蓝图无疑将对其他城市更具产生深远的影响。

顶层设计乃重中之重

2010年10月,“顶层设计”在我国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首次出现。此后,这一新名词一跃成为各种议政场合甚至餐桌旁热烈讨论的话题。

在今年两会上,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提交审查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均强调:“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要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同样,在响应国家大背景下,北京市专委和市经信委成员也认真思考了“智慧北京”顶层设计。在制定《纲要》之时,高新民特别要求市经信委要抓住重点做顶层设计,集中精力突破市一级,而不能全面撒网,这同时也得到了周宏仁的赞同。

“做好顶层设计,进行统筹规划、系统布局、促进协调发展。同时,各地区根据自身基础与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形成重点突出、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态势。”这是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兼北京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信息技术和产业专委会主任邬贺铨给市经信委的建议。

邬贺铨院士在接受《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理解北京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首先需要明确需求,明确各阶段的目标、明确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的组织协调关系、明确运行模式或商业模式、明确市民的参与方式,为了使上述的问题更明确,在纲要出台后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与两会代表和委员们一样,《纲要》参与者更为关心是“顶层设计”如何变成基层动力。童腾飞告诉记者:“在市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下,北京市、区县两级信息化主管部门,采用逐步完善的方式,统筹本级各部门开展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最终要落实执行,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在落地过程中,统一大家思想就是一件很难处理的事情。

在童腾飞看来,同样的数据在不同部门有不同口径,需要有一个繁杂的行政协调,才能把涉及到的不同业务讲明白,最后形成代表北京市的统一数据。

有这样一个例子:全国农耕地18亿亩这个数据,在北京市农业部门农田面积统计中是不包括田埂,而北京市国土资源局统计农业土地却包括田埂。如何形成代表北京的统一农田数据,如何对外统一农耕土地面积,就需要协调各部门在一起集中讨论,达成共识。

这个过程中,来源于不同业务系统的数据较为复杂,统一大家工作模式也属不易,数据统一之后还得实现跨部门的信息资源整合,想要做一个合适的顶层设计谈何容易。而这恰恰却是政府部门最常遇到的一件事情。

顶层设计已然成为建设智慧北京的重中之重,而要很好地落实顶层设计还需假以时日。不仅仅是北京市,上海市、福建省等地也都在积极落实所在区域的顶层设计,各城市特点不同,而想做到可操作性都还存在一定距离。

注重服务

顶层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除北京市《智慧北京行动纲要(2011~2015年)》之外,上海市《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1~2013年行动计划》;宁波市出台《宁波市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无锡市《无锡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行动纲要》;武汉市开展“智慧城市”概念设计,以及总体规划与设计;深圳市从科技、人文、生态三个方面打造新时期“智慧城市”??

在“智慧城市”建设大热之际,我国已有上百个地区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产业发展重点,很多地区将“智慧城市”纳入了“十二五”规划。

细心之人便会发现,建设智慧城市分为不同类型,有产业主导型,像无锡、宁波等,而另外一种则以城市管理为主,旨在真正解决城市管理、城市服务以及城市运行的问题。

诚如童腾飞所言,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应该依据自己需求建设自己特色的智慧城市之路,如同买鞋一样,穿着合脚的最合适。

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纲要》,北京市除了围绕城市四个主体提出了市民数字生活、企业网络运营、政府整合服务、城市智能运行四类应用之外,在推进北京智慧城市建设中,并没有把产业作为第一目标,没有提及具体的信息产业产值将达到怎样的目标。

“我们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产业支撑,但产业并不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第一目标,《纲要》也不应该把所有信息产业全部纳进来,产业有自己的规划,无论是祥云计划,还是物联网示范工程,智慧北京建设旨在通过应用带动产值,强调的是应用和产业间的互动关系。”

今年3月19日召开的第十三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明确表示,要让社会各方面都参与到公共服务中来,政府不能解决民生服务,大量放给社会,形成良性机制。同样,在智慧北京进入建设阶段,政府已经不再是主导力量,而只是提供引导服务,更多的是让企业和民众自己的参与,这正是《纲要》体现的一个特点。

智慧农业论文篇10

关键词:贫困;扶贫;智慧城市

abstract:poverty is a long-term social problem. poverty alleviation has been an important work for a developing country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as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ature of poverty and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lack of information is the key cause of the poverty trap.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as a guide, the smart city can provide a new solution for the work of poverty alleviation. smart city technology will bring poverty alleviation innovation in the aspects of information channel, data driving, service dimensions and inclusive development. especially in the new era of taking targeted measures to help people lift themselves out of poverty, smart city planning will help the less developed area achieve post-transcendence.

key words:poverty ; poverty alleviation ; smart city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08-18(6)

1 贫困:一个永恒的话题

贫穷一直是社会热点,能延伸出社会正义、阶层分化等多个相关话题。在空间上,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也有不断拉大的趋势。在经历多年的扶贫攻坚工作之后,新时期的扶贫重要性依旧突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关键时期。推进扶贫开发成为各级政府“十三五”期间的重点目标任务。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说“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足以看出扶贫工作的任重道远。

贫困地区与贫困群体,也是城乡发展的一个核心议题。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脱贫致富一直是地方发展的重要目标。地方领导在各类规划及政策中对于扶贫也是高度重视。但是以脱贫致富、改善生活为目的的扶贫项目效果却常常并不尽如人意,有时出现越扶越贫的结果。扶贫工作的难度之大,需要从贫困的本质进行深入分析。

2 富贫分化的“马太效应”分析

新经济地理(neg)的理论可以解释空间上的经济增长的马太效应:不同地区的贫富差距持续拉大。在核心-模型中,在规模经济和交通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下,以工业为主核心区,由于工业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增,将不断积聚工业生产活动。而农业区则面临农业的规模报酬不变的困境。这种核心-的模式一旦形成,在生产要素的规模收益递增的机制作用下,核心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将进一步增大。这种自我强化的锁定机制,造成了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发展差距的持续拉大。

区域差距在在空间上的锁定,在现实中表现为发达地区越来越富,贫困地区越来越穷。这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近些年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但是扶贫任务依旧艰巨的现实。从另一个角度讲,核心-模型为差异化的区域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起飞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根据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均等化的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并不足以改变这种区域两极分化的趋势。只有对于欠发达地区投入更高强度的政策干预,超过锁定效应的阈值,才可能帮助其实现追赶。新世纪以来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等政策就是为了减少区域间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区域战略。对于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税收补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大力投入以及产业项目落地等政策,也都是为了避免欠发达地区进一步落后的政策干预。但由于空间分化的自我强化机制的作用,对于政策干预的强度要求极高。

而当我们聚焦于贫困人口个体的微观层面时,更多的时候会发现贫困问题的核心是人。来自印度的阿比吉特・班纳吉与来自法国的埃斯特・迪弗洛两位作者,深入五大洲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对各类贫穷人穷的多个方面进行详尽的调查,试图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他们完成的《贫穷的本质》一书最终从贫困的个体角度来解释了贫穷的本质问题。《贫穷的本质》提出了五点结论:1.穷人通常缺少信息来源,相信那些错误的信息。2.穷人肩负着生活中的多种责任。3.一些服务于穷人的市场正在消失,或者在这些市场中,穷人处于不利地位。4.贫穷的国家不会因为贫穷或者不堪回首的历史注定失败。5.对于人们能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最终常变为自我实现的预言[1]。

书中认为贫穷最大的原因是因为穷人缺少信息来源。因此他们会相信一些错误的事情,显得短视,进而做出错误选择。从个体来说,赤贫的穷人与其他人本质并无不同。对于穷人来说,很多信息都不是免费的:电视、报纸、网络以及更多隐性的资源。信息的缺乏导致了短视。因此即便他们获得了资源,也会追求及时享乐。比如获得了网络,也只是用来看娱乐视频;获得了金钱,就花在烟酒上。这些从物质到精神的短视性消费,进而形成了他们身心的不健康和缺乏竞争力的恶性循环。

从贫困地区的扶贫实践来看,这个论述是切中实际的。贫困地区得到的扶贫资金,多是投入了短期见效的项目,却往往忽视那些能够长期促进人健康发展的领域。比如我们很多贫困县的大力建桥修路,对于教育和医疗的投入则较为忽视。贫困人口得到的救助资金也多数用来进行短期消费。作者认为,穷人不愿意做基础教育、疫苗等“小投资”的的短视行为,除了信息匮乏的原因,也有被动的原因。因为他们承担更多的责任,享有更少的公共服务,也缺乏贷款等资金支持,因此就不敢冒险进行长期打算。

因此,穷人自身的内因与其所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外因,再加上并不完善的外部援助,综合促成了贫穷陷阱这样一个恶果。一旦进入贫穷陷阱,便很难挣脱掉。在现实中,贫困人口即便在外界帮助下短期脱贫,也很容易返贫。对贫困地区来说,信息既是经济发展的资源要素,也是实现脱贫跃迁的跳板。贫困人口的持续贫困,就是在信息匮乏模式下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所致。

更为严重的是穷代际传递。信息这种资源的持续匮乏,使得贫困人口的后代依旧无法脱离贫穷的际遇,贫困人群从而陷于一种“贫穷世袭”恶性循环之中。一个广为传播的新闻采访是这样的: 一位记者与某贫困地区的一位农村放羊娃展开了对话。“为什么不上学?”“放羊。”“放羊干什么?”“挣钱。”“挣钱干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娃。”“生娃让他干什么?”“放羊。”这个例子就是一个信息导致视野狭窄而持续贫穷的生动例子。

贫困地区的这种路径依赖或许可以解释我们在扶贫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贫困人口持续减少,但返贫压力一直很大;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收入差距大;贫困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旧十分突出。即便在一些脱贫的地区,部分发达乡镇和少数富裕大户在统计上掩盖了相对多数的贫困人口。特别是民族地区、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和偏远山区的相对贫困问题依旧十分突出。

3 信息时代的扶贫挑战:信息鸿沟

按照《贫穷的本质》一书的逻辑,帮助穷人解决信息匮乏的问题,是实现真正脱贫的关键。但当我们观察信息时代时,我们会发现,贫穷的地区,与富裕地区的差距却在技术和信息差距的推波助澜下不断拉大。信息技术本身以及其带来的对信息的获取能力的差距,被称为信息鸿沟或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实际上体现了创造财富能力的差距。在数字鸿沟的作用下,国家之间、城乡之间、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差距不断拉大。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ict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多维度进行渗透,人类社会时空压缩,社会分层和空间分异愈发显著。传统工业核心区-农业区的二元模式演变为中心的信息岛与的信息荒原,类似一些科幻电影所展现的那样。在这一过程中技术更新与社会问题相互耦合,不仅加剧了区域间与人群间的贫富差距,而且为扶贫工作带来了新的机制性的挑战。

诺贝尔奖得主阿玛蒂亚.森说,“贫困必须被视为基本可行能力的被剥夺,这是识别贫困的通行标准” 。贫困的本质不是财产的不足,而是可行能力(capability)的不足。在信息鸿沟下的贫困人口的困境,则是对于数字信息可获取能力的缺失。这在我们“扶贫必扶智”的政策方针也有所体现。

因此,新时期的贫困问题的产生机制和表现形式都呈现出新的特点,扶贫模式也迫切需要创新。只有帮助贫困地区跨越信息鸿沟,才能帮助贫困人口脱贫并且打破贫穷世袭的怪圈。这不仅仅是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让贫困人口能够上网那么简单,而是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配套服务、政策扶持、机制设计、人才培养和软环境优化。

4 扶贫新思路:信息先导与智慧城市

传统的扶贫思路的核心是转移支付。由于一味的输血,而没有培育造血功能,许多贫困县因为对扶贫政策和帮扶项目的依赖,以及缺乏正向的激励机制,甚至不愿意摘掉贫困县的帽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浅显的道理并不难懂。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一般转移支付只能短期缓解贫困差距,但从根本解决贫困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而在信息时代,扶贫又面临着信息鸿沟的挑战。而应运而生的智慧城市,或许可以为新时代的扶贫提供破局的抓手。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曾经预言,影响人类21世纪的两件大事,一是中国的城市化,二是以美国为引领的新技术革命。而如今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恰恰是两者的融合,是时代的大趋势所向。与城乡规划一样,智慧城市其实也关乎“城”与“乡”两个领域。当我们把智慧城市的发展聚焦于城市的时候,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恰恰更需要智慧城市建设的参与。智慧城市将在新时期为空间经济的均衡发展和落后地区扶助的工作带来新的意义。

智慧城市对于扶贫会讲什么新的故事?核心的情节即为信息的流动。通过信息的流动,真正解决贫困人口信息缺乏的问题。智慧城市建设的本质是以信息为核心,借助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打通信息传递渠道,借助大数据提升服务的准确性,打造智慧经济体。在城市和乡村的智慧化发展,将以信息流为引导,带动物流、资金流的流动,促进跨区域产业链、价值链的形成与优化。同时,在新的发展时期,“精准扶贫”成为扶贫工作新的要求。精准扶贫是扶贫工作从粗放式转变为到人到户的精准模式的转变,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消除政策和资源配置的偏离。其本质是对于资源的精细化管理,这与智慧城市的理念不谋而合。

综合来看,智慧城市将从信息渠道、数据驱动、服务维度和包容发展几方面,对扶贫产生深远影响。

4.1 信息渠道

贫困地区往往是偏远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等不足造成了现实空间的可导性较低。而虚拟空间 的可达性差,造成信息的不通畅,导致贫困地区长期以来游离于现代经济体系之外。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互联网对信息交流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以及沟通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将有力的推动边缘地区和人群与外部的经济联通。交易成本的降低,商品的自由流动,使得欠发达地区也可以通过分工实现经济效率的提升。农村地区可以利用互联网思维,整合农业及乡村旅游资源,打造区域化农业品牌和一体化旅游体验。

4.2 数据驱动

智慧城市建设中,数据将在扶贫资源配置中发挥优化和集成作用,并将有效实现精准扶贫的落实。精准扶贫的核心是数据的双向流动,以实现一种正向的系统的动态优化。清华同衡规划院在贫困县阜平的精准扶贫实践,就运用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扶贫措施动态管理,扶贫成效的长期跟踪等,形成扶贫管理的精准化、动态化。

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基础较差,但是在扶贫过程中却蕴藏了丰富的数字资源。通过智慧城市的引领,欠发达地区所面临的数字资源将转变为信息机遇,释放出数字红利。数字红利将与扶贫政策红利结合,带动贫困地区跨越信息鸿沟。

4.3 服务维度

扶贫的直接目的是经济脱贫,但最根本的目的是人的境遇改善。阿玛蒂亚.森认为,不能仅仅从收入层面认识贫困,更应该考虑贫困人口的生存状态。智慧城市建设强调从人的视角出发,通过民生服务的优化,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

技术革新将改善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便捷程度,降低生活成本,如教育、医疗、电子商务等领域。以智慧阜平为例,借助智慧城市技术下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让阜平居民享受到移动医院、互联网课堂等远程公共服务和移动便捷的本地交通服务、城市生活服务。

4.4 包容发展

人性化是智慧城市的灵魂内核。智慧城市建设强调以人为本和人的参与,进而实现多元和包容的发展。例如《智慧伦敦2020》规划的第一句话就是“伦敦市民是核心(londoners at the core)”。智慧城市将通过技术、商业 以及治理模式的优化,推动信息化社会的公平和均等发展,为贫困人口和边缘人群提供新经济的契机。通过新一代技术和数据方法的应用,推动落后地区实现信息化转型。

应当注意到,与城镇化的物质建设不同,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发展模式的前沿,对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来说,都是新生事物。对于欠发达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与发达地区的时间差较小,很多领域甚至可以同步发展。这就为后发地区实现赶超提供了机遇。

新技术的应用也将强化城市规划这种公共政策介入扶贫的效果。在“精准扶贫”的到导向下,智慧城市规划将基于互联网思维,借助智慧城市技术下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通过“互联网 精准扶贫”的模式有效帮助贫困地区实现后发赶超。

5 智慧城市扶贫的相关实践

与学界的关注点类似,国内外的智慧城市实践案例多聚焦于城市而非农村。不过仍有一些以贫困人群和欠发达地区为重点目标的例子,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展现出了对于扶贫的重要意义。

美国芝加哥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为弱势群体和贫困社区提供转向的宽带服务于培训,并将“全民普及信息、数字技术”作为其智慧城市的重点目标。2016年芝加哥市新推出的connect chicago项目,致力于将芝加哥打造为美国最为联通的数字城市。在其内容别强调了帮助低收入群体提供信息资源的获取能力和相关技能,并推动公私合作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

欧洲的摩尔多瓦被安东尼・汤森的《智慧城市》奉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中智慧发展的典范。这个前苏联加盟国是一个夹在群山中的狭小内陆国,一度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青壮年纷纷远走他乡。近些年在世界银行的援助下,摩尔多瓦开展了广泛的信息化转型,推动了社会转型和经济改革。宽带基础设施等投入迅速提升了其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并且释放了国家的经济潜能。创业大潮开始出现,为西欧客户提供服务外包的it开始公司聚集,展现了科技经济的活力。

在亚洲,印度的城市发展部启动了一个全国性的smart cities mission规划。 与西方发达国家不同,印度的智慧城市建设更重视为城市贫民窟的贫困人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光纤电缆和超高速宽带是其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重点内容。规划认为智慧城市的定义是开放的,并根据创新和商业需要可以呈现多样的状态,但核心思路都是通过城市化来实现繁荣。信息技术将在这一过程中用于减少犯罪、贫困、能源短缺和贫民窟等城市化的副产品,并帮助印度建设发展中国家的巨型城市。

在国内,当各大城市开始铺开智慧城市建设时,一些贫困地区也迎来了智慧发展的机遇。地处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自从于2012年专程调研后,阜平成为新时期扶贫开发的地标。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通过编制《智慧阜平总体规划》,尝试了一种对欠发达地区的扶贫规划的模式创新。规划从产业、居民和政府几个层面设计多个应用。通过建设智慧城市能实现城市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利用智慧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带动阜平农业、旅游业发展,以及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阜平县借助一系列智慧应用,致力于打造全国智慧扶贫发展典型。在今后,智慧城市建设将从发达的城市扩展到贫穷的乡村。智慧扶贫将成为扶贫工作的新的突破点。

6 小结

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城乡发展的理解多建立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案例上。但通过对于发展中国家贫困地区研究,鲜活的案例有助于我们理解贫穷的本质,以及扶贫工作的本质。按照《贫穷的本质》的看法,很多失败的扶贫措施并非缘于腐败或者不良动机,而是因为政策制定者的固有思想和惯性思维,导致援助政策的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如果只是静态的看待贫穷,世世代代延续的贫穷陷阱让人感到绝望和悲哀。好在当我们谈论机器学习时,并没有忘记学习也是人类这一物种的天性。人类的进化也伴随着人对各种工具和技术的应用,以及思维理念的创新。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智慧城市或将为脱贫带来新希望,信息技术将会促进人的一个飞跃,实现对贫穷陷阱的跨越。

《贫穷的本质》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对于人们能做什么或不能做什么,最终常变为自我实现的预言。通常,成功能带来更大的成功,当一种情况得到改善时,这种改善本身就会影响人们的信念和行为。因此,在启东一个良性循环时,人们不必害怕必要的付出。一份稳定的工作会通过决定性的方式,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因为它能够赋予人们足够的心理空间,对未来产生一种控制感,从而会进行长期规划和准备。”[1]

借这段话的启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智慧城市为贫困人口带来什么,那么就是一种生活和心理上的鼓励,来启动脱贫这种自我实现的良性循环。在信息时代,“互联网 ”、“大数据”和“智慧城市”为后发地区的赶超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通过智慧城市规划的介入,为传统扶贫模式植入互联网思维,将是我国贫困地区实现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在今后,智慧城市建设将从发达的城市扩展到贫穷的乡村。智慧扶贫将成为扶贫工作的新的突破点。在这个过程中,技术不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温情的帮助,为贫困人口带来切实的改善生活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阿比吉特・班纳吉,埃斯特・迪弗洛.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