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十篇-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3-04-10 12:42:10 尊龙凯时最新地址的版权声明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篇1

【关键词】隧道;施工安全;管理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在众多的交通工程中隧道特别是高危险隧道出现的几率越来越大。隧道施工向来是交通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控制隧道施工风险和如何有效的组织施工是所有施工单位一直思考和忧虑的问题。因此,在隧道施工管理中做好安全管理,对于减少损失、保证工程质量和降低施工人员事故具有积极意义。

1、加强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与管理必须贯穿于铁路隧道施工全过程,必须加强隧道施工过程的风险防范和风险管理,分阶段进行风险监控和管理,落实各项风险防范措施。

(1)要有专门的公司对隧道的风险评估全面负责,公司工程部负责制定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工作管理办法,督导施工单位开展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工作;(2)施工单位根据制定的《工程风险评估管理办法》中有关施工阶段风险评估的相关要求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设计阶段的评估结果,在超前地质预报和围岩量测的基础上进一步评估设计确定的风险源、风险等级,对工程措施、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进行评估,提出相应的施工措施;(3)监理单位督促施工单位制订并实施风险防范措施

2、强化施工组织的安全设计

2.1施工安全设计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内容。根据隧道设计文件的“施工安全设计”、施工阶段超前地质预报和风险评估意见,细化工程措施,必要时进行专题研究进行分析论证。尤其是对穿越断层破碎带、岩溶等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的隧道,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及相应安全保证措施,编制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

2.2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和实施

(1)长度1000m及以下的一般地质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2)长度1000m以上隧道和不良地质、特殊岩土、深埋隧道的施工组织设计,须经施工单位集团公司审查;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后报工程部审批;(3)按经审查批准的施工方案组织实施。如需调整,一般隧道经总监理工程师组织设计、施工单位研究后报公司工程部批准;重点隧道重大施工方案调整须报铁道部批准。

2.3做好超前地质预报

由于目前勘察手段、时间、费用以及判释水平等因素限制,在勘察设计阶段尚不能完全准确地探明隧道所穿越的地层及洞身周边的地质情况,特别是存在的对隧道施工安全有很大威胁的岩溶、断层、富水裂隙、暗河等也不能准确判释和提示,因此施工中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是确保施工安全必不可少的手段。

(1)勘察设计单位负责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编制,指导施工单位实施方案,依据超前预报成果修正设计。超前地质预报方案要明确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等级、预报方法、预报内容、预报频次、实施计划,提出仪器配置和操作要求、信息判释、数据采集与处理、预报成果编制等技术要求。

(2)施工单位按照超前地质预报方案编制实施细则并实施,对超前地质预报成果及数据真实性负责。应将超前地质预报纳入工序管理,严格按预报方案和实施细则实施。

(3)监理单位负责检查施工单位现场地质、物探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及能力,设备类型及数量,超前地质预报的实施和数据采集情况;进行相关协调工作。

3、合理的开挖方案

开挖方案应认真执行设计方案。根据超前地质预报和掌子面实际地质情况需更改设计开挖方案的,按设计变更处理。开挖方案常见方法有:全断面法、台阶法、交叉中隔壁法和双侧壁导坑法。

3.1全断面法

隧道工程中采用全断面一次开挖成形的施工方法。是将全部设计断面一次开挖成型,再修筑衬砌,一般可适用于ⅴ~ⅵ类围岩,因开挖作业面大,钻爆效率高可采用凿岩台车和高效运装机。

3.2交叉中隔壁法

交叉中隔壁法是将大断面隧道分部分块开挖,先开挖隧道一侧的一和二部并分别施作封闭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撑,再开挖隧道另一侧的一和二部并分别施作封闭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撑,最后分别开挖隧道左右两块底部,形成隧道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撑网状封闭稳定支护形式的隧道开挖施工方法,一般适用于ⅴ~ⅵ级围岩,也可用于浅埋隧道施工。

3.3台阶法

台阶法分为两台阶法和三台阶法施工,其中两台阶一般适用于ⅲ级围岩施工。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在三个台阶上分七个工作面,以前后七个不同位置相互错开同时开挖,然后分部及时支护,形成支护整体。缩小作业循环时间,逐步向纵深推进的隧道开挖施工方法,一般适用于黄土地区隧道施工,也可用于其它ⅲ~ⅳ级围岩地段。

3.4双侧壁导坑法

双侧壁导坑法是采用先开挖隧道两侧导坑,及时施作导坑周边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然后再开挖中部剩余土体的隧道开挖施工方法,一般适用在ⅴ~ⅵ级围岩,大断面和超大断面铁路隧道工程,也可用于浅埋隧道施工。此方法成本较高、进度较慢。采用该法开挖时,双侧壁导坑超前的距离相等或不等。为了稳定工作面,经常和超前预注浆等辅助施工措施配合使用。

4、加强施工安全培训和管理

4.1加强施工安全培训

隧道开挖、喷锚支护、防水板安装、衬砌等工序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的技术、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监理单位负责监督检查培训情况并负责公司报告。

4.2其他安全事项管理

(1)洞口洞内相关安全设施:通风防尘、供风供水供电、照明等一般设施和特殊岩土及不良地质地段所需专门的检测、防范设施应符合相应标准规定并满足作业实际需要。设施配置齐全、经鉴定性能完好方可进行隧道施工。

(2)加强火工品管理:建立火工品采购、保管、领用、监控的符合国家规定的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火工品管理必须专人专项负责。

(3)突发事件处理:隧道施工要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预演,提高隧道施工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要配齐应急所需的人员、物资、设备。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篇2

关键词:浅埋隧道;施工安全;隧道施工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一、隧道施工风险和安全管理预警方案

(一)、结构监控量测内容

对软弱围岩段进行地质雷达超前预报,了解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为预防突泥、隧洞涌水等可能形成的灾害性事故及提供信息,为优化施工方案、支护设计参数和正确选择开挖断面提供依据,并保证施工安全。并结合对隧道典型断面监控量测,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掌握围岩的变化动态,对隧道施工进行安全监控。

典型断面的监控量测为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和精确性,应由有技术实力第三方监测单位完成。每个典型监测断面应包括这些监测项目:

1、周边位移

为二次衬砌提供合理的支护时机,就要根据变位速度判断隧道围岩的稳定程度。为判断隧道空间的稳定性提供可靠的信息要量测周边位移,隧道围岩应力变化的最直观反映是周边位移

地表沉降

地表沉降即浅埋隧道段,其围岩特性有:破碎、软弱、自稳时间极短等,浅埋隧道开挖时,发生冒顶塌方或地表下沉一般是由于施工方法不妥。因此,了解地表下沉量随掌子面推进的变化规律、下沉量的大小、地表下沉的范围要通过地表沉降观测来判断。

3、钢架应力

要做到:积累资料,检验初次衬砌设计的合理性,为判定提供依据;判断支护结构长期使用的安全程度以及可靠性。

(二)、铁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和风险预警模型

数据采集层、数据库层、数据访问层是铁路隧道施工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采用的三层结构。数据库层主要是进行智能的数据整合、数据分析与判断,分类存储前期采集的数据进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风险预报警;数据采集层主要将自动采集的监测数据、超前地质预报的地质数据以及监控量测数据采集到数据库;数据访问层可以直观地通过强大的gis平台看到预报警信息,同主要将前期数据进行信息化、可视化的展示,及时查询应急处理情况、风险情况以及预警信息,如图1所示。

(三)、铁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和风险预警平台的功能

以往的监测形成的监测报告通常只是简单地汇总、统计,在利用经验、结合现场情况/数据有效性控制等方面不够深入。通过数据分析与安全评估,针对实施施工监测和隧道第三方监测,整个施工阶段的安全状况就可综合反映成了,可及时发出预报警信息在出现异常与安全隐患时。因此,通过对隧道进行信息化监测和安全评估管理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实时分析监测、采集与整合监测数据、巡查监控与动态风险预警、安全评估和gis地图等。

(四)、铁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和风险预警平台结构

采用三层结构模式对系统进行设计。前端包括人土监控量测、自动化检测设备和超前地质预报等,为监测数据采集平台;中端包括internet、gprs方式、无线方式等,为数据传输途径。③后端包括监测实时分析模块、监测数据采集模块、gis地图模块、动态风险评估与巡查监控,为gis的风险预警与安全管理平台。

二、隧道施工现场管理研究

(一)、隧道施工现场管理的原则

1、标准化、规范化

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这一原则已经被国际化,在现代工程管理中,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行业都在制定自己的标准化、规范化准则,甚至规范到流水线上的每个动作的协调程度。平时所说的iso标准,就是标准化、规范化的准则。

2、科学合理

科学合理是万物之本,是任何理论之真理所在,隧道施工现场管理要达到进度、质量、安全以及经济目标,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定置安全科学,这样才能做到科学管理、科学施工,用合理的管理来换取工程合理的目标和利润。

3、效益最大化

由于施工现场平面图设计不合理,现场水泥堆场、砂石堆料场、钢筋加工场、小型混凝土构件现场浇筑场地等因场地位置设计摆布不合理而导致的材料发生二次搬运费,每年都大得惊人。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要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

再有因为工序不合理,不同施工队伍交叉作业,不注意成品保护,无意中损坏或污染前道工序的产品,而造成的再次施工或补救,这种经济浪费也大得惊人。如果每个班组注意这些问题,隧道施工现场管理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的问题,避免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累计起来的节约会给整个工程节约很大成本。

(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施工资料管理混乱

施工资料对施工的开展有很重要的意义,做好资料整理工作才能为后期施工更好服务,也便于竣工后的检查、存档工作。但是现在一些施工单位没有按照要求做好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没有派专人负责;内容也不真实、完整,有涂改、伪造的痕迹,使资料混乱,为后期工程带来麻烦。

2、浪费严重

工程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是现场管理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对工程来说,如何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物料利用率将是工程减少浪费的主要途径。这是因为生产技术水平的低下还会造成物料投入的增加,从而抑制了工程资源使用效率的发挥。此外,生产现场中的浪费主要是物料的浪费,是人为造成的,这样不但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也增加了工程进行垃圾处理的成本。

(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对策

1、利用安全定置管理

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 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在掌握施工现场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 对施工现场系统各要素进行优化配置设计, 并设计出施工安全定置图。根据所设计的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方案和定置图, 对施工现场系统实施定置调整与整改, 同时加强实施过程与效果的检查和考核。

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包括分析、设计、组织、实施、检查等内容。分析研究是使定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的关键性工作, 深入施工现场, 应用工业工程学方法, 对生产工艺、设备、工具以及人、物与场所的结合状态、信息流动状态等进行研究。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实施程序步骤如图2所示。

图2 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实施程序步骤

2、抓好施工的进度和质量

作为一个隧道工程而言,现场情况千变万化,如材料供应,设计变更等在所难免,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安排,绝对不能模式化,一味按原施工组织计划执行,而耽误了施工进度。

施工质量能否得到保证,最主要的是必须贯彻执行“三检”制,即自检、专检、联检,通过层层的检查,验收后方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严格按照相关的国家规范和有关标准的要求来完成每一工序,严禁偷工减料,从而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3、完善隧道工程管理体系

隧道工程施工管理要结合工程对象规模、特点及要求,确定施工项目的管理目标,建立适应项目管理需要的组织机构。为落实制定的目标,项目施工管理的首要条件,是一个精干、高效的项目班子,在项目经理的统一指挥下,分工明确,管理到位,责任到岗位,加上企业的管理体系提供的监督和保证,最终实现项目的各项目标。

结语

本文针对铁路隧道中施工过程存在的安全风险,初步提出一套针对立体交叉隧道和浅埋隧道风险预警模型和施工安全管理,分析了隧道施工现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为整个隧道的安全评估和信息化施工提供准确及时的判断,保证了隧道的安全施工,但是对隧道施工的安全控制与现场管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便为以后的工程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篇3

关键词:隧道建设;安全;管理措施

太佳高速公路吕梁段,全长119.55km,共有隧道18座(其中:石质隧道2座、土质隧道16座),单洞长45133m,占总里程的19.24%,宝塔山、架梁山、临县3号隧道为特长隧道,难度最大,且为全线的控制性工程。由于本项目地处山区,地形地貌地质非常复杂,建设工期又短,因此,如何安全组织管理好全线隧道工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培训,落实责任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建设符合工程实际的安全生产文化;提高安全生产认识,认真做好技术培训工作,包括光面爆破技术、湿喷混凝土施工技术、黄土隧道分部开挖法、隧道施工技术培训等。不断提高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生产知识。建管处根据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多次通过会议、文件及现场督导等多种方式,促使各施工、监理单位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安全生产保障体系,落实各项安全生产措施,做好了隧道塌方、涌水、瓦斯、交通事故等各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器材、设备,应急救援预案按规定报监理单位批准并报建设单位核实,并进行了多次预演;各施工单位组织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了隧道开挖、喷锚支护、二次衬砌施工的岗前技术、安全培训,建管处组织进行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同时。将地质超前预报、洞内通风、钻爆设计和爆破器材的管理、围岩变形监控量测及初期支护、二次衬砌、防水堵漏、临电管理等工作作为主要控制点,通过巡检、专检、旁站、指令、专题会议等手段进行监控;对预防坍塌、漏水、突泥、瓦斯爆炸事故措施的落实以及应急预案的审查和演练情况进行监控。

2强化组织,规范现场

严格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强化安全管理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把安全生产、危险源识别、评价与控制、应急救援预案等作为主要内容。对穿越断层破碎带、软岩变形、膨胀土、富水黄土等不良地质地段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共同组织编制,经监理部审核、建管处审查以及专家评审论证后实施,并由施工员、专职安全员进行现场监督。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现行隧道施工技术规范,对隧道的开挖、锚杆施工、钢筋网加工及安装、钢支撑的加工及安装、喷射混凝土、仰拱全幅施工、二次衬砌、隧道防排水以及隧道辅助措施等各分项工程进行了逐级交底工作。施工中,严格工序管理,规范作业流程,加强对进入隧道人员的管理,建立出入隧道登记制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火工品进行管理,火工品专库存放专人管理,雷管、炸药、导爆索分库存放,严格执行火工品的出入库登记和使用登记制度。对纳入合同的安全生产费用,必须保证足额投入,绝不允许挪作他用。

3超前预报,实时监测

对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地质现象,结合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和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超前地质预报方案,明确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预报的内容、预报频次、实施计划,配备符合信息判断、数据采集与处理、预报成果报告编制等技术要求的先进仪器和能够胜任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技术人员。同时,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纳入工序管理,严格按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实施。超前地质预报显示地质条件异常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在上述前提下,将监控量测纳入施工工序,制定详细的监控量测方案。配备监控量测专业人员,并根据地质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建立最大日变形量和累计变形量的风险预警机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布点量测,确保监控量测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对量测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支护参数。并及时反馈量测数据和分析结果,设计验证后及时根据量测数据调整设计参数,随时调整开挖轮廓、支护参数,根据量测数据指导施工生产。

4严细程序,稳妥进洞

隧道进洞前,由建管处组织设计单位、技术专家组、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相关人员参加,详细调查洞口地质、地形特点,对洞口段100m范围内每2m实测横断面,对洞顶冲沟发育情况进行掌握,并查看地质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同时,结合隧道洞口的实际情况。每一个隧道洞口均进行了大管棚超前支护,短进尺、强支护、预留核心土、三台阶开挖支护的进洞方案。进洞施工专人负责监控量测,逐榀开挖,及时支护,进洞15m后仰拱封闭成环,并且在进洞前衬砌台车进场,对洞口段尽快施工衬砌,确保了安全进洞。

5严格工序,均衡推进

隧道施工既不能盲目追求单工序的超前,也不能单单把开挖进尺作为隧道进度的考核指标,而是应科学组织、严格工序。均衡推进。我们一是做好了开挖支护断面上中下分部施工之间的工序衔接及质量控制,确保在各台阶分部转换时隧道沉降、收敛变形受控,保证开挖支护安全顺利进行;二是坚持以新奥法指导施工,开挖后立即初喷混凝土封闭,及时进行初期支护施工,缩短岩面暴露时间,充分发挥围岩自稳能力,保证洞身稳定;三是坚持“仰拱超前,衬砌紧跟”,v级洞口段仰拱距掌子面不大于30m,二衬距掌子面不大于40m,不留隐患。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篇4

关键词: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

一、前言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为双线电气化铁路,客运专线级,设计速度为350公里/小时,是国家重点铁路建设项目之一,其中沪昆铁路贵州段ckgztj-11标刘家庄隧道由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本隧道是沪昆工程关键线路上的重点工程,为高瓦斯二级风险隧道。刘家庄隧道起止里程为dk916 625~dk924 135,全长7510m。dk923 825~dk924 125段300m 通过含高瓦斯煤层,整个隧道按高瓦斯隧道施工。

在刘家庄瓦斯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危险源从头到尾伴随着施工,稍不留神就会产生安全隐患,甚至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如何科学、合理、快速、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就成了我标段所追逐的终级目标,本文只是针对刘家庄隧道施工进行安全方面阐述。

二、瓦斯隧道和瓦斯爆炸的定义

瓦斯隧道分为低瓦斯隧道、高瓦斯隧道及瓦斯突出隧道三种。瓦斯隧道的类型按隧道内瓦斯工区的最高级确定。瓦斯隧道工区分为非瓦斯工区、低瓦斯工区、高瓦斯工区、瓦斯突出工区共四类。低瓦斯工区和高瓦斯工区可按绝对瓦斯涌出量进行判定。当全工区的瓦斯涌出量小于0.5m3/min时,为低瓦斯工区,大于或等于0.5 m3/min时,为高瓦斯工区,刘家庄隧道为高瓦斯隧道。

瓦斯爆炸是指火焰从火源占据的空间不断地传播到爆炸性混合气体所在的整个空间过程。瓦斯爆炸是瓦斯隧道的主要灾害之一,有其严重后果和惨痛教训的,国内外有大量隧道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其中都汶“12.22”事故是近年来影响较大、后果严重、教训惨痛的一次责任事故,2005年12月22日下午2时许,四川都汶高速董家山隧道右洞施工过程中,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44人,11人受伤,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伤害。

三、瓦斯隧道揭煤安全施工遵循的原则及安全施工流程

1、揭煤施工安全原则。在刘家庄隧道施工中我们本着“先探测后揭煤、先处理后揭煤”、坚决贯彻安全施工十八字方针。也就是必须先判明是否有煤层、瓦斯突出的危险,预先进行防突处理或超前加固处理,才能揭煤。“十八字”方针:“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勤测量、快封闭、紧衬砌”。

安全施工流程:

下面限于篇幅本文就刘家庄隧道施工流程中的几个关键工序进行说明,不一一展开论述。

2、隧道的抽放、排放要领先。这是高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的第一关键工序。

根据煤层参数、煤层瓦斯、煤层透气性系数和抽放、排放时间,确定抽放、排放钻孔参数。

抽放是采用排钻孔,对煤层瓦斯进行一次抽放,其抽放孔参数为:抽放孔直径:φ=75mm;抽放半径:1.0m~2.0m;抽放范围:在开挖断面轮廓线外,底部、两邦和顶部分别为3m、6m、7m。排放是在缓倾斜煤层采用多排距孔、分段布置、分段施工、逐步排放的方法,其排放孔参数为:排放孔直径φ=75mm;排放孔半径:0.5m~0.75m~1.0m;排放范围:开挖断面轮廓线外,底部、两邦和顶部分别3m、6m、7m。布孔原则:在抽放、排放范围内,无论在开挖断面内或挖断面内或开挖断面外,纵向和横向都采用均匀布孔。根据煤层和钻孔参数及布孔原则,绘制抽放、排放孔施工图,并对抽放、排放孔编号,列表示出各孔参数。

3、隧道爆破安全控制是与抽放、排放同等重要工序。

在刘家庄隧道施工过程中,安全规定放炮时间要在交接班前半小时至后一小时内进行,过时不准放炮,延至下一个交接班期间内进行。并且炮前2小时预报,炮前20分钟报告撤人。放炮单位必须指派专人通知,巡视相邻单位撤人,放炮前5分钟通知停电,待人员全部撤出警戒区以外后,方准连线起爆。炮后30分钟,由专职施工人员进洞检查瓦斯、排出瓦斯,待工作面瓦斯浓度在1.0%和总回风流中瓦斯浓度降到0.75%以下,并稳定后向指挥室调度报告,由调度通知各单位复工。各单位接到复工通知后,立即派瓦检员进洞检测瓦斯,瓦斯浓度在1.0%以下,向调度报告,送电复工,由调度通知配电房送电。

另外,我隧道施工安全规定有预防炮后延期突出及撤人规定,要在揭开煤层放炮后,揭煤工作面停歇6小时,其回风流中不准有人。揭煤工作面设专人检查突出预兆,当发现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预兆时,立即通知撤人,并立即向调度室值班报告,调度立即通知配电房停电,通知各单位撤人。揭煤单位接到突出危险通知后,立即通知专业人员进洞检查,并向指挥室报告,各单位撤人、停电后,立即向指挥室报告,经处理无突出危险后再复电复工。

4、做好揭煤过程中强支护、抢支撑、快喷锚工作,防止片邦、冒顶落煤引起突出。

刘家庄隧道施工中强支护采用超前锚杆,片状钢筋网、钢支架、喷护砼和回设竖向锚杆等联合支护。强支护范围,从距煤层垂距3m处掘进工作面起至穿过煤层进行煤顶板2m处止。超前锚杆必须始终超前掘进工作面至少0.5m。炮后必须抢支撑、快喷锚、后出碴,支撑紧距工作面,严禁空顶作业。钢架支撑间距应为0.3~0.4m。在松软煤层及围岩破碎地段掘进,掘进工作面应留“核心土”以防坍垮,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瓦斯检测,严格瓦斯控制,严禁超限作业。

四、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规定

1、严格控制掘进与仰拱、衬砌安全步距。仰拱:三级围岩不得大于90米,四级围岩不得大于50米,五级围岩不得大于40米。二衬:二级围岩不得大于200米,三级围岩不得大于120米,四级围岩不得大于90米。个别特殊地质(风积沙等)隧道仰拱和二衬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缩短与开挖掌子面距离,极其破碎地段不超过两倍洞径,仰拱和二衬紧跟,确保施工安全。

2、严格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审批制度。瓦斯隧道施工方案,特别是瓦斯隧道施工专项通风方案要经过认真、细致、严格论证,结合隧道实际地质情况,编制合理科学安全技术方案,经具有相应级别签字权的总工程师的审批才能付诸实施。

3、坚持特种设备检查维修制度。防爆设备定期检查维修,建立检修档案,建立防爆设备专人负责制度,实行“一人一机”,“定人、定机、定岗、定责”四定原则。

4、实行瓦斯检测制度。即:一炮三检制。要指派3名专职瓦斯检测员,实行“三班制”24小时不间断巡查检测。检测频率每小时检查一次,瓦斯浓度的测定应在隧道风流的上部。

5、安全投入保障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安监总局和财政部2012年第16号文规定针对此类工程规定,要不小于造价2%进行安全投入。包括保险投入、安全设施与技术措施投入、劳动保护投入、安全设备仪器大修投入等等。

五、瓦斯隧道预防和控制措施

依据规范要求的瓦斯控制指标及刘家庄隧道现场实际施工条件,制定相应的瓦斯控制指标及超标后应采取的措施,因为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形成瓦斯积聚,且当火源温度在650~750℃时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控制好火源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还要控制瓦斯浓度,要加强洞内通风,尽可能地降低瓦斯浓度。加强瓦斯检测员工作责任心和专门设备配置,应严格按“一炮三检制”(即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操作,每小时检测一次,24小时不间断。要针对不同洞段、不同部位、不同状态、不同施工状况出现的瓦斯浓度超标采取不同的针对性措施,如停工待避、加强通风稀释瓦斯浓度、喷射或模注混凝土封闭等。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刘家庄隧道施工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这是企业对社会的一个安全承诺,同时我感觉做好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不仅能满足业主合同中安全要求,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还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给单位带来无形的效益,讲大一点,良好的施工安全氛围也是践行十精神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要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抓实抓好,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建设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有限力量。

以上是本人针对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一点体会,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本文涉及到的名词:

瓦斯是从煤(岩)层内逸出的各种有害气体的总称,其主要成分为甲烷(ch4)。

瓦斯检测断面是坑道中设置瓦斯检测点的断面。

瓦斯浓度是空气中瓦斯占有量与空气体积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瓦斯工区是地层含有瓦斯的隧道施工区段。

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尹文辉

2013年12月于成都

参考文献:

[1]《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 10120-2002/j 160-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2002年3月16日

[2]《铁路隧道设计规范》10003-2005

[3]《煤层瓦斯隧道施工技术》. 陶文景.《重庆建筑》.2008(4)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篇5

隧道施工与传统建筑有着较大区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隧道施工中安全事故具有危险性大、突发性强、容易发生伤亡事故等特点,是事故多发的行业。造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有很多如:施工条件恶劣,施工过程中有较多手工劳动和繁重体力劳动。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下,身体易疲劳,精神也无法长时间集中,施工人员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作业,很有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隧道施工中涉及到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如不按照相关操作流程进行操作,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人工隧道易对周边地质造成破坏,因此施工中也可能出现塌方、落石、蹦塌等现象,十分危险。另一方面,隧道施工现场如设备管理不当也会引发安全事故。因为隧道施工中需要的用电设备较多,布置又比较分散凌乱,并移动频繁,很多机械设备均为导体,如管理不当易发生触电事故,危及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隧道施工中处处存在隐患和危险,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管理至关重要,只有保障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才能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为隧道施工创造有利条件。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是规避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但传统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监控手段过于落后,监控效果并不理想,安全事故发生时不能及时发现,无法有效发挥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职能。信息化监控技术利用传感器采集数据信息,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实时掌握施工现场情况,并进行全天候监控,监控过程更加直观,实现了施工安全管理的智能化、科学化、信息化。从整体上提高了施工安全管理效率和有效性,加强信息化监控技术应用意义重大。

二、信息化监控技术在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一)隧道施工人员定位系统

隧道施工人员安全定位系统是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测和监控施工人员具置,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隧道施工人员定位系统能够实时、精准的掌握各区域施工人员的情况,并将其反馈到监控中心。安全管理工作中人员就可以随时了解到施工人员的分布及走动情况,以便于利用远程技术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指示,另外,定位系统还能起到考勤的作用,能够直观反映到岗情况。在发生安全问题时,监控中心就可以根据定位系统所提供的员工分布,对施工人员采取救援,并指挥员工采取相应措施,提供救援效率。隧道施工人员定位系统需要应用到无线传输网络、定位软件、感应芯片、读卡器等等。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对施工人员定位必不可少。

(二)有害气体监控系统

由于隧道施工不同于建筑施工,多在封闭狭小昏暗的空间中,空间内的空气质量直接影响着施工人员安全,由于隧道施工过程周边地质结构将受到破坏,所以在施工中,难免会产生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一旦积聚到一定浓度,很有可能会导致施工人员中毒、窒息,甚至引起爆炸。另一方面,除了自然生产的有害气体外,施工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在运作时,同样会排放多种有害气体,威胁施工人员身体健康。由于隧道施工空间的封闭特点,这些气体十分容易积聚,为了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监测施工现场有害气体至关重要。信息化监控技术下的有害气体探测器,实现了实时空气信息采集,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现场有害气体浓度和含量做出分析,并反馈到监控中心,如有害气体达到危险标准,便立即发出警报,监控中心便可根据监测到的数据,采取相应措施,指导施工人员的撤离和疏散。

(三)语音双对讲系统

语音双对讲系统是信息化监控技术下安全管理的常用工具,能够保障安全管理人员能够实时与现场保持联系。双语音对讲系统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手段连接监控中心,保障通话的畅通。安全监控管理人员可通过语音对讲系统远程或通知施工流程安全,如发生紧急情况,可辅助指导施工人员的快速疏散,保障施工人员疏散的秩序,是隧道监控施工安全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

三、结束语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篇6

关键词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122-0108-01

铁路隧道施工是铁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具有技术含量高、投资规模大、施工周期长、安全风险高等特点。在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之所以突发事件较多,甚至造成工程安全事故,正是因为铁路隧道工程本身是一项风险指数大、不稳定因素较多所决定的,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管理和技术问题,使安全风险人为加大,这不仅可能导致施工人员产生过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也可能给国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提高工程部门的安全风险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事先评估安全风险系数积极预防,在施工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是降低施工安全风险的不二法门。

1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铁路隧道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安全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是铁路隧道施工能否安全顺利进行的关键性因素,也是确保工期控制精度、质量控制水平以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隧道工程技术的难度系数评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事故发生的概率及后果损失程度、施工突发事件的预防措施及紧急预案等,均是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铁路隧道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一般工程的管理功能有所差异,对隧道工程系统总体效益最大化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有利于增强隧道工程项目参与方的的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有效控制风险、降低风险、减少经济损失。在施工准备期,可以增强项目参与方防范事故意识和协作精神,明确工程目标、任务和工程风险,以利于风险管理企业科学决策,准确地评估工程工期及建设成本,为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做好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分配工作,使每个施工人员带着强烈的安全和质量意识贯穿施工始终,确保隧道工程建设的圆满完成。

2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专门的安全风险管理机构

从目前我国铁路隧道施工的组织体系来看,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专门的安全风险管理机构,往往按照传统的组织形式实施安全管理,很容易将施工的进度和效益放在首位而忽视安全管理。特别是某些承包商把工程分包给民间施工队,缺乏必要的指导与监督,很难保障施工安全。

2.2 缺乏专业的安全风险管理人才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隧道建设工程的规模扩大和数量增多,对隧道专业人才和安全风险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目前我国对工程监测单位资格、监测人员专业水平没有相应的管理标准,出现专业人才不足或安全风险监测队伍非专业化现象,以致安全风险管理团队内部结构不合理、隧道工程建设团队的管理水平和专业水准普遍不高,对施工监测信息的真实性以及评估预测的指导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进而使隧道施工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隐患。

2.3 缺乏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从铁路隧道施工的现有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看,在技术管理、安全管理和经费管理方面还有待完善。部分铁路隧道施工企业缺乏基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力量不足,施工人员技术水平较低,安全风险管理人员组织能力弱,以致施工现场工人纪律松散、无知蛮干、有章不循,锚喷支护不合要求或支护不及时、衬砌远落后于掘进、掘进尺度过大,通风除尘不畅等现象时有发生,施工安全难以确保。在铁路隧道施工预算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低价取标的意识根深蒂固、无安全风险管理资金费用标准、隧道安全风险管理经费不足或被挪用等等,导致安全事故预警能力弱,一旦发生事故则无法挽救和弥补。

2.4 缺乏合理的安全风险应急预案

缺乏合理有效安全风险应急预案,是当前铁路隧道工程承建方存在的普遍问题。在以往出现的重大安全事故调查中发现,预见性不足、依据经验处理安全事故是承建方的重大缺陷,当突发事件发生时,不合理的应急处置方式使重大的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成为必然。

3 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增强安全风险管理责任意识

增强铁路隧道工程管理部门的安全风险管理意识,是确保隧道工程项目安全施工的前提条件。应分事先、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做好安全施工宣传工作,将安全风险责任细分落实到个人并及时跟踪监督。在现场管理中,应提前做好风险监测、信息传达、异常警示、多套风险应对方案的工作,明确施工分配、现场维护、过程检测在工程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力促铁路隧道风险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不断提高现场施工风险管理水平。

3.2 建立安全风险专门管理机构

为确保铁路隧道施工的安全,防范施工风险,铁路相关管理部门应建立安全风险专门管理机构,制定严格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确立风险管理目标,以“安全施工”为原则,把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责任到人。同时,对于地质、岩土等环境因素较为复杂的隧道工程项目,应进行专项风险评估研讨,选择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制定明确有效的实施方案和多个风险应急预案,在施工过程中严把安全关和质量关,及时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立即组织整改,防范于未然。

3.3 培养安全风险管理人才

安全风险管理人才是铁路隧道建设工程的决定性因素。在目前安全风险管理人才缺乏的现状下,应重视内部培训和外派深造工作,通过强化技术与管理培训,树立员工终身学习观念,不断提高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和安全生产知识,打造高素质的安全风险管理人才,担纲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指导工作,在施工中督导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安全风险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落实施工安全措施,保障隧道工程的质量安全。

3.4 完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是通过分析、评价、干预、监督和管理企

业运营各环节中有可能出现损害人身、财产安全的因素,达到预防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一种管理方法。因此,铁路隧道管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包括设计阶段安全风险管理、建设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管理、生产阶段安全风险管理和交付使用阶段安全风险管理四部分,特别应对安全风险管理经费以及隧道工程安全风险预测进行设计,使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管理发挥应有的功效,事实证明,这是避免事故发生的有效方法。

4 结束语

安全风险管理是铁路隧道施工管理的关键,其核心是分析、评价危险有害的因素。铁路隧道施工无论是在前期、中期还是后期维护中都可能出现各种突发事件,需要建设参与方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安全意识,探索铁路隧道安全风险管理的最佳方案,认真抓好施工中的每个环节,发挥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的作用,才能防范事故安全生产,保证隧道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明,王占龙.高速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技术探索[j].铁道标准设计,2010,s1:99-103.

[2]李明.高速铁路隧道施工风险管理技术探索[j].隧道建设,2010,02:173-178.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篇7

关键词: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 a

一、隧道施工风险管理的内容

(一)风险识别

所谓的风险识别就是指在明确了控制目标后,准确的找到可能会对目标产生影响的各类因素,而这也是风险管理工作实施的基础,是后续进行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前提风险识别主要分为明显风险控制目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明确最重要的参与者、估计风险形势、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以及编制相应的风险识别报告等阶段,在准确的识别了风险源后,便能够得到由各类风险因素组成的集合,而各个事件又是有一定的支配关系的,便可以划分出各类因素的层次,从而得到递阶的风险因素层次结构。

(二)风险评估

在隧道的施工过程中,风险评估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隧道施工风险估计和隧道施工风险评价,前者就是指对隧道施工每一个阶段出现风险事件的可能性,可能发生的时间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后果等进行科学的估计,从而为后续整个工程项目的风险工作提供基础,并且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实施风险监控措施以及制定风险应对措施等内容也都是以此为依据的;后者则是指对影响隧道施工安全的各类风险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同时估算出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可能带来的损失,确定隧道工程项目的核心风险,有后续有效的处理这些风险提供重要依据。

(三)风险应对

所谓的风险应对就是指在隧道工程施工时发生风险时所采取的风险管控措施,通常情况下,风险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两大类,第一类为在还未发生安全风险的时候,针对已经确定的风险因素制定有真对性的控制对策,从而最大限度的减轻风险,常见的有分散缓解以及风险规避等措施;第二类则为风险发生之前,借助于相应的财务管控措施来降低风险因素对项目目标实现程度的影响,常见的有保险转移以及风险自留等措施。

(四)风险监控

从过程的角度来看,风险监控工作是处于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流程中的末端,当然其也是只属于项目风险控制领域的一部分内容,并且风险监控是应贯穿于风险管理的全过程的。另外,作为一个连续不间断的过程中,风险监控工作应是在考虑到项目整个风险管理过程后所确定衡量标准,并且及时的跟踪和评价风险管理活动的完成情况。

二、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安全生产规律的正确认识。很多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对于施工安全缺乏足够的重视,对于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问题没有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同时,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即使意识到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也盲目采用新技术与新设备以加快施工进度,从而使得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大大提高。

(二)缺乏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很多施工单位没有建立健全有效的安全管理机制,对于安全生产的监管不到位,在出现安全事故的事故的时候,没有科学规范的应急措施进行处理。同时,很多施工单位虽然建立了安全管理机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将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认真落实,使得安全管理机制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管理教育。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没有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使得施工人员对于安全管理的

认识较为模糊。同时,施工单位的规模不断扩大,施工项目不断增多,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更是浮于表面,这在无形中为隧道安全施工埋下了隐患。

三、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把握安全生产管理规律,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始终坚持“早发现,早处理”的原则,注重地质情况勘察、隧道环境加固和施工作业面爆破等各种环节的安全管理,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加强对隧道施工作业情况的预报与监控,确保对于出现的安全问题,可以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同时,施工单位在隧道施工之前,要认真勘测隧道地质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对于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施工问题,要设置完善的应急预案,保证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施工单位要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在施工操作中依照施工方案和要求标准进行作业,认真落实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措施。施工单位要加大管理人员的执勤力度,建立详细的安全管理计划,并严格执行值班人员的交接手续。对于施工所用爆破物品,施工单位要做好采购、管理和使用工作,如果需要进行爆破作业,要严格按照规定办理,尽可能地减少因人为因素而产生的安全隐患。

(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安全措施。安全责任机制是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和依据,可以强化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一方面施工单位要不断健全与完善安全管理责任机制,如安全管理值班制度、工程机械操作规章制度和施工人员安全责任制度等,明确施工人员在施工操作中需要担负的职责与责任,实行严格的奖惩措施,对于出现的安全管理问题,坚决依据规章制度执行,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与危机意识。另一方面,施工单位要做好安全措施的贯彻落实工作,从单位领导到施工人员都要认真落实安全措施,尤其是单位领导要做好示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地执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实行特殊化。在追究安全管理责任的时候,施工单位要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对于单位领导应担负的责任绝不避重就轻,以免造成不良的影响。此外,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要环环相扣,各个施工部门与施工人员要互相监督,对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地指出并加以改正,使安全管理处于透明化、公开化和可控化的状态,从而确保安全管理责任机制的贯彻落实。

(三)加大安全教育投入,加强安全设施维护。施工单位要加大安全教育的投入,注重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于安全事故的处理技能,并在建设施工区域设置规范的安全警示标牌与标语,提醒施工人员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减少施工人员在安全事故中所受危害。对于重大的施工项目,施工单位要安排专家对施工方案和工程技术进行探讨与评估,以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同时,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安全实施的维护,尤其是安全标志、安全防护用品和隧道视觉警示体系等设备的维护。施工单位要安排专人对安全设施进行日常的检查和管理,如果发现存在问题,要实施的进行维护处理,确保其可以正常投入使用。此外,施工单位还要加强使用人员对于安全设施设备的宣传学习工作,保证施工人员了解和掌握安全设施设备表示的含义,从而在作业时规范操作与自我防护。

结束语: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隧道建设施工项目的质量和施工效率,而且关系着国家的财产安全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其管理水平是施工单位综合实力的真实体现。但是由于隧道施工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安全管理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水平成为施工单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1]刘战军,翟瑞军,柳杨.浅谈隧道施工安全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3,02:47-48.

[2]王辉麟,蒋秋华,索宁,马伟斌,赫永锋.铁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与风险预警技术的应用[j].铁道建筑,2013,03:72-74.

[3]关少航.铁路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及控制措施探讨[j].价值工程,2013,10:44-46.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篇8

关键词:隧道;安全问题;安全对策

abstract: tunnel engineering is a high risk project, the safety management problems exist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strengthen enterprise safety production management, constantly improve production safety guarantee system, implements the full, whole process, the omni-direc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the guarantor, machine, material, environment secur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and study of the tunnel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tunnel; safety issues; safety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

隧道工程是一种高危险源的工程,它的危险源主要是:爆炸(瓦斯爆炸、火工品爆炸、爆破作业、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坍塌、透水、突泥、高处坠落、火灾、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中毒等安全事故。易发生的伤害:坍塌、透水、突泥、爆炸、触电、火灾、机械伤害等。隧道工程具有发生各类事故的概率和频率较高,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较严重的特征。因此,

隧道施工安全是当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隧道施工安全要坚持“靠科技保安全,靠结构保安全,靠质量保安全,靠综合治理保安全”的管理原则,做到精心组织,科学施工,严格管理,规范作业。

一、隧道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一)安全制度不落实,安全监管不力。

由于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未能认真落实,各方不能对各自的职责负责。同时又由于安全管理机制滞后,无法适应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当前,我国有效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机制尚未建立,管理手段和监督方式无法适应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现状,同时施工安全监督工作也无法深入地开展。此外,由于监督管理不力,执法不严,安监部门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无法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也助长了施工单位对问题和隐患处理不积极的恶劣风气。

安全教育培训滞后。

我国目前隧道行业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安全教育培训滞后的问题。隧道施工企业招聘的施工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他们本身的文化和技术素质较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建设安全专业培训和教育。加之企业也没有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和教育,使得他们严重缺乏那些必要的建筑安全知识和技能,安全操作技能低,没有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

缺乏相应的应急预案与措施。

许多隧道施工过程中缺少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措施,一旦发生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时,由于缺少相应的应急预案与措施,其处理方案往往根据经验来进行处理,但是由于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复杂,事故具有多样性、不可预见性的特点,在事故发生前如没有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则往往会陷入无章可循的地步,慌乱和采取不合理的方式来处理事故,有可能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一)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

把安全工作做好做到位就意味着我们必须使一切不安全的因素消失,才能确保安全;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管理观念要求我们必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层层落实,分级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各部门各方位各细节存在或潜在的安全隐患。具体操作程序:

1、责任层层下放,逐级落实。主管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施工第一线负责人施工作业人员。

2、发现隐患逐级上报,共商解决。员工施工第一线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主管负责人。

(二)将安全管理的意识融入到施工队伍,加强安全培训。

施工队伍是安全管理的一大关键,因此我们在组建施工队伍的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施工队伍技术过硬,其中对于安全意识以及综合素质的要求要更为严格,对犯有安全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项目轮空制。其次,对于较为特殊的岗位,要加强培训,并对新工人实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培训分为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随着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规定、新法规也不断的在隧道施工活动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因此就要组织职工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通过培训让其了解掌握新知识的内涵,更好的运用到工作中去,通过培训让职工熟悉掌握新工艺、新设备的基本施工程序和基本操作要点。同样对一些新到岗的职工,也应该进行实际操作的培训工作,以便在正式上岗之前,熟悉掌握本岗位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注意事项。

(三)加强应急管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原则,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是保障安全生产的一项重大举措。如消防、防洪、触电、高处坠落、坍塌事故等基本应急预案,还有爆炸、食物中毒、营业线事故等重大应急预案。制定预案时,应充分考虑现有物质、人员、危险源的具体情况,针对各风险工点的危险源和危险目标制定具体的应急措施。应急预案的制定为及时、有效地进行安全应急救援提供了保障。

三、隧道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对策

(一)塌方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1、施工前应充分准备,制定严密的施工方案,准备充足的物资人员设备,严格按设计和规范施工;

2、遇不良地质地段,要遵循“短进尺,多循环,弱爆破、超前支护、加强支护、及时二次衬砌”的施工原则;

3、做好施工降排水,防止岩层浸泡软化;

4、注意地质观察、预报,如超前地质预报显示地质条件异常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同时应报上级单位研究制定处理方案;

5、注重隧道防坍塌的安全检查,要着重检查洞口段开裂变形情况,边、仰坡是否有开裂变形、危石或滑塌现象;查交叉口、断层处、破碎带、浅埋段、溶洞支护段及其它围岩软弱地段是否有裂纹变形现象;要把围岩松动、不密贴、掉碴、流泥流沙、明显的裂隙变化、水系变化、初支有明显的可见喷射混凝土开裂、掉块、锚杆的松弛或锚杆垫板的压紧或变形、钢支撑的扭曲变形,都可作为隧道围岩与支护稳定性的危险信息,必须认真细致进行观测 ,并做好记录。

6、配备专业人员,做好围岩变形量测。施工时应及时布设测点,要建立最大日变形量和累计变形风险预警机制,及时观测、及时分析、及时反馈、及时采取措施。

(二)涌水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

1、施工中做好洞内排水。隧道排水为洞内每50m设一集水坑通过φ100排水管将掌子面积水导入集水坑,由抽水机排出洞外经沉淀后排入市政管道。

2、做好止水加固工作。鉴于花岗岩残积,全、强风化岩具有遇水软化、崩解,强度急剧降低的状况,做好洞内超前探测,及时掌握地质情况,必要时采用小导管超前止水固结注浆的手段,控制涌水量,并根据止水固结注浆质量逐步修正注浆参数,改善洞内环境为掘进施工提供作业条件。

(三)爆破安全管理对策。

1、爆破器材加工房应设在洞口50m以外的安全地点,严禁在加工房以外的地点改制和加工爆破器材,爆破作业和爆破器材加工人员严禁穿着化纤衣服。

2、装药前应检查爆破工作面附近的支护是否牢固;炮眼内的泥浆、石粉应吹洗干净;装药与钻孔不宜平行作业;刚钻好的炮眼热度过高,不得立即装药。如果遇有照明不足,发现流砂,流泥未妥善处理,或可能有大量溶洞涌水时,严禁装药爆破。

3、洞内每天放炮次数应有明确规定,装药离放炮时间间隔不得过久。

4、电雷管应使用电力起爆器、动力电、照明电、发电机、蓄电池、干电池起爆。

5、电子雷管应使用配套的专用起爆器起爆。

6、导爆管雷管应使用专用起爆器、雷管或导爆索起爆。

7、导爆索应使用雷管正向起爆。

8、不应使用药包起爆导爆索和导爆管。

9、各种起爆方法均应远距离操作,起爆地点应不受空气冲击波、有害气体和个别飞散物危害。

10、在有瓦斯和粉尘爆炸危险的环境中爆破,应使用煤矿许用起爆器材起爆。

11、在杂散电流大于30ma的工作面或高压线射频电源危险范围内,不应采用普通电雷管起爆。

12、采用电雷管爆破时,必须遵守国家现行《爆破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并应加强洞内电源管理,防止漏电引爆。装药时可用投光灯、矿灯照明,起爆主导线宜悬空架设,距各种导电体间距必须大于1m。

13、爆破后必须经过15分钟通风排烟后,检查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检查有无“盲炮”及可疑迹象;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顶板及两帮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在妥善处理并确认无误后,其他工作人员才能进入工作面。

(四)火灾安全管理对策。

消防设备的设置。一旦发生火灾,火灾探测系统可以及时发出警报,使隧道未失火工程段的施工人员做好防范准备。隧道中定点设置灭火设备,从而保障小火情的情况下,工人可以自行扑灭。

阶段防火门的设置。隧道施工中可以每隔一段距离设置防火门,降低火灾过快的蔓延,减少损失。防火门按国家防火要求设计和安装。

应急措施的保障。一旦发生火灾,应有及时有效的处理办法,人员的抢救、火灾的扑灭方案、经济财产的抢救都要有相当的保障措施,从而使火灾的影响降到最低。

结束语

隧道施工安全关系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国家的财产安全,加强隧道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能够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隧道施工企业有责任、有义务重视安全风险因素,采取预控安全策略,以防为主,规范管理,不断提高我国隧道建设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 俞富桥.工程风险及应对策略的探讨[j].工程造价管理,

[2] 路美丽,刘维宁,罗富荣,等.隧道与地下工程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进展[j].工程地质学报,2006(4).

[3]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地下工程施工与风险防范技术[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篇9

【关键词】隧道施工;人员定位;安全管理;预警系统

施工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各级政府机关、各级主管部门、施工企业一贯高度重视隧道安全生产问题,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通过法律手段、管理模式等方面的不断努力与尝试,近几年无论是隧道施工,还是矿山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趋于稳定好转,但由于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等种种原因,隧道施工安全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如何改变目前企业对洞内人员落后的管理模式,如何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也成为所有施工企业关心的问题,因此建立以灾害预防、事故救援、电子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目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势在必行。

1 传统隧道施工人员管理方式

传统方法采用的是“一人一本一洞口”的管理方式,即一个值班人员拿着一个记录本在一个洞口当“守门员”,记录本记录的信息根据施工单位的要求各不相同,一般会包括以下信息:姓名、单位(班组)、进洞时间、出洞时间,有的还记录机械、车辆进出洞时间。这种管理方式如果记录准确,则管理人员可以掌握洞内的施工人员数量,大概掌握洞内作业情况。

随着近年基础建设投入的增加,隧道施工项目数量也大大增加,发生意外事故的数量也不断增长,给国家、集体、人民群众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因此,基于以上原因,施工企业有必要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尤其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建立起有效的预教、预测、预报、预警、预防体系。

2 人员定位系统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隧道施工是一项工序复杂的施工过程,各工种专业性强、差距大,各工序之间衔接紧密,涵盖爆破施工、喷射混凝土施工、钢筋焊接、钢筋绑扎、排水系统施工、人员与机械配合施工等复杂过程,每一道工序都需要人力来完成,机械不能够完全替代,因此隧道施工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

2.1 人员定位系统的基本原理

人员定位系统最基本的功能首先是解决了施工人员位置的问题,它的基本原理来源于卫星定位系统,即通过3颗以上的卫星就可以将物体的三维物理位置进行定位。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将范围缩小,在一定区域内架设几颗“卫星”,通常称为基站,那么就可以实现在这个区域内将人员进行定位。

用于隧道施工的人员定位系统分为两种,第一种为精确定位,即利用2台以上基站信号将该区域完全覆盖,达到对施工人员精确定位平面位置的目的,任何一个施工人员都可以被显示出精确的洞内位置;第二种为模糊定位,即将隧道划分成若干范围(段落),在需要定位的段落里面安装1台基站,这样可以显示出该基站范围内(或该段落内)的施工人员数量、人员信息,但不能反应出人员的精确位置。

2.2 人员定位系统的建立

在需要定位的区域,根据实际地理位置安装多个基站,通过基站与传输接口的连接,再将总站与电脑系统连接,实现软件与硬件结合,最终形成人员定位系统。

2.3 人员、机械的出入洞管理

在隧道洞口架设一台基站,用于人员、机械的进出洞管理。施工人员、机械需随身佩戴一张“身份证”,通常称为识别卡,识别卡会随时发出信号,每当人员、机械经过洞口处的基站时,无需任何操作,基站会自动识别卡片信息,并将信息发送至数据接口,通过计算机处理,记录相关进洞信息,人员如张三,男,开挖班,身份证号:***,进洞时间8:36,出洞时间11:15;机械如4号出渣车,司机李四,车牌号:***,进洞时间9:05,出洞时间9:43,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大屏幕直观地显示出来,也可以通过led显示屏以表格的形式显示出来,并可在电脑中永久记录下来,以便查询。

此系统还可以作为考勤之用,在选定的时间范围内可将施工人员进出洞情况汇总成考勤表,作为考勤依据。

2.4 人员作业定位管理

我们在隧道施工中,通常分为以下三个作业面,分别为掌子面施工、仰拱施工、二衬施工,这三个作业面人员相对集中,从众多的隧道事故统计中可以看出,危险区域依次为掌子面、仰拱与掌子面之间段落、二衬与仰拱之间段落,因此,这三个区域有人员定位的必要性。

基站识别区域理论值为空旷无障碍地带半径100m内,洞内施工环境复杂,实际可覆盖半径70m左右,因此对于地质条件稍复杂的隧道而言,掌子面到二衬的距离不会超过基站的可覆盖范围,即140m,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利用2台基站,安装在仰拱附近区域,实现这三个区域的人员精确定位。但也不能太过于靠近掌子面,以免爆破施工安全距离不足。

精确定位的主要用途在于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紧急情况,施工人员可按下芯片上的报警装置,声光报警系统即可启动,施工人员即可在第一时间撤离危险区域,如发生隧道塌方事故,救援人员可以准确知道被困人员的具置及分布情况,可以使救援人员进一步了解、判断情况,如果被困人员生还,并且有意识,那么可以不断按下报警按钮发出信号,使救援人员在显示器上看到何人、何处有报警,使救援工作突出重点。

2.5 建立预警系统

通过安装传感器,可随时检测隧道内的氧气、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如常见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瓦斯)、硫化氢等等易燃易爆气体,当气体浓度高于或低于标准值时相应的传感器会立即发出报警,使管理人员可进一步采取措施,防止以外发生。

2.6 建立有线通讯系统

对于直线隧道及中长隧道而言,洞内外通讯可通过对讲机实现半双工通话,但对于长大隧道而言,长度达到几公里十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时,有线通讯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可靠的方式,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人员定位系统,实现洞内外双工通话,洞内带班人员随时汇报施工情况,施工调度员在监控室内值班,可协调指挥洞内带班人员、空压机房、通风机房、钢筋加工厂、拌合站、洞外机械、洞外施工人员准备进洞等工作,大大提高协调指挥效率。

2.7 建立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通过在洞内重点部位安装摄像头,如防水板台车、二衬台车等部位,可实现在监控室内实时观察洞内作业情况,通过互联网平台,各级管理单位和部门可实现在办公室内远程视频查看洞内作业情况,从目前的技术来看,如果有需要,可实现在手机上安装相应的客户端,通过登录客户端,可随时随地查看洞内实时施工情况、洞内人员数量、洞内人员分布、掘进数量、仰拱数量、二衬数量、剩余工程数量、平均掘进速度等等数据。

3 使用人员定位系统的条件

人员定位系统是将信息科技“嫁接”于施工生产上的产物,为我们的施工带来更多方便的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要具备以下几点:

1)要求操作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至少要经过专业人员的培训。

2)人员定位系统需要定期维护,随着施工的推进,如掌子面附近的基站、摄像头、传感器等部件,也需要不断向前跟进,如未及时跟进,人员位置超出基站的覆盖范围,就会造成人员定位的位置、数量信息的不准确,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3)洞内作业工序复杂多样,人员定位系统的线路如保护不到位,会经常被施工机械、各类台车等损坏,因此需要特殊保护。

4)确保所有施工人员、机械佩戴和安装定位芯片,并定期(每年)更换电池。

4 人员定位系统功能的选择

在隧道施工中,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的情况是很常见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功能,如根据设计文件、类似工程、附近工程对比分析,所施工隧道不属于瓦斯隧道,那么可以不安装监测传感器;通讯可使用对讲机实现的,可以不安装有线通讯系统等,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具体要根据项目的管理目标而定。

5 人员定位系统的造价

人员定位系统的总造价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包括隧道长度、人员数量、选择的功能等方面,单价估价:人员定位芯片120元/个,读卡基站3000元/台,读卡基站供电电源4000元/台(3台读卡基站可共用一台供电电源,但同时有线路跨度限制,线路过长会导致供电不足),软件2000元/套,四芯电缆2.5-3元/米,电脑一台,大屏幕显示器一台(电视即可),led显示器一台,传感器,报警系统、摄像头等,一般在5-40万元之间。

综上所述,人员定位系统是隧道施工标准化管理中较先进的管理手段,它的人员定位功能可为施工中的应急处置、应急救援提供极大方便,其附带的功能如人员、机械的进出洞管理,人员考勤管理、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声光报警功能、通讯功能、远程视频监控功能等,更是极大地方便隧道施工管理,这种先进的管理方式将逐步地推广到现代施工企业中去,成为隧道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先进管理工具。

【参考文献】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篇10

关键词:隧道施工 施工安全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163-01

隧道施工的环境复杂,给隧道施工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每年因为隧道施工所带来的人身事故是不容忽视的,我们要吸取教训对隧道施工进行安全控制,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1 引起隧道安全事故的原因

隧道安全事故是不容忽视的,国家的相关管理部门要加以重视。根据多年来对隧道安全事故的分析发现,隧道施工中的很多安全问题是由于隧道塌方、机械伤害、触电伤人等方面引起的,此类型事故一旦发生,危害性非常大,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可观的。其中隧道坍塌现象造成的人身事故最多,下面对引起事故坍塌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首先,施工中偷工减料造成的隧道坍塌现象。隧道围岩的压力除了要靠自身的结构来对其进行支撑外,大部分还是要靠隧道中的其它支护来进行的,只有做好支护工作才能减少隧道出现坍塌的现象,尤其是对隧道进行超前支护时更为重要。设计人员在对隧道支护强度进行设计时,是根据围岩的压力参数来设计的,但是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不当对围岩造成破坏,破坏了其原有的参数,原有的支护方案不能满足围岩的压力;对隧道进行超前支护、初期支护时,没有按照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工艺不规范,降低了支护的强度。由于支护没有达到围岩的需求,所以导致坍塌事件发生。

其次,开挖方式不当,监测工作没有做好,支护又不及时造成隧道坍塌。在对隧道进行开挖前,要对隧道施工的地质进行勘测,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选择不同的开挖方式,开挖方式不当会造成隧道坍塌;很多时候为了施工方便而扩大开挖的断面,盲目的拉大了施工的距离使得封闭不及时造成隧道坍塌现象发生;隧道施工过程中,对隧道支护的监测工作没有做好,支护变形时没有及时发现采取相应的改变措施,造成隧道坍塌现象发生。

最后,由地质灾害造成的隧道坍塌。地质灾害造成的隧道坍塌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很多时候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前方地质的问题,仍然按照原有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导致突然涌水、涌泥等现象发生。

2 编制应急方案

在对隧道进行施工时,难免会发生突发事件,例如坍塌、涌水等事故的发生,为了对这些突发事件进行预防控制,编制出应急方案。应急方案要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作出准备,明确应急的职责,具备对应急事件的分析能力,辨别事件特点,最大程度地减少因突发事件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避免因突发事件引来的人身事故。

在对应急方案进行编制时,项目部应该成立相应的应急指挥小组,避免发生突发事件时出现慌乱现象而造成更大的事故发生。项目部经理应该做为应急小组的组长,并对应急的组员进行分配,将责任具体划分到每一个人身上;应急小组成立后,要对应急救援中应该做的事情进行分组,每一个救援环节都有相应的组员对应,这样有条理的划分,可以避免突发事件发生时因慌乱而造成救援混乱。可以分为现场抢救组、技术处理组、消防排水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处理组,几个组要互相协作,保证救援工作有序的进行,减少人身事故的发生,减少经济的损失;在对应急方案进行编制时,还要将应急中用到的设施设备进行配置,辅助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例如抢救车、挖掘机、运输车辆、电焊机、抽水机等。应急方案的编制要从多个角度考虑,保证其全面性。

3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问题一直是施工的主要问题,要对施工安全问题进行管理与控制,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把隧道施工的风险降到最低,保证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安全事故的控制。

首先,从技术与质量的角度来控制隧道施工的安全问题。施工的工艺选择对隧道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要避免因施工方法不当而造成支护不强,最终导致隧道质量出问题;在进行施工时,要不断地进行超前地质勘测,时刻关注地质条件,避免因地质因素造成施工工艺不当,而造成事故的发生;在对隧道进行施工前, 要根据施工的环境选择相应的施工工艺、施工的设备以及施工工期的确定等;根据不同的围岩选择开挖的方式;采用新的施工技术以及新设备来进行施工,提高隧道的质量。

其次,提高本质安全度,降低事故发生率。在对隧道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时,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考虑,尤其是对施工设备的选择与配备上,要进行认真的考虑,设备的选择要符合隧道施工的需求,选择配备好的机械设备。只有从本质上提高安全指数,才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再次,制定相应的安全约束制度,并且进行安全教育。很多安全事故都是因为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强所导致的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对于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定期的进行安全培训,只有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才能在施工过程中规范施工;除了要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外,还要实施一些硬性措施,监督施工的安全进行。制定施工的标准制度,让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的规范进行施工,避免因施工、操作不当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最后,对施工人员的素质进行加强建设。隧道施工所要求的施工技术是非常高的,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施工前要求施工人员对施工岗位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减少因施工人员的操作问题而造成的人身事故。

4 结语

目前隧道施工是我国建筑工程的主要施工项目,隧道施工的环境复杂,安全事故容易引发,所以在对隧道进行施工时,要对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加以考虑,并对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施工中出现安全问题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吴从师,丁祖德,叶勇.大跨公路连拱隧道安全控制爆破研究[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8(1).

[2] 朱宇仪.略谈提高隧道工程技术水平问题[j].铁道建筑,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