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测量十篇-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3-04-07 12:41:02 尊龙凯时最新地址的版权声明

隧道测量

隧道测量篇1

隧道施工测量首先是在地面上进行控制测量,以确定各个入口的相对位置。由于隧道一般要穿过高山或水域,量距困难,其平面控制测量过去主要采用三角测量法,辅之以横基线尺视差导线测量。近年来,已逐步应用短程电磁波测距仪进行导线测量,代替了旧的测量方法。高程控制测量,一般均采用水准测量方法。也有人采用空间网来建立隧道施工的地面控制网。

隧道测量在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隧道施工测量首先是在地面上进行控制测量,以确定各个入口的相对位置。

(来源:文章屋网 )

隧道测量篇2

abstrac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long-term stability of structure of the tunnel project,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condition of a tunnel construction of xiangtang-putian railwa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 of v-type surrounding rock by three-step and seven-step excavation method in construction phase to provide important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econd lining construction.

关键词: 隧道工程;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处理、反馈;预警值

key words: tunnel project;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data analysis, processing and feedback;warning value

1 监控量测目的

把量测结果反映到设计施工中的目的,首先是确认施工的安全性,其次是提高工程的经济性。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复合式衬砌设计、施工的核心技术。通过施工现场监控量测监视围岩变化,掌握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的力学状态和稳定程度,确保施工安全。为确定二次衬砌和仰拱施作时机,了解和掌握围岩变化规律,评价和修改支护参数及施工方法。为最终稳定时间等提供信息依据,并为以后设计、施工积累资料。因本隧道开挖断面大,必须加强围岩及支护的施工监控量测工作,并贯穿于施工全过程。其目的是:

1.1 提供监控设计的依据和信息。掌握围岩力学形态的变化和规律,掌握支护的工作状态。

1.2 指导施工,预报险情。作出工程预报,确立施工对策,做到监视险情、安全施工。

1.3 通过回归分析,确定围岩变形收敛的准确时间和最大变形量,为隧道二次衬砌的施工时间提供一个科学依据。

2 监控量测人员及设备配备

根据股司工(2011)103号《关于加强隧道工程监控量测管理工作的通知》及股司工(2011)110号《关于隧道施工组织管理的强制性规定》相关规定配备人员及设备。

2.1 由向莆铁路项目经理部组建专门监控量测队,负责洋门隧道、梨壁山隧道、南洋隧道及南洋二号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

2.2 监控量测队在项目总工程师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不得从事与监控量测无关的其它工作。

2.3 根据项目规模,设置监控量测队长1名,下设2个监测小组(洋门隧道和梨壁山隧道为第1小组,人员配置3人;南洋隧道和南洋二号隧道为第2小组,人员配置3人),每个监测小组至少一名具有测量工证书的专业量测人员。

2.4 监控量测小组配备精密水准仪、全站仪、收敛计、高空作业车等监控量测作业所需设备。

3 监控量测工作内容及量测方法

3.1 监控量测的工作内容

①监控量测项目包括必测项目与选测项目。必测项目有:拱顶下沉、净空变化、地表沉降(隧道浅埋段);选测项目为:围岩压力、围岩位移、钢架内力、锚杆轴力等,本标段。

②拱顶下沉、净空变化测点应在距开挖面2m的范围内尽快安设,并应保证爆破后24h内或下一次爆破前测读初次读数。拱顶下沉测点与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净空变化测点每个断面至少布置2对。量测断面间距iii级围岩为30-50m、iv级围岩不得大于10m、v级围岩不得大于5m。

③隧道浅埋段地表沉降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为5-50m,根据隧道埋深与开挖宽度进行确定;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应小于隧道埋深与隧道开挖宽度之和。

④对于选测项目,监控量测断面与测点按照设计与业主要求进行布置。

⑤监控量测测点的测试频率应根据围岩和支护的位移速率及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确定,并应符合《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的要求。

⑥洞内监控量测点测点的加工与埋设。

洞内观测点,统一采用40cm长φ22螺纹钢,在端头处焊接三角形挂钩,便于准确测量。样式如图1。

拱顶下沉量测及净空变化量测的测线布置示意图(全断面开挖、上下台阶开挖、三台阶七步开挖及双侧壁开挖)如图2。

3.2 监控量测方法 重点阐述拱顶下沉和净空变化的量测方法:

3.2.1 水准仪测拱顶下沉。在地表稳定处设一固定点并引入高程,即采用可水准仪(挂钢尺)或全站仪进行拱顶下沉的观测,本隧道采用水准仪(挂钢尺)进行拱顶下沉观测。

隧道测量篇3

1.1隧道施工测量

1.1.1进洞点及洞内导线测量的标定在隧道施工中,施工导线是为了便于指导布设开挖面及放样的一种导线,通常导线点是一边开挖一边予以设置的,需要沿着中线进行布设。一般边长大约介于25米至50米之间。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当注意洞口点的布设,利用洞口点坐标与设计坐标来确定进洞点,借助于极坐标法且采用经纬仪亦或是全站仪进行标定,设置相应的仪器于洞口点,再采取反算极坐标所得到的方位角,测量距离,标定方向,最终将进洞点确定出来。

1.1.2中线测量

要想有效的保证隧道工程施工能够真正的按照具体的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那么就必须实施中线测量。按照施工方法,曲线设计半径大小与断石开挖宽度等的不同,往往中线测量的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正是因为洞口施工方法具备着其自身较强的特殊性,因而可以将中线划分为永久中线和临时中线。当掘进隧道至20米的位置时,便需要重新标定检查临时中线点,检查结果得出与相关要求相符后,再对永久中线进行标定。通常直线隧道的中线需要采取经纬仪正倒镜法加以测设,并且联合采用激光指向仪导向法和瞄直法。

1.1.3贯通测量

往往贯通测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使两个掘进工作面或者多个掘进工作面,在预定地点根据设计要求正确的接通所展开的测量工作。隧道工程的贯通测量需要对以下原则加以切实遵循:应当在正确的确定测量方法与测量方案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确保贯通精度;对各项测量均需要独立客观的校核检查,严格的避免差错的出现。贯通之后测定实际偏差的方法主要包括:

(1)测定贯通竖井后实际的井中偏差。贯通竖井以后,可以由上水平或者地面上的井中部位挂上中心重球线至下水平,将井筒中心间的偏差值直接丈量出来,也就是丈量出实际的竖井贯通偏差值;

(2)测定贯通平巷时的竖直面偏差。采取三角高程测量或者水准仪测量已知的连测两端想到的高程控制点,将高程闭合差求出,以此将贯通高程测量的精度体现出来。

2.隧道工程施工测量的具体步骤

2.1测量方案的准备

在隧道工程开工前,要详细的阅读有关设计图纸,熟悉设计规范和测量要求,正确领会设计意图,了解隧道施工步骤和工艺,提前为隧道工程的施工将放样准备做好,并且将施工测量方案制定出来。

2.2闭合测量隧道进出口

按照现场测量交桩和设计技术交底,在正式的实际测量以前,在保证与精度要求相切合后,才能够证实将放样展开。精度如果无法切实的满足要求,则必须尽可能早的通知相关单位予以联合测量。对于相对较短的隧道来说,可以实施全站仪闭合导线测量,而如果是地形复杂或者长隧道,则需要采取全球gps定位系统测量。

2.3进出洞口的测量

总的来说,进出洞口的测量主要涉及到标高埋深、地貌地形等项目。复测隧道进出口处的地形是至关重要的,关系着隧道洞口今后是否能够安全进洞。复测洞口地形,主要是再次检查核对是否与设计图纸保持一致,主要包括是否偏压、覆盖厚度、工程量复核以及进洞口桩号等,当出现偏压时,要测量地形影响洞身机构的程度,确定所应采用的洞口变更位置、洞口地锚特征、临时支护形式参数、洞门形式等。

2.4洞内测量

要想将隧道净空控制好,那么就需要加强洞内施工测量,二衬、支护以及开挖等要严格避免侵入净空,并且还应当控制好过大超挖的问题。根据实际的围岩地质状况或者设计围岩地质状况,具体的测量精度也可以划分成三大级别,也就是二次衬砌施工测量、初期支护定位测量和开挖轮廓测量。

2.5监控测量

从隧道工程开工直到竣工的整个过程中,隧道施工测量监控工作始终存在,可谓是必须测量的一个项目。监控测量的作用主要就在于:提供信息为安全生产,掌握施工中动态的支护和围岩信息,及时的反馈信息、超前的地质预报,以便于正确的引导施工作业,并且为施工及设计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通过改变支护和围岩的应力、位置,来提供参数设计给设计部门支护系统的修改。

3.总结

隧道测量篇4

关键词:芙蓉山隧道;平面控制测量;水准测量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mountain tunnel control survey hibiscus, elaborates the tunnel horizontal control survey, leveling control survey.

keywords: lotus mountain tunnel plane control measurement; measurement;

中图分类号:p221 文章标识码:a

一、引言

芙蓉山隧道是联结韶关市芙蓉新城和老城区的交通要道,设计为双向六车道,隧道东边为市原水泥厂宿舍,西边为芙蓉村,全长四公里。为保障隧道贯通的精确性,对该隧道进行了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和水准测量。

二、平面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点的选点、埋石

在隧道两洞口各埋设三个gps控制点,要求每个洞口的gps点之间相互通视,点位宜选择在有利于gps观测、基础坚实稳定、易于保存、点位与周边无线电发射源的距离大于200米、与高压电线微波通道的距离大于100米、视场内的高度角不大于15°、受施工影响小的地方,点位选定后现场做标记,画点位略图。

gps控制点埋设永久性测量标志,其中要求各洞口至少有一个控制点满足满足平面、高程共用的要求。

2、gps控制点的观测

(1)仪器的选择

gps的观测采用南方灵瑞s82t接收机,接收机的选用宜满足以下要求:

d:相邻点间的距离,单位为km

(2)gps网的等级

隧道的平面控制测量gps网设计为e级网,精度要求如下:

基本技术规定:

(3)控制网网图

在隧道两洞口分别埋设了3个控制点,gps控制点网采用边连接形式,见图1:

图1

(4)数据处理

已知数据的检核:已检核已知控制点jsl1、芙蓉村、韶工、测绘院、华南测绘的正确性、可靠性。

外业数据质量检核: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ds≤2√2σ;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坐标闭合差ws和各坐标分量闭合差(wx 、wy 、wz )应满足:

wx≤3√nσwx≤3√nσwx≤3√nσws≤3√nσ

基线向量解算:本次基线向量解算采用多基线解,gps观测值加入对流层延迟修正,以同步观测时段为单位进行。

(5)gps网平差

主要为无约束平差和约束平差

无约束平差:基线向量检核合格后,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相应方差-协方差作为观测信息,以一个点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三维坐标为起算数据,进行无约束平差,平差结果为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中各点的三维坐标、各基线向量及其改正数、精度。

约束平差:利用无约束平差后的观测量,选择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中进行三维约束平差或二维约束平差,平差结果为相应坐标系的三维或二维坐标、基线向量改正数、基线边长、方位、转换参数及其相应的精度。

(二)、水准测量

大地水准面(高程系统为正高系统)和似大地水准面(高程系统为正常高系统)并不是完全的吻合,gps控制点的高程只有经过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改算到似大地水准面上,才可确保gps控制点的可用性。所以隧道的高程系统用国家四等水准测量建立,水准路线为附合水准路线,其测量精度的要求为:

(1)选点、埋石

在隧道的两洞口分别选埋两个水准控制点,水准标石埋设在坚实稳固的岩层上,两水准点间的距离以架设一次水准仪即可观测得到另一水准点的高程为宜,水准点宜保存、不受施工的影响、远离震动源。

(2)水准观测

在观测前,已对水准仪、铟瓦钢尺进行了检核。水准观测采用徕卡dna03电子水准仪和铟瓦钢尺,观测方法采用后前前后的观测方式进行,观测的具体要求:

(3)水准网的平差

水准网的平差有条件平差和间接平差。本次水准测量采用条件平差。条件平差是利用网中的起算数据、观测值及其权倒数,根据它们之间的几何关系,在「pvv=最小的条件下,求出各测段的观测值改正数和平差值,再推算网中各结点和其他水准点的高程值。芙蓉山隧道水准测量的路线全长为13.2km,共设站195个,附合路线的闭合差为 0.8mm,将闭合差按照测站配赋到各水准点,得到各水准点高程。

(三)个人体会

gps观测的精度受到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如与gps卫星有关的误差、与卫星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在观测时应采取相关的措施,尽量减小外界因素的影响,以提高观测的精度。

影响水准测量的精度的因素主要有仪器的误差、外界因素引起的误差、观测误差、客观误差。作业时应严格控制观测时间、选择最佳观测条件、设站时用测伞遮阳、各站前后视距尽量相等、视线应离开地面足够的高度,通过采取相关的方法减弱各种误差源的影响,提高观测的精度。

参考文献:

[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隧道测量篇5

【关键词】:监控测量技术隧道工程施工应用分析

社会经济的运行,推动了当前公路隧道工程的发展。新奥法施工技术的推广,促进了工程建设的快捷化。现场监控量测,作为新奥法设计与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隧道施工现场相关工况进行及时的监控量测,预测围岩变化,优化施工过程,确保隧道的施工安全与质量,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针对监控测量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一隧道施工中应用监控测量技术的重要性分析

相对来说,地下隧道工程较为复杂,从地质岩体力学角度看,隧道工程与围岩相互作用,处于复杂的地质结构体系中,受周围地质环境的影响巨大;隧道工程的成形过程,从隧道开挖起,围岩内部结构、支护衬砌的应力和外形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动在状态。

隧道围岩的稳定性,是隧道建设施工中影响施工安全性能的重要保障。隧道围岩变形量测是新奥法现场量测的首要内容,是支护参数设计和判别围岩稳定性能的主要依据,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通过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严格拱顶下沉及净空量测,及时与预先设计的要求进行量测数据和分析比较,动态的掌握地表沉陷、围岩支护状态,分析明确围岩稳定性,确定或调整支护结构、支护参数和支护时间;有利于确保工程的施工安全和隧道围岩的稳定。

监控量测环节中的选测项目,是着重对承载结构内部各种作用机理可以量化的部分得出相关数据,为以后理论研究提供原始数据,同时为评价承载结构受力状况提供参考。必测项目的量测数据,可以直接指导隧道工程进行施工,通过利用类比的方法判断甄别承载结构的稳定性。

周边位移是隧道围岩应力状态变化的最直观反映,量测周边位移可为判断隧道空间的稳定性提供可靠的信息,而且还可以根据变位速率判断隧道围岩的稳定程度,为二次衬砌提供合理的支护时机。

通过对相关隧道的拱顶下沉、水平收敛、地表沉降、结构应力等多项涉及围岩稳定性及支护参数合理性进行跟踪量测, 能够科学实时的确定二次衬砌施工时间,能够有效避免隧道施工中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内容

根据功能的不同,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通常分为必测项目以及选测项目两部分内容,分别用来指导工程施工或进行科学研究。

1 隧道监控量测的必测项目

隧道围岩量测的必测项目,是为保障隧道开挖及二次衬砌而进行的监控量测,主要包括岩性、岩层结构、溶洞、断面描述、支护结构裂缝等地质及支护状况观察;用来监视拱顶下沉、了解断面变形状态、判断隧道拱顶稳定性的拱顶下沉量测;根据地表下沉位移量判定隧道开挖状况用以确定隧道支护结构的地表下沉。量测隧道周边位移、收敛状况、断面变形状态,判断稳定性的周边收敛量测。

2 隧道监控量测的选测项目

隧道围岩量测的选测项目,主要包括针对围岩内部位移、围岩压力、锚杆轴力、衬砌应力、支护应力以及弹性波测试等量测。衬砌应力量测是根据量测二次衬砌内应力、喷射混凝土层内轴向应力,了解支护衬砌内的受力情况;根据围岩压力及层间支护压力,判断复合衬砌中围岩荷载大小,判断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各自分担围岩压力情况;锚杆轴力量测是根据锚杆所承受的拉力,判断锚杆布置是否合理;围岩内部位移量测是了解隧道围岩的松弛区、位移量及围岩应力分布,为准确判断围岩的变形发展提供数据。

三监控量测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地下隧道工程施工,科学的运用监控量测技术,及时的监控施工环节的质量与安全性能,有助于优化工程建设。

1观察地质支护工况

隧道爆破开挖施工过程中,有效检测隧道工程施工面的岩层性状、裂隙、溶洞、地下水分布等围岩地质情况以及及支护效果,科学评价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对开挖断面附近的初期支护状态进行观察和描述,是直接判断围岩、隧道稳定性和支护结构参数合理性的重要手段。

2量测基准值的确定

监控量测技术中,各种观测仪器的计算必须具备基准值。基准值的确定是监控量测的重要环节。基准值确定的适当与否直接影响以后资料分析的正确性,量测所得的初读数是判断施工安全的基准点。初读数的取得往往需要经过数次波动之后才能趋于稳定,测读时必须保障初读数的准确性。

3隧道拱顶下沉量测

隧道拱顶的位移量测,是预防隧道围岩塌方的有效措施。通常情况下,浅埋隧道的拱顶下沉会向上传至地表,隧道拱顶的位移情况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通过对隧道拱部下沉的绝对值量测,了解断面变形情况、判断拱顶的稳定性,加强拱顶位移的监测。

4围岩周边收敛量测

周边位移是隧道围岩应力状态变化的直观反映,量测周边位移可为判断隧道空间的稳定性提供可靠的信息,隧道周边收敛是隧道周边相对方向两个固定点连线上的相对位移值,它是隧道开挖所引起围岩变形的表现,隧道开挖爆破后应尽早在隧道两侧边墙、拱腰水平方向埋设测杆或球头测桩,采用收敛计进行量测。

5锚杆轴力结构量测

锚杆轴力量测,通常是在隧道锚杆孔内埋入测力锚杆,测量隧道围岩内部不同深度锚杆的受力,通过锚杆抗拔力检测,测定锚杆的锚固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采用快速量测法,使用设备为ml型锚杆拉力计,判断所使用的锚杆长度是否适合施工需求,同时反馈锚杆的设置的稳定性。

6地表下沉态势量测

围岩结构覆盖层厚度小于40m的隧道,往往需要进行地表沉降量测。施工过程中在隧道浅埋的地表测试范围内按普通水准基点埋设沉降观测点,用精密水准仪量测观测点的绝对下沉量,地表下沉桩的布置宽度应根据围岩类别、隧道埋置深度和隧道开挖宽度而定。

7围岩内部位移量测

隧道围岩内部位移量测,是通过钻孔位移计量测孔壁岩体不同深度的轴向位移程度。围岩内部位移量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隧道围岩的径向位移分布和松弛范围,优化锚杆参数,指导施工。围岩内位移的量测多在软弱、破碎或具有较大地质结构面的围岩内进行,采用在隧道锚杆内埋入多点位移计进行量测。

8围岩支护应力量测

隧道测量篇6

关键词:gps技术;施工;控制测量

中图分类号:u4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a)-0000-00

近年来,随着gps测量技术的发展,工程测量的作业方法更是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目前,国内已逐步采用gps技术建立隧道测量首级高精度控制网,然后用常规方法布设导线加密。gps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目前主要是用于建立各种隧道工程控制网及高程控点等。随着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对勘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线路长,已知点少,因此,用常规测量手段不仅布网困难,而且难以满足高精度的要求。

gps在测量中的作用是给出每个测量点精确的坐标位置,然后通过坐标位置得到各个测量点的距离和空间位置。随着该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gps定位技术将在城市建设及工程测量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由于gps定位技术自身独特而强大的功能,际测量工作中比常规控制测量具有更大的优越性[1]。

1.gps测量定位组成和原理

gps由三部分构成:用户装置部分,主要由卫星天线和gps接收机组成,它的作用是接收gps卫星所发出的信号,利用这些信号进行导航定位等工作。空间部分,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道平面上。地面控制部分,由主控站、地面天线、监测站以及通讯辅助系统组成。

gps测量定位原理:gps定位也是利用测距交会的原理确定点位。采用无线电测距的方法,分别测得了接收机的信号可交会出用户接收机的空间位置。虽然gps卫星是在不停的运动中,但总可以利用固定于地面上的无线电测距仪同时测定某一时刻的空间距离,应用测距交会的原理便可确定该时刻卫星的空间位置,这便是gps卫星定位的基本原理。

2.gps技术在隧道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2.1工程概况

上海长江隧道工程连接上海浦东和长兴岛。采用盾构法施工,隧道全长7.5km,直径为15m。是目前世界上盾构连续施工最长的隧道;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盾构法隧道。

本工程东线隧道起始里程为sk0 483.14m,终止里程为sk7 954.79m,全长7471.65m;其中江中段(五好沟大堤~长兴岛大堤)长度为6872.37m。隧道坡度平缓,最大坡度为2.9%,最小平面曲率半径为r4000m。

2.2工程特点

上海长江隧道是目前中国地质条件最复杂、工程技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江底隧道工程。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开挖这一江底隧道的过程中,成功攻克了五大世界性施工技术难题,这五大难题一是姿态控制;二是高水压;三是超浅埋;四是强透水;五是长距离掘进。

2.3 gps 隧道控制网选点要求

为确保gps 观测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方便施工测量, 隧道gps 控制网选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因为gps是接收电子频率的,选点的时候要远离电磁波的地方,为发避免多路径的影响,需要离开有反射的地方同时也要注意高电磁物体的影响,尽量远离高电磁物体以减小电磁波对gps 接收信号的干扰。 要选择尽量开阔的地方,每个洞口两相邻点间的距离保证在300 m-500m 之间,且要相互通视,以便常规测量仪器的施工放样。控制点位应尽量等高、等距布设,以减弱观测调焦和垂线偏差对进洞连接角的影响。这样使gps能接收到更多的gps卫星。交通便利,便于保存已知点,还要考虑到常规仪器的联测。控制点应尽量沿隧道轴线布置,控制点埋设要稳固,最好埋设在基岩上,以便保持长久稳定[2]。

2.3隧道内导线布置

在进行隧道测量时应该注意隧道内导线布置,隧道测量的关键点就是控制网设置和导线点的设置,所以隧道内导线布置应放在第一位,在进行测量及时的隧道内导线点的变化,如果发现隧道内导线点发生变化应该及时的纠正,在进行测量控制点的布控[2]。

2.4gps 控制网网型设计

根据设计参数计算洞内中线点的设计坐标和高程。坐标反算得到测设数据,即洞内中线点与洞口控制点之间的距离、角度和高差关系。测设隧道中线时,通常每掘进20m埋设一个中线桩。在做gps控制测量时首先是从地方已知高等级的参考点引测至测区,然后以此点为参考点,在平差的时候首先进行无约束平差,检测是否存在粗差,然后约束平差得出平差结果。gps 控制网网型设计应满足以下的要求:在gps 网的观测方案设计中,应考虑最佳观测时段,考虑到同时能接收5 颗以上卫星的信号的观测时段,应避免在某一时段出现gdop 陡然变化的情况。隧道gps 网一般应通过独立基线构成闭合图形, 所有控制点均由同步环或异步环相联,网中不应存在自由基线。避免导致各边粗差在求闭合差时相互抵消,网中各点最好至少应通过3 条独立基线,以保证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3]。

3. 结语

gps测绘主要是根据天空的几大卫星定位系统提供的定位信息,通过我们陆地上的接收机接收后进行解算求出当前点的坐标信息的过程。由于无需通视,可构成较强的网形,提高点位精度,同时对检测常规测量的支点也非常有效。

gps技术在隧道测量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长江隧道工程中就很好的应用gps技术。上海长江隧道全长7471.65m米,对于测量人员来说这就需要建立控制网,对于导线点和控制网的建立应该是选择比较合理的方案,由于gps技术的特点,在进行控制网布设时就能够有很多的选择余地,有利于隧道工程的测量控制网的建立,利于测量工程的顺利进行。gps技术在长江隧道施工控制测量中的应用效果是比较明显,在实际施工中gps技术的应用减少很多的工作量,在导线测量上精准度也有很大的提高,在高程控制测量上也比较准确。gps技术对于导线点的布控要求是比较简单的,对于控制网的建立要求也比其它的测量技术低,在长江隧道长距离的测量工作中,gps技术得到很好的应用,在整个工程的测量工作中gps技术的特点减少很多的测量环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果,也使长江隧道测量相对比较精准,线型准确。gps测量无需通视,减少了常规方法的中间环节,因此,速度快、精度高,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4]。

参考文献

[1] 李征航,黄劲松。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 徐绍铨,张华海等。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隧道测量篇7

关键词:隧道照明设施;照度测量法;亮度计测量法;ccd测量法

0引言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内外环境差异较大,洞内外亮度差异极大,由于人眼的明暗视觉特性决定了驾驶员在从亮度高的洞外驶入隧道洞口时,眼睛有短暂的视觉失明,视觉失明的时间和程度由隧道洞口内外的亮度差决定。高速公路内隧道行车安全的决定因素是隧道内的亮度指标[1]。长度超过100m的隧道基本都设置隧道照明设施来满足隧道内亮度需求[2]。隧道内照明设施主要分为高压钠灯和led灯,高压钠灯亮度低、能耗高,正逐步被led灯取代。led灯具前期亮度高,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光效衰减明显。由于隧道内环境恶劣,烟尘较大,使led灯罩上积尘严重,led发光元器件老化严重,这些都使led灯具的光效降低,使高速公路隧道内亮度降低,影响高速公路隧道行车安全[3-5]。高速公路隧道内照明灯具的测量是隧道内照明设施养护、更新换代的科学依据,是隧道内行车安全的有利保障[6]。

1隧道内照明测量方法

高速公路隧道内照明灯具的测量主要分为照度测量法、亮度计测量法和ccd测量法三种。

1.1照度测量方法

利用照度计测量隧道内路面的照度,根据路面材料特性换算成隧道内路面亮度。照度测量法根据布点方法的不同分为中心布点法和四周布点法,本文以中心布点法为例进行研究。利用30m卷尺,根据测试区域的长度和宽度,将测试区域内的每条车道纵向间距m等分(m通常取10,当纵向测试距离大于50m时,m的取值应保证纵向等分间距不大于5m);横向间距n等分(n通常取3),使测试区域内每条车道形成m×n的网格,整个测试区域共形成k×m×n个网格(k为测试区域内包含的车道数),在每个网格中心测量照度。隧道内中心布点如图1所示。

1.2亮度计测量法

在道路每条车道的中心线上,离地高度1.5m处架设亮度计,亮度计的纵向观测位置应距第一排观测点60m,纵向测量长度为100m。测量区域内布点方式参照照度测量方法的中心布点法。

1.3ccd测量法

利用ccd成像技术,对测量区域进行一次性拍照,利用计算软件将照片上任一像素点的亮度值计算出来。

2现场实测

选取正常通车高速公路隧道内基本段为实测路段,隧道内为双车道单向行驶隧道,路面为混凝土路面,灯具为双侧对称布设,两侧有电缆沟。基本段中长度为100m的一段作为照明实测试验段,选取中间相邻两组灯为照度测试区域。先利用30m卷尺,根据要求现场布点,然后利用照度计进行现场实测,并记录数据,如图2所示。同理,现场布置亮度测量点并进行标记,然后利用亮度计进行现场实测,并记录数据。在ccd计算区域4个角做标记,然后进行拍摄。

3实测结果对比及分析

照度计照度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照度与亮度的换算系数取10lx/(cd·m-2)。通过分析表1~表3可知:(1)用照度计测量平均照度换算得到的平均亮度与亮度计测量的平均亮度数值有差异,照度换算亮度换算系数取10lx/(cd·m-2),而实际路面的真实系数与10lx/(cd·m-2)有差异。(2)用ccd成像测量的平均亮度是按计算面积积分得到的,不需要画点计算;如果需要计算均匀度,则在图像上取点,按单点的亮度值计算。(3)照度计测量法和亮度计测量法需要现场布设多个测量点,测量速度慢,单点测量值离散性大。

隧道测量篇8

关键词: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高速公路线路通常穿越崇山峻岭,高差起伏很大。隧道穿越围岩类别较多,且岩性经常变化,施工工艺不当易造成围岩失稳;围岩的节理裂隙发育,地表水和地下水易贯入,导致围岩软化而失去稳定。因此,实时现场监控量测,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通过对隧道围岩 切说应是次支护后围岩)的动态监测,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利用量测结果,经分析后,调整设计支护参数或调整施工方法,以期达到稳定的目的;通过量测结果预测事故或险情,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患于未然;积累资料为后续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确保隧道的稳定,达到隧道施工过程安全、可靠、节省投资的目的。

2 工程概况

湖北十堰至房县高速公路是湖北省规划的“六纵五横一环”骨架公路网中纵6线(十堰至宜昌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公路的建设将改善湖北省路网结构,在鄂西形成一条南北向快速通道,解决鄂西北地区南北向交通不畅的问题。给“一江两山”区域旅游综合开发带来生机和活力,极大地促进鄂西生态旅游业,带动地方其他产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路线起点位于丹江口市六里坪镇花栗树村,与福州----银川高速公路(汉十段)t型相交;后总体顺官山河及g209展线,在六里坪东南侧跨g316,穿襄渝铁路;向南经官山镇至店子河,进入房县境内土城镇马蹄山村,以特长隧道形式穿越马蹄山至土城镇通省村;后顺葛坪河和沙沟河展线至房县城关以北,绕县城西侧,与规划中的麻竹高速公路相交。再向南修建一段g209延伸线(二级公路)与s305、g209连接,路线终点位于房县城关镇炳工村。

3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

3.1隧道监测目的

隧道监测主要目的:a确保安全;b.指导施工;c.修正设计;d积累资料。当前隧道施工的最大牦 就是把量测、观察技术和方法引进到施工中,并作为施工中一个重要而不可缺少的环节予以实施,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根据观察、量测等得到的资料对已开挖的区段和掌子面前方的围岩状况进行预测,并反映到施工中去,从而指导施工。

3.2监控量测要求

目前工程上最常用的预警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

(1)最大位移。根据中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隧道洞室周壁任意点的实测相对位移值若在隧道周边允许相对位移值要求的范围内,周边位移、拱顶下沉稳定,隧道施工处于安全状态;反之,则不稳定,隧道施工处于不安全状态,应引起警觉,同时根据位移量测结果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

(2)位移速率。a当位移速率大于1mm/d时,表明围岩处于急剧变形阶段,应密切关注围岩动态;b.当位移速率在0.2mm/d~1mm/d之问时,表明围岩处于缓慢变化阶段;c.当位移速率小于0.2mm/d时,表明围岩已达到基本稳定,可以进行二次衬砌。

(3)位移加速度。a位移加速度小于0,说明变形速率不断下降,位移趋于稳定;b.位移加速度等于o,变形匀速持续,隧道施工安全处于亚稳定状态;c.位移加速度大于0,表示已进入危险状态,须立即停工,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进行加固。

3.3回归函数

修建的隧道工程是要保证其安全稳定,稳定反映在量。因此选择的监控量测数据的回归函数一定是收敛的。二次衬砌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施工。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的标准是铁路规范规定实测最大累积位移值或预测值不大于极限相对位移值的80%,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速度小于0.2mm/d或拱顶相对下沉速度小于0.15mm/d;公路规范规定净空变化达到预计总量的80%~90%,周边收敛速度小于0.1~0.2mm/d或拱

顶相对下沉速度小于0.07~0.15mm/d。

4步骤:

4.1量测项目

根据本标段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支护类型和施工方法等特点,初步选择确定本隧道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见下表。

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注:h0—隧道埋深;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监控量测选测项目

注:h0—隧道埋深;b—隧道最大开挖宽度。

4.2 量测断面间距

施工中将按照设计文件设置量测断面并布点。结合本标段隧道具体情况,初步拟定必测项目量测断面间距与每断面测点数量见下表。为掌握各级围岩位移变化规律,在各级围岩起始地段增设量测断面。

必测项目量测断面间距和每断面测点数量

注:b为隧道开挖宽度。

隧道测量篇9

关键词:隧道;监控量测;新奥法

1工程概况

该隧道按单向行车双洞双车道设计,左洞长653m,右洞长733m。隧道穿过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砂岩,弱风化,褐红色,块状结构,层理近水平,围岩类别为ⅲ类。施工中采用了锚杆加固、锚喷网、钢支撑等多种加固支护方法,根据地层情况,分别采用了台阶式开挖和全断面开挖两种方式施工,施工全过程进行监控量测。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需要将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列入施工组织设计,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以指导施工作业,而且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的量测,修改支护系统的设计,达到最优的目标。因此,作为隧道新奥法施工“三要素”之一的施工监测便显得非常重要。

本隧道为连拱隧道,为长期风化剥蚀的丘陵地貌区。吉首端洞门位于一冲沟南侧边坡上,汇水面积小,地表水沿冲沟汇集,对洞中排水有一定的影响,仰坡的自然坡度约35°,洞口与地形线呈15°斜交,岩层走向与线路呈小角度斜交;对出口段边、仰坡稳定不利。产状250°∠4°~6°,节理发育一般。洞口偏压严重。

基岩为白垩系上统砂岩, 开挖段为ⅱ类围岩,强风化砂岩和硅质砂岩,中厚层,具碎石状压碎结构,稳定性差,掌子面较干燥,风干后易干裂。地表水不发育,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贫乏。

2监测项目及方法

2.1 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

观察目的主要包括:①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②为判断围岩、隧道的稳定性提供地质依据;③根据喷层表面状态及锚杆的工作状态,分析支护结构的可靠程度。

2.2 收敛位移量测

量测目的主要包括:①周边位移是是隧道围岩应力状态变化的最直观反映,量测周边位移可判断隧道空间的稳定性提供可靠的信息;②根据变位速度判断隧道围岩的稳定程度为二次衬砌提供合理的支护时机;③指导现场设计与施工。

2.3 地表下沉

位于ⅰ-ⅲ类围岩中且覆盖层厚度小于40m的隧道,应进行地表沉降量测。在预计破裂面以外3~4倍洞径处设置水准点,作为各观测点高程测量的基准,从而计算出各观测点的下沉量。

拱顶下沉与水平收敛量测平均30m布置1个观测断面,根据围岩类型可作如下调整。ⅳ类及以上围岩不大于40m;iii类围岩不大于25m;ii类围岩小于20m。各测点在避免爆破作业破坏测点的前提下,尽可能靠近工作面埋设。

3监测成果举例

3.1 地质观察综述

隧道基岩为白垩系砂岩,单斜岩层,倾角较缓,产状345°∠4°,开挖面为薄层泥质砂岩与钙质砂岩互层,局部夹中厚层,上部岩层稍厚,具碎裂状、块状结构,节理裂隙较发育,掌子面局部有裂隙水渗出。

已完成初期护段,喷层表面无裂缝,无裂隙及剥离现象,有钢格栅段格栅无压曲现象,洞身两侧无底鼓现象,喷射砼表面局部有少量裂隙水渗出。

3.2 地表下沉

从监测结果来看,在线路中心线及左侧地表下沉量明显较大,说明目前隧道开挖对中线及左侧岩体存在的扰动作用较大。d4 、d5、 d6点在线路中线附近,其sm值较大,基本在4.8~5.6mm之间,其它点sm值均在0.7~4.6mm之间波动,相对收敛量0.007~0.06%,参照奥地利j.golser博士对地表沉陷的建议来看,沉降值在允许值范围以内;从sm-t曲线来看, d5及d6点位变速率s(*)m相对较大,在0.1mm/d左右,其余各点u(*)m值均在0.01~0.08mm/d之间,较掘进初期的位变速率有明显的降低,表明随着隧道掘进的深入,目前地表变形及位移已经逐渐趋入稳定。

3.3 收敛及拱顶下沉

zk201 550断面,收敛及拱顶下沉曲线来看,a、b线及拱顶下沉累计收敛值um在6.5~7.1mm之间,相对收敛量0.07%,变位速率u(*)m在0.01mm/d左右,符合《锚杆喷射砼支护技术规范》(gbj86-85)关于ⅲ类围岩洞周容许相对收敛量的规定,同时各条曲线斜率随时间有变小趋势,表明随着掘进的深入,其收敛速度逐渐降低,对洞口拱门段的扰动逐渐减小。目前阶段洞内围岩变位速率0.1mm/d左右,说明施工对洞门处的影响仍然存在,但是拱门段变形及位移基本已经达到稳定。

4结语

实践证明,现场监控量测能够预报险情提供信息,为以后同类隧道设计与施工积累了第一手资料,还可以节省投资,达到科学设计和施工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jtj042-94,套路随道施工技术规范[s].

隧道测量篇10

关键词:监控量测 隧道施工数据分析成果应用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地下工程监测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一些重大项目或关键性项目,以及环境条件恶劣、施工难度大的项目,都注重了监控量测工作。监控量测信息广泛的应用于介质力学参数反演、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支护时间设置、信息化设计和施工及地质体改造效果的检验等。

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山区建设隧道,隧道周围及工作面前方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对隧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关系重大。不良地质条件极容易引起隧道坍方、突泥涌水,不仅在技术上给隧道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也常常因突发事故导致人身伤亡、设备损失、工期延误,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隧道工程监测方面,两河口隧道采用监控量测和地质超前预报手段,成功预测突泥突水、断层、裂隙等不良地质,在突泥突水前及时发现围岩变形和结构变化,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和动态设计提供了可考的第一手资料。

在隧道开挖后,对隧道围岩进行了动态监控以研究其变化规律,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构的工作状态,并利用量测结果修正设计,指导施工,为确保隧道安全提供可靠的信息,为二次衬砌提供合理的施作时机。

1两河口隧道概况

两河口隧道位于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境内,采用单心圆内轮廓形式,隧道桩号为k7 480~k9 288,全长1808m。洞身围岩为两河口组粉砂质娟云板岩,岩层破碎,遇水易软化,节理裂隙发育,自稳能力差,且围岩变形量大,如施工不当易造成围岩失稳, 甚至可能发生塌方,给工程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实施隧道围岩现场监控量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2监控量测作业

根据两河口隧道的地质、水文特征以及相关规范和图纸要求,确定该工程监控量测主要内容如下表所示:

2.1地质和初期支护状况观察

在隧道爆破开挖后,观察工作面状态、围岩变形、围岩风化变质情况、节理裂隙、断层分布和形态、地下水情况。观察后应及时绘制开挖工作面地质素描图,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态记录表和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地质条件显著变化或复杂地段,进行数字影像记录。

对初期支护地段观察包括围岩、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等的工作状态。观察中发现围岩条件变化时,应立即上报设计、监理,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2水平净空收敛、拱顶下沉量测

水平净空收敛使用数显式收敛仪观测周边位移,拱顶下沉采用水准仪观测拱顶位移,各测点的安设及初读数时间应在爆破后24小时内并在下次爆破之前完成,水平净空收敛测线的布置应根据施工方法、地质条件、量测断面位置、隧道埋深等条件确定,在地质条件情况良好,采用全断面开挖方式时,可设一条水平测线;当采用台阶开挖方式时,可在拱腰及边墙布置部位各设一条水平测线,见测点布置参考图。拱顶下沉量测和水平净空收敛量测,应设置在同一个断面上。对围岩位移量较大,位移值突然增大,位移速度突然加快等情况,量测频率应适当增加。

测点布置参考图

3量测数据处理

(1)首先对现场测量所取得的原始数据,通过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处理,同时绘制位移-时间曲线,位移速度-时间曲线,位移-距开挖面距离曲线。

(2)当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时,应及时对量测资料进行回归分析,绘出回归位移-时间曲线,预测相对位移终值。若位移-时间曲线趋于出现反弯点,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已成不稳定状态,此时应采取补强措施,必要时可暂停开挖。

(3)当根据回归分析推算出来的相对位移终值小于规范允许值,且水平收敛位移速度为0.1-0.2㎜/天时,拱顶位移速度为0.1㎜/天以下时一般认为围岩已基本稳定,此时可施做二次衬砌。

围岩稳定性判断是很复杂的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须结合具体工程实践采用以上经验判别准则综合评判。

4监控量测成果的应用

由于两河口隧道地质条件复杂,施工过程中在边墙及拱顶连续遇到强风化砂板岩,呈薄片状构造,局部泥化严重,存在多组水平裂隙,裂隙结构钙质充填,全断面淋雨状滴水,工作面随时会有塌方的可能性。如:在k8 690- k8 700段施工中,根据量测成果显示该段初期支护处于不稳定状态,我部及时将信息上报设计、监理,调整施工方案,加强支护参数,并采用以下处理方法:在该段增设钢拱架进行副拱支护,铺设网格尺寸为20×20㎝的φ8钢筋网,副拱钢架之间采用φ22钢筋连接,每榀钢架设置8根φ42×4、l=4.5m长的锁脚注浆小导管,钢架用喷射混凝土c20进行包裹。该段加固施工完毕后,通过量测数据分析,相对位移终值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围岩变形速度趋于稳定。可以说,监理量测在两河口隧道施工中的指导作用是显著的。

结语

两河口隧道施工实践说明,现场监控量测能够获得围岩在开挖和衬砌后的动态,为调整施工方案(爆破技术参数、支护时间、支护方法及衬砌形式等)、预报险情提供信息,同时也为隧道设计与施工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参考文献:

1、范优甲;某隧道施工阶段现场监控量测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年第2期

2、汪孝勇;论监控量测技术在浅埋暗挖隧道中的应用[j];广东科技; 201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