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攻坚十篇-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3-03-30 10:30:37

扶贫攻坚篇1

同志们:

扶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城拔寨的关键时刻。上午召开的县委七届七次全会,下达了宣战贫困、决胜小康的战斗号令。下午这个会,集结了77个市级部门和29个县级部门,这既是攻坚力量的一次"集结点验",也是大战之前的誓师动员。"千名干部人才驻村帮扶"是全市的统一部署,市委、市政府希望我们在扶贫攻坚中像战士一样冲锋陷阵、夺取胜利。大家在接受xx书记的军礼的同时,也接受了市委、市政府传导的责任和压力。在此,我们热烈欢迎77个市级驻村帮扶工作组加入我县扶贫攻坚的战斗序列。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即将奔赴x区扶贫"主战场"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出征前,我想讲"五句话",与同志们共勉。

第一句话:"胸怀全局".贫困是小康的敌人。集中力量扶贫攻坚,是落实"四个全面"、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迫切需要,是背水一战形势下必须打赢、没有退路的攻坚战。xx有贫困村xx个,贫困户xx户3xxxx人,贫困面积全市最大、贫困发生率全省最高、农民收入全省最低,因学、因病、因残、因灾致贫返贫问题突出。我们通过精准识别摸清家底、对接省市争取政策、制定方案增添措施、干部联户精准帮扶、量身定做发展产业,已经全面铺开了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战线,同志们就是在这个关键时期投入战斗的主力军。我们要胸怀全局,既要牢牢把握扶贫攻坚对全面小康的重大意义,又要清醒认识扶贫攻坚对xx转型升级、美丽发展的深远影响;既要看到xx贫困的严峻形势,增强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也要紧紧抓住借力发展、加快发展的大好有利时机,坚定信心、鼓舞干劲;只要我们胸怀全局、瞄准目标、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一步一步踏石留痕,就一定能够取得扶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第二句话:"饱含深情".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要始终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驻村联户帮扶工作,在驻村联户帮扶工作中与贫困群众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带着感情,就是要真真切切深入xx区、了解xx区、热爱xx区,听得懂一些xx话、唱得会几首xx歌,喝得了几口泡水酒,啃得动荞面粑,吃得下坨坨肉。带着感情,就是要真真正正进村入户,走近贫困群众,与群众心贴心、面对面、同坐一根凳子、同吃一桌饭菜,摸清贫困的实情、分析致贫的原因、了解群众的需求、找准脱贫的潜力,思想感情上和贫困群众融为一体。带着感情,就是要实实在在为贫困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努力和群众一起想、一起干,努力添措施、补短板,破解群众的住房难、增收难、就医难、行路难、饮水难。带着感情,就是要真心实意突出群众主体,尊重群众意愿,时刻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凝聚群众的力量,激发群众自我发展、主动脱贫的意愿和力量。

第三句话:"选准路子".干部驻村联户帮扶,首要的任务是帮助贫困村找到发展的路子,帮助贫困户找到脱贫的办法。贫困的现状大同小异,但致贫的原因千差万别;脱贫的目标只有一个,但脱贫的办法需"量身定做".要带着科学的方法驻村帮扶,在驻村联户帮扶中找到精准扶贫的科学方法和路子。同志们来自市县各行业、各系统,各自有不同的行业优势、人才优势和发展路子,要把这些优势和路子融合到驻村联户帮扶中,发挥好牵引作用。要结合贫困村村情实际找路子,分析群众致贫原因找路子,立足群众脱贫需求找路子,运用自身行业优势找路子,着眼xx区长效脱贫找路子。要"因人施策"、"因村施策",谋划一个又一个项目,培育一个又一个产业;要找到具体的门路,脱贫一个又一个家庭,带富一个又一个村子。无论工作组驻村,还是干部联户,总是会有期限的,我们真心希望,在驻村联户帮扶中找准路子、建好机制,让贫困群众如期脱贫,全面小康不返贫。

第四句话:"树好形象". xx区贫困乡村山高路险、条件艰苦,我们要把优良作风、良好形象留在xx家山寨、群众心中。要牢记宗旨,把贫困群众的事当做驻村联户帮扶的头等大事,在全心全意服务贫困群众中树好公仆形象。要自觉践行"三严三实",严格遵守市委、市政府关于驻村联户帮扶工作的纪律要求,严格约束自己,始终做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帮扶干部就是一个标杆、一个驻村工作组就是一个坚强战斗堡垒,扛好扶贫攻坚的大旗。要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心中装着贫困群众,用好"亲情工作法",经常性开展基层夜话、新寨心话、走访谈话,当好人民的"服务员"、"勤务员".

扶贫攻坚篇2

全县扶贫攻坚工作安排部署后,我镇领导高度重视,将__镇扶贫攻坚工作纳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迅速成立__镇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和镇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抽调工作能力强的干部为工作队员,严格按照要求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确保扶贫攻坚工作组织有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落实专人负责日常工作,每月定期组织召开扶贫攻坚工作会议。

一是按照"组织、协调、服务、引领、推进"要求,组织、协调各帮扶部门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发挥。充分调动县委组织部、县代建办、县设计室、县天源燃气公司等各联系帮扶部门的优势,切实推进部门联动,加强部门协作,形成精准扶贫的合力。同时积极会同各部门研究探讨扶贫工作新路径,研究如何从产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上去做,如何从发挥镇村优势和部门优势上去做。真正使精准扶贫在我镇能够真正取得实实在在的帮扶效果,为__镇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的脱贫致富起到促进作用。二是充分整合党建资源,积极发挥乡镇、村、企业党建优势,探索建立了"乡镇 村 企业"党组织模式,成立由镇党委副书记任书记、富裕村、贫困村和龙头企业负责人为副书记的扶贫攻坚联合党委。通过组织实施组织"联建"让班子"变强" 、会议"联席"让思路"变活"、 人员"联手"让村庄"变美"、利益"联接"让腰包"变鼓"、 干群"联心"让干劲"变足" 的"五联五变"工作思路,初步取得"党旗红、人才聚、产业兴、百姓富、村庄美"的成效。

把制定好《__镇脱贫总体规划》作为开展工作的前提,结合本镇的实际,发挥优势,理清思路,通过召开专题会、座谈会等形式,充分征求帮扶部门、村、社意见和群众意见,制定了切实可行的__镇扶贫攻坚工作总体规划和2015年度计划,明确了帮扶措施和产业发展规划。每位帮扶干部通过入户和所帮扶贫困户面对面交谈,详细了解贫困户的实际困难、致贫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个人帮扶和贫困户脱贫计划,力所能及地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在具体的帮扶过程中,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要求,从群众最渴望解决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术、劳动技能、致富本领等方面的培训教育,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自我创业能力,调动农民群众干事创业积极性,实现快速脱贫致富。针对每个贫困家庭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让贫困户能种则种,宜养则养,懂技术的外出务工,有经商头脑的搞经营,会管理的则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协会搞内联外销,多方面多层次实行智力帮扶,多形式多举措推进村域经济发展。

以总体规划为引领,强化工作措施,狠抓年度工作任务落实,使各村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理清了发展思路,拓宽了发展思维,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基层组织建设根基牢固,干部为民办事能力得到提升。基础设施方面,修复改造水毁路13.9公里,水毁河堤2.05公里、新修人畜饮水和灌溉用水管道11.2千米,新建和维修蓄水池18个,新建和维修__8个,硬化乡村道路14.5公里,新修园区产业道路4公里。新建或改造村级活动场所800余平方米,改善村级活动场所办公条件,配置办公桌椅、电脑等办公设备。产业发展方面,在巩固和壮大现有合作社的基础上又新成立了3个专业合作社,新种植油橄榄3000余亩、种植核桃300余亩、种植中药材350亩、种植魔芋450亩。新村扶贫方面。新建和规划新村聚居点各一个,危房改造64户,举行义诊12次,受群众达2150人,开展群众性文化生活10场次。能力扶贫方面。邀请专家举办养殖、种植等技术培训班10场次,发放资料2500余份,开展爱心助学、为贫困户捐款等活动累计捐款5.06万元。

扶贫攻坚篇3

这次全旗扶贫攻坚动员会,是在我旗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旗委十三届二次全委会的部署和要求,广泛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高度重视,增强做好扶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年,是实施扶贫开发第二个十年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对于新一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从中央到地方都将其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首先,从中央来看,国家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并于今年11月29日,召开扶贫工作会议。会上,总书记和总理分别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意义,并对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会议决定将国家扶贫标准从原来的1196元提高到2300元,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坚决维护人民利益的坚定信念和对新一轮扶贫工作的重视。

其次,从自治区来看,自治区党委、政府把扶贫开发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号民生工程”。在扶贫标准上,按照区别对待、高于国家标准的原则,将农区调整为2600元、牧区3100元,分别比国家新标准高300元和800元,比自治区原有标准高1040元和1300元,提高幅度分别达到67%和72%。到2015年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到2020年达到6000元。在投入力度上,自治区将本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由过去每年2亿元增加到13亿元,增长了5倍多。在完成时限上,提出率先在我国西部地区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力争在自治区成立70周年时实现这一目标。

第三,从全市来看,春节后市委、政府召开的第一个全市性会议就是扶贫攻坚动员会。会上,王学丰书记强调,乌兰察布市是全区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大、面临的困难最多的地区之一,面临着补差距、跟进度的双重压力和任务,并明确提出今年将投入各类资金18亿元,切实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力争到2017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此外,市委一号文件也专题部署了加强互助幸福院建设工作,突出解决农村60岁以上老人的集中供养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市委、政府对打胜扶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第四,从我旗来看,按照自治区新的扶贫标准,目前,我旗现有贫困人口4.82万人,分别占农村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23.1%和34.6%;贫困行政村48个,占全旗行政村的36.6%;涉及自然村262个,占全旗自然村的36%。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我旗的扶贫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意义,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扎实做好扶贫开发各项工作。

二、分类施策,全力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

综合分析我旗农村的贫困状况,从人口构成看,60岁以上的贫困人口2.1万人;60岁以下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0.4万人,此部分人群,占贫困人口总数的52%,需要通过加强社会保障和财政直补解决增收问题。60岁以下、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2.32万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48%,需要通过统筹城乡、加快发展实现脱贫致富。从人口分布上看,我旗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山的浅山丘陵区。其中,不具备生产条件、需要整村搬迁的自然村94个,占贫困自然村的35.9%;立地条件较好、具备开发潜力的自然村168个,占贫困自然村的64.1%。这是我旗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必须立足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基于以上分析,全旗扶贫攻坚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市扶贫工作会议精神,以村为单位,以常住户籍人口为基准,以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为主,兼顾离散分布的贫困人口,以“收缩转移、集约发展”为总方针,把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作为最终目的,大力推进保障式、转移式、开发式、社会化四大扶贫工程,坚持国家和地方项目资金相统筹,调动全社会力量,创新方式方法,加大攻坚力度,力争到2017年与全市同步完成4.82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

(一)大力实施保障式扶贫。按市扶贫工作会议要求,对60岁以上和60岁以下丧失劳动能力的2.5万贫困人口,要加大现金直补力度,实施保障式扶贫。一是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今年要实现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险全覆盖,对农村60岁以上的老龄人实行养老保障,并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将大病最高报销金额提高到10万元。二是提高保障标准。对已经纳入农村低保的2.08万贫困人口,继续加大提标幅度,并保持逐年递增。同时,对五保、三民、优抚等对象,根据物价上涨情况和经济发展状况,每年适当提高补助标准。三是加大直补力度。将60岁以上、未享受低保的0.53万贫困人口和60岁以下丧失劳动能力的0.4万人,一次性纳入直补范围,从今年起,每人每年给予现金直补500元,逐年增加500元,到2015年人均现金直补达到2000元以上。四是大力推进农村敬老家园建设。按照“近村靠路、通水通电、设施配齐、功能配套”的原则,充分利用闲置办公场所、学校,今年重点抓好1900户70岁以上老龄人口的集中养老问题。通过4年左右的努力,实现对60岁以上老年人自愿集中养老全覆盖。通过以上措施,再加上粮补、退耕补等政策性补贴以及土地流转收入,使这部分贫困人口到2015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率先脱贫。

(二)大力推进转移式扶贫。一要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特别是要加快察哈尔工业园区、天皮山冶金化工园区的建设,壮大产业规模,发挥其在转移就业方面的辐射带动效应,积极筹划启动土贵乌拉镇北产业园区,重点引进一批节能环保、经济效益显著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向城镇和城郊调整农村危旧房改造、生态移民、扶贫移民项目,多渠道实现转移进城贫困家庭住有所居。二是加强专业技能培训。以提高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和创业为目标,采取“订单培训”的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安排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达到一人受训,全家受益的目的,同时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增加转移贫困农民收入,确保此部分人群稳定脱贫。三要强化就业服务。加快构建人社部门主抓、相关部门配合、全社会支持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统筹项目建设和贫困人口就业,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加强劳动监察,规范企业用工,坚持同等条件下贫困人口优先,促进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到2015年,确保2100名贫困人口通过专业技能培训,实现稳定就业和稳定脱贫。

(三)大力推进开发式扶贫。要把水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劳动力较强、有开发潜力的行政村作为重点开发区,实施整村推进和连片开发;把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区作为生态恢复区,实施退耕种草、移民搬迁、撤点并村。今年,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敬老家园、农村危旧房改造,整合农业、水利、林业、扶贫、移民等各类建设资金,重点完成7个生产条件较好、有开发潜力的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同时,按照村镇体系规划,对地处偏僻、生存条件恶劣的12个行政村,33个自然村共800户村民,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到2015年,全部完成94个不具备生产条件自然村(涉及2400户,7680人)的整村搬迁工作,使2.11万贫困人口通过开发式扶贫稳定脱贫。

在重点开发区,要按照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提升产业化水平、公共服务基本配套的原则,加大开发力度。一是提高人口集中度。坚持“一地开发受益一片”,通过租买外出人口留下的空置房、转租外出人口的耕地,将周边丧失生存条件、不愿意进城的贫困农民转移到条件好的地方,收缩扶贫开发战线,扩大扶贫开发受益面。二是提高产业发展水平。按照市委“三增三减”的要求,继续推进以设施农业和规模养殖园区为主的种养基地建设。农林牧水和科技等部门要优先向这些地区安排各类项目,实现产业项目对贫困人口全覆盖。通过发展经济,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三是提高公共设施配套率。要按照“谁管谁配套”、“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水、电、路、气、房和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在生态恢复区,要按照生态恢复优先、建设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加大生态治理力度。结合实施沙源治理、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等工程,扩大以苜蓿为主的人工牧草种植面积,建成发展畜牧业的饲草料基地,实现生态恢复。同时,将人口大量迁移形成的“空壳村”,撤并到重点扶贫开发区,将原来的村庄恢复为耕地或林草地。继续加大禁牧力度,尽快让迁入区“富起来”,迁出区“绿起来”。

(四)大力开展社会化扶贫。要按照旗级领导包乡(镇)、部门包村、干部职工包户的办法,积极开展定点包扶工作。各级领导要深入所包乡村,研究脱贫办法,探索致富路子,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包扶期限为2012—2015年,包扶任务一定4年不变。会后政府部门要尽快制定出台包扶方案,确保包扶工作落到实处。帮扶是手段,脱贫是目的。我们衡量定点帮扶工作,主要是看是否拿出真金白银,是否达到脱贫标准。不脱贫,帮扶工作就不合格,扶贫任务就没完成。此外,要大力倡导和动员各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形成全社会参与扶贫攻坚的良好氛围和工作合力。

三、多渠道投入,保障扶贫攻坚顺利推进

搞好扶贫攻坚,必须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落实今年的扶贫项目和任务,全旗将投入资金2亿元。资金整合的渠道主要有:一是向上争取。今年要争取区、市两级相关资金8000万元。二是财政投入。财政安排2000万元,并全部列入财政预算,保证及时足额拨付。三是项目整合。坚持项目向扶贫攻坚集中、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的做法,将农牧业、交通、水利、民政及其他部门的各类项目和资金整合捆绑起来,确保完成整合1亿元资金的目标。四是社会筹集。动员全旗各级干部职工开展“扶贫献爱心”活动,按照处级干部1500元/人、科级干部1000元/人、一般干部500元/人的标准捐赠。与此同时,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要加大对扶贫项目和贫困农民发展生产的信贷支持力度,为推进扶贫开发多做贡献。

四、加强领导,确保扶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

扶贫攻坚篇4

一、严格把关,提高扶贫精准度

扶贫就是要“瞄准重点、精准制导、定点清除”,实施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突出扶持重点,圈出贫困区域、划定贫困群体、制订具体帮扶措施,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提高扶持效果。为此,根据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的意见》的精神,我乡按照“识别到人、帮扶到户、落实到位”的要求,重点做好了几项工作:那就是准确扶贫对象,建立规范档案;量身定做扶持措施,确保扶贫效果;帮扶责任到位,完善考核机制。

1、认真做好建档立卡工作。按照精准度的要求,根据县核定我乡2014年贫困人口人的数量科学分配到各村、组,组织人员到村到户开展好贫困状况调查,为贫困户“建档立卡”,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采取“五定”措施(定对象、定政策、定措施、定责任、定目标),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

2、加强“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加强了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确保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应保尽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应扶尽扶。让他们都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住房、医疗和教育)。

3、加快移民搬迁的步伐。全面推行移民搬迁与新农村建危旧土坯房改造、生态建设、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有效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环境。按照自愿原则,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整合生态移民、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加大移民搬迁宣传力度,强化措施,大力推进。比如东江源生态移民建设项目就由我乡党委书记一把手亲自负责调度,多方奔走,还由乡政府前期垫付了万启动资金。2014年计划实施“进城进园”搬迁移民人,实现进、中心村安置人。切实解决深山区、地质灾害区、生态保护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从而不断减少贫困人口。

4、抓好“智力扶贫”即培训转移就业扶贫。通过实施农民技术培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快“输血”式扶贫转向“造血”式扶贫的工作进程。以贫困家庭“两后生”和进城进园安置贫困户劳动力为重点,集中扶持贫困户“两后生”职业学历教育培训和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2014年,计划完成学历教育及劳动力转移人。

5、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积极探索创新扶贫模式,争取国务院扶贫办的政策支持,以乡东江源头生态保护及县饮用水源地为基点,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如东江源村毛竹、基田村茶叶及毛竹和花卉苗木、大小湖岽村藏香猪、牛、羊特色养殖,胡屋村兔子养殖,黄陂村蜜蜂养殖等等。

6、夯实基础设施基础。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面对全乡70%的小组路未硬化的难题,我乡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今年开工建设公里小组路面硬化,2013年向上申报6个扶贫项目,争取资金万,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水通电,个校安工程正在建设之中。

二、我乡扶贫攻坚工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落实领导责任制,层层抓落实。

我乡党委、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十分重视,扶贫攻坚工作由党委书记一把手负总责,并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乡、村层层签订责任状。党委、政府对扶贫攻坚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加强完善组织领导,以实现扶贫开发的高位推动。按照“书记负总责,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总要求,充实完善监督体系,定期检查,形成制度,长期坚持。

2、县乡联动,县级对扶贫工作的参与性增强。

当前,重点村的村干部和群众对挂点扶贫工作都很支持,迫切希望挂点单位能办好事、办实事。全乡6个扶贫重点村已有了县直单位挂点帮扶,并已全部到村开展工作。以“三送”为载体,制订了《乡全面推进农村扶贫帮扶到户工作实施方案》,实现对贫困户帮扶全覆盖,为每户帮扶对象指定一名党员干部作为帮扶责任人,并将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作为明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帮扶责任人和帮扶实施情况建立电子档案,以便随时查询。

3、正确引导产业转移,大力扶持特色产业,积极鼓励外出务工,帮助贫困农民增加收入。

在加大黄龙病防控工作力度的同时,大力宣传我县产业转移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加强土地流转,特色产业成规模,应对黄龙病带来的蜜桔脐橙产业收入的急剧减少,积极引导和鼓励贫困户就近就地开展二、三产业,并结合当地实际,帮助并组织农民搞劳务输出。我乡结合招商引资工作,采用引导贫困户到我县工业区就业的办法,增加贫困户收入。

4、加大培训力度,依靠科技提高扶贫攻坚的效益。

以农民知识化工程和劳务输出岗前培训为载体,以提高农民应用果业生产先进技术水平、提高农民谋生手段为主要内容,整合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职业教育“一村一名中专生”和“一村一名中高级技工”等培训资源,为帮扶对象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使每户扶贫对象至少掌握1项就业技能或实用技术,促进稳定就业、增收脱贫。乡里今年举办各类针对农民的培训已达20余次,参训人次达500多。

5、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建立运作激励机制。

我乡在扶贫工作中坚持“扶贫扶志、扶勤扶能”的原则,在政策、步骤、批此上区分不同情况,分类扶持,不搞“大锅饭”。对于有强烈脱贫愿望和具备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户,要集中力量优先扶持,让这一部分贫困户先脱贫致富。对于无劳动能力、因残疾、因疾病致贫的,纳入社会民政救济体系。对于有劳动能力,但好逸恶劳、坐等靠要、懒惰酗酒致贫的,进行耐心教育和引导。以此激发、激活贫困户依靠自己的头脑和双手,通过勤奋劳动,自我脱贫,走向富裕的内在动力和机制,从而最大限度调动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使贫困户把压力变为动力,把动力变为活力,带来了贫困户从精神状态、思想观念、劳动能力、生产方式到收入水平的一系列变化。

三、扶贫攻坚工作遇到的难题及建议

1、乡群众经济基础薄弱,果业开发晚,加上近年为加强东江源头保护及县城饮用水源地保护实行了全封山政策及退果还林,在增加群众收入方面遇到非常大的难题,特别是现在果业遭受黄龙病的肆虐,产业转移工作还在起步阶段,无经验可借鉴,特别是对于贫困家庭,小规模种植养殖户,抗风险能力更弱。建议加大产业转移工作调研,由县统筹作出更加合理的指导性意见。

2、基础设施薄弱,群众经济基础差,筹款能力弱,相对而言却是物价、人工上涨,补助标准偏低,通组路路面硬化的交通补助只补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资金缺口巨大,补助杯水车薪,造成“要致富先修路,要修路先借钱”,陷入了越修路要背的债越多的怪圈,建议加大基础设施扶贫补助标准。

扶贫攻坚篇5

实施产业扶贫是当前扶贫开发的一项创新工作,对于深入贯彻中央《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落实惠民扶贫政策,加快农村脱贫步伐,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产业扶贫可以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仅靠传统农业不能解决温饱,救济式扶贫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产业扶贫可以使贫困地区的贫困人群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实践证明,产业扶贫是解决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手段,是脱贫的必由之路。德江县的扶贫产业主要有生态畜牧业,茶产业,以天麻为主的中药材,以核桃、蔬菜为主的果蔬业,烤烟以及一些龙头企业,已初具规模,取得一定效益,但还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技术支撑,有产业没有产业链。如德江县天麻、茶叶、畜牧、果蔬产品,基本雏形出来了,但是产业缺乏特色,只有初加工,没有深加工,只有第一个链条,没有后续加工链条。蔬菜、水果季节性强,存放时间短,没有加工就难以储存,即便有一些小的企业,但规模比较小,处于产业链最低端,产品的附加值低,组织化程度低,分散农户面对市场,风险大。同时,德江县产业有品牌没名牌,如天麻产品,其天麻素含量之高居全国榜首,药用价值非常高,但还不是国家的名、优、特品牌,知名度低,销路不畅。所以,光有品牌没名牌还不行。如何才能加快产业发展,一是加大资金投入。每年扶贫资金70%用于产业扶贫。结合德江县实际,重点扶持茶产业、中药材、果蔬业、生态畜牧业,项目必须覆盖到贫困村,贫困户直接受益。扶持一个产业,成功一个产业,见效一个产业:二是做大规模,延长产业链。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尊重农民意愿,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市场规律。建立初加工、深加工企业,由传统的加工向土特产品、稀有产品加工转变。在“一乡一产”的基础上,引资或由政府出资在乡镇建立初级产品加工厂,对产品进行初加工或精装。如水果可先加工成果酱、罐头和果干等,脱毒马铃薯可加工成淀粉、粉丝和油炸土豆片等,蔬菜进行精装保鲜,并坚持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工企业要保障农民的利益,必须建立合作社,实现双赢;三是注重品牌建设,树立品牌意识。首先将特色、生态产品进行整合注册,如德江县的天麻、茶叶等绿色生态农产品。其次将品牌打造成名牌,学习市场营销方法,将德江县特产品适时申报省市和国家著名商标以及中国农产品著名品牌。

二、加大扶贫资金监管力度

近年来,中央、省市扶贫工作力度逐年加大,扶贫资金呈递增上升,形成了大投入、大整合、大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新格局。德江县每年投入扶贫资金近1亿元。扶贫项目的快速建设和大量扶贫资金的投入给资金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考验。为确保全县扶贫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能安全、高效运转,确保各类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避免挤占、挪用、贪污扶贫资金的现象发生,必须加大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力度。一是健全领导机构。县成立扶贫项目资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相应成立扶贫项目资金监管机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二是把扶贫资金实行流程式监管,做到五个确保:确保资金分配科学规范,坚持按贫困村和贫困人口数量、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力等因素分配扶贫资金,根据上级下达的资金额度,审定资金分配方案,落实扶贫项目:确保资金使用公开透明,扶贫资金必须进行公告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县扶贫办的项目资金分配计划和执行情况都要在政务信息平台上公告,乡镇和村的扶贫项目及资金在政务公开栏和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项目的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要建立动态公示机制:确保资金运行安全快捷,扶贫资金设立专户,建立专账,实行专人管理,保证安全运行;确保资金报账及时规范。对扶贫资金严格实行财政报账制。县扶贫办、县财政局应根据实际情况,统一规范报账程序,做到报账程序科学规范,报账原始资料真实完整,能够如实反映资金的最终流向。报帐时间和地点要便民,资金拨付要及时;确保检查审计定期开展。县扶贫办牵头做好扶贫资金监管的组织协调工作,并将年度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以及审计监督情况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报告。三是建立健全扶贫资金绩效考评机制。县扶贫办每年要对各乡镇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评,考评结果既作为各乡镇扶贫工作目标考核的依据,又作为下年度分配扶贫项目资金的参考因素。四是建立扶贫资金监管责任追究机制。本着“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的原则,扶贫项目资金审批部门的主要领导是监管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管理资金的工作人员是具体责任人。凡是在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中违反规定、失职渎职造成扶贫资金严重损失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五是建立扶贫资金问题投诉机制。县扶贫办和乡镇多渠道向社会公布受理部门的通讯地址、投诉电话和电子邮箱,收到涉及扶贫资金的投诉后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及时向投诉人反馈调查处理情况。六是建立竞争入围和招投标机制。在扶贫项目筛选、贫困村建设顺序确定和项目实施单位的选择等方面建立竞争入围机制,谁积极、谁主动,项目资金予以优先考虑。大宗扶贫物资采购、产业扶贫项目业主选择以及贫困乡镇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确定等严格实行招投标,确保公开、公平、公正。七是建立贫困村群众义务监督机制。鼓励群众参与监督,义务监督员由村民代表直接推选产生,义务监督员有权对本村扶贫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进行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县扶贫办反映,扶贫办对义务监督员反映的情况及时进行认真调查处理。

三、加大社会帮扶力度

德江县扶贫开发,通过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的实施,一些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贫困村、贫困户基本解决了温饱,村容村貌发生很大变化。但基础条件差、贫困程度深、边远、偏僻的贫困村变化不大,广大群众仍然存在上学难、就医难、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如泉口镇的大元、猪场、水塘等村,这些村的贫困人口已成为德江县扶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要绕过这道坎,消除贫困,实现全县人民共同富裕,就必须合力攻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拳出击,选派扶贫工作队驻村入户,定点帮扶已是必然选择。从2013年起,每年从县直机关部门抽选工作责任心强、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职工组成50个扶贫工作队帮扶50个贫困村,工作队由县分配资金,工作队带项目、带资金进驻贫困村开展工作。有项目、有资金的工作部门,重点帮扶基础条件差的一类贫困村,党员干部直接联系贫困户,开展“一帮一”活动,并与县政府签订“四定、三包、一实现”责任状(即:定年初计划、定发展规模、定脱贫人数、定效益目标;包区域发展规划、包项目实施质量、包年终产量指标;最终实现减贫摘帽)。全县扶贫攻坚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副县级以上领导全部帮片包乡和定点包户,与贫困户结帮扶“对子”。另外,从县直相关部门抽人组成“两联”办,办公室设在县政府,负责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绩效考核工作。由“两联”办年初拟定考核方案,同时负责检查督促工作队的工作开展及到位情况,年底具体到工作队所帮扶的村以及联系户,实地测算验收,凡是帮扶指标未达到,联系户未脱贫的,下年继续帮扶,不脱贫不脱钩,一帮到底。完成任务成绩突出的,县委、县政府予以表彰,并作为年终绩效考核提拔干部的依据。

四、正确处理好三个扶贫关系

扶贫攻坚篇6

主持人:思南,一个汉、土家、苗、仡佬、蒙古等18个民族聚居的地方,同时也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正安,一个一产薄弱、二产贫弱、三产低弱、财政脆弱、城镇化水平极弱的新时期部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在贵州省全面小康建设进程中,我们分别面临怎样的紧迫性与严峻性?

王忠:正安地处遵义东北部,距遵义市中心城区130公里、重庆220 公里、贵阳290 公里,是渝南、黔北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区域。全县19个乡镇有贫困乡镇11个,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达15.74万人,占58万农业人口的27.14%;人均公共财政收入720元,财政自给率16%;规模工业增加值3.15亿元,占gdp的9%;可见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

为了改变贫穷落后的现状,正安提出了“发挥优势、融入重庆、遵义前列、北部率先”的总要求,确立了实施“三大攻坚”(新型工业、全民招商、减贫摘帽)、抓好“六件大事”(工业园区、项目建设、高速公路、铝土矿开发、40万亩茶园建设、新城区拓展)的工作重点,理清了加快发展的思路,振奋了全县干部群众的精气神,点燃了干事创业的激情与自信。2012年全县gdp的增速从2011年的全省85位上升到45位,成功跳出了全省后10位的笼子。

正安县人口多、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区位条件差、地理条件恶劣,基础设施弱、招商引资难,工业经济严重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财源结构单一,成为正安加速发展同步小康的主要短板。面对正安县的发展现状,面对各地竞相发展的态势,唯有只争朝夕,奋起直追,立跨越之志,行赶超之为,才能实现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

胡洪成:跳出思南看思南,站在高处看思南,分析对比看思南,我们就会发现,思南的发展正处在加速发展与相对停滞、实现赶超与继续落后这样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一是小康实现程度较低。思南县工业经济总量不大,主导产业支撑作用还不明显等问题依然存在。二是区域竞争压力日益增大。我们的发展速度在加快,但兄弟县区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如果我们在这个关键时刻减缓发展速度,就会错失发展机遇,被历史重新抛在后面。可以说是“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态势逼人。”三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改变人才匮乏、投入不足、财政拮据等现状的任务十分艰巨。四是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许多不适应。

综合以上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思南县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大有希望,但也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努力,需要比别人做得更多、做得更好、做得更快。

主持人:有人说,中国在更大意义上讲,就是乡土中国。乡村的和谐,就是中国的和谐,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真正的和谐。在加快扶贫攻坚步伐,全力总攻“绝对贫困”,解决好“三农”问题上,我们有哪些思考与良策?

胡洪成:我们将紧扣省委、省政府“两加一推”主基调,市委、市政府“两区一走廊”总体布局,坚持提速扩容增量、增比进位突破,狠抓项目拉动、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城镇建设、扶贫攻坚、交通突破、旅游振兴、民生优先、社会和谐、党的建设十大重点,全力加快建设全省经济强县步伐。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将坚持快中求进、跨越赶超。推动思南跨越发展,没有较快的发展速度,就改变不了发展滞后的现状,解决不了前进道路上的矛盾和困难;坚持能快则快、快中保好,牢牢抓住扩大投资、消费的关键环节,采取创新性举措,率先在最具潜力、最有优势、最能见效的领域实现突破,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思南特点的跨越发展新路子。

王忠:正安作为全省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按照新扶贫标准,全县还有15.69万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三分之一。今年要实现“减贫摘帽”,任务非常艰巨。但无论有天大的困难,我们也必须完成这个历史性的政治任务。

为此,我们将努力强化工作机制,构建“大扶贫”格局;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发展环境;抓民生改善、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发展活力。

全县上下将增强政治敏锐性、责任感和紧迫感,抢抓政策机遇,以扶贫攻坚为统领,以“减贫摘帽”为目标,以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民生改善为重点,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执行力建设为保障,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35元,同比增长23%以上,增幅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确保贫困人口发生率下降6.8%,确保实现碧丰、乐俭、流渡、谢坝、中观、班竹6个乡镇和县级“减贫摘帽”。完不成这个任务,就会影响全县加快发展、创建小康的总体部署,我们将有愧于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有愧于上级的重托,有愧于正安的历史。

“三步走”与“三级跳”

主持人:“减贫摘帽”只是一个台阶,全面小康才是我们全体贵州人要构筑的恢宏大殿。我们将如何一步一个脚印,带领全县人民走上小康之路?

胡洪成:结合思南实际,加快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我们必须大力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2014年实现整县脱贫。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00美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3美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98美元。第二步,2016年建成全省经济强县,实现撤县建市目标。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00美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00美元以上。第三步,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00美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美元以上。

基本定位为“五区一基地一中心”:依托区位、交通、资源等比较优势,用5-8年时间,努力把思南建成武陵山区和铜仁西部现代产业发展重要集聚区、连片扶贫开发先行先试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东部产业转移承接区,加快把思南建成全省石材产业发展重要基地,力争把思南建成黔北经济走廊和乌江中下游具有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

我们将大力推进“三化同步、一业振兴”,坚持以“三化”兴“三农”、以调整促转型、以开放促开发、以民生带发展,坚持“项目拉动、工业突破、城镇带动”发展思路,统筹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增强产业集聚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城乡统筹发展能力和区域竞争能力,全力实现“3416”发展目标,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把思南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幸福、美好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王忠:正安将坚持以“五位一体”总布局推进科学发展,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保障,强力推进“三大攻坚”、突出抓好“六件大事”,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着力建设民主进步、经济发达、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优美的新正安,确保2020年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扶贫攻坚篇7

位于江西省东部的抚州市,地处3个国家战略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海西经济区和原中央苏区),是著名的“宜居、宜业、宜游”三宜城市,素有文化之邦、才子之乡之美誉。

抚州市有部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个(乐安、广昌)、原中央苏区县9个(乐安、广昌、黎川、宜黄、南丰、资溪、金溪、南城、崇仁);乐安县列入国家罗霄山脉特困片区县;广昌县列入省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乐安、广昌、黎川、宜黄、南丰县列入全省重点扶贫攻坚县。“十三五”确定抚州市省级扶持贫困村223个,2016年底,共有建档立卡贫困群众6.8万人。

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尽快脱贫致富,近年来,抚州市始终把扶贫攻坚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集中力量打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截至2017年初,全市贫困人口由上年的12.6万人减少到6.8万人,净减少5.8万人,贫困村由223个减少到159个。在近三年全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考评中,抚州市保持了“a级单位”荣誉。

以“四进四联四帮”驻村帮扶活动为载体,以“十大重点扶贫工程”为总抓手,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做到“四个对接”,驱动“四核引擎”,借力用力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努力打造“专项、行业、社会”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凝聚脱贫攻坚合力,加快推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和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对接领导高位推动,强化考评激发新动力

抚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自2015年以来,分别召开了全市“四进四联四帮”活动暨精准扶贫攻坚动员大会、全市精准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专项扶贫行动调度会等,四套班子领导率先垂范,每个班子成员带头帮扶一个贫困村,同时下发了《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全面加强精准脱贫攻坚组织保障体系建设的实施办法》以及1 17行业扶贫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落实了各级各部门的扶贫责任。

去年8月份,抚州市委肖书记率抚州市党政代表团赴赣州市学习考察脱贫攻坚工作,9月份,抚州市委组织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今年春节前后,就落实扶贫领域存在问题整改,市委主要领导亲自或委托市委组织部长、纪委书记约谈了12个县(区)委书记,有力地推进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同时,抚州市自2015年以来,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全市综合考评重要内容,做到阶段性重点工作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办进行专项督查,市直单位定点帮扶工作纳入全市绩效考评内容,使各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底今年初,抚州市扶贫和移民局争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重视,为市县扶贫系统全面增编加人添经费,市县共增加人员编制近50个,各县区每人工作经费增加到4万元。仅市局就增加了8个干部编制,两个中层干部职数,一个局领导职数。

二、对接单位定点驻村,真心帮扶增添新马力

以“四进四联四帮”活动为载体,强力推进驻村帮扶工作。市、县选派了1810支驻村小分队,全覆盖帮扶1810个行政村,并重点选好配强了贫困村“第一书记”,下发了工作方案,要求驻村工作组全面推进精准扶贫攻坚,干部提拔须有驻村经历,明确规定贫困群众不脱贫,驻村工作队不脱钩。近两年来,各级驻村工作队以脱贫攻坚为己任,认真识别贫困对象,全面制定脱贫规划,积极向上争取支持,累计整合投入各类帮扶资金2亿多元,涌现出东乡县东源村、临川区坪山村、南城县城上村、资溪县永胜村、南丰县中和村、崇仁县赵家村等一批示范亮点村。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委办、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和移民局等部门结合自身实际资源,多方争取、筹集帮扶资金,对贫困群众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帮扶计划和措施,精准瞄准贫困目标,具体落实脱贫责任,扶贫成效明显。累计争取投入产业帮扶资金8000多万多元,共组建白莲、烟叶、香榧、油茶、蜜梨、蜜桔、蔬菜、苗木、金银花种植,生猪、菜牛、鸡鸭、泥鳅养殖等各扶贫专业合作社(协会)200多个,辐射引领和带动近1.6万余户贫困群众创业致富。

三、对接社会各界参与,凝聚社会扶贫新活力

积极对接中央、省直单位定点扶贫工作。中央层面两个单位在抚州市定点扶贫(中国人保挂点乐安县,华润集团挂点广昌县),去年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148万元。省级层面有34个单位在抚州市定点扶贫34个贫困村,去年投入各类帮扶资金7853万元;积极对接党员干部扎实开展结对帮扶。市、县、乡安排30520名干部,按照“321”(即市级干部每人包3户,县处级干部每人包2户,科级及科级以下干部每人包一户贫困群众)的要求结对帮扶了45728户贫困群众,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所有市县单位都参与定点扶贫,所有行政村都有单位驻村帮扶,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积极对接驻抚部队积极参与扶贫。抚州市军分区政治机关和人民武装部作为同级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其人才、科技、装备等优势和作用,按照“就地就近、有所作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积极参与地方扶贫开发,实现军地优势互补。军队团以上单位全部与贫困村进行结对帮扶;积极对接企业商会参与扶贫。在国家层面组织的“万企帮万村”活动中,抚州市组织了121家企业(商会)与123个贫困村进行结对帮扶,与此同时,积极引导、争取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扶贫。上海抚州商会因扶贫工作成效突出,被国务院扶贫办表彰。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抚州市各级各类社会扶贫资金达4.2亿元。

扶贫攻坚篇8

一、督战内容

(一)县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脱贫攻坚和专项治理工作调研督导发现问题。

(二)县“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发现问题。

(三)各级巡视、审计、“三落实三精准三保障”回头看等发现的问题。

二、督战重点和责任分工

(一)政策落实方面:排查文化惠民、旅游扶贫等政策举措是否具体落实到位。文化室文化设施设备是否按要求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农家书屋图书量是否达标并按要求进行分类、制度是否上墙等,文化惠民、旅游扶贫是否达到应有效果。

责任领导:

责任股室:文化股、旅游股、综合办

(二)工作落实方面:排查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各扶贫项目实施推进情况。扶贫资金拨付、使用、管理,项目库录入,资金项目公示、公告情况等,是否达标,并按要求完成。

责任领导:

责任股室:文化股、旅游股、项目股、综合办

(三)整改落实方面:对照脱贫攻坚各级各项巡视、监督、审计、检查等发现反馈问题,开展自查自纠并完成整改落实。

责任领导:

责任股室:文化股、旅游股、项目股、综合办

(四)帮扶工作方面:排查贫困村“五个一”、非贫困村“三个一”帮扶工作是否扎实,帮扶责任人是否落实到位。

责任领导:

责任股室:各帮扶责任人

三、督战方式

(一)落实牵头督战。由一把手统筹抓总,分管领导牵头实施,各相关股室负责,围绕项目实施情况,深入查找问题、发现短板,及时研究解决、推动整改。

(二)落实包项督战。各相关股室根据工作职责,督战各自责任工作、项目实施情况,针对重点问题,组织力量实地督战,督促存在问题一项一项进行整改清理。

四、督战时间和任务

2020年4月至12月,分3个阶段倒排工作。

(一)组织启动阶段(4月底前)。制定挂牌督战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举措,全面启动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工作。

(二)打歼灭战阶段(6月底前)。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合督战内容,各相关股室结合问题清单,认真分析原因,举一反三查找问题,制定、完善整改方案,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完成时限,加强问题整改,上报整改情况。不留盲区、不留尾巴,确保整改清零、对账销号。

(三)巩固提升阶段(12月底前)。完善巩固提升计划措施,强化产业就业、控辍保学、饮水安全、危房改造、消费扶贫、扶志扶智、异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全面巩固脱贫成果。

7月上旬前,做好脱贫攻坚普查准备工作。

8月底前,结合普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9月底前,围绕“四不摘”开展督战,对存在返贫风险、致贫风险对象进行分析研判,提出解决办法,研究制定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方案。

10月底前,全面总结脱贫攻坚历史成就和典型案例,完成扶贫对象动态管理。

五、督战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县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刻认识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开展挂牌督战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和“两不愁三保障”党政领导负责制,主要领导挂帅督战,分管领导直接督战,条块结合协同督战,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扶贫攻坚篇9

一、工作目标

到2020年底,充分发挥全市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作用,根据自身优势,投身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积极参与消费扶贫,采购贫困村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联系销路,解决贫困户卖货难和增产不增收问题;加强贫困群众技能提升培训,推动劳务服务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增强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观念,形成持续稳定、互利共赢的消费扶贫长效机制。

二、实施范围

以今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为重点支持对象,依托相关媒介,以购买贫困群众农特产品和服务为主要方式,动员全市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消费扶贫带头示范,构建“产销对接、互利共赢”的消费扶贫新格局。

三、主要方式

消费扶贫是一种通过多元渠道购买贫困群众的农特产品和服务,将社会组织慈善行为与消费行为相结合,形成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新型扶贫模式。市民政局积极号召社会组织参与消费扶贫,不断创新参与方式,把消费扶贫行动开展好,把消费扶贫品牌树立好,把消费扶贫平台搭建好。倡议社会组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参与消费扶贫。全市社会组织要主动对接贫困村和贫困群众,依托各县村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的基础,发挥自身优势,搭平台、架桥梁、建通道,为贫困群众送市场、送信息、送项目、送服务,大力推进贫困群众农产品商贸流通、精深加工和销售服务,积极为各村农产品打通销路,为贫困群众增收找准门路。积极购买扶贫农特产品,争心帮扶先锋,踊跃结对帮扶贫困群众,争心扶贫代言人,传播消费扶贫正能量。

四、保障措施

扶贫攻坚篇10

镇村地处县东南部,幅员面积9.2平方公里,村民居住分散。辖区共有8个村民小组,625户,2309人,其中党员61人,劳动力1430人,外出务工850人,富余劳动力109人。耕地2740亩(其中水稻1828亩、蔬菜110亩、青见50余亩、油茶树100余亩),人均占有粮食180公斤,养殖业以养猪、养鸽为主,有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1户,年出笼1000对以上的养鸽大户3户,是传统的农业村。全村社会治安良好,全年无刑事、治安案件发生,无涉稳遗留问题。2013年末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82户253人,贫困发生率11%。2014年减少贫困人口19户42人,目前尚有贫困人口61户211人,贫困发生率9%,2014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548元,比全县人均低3414元。

干部驻村帮扶情况:村第一书记为镇党委副书记,扶贫攻坚工作组成员有镇劳保所所长、农经员、党政办工作员。

村干部有:支部书记、支部副书记、村主任、文书、妇女主任。

二、致贫原因分析

(一)文化素质低致贫。从村里211民贫困群众的文化结构来看,文盲和半文盲约占35%,小学文化约占63%,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约占2%。文化知识的缺乏导致群众思想守旧,缺乏创新意识。一些贫困户生活困难,消极悲观,听天由命思想严重,缺乏脱贫信心和勇气;有的两手朝上,依靠国家救济,“等靠要”思想在个别人身上依然存在;有的观念保守,不愿接受新技术,甘愿受穷。

(二)自然条件差致贫。由于村地处丘陵山区,辖区范围大,全村基础设施条件差,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不强。一是严重缺水,因村不受黑龙滩水,主要靠水库蓄水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若遇上干旱年,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都很困难,靠天吃饭的日子让群众不能有更好的发展。二是居住条件差,全村土墙房屋数209户,占全村总户数的33%,危房户38户。三是通讯质量差,村7、8组手机信号时有时无,无互联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群众接收新知识的速度。

(三)年老多病致贫。个别家庭成员年老体弱,或患大病,或患慢性病,或丧失劳动力,而亲戚、儿女无能力资助和赡养导致贫困。虽然现在可以通过农村合作医疗和民政救助缓解经济压力,但高额的医疗费用如无底洞,依然是此类家庭沉重的负担。

(四)劳动力缺乏致贫。部分家庭主要劳动力有重大疾病,严重缺乏劳动力,只能靠传统的种植业为生,产出的农产品又外销困难,导致家庭困难。

(五)因学致贫。有的家庭因同时有两个子女读书,高额的学费导致家庭贫困。

(六)其他原因致贫。有的由于自身能力素质较低,致富本领不强,只能靠种几亩田土、打小工养家糊口;有的因天灾人祸使本来富裕的家庭被掏空家底而陷入困境等。

三、发展目标

按照市委对县扶贫攻坚工作提出的“三年基本完成,一年巩固提高”的目标,通过全面实施和推进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等举措,确保村2017年底之前61户211人贫困人口得以全面脱贫,全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加,按期摘掉贫困村帽子,使群众发展信心和幸福指数得到明显增强。

四、2015-2017年规划建设内容

(一)产业发展规划

1、种植业

引进业主,采用土地双挂钩政策,把村里的土地都利用起来发展规模产业,减少村民单一种植无销路的风险。

2、养殖业

通过现有的养殖大户,带动有意愿的群众大力发展养殖,力争发展5-7户养殖大户,引进新品种,尝试养殖经济效益高的黑猪品种,并力争全年生猪出栏量达到3000头以上。采用地理优势,发展林下养殖,出栏跑山鸡6000只以上.

3、劳务产业

以有组织输转为主要方式,集中组织技能培训,每年输转短、长期劳动力400人次,帮助农民增收。

(二)基础设施规划

1、水利建设

维修村75kw提灌站2座,整治沟渠5公里(其中溢洪道500米)。整治山坪塘15口(1组3口,2组2口,3组2口,4组1口,5组2口,6组3口,7组2口,8组2口),新修山坪塘6口(2组1口,3组1口,7组2口,8组2口),蓄水池防渗3口(3组1口,5组1口,8组1口)

2、全域安全饮水工程

依托县委、县政府打造的全域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全村400户1500余人的饮水问题。

(三)贫困户脱贫

对前期识别出来的贫困人口,建立精准扶贫对象管理档案,确保每户贫困户有1名干部帮扶。按照“一户一策”、“五个一批”要求制定年度目标、阶段计划和帮扶措施。针对贫困户实际,对6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实现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51户,移民搬迁安置40户,医疗救助帮扶40户,低保政策兜底7户。

五、2015年工作打算

1、维修村75kw提灌站1座,整治沟渠3公里(其中溢洪道5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