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才范文10篇-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3-03-14 16:07:50

培养人才

培养人才范文篇1

第二条各级、各部门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来抓,把人才引进和培养放到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推动人才强县战略的深入实施。

第三条企事业单位作为人才引进、培养、开发、使用的主体,要进一步确立主体意识,不断创新机制,优化用人环境,增强吸引和集聚人才能力,为激发人才创造力、发挥人才价值创造条件。

第四条引进人才是指在**县外工作、学习(无论原籍是否**),来**工作的各类人才。引进人才的对象:

1、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2、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高级专家(指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员,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员);

3、省级特级专家,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省级学科、技术带头人;

4、国外具有以上1—3款相当资历和知名度人员;

5、博士研究生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

6、硕士研究生或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

7、企事业单位急需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技师;

8、大学本科毕业生或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

9、高级技工及企事业急需的其他各类人才。

第五条鼓励用人单位运用各种方式引进国内外人才和智力,包括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合作经营、聘请顾问等柔性方式。柔性引进的人才,办理“引进人才居住证”,享受相关待遇。

用人单位引进各类人才,必须到县人才交流机构办理相关手续。

第六条事业单位引进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和录用教育部直属高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可采取“先进后减”的办法,由组织、人事部门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企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因特殊情况不能调转人事关系的,县人才交流机构可为其重新建档并办理人事手续,县人劳社保局确定其工资标准和职称资格,工龄连续计算。

第七条落户我县的第四条第1—5款的人才在我县用人单位工作满3年,第6—7款的人才在我县用人单位工作满5年,经县人劳社保局审核确认后,参照下列标准给予一次性易地安家补助费:第1—2款人才每人50万元,第3款人才每人20万元,第4款人才按1—3款人才对应享受安家补助,第5款人才每人5万元,第6—7款人才每人2万元。用人单位按不低于以上标准支付给引进的人才后,政府分别补助给用人单位20万元、8万元、2万元、1万元,所需经费由县财政另行划拨。

上述人才落户时间从2003年11月算起。

第八条县政府兴建人才公寓,为引进人才提供周转用房;鼓励有条件的镇乡和企业兴建人才公寓。具体办法由县建设规划局会同县人才办、县人劳社保局、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国土局、县财政局等部门共同制订。

第九条企事业单位引进的第四条第1—7款人员,不受专业技术职务岗位数额限制,不受工资总额限制,可自主确定引进人才的薪酬。经县人劳社保局认定后,其当年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由财政奖回给本人。

第十条引进第四条第1—4款人才,采取一人一议的办法给予专项科研启动经费。对携带高科技开发项目,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创办领办高新技术领域的合资合作或独资项目等人才,经有关部门认定后,通过科技三项经费、技改经费等渠道给予经费资助。

第十一条引进留学回国的博士和硕士,其在国外攻读博士和硕士的年限可视作工龄,并可与其出国前工龄、来**工作时间合并为连续工龄。

第十二条鼓励上规模企业争取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博士进站工作。工作站每招收1名博士后研究人员,进站2年研究期内由政府给予8万元的经费资助。对出站后留在我县工作的博士后,经办理调入手续,享受引进博士的各项有关优惠政策。

第十三条加大国外智力引进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用于引进国际智力的经费资助,用人单位每聘请1名外国专家,在国家经费资助后,余下费用由县财政按50%的比例给予资助,最高额度5000元。

第十四条引进人才由用人单位按规定参加各种社会保险,享受相应社会保险待遇。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可按上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00%—300%确定,由社保经办机构具体承办。

第十五条第四条1—5款的人才,本人及其配偶、子女、父母户口可随调随迁,在全县范围内自由选择落户地。其他引进人才及其配偶、子女、父母户口,在工作所在地就近落户。

第十六条第四条1—5款的人才,其配偶的工作,由用人单位会同县委组织部、县人劳社保局负责落实;其成年子女的就业,由用人单位落实,组织、人事部门做好相关服务工作;1—7款的人才其未成年子女的入托和入学,可在全县范围内优先择校。8—9款的人才其未成年子女入托和入学,可在工作所在地就近解决。学校免收除正常学杂费外的各类费用(民办学校规定的收费除外),由县教育部门负责落实。

第十七条建立《高层次人才医疗门诊优先卡》。对第四条1—7款人才,由县人劳社保局和县卫生局审核,发给《高层次人才医疗门诊优先卡》,凭卡可在县属医疗机构优先门诊。同时,每年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组织健康检查。

第十八条坚持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的教育培养工作一起抓,鼓励各级党政机关积极为党政干部的教育培训创造便利条件,每年安排五分之一的党政干部进行培训。

支持和鼓励企事业单位与各高校协作,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对全县45岁以下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才推行学历教育,县财政给予一定的支持与补助,具体标准为:每培养1名博士生,补助2万元;培养1名硕士生,补助1万元,通过培训达到相同学历或职称的人员,享受同类人才同等优惠政策。

第十九条用人单位应安排工资总额的2.5%用于职工教育经费,保证各类人才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每人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不少于12天。

第二十条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毕业后6个月内未就业的,可申请失业登记。对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行业外,自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第二十一条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帮助回到**、尚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升职业技能和促进供需见面,见习训练期一般不超过1年,见习训练期间,给予每人每月200元的经费补助,经费由促进再就业专项资金列支。

第二十二条进一步完善县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年专业技术新秀选拔和管理等有关制度。引进的人才(包括柔性引进在我县工作1年以上的人才)纳入我县各类人才管理和选拔奖励范围。

第二十三条完善重点学科、技术带头人的选拔、评比和奖励制度。对入选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三层次,入选市“21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期内给予省或市同等金额科研经费补助;对评上县重点学科、技术带头人的,进行定期考核,成绩优异的给予每人每年0.5万元的科研经费补助;不符合标准的,取消学科、技术带头人称号。

第二十四条加大人才开发的资金投入。安排人才发展专项经费,其额度不少于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0.3%,专项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开发和奖励等。资金的具体使用管理办法由县人才办会同县财政局另行制订。

第二十五条企事业单位用于人才引进和培养、开发的各项费用,按有关政策列支。

培养人才范文篇2

(一)合理设置课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环节,以应用性、开发性研究为辅助手段,培养实践能力强应用型本科人才。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在于,造就具有较强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掌握一定商务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课程建设和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商务英语专业必须更新传统“商务 技能”的两段式教学模式,以就业需求为导向,把课程学习和工作环节紧密结合起来,了解工作岗位需求标准,构建以职业行动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突出英语技能和商务技能综合素质的培养。课程规划要充分发挥应用型高校的优势,考虑到目前经济社会的人才需求标准。对商务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以英语语言基础为主,即第一学年加强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第二学年在开设英语基础课的同时,增设国贸实务、商务谈判课程;第三学年开设外贸函电、外贸翻译,侧重加强学生的商务英语翻译和写作能力的培养;第四学年,毕业论文设计,要鼓励学生在选题角度方面向商务类倾斜,提高学生商务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二)加强实践实训环节在合理设置课程的基础上,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小组要探索出一套符合应用型高校特色的《商务英语》专业知识讲授体系,编纂具有应用型高校特色的教材或讲义,因地制宜完善教学实践。尝试构建英语测试中心、商务模拟实训中心相结合的实训基地,并培养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实行“双证书”制度,即提议学生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努力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包括大学英语四、六级,专业英语四级八级,国际剑桥商务英语bec证书等。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外贸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包括报关员、外贸单证员和外销员证,以及外语导游证、涉外秘书证等。学生们在争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外在动力驱动下,会更加用心相关课程的课堂学习,提高专业课学习效果。

(三)侧重商务综合技能培养英语是人们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工具,娴熟的语言技能是就业市场对专业人才的第一需求要素。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应该以夯实学生英语语言技能为基础,加强英语听说读写译五方面;其次要重点培养学生扎实的商务技能,突出商务英语专业商务和英语双向技能的应用型和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掌握扎实的商务综合知识,包括国际贸易实践流程、外贸函电撰写技巧、商务文秘、商务翻译、外贸单证知识等。除了英语及商务两项基本技能的培养,学生应同时具备一定的应变思维能力和适应性,以增强个人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力,充分发挥应用型院校的特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力求毕业生知识能力与国际人才需求接轨。

二、结语

培养人才范文篇3

着力培养农村科教文卫人才。根据远程教育信息、节目丰富的特点,四是创新“远教 基地”带动式教育模式。县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载体,努力在营造新风尚、传播新文化、开创新生活等方面发挥作用,大力培养农村科教文卫人才。结合“三支一扶”和文化进乡、进村、进社区和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活动,县上聘请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专业技术人才组成远程教育适用技术辅导队伍,深入乡镇卫生院、乡村小学等基地,根据群众的需求,随时实地辅导,增强学用实效。今年以来,共培训乡村医生225人,农村中小学教师3200人,农业科技人才200多人。

积极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县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使农民长期得实惠”长效机制,整合各方培训资源,扩大教育培训面,着力培养农村“四类”人才,为促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着力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为拓展“支部 协会”服务功能,一是创新“远教 协会”联动式教育模式。县上将专业协会活动室建立在各村的远程教育播放点,采取站点牵头,协会组织的方式,重点围绕草畜、药材、核桃、蔬菜四大主导产业,定期组织协会会员对农村实用人才开展技术培训,推广优质牧草、良种黄牛、美国黑核桃等优质农产品品种,提供无公害栽培技术、果树落叶病及食心虫防治、肉牛饲养等20多项技术,使远教的资源优势与协会的管理、技术等优势有机结合,增强了培训工作的针对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实现了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着力培养农村现代信息人才。注重引导农民增强现代信息意识,树立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农村管理信息化和农村社会服务信息化的意识。结合农村党员电化教育、农村党员冬训、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等工作,根据党员群众的需要,延伸远程教育的手臂”开展“技术夜校”农家课堂”等活动,主要培训农村党员干部有关光盘播放、卫星数据接收、计算机操作等基础知识,委托“农家课堂”组织附近的群众收看辅导,二是创新“远教 农家课堂”流动式教育模式。从而扩大远程教育培训的覆盖率,进一步拓宽农民利用现代信息资源掌握致富信息的渠道。

着力培养农村党员干部人才。县上组织涉农部门技术员和各村的经济能手利用基层党校分期分批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培训引导,三是创新“远教 党校”互动式教育模式。重点培训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学、法律和农产品生产、流通、运输等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科技文化知识,让村党员干部在解决新农村建设问题中保持先进性,成为新农村建设带头人。同时,采取“搭车穿插”方式,利用党员会议、重大节日、农闲等时机开展培训工作。利用党员定期集中理论培训的机会,将培训内容向讨论、交流农村实用技术延伸,培训对象由党员向群众延伸,把播放室建成技术员、党员、群众相互交流的平台。

培养人才范文篇4

利用学校暑期开展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后勤党委每年有计划地选派青年骨干加入学生实践队伍,成立社会实践指导小组,派专人组织社会实践的青年骨干选拔、指导总结等工作,打造青年骨干培养锻炼的平台。

1.找准定位,加强领导为了使后勤青年骨干的社会实践工作做得深、扎实、有效,让青年骨干真正通过社会实践受教育、长才干,后勤党委统一指导思想,找准定位,明确青年骨干参加社会实践的要求。通过社会实践,青年骨干要做到多学习、多探索、多思考,树立责任意识,确保完成好各个实践环节,服务学生,服务支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成立青年骨干社会实践指导小组,后勤党委书记亲自动员、听取社会实践总结报告,建立一支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较好的兼职实践指导队伍,负责对青年骨干社会实践的指导、管理等,保障了青年骨干在社会实践锻炼的效果。

2.全力支持,精心组织后勤党委把青年骨干社会实践纳入了具体的年度工作计划,提出明确要求,统筹安排,保证社会实践做到时间有安排、组织有落实、经费有保证、贯彻有渠道、实施有效果。每年暑期社会实践的时间都是后勤工作的繁忙阶段,后勤各单位周密安排,在保证暑期日常的后勤保障工作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全力支持青年骨干参加社会实践锻炼。不断探索社会实践的组织模式,从最初青年骨干自己选择社会实践队伍到党组织精心挑选,根据青年骨干的不同特点和实际需求,选择更适合后勤青年骨干的实践内容和形式,包括偏远贫困地区调研支教、国有大中型企业参观、红色之旅教育等,这些针对性的社会实践大大增强了社会实践的效果,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3.交流体会,总结提高为了更好地分享总结社会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提高青年骨干认识,扩大实践影响,后勤党委每年都通过实践总结巩固发扬社会实践锻炼成果。要求参加社会实践的青年骨干撰写个人实践报告,组织多种形式的交流和总结活动,通过展示实践活动中的社会见闻,体会实践活动中的所思所想,要求青年骨干着重谈思想、讲体会、写收获,深入挖掘青年骨干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与思考。青年骨干在总结中不断查找自己的问题与不足,借鉴其他人的经验与体会,感悟实践中的思想碰撞,产生共鸣,并将社会实践成果带入实际工作,持续学习努力奋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二、进一步固化青年骨干参加社会实践的成果

在近几年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清华后勤结合后勤青年骨干的特点和需求,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在青年骨干开阔视野、提高觉悟,立足服务、促进沟通,结合工作、提升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效果,为青年骨干的锻炼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参加社会实践,让后勤青年骨干走向全国各地,了解国情变化,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开阔视野,提高觉悟。社会实践作为后勤青年骨干培养的重要形式,既让职工锻炼了能力、提升了本领,加深了对学生的了解。在每一次的实践中青年骨干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向学生介绍后勤、宣传后勤,也通过实践与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了解了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更好的开展工作积累经验。立足服务,促进沟通。

培养人才范文篇5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高校资产管理方面的现存问题,对深化资产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充足的高校资产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提供物质基础,而目前高校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许多弊病,如资产管理观念淡薄、资产购置使用不合理、管理队伍水平有限等问题严重制约高校资产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高校资产资产管理对策

一、高校资产概念的界定

《高校学校财务制度》二十九条规定:“高校资产是指高校所占有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根据各种资产转化为货币资金所需时间的不同,将高校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二、高校资产管理现存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等院校大多数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资产的来源主要包括国家财政拨款、各种营利性收入,接受企业单位和校友的捐献等。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主要执行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对资产一般不进行成本核算,也不实行绩效考核,资产的投入、使用和管理也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约束。

1、资产管理意识不够,管理机构不健全

目前,许多高校虽然成立了资产管理部门,但管理的范围和幅度相差较大,大部分高校对资金管理比较重视,对资产管理比较淡漠;对有形资产管理重视,对无形资产管理忽视;重视采购和使用,忽视管理和资产处置。在认识上,认为高校是非营利性事业单位,国家对高校的投入不计成本,也没有盈利要求,“大学没有破产之说”导致了高校对资产管理不严,对国有资产的地位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没有认识到增强学校资产管理,利用好学校资产,让有限的资产效益最大化,进而缺乏系统、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造成资产投资短期行为比较严重,导致资产的浪费和流失。

有些高校的资产管理机构也还不健全,资产的所有权、经营权、行政管理权三者仍然不分离,缺少“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的现代企业管理机制,管理职能分散。高校目前多实行多头管理体制,学校分设有资产管理处、财务管理科、后勤管理科、图书档案管理科,这些管理部门之间权责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有覆盖,没有形成规范的工作程序和模式,也缺少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管理的某些环节上存在冲突,没有形成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成熟的资产管理模式。

2、资产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大多数从事高校资产管理的人员和教学单位或其他行政管理部门相比较,存在文化程度比较低,知识技能比较单一,做事效率比较差等问题,并且进修和业务培训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使得这个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水平相对下降,跟不上高校发展的需要。

3、资产管理各环节内部缺陷

(1)资产购置方面。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单纯追求规模的扩大,热衷于量的增加是一个突出且普遍存在的问题,采取以外延扩张为主,而不是内涵式的集约化的发展战略,不计算投入-产出比,导致办学效益无法提高。资产购置缺乏计划性和预见性,存在盲目购置或重复购置的现象。高校资产的配置方式中有一种是专项配置的方式,若拨付的款项较多,单位则会过度追求设备设施的高、新、全,导致资金浪费、许多功能得不到开发利用,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而拨付的款项较少,则会产生为了应付上级的任务而采购一些低端产品或出现基础设施的施工质量较差等问题。购置设备时,对设备配置没有认真考究,或者采购人员不了解精密仪器的技术指标,导致购置了技术落后的设备满足不了使用要求而不得不闲置或提前报废。实验室、图书馆的建设缺少预见性,建设呈现重复性、分散性、缺乏通用性。

(2)资产使用方面。资产重置、闲置、没有实现效益最大化。在很多高校中,存在高投资低效率的问题,很多设备闲置,有的甚至长期闲置;学校资金投入学生宿舍的建设,而教学楼的扩建和教学设施的配置落后,资金分配不协调,资金在不同院系间的投入使用比例出现失调,有些院系房屋少而简陋,有些院系的房屋却长期闲置;学校的某些辅助、服务设施原本面向全校的开放,各个院系都可以使用,而有些单位由于资金充裕,为了自身的利益和便利,重复购置,封闭使用,造成严重浪费。

(3)资产报废方面。对于高校来说,固定资产报废处理得及时,可以使学校的固定资产及时更新和投入,例如,教学设备和仪器审核报废而未及时报废,相应的资产管理部门就会根据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情况而没有及时添置,从而使相关部门的教学活动和科研实验无法正常进行;有些资产已报损、报废,同时也购置了新的资产,但没有办理报废手续,其结果是账实不符,有账无物;在报废、报损的规章制度上的漏洞使有些居心不良者有机可乘,冲减资产从中获取私利。

(4)无形资产流失严重。部分高校在进行资产清核时,只重视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的清查和评估,无形资产却没有进行清查和评估,有些高校甚至忽略。据统计,仅北京,挂“清华”名字的企业就有万多家。高校是高科技、尊龙凯时最新地址的版权、专利等的孵化中心,无形资产比较集中,对无形资产的认识和挖掘不够,导致许多无形资产流失,高校失去增值机会。

(5)资产管理手段。部门与部门之间资产管理的手段不协调,财务管理部门多使用现代化手段,而其他部门则相对比较简单,甚至有些部门很多的资产管理工作都是通过手工完成的,计算机网络不能全面覆盖使用,导致不能对所有资产进行信息化监管,各个管理部门之间信息的不对称。

三、进一步完善资产管理体系的对策

1、强化资产管理的意识,引入市场机制

结束计划经济时期延续下来的淡薄的资产管理意识,对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重新定位,从资产管理人员到具体资产的使用者都要加强资产管理上的认识,以建设资产节约型高校为己任。在计划采购时期,加强采购人员片面或极端的认识,对采购资产的需要程度,需要设备、仪器的技术指标进行充分论证,然后再做决定;对大规模资金投入的项目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并严加审核,防止工作人员职权滥用和寻租行为的发生,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无形资产管理意识,充分发挥学校作为科研基地的优势,为学校创造资金来源。

引入市场管理机制,可以专门设立学校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由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管理学校资产,实行企业化制度,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剩余资金设置学校基金,聘请专业人才进行投资,为学校的资产保值、增值。同时资产经营公司也可以将各部门之间的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实行最优配置,避免重置、闲置和浪费。

2、健全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实施绩效考核

在高校资产管理中,加强预算管理、健全资产登记制度、资产损坏赔偿制度。强化预算管理,根据学院、各部门资金需要和资产配置状况,综合考虑其学科特点、发展状况、学生人数等因素,由专业化资产管理小组进行科学性的预算设计;实践中,独立分开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人员负责编制学校预算,会计核算负责执行学校预算。

实施绩效考核。将绩效考核引入高校资产管理,实施kpi指标管理,建立内部经济责任制和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考核结果与部门负责人的收入适当挂钩,并给予一定奖惩,强化问责制度。通过成本核算和其绩效分析,可以弄清资源配置现状,暴露滥用、闲置和重置资源问题,以便管理和调控;健全资产的损坏赔偿制度,对造成资产的损失、损坏、浪费和严重流失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通过绩效反馈,改进相关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流程和岗位职责,以便更高效的服务于资产管理工作。

3、建设完善的信息化网络平台

借助网络化管理,基于intranet的新一代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体系,打造资产管理信息化网络平台。在旧的管理体制和系统下,资产管理的所有部门没有一个共同的信息平台,导致了信息不对称和资产清查的困难,因此要推行电算化管理,建立高效的信息系统,各省教育厅研发高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各高校可以考虑自身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特点,综合考虑资产管理过程,包括预算、资金收付、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等,有针对性的选购和使用。

4、提高资产管理人员队伍整体水平

重视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其实高校资产管理岗位也需要专业性人才,可以引入总会计师制度,将政策水平高、业务素质好的干部纳入到资产管理队伍中;对资产管理人员进行目标化的培训,包括岗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学历培训,使得资产管理人员熟练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和软件,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学和财务管理学知识,能用其中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给与管理人员重视和适当的奖励机制,激励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完成好资产管理的日常工作;工作实施目标化培训。岗前培训和学历培训业务素质培训,使资产管理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性管理转变。资产管理人员还必须熟知学校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仔细观察,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借助学校提供的各种培训机会,不满足现状、积极进取,从而使得资产管理工作更顺利进行,实现资产管理的目标。

四、结论

本文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浅谈了自己的见解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加强资产管理认识、健全财务管理体制、建设资产管理的网络平台等,以使高校的资产管理体系更加完善,高校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高校资产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刘仿俊:浅谈我国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才智,2009(4).

[2]彭正:略论提高高校资产管理队伍素质[j].经济研究导刊,2009(15).

[3]殷平:高校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2009(15).

培养人才范文篇6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播物理知识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物理知识的主要途径。加强科技意识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做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注重物理史教学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物理学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3.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

(2)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实验——观察记录——分析讨论——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讨论方案─选择方案─实验验证─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也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1.趣味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技小制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望镜、自制量筒、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4.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

培养人才范文篇7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方式;可持续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远远落后于时代,而全新的教学大纲要求又给高中地理教学方向带来一些调整,以往的教学活动显然不再适合当下教育工作的开展。教师逐渐思考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基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调整教学方式。以下主要从两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今后的地理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一、教师角色的改变

(一)教师成为引导者。教师要承担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导师向学生进行转变,让教师去做学生,和学生一起建立完善的课堂活动,在课堂知识的学习中不断成长,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没有考虑到学生该如何掌握这些知识,教学方式过于死板。而在当今时代的教学下,教师应该将学习方法教授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探寻知识。学生通过反复挖掘,即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办法。(二)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该从绝对的权威中走出来,向学生请教并学习不懂的问题,让学生来解答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减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同样教师不应该摆知识权威的架子,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到平等的对话交流,而不是一味地由教师讲授。教师不光要输出信息,还要接受来自学生的信息,形成双向的交流,将课堂当成信息交互的平台。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应对开放课堂的挑战,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转变

(一)理论联系实际。地理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因此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但从目前的地理教学情况来看,有一部分学生对地理存在很大的烦躁情绪,认为地理学习较为枯燥、无聊,不能系统化的学习,这就造成了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为突破这一情况。教师必须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情景紧密相连,联系生活实际找到地理教学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情景设置问题,将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民风民俗以及自然现象融入地理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习惯和思维体系框架。例如在“人口的变化”这一章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我国近年来的人口迁移情况,结合图片视频的形式展示各个省份人口的流动,谈谈哪些城市人口增速比较快,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变化,进而让学生理解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究合作学习。高中地理教学的任务不仅局限在让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掌握,还要关注学生在这个阶段是否去主动思考问题,以及是否用团队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新课程大纲中也有关于这些内容的要求,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考虑到通过团队合作的分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课堂教学阶段应该结合教学目标探索问题的解答方案,首先,必须利用地理课本内容和学生的理解能力,来调整教学内容;其次,划分学生的组别,让组内的同学都能够具备独特的优势,在小组交流中就可以形成优势互补,促进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然后,让每位学生都能有充足的时间来达到学习目标;最后,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人口的变化”一章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来调查我国的城镇人口数量变化,以十年为单位进行数据统计,并通过柱状图的形式展现出来,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互动交流,分析这些变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人的生活空间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逐渐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以组内交流的形式增进学生的竞争观念和平等交流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必要的基石。(三)多媒体教学。传统的教学活动缺乏生机和活力,教学手段过于简单,教师仅仅依靠书本中的内容进行讲解,缺乏趣味性。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提高,多媒体技术开始广泛出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地理课堂教学自然也不例外,多媒体开始广泛出现在高中教学课堂上,让地理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展示,给学生演示丰富多彩的地形地貌特征,不光可以充实学生的眼界,还可以给他们留下最直观的感受。例如在“全球气候变化”课程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当前北极冰川的融化,大片土地荒漠化,全球气温上升,这些都是目前社会生产生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所必须考虑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存在的问题,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提供过多的信息资源,对学生的理解带来影响。同时也要充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地理知识,才能进行多媒体的播放,不考虑内容的多媒体使用是不符合课堂教学实际的。关注课堂教学进度,避免多媒体的过度使用拖慢教学进度,给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阻碍。

三、结语

总的来讲,教师必须迎合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寻找适合当前形式的教学方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准,满足新课标教学的必然需求,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合适的土壤,让素质教育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到实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苟伟峰.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j].教书育人,2020(11):73.

培养人才范文篇8

关键词:大学生;新媒体;社会责任感;安全意识养成教育

从古至今,养成教育的思想屡见不鲜。《周易》中曾记载,启蒙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孩童淳朴的做人品质,并且淳朴的做人品质是圣人成功的充要条件。《吕氏春秋》中也讲到了人的社会生存能力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培养,需要个体经过后天不断的努力。目前,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在各大高校、家庭与社会的相互配合下,根据大学生身心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从新媒体的使用、自身安全意识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教育这三方面运用各种手段,对大学生实施系统养成教育。

1当前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新媒体的使用使其产生惰性

网络课程、电子作业、在线考试成为大学校园里普遍的教育方式,网上获取海量新知识也成为大学生常用的学习方式。但同时,网络带来的不良习惯给大学生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受到的影响最大。网络的方便快捷代替了大学生较多的动手动脑机会,使他们产生了惰性,从而造成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不加思考的从网络中寻找答案的现象。在课堂上玩手机现象与日俱增,以至于取代了听讲与自习。学生关心的不再是学业成绩,而是网游、网聊、休闲购物。许多大学生的生活依赖于网络,养成了不良的就寝习惯、消费习惯和卫生习惯。他们熬夜上网购物、吃饭靠外卖、不劳动不运动。低头族、御宅族成为他们的代名词,不良的生活习惯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1.2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有不少女学生受到大众明星的影响,盲目追崇名牌,追求物质生活,放弃自己的奋斗方式,缺乏长远的发展头脑,只图眼前的享受,这是一种典型的不为自己负责的体现。使得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降低,并在很多的集体活动中存在不愿奉献自身力量的思想,一味地追求个人利益,在很多事中都以自我为焦点,不懂得为团队中的他人着想,缺乏团队意识,使得不利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1.3安全意识的缺乏

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是保证农业大学整体工作持续运转的根本,但其效果往往是隐性的。缺少安全教育方法,导致大学生错误地认为新闻上报道的误入传销、发生火灾、网络诈骗等安全隐患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缺乏责任感和紧迫感。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是农业大学教师在对其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的重中之重。

2对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应对措施

2.1审视新媒体的使用

首先,可以开设《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公选课,将新媒体带来的文明行为习惯问题作为重点内容进行教育。其次,也可以在课堂上设立手机袋,督促学生在上课期间上交手机,做到集中注意力听讲,使学生达到最好的听课效率。并保持网络课程、电子作业、在线考试对学校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保持海量知识供大学生参考的优势。

2.2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是农业院校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的作用,以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使命意识、忧患意识、担当意识、奉献意识为前提,逐渐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二是学校应该组织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引领大学生走出校园、加深其面对社会时的认识,还能对自己的能力有所估量,在学校的学习中有明确性;三是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学会在团队中合作,还能培养自己的吃苦耐劳精神。

2.3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

一是农业大学设立安全宣传栏,并定期对广大学子们做安全教育讲座,讲述当下最新的大学生缺乏安全意识的案例,以此来提醒学生们提高保护自己的安全意识;二是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例如设立微信公众平台,及时推送最新的安全防范知识,让学生们学会当遇到危险时如何机智应对,从而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三是建立安全宣传手册,在寒暑假期前后,辅导员组织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习。

3结语

养成教育离不开大学生本人的积极主动的配合,同样离不开教育者必要的引导、指导和管理,这是实现大学生养成教育效果持久、有实效的内在需求。养成教育在于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一批优秀的当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张杰.刍议高校大学生养成教育实施路径[j].榆林学院学报,2017(07):22-25.

[2]赵妮.从辅导员角度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养成教育[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7(12):29-44.

[3]徐航.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初探[j].考试周刊,2015(02):54.

培养人才范文篇9

第一条引进和培养人才智力的重点领域认定。

《规定》中引进和培养人才智力的重点领域:特色产业是指竹业和椅业;优势产业是指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生物医药、新型纺织等产业;新兴产业包括新能源、生物技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生态农业主要是指白茶、生态禽畜、优质蚕桑、高档花木等精品农业和特色休闲农业企业;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指休闲旅游、现代传媒、创意设计、商贸物流等服务企业。

第二条引进和培养人才智力的资格认定。

(一)《规定》所指的企事业单位急需的其他各类紧缺专业人才是指未达到相应的学历、任职资格,但在某行业和专业领域有特殊专长的人才。此类人才需由引进单位提供相关印证材料,报人事部门认定。

(二)《规定》所指的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是指具有国外工作经历的留学归国创业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领军人才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学士学位的在国外工作5年以上,硕士学位的在国外工作3年以上,博士学位的在国外工作1年以上。

(三)《规定》所指的知名艺术家等是指在省级或以上权威机构组织的专业比赛中曾获得过前三名,现业内综合评价认可且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家。

(四)《规定》中刚性引进的“两院”院士、国内知名高级专家和柔性引进的人才不受年龄限制。刚性引进的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年龄须在65周岁以下,企业引进人才年龄须在50周岁以下,教育和卫生系统引进高级职称及以上人才年龄可放宽到45周岁,其他事业单位引进硕士学位及以上人才年龄须在35周岁以下。

(五)实行引进人才备案制。用人单位须将单位引进人才基本情况报送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备案,每季报送一次。引进人才的人事档案由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进行管理,并由用人单位或引进人才与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签订人事合同。

第三条人才个人补助的申报程序。

(一)申报。县人事局每年10月接受认定申请。由人才个人填写《县引进和培养人才个人补助申请表》,用人单位签署意见后统一向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报送。具体报送材料(原件并附复印件1份):

1.《县引进和培养人才个人补助申请表》(一式3份);

2.身份证和3张近期1寸免冠同底彩色照片;

3.单位与个人签订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险证明材料和3个月工资发放清单;

4.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5.院士、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相关尊龙凯时最新地址的荣誉证书,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专利证书等相关证明材料;

6.其他能证明其知识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相关材料;

7.申请租房补贴需提供租房合同或其他相关材料;

8.申请购房补贴需提供房产证或购房合同或其他相关材料(婚后购房者需提供结婚登记证)。

(二)认定。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接受申请材料并初审后,交由县人事局会同相关部门进行认定并提出意见,再提交县人事局局长办公会议审定。

(三)公示。经审定享受各类补助的人才,由县人事局在人才人事网等宣传媒体上公示10天,接受群众监督。

(四)补助和奖励发放。

1.经公示后,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训补助从县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其他资金从县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中列支,每年12月由县人事局核拨给用人单位,再由用人单位发放给人才本人。

2.企业聘请专家教授,由县人事局牵头,县委人才办、县科技局、县经贸委参与,通过考核认定后,直接将生活补助发放给专家教授个人。

3.县级拔尖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员的补助由县组织人事部门核定后,发放给县拔尖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员所在单位,再由单位发放给个人。

(五)教育系统引进担任高中段教师的“211高校”本科毕业生或以上人员,由人才个人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用人单位经考核后负责发放生活补助。

(六)各类引进人才的科研经费向县科技局申请立项,由县科技局负责落实。

(七)《规定》中所指的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的申报评审及资金补助程序按照我县“南太湖精英计划”相关政策执行,由县委人才办负责落实。

第四条企业奖励和补助的申报程序。

(一)企业引进和培养人才奖励由用人单位每年10月向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申报,填写《县企业引进和培养人才智力奖励审批表》(一式3份),并需附相关人员基本情况,证书复印件和原件等材料。

(二)申请平台建设补助。新建平台申请奖励和补助需提供国家、省、市、县相关部门批准认定的文件及单位设立平台的情况说明。

(三)申请引进国外智力项目补助。企业引进的国外智力项目需经国家、省外专局批准。企业自行聘请的国外专家项目需报县人事局备案认定。

(四)企业的各种奖励或补助申请,经县人事局审核批准后,从县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中列支,每年12月核拔给企业。

(五)企业建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引进人才参与技术研发,报县人事局备案,由县经贸委、县科技局认定并落实补助。

第五条引进人才配偶、子女的就业、就学申请程序。

(一)引进人才的配偶、成年子女就业由用人单位排或负责联系。确有困难无法排的,由用人单位向县委人才办提出书面申请,县委人才办协调县人事局、县劳动保障局等部门根据申请人特长联系推荐就业。

(二)引进人才子女需转入本县中、小学就读,由用人单位向县人事局提出申请,并填写《县引进人才子女就读申请表》,报县委人才办审核,由县教育局负责落实。

(三)引进人才配偶、子女需解决就业,应提供结婚证复印件(验原件)、户口簿复印件(验原件)、原工作情况材料;子女入学的还需提供原就学情况材料。

第六条各用人单位、县组织人事部门及相关单位在各类人才引进、培养工作中,必须坚持标准,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凡采取不正当手段骗取各种待遇的,经查实,必须及时追回相关费用,并依法追究用人单位和当事人的责任。

培养人才范文篇10

从一定意义上讲,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是传统教育体系的推陈出新,内部构成及外部因素发生了巨大变化。回溯五千多年来的中国文化发展,公元前110o年就有学校的雏形,长达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官学私学体系日渐成熟,尤因科举制度的牵引,以乡学私塾为基石,形成纵向连贯的传统教育体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及国民政府参考日美及欧洲一些国家学制,以改立、兴办大中小学堂及学校为主线,在外来资本主义和本土封建传统的综合作用下,建立了近代意义的学制。

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完成了对旧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造,向工农敞开教育之门。1951年政务院公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确立了各级各类学校面向学龄人口、劳动人民和工农干部服务的制度路径,在实施正规学校教育的同时,开展扫盲和工农干部文化补习教育,规定了专业技术教育和业余教育的地位。新中国的教育向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文化水平较高的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彻底改变了国民教育水平落后的境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当前,我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系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不仅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教育权利,而且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综观全球200多个国家的大中小学在学规模结构,呈现金字塔形的往往是发展中国家,而呈现正梯形及柱形的约占1,3左右。从小学到大学,越往上越需要更多资源条件,大中小学规模结构反映的是一国公共财政水平和公民支付能力,其深层次原因还与该国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及知识经济结构有关,与城镇化水平也有一定关联。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基础薄弱,20世纪50年代大中小学结构呈倒t形分布;60—80年代历经艰难曲折后全面恢复,属于顶部较尖的金字塔形;90年代加快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呈现顶部变钝的金字塔形;21世纪第一个十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步伐不断加快,高等教育扩招导致规模稳步增长,故从2010年起呈现准梯形,这从一个侧面显示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处于世界上发展中国家较好水平,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

观察近现代大中小学的递进链接方式,往往是一个教育阶段终结与另外一个教育阶段开端的链接,这种链接既可是直接贯通,也可是竞争选择;既可是柔性的,也可是刚性的。当大中小学在学规模处于金字塔形时,教育供需之间关系紧张,教育机会越是供不应求,越倾向于刚性的、竞争选择的链接;当其结构转为正梯形乃至柱形结构时,教育供需关系趋于缓和,不同层级之间会出现柔性、直接贯通的链接。因此,当前我国大中小学规模结构呈现准梯形,不仅意味着不同学龄段人口依法入学和选择就学的机会同步增大,而且对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完善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从而迫切需要在新的供需关系下来认识大中小学有机衔接、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的问题。

二、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系统培养人才已经纳入国家政策范畴。

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是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展望2020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国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首次要求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进而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强调届时“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党中央的宏观决策,为2020年前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厘清了方向,也为《教育规划纲要》新的部署定下了基调。按照《教育规划纲要》对未来l0年教育发展的战略部署,我国向世界范围公认的人力资源强国发起冲击,已具备体系结构及支撑能力等有利条件。然而,基于数量规模的结构形态跃上新的阶段,不过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趋于完善的一个特征,今后的关键在于,通过持续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完成质的飞跃。对此,《教育规划纲要》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作为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多个维度提出了具体要求,把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在部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时特别指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核心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深刻阐释了更新人才培养观念事关教育体制改革全局的重要意义,并对树立五个方面新观念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一,“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最具教育的本质性特征,在所有新观念中起着引领全局的重要作用。第二,“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这一理念比较接近国际社会倡导的全纳教育,在一定意义上也反映了现代教育的民主性和普惠性。第三,“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这是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理念的折射,闪烁着传统因材施教思想的光芒。第四,“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是当代社会公民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密不可分。第五,“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上述一系列要求,与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主文件尤其是第三次全教会关于素质教育决定的精神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也是对所有新观念的整体概括。《教育规划纲要》号召树立的五个新观念,相互之间关系非常密切,构成了有机整体。相比其他观念,最后的“系统培养观念”涉及面更广、内容更为丰富,所以《教育规划纲要》通过不同关系组合,作出多个角度的论述,这是在国家政策范畴内对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系统培养人才作出的重点部署,集中体现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对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和模式的总体要求,完全符合时代需求、教育规律和人民期待,对于准确把握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系统培养人才的政策要点,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三、落实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系统培养人才政策的若干要点。

回顾《教育规划纲要》的调研过程,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研讨是比较热烈的。在义务教育趋于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超过8o%、普通高校年招生600多万人形成的“准梯形”格局中,教育质量问题空前凸显,尤其是“钱学森之问”更为社会各界及学校提供了辩论热点。总的来看,围绕系统培养人才观念的讨论尚多,但聚焦构建模式的政策设想偏少,教育和人才的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掣肘因素。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落实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系统培养人才政策的要点,近期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课程改革整体设计应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重点是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而课程体系建设是教育教学的基础性环节。在大中小学课程体系建设中,需要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以德育为例,最近,教育部在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的要求时提出,要通过整体规划科学设计,形成由浅入深、循环上升、有机统一的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把德育融合到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这一举措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收到更好实效,其他学科课程改革的整体设计,也应借鉴德育课程体系模式进行探索。为此,还需在政府主导下建立有利于大中小学课程体系内容有机衔接的统筹协调机制。

第二,教师队伍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教师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是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决定性因素。相对不同教育阶段学生流动而言,大中小学教师之间更易受长期职业分工影响i疏于交流合作。通常有利于大中小学教师建立制度性联系的就是教师教育体系,《教育规划纲要》强调要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要求在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中,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这些政策举措,都可以从大中小学有机衔接、系统培养人才的新要求出发,创造性地落到实处,而且还可以与其他政策融会贯通。例如,旨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行县(区)域内中小学教师、校长交流制度,是可以发挥师范院校教师积极性的;再如,教师要全心全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大中小学教师之间也有相互切磋交流教书育人经验的必要,共同提高专业发展水平。在此,也须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

第三,校际合作与协同创新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一向呈现“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不同流程。《教育规划纲要》充分吸收社会意见,针对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既提出涉及全局的宏观要求,又在地方和学校层面给足探索的空间,强调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确认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必要性,特别提出在建立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机制的同时,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及选修更高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目前,部分地区正在探索贯穿各级各类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组织开展改革试点,包括有条件的高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与此相关的校际合作,也开始从同一教育阶段拓展到不同教育阶段,而且不同层次学校在系统培养人才方面的合作与协同创新,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延伸到教育教学改革各个方面,乃至进展到联合办学的深度。同时,还应开展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的改革试验。对此,国家政策将予以必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