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非遗文化范文10篇-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3-11-18 10:53:10

农村非遗文化

农村非遗文化范文篇1

关键词:融媒体;非遗文创设计;品牌文化;产教融合;乡村振兴

乡村非遗文创产品,即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创意”产品,是乡村民俗、表演艺术和传统技艺等乡村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和各种物质载体的结合,通过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创新和开发,在展示现代社会元素的同时,也促进了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优秀的乡村非遗文创产品既能有效诠释乡村非遗文化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底蕴,又具有商品的实用价值,并能基于消费者反馈不断调整和增添新的魅力,从而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1乡村振兴和非遗文创的联系

2017年10月,在党的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其中指出,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2022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并且要“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着重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过程中开展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等提升行动[1]。根据以上党的政策指引,基于乡村本土非遗特色开发非遗文创产品,打造乡村非遗文创品牌,是保护、传承、发展和宣传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之一,也是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本,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扶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从而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措施。

2广东省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现状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9年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今后大湾区的建设要重点加强文化自信,特别提出要支持以粤剧、龙舟、武术和醒狮等非遗文化为代表的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2]。广东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在发展科技和经济的同时,应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广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有着非常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如以龙舟制作技艺、潮州漆器髹饰技艺等为代表的传统技艺;以苏东坡传说、张九龄传说和客家童谣等为代表的民间文学;以客家山歌、广东音乐等为代表的传统音乐;以粤剧、皮影戏、木偶戏和潮剧等为代表的传统戏剧;以粤绣、佛山木版年画和灯彩为代表的传统美术;以广府饮茶习俗、飘色为代表的民俗等。近年来,广东在开发非遗文创方面积极进取、不断探索新途径,让非遗“活”起来。例如,2020年8月,广州首个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试点———永庆坊正式开市,十多位非遗传承人在此地开设了工作室,为广大消费者开创了1个体验各种非遗项目的好去处和购买优质非遗文创产品的新渠道。永庆坊不断创新的非遗文创产品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如广绣胸针、榄雕耳坠、广彩杯和月饼礼盒等。如今永庆坊已上榜首批部级旅游休闲街区,成为了广州的网红打卡点之一。此外,根据《广东省2021年度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广东省全省博物馆在2021年共开发文创产品2305款,实现收入3993.39万元[3]。其中,坐落于省会广州市的广东省博物馆近5年开发了超2000件文创产品,在运营方面也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积极创新,例如,积极和高校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文创产品研发基地和教育实践研究基地,提高文创产品开发水平;积极拓展线上销售和推广渠道,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运营模式。然而,广东省非遗文创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探索解决。

2.1产品同质化,优质产品匮乏

广东非遗文创产品大多存在产品外观、功能、图案设计同质化的现象。不同地区的旅游景点、地摊和创意集市等随处都可见到从批发市场或网上渠道进货的有相似设计的纸扇、绸伞、明信片和冰箱贴等非遗文创产品,产品粗制滥造,缺乏高质量的当地非遗文化内涵和核心创意作为支撑,开发层级较低,既不能对当地非遗文化起到传承和宣传的作用,也难以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市场前景并不可观。

2.2品牌意识薄弱,品牌定位模糊

为非遗文创产品创建具有当地独特文化内涵和清晰市场定位的品牌可以提升产品的价值、辨识度及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和信任感。但广东非遗文创产品多数都存在品牌意识薄弱,品牌定位模糊的现象。如果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不清晰,则难以真正深入研究新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去设计和生产出能使消费者产生本土化情感共鸣和购买欲望的优质非遗文创产品。有一些非遗文创产品定位为高端礼品,由非遗大师用精湛的技艺制作出精美绝伦、工艺考究的收藏品,但数量稀少、价格昂贵,非普通消费者能承受,虽然艺术价值很高,但缺乏实用价值,市场空间小,既不利于非遗文化的推广,也使得非遗文创产品无法维持长久的生命力。

2.3产业化程度不高

知名度和关注度较高的非遗项目不缺乏传承人,也不缺乏商业合作的机会,更容易吸引优秀的设计和运营人才,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但广东省仍有很多非遗项目面临失传的危机,传承人匮乏,认知度和关注度低,传播途径落后,生存现状非常艰难,要形成完善的集齐设计、生产、推广、销售及服务等多个环节的非遗文创产品产业链更是难上加难。

3凤二村非遗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现状

广州市从化区凤二村的村民均为岭南三大民系之一的客家民系,留存了丰富的客家文化,但当地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薄弱,非遗传承人普遍年长,一些非遗项目正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由于对外非遗文化交流比较缺乏,凤二村虽有意愿开发非遗文创产品,但条件缺乏,因此村内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限制,不能为凤二村村民增收致富,发挥其商业价值。本研究对凤二村的客家舞龙、客家花灯、客家山歌和客家猫头狮4项非遗文化展开调研,挖掘非遗文化内涵,结合当地特色产业进行非遗文创设计和品牌运营,有利于弘扬与发展客家非遗文化和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也为我国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提供现实参考依据。近年来,广州市从化区对标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奋力打造文明富裕的全国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根据《广州市从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精神,从化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定位主要为“粤港澳大湾区北部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区”,位于从化区的凤二村自2018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关于乡村振兴的工作部署,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农旅结合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但由于乡村的特色产业没有形成富有乡村特色文化的品牌进行全媒体融合推广,目前凤二村凤凰鸡、荔枝和客家民宿等特色产业仍未打开市场,创收力度不够强,产业结构仍需完善。本研究致力于通过非遗文化与动漫ip结合进行文创设计赋能凤二村产业振兴、组织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和生态振兴,为我国乡村振兴和非遗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研究支持。

4融媒体背景下非遗文创设计赋能乡村振兴策略———以广州凤二村为例

4.1挖掘乡村当地非遗文化元素,确定设计思路

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要建立在乡村当地的自然属性与非遗文化的内涵上,融入现代生活新元素、新材料,以创造出既有现代感和创新性,又极具乡村本土非遗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如前文所提到,如今非遗文创产品存在较为严重的同质化问题,其中1个原因便是设计师对当地非遗文化的内涵理解不深,仅仅是对非遗文化原有的艺术形态进行简单的图像化之后照搬应用到常见的载体上,并没有深入探究非遗文化的历史底蕴和挖掘能传递当地生活态度和情绪的文化元素进行视觉符号化的创新。因此,要避免乡村非遗文创产品出现同质化的问题,提升乡村非遗文创产品的开发水平,就需要基于乡村非遗文化的内涵,对能传递当地积极生活态度和情绪的文化元素进行深入挖掘、提取和进行视觉符号化的设计转化,并优先融入到乡村生活化的应用场景。这样的乡村文艺文创产品不仅能服务于乡村,还能更容易激发消费者的情感认同而使之产生购买欲望。在设计思路方面,设计师可以从图形、文字和色彩3个方面的乡村非遗文化素材中提取文化元素[4],并对提取的元素进行艺术化处理,应用到经过创新设计的乡村农产品包装、生活用具和导视标识等物质载体或者表情包、动态图形、日常生活及办公等多样化的现代生活场景中去。凤二村非遗文创总体设计思路是从凤二村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山歌、客家舞龙、客家花灯和客家猫头狮4项非遗文化项目中的图形、文字和色彩3个方面提取非遗文化元素,与基于真人深度打造的动漫ip形象结合设计手绘插画文创主图形,并基于凤二村特色产业将主图形应用于农产品和食品包装、民宿创意摆件、生活用具和导视标识等物质载体上。例如,源于古代中原具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之称的客家山歌是凤二村最有特色的非遗文化瑰宝。客家山歌伴随着古代北民南迁落户广东,是中原文化与广东本土文化融合的结晶,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客家山歌盛行于客家地区,主要与客家人多居于山区地带有关。客家人长期终日于山间劳作,男女俱出,劳动疲累之余一个人随口哼几句山歌或者男女互相戏谑调闹来调剂枯燥的心情,题材广泛,语言生动通俗。凤二村凤凰鸡食品包装的主图形提取了客家山歌的文字元素和客家传统服饰“蓝衫”图形元素与动漫ip形象结合,背景选用了凤二村云雾缭绕的双凤山、碧波荡漾的凤凰水库、在山间休闲自在的凤凰鸡和村头极具客家风情的大水车,展现了凤二村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凤凰鸡优越的养殖环境和客家人崇尚自由、崇文重教的个性特点。

4.2建立乡村文化ip和非遗文创品牌

非遗文创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1个富有当地文化内涵的ip的打造,这需要深入挖掘乡村非遗文化、乡村故事和乡村美食等内容深化ip的内涵,以富有乡村文化内涵的ip为核心视觉符号进行“动漫ip 非遗 文创”设计,创建非遗文创品牌。这需要大量的实证调查和系统的品牌文化推广策划和实施。将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ip化、非遗文创产品品牌化,让潮流的“动漫ip 非遗文化”设计为乡村特色产业赋能,借助多个渠道ip方的粉丝流量提高非遗文创产品的销量,提升品牌知名度,为乡村特色产业寻觅销售新思路,助力乡村振兴。有文化故事的产品品牌才能形成更长远的市场发展。项目团队选择了凤二村村书记为乡村代言人,通过系统的内容策划,融合全媒体渠道使其讲好凤二村的乡村故事和文化,深度开发真人ip,整合凤二村客家非遗文化、乡村故事、乡村美食、乡村美景和特色产业等内容形成品牌文化,以动漫ip形象为核心设计非遗文创产品,打造具有凤二村特色的非遗文创品牌。

4.3非遗文创融合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立足于乡村非遗文化、特色产业、自然资源,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非遗文创产品,并通过电商、直播和旅游等途径推广销售,是当下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非遗文创产品逐渐深入乡村百姓的生产、生活,有利于乡村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实现文化自强。非遗文创设计和特色产业的结合,是凤二村产品品牌的一次大胆创新和突破。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灵感来源于凤二村优美的环境、浓厚的客家非遗文化气息和品种丰富、品质优良的特色农产品。项目团队将凤二村非遗文化、动漫ip和特色农产品、生态旅游及民宿等特色产业相结合开发设计了凤凰鸡农产品包装、石斛农产品包装、荔枝食品包装、花海系列时尚非遗文创产品、客家民宿创意摆件和创意民宿用品等非遗文创产品,致力于帮助乡村促进非遗传承、文化重塑和产业升级,赋能乡村振兴,为乡村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乡村产业结构升级提供策略依据。

4.4创建融媒体传播矩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提出了“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任务”。融媒体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进行全面整合,实现了视频、文字、图片、音频和漫画等多种多媒体形态在电视、报纸、广播和杂志等传统媒体和以“三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等不同媒介上的全面立体传播,有效扩大传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新时代的消费者多数是数码原住民,在乡村非遗文创产品的推广上,应创建融媒体传播矩阵进行非遗文创ip品牌文化推广和品牌化运营。为了促进凤二村的非遗文创产品的推广和销售,首先,非遗文创ip将“三微一端”作为短视频的推送平台,持续创作包含乡村非遗文化、乡村美食、乡村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等优质内容吸引网络流量,培养ip方良好的粉丝基础,随后以ip、流量红利来撬动直播带货。其次,通过凤二村村委与上级管理单位沟通,在当地政府尊龙凯时最新地址官网上创设非遗文创产品专栏,在创建平台电商销售推广渠道后,将新媒体流量和尊龙凯时最新地址官网流量引导到电商平台上,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量。此外,还可在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精准投放广告。同时,丰富线下传播方式,例如,在村史馆创设非遗文化创意尊龙凯时最新的产品展示区、举办线下非遗市集、策划非遗文创产品体验式营销和户外媒体传播等,在线下传播过程中,有意识地将流量引导到新媒体平台和电商平台,实现线下、线上相融合的新商业模式。

4.5深化校企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

着眼于高校非遗文创设计人才和品牌运营人才的培养、乡村非遗文创开发水平的提高及乡村文化重塑和产业升级,建立和实行“高校 非遗传承人 企业”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校企合作进行专业人才培养、产品研发与品牌运营。探索和实施基于产教融合的“校政行企”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多元平台的构建,既可以为高校艺术类和经贸类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策略依据,也能为非遗文创设计注入年轻活力。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与凤二村成立的广州市凤二村旅游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及新媒体运营公司———广州芥末思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校企合作共识,协同开展基于产教融合的非遗文创产品研发和品牌运营,助力乡村振兴。通过校企共建校内非遗文创工作室、品牌运营工作室和校外非遗实训基地,创新教学模式,校企共同进行人才培养和非遗文创产品研发和品牌打造。高校通过开展“非遗传承人进校园”项目,非遗传承人与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共同进行非遗文创课程开发,并走进非遗文创工作室深化学生对非遗文化的认知,艺术设计专业师生在与非遗传承人合作设计文创产品过程中进行文化设计资源共享,提升专业审美与文化内涵;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和直播电商等经贸类专业学生在品牌运营工作室进行全媒体融合的品牌推广过程中有助于拓宽专业视野与提升专业实践能力。通过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文创产品的开发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动乡村文化重塑和传播。

4.6搭建乡村非遗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

若要实现区域非遗文创产业可持续发展,拟凝聚政府、非遗传承人、文化创意产业协会、文创设计师、企业、高校及媒体等多方力量,搭建集设计研发、品牌运营、科技创新、非遗文化体验、非遗传承人才培养、非遗文创产品和品牌孵化等功能的非遗文创综合服务平台,形成区域内非遗文创产业集群,推动非遗文创产品形成专业产业链,提高产业化水平,同时也对区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区域内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都带来长远积极的影响。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广东省非遗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展开分析,提出在全媒体融合时代非遗文创设计赋能乡村振兴建设的策略建议。以广州从化凤二村为例,以“非遗文创公益振兴乡村”为特色,通过开展地区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凤二村客家非遗文化的传承现状和乡村产业发展模式、现状,分析其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境,提出策略建议。首先,充分挖掘乡村当地非遗文化元素,明确乡村非遗文创产品设计思路,并深度打造富含乡村文化内涵的ip和非遗文创品牌,赋予非遗文创产品独特的精神内核与品牌效应,避免文创产品同质化问题。其次,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需要融合乡村特色产业,让非遗文化服务乡村经济发展,激发乡村文化内生动力。再次,构建富有全媒体时代特征的品牌传播策略,扶持乡村传统产业发展,促成新的文化产业输出。最后,通过深化与高校艺术类和经贸类专业的合作,并联合各方资源搭建非遗文创产业综合服务平台,乡村非遗文创产业才能迎来高质量、可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22-02/22/content_5675035.htm.

[2]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2/18/content_5366593.htm#1.

[3]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2021年度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r].2022-05-12.

[4]陈立民,周友.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创设计研究———以新晃侗族文创产品设计为例[j].设计,2020,33(11):35-36.

农村非遗文化范文篇2

关键词:融媒时代;非遗文化;木版年画;朱仙镇;传播

融媒时代,移动平台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路径,网速的提升带动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数据资费的下降促生了诸多的移动流量池,可移动、视听、交互、分享的信息界面成为目前网络传播的主流。信息的固定推送与流量的后期发酵不断更新着人们的感受与认知,传统的传播渠道正在向便捷高效的集群式服务性传播方式转变。实际来看,新媒体技术集合多元传播功能,将信息的搜集整理、编辑制作、传播反馈融为一体,使人们仅靠点击便能浏览参与各种资源。信息技术的空前发展推动各个领域的与时俱进,而非遗文化的传播还没有完全与移动端口相对接。本文结合对非遗传播的现状,以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为案例,对当前非遗文化主要的传播路径进行对比分析,反思其欠缺与困境,尝试建构新媒体技术下非遗文化传播的多元方式。

一、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当前的传播路径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历史久远影响较广,在工艺上,主要包括起稿、画版、雕版、设色、套印等过程,机器印刷出现后,由于传播不畅销路短缺,逐渐走向没落,而今急需传承与保护。中国木版年画最早的传播方式就是沿街张贴售卖,在北宋的《清明上河图》中,开封王家纸马店门前的门神画清晰可辨。木版年画的传播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题材内容的传播,主要包括历史人物与风俗故事;二是创作形式的传播,即数百年来人们对年画人物的造型特征、装饰技法、设色规律的文化认同;三是制作工艺与作品的传播,主要包括对年画的雕版、套印、宣传、展示、研讨、销售,等等。作为特色的非遗文化,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急需人们关注与挖掘,在传播、传承与保护一体化的进程里,传统的传播路径面临着新媒体科技带来的诸多挑战。

(一)广电与纸媒传播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国内四大年画之一,多年以来,广播电视与报刊杂志是其主要的传播媒介。作为官方的宣传媒介,广电与纸媒有着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严谨性和公正性,热点和高效是其基本特征。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当地重要的非遗文化,每逢节庆诸多媒体都会开辟专栏采编报道。机器印刷出现后,木版年画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少,逐渐变为需要保护传承的文化遗产,而广电与纸媒的传播又成为人们回忆历史、了解民俗的重要途径。2018年12月,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人任鹤林受报社之约连续发文三十篇来讲述木版年画,影响甚广。作为官方传播载体,广电与纸媒有着特定的正面作用,但随着移动网与小屏传播的出现,官方媒体的受众正在不断被分流,而以移动平台为主导的自媒体关注率越来越高,怎样把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相对接,需要人们深思。

(二)博物馆、老字号传播

博物馆是非遗文化传播的另一种路径,兼保护传承等诸多功能。开封目前有多个木版年画博物馆,开封博物馆专门开设有木版年画展厅,承担着官方的传播重任,艺人任鹤林建有私人性质的开封年画博物馆,每天免费供人参观实践。在开封朱仙镇建有中国木版年画博物馆,馆藏明清至民国古雕版50余块,古年画数百幅,全年对外开放。同时,许多“老字号”也肩负着年画传播的职能,如张继中经营的“万同老店”、尹国全经营的“天成老店”、曹新年经营的“曹家老店”等,每天游客络绎不绝。在开封周边农村的私家作坊里,几乎每户都有自己的年画陈列室,供前来订货的客商参观选择。博物馆与老字号是最基础、最稳固的非遗文化传播单元,客观性、直接性是其主要特征,但随着融媒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向主动服务性转变,移动可视化方式成为热潮,传统静态的传播方式也需要提升和跟进。

(三)教育传播

教育传播也是非遗文化传播的一条重要路径。自2007年开始,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开展了“进校园”活动,许多年画艺人纷纷应邀来到课堂,宣传讲解木版年画知识,至今已达近百所学校。开封博物馆和非遗部门还开展了“艺术精品进高校”活动,多次到省内外的高校举办展览,开展讲座。一些高校还把著名的年画老字号列为实践实习基地,多次派驻学生参观学习,许多木版年画样式被相关学科借鉴采纳,并用在设计教学之中或制成文旅产品。为了永久传承这门技艺,2011年,开封市博物馆在多个小学成立了木版年画培训基地,开始把年画制作工艺列为教学内容,全面推进木版年画在当地教育中的传播进程。教育传播作为非遗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木版年画历史和工艺进行了宣传与普及,使年轻一代了解熟悉非遗文化的传统根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客观来看,非遗文化作为一种技艺,这种嵌入式的教育传播方式由于受众的年龄差异和意识不济,也只是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学生往往也是兴趣一时,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四)传统网络传播

随着对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的开展,一些非遗网站、数字化博物馆、博客等也成为木版年画传播的又一个重要途径。传统网络传播有着持续的时效性,其覆盖面大,传播内容形式多样,影响较广。但非遗文化传播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由于缺少视觉热点、内容冗长且更新缓慢,导致受众的心理疲惫,关注度持续下降。在当前传播、传承、保护、销售一体化的进程下,传统网络的功能明显不足,诸多非遗文化的网络资讯也由于缺少亮点且久无更新收效甚微。在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从业人员中,张继中和任鹤林是在网络上发文较多的两位艺人,而其他大多因对网络不太熟悉或不感兴趣很少参与。实际来看,传统网络是靠有线传输和计算机作为切入端口的,有着诸多局限,在移动网络和小屏传播盛行的今天,其短板与不足日趋明显。建构移动端可交互视听的传播路径,整合优化传播资源,精推片段化的非遗内容,持续更新主题资讯,推动pc端向移动端转变,是非遗文化网络传播的一个新的转轨。

二、融媒技术与5g网速推动下的新传播途径

实际来看,传统的传播方式正在移动端口和5g网速的推动下分崩离析,今天的受众多呈现为以“兴趣”为自由聚合,以“群”为单元标签,以往“静待式”的传播模式已经过期。融媒技术 5g网速 流量池促使信息传播以集群式向前推进,流量的找人点单、内容的多样备选以及服务的主动推送致使各种信息已变得无孔不入,短视频、直播、微信朋友圈、公众号等以移动端为主导的传播路径已全面展开。面对新的传播科技,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播路径也应与时代接轨。

(一)短视频传播

随着流量费用的下降和网速的提升,视频已成为移动端的主流信息源,非遗短视频传播与宣传不同,包含众多文化元素、符号、意识形态等综合传播[1]。短视频对非遗文化的传播来说有着诸多优势,非遗人员可以自由拍摄剪辑、设计制作传统工艺的流程与效果,短视频后不受时间限制,可以下载转发,引导着视频内容的后期发酵与多元传播。目前,以抖音短视频为例,“非遗抖起来”抖音号是传播非遗内容比较成功的一个,拴粉近60万。同时,已有部分木版年画艺人入驻短视频,但更新较慢,未形成较大影响,而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还少见涉足短视频平台。究其原因,一是缺少文化部门的引导和支持,没有专业的制作团队,二是大家多以传统的官方传播路径为正途,对自主式的流量传播还缺少足够重视,三是缺少新颖的切入点,诸多资源有待整合。“新媒体时代传播交互性、反馈实时性与传统媒体不同,媒介已进入大众媒体、全媒体时代。”[2]怎样引导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短视频创作并与当代审美接轨,是急需思考的问题。

(二)网络直播传播

网络直播是与短视频比肩的传播路径,其可以通过与受众的交流互动增加临场感产生滚雪球效应,具有直观性、即时性和发酵性。网络直播集文化传播、休闲娱乐、商品营销于一体,把网红、明星、企业家等整合其中,有着超广的受众人群,作为一种可视听参与的传播方式,目前正在与各行各业进行对接。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移动直播平台是一个很重要的载体,通过虚拟网络实现非遗文化与受众的零接触,让更多人介入其中,才能更好地发展创新。“非遗传播的内容生产更多地要考虑传播的形式、渠道、入口、用户,甚至是变现的能力。”[3]非遗文化要想生存,传播、传承与营销必须互为链接,实现宣传、制作、销售的良性循环,而网络直播正是一个量身打造的平台。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中原特色的民俗艺术,目前传播渠道窄、关注度低而且营销滞后,许多传统技艺由于销路不畅面临失传,建立以老字号和传承人为冠名的直播账号,通过艺人的自我讲解、宣传与展示来带动营销,是融媒时代非遗文化传播的一个必要路径。

(三)微信公众号传播

从移动端的静态传播路径来看,微信公众号具有超强的凝聚力与关注度,新媒体时代,其已经成为“线上社区”的重要模式。微信公众号内容多是专题性、序列化的持续,以领域内最新的热点推文为传播核心,具有移动社交媒体的诸多传播功能。当前而言,微信公众号涉及非遗文化内容的还很少,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还未见有注册微信公众号的。公众号传播有着诸多优势,经过认证的微信公众号可以利用标题来建立线上社区,分级各类受众,通过精确编排推文和专业推送来增强受众的留言互动,可以自由设置高效菜单,创新推送形式,设置自动回复,进而来提高订阅量。而今,微信公众号已成为5g时代移动网络发送推文的首选路径,也是传播非遗文化的重要方式,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也应积极利用该传播渠道,编排优质推文,扩大订阅受众,加速传播进程,来推动这一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非遗文化传播方式的反思与重构

新媒体技术 5g网速不断促生着新的传播路径,给非遗文化的传播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有更新快、传输成本低、互动性强等一系列特点,深受年轻人的喜爱”[4]。怎样整合利用各种新的传播载体,把传统传播路径与新的传播理念接轨,建构移动网络下非遗文化的多元传播方式,需要非遗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思考。

(一)围绕移动平台,引导受众参与

随着移动平台多样功能的开发与应用,视听交互的传播方式已全面展开,受众的参与感越来越强,信息全天候和找人点单已成为一种传播利导,受众的连线发言、跟帖评论、点赞打赏等成为时下最火热的介入形式,可视听参与、交相互动的传播方式渐渐成为主流。以移动端口为基础,智能手机小屏传播的时代已经到来,人们通过触屏即可进入各种信息界面,再通过参与互动,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播,移动平台是重要环节,建立以木版年画为主体的专门传播门径,注重视听参与的传播职能,让受众成为传播的主体,把木版年画变为视听化的资源共享,形成互动下的良性循环,是融媒时代非遗文化传播需要建构的一个长远规划。

(二)创新多样渠道,引入多元流量

小屏传播时代,流量输送是关键因素,明确传播路径、优化传播内容后,还要融合多元流量,促使传播信息扩散与发酵,形成网络集群式、主动性的服务套餐。从目前来看,多数的非遗文化传播缺乏多元流量融合和多渠道辐射,导致受众的参与度较低。怎样把非遗文化的传播与移动平台的多样功能结合起来,促使多元流量的介入,是当今非遗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落足点。建立以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主体的传播矩阵,让更多的人通过手机app参与到木版年画的传播中来,是非遗文化传播的一个新的趋势。面对移动平台的多元传播渠道,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也应建立相关策略:“一是建立抖音号矩阵,通过几个小号为一个大号积攒流量;二是利用企业原来的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其他媒体平台导流,挖掘用户的可视化新需求,进一步增加读者黏性;三是与调性一致的抖音号点赞互动,类似于微信平台的互推;四是充分利用发起挑战话题功能,实现站外引流。”[5]只有多元流量介入,才能实现非遗传播的多层次、多方位和立体化。

(三)建立交流环节,促进持续关注

当前的非遗文化传播,人们关注的重心往往体现在受众的亲身实践与体验上,而忽略了网络虚拟的交流互动。融媒时代,5g网速 移动app促使受众变为传播的主体,获得受众的参与认可,才能引导持续关注与后期发酵。通过移动平台,非遗文化部门不仅要优化传播资源,突出地域特征,还要积极与受众建立线上线下的联系互动,发展高粘性粉丝,同时依据受众的信息反馈调整完善传播策略。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有着雅俗共赏的审美特性,通过与粉丝的交流互动,来引导人们对木版年画的持续关注,实现虚拟的零距离接触,加深受众对非遗文化传播的使命感,这些都是融媒时代非遗传播的重要途经。

(四)注重技术投入,建立专业团队

“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平台,通过短视频、直播、流量变现等方式,为非遗传承人展示与传授非遗才艺提供了传播空间。”[6]在以新媒体为传播主流的今天,非遗文化的传播模式还未完全实现转轨,专业人才和传播团队的缺乏导致非遗文化在移动平台上的传播还处在起步阶段。以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为例,一些濒临失传的古老工艺缺少数字化整理,个别简单资讯式的缺少受众线上的跟贴关注,人们还未意识到专业的信息整合与团队制作是木版年画传播的关键之处。非遗文化部门应参考借鉴个别优秀移动平台的传播方式,加大传播人才建设,注重技术投入,组建传播团队,在传播路径、信息整合和内容上综合提高其专业技能,才能最终实现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播的广泛性与全面性。

四、结语

农村非遗文化范文篇3

关键词:博物馆;文创;文化;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民族文化传承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开发,是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具有可观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多年来,我国博物馆始终秉持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展开系列工作,使太极拳、中秋节、端午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博物馆作为一个国家历史和文化的收藏地,汇集了民族文化的精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及全民的软实力,博物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此,本文就博物馆的文创与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跨界共享融合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帮助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典藏“出圈”,走进大众生活,践行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功能。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模式

随着国家的繁荣发展,文化的日益昌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态。在“文化 ”“互联网 ”等新思潮的影响下,研发创意型产品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新模式。生产性保护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千家万户,“活”在人们心间的一种特别的保护方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正确的途径。博物馆通过对馆内典藏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贴合国情的创意性研究,开发具有独特文化特色的创新性商品,借助消费形式与公众连接开展特殊交流与传承;博物馆活用典藏文物及其历史文化内涵,通过特色创意开发出符合时代审美的商品,借用流通与销售渠道开展交流与传承,形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别保护。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以其巨大的经济价值,成为一种独特的创意产业资源。

二、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产品特性评价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是指活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内涵,融合时代前沿美学,创意性地开发包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美学的新型商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是“古今”技艺的交流融合,作为不同时代文化的碰撞,是“新老”美学的相互借鉴,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具有历史价值、美学理念、民族文化内涵,具有相对的不可复制性、唯一性以及稀缺性,有着普通商品没有的优势。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众多学者与专家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无一例外地表示“融入当代生活”才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才能具有现实意义地传承下去。正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葛原生所说,“传出去,是一种拯救与重塑”“被看见,就是一种守护与传承”。然而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不是简单地复制非遗文物,也不是古代非遗文化活动的简单再现,而是需要荟萃匠人之心、集时代创新之意,才能凝练出符合时展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商品。跨界合作是当前博物馆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的重要手段,是博物馆走出新时代文物展陈价值困境的全新手段。一般的,博物馆文物展陈氛围庄严肃穆,偏离时下年轻群体的关注视线,其传承性与保护价值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为改变这一现状,专家学者纷纷下场探求新出路,研究开发出融合了博物馆文物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将这些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文物以创意性商品的形式,富有趣味性、艺术性地展示在群众眼前,这类商品的实用性价值既激活了群众的“喜爱之心”,“反哺”助力博物馆展开存量巨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又实现了博物馆非遗文物本身的收藏展陈价值。非遗文创是博物馆展陈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的新途径。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魏成广曾表示,“非遗 文创”提升了博物馆文物展陈价值,能更好地辐射到全国文博业界,能更好地与创意设计产业、高新科技产业等虚拟实体产业融合,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真义。

三、文创视角下的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让非遗文物“活起来并传承下去”,是新时代博物馆的使命和工作重点。打造开发的特色非遗文创产品则是群众与博物馆交流的新桥梁。博物馆应当结合时代文创发展需求,梳理、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内涵、新时代经济文化价值,研发创意出众、多形态的非遗文创产品,依托国家政策扶持,通过搭建相关交流合作平台、展开非遗文创产业培训、建设非遗文创产业孵化基地等举措,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开发与交流

非遗文创是历史文化、馆藏文物、非遗技艺的交流与整合,其“合璧之美”是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具现,也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非遗文创产品将馆藏文物激活,以其实用价值为群众提供服务,加深了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培养了群众民族文化自信,助力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传承。非物质文创产品交流与传播,既培养了群众的民族美学情趣,又破解了博物馆馆藏文物下沉传播的难题,让“文物变得亲民起来”。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意开发,博物馆可择选合适载体进行展示与交流,如茶饼,通过特殊工艺将茶片制作成馆藏文物样式,推出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此外,“妄想山海”是一款以《山海经》为故事背景构建的主题游戏产品,将地质博物馆的特色古生物融合到游戏中,构建出一个场面宏大、异兽横行的奇幻世界。以“游戏 博物馆”数字文创,双方合作以游戏超级数字场景为载体,“复活”中国明星古生物,巡展镇馆之宝,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古生物学的研究成果。此外,“妄想山海”以明星古生物大同云冈龙、晋地甲龙、山西鳄、中国肯氏兽为原形,将其呈现在游戏里与玩家面对面“交流”,玩家以高自由度的游戏视角认识并了解明星古生物,“山西银王”“狗头金”等精美藏品的信息(图1),以手游的方式助力山西地质博物馆普及自然资源知识,地质研究成果科普化,提高了知名度。

(二)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有关活动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传统文化内部、各博物馆、博物馆与群众之间、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之间也应交流互鉴。博物馆人可以把历史文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交互融合,将优秀历史文化的精品佳作奉献给社会,推动博物馆文创高质量的发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与群众的交流互动。博物馆可联合相关单位,举办有关活动:在校园内开办非遗鉴赏活动,在街区开办非遗文创品鉴会,筹划举办创新设计大赛,举办同行非遗文创研讨会等等。例如:同行交流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皮影戏”的传承保护履约工作;如以“活态办馆”的形式,开展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表演、展览、传承教学、研学教育、亲子娱乐等系列新鲜多样的主题活动;联合学校举办一系列参观和教学活动,强化学生“植根优秀传统,承续中华文脉”能力的培养,构筑学生课程实践的综合性新高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活用新时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出博物馆ip品牌,通过与相关部门、高校教研、民间传统等多维度的合作,通过竞技比赛、直播带货、p2p商业等模式,建立广泛的群众联系,展开交流互动,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博物馆可优选符合时展情况的非遗文创产品,按照“以点带面”的保护理念推进非遗文创产品“爆款”的传播与交流,“解读”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故事”,提升群众对非遗的“黏度”、非遗的传播影响力,加大非遗保护传承的力度。具体措施有通过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专区,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在“粉丝”中的影响力和链接力;以赛事奖励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激励独立设计师、技艺传承人、高校师生、设计机构等群体,群策其力,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增大传承效力。如广东省博物馆在天猫旗舰店推出潮州木雕鱼跃龙门纸雕灯、外销瓷系列小瓷瓶、《红楼梦》文化展之“探春结社”闺阁情文创礼盒等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博物馆的授权商业与直营,将博物馆文创与消费紧密联系,以场景化消费实现对文化的理解和体验,通过产品和营销模式创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如苏州博物馆,其于2011年以苏州博物馆淘宝店,提高苏博品牌的传播力和知名度,重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递文化的新时代力量。

(三)联合打造多元活化博物馆群

策划联合有关部门相关单位,精心打造非遗主题展陈基地,建立一批非遗主题街区、产业园区、民俗村落、特色小镇,以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载体,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业态集聚。依托于数字化技术,将非遗文物展陈与文创产品集合在一起,以丰富的馆藏非遗文物和品类繁多的文创产品,精心排出数个系列,展陈于线上博物馆。同时,线下同步推出相应的系列展陈区,以形成非遗展陈集群、非遗文创产品产业集群。如成功案例—青岛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该博物馆活用地方历史文化、民族特色,协同政府单位推动了系列举措,打造出3a景区、首个非遗博物馆,实现了文化保护、旅游观光、社会教育,产业服务、传统演艺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共享服务平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了当地现代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一个具有特色的、完整的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此外,博物馆还可强强联合,举办大型展示会展览会,促使各文物的汇集汇聚,尤其是文物爱好者的珍藏文物。既可以丰富藏品,又可以更好地提升年轻一代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另一种特别的形式被保护起来。

(四)建立馆藏文物保护标准体系

推进博物馆标准化库房建设,改善藏品环境;做好文物平安工程、“文物安全天网工程”,完善文物安全保护网络,增强全民文物保护意识,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文物保护与修复;加大可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征集力度;加强培训力度,完善馆藏文物保护标准体系。

四、总结

面对新时代的需求,博物馆应当立足于对博物馆资源的梳理,立足于不同时代背景,文物藏品所形成工艺、技法的传承和保护,以文创为切入点,研究开发出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产品,下沉到民间展开交流与推广传承。未来,博物馆更应当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层层推进馆藏文物与时代新产业的有机融合,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路径、新载体、新模式,深度赋能博物馆馆藏展陈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燮君.《上海宪章》的庄严承诺—博物馆应负起保护无形文化遗产的重任[j].中国博物馆,2002(4):93-95.

[2]杨蕾.博物馆经典藏品资源的文创产品开发—以曾侯乙编钟文创系列产品的开发为例[j].东南文化,2018(1):122-126.

[3]施慧.如何开发博物馆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与服务—以南京市民俗博物馆为例[j].艺术百家,2016(增刊1):392-394.

[4]方云.试析“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模式下的文博创意衍生品开发路径[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6(6):92-98.

[5]张琼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根本难点[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8):229-230.

[6]陶稷辉.移动互联网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的思考[j].传播力研究,2018,2(14):25.

农村非遗文化范文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价值;路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东方大国,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沉淀和积累了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上面深深烙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印记,蕴含了丰富的育人思想。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挖掘和汲取“新鲜”的力量,有益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辟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

1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1.1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总书记曾在多次讲话中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指出,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思想的“总开关”,青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理想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年普遍富有自己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1]。可见,理想信念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成长发展至关重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5g时代已经到来,进一步促进了全球化,各种思潮、文化影响着青年一代的成长,有些大学生理想信念出现模糊、飘忽不定,出现消极、颓废、腐朽等思想认识,有的甚至成为一小撮“废青”的一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含的育人文化有血有肉,大学生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调查、保护及传承等将会有意无意地培养他们刻苦努力、积极上进、百折不挠、诚信友爱等可贵品质,激励和指引青年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四个自信”,并为崇高的理想信念不断努力拼搏。如十堰市竹山县堵河剪纸作品中的内容繁多,有普通老百姓挑水、下地收割、丰收、送粮,有兴修水利工程,有欢乐喜庆节日,有美丽的神话传说……。在调研的过程中,有位当地的老奶奶说:“不要小看这些剪纸,里面的世界可大着哩。”一个“大”字道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博大精深,小纸片里有大千世界。

1.2提升学生思想境界,塑造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人们常说“思想境界决定人生格局”。简单来说,思想境界就是指一个人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的水平。一个人的思想境界越高,他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水平也就越高,对于自身的发展就越有益。大学时期是大学生思想境界提升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快速发展,影响学生的一生。通过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感受先辈们的人生阅历,积淀自己的人生感悟,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进而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崇德修身是其为人处世的基础,当肩负历史使命,心怀天下,当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但由于其自身自律不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就会出现“道德错位、荣辱不分、善恶不辨、是非混淆、美丑混淆、不讲诚信、见利忘义、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奢侈浪费等问题”[2],这些对大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的提升会产生消极作用。大学生在老师、同学、亲友、社会等外在因素的正面影响之外,还要加强自律,强化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做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3]从他律走向自律才是其健康成长发展的正确指向。

1.3强化学生的集体意识,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中华民族集体的智慧结晶。无论是大学生以“非遗实践调研团”的形式走进村落,近距离接触非遗、感受非遗,还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大学校园,与课程思政、美术专业、公选课、社团组织、公共展览及表演等有机结合,有效地将非遗文化融入大学校园,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自豪感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充分利用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运用非遗文化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和影响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使其更加坚定地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显而易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培育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让青年大学生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大任。

1.4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和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犹如无边的浩瀚海洋。非遗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具有重要价值。文化修养就是人们对于文化进行了解、掌握、分析、研究,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文化修养既要有“修”也要有“养”,二者不可偏废。不能只做书呆子,亦不能做臆想的狂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要想成长成才,就要通过多方面的文化来涵养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大学生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了解、调查、研究以及传承与保护,汲取其中的文化养分,不断反思,审视自己,不断增强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不断坚定文化自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武当山位于湖北十堰境内,以武当山为依托,从战国时期发展至今,逐步形成了以“宏伟的古建筑群、玄妙的太极武术、神奇的道医道药、独特的道教音乐、传统的道教法事、深奥的道教哲理”[5]为特色的武当文化,成为集“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一体的“圣山”。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论在日常体育教学中融入武当武术、太极,还是将武当道乐融入音乐教育教学,都体现了武当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巨大作用。武当文化在促进学生进一步坚定中国文化自信、不断提升自我修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1.5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大学生审美能力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人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2019年3月29日教育部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切实改变高校美育的薄弱现状,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可见国家对于美育教育的重视,也充分说明了美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囊括了样式众多且风格迥异的审美内容、元素,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武当山的民间木版年画、武当山壁画、武当山石碑石刻、武当山道教塑像、十堰竹山县堵河剪纸、丹66江官山镇吕家河民歌、十堰郧阳凤凰灯舞等,都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通过近距离实践调研、实际操作等,可大大提升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凤凰灯舞的制作为例,通过了解凤凰灯舞的历史发展、凤凰各个部位的制作等,可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美的真谛,树立正确的审美标准,陶冶情操。

1.6有助于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关系呢?从文化传承方面而言,非遗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因为非遗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非遗文化中好的、积极的、满足当今社会需要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并发展着非遗文化。从内容上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24字内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容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在非遗文化中就蕴含了相关的内容、故事等,只是用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已。高校大学生了解、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更加深入、全面、生动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更加具体、形象,“有血有肉”,青年大学生才会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有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2.1高校要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都知道大学有四大主要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方面,其中蕴含了丰富而深邃的育人思想和智慧。高校应当从其四大职能出发,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使命。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者、继承者,应当充分发挥高校的文化传承职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地方“非遗”作为文化育人、文化传承的重要方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对育人方法和措施的丰富和完善,对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水平、进一步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其次,高校的发展从来都不是“独善其身”的,而是跟当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紧密相连的。高校要主动承担社会服务的职能,为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发挥其重要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高校要积极主动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好服务和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为抓手促进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让更多的人认识“非遗”、了解“非遗”、热爱“非遗”,为促进当地文化建设与发展贡献高校力量。

2.2加强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教育

随着科学技术、人类文化、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社会历史的变迁和现代化进程随之加快,由于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等都在加速消解“非遗”对人类精神及情感的影响,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诸多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自然传承发生了断层。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使命,其中文化育人是教育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生力军,他们有义务担负起社会建设与发展的责任。另外,地方高校在该区域内具有较为雄厚的师资、较高的科研水平和较为丰富的科研资源,加之得天独厚的育人优势,具有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高校要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育人思想开展育人活动,加强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教育。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对“非遗”实地考察了解、深入开展科学研究、感受“非遗”所蕴含的魅力之所在,引导新时代大学生主动担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职责,这也是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重要措施,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宽路径。

2.3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以科研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

地方高等院校,相对于其所在区域,具有较为专业的师资队伍,尤其是设置有艺术类专业的院校,可以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优势,发挥专业科学研究的特长,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健全相关联合研究、保护、传承的运行机制及相关制度。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与地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合作,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任课教师、高校辅导员都可以成为美育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将美育渗透于课堂教学、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社团活动、寝室文化建设、班级建设等之中。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发挥其科学研究的优势,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机构、相关文化机构建立平台,共同申报“非遗”研究项目,共同开发研究“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将研究成果与学校人才培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思想、文化、情感等方面得到更好的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4开设非遗课程,开发校本教材,让非遗文化进课堂、进心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与传承,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需要多方面的路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华传统文化,而非遗文化则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武当太极、剪纸展览走进大学校园,或者将武当太极与拉丁舞结合起来,既传承了非遗文化,也促进了学生的成长发展。搭建校地合作平台,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发挥文化育人功效。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非遗文化,与其他非遗研究机构及非遗传承人编制相关的非遗教材,开设非遗课程,不管是公选课还是其他课程,不管是校园文化还是社团活动,最终让非遗文化进课堂、进心灵,用非遗文化滋养大学生的心灵。

2.5加强高校社会实践,促进“非遗”实践育人

《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指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十大’育人体系”,“实践育人”就是其中的“一大体系”。可见,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性鲜明,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挖掘与自身建设发展需要的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志愿者服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等活动,设置项目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主选择。教师也要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调研活动,并且将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化,长期“蹲点”研究,经过长期的调查研究逐步形成“非遗”社会实践活动课程,申报科学研究项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这样既增长了知识,又得到了实践锻炼,从而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总之,非物质文化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文化资源,高校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其价值,结合学校的实际特点、地方文化特色,把非物质文化引入大学校园,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使之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路径,为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发挥其重要作用,这对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良驯.论青年理想信念的含义、内容和功能[j].青年研究,2020(3):5-13.

[2]郭建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路径与机制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4(1):11-16.

[3]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4-05-05)[2020-05-31].

[4]在纪念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5-01(2).

[5]《中国道教》编辑部.武当山的道教文化[j].中国道教,2017(3):79.

农村非遗文化范文篇5

关键词: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乡村振兴;路径;侗族文化

在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五位一体”总要求。有关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发展民族非遗文化是促进乡村振兴、带动区域经济的重要途径,非遗旅游是结合乡村自然与人文资源最好的产业形态,旅游产业链还会带动地区非遗保护。侯玉霞、赵映雪[1]从文化自觉视角,着重研究将瑶寨“非遗”产业化,助力乡村地区振兴;肖远平、王伟杰[2]从非遗活态传承视角,研究苗寨非遗旅游带动传统工艺复兴的产业振兴模式,创新法律和景区规范管理,协调利益主体;黄永林[3]从国家整体非遗与乡村振兴视角,论述非遗在乡村文化振兴各个方面具有的多重作用和价值,并提出生产性保护、乡村文化游和特色小镇三条非遗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朱玉福、廉潘红[4]从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视角,考虑地区非遗文化传播难度大、交通区位不便等因素,提出西藏珞巴族依靠政府引导、村民全员参与发展非遗精神文化传承,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综上所述,民族地区以非遗旅游振兴乡村,不仅促进地区非遗保护与传承,还激发出村民发展非遗经济的造血能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本文对三江侗族进行研究,旨在进一步丰富国内少数民族非遗旅游研究体系,为三江乡村振兴实践提供参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到要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江侗族自治县非遗资源基础较好,且是广西区内侗族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区,民族风情特色鲜明,2018年还未实现贫困县脱贫,是区内要大力发展乡村振兴的重要区域。

1三江乡村振兴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在政策引导下,三江县采取产业与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法治扶贫等多种扶贫模式发展乡村。2012年,三江县全面部署下辖贫困农村地区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致力于解决水电等交通软硬件设施建设。2019年三江县在广西贫困农村危房改造区内考评中被评为优秀,三江县脱贫摘帽主要指标接近或达标。1.1旅游扶贫模式。三江县从1980年左右开始开展侗族风情游,2006年与200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收入均占三江县旅游总收入的70%以上。民族非遗文化底蕴深厚,以鼓楼、风雨桥为代表的非遗旅游扶贫模式,逐渐改变地区产业结构格局。旅游业发展以前,三江县贫困人口除靠天吃饭外基本没有收入来源;非遗项目认定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证普及发展起来后,村民开始参与鼓楼、风雨桥修缮工作,当“导游”,在政府主导下参与旅游经营活动,增加就业机会,第三产业也逐渐占据侗族乡村家庭生产生活的重要地位。1.2产业扶贫模式。三江侗族自治县凭借湘、黔、桂三省交界的交通条件,逐步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增加产业辐射区域,引导有条件的贫困群众大力发展畜禽养殖、林下经济、水果、油茶等特色产业,不断拓宽产业创收渠道。2019年产业扶贫“春风行动”覆盖资源条件较好的多个乡村,帮助贫困户就业2.51万户,覆盖率达97.34%,666.7hm2茶园就业1.76万人次,全县带动36个贫困村8381户36709名贫困人口脱贫,县内贫困发生率降到1.99%。1.3教育扶贫模式。2018年两广联合签署粤桂扶贫协作和区域合作协议,合作涉及消费、人才、教育、医疗、旅游等13类重点区域与扶贫工作,具体落实到40项项目。三江县在两省区合作中抓住机遇,举办清华学子侗乡座谈会,期待借助清华大学智库平台与创新型人才将三江特色农业、特色文化旅游等重点产业方面的现代先进技术水平提升,也可以将三江县作为清华大学师生科技创新项目基地和实践场所,为地区实现乡村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尊龙凯时最新的技术支持。

2三江非遗旅游促进乡村振兴路径

以崔瑾[5]从乡村振兴视角看待非遗保护的研究为基础,本文对非遗旅游促进生活富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三个路径进行分析,进而最后得出“生产、生活、生态”三条非遗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据2019年三江县人民政府尊龙凯时最新地址官网,全县共有部级非遗名录项目3项,自治区级项目31项,市级项目40项,县级项目59项,总计非遗项目133项,涵盖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节庆民俗、传统医药等几个类别。部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人,自治区级36人,市级58人,县级92人,共191人。村民在家门口发展非遗“指尖经济”,改变传统乡村“空心化”现象,逐步落实非遗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一村一品”或2017年首届中国非遗年度人物———王淼提出的“八个一”工程建设。2.1生活富裕。侗族没有自己少数民族的文字,戏本均是靠汉语音译来记载,传承与传播难度大。非遗旅游的发展使汉语开始普及,一定程度上增加中华民族间的凝聚力,促进侗族本地文化认同[6]。发展非遗旅游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使旅游活动起到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促进非遗活态传承作用,非遗项目申报与传承人认定可向贫困地区村民展示其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价值,塑造地方文化认同感,让村民有保护和传播非遗文化价值的意识。2020年,高定村在政府领导下举办“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侗寨申遗”首届侗族笛子歌文化艺术节[7],主动将非遗文化融入乡村生活。三江县通过发展非遗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为道路硬化和水电、网络光缆、老旧设施更新改造等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进一步优化农村条件,也为更好发展旅游提供平台。非遗旅游的发展为农村书屋、博物馆、公共卫生体系软件设施的建立提供条件,如2008年7月在政府鼓励下,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部级传承人杨似玉在家中创办侗族非遗展览博物馆,村民文化素质和民族自豪感也在旅游产品创新中得到提升。2.2产业兴旺。村民在家门口的“指尖工艺”变成真实的“指尖经济”。如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高秀村发展非遗旅游的资源基础好,全村有贫困户152户,2018年成立合作社,通过“政府 合作社 贫困户”模式运营,定期举办红薯节等产品推介会,打造集旅游、农业、非遗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示范区。景区内村民可以申请在自有房屋上改建民宿山庄[8],报批经营,也可以参与侗族百家宴,报名侗族拦路迎宾和侗族大歌演艺人员海选,侗族还有集资共同修建风雨桥和鼓楼的传统,村民通过多种方式参与非遗产业化经营,将村民从旅游参与者身份转变为旅游参与主体身份。2.3生态保护。非遗旅游促进三江县乡村生态保护和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侗族居住地区处于水源上游,森林对于水土保持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环境会直接影响乡村振兴生态宜居要求的达标程度。2011年三江县森林资源覆盖率77.4%,2018年森林资源覆盖率增加至78.2%,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此外,丹江景区被评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布央茶山景区带动布央村形成“旅游景点 合作社 贫困户”的乡村经济模式,逐步实现以茶强村、兴旅、富民,茶旅融合产业成为三江县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

3结语

从“生产、生活、生态”三个角度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助推三江乡村振兴的路径,包括促进乡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促进生态保护和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团结、改善地区公共基础设施。非遗旅游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全时全地旅游最有优势的业态,三江侗族自治县整合当地自然与人文资源,各村寨联动发展,强化程阳八寨为中心的重要景观轴线,建设或修复游客服务中心、山庄或酒店、风雨桥、木结构寨门等基础设施,鼓励周围村寨村民参与民族非遗表演,景区周边贫困户月均收入达3000元,通过景区示范,带动非遗地区贫困户参与旅游产业发展。未来具体实施路径和实施效果评价还有待进一步使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评估。

参考文献:

[1]侯玉霞,赵映雪.文化自觉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与乡村振兴研究:以勾蓝瑶寨“洗泥宴”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18(6):140-147.

[2]肖远平,王伟杰.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西江模式”研究[j].文化遗产,2019(3):23-28.

[3]黄永林.乡村文化振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基于乡村发展相关数据的分析[j].文化遗产,2019(3):1-12.

[4]朱玉福,廉潘红.论传统文化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以西藏边陲南伊珞巴民族乡才召村珞巴族文化为例[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1):95-101.

[5]崔瑾.乡村振兴视域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农业经济,2019(6):45-46.

[6]张景霓,韦馨.侗族青少年母语使用情况探析: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林溪乡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4):102-107.

[7]三江县文体广旅局.三江:“旅游 扶贫”形成独具特点的“三江模式”[n/ol].(2019-12-20)[2020-10-20].

农村非遗文化范文篇6

关键词:文化传承;翁墩剪纸;视觉设计;艺术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铺展开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画卷。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华夏五千年的历史,理应拥有它更加广阔的天地,只有不断以新的角度去看待它,才能让民间艺术在现代社会环境下保留下来,并且不输于新生代的艺术产物。文学家郭沫若曾这样称赞我国的传统民间剪纸艺术:“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翁墩剪纸作为艺术创新的重要构成元素,也为视觉设计及艺术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其生存所带来的新的生机与活力及在此基础上对吉祥纹样文创产品设计做出阐释以丰富文创设计的发展[1],因此应当从翁墩剪纸独特的文化内涵以及历史性上入手,在与当下时代潮流接轨的同时不丢失自身的文化独特性。

1翁墩剪纸介绍

安徽省六安市翁墩乡的农民剪纸历史悠久,当地的农民群众嫁女儿、过新年有着剪窗花的习惯。早在解放前,翁墩乡已经有很多剪纸艺人。解放后,翁墩乡各级党委政府根据自己的独特风土乡情,独辟蹊径,决定继续以具有人民性和群众性的文化宣传事业为工作重点和重要突破口,带动翁墩乡的文化经济社会发展。先后分别主持成立了多个协会。其中,农民剪纸协会最为积极。在各级人民政府的正确政策指导和积极鼓励大力扶持下,广大的传统剪纸表演艺人的艺术创作生活热度和艺术激情日益增强,剪纸艺人利用传统创作技法向现代年轻人传递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新的创作指导思想,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翁墩乡的传统剪纸表演艺术迅速发展并达到一定成熟程度。其中孙兰勤在2008年被全国妇联评为“中华巧女”。会员徐圣年所著并书写的《白鹅咏春》被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特别收藏,剪纸《十骏图》被共青团六安市委作为礼品送给东欧十国国际青年联合会[2]。

2翁墩剪纸现状研究及痛点分析

随着社会信息化与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推进,翁墩剪纸在发展中出现了滞后问题。通过实地调研与研究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现存问题[3]。

2.1工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不高

受到中国农村改革和产业政策结构变化的双重影响,翁墩的传统剪纸生产工艺在中国经历了一段较长时期快速发展后,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开始有了逐步下滑的发展趋势。由于剪纸生产工艺的市场商业性并不高,其生产操作工艺模式陈旧,大体上还是采用传统的农户家庭或者作坊式剪纸生产工艺方法制作为主,经营目标和销售场地既不明确也无序分散,集约化生产水平程度太低,从而在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因素方面很难真正获得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企业激励。

2.2翁墩的艺术环境氛围不够

翁墩剪纸和现代市场接轨较弱,尽管其在不同的推广方式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却并没能够形成真正具有艺术文化特色的浓郁韵味。

2.3投资不足,制约了剪纸的发展

为了增加新的传统艺术创造力,翁墩剪纸从业人员己经开始重视如何加强与当地高等院校与各类专业剪纸艺术家的合作与交流,从培育乡村文化街区建设等多个方面进行努力,带动剪纸艺术工人建立自己的剪纸特色专业街,引导他们将剪纸艺术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针对以上问题,安徽省、六安市以及翁墩乡都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如:坚持不懈地走“文化立乡”之路,立足翁墩剪纸“非遗”平台,传承和发展剪纸生产技艺,做强翁墩剪纸品牌;“软硬”兼施保护剪纸文化。成立一支创造性队伍、开发一个科技社团,打造一条文化街道,逐步建立从作品的创造、设计、制作、装潢、销售延伸至旅游和观光的剪纸工业产业链。发起“小小传承人”项目,培养广大青少年的文化和剪纸艺术兴趣。

3翁墩剪纸视觉文创设计实践

3.1多层次的视觉设计形式

多层次的视觉形式设计主要是从背景、题材、画面特点几个层面出发进行设计。首先,从翁墩剪纸的背景来看,翁墩地处江淮运河流域,南北相汇之地,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宽厚包容、勇于进取的楚文化传统意识,很自然地渗透到了传统剪纸的艺术创造中,它充分融合了南北剪纸所长,纯朴中见秀美,深厚中见洒脱,形成了纤细伶仃、线面自然、虚实参差、疏密有致、构图丰满的风格特征。充满质朴、纯真、健康、活泼的文化氛围,散发着一种强烈的当地文化色彩与浓郁的地方农村文化气息。其次,翁墩剪纸的题材以常见的各类花卉鸟兽鱼虫,瓜果蔬菜、飞禽走兽、人物传说故事、神话小说传奇、名胜古迹,福禄寿喜、鸟兽图腾和五谷丰登作为主要形象体现在绘画内容中。简炼的主体线条中加以纤细色彩纹饰,有的则几乎是直接采用一幅大片的线条相互进行衬托,虚实形成对比,形象表现粗中有细,构图简洁深厚,大胆而又不乏夸张。在人物表情剪纸的整体造型上,多以绘画线条与人物表情相互结合,线条婉转、流利、张扬,形态饱满,凸显了绘画人物的各种表情动作与肢体姿态,格调鲜明,画面单纯艳丽,富于现代艺术性的立体装饰感。翁墩区域紧邻楚后期的首府都城寿县,民俗和文化上深深地受到了传统楚文化的启发和影响,反映在楚文化和传统的剪纸造型特点上,以抽象的变形、打散结构构成、追求运动,彰现了楚文化特有的原始宗教气息和氛围,凭借无拘束的思维和想象,把大量来自现实的若干个大自然形体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巧妙地组合起来,并将之赋予某种神秘的内涵,延续了楚地人们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又使一种荒诞不经的奇妙色彩依托于其中。

3.2多形式的视觉表现

3.2.1剪纸风格的形象设计突出了剪纸本身的技术与其特征———剪纸的图形是由块体和线条组成,有着独特的艺术规律。剪纸以纸为主要材料,所以说剪纸本身就具备了平面化的特征,而且只能依靠图像来充分地表达人们的想法。但翁墩剪纸突破平面上的构图限制,实现了在相同的平面上呈现各种维度的事物。翁墩剪纸作品大多数具有一种高度概括性的简单而又复杂的特点,能够使得人们可以根据图形来产生思考和联想。另外,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当地淮河文化。3.2.2传统形象的造型设计造型从当地的传统文化与楚文化中提取元索,选择楚文化与六安本地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动物九头鸟、凤凰、孔雀、鹤为主体,进行剪纸化设计。凤凰曾经被人们认为是古代汉族人民中最早被崇拜和值得欣赏的重要动物图腾,它也象征吉祥和幸福。整体绘画采用点面和线面的立体绘画表现手法,线面彼此不可相见,虚实没有参差,疏密有致,形成构图丰满的艺术特色。另选取楚文化中代表人物祝融为主体进行创作。再将其与翁墩剪纸的形态相结合。根据祝融不同的性格特点,创作4个不同形象的造型与服装。同时背景内容又结合祝融人物特点、背景以及六安翁墩本土文化。由主体祝融特点来决定背景造型,该造型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与民俗色彩,传递着平安、健康。3.2.3特色文化的色彩设计楚人认为自己为日神远裔,火神嫡嗣,日火皆为赤色,故而尚赤。祝融整体则以暖色调为主。根据不同定位搭配相符合的配色。翁墩剪纸在剪纸的用色上全部采用单色剪纸,因此在图1、图2中采取楚文化中传统颜色———赤色。图2中祝融整体则以暖色调为主。根据不同定位搭配相符合的配色,突出其火神的特点。3.2.4突破传统的材料运用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剪纸的材料不仅局限于纸张,可以拓展到更多、更现代的材料载体。如:剪纸以纸为载体,运用于设计中,既表现了传统感又不与当代人审美相脱节。同时可以将翁墩剪纸融入包装设计中,这不仅有助于挖掘非遗文创产品品牌包装的价值,使非遗走进现代人的生活,实现文化活态发展,而且有助于实现非遗品牌与包装现代化转型,为品牌注入活力,开拓经济市场。3.2.5多种寓意的内涵设计将传统与现代内涵结合设计,表现当代人所追求的设计特征。非遗具有独特的故事优势,在传播过程中重在建立非遗的知识体系,并且全方位、立体地呈现其故事的完整性,发挥非遗的故事空间,体现社会主流核心价值观。从造型上选取极具代表性的形象,突出其文化特点[4]。《依偎》以抽象的变形、打散结构、追求生命的活力,彰现了楚文化特有的原始宗教气息和氛围,凭借无拘束的思维和想象,把这些来自现实的若干个大自然形体,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巧妙地组合起来,表达安康和谐幸福。在体现传统楚文化的特征时,又融入当下的文化内涵,在当下纷杂、快节奏的社会中,不妨突破束缚、奔赴自然,追求安康、和谐、幸福。而《火》从造型上选取极具代表性的形象———火神祝融。祝融氏远古时代就已经出现的、一个以擅长取火和使用管道燃烧火器而著称于世的部落,背景采用龙、凤、九头鸟进行创新设计,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进而创新现代设计元素,增强现代设计的独特性和艺术性。同时,将传统剪纸艺术运用到传统的文化创意商业和产品的设计中,也有利于增强传统剪纸艺术的时代性,赋予其艺术以时尚性,进而推动和促进剪纸艺术的发展。

4结语

中国不同地区均长期流传着一系列形式多元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承载着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因子,翁墩剪纸画作为当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也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在题材中选取翁墩剪纸所特有的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元素艺术来表现剪纸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合理运用于视觉传达设计中,丰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内涵,增强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意蕴[3]。以非遗为依托,让文创品牌产品包装设计以现代时尚的新姿态走进大众生活,满足人们消费心理的需要。通过设计研发文创产品的包装设计,让非遗文创产品找到市场,让非遗文创产品与大众消费相连接,使消费者得到满足,为非遗文创产品品牌注入生机与活力[5]。同时剪纸从形式上也有所创新,结合现代文化创意产品,通过现代的设计表现传统文化的内涵。打造非遗产品是非遗传承的创新性路径,这将是今后探索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向[6]。其材料上也不仅局限于纸张,而可以融入新媒体技术通过vr、数字影像等现代流行手法来作为表现载体,顺应时代潮流、承载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历史意义。通过深入系统地学习和探讨剪纸在中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实际应用,不但有利于推动和促进当代剪纸艺术的发展,而且也对其他剪纸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慧,史诗琪,郑佳琦.以艺术符号视角探析吉祥纹样在文创中的应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8):83-85.

[2]六安文明网.翁墩剪纸: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徐圣年[eb/ol].(2017-11-17)[2021-01-12].

[3]林荣向.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设计研究:以闽台剪纸为例[j].中国文艺家,2020(6):75,115.

[4]王正林.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6(13):151-152.

[5]戴雅琳.中国非遗文创产品品牌包装设计综述研究[j].湖南包装,2021,36(2):86-89.

农村非遗文化范文篇7

一、推进情况

1、农村文化创意

以举办夏季雅克音乐季为契机,加快打造大草原雅克音乐文化产业公园,让音乐产业成为优化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促进群众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的有力抓手,成为厚植发展优势、提升形象的核心举措,有力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大招商、大发展、大跨越。

2、加快建立乡村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

县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是两水的分水岭,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在传统游牧文化中有着天然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这种意识植根于牧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特有的“牦牛、游牧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单纯追求利益的获取,造成了现有牧场的退化、沙化,牦牛超载的问题,经济的发展在旅游之外,急需另辟蹊径;因此,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植根于非遗的创意农业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在县委、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整合各界力量与资源,以科学的态度面对非遗创意农业,以期解决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发扬长征精神开创文化扶贫新局面。

二、现状问题

三、举措经验

建设“美丽草原、和谐家园”;继承红军长征精神,团结力量,共谋发展;以奋斗者为中心,构建农村文化创意园,展示草原文化魅力,开创新时代;以大生态建设为指导思想,遵循草原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承载运行规律,以科学的发展观,开放的胸怀构建平台,共谋发展。

1、搭建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建设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旅游生态体验园,创建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盘活现有牧场,恢复草原自然生态,利于环境保护,利于牧区进一步发展;激发牧民参与意识,在平台学会先进技术及经营理念,利于草、畜的高技术转化,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牧民服务意识,增加牧民个体素质;传承保护传统民族文化,充分认识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增加民族自豪感。

2、畅通国内研究机构、专家、学者解决问题渠道,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科技、信息技术手段(优质草畜种,改良,草、畜种产品加工销售)(种、养、加、销一条龙),集中资源建立集恢复生态、传承文化(红色、生态种植、养殖、藏饮食),旅游观光,草畜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公司加牧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发展、生态恢复、牧民致富的“和谐家园”。

3、拓展非遗文化发展空间,优选非遗项目进行产业化发展,以传统文化为特色建设文化市场,构建非遗文化生态圈,以产业融合催生新业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创建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

四、需求建议

开发民族特色创意民俗文化产品,做好牧民、牧场现状调查,充分考虑牧民现实需求与文化承载土壤生态结合点,做足了专业合作社与渠道平台建设的融合,规划切实可行落地的实施方案,加强和现有专业合作社的沟通,寻求最佳切入点。

1、在、县城和日干乔湿地建设红军长征文化产业体系,建成长征精神培训学院分院和以长征文化为主线的历史文脉展示长廊;在镇依托赛马场建设高原马背文化产业园,包括马术培训基地、马术表演场地及队伍建设,格萨尔营地建设;在镇建设牦牛文化博物馆,开展牦牛文化节;在乡依托寺庙发展宗教文化产业;在镇、镇适度规模发展唐卡、地毯、帐篷编制、牦牛绒手工制作等传统手工艺品加工示范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产业化发展工作已经开展。

2、依托镇赛马场,建设高原马背文化产业园,提供马术培训、马术表演、马背文化产品销售;挖掘地域文化,展示高原牧民人马合一、刚健不息的奔腾和豪迈。

3、举行大草原牦牛文化节,开展了文体活动、经贸活动、论坛活动。包括举行千人大型锅庄盛会,服饰、藏戏、草地山歌、面具、民间弹唱等表演等现代体育大赛。

4、加强长征文化与当地历史文脉的整合,与茶马古道以及元代忽必烈大军南下的路线的整合,与雪山草地景观的整合。通过长征主体文化演艺、餐饮、特色酒店等产业实现与其他形式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县建设以长征文化为主线的历史文脉展示长廊和“长征精神培训学院分院”。

5、依托、、经幡等人文资源资源和宁静草原绝美的自然景观资源,深入挖掘宗教文化内涵,提供优质禅修体验场所,展现了藏文化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灵魂与肉体关系的精髓内涵。

6、规划建设生态景观公路、半山及山巅观景平台,将如同“蓝月河谷”般的“水韵草原”开发建设成高端文化旅游生态体验产品。

盘活农村资源、增加就业、带动创业、助农增收、助推脱贫。

五、规划总结

(一)、技术

以非遗传承人为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意见为指导,充分考虑旅游市场专业导师意见,复原草原牧场游牧设施建设,传统中包含现代旅游人理念。

充分研究藏族文化,充分结合实际,规划和寻求适合发展的产业项目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销售

整合专家、企业家们现有资源和销售渠道,保证稳定的收益,为非遗后续项目的产业化发展,农村文化创意新产业新业态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奋斗者为核心的运作模式,激发奋斗者激情,合理而有吸引力的游客营销机制,吸引客人成为合伙人。

有趣,生动的体验项目,精心生产的非遗作品及产品,是体验、休闲、购买的不二选择。

(三)、处理关系

参与式方式处理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极大激发参与者对企业自身的价值认同,对企业的发展,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前进动力。

农村非遗文化范文篇8

多年以来,我国对非遗文化有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但这都不足以解决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的现象,桂林市大河乡的傩文化同样存在着濒临失传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充分利用当地的非遗文化保护政策。依托“农村+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借助傩文化手机app,寻找大河乡傩文化的发展新出路。为了能够让桂林市大河乡上窑村的傩文化有更好传承发展,本文提出了开发傩文化app的传播方式。

二、傩文化的概述

傩文化包括:傩舞、傩歌、傩面具、傩祭等,源于人们对天地、鬼神、祖先、风俗等的敬畏。而傩文化最早是一种自然宗教性质的祭祀活动,因此,也被称作“巫傩文化”。农耕文明时期有着独特的文化内容及特征,人们依赖自然,将自己的美好愿望寄托在神灵及一些神话故事身上,人们对神灵的信仰促进了傩文化的出现。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不满足于依靠自然生存,开始尝试征服自然,对神灵的信仰愈发浓厚,傩文化以不同形式传播到各地,主要集中于黄河、长江流域及两广地区,并一直发展至今。

三、研究背景

(一)国家出台非遗政策及推广案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针对促进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讲话,要求以创新方式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各级政府认真贯彻党的精神,广西壮族自治区颁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贯彻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工作方案》。广西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抖音短视频推出了“行走广西,探秘非遗”的活动,让非遗文化同流行的媒介紧密结合起来,这种传播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便捷性,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年轻人感受非遗魅力。(二)我国傩文化现状。20世纪30-40年代开始,我国提出了对傩文化的保护。20世纪50年代时已经有了对傩舞进行调查研究的研究院,此举让傩文化正式浮现于大众视野中。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对傩文化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深化,自1988年11月以来,中国正式成立了傩戏研究学会,此后掀起了傩学研究的热潮。由于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提出时间较晚,导致对傩文化采取的保护措施不及时。(三)大河乡傩文化现状。2010年,桂林大河乡傩文化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不久采访了一位叫陶孑兑(mǎn)发的傩传承人,他讲述了关于如今大河乡上窑村傩戏文化的发展现状。目前该地傩戏的学习者年龄均在40岁以上,年轻人大多内心浮躁加之有不少崇洋媚外的现象,导致傩戏很难传承,傩文化传承已成问题更别提带来文化创收了。上文中提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推广非遗文化的措施中,不难发现,互联网的普遍性和便利性在傩文化的推广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河乡的傩文化想要传承发展,就得借助互联网寻找新出路。

四、手机app的开发

手机app应用范围较广同时传播信息速度快,在非遗文化中也有许多利用手机app的案例,如故宫出品的“紫荆城祥瑞”“清代皇帝服饰”等几款app,用震撼的视觉和交互设计让人们更有兴致了解故宫知识。可见,在文化传播上,手机app具有优良的传播效益。傩文化app的开发,是推动傩文化传承发展的优良之选。本文主要阐述了傩文化app的视觉设计及交互设计。(一)设计总思路。设计背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广方式更加集中于互联网媒介,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借助手机app互联网平台,使非遗文化得到很好的推广,实现了文化传播与文化传承人营收的目的。设计理念:傩文化app是一款专注于推广和整理桂林市傩文化精髓的app。运用“互联网+文化”的模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展示在终端设备上进行传播。界面设计整体简洁大方,文化气息十足。其中icon提炼了傩面具图案精髓,具有较强的识别性,给予用户最佳的视觉体验感受。(二)用户需求及市场分析。目前得知,桂林市大河乡傩文化从未尝试过利用专属app进行传播推广。针对目前非遗类app总结出一些问题:在界面设计上不够一目了然、简洁大方;整体太过于商业化,几乎很多页面都是以产品买卖为主;互动性不强,不易引起消费者们对傩文化的兴趣(以上几点不足只针对部分app)。结合上述问题,因此,在设计本款app时,要同时兼顾用户和非遗传承人的设计需求。目前非遗app市场开发空间仍较大,本文旨在结合多款非遗app的优点开发出一款app,使傩文化出现在大众视野的同时,也给用户良好的使用感受,让用户也参与到传承和保护非遗傩文化之中。(三)提出设计方案。结合上述需求、市场分析,在xmind软件绘制出傩文化app的思维导图,如图4.1。“桂傩app”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尊龙凯时最新地址首页部分”是启动后出现的第一个页面,该页面向用户推送傩文化的新闻,喜好者可以在论坛进行交流和意见反馈;“创傩空间”模块是傩文化传承人、文创设计师和消费者的交流区;“薪火相传”模块是为了让用户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大河乡傩文化”是整个app中最具有创新和互动性最强的部分,用户扫描文创产品后界面会出现对应的傩面具3d视觉效果,还可以对傩面具进行换装互动。该小游戏的设计,激发了用户使用过程中的兴趣,增强了互动性。“桂傩app”除了以上几个比较完整的设计,还有很多小细节的设计。用户可以将自己喜欢的文创插画设定为壁纸,用户便可以在使用手机过程中随时看到“傩文化”,这样也将本款app上升到了较高价值地位。(四)app的制作原型。在完成最终的视觉设计之前,会先设计低保真原型图。低保真原型图的设计在于为最终的视觉设计提供框架体系,同时可在低保真中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大大缩减了出错率。在严谨的低保真原型图设计之后,程序员只需根据完整的低保真原型图便可编程出品。(五)视觉设计。桂傩app整体上有较强的视觉体验,下面为几个代表性页面设计:首先,app启动页设计,效果如图4.2所示。启动页是为了保证打开app时的流畅性,缓解用户等待的焦虑设计了启动页的过渡动画。启动页图形设计结合了傩面具的形象,保留原有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简练的图案和文字表现形式能够加深用户的品牌记忆。暗色调的模糊傩背景图不仅展现了傩面的神秘和历史背景,更是表现肃然起敬的品牌精神。其次,app尊龙凯时最新地址首页设计,效果如图4.3所示。配色选取经典黑与经典金,来源于傩面具的色彩,符合傩文化带给人的神秘和敬畏感;设计了三款图标运用在app中,图标的设计用单一线条表现出傩面具形态,与实际的傩面具形成对比,让用户眼前一亮;“要闻”版块放在用户进入app可最先看到的位置,让用户了解最新的傩文化新闻,“论坛”版块位于显眼的地方,供用户讨论使用;尊龙凯时最新地址首页的左上角“三”的图标,点击该图标可展现出app中最核心的介绍内容。纵观app的整体设计,旨在考虑用户使用感和体验感,加深用户对app的信赖度。

五、结语

本文对非遗傩文化进行全面概述,范围由大到小重点介绍桂林市大河乡傩文化,对其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时代现状对傩文化进行了文创产品和手机app开发的传承开发设计。在如今互联网大背景下重点突出手机app开发,从用户及市场调查、提出设计方案到视觉设计以及交互设计,做了全面阐述。在设计过程中一步步地改进,意识到非遗传承上要有结合现代媒介和大众需求,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运用现代科技、数字媒体技术、现代媒介才能最大程度的对非遗傩文化进行推广、传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张维.基于广西傩文化的人文特征分析[j].神州,2017(16):11.

[2]宋佳.浅析傩文化的发展演变与传承保护[j].戏剧之家,2019(28):234-234.

[3]周晓岩.简析傩文化的保护现状与对策[j].艺术评鉴,2018(4):183-184.

[4]聂森.从信息空间视角论傩文化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j].民族论坛,2016,(08):82-87.

[5]王萍.文遗主题类app的用户体验设计方法研究[j].包装工程,2016,37(8):63-66.

[6]熊鹂施瑾,赵勤.傩文化元素文创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19(18):297.

[7]欧少琳.“文化记忆”理论视阈下的《傩•情》对傩文化的当代传承[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2):64-70.

[8]王明哲,骆柳冰.傩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参花:上半月,2019(011):136.

农村非遗文化范文篇9

一、注重学习,强化意识

我深知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使自己成为一个称职的文化工作者,就必须强化学习意识,注重提高思想和业务水平。近几年来,在学习中我做到了两手抓:一方面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的发展观,同时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宣传文化广电系统的有关文件精神。为此,我写了大量的学习笔记和体会文章,在理论学习中注重学深学透;另一方面努力学习宣传文化方面的业务知识。学习中我要求自己克服自满情绪,经常告诫自己:虽然从事宣传工作有近20个春秋,但学无止境,学习业务更应不断努力,要有新的突破。为此,我重温了老一辈文化工作者的专著,进而使自己的业务水平有了一个新的提高。

二、学以致用,多出成果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为此,我做到了学以致用,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去。近几年来,由于本人带头注重了学以致用,从而使全县的新闻宣传以及文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人与原县委常委宣传部张部长创作的故事片《花香岁月》荣获省第五届优秀影视剧奖,市第三届优秀文学艺术奖。今年,本人创作的电影剧本《万年飘香》《山鼓声声》在全国农村影线和央视电影频道播映,武侠电影《天涯》已销往德国等海外市场,我担任编剧反映生态生态的电影《鄱湖浪》近期将由省委省政府在南昌举办盛大的新闻会,并将在我县开机。我出版的电影剧本集《鄱湖涛声》中篇小说集《神秘的鄱阳湖》被省新闻出版局列为配送书在全省10万个农家书屋发行。近几年来,本人的文学作品曾次3次在全国获奖,并赴人民大会堂参加领奖仪式。近年来我县各项文化工作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如县民族乐器有限公司被省文化厅授予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图书两馆通过争取省文化厅两百万扶助面貌一新,鹭鸶捕鱼”等17项县级非遗文化项目被列为省市级非遗文化项目,已为全县300多个行政村实施了农家书屋和农村文化共享工程等,我局文化工作多次受到省文化厅《文化工作简讯》的表扬。

三、敬业爱岗,乐于奉献

从事宣传文化工作是一件十分艰苦的工作。为此,我常自我勉励自己,要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积极做好份内的工作。几年来,为了工作我从未有过节假日,除了白天要正常上班外,晚上还得打“夜车”。今年为筹备各种文艺晚会,我经常加班加点作准备。

这次提名我为县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一职,假如我的提名能顺利通过的话,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是抓住重点,进一步提高学习水平。我将围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中提出的文化强国的战略方针和中共县委提出的建设五个的宏伟目标,与时县进,进一步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

二是与时俱进,创造性开展工作。我将围绕科学的发展观,根据本县实际,突破一切难题,推出新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力争使我县的文化工作在较短的时期内能取得新的成绩。

三是严于律己,一丝不苟抓好工作。在文化执法过程中,我将严于律己,忠于职守,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办事。”为构建一个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环境尽心尽职。

农村非遗文化范文篇10

关键词:设计扶贫;设计人才培养

高校是我国设计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设计专业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培养实践应用能力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模式,服务社会与地方经济发展。桂林理工大学于1994年创办设计艺术学科,是全国较早开展设计艺术教育的高校。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重视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培养,通过产学研联动积极参与地方建设和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我国高校设计人才培养普遍存在趋同趋势,在办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和设置等方面千篇一律,人才培养模式脱离生源特点,地域文化特色彰显不足。在课程设置上,偏重于理论设计,知识结构单一、内容陈旧,实操环节较少,专业教学缺乏实践性与交叉性的融合,一些教师自身实践能力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限。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设计专业的人才需求。在此背景下,学院努力开展高校地域特色化探索,在一带一路的国家重大战略中,牢牢把握广西作为对东盟开放前沿和桥头堡的时代机遇,寻找突破口和着力点,培养高素质设计人才,进一步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服务。设计作为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方式已成为全世界设计教育领域的新趋势。贫困是世界性难题,扶贫是一项高度复杂且需要创造性的工作,设计恰好能够起到“协调人”的作用。2015年《“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出台》,2017年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提出要发挥文化在扶贫工作中“扶志”和“扶智”的作用。2018年工信部印发了《设计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更是提出以设计的介入改变贫困状况。设计扶贫发挥高校专业优势,既可以在技术层面为贫困人群提供支持,又可以在文化层面给予他们帮助,帮助贫困乡村制定高质量的帮扶计划,确保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取得实效。针对高校设计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学院以设计扶贫为抓手,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推动高校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推动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学院在视觉传达设计、工艺美术、环境设计等6个本科专业中选派专家、搭建人才团队组成精准扶贫专家工作站,为对口帮扶贫困村落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此过程中将项目设计与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在《标志设计》《品牌形象设计》等课程教学中安排扶贫设计课题,将农特产品品牌形象设计作为学生课程作业。授课教师与扶贫团队一道,带领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多角度、多层面和多形式地了解当地情况和农产品优势及特色,学生得以充分掌握其市场情况,以便更精准地着手农特产品外观包装设计。在与村民的沟通中,秉承设计服务客户的宗旨,学生充分体会到客户需求与设计理念的矛盾统一,这种更为直观的19设计体验让学生受益匪浅。此举不仅促进了学生在知识领域的发展、提升学生在面对不同客户需求时灵活应对的技巧,同时也提升了教师能力,使其在设计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教学设计推陈出新,不断优化课程课件、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设计扶贫丰富了教学案例、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对教学形式的改革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设计扶贫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将产业资源和科研资源导入专业课程中,一方面以专业知识服务地方经济,另一方面以在扶贫工作中获取的科研资源服务教学改革。高校师生一同从书本走向生活走向市场走向社会,与扶贫团队一起围绕乡村发展需求和建设方案展开跨学科跨部门的合作,提供了设计扶贫推动乡村发展和高校人才培养的育才理念和实践思维。

2构建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通过设计介入扶贫的方式,构建起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通过设计扶贫来推动教学改革,优化和完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学院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依托桂林理工大学帮扶灌阳县精准扶贫专家工作站,带领学生以参加项目的方式参与扶贫工作,充分根据贫困村落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历史人文背景等实际情况展开帮扶工作,并组织“一院一品·画说扶贫”艺术设计大赛,大赛收到了近800幅设计作品,为帮扶工作提供了众多具有创意性的可实施设计方案,最终完成帮扶村落百香果、雪梨等多种农副产品的外包装设计,增加了农特产品的附加值,助力村民增收。学院于2020年5月举办艺术学院精准扶贫设计项目汇报展览,对项目开展以来的设计成果进行小结,以期进一步推动扶贫设计项目更好地与学院课程教学互动,提升设计成果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此次展览既是设计扶贫成果展示平台,也是一次学习交流机会。以此为契机,学院鼓励学生参与扶贫作品创作比赛、创新创业大赛、设计 人才项目及其他各项设计专业赛事。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进一步提升了实践能力,提高了设计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极大拓展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经验,各项赛事奖项成果的累积也为学生进一步的升学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设计介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方式拓宽了高校设计人才培养的渠道,学生学以致用,全面提升了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在个人技能的同时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特长为贫困群众服务,深入了解到设计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为人和社会服务的。

3课程思政融入育人情境

总书记多次提到,要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2021年4月在广西北部的毛竹山村考察时,总书记提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设计是一门以人为本的学科,设计工作者应开阔眼界,在本土文化中汲取营养,融入本地发展和国家建设中。学院将思政工作融入设计学专业课堂,让贫困乡村成为专业课堂的拓展空间,师生团队通过深入调研深度了解对口扶贫村落农特产品的优劣势,针对当地农特产品外包装辨识度低、品牌意识缺乏等情况,学生们运用自己所学的设计学专业知识,为村民设计出各种作品,以提高当地农特产品的外观包装水平,从而拓展销路提高销量。同时,桂林理工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还致力于提升乡村民众对美的鉴赏能力,通过绘制图文并茂、色彩鲜明的文化墙作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乡村生活空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脱贫攻坚正能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4建立人才培养长期效应

人才培养必须与社会需求对接,高校学生不应只专注于校园知识,缺乏对社会和本土文化的了解会导致设计内涵的浅薄、浮夸和不成熟。设计人才的培养不光需要知识和技能上的训练,更需要长期的文化熏陶,设计扶贫实现了二者的统一,其既是对技艺的提升,也将本地文化、社会问题和国家复兴等命题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的社会性思维的形成与培养。如何引导学生在毕业后继续为地方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中,关系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国家的长期发展。高校主动聚焦社会发展问题,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实践工作中,发挥人才和专业知识上的优势,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尽绵薄之力,助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充分展示着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以设计扶贫的方式鼓励学生投身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事业,能激发学生的社会情怀,增强学生与乡村、社会和国家的联系使其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积极有为。

5学院以设计扶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启示

在过去几年的实践中,艺术学院因在扶贫方面的贡献荣获桂林理工大学脱贫攻坚集体记功奖励,四位教师获记功或嘉奖奖励。不仅如此,学院以设计扶贫为抓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推动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构建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课程思政融入育人情境、建立人才培养长期效应四个方面的成绩。但是目前的工作仍存在局限性,例如设计扶贫的主要目标是帮扶乡村产业振兴,在乡村传统文化保护防护方面的帮扶力度较弱,输血式的帮扶模式难以让设计人才扎根乡村持续发挥效能。在接下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不仅需要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还要关注其背后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和文化及生活方式,形成设计扶贫长效机制。(1)拓展设计扶贫实践领域。设计扶贫是文化扶贫的重要手段,目前学院设计扶贫项目主要集中在农特产品包装设计、帮扶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文化景观改造和规划等方面,接下来设计扶贫将更加聚焦于乡村品牌开发、非遗传承、衍生产品开发、文创成果转化、乡村传统文化保护、文化传播等领域。学院应继续倡导务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拓展多元设计视角,进一步推动设计扶贫在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两方面的作用发挥,将乡村扶贫项目纳入到毕业设计中,鼓励学生以扶贫设计作品积极申报新型专业或外观设计专利、申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参加专业设计比赛,助力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2)加大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力度。党的报告指出,“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设计扶贫不仅可以体现在技术层面,更为重要的是其在文化层面能发挥更大作用,设计扶贫在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大有可为。广西是个多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乡土文化的支撑,在城市化进程中贫困村落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往往难以为继。鉴于此,注重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是设计扶贫中需要重点着力的方面。鼓励学生在扶贫过程中发掘、开发乡村文化和设计元素,促进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于乡村本土文化要素进行提炼,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现代化的转译,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设计作品中加入创新元素,设计出既有本地特色又具有现代元素和市场潜力的产品,发扬乡村本土文化。在促进乡村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挖掘本土文化价值、保护乡村原生文化、促进非遗文化保护,塑造乡村文化认同感,促进乡村文化振兴。让校园和课堂成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场所,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到学院来授课、座谈和交流,促进设计人才培养教育与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有机结合,实现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和人才培养相互滋养和促进的局面。(3)着力于乡村本土设计人才培养。在对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中发现,大多数设计人才在就业时选择了大中型城市,选择返乡创业继续从事设计工作的学生寥寥无几。设计扶贫通过设计人才下乡的方式服务贫困村落,然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乡村本土设计人才非常匮乏,急需一批扎根农村的高素质本土化人才。如果能实现设计人才的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方式转变,将成为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极大动力。学院应对帮扶村落的村民展开设计教育,通过免费培训、现场指导、远程自主学习等方式,将设计知识教学送到乡村。针对村民文化和美育基础薄弱的问题,调整授课内容,以适应地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的融合,培养出致力于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本土人才。为贫困人群提供美育教育和设计培训,是高校服务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实践探索,促进了贫困村落的文化提升和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带动本地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文化建设,激发农村社会的内在活力,达到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目标。长远来看,此举对于高校的生源地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也意义重大。(4)设计扶贫工作经验的推广。在过去几年中,学院师生们以饱满的热情深入乡村、了解群众的需求、服务群众,把自己学到的设计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建设实践中去,以设计扶贫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民族复兴。在接下来的工作计划中,学院应将成功的设计扶贫经验扩展和辐射到对口帮扶的灌阳县以外的其他地区,惠及本地更多地落后村寨,助力本地乡村经济振兴和文化振兴。同时,应注重设计扶贫理论成果的收集、提炼和转化,组织师生以座谈、交流会等方式交流设计扶贫经验,鼓励学生加强扶贫理论学习、提高设计实践本领,把学习成果成功转化为推动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6结语

设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这决定了设计必须深深根植于社会、面向社会、为社会服务。人才培养是一个多维度的事情,涉及到知识理论的更新、技法的提升、眼界的开拓、志趣的培养、对国家和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设计扶贫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高校设计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二者相互促进、不断发展,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向深入,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国家复兴不断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巩淼森.跨学科:论设计高等教育的新趋势[j].创意与设计,2010(02):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