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阶段议论文翻转教学探索-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2-08-30 11:40:00

被举报文档标题:初中阶段议论文翻转教学探索

被举报文档地址:
验证码:

举报理由:
   (必填)
紧急删除:

 13882551937、13808266089 服务时间:8:00~21:00 承诺一小时内删除

初中阶段议论文翻转教学探索

【摘要】“翻转”一词出自“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这一概念。但本文探讨的“翻转”有别于此,它是基于议论文常规教学中出现的“不辩文体”和“预习不实”等问题,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总结反馈等环节进行的不同于常规教学的调整。本文对翻转教学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初中阶段的议论文教学提供更加有效的教学思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翻转教学;初中阶段;议论文

议论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集中在八九年级的教材中。八年级学生只需要简单了解议论文的概念,九年级学生对议论文的学习上升到了理性认知层面,需要准确把握议论文的特点,并具备议论文写作的能力。学习语文知识是培养语文能力的基础,而以文体为基础的写作知识系统是写作教学的支撑[1]。在小学阶段,由于部分教师忽略了对学生文体意识的培养,导致一些学生在初中阶段仍不能以文体意识为支撑进行阅读,也不能使用不同的文体准确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初中语文教学为例,呈现目前初中阶段议论文教学现状。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初初中阶段议论文翻转教学浅析杨建军(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教育局)中教师开展语文教学比较困难,其中一个原因是学生对课文比较陌生,尽管教师课前给学生安排了预习任务,但学生的预习停留在浅层次上,只是简单地对书本内容进行浏览,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相关资料中的内容,对文章不做深入探究,导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面对课文仍然有陌生感,而教师对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也往往束手无策,导致40分钟的语文课堂变得索然无味、毫无活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能力无法提高,对语文学习丧失了兴趣。因此,笔者试图立足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议论文教学为例,探寻转变课堂教学理念的方式,以有效提高初中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一、立足文体,“翻转”预习内容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按照议论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证明文和阐明文,其中不需要论据和论证的是阐明文[2]。在部编版教材的议论文选文中,文体非常规范的议论文大多属于证明文;具有议论性质、运用更多表达方式的文章大多属于阐明文。学习议论文时必须依据议论文三要素,让学生了解议论性文章的特点,区分观点和材料,厘清论证思路,掌握论证方法,引导学生注重分析议论性文章所用的材料,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等。此外,要让学生联系实际对课文进行质疑、探究,以此培养语文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笔者将议论文学习的重点知识总结、归纳成简表,作为学生议论文学习的导航图和指南针(见表1)。表中前四个知识点“论点”“论据”“论证”“论证思路”是根据单元提示中的基本要求设置的;最后一个知识点“启示意义”的设置是为了同步训练议论文的学习和议论文的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微型”读后感是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对选文主题的理解,自主选择基本的论证方式(立论或驳论),寻找相关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运用常见的论证方法准确地表达个人对文章的看法。这样的片段性训练是为了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整篇议论文的材料组织方法和结构布局,也是对学生个性思维的有效培养。表1中几乎涵盖了议论文学习的所有重要知识点。虽然每一个问题分析的格式都是相对固定的,但这样的问题设置和规范的要求并不影响语文教学的灵活性。因为,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参差不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中的“说”往往训练不足,针对初中生的思维习惯、语言表达习惯的培养不够,不能准确地用议论文表达个人观点。这些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是普遍存在的。而表中列出的议论文知识点则有助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对文本展开深入探究,提高预习效果,进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二、以学生为主体,“翻转”课堂结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知识点掌握的多少和学习质量的高低应该作为衡量课堂教学效率的标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最早提出了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后来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程度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提出,教师应该逐步少讲,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如果学生掌握了自学的能力,那才算真的毕业。可见其主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顾泠沅教授也坦言,应以学定教,少教多学[3]。基于上述教育理念,笔者对议论文的课堂教学提出了以下建议,以期可以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深读文章,提升预习效果

目前许多学生的课前预习都停留在浅层次上,以至于即使学生课前花了大量时间进行预习,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依然不熟悉选文。这说明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很少去深入研读课文,只是做了表面的预习而已。笔者在教授议论文前,要求每一位学生以表1为“导航图”,对选文展开深入阅读。因为,简表中的任何一个知识点,都需要学生认真研读课文才能准确作答,有些问题甚至除了研读课文外,还需要通过查阅有关书籍或网络资料,才能形成正确结论。而学生正是在自己探究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遇到问题主动查阅书籍资料的良好习惯,养成一种实证精神,并且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简表也切实发挥了价值,提高了课前预习效果,进而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不是简单地靠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就能解决的。在学生课前探究文章的同时,教师也需要扎实备课。其中除了对基本知识点了如指掌外,还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已有知识储备和对要讲知识的接受情况,这就是“备学生”。教师提前将全班学生的学情和简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让班级里的学有余力生讲解富有挑战性的内容,让学有困难生讲解基础性知识,当然,也可以让不同学情的学生自由挑战。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逻辑思维清晰,用词准确,表达顺畅,说明课前预习比较充分,预习效果较好。教师在实现让每一位学生达到“一课一得”教学效果的同时,追求“一课多得”,而听讲的同学根据发言同学的讲解,不断调整、完善自己的预习成果。这样的课堂便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过程,也是学生智慧分享、思维碰撞的过程。之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讲解纠正错误、弥补不足。这样的教学流程就是“深度预习—学生讲解(自我调整)—教师点拨—整合归纳”,依据这个教学流程可以促使学生提升文字表达能力,完善自身不足,有效提高语文课堂议论文教学质量。

三、结语

课堂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主阵地,而以上教学调整可以有效解决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不辩文体”和“预习不实”的问题。在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中大多数学生能够引经据典,表达自己独具个性的理解,赋予课堂生命力。在这样的课堂上,有新的知识不断生成,有学生精心准备之后和老师产生的思维碰撞,也有学生预习成果获得老师及学生肯定的充实与欣喜。总之,这样的课堂实践,希望能为初中议论文教学及其他文体教学提供借鉴,助力提高初中生的语文能力,并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帮助。

作者:杨建军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