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质量管理范文10篇-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3-07-17 17:19:14

工作质量管理

工作质量管理范文篇1

一、任务目标

1.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8.5/十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6.3‰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6.7‰以下。

2.孕产妇早孕建册率达95%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达率95%以上,住院分娩率达100%,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1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剖宫产率比2020年下降5%以上。

3.新生儿访视率达95%以上,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5%;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5%以上;高危儿管理率达90%,高危新生儿专案管理率达100%,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控制在3%以内,

4.出生缺陷监测覆盖率100%。

5.叶酸服用率达任务数70%以上,服用依从率达90%以上,服用随访率达到90%以上。

6.自愿免费婚检检查率在93%以上。

7.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在97.5%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0%以上。

8.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完成各8000人,覆盖率均达到60%及以上。

9.免费孕前优生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99%。

10.出生医学证明废证率达1%以内。

11.妇女常见病筛查率达80%以上。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母婴安全质量管理

1.规范母婴安全质控流程。区危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设置在区人民医院,区人民医院加强与助产机构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强化转诊、会诊、救治等重点环节保障,完善救治网络。各助产机构要对照《市母婴安全质量控制标准(2020年版)》进行自查自纠。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每季度组织对辖区内助产机构进行质量控,并将质控情况上报区卫健局和市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指导中心。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每年组织对辖内助产机构进行4次质控抽查,并将情况上报区卫健局。

2.开展妊娠风险筛查评估。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市区孕产妇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方案》号文件,规范做好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要求,对孕产妇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在《母子健康手册》及相应信息系统做出明显标注。尽早发现辖区内常住孕产妇孕情并开展健康管理,对发现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症或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并在2周内随诊转诊结果。各助产机构要规范开展妊娠风险筛查、评估及风险管理;对于妊娠风险分级为“绿(低风险)”、“黄色(一般风险)”“橙色(较高风险)”“红色(高风险)”“紫色(传染病)”的孕产妇,应当建议其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和住院分娩;对患有疾病可能危及生命不宜继续妊娠的孕产妇,由副主任以上任职资格的医师进行评估和确诊,告知继续妊娠风险,提出科学严谨的医学建议。

3.加强高危人群管理。筛查妊娠危险因素,识别高危孕产妇对妊娠风险分级为“橙色”“红色”“紫色”的孕产妇严格实行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建立规范的专案管理记录,保证专人专案全程管理、动态监管、集中救治,确保做到“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密切监测、治疗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根据病情需要及时转诊,做好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相关信息的采集、登记和统计,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根据上报情况加强追踪及病情危重的管理。辖区各首诊医疗机构应按照首诊负责制加强流动高危孕产妇信息登记、报告和救治,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加强追踪和管理,区人民医院要配合做好报告危重孕产妇救治情况,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要做好跨区域的高危孕产妇的转介和随访管理。

4.畅通辖区急救通道。区母婴安全管理办公室要按照《省产科急救管理工作方案》要求,统筹协调辖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救治。急救中心(120)实施院前急救,并转运到具备产科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产科急救原则上遵照逐级呼救和转诊,特殊危重情况可实行跨级转诊,由区母婴安全管理办公室协调,直接转诊到具有综合抢救实力的医疗机构,确保急救迅速、准确、有效。转诊必须在病情许可、确保孕产妇安全前提下,与上级接诊机构充分沟通病情后,由医护人员护送转诊,做好病员交接,并完善转诊记录。

5.强化母婴阻断工作。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各助产机构、区疾控中心、各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抗病毒治疗定点,继续按照建立的“母婴安全五项制度”、“艾滋病防治五项联动机制”等机制,全面落实“早发现、早干预、随访到位”措施,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及时、全程规范的预防母婴传播服务。各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常规医疗保健服务,严格执行落实孕产妇首诊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重点强化孕早期管理。

(二)加强机构质量安全管理

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按照《市区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德市罗卫计发〔2019〕2号),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严格落实《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和《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做好全区的母婴安全监测、培训、技术指导、信息统计分析及质量控制等工作,每年开展不少于3次医疗质量安全案例警示教育,健全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定期自查制度。

2.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各助产机构要严格遵守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强化产科探视管理,新生儿在院期间佩戴身份识别腕带,完善新生儿出入管理制度和交接流程,做到身份有识别、交接有登记。规范处理医疗废物,依法依规妥善处理胎盘和死胎(死婴),加强新生儿病房、临床检验实验室等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手卫生和医院感染监测等规定。建立风险监测、预警以及多部门协同干预机制,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有效防范医院感染。

3.推进质量持续改进。各助产机构要对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病房等重点部门,围绕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进行质量评价。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应当每月开展自我评估与分析,制订并落实质量持续改进措施,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分析医疗质量安全信息。定期及时向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报送住院分娩、孕产妇死亡、新生儿死亡、出生缺陷等个案数据以及服务资源数据。规范开展孕产妇新生儿死亡(危重症)评审工作。建立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信息采集、记录和报告相关制度。

(三)加强妇幼保健质量管理

1.规范妇幼保健质控。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对照《市妇幼保健质量控制标准(2020版)》要求,每半年组织产科、新生儿科、儿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等业务科室和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等职能部门召开至少1次联席会议,梳理妇幼保健服务存在的技术、管理问题,完善诊疗预案和管理制度。规范设置保健科室、配置保健人员,持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我区妇女儿童提供需求相适应的保健服务。

2.做好妇女保健服务。推广使用《母子健康手册》,整合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住院分娩、产后避孕、计划生育服务等内容,提供系统、规范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打造无缝衔接“一条龙”服务链。规范有序开展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服务全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规范开展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逐步扩大筛查覆盖面,提高筛查质量。结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加大避孕节育知识宣传,推进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引导群众选择安全、适宜的避孕措施,保障避孕药具发放,指导产妇分娩后及时采取避孕措施,合理控制生育间隔,减少非意愿妊娠。

3.强化儿童保健服务。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儿童保健、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加强新生儿访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处理和就诊,提高新生儿访视率。对早产儿进行专案管理,推动开展早产儿袋鼠式护理工作,改善早产儿生存质量。推广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新生儿复苏等适宜技术,提高新生儿保健工作水平做好高危儿筛查、转介和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筛查,重点加强高危儿专案管理及诊治和干预,为儿童提供全程医疗保健服务。

(四)加强出生缺陷防治质量管理

1.加强综合防治网络建设。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与各镇(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业务沟通联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服务制度,强化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机制,完善出生缺陷防治相关标准和规范,健全服务网络,加强院内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防治能力,推动出生缺陷防治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大力推进产筛产诊网络建设,积极推进产前筛查机构建设。健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筛查诊治服务网络,完善筛查、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体系。

2.实施三级综合防治措施。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加强科普宣传,倡导优生优育,强化群众出生缺陷风险防范意识。持续推进免费婚检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规范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工作,扩大产前筛查覆盖面,依法打击非法开展产前诊断行为,加强质量控制。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规范阳性儿管理和诊治服务。加强对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耳聋、地中海贫血等严重多发出生缺陷疾病的防治,减少先天残疾,完善出生缺陷患儿医疗保障制度,实施先天性结构畸形和遗传代谢病筛查及救助项目,减轻患儿家庭及社会负担。结合救助项目,强化健康教育,扩大受益群体,有力推进工作。

3.开展出生缺陷人群监测。依托妇幼三级网络,及时掌握育龄妇女动态,进一步完善台帐管理,切实掌握孕情及新生儿出生情况,提高早孕建卡率、42天新生儿建卡率和系统管理率。

(五)加强宣教督导质量管理

1.加大妇幼健康宣教。加大《母婴保健法》、出生医学证明、各种妇幼项目知识的宣传力度,制作宣传资料,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母婴安全工作的氛围,促进母婴安全措施的落实。通过led、发放宣传材料、微信群、qq群等形式对基层妇幼保健专人员培训并组织基层人员下村宣传母婴保健相关政策,提高群众对母婴安全知识认知水平,提高群众主动参与率,有效提升我区妇幼健康水平。

2.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区人民医院结合辖区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评审情况,确定技能培训主题。每季度开展不少于1次专项技能培训和快速反应团队急救演练,提升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保障产科医师、助产士、新生儿科医师每年至少参加1次针对性继续医学教育。

3.强化综合监督执法。聚焦妇幼健康新政和监督热点、难点,围绕两孩“优生”、服务“优质”、秩序“优良”的总体要求,采用“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区卫计监督执法大队加强助产机构监督检查,督促相关单位建立完善工作制度,依法依规开展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严格母婴保健技术机构、人员准入,持续强化技术服务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执业、超范围执业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规范管理母婴保健法律证件。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区卫健局制定区区妇幼健康质量管理年领导小组,统筹抓好区妇幼健康工作;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要结合辖区妇幼健康工作实际,制定详细推进计划,统筹做好母婴安全、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出生缺陷、宣教督导等系列质量管理措施。

(二)强化质量控制。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要严格按照母婴安全、妇幼保健质量控制标准,开展辖区内助产机构母婴安全保障、妇幼保健管理的质量控制、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等工作,推进全区妇幼健康能力持续提升。

工作质量管理范文篇2

(一)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全面落实建设、施工、监理等市场主体安全生产责任;集中抓好安全标准化建设、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整治以及重点危险源、各类功能区、城乡结合部和村镇建设的安全治理工作;强化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管理,用制度规范安全管理行为。

(二)加强外地进威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外地进威施工企业在取得进鲁、进威备案证后方可参加施工招投标;实行外地进威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承诺书和从业人员安全业绩考核制度;强化对外地进威施工企业日常监管和年度考核力度,规范市场行为。

(三)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前期程序管理。将场地平整、地基与基础部分工程和子分部工程依法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在办理安全监督和施工许可等建设手续后,方可开工建设。

(四)严格执行职业资格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凡负有安全生产事故责任的,依法吊销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

(五)认真落实企业领导带班值班制度。施工作业期间,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必须现场值守带班;节假日期间,相关企业单位领导应带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各级建筑安全监督机构要加大监管力度,切实将施工现场值班带班制度落到实处。

二、加强隐患整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

(六)继续开展集中整治和专项整治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好四个季度的集中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各类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强化年活动取得实效。

(七)加强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监控。严格规范外墙保温、深基坑、高大模板、起重设备拆装、钢结构吊装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方案编制、论证和审批,实行质量安全联动把关制度,严肃查处未经方案审批擅自施工的行为。

(八)进一步加强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强化对起重机械设备产权备案、使用备案、安装、拆除和拆装队伍资格、从业人员执业资格、成片小区工程塔吊合理选址等的监管,严肃查处起重机械未经建设各方联合验收擅自使用的行为;进一步加强建筑起重机械检测工作,确保起重机械监控全覆盖。

(九)强化防护用品源头控制。进一步加强对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防护用具和机械配件的备案管理,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切实提升施工现场防护装备质量和水平。

(十)加大安全生产违法违规查处力度。建立健全现场、市场“两场联动”的监管机制,完善建筑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打非、治违、抓责任”活动,严肃查处安全事故和违规行为,切实优化安全生产环境。

三、推进建筑安全标准化,深入开展安全文明工地创建活动

(十一)着力提升施工文明水平。全面推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及文明施工“工具化、定型化、标准化”管理,新开工工程在办理安全报监手续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必须提供《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治理及散流物体运输管理承诺书》,落实施工现场车辆冲洗、场地洒水、堆土覆盖等措施,保持城市环境整洁。

(十二)全面提高施工现场达标优良率。严格按照《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标准》进行检查,2012年,二级以上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施工现场优良率达到85%以上,三级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及其他各类专业承包企业施工现场优良率达到75%以上。

(十三)实行施工现场样板示范带动。选择一批标准化样板工地,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各市(区)都要有示范样板工程,相互学习交流,提高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水平。

(十四)认真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评价。严格按照《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实施暂行办法》、《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等,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纳入招投标、企业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等管理,促进企业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四、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坚决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十五)着力抓好春节后复工开工检查。各级建筑安全监督机构要切实加强节后复工检查工作,建立“项目部自查,施工、监理、建设三方联合验收,监管机构抽查、巡查和签字确认”的工作机制,确保节后复工开工检查全覆盖,未检查或检查达不到复工开工安全生产条件的,坚决不予复工开工。

(十六)组织开展重大节假日和季节性安全生产检查。集中抓好“五一”、“十一”、元旦、春节和“两会”期间安全生产检查,确保良好安全生产形势;适时组织大风天气、高温汛期、冬季防火等各类专项检查活动,不断提高安全监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十七)积极探索和改进监管方式。积极推进工程实体监督检查与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监督检查相结合,进一步完善“网格化”、“层级化”和“差别化”的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实行定人员、定区域、定责任、定指标管理,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遗漏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十八)强化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搭建部门、企业和项目联动信息平台,及时预警信息,有效预防极端天气对安全生产的不利影响;实行重大危险源警示和报告制度,提高安全预警水平。

工作质量管理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主线,推动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进一步促进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促进各级政府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促进部门、行业组织加强支持、指导和服务的力度,促进全社会增强质量意识。

二、活动主题

质量提升,促进发展,惠及民生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1、开展质量安全进企业活动。选取重点企业进行宣传,重点宣传生产许可、质量安全等相关知识,提高经营者质量安全意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组织重点用能企业宣传计量检测和能源平衡测试相关知识。请有关专家进行知识辅导,讲解节能法中与质量技术监督职能有关的内容。

(二)开展以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为重点的专项检查。

对全区获证企业进行全面巡查。对生产必备条件,从原料进厂到产品出厂的每个环节及添加剂使用等进行全方位检查,确保产品质量。

开展高风险食品、传统特色食品企业专项整治,优化食品生产整体环境。开展对小作坊的专项执法检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

开展特种设备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对土锅炉、危险化学品、气瓶、游乐设施进行专项整治。

认真推进全区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配合能源监测站开展计量检测和能源平衡测试相关工作。

开展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抽查和过度包装商品的监督检查。

(6)选择空调机、电冰箱、洗衣机等产品,开展能效标识专项监督检查。

四、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

成立质量月活动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副局长、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安排质量月期间的执法检查和有关宣传工作。质量月活动办公室设在质量科(食品科),负责信息报送,总结材料汇总及上报工作。

2、高度重视。

各部门要把质量月活动作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展示质监工作职能的平台,认真做好活动的具体组织工作,周密实施。使质量月活动成为影响大、内容实、效果好的品牌活动。

3、加强协调,形成合力。

各项活动按照局内职责分工进行,部门与部门之间,要加强协调,密切配合,避免单打一。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团结一致,形成合力。

4、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积极争取新闻媒体的支持配合,注重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引导社会关注质量。各部门在活动进行当中和完成以后,要及时向宣教科和有关部门报送信息。

工作质量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一个重要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必须把质量管理作为施工阶段的重中之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既指实体质量,即工程符合业主需要所具备的使用功能,如基础的坚固,主体结构的安全以及通风采光的合理等,也指形成实体质量的工作质量,即指参与工程的建设者参建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应立足于工程的质量管理。随着生产日益复杂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要进行适应性创新。

一、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滑坡的原因分析

建筑各方主体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安全意识不强,责任不落实,管理薄弱,甚至违法违规的现象。

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确保措施

1.要重视质量意识,提高施工人员整体素质,加强施工质量的予控教育和素质教育

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集法律、技术、经济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因此,良好的管理队伍素质,是搞好工程质量管理的基础。

人员的素质涵盖参与施工活动的人群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目标的成败,是工程质量高低、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控制工程质量首先要从严格人员准入和提高人员素质抓起。目前在一部分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技术力量薄弱,技术人员对钢筋或混凝土工程的一些基本常识还不清楚,就仓促上岗,因此在施工中常常发现钢筋的正负筋搁反、搭接长度不一、对抗剪钢筋如何制作、水灰比如何控制,施工缝如何留置等掌握不住,有的技术人员对施工验收规范,检测标准很不了解,因此,予控教育便显得十分重要,必须将素质教育落实到人,明确责任。

三、施工单位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质保体系

质保体系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施工期间能否真正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施工单位一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质保体系,才能真正保证质量控制的实施,要建立一个质保体系,最重要的是使其有效运行。其次,建立和运行质量保证体系。再者,从工程调研和任务承接、施工准备、材料采购、施工生产、试验与检验、建筑产品功能试验、施工交验、回访用户与保修这8个环节完善和改进质量体系结构,并使之有效控制运行,旨在严密控制建筑产品质量。人人提高质量意识,才能确保质量的提高。

四、加强房屋建筑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做好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做到“三控制”

为了加强项目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明确各个施工阶段质量控制重点,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过程中确立事前质量控制、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三个阶段。事前质量控制,是指在正式施工前,以整个项目施工现场为对象而进行的各项施工准备。事中质量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事后质量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准备竣工验收资料,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对已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五、建设好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现场管理制度包括质量责任制度、技术复核制度、现场会议制度、施工过程控制制度、现场质量检验制度、质量统计报表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等。

1.质量责任制度。人是工程施工的操作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人既是控制的动力又是控制的对象;人是质量的创造者,也是不合格产品和工程质量事故的制造者。因此,在整个现场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以人为中心,建立质量责任制,明确从事各项质量管理活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并对工程项目所需的资源和人员资格做出规定。

2.技术复核制度。包括建立严格的技术管理体系和做好施工过程技术控制。

3.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设计失误,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不合格,施工工艺、施工方法错误,施工组织、指挥不当等责任过失的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或造成工程倒塌、报废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都是工程质量事故。

六、房屋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主体

1.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建设单位应根据有关的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根据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确定合理标段、合理工期、合理造价,通过项目招投标选择具有相应资格的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

2.设计单位质量管理。设计单位必须按资质等级及尊龙凯时最新的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设计任务,建立健全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加强设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完整的设计文件的编制、复核、审查、会签和批准制度。

3.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接受质量监督机构对其资质和质量保证体系的监督检查,依据有关的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规定,对其施工的工程质量负责。

4.监理单位质量管理。监理单位应根据承担的监理任务和监理合同的要求,向工程施工现场派驻相应的监理机构、人员和设备,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进行工程质量检测,参加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和工程验收。同时还必须对进场的材料和设备进行把关验收,对检验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不得进场使用。

5.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督。要建立集体监督机制,保证执法监督的公正性和准确性,深化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改革,提高工程质量监督力度。建立预见性、服务性的质量监督模式,做到服务与执法的有机结合。

6.社会监督。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要完全靠社会监督来推进工程质量诚信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的不良记录管理,建立工程质量诚信体系,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

工作质量管理范文篇5

今年五月上旬省南协召开了三届八次常务理事会,会议传达了中国质协第七届理事会暨会员代表大会精神,通报了第七届中质协领导班子和中国质协章程修改及更名情况。会议全面总结了省质协年工作,确定了年工作要点。因机构改革,由原常务理事单位推荐提名,对常务理事作了部分调整,并对副理事长的调整在会上作了说明,获得会议的一致通过。

二、开展优质服务月活动

省质协用户委员会根据全国用户委员会的统一部署,在全省组织开展了“优质服务月”活动。全省各市地、各行业的广大工商企业紧紧围绕“用户满意——新世纪的质量呼唤”的主题,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企业的特点,以及广大用户消费者关注的市场热点,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咨询、维修服务活动。省质协参与了由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省消协、省纺织局、省药品监督管理等单位共同组织的安徽省纪念大型现场纪念活动,并在有关报纸刊登了省质协的投诉举报电话。

三、做好优秀小组推荐工作

省经贸委、省质协、省总工会、团省委、省科协今年继续组织了年度安徽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质量信得过班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和优秀推进者的推荐、表彰工作。今年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主题是:原创:小组——创新、发展、开发人的潜能。全省广大企业通过层层召开成果会和经验交流会进行选拔,月底完成了申报工作。全省申报数达余个小组成果。目前正在组织部级小组诊断师进行评审。

四、组织省质量管理奖的申报及评审工作

工作质量管理范文篇6

今年五月上旬省南协召开了三届八次常务理事会,会议传达了中国质协第七届理事会

暨会员代表大会精神,通报了第七届中质协领导班子和中国质协章程修改及更名情况。会

议全面总结了省质协年工作,确定了年工作要点。因机构改革,由原常务理事

单位推荐提名,对常务理事作了部分调整,并对副理事长的调整在会上作了说明,获得会

议的一致通过。

二、开展优质服务月活动

省质协用户委员会根据全国用户委员会的统一部署,在全省组织开展了“优质服务月

活动。全省各市地、各行业的广大工商企业紧紧围绕“用户满意——新世纪的质量呼唤

的主题,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企业的特点,以及广大用户消费者关注的市场热点,有

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咨询、维修服务活动。省质协参与了由工商局、

质量技术监督局、省消协、省纺织局、省药品监督管理等单位共同组织的安徽省纪念

大型现场纪念活动,并在有关报纸刊登了省质协的投诉举报电话。

三、做好优秀小组推荐工作

省经贸委、省质协、省总工会、团省委、省科协今年继续组织了年度安徽省优秀

质量管理小组、质量信得过班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和优秀推进者的推荐、表彰

工作。今年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的主题是:小组——创新、发展、开发人的潜能。全省

广大企业通过层层召开成果会和经验交流会进行选拔,月底完成了申报工作。全省

申报数达余个小组成果。目前正在组织部级小组诊断师进行评审。

四、组织省质量管理奖的申报及评审工作

为引导和激励企业采用先进、科学的质量管理模式,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提高企业综合竞

争力,今年继续开展省质量管理奖的申报及评审工作。到月底,各市经贸委、各行业从

余个自愿申报的企业中严格把关,按标准要求,经过市、行业共同推荐申报的企业有

家(含复评),涉及到个行业个市。原创:目前正在组织评审员进行资料审查,并在全国范

围内开展用户评价。

(五)开展“一满意活动推荐工作。根据全国用户委员会的要求,省质协用户委员

会严格按照推荐条件,通过开展用户评价,向全国用户委员会推荐了安徽全柴动力、合肥

江淮汽车、安徽合肥锚具厂、安徽天大集团生产的产品为“全国用户满意产品、中铁四局

工作质量管理范文篇7

努力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水平

近几年来,我市始终把加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作为医疗机构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扎实有效地组织开展了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等活动,形成了每年一个主题,多种形式培训,强化制度建设,依法监督管理的工作路子,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我市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对医疗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医院管理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各医疗机构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不断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越来越高。同时,卫生改革不到位、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双重矛盾逐步凸现,医患矛盾愈演愈烈,医疗纠纷事件时有发生,给医患双方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损失,严重干扰了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损坏了卫生系统的整体形象,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为了切实解决这些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工作的满意度,我市从2000年起,把医疗质量管理摆在了重要议事日程,贯穿于卫生工作的全过程,坚持每年组织开展医疗质量管理活动。为加强对活动的领导,我局专门成立了医疗质量管理活动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市医疗质量管理活动的督导,定期检查、考核和调度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要求各医疗机构建立健全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明确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职能科室分工明确,精心组织,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活动开展情况的督导检查,确保了活动顺利实施。

二、明确主题,确保医疗质量管理活动内容丰富

2000年以来,我市以党和国家的方针、路线、政策为指针,以整顿医疗秩序、保证医疗安全、强化内涵建设、杜绝医疗差错事故为目的;以加强思想教育、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法制意识为重点;以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严格诊疗护理常规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为主要措施,每年明确主题开展医疗质量管理活动,引导、带领各医疗机构抓质量、抓管理、抓发展,使医疗质量管理逐步推向深入,努力塑造卫生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医疗服务和质量安全要求。

2000年,组织开展了以“全面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切实加强医院管理;从思想政治工作入手,强化法制教育,搞好医德医风建设;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全面提高医疗服务技术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医疗质量安全年”活动。

2001年,组织开展了以“医疗质量控制、评价、监督、管理、奖励、责任追究”为主要内容的“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

2002年,组织开展了以“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职责常规、规程规范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医疗质量教育年”活动。

2003年,组织开展了以“延伸医疗质量教育年”为主要内容的“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

2004年,组织开展了以“环节质量控制、服务模式转换和合理用药”为主要内容的“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

2005年,组织开展了以“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技术规范学习,急诊急救技术比武,完善和执行制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

2006年,组织开展了以“提升医疗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十项适宜技术推广,镇街卫生院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

2007年,准备开展以“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职责落实,实施十、百、千培训工程,镇街卫生院规范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医院管理年、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通过以上活动,使我市的医疗质量管理达到了思路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效果明显的目的。

三、强化培训,努力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和水平

医务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地培训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和水平才能得到更新和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才能不断增强。为此,在每年组织的医疗质量管理活动中,我们始终把医务人员的培训放在重要位置,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开展业务技术人员培训,努力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和水平。具体做法是:

一是组织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职责规程、常规规范的学习。我们编印《医疗质量管理相关法律文件汇编》、《医院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要求各医疗机构所有人员人手一册,通过聘请专家讲座、单位集中学习、医务人员自学、专题讲座、典型案例分析讨论等形式,使各医疗机构所有人员了解掌握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职责规程、常规规范,强化其法律意识,增强依法执业的自觉性。

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几年来,我们组织了院长培训、业务骨干培训、病例书写培训、“三基”“三严”培训、护理培训、药品培训、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医疗纠纷防范等培训活动,使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明显提高。

三是实施科技兴医战略。牢固树立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卫生事业的思想,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学科带头人选拔和培养、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措并举,着力抓好人才培养、科研和特色专科(项目)建设,提高卫生技术队伍的整体水平。

四是规范医疗文书,加强病历质量控制。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山东省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诊疗护理常规与操作规程》,规范医务人员的病历书写,提高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从2001年起,每年坚持实行了病历质量逐级控制和评审。在各医疗机构院科两级病历质量评审的基础上,我局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出院病历,抽调专家集中评审,结果全市通报,按规定处理,并与医务人员的工资福利挂钩,有效地促进了病历质量提高。

五是组织理论考试和技术比武。近三年来,我们以培养提高镇街卫生院医护人员急救技术、程序、常用方法和治疗方案的应用为重点,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每年遴选适宜技术向镇街卫生院医护人员推广。方法是:局里组织专家,采取理论讲座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组织镇街卫生院医护人员培训、应用;年底,对所有参加培训的医护人员的掌握应用情况进行理论考试,在此基础上,选3-5常用技术组织竞赛比武。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六是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讲座。对省、市两级组织的各种有关医疗质量管理和业务技术培训讲座,积极组织各单位参加学习,使医务人员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新观点。

四、依法监管,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管理和服务水平

为了确保各项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得到落实,我们一直坚持“依法监督为主、行政管理为附、管理和处罚并举”的医疗质量管理监督机制。首先,坚持依法监管。变事后的被动说教检查为事前的主动依法监督,把医疗质量的综合监督检查与专项重点工作监督检查紧密结合,通过日常工作中依法下达监督文书,严格对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监督管理;其次,注重各项制度、措施落实。从制度、职责完善到执行,加强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安全隐患;第三,健全组织,明确责任。要求各医疗机构建立健全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组织,达到人员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工作协调,制定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并组织实施。院长为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领导组织职能科室,定期对医疗质量进行指导检查、监督考核;第四,形成制度落实监控体系。局和各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制定医疗质量考核标准,采取专家组质量考评、科主任座谈会、医疗质量警示谈话、医疗质量院长大查房、查房参观学习等形式,广泛开展医疗质量检查和监督工作。

五、工作成效和体会

通过以上措施的积极开展和有效实施,使我市各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依法执业意识明显增强,医疗服务质量得到很大改善,医疗纠纷的发生逐年减少,特别是事故性医疗纠纷一直很少,医患关系明显好转,连续三年保持了滕州市民主评议行风前三名的好成绩,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多年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我们深深体会到:

(一)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只有树立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生命线这一理念,坚持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安全、满意的医疗服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得到持续增长。

(二)技术创新是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不竭动力。技术创新、特色诊疗、科教兴院是医院经营管理的三大战略。只有坚持院有优势、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发展思路,医院才能在竞争中形成和保持学科学术地位和技术水平在同行中的优势,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才有可能在市场中立足和发展。

(三)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是促进医院发展的根本理念。在深化改革中,转变观念,改善服务环境和服务态度,改进工作作风,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有助于医疗服务水平上新台阶、上水平。

工作质量管理范文篇8

一、指导思想

以省、市兽药管理会议精神为指针,围绕兽药市场突出问题,深入开展兽药gsp达标认证工作,强化兽药管理,进一步完善兽药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严格准入管理,强化日常监管,规范兽药市场秩序,提升兽药质量水平,促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人身健康。

二、工作目标

1、全面提升兽药经营质量管理和水平,加大违法案例查办工作,力终使gsp认证工作顺利实施,符合总体要求。杜绝假、冒、伪、劣兽药在我市流通使用,使兽药市场秩序得到根本好转,确保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三、工作任务

1、按照市畜牧局4月28号兽药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为推动兽药gsp达标认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各乡镇畜牧兽医管理站根据其各乡镇的兽药经营情况,原则上将2008年以来,没有违规违法记录的兽药经营企业报市监察所兽药饲料管理科,以备达标认证验收。到2010年底使各乡镇的兽药经营企业基本上超过50%达到兽药gsp认证标准,为全面推进兽药gsp管理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2、加大对通过兽药gsp的后续监管工作。督促企业严格按gsp标准进行经营。依法查处违法销售假、冒、伪、劣兽药的经营企业。一旦发现严厉打击,根据其情节轻重依法严办。

四、总结要求

1、加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市局成立以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及兽医站长任成员的兽药gsp工作认证领导小组,按照省、市畜牧局兽药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实施好本辖区的兽药gsp认证工作,各乡镇根据本乡镇的工作实际,也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维护好兽药gsp认证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制,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2、加大依法查处力度。各乡镇畜牧兽医管理站要加大对假冒伪劣兽药经营企业的查办,严密监视兽药市场的新动向,随时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对重大案件市局监察所积极配合,同时依法打击、依法严办、依法处置,提高依法行政效能。

3、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各乡镇畜牧兽医管理站要重视信息的报送工作,按照统一要求,按时上报各类报表并根据其情况的不同及时上报市局监察所及兽药饲料管理科,确保信息的准确有效。

五、具体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1、宣传发动(5月5日-5月30日)

2010年是贯彻落实省、市畜牧局关于兽药管理工作的关键年,是执行推动兽药gsp工作认证的具体实施年,力争到2011年使全市兽药经营企业全市达到兽药gsp认证标准。我们市畜牧兽医管理局通过电视台、新闻媒体进行宣传发动,各乡镇畜牧兽医管理站也通过相应的宣传方式对兽药gsp认证工作进行宣传发动。通过各种形式,使各兽药经营企业对兽药gsp认证工作有了一个充分的认识,推动了兽药gsp认证工作切实有效。

2、组织培训(6月1日-6月30日)

市畜牧兽医管理局监察所全体工作人员根据省、市、市畜牧局兽药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对符合条件的兽药经营企业进行组织培训,使他们提高了对兽药gsp认证工作的认识。

3、全面准备(7月1日-8月30日)

各兽药经营按照gsp认证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行全面准备,结合我市的工作实际市畜牧兽医管理局根据具体规定传达兽药gsp标准。

⑴兽药经营企业直接从事兽药采购、保管、销售、技术服务等活动的人员,必须具有不少于1名的兽医、兽药等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技术员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

⑵兽药经营企业主管质量负责人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必须具有兽药、兽医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或者兽药、兽医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兽药质量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兽药、兽医等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兽药、兽医等相关专业技术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⑶主管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兽药质量管理人员必须熟知与兽药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和兽药质量信息,具有对兽药经营质量管理中的质量问题能够独立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理的能力。

⑷经营面积40㎡,仓库40㎡,配备电脑一台。

⑸仓库面积和相关设施、设备必须满足待验药品区、合格药品区、不合格药品区、退货药品区、备用工作区等不同区域划分和不同兽药品种分区、分类保管、储存的要求,并保证具有足够的运作空间,最大限度地减少差错和交叉污染。各类区域、各类品种是否设置明显标志。

⑹兽药营业场所和仓库的地面、墙壁、顶棚等内表面必须平整、光洁,门窗结构严密,易清洁。

⑺设立兽药检验室的兽药经营企业,检验室房屋建筑、配备设施必须符合检验室建设条件要求。检验室环境、面积、布局、功能划分和配置的检验仪器、设备必须满足实施检验的兽药品种、项目的检验条件要求。

⑻必须在兽药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建立各类真实、准确、完整的记录,载明足够的信息,经手人或者责任人签字,确保兽药产品和相关人员的可追溯性。

⑼采购的兽药,其包装、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符合国家兽药管理有关规定和储运要求。

⑽营业场所内陈列拆零兽药或者分装的中药饮片,必须集中专柜陈列,并保留原包装标签、说明书。

⑾销售记录必须载明兽药的商品名称、通用名称、批准文号、批号、有效期、剂型、规格、生产厂商、购货单位、销售数量、销售日期、经手人或者负责人等事项。

⑿销售兽药必须开具合法票据,做到票、帐、货、记录相符,销售票据按照规定保存。

⒀从事动物疫病治疗技术咨询服务的技术人员必须符合和遵守有关法律管理规定。

4、初验达标(9月1日-9月20日)

我局组织专业人员对准备过gsp的企业,按照gsp标准和要求进行初步审核验收。

5、总结上报(9月20日-9月30日)

各兽药经营企业根据各自的具体工作实际,提供相应的文字材料、书面申请、具体工作实施步骤,按照市局兽药gsp认证工作的统一要求标准,按时上报有关材料,不得延误,否则视为放弃。

工作质量管理范文篇9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思考

污染源督促性监测、环境品质例行监测、检验监测和企业环评等首要任务皆包含在环境监测内,品质管理工作波及环境检测所有历程,为环境检测工作的首要构成部分。环境监测进展的基本需求是升高工作成效与程度,在限制时期内达到监测工作的根本上还能够确保工作品质优良,全球社会皆在留意环境的进展变动,法律法规也持续完善,期盼可以解决好经济进展与环境两者的联系。由此强化环境检验检测观念,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

1强化环境质量检测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环境监测工作连续出现品质上的一些问题,环境监测品质问题一方面可以作用国家公信力,另一方面也能为政府携来不确定消息,造成不一定正确的策略方法的呈现,对开展保护环境工作的影响极大,作为中国科学技术的进展与改善。要监测品质管理工作获取品质保证,首要应该施行整体、系统性地调整,运用计量技术向导与限制监测工作,从每个方面提升品质监测的社会大众的信任度。社会急速发展,技术日新月异、今非昔比,全社会需求提高环境品质监测,监测项目与范畴都在逐渐变大,从而也就需要增加许多设备、拓充人员,接憧而至地就有了了管制破绽与错误,如何把巨大的工作队伍充分适当运用,最大限制地表现技术设施的用途,使企业得到高效高速发展,成为目前务必解决的问题。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轻视监测基础性的工作。缺少高技术人才和古老的基础设施,落后的监测方法,都是制约监测管理工作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设施与多数技术滞后且数量不足,直接影响监测工作的施行,很大程度制约着监测品质程度的提升。工作员工专业底子单薄,缺少自立细析处理问题的水平,此外管理员工也有着缺点,管理力度不够,整体品质管理思想缺乏,没有积极管理的自发性与主动性,限制策略方式单薄,不足以实现质量监测工作的需求。

(2)监测能力较大的地区差距。由于历史缘故和每个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别,造成监测力度在每个区域间不均匀布局,差别巨大,县级监测站设施老旧,人员编排不足并且整体素质较差,又因为财政能力较低,缺乏经费,让其和市级监测站差别极大,故而降低了总体监测力度。

(3)不合理的监测质量管理制度。监测站内部大多数制度虚有其表但施行起来很困难,员工对于本职工作缺乏信心,缺少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市场竞争力不大,个别监测站甚至没有成体的管制制度,总体运作杂乱。

(4)质量体系文书与实际操作不符。个别监测站品质系统文书文件几乎80%抄袭,对现实工作一点导向影响都没有,虽然品质管制体系文件施行相比有难度,但是在它的导向下,能够有成效地提升工作效率,且对平常环境起不到应有的监管作用,应该依据实际情况,严格制定品质管理系统文件,充分展现该文件的应有功能。

(5)忽视现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场监测(如布局采样、交通、衔接分析等)缺乏质控策略,重点几乎放在实验室内层,缺乏系统管制品质管理。实际上,必须严厉把握好每个环节的品质关,才能减低现场监测对数据精确性的作用。

3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1)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水平。严厉施行国家技术标准,借鉴国外优秀技术程度与国际标准,尽力提升本职工作品质,降低浪费,限制资本,把少之又少的费用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制定长远筹划,确认任何人员的担当与义务,达到品质管理目的与标准。最大限度地提升品质,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发挥职业才智,强化专业技术与技能。

(2)确立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监测规划、监测设施、监测员工等数据取得与细析的所有进程构成了科学完全的系统,因为监测技术持续进展,监测品质系统文件也在持续调整,更是拥有导向涵义。购入评审仪器与服务品质,确保购入设备的精确性与长久性,其中设备首要包含环境条件创设生产建造安装仪器、实验室所需仪器。通过审查及格后把相关资料入档作为储备,为后续品质监管供应保存资料。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需要,为推进管理系统的规范运行、达到预期目的,为确保委托性监测的品质,应当融入合同评估程序,精确利益双方担当,管理系统应当定期内审,对和制定的工作方法与程序不相符实时改正与调整,合理调动不适合的管制程序,确认每个部门担当意识,订制适合的工作制度,建立监测检测制度,固定评估工作人员,逐渐完善每个环节管制制度。

(3)完善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为了强化环境污染源检测力度,我国早已建成四级环境检测站,并伴随网络技术一起发展,这样使得社会每个方面的进展都和环境监测网络技术脉脉相通,完善管理体系结构,建立环境监测网络技术检测,把各个监测站衔接一起,真实地表现监测站的运作功能,形成共享消息,组成系统性、全国性、整体方位的检测网络,达到一直管理,整体分配,高效运作。

(4)提高监测数据的公信度。加大实验室的资金投入提高监测数据的可信度。我们知道,实验室所取得数据的精确度和实验设施的品质息息相关,环境监测分析首要依赖数据等的分析,增加融入实验室资产,实时革新设备,合理管理仪器,维持整洁环境,适当把实验室布局,这都能提升数据的精确性。务必固定检测与校准计量仪器,让专职人员管制与保护,记载好所做工作,做好资料的存档。

(5)加大培训,提高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人员综合素质是决定监测站总体水平的重要因素,工作站首要依据现实工作特征,人尽其才地分配工作,充分发挥人力、财力的所有用途,对新出员工施行岗前训练,重点提升政治意识素质,突出职业道德程度培训,提升专业技术水准,做到持证上岗。定制年度监测员工训练筹划,固定培养在职员工,让监测员工整体把握监测业务知识,熟知任何准则、方式、技术规范才可以更好地达到品质管理工作。总之,环境监测品质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关键环节,唯有增强环境监测品质管理,才可以得到最真切、高效的数据,才可以为政府决定供应最有证据性的根据,才可以确保环境维护工作展开的最好成效。面临严厉的环境保护形式,应当采用任何方位的策略,施行质量限制,真切彻底落实科学发展观,持续拓宽创新,力保监测数据可以信任,让环境监测变得科学化,更好地为环境管制供应品质服务。

作者:邢建峰 单位:忻州环境监测站

参考文献:

[1]郭力德.环境监测质量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03).

[2]秦洪军.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科学中国人.2016(12).

[3]王向明,梁福生.夏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划的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2,22(3):1-4.

工作质量管理范文篇10

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证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一)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提高医疗质量是管理医院根本目的。医疗质量是医院的生命线,医疗水平的高低、医疗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2004年,我院在“医疗质量服务年”活动的基础上,把减少医疗质量缺陷,及时排查、消除医疗安全隐患,减少医疗事故争议,杜绝医疗事故当作重中之重的工作。我院严把医疗质量关,各科室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诊疗行为,坚持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制、疑难病人会诊、重危病人及术前术后讨论制度。增强责任意识,注重医疗活动中的动态分析,做好各种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针对当前患者对医疗知情权要求的提高,完善各项告知制度。加强质控管理,住院病历书写实施了《**市中医病历书写实施细则》和评分标准,通过近一年的运行,我院住院病历的书写在全市中医系统住院病历质控检查中,总分为全市第二位,前十名优胜病历中我院占三位,前二名均为我院医务人员。

(二)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以提高医疗质量的基础。服务流程是医疗机构的运行结构和方式,在不增加病房、卫技人员的基础上,优化的医疗服务流程决定了医疗机构的效率和竞争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医院的长期生存能力,使医院的可用资源通过平衡流程中的各组成部分来减少重复和浪费,使医院现有硬件和软件达到较高的利用率和较好的利用水平,尽可能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尽可能满足病员的需求,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在优化医疗流程,方便病人就医上下功夫,求实效,增强服务意识,优化发展环境,努力为病人提供温馨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推出各项便民措施,如收费挂号窗口联网,减少挂号排长队,部分专家设立专门挂号窗口,推出电话预约挂号等措施。医技科室出报告单推出限时承诺。护理部门在开展星级护士评选活动中涌现了一批先进护士,全年评出星级护士56名,护患构筑连心桥,推出便民措施,想方设法为病人解决实际问题,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96%。

(三)实施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是加强医疗质量的基础。如何提高管理者自身素质和加强全院医务人员的素质教育是质量管理的基础。提高医疗质量不是单靠几位管理者或部分医务人员的努力可以实现的,而是需要医院全体职工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观;需要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同情心;需要树立牢固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意识;在院内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和“安全就是最大的节约,事故就是最大的浪费”活动,激发职工比学习、讲奉献的敬业精神,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医疗行为是核心。近年来,我院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结合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制定了岗位职责、医德医风、人事管理、会议、学习、考勤、安全保卫、后勤管理、财务财产管理、统计报表管理、医疗文书档案管理,奖、惩等共五部分241条管理制度;制定了行政管理、医疗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管理、药品管理、院内感染控制管理、财务管理以及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医风管理等26项质量控制考核细则;制定职能科室、业务科室综合目标责任书,做到一级管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格局。明确责任,保证职能,做到责、权明确,利益适度,从而管理上做到了有章可循,有章必依,逐步完善管理上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建立符合医院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医院成立了以院长、副院长、医务科和各临床科室为成员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全院质量管理工作。全院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科室天天抓;临床科室时时抓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的格局。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坚持平时检查与月、季、年质控相结合,严把环节质量关,确保终末质量关。“抓三基”、“促三严”、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医务科经常组织院内职工学习卫生法律、法规、制度、操作规程及操作常规,并记入个人业务档案。近年来通过开展以医疗业务管理,努力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为目标的全方位质量管理工作,使医院的各项工作达到了综合目标责任制预期目的,医疗质量逐步提高,安全隐患逐渐减少,无医疗事故发生,医疗纠纷也相对较少,提高了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今年顺利通过浙江省三级乙等中医院复评工作。

二、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是医院的最根本目标

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让老百姓用较少的钱享受较为优良的医疗服务是医疗体制改革的最根本目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经济效益也是每一位院长、患者、社会人、医护人员等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它是社会性质和服务宗旨的直接反映。作为医院的管理者要从加强科学管理素质,降低管理成本着手,从提高服务质量和业务质量上下功夫,突出以“技”取胜而非以“费”取胜。

(一)今年我院严格执行药品、大型医疗器械设备采购招标政策和药品“顺加作价”政策,实行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降低总的医疗费用,降低药品收入在医院总收入中的比重。执行药价“顺加作价”政策以后,我院减少药品收入500多万元,实实在在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要实现“降低病人费用”这一目标,首要的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和改善医德医风问题,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收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倾向的思想。“以病人为中心”,以广大患者利益为前提,切实把医护工作作为一个崇高的职业,处理好医院、个人与患者之间的利益问题;切实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以低廉的价格提供优质的服务,切实在医疗工作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二)扩大门诊业务量,提高工作效率。去年我院门诊量达到53.81万人次,与去年同比增加12.18%。通常来说,同一种病且病情差不多的情况下,门诊治疗往往比住院治疗的费用要低得多。为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我院在原有门诊所开设科室的基础上,去年又新开设了中风面瘫专科门诊、针灸减肥门诊、失眠门诊和心理咨询门诊。

随着人民群众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去年我院膏方门诊在前年的基础上,继续受到广大市民的好评。我院请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为百姓度身定做,开出不同需求的进补膏方,不仅有市区居民还吸引了不少周边地区的居民,去年共完成中药膏方1280料。充分发挥了中医中药在医疗、康复、保健和慢性病方面的医疗特色和优势,吸引了更多的就医病人,也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医疗服务,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核心。对于医院的发展,必须有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医院在提高综合服务功能基础上,狠抓重点专科建设。中西医结合妇科、中医儿科被列入市中医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眼底病专科、蛇伤专科、腰突症专科、哮喘专科被列入市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男性科和肿瘤科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肿瘤科被确定为**省中医重点扶持学科。妇科保胎病房、眼底病专科也以其治疗手法多样、疗效确切、服务到位而吸引了广大患者。妇科门诊病人同比增加29.90%,出院病人同比增加5.41%,实际病床使用率同比增加15.40%;肿瘤科门诊病人同比增加26.70%,出院病人同比增加22.4%,实际病床使用率同比增加18.69%,医院通过重点专科的建设,业务量有了显著上升。

(三)综合实力不断提高。我院在不断加强和完善中医药医疗服务的基础上,也十分重视发展西医技术,走一条“中医特色显著,西医功能全面”的新路子,去年我院骨伤科、妇科、外科等科室开展各类四类手术的数量明显增多,还积极引进并开展了许多微创手术,如骨伤科引进关节镜技术;普外科、妇科施行腹腔镜手术;消化内科成功施行胃镜下大块粘膜切除术;肿瘤科利用dsa施行肿瘤病人介入治疗等等,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综合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