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经济管理论文十篇-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3-03-28 08:20:04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篇1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设计

1 小城镇规划存在的问题

1.1 没有形成成熟的小城镇规划理论体系

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尚末摆脱自然演进的模式,没有形成成熟的规划理论体系。在小城镇规划和建设管理近30年的规划建设实践中,小城镇规划技术理论发展远远落后于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速度,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小城镇规划理论与技术管理体系。在小城镇规划实践中,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小城镇规划及村庄规划所含的各种内容、技术标准都在小城镇建设所必须的规划设计中运用,但往往内容及技术标准相互不衔接,不协调,造成工作的被动。小城镇规划理论急需创新。

1.2 缺乏资金,规划技术力量不足,管理不规范,

由于小城镇大多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地处西部地区的小城镇,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相对东部及沿海地区落后,突出表现在财政困难,是吃饭财政,基本上就是保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和政府基本运行,加上按照现行“乡(镇)财县管”的财政体制,很多小城镇没有财力将规划编制、实施及监督的经费纳入本级财政。据统计,全国60%的小城镇没有规划管理机构,缺乏专业技术人才,造成规划管理混乱,管理缺位,不按规划,无证违法及无序建设的状况非常严重。规划管理要实施“一书三证”的管理办法和管理程序,小城镇的行政领导往往没有按照上述规划和程序进行规划的实施及管理,误认为只要按照总体规划平面图和文字说明或凭经验及长官意志,去确定建设项目的选址定点即可,且往往无原则的迁就法律意识淡薄的建设业主。造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行政长官对《城乡规划法》及城镇规划建设工作不熟悉,对专业了解甚少,对建设业主放任的结果;另一方面是规划编制单位缺乏职业精神,为了利益,迁就现状、迁就长官意志和业主不合理要求。

1.3 规划体系不完善,规划可操作性差。

很多小城镇只编制了总体规划,没有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各项专项规划等,还有,小城镇规划的一个规划期限大多为15~20年,,很多小城镇总体规划已经到期却没有修改等,这些造成规划体系不完善。以及很多编制规划的单位没有认真研究当地实际情况,规划内容达不到规定深度,从而导致可操作性差,且单凭批准的总体规划用于指导小城镇建设,其现实引导控制作用大打折扣,规划难以落地。

1.4,没有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很多小城镇,表面上是科学编制规划,而实际上对小城镇的土地经济因素、城镇空间、城镇景观、综合效益分析等大多缺项且缺乏论证说明,更没有仔细研究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没有保护历史文化资源,造成小城镇建设千城一面,没有凸显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

1. 5 没有统筹协调发展

由于城镇体系规划缺位,加之规划意识不足,没有进行小城镇的职能性质定位,没有对其产业发展进行引导和区域协调,一些小城镇产业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分散无序的投资方式既形不成规模,又造成同类产业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经济效益低下,造成比较大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 小城镇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1 宏观指导的原则

区域协同、城乡协调发展原则: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整体战略指导下,谋求产业发展、人口分布、居民点建设、基础设施布点、生态环境改善的城乡有机结合,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达到城市与乡村共生共荣、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因地制宜原则:小城镇地区差异大,发展条件不同,要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强化地域特色,采用适宜技术,走特色发展之路。

人本主义原则:充分利用现代文明成果,强调人文关怀,因地制宜建立适合人类生存与发展和谐的人居环境,构筑具有一定乡土特色和地狱特色的小城镇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综合、长期、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市场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原则: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资源合理配置,充分提高提到利用效率。对城镇公共设施实行政府的有效调控,保证小城镇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协调发展。

2. 2 规划技术原则

科学合理原则:坚持科学理性。兼顾小城镇的价值合理和技术合理。

完整性原则:全面考虑各项规划影响因素,完善各项规划内容。

灵活性原则:注重适应性,加大规划弹性,留有发展余地。

创新性原则:探索新方法,应用新技术,促进体制创新。

独特性原则:挖掘特色要素,强化地域特色。

集约性原则:节约资源,通高效益,促进集约化发展。

连续性原则;尊重历史,尊重现状,远近结合,滚动发展。

可操作性原则:着眼长远,立足现实;政策到位,措施得力;强化规划的可操作性。

3 当前开展小城镇规划的指导思想

3.1 进行规划理论创新,建立统筹规划的观念。

(1)制定和实施小城镇规划,必须以建立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三农”、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基本目标,坚持城乡统筹的指导思想。

(2)必须具备区域全局观念,制订综合性的规划;编制实施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实施由政府组织、部门协调、专家领衔及公众参入的规划编制体制。要实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乡规划统筹协调,避免三个规划内容打架,实现三规合一。

(3)在改革实践中,把一些做的好的,先进的小城镇规划经验理论进行总结,上升到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的高度,形成一套完整的小城镇规划理论与技术管理体系,用于指导小城镇规划实践。

3.2 保障经费、建立健全规划机构,引进技术人才,规范管理

小城镇要保障规划经费,要建立健全相应规划管理机构。每个小城镇都要设立规划管理站所,至少要引进2―3名规划专业技术人才,将规划的编制、实施、管理等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证充足的规划经费,做的有机构、有技术人员、有经费,改变规划缺机构,缺技术人才,缺资金的穷迫状况,真正使规划落到实处。要严格实施“一书三证”的管理办法和管理程序,,发挥其在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执法,不管是建设业主,是单位或行政领导,只要违反规划规定,就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3.3 完善规划体系,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要按照《城乡规划法》要求,依据规划编制的技术规范、规定和标准,及时编制和修改小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想详细规划及必须的专项规划。认真研究小城镇的土地经济因素、城镇空间、城镇景观、综合效益分析等,科学编制各项规划,要达到规划编制的深度和要求,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3.4 突出文化内涵,塑造地方特色。

历史文化是小城镇所特有的,它是城镇特色中“最内在、最具有恒久力的东西”,是小城镇的灵魂。因此,小城镇规划设汁应结合本土文化,塑造“地方特色”。小城镇文化的涵盖面很广 ,除了历史文化之外,还包括民族文化、经济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地域文化、精神文化等诸多方面。小城镇规划应突出文化原则,塑造小城镇自己的特色。小城镇规划要更深一层地去“做文化”,力求做出地方特色、做出品牌。规划设计人员在对小城镇进行规划设计之前,要全面地调查、掌握小城镇历史、地域、建筑、民族、产业等方面的特色,挖掘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3. 5 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完善城镇体系规划

要把小城镇放到小区域乃至全国甚至全世界等大区域的视野中来审视,来规划。要在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小城镇的职能定位,要编制完善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1)贯彻城乡统筹的规划要求,协调区域范围内的城镇布局和发展。确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城镇化发展途径和城镇体系,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着重研究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

(2)明确区域内各级城镇的功能定位,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对开发建设活动提出鼓励或限制的政策。协调和控制对区域整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

(3)统筹安排和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实现区域基础设施的互利共享和有效利用。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4)通过不同空间职能分类和管制要求,优化空间布局结构,实行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协调城乡发展,促进各类用地的空间集聚。

3.6 强化生态理念,进行生态规划

历史教训告诉我们,那种粗放污染式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小城镇规划建设到了应该进行检讨,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时候了。决不能以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获取暂时的经济利益,必须切实保护好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以利于小城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仅仅是市政建设问题,而是涉及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全面发展过程。保护生态环境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小城镇经济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小城镇规划应按照建设生态小城镇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规划设计,提高小城镇的形象和品位,吸引农村人口就近进入小城镇,加速我国城镇化的进程。

生态城镇是今后小城镇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规划是小城镇趋向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强化生态理念、注重生态规划设计是小城镇规划应该遵循的必不可少的原则。

4 结语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篇2

关键字:城镇化;建设发展;城镇规划

abstract: small towns in rural development occupies a dominant respectable speed up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for the promotion of rural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 to address rur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aste of resources, farmland construction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urban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ut also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in this thesis expand the discussion on how rapidly advancing urbanization.key words: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ow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小城镇在农村发展中占据着主导有地位,发展小城镇对于推动我国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村发展中出现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耕地建设等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推动城镇化,是指扩大城镇规模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积聚,由此引起一系列变化。城镇化的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从经济结构变化看,农村活动逐步向非农业领域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从社会结构变化看,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人口,及城镇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从空间结构变化看,城镇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镇集中,以及积聚后再分散过程,起到城乡纽带桥梁作用。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然趋势,也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呢?一、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办法

1.1转变政府的职能意识

在政府的职能意识上需要有所转变,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行为规范,做到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上能够廉洁和高效,处理事物上能在运转上协调。办理过程中做到公正透明。城镇建设管理机制有一定的创新意识,逐步落实和解决人员、编制和经费等问题,强化基层城镇管理指导力量。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支持、农民主体”的工作机制,把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了使广大的农民利于行使监督的职能,维护城镇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可将规划的成果展示牌立于城镇比较显著的位置。

1.2加强城镇干部意识管理

通过与有关部门的合作,组织城镇干部领导进行全面的再教育培训。主要针对城乡规划的法规学习,和城镇建设如何管理的学习。使存干部在综合素质上得到提高。有计划的进行教育培训,有重点的培训。短期学习和长期学习相结合,技术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从而使城镇的管理人员在技术的业务素质上不断的提高。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到管理比较完善,经验比较丰富的城镇互相交流学习。复制其他城镇的成功案例,结合本城镇的实际情况吸取好的管理经验。

1.3注重宣传工作,把规划政策的宣传工作落实到位

提高城镇人民在城镇规划上的意识,同时加强对村民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上的观念。深入开展城镇规划政策法规宣传工作,宣传规划的法定性和控制性,加大宣传中央、城镇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惠方针、政策,切实增强广大农村群众的规划意识和依法建设意识。及时总结、宣传城镇建设和村庄整治取得的成就经验,通过科学规划村容村貌得到改善的案例,宣传教育和影响群众。宣传城镇建设发展进步对整个经济工作的贡献,使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真正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和支持城镇规划建设工作。

二、快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具体做法

2.1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城镇化的基础是非农产业的发展。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差别很大,在此基础上的城镇规模和城镇功能也很不相同,即便是同一地区,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城镇的规模也会不断发生变化。凭主观愿望或简单地按城市自身经济效益的高低,去要求或追求城镇的发展规模,很容易将城镇化导向脱离发展基础、盲目求大的误区。当前,在相当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县城和建制镇发展,对带动区域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稳定当地经济社会、促进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统一规划和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因果关系综合起来统筹加以解决,这就要求将城市规划和农村规划整合起来,促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加强城乡交通、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建立城乡统一和均衡发展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城市规模与布局,要与当地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地质构造等自然承载力相适应。城市发展要改变重规划、轻管理的状况,强化城市规划实施的监管,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

2.2听取民众意见完善城镇规划编

正所谓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城镇规划中我们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结合考虑城镇大的历史环境,地理所在位置,所处地理的环境,在历史中经济的发展趋势,都可以考虑在规划与设计当中。让新的设计既有新气象又符合当地文化,当地历史氛围。想要新的规划具有可行性,就要让农民的需求得到满足。在制度上做到城镇规划中评审的公开性,建立和健全规划的评审委员会,在评审的过程中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广泛积累各方意见。尊重村民的意愿,结合规划编制工作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尊龙凯时最新地址的解决方案。在城镇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的全过程中都体现出公众参与和群众监督,可保障城镇建设参与各方特别是农民的合法权益,达到农民自愿、社会力量参与和政府引导扶植,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引导性和可操作性,共同推动城镇规划与建设管理。

2.3提高城镇居民文明素质

只有提高了市民的文明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城镇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通过开展文明教育和群众性的创建文明活动,不断丰富城镇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广大城镇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关心小城镇发展、参与城市建设,维护城市秩序,爱护城市环境,形成全社会共同支持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良好氛围。

结束语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引导作用的不断增强,城市和城镇的规模、布局、功能将会根据经济发展的水平不断演化。我们必须坚持结合国情和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引导,走出一条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是未来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跨越发展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楼卫星;加快推进小城镇化进程的思考[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4期

[2]杨劲;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对策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87期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篇3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影响

一、 新型城镇化基本理论

1.新型城镇化定义。新型城市化的定义:新型城镇化内涵比较丰富,全面,不仅是从单一的层面来分析把握,而应从其共性及个性,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准则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这是新的城市化特点的一般意义;此外,新型城镇化实现形式多种多样,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不同形式的情况下,这是新的城镇个性内涵。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是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的,促进企业发展。

2.新型城镇化内容。在对新型城镇化的定义及本质揭示上,提炼出新型城镇化内容如下:

在人口转移的方面上可以分析出未来情况,劳动力迁移与流动人口的规模将扩大。反映在城市化进程的新类型的过程,其核心内容在于农民向市民的一些外部条件,为农民创造的全面发展;农民向市民的关键是农民是否可以有一个稳定的非农就业收入,收入是否能承担城镇生活成本。

(1)经济活动和资源要素集聚的过程的经济集聚新型城镇化。集聚要素,不管是人力资本,还是物质方面的资本,都需要不断地集聚于城市;集聚生产,通过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各个方面的集聚;三是交换集聚,城市为人们交换行为提供市场方面的体系、便利交通及信息方面条件;集聚消费,也就是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和交换集聚的结果。

(2)在当前一个时期行业的变化时期内,城市产业或将绿色的高度专业化,集团化,全球化,变换,两个方向发生变化。因此,提高特色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生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和品牌产业已经成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主要任务。

二、新型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相关影响

1.新型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积极影响。(1)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新型城镇化是工业化的表现形式。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发展,产业效率可以得到很好的发挥,完善区域工业园区的建设,中国企业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是基于市场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可以提升传统产业的相关信息,与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可以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产业化,拓宽新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市场环境。工业化的知识相结合,突出比较优势,产业集群的区域集群的形成,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推动区域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动力。区域经济必须立足于新的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促进消费持续增长,新的城市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投资的新城镇,新的城市化投资实际上是促进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第一产业的转型,第二产业,第三,在设置在该镇的人口,这可能在农村土地,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其次,发展新城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技术,现代文明的进一步深化,职工素质大大提高科学和技术的应用,促进区域中小企业的管理升级,从根本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

2.对区域经济发展消极影响。(1)城镇基础设施功能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协调。城市经济实力薄弱,如县,乡镇工业的发展,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其主要表现是低于城市设施指标的平均水平,城市内部功能发展不前,反映城市人口生活质量较低的文化,通信,投资。工业化的有效的城市发展水平缺乏,城市本身是没有吸引力。高估自我进化能力的城市,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处理能力的不懂管理,没有镇作为真正的企业生存的载体,工业化及城镇化关系失衡。

(2)缺乏龙头企业作先导。农民收入结构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工业发展水平达不到吸引的充分就业水平,是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不足,特别是龙头企业发展。企业规模小,区域的吸引力,提供就业机会不多,只能在一个行业的农民意识到生存的需要,出现虚高城市化率。在该地区的企业不多,使特征。依托龙头企业推进城市化的发展。

三、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1.加强政府的领导。政府要站在区域经济协调有序发展基础上来指导新型城镇化发展,建立合理有效新型城镇化经济体系。积极发展核心城市,完善中等城市功能,推进小城镇发展,增强城镇的集聚、扩散和辐射能力,从而来推进整个经济发展。各类城镇要大力发展城需型产业,加强对城市经济对周边地区产业带动作用。

2.加快制度创新。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问题,模型如:户籍,金融,科技体制不健全。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户籍制度的相应改革,促进合理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改革金融投资体系,改变单方面的国家支持,多方筹集资金,活跃农村财政和货币政策,通过大量金融手段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协调发展,促进区域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实力和竞争力。

3.选择合适的区域支柱产业。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原因可以用“推拉”理论来解释,按照这种理论,农业的发展作为城镇化的基础,为城镇化提供了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农业的发展,农业产品的剩余,可以为城镇发展提供充足的粮食和生产资料;二是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出现农业劳动力的剩余,为城镇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劳动力。这就是所谓农村的“推力”工业的发展,工业的地理集中,工业带动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一方面为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使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成为可能从而能够提高区域产业层次及区域产业的关联度。促进区域产业整合、企业平均规模壮大、消费集中度提高以及区域经济要素方面的有效的流动,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4.提高区域人口素质。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加强与教育和农村青年培训,提高自身素质,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使许多青年成为能够平等和农业生产者的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文明的对话。鼓励农村青年接受高等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一部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芬.《新型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42-43.

[2]赵莹.城市与经济发展[j].财经问题研究,2011,(7):102-103.

[3]崔红好.中国特色城镇化论纲[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1,(3):104-106.

[4]赵文静.《农村城镇化发展问题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9):23-25.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 中心镇改革 经济绩效 城镇化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经济特点,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城乡分割发展,重城轻乡,相对偏倚规模较大城市的发展,市镇的发展相对不足。作为城市体系底层重要节点的中心镇,在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合作中有着天然的亲和力,具有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作用和平衡区域发展的功能(晏群,2003)。国内众多学者(王士兰,2001;刘亭,2010;徐志文等,2013;etc.)都较为具体地阐述了中心镇在促进农村人口有序集聚、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加快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因此,以中心镇为重点,有针对性地抓好市镇的发展,对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无疑是一项绝佳的政策举措。

在现实中,许多省份中心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中心镇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对此浙江省早在2007年就提出了强镇扩权的改革思路,2010年和2014年又对强镇扩权作了进一步落实和部署。这个改革思路的基本特征是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通过放权激发中心镇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以促进中心镇发展的内在机理是什么?具体的经济绩效如何?这是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根据笔者所了解的文献,目前国内尚缺少对此的定量研究,而这正是本文着重要研究的方面,以丰富中心镇改革效应的研究,为进一步推进中心镇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二、一个理论分析

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以促进中心镇发展的思路,从政府行政管理体系的角度看,实际上反映了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是“条条”管理方式的减少,“块块”管理方式的增加。从现代主流经济学的角度看,这可以从所谓的财政联邦主义理论那里找到源头。charles m. tiebout(1956)创造性地提出了公共品由社区提供存在类市场解。从charles m. tiebout的研究中,musgrave(1956)、oats(1969)等学者发现了财政分权的作用,形成了“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weingast、qian等(1995,1996,1997)从软预算约束和组织结构等方面来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现象,丰富和发展了“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形成了所谓的“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财政分权理论强调了财政分权对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率的积极影响,并得到了证实。史宇鹏和周黎安(2007)曾以计划单列为例,分析并证实了地区放权对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

沿着财政分权理论的逻辑,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对中心镇发展的积极影响,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解析。首先,经济社会决策权的下放有利于镇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使发展更具效率,更加符合当地居民的需求。其次,向镇政府下放权力后,可以免去许多决策审批、项目申报等行政手续,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行政效率;镇政府工作人员尤其是主要干部的财源激励加大,在相应的考核制作用下,有更大的积极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最后,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尤其是下放审批权,使得镇政府与上级政府、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变得相对简单和规范,缩小了寻租空间,减少了寻租行为导致的效率损失。

县级政府在中心镇的发展上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心镇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放权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把经济管理权充分地下放给中心镇,有利于促进中心镇进一步发展。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可能会引起中心镇滥用或错用权力的现象,但这不能成为阻碍放权改革的理由。事实上,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涉及镇级政府与县级政府之间权力的再分配。也正是基于此,浙江省从稳妥推进改革的考虑出发,提出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的方式和内容由县级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这在实践中可能会出现放权不足的现象,影响中心镇改革的绩效。

由此,本文提出的假设是:向中心镇放权充分,则中心镇的经济绩效得到明显改善,否则,中心镇的经济绩效改善不明显。

三、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影响中心镇发展的因素较多,本文用双重差分方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s)从较多因素中分离出放权改革对中心镇发展的影响。绍兴市是浙江省经济发达地区,下辖3区2市1县,也是较早提出强镇扩权改革的地区,曾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钱子健,2012;胡税根等,2013),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因此本文以绍兴市为例来展开分析。绍兴市中心镇的设置情况,见表1。

1、计量模型

理论上,要反映中心镇扩权改革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就要比较中心镇扩权改革前后的经济绩效状况。为了分离出扩权改革这一因素的影响结果,可以采取的一个办法是将该中心镇扩权状态下前后的经济绩效变动量与其未扩权状态下前后的经济绩效变动量进行比较,这实际上就是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分析中心镇扩权改革对经济绩效影响的基本思路。

我们将中心镇的发展分为扩权改革前后两个时期,设置虚拟变量dt,其中,dt=0表示扩权改革前期,dt=1表示扩权改革后期,设置虚拟变量du,du=0表示非中心镇,du=1表示中心镇。令y表示中心镇的经济绩效,?籽表示扩权改革对中心镇经济绩效的影响结果,则有:

(3)式中,?缀it为扰动项,e(?缀it)是我们所关心的变量。对于中心镇,dui=1,改革前后两个时期的经济绩效分别为:

yit=?茁0 ?茁1 ?缀it 当dti=0,前一个时期?茁0 ?茁1 ?茁2 ?籽 ?缀it 当dti=1,后一个时期

由此可得,对于处理组,改革后一时期与前一时期经济绩效之差的数学期望为?茁2 ?籽。相应地,对于非中心镇,dui=0,改革前后两个时期的经济绩效分别为:

yit=?茁0 ?缀it 当dti=0,前一个时期?茁0 ?茁2 ?籽 ?缀it 当dti=1,后一个时期

同理可得,对于控制组组,改革后一时期与前一时期经济绩效之差的数学期望为?茁2。

可见,中心镇扩权改革的净影响为(?茁2 ?籽)-?茁2=?籽,即为(3)式交互项系数?籽。?籽>0意味着对中心镇进行扩权改革促进了中心镇经济绩效的改善。

在运用(3)式进行估计时,还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控制组的样本选择,二是变量缺失问题。对于控制组,我们主要在各县(市、区)范围内寻找匹配样本,具体地,我们把与中心镇地域上相近、在各方面与相应中心镇具有相似性的乡镇作为控制组样本,见表1。考虑到分析结果可能受到变量缺失的影响,我们在(3)式加入了影响经济绩效的控制变量,在分析时主要考虑了以下两个因素:不变资本的投入(conc)和可变资本的投入(varc)。

2、数据说明

我们用农村经济总收入(y)和人均农村经济总收入(pery)来衡量经济绩效,用单位土地面积的机械总动力(ppc)来反映不变资本的投入水平,用从业人员数(lab)来衡量可变资本的投入水平。

(1)农村经济总收入(y)和人均农村经济总收入(pery)。农村经济总收入反映了农村的经营单位在一年内生产性和非生产性活动所获得的收入,我们在分析时主要用这一总量指标来表征经济绩效。在进行稳健性检验时,我们也用人均农村经济总收入来表征经济绩效,它是农村经济总收入与乡镇总人口之比,其中乡镇总人口包含了非本乡镇籍的常住外来人口。

(2)单位土地面积的机械总动力。在乡镇这一层次的经济发展中,经济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常规要素的投入,从不变资本的角度看,设备和动力的投入强度是经济增长快慢的一个基本来源。基于此,我们用单位土地面积的机械总动力来反映不变资本的投入强度。

(3)从业人员数。可变资本的投入是经济增长快慢的又一个基本来源,从业人员数是乡镇范围内从事生产的人数,可以反映出可变资本的投入水平,本文以年末从业人员数来衡量可变资本的投入水平。

本文所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2年至2013年的《绍兴市统计年鉴》,根据绍兴市中心镇改革的实际情况,我们以表1中列明的时点为界,来设置时间虚拟变量,比如对2007年公布的省级中心镇来说,2007年之前的时期作为前一时期,2007年之后(包括2007年)的时期为后一时期。表2是对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我们还对改革前处理组和控制组相关变量的均值进行了差异性检验,得到表3。从检验结果看,农村经济总收入和人均农村经济总收入、从业人员存在差异性,在单位土地面积的机械总动力不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四、回归结果分析

1、基本结果分析

对观察数据进行混合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

具体来看,我们所关心的du×dt的系数?籽为正,这说明中心镇改革对中心镇的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从第(1)列可知,当不存在控制变量时,系数?籽能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0%的检验。在第(2)列中,加入从业人员这一控制变量后,与第(1)列的情况相比,系数?籽降低,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而模型的拟合度提高。在第(3)列中,加入单位土地面积的机械总动力这一控制变量后,与第(1)列的情况相比,系数?籽并没有降低,能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而模型的拟合度并没有大的提高。在第(4)列中,系数?籽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

从第(1)列至第(4)列的情况看,中心镇改革对中心镇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从第(2)、(4)列的情况看,这种直接的正向作用并不明显。同时,我们看到,劳动力的投入对中心镇经济绩效有明显的影响,这种结果可能是数据估算引起的,与中心镇改革的作用机理有关。我们以lab为被解释变量,对变量du×dt进行简单回归,得到表5。结果表明,变量du×dt对lab的回归系数为正且通过显著性水平为1%的检验,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心镇改革主要是通过促进劳动力的集聚来间接促进经济增长的。

2、稳健性分析

首先,考虑到经济绩效衡量的多面性,我们把经济绩效的衡量指标由农村经济总收入替换为人均农村经济总收入,按表4列明的解释变量对数据进行回归。其次,由于中心镇改革更多地在省级层面上加以推进,因此我们重点考虑省级中心镇的情况,以省级中心镇为样本来分析中心镇改革的影响,具体地,我们以2007年确定的省级中心镇为样本对数据进行回归。最后,我们分地区对中心镇改革进行分析,具体选择中心镇较多的诸暨市、柯桥区和上虞区为单位,对数据进行回归。

结果表明,4项回归方程中,du×dt系数都为正,除了柯桥区的第3项回归方程,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而变量lab的系数都为正,且通过显著性检验,总的看来,与表5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要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就必须促进中心镇发展。加快中心镇体制改革是促进中心镇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这种改革主要表现为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从绍兴市中心镇改革的情况看,中心镇改革对其经济绩效的提高有一定的正向作用,但直接正向作用的显著性并不明显,主要是间接的正向作用,即通过促进劳动力在中心镇的集聚来实现经济增长。

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心镇改革的空间依然很大。在浙江向中心镇下放经济管理权是由县(市、区)政府具体确定的,从绍兴的实践看,往往演化为县级职能部门在中心镇设置派出机构,在中心镇行使相应的职能,这本质上是一种“条条”管理,与中心镇放权改革的“块块”管理取向不相符。从中心镇改革的事实看,应该减少“条条”管理方式,以加强“块块”管理促进中心镇发展的自主性进一步加大。

本文的研究还表明,促进劳动力在中心镇的集聚是中心镇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中心镇改革要注重政策配套,消除劳动力在中心镇集聚的体制机制障碍,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加大公共服务力度,实现人的城镇化。

【参考文献】

[1] 晏群:关于“中心镇”的认识[j].小城镇建设,2003(1).

[2] 王士兰:论浙江省中心镇的发展与建设[j].经济地理,2001(s1).

[3] 刘亭: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中心镇培育[j].今日浙江,2010(16).

[4] 徐志文、王礼力、谢方:城镇化进程中“中心镇镶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3(3).

[5] 陈剩勇、张丙宣:强镇扩权:浙江省近年来小城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j].浙江学刊,2007(6).

[6] 王立军:沿海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以浙江省中心镇培育小城市为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7] charles m. tiebout: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6,vol.64,no.5.

[8] wallace e.oats:the effects of property taxes and local public spending on property values:an empirical study of tax capitalization and the tiebout hypothesis[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9,volume 77.

[9] qian yingyi,weingast barry r.: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preserving market incentives[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1997,vol.11(4).

[10] weingast,b.:the economic role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market-preserving federal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1995,11(1).

[11] 史宇鹏、周黎安:地区放权与经济效率:以计划单列为例[j].经济研究,2007(3).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化风潮;小城镇;规划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以及全球化经济浪潮的推涌,小城镇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内不可抗拒的经济规律,城镇化工作的开展已经汇聚成一股时代主潮。在城市化风潮中,相伴而来的是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差异的融合,所以人们必须与时俱进,加快小城镇的现代化发展,缩短城乡之间的差距。但是在迅速转变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城镇化工作需要我们如何保障小城镇农民的根本利益、如何构建一种新的文化生活观念使人得以安居、如何让小城镇发展中不迷失方向,不造成假城市化和“城市病”的出现,如何提高小城镇规划设计水平,建设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小城镇,则是需要谨慎对待与认真思考的问题。因此,小城镇规划就是对城市的空间和实体发展进行的预先考虑。

城市化风潮下小城镇规划的重要性

小城镇是城乡统筹规划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城市与农村的重要通道,也是一定区域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小城镇规划其研究的是城市的合理布局、未来发展和工程项目建设的综合安排,它是一定时期内小城镇发展的蓝图,是建设的重要依据。小城镇规划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要求,预见并合理统筹安排产业的区域布局、建筑物的区域布局、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城市工程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社会力量的推动下,我国城市迅速发展,小城镇蓬勃兴起,农村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小城镇规划在促进经济建设、调整城乡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合理利用土地、改善居住环境和投资环境、协调各项建设等起到了领军的作用。所以在大规模进行城镇建设的今天,充分认识小城镇规划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城市化风潮下小城镇规划凸显的问题

近几年来,小城镇规划建设快速扩张,除了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依托外,还需要科学专业的小城镇规划设计及管理作支撑。城镇规划是城镇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然而我国小城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重建设而轻视规划及规划滞后等状况,在实践中凸显的问题也引起相关部门和规划技术界高度的重视。

小城镇规划理论体系不完整,可操作性混乱

小城镇体系规划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也是区域国土规划的组成部分。在不少地方进行小城镇建设中缺乏组织的重点,对城镇布局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整个体系中相互的整体效益规划不完整,造成对经济和社会的不良影响。也有很多地方在进行小城镇建设时缺乏详细的规划和控制性规划,出现技术指标很难控制和落实,对建设工作指导起不到很好的作用。,从建设实践来看,村镇规划技术理论发展远远落后于村镇建设发展的速度,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的城镇规划理论与技术管理体系,导致在小城镇规划实践中操作混乱,在规划中只注重对硬件建设的考虑,对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等保护不足,只顾当前的需要,缺乏长远的考虑,发展缺乏系统性、可行性研究,不能正确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致使城市功能之间的联系断裂,城市整体功能的缺失。

小城镇规划编制理念落后与建设不一致

随着城市化风潮步伐的加快,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城市化发展也在逐步加快,为追求城市的短期利益,过于强调发展速度和建设规模,而忽视了规划的重要性,并继续沿用以往过去很早的规划编制内容,使得其与建设步伐不一致,很难适应新体制下经济的发展,也无法起到对现阶段小城镇发展的指导。根据《城乡规划法》规定,镇总体规划期限为20年,而不少乡镇建设出于近期利益,随意更改规划,打乱乡镇规划功能布局,导致基础设施不能配套完善,供水、排水、道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很多地方出现了“新房加土路”、“有路无排水”等现象,严重阻碍了居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总体提升。

小城镇规划管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人少,事情多是小城镇规划管理工作真实地反映,受体制和经费等方面的影响,各级组织机构的监督、管理、协调职能作用目前都没有较好的发挥,且诸多的管理人员都由其他部门兼职,根本不具备专业人员的管理能力,无法完成面广量大任务繁杂的规划管理工作,导致规划管理流于形式。由于规划管理缺位,在小城镇建设中出现了乱占耕地的现象,集镇脏、乱、差现象和有城无市现象十分突出,交通拥堵、乱靠、乱占、乱停矛盾凸显。再者管理人员缺乏统一的制度监管约束,很多工程项目不按规定执行申报制度、招投标制度、质量跟踪监理等,豆腐渣工程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生活造成隐患。

城市化风潮下小城镇规划应把握的关键

小城镇规划应满足区域发展的需要,注重因地制宜科学发展

小城镇规划需要根据区域内人口、资源、环境等自身的情况,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发展趋向,科学制定符合当地发展阶段和自身需要的政策措施。在小城镇规划中,要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合理确定人口规模和用地规划,既要坚持建设标准,又要防止盲目求大求气派。比如,很多大城市有的宽阔的马路、气派的城市广场、高大绚丽的楼房等等,于是小城镇也竞向发展,并把它当成所谓的“现代城市”发展的标准。所以,小城镇建设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作指导,不需要过高的攀比,切实做好土地总体规划跟其它方面规划的协调,满足区域内发展的需要,确保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小城镇规划应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注重本地特色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增加农民收入。这意味着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也将进入发展时期,农村面貌将迎来新一轮的历史性改变。所以,小城镇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发展的要求,根据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合理安排小城镇规划中的空间布局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建设。

小城镇规划应满足功能区最佳用地布局,注重产业空间集聚集约发展

根据自身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经济结构等实际,对小城镇进行功能最佳用地布局定位,分别形成工业型、农业型、商贸型、旅游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和不同风格的景观结构以及城市工业区、中心区、住宅区、绿化区等发展框架。城乡统筹发展必须遵循城市化集聚发展的一般规律,城镇要以规划调控城乡资源配置,与交通引导集聚和设施引导集聚有效结合起来,强化产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鼓励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向城镇社区转移,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形成集约发展优势,形成以商贸流通、旅游开发、市场建设、农副产品加工等为主的小城镇建设的支撑点, 以政府规划与市场配置共同引导和促进,增强小城镇发展的后续动力,增强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的辐射能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高城乡发展的效率和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小城镇建设规划关系着国家大计和民族繁荣富强,需有计划,有条理、有目的、有系统地引导。根据一方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综合因素来因地制宜,制定长期确实符合当地社会发展状况的规划纲要,严格抓好物质与精神文明双重任务的要求。小城镇规划的模式不应生搬硬套,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划执行方案,反复认真研究讨论,扎实执行,稳步推进,把城镇化规模和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谋划城镇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张军.小城镇规划的区域观点与动态观点[j].城市发展研究,1998.

[2] 胡序威.有关城市化于城镇体系规划的若干思考[j].期刊科技,2000.1

[3] 马宏磊;王然. 小城镇规划建设的思考[j]. 科技致富向导,2012.17.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篇6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中小城镇;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349-01

根据十报告精神,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而中小城镇又是我国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部分,为适应城市化的推进趋势,中小城镇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关注,利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推动中小城镇和大中城市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的进程[1]。

1 中小城镇规划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城镇处速发展的时期,城镇化不断加快,很多地区主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忽视了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及资源的严重浪费。同时,中小城镇规划管理比较落后,城镇规划工作滞后于规划建设管理和城镇目前建设的需求,跟不上全国大形势下新型城镇化的整体建设规划理念,对于城镇规划及管理的投资比较少,致使目前中小城镇规划建设及经济发展出现瓶颈,亟需寻求适合中小城镇的发展模式,紧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速度[2-3]。

2 中小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不少地区也逐步面临发展瓶颈,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

2.1 规划缺乏科学性

中小城镇的规划编制工作滞后于城镇建设需要,城镇的基础设施规划滞后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同时没有科学有效地进行分区规划,中小城镇的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小、功能少,服务设施的布局及发展不平衡。中小城镇的规划没有长远性,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

2.2 经济发展模式落后

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式落后,产业结构老化,致使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如果不能转变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进入低碳环保的发展阶段,将很难跟得上新型城镇什的发展速度。

2.3 规划的综合功能不配套

中小城镇在规划中不能很好地结合本地区的经济能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而是只顾眼前和局部利益,因而出现城镇规划中功能不齐、配套不全的城镇设施现象。中小城镇在规划建设的理念中逐渐失去自己的特色。

2.4 规划建设管理体制不完善

中小城市的规划管理部门权力有限,以规划部门的权限不可能改变城市的不合理建设。在中小城镇中,规划管理人才数量少,知识结构不合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规划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2.5 居民生活无保障

随着中小城镇的迅速发展,城镇慢慢形成半成品的城镇化,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差,配套设施不完善,就业没有保障。

3 中小城镇规划建设对策

在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导向下,中小城镇应充分把握国家政策和机遇,积极推动自身经济的规划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5-6]。

3.1 树立科学规划的理念

科学的城镇规划是中小城镇发展的基础。根据自身的资源、产业和人口布局,找准城镇规划的定位,充分利用城镇的自然资源及人文优势,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功能,注重实用原则,多方案规划,规划方案应具有超前性、科学性,打造符合自身产业文化发展的城镇。

3.2 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中小城镇的迅速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完善,为改善民生,应大力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共同发展。不断完善城镇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医疗、教育、文化、就业等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城镇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优质、方便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3.3 倡导节约发展模式

建立现代化的经济发展体系。坚持走新型节约化道路,依托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转变目前重速度、轻质量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以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推动地区经济的增长。中小城市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对自身的政策作出改革和调整,才可能实现低碳环保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4 加强规划建设管理

中小城镇的发展,一方面是以科学的规划建设为基础,另一方面,合理的规划管理是关键,一个城镇的规划建设及经济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管理和法律来监督实施。应利用管理及法律手段来监督城镇规划建设的严格实施,同时处理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案件,确保城镇规划建设的严格实施。

3.5 改善居民生活条件

国家应制定一些帮扶中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政策,改善居民住房条件,促进城镇居民就业,在城镇化的发展当中,让中小城镇居民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生活质量。

4 结语

面对新型城镇导向下的中小城镇的规划建设,重要的是因地适宜,不能盲目求发展,关键点是发挥中小城镇的地区优势,统筹兼顾,既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地利用当地环境资源,以达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5 参考文献

[1] 刘慧彦,杨军.浅谈北方中小城市的规划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2(15):242.

[2] 张车琼.服务于城市总体规划的生态规划――以宁城县生态规划为例[j].建设科技,2011(14):76-77.

[3] 芩迪,周剑云.新型城镇化导向下中小城镇规划探析[j].城镇规划,2012(4):36-41.

[4] 游宏滔.“中心镇培育中小城市”专题学术论坛暨2007年小城镇规划学术委员会年会在绍兴召开[j].城市规划通讯,2007(23):15-16.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篇7

关键词:城镇化;土地流转;清远市

一个地区是否实现城镇化并不能单从一个简单的量化指标体现,更应该从小城镇社会、经济、生活环境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等多方位来考察。推进城镇化无非有两种力量:小城镇自身的拉力和外在的推力。自身的拉力是通过寻找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动力产生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来实现,如相关政策、制度、管理理念和方法等。外在的推力则是使小城镇周边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集中来实现,如市场、产业和土地流转。广东省现阶段城镇化率达到63%,远远超过全国城镇化率45%的水平,但其仍存在城镇化不完全和地域差异性等问题,为了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本文试图选取广东省清远市作为研究对象,从外在推力这个角度出发,着手区域实际,进行土地流转分析,以获得城镇化发展的新思路。

一、清远市城镇化概况

清远市位于广东省西北部,建市21年来,在经济上有着巨大的飞跃,但全市城镇化率却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市域内小城镇普遍表现为聚集度低、辐射带动能力弱、服务能力不强,发展水平比较落后。2008年底,清远市城镇化水平为34.6%,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8.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1%,排名全省倒数第一。

(一)城镇化水平存在地域差异性

第二、三产业是一个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集聚资源、信息和劳动力的作用,而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必然促使小城镇的发展。然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清远八个县(市、区)区域城镇化发展存在着地域差异性。根据2006年统计的清远市八个县(市、区)产业数据来看,第二产业主要集中于清城区、清新县、佛冈县等区域;第三产业则主要集中于英德市、清城区、清新县,而这八个县(市、区)只有清城区城镇化水平达到55.26%,其余七个县(市)都在33%以下,其中多数小城镇只具备集聚小规模人口的功能,产业的集聚度和承载能力弱,经济运营成本较高。

(二)大部分小城镇仍处于落后发展阶段

根据一个小城镇发展水平、人口数量与该小城镇经济水平之间的发展规律可知,随着某个小城镇经济增长,该小城镇人口数量先经历曲线增长的过程,直到这个增长的人数达到一定值时,随后人口数量将随着该小城镇的经济增长不断减少,直到一个最低值的出现,这个时候该小城镇的人口数量将围绕这个均衡值均衡波动发展,人口数量不再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生大的变化。而城镇化水平是随着该小城镇经济的增长,先要经历城镇化水平跟不上经济发展不断下降的阶段,直到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该小城镇的城镇化水平才开始逐渐上升达到一个最高点,小城镇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有太大的变动。其中,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的曲线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的曲线将会相切于一点,该点是该小城镇已实现对四周具有聚集、扩散功能的一个转折点,该点之前两曲线交集的区域是小城镇仍处于落后发展阶段,而该点之后两曲线交集的区域则是小城镇处于不断增长发展的阶段,直到达到一定的均衡状态。因此,根据清远市域内小城镇发展状况,其大部分小城镇仍处于落后发展阶段。

(三)市域内城镇化不完全

清远市现阶段交通、能源、通讯、供水等基础设施仍然不适应经济加速发展的需要。东部地区、连阳地区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与南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并且即使是在城镇化水平比较高的南部四个县(市、区)的清城区、清新县、佛冈县、英德市仍然存在金融、物流、信息技术、中介等生产设施以及生活服务设施发展不能适应工业发展需要的现状,城镇化不完全。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力不足

近年来,全市农户人均从事第一产业的家庭经营年纯收入在全年家庭经营年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为80.95%,其在全年纯收入当中所占的比重为29.92%,第二、三产业收入比重只有19.05%和7.04%,可见农民年纯收入当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仍然是很大的。从外出打工获得收入的情况来看,全市农民外出从业的收入分布为:农民在乡外县内从业得到收入、在县外省内从业得到的收入和在省外国内从业得到的收入占外出从业得到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72%、96.60%和0.74%。某种程度上说明,全市农民外出打工主要集中于经济较发达的广东省内地区,如珠三角,或者是市内较发达的南部地区,而在本县城关镇或者县域范围内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比例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地产业结构发展滞后、第二、三产业带动力不强、农民第一产业收入比例过高等关系农民生存发展的因素都制约着农民非农化,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动力不足。

二、土地流转在促进城镇化中的作用

在农村,我国政府鼓励土地流转旨在保护粮食安全、减小贫富差距、提高建设用地使用效率等目的。土地流转是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的有效方法之一,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又是实现城镇化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土地流转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主要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适应时展的需要,实现用地的有效供给

据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的统计,早在2007年珠三角地区通过流转的方式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实际超过集体建设用地的50%,而同年在粤东、粤西及粤北等地,这一比例也超过20%。土地流转合法化,能使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从地下状态走向公开化、有序化,更能发挥集体建设用地潜能,突破由于国有建设用地指标不足而带来的地方发展瓶颈。

(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维护社会稳定

我国人多地少、农地资源匮乏、现代农业的发展的现状,必将导致占我国人口70%左右的农民中大部分人不得不改变自己讨生活的方式,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从事其他产业活动,这必然产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而在农村医疗、社保等体制还不完善的条件下,一味怂恿农民向大城市流动讨生活,只会像拉美国家城镇化进程一样出现困扰社会发展的城市问题。土地仍然是现阶段中国农民社会生存的命根子。土地流转能为农民非农化提供更多选择机会,使农民有路可退。

(三)实现农业现代化,保护耕地

粮食安全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虽然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实际上农业生产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农户户均耕地仅为7.3亩,分配承包地要肥瘦搭配、远近结合,每户耕地又被分为若干块,这种状况增加了中国发展农业集约经营的难度。土地流转在坚持耕地保护原则下,能加强土地向种粮大户和工商企业流转,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城镇化发展。

三、促进城镇化的土地流转分析

农村土地资源具有巨大的利用潜力,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高效流转,必然促进耕地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聚发展。而通过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土地流转适应产业发展理论及促进农民非农化,都将有利于清远市城镇化发展。

(一)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

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政府一系列有利于其流转的相关政策之后,实际操作的效果并不理想。清远市应大力发展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同时,遵循区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在同一市场上交易的平台;必须明晰集体建设用地产权,设立完善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经济管理机制和组织,将经济管理职能从村委会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分离开来,实现流转的公平、公正、公开;必须设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交易服务的政府性管理机构,为农民提供丰富详细的农村土地交易信息内容、交易场所和办理交易事务,规范交易程序,保护农民利益。

(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产业发展

农村城镇化的带动性产业发展所遵循的理论基础主要为产业分工和转移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块状经济理论、特色产业理论及劳动密集型理论。不同地区根据自身情况采用不同的产业理论,集体建设用地也要采取相应的流转方式。在承接珠三角(佛山)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清远市在土地流转方面应积极创造条件,承接产业转移。具体做法如下:

1、可用集体建设用地数量的确定

通过可使用的土地规划或小城镇/村镇规划,确定规划期内可使用的集体建设用地数量、现已使用的集体建设用地数量以及现阶段使用集体建设用地的现状、问题,根据规划确定现有的剩余建设用地数量、通过相关措施(例如,减少小城镇/村镇居民、村民居住用地标准和集中居住等)提高现已使用的建设用地使用率,最终确定规划期内可挖掘使用的集体建设用地数量指标。

2、相关土地整理工作

由于集体建设用地的集中使用除在原使用的基础上,仍然需要一定的扩张或者开发,必将会对一些农用地进行调整,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处理好土地占补平衡问题,做好土地整理工作。同时,注意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宅基地权益和村/村小组的土地使用权益的保护。

3、避免小城镇/村镇土地利用的孤立性

小城镇/村镇规划应该在跨城镇/村镇的基础上考虑产业用地的布局。几个镇村联合起来的产业用地能够比较充分地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但必须处理好联合镇村之间的土地利益分配问题。

4、配套的相关地方政策、措施

地方政府应该在不违背国家和省里基本法律和政策方向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管理作用,制定符合地方情况、有利于促进地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相关政策、措施。例如,公布实施促进小城镇/村镇居民集中居住、鼓励社会力量进行土地整理的相关激励措施,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一些村镇制定鼓励村镇居民农转非的相关政策,制定规范集体建设用地转让、出租、入股等形式的流转范围、用途、程序、利益分配、法律责任等内容的地方政策。

(三)土地流转与农民非农化

根据清远市市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特点,不同的区域可以采用不同的农民非农化方式。例如,对于经济发达的南部县(市、区),农民收入中农业收入已占很小一部分比重时,完全可以实现农村集体制度向社区体制的转变,通过配套的医疗、 社保、就业、教育等政策实现农民的非农化。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北部地区,应选择重点小城镇结合特色产业理论和块状经济理论,进行系统产业发展,实现重点小城镇对当地农村的整体带动作用,为促进农民非农化提供条件。

四、小结

综上所述,清远市作为珠三角(佛山)产业转移地区,应认识到产业转移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重大作用,充分发挥集体建设用地潜力,突破国有建设用地资源稀缺导致的经济发展瓶颈,又促进产业转移所处小城镇的城镇化。同时,清远市还应加强农民非农化相关配套政策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实现土地流转在农民非农化中的作用。这样才能为推进产业和人口集聚,提高发展质量和协调发展能力,加快对接广佛都市圈,实现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砍掉城镇化率全省倒数第一的目标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清远市人民政府,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清远市产业发展规划――融合 提升 创新[z].2009(3).

2、清远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清远调查队.清远统计年鉴(2009)[m].2009.

3、叶剑平,张有会.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制度改革[db/ol].求是理论网,2010.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小城镇;环卫规划;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中国小城镇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并对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但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环境卫生保护的规划,受到急功近利开发导向的影响,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随机性较强,使得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环境卫生保护薄弱的问题,多数小城镇环境卫生保护规划落后于城镇发展,没有做到与经济、城镇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全面开展小城镇的环境卫生保护规划已迫在眉捷。

小城镇环卫规划的主要内容

1、基本情况,介绍规划区域自然和生态环境现状,社会、文化、经济等背景情况,介绍规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行业建设规划要点;

2、现状调查与评价,对规划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价说明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卫生问题,分析实现规划目标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3、预测与规划目标,对生态环境卫生随社会、经济发展而变化进行预测,并对其预测结果进行说明,然后在调查和预测基础上进行确定规划总体和分阶段目标及其指标(生态镇考核指标);

4、环境卫生功能区划分,根据土地、水域、生态环境卫生的基本状况与目前使用功能、可能具有的功能,考虑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卫生保护对不同区域的功能要求,结合小城镇总体规划和其它专项规划,划分不同类型的功能区 (如,工业区、商贸区、居民生活区等),并提出相应的保护要求。要特别注重对规划区内饮用水源地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小区、自然保护点的保护。各功能区应合理布局,对在各功能区内的开发、建设提出具体的环境卫生保护要求。严格控制在城镇的上风向和饮用水源地等敏感区内建设有污染的项目 (包括规模化畜禽养殖场);

5、规划方案制定包括:①水环境综合整治;②大气环境综合整治;③生活垃圾综合整治;④固体废物的综合整治;⑤生态环境保护;⑥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敏感和多发地区,应做好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措施;⑦规划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对规划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进行全面分析;⑧实施方案,包含经费概算、实施计划(提出实现规划目标的时间进度安排,包括各阶段需要完成的项目、项目实施计划,以及各项目的具体承担和责任单位)、保障措施等,最终列出生态城镇环卫规划项目分阶段实施计划表。

二、当下我国小城镇环境卫生规划现状与问题

当今,在我国大多数小城镇以分散管理来实施环卫工作。由于小城镇镇区还不没有一个城市街区的面积大,面积非常狭小,相对来说环卫部门的人员、设施、管理等都极为简单,所以,对于我国大多数的小城镇并没有做专门的环卫规划,则是将环卫内容并入小城镇环境规划或者是在其他规划中体现的。然而,现在我国仍有绝大部分小城镇仍然未完成镇(乡)域总体规划的编制,在已编制的总体规划中,大多数没有将环境规划纳入其中,而在其他规划中涉及环卫内容时往往也缺乏统筹考虑。总而言之,我国小城镇的环卫规划普遍缺失。与此同时,在已制定的有关环卫内容的规划中仍出现了以下问题:

1、没有突破规划思路,规划仍然局限于单一的小城镇行政地域范围内,缺乏区域性考虑,造成规划时在资金、技术、选址等方面受到限制;

2、在规划理论中缺乏小城镇特色,规划时仍沿用设计标准和计算参数以及城市环卫规划的预测模型等,使规划适应性不强;

3、对小城镇非线性的发展特点认识不足,规划仍沿袭传统的城市线性规划模式,致使使规划失去指导意义。

三、小城镇环卫规划的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小城镇经济发展与城市最大不同在于它的非线性特征。忽视小城镇经济发展的非线性特征,容易造成环卫规划面临突发事件时缺乏弹性。

2、区位因素。区位是小城镇研究和规划的起始点和切入点。作为居民点体系的连接点,因此,目前这种局限于小城镇地域内的传统环卫管理模式和环卫规划观必须改变。

3、功能布局。功能布局主要从微观层面影响小城镇环境卫生规划。当前我国小城镇的功能布局还相当混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相互交错,给环卫规划管理带来不便。

四、小城镇环卫规划对策研究

由于以上这些因素对我国小城镇环卫规划的影响,在制定小城镇环卫规划时,必须结合这些因素提出相应的规划和管理措施。

1、树立区域联合的规划观

小城镇规模小和所处区位的影响要求树立区域联合的环卫规划观。根据小城镇区位划分理论,小城镇大致可分为大中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具有带状发展趋势地区小城镇和点状独立发展地区小城镇三种类型,前两类小城镇应是施行区域联合的主体,第三类小城镇一般分布于“老少边穷”地区,大部分经济实力弱,人口稀少,镇域面积大,就环卫规划而言,暂不宜联合。

2、制定相对应的管理措施

(1)制订车辆管理措施,设置限速行驶,如灰土车、运煤车在镇区应限速行驶,保证运输中的尘土不扬而导致地面不卫生。对各种畜力车限制其在镇区的活动范围,保证牲畜粪便不污染主要街道;

(2)制订居民管理措施,由于居住在小城镇的居民,环保意识相对来说比较低,又由于小城镇地域狭小,人情关系紧密,许多乱倒垃圾、破坏卫生的事件往往得不到有力的解决,因此规划中应有强制性的环境卫生条例,并制订专门的宣传政策;

(3)制订基建项目管理措施,特别是直接影响环境卫生的沿线工程,应与环卫部门协商施工工期、渣土处理等问题。

4、加强其他相关规划与管理

在发展规划以及总体规划中合理安排小城镇的功能布局,改变小城镇功能区划混杂的现状,实现小城镇功能区的分离;引导集市贸易集中,消除马路集市现象;合理确定用地规模,提高小城镇的建筑容积率。针对其他类型固体废物,规划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减轻环卫部门的工作压力,市场贸易给小城镇环境卫生带来的极大影响,加强对市场区的规划管理。对特色功能分区,制定专门的管理措施,合理划分管理权限。

5、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模式是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回馈式循环过程,最终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循环经济不仅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产生量,也有利于转变污染治理的模式,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小城镇的循环经济建设就是立足于循环经济企业、生态工业园区等。此外,小城镇的基础设施的规划,应该在有利于环境的资源循环和零排放理念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其中包括水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有毒废物和危险废物的处置设施等。

结束语

我国小城镇的多样性,导致不同地域的小城镇在制订环卫规划时对上述各类影响因素的考虑必然有所区别和侧重,相关的规划和管理措施也需因地制宜地予以考虑。做好小城镇环境卫生规划对改善我国小城镇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我国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篇9

关键词:强镇扩权 城镇化 扩权强镇 镇级市

“强镇扩权”是指经济实力雄厚的中心镇被赋予经济社会管理的扩展权限,甚至是县(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以解决经济强镇财权事权不对等和权限受束缚的问题,释放基层政府活力,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模式①。

1.“强镇扩权”改革的动因

作为我国最基层的政府组织,乡镇政府承担着经济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责。除为了适应市场化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规模扩展,经济强镇在发展过程中更是面临着诸多内部制约,主要体现在:

1.1机构设置不合理

在gdp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需求与公共服务、公共物品的供给难以平衡,工商、税务等市场监管机构难以有效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归根结底的原因主要是镇级政府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原本拥有治理乡镇权力的乡镇政府,由于县级政府直接领导的,并设在镇上的税务、城建、土地、体教等机构的存在,它们的行政权力就已被弱化,甚至成为空架子。这样乡镇政府不能成为职责清晰、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一级政府,使得乡镇的要素配置无法满足发展需求。

1.2镇级政府服务职能不健全

塞谬尔・亨廷顿认为,一个组织和程序的适应性越强,它的制度化程度越高;反之,僵硬程度越大,制度化水平也就越低,而职能是衡量组织适应性的重要标志。②虽然宪法赋予了镇级政府方方面面的权力,但是镇政府上设有的“七站八所”并不为名义上拥有治理权力的镇级政府来管理。另一方面,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居民的需求不断增长等方面的因素产生,镇级政府在诸如基础设施、养老保险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问题面前显得无能为力。镇级政府职能的定位不明确,使镇级政府陷入“看得见,管不了”的局面,严重影响镇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更制约了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1.3镇级政府责权利不一致

镇级政府的责权利不一致主要体现在“事权向下转移,财权向上却高度集中”。现实行的分税制使得基层政府分得的财政非常少,而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物品上,基层政府又承担着主要责任,造成镇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不对称。比如义务教育、计划生育经费等,中央和省级理应承担一部分责任,实际上主要承担者却是县和镇级政府。这种镇级政府长期承担共有事权的一大部分支出责任,“小车拉大马”现状存在,成为了乡镇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一大原因。

2.绍兴市强镇扩权的具体做法

2.1锻炼干部,提高干部素质

为了更高效地完成社会经济管理事务,绍兴市积极通过“上挂、下派、内培、外引”的方式来加强中心镇的领导班子和业务人员。这种方式可以简要概括为“上下内外”――“上”是镇里工作人员到县行政服务中心上挂锻炼;“下”是县里放权的对口职能部门派人到镇里挂职辅导;而“内”是通过内部机构调整,重新按照专业对口原则来确定工作岗位,并组织全县范围的轮训;“外”是组织当地工作人员走出去到学校和培训机构去学习业务,对外公开招聘新人员。③这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镇级政府干部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提供公共服务的问题。

2.2事权下放,扩大管理权限

绍兴市自开展扩权强镇改革以来,重点突出镇级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两大职能,按照“依法下放,能放就放”的原则,赋予中心镇部分原属于县级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权限,主要体现为行政许可权、行政执法权和审批权的下放。为使现有的机构设置与日益扩大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相适应,绍兴市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将原内设机构“四办两中心”调整为“五办一局两中心”,而作为首批强镇扩权试点的兰亭镇积极推动“委托授权”向“机构延伸”转变,镇级机关设置调整为“三办两局三中心”,即党委政府办公室、社会事业和保障办公室、招商服务办公室,经济发展局、城镇建设管理局,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心、综治工作中心和新农村建设指导中心。④

2.3财权下沉,提供资金保障

绍兴市按照“一级政府、一级政权、一级事权、一级财政”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中心镇发展的财政体制,具体措施包括实现财力适度向中心镇倾斜,建立和完善财政优惠激励机制,使镇级政府拥有县级审批权限的政策优势,扩大其自。

2.4制度创新,给予政策支持

绍兴市结合各中心镇的实际,为了加强社会管理,优化公共服务,积极推动小城镇规划、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创新。第一,在规划方面,绍兴市各中心镇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坚持规划先行,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功能定位、规划布局和发展方向。各中心镇根据自身情况还进行培育中心村建设,形成“中心镇――中心村”梯度发展格局;第二,在资金要素方面,市政府加大对中心镇的财政扶持力度。各中心镇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办法,吸引民营企业等多元主体参与到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之中;第三,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城乡统一的包括涉及建立就业服务机构、扶持自主创业等方面的就业制度,设立了“六到位”中心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绍兴市扩权的主要措施及制度创新主要见下图的十个方面。

3.强镇扩权对城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和产生的问题

3.1强镇扩权对城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强镇扩权是基于政府组织扁平化、财政分权等相关理论,并结合经济强镇存在发展困境的新探索,也是政府为了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动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层面的重要选择。总体而言,绍兴市强镇扩权改革对该市的城镇化建设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3.1.1提高镇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财政权下放为镇级政府公共物品供给提供了经济保障,在财政得以保障基础上事权的下放不但可以改变镇级政府过去“小脚穿大鞋”的现状,增加镇级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方便性和有效性,而且可以增强镇级政府社会管理的可执行度,能规避“看得见,管不着”的现实问题的存在。比如绍兴市兰亭镇实现了自来水网全覆盖、村村有公交、医疗镇村一体化、权力向乡镇下放对改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较弱的状况,财事权的下放对于真正实现从“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有着重要意义。

3.1.2转变镇级政府职能,增强镇级政府的适应性

绍兴市推行强镇扩权以来,一方面赋予中心镇经济社会管理、城镇建设、资源支配等权力,提高了镇级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有利于使其发展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对周边镇起到辐射作用;另一方面强镇扩权能及时纠正乡镇政府管理缺位的问题,增强了乡镇的适应性,有利于使经济强镇实力更强。[1]

3.1.3推进中心镇城市化进程,增强城镇发展的自主性和活力

一方面事权的下放给予了中心镇更多管理处理社会经济管理事务的自,使得中心镇自主决定其自身发展的路径选择成为可能。另一方面镇级政府的管理权限扩大为自身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能使城镇化建设开展的有声有色有活力。

3.1.4增加中心镇财政收入,促进城镇发展硬件环境优化

实行基数内分成、超收分成和增值税专项分成政策后,中心镇公共财政分成比例明显提高。除此之外镇级政府还享受在镇级管辖区域内的土地出让净收益全部返还等相对独立的财权。对镇级政府实行财政转移支持后,财政实力明显增强,为中心镇的城镇化建设发展带来充足的资金投入资本,更为当地居民带来硬件上的享受。

3.1.5促进乡村地区的转型升级

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较为薄弱,而镇虽然在地域空间上是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但是镇本身实力有限,难以发挥其地理优势,不能给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好的支持。在通过强镇扩权改革后,扩大镇级政府社会经济管理权限,促进镇的快速发展,从而来不断增强和发挥镇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带动农村地区转型发展。通过中心镇职能的提升,促进乡村农业、轻工业等强势产业整合,实现规模化、集聚集约化发展。[2]

3.2强镇扩权下城镇化发展存在问题

“强镇扩权”改革是一个政府间结构的重新调整过程,不得其然仍面临着很多的体制性难题,主要是:法律上的障碍;制度上的障碍;利益上的障碍;观念上的障碍。[3]强镇扩权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有:

3.2.1强镇扩权下致使镇级政府的运作产生不良后果

从“行政区经济”的封闭性特征看,由于分权使得“地方”基于自身利益的驱动,会实行地方保护主义,支持维护相对封闭性行政区经济,从整体上制约了县(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4]强镇扩权随着强镇的自越来越多,某种程度上会削弱与县级政府的合作,造成县级政府对整个县域的区域协调能力减弱。一旦经济强镇可以独立进行封闭性的决策和发展,各自为政,恶性竞争,造成县域内的各种经济要素难以向优势区域集中,产业不集群,使资源不能最大化利用等问题的出现。

3.2.2发展空间的制约影响强镇扩权的实施效果

“强镇扩权”在逐步壮大小城镇的同时,会催生城镇发展和空间需求的矛盾。发展空间可谓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资本,发展空间不足的制约,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强镇扩权目标的实现,对强镇扩权的实际效果会大打折扣。镇级政府如果不能规避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的不适度性问题,在利益驱动下,以扶持政策为幌,过度侵占农村用地,将会导致不可持续发展。

4.进一步推进绍兴市强镇扩权和城镇化建设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逐步打破法律上、制度上、利益上和观念上的障碍,解决扩权给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的同时,绍兴市政府应进一步思考“强镇扩权”下一步该怎样走?怎样才能真正高效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城镇化建设?笔者认为,应推动和落实“强镇扩权”向“扩权强镇”转变,并积极培育有实力的中心镇向“镇级市”发展。

4.1推动“强镇扩权”过渡到“扩权强镇”发展

“强镇扩权”与“扩权强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强调扩权,后者强调强镇,可以简单地理解“强镇扩权”是强镇需要扩权,使强镇的经济社会水平得以发展;“扩权强镇”则是通过扩权改革使强镇更强,并带动培育更多的强镇。“扩权强镇”其着眼点在于政府职能转变和适应中心镇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为了使中心镇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社会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强镇,并发挥其地区辐射作用,为小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基础条件。为此,下一步绍兴市应用“强镇扩权”来实现“扩权强镇”,进一步推进“扩权强镇”改革,并促使有条件的“经济强镇”向小城市转变。

4.2培育“镇级市”

以“强镇扩权”为途径的小城镇政府管理转型,意图是明确中心镇政府职能,增强中心镇政府管理能力,实现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所以必须坚持以公共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和原则,对地方政府的职能和机构进行重新定位,推进地方政府体制改革、完善地方治理结构。[5]而“镇级市”,就是一种独特的城镇化建设的有效推进方式。镇级市的“市”并不是行政区划概念中的“市”,而是“小城市”的市,是对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一种俗称,不是行政级别的改变,而是以镇的属级建设的小型城市。⑤对于经济强镇来说,建立镇级市意义重大。建立“镇级市”,不但进一步赋予经济强镇更多的自,还有利于推动小城镇向小城市转型,有效打破镇级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有利于提高镇级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强化其进行社会经济管理的职能,真正实现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出者登哈特夫妇所提倡的“小政府、大服务”,更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建设。因此,“镇级市”将成为强镇扩权的新型路径选择。

注释:

①宋建辉,李瑾.我国部分省份推行“强镇扩权”改革研究综述[j].城市,2010,(4).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张岱云等译.变动社会的政治秩序[m].北京: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14、17.

③绍兴强镇扩权的启示[eb/ol].大洋网http:///foshan/200911/16/67348_100372713.htm

④引自柯桥区党建网:兰亭镇围绕“六个重”推进农村党建工作[eb/ol].

http:///article_show.asp?id=22,2009-4-22.

⑤争议“镇级市” [eb/ol],凤凰网http:///special/chengzhenhua/20130122/337508.shtml

参考文献:

[1]王雄杰.论小城镇政府管理转型――浙江省强镇扩权为例[j].学术交流,2010,(6).

[2]席广亮,甄延临,李忠国.“强镇扩权”背景下发达地区城镇发展模式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947.

[3]徐越倩,马斌.强镇扩权与政府治理创新:动力、限度与路径―基于浙江的分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2(1).

城镇经济管理论文篇10

如果今后50年我国可以保持建国以来城市化的速度,到20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到50%。根据人口学家的预计,2050年中国将有16亿人口,农村人口约为8亿。换句话说,未来50年,中国农村人口将长期维持在8亿至9亿的高位。期待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而迅速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是不太现实的。针对这个国情,对于我国农村的发展前途,我国政府采取了务实的态度。在学术上和实践上存在两种并行的思路:一个是农村社区的城镇化道路,通过大力发展小城镇和小城市,解决农村人口向非农化、城市转移的问题;另一个是建设新农村,就是立足于现有农村社区村落,通过农村社区村落的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包括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提高农村社区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①。从理论上探讨这两种思路的关系,可能更有利于这两种思路的发展效果。本文尝试对此问题做出初步分析。

一、中国城市化道路:区域一体化为中心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工业化发展模式所决定的:早期大规模、集中发展的工业化要求发展集中程度高的大城市;后期工业的分散、服务业的崛起以及信息产业发展使城市化更多的表现为分散的特征。

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与信息化共存的一个十分特别的历史时期:工业化过程尚未完成,信息化过程已经开始;我国在交通设施方面的巨大改善与农业人口基数过大和居住过于分散等特征决定了我国不应该生搬硬套西方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先集中、后分散的城市化道路,而应当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即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

工业化的途径决定了城市化的途径,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历史来看,工业的发展一般从消费品工业开始,生产资料工业在工业化过程中赶上并超过消费资料工业的增长速度。正因为工业化一开始以劳动密集型的消费品工业作为启动和主导产业,所以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是并进的。而我国的工业化道路是重工业化道路,造成了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这决定了我国城市化的平稳发展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村社区村落将长期存在。我们应当承认这个现实,而不应“拔苗助长”②。

从理论上讲,不少地理学家、经济学家都曾强调过一体化聚落系统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但是随着现代交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资源流的流动已突破空间的限制,一体化的含义已不再是空间,而是指区域内城市之间、城乡之间联系的强弱程度,即资源的整合程度。在此一体化的过程中,许多传统意义上不属于城市因素的资源也被包括进来。按照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应对城镇化以及城乡关系进行界定。原来纯粹意义上的乡村也具有了现代城市的因素,并成为中心城市(镇)的环节。从这个意义上看,村落标准化也是城市(镇)化的内容,而不是与其相违背。相反,如果照搬西方城市化的发展模式,以我国农村人口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可能会出现城市贫民区和许多村落的边缘化现象。脱离农业生产实际的过分人口集中不利于生产,其只能增加农业的生产成本。

二、发展经济学“二元经济”理论的再评价

对城镇化与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关系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发展经济学中的“二元经济”理论。根据二元经济理论的逻辑推论,要解决农村的就业过剩问题就必须实行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农村的过剩劳动力源源不断地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按照这一结论的逻辑含义,城镇化与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显然存在矛盾,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不符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要求。

二元经济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它们的模型都是以粮食代表整个农业生产。实际上,任何国家的农业都不仅仅是粮食生产,而非粮食作物和农户副业不仅可变性大,也常是积累和导致资源再分配的重要条件,并且就业的弹性很大。我国农业产值中粮食生产的比重下降趋势非常明显,说明我国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也进行了调整。实际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劳动力在种植业内部的转移,从粮食作物转向经济作物,并且农产品的加工链条不断延长;第二个阶段是劳动力在农业内部从种植业向畜牧业等转移;第三个阶段才是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从实践上看,农业可以通过不断扩大其范围而获得竞争力。丹麦是举世公认的农业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素有“欧洲食橱”之美誉。丹麦农业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破除了把农业限定在第一产业范畴内的狭隘概念,树立了包括初级产品生产、食品加工和行销乃至出口业务在内的大农业观念。

需要提出的是,由于兼业经营是农户生产的一大特点,并会在很长时间内存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户居住地的变动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农户居住地相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更大的稳定性。另外,非农就业的不稳定性也会对农户向城镇转移的决策产生很大影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城镇化与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可以在很长时间内共同发展。

三、城镇化和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的关系

对任何事物来讲,狭隘地肯定一方而否定另一方都是偏颇的。在农村发展问题上,也不是只有一成之规,应该存在多种途径。在农村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发展状况,城镇化和农村标准化都可以发挥作用。就象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说的,“没有最佳规模,只有最佳规模分布”③。其实更确切的表述应是特定条件约束下的最佳规模分布。对城镇化也不能整齐划一,认为越大越好,而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发展城镇化和农村村落标准化。既然城镇化和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是并行不悖的,就非常有必要探讨城镇化和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的关系,这对制订正确的城镇化和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政策非常重要。

1.城镇化和农村村落标准化不存在严重的资金竞争。城镇化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基层政府财政和向社区内企业征收的土地使用费等各种资金。而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建设的资金则基本上全部来自于村民的自筹,或通过以工代资形成农村社区村落的建设资本。因此两者在资金上没有激烈竞争。如果说两者在资金上发生冲突的话,可能是农村社区中部分富裕农户是选择城镇还是留在标准化的农村村落,从农户分化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不会造成很大的资金冲 突,因为农户选择是进人城镇还是留在农村社区村落,所需要付出的资金存在很大的差别,并且符合农户就业(获利)机会的比较优势。在目前,对绝大多数的农户来说,进城经营或居住还只是很少的比例,并且也不稳定。

2.服务对象互补。小城镇的服务对象是企业化、商品化经营的经济主体,面向的是整个城镇社区的居民,并且随着乡镇的调整其范围可能不断变化和整合。例如,可能将几个乡镇集中在某一个较大的乡镇,那么这个乡镇的城镇化规模就会得到很快的扩大,而原来的几个乡镇城镇化规模则可能出现萎缩,在城镇化发展时应当同时考虑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应对乡镇整合的收益(如规模扩大等)和损失(其他乡镇的萎缩)相权衡,以确定最佳的乡镇规模,并做出长远规划。标准化村落的服务对象则基本是局限在村落社区的村民,并且村落的规模是基本稳定的。

3.功能互补。就目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实来看,在当前和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小城镇与标准化村落的关系,就像小动(静)脉与毛细血管的关系一样,而农户是细胞。对于广大的农村社区村落来说,(来源:文秘站 )城镇是农民所需商品(包括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日常交易中心,也是农民出售其产品的重要场所。城镇除了是农民的物流中心以外,也是各种信息流的传播中心,是农民获取各种生产、市场信息的重要场所。如果城镇建设发展滞后,显然会影响农村社区村落中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并进一步影响农村社区村落的标准化建设。反之,如果农村社区村落发展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就会限制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限制农民的商品化生产和对许多工业品的需求,这显然会影响城镇化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是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的。在小城镇与标准化村落功能关系上,20世纪70年代国际发展署美国部(usda)的智囊团中引人注目的人物隆弟莱里(d.a.rondinelli)提出的“整合的区域发展战略”非常有借鉴意义。此战略强调在主要的乡村地区建立三级城市聚落一乡村服务中心、小集市和区域中心,以及在这一等级体系中建立城乡和城市之间的联系。还应注意的是,小城镇和标准化村落的市场功能上不能仅仅局限在农户使用价值的交换上,即为卖而买进行品种调剂和余缺调剂,因为这属于自然经济范畴内的交换,它一定程度的发展,不会破坏自然经济,而会巩固自给自足。因此,应将小城镇和标准化村落整合到整个社会统一的大市场中去,深化社会分工,与该社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专业化、产业化生产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符合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的要求。

4.产业结构互补。小城镇的产业结构,尽管有很大的涉农性,但基本上是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并且为农村服务的第三产业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据研究,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小城镇发展非常重要的因素。而村落标准化则由于是服务于农村社区,尽管也会带动第二、三产业的部分发展,但仍以第一产业为主。从实践上看,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功是农、轻、重和大、中、小合理配合,发展第三产业,现代化产业与传统经济互补协作的结果。因此,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看,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社区村落标准化也是互补而不是竞争关系。

5.组织形式存在差异区别。从组织形式上,尽管城镇化建设是乡镇社区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城镇化的建设,无论从基础设施的规划和施工还是到城区的开发,都是由基层政府主导组织的。基层政府组织城镇建设尽管是一种必然选择,但是也可能会产生城镇建设的主观性和形式主义,脱离城镇社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另外,城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很大一部分由基层政府财政负担(即绝大多数来自于不居住在城镇的农民来负担),但其享用却是居住在城镇的居民,这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不公平问题。对这两个问题值得引起重视。村落标准化建设的组织是由农村社区通过村民自治的形式进行实施的。

注释:

①社区的基本定义指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的社会群体。在中国农村研究中,向有以镇为中心和以村为中心两种取向:一些受英国功能主义影响的学者多以村为基本分析单位,另一些受美国芝加哥学派影响的学者,则多以镇为基本分析单位。本文认为尽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内向性的中国村庄已经具有了相当大的开放性使得镇的地位更加突出,但在一个比较长的城市化时期,村落的独立性还是有所体现的。因此,本文将社区分为乡镇和村两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