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建设范文10篇-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3-03-22 04:39:50

城镇建设

城镇建设范文篇1

一、考评对象

(一)建制镇:碧阳镇、宏村镇、西递镇、渔亭镇

(二)一般集镇:柯村乡、宏潭乡、美溪乡、洪星乡

二、考评内容

(一)城镇建设:主要考核城镇化水平、项目建设、城镇功能、镇容镇貌。

(二)规划管理:主要考核城乡规划编制、规划执行与管理、建筑风貌控制。

(三)经济发展:主要考核城镇财政总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增幅。

三、考评方法及程序

以日常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日常考核

县建设局每月不定期对各乡镇进行实地考核检查,了解和掌握工作进度,查阅相关资料、台帐,并将考核检查结果记录在案,作为年终考评的依据之一。

(二)年终考核

分三个阶段进行

1、自查评分阶段。按照考评内容和评分标准,各乡镇进行自查自纠,并准备好自评报告(自评报告包括本年度城镇建设工作总结、自评结果、相关证明材料等),以乡镇政府正式文件向县建设局报送。该阶段于本年度12月28日前结束。

2、复查审核阶段。由县建设局牵头,规划、国土、农业、发改、财政、统计、民政、市容等部门共同参与,依据考评办法,逐项复核各乡镇上报的自评材料,形成复核认定的评分结果。县建设局结合日常考核情况,确定最终考核表彰名次,报县政府审定。该阶段于次年1月8日前结束。

3、总结表彰阶段。在县委、县政府年度表彰大会上,对获奖乡镇进行表彰。

四、考评工作要求

(一)城镇建设考核评比,主要看建设成效,看发展实绩,看管理水平,体现县政府提出的“六比六看”(比发展、看位次,比增量、看变化,比项目、看投资,比特色、看产业,比争先、看干劲,比绩效、看贡献)的要求,重点对当年城镇建设各项工作进行评比。

(二)考评工作按照全面考核、注重实绩、鼓励发展的原则,各乡镇政府应严格按照考评内容和要求,实事求是地抓好城镇建设考核工作,认真开展自评,翔实提供有关材料。

城镇建设范文篇2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县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建设显现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城镇健康发展,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现就规范、加强乡镇政府所在地城镇建设规划和用地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城镇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刻领会城镇建设和发展在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富裕农民中的重要作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适度集聚、节约用地和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正确处理城镇发展用地与保护耕地以及依法行政与积极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关系,促进城镇建设健康发展。

二、严格报批程序,加强部门协作。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全面推进由点、线向面的开发建设方式,提高城镇开发建设的综合水平。在城镇建设规划范围内坚持走成片开发和集中统建的路子,原则上不单独审批宅基地和零星建设项目。新建和改(扩)建建设项目必须符合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并严格按照县建设部门规划选址、发改委批准立项、国土部门供地的规定程序报批,在依法取得《建设用地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方可开工建设。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协作,规范管理,搞好服务。

城镇建设范文篇3

一、小城镇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镇抓住被列为“**市卫星镇”、“**省对口联系重点镇”的机遇,按照“把握特色、完善基础、严格管理、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不断改善城镇面貌,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努力提升城镇品位,取得了较好成绩。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着眼长远发展,完成了规划修编。镇党委、政府投入资金20多万元,从**年底组织开展了镇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修编工作。总体规划于**年5月完成,规划年限20年,规划了居民、商贸、工业、生态农业四个功能区,规划道路32条,规划后的镇区面积扩大为3.45平方公里,可容纳人口3万人。详细规划正在编制之中。

二是实施综合开发,促进了扩容提质。**年以来,镇区先后开发新建居民区3处,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改建综合集贸市场1个,新增营业面积1500m2。规划工业园区1000亩,已开发206亩。目前,镇区面积已达2.25平方公里,比**年增加0.34平方公里;镇区人口已达16100人,比**年增加1700人。镇区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9.7m2,城镇化总体水平达到45%。

三是突出基础建设,完善了城镇功能。近年来,通过多方筹资融资,共投入基础建设资金600多万元,对镇区的交通、电力、供水、排污、绿化等公用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整修。①硬化道路。新铺设兴工大道水泥路面800米,整修友谊路、富贵大道、商贸路等主干道路1320米。②改造电网。利用农电网改的契机,对镇区供电线路进行了全面改造。投资60多万元,在5条主干街道安装照明路灯145盏。③铺设管道。投资170万元,在新规划的工业区、居民区铺设供排水管道3700米,疏通老居民区排污管道4200米。④开展绿化。在镇区主干道和居民区内新建花台112个,新植绿地1200平方米。⑤配套环卫设施。投资30多万元,新建垃圾处理场1个、垃圾中转站2处、垃圾箱92个,购置环卫车2辆。

四是加强制度管理,改善了城镇面貌。镇党委、政府组建了拥有10名人员的国土、规划、建设、环保管理队伍和拥有13名人员的卫生保洁队伍,先后就烟花爆竹燃放、镇区建设管理、镇区经营和卫生秩序管理制定了专门的管理规定,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落实管理责任,城镇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五是拓展城镇招商,促进了经济发展。通过大力改善城镇软、硬环境,吸引了大批客商来镇投资兴业。**年以来,共引进投资1.3亿元,新建产值过100万元的工业企业37家,工业产值的年均增速达27.7%。

二、抓好我镇小城镇建设现实意义

我镇是**市城区的卫星镇,抓好我镇的小城镇建设工作,对于全市城市创建和小城镇发展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发挥小城镇建设的示范作用。我镇是省级重点镇,经济基础较好,经过近些年的建设和发展,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已打下较好的基础。加大对我镇的城镇工作的扶持力度,可以在短期内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全市小城镇工作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2、有利于提升市城区的整体形象。我镇是**市的卫星镇,距市城区仅5公里,加之拥有207国道、临岗公路贯穿镇区和紧临**火车站的交通条件,使我镇成为市城区名符其实的“北大门”。加大我镇城镇工作力度,可以更好地巩固和发展“百里文明走廊”创建成果,美化城郊形象,提升城市品位。

3、有利于推进工业**的建设步伐。我镇是全市有名的工业重镇,机械产业在全市乃至全省都有重要位置,已于**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工业园区。随着上市公司生产基地的落户,工业发展潜力进一步凸现。加之我镇在区位、交通等基础条件方面的优势,发展工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加大我镇城镇工作力度,可以大大促进工业招商步伐,加速民营经济的发展,把我镇打造成全市重要的工业基地。

三、存在的问题

㈠小城镇建设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⑴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当地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区混杂,道路、商贸区混杂,镇容镇貌改观不大。⑵不重视特色设计。街景规划设计、重要地段和重要建筑物规划设计与小城镇总体规划设计不相协调,显得孤单而缺乏灵气,风格品味不高。⑶开发建设方式落后。仍以分散零星建设为主,综合开发率低,整体环境差。⑷综合治理能力弱。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滞后,“脏、乱、差”现象未得到根本治理。⑸城镇规模小。金融、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水平低,生产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使小城镇在人才、项目引进,产品技术更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受到很大的限制,影响城镇功能的提高。

㈡行政区划与城镇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建制镇主要按行政区域设置,造成城镇空间布局不合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镇区无法达到最低的人口规模,要素集聚能力差,造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行政区划的不合理,严重制约着城镇的发展和功能的提高,也制约着生产要素集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㈢相关配套改革滞后。主要表现在:⑴农业税费免收配套政策和土地使用制度创新滞后,致使离开农业的农民“弃土”动力不足,工作在镇上、生活在农村的“两栖”现象较为普遍。⑵国家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限制了小城镇的外延扩张,缺乏应对策略和措施。

四、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建议

㈠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确定科学的小城镇发展战略。每个乡镇的地理位置、资源状况、发展程度各有特点,所以对小城镇建设不能同等要求,同步发展,否则,势必会造成投入不足,人口分散,互相制约,难以形成规模的局面。如何准确把握小城镇定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调研情况来看,发展小城镇应从城镇化发展的大局出发,突出发展重点,立足产业特色,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水平,增强聚集效应,保持小城镇均衡布局,稳步发展。力争较短时间内将小城镇建设成为规模适度、规划科学、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区域性经济文化中心。

㈡项目带动,产业支撑,特色建镇,大力发展区域经济。项目建设可以激活小城镇经济,产业发展可以增强小城镇活力,特色建镇可以促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乡镇应因势利导,发挥优势,及时把规划项目化,把城镇规划落实到项目之中,通过项目建设实施城镇规划。要通过重大项目、集群项目形成支柱产业,创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人口,壮大城镇规模。要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方引进资金和项目,把乡村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吸引到小城镇来,形成聚集效应。小城镇要合理确定适应本地发展的工业类型和项目,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推动乡镇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增强小城镇经济实力。要搞活市场流通,加快小城镇各类市场的建设。按照商品资源状况、商品流通规律和小城镇的特点,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集散能力的农产品、小商品交易批发市场和综合贸易市场,积极发展商品流通、信息、咨询、交通运输、餐饮、旅游等第三产业。通过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配套服务。

㈢深化改革,放宽政策,增强小城镇发展活力

1、深化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鼓励先富起来的农民,带资金到城镇建房、买房落户,办厂经商。凡在小城镇有固定住所、有可靠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在子女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对在小城镇落户的农民,不收取城镇增容费或其他类似费用,对进镇落户农民,可根据本人意愿,允许依法转让经营。

2、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小城镇的土地使用应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出让、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的原则,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与小城镇建设规划相衔接,为今后小城镇建设留足发展空间。要规范土地市场,逐步实行小城镇建设土地有偿使用制。小城镇建设用地依据建设规划选址,由土地部门依法报批。要根据每年的耕地转用计划,安排一定指标作为小城镇建设启动用地。要采取多种形式盘活土地资产,同时,要通过挖潜,改造旧镇区,积极开展迁村并点、土地整理、开发利用荒地和废弃地等项工作,真正做到既节约土地,又能促进小城镇建设。

㈣统一规划,建管并重,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

1、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规划指导。小城镇建设必须真正把规划放在首位,一方面加快规划编制,一方面加强规划管理和执法。规划编制要把握几个原则:一是规划要有超前性,起点一定要高。二是要保持连续性,贯彻“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思想。三是规划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四是规划要突出自己的特色,切忌千篇一律。应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对规划的实施管理一定要严格,规划需要调整的,要按照程序进行审批。要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规划指导,严格按规划进行建设,对不遵守规划的建设行为一定要严肃查处。

2、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的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市场、对外交通要优先发展,园林绿化要和道路建设同步进行,供气和污水治理等要统筹规划,力争同步配套建设。要抓住国家对农村电网改造、加快公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资金投入的机遇,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城镇建设范文篇4

一、考评范围

全市49个建制镇。具体分区县城关镇、市级试点镇和县级一般建制镇三种类型进行。

(一)列入区县城关镇考评的有:屯光镇、岩寺镇、音棠镇、徽城镇、诲阳镇、碧阳镇、祁山镇。

(二)列入市级试点镇(含国家试点镇及省级中心镇)考评的有:黎阳镇、阳湖镇、呈坎镇、汤口镇、焦村镇、深渡镇、北岸镇、i村镇、万安镇、齐云山镇、溪口镇、五城镇、西递镇、宏村镇、渔亭镇、闪里镇、平里镇。

(三)列入县级一般建制镇考评的有:奕棋等25个镇(名单略)。

二、考评内容

重点有城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城镇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情况,综合配套改革情况(具体考评内容和评分标准附后)。

三、方法步骤

整个考评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1、自评申报阶段。由各镇根据考评内容和评分标准进行自我考评,井准备好申报材料(申报材料包括:本年度城镇建设工作总结、自我评分情况、申请报告、区县政府审核意见和一盘20分钟介绍城镇建设光碟),由区县政府统一向市城镇建设领导组办公室申报。该阶段于**年2月底前结束。2、初步审核阶段。根据各区县申报情况,由市城镇建设领导组办公室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审核,并对照考评内容和要求,分类型择优选定部分镇作为重点复核对象。该阶段于**年3月10日前结束。3、复核确定阶段。由市建委、规划局、国土局、农委、计委、财政局、统计局等部门组成考评复核组,依据制定的考评细则,采取听、看、查等形式,对确定复核的重点镇逐条逐项进行实地复核评分认定。最后,根据复核认定的评分结果,由市城镇建设领导组研究确定考评表彰名次,报市政府批准。该阶段于**年3月底结束。4、总结表彰阶段。召开全市城镇建设总结大会,对获奖各镇进行表彰奖励。

四、奖项设置

这次考评分三种类型分别予以表彰奖励,其中:

区县城关镇:一等奖一名,奖励6万元;二等奖二名,各奖励3万元。

市级试点镇:一等奖一名,奖励6万元;二等奖二名,各奖励3万元;三等奖三名,各奖励1万元。

县级一般建制镇:一等奖一名,奖励6万元;二等奖二名,

各奖励2万元;三等奖三名,各奖励l万元。

五、几点要求

(一)开展城镇建设评比表彰活动,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和调

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我市城镇建设。希望各地要以这次年度考评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强化领导,硬化措施,切实抓好城镇建设和发展。

城镇建设范文篇5

自20**年以来,我镇紧紧抓住列入省重点镇和国家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契机,加快集镇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20**年,我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8亿元,年均增长20%,第三产业总值2.8亿元,年均增长18%,财政总收入1560万元,年均增长40%,人均纯收入5000元,年增长15%,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比20**年增加0.6平方公里。镇区总人口15290人,其中常住人口9130人,比20**年增加2420人。城镇比率38%。20**年完成小城镇建设投入1800万元,年均增长21%,20**年-20**年共引进工业企业6个,固定资产投资3500万元,引进项目12个,项目资金1500万元。红色旅游产业初具规模。棉织、制鞋、麻石等支柱产业快速发展。20**年引进的翔峰碎石场年产值达2600万元,伊比亚鞋业20**年实现产值1200万元。

二、城镇规划严格实施

20**年4月,我镇总体规划经××市规划、国土、建设等部门专家评审通过,并于20**年6月报省建设厅村镇评审备案,建成区内有居民小区4个,集贸市场2个,工业小区1个,功能健全,布局合理。建立健全了规划实施监管机制,由镇政府、城管站、国土所等组成规划实施领导小组,严格核发省建设厅统一编号的“一书两证”,证书核发率100%,严厉查处违反规划行为。三年来,没有出现违反规划建筑。

三、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三年来,我镇不断加大城镇建设投入,镇区面貌日新月异,我们投资420万元硬化了6.7公里红色旅游公路,投资30万元硬化了农科路和毛塘路两条商业街道,使建成区道路硬化率达100%,投资40万元改造了排水管道,投资40万元架设了镇区路灯,投资60万元新建了汽车站,投资140万元建成了自来水厂,镇区供水普及率达100%,投资200万元完成了8个村的农用电整改,实现了村村通电、通邮、通电话。投资20万元改造了有线电视,普及率达85%。开发区住宅小区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配套,环境优美,依托红色旅游开发,建设了高标准的公共绿地、休闲景点,面积达850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2平方米。投资10万元扩建了垃圾填埋场,实现镇区垃圾日产日清。投资270万元推广了沼气能源建设,新建沼气池2000个。此外,我们还投资150万元新建了卫生院住院大楼,投资130万元新建了中学科教楼,投资100万元新建了学生宿舍楼,投资160万元整体新建了镇中心小学,投资300万元完成了白沙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投入260万元整体新建了信用社。投资918万元完成了土地整理项目。投资40万元新建了敬老院。近三年,我镇城镇建设总投入达3500万元。所有新建工程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

四、城镇管理规范有序

我镇城镇管理由镇政府牵头,城建站、国土所具体实施。镇城建管理站现有专职管理人员8名,环卫工人2名,每年工作经费12万元,管理人员全部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有办公大楼一栋,面积400平方米,临街门面3间,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对所有建设项目都建立了项目资料库,对所有竣工项目都组织了验收,合格率达100%,镇城管站加强了镇容镇貌管理,做到摊点进店营业,车辆进站停放,无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和乱挖掘道等现象。建立了土地储备制度并严格实施。镇有线电视站充分发挥了文化宣传阵地作用,20**年投资20万元进行了技术改造,使用户由60%增加到80%。

五、对口联系工作情况

××市国税局对口联系我镇小城镇建设工作后,局领导高度重视,协助我镇制定了小城镇建设“十一五”规划,安排了专人对口联系,局领导每个季度来我镇进行一次调研活动,对我镇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并千方百计为我镇筹措建设资金。三年来,为我镇筹措建设资金20多万元。为我镇小城镇建设提供了政策上的指导和资金上的大力帮助。

六、积极推广节能措施。三年来共新建沼气池2800个,每年节约能源120万元。

城镇建设范文篇6

1、“三街两路”改造拓宽工程

富德路:富德路镇区段全长682米。现在油面宽23米(其中富德路宽10米,景德路宽7米,中间树沟6米),今年合并拓宽,该路段红线宽为50米,油面路宽28米,两侧花带各为4米。

商业街:全长354米,宽23米。整理改造后,红线宽23米,油面路宽12米,人行道各5.5米。

胜利路:全长300米,宽度20米。治理改造后,道路宽20米,油面路宽为10米,人行便道各为5米。

庙东街:全长345米,宽26米,油面路宽5米,整理改造后,街道红线宽26米,油面14米,人行便道各6米。

前进街:全长345米,宽21.5米,油面路宽5米,改造建设后,红线宽21米,油面10米,人行便道各5.5米。

以上五条街道改造建设后,油面两侧铺设石质路沿石。电力、通讯设施各为一侧,高杆路灯各为双侧、路灯为50米一个,铺设双侧直径80cm排水管道、双侧给水管道,在人行便道上栽种两排树木,并铺设彩砖。五条街道预计总投资600万元。

2、集贸市场搬迁工程

现集贸市场在商业街,由于经营场地小、市场线路长、布局分散,不便于经营贸易和管理,待胜利路建设竣工后,整体迁移到胜利路。

3、富德路沿路开发工程

富德路两侧是商贸服务业黄金地段,今年作为开发建设的重点之一,以沿路政府地段为中心,向南北方向延伸开发,全部建设两层楼房。预计开发总长度400米,建设两层楼房200间。

4、镇政府机关房屋改造工程

镇政府机关宿办室大都是30年前建设,甚至还有50年前的旧平房,建设基础低、规格小、标准差,已不适应新形势需要,急待改造建设。计划重新规划设计,新建机关办公楼一座。

实施以上工程的主要措施:

一是建立组织,加强领导。建立由党委书记任指挥长、镇长和分管副职为副指挥长的城镇建设指挥部,实行城建工作分工负责制、建设质量责任追究制,推动城建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完善规划,依规建设。规划是建设的龙头。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对现有的城建规划要不断修订完善,使规划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禁止违规建设。

三是提升理念,筹集资金。建设小城镇资金是关键。针对小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提升经营城市理念,走“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路子,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实行向上争取资金、对外引进资金、盘活土地资产聚资等多种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重点依靠盘活土地资产,商、住用地全部进入市场,拍卖土地使用权,以土地来集聚小城镇建设资金。

四是严格标准,确保质量。城镇建设工程质量的优劣,决定着城镇建设的生命力。对城镇较大建设项目要规范管理,全部按国家标准实施。建立招投标制,实行公开招标投标,选用资质较高的建设施工单位。建立项目监理制,聘请上级质检部门负责全面监督,确保建设工程高质量。

城镇建设范文篇7

一、主要做法

我们按照“政府主导、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群众自愿”的原则,围绕打造“全省二十强”的奋斗目标,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突破口,着力优化城镇布局、完善城镇功能、强化城镇管理、提升城镇档次,积极稳妥地推进现代化小城镇建设进程。

(一)高起点规划,城镇布局科学合理。

牢固树立“四化同步、规划先行”的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聘请具有甲级资质的专业团队,科学绘就城镇发展蓝图。

一是以高点定位引领发展。结合发展实际与远景,我们将其未来发展目标定位在“国际无纺名城、荆楚水乡名镇”上,引领和推动经济实力实现十亿量级向百亿量级跨越、城镇规模实现小城镇向小城市跨越、发展品质实现传统农耕区向现代乡村旅游目的地跨越。

二是以全域理念统筹建设。坚持以全域视野统揽规划编制工作,将157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按照一个镇区规划、一个镇域规划、四个社区规划(挖沟、陈剅、赵湾、汪洲)和五个专题研究(现代农业、土地利用、无纺布产业、美丽乡村、土地利用与城市建设协调)的“1 1 4 5”规划体系,统筹城镇空间布局、同步制定各项分类详规,注重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衔接,加强各类专项规划之间的协调,努力做到城乡规划一张图、各项建设一盘棋。

三是以区域特色彰显魂力。牢固树立内涵即灵魂、特色即价值的理念,深入挖掘江汉水乡田原风光和荆楚历史人文风情,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历史传承和人文素养,彰显和打造魅力。在规划执行过程中,赋予规划法律地位,坚决维护规划权威性,严格杜绝在规划之外建房,切实保证不建未经规划的房。

(二)高标准建设,城镇功能日臻完善。

坚持把建设标准质量放在首位,统盘考虑城镇发展规划、项目建设规划、产业布局和服务设施配套等各项因素,既立足当前实际需求,又确保适度超前、富有特色。2015年重点完成以下建设:

1、道路建设工程。汪洲大道配套建设已完成、8公里长彭张公路土路基工程共同段已开工,完成30000土方。

2、立面改造工程。大道沿线800户立面改造工程已完工。

3、绿化工程。大道、彭赵公路集镇段补植色块8万株,红叶石楠球150株。仙汉公路千丰段栽植桂花500株、彭赵公路植楠树800株。40个村小游园全面达标。

4、管网建设工程。完成了文化路、新民路、振兴路、千秋街等10公里地下管网改造。

5、广场建设工程。汪洲无纺布主题广场建设铺装、绿化全面完成。

6、汪洲中心社区建设。社区水电路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基本完成,完成污水管网2000米、雨水管网1000米,道路硬化700米,绿化1000株,自来水入户260户,已具备入驻条件。社区中学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幼儿园及市场建设正抓紧进行。

7、市民之家建设工程。场馆内外装修已于10月初全部完成,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规划展示馆、无纺布博物馆布展工作高标准完成,并作为“四化同步”建设亮点工程接受张昌尔书记和全体与会代表检阅。

8、环境整治工程。完成垃圾压缩站建设,实现全镇50个村垃圾集中清运市场化运作,实行城乡“一把扫帚扫到底”,做到农村垃圾无害处理率100%。

9、集镇立面改造,重点抓好千秋街和文化路主要街道改造。

10、启动太子湖休闲中心建设,加快千丰村沿省道15户房屋拆迁,启动千丰广场建设。

11、迅速完成剅沟“一河两岸”景观带规划设计,打造集镇核心景观建设。

(三)高水平管理,保障城镇运转井然有序。

坚持把管理放在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管并举,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加强规划管理,严格实行“一书两证”制度,坚决杜绝违法建筑和旧房翻新,避免了农村无序建房和重复投资,有力的推进了小城镇建设进度。强化城镇环境卫生管理,将镇区保洁工作细化、量化,托管给市城管局,对50个村垃圾清运分别外包给市场,购买市场化服务,对镇村环境卫生进行全天保洁,做得垃圾日产日清,实现城镇环境养护常态化。建立依法管理约束机制,成立城镇综合执法局,加大执法力度,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对商铺店面、零售摊点、集贸市场、交通干道的日常管理,严肃处理破坏镇村环境、影响公共秩序、损坏城镇形象的现象,有效地维护了镇区秩序。注重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居民的规划意识、绿化意识、卫生意识,为实现城镇的长期有效管理打下了基础。

(四)积极争取,用活政策,破解建设用地难题。

在国家严格的土地政策面前,如何破解建设用地难,成为制约小城镇建设的最大难题之一。为此,我们在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同时,积极与市国土资源局沟通对接,争取4万亩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农民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融合政策,市场运作,破解建设资金难题。

在当前镇级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仅仅靠政府投入项目运作是不可行的。为此,我们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融合政策,整合各类资金,保障了工程的顺利进行。一是用足政策。充分利用增减挂钩项目实施的有利时机,争取1500万元挂钩补偿资金,用于还建房建设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争取省级5000万元周转金,用于集镇设施改造升级。二是实行市场化运作。采取开发商垫付资金、出让经营权和bt模式实施建设,将政府主要工作重点放在前期的宣传、规划、引导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上,具体项目运作由开发商进行,解决了启动资金问题。三是盘活闲置资产。将长期闲置的镇文化站、经委、计划生育管理站进行拍卖出让,获取资金加快配套设施建设。

(六)培育产业,壮大支撑,扩大群众就业安置渠道。就业是民生之本,产业是发展之基。建设小城市,让老百姓向集镇、社区集中,必须有强大的产业做支撑,才能真正实现建得起、拆得出、搬得进、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真正实现老百姓安居乐业。为此,我们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支撑产业,拓宽群众就业渠道。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按照“企业 基地 农户”的模式,依托农业合作社,采取农民入股的方式,发展2万亩藕带种植加工产业;依托宏旺公司,发展优质水产特色混养、套养和鳖稻连作高效模式,带动群众致富;以大岭、马沟、千丰村为中心,建设巨田采摘园、菇珍园食用菌工厂化产业园、紫薇观光园,发展乡村旅游,形成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二是加快工业项目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三年百个工业项目”建设目标,紧紧围绕“产城一体、产城融合”建设思路,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园区的承载力,实现了园区与城区融合发展。现在我镇新上的项目,无论大小都落户到镇工业园区,形成量的膨胀。去年以来,先后引进新上工业项目27个、总投资45亿元,使3000多名社区居民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三是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镇区着力在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领域,集中培育一批服务业项目,逐步形成以高效农业为基础,新型工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突破发展,基础设施保障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村民到社区集中居住提供了强大的就业保障。

二、几点成效

一是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通过建社区,改善了农民原有的住房结构,房屋设计更加合理,舒适性更加高,供水、供电、绿化、路灯、道路、广场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环境整洁优美,群众在社区居住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是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实施小成绩建设,将原来分散在各村的一些文化娱乐设施集中整合配套,数量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品种更加齐全,形式更加多元,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三是节约了耕地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群众集中搬迁到镇区居住,改变了过去农村居住分散的局面,由于是集中规划,合理布局,楼房达到五层以上,共享公共配套设施,节约了土地资源。同时实行垃圾统一进行转运处理,污水通过生物降解,改善了生态环境。

四是搞活了农村经济。建设小城镇,促进了土地向规模集中、项目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镇区集中,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合力。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随着城镇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工业项目的逐渐增多,镇区常驻人口数量急剧增加,水、电、路、医、学等基础设施需进一步配套完善,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影响了工程进度和搬迁速度。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镇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是建设手续繁琐。尽管市里要求各部门推行“一站式”服务,但各类建设手续办理过程仍较繁琐,还有“中梗阻”的问题。

城镇建设范文篇8

1、自然概况

***县城镇位于***县南部,额尔齐斯河与***河汇合处的三角洲上。南部、西部邻额尔齐斯河,北靠***河,东接杜来提乡。***县属于大陆性北温带寒凉气候区,夏季凉爽,冬季冷而不剧,降水量小,蒸发量大,以温差大,光照充足,1月平均气温-17.6℃,7月平均气温22.4℃,年均降水量118.7mm,无霜期平均142天,春夏多风,主导风向西北风,最大冻土深度1.6米。

2、人口现状

2005年城镇现状实际居住人口为18072人,其中流动人口872人。城镇人口中哈萨克族占29%;汉族人口占13%;维吾尔族人口占3.8%,回族人口占2.6%,其它民族占1.6%。

3、工业现状

位于***城镇的工业企业有17家。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毛纺厂、酒厂、水泥厂、电力公司、矿产公司、冶炼厂、喀纳斯纯净水厂、肉联厂、纸塑制品厂。

4、城镇建设用地现状

a、用地

城镇现建设用地4.18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230.87平方米,其中居住用地215.28平方米,占51.5%;工业用地30.33万平方米,占7.26%;公共设施用地47.57万平方米,占11.38%;仓储用地12.67万平方米,占3.03%;道路广场用地45.29万平方米,占10.83%;对外交通用地3.21万平方米,占0.78%。

b、道路交通

建成区内现有城市道路总长约12.89公里,其中混凝土路面长1.84公里,城镇道路网密度3.0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密度10.15,城区居民拥有道路面积25.03平方米/人。

c、公共设施

⑴县级医院1个,总床位数110个,防疫1个,妇幼保健站1个。

⑵城区内现有老年活动中心1个,文化活动中心1座,体育训练场1个,图书拥有量3万册。⑶现有集贸市场3个。

现有进修学校1个,党校1个,农广校1个,驾驶培训学校1个。

二、规划指导思想

充分考虑县域中心城市职能,依据现状,从实际出发,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合理确定城市性质、发展方向及城市形态。利用现有基础设施,集中紧凑发展,少占良田,加大改善城市绿化的力度,建成良好的自然生态旅游城市。

三、城镇发展目标

规划期末,***县城镇将发展成为具有3万人的小城市,其内部功能合理,生活环境舒适优美,并充分利用两河夹小城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把***城镇建成园林旅游城市。

规划期末,城镇几项指标应达到如下目标:

经济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0000元/人。

城镇自然环境水平——人均公共绿地超过16平方米/人

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不大于150平方米/人

社会教育水平——人均拥有公共图书藏书数1本/人

居住水平——人均居住面积20平方米/人

供水普及率——达到100%

排水处理率——不低于85%

燃气普及率——达到80%

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

绿化覆盖率——不低于40%

绿地率——不低于35%

通话水平——每百人拥有电话40部

城镇建设范文篇9

随着南宁城市东拓,乡镇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深,特别是三塘作为南宁市东北部重要功能片区,大规模开发建设、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必将促使三塘镇经济结构有较大改变,农业比重减少,而非农业职能、服务职能将大为增强。三塘镇区将起到更大的规模聚集效应,带动整个镇域镇村的社会经济发展。结合镇村的地位作用以及镇域范围内的相对独立片区,规划镇域镇村体系按“中心镇区———新型农村组团或独立片区组团———农村居民点”三个层次结构布局。(图2)镇区规划发展布局根据城镇建设用地分类及道路结构形成了“一轴五心,多带六片”的功能结构。(1)“一轴”:规划以昆仑大道为发展轴的总体结构不变,镇区沿昆仑大道向两侧展开,城镇各级中心主要沿昆仑大道两侧分布。(2)“五心”:三塘主中心、北部片区副中心、九曲湾新城副中心、南部片区副中心及四塘小区副中心。(3)“多带”:为保护生态环境与山水格局,沿水系、主要山体、纵向快速路形成多条生态隔离带。(4)“六片”:规划建设用地可划分为六个主要片区。分别是仓储物流片区、工业综合片区、镇北生态居住片区、镇南综合居住片区、九曲湾片区、四塘片区。

产业发展

未来三塘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现代农业、都市工业、商贸物流、休闲旅游等产业的发展上。应该根据三塘的区域比较优势,与南宁市产业发展规划相协调,错位发展,找到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途径。三塘有多种特色农业资源,但目前只局限于农产品的直接销售和粗加工,未能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和促进加工业的相应发展。因此,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强三塘镇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时发展相关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多种经营并重,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业,发展绿色产品,以此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促进三塘镇工业的持续发展。在面临着城市相同区位区域同构竞争的威胁下,对商贸区功能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三塘商贸物流产业的发展。未来的三塘只有抓住先机、创新特色、做好环境,并在功能定位上与周边片区错位,才能立稳脚跟,求得发展。三塘优越的区位条件已经吸引了大型区域商贸物流项目选址落户,有助形成南宁郊区购物中心和综合休闲游憩区,服务南宁、周边市县以及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商务旅游人群。旅游业的发展与开发,涉及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通信等众多行业,故能直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并进而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产生拉动作用。三塘镇可以发挥区位、交通、生态环境等比较优势,发展商贸流通业和休闲旅游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同时为第一、二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市场空间。三塘位于南宁东北门户,而南宁北部生态环境最为敏感,同时由于这一区域处于南宁市的上风上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因此三塘未来的产业发展,应该突出“生态、环保”的绿色理念,对现有的产业结构加以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三大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未来三塘产业发展将主要以“一产为基础、二产为支撑、三产为龙头”。要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强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三大产业比例结构中,减少第一产业的比重,巩固第二产业,大力提高第三产业。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分配,提高效率。三塘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重点是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发展汽车及零配件产业、新型建筑材料、电子信息、印刷包装等高技术高附加型的、无污染或低污染的都市型工业。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应加大对企业“三废”排放的严格控制和治理,保证达标排放。三塘镇产业发展时,应注重各产业之间的互补、合作与相互作用的关系。通过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实现区域内产业的优势互补,实现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从而达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增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目的。这些产业间既是独立的经济支撑点,又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成为联动和聚集发展的整体。

民生建设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范办学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九年制义务教育网络,巩固“扫盲”成果。提高“双语”教育,提高劳动者从业素质,构建多种形式的教育体系。在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基础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好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推进集中办学,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推进新区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重点推进九曲湾中学扩建及三塘公办幼儿园等项目建设。积极构建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鼓励社会资源参与发展卫生事业,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建设,确保每村有1所卫生室,健全镇、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做好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政策衔接,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认真贯彻落实“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指导方针,以提高传统优势产业科技水平和逐步应用高新技术培育开发利用特色资源为重点,以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加强科学技术普及为支撑,全面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文化设施配套,重点建设镇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逐步形成镇区有文化广播站、图书室,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或农村书屋的文化网络,为城乡居民广泛参与文化活动搭建平台。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完成村级计生服务室标准化建设,逐步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镇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提高计划生育装备服务水平和质量,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逐步普及村级人口计生信息建设,大力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开展优生咨询与优质服务,保障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继续开展“关爱女孩”行动,抓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综合治理。

项目建设

鉴于三塘的产业基础和现状,本次规划确定三塘的主导产业为现代农业、休闲产业、商贸物流、都市工业和商务办公,其中重点发展那些区域内市场、资源和要素较好的产业。依托三塘镇作为广西重点镇的总体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农业,强化福禄无公害蔬菜基地、同仁超级稻示范基地;巩固三塘山地鸡、罗非鱼等品牌;做大路东花卉苗木基地,形成花卉产业带;引入龙头企业,积极鼓励“公司 基地 协会 农户”发展模式,发展连片种植和农产品深加工,带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走现代农业之路。依托三塘镇毗邻南宁中心城区的优势区位,镇域资源丰富,继续巩固嘉和城温泉、九曲湾温泉、高尔夫球场、乡村大世界、凤凰谷等休闲旅游项目,深入挖掘特色休闲资源,打造“三塘-九曲湾-天堂岭”休闲游憩带,使休闲产业成为提升三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和城镇名片。按照兴宁区“三区一带”的总体部署,沿昆仑大道经济带形成新兴商圈,新建一批综合批零市场,专业市场、商业网点和连锁店,完善商贸服务业体系;推进金桥物流园、利华远东物流园、盛大农产品加工中心、玉柴物流、川桂物流基地、青岛海尔物流园、新疆广汇汽车城的建设,从而带动全镇的经济发展。都市工业主要布局在三塘工业集中区,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的思路,做强工业集中区,近期以电子信息、印刷包装等产业起步,集聚相关产业和配套产业,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等科技含量高、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坚持无污染、环保、循环利用,实行清洁生产;逐步淘汰砖厂、水泥厂等污染企业。结合物流园、工业集中区的建设,沿南部次要发展轴发展总部经济,并充分利用优良自然环境与休闲旅游功能,设置高档商务办公区,与物流、工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互相促进。

保障措施

城镇建设范文篇10

一、我县小城镇建设的基本情况:

我县在行政区划调整后现有乡镇18个,其中建制镇11个,乡7个,建制镇占乡镇比例由38.8%提高到61.1%。全县总人口110.3万人,建成区面积为47.89平方公里,建成区人口28.98万人。全县公建成投产水厂8座,集中供水设施11座,年生产能力为1520万吨,用水人口约为20.5万人;全县用电率为100%;燃气用户约为8000户,约2.2万人;建成区园林绿化面积648.12公顷,人均22.36平方米;县城关镇建成污水处理厂一座,日生产能力2.5万吨,城关镇的污水处理率为98.5%。2008年全县小城镇市镇共用设施共计投入33445万元。全县18个乡镇都已做了整体规划,127个行政村、225个自然村都做了详细整体规划,2008年度规划投入为45万元。近几年来,县政府把小城镇建设与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相结合,与推动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城乡一体,科学规划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强化管理,使我县小城镇建设工作有了举足的进步,各个乡镇都加大了小城镇建设的力度和投入。基础设施功能不断完善,为下一步招商引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也为乡域、镇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夯实了基础。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欣欣向荣。

二、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小城镇建设资金严重匮乏,尤其是基础设施、公共、公益事业的建设资金难以着落。

2、城乡建设的品位不高,精品意识不强,建筑样式和建筑立面缺少地方特色,水平不高。城市建设中重复建设和违规建设的较多,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制约机制和奖惩制度,从而造成小城镇建设资金的不必要流失。

3、村镇建设管理工作缺乏资金保障和组织保障,首先是县级村镇建设管理部门没有建设和管理经费,各项工作难以开展或是开展没有力度;

4、体制问题至今乡镇村镇建设管理机构的人员不能“定人定事”,人员调动频繁,从而造成有事无人管或有事多人管的现象,进而导致村镇建设管理人员思想不稳定,工作没有积极性,工作难以正常、有序、稳妥的开展。

5、思想认识不到位,观念滞后的问题还未根本解决。从而造成工作力度不够,工作成果不明显,小城镇建设的速度、规模、品位都不理想。

三、实现本县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发展小城镇的重要性

小城镇建设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改革问题,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加快发展

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直接关系着小城镇能否健康发展和持续发展。今后各乡镇要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综合考虑资源、人口、生产力水平等客观条件从而为经济社会和谐有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拓宽筹融资渠道,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小城镇聚集功能

小城镇建设应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鼓励和引导多种社会资金来建设基础设施。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小城镇建设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要进一步提高小城镇的凝聚力和承载力,努力改善小城镇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把小城镇率先建成小康建设示范工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4、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增强小城镇发展活力

实践证明,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聚集是发展小城镇的一条成功经验。因此各乡镇要主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引导和促进工作的重点应着眼与新建企业、已形成企业、有一定规模效益和有特殊行业要求的企业。二是要进一步加强乡镇企业不局的指导工作,做好乡镇企业的建设规划,引导乡镇企业改善布局。三是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5、加强小城镇综合管理,巩固小城镇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