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工作总结十篇-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4-02-27 17:57:23

公司治理工作总结

公司治理工作总结篇1

1.治理工作第一阶段;(08年11月到09年2月,发现问题,制定治理规划)

三年发展靠运气,十年发展靠亲情,三十年发展靠文化,百年发展靠制度.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的核心就是:约束。如果我们走得太快,停一下,让灵魂跟上来。如果我们发展得太快,慢一些,让脑袋跟上来。

第一阶段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

1)全面了解和分析公司目前的管理现状,技术水平,客户产品质量要求、人文背景;特别是通过广泛的交流了解员工、干部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想法、疑惑、苦闷、情绪。总结了公司员工在工作中主要存在的丑陋现象:

ø讲人情、留面子、拉关系、谋私利就是不懂原则是什么?(做人的原则、做事的原则、管理的原则)

ø找理由、推责任、捻轻怕重、个人利益最大化就是不懂态度是什么?(做人的态度、做事的态度、负责的态度)

ø工作无计划、做事无章法、今天事明天做、发发牢骚混日子,没有工作效率的概念;

ø说话留半截、做事打八折、奖罚走过场、存在问题视而不见,没有执行力的概念;

ø制度挂墙上、光说不练、眼高手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心安理得看笑话;遇问题推责任、困难远比方法多;小事没人管、大事管不了、不负责任是是真的;

ø做事偷懒、遇事讲条件、歪理一大堆,私心膨胀是真的;

2)通过研讨会、部门和小组讨论会、会餐、喝晚茶和个别交谈等形式,以职业成长十二条和职业经理十二条为核心内容教育干部和员工;帮助干部员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灌输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先进管理理念;宣传和解说核心管理机制的主要指导思想,为顺利导入核心管理机制创造了良好舆论环境。

3)组建自我管理团队和项目管理团队,调动骨干员工的工作热情,以点带面推进各项工作;重点是技术攻关,强化生产过程控制。期间果断停止新势力产品的供货,组织技术攻关,解决复合牢度和镭射产品存在的问题;三月份恢复供货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镭射产品的增量为今年销售额再创历史新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通过此阶段的工作,完成了汉光公司企业管理调研和治理工作战略规划;分析和总结了公司存在的五大核心问题。确立了以有效解决已激化的劳资矛盾和推行核心管理机制为短期目标;以导入精细化管理机制和提高组织执行力为长期目标的战略规划。提出了卓越管理法则:

1)纪律第一(红绿灯)、机制第二(动力)、制度第三(操作指南);

2)得人心者得天下;

3)简单才能高效;

4)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

5)管理的本质是“约束”;

6)管理的困难在于如何把握“度“;

7)管理的错误在于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8)任何措施没有绝对的对错,仅在于实施时的“时空点“;

9)市场运作靠“阴谋“,管理成功靠”阳谋“;

10)管理者的价值取向决定了员工的价值取向;

11)权利的作用在于威慑力而不在使用;

12)制度的破坏一定是首先从制定者开始;

2.治理工作第二阶段;(09年3月到09年8月,导入核心管理机制)

此阶段是能否顺利导入核心管理机制,实现全年工作目标的关键阶段;但又遇上公司整体搬迁的过渡时段,面对及其不利的环境;工作难度和心理压力是巨大的。尽管及时调整了最初的战术思想和实行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主要工作精力转入一线控制管理;如3月份确定的公司治理工作的基本策略是微观加速,宏观缓行。邀请高层领导检查现场管理工作,引导干部下一线进行末端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问题的本质,积极引导干部的工作思路: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小见大;揭示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落实措施,执行到位。

尽管已评估了由于治理工作的初期基础布点工作尚未完成,公司基础管理工作和工艺技术问题欠账太多,生产任务增量和工厂整体搬迁的现实困难和挑战。但3月份和5月份连续发生的多起严重质量事故和交货脱期事故,已远超出我先期的预估;以及“0422邹**小组罢工事件”迫使我对公司管理干部和员工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进行了重新评估。及时调整管理工作策略:干部加压,员工减压。结束对干部的说教工作,加大干部对产品质量的管理责任,班组长对产品质量生产控制责任,车间主任对产品质量负巡检控制责任,职能部门经理对产品质量负监控管理责任;扭转干部的质量控制意识;重点考核干部的工作计划性和执行力第一要素:时间观念;整肃干部的拖拉作风;对普通员工重点整肃组织纪律和制度的严肃性。

第二阶段的主要工作进展:

1.基本修订完成主体管理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

2.通过分析和总结历年来发生的重大质量事故的典型案例;揭示出管理人员管理理念、管理技能、职业素质等方面的问题;揭示工艺技术存在的问题,产品质量标准化制定和执行控制环节问题,管理流程化的问题,管理制度制定和执行的问题,生产计划和协调等方面问题;有效地推动了导入核心管理机制的进程和执行力度。

3.加强全员质量意识教育,特别是总结大理美登金卡质量事故的教训;明确生产过程质量无瑕疵控制原则和客户能接受使用、无投诉之间的原则区别。组建现场质量处理协调小组,培养和设立现场工艺员;引导质量自检自控和巡检控制责任落实到车间和班组。坚决落实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无瑕疵原则;推动了现场管理工作提升和工艺技术人员对产品生产工艺宽容性问题重新认识,推动了工艺技术问题完善的进度。在此阶段主要推出如下具体措施:

1)追加班组长和车间主任的现场管理责任,需承担任何本班组和车间的责任问题;

2)追加班组长和车间主任对产品质量自检自控和巡检控制的责任;

3)追加班组长对产品质量问题现场处理协调小组的领导责任;

4)生产设备待机2小时以上的情况,车间主任必须及时上报总经理办公室,并提交情况说明;

5)机台出现任何质量疑问和问题,车间主任必须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理;

6)职能部门经理或指定干部在下列情况下,必须在现场协调、跟踪和监控;a、换规格b、换产品c、插入急单和小单;

7)质检员必须在质量问题报告单上详细记录产品的瑕疵;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必须停机整改,任何人无权决定放行生产;

8)质检部门必须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对任何存在质量瑕疵的产品,任何人无权擅自决定放行发货;坚决落实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无瑕疵原则;

9)认真执行八小时复命制度;

4.通过“0422邹**小组罢工事件”。此事件充分暴露了公司的基础管理工作的薄弱;a日常管理常有放弃管理原则,掩盖管理漏洞和矛盾求太平;b放弃对员工的教育和正确引导;c信息传递、相互交流、工作协调等没有组织保障;d对员工的建议和投诉,干部不作为;等等。通过事件使干部和员工充分认识到“例会”制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各部门都制定了“例会”制度;同时邀请高层和其他部门不定期参加;推进了定期述职制度、逐级管理和投诉制度的导入。

5.基本完成全员月度绩效考核制度的导入,但仅仅是初级的;总结了近半年的绩效考核情况。大家对绩效考核制度的意义、有效性和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实践中表现出干部对自己部下的了解、观察和分析是不够的,评语空无具体内容,加减分项运用有偏差或不用,对部下的评估粗糙过宽;对考核结果反馈有顾虑等。透过现象看本质,说明我们的干部还不敢用于承担管理责任;对部下不了解、不观察、不分析、不教育培训是干部对自己团队不投入、不负责的表现。管理者要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要学会通过问题的表象分析问题的本质,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事论事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通过点上的问题分析线和面上的问题,通过面上的问题分析系统中的问题。全局观、系统观是每位职业经理人都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

6.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管理理念在今年的尊龙凯时最新的售后服务工作方面得到了比较好的体现,通过批次跟踪服务、技术分析交流活动、事先通报产品质量情况、积极配合和帮助客户解决产品质量问题,做到不推诿、不强调客观理由,以合作精神化解矛盾等措施,赢得客户的理解、信任和合作较完美地解决了我公司多起产品质量事故。

3.治理工作第三阶段;(09年9月到09年12月,导入流程化、标准化和数据化)

公司管理治理和提升的核心是执行力问题。提高执行力仅靠宣传、强调责任心和积极性是不够的;仅能营造舆论、心理影响和环境氛围;还需要有路径和工具才能使执行力推动工作落实到位。流程化、标准化、数据化和细化是其路径和工具。在前期工作推进顺利的基础上,适时推出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整顿重点:

1)质检科整顿重点:a产品质量标准建立的工作程序;1.数据的科学采集方法;2.制定和修正产品质量标准(量化和时效性);3.执行和解说质量标准和控制节点;(参数、公差和样张)b工作质量;全面性、及时性和原则性;c制定全员质量管理的方案:强化一线自控自检工作,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工艺技术部门的配合;

2)工艺科整顿重点:a现存工艺技术问题汇总表;b计划和方案;c计划执行的协调和及时性;d实验过程中确定工艺参数的科学性和生产过程的可控性;e完善现场工艺员制度,提高响应速度;

3)生产科整顿重点:a生产过程各类损耗的统计准确性和严肃性;b编制产品投入产出统计报表,特别是数据的对应关系要明确(如纸、膜、涂料量的比例关系等);c统计口径与财务核算统一;d员工的诚信和组织纪律教育;

4)设备科整顿重点:a完善设备报修制度和故障时间的统计工作流程;b建立巡检、点检制度,变静态为动态维修;c落实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培养和督促管理者要学会数据采集和分析,全面考虑问题用分析数据指导工作。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是公司下年度管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设计和完善了生产统计、核算和分析汇总报表,汇总分析数据可以清晰反映出公司的生产管理和经营管理现状;具体说明请参看三表汇总分析。

2009年是我职业经理生涯中最具挑战的一年。面对人心之涣散、怨气之多、基础管理之薄弱、干部员工的价值观之混乱、处于管理崩溃阶段的现状,面对公司整体搬迁的不利时机,面对目标要求高和时间短的现实难度;是我职业经理生涯中未遇的。这是对我管理知识结构、知识深度和广度、实战经验和管理智慧的考验,是对我职业精神和职业素质的全面考验。2009年的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全部超额完成,销售额创了公司历年来新高;但公司治理工作的进程未能达到战略规划的要求,有一个季度的拖后评估;主要问题是对干部的职业素质的评估出现偏差,核心管理人员下半年才基本进入状态,切入一线工作时间延误了一个多月,对员工的教育工作力度不够,强化干部现场管理责任的工作滞后(客观原因是干部压力测试不过);治理工作进度推进迟滞主要出现在第二季度(客观原因是公司搬迁);总之在管理力度的把握上有欠火候、不够老道,关键时点的把控上不够坚决果断;未出现战略和战术方面的偏差,在预见性和评估方面表现基本满意。最后来自部分员工的反馈:感觉我的工作平平、没有什么突出表现、不见三把火,看到干部的进步和企业面貌的改善和公司09年的业绩表现甚感欣慰;但还是有些担心后继者能否坚持按公司治理规划推进工作,因为企业管理提升工作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和反复的过程;目前仅基本完成了公司治理工作的布局,管理机制尚未完成导入、组织架构尚未完成再造、干部的培训和任用尚未到位等等。

二.2010年度主要工作重点建议

1.voc控制;重点:原材料筛选和使用控制;环境和生产过程控制;事后处理手段;尊龙凯时最新的售后服务;

2.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团队;重点:深化完善全员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干部教育和培养重点是职业技能、团队精神和牺牲精神;员工教育和培训重点是诚信和组织纪律观念;编制岗位工作说明书和岗位等级规范说明书;

3.职能部门的工作重点延续四季度确定的整顿工作;

4.客户服务制度化、流程化、系统化

5.核心管理机制仅基本完成导入,是初级阶段,需进一步强化和充实;重点是核心管理机制中五项制度的执行力度;

6.四化仅处于初级导入阶段,重点是标准化、流程化和数据化工作的推进,为导入执行预算评估法提供准确的原始数据;

7.遵循公司治理战略规划和执行力分析图,阶段性地总结和评估我们的工作重点和进度;遵循管理提升工作方法论(三大循环)推进我们的管理提升工作。

三.附件

1.员工和干部教育和培养问题

1.<大学>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2.三流领导管下级,二流领导管同级,一流领导管上级,超一流领导管自己.管下级靠权利,管同级靠影响力,管上级靠艺术力,管自己则要靠定力.有定力的领导:控得住欲,抵得住诱,压得住火,弯得下腰,闭得住嘴,藏得住身.

3.管不好下级,会犯一些错误;管不好同级会犯中等错误;管不好上级会犯大错误;管不好自己会犯致命错误;

4.强化领导的榜样作用;干部要有牺牲精神、敬业精神和精业精神;管理者就是卓越的;强调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的工作实践;。

职业经理十二条

1)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资源整合运用和系统执行力;

2)现代企业的核心战略只有二种:低成本和差异化;

3)管理者、领导者、榜样者、布道者、服务者、控制者;

4)方法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

5)成本在于效率,效率在于执行力,执行力在于管理;

6)有量化才有细化,有标准才有质量;

7)有流程、有协作才会有效率;

8)有标准、有检查才会有执行力;

9)执行力提升关键在执行未端检查;

10)what(做什么)why(为何做)where(何处做)when(何时做)who(由谁做)how(如何做)

11)目标会分解,时间会管理;工作有计划,做事有预算;

12)管理者的任务是利用和整合有限的资源,通过管理思想、方法、技能转化为员工和企业的执行力;管理的最终的目标是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和企业的系统执行力;

职业成长十二条

1)诚实、忠诚、道德、不偷利;

2)尽职、尽力、尽心、不偷懒;

3)偷利者无朋友、偷懒者无前途、算计者误自己;

4)服从管理、做事到位、体现效率;

5)眼中要有活、行动更关键;

6)抱怨环境、消极工作,对不起的是你自己;

7)工作能力靠学习,工作态度更重要;

8)合理的是培训、不合理的是磨练、自我激励是关键;

9)成长靠积累、成熟靠磨练、职业成长靠取舍;

10)有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没付出一定不可能有回报;

11)时间是最特殊的资源、是最易得到和流失的资源、对每个人都公平的资源是时间;

12)资源是有限的、资源是有倾向性的、获得资源靠争取,成功需努力更需资源;

2.推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方法论问题(点/面/循环)

第一循环:干部员工教育培训――文化和制度建设――绩效考核完善――执行力问题研讨

第二循环:标准化――流程化――数据化――细化研讨

第三循环:时间和效率――质量分析和控制――成本分析和控制――市场和服务研讨

此三大循环是我多年企业管理实践和经验的总结。可执行年度循环和季度循环,可在公司层面执行完成循环和亦可在职能部门层面执行完成循环。

执行企业管理提升治理工作循环的要点:

ø每一循环必须有专人或团队具体负责推进实施。

ø依据执行力分析图分析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客观评估企业现状。

ø遵循这三大循环制定企业管理提升治理工作计划;一般先制定三年的中长期目标和计划,分解年度目标和计划;依据年度目标和计划,分解本年度的季度目标和计划;依据季度目标和计划,分解为月度工作目标和计划。

ø确保年度、季度和月度的工作总结的质量和实效性是循环论能否实现的工作重点。

公司治理工作总结篇2

今年以来,在集团公司党委、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我公司以建设“和谐××”为目标,以创建“平安××”为载体,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主线,以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为抓手,大力实施社会安全工程,强化责任,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有力地维护了政治安定和公司稳定,为集团公司综合治理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始终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原则,健全了综合治理责任机制

今年以来,公司党委、公司对综治工作高度重视,围绕强化“大稳定”观念,构建“大综治”格局,突出以人为本,健全责任机制,定期分析形势,研究部署工作。

1、强化组织建设,调整领导小组。按照集团公司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我公司党委从强化组织领导入手,及时调整了工作机构,成立了由党委书记、董事长为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副总经理任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基层各单位经理为成员的公司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保卫稽查部,负责日常工作,加强了对综治工作的领导,统一部署,统一安排。

2、建立例会制度。公司定期召开工作会,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把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做到责任到人、到部门。形成了有领导、有机构、有分管领导经常抓,有办事机构专门办理落实,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的局面,形成以领导责任制为主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责任制体系。今年以来,公司共召开6次工作会议,重点研究解决了内退人员返岗问题、进京上访问题和内部员工工资问题,将矛盾化解在公司内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中:

(1)在两会期间,公司有14名内退员工要求返岗,在集团公司对内退员工返岗没有明确意见的情况下,有2名员工煽动串联其他员工进京上访,公司工作组立即向集团公司处进行了汇报,并积极组织人员对上访员工进行劝阻,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在公司领导的耐心劝解下,其中的13名员工表示不再上访,听从公司统一安排,但仍有1名员工坚持进京上访,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对其进行稳控,并设置1台专车,24小时死看死守,及时掌握事态发展,并向集团公司中心分局经保大队进行了汇报。经过缜密布控和耐心劝解,终于说服了这名员工,成功制止了1起进京上访事件发生。

(2)今年6月份,三个供热分公司部分员工集体到公司上访,要求公司给付加班费,公司工作组高度重视,与人力资源部共同到集团公司有关部门协商办法,及时给予解决,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维护了员工权益,确保了公司的稳定。

3、建立接待日制度。年初,为适应工作的新形式和新要求,公司设立了接待室,确定每周五为接待日,由公司主要领导亲自接访,对难点问题及时妥善处理,把问题和矛盾处理在萌芽状态,坚决不留隐患。公司领导先后共接访10余人,做到了一事一议,上访问题全部得到了解决。

4、分解目标,落实责任。为把综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公司将综治工作目标层层分解,与基层各单位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状》,对组织机构、任务要求、领导职责、考核奖惩等都进行了明晰,提出了严格、规范的要求,使综治工作走上了有序、高效发展的轨道。

二、始终坚持依法治企、打防结合的工作方针,强化了企业内部管理

我们根据公司的性质和特点,积极开展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法制教育,强化专项整治,

1、筑牢屏障,防患于未然。一是分片结网,板块布阵,巩固发展“人防”网络。推行了综治工作分片承包、实行承包责任制的办法来发展人防网络。经过努力,全公司自上而下形成了三级“人防”网络,即以综治工作办公室为主的一级网络、以基层各单位为主的二级网络、以各班组为主的三级网络。二是动态防护,主动出击,建立健全“物防”措施。我公司现有9个分公司,员工近600人,被 公安中心分局列为二级要害部位有财务部、营业管理中心、水厂、南部调节站、北部调节站等12处,且分散不集中,管理难度很大。为此,我们加强了对重点部位的物防措施,安装了报警器、防盗门,配备了对讲机、保险柜、保险锁,有效地控制了盗窃案件的发生。

2、加大专项整治力度,消除不安全隐患。在专项治理方面,公司保卫稽查部每月至少对要害部位进行2次全面安全检查,以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开展打击偷盗、整顿劳动纪律和维护施工现场工作秩序等项工作。为各站发放外来人登记册、安全“四防”巡查记录簿,做到每一座锅炉房、换热站和要害部位都有值班记录,杜绝了值班人员脱岗、漏岗、值班时间睡觉等违纪行为。在两节、两会期间,公司在要害部位增加了守护人员,为水厂增设了三名保干,以确保公司安全。

今年以来,公司共组织自检24次,检查出各类隐患47件,当场整改41件,限期整改6件。由于发现及时、防范到位,避免了五起盗窃案件的发生。

此外,我们充分发挥保卫稽查部的职能作用,协助营业管理中心进行热费和水费的收缴。截至11月份,共清理拒交热费的钉子户31户,收缴热费3.2万元;清理拒交水费的钉子户37户,收缴水费0.65万元。同时,加大对偷窃水、热源用户的打击力度,全年共掐掉私接热源用户9户,面积达208平方米;掐掉供热系统上私接的水嘴子17个,有力地维护了公司的利益。

3、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积极营造舆论环境。我们把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遵纪守法意识,作为治理和维护公司治安秩序的有效措施来抓。一是加大普法力度,加强正面宣传教育。把每年的6月定为“安全生产宣传月”,要求人人学法,人人懂法,通过召开专题座谈会、举办法律法规知识讲座等形式开展普法宣传、法制教育、法律服务等活动,举办了以安全、消防、普法为主要内容的《消防法》学习班、《劳动保护法》学习班、《黑龙江省城市供热条例》学习班、《黑龙江省供热行业服务规范》学习班等五期,共计410人参加,增强了广大员工的法制观念。二是充分利用典型案例,以案释法。通过举办平安创建宣传专栏、组织员工观看反面教育影片、开展集体讨论等方式,切实提高干部员工的法律素质。三是崇尚科学,开展科普教育。通过讲座和举办各种活动的形式,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积极倡导和宣传先进思想、文化,同各种愚昧思想、迷信、伪科学开展斗争,从正面大力开展科普教育文秘家园活动,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将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身方式推广到员工生活中去,提高公众识别迷信、伪科学和的能力。

三、始终坚持矛盾排查、内部化解的工作思路,构筑了三道防线

工作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工作措施和方法以不适应新的工作要求,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为此,我公司领导一方面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确保矿区稳定等一系列文件精神,另一方面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建立三道防线,落实三级责任的工作措施。

1、建立了各供、换热站、供水泵站的工作防线。由各站站长设防,负责解决有关用户投诉、咨询等涉及供热、供水质量和服务质量问题,实行首问负责制,直接接待和解决用户反映的问题,立足于不将矛盾上交分公司,内部就地解决。

2、建立了各分公司的工作防线。由各分公司领导设防,主要解决涉及生产经营、安全质量、员工工资待遇等问题,要求及时处理用户和员工的来信来访,努力化解各类矛盾,把矛盾化解在内部,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3、建立了公司工作防线。由公司领导设防,主要解决公司重大问题、历史遗留问题、涉及政策性极强、因工作失误给用户造成较大损失等问题,充分发挥了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的作用,把矛盾化解在公司内部,严格控制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

20__年,各站共接待来电、来访反映集星5#楼、903住宅楼、运输处6#楼等居民住宅暖气不热、暖气跑水等项问题60余人次,各站通过采取更换气片、跑风、阀门等措施,及时进行了解决,避免了问题上移,将矛盾化解在萌芽之中;各分公司接待用户来访反映住宅楼整体暖气不热、水质不好等问题30余人次,分公司通过对供热系统进行热平衡调整及技术改造,及时给予了解决,给用户一个满意的答复,使矛盾化解在分公司内部;公司共接待内退人员要求返岗、员工要求给付加班费等上访问题2件50余人次,公司通过耐心解释,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研究解决办法,使上访员工理解了公司的难处,将矛盾化解在了公司内部。

通过公司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三道防线上下沟通,紧密配合,层层设防,较好地发挥了工作人员的政策宣传员、信息收集员、接待员和案件处理员的四员作用,确保了公司稳定发展。

四、始终坚持综治人员自身建设的工作机制,规范了综治工作内业

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保卫稽查部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努力提高保卫人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一是努力钻研业务知识。我公司保卫人员每周利用一下午的时间,集中学习《社会治安处罚法》、《企事业内部治安保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使全体干警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增强了综治工作的处理和解决能力。6月份,参加公安中心分局经保大队组织的对企业保卫干部、守护人员的考核测试,全部得到通过。

二是加强综治工作内业管理。在内业管理中,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帮教责任制、普法责任制、火灾隐患整改等13项制度,并按要求重新规范了员工调查统计表、要害部位档案,两类案件和有毒化学药剂登记等内业资料。在中心分局关于开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创建平安矿区”的活动中,根据新形势、新需要,又增加了严重刑事犯罪嫌疑人员统计表、危害国家安全嫌疑人员、吸毒人员、疑是被侵害失踪人员、刑满释放解教人员,矛盾纠纷激化嫌疑人员等项内业资料,我们严格按照上级规定,认真填写,立卷归档,达到了集团公司要求标准。

五、 始终坚持事前预防、定期检查的工作措施,杜绝了火灾事故的发生

第一,建立了以公司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防火组织机构,落实防火逐级负责制,制定了全年消防工作规划及具体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包括各分公司在内的消防档案、各分公司的防火组织机构、消防器材的分布和配置,并做好消防检查和隐患整改记录。公司全年共投入消防资金2.9万元购买和维修了灭火器214台,消防工具6套,确保了具备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

第二,坚持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公司每月组织有关部室对11痤锅炉房、16座换热站及库房等部位进行一次大型消防安全检查。要求各分公司每月自检两次,做好自检记录。并将其纳入标准化达标考核,实行评先一票否决,与效益工资挂勾,做到奖罚分明。公司全年安全消防检查24次,配合集团公司质量达标检查4次,配合中心分局消防科专项检查4次,共查出火灾隐患36处,现场整改32处,限期整改4处,现已全部整改完成。

公司治理工作总结篇3

我公司是一家铸造、加工为一体的专业机械加工企业,现拥有总资产万元,职工余人,主要生产各类型汽车底盘零部件,年产铸件能力吨。是公司、陕西公司、重庆汽车公司、集团公司的主要供应商。多年来,公司在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安全文明单位工作,做到组织健全,措施得力,秩序良好,创造出良好的企业环境,促进了企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从而使企业内部发展取阳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二四年,企业实现产值亿元,利税万元,今年上半年,在汽车制造零部件市场持续下滑形势下,仍实现产值万元,利税万元。我们主要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组织领导促责任落实

企业发展需要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内部环境,环境要靠综合治理来完成,治理的好坏决定于是否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过硬的制度措施。一九年前,我厂严重亏损频于倒闭,人心涣散,领导无方,打架斗殴、偷盗上访事件不断发生,形成社会治安与生产经营恶性循环。九年十月,新的厂领导理论联系实际成立后,在厂长同志带领下,励精图治,奋力拼搏,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终使企业起死回生,企业内部治安秩序大为好转,有力促进了各项工作。原创:今年上半年,我公司紧紧抓住综合治理这要弦,制定了一套严格规范的制度措施,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⒈组织有专班,层层有专人

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创建安全文明单位”、“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负总责亲自抓;主管党群、政法工作的常务厂长具体抓,计划安排,组织协调,下设部室分管干部具体办。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明确各车间、科室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层层签定安全文明责任状余份,年终进行考核评分,纳入经济挂钩一票否决,谁管理的部门出了问题,就扣谁的奖金和工资,严重者予以撤职,切实做到综合治理工作责任人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

⒉制度健得全,措施过得硬

在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公司成立了“综治办公室”,健全了“基层治保调解委员会”、“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委员会”等治保组织,不管生产多忙,凡在本厂发生的或涉及到本厂职工相关的矛盾纠纷、治安刑事案件一经发现和举报,专班人员迅速到场开展工作,调解纠纷,杜绝激化矛盾;难以排解的,立即向主管部门领导和公安司法机关汇报迅速查处,做到生产、治理两不误。我公司先后制定了“十户联防人员职责”、“青少年法制教育措施”、“重点人口帮教措施”、纠纷调解制度“、”治保会工作职责“、”治保主任岗位责任制“,针对我公司流动人口多的特点,又制定了”流动人口管理措施“等相关制度,做到了有班子、有牌子、有阵地、有活动。制度上墙,接受公开监督;档案、台帐按时运转、记录清楚。处理矛盾纠纷、治安事件及时,件件有落实职工都满意。一九九年和二年,我公司先后进行了二次改制,为了确保社会稳定和无群体性上访闹事事件的发生,在改制运作前,公司已拿出了具体方案,力争正确处理好企业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把握好准则。改制中按预定方案,及时调解了各种劳动争议,既保护了职工权益,又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抓群防群治靠齐抓共管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较大,需要较大的投入。我公司这几年的规模发展和良好的治安环境靠边的是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制度建设,靠抓综合治理工作增效益。我们围绕“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综合治理,长治久安“这字方针做文章。我公司是经济发展的排头兵,为派出所的重点保护单位,所长经常来厂办公点,干警轮流值班,为企业保架护航。原创:群众自发参与,巡逻值勤形成风尚。所辖区域内,由于广大干部职工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十户联防坚持不懈,二十四小时有人值勤,通风报信,及时发现和化解了各种矛盾纠纷,通过实行举报制度,打击了各类违法犯罪现象,保护了一方平安。

三、抓普法宣传增法律意识

公司治理工作总结篇4

所谓债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借钱的方式进行融资,债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首先要承担资金的利息,另外在借款到期后要向债权人偿还资金的本金。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的现状是资产负债率总体水平偏低、负债结构不尽合理,流动负债水平偏高,长期负债比例低甚至没有长期负债,公司债券更是少见。2004年5月27日,中小企业板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启动,截止2009年12月31日上市的中小企业达327家。其中江苏板块39家,占该板块上市公司总数的11.93%,仅次于浙江板块(60家)和广东板块(50家)。在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探讨中,股权融资及其结构受到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而债权融资及其结构对公司治理的意义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债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偏少,针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考察江苏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债权结构及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对改善江苏中小板上市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对整个中小板上市公司治理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文献回顾

债权治理是公司治理体系的内核,与股权治理一起形成公司治理的两翼。西方有关债权融资的治理效应研究源于公司资本结构理论,莫迪格莱尼与米勒(modiglianiandmiler,1958)最早对融资结构理论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提出了mm理论。1963年提出的修正后的含公司税m m 理论,表明债权融资比例越高,企业价值越大。此后,债权治理的理论研究从信号传递、公司控制权理论等角度对债权治理进行了多角度阐释。有关债权治理的实证研究呈现出四类不同的结果。第一类显示出债权治理的正向作用。masulis (1983)、jensen(1986)、汪辉(2003)、陆正飞(2006)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绩效与负债水平正相关。第二类显示出债权治理的无效性。titman 和wessels (1988)证实负债比率与成长性间未出现反向关系。macey 和miller (1995)对商业银行在德国、日本和美国的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公司绩效越差,债权治理越表现出无效性。第三类显示出债权治理的负向作用。lang(1994)研究发现经营业绩不良的公司的成长性与财务杠杆负相关。rajian和zingales (1995)、booth(2001)、李映照和陈妮娜(2005)等的研究均发现企业成长性与负债比率负相关。第四类显示债权治理的有界性。赵英军、俞辉(2007)对浙江48家上市时间较早,行业近似的股份公司作为样本,实证表明,只有在一定负债率水平区间内,负债才有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作用。

近年来,对债权治理的研究不断深入到债权结构的治理效应上。所谓债权结构是指企业债务资金的构成即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一是债权类型结构。银行债权、企业间债权、职工债权对经营者的约束存在差异。陈耿和周军(2004)得出了债权集中度高,债权人内部达成协议与采取一致行动的交易成本就低,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越大,反之亦成立的结论。并且认为因为银行的债权集中度高,内部达成一致的交易成本低,可以在债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对企业债权与职工债权,主要表现为事后的参与,尤其是职工债权的治理效应不明显。二是债权期限结构。流动负债期限短,往往不易于展期,对经理层有更大压力。长期负债则不同,到期前经营者几乎不会面临压力,而债权人在合同中预设的保护性条款又往往流于形式。因此,相比较而言,短期债权对经营者约束力更强,公司治理效率更高。smith和warne(1979)认为小公司更有可能面对股东和债权人的潜在利益冲突,潜在具有较严重问题的小公司更有可能面对股东和债权人的潜在利益冲突,并会利用短期债务来减轻问题。实证方面,张慧等(2003)研究了2001年的300家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结构,其结果表明:无论对经理层还是对股东而言,公司与银行的债务关系和公司收益之间的关联度并不大;企业之间的资金占用关系,即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预收账款合计,除权益以外,其对主营业务收入、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净资产均有明显的正面影响;企业与职工和股东之间的债务关系对经理层的业绩产生负面影响,而对代表股东绩效的指标产生正面影响;长期借款的类型结构对公司绩效没有明显影响。流动负债总额对公司整体的绩效产生正效应,而长期负债总额对公司收益产生负面影响。童盼等(2005)研究了1998年12月31日前上市的803家上市公司的债务类型结构与企业投资规模的相关程度,结果发现:银行借款与商业信用对投资规模的影响存在差异,商业信用对投资的影响更大。

三、研究设计

(一)江苏中小板上市公司债权结构现状 2009年之前上市的33家江苏中小板上市公司没有一家发行公司债券。剔除主营业务利润率异常的*st张铜以及澳洋科技,其他31家上市公司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1.9297%,其中流动负债平均比例达到93.1713%,南京港、江苏通润、常铝股份、鱼跃医疗、金飞达五家公司2008年底无长期负债,流动负债比例高达100%。流通负债中,以企业间债权占比最大,平均为50.6789%;其次为银行债权,平均比例为36.3471%;职工债权相对较低,平均为3.6873%。此外,高流动负债在江苏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中是普遍现象,而企业和银行债权比例的差异则相对较大。

(二)假设提出 从债权类型结构上看,在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时,企业与企业之间、银行与企业之间往往因为涉及面小,债权集中度高,协商成本低,能较为有效的参与到公司治理中。企业与企业间的债权协商成本低,即使企业对企业的监督能力极其有限,但企业在发展中,反复交易的发生,必然会对经理层形成压力。而银行由于监督及债权集中度方面的优势,在公司治理上会更有所作为。公司员工由于与企业间存在内部关系,一般情况下对公司治理难以有所作为。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银行债权与公司治理绩正相关

假设2:企业债权与公司治理绩效正相关

假设3:职工债权与公司治理绩效不相关

从债权期限上看,流动负债期限短,往往不易于展期,对经理层有更大的压力。长期负债则不同,到期前经营者几乎不会面临压力,而债权人在合同中预设的保护性条款又往往流于形式。因此,相比较而言,短期债权对对经营者约束力更强,公司治理效率更高。基于此,提出假设:

假设4:债权期限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负相关

(三)变量选择 本文选取2008年12月31日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江苏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共计33家,剔除主营业务利润率异常的*st张铜以及澳洋科技,以公司规模、所处区域及上市时间为控制变量。数据主要来源于中投证券公司股票行情软件的公开信息,依靠手工收集获得。

(1)公司绩效变量选择。从国内研究来看,选择托宾值及净资产收益率的较多。但是在我国由于债务市值通常采用账面价值,公司重置价值难以准确衡量,因此不适合用托宾值来衡量公司绩效;净资产收益率是证监会进行股票发行及特别处理的考核指标,加重了这一指标的盈余管理现象。因此,本文选取主营业务利润率(zylr)来衡量公司治理绩效。

(2)债权结构变量选择。从公司公布的年度报表中,选取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合计占总负债的比例作为银行债权变量(yhzq);选取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合计占总负债的比例作为企业债权变量(qyzq);选取应付工资占总负债比例作为职工债权变量(zgzq)。选取流动负债占总负债的比例作为债权期限变量。

(3)控制变量选择。选取公司规模及上市时间作为控制变量,这是因为中小板上市公司规模差异较大,并且在上市时间上,主板市场存在的“一年赢、二年平、三年亏”的现象说明上市时间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关系。公司规模(gsgm),用上市公司总股本的自然对数表示。上市时间(sssj)以距离2008年12月的年数计算。

四、实证检验

(一)相关性分析由表2变量间相关性分析可知,主营业务利润率与流动负债比例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即主营业务利润率随着流动负债比例的提高显著提高。主营业务利润率与企业债权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性。此外,主营业务利润率随着银行及职工负债比例的上升而下降,这显示出银行和职工在公司治理中的无效性。同时,也可以看到,流动负债比例和银行债权及企业债权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二者不应存在于同一模型中。

(二)模型检验 为了判断江苏中小板上市公司股本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本文试图以公司绩效变量为解释性变量,以银行债权(yhzq)、企业债权(qyzq)、职工债权(zgzq)和流动负债比例(ldfz)为解释性变量,以上市时间(sssj)和公司规模(gsgm)为控制变量,设计如下经验模型。

模型1:zylr=a0 a1*yhzq a2*qyzq a3* zgzq a4*gsgm a5

*sssj ε

模型2:zylr=a0 a1* ldfz a2*gsgm a3*sssj ε

模型1检验了主营业务利润率与银行债权、企业债权及职工债权之间的关系,表3~表5的结果显示,r及调整后的r都较小,模型的解释效果一般,总体上来看,按照银行债权、企业债权和职工债权进行的债权分类对主营业务利润率的影响较小。从整体上讲,模型是不显著的。从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银行债权与主营业务利润率正相关,但不显著;企业债权与主营业务利润率正相关,通过0.5显著性检验;职工债权与主营业务利润率负相关,但不显著。基本符合假设1、假设2、假设3。

模型2检验了主营业务利润率与流动债券之间的关系。从回归分析得到表6~8的结果显示,主营业务利润率与流动负债比例间存在显著地正相关关系,这与相关性检验的结果一致。短期债权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模型整体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变量流动负债比例的回归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流动负债每上升1%,主营业务利润率就会上升0.283%。负债期限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间存在显著性负相关,支持假设4。

四、研究结论

实证检验结果说明,在江苏中小板上市公司中,债权类型整体上对公司治理绩效并未产生显著影响,银行、企业和职工作为不同的债权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有限,相对而言,企业债权在公司治理中显示出一定正相关作用,银行债权显示出微弱的正相关,职工债权则基本显示出公司治理的无效。流动负债的提高较好地提高了公司治理绩效。基于上述分析结果,要提高我国公司治理绩效,首先,继续维持高比例的流动负债。高比例的流动负债能给经理人员形成压力,这一现象正如smith和warne(1979)认为的一样,小公司更有可能面对股东和债权人的潜在利益冲突,潜在具有较严重问题的小公司更有可能面对股东和债权人的潜在利益冲突,并会利用短期债务来减轻问题。其次,应引导银行与职工参与到公司治理中。我国银行和企业之间往往易于形成“软约束”,银行对企业的监督更多的是事后监督,很少参与到事前来。江苏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年末均存在职工债权,而这种职工债权在公司治理中并未发挥作用。这方面的缺失主要表现为银行观念上和职工参与机制上的缺失。最后,应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通过债权的高度分散,提高协商成本,从而形成对企业经理人员的约束。一方面,需要加强市场中介机构的培育,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需要多种中介机构,尤其是资信评估机构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应尽快组织制定统一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级方法,并对市场上的企业信用评估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以保证评级的科学性、公正性和一致性。此外,必须采取强制性的评级方式,并对信用等级进行充分披露。

参考文献:

公司治理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内部审计;公司治理;组织模式;监控路径

[中图分类号] f239.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9)03-0094-04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投资者利益保护的评价理论与方法》(70632002)的资助。

2002年4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提交给美国国会的《改善公司治理的建议》别指出,健全的治理结构应当建立在董事会、管理层、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四个“基本主体”的协同合作之上。美国总统布什于2002年7月签署的《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及随后一些重要组织颁布的新的治理标准,无不将内部审计视作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内,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上频繁发生的重大财务舞弊和违规等案件,也表明包括内部审计在内的健全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关键作用。因此,在国内外持续不断的受托责任失败呼唤高质量的公司治理,及法律、法规等不断加强治理管制的推动下,内部审计在公司中的治理角色与作用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基于内部审计的这一发展前沿,本文将着重探讨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环境下的治理逻辑,特别是集团公司如何对子公司进行审计之特殊难题。

一、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角色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简单地讲,就是关于如何处理不同利益相关者,即股东、债权人、管理当局和员工等之间关系以实现经济目标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它源于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所致的关系与问题。从制度安排层面看,公司治理包括如何配置和行使控制权,如何监督和评价董事会、经理人员和职工,如何设计和实施激励机制等。

按照委托理论,企业的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性,且受托人可能利用其信息优势去实现个人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动机,即是导致冲突与成本的产生。因此,为缓解或解决人违背委托人利益行为的发生,或者说,为降低冲突和成本,企业中处于委托人地位的各方利益主体必须“通过对人进行适当激励,以及通过承担用以约束人越轨活动的监督费用”,来“使其利益偏差有限”[1]。然而,由于激励制度的设计往往是基于财务报告的结果去判断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使得受托人(财务报告的提供者)就有可能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最大化而进行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与可能,甚至引发财务报告舞弊和欺诈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委托人只好采取激励和监督(包括内部和外部)并行的手段。

因此,内部审计之所以被引入公司的监督控制体系,在于降低人与委托人之间信息不对称性或成本的需要。这也为内部审计介入公司治理提供了客观的基础:同样出于解决委托问题而产生的内部监督机制的内部审计,以其提供受托责任之履行过程与结果的信息,为本质上作为一种确保公司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控制与制衡机制的公司治理的有效运行创造了先决条件。不但如此,当内部审计被赋予监督人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时,面对复杂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治理关系,必然要切入治理这一层面,才能真正有效地行使其监督职责并促进公司治理质量的改进。如coso委员会(2004)在其颁布的新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中,一个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将风险管理框架和内部控制框架相协调,并将内部控制的领域扩展到控制环境等软控制要素之上,从而决定了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相互融合的必要性[2]。

在整个企业的契约集合当中,出于监督受托人的需要,审计制度(包括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存在于公司的各个治理主体(董事会、股东、管理当局等)的相互作用关系网络之中,内部审计则又通过“授权与监督”、“监督与报告”、及内外部协作等关系,构成企业契约组合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3][4]。图1描述了比较常见的英美公司治理模式下的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框架中的角色与关系。从中可知,治理框架下的内部审计,通过审查受托财务责任和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以确保受托人能按委托人的利益行事,以缩小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利益差距。因此,基于促进公司受托责任关系有效履行的地位,内部审计可以发挥其特殊的治理角色,并表现为有助于降低冲突与成本的治理效率[5][6]。

图1、现代企业治理框架下的内部审计角色

二、集团公司的审计路径设计

对于集团公司而言,因其复杂的组织网络和控制层级,表现出不同于一般企业的治理特征,使得其内部审计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和特殊,尤其内部审计面临着如何对子公司进行审计的问题。我们认为,在设计审计路径的过程中,至少需要明确集团公司的治理特征、审计组织架构、审计方式、审计内容、报告路径等关键因素。

(一)集团公司的公司治理特征

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本为主要联结纽带关系,以母子公司为主体形式,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母公司、分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任何一个从事多元化经营、母子公司产权关系明确和采用了多分部制结构的企业,都可被看作是一个集团公司。按照与母公司的紧密关系,集团公司化企业可以划分为紧密型公司、半紧密型公司、松散型公司等形式。正是因为这些不同形式子公司所衍生的各种受托责任关系,导致集团化企业在具体治理模式上的特殊性。其中,紧密型、半紧密型和松散型公司解释如下:

(1)紧密型公司:是指全部资产来源于母公司,母公司对其经营活动有绝对控制和支配权,但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如分公司、办事处等。

(2)半紧密型公司:是指大部分资产来源于母公司,母公司对其经营活动有控制和支配权,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如控股公司。

(3)松散型公司:是指只有部分资产来源于母公司,母公司对其经营活动没有控制和支配权,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如参股公司。

(二)审计组织框架

无疑,集团公司的审计监控机制首先需要一个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合理组织架构。按照内部审计在集团公司中应扮演的治理角色,其组织架构可以分成如下两层:首先,第一层次是在集团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监控总部,它在监控机制中处于核心地位,接受集团公司董事会的领导和授权。一方面,审计部直接负责其直属单位、全资子公司派出的审计人员,对其监控业务进行领导和控制;另一方面,向其控股、参股公司派出人员进行协调、指导控股、参股公司的监控活动,代表股东的意志,指导各子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向集团公司董事会报告其监控工作。其次,第二层次是集团公司二级以下子公司的审计监控主体,分别接受上一级公司所有权主体的授权和监控组织的业务指导,对下一级所有权主体受托责任进行监控,并在业务上督导所属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由于两个层次审计监控组织之间权责对应,自上而下,并且由集团公司监控总部统一组织和协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公司审计在监控机制的整体效应。该组织架构在坚持董事会领导的模式下,可以较好地维护集团公司各层次上所有权主体的权益,保证了集团公司对各子公司财产的约束,以及经营上的法人治理,并且有助于提高集团公司审计监控机制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保证其独立履行监督反馈职能,实现集团公司资本的保值增值。

由此,我们认为,作为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框架,应该是图2所描述的基本架构:

图2、集团公司审计监控机制的基本构架

注:虚线表示间接介入子公司的审计监督工作。

(三)审计方式

这是设计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路径的核心问题。承接上述内部审计组织架构,可以设想,假如某集团公司是包括公司总部、直管单位(分公司、办事处)、控股子公司三个层面组构的控股集团公司,而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有限责任、有人负责、有效制衡”的要求,建立起了规范的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式的法人治理结构。那么,对子公司审计的方式可以设计如下:接受集团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以强化集团资产控制为主线,建立审计网络,坚持下审一级,各审计部门负责对下属公司的内部审计思路。具体路径分以下两种情形:

(1)总―分公司(办事处)采取“集约式”审计监控方式

根据总―分公司(办事处)经营管理的特殊性,应加强对分公司(办事处)扁平化管理和监督,因此,内部审计应建立“机构独立设置,董事负责领导、资源统一调配、业务垂直管理、审计成果共享”的监控模式。

首先,审计机构管理要体现“机构独立、业务垂直”原则,目标是要保证“上审下”的力度。从实践来看,只有保证“上审下”的力度,才能保证授权责任的充分履行和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公司系统内部审计组织体系分为公司审计部,对公司董事会直接报告工作,如果情况允许,可设基层单位审计部二级管理层次。

其次,为提高审计人员独立性,审计人员管理要体现“属地管理、统一调配”原则,要达到的目标是控制“入口”和加强培训,确保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队伍稳定。审计人员实行属地化管理,其行政领导关系、人事关系、党团关系、工会关系、后续教育等都在集团公司总部,审计人员的工资、奖金、劳保、生活后勤及福利待遇由所在单位负责解决,与所在单位同职级人员享受同等待遇。公司系统的审计资源实行统一调配。

再次,审计业务管理要体现“董事领导、信息共享”原则,目的是要保证内部审计的地位和效果。董事领导,能够保证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信息共享,能够有效地利用基层单位、社会审计资源,节约成本,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2)总―控公司采取“渗透式”审计监控方式

虽然总公司对控股公司具有绝对的支配权,但是,控股公司拥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因此对控股公司来讲,总公司的内部审计是外部治理结构,控股公司的内部审计才是内部治理结构,总公司内部审计部门若直接对控股企业开展审计工作,不是十分妥当,因为外部治理结构的审计模式不能直接替代内部治理结构的内部审计模式。因此,根据总―控公司经营管理的特点,总―控公司的审计关系须依托控股公司董事会,规范审计授权程序。总公司审计部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渗透到控股公司的董事会,加强对控股公司的审计监督。

其一,对重大事项可通过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议,由总公司审计部开展审计,并将审计结果直接报告给总公司的董事会。

其二,由董事会聘请总公司内部审计人员,授权其开展对控股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向控股公司董事会报告工作。因为行业管理的特点,总公司的审计人员对控股公司经营管理要求相对比较了解,委托他们审计,能符合总公司的战略意图和经营策略。所以,虽然董事会也可以请中介机构进行审计,但一般情况下,董事会还是更倾向于聘请总公司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审计。

其三,将总公司内部审计负责人推荐为控股公司监事会成员,让总公司内部审计人员以监事会的名义开展对控股企业的审计监督,贯彻母公司内部审计战略目标和战略思想,指导控股公司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制度,有效开展审计工作,并且审计结果向集团公司董事会报告。

(四)审计内容与关注重点

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内部审计主要应由集团公司的审计部门负责进行,其目的不仅在于监督子公司的财务工作,而且也要稽查和评价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及公司治理主体执行指定职能的效率。也就是,由集团公司审计部门组成的审计队伍对所属全资子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等进行巡回审计的专题审计,审查财务收支,检查财税法规和公司内财务制度执行情况,以及风险管理和治理流程,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和要求,并报告集团公司董事会。对于子公司的年度报表审计,也可纳入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重要工作范畴,通过对子公司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价,对其会计报表的真实可靠性进行认定,可以为集团公司考核子公司提供参考,当然还可以为外部审计提供重要的支持。在此基础上,集团公司根据内外部审计的结果,确认和解除子公司的受托经济责任,并实施相应的激励措施。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施行对子公司的审计监督,其关注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1)集团资金或提供担保资金的运作情况。重点检查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资金管理水平,评价资金使用的效益状况,指出资金使用的薄弱环节,和改进资金使用效率的建议。(2)集团委托经营资产的经营管理情况。重点检查委托资金的使用是否按照合同的规定使用,是否确保资金的安全、完整和可持续利用。(3)子公司占用集团公司资源的经营管理情况。重点检查资源的使用效益,与同行业或发达国家相比是否存在浪费和无效率情况,评价资源的使用是否符合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4)董事会委托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实施审计的事项,如: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与经济效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等等。(5)国家和公司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重要事项。如:对子公司的一些工程项目、经济合同、对外合作项目、联营合同等进行单项审计;实行离任审计制度,审查和评价子公司责任主体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等等。

(五)报告路径

内部审计结果(信息)呈报方式,即报告路径,同样是设计内部审计路径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内部审计部门应不定期以简报、审计通报和管理建议等形式,向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领导和有关方面报送和通报内部审计动态、审计及整改情况和管理建议等重要信息。各个层次公司审计部门具体报告方式如下:

母公司审计部门日常审计工作应向董事会(或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报告审计情况和信息。重大情况应及时直接向董事会报告审计发现。报告分为定期工作报告和紧急情况报告。审计人员在执行业务和日常工作中,可以以个人名义就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直接向母公司审计部门或董事会反映情况,提交专门报告。

子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应向本机构董事会报告工作,按照《公司法》规定,定期向股东报送日常审计报告和审计发现。重大审计发现,应及时通过董事会向母公司报告情况。

分支机构审计部门应直接向公司审计部报送审计报告和工作报告。分支机构审计部门按规定对本单位进行日常审计、总部统一安排和审计部门自行安排的专项审计,独立出具审计报告,与审计对象交换意见后,由分支机构审计部门直接将正式审计报告报送公司审计部,同时送达被审计单位。工作报告分为定期工作报告和紧急情况报告。办事处审计部门按半年度和年度向总部提交工作报告。在发现违规违纪事件和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以办事处审计部门的名义直接向公司审计部提交紧急情况报告。审计人员在执行业务和日常工作中,可以以个人名义就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直接向公司审计部反映情况,提交专门报告。

三、小 结

基于现代企业治理环境和内部审计的契合关系,本文首先从一般角度分析了公司治理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的特殊治理角色,并以内部审计的治理理念,分析了其组织模式的设计与选择问题,进而,着重探讨了集团公司治理背景下面临的如何对子公司进行审计这一特殊问题。形成的研究结论主要包括:(1)基于维系公司受托责任关系的有效履行之共同目标,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可以实现高度的契合,从而内部审计可以突破传统的内部控制完善角色,跃升至改进公司治理和实现组织目标的特殊治理角色,并表现为有助于降低冲突与成本的治理效率。(2)对下属公司的审计,集团公司的审计监控机制需要一个合理的组织架构,并分别针对分公司和控股公司采用“集约式”和“渗透式”的监控路径。

[参考文献]

[1]王光远,瞿 曲.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j].审计研究,2006,(2):3-10.

[2]吴清华.作业与作业链绩效:经济效益审计新思维――兼及内部审计职能的嬗变[j]. 审计研究.2004,(3):83-88.

[3]吴清华,王平心,冯均科.审计委员会之治理效率:实证文献述评与未来研究方向[j].审计研究,2006,(4):72-82,19.

[4]吴清华,田高良.终极产权、控制方式与审计委员会治理需求―― 一项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2008,(9):124-138.

[5]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 (iia).internal audit reporting relationships: serving two masters.省略,2003.

[6]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 (iia).internal audit’s role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sarbanes-oxley compliance.省略,2003.

path study on internal audit of group company based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wu qinghua

(1.postdoctoral station of management school of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2.postdoctoral working station of china huarong asset management corporation, beijing 100045, china)

公司治理工作总结篇6

一、法治企业建设顶层设计的必要性

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大都是由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构成的有机整体,受系统性、广泛性等特点所决定,法治企业建设要充分发挥功效,就必须落实到企业的各层级、各环节,直至组织末端。为此,法治企业建设必须坚持顶层设计,由集团总部或母公司制定适用于全集团的法制建设方案,统筹部署推进工作。各子公司、分公司,也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细化方案,形成周密的工作体系,切实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同时,法治企业建设不仅限于法律工作,实施主体也不限于法律部门、法律人员,而要求整个企业、各级领导员工共同参与,共同提升全员的法律意识。与传统的法律管理工作相比,法治企业建设不仅侧重对公司经营管理的支撑、服务,且更加重视与企业发展战略的深度融合,提升法律思维引领、法治方式运作的能力;不仅侧重于对法律人员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视全员法律思维、法律意识的培养;不仅侧重于对公司重要业务、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更加重视企业法律管理的全局性的制度安排;不仅侧重于事后的法律风险防范,更加重视法律风险防范、合规管理、法律监督机制的一体化规范管理。从实践来看,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企业集团,都在各自的集团发展规划和战略制定中就法治企业建设作出了部署安排,发挥了良好的引领示范效应。一是出台统领性指导文件,通过健全制度、写入公司章程、与子公司签订责任书等方式,加大法治工作推动力度;二是制定法治企业建设规划,提出加强法治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三是发挥章程的统领作用,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法人治理机制。

二、国家电网公司法治建设顶层设计的经验启示

公司治理工作总结篇7

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或者契约安排,其基础是股权结构,因为股权的背后是所有权,股权结构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公司治理。

首先,股权结构决定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主要存在着三种企业形式: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在前两种企业制度下,其股权结构与现代公司制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合一性以及所有者的无限责任性,使得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并不突出。只有在公司制度下,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为了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制衡关系,公司治理问题的重要性才日益凸显。在公司制下,由于所有者只承担了有限责任,公司治理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才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

其次,股权结构决定了内部治理的构成。由于股权结构体现了所有者的构成,从而决定了股东大会的构成,进而决定了董事会、高级经理层和监事会的组成,而这四者恰恰是公司内部治理的主要关系者。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否理顺,是内部治理能否完善的关键。

再次,股权结构与外部治理关系密切。外部治理如经理人市场、收购兼并市场等是否有效,受股权结构影响很大。从若干国家的实践来看,针对不同的股权结构,在实践中会逐步发展并形成与之相对应的外部治理特点。如在英美等股权高度分散的国家,经理人市场和收购兼并市场比较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也比较健全;相反,在日德等股权相对集中的国家,经理人市场和收购兼并市场不如英美等国完善,信息披露相对也不严格。

最后,不同的股权结构决定了公司治理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在股权高度分散的情况下,公司治理主要是用来规范经理人员的行为,使之不侵犯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在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公司治理主要关注的是如何防范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侵犯等。

总之,股权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一种重要途径,或者说是后者的基础内容。

■最优股权结构的确定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公司的股权结构决定公司治理机制。那么什么样的股权结构才是最合理的呢?按照成本理论,股权比例的选择涉及到两个关键成本:一是风险成本,即投资者投资的方向所带来的损失;二是治理成本,即维持公司治理有效运作而发生的成本,它主要包括治理的组织结构本身发生的成本和治理活动的组织协调成本。这两个成本与股权结构有密切的关系,股权结构与风险成本是正方向变动,与治理成本是反方向变动,即股权越集中,风险成本就越高,而治理成本就越低;相反,股权越分散,风险成本就越低,而治理成本就越高。因此从理论上存在一个总成本(风险成本与治理成本之和)为最低的股权结构。

在实践中,风险成本曲线和治理成本曲线的不同会确定不同的股权集中度。公司在确定自己的股权结构时,应根据投资风险成本和公司治理成本来确定最佳的股权结构。公司的股权结构安排受制于公司的生命周期,在公司的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再生期存在不同的股权结构。上市公司具备一定的公司经营治理规模,处于增资扩股时期,理论认为几个大股东同时并存而形成的相互制衡的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适合于这个阶段的上市公司。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我国的上市公司,大多是由原国有企业脱胎而来的。股权结构较为复杂,既有a股、b股、h股之分,又有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转配股之分。a股、b股、h股虽然能够在证券市场上流通,但此三种股票却因流通市场的不同而彼此处于分割状态。国家股、法人股、内部职工股和转配股却不能在证券市场上自由流通转让。

(一)国有股“一股独大”现象严重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高度集中型持股结构,国有股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国有股的所有权属于全体人民,这种虚无化的所有者其实质就是所有者缺位。所有者缺位使得治理主体虚无化,导致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软化,董事长和总经理往往是同一个人,形成中国上市公司特殊的“内部人控制”现象。此现状势必造成上市公司中以下问题的存在:首先是产权关系不清,由于原国有资产管理局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加之其行政管理职能和所有权管理职能混在一起,其他部门也不断插手国有企业的资产运营,造成国有资产管理政出多门,却无人负责的局面;其次是政企不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制衡机制很不健全,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相互不能制约。

(二)法人股比重偏低

法人股东持股比例相对较低,机构投资者不发达,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又一大特点。从发达国家股权结构的变化趋势来看,普遍呈现出法人化、机构化的趋势。我国法人股不能在股票市场上自由流通,所以上市公司的分红派息是获得投资收益的主要途径,这也决定了法人股东一般不会以“投机”代替“投资”,倾向于长期投资。他们能有力地通过股东大会投票,在董事会中占有一席之地,直接参与公司决策。在国有股股东缺位严重,流通股股东又难以参与公司治理的情形下,法人股大股东可能成为事实上的经营者或内部人。专家认为,内部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其利益与公司的利益就越一致,因而越有动力去监督经营者,而且愿意为此付出高的监督成本和激励成本。而我国上市公司法人持股比率偏低,与控股的国家股相比,法人股显得极不相称,而且相当一部分法人股属国有股。

(三)未流通股在公司总股本中的比重相当大

未流通股在总股本中所占比重维持在较高的比例,并一直处于绝对控股水平。这样就使得大量国有资金沉淀,不利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公有制相适应,在证券市场发展初期,所有上市公司要保持国家的控股地位,国家是第一大股东。考虑到当时市场资金容量,国有股和法人股暂不流通。由于国内上市公司在利润分配时多采用送红股的做法,再加上配股,国有股和法人股规模随着市场的扩大而逐渐扩大。如此庞大的非流通股,一方面使得大量国有资金处于沉淀状态,影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另一方面使得流通股股东通过股票市场“用脚投票”对公司内部治理的间接作用发挥不大,公司外部治理机制的作用也难以发挥。

(四)高层管理人员持股比例严重不足

我国上市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持股比例低,高层管理人员持股比例的不足,使得人长期激励不足,不能将自身利益与股东利益和公司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因而容易采取短期行为,偏离股东权益最大化和公司长远利益目标,导致委托-成本很大。

■优化股权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的建议

(一)适度减持国有股的比例

减持的方法可采用增量调整、减量调整和存量调整三种不同形式。增量调整,是指公司在现有股权总额的基础上增加股票发行,在不违背配售原则的前提下,让那些没有能力进行再投资的股东,尤其是第一大股东自动放弃配售资格,而由其他股东介入,从而达到股权结构调整目的。具体作法是增发社会公众股,并鼓励机构投资者购买,以此来相对降低国有股比重。目前已有部分企业正在这样做,如东大阿派,深康佳等。减量调整是指在不涉及流通股二级市场的情况下,对不流通的国有股,法人股进行适当的回购,从而减少股本总量,达到结构调整目的。减量调整的主要方法是股票回购。存量调整是指在现有公司总股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二级市场或转让协议将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转让给其他的投资者手中,达到股权结构调整的目的。存量调整方法有:国有股场外协议转让、国有股配售等。

国有股减持要以实现“政府与投资者双赢”为原则,避免引起社会震荡。在具体操作时,公司除充分披露相关资料(如财务报告、业务情况、行业状况等)以及明确披露公司与政府及售股股东的关系,政府及售股股东还应陈述有关资料,做出相关承诺(包括是否继续减持股份)等。

(二)培养机构投资者

培养机构投资者有利于对上市公司施行有效的监督,由于其入市资金规模大,在市场操作中占主导地位,而且有较为成熟的投资理念、熟练的投资技巧和专业的研究分析队伍,他们介入股市越多,股价波动就越少,同时,他们在引导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和投资理念,促进上市公司改善治理结构,提高信息披露质量等方面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培养机构投资者对转换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身份至关重要,政府部门应积极推进各类基金组织的发展,通过大力发展证券投资基金,推动社保基金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为证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引进境外机构投资者,培育机构持股者的力量。将这些基金与国有成分进行适度的剥离,这样可以剪除国家(实际由政府承担)的社会负担,引导这些基金对上市公司持股,有效地改善公司股权结构。另外,还应允许非国有商业银行持有公司股票。上市公司中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格局有利于权力的制衡,抑制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现象,对完善公司治理乃至市场体系的构建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实行人持股计划

实行人持股计划有两种典型形式:员工持股计划和经理人员股票期权计划。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除了实施国有股减持和培育机构投资者这两种措施外,将经营者与员工作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调整的主体之一,使他们以股东的身份参与公司治理是可能的也是必需的。在我国上海、武汉等地已实行员工持股计划和经理人员股票期权计划,实践证明这两种方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应。

公司治理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 保险中介公司治理结构;股权多元化;董事会核心化

公司组织的治理结构是大部分经济问题产生的根源。美国标准普尔公司曾经的一项调查,结论是“亚洲国家的企业,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上如果不做根本性的改革,任何管理技能的提升与科技实力的发展,都不足以让亚洲企业在国际舞台立足”。麦肯锡公司的一项调查表明,在财务状况类似的情况下,投资人愿意为“治理良好”的亚洲企业多付 20%的溢价。国内保险中介行业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使一批起步较早的大公司迅速形成集团化经营的规模,正朝着股份制现代企业目标推进,但治理结构根本问题产生的矛盾,却将成为中介公司目标推进的的严重掣阻。

一、国内保险中介行业发展态势

国内保险中介行业,在“十五”期间特别是近两年获得高速发展。2005年保险经纪行业收入100.78亿元,同比增长36%,首次盈利774万元;2006年行业收入106.65亿元,同比增长6%,盈利10 771万元,同比增长1292%。2004年保险公估行业收入达1.54亿元,是2003年(3880万元)的近四倍;2005年2.97亿元,同比增长98%,首次盈利2 023万元;2006年收入4.33亿元,同比增长46%。至2006年12月,经中国保监会批准开业与处于运营状态的保险经纪公司 303家,公估公司244家。但行业内部各公司之间,由于起点不同、人才资源与技术力量以及市场拓展速度的差别、经营规模与管理水平的差异等原因,从2004年开始,即显露出行业的“马太效应”。行业收入的过半数,为排名前十的公司所创造(2006年,保险经纪行业前十合计占比49.96%,保险公估行业前十合计占比57.44%),大公司年度服务收入经纪超过亿元,公估超过8 000万元,而绝大多数公司年度服务收入经纪不足2 000万元,公估不足百万元。目前国内保险经纪、公估市场,明显为国内十强所主导。综合实力的增强,市场品牌的建立,已然为大公司走向保险中介现代企业打下了坚实基础。无论从国内经纪、公估公司的发展趋势来看,还是从国际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大公司集团规模化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

从国内经纪、公估公司的发展趋势来看,以长安经纪、江泰经纪、民太安公估、同益公估、天衡公估等为代表的大公司,集团内专业化扩张有序进行,分支机构稳步发展基础上的全国服务网络按部构建,使其发展初期即拟定的专业集团化经营战略目标逐步变为现实。从国际经济发展规律来看,行业发展的“马太效应”,昭示的是业内并购时代的来临。一方面,经营利润的产生与积累,使大公司资金实力进一步增强;稳定的经营业绩与良好的股东回报,使社会投资者普遍看好具有灿烂前景的经纪、公估行业与行业中的大公司,为大公司的通过并购加速集团化发展创造了极好的融资条件。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品牌的难以创立与综合实力的悬殊,一部分小规模公司开始退出市场,一部分选择挂靠品牌公司,成为大公司的分支机构。市场格局的调整是为拥有各方面优势的大公司创造的宝贵机会,这个机会就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完成集团组织的构建,成为行业的“巨无霸”。

内外竞争的压力,使公司制定的做大做强的战略决策诚成离弦之箭与目标推进的永续动力;而当多年梦寐以求的推动公司做大做强的诸多因素渐渐齐备的时候,横亘眼前的一道坎唯有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而正是这道坎,向国内保险经纪业、公估业的创始者们提出不同凡响的挑战,即再次的脱胎换骨。

二、保险中介行业表面繁荣下的深层次危机

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是渐变的过程,是在公司不断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改革的结果。起步于民间资本的国内保险中介行业,公司成立之初,生存与拓展的现实压力,使其当初考虑的并不是治理结构完善的问题,在其组织结构尚未成形时,也根本谈不上治理结构的如何完善。但随着内外资本投入的增加、分支机构的不断扩张、业务规模的不断增大等因素促进下的公司经营能力的提升,使非通过治理结构的调整改善不能解决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而绝大多数小公司仍然停留在股东直接治司或开始引进职业经理人管理公司的过程,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的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完善,似乎尚未迫在眉睫,但公司成长过程中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与治理结构的日显落后的矛盾冲突,完全可能使公司在发展的一定时点陷入危机。

大公司规模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产生与国际化竞争实力增强的要求,都将迫使保险中介公司高度重视治理结构的调整完善,同时也启迪着小规模公司如何主动避免危机。

国内保险中介公司根源于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所产生的诸多问题,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股东与董事会层面的矛盾。股东以股份表决的法则影响着股东之间股权比例的斗争,亦即公司控制权的斗争,表决的效率与控制的效率往往以一股独大所表现。而极力维持一股独大地位的股东在公司治理的观念上往往偏好独裁;公司发展初期股东治司的惯例不适时宜的延续,造成的结果是董事会机构的虚设;股东即董事的身份叠加,将非股东精英分子排斥于董事会之外。在失去民主、法制观念基础的股东会统治下,公司长期稳定的发展能指望公司控制者——最大股东的个人理性与自觉。

二是董事会层面与经理层面的矛盾。以产权与经营权的界定不清成为矛盾的根源,使经营管理层与股东直接主理下的董事会在公司经营管理上展开家族式经营法则与现代企业经营法则的激烈斗争,致使管理层在争权与夺利两个极端上与董事会摆开“战场”。争权表现为取代董事会自行决策与自主任命高管及决定公司薪酬机制,使本来就无所作为的董事会处于真空;夺利就是因管理层非为公司股东所产生的既得利益思想,以完成公司股东既定红利为基础,利用一切手段掏空公司经营成果。失去对经营班子的有效监控,经营班子则会将自己与经营决策事务独立于股东会之外实际掌控公司,视创始股东为公司债权人,除定期支付固定股利外,千方百计地将公司经营成果变为经营班子成员的最大利益,或者以经营班子成员既得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作为公司长期发展资金基础的利润资本化途径的法定公积金的提取,在此利益机制与监督真空下无异于痴人说梦。

三是总部控制失效与分支机构离心的矛盾。分支机构的设立,资金投入并没有形成总部对分支机构的长期股权投资,而是消化于当期费用,总部利润并没有因此积淀为公司新增资产,而分支机构也并不因此认为自己是公司资产的一部分。在此机制下,总部费用的哺育成为理所当然,不成器的分支机构没有自求生存自我壮大的压力而成为总部的费用包袱;羽翼渐丰的分支机构却渐渐成为总部的一支异化力量而不受控制,更有甚者是分支机构负责人视分部为个人产业或“易帜”或叛逃。没有产权关系的确立,使总部与分支机构利益分配、总部对分支机构公司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对分支机构的决策影响等等一切都因没有法理基础而失去了有效约束。

四是薪酬制度的不完善致使高薪政策仍不能激发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及这种精神主导下的对公司长远发展利益的关心与责任。中介行业在经历了专业人才的大范围流动后,大公司纷纷以高薪作为人才争夺的武器,注重业务人才层面薪酬的提升,特别是在形成竞争力的核心业务人才的薪酬政策上甚至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职能管理部门员工的薪酬相对降低甚至不升反降,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经营效益尚且不错的中介公司严重缺乏管理型人才特别是战略规划型高级人才的原因。

三、公司治理的涵义及以我国公司法和治理准则构建的公司治理结构

(一)公司治理的涵义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又译为法人治理结构\法人治理机制或公司管制),是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概念,研究的是各国经济中的企业制度安排问题。

狭义的公司治理,主要指公司的股东、董事、监事及经理层的关系,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来合理地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内部治理。

本文论述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其核心内容是保险中介,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调整规范。

(二)以我国公司法和治理准则构建的公司治理结构 (见图1)

四、保险中介公司治理结构的调整改革

治理结构的完善,是通过建立股东、管理层、员工多赢的利益格局,营造公正和谐长期稳定的经营环境,使公司组织利益共同、目标一致、协同发展。公正和谐是治理结构完善的目标,而民主、法治、监督是实现目标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结构清晰、权责明确、各守其职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使保险中介公司突破自身局限成长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集团公司。为此,保险中介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的调整改革,应着手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实现股权结构的多元化

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既是公司走向现代企业客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应当源于公司创始者们民主治司理念的自觉。资本的扩张是公司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基础,增资扩股势必导致原始股权结构的变化。作为公司创始股东,不能只考虑新的股权结构对个人控制权的影响,而更重要的考虑应当是如何对股权结构变化因势利导,达到不仅使资本结构科学合理,而且致力于以民主决策降低个人决策风险的目的。欲通过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同时实现有效融资与民主治司的目的,就必须考虑外源资本与内源资本结构比例的科学组合,在这种组合中,应偏重于通过吸纳内源资本而形成内部利益的一体化与目标的共同化。为达到这个目的,股权结构的多元化,既可通过增资扩股实现,又可通过调整改革薪酬激励机制实现。通过调整改革薪酬激励机制实现的关键,就是将对作出重要贡献的管理成员、核心骨干成员的全现金奖励,变为现金奖励与增股及股票期权奖励的结合,取得既减轻现金压力又充实发展资金而且还能稳定管理层及核心骨干人员一举多得的效果。

(二)实现董事会的核心化

股东会与董事会的重叠,一般只能适应公司发展初期小规模组织结构,实际上是公司经营班子对股东会直接负责。随着公司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大,若这种简单的极不健全的治理结构继续延续,或股东会不自觉改革产生董事会,则对公司的全面控制必将由初始的鞭长莫及扩大到全面失效。保险中介公司治理结构调整改革的趋势,是股东大会中心主义过渡到董事会中心主义。股东会改革产生董事会并保持董事会的独立,目的在于通过董事会掌控公司发展方向与对经营班子的监督日常化。没人怀疑股东对公司资产保全的责任心,但不是所有股东都有公司治理的专业知识与水平,这也是股东会选举产生董事会并授权董事会治理公司的原因之一。

董事会效能的发挥,取决于三个方面:

一是董事会成员结构的多元化,使董事能够代表不同层次的利益,同时也使董事会战略决策有效贯彻到公司组织的各个层次,以保持董事会决策制定的客观、公正、民主及公司战略执行过程的整体协同。集团规模的中介公司,其董事会可以由股东代表、经营班子代表、核心分支机构负责人代表、独立地位的外部董事等成员构成。考选董事会成员组成董事会的一个基本理念应当是精英治司与行家治司。对公司董事的要求,除了忠诚、敬业的品行外,一个最重要的素质条件就是“懂事”,既精于业务更精于管理,并能坚守原则依规行事。

二是董事会机构的实体化,这是董事会切实履行《公司法》与公司章程的规定义务与有效执行股东会决议的组织保障。董事会机构的实体化,就是董事会机构的设置与机构职能的实际运行。董事会机构的设置以精简高效为原则,具体如何设置应视公司组织规模的管理效率而定。具备集团化经营规模而未改变有限责任公司性质的大公司,董事会机构至少应有公司治理委员会与秘书处。以公司治理委员会综合薪酬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投资战略管理委员会的职能,即通过公司治理委员会实际主导公司薪酬机制的调整改革、经营班子成员的考核评价、公司资产的合理分布及安全保障。以董事会秘书料理股东会、董事会日常事务,并检查“两会”决议的落实。

三是股东会对董事会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这是督促董事会履行职能向股东会全面负责的有效手段。

为保持董事会的独立性与活动的正常开展,公司年度经营预算应当包括董事会费用一项,董事会费用同样应当实行预决算制。董事会费用除活动费用外,应当包括董事长、董事会秘书工资。

(三)建立考评机制,实现董事会对以ceo为首的经营班子的有效监控

董事会监控经营班子的目的,不是代行经营班子经营管理职事,而是监控经营班子对公司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是建立完善的经营班子考核评价机制。制定战略决策与考评经营班子两大任务的执行,是董事会存在的价值基础。

考核评价应当是全面的,主要从资产评价与财务评价两大版块建立标杆。

资产评价包括营业收入结构、净资产结构、资产变动结构、损益结构、现金流结构等五个方面。在净资产结构中应高度关注应收账款累计额的增减幅度,以应收账款累计额占净资产1/3为警介线。资产变动结构有四个比率必须突出分析,即资产增值率、资产净利率、净值报酬率、资本积累增长率。通常,这四个比率大都作为各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对经营班子经营绩效考核的重点。损益结构的考评重点是经营成本分析。现金流结构重点关注现金净流量累计最大负值及该值产生的月份,预测是否存在现金断流的风险或现金断流可能发生的时点,考察经营班子是否有合理的财务安排与化解经营风险的应对措施。

财务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本增值、资本结构(或财务结构)、资产负债、现金流量分析。

在资产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增长分析中,应当对增长质量给予更大程度的关注。增长质量,要求在增长的同时,效益性指标要有所提高而不能降低,财务状况应有所改善而不能恶化。如税息前盈余增长率应大于营业收入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应大于营业收入增长率或资产总额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应大于资产总额增长率;资本结构达到最佳负债/股益比后,能保持相对稳定,小幅波动;股东权益回报率(或净资产报酬率)达到同行业水平后,能保持相对稳定,小幅波动。

(四)以股改加强对分支机构的控制

对分支机构的控制管理,能够作为基础与纽带的只是资产,分支机构应当是公司资产总值的一部分。产权关系的确立与明晰是明确总分机构各自权益与义务形成契约关系的基础;同时也是总部考核评价分支机构经营绩效、进行人事管理的基础。

保险中介公司从有限责任向股份有限的改制,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完成对分支机构的股份制改造,通过资产的合理分布,建立公司与各经营单位及关联单位的资本纽带关系与产权契约关系,在产权契约关系约束下,致力于实现公司与各经营单位及关联单位资产的同步增值(设立分支机构负责人资本保值抵押金、经营目标实现保证金制度)。

分支机构股改也是实现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的途径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在一定条件下使分支机构负责人成为公司股东,并逐步使核心分支机构的负责人成为公司董事,以利益共同促进组织的目标一致与战略协同。

(五)以薪酬制度的完善,实现公司管理的民主化

公司员工作为公司人力资产的所有者,在现代公司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首先,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都归结为人力资源的竞争,拥有知识和技能的员工是公司竞争致胜的决定性因素。其次,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要将这种潜力发挥出来,必须给予一定的诱导和刺激,创造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再次,公司员工作为一种人力资产(人力资本),具有一定的专用性。这种专用性将员工个人的命运与公司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他们与公司共荣辱,同患难,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只有保护和利用好这种热情,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在保险公估这种知识型企业,员工不仅是公司重要的资源和人力资产的所有者,而且应成为物资资产的所有者。

员工对公司的所有权,具体应在这样几个方面得到体现:(1)剩余索取权;(2)剩余控制权;(3)监督权;(4)管理权。员工对公司的所有权,是实现员工公司经营监督权、管理权的基础,也是保险公估公司具备现代企业科学决策、民主治司精神的重要表现之一。

员工取得对公司所有权的关键在于公司科学合理的薪酬考核机制的建立,核心是员工持股计划的推行。

推行员工持股计划的要点:(1)将年度可分配利润的一定比例转化为股权,作为资深高管、核心骨干员工年终奖励的一部分;(2)在公司推出增资扩股计划时,管理层、核心骨干员工在公司总股本的一定范围内,可以优先并获优惠条件认购持股;(3)对为公司作出杰出贡献的重要人物、核心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可予赠派股份或股票期权。

公司治理工作总结篇9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依法治企及落实审计整改专题会议精神

5月12日,国家电网公司依法治企暨落实整改专题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通报审计署电力建设项目审计调查结果和国家电网公司依法治企整改工作进展情况,部署后期的整改工作。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陈月明、总审计师欧阳胜英、审计部、发展部、财务部、物资部领导出席了会议,各单位负责整改工作的领导和整改办公室负责人共110多人参加了会议。陈月明副总经理做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依法治企;二是认真整改,分析原因,结合单位实际,举一反三,细化整改方案;三是利用审计成果,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基础工作,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办事程序。四是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做好今年的审计。审计部许以作主任作了题为《深入落实整改措施巩固依法治企成果》的工作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电力建设项目审计调查结果,国家审计署的审计评价、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审计建议;通报了各省公司依法治企整改工作落实进展情况,并对进一步巩固依法从严治企整改落实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国家电网公司依法治企暨落实整改专题会议对于我公司进一步推进依法治企及落实整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迅速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上来,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和省公司一道,为深入推进依法治企及落实审计整改工作,推动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而不懈努力。

二、上下联动,形成合力,依法治企及落实审计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网公司审计工作研讨会议精神,2008年6月份,公司下发了《关于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和审计整改工作的通知》(陕电审综[2008]2号),全面安排做好国家审计署对电网企业审计涉及七个方面问题的自查自纠,以及2007年公司内部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公司各单位认真对照通知要求,积极整改。10月初,公司召开审计工作专题通报会,将内部审计发现主要问题的整改情况和2008年国家审计关注的八项重点进行通报。由公司总经部下发督办单,将审计整改和督办责任明确到职能部门,确保自查自纠和审计整改的落实。10月29日,公司党组会议专题听取审计整改情况汇报,公司贾福清总经理和陈栋才书记对审计整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要求对2008年国家审计提出的八个方面重点要认真对照检查,全面进行整改,促进公司各项管理规范。

2、2009年1月,国家电网公司召开党政负责人会议,再次安排部署国家审计提出问题的整改以后,公司审计部结合审计提出问题,充分征求财务部、人事部、营销部等16个相关部门的意见,经过几次讨论修改、总经理办公会通过后,下发了《陕西省电力公司审计整改工作方案》(陕电审[2009]12号),成立审计整改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审计整改的具体事项及责任分工,工作要求和时间安排,将审计提出的问题,归纳为执行国家法律法规、重大决策、执行公司规章制度、主多企业管理、内部控制五大类76项,逐项明确了审计整改的责任部门、配合部门、责任单位,切实将审计整改安排部署到位。

3、2009年4月份,公司审计部组成检查组,对咸阳供电局、安康供电局、安康水电厂、汉中供电局、宝鸡铁塔厂、宝鸡电力机械厂、宝鸡供电局、铜川供电局8家单位进行检查督导,分别听取各单位整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了解整改工作安排,抽查了财务收支、税金缴纳、农电维管费收支、主业与多经产权关系和关联交易、价外资金收缴、电费呆坏账等事项的整改情况。经检查组查看整改资料和调查询问有关人员,已整改的问题均附有详细的凭证依据、文件说明和报告资料。检查组对往来款项清理不及时,使用用户工程结余资金购置资产,历史遗留多经欠主业资金,变电站、线路杆塔占地土地证取证不全等问题提出了限期整改要求;对无计划购置车辆、大修计划下达较晚影响当年费用列支,电费及往来呆坏帐核销不及时等问题,与公司职能管理部门进行了沟通反映,要求尽快协调解决。

从检查结果来看,各基层单位都十分重视这次审计整改工作,做到了安排到位,责任明确、措施有力。国家审计涉及到的部分问题各基层单位正在积极整改当中,个别问题待省公司职能部门统一协调后处理,审计整改任务在6月底以前能够基本完成。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在依法治企和落实审计整改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心存侥幸、畏难回避,自查整改不彻底。个别同志对外部审计检查未发现,或通过做工作未予公开揭示的问题认识不到位,存在侥幸心理,忽视对自查问题的整改,甚至存在抵触情绪。还有个别单位对待整改工作,不认真分析问题成因,作表面文章;不脚踏实地地改正问题,仍然抱着“摆平”的幻想。片面强调客观原因和小团体的利益,认为已经“摆平”了,就不是问题。这不仅违背了依法从严治企的基本原则,而且也为将来留下重大潜在隐患。二是就事论事,穷于应付,防范措施不到位。对待整改,个别单位习惯于就事论事,不认真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分析查找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特别是对于屡查屡犯,习惯性违规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把习惯型违规自誉为“打球”、“踩红线”的得意之举。有的单位整改的数字虽不小,可是没有触及管理本身,缺乏从根本上、源头上进行治理措施。还有个别单位把整改与日程经营作为“两张皮”处理,把整改从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割裂出来,一边纠正以前出现的问题,同类问题还在陆续发生。三是强调客观,摆脱责任,问题解决不彻底。有的单位对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视不够,研究不深,解决不利。有的同志对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缺乏责任感,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前任遗留的问题,自己没有责任,怕得罪人。解决问题缺乏力度,片面强调挽救、弥补措施。片面强调历史客观环境和政策因素,缺乏对及时响应政策调整的正确认识。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对依法从严治企的认识不高、措施不力;对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和公司发展方式的认识不到位;对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处理不及时等。各单位要实事求是地区分主、客观原因,做到有的放矢,要全方位采取措施,为整改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保证整改工作按期、高质量完成。

三、完善措施,立足长效,推动依法治企及落实审计整改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依法治企、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是公司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公司前瞻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各项工作普遍迈上新台阶,公司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公司的重大决策和部署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推进依法治企工作中,公司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依法决策、依法建章、依法行事、依法维权”的治企方针,正确把握依法治企的方向、节奏和力度,积极解决体制、机制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不断完善公司经营风险法律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努力建设信用意识强、管理制度严、公众形象好、经营业绩优、品牌美誉度高的守法诚信企业,公司呈现出了“科学发展、和谐服务”的良好局面。国家审计署对电网企业的审计,是对公司系统工作的全面检验,有利于总结工作,帮助我们找出管理的薄弱环节,堵塞漏洞,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我们应更加注重依法依规,高度重视自查和整改,主动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强化内部控制和自我约束,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风险,确保经得起各种检查、审计,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们要充分认识依法治企和落实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措施,狠抓落实,以此推动公司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要结合审计署审计调查结果,进一步落实整改措施。各单位要再接再厉,结合审计署审计调查结果继续抓好整改落实工作。对于审计署审计调查报告提出的问题要逐一进行整改,积极落实审计署提出的各项建议。前一阶段整改未完事项,要抓紧进行落实,务必6月底前完成整改。整改结果6月15日前报送省公司。

(二)要进一步完善整改措施,确保整改质量。对于审计及其他内、外部检查提出的问题,要逐一制定具体整改措施,不留死角,确保整改的质量。需要纠正的问题,要不折不扣地予以纠正,坚决将整改落实到位。对历史遗留问题,要认真研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依法依规妥善解决。对需要沟通和协调的问题,要积极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沟通。整改政策不清或遇有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公司报告。

(三)要加强督促检查,把整改落实工作引向深入。按照党政主要负责人会议要求,近期公司总部将组成联合督察组,对省公司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抽查,进一步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省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对各单位落实内外部审计、检查意见的督促与指导,切实将整改落到实处。

(四)建立健全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整改过程中要注重各项业务管理审核制度的完善,建立健全依法经营的第一道防线。对照审计署审计、监事会检查和公司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要按照公司开展“依法治企”活动的要求,对经营管理领域的规章制度、重大事项的决策程序和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及时消除控制流程中牵制、复核管理缺陷,确保依法规范运作。审计、监察、财务和法律等监督部门也要全面掌握外部检查揭示的问题,加强对带有普遍性、苗头性问题和控制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检查,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

公司治理工作总结篇10

企业办公室2016年度工作总结一

2**年,在公司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及大力协助下,办公室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扣中心和办公室全年工作安排,围绕参与政务、治理事务、搞好服务的要求,团结一致,真抓实干,勤奋努力,使得工作稳步发展。尤其下半年中心实行全员聘用制以来,办公室经过重组,各岗位人员以崭新的工作风貌、高昂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办公室各项工作中,从小事抓起,从服务抓起,进一步强化内务治理和后勤服务,为整体推进公司改革和事业发展,提供基础,为中心年度整体工作目标的实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向剑办公室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团结协作,搞好服务

做好办公室工作,争创一流业绩,必须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培训学习,有3人参加了自治区区信统计员、会计等培训班;积极参加公司内部组织的各类培训、学习,并利用网络、报刊学习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及时了解、把握国家及自治区政策新动向、新经验,不断提高了办公室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尤其实行全员聘用制之后,进一步明确了每个人的岗位责任,工作任务,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楚。树立高度的服务意识,为中心领导和各部门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今年在落实各项工作的时候,大家都能自觉注重工作方法,与各部室和谐配合,气氛融洽,工作顺利。每个人都能从工作的大局出发,从整体利益出发,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二、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突出重点,工作到位

公室工作繁琐、复杂,简单的说就是办文、办会、办事。在20xx年的工作中,我们加强了办公的规范化程序化工作,在文件的收发、打字、复印、车辆调用、物品的领用方面都强调了程序和规范,使这些工作与上年相比都有所加强。

1、在公文处理上,坚持从严、从精、及时、实效原则,严把时效关、公文体制格式关、文字关和校核关,力求达到传达信息准确、格式规范、准确及时。一年来,共收到各类文件50余件,都得到了及时传阅和办理。制发各类文件近60余件。

2、在人事劳资工作中,办公室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各种工资报表的编制、人员情况变动后工资的调整、调出调入人员档案传递和工资确定、人事档案的整理、住房公积金的核算等项工作,一年来办公室无一起工资迟发及计算错漏事件发生。

3、加强固定资产治理,细定消耗用品使用数量。办公室在去年全面清查资产的基础上,按照管局要求对公司固定资产进行了再次彻底地梳理,果断做到家底清、制度细,并且借鉴其他单位资产治理经验,结合公司实际,制定下发了细致、可行的《个人资产治理清单》,进一步明确了部室、职工的责任,使公司固定资产治理到人,责任到人。同时严格控制日常办公消耗用品使用数量,认真统计办公用品日常领用情况并核定使用量,厉行节约,作好管家,节省一张纸、一支笔,用好每一分钱。

4、加强公司车辆治理,确保用车安全。在上级领导的重视下,积极向管局争取资金,在减免了20xx年度上缴款后,新购进了一辆公务用车,并办好了牌照等相关手续,改善了公司用车条件。同时办公室按照因地制宜、灵活机动的原则安排车辆,有效保障了领导工作用车要求。对司机注重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实现了全年安全用车,较好地养护了车辆。非凡是司机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较强,无论是在休息日或节假日,只要工作需要,均能做到无条件出车,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临时性任务的圆满完成,

三、为深化公司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做好基础服务工作。

1、全面、严谨地完成全员聘用制实施工作。按照中心年度工作部署,公司8月全面实施了干部竞聘上岗、员工双向选择的全员聘用制工作。在政府办公厅和机关事务治理局直接领导下,在全体干部员工的支持配合下,历经了19天的时间,顺利完成改革任务,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次全员聘用制工作内容多、涉及面广、任务重、时间紧,我们办公室大人员作为聘用小组成员,根据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实施调研、统筹分析、细致筹划,认真而细致完成全员聘用工作的具体操作,做好三定工作(即定编、定岗、定机构),办好合同签订手续,实现人事治理由身份治理向岗位治理转变,加强全员聘后治理,确保这项工作计划的顺利进行,保证平稳过渡。

2、修改、完善结构工资制。全员聘用制全面完成之后,根据公司全员聘用情况,公司事业发展实际情况,在总结去年结构工资实施基础上,按照中心安排,对结构工资制度进行了调研、修改和完善,进一步细化、量化,从宏观到微观操作上作了一系列有益的补充和完调整,使方案实施更切合公司当前实际,更能带动职工工作积极性,修改、计划于明年1月份结合自治区工资改革方案正式执行。

四、多方协调,及时督查,工作合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积极协调各部门关系,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为中心各项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是办公室的一项重要工作。一年来,办公室始终从实际工作需要出发,谦虚谨慎,排难而进,较好地协调了上下和内外关系。一是加强了上下级业务协调。对公司开展的各项工作,能积极主动向管局办公室报告,并坚持将公司形成的文件、重要材料等上报政府办公厅和管局,使之及时了解了公司工作动态,对公司各项工作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指导;二是坚持重要工作汇报制。对办公室及其他部门开展的重要工作,能坚持向领导班子沟通汇报,便领导班子随时了解、把握各部门工作动态,使办公室工作更好地服务和服从于公司整体工作大局;三是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办公室作为后勤服务部门,勤勉扎实做好了与各部门联系协调工作,先后配合服务部、保安部完成新进人员招聘工作;协助经营部联系专业人员对三楼出租厅室壁画的修改维护;配合党、团、工会作好各类活动的组织工作;配合经营部、公司,做好公司宣传文字及审核工作,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公司,为公司业务拓展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对各部门承办领导班子布置的工作进行了及时督促,进一步增强了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合力和凝聚力。

五、完善各项治理制度,创新按章办事,科学治理的新理念。

为了加强对人、财、物的治理,我们完善了过去的各种治理制度,突出制度治理,严格照章办事,以此来贯彻公司领导提出的按章办事,科学治理的新理念。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完善了公章使用、纸张使用、请假等各种常规治理,重新修订了办公电话治理办法、各类证照治理办法,充分体现了对事不对人的治理思想,各项工作井然有序。财务治理工作日渐规范化,坚持财务收支两线,做好财务票据的治理,从源头加强收入的治理,进一步加强财务支出的审核工作。按已收定支,先收后支,收支略有结余的原则控制、使用好有限资金,使每一分资金都发挥最大的财务益处。当好局领导的财务参谋。

六、脚踏实地,做好公司后勤事务的治理。

办公室的工作,诸如办文、办会、印信治理、收文、发文、采购、保管、通知、考核、迎来送往及财务工作等等,大部分属于常规性工作,一次次解释、一遍遍重复,须要工作人员有较高的素质,有耐心、有信心,耐得住乏味,顶得住压力。在今年,我们倡导在确保常规工作有效开展的同时,力争实现脚踏实地,常干常新,促进政务和事务工作的全面、有效开展。6月份***人民公司主持实施全国公司协作网第一次年会工作计划,并于18、19两日接待了广西柳州市《八桂大歌》来银演出。按照中心的安排,办公室在做好后勤协调工作的同时,首次全面承担演出票务治理工作,各岗位同志全力配合,加班加点,对门票的领用、销售以及后期统计都采用电子文档治理,做到了合理调配,无错漏,统计结算迅速,为公司自办活动的票务治理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9月份全员聘用制工作结束后,根据中心安排,办公室克服人员岗位调整面广,工作任务繁杂的实际困难,合理、迅速地安排了二楼集中办公搬迁工作,完善了各类指示牌及集中办公制度;10月为全员聘用制工作中成功聘用的10位合同人员办理了养老及医疗保险手续,进一步规范了非在编人员的劳动关系,并理顺了政府理发室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事项;11月经过前期扎实、细致的工作,完成了保安员、礼仪服务员的新工装款式设计和定做工作

一年来,办公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治理制度仍需完善、落实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办公室人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的观念有待进一步深入;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有待进一步密切,工作应当更进一步注重成效等等。

七、明年工作打算

1、创建学习型办公室,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办公室工作水平。明年我们将针对办公室的工作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以业务技能学习和政治理论素质培养为主,借助公司现有的条件,例如阅览室、网络和开辟学习周等方法突破性地实现工作促进学习,学习促进工作的目标。

2、继续做好结构工资制度修改工作。进一步完善***人民公司结构工资制度的补充修改,并结合自治区工资改革方案,做好各类工资调整工作,并促之实行。

3、按照中心安排,从明年开始实行考勤打卡治理。积极做好打卡机购买、使用、治理工作,使其发挥真正效应,严厉考勤纪律,进一步促进公司治理工作规范。

4、统一形象,创新开展员工换装工作。根据公司着装有关规定,xx年年底全体人员将更换新式工装,提前做好工装设计定做工作,力争把这项工作办成公司的精品工程。

5、公司建立了自已的内部网站,但网站内容比较单薄,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20***年,我们将加大对网站的维护力度,定期更新内容,加强宣传力度,体现公司形象。

6、为促进公司各项工作有序、规范的开展,在整理完善全员聘用制中制定的各岗位工作职责的基础上,出台员工守则。

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我们办公室全体成员将在中心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创新工作,取得更加优异的工作业绩。

企业办公室2016年度工作总结二

xx年,公司办公室在总经理室正确领导下、在各单位和部门密切支持配合下、办公室全体同事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办公室工作有条不紊,在这一年里,我们公司办公室切实抓好干部管理工作,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工作,以员工满意为目标搞好后勤服务,以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为目标做好验厂、接待以及安全管理工作,所承担的各项业务工作均能圆满完成,为企业全面实现年度各项经济指标作出本部门应有的贡献。。

一、抓目标管理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

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年初,总经理室经过深入研究讨论,制定了xx年度经营目标。办公室按领导要求,围绕厂部总目标认真进行目标分解工作,并及时落实到全厂各部门和车间,组织并隆重召开了由全体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参加的目标责任书签约会议,各部门和车间第一责任人与总经理签订了xx年度目标责任书。部门和车间按要求把本部门的目标指标进一步细化,分解和落实到每一个岗位。通过目标管理大家明确了方向、鼓舞了斗志,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能有意识地、主动地朝着目标努力去完成。每个月通过目标的考核,促进各岗位不断地改进工作、不断地取得成效。通过目标管理将企业年度总目标变成了全厂各部门、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动,使企业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朝着同一个方向形成了合力。

企业要实现战略目标,人是关键因素,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资源。抓好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是办公室的一项重要职责,必须时刻关注和及时满足生产经营工作需要,配置合适的、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各个生产岗位工人。针对企业人员流动情况,我们与各个车间管理干部一起,一方面做好稳定现有员工工作,另一方面紧抓招聘,采取发动员工带人,多次不辞辛劳出差外地,积极与学校联系洽谈,落实招聘员工,及时补缺充实生产流水。

我们注重抓好对员工的教育培训,在做好对员工厂规厂纪、行为规范教育以及跟踪要求车间班组做好新员工技能培训的同时,注重利用各种形式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1~6月份新进员工xxx人,新员工培训和教育管理任务十分繁重,各个车间也都对他们做了大量培训工作,办公室对新员工加强跟踪和考核,通过新员工的实结了解到他(她)们的真实思想,针对个人的情况做好他(她)们的工作,使新员工尽快成熟起来,自觉按工厂严格的管理规范要求做事。

二、以员工满意为目标搞好后勤服务

上半年本厂生产任务十分繁重,员工工作很辛苦,因此,作为后勤部门,理所当然的应该做好我们的后勤服务工作,改善服务质量。年初,办公室领导提出了加强后勤食堂、服务部、宿舍的管理,将提高满意度作为重点,让员工吃的卫生吃的满意,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愉快的生活、精力旺盛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办公室分管领导对食堂后勤人员提出工作要求,食堂管理人员会同厨师每周排好菜谱,在市场物价不降、公司标准不变的情况下精心操作尽量在口味上下功夫。

服务部人员提倡微笑服务,不卖过期食品,保证员工的安全。宿舍严格执行宿舍管理制度,每天检查,每月评选,好的表扬,不好的限期整改,贴红星、每天公布,每月通过召开宿舍长会议对员工遵守制度进行教育,员工遵守制度的自觉性有了提高,每天关心公布出的小红星的多了。上半年在员工中进行了对后勤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测评满意度76,员工对后勤工作给予了认可。通过调查我们也找出了后勤服务中的不足之处,使得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了改进提高的方向。在车间生产交期紧需要突击时,保洁人员到车间帮忙,到车间手工翘边、串圈、喷水、出货等等,需要做什么就做什么,为全厂生产任务的完成承担起了应尽的责任。

1、以is09001:xx管理体系为手段,加强干部管理,强化各种考核,管理进一步细化,促使各级干部把提高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减少无效劳动,为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全年的经营目标而扎实工作。

2、下大力气,做好员工稳定、招聘及员工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教育,对不同岗位进行培训,不断完善激励机制,为企业全年各项经济指标圆满实现提供人力资源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