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科学论文十篇-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3-03-24 15:42:15 尊龙凯时最新地址的版权声明

领导科学论文

领导科学论文篇1

关键词:党的建设;科学发展观;领导文化

中图分类号:d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1-0050-03

贯彻科学发展观,应当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科学发展观与领导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科学 发展观对进一步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提出了要求,只有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才能落实科学 发展观。本文特对此进行论述。

一、科学发展观与领导文化的内在联系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同、邓小平和同志关于发展的 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的理念, 科学发展观也是我们党对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进行总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党的执政规 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因此,它对于指导社会全面发展具有 十 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的,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建 设的规律和共产党执政的规律。

科学发展观和领导文化的关系,总的来说,两者是融为一体的,我们特定的领导文化产生了 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又使得我们必须进一步建设符合社会发展的先进的领导文化。 从现实来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三个 代 表"重要思想要求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先进文化,而领导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进一步建设先进的领 导文化。

科学发展观为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确定方向。在不同的时代、对于不同阶级的领导集团,有 着不同的领导文化,科学发展观既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那么,我们的领导文化必须体 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也就是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建设我们的领导文化

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思想和理论保证,只有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 ,各级领导干部才能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才能把思想统一到科 学发展观上,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要求上,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用科学发展观 指导各项工作。

二、科学发展观对建设领导文化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 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党的宗旨;全面, 就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将整个社会作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推进经济、政治、 科学技术和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发展中的诸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各方面 关系;可持续,就是要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并取得发展的绩效。

由此可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复杂的领导活动,既然如此,领导在其中具有着重 要的作用,而领导的主导作用从一定角度来说,是由领导文化决定的。领导文化是与领导活 动紧密相关的一种文化,它的内涵由领导本质决定,领导文化的外延围绕领导本质而展开, 涉及到对领导权力本身的认识、权力运行方式的确定、领导的方法论和领导的价值观念等 等,是泛文化在领导活动中的特殊反映,是领导者开展领导活动的精神导向。

因此,科学发展观对领导文化提出了要求: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的领导文化应当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文化。科学发展观是符合社会发展的 先进的领导观,是一种反映时代的潮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领导观,这就 决定了我们的领导文化应当是面向未来的领导文化,否则,就不能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支持, 科学发展观就有落空的危险。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创造的领导观,这就决定了我们的领导文化应当具备创造的本质。有了创 新的信念和行动,才会主动地去获取新的知识和经验,为创新作好准备,才会产生创新的气 魄和胆略,从战略上考虑问题,将创新付诸实践,才会经得起前进中的挫折与失败,才能不 断进取,才能面向未来,从而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在科学发展观要求下的领导文化应当是 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意愿的文化。只有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 这种领导文化才能发挥其作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才有群众基础;缺乏认同性的领导文化, 必将被社会淘汰,何谈发展?正因为如此,剥削阶级的领导被了,因为剥削阶级的领导 文化是愚弄人民、欺压人民的文化。一种领导文化如果被广大群众认同,就会产生巨大的作 用,就会产生共同愿景。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整个旧社会并率领人民前进,也正是 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文化被人民所认同、所接受,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 根本利益。

三、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落实科学发展观

首先,在充分体现领导本质中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既然领导文化对科学发展观起着支持的 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从而使科学发展观得到落实。建设先进的 领导文化是领导者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领导机关和领导者应当是建设的主体; 既然领导文化的内涵由领导本质决定,因此,为建设领导文化,我们必须坚持领导的本质。 笔者曾在1995年提出了领导的三级本质(见《领导科学》1995年5期):领导的一级本 质是领导所具备的最基本的质的规定,就是对于团体的带动性;领导的二级本质即领导应 具备对群体的服务性;领导的三级本质就是为群体事业的开拓性与创新性。在此,将科学发 展观与领导的本质结合进行分析: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这就与领导的二级本 质紧密相关,为此,领导者应当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应当认识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具有不可取代性即唯一性;具有必然性和科学性,即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高层性 和全局性,是制订政策和检验政策的依据;具有实践性和现实性。只有当我们坚持了这一宗 旨,体现了领导的二级本质的时候,科学发展观才能在根本上加以落实。从科学发展观的落 脚点来看,是为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既然如此,就应当了解广大群众的要求和愿望 。为体现领导的二级本质,领导必须依靠广大群众,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服务群众。依靠群 众的实质是坚持群众路线的问题,同志说:“在我党的一切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 ,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 的 领导意见,这是最基本的领导方法"。(《选集》合订本第854、855页)领导者要紧 密依靠群众、集中群众的智慧,才能形成正确的决策,才能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 。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与领导的三级本质紧密联系的。只有体现领导三级 本质即开拓性与创新性的时候,才能把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下去。改革开放的环境为领导者 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条件,领导者应当强化创新的自我意识,坚定创新的信念。具有创 新信念的领导者,善于朝令人不明白的方面想问题,乐于去思考令人棘手的问题,他们不习 惯对局面进行维持而是力图去改变它,他们不惧怕困难的束缚而是努力去战胜它。为此,必 须破除旧的思维定势,否则,所谓树立新的思维方式只是一句空话。为求发展,领导者要有 科学的发展的思维方式,要克服思维的惰性、刻板与僵化。科学的发展的思维方式是创造性 的基础,它突破常规的作法,是创造性的一种要求。所以说,没有科学的发展的思维方式就 没有创造性。从实际的领导活动来看,领导面临的不是一个静止不变的系统,在领导活动中 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领导者只有以科学的发展的思维方式来对待,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一个思想僵滞的领导者是胜任不了领导工作的,更谈不上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其次,在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中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之所以要在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中建设 先进的领导文化,这是因为:其一,科学的发展观是全面、协调的发展观,这就必然与系 统、与战略相联系;其二,领导文化是一种高层文化,具有一种引导意义,这是由领导的率 领作用决定的,为此,领导文化与系统紧密相关,这也就决定了领导文化与战略的关系,因 此,为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领导者必须提高战略思维能力。领导者的战略思维能力直接关 系到对事物的驾驭能力。作为领导者,如果缺乏战略思维能力,是难以甚至无法胜任领导工 作的。无数领导活动中的实践说明,凡是具有战略思维能力的领导者,就能较好地推动系统 前进;凡是缺乏战略思维能力的领导者,就会给工作造成损失。因此,应当重视领导战略思 维能力的培养,这是领导者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素质和能力。如果缺乏战略思维能力,是不可 能坚持科学发展观的。

曾庆红在《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本领》中也指出:“要善于把握全局。不谋全局者不 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飞速发 展,新情况、新问题、新知识不断涌现,国内大局与国际大局的联系与互动越来越紧密,对 领导干部善于把握全局、精心谋划全局、自觉服从全局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要“以宏观 的战略思维分析全局"。

再次,在把握领导活动的规律中建设先进的领导文化。领导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它支配着 领导文化的建设。领导活动有其自然属性,同时,具有其社会属性,因此,为探讨把握领导 活动的规律,不仅要研究其自然属性,更要研究其社会属性。应当说,以人为本,全面、协 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就是领导活动的一个规律。我们既要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 要去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只有在对规律的把握中才能建设先进的 领导文化。

领导科学论文篇2

英文名称:

主管单位: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湖北教育报刊传媒有限公司;湖北省高等学校领导科学研究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3-4390

国内刊号:42-1033/g4

邮发代号:38-405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1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尊龙凯时最新的联系方式

领导科学论文篇3

一、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

全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党委坚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严格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认真做好学习调研阶段的各项工作,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1.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

局领导对全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高度重视。3月27日,召开了全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会,学习了尹成龙书记在全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并做了动员讲话。为了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组长由局长(党委书记)担任。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并经党委会议讨论通过了全局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并报市委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备案。实施方案对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进行了细化和量化。全局党员干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之中。

2.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学习培训。

我局把理论学习作为学习调研阶段的基本环节来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深刻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努力在吃透精神、领会实质、武装头脑、提高认识上下功夫。先后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论述》、《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hjt中央领导同志有关重要讲话及其他相关学习资料。并观看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泰岩作了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吉林经济科学发展”的专题辅导电教片。大家在认真参加党委统一组织的集中学习同时,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文件与撰写读书笔记相结合,学习讨论与集中交流相结合,努力提高学习效果。学后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写出心得体会并相互交流。

3.明确主题,做好专题调研。

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实际工作,开展了以“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努力打造中国朝鲜族民族文化城”为题目的专题调研活动,通过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走访谈心等形式展开调研,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梳理,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建议,同时在调研活动中发现了五个问题,其中两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其它三个问题,经局党委研究制定了解决问题的处理办法,结合国家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适应新时期全市文化事业与建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实实在在地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落到实处,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现状,指导工作,解决问题。

××开展“深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学习讨论。

为了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我局通过专题学习和讨论会等形式,深入开展了“深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学习与实践。

全局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明确必须深入解放思想,才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科学发展。只有继续深入解放思想,才能很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我党的重大举措,我局是第一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单位。在局党委的直接领导和市委学习实践活动指导组的帮助指导下,结合我局实际,紧紧围绕“践行科学发展观,努力打造中国朝鲜族民族文化城”的主题和“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认真按照市委的部署和《xx市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的要求,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圆满完成了第一阶段“学习培训”、“深入调研”、“解放思想讨论”三个环节的工作任务。现将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

全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党委坚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严格按照市委的安排部署,认真做好学习调研阶段的各项工作,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深入开展。

1.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

局领导对全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高度重视。3月27日,召开了全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会,学习了尹成龙书记在全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并做了动员讲话。为了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组长由局长(党委书记)担任。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并经党委会议讨论通过了全局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并报市委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备案。实施方案对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进行了细化和量化。全局党员干部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之中。

2.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学习培训。

我局把理论学习作为学习调研阶段的基本环节来抓,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深刻内涵的认识和理解,努力在吃透精神、领会实质、武装头脑、提高认识上下功夫。先后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科学发展观论述》、《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hjt中央领导同志有关重要讲话及其他相关学习资料。并观看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泰岩作了题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吉林经济科学发展”的专题辅导电教片。大家在认真参加党委统一组织的集中学习同时,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文件与撰写读书笔记相结合,学习讨论与集中交流相结合,努力提高学习效果。学后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写出心得体会并相互交流。

3.明确主题,做好专题调研。

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实际工作,开展了以“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努力打造中国朝鲜族民族文化城”为题目的专题调研活动,通过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走访谈心等形式展开调研,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梳理,主要有七个方面的建议,同时在调研活动中发现了五个问题,其中两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其它三个问题,经局党委研究制定了解决问题的处理办法,结合国家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适应新时期全市文化事业与建设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实实在在地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落到实处,用科学发展观来分析现状,指导工作,解决问题。

××开展“深入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的学习讨论。

领导科学论文篇4

[关键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文选;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6)11-0009-03

《文选》的出版,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继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后,中央组织开展的又一重大政治活动和落实十六大提出的战略任务的又一重大步骤。《文选》是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一笔新的宝贵财富,是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教材。中央出版和组织全党学习《文选》具有重大意义。

一、学习《文选》,对于进一步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重大意义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他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三大理论成果,即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在党的七大、十五大、十六大上相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先后都有《选集》和《邓小平文选》作为其代表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必须要有其代表作,这是我们党在政治建设、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项重大工程。

《文选》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作为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智慧和经验的经典著作,它以这种文本形式,把我们党和国家在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下走过的13年战斗历程、创造的历史经验、形成的科学理论记录下来,汇集起来,完整地、原原本本地呈现给世人。中央出版和组织全党全国学习《文选》,充分表明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将始终高举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不动摇;将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不动摇;将保持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动摇;将坚持在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决心不动摇。深入学习《文选》,有助于坚定我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坚定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有助于强化我们的政治意识,自觉地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中央确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上来,与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性,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这里还应该明确的是,同志在学习《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学习时要掌握的几个方面重点内容中,把学习同志个人优秀品格和高尚风范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其意义十分重大。他指出,同志具有目光远大、审时度势,信念坚定、处事果断,尊重实践、与时俱进,尊重群众、关心群众等主要优秀品质和个性特征。这是对同志作为领袖人物、历史人物其个人的思想素质、能力水平、领导风范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也为全党树立了优秀的党的领导干部的光辉榜样。马克思主义在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的同时,历来十分重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尤其重视历史人物、英雄人物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认为这种作用与人民群众的作用在方向上和根本上是一致的,是历史合力中的一种力量。同志作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和政治领袖,他在我们党和国家那13年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功不可没,他所形成的领导风格、他的人格魅力、他的领袖素质、他的突出优良个性、连同他的理论新贡献、实践上的丰富经验和立下的功勋都是值得我们总结和学习的,也是我们党一笔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这是我们学习《文选》时需要把握的重要内容。

二、学习《文选》,对于推动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和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有重大意义

反映思想的有各种版本的《思想概论》,反映邓小平理论的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等专著,反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等重要辅助材料。同对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理论概括一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等一些重要辅助材料,作为专业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成果,作为一种结论性的东西,它们总体上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体内容和科学体系,对学习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受研究者自身素质的局限,受历史环境等认识条件的制约,这些重要辅助材料对这一科学理论本身全部思想和深刻内涵的总结、概括和提炼所形成的结论性的东西,毕竟与这一理论自身不能完全等同,对这一理论的更深刻理解和掌握,只有通过学习原著才能做到。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党经常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原著的道理所在。

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的同志,他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其各种重要讲话和著作中。而最能深刻并全面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代表性讲话和著作,都收入在《文选》中了,最能生动并突出地反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孕育、形成、发展历程的文献,也都收入在《文选》中了。通过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等重要辅助材料的学习,来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全部结论性的东西是必要的和重要的,而通过对《文选》的学习,则可以进一步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来龙去脉、历史背景,进一步了解它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创立者同志是如何紧跟时代脚步并以忠诚于人民事业的勇气和胸襟去创立的,就可以从总体上、根本上去把握这一思想,可以从同志创造这一思想的心路历程上去把握它,也就更容易从立场、观点、方法的高度达到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更深刻掌握、更全面理解。

而这一点在此之前,除了一些能接触到这些文献的人之外,大部分人是难以做到的。现在由于《文选》的出版,就为这种深入学习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也由于历史认识正是要隔开一段时间后才能更客观、更接近于历史真实,这也就同时提出了一个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的问题。在全党全国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告一阶段后,中央现在又提出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这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了。如同对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一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我们要结合学习科学发展观等新的理论创新成果来经常学习,深入学习。这次《文选》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从原著角度深入学习的条件,也对全党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

三、学习《文选》,对于坚定不移地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有重大意义

同志作为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主要成员之一,积极参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过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创新经验。科学发展观作为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代表性重大成果,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创立起来的,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时期的重要理论体现,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同志关于发展问题的主要观点,正是科学发展观得以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所以,学习《文选》有利于站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出发点的高度上,了解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走向,使我们从这一理论的源头和起点上把握它、认识它,使我们对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的学习更深刻,也更全面。

同时,通过学习《文选》,也可以结合新的实践,站在新世纪新阶段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的客观角度上,把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思想观点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发展的思想观点加以比较,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价值和理论创新意义,更有利于深刻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更能从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的高度上认识同志及其所创立的科学发展观的特殊理论贡献,从与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成果的比较中来认识科学发展观在我们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历史地位,坚定对科学发展观科学性和真理性的信仰,进一步增强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四、学习《文选》,对于进一步推动理论创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重大意义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它的先进性首先是在理论上的先进,党的先进性建设,首先是思想理论建设。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首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进一步巩固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最重要的、灵魂的东西是要不断提高科学理论素质,是要不断增强理论思维、战略思维能力,这是其政治信念坚定的理论前提。因为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能有政治上的坚定。

同志始终把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作为理论创新的重要动力。他曾说:“我现在的责任,也可以说是我的历史责任,就是要带头解放思想,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党的事业要前进,必须有回答新问题的理论勇气和政治勇气。”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文选》全方位地向我们展示了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动理论创新的勇气、过程及其成果,体现了理论创新精神,为我们树立了理论创新的榜样。它启示着我们,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要前进和发展,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理论思维,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论创新。这既是我们党和国家前进发展的理论支撑,同时也是我们的民族素质、我们党的素质和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它还启示着我们,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推动理论创新,既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一种历史赋予的责任。每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义无反顾的承担起这种责任,扛起马克思主义这杆大旗,坚守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

我们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从《文选》中得到启发,都要向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学习,高度重视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工作。要充分认识到理论创新不仅是中央的事情,我们每位党员领导干部也都有在学习和运用科学理论的同时,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责任。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运用理论和发展理论相结合,切实承担起理论创新的责任,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种重大成果,不断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不断促进理论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新成果作出应有贡献。

五、学习《文选》,对于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有重大意义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其中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邓小平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对这些问题都做了不同程度的科学回答,对探索和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志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开始主持中央工作后,要解决的问题仍然是这个问题,只不过解决这个问题面临的国际国内条件和环境变了,问题更加复杂了,党的历史方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结合新的实践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领导科学论文篇5

三月份以来,我局按照县委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的部署及要求,局党组给予了周密的安排,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全面动员,认真组织学习培训,深入开展调研分析,多方征集意见建议,紧张有序地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局学习实践活动开好头、起好步,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为确保活动不断深入并取得实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加强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要性的认识。

1、局党组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夏云广以及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华任正副组长的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同时设立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了专人负责组织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给全体党员干部发放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读本,制定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方案。

2、3月31日召开了环保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进行广泛的思想发动,全体党员、干部参加了动员大会。动员大会上局党组书记夏云广就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的重大意义,把握“活动”的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进行了动员,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扎扎实实推进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党员、干部对参加这次活动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通过动员和学习,一是对县委的文件和精神有了全面理解,增强了搞好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信心。二是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局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认识到,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新时期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局作风建设,确保我局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三是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局领导干部对这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非常重视,全局干部职工也十分关注,局领导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扎扎实实的作风,力求把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好。

(二)扎扎实实的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1、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确保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如:利用工作间隙时间集中组织学习,采取以自学为主,集中交流讨论为辅的方法开展学习,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他股室都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开展学习和讨论,保证了学习课时的完成和学习质量。

2、局党组及参学成员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系统的学习,在思想认识上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进一步提高了对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在学习讨论过程中,学习组成员结合我局实际开展了讨论交流,通过学习交流,理论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三)认真通读和重点精读了相关理论文章和文件精神,理论上有提高,思想上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有收获

理论学习阶段,全局党员干部都保持了较高的热情,充分利用集中时间和业余时间,学习了、邓小平、、同志有关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文章及省、市、县有关领导的讲话精神。

1、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增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局的各项工作,牢固树立好字优先、又好又快的发展理念,以加强环保工作能力建设为重点,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加强和提升服务能力。

3、进一步确定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以人为本,积极维护职工的权益,以创建环境保护文化为抓手,构建和谐氛围。

(四)初步查摆主要问题,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存在的问题:

1、理论学习方面。对理论学习有部署,有安排,但科学发展观系统学习还有待加强。

2、如何破解环保工作难点是我局持续发展的瓶颈,技术管理的提高跟不上发展的速度。

领导科学论文篇6

关键词:领导学;教育领导学;发展

1 中国教育领导学发展的特殊性

1.1 发展教育领导学意义的特殊性

教育领导学的产生既是社会实践的需要也是理论发展的结果,它的发展一方面能改善教育领导实践,另一方面将促进相关领导科学的完善与发展。领导与管理的最大区别在于,管理是将事情做正确,而领导是做正确的事情。在教育领导学中所强调的“做正确的事情”的意识与能力正是现阶段我国教育实践所急需的。

1.2 教育领导学理论研究的特殊性

我国教育领导学理论研究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理论基础和研究人员两个方面。

众所周知,西方的领导理论发端于企业领导实践,而中国的领导理论主要运用于政治领域。理论渊源的不同导致了理论基础的差异:“中国领导学的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西方领导学的理论基础纷繁多样,对人性的不同看法,对领导行为的不同认识,对领导力开发的不同立场,引出不同的理论主张,使领导学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状态和面貌”。

此外,由于教育领导学在中国起步较晚,研究的参与度还比较小。目前中国教育领导学的研究人员主要是高等院校的教师和学生、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以及部分中小学校长。相较而言,西方教育领导学的研究人员既有政府学院相关人员,也有大量的咨询机构、培训机构人员;从研究人员所学的专业来看,覆盖范围较广,专业分布较杂。教育领导学是一门实践导向较强的学科,其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既要服务于实践,又要受到实践的制约;其理论成果既要符合实践的客观规律,又要引领实践的变革。这些特定要求教育领导学的研究主体应该是广泛的、多样的,而我国在这一方面的发展现状一定程度上会制约教育领导学的理论发展。

1.3 教育领导学理论渊源的特殊性

西方的教育领导学是从领导学中分化出来的,是领导学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西方理论演进的历程不同,领导学在中国的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逐渐在中国兴起;在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领导学也已经在我国初步发展起来,1993年就有了相关的著作。可以说在中国,教育领导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领导学理论的建构是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这对于教育领导学在中国的发展是一种局限,却也是一种机遇。

教育领导学的很多理论是沿用领导学的研究结果,其理论的构建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领导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教育领导学作为领导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理论内涵上与领导学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在我国领导学理论发展尚不成熟的情况下,教育领导学的研究就缺乏了必要的前提,理论的构建缺乏完整、扎实的根基,这对于教育领导学的发展是有一定阻碍的。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正是由于这种理论建构的同步性,可以更好地发挥相关理论间的促进作用。教育领导学的独立建构能够避免领导学理论的先验性产生的定势效应。通过独立的研究对领导学的理论进行验证和补充。同时能够脱离原有理论框架的束缚,重构更有针对性的教育领导科学的结构。

因此,客观辩证地看待我国教育领导学理论体系的特殊性,扬长避短,将教育领导学和领导学的理论建构统一在实证研究中,对于领导科学在我国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2 对我国教育领导学发展的建议

2.1 重视教育领导学的准公共性

如上所述,西方的领导学是起源于企业的管理和企业,而我国的领导学则是建立在党政学的基础之上。组织性质的不同使得这两种领导实践和教育领导实践在目的上和本质上有着很大的差别。

教育在我国是一项准公共产品,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也要满足公民对于优质教育服务的需要,实现公民的自我发展。这就要求教育领导活动必须兼顾效率原则、领导行动的科学性以及其公共产品的服务性。在这个效率至上的时代,教育领导活动也常常陷入利益驱动的误区,因此,对教育领导学的准公共性的重视应该成为中国教育领导学发展的导向。

2.2 教育领导学的发展应该凸显教育性

教育领导学包含着教育和领导两个关键词,但由于教育领导学是脱胎于领导科学而非教育学,教育领导学常常被定位为具有教育属性的领导科学,在研究中难免出现忽视教育领导学的教育属性倾向。但事实上,正是由于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在教育领导学的发展中更应该凸显教育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在教育领导研究中引入教育学的思想。教育领导活动的对象是教育活动,教育规律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重视教育理论在教育领导研究中的影响,在教育领导研究中着力把握教育活动本身规律将进一步提升研究的有效性,也能拓宽研究的视野。

其次,重视教育领导学对领导教育的导向作用。由于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原因,在我国对于领导的理解还是比较狭隘的,认为领导是具有职位权力的人的专属行为,造成了领导教育推行上的局限。教育领导应当承担起促进领导教育的责任,将领导学教育的研究纳入教育领导研究的范畴,着力于研究领导学的教学活动,促进领导教育在我国的发展。

2.3 教育领导学的研究应该着力于变革

如前所述,正是由于我国处在变革的重要时期,教育领导学的意义才更加凸显。变革是社会教育领导实践对教育领导学的要求,是教育领导学的发展在现阶段需要履行的最主要功能;同时,在我国教育领导学主要是借鉴西方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的阶段,变革也是中国教育领导学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教育领导学的研究应该着力于变革,完成我国教育的改革和教育相关制度的转型的同时完成自身变革性的构建和发展。

2.4 研究实践层面的其他建议

除了上述三个理念层面的研究建议外,在教育领导学的研究中还应该注重实践层面的改革,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发展的推广等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尝试,以期实现教育领导学的大发展。

总之,教育领导学在中国起步虽晚,却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研究前景。中国的教育领导在发展中的特殊性既是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是发展的机遇。只要认清机遇和挑战,重视教育领导学的准公共性、在教育领导学的研究中着力于变革、凸显其教育性,并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发展的推广等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尝试,一定可以建构出更加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领导学,为世界教育领导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程振响.论教育领导学的学科理论体系[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5,(4):13-15.

[2]廖雄军.创立教育领导学初探[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1,(3):52-54.

[3]温恒福.重视和加强教育领导学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4,(9):60-63.

[4]彭虹斌.西方教育领导学:现状、问题与展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1):34-38.

[5]李森.中西领导学研究之差异[j].领导科学,2007,(24):12.

[6]常东旭,李培山.领导学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分化态势[j].理论探讨,2008,(4):157-160.

2.2 教育领导学的发展应该凸显教育性

教育领导学包含着教育和领导两个关键词,但由于教育领导学是脱胎于领导科学而非教育学,教育领导学常常被定位为具有教育属性的领导科学,在研究中难免出现忽视教育领导学的教育属性倾向。但事实上,正是由于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在教育领导学的发展中更应该凸显教育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在教育领导研究中引入教育学的思想。教育领导活动的对象是教育活动,教育规律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重视教育理论在教育领导研究中的影响,在教育领导研究中着力把握教育活动本身规律将进一步提升研究的有效性,也能拓宽研究的视野。

其次,重视教育领导学对领导教育的导向作用。由于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原因,在我国对于领导的理解还是比较狭隘的,认为领导是具有职位权力的人的专属行为,造成了领导教育推行上的局限。教育领导应当承担起促进领导教育的责任,将领导学教育的研究纳入教育领导研究的范畴,着力于研究领导学的教学活动,促进领导教育在我国的发展。

2.3 教育领导学的研究应该着力于变革

如前所述,正是由于我国处在变革的重要时期,教育领导学的意义才更加凸显。变革是社会教育领导实践对教育领导学的要求,是教育领导学的发展在现阶段需要履行的最主要功能;同时,在我国教育领导学主要是借鉴西方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的阶段,变革也是中国教育领导学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教育领导学的研究应该着力于变革,完成我国教育的改革和教育相关制度的转型的同时完成自身变革性的构建和发展。

2.4 研究实践层面的其他建议

除了上述三个理念层面的研究建议外,在教育领导学的研究中还应该注重实践层面的改革,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发展的推广等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尝试,以期实现教育领导学的大发展。

总之,教育领导学在中国起步虽晚,却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研究前景。中国的教育领导在发展中的特殊性既是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是发展的机遇。只要认清机遇和挑战,重视教育领导学的准公共性、在教育领导学的研究中着力于变革、凸显其教育性,并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发展的推广等方面做出更多的探索和尝试,一定可以建构出更加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领导学,为世界教育领导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程振响.论教育领导学的学科理论体系[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5,(4):13-15.

[2]廖雄军.创立教育领导学初探[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1,(3):52-54.

[3]温恒福.重视和加强教育领导学的研究[j].教育研究,2004,(9):60-63.

[4]彭虹斌.西方教育领导学:现状、问题与展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1):34-38.

领导科学论文篇7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推动文艺繁荣、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实践载体,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部、局两级领导班子和处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要求,推动中国文联广大党员干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解决事关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全局的重大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的各个方面,自觉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认真履行“联络、协调、服务”基本职能,充分发挥“组织、引导、服务、维权”作用,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创造良好的文化条件。

二、目标要求

学习实践活动以文联党组、各协会分党组、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和处以上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全体党员参加。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达到以下目标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加深中国文联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解放思想,在事关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

(二)解决突出问题。进一步解决影响和制约推动文艺繁荣、促进社会和谐、服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推动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

(三)创新体制机制。努力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文艺发展规律和人民团体特点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形式、活动方式;积极开辟联系各方面、各领域文艺工作者的新途径;加快维权工作建设步伐,为维护文艺工作者合法权益提供保障;大力推进事业单位特别是出版单位的改革,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为推动文艺繁荣、促进社会和谐、服务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四)促进科学发展。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服务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转化为推动文艺繁荣、促进社会和谐、服务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转化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的思路、政策、措施,转化为增强党性修养的自觉行动。

三、主要原则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把深入学习、提高认识贯穿始终,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穿始终,把解决问题、完善机制贯穿始终,把依靠群众、发扬民主贯穿始终,着重把握以下原则:

(一)坚持解放思想。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把思想认识从那些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机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使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通过认识上的新飞跃,实现工作思路上的新突破,推动文联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二)突出实践特色。紧紧围绕“推动文艺繁荣、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这个主题,学习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紧密结合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实际,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中国文联八届三次全委会精神结合起来,与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结合起来,与推动机关党的建设结合起来。

(三)贯彻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吸收群众全程参与,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依靠群众查找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努力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四)正面教育为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事求是查找存在的问题,既要严格要求,又不搞人人过关,注意保护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

四、研究解决的重点问题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围绕“推动文艺繁荣、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主题,紧密联系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实际,重点研究和解决以下问题:

一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如何更加坚定自觉地贯彻落实“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十六字总要求,努力开创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新局面。

二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如何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整合个性化的文化追求和多样化的文艺思潮。

三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如何紧紧围绕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四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如何更好地团结和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牢记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和当代文艺工作者的庄严使命,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繁荣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上来。

四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如何更好地团结和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贯彻落实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努力创作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教育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宗旨意识淡薄、党性不强、党风不正、执行党纪不严的问题。

各单位研究和解决的突出问题,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防止面面俱到,明确哪些问题已具备条件,在学习实践活动期间可以解决;哪些问题难度较大,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解决问题要突出重点,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努力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效果。

五、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

学习实践活动分3个阶段、11个环节进行。

准备和动员部署(8月中旬至10月中旬)。

传达学习中央精神,统一思想认识;调查摸底,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培训骨干,举办机关党组织负责人和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成员学习培训班;召开中国文联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部署。会后,各单位进行再动员,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实际作出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学习调研(10月中旬至11月底)。

重点抓好三个环节:

1、学习培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学习《邓小平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处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还要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学习培训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办法,集中学习以中心组学习会、培训班、报告会等方式进行。文联统一举办3期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培训班(包括1期“全国文艺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班”)。各单位结合实际组织本单位本部门党员干部、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学习培训。分散学习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个人自学、开展讨论。

2、深入调查研究。在思想动员、学习提高的基础上,文联党组及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深入基层,围绕推动文艺繁荣、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重大问题进行调研。开展“开门纳谏、汇聚民智”活动,发动干部群众为开创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新局面建言献策。调研情况形成调研报告。

3、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结合学习和调研成果,紧密联系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实际,广泛开展群众性大讨论、专家学者恳谈、研讨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解放思想大讨论。通过大讨论,进一步加深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在事关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重要问题上形成共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11月中旬,文联组织理论学习交流会和主题研讨会,交流研讨成果。

第二阶段:分析检查(12月初至1月中旬)。

重点抓好三个环节:

1、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文联党组,各协会分党组、直属单位领导班子以“推动文艺繁荣、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主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集体重点查找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机制方面问题;领导班子成员要结合工作分工,查找个人和班子存在的问题,查找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问题。召开生活会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撰写发言材料。党支部要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组织党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分析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2、撰写分析检查报告。要全面回顾十六大以来中国文联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情况,充分运用学习调研、征求意见和专题民主生活会成果,认真查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推动文艺繁荣、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原因,确定文联和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和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分析检查报告要突出检查和分析,避免写成工作总结和工作报告。文联党组、各协会分党组和直属单位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要全程主持分析检查报告的撰写。初稿形成后,广泛听取意见,经充分讨论后,反复修改完善。

3、组织群众评议。文联党组的分析检查报告向各单位领导班子和文联机关处以上党员干部公布,听取意见,并召开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进行评议。同时采取适当方式,征求党组织关系在中国文联的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文联主席团成员及文联荣誉委员的意见。分析检查报告在修改完善后向各单位领导班子公布;各单位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在本单位干部职工中征求意见,并向全体党员公布。

第三阶段:整改落实(1月下旬至2月中旬)。

重点抓好三个环节:

1、制定整改方案。文联党组及各单位领导班子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针对梳理出来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方案要区分轻重缓急和难易程度,分别提出整改的目标、方式和时限要求,明确责任分工。文联党组的整改方案在各单位领导班子范围内公布;各单位领导班子整改方案向本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公布。

2、解决突出问题。集中力量研究解决一批具备整改条件的突出问题,办几件让群众满意的实事,形成一批建设性、创新性、机制性文件。对当前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问题,要制定整改规划,落实整改责任、限定整改时间,尽快加以解决。

3、完善体制机制。努力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文艺发展规律和人民团体特点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不断加强行业服务、行业管理、行业自律。健全和完善推动文艺繁荣、促进社会和谐、服务科学发展的各项制度、机制和工作措施。

测评和总结(2月中旬)。

学习实践活动结束时,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文联党组领导班子的测评在各单位领导班子、文联机关处以上党员干部和文联主席团成员及荣誉委员中进行;各单位领导班子的测评,在本单位全体人员中进行;测评结束后,自下而上召开总结会,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总结报告。学习实践活动结束后,进一步落实整改措施和长效机制,巩固活动成果。

六、组织领导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单位要把学习实践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中国文联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党组书记胡振民同志任组长,副书记覃志刚、李牧同志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冯远、杨志今、廖奔、白庚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机关党委牵头,党组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李牧同志兼办公室主任,文联机关各部室、文联出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负责日常工作。各单位要分别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本单位的学习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

(二)领导带头,落实责任。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机关党组织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履行职责。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解放思想、带头分析检查、带头整改落实,积极参加领导班子和所在支部的活动,结合各自分工建立联系点。

(三)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在坚持学习实践活动总体要求的同时,针对各单位不同特点,分类指导,提出具体要求。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实际出发,组织好离退休党员和流动党员的学习实践活动。

(四)积极探索,鼓励创新。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各单位要围绕文联党组确定的“推动文艺繁荣、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载体,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同时,又要注意讲成本、重实效。

领导科学论文篇8

关键词:师范学校;毕业论文;研究领域;研究方法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毕业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整个本科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和地位,是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

2008年,教育部对廊坊师范学院进行了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教学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评估结束后,针对其在评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本院进一步加强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和管理工作。本文通过对教育系08届、09届毕业生论文进行调查分析,以期能够反映出自评估以来本院本科毕业生论文工作取得的成绩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以廊坊师范学院教育系2008届74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及2009届75名毕业生的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spss13.0软件对获得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并且,选取了部分指导教师进行访谈调查,征询其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和论文质量的意见,以及今后指导毕业论文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毕业论文的研究领域

按照教育学研究的内容,本文把毕业生的研究领域分为:教师教育、管理与评价、农村教育、学校德育,课程与教学、教育史研究、大学生就业,另外一些少数的研究领域,则统一归类为“其他”。通过对两届毕业生论文研究领域的比较,我们发现如下特点:

1 研究领域比较宽泛。2008届与2009届毕业论文的研究领域相当宽泛,涉及了教师教育、管理与评价、农村教育、学校德育、课程与教学、教育史研究、大学生就业七个方面内容及一些其他领域,在“其他”中,这两届毕业论文涉及面也是相当丰富,比如有:学业成就影响因素分析,小学生不良行为现状与对策分析,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策略,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研究,小学(初中)课外阅读现状研究等。

2 某些领域研究相对集中。两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研究领域相对集中于教师教育和课程与教学这两个研究领域。2008届毕业生有24人的毕业论文研究领域是教师教育,20人的毕业论文研究领域是课程与教学方面的内容,在本届毕业论文总量中分别占32.4%和27.0%,合计达到了59.4%;2009届毕业生有10人的毕业论文研究领域是教师教育,有31人选取了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在本届毕业论文总量中分别占13.3%和41.3%,合计达到了54.6%。由此可见,师范类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关注点之一是教师教育,包括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尤其是与师范类毕业生密切相关的师范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研究;二是课程与教学,其中最多的是关于学科教学问题研究。

(二)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两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主要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三种方法。

大多数毕业生采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研究方法,其中,运用最多的是文献法,可见他们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做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搜集与整理。从问卷调查法与访谈调查法比较来看,访谈调查法的运用要多于问卷调查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毕业生在问卷的编制和运用上还存在畏难情绪和能力欠缺。但2009届毕业生采用问卷调查法的人数比2008届多出了13人,表明毕业生在逐渐掌握这种定量研究方法。在访谈调查法上,2009届毕业生比2008届毕业生多出了16人,说明毕业生对这一方法的掌握运用继续保持着相对的强势,也进一步证明了我们的上述观点。在研究方法选用的总的次数比例中,我们看到2008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采用文献法的达到63.2%,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合计36.7%,文献法占了明显的优势。2009届毕业生毕业论文采用文献法的缩减到51.4%,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合计达到48.6%,这表明毕业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呈现出注重实证研究趋势。

(三)毕业论文的成绩

本院将论文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档次。通过两届毕业论文成绩的比较(见表1),可以看到两届毕业生的论文成绩基本成正态分布,2009届略呈偏态,优良率稍高一些。具体来讲,两届的“优秀”均为8人,所占比例大体相当,2009届的“良”要比2008届多出3人,高出3.5%,相应的在“及格”档上,比2008届少了3人。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可能“优秀”论文的评定标准和要求相对其他档次毕业论文要高,再加上每年优秀毕业论文的名额所限,所以导致两届“优秀”的人数和比例大体相当。第二,2009届毕业论文的总体质量有所提高,所以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良”毕业论文的比例,减少了“及格”毕业论文。

三、分析与思考

(一)取得的成绩

1 培养了毕业生科研意识和能力。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毕业生认识到毕业论文的完成不是简单的材料堆砌,要有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因此,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毕业生注重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实践联系,运用所学的教育理论去分析并力图解决教育实践面临的问题,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同时也培养了毕业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且,指导教师注重对毕业生渗透学术道德教育,培养了毕业生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诚信意识,杜绝了学术腐败和剽窃。

2 提升了指导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使教师反思问题根源和探寻解决对策。比如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多开设有助于毕业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基础性,工具性课程,如spss统计与分析,教育统计与测量等。并且,教师为了有效指导毕业论文,需要不断加深自身学科专业理论基础,把握教育领域的学术研究动态和前沿性问题,注重搜集和整理教育文献资料,增强自身科研能力。此外,在论文的开题和答辩中,教师之间通过团结协作,取长补短,提高了专业素养水平。

3 加强了毕业论文的规范科学管理。本院实行的是指导教师全程负责与院系两级督导相结合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从论文的选题、开题,到一稿、二稿、三稿、定稿答辩,指导教师全程负责,不厌其烦指导学生,认真修改论文。同时,院系领导加强对论文各阶段工作的检查和督导,尤其是答辩期间,院系领导直接参与并督导答辩小组,保证了论文成绩评定的公开、公平、公正。最后论文入库阶段,指导教师负责整理自己指导的毕业论文档案袋,教学秘书负责查收全系论文档案,系主任、院长逐级签收。这套科学、规范的论文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和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

领导科学论文篇9

一、区委高度重视对社区管理人才的培养,率先在省内开办社区管理专业本科班

该班是在南京市*区委、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和街道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为提高我区社区管理工作者的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在区委党校开办的针对性较强的省委党校函授本科班,是省委党校第一个培养社区专业人才的本科学历班。

*区委对这个班高度重视,区委组织部和街道出资16万作为学员学费(其中区委组织部出资占75%),学员个人在上学期间只出500元。区委党校对该班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试。学习期间,党校出资组织他们到井冈山、扬州、上海等地考察学习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党性锻炼。来自*各社区的41名学员学习目标明确,态度端正,每学期到课率达到95%,每门课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弘扬了党校良好的学风和考风。

二、创新论文指导模式,论文工作呈现新特点

目前,该班的15门主要课程已经学完,本学期的重点任务是要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毕业论文是学员完成学业的重要的必修科目。对于学员来说,这是调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某一论题研究,从中获得研究能力的一次科研训练;从我校来说,是对学员两年来学习成果的全面考察和衡量,是促使学员学以致用,提高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的教育环节。为了使学员们运用所学得的知识,紧密结合当前工作重心,联系工作实际写出较高水平的毕业论文,区委党校专门制定《社区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工作实施意见》、《毕业论文实施计划》、《毕业论文工作规定》,并创新举措狠抓落实。专门成立由区委副书记陶世贤、组织部长纪增龙担任组长、党校常务校长王天喜、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袁校柠担任副组长的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周密制定论文写作计划。

1、组建阵容强大的指导老师队伍。省委党校副校长、省社区研究会会长唐建中高度重视论文指导工作,对论文指导工作的各个环节均作出明确指示,并亲自指导一名学员。另外,我们还邀请了省民政厅刘广忠副厅长、基层政权处王元刚处长、仲锦副处长、法规处夏青春处长等4位领导。我们还邀请了省委党校行政教研部主任黄菡教授、李阳教授、宁凌教授,社会学教研部主任冯必扬教授、严翅君教授、尤佳教授、倪洪兰教授,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董连翔教授,市委党校教育长王玉珍教授、副教育长吴抒教授、管怀伦教授等11位知名教授指导学员论文,同时,我们也邀请我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姚坚、组织部长纪增龙等领导,另外还邀请了区、街中层具有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素养的21位干部作为指导老师。为了保证论文质量,每个指导老师原则上只指导一名学员,最多不超过2名学员。

2、论文指导采取双导师制。即每位学员选配两位指导老师,一位是来自由省、市委党校专家和省民政厅的领导,区委领导、区委、区政府中层领导、街道领导等37人组成的外聘指导老师队伍,另一位由区委党校教师担任。双导师制对论文写作有着积极意义:一是有效地弥补了区委党校师资限制。区委党校目前只有11名教师,专业结构也有限制,研究社区问题的老师较少。专家、学者、领导的加入,给学员提供了专业对口,造诣深的指导老师,为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提供了智力保证。通过论文指导,省民政厅领导将在全国、全省社区建设大背景下,为*社区发展提供新思路;省、市党校专家、教授将为*社区建设灌输新理念;区委、各部门、各街道参与论文指导的同志也将在指导学员论文写作过程中深入研究社区民生、民主、民和等问题,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理论水平,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二是扎扎实实地提高学员的素质。这些学员当初都是通过海选担任社区主任、书记岗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好,但文字表达较弱。通过论文写作将提高文字表达能力,为宣传*社区建设成果提供条件;三是区委党校将通过精心组织好论文写作工作,进一步深化社区研究成果,为社区培养高素质人才,并以此树立函授质量品牌,切实提高全体学员素质。

三、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为学员提供相对明确的选题

在以往的论文写作中,由于学员来自各个领域,他们的选题往往也是五花八门。主题过于宽泛也给指导老师带来困难,导致老师对于专业外的选题只能做一般性的泛泛指导,论文成果不突出。鉴于学员构成都是社区工作者,*党校紧紧围绕和谐社区建设及构建和谐*的主题,整理并提供了社区党建、社区工作、社区教育与文化工作、社区建设论坛、构建和谐社区等5个方面39个参考选题供学员选择和参考。这些选题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1、专业对口。选题和学员的专业专长密切相关,使学员能够发挥专业优势,使学有所用。2、联系实际。首先是理论联系实际,很多选题是社区实践中提出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如:“对社区党建议事会的理性思考”、“城市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如何创新”、“社区如何解决外来人口的问题”、“如何开展社区内扶贫帮困工作”等。其次,联系专业领域发展的实际。在社区专业领域中选取有较大理论价值的论题。如“利益关系调整背景下如何开展社区党建”,“构建社会中介组织中党建工作新的运行机制”,“论社区自治与加强城市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社区建设”,“如何从‘行政管理’向‘公共治理’转变”等。第三是联系学员自身实际。我们在选题设置时,考虑到社区学员实际工作经验和体验较多,所设论题有利于他们自身优势的发挥。3、操作可行。我们曾专门开设论文写作讲座,重点讲解如何选题、资料收集、论文布局等。我们要求学员根据自己的学识水平、写作能力从菜单中选题,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员的需要。

领导科学论文篇10

关键词:大学生;领导力模型;素质教育;领导力教育;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4-0074-04

一、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学者对领导力的研究对象主要限于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如何把领导力引入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培养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的领导型综合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领导力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在对高校大学生领导力进行一系列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领导力素质模型,希望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探索如何系统地培养大学生领导力。

(一)理论意义

1. 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补充和拓展。根据国际领导协会对领导力教育的界定,领导力教育主要是指在学校系统、社区以及企业和政府等各级各类组织中,促进领导能力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本质上说,领导力教育是发展个体和组织有效执行领导角色综合能力的各种生活和经历,是一种以领导力为主题或专业,重在培养学生领导知识与技能的跨学科教育。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内容广泛,注重服务,注重实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补充和拓展。

2. 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符合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我国非常重视培养大学生的领导素质,将其视为中国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新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同时明确把“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作为战略主题的重要内涵。

3. 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有助于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创新。进行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研究一方面可以作为对大学德育教育的补充、拓展和深化,另一方面,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基础性平台,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也是大学生培养教育的基础性工程。

(二)现实意义

1.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德尔菲等方法,并运用spss17.0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大学生领导力素质模型,这为后期制定量表、对大学生领导力水平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奠定了基础。

2. 大学生领导力素质模型的构建,有利于分析和解释当代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存在的问题,为高校进行大学生领导力的评估提供依据,并为有效提升大学生领导力水平提供理论支撑。

3. 通过大学生领导力素质模型的构建,分析其构成维度,可以在大学生领导力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起一套规范的标准。

二、研究过程

(一)大学生领导力词汇的提取

1. 大学生领导力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访谈

(1)研究目标。通过对不同性质的用人单位(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非盈利社会团体)和学生分别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收集领导力特征词条,为构建领导力模型提供第一手资料。

(2)问卷的形成和发放。让用人单位和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作答:“请您在以下空白处列出10个或10个以上您所认为的当代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技能、特质和动机,才能更好地胜任社会工作,在职业生涯中能够更好地发展、晋升;您认为现在的大学生欠缺哪些领导力(素质或能力),又有哪些能力的短缺会制约他们在职位上晋升和发展”……搜集大学生领导力特征。

本次调查共发放开放式问卷5份并全部收回;访谈人数为35人,其中学生及学生干部21人,不同性质和类型用人单位工作人员14人。通过汇总问卷词汇,发现用人单位与学生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区别不大,对出现频率较多的词汇进行提炼、归纳,结合文献研究,最终总结出78个领导力特质词汇。

2. 大学生领导力词汇问卷调查

(1)研究目标。通过对词汇问卷的调查,建立并初步验证领导力模型。

(2)问卷的形成和发放。为了进一步对大学生领导力词汇进行提炼,采取半开放式问卷的方式对大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02份,其中用人单位51份,学生51份,回收率93%。问卷主要是要求被调查者从已经提取出的78个领导力词汇中选出其认为最重要的词汇。问卷回收之后,将这些领导力词汇根据被选中频率,由高到低进行排序。根据频率统计结果,通过反复的专家小组讨论得到修正后的领导力词汇共50个。将这50个领导力词汇编写问卷,形成正式大学生领导力词汇问卷,问卷采用里克特量表的5点计分法。其中,1分表示非常不重要,3分表示中间状态,5分表示非常重要。

本次调查样本来源主要是天津与河北的用人单位,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296份,作废15份,有效问卷281份,合格率为95%。将回收的有效样本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项目分析、因素分析、信度分析,根据重要性程度以及交叉重复程度,去掉21个领导力词汇,剩下29个领导力词汇。

(二)大学生领导力内容问卷调查

1. 大学生领导力内容问卷形成

通过大量查阅领导力辞典、相关心理学、管理学词典、大百科全书等相关文献,结合专家小组讨论,将“大学生领导力词汇问卷”的29项词汇进行精确的行为描述,编制成“大学生领导力内容问卷”。

2. 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利用“大学生领导力词汇问卷”对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75份,回收175份,有效问卷149份,合格率为85%。被试情况如表1所示。

(1)项目分析。在量表项目分析中,以极端组比较结果的差异值为决断值检验题项是否鉴别度良好,若是题项高低分组差异的t统计量小于3.000,则表示题项的鉴别度较差,可以考虑将之删除;进行题项与总分相关分析时,如果个别题项与总分的相关度越高(相关系数大于0.4),表示所要测量的特质或潜在行为更为接近。当题项与总分为低度相关(相关系数小于0.4),可以考虑把题项删除;进行同质性检验可包括信度检验和共同性与因素负荷量检验,题项删除后的α值应当小于或等于原先的信度系数,则此题项与其他题项所要测量的属性或心理特质可能相同,即同质性较高;共同性表示题项能解释共同特质或属性的变异量,共同性值若高于0.20(此时题项在萃取共同因素的因素负荷量——即题项与因素关系的程度必须大于或等于0.450),表示题项与共同因素(总量表)的关系越密切,同质性越高;反之则可考虑将题项删除。

从决断值、题项与总分相关分析、同质性检验的统计量结果指标来看,29项领导力特质都符合标准指标,鉴别度、同质性和共同性都比较高。

(2)因子分析。项目分析完后,若想了解该检验所要达到的心理或行为特质到何种程度,则应进行因子分析,求出量表的建构效度。我们将29个项目全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其中kmo和barrlett球形检验的结果如下:

kmo是kaiser-meyer-olkin的取样适当性量数,kmo值越大(普通准则至少在0.6以上),表示变量间的共同因素越多,越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此处的kmo值为0.955(如表2所示),指标统计量大于0.80,呈现的性质为“良好的”,表明变量间具有共同因素存在,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此外,barrlett球形检验近似卡方值为2 985.392,自由度为406,显著性p值小于0.05,拒绝虚无假设,表明总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接下来进行因素分析,由于以少数的因素构念来解释所有观察变量的总变异量,加上行为及社会科学领域的测量不如自然科学领域精确,因而如果萃取后的因素能联合解释所有变量50%以上的变异量,则萃取的因素可以接受。经过分析,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标准提取因子,共萃取出5个因子,即可获得5个因子的大学生领导力素质模型,5个因子的累积解释方差为60.899%,结果较理想,如表3所示。

经过如上分析,大学生领导力素质模型可以分成五个维度。经过专家小组讨论对各维度进行命名:维度一命名为“领导感召力”;维度二命名为“领导决断力”;维度三命名为“领导前瞻力”;维度四命名为“领导影响力”;维度五命名为“领导控制力”。

(3)信度分析。通过信度分析(如表4所示),总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969,大于0.80。各分量表的α系数均在0.7以上,表明本问卷的一致性信度较高。信度分析结果显示问卷分为五个清晰的结构维度,表明此问卷具有较好的建构效度。

三、大学生领导力素质模型的解释说明

将通过因子分析得出的大学生领导力五个维度与中国科学院党组、中国科学院人事教育局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联合成立的“科技领导力研究”课题组中提出的“领导力五力模型”进行比较,发现两者非常接近。由此不仅验证了该课题组“五力模型”的合理性,并进一步完善了“五力模型”的各种特质,这正是本篇文章的主要创新之处,如图1所示。

其中:领导感召力,对应于或来源于被领导者的能力,包括吸引被领导者的能力;领导决断力,对应于群体或组织目标实现过程的能力;领导前瞻力,对应于群体或组织目标的目标和战略制定能力;领导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和情境的能力;领导控制力,控制目标实现过程的能力。

四、结论

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专家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本文得出两方面的结论:首先,经过数据分析得出大学生领导力素质模型主要由五个维度构成,包括领导感召力、领导决断力、领导前瞻力、领导影响力、领导控制力;其次,在不同性质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领导力要求的差异分析中,企业、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体系的单位在适应能力、组织策划能力、大局意识、尊重与信任、语言表达能力、沉着冷静、自信心、正直和诚实、换位思考能力、政治素质、服务意识、公正和民主作风13个领导特质的重要程度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大学生领导力作为领导力的一个分支,对它的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笔者将继续以下三方面的深入研究。第一,在大学生领导力模型的基础上,开发量表,对我国大学生领导力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第二,通过现状分析,找到目前大学生领导力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三,根据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建立提升领导力的体系,并希望最终的研究成果能普遍应用于大学生领导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房欲飞.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2]robbins sp. 组织行为学[m].孙健民,李原,译.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赵国祥.领导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4]文茂伟,房欲飞.在通识教育中发展大学生领导力——以美国大学生领导教育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08,(1):7-10.

[5]李金林,王芳官,金海燕.大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现状调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11):13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