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交通范文10篇-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3-12-13 17:40:34

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范文篇1

通过数据整合提升经营服务能力

一直以来,商业银行都对数据非常重视,对于数据的管理、运用和挖掘也成为其提升经营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交通银行早在2010年就开始部署大数据发展战略,启动了全集团境内外一体化系统重构工程,历时8年,在国内同业中较早完成了数据统一标准与境内外跨系统数据整合,实现了用户、客户、额度、权限、渠道、报表、界面、任务中心等“八大统一”管理。据沈如军介绍,交通银行依托数据整合成果,坚持“以数据服务业务,运用分析创造价值”,从客户服务和内部经营管理两个层面不断丰富大数据应用场景。在客户服务层面,交通银行充分运用统一客户视图,不断提高个性化客户服务能力。通过对客户投资记录、消费行为、产品浏览偏好、来往账等海量数据的智能化分析,推出线上渠道理财产品到期续接功能,精准推荐产品并实现自动续购;通过手机银行中“我的管家”功能,在大数据平台的帮助下,为客户在线提供产品咨询、留学咨询、风险测评、财富规划等100多种业务,让更多人足不出户享受到以往高端客户才能体验的一对一专业服务。在内部经营管理方面,交通银行将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于风险防控、信贷管理、审计监督、精准营销、预算财务等领域。值得一提的是,在风险防控领域,交通银行全面整合内外部数据,实现了各类风险管理信息的集中与共享,并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依据经过评估分析的风险特征,对各类业务风险进行监测排查,有力保障了客户资金、交易安全。沈如军告诉记者,2018年7月12日,交通银行与工商银行达成大数据金融风险防控战略协议,双方将在风险大数据共享互通、风险防控策略交流优化、风险防控技术促进升级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

跨界融合,提升智慧服务质量

随着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企业的跨界融合已成趋势与潮流。在新一轮集团信息系统智慧化转型工程中,交通银行大力部署跨界融合,通过深挖行业特征,精准定位各行业与银行业务融合的关键环节,构筑“金融 场景”的综合生态圈应用服务体系;通过充分发挥生态圈作用,探索服务新模式,积极培育新业态,为客户提供跨界综合服务,推动智慧服务提质增效。据悉,近年来,交通银行重点打造手机银行和“买单吧”两个app平台,增强线上业务经营能力,深入挖掘客户需求场景,布局全时、全域、全场景金融服务。基于手机银行移动支付平台,交通银行推出了“银卫安康”“银校通”产品,将银行的支付、结算服务嵌入到医院、学校业务场景中,构建“金融 医疗”“金融 教育”生态圈,以银行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此外,交通银行还首创了手机银行线上直播、空中理财室等直播栏目,客户只要使用手机就可以观看直播,与客户经理互动,并可以直接购买产品。记者了解到,自2017年10月上线以来,交通银行已完成直播节目100余期,吸引了100多万用户观看,互动评论弹幕数达到近300万条。与此同时,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精心设计的信用卡官方app“买单吧”采用线上线下联动方式,不断丰富、拓展产品使用场景。目前,“买单吧”app已全面涵盖用卡服务、理财、贷款、支付等各金融场景,以及商城、餐饮、充值、生活缴费、电影五大生活场景,同步引入饿了么、易果生鲜等细分行业巨头作为外部尊龙凯时最新的合作伙伴,利用金融行业市场串联优势打造循环往复的场景网络,营造一站式、多场景、多触点的体验式服务。截至2017年末,“买单吧”app绑卡用户数量达到3877万户,活跃用户数量达到1920万户。

为科技注入人文基因

智慧交通范文篇2

1智慧城市发展现况分析

智慧城市构建必须要将数字城市作为基础,数字城市则需要是彻底数字化的城市。数字化城市构建过程得到的成果是把中国城市信息化构建往前推进了一步。数字化构建驱动力来源于空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发展。就城市化内容虚拟现实为特点,数字化城市构建的内容就是通过空间地理信息系统把城市管理与构建、经济等信息和空间地理信息位置相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智慧服务。在此阶段数字化城市构建中的主要支撑就是空间地理信息与有关技术。因而出现的问题就是该城市数字化进程停滞于建筑以外城市中大型建筑空间为数字化,因而如此的数字化城市应归属于不彻底的数字化城市。

2it新技术智慧城市结构

智慧城市结构就是一种分层的架构,智慧城市架构可以划分成感知与网络层、应用与平台层这几个层次。(1)感知层次就是通过具备视频采集技术以及射频技术、传感技术等设备对城市里面的基础环境与安全信息、空间与设施信息展开数据收集,给人与社会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与运用。(2)平台层次,这是智慧城市构建过程中比较关键的一个部分,该层次涵盖了每一个行业或领域、部门、企业数据仓库,具备计算功能与管理功能、决策功能以及储存功能等各种功能,该目的在于经过挖掘数据、联系数据等技术处理城市信息孤岛问题。智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集各种行业与应用等为一体的综合体,在这样多的应用系统间达到共享信息以及交互的目的,同时可以安全运营,必须要思考到在云计算技术网络结构基础之上,构建云计算数据中心。设置各种应用系统的公共云,比如说交通与生态云、教育与医疗云等,给各种下层应用提供必要的支持。(3)网络层次,这是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基础,城市里面的高速公路,就是多种容量大且带宽高、可靠的光纤网以及覆盖整个城市的无线网络构成,给智慧城市各种功能顺畅以及安全提供了保障。现阶段,智慧城市在加快速度进行以光纤宽带技术为核心的高速接入网络建设,光纤到村率为90%以上,同时在人流聚集的场所构建无线热点上万个,移动4g网络覆盖城市各个地区,包括县级与乡镇地区。(4)应用层次。也就是构建在网络层次、感知及平台层次基础之上的多种应用系统,可以经过多种终端设备访问这部分系统,查找多种信息数据。

3it新技术在智慧城市构建中的合理运用

3.1智慧交通。城市交通是大多数人所关注的问题,采用以it新技术为主要的智慧交通可以解决好城市交通拥堵以及浪费资源能源等方面的问题。在智慧城市构建过程中,充分采用多种感知技术,在主要干道与交叉路口设置微波检测以及视频检测设备,可以得到道路车流与交通事故等信息,给管理交通的人员提供综合的城市交通运行情况。采用整合的大数据,对交通情况进行诊断与评估,提升交通管理决策水准。居民们仅仅需要通过互联网来登陆城市交通运行指数监控平台以及城市出行网下载手机app就能够查找到所需要的路段堵塞问题,并且还能够提供非常好的驾驶线路,找到停车位置等各方面交通息息。除此以外,居民们能够享受到一卡通服务,用在自行车以及公交等交通费用支付上,为城市居民们出行提供便利。3.2智慧医疗。在现代化社会中,看病很难,而且价格高昂,这是困扰人们的一大医疗问题,在it技术持续进步与发展的现在,采用it新技术为重要的智慧医疗给该问题开辟了最佳途径。对于医疗机构而言,采用移动计算与数据结合等多种it新技术,提升每一个层次的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达到电子病历共享与跨机构服务的目的。采用物联网技术,病人能够和医疗工作人员以及设备等进行交互,从而达到远程医疗的目的。再者,也可以对康复医疗时期展开远程监督与控制。比如,临海智慧医疗服务在智慧城市率先开启,推行的临海健康卡内容涵盖了城市居民结算功能与自助服务机支付功能等。如此一来,伴随着it新技术的持续发展,智慧医疗可以给人们带来非常安全且有效的医疗保障服务。3.3智慧环境。通常来说,人们赖以生存的资本就是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是公民以及政府等的责任和义务。采用it新技术对城市中的空气、噪音以及水资源等环境质量展开采集和检测,并且随时随地进行监督与控制,有益于提升城市环境管理方面的能力。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采用现代地理信息与云计算等新型技术构建地市级治水平台,比如某地区在几年前就构建了地市级治水平台,并且投入了运行中,这一平台结合信息传输与管理、监督以及考核这几个工作机制,将市平台当成云处理中心,县平台当成信息终端,积聚为一个大型的数据库,互联互通,共同治水。经过构建环境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把环境保护与水利部门等信息资源整理起来以后,可以有效实现环境数据共享与全面使用,不但能够将环境数据管理及分析水平提升,并且还可以给多种决策提供必要依据。

4结束语

总之,it新技术在智慧城市构建过程中的运用价值是无需置疑的,it新技术在智慧城管理以及智慧交通、医疗等中的运用,可以为城市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的便捷之处,可以提升智慧城市构建的效率及质量。现如今,智慧城市构建过程中it新技术作用并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且技术使用率低,所以还需要进一步强化it新技术的运用,促使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加快。

参考文献

[1]耿宗信,何丹青,姜山.测绘新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初探[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05):111-112.

[2]曹阳,甄峰.基于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城市空间发展模型总体架构[j].地理科学进展,2015,34(04):430-437.

智慧交通范文篇3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智能化;设计思路

1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随着城市的发展,正在朝着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城市中交通拥堵始终是一大难题,最大限度发掘市政道路的通行潜力是市政道路智能化设计的核心目标,在这一基础上还要积极利用道路上的附属设施实现空气质量监测、交通指挥、便民服务等一系列功能,研究市政道路的智能化设计具有深远意义。

2市政道路基础工程智能化设计思路

无论是常规的市政道路工程,还是基于大数据、物联网以及先进传感器的智慧道路,依托于钢筋混凝土、沥青等传统施工材料的基础工程始终是道路的主体结构,因而也成为智能化设计的重点内容,市政道路的基础工程涵盖了道路路基、路面、交叉路口、线路、排水设施、绿化等内容。1)道路基本参数设计道路的基本参数涵盖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设计使用年限、设计最大时速、车道数量、载重能力等一系列内容。由于是市政道路,车辆通行非常频繁,并且施工、检修、维护、改造等都要占用城市空间,对交通造成极大的不便。在设计市政道路工程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尽量提高道路的设计使用年限,车道数量要满足城市在当前以及未来的交通需求,尤其是长远的需求,道路工程改造的成本非常高,并且耗时耗力,设计单位应该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判断城市未来几十年内的人口及交通变化趋势,设计出具备前瞻性的道路工程。在选用施工材料时应该优先考虑工程性能更加优异的新型道路施工材料,借此全面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的各项基础参数,使其满足城市发展的长期需求[1]。2)交叉路口设计市政道路的交叉路口是车流汇集的地方,也是交通事故的高发地,智能化设计中要提高交叉路口设计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在基础参数方面要控制好交叉角度、坡度等。由于交叉路口涉及多个方向的车流,周围的建筑物有可能造成视线上的遮挡,在设计交叉路口时要适当增加建筑物和路口之间的距离,并且要结合交叉角度来设计[2]。3)线路设计充分的交通线路是满足城市交通需求的根本保证,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家庭收入不断提升,汽车保有量逐年上涨,城市交通出行的压力进一步提升,在未来,这一情况将长期延续,短期内不会得到改善。城市主城区的道路格局早已形成,无论是线路还是道路的基本参数,提升和优化的空间都较小,而城市的在不断扩张,新建城区和道路呈增长态势。在新建道路的规划中应该总结现有的经验,从密集程度、衔接方式、曲率半径等多个方面加以优化,积极运用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设计软件,开展深入的工程模拟,确定最佳参数[3]。4)排水设计根据以往的经验,传统的市政道路大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周围的辅助性基础设施,如人行道,也是以传统施工材料为主来设计和建造。事实证明,这种道路工程在排水、渗水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经常在下雨天出现道路积水,并且短期内无法排除,同时也说明市场排水管道系统在雨水排放能力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缺口。在道路工程的智能化设计中,应该积极使用更加先进的排水设计理念和方法,从市政道路的工艺材料、排水方式等多个方面开展设计优化。例如,当前提倡的“海绵城市”就非常符合智能化设计的理念,因为海绵城市要求城市的基础工程尽可能使用透水材料,典型的如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这些材料中存在大量的孔隙,有利于雨水的下渗,并且下渗之后还能和设置在地下的雨污收集设施联通,形成有效的雨水收集。5)绿化设计市政绿化设计具备多方面的功能,绿化设施是市政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传统的装饰作用之外,市政道路工程配套的绿化设施还具有改善雨水蓄积功能、防止城市内涝等一系列工程。在这种设计方案的支持下,市政道路可自动化地消除排水难题,减少了人为排水的需求,这是利用科学的基础设计提高市政道路运行效率的典范。

3市政道路附属设施智能化设计思路

3.1基于视频监控的远程监测管理系统

城市中的交通拥堵一直受到诟病,随着城市家庭购车需求的不断上升,私家车保有量逐年升高,进而导致各大城市不得不采取限号出行的管理方案,即便如此,交通拥堵的问题依然非常突出。但同一时段并不是所有的路段都会拥堵。在智慧道路的建设中,提高道路交通指挥能力成为设计重点,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应该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提高道路的信息感知能力,视频监控是实现这一功能的重要手段,监控探头可直接观察到某一具体路段的车流情况,并且通过网络通信功能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交通管理部门的大数据平台,该平台可实时显示出城市道路当前的交通大数据,哪些路段存在拥堵,哪些路段通行压力较小,在数据平台上一目了然,然后便可通过各种通信手段向过往车辆发出拥堵预警,及时提醒其转换通行线路[4]。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道路的智能化设计是实现智慧交通的大前提,各种先进的传感器是采集道路运行数据的主要手段,除了视频监控之外,还要设计噪声监控,然后将这些数据汇总起来,作为城市交通指挥的依据。实践表明,这些由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采集到的交通大数据显著提高了城市交通效率,减少了交通拥堵的情况。

3.2智慧灯杆系统

灯杆是市政道路照明设施的组成部分,传统的灯杆仅仅具有照明功能,但是这些灯杆却占据着较大的城市空间,在市政道路的智能化设计中,要充分利用灯杆,将其作为载台,实现管网信息、电力信息以及通信功能的互联互通,智能灯杆将成为市政道路上智能感知终端设备,可深度获取城市中的各种基础数据,提高交通智能化水平。1)通信网络智能灯杆具备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功能,因而要为其设置专门的通信网络,目前可采用4g或者5g技术实现这一目标,但从传输的容量和速度来看,5g是未来的趋势。2)智慧照明市政道路的照明需求基本上集中在夜间,城市照明系统设计要采用节能环保的基本理念,因而市政道路上的智慧灯杆要实现智慧照明功能,可根据天气的明暗程度自行决定开启或者关闭,并且调节照明时的亮度。3)气象环境监测城市中的空气质量、气象条件等是长期监控的重点内容,并且道路上的机动车辆常年排放尾气,产生了大量的no2、co、so2等,这些尾气都是雾霾的主要成分。市政道路的路灯可作为监测城市空气质量和气象条件的载台,每天采集pm2.5、pm10、臭氧以及二氧化氮等物质的浓度。4)视讯功能智慧灯杆上还可集成广播、一键呼救以及视频对讲等视讯功能,这些辅助设计可提高城市的安全性,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求助途径,并且充分利用了智慧灯杆的载台作用,作为市政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灯杆设计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5]。5)智慧灯杆系统的配套设施智慧灯杆要利用光纤通信、蓄电池、防雷、直流供电及交流配电等多种技术,例如,系统中设计的多种电力技术是为了提高路灯系统的可靠性,防止电力中断造成短暂的功能失效,因而系统中设计了蓄电池。此外,为了提升路口车辆通行效率,需要使用智能交通信号代替传统交通信号灯(见图1)。

3.3电子站牌系统

市政道路上设计有一定数量的车站和站牌,市民出行时要通过站牌查询公交线路,传统的站牌展示的是静态信息,功能性非常单一,但是站牌占据的空间相对较大,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在智慧道路的设计中要充分发挥这些辅助配套设施的作用,使其更好地为市民出行服务。智慧公交电子站牌重点集成了pm2.5监测、站点视频监控、车辆状态信息展示、公交线路展示、车辆实时位置显示等一系列功能。这些功能都非常实用,以车辆实时位置信息显示功能为例,传统的公交站牌只能提供公交车辆的线路,但是乘客在等待时根本无法预判车辆当前的位置,也不知道还需要等待多久,是否要更改出行方式。在智慧化道路的设计中,站台的信息感知能力大幅提升,公交车辆上安装有定位终端,可借助卫星定位系统实时掌握其位置信息,然后再由管理后台将车辆的位置信息展示在电子站牌上,让等待的乘客一目了然地掌握车辆当前的位置信息[6]。

3.4车路协同

这一概念伴随着无人驾驶汽车而提出,国内的智慧交通采用车路协同的设计思路,这一点与西方国家强调车辆智能的思路有所区别。在车路协同的设计模式下,车辆和道路都具备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水平,车辆是移动设施,需要从道路上的各种固定设施获取交通信息。道路作为交通信息采集的主要场地,为车辆出行提供数据方面的保障。当前无人驾驶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大规模商用暂时还无法实现,但车路协同始终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目前市政道路已经形成了初步的智能化,利用视频监控、智慧路灯、电子站牌等综合采集市政道路信息。

4结语

市政道路智能化设计重在提高城市道路的信息感知能力,通过设置在道路上的视频监控系统、智慧路灯、电子站牌采集道路交通信息、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返回到管理后台,用于指挥交通,避免道路拥堵问题。

参考文献

[1]赵庆苓,王军,张涛.智慧城市道路照明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j].照明工程学报,2016,27(3):48-53.

[2]周浩,杜鹏刚.市政道路工程交叉口设计思路和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1):149-150.

[3]宋佳宁.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设计思路[j].智能城市,2020,6(24):36-37.

[4]杨明德.智慧城市路径对市政道路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的指引[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10):156-157.

[5]马拉莫,代科.基于人性化和智能化理念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规划与设计[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206-207.

智慧交通范文篇4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慧城市建设;智慧交通

20世纪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次提出物联网,最初对物联网的定义为万事万物,小钥匙、手表、手机及其他小商品等,汽车、建筑等大型物体,只需嵌入微型传感器或射频标签,便可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万物交互,构建完整的物联网。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物联网被视作实现“物物相连”的网络,通过启用gps定位系统、红外线感应器、射频识别系统rfid、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连接互联网,实现信息交互与智能识别,实施准确定位,跟踪运动轨迹,进行全面监控与安全管理。目前,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较为普遍,有效推动了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本文将简单介绍智慧城市的基本定义,举例分析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应用中的难点与疑点,并综合探讨解决对策。

1智慧城市含义

(1)智慧城市建设以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城市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会格外注重加强本市信息化建设,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智慧城市建设。(2)将智慧城市视作一台仪器,其组合部件互相作用,结构紧密,确保仪器的运作,需要改善组合部件,对于智慧城市,其组合部件是信息技术和各种建设资源。(3)智慧城市是大部分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城市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相关部门、企业组织与市民个人,相关部门的工作、企业生产和市民的生活均会随着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出现相应的变革,推动社会的发展。当代智慧城市核心以信息化与城市化为主,坚持城市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新型城市模型[1]。在“互联网 ”时代,城市发展以提升市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是实现这两大目标的基本路线。智慧城市建设属于城市发展策略,应深入融合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工作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建设中,基于信息技术主导的智慧城市属于一种数字城市形态,信息化和城市化应高度融合,国内各智慧城市已实现了全网络覆盖,各种社交网络、综合集成法、维基法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服务管理工作中,城市各领域步入智能化,开通了大众创新、用户创新与协同创新模式。智慧城市建设主要细分为构建智慧政务、设置智慧物业、打造智慧便民服务、优化智慧医疗结构、加强智慧交通管理、建设智慧社区、完善智慧购物管理体系。七个模块在互相独立的同时互相作用,使智慧城市结构更紧密[2]。

2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应用中的难点与疑点

2.1城市信息管理工作难度较大

在网络时代,城市信息处于爆炸状态,海量信息中存在正面信息、负面信息,如果未对信息进行筛选便加以传播,会影响城市信息的公信度。海量信息给传统服务器宽带与存储设备带来的压力较大,如果信息内存有限,会降低信息传输速度与质量。如果信息安全维护系统存在不足,易导致信息被窃取和窜改。

2.2须完善城市智慧交通管理体系

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中,智慧交通管理颇受重视。目前,城市智慧交通启用了rfid射频技术,该技术感应灵敏、无须长时间供电,但其具有服务模式单一、功能较低、价值链短、成本高昂、应用范围有限等不足,对于智慧城市车辆管理均具有区域性,无法广泛使用。rfid监控技术在传统智慧交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未使用该技术识别和监控车牌信息,会限制车辆信息采集范围,如果车牌损坏或因天气原因导致车辆信息识别不明,车辆间的距离较小,均会影响车辆信息采集工作。

3解决对策

3.1优化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管理结构

(1)在物联网技术的支撑下,智慧城市服务管理体系日趋智能化、数据化与信息化,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存储容量会进一步扩大。目前,较常用的ip网络存储器是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存储系统的核心设备,该设备存储了所有信息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与半结构化数据,不同数据结构对存储空间的要求、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存储器及其存储容量应满足大量数据信息存储需求,应兼顾不同数据格式兼容、转换、生成与交互,满足容灾备份的空间需求。(2)物联网技术可改善服务器宽带,服务器宽带须确保制作系统的畅通运转,满足数据i/o所需的极限带宽。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城市服务区信息管理平台已经能够支持不同结构数据信息的同时传输。(3)物联网技术可进一步加强智慧城市数据信息安全保护工作。目前,仍存在网络病毒和黑客攻击问题,确保城市信息服务管理平台的正常工作,须保证数据信息的精确性与完整性。设置存储数据安全密码与数据逻辑安全系统,禁止非法访问,预防各种网络病毒,对计算机杀毒软件进行定期升级,全面维护ip网络安全,确保数据信息传输与存储安全,防止信息内容被恶意篡改。进入21世纪后,我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影响城市经济发展,如果人口过多,会给经济的发展带来负担,管理人员需要合理规划城市经济与人口分布结构。高素质人才会促进某一区域经济的发展,当人口数量饱和后,会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应在规划人口数量、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好城市空间分部工作,引进各种先进的技术。在“互联网 ”时代,不断发展智慧城市,可提升市民生活质量,以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是实现这两大目标的基本路线。国内各智慧城市已实现了全网络覆盖,各种社交网络、综合集成法、维基法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服务管理工作中,城市各领域步入智能化,开通了大众创新、用户创新与协同创新模式。

3.2规范城市智慧交通管理模块

(1)规范城市智慧交通管理模块,完善车辆跟踪管理机制,应发挥rfid技术优势,充分引进gps技术和gis技术,可进一步提高交通跟踪技术,全面监测车辆的运行状态,准确定位车辆具体位置。若发现车辆运行异常,智能化跟踪管理模块会进行远程操控,自动进行熄火与锁闭车门等操作,以减少损失。(2)相关单位应重视优化车辆小额支付平台,车辆小额支付平台组合模块包括交易管理、安全认证、数据管理、系统监控、充值、账户管理、统计查询、系统管理和运营参数管理。云计算技术可对支付平台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备份,以此确保数据安全。小额支付平台应用主要分为五步:①用户点击客服网办理etc卡,为etc储值,进行记账开户;②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申请开通e支付账户,并提交相关资料;③由发行单位对资料进行审核,通过后表示该用户成功开通了账户;④用户对车辆e支付的账户进行充值,并绑定相关银行卡;⑤使用e支付进行商户消费。在小额支付平台中,可通过在线支付,通常在线上交易;通过扫码支付,主要用于订单支付、实体店单品和pc网支付;通过刷码支付,即面对面交易。小额支付平台应用场景包括高速路口收费站、停车场收费、便利店、超市、加气站、自动售货机、汽车维修保养店与违规停车等,为用户提供了诸多便利,且有助于规范城市交通秩序。(3)应构建完善的交通路网,设置车辆信息采集基站,优化射频识别技术体系,健全车辆信息卡,促进城市交通管理和公安管理、保险管理的有机融合,将传统射频识别技术和电磁感应线圈、激光传感器、微波地磁相融合,以便于实现对车辆的精准化管理。在先进的城市智慧交通管理工作中,激光传感器可精确测出机动车的容量、车速与型号。车辆rfid专用标签统一为id号,增加了车辆信息识别结果的可靠性。

3.3构建智慧社区

随着城市人口的骤增,智慧社区管理被提升到新的高度,构建城市智慧社区,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社区管理信息化、系统化与网络化,搭建完善的社区信息管理系统,将社区居民信息、实物资源信息、组织信息与地理信息等重点内容纳入该系统中。(1)需要对社区信息网络进行合理划分,为每单元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社区可落实楼长制,为每栋楼安排对应的管理人员和网格工作人员,可有效提升社区信息的管理工作质量。(2)实现社区家庭服务管理智能化,使居民在家中可运用手机app缴纳水电费、物业费,随时了解社区通知,享受更便捷的社区服务。

4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不断完善城市智慧政务、智慧物业、智慧便民服务、智慧医疗结构、智慧交通管理、智慧社区管理和智慧购物管理体系,将各种社交网络、综合集成法、维基法广泛应用于城市服务管理工作中,全面提高城市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路旭,刘思,李古月.沈阳市智慧社区建设发展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85.

智慧交通范文篇5

一、高速公路智慧化信息化研究背景

1.国际形势和潮流欧美日等世界强国在未来交通发展方向上都选择了道路交通的智慧信息化作为重要目标。从20世纪开始,世界强国在一些重大项目上均从不同角度对交通智慧化进程作了具体计划,目前已经在一些地区部署和实施。比如,欧洲各国推行的联网化、自动化及标准化、车路协同智能化;美国侧重立法、商业驱动、单车智能研发;日本侧重车路协同和智能驾驶等。2.符合我国交通行业发展需要交通强国战略作为立足国情、着眼全局的重大决策,是指导交通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标。智慧化交通、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立足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区域开展智慧高速建设,实现交通智慧化感知网络全覆盖,也是未来交通基建的目标。交通运输部开启公路智慧化、新一代交通控制网试点工作,基本确定了6个主要试点发展方向,即基础设施数字化、北斗高精度定位综合应用、路运一体化车路协同、“互联网 ””路网综合服务、基于大数据路网综合管理和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建设智慧高速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纾解运输压力、提升道路安全水平和通行效率的可行性方法,建设智慧高速加速公路智能化进程也是难得的历史机遇。3.符合人民高品质出行需要把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关注出行人员的安全、成本、拥堵、服务等问题。比如,不良天气状况和夜间的行车安全,出行道路的拥堵原因和堵多长时间等相关信息服务,智慧高速信息化即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让人民出行更安全、更满意。4.符合交通行业智能化发展需要以信息化智能化扩容取代传统物理扩容模式,不但带动企业管理、技术、商业模式等创新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还能推动交通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新时代国家经济从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转化,同时与智慧化城市建设接轨,将全国智能化物联网体系发展完善82022年第4期总第374期起来。高速公路智慧化是为满足资源饱和条件下出行人员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通过各种智能化的传感、通讯、大数据分析判断等手段,以期满足现代社会出行要求,解决交通拥堵等问题,提升人们出行的舒适度。

二、道路服务水平未来发展对智慧化的需求

1.完善的监控设施,连接网络大数据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相关要求,高速公路服务水平等级分级一般采用v/c值作为拥挤程度的度量标准和重要指标,同时以小客车实际行驶速度与自由流速度之差作为次要指标,对服务水平进行评价。交通量的大小、服务水平的高低、处理偶发性事件的能力,都是道路服务水平的具体体现。考虑远期交通量的增长幅度可能会较大,服务水平下降会导致行车速度和运行条件的同步下降,影响出行感受,因此,为了在初步阶段保证公路的通行和运营,以及出行人员的基本需求;后期,保证运营处于较高的水平,需要在一些重要的路段配备较为完善的监控设施并连接网络大数据。2.高速公路交通流运行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及计算方法在交通运输部《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符合通道型高速公路交通流特点的运行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及指标的计算方法,提出通道高速公路运行状态的综合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阈值的合理划分,实现对高速公路预警等级的划分。高速公路运行状态综合评估与预警指标体系可以直观地在gis地图上展示出来,主要体现为道路的拥挤与饱和度、交通特征指数、通行中断率及通阻度、天气气象指数等相关内容。3.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智慧化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总体遵循“现有技术用足,未来技术预留”的原则,通过高速公路顶层设计、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3个层面推动方案的实施工作,实现高速公路泛在感知、通信全覆盖、高精定位全覆盖和自动驾驶支持等能力,为公众提供精准信息服务和良好出行体验,为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参考。4.车辆安全自动驾驶技术采用智能交通工程设施设备与公路泛感知系统相结合方式,实现“准全天候”通行,用以保障在天气恶劣的条件下车辆能安全通行。将现有高速公路由路段管理级提升为车道级管理,对重点分、合流区及危险路段提供安全预警和智能管控服务,提高路面畅通水平和路网运行效率,逐步建设完善可实现全自动驾驶的路段。5.智能可视化、数字化控制管理根据部分道路交通流大小不同、货客车占比不同及管理决策不一样等特征,运用5g信息化、大数据网络、物联车联网、定位及高精度地图、人工智能、云平台计算等技术,打造“改扩建工程 智慧高速”创新型建设模式,将公路基建从传统化向新一代智能化推进,实现全过程全路段的智能可视化、数字化控制管理,保证道路全天候安全通行并实现高舒适度全方位的出行服务。以现阶段大数据网络等高新信息化技术,通过智能感知的方式构建一个多元多维度的大数据全息智能感知体系,实现对道路沿线运行状态、路网环境状态和设备安全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交通运输部对目前我国高速公路智慧化及信息网络控制,在试点省份推行了6个试点建设方向,主要为道路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大数据路网综合管理应用、高精度北斗定位系统综合应用、车路协同一体化、互联网与路网综合服务应用、国家新一代交通控制网系统等。6.构建交通工程智能化体系基于各试点省份高速公路项目的需求和功能定位,以“智慧化高速”为理念设计建立系统框架,对传统的公路机电系统进行业务提升,构建出一套“安全、便捷、智能、环保”的交通工程智能化体系,实现高速公路的“可控、可测、可视化”服务,全面提升道路通行的安全便捷性和人们的出行体验感。

三、高速公路智慧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1.大数据提供支撑目前,国内智慧信息化高速项目主要是利用国内及各省既有的“高速云”建设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基于大数据的统计、分析、云存储、gis技术、bim技术等先进信息技术,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汇聚与预处理、大数据分析梳理、存储共享、对路况管理的可视化智能化,为实现全过程数字管控、准全天候安全通行和全方位立体服务提供支撑。2.智能交通管理平台提供决策方案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分一般为“云-边-端”三级节点,即为智慧网联云控平台、路段级管理单元、公路沿线感知及物联网设备,边缘节点通过干线网络与云端节点相连。从终端处理器或传感器收集数据上传至数据库,经过数据分析及各级存储再由大数据云计算二次分析,而后到各宣传管理运营平台进行数据汇总和分类展示,最终提供决策方案。3.精确控制工程造价高速公路智慧化不但带来了传统交通行业与信息化技术上的飞跃和融合,也同时带来了公路工程造价与信息工程造价更多的深度融合。智能化信息化技术在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全过程的应用,基本实现了从设计、施工到后期运营的全方位智能化可视化管控,虽然从软硬件相关技术及设备设施上有一定的投入,但同时也能更精确地控制整体工程造价,对于高速公路后期运营管理的便利与节能增效也有显著效果,更符合未来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的发展方向。2018年交通运输部颁布的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中新增了一项的“建设项目信息化费”,主要包含建设单位用于质量安全管理、进度及费用控制等工作所必须的信息化建设和运营维护等相关费用,如全寿命周期及bim模型应用。这项费用的增补代表了交通行业造价专业向智慧化发展靠拢的趋势。高速公路交通工程智慧化项目造价的整体框架及传统机电设备部分,仍是参照交通运输部颁布的公路概预算编办及概预算定额。但与高速公路智慧及信息化有关的部分,尤其是涉及到的专用软件及模块,可以结合交通运输部的概预算编办、定额与工信部的电子建设工程概预算编办、定额作为相关计价依据,用以计算软件开发和集成费用。4.新型功能软件研发适应未来规划目前,高速公路智慧化相关内容还处于一个初步发展完善的阶段,其涉及到几大主要的系统还在拓展研究,较为成熟的bim技术、北斗定位、智能云平台、车路协同、智慧服务区等相关服务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应用软件研发已经有固定的产品及模块,一般不需要太多研发费用,工程造价计费时也可采用市场报价,并套用相关定额计价即可。但还有一些处于拓展研发阶段的新型功能软件,或者根据不同项目的特征和服务定制的软件,暂时还没有比较成型的市场价格、软件的集成和研发费用,就需要结合电子建设工程的编办及软件研发成本度量规范,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之后,从功能模块到功能点按相关规则来计价。软件开发人员的人工费,可参考项目当地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局的最新职业工资指导价位,按一定的开发成本系数,并综合企管费、规费、利润、税金等计取应用软件开发费。智慧高速设备及配套功能软件都处于技术及市场较为先进的水平,造价在满足设计方案的前提下,也应考虑满足后续服务及配套设施等相关费用,在符合节能、环保、经济、高效的前提下适应未来的规划。5.智慧高速智能联网开发应用对于智慧高速智能联网等设备及软件,系统研发和软件集成费与传统交通机电系统的联调费用以及与现有的设备设施、路网建设网络相适应,需要计取相关费用。智慧高速项目较传统机电项目而言,工程造价费用中包含专项评估费、课题研究费和5g通信服务链路所需费用。专项评估费主要是安全等级测评、国密及商业密码等一系列评估费用。专项评估和课题研究费用占一定比例,需要根据项目的情况来确定,但要注意切实满足实际应用及后续相关功能的开发和应用。综上可见,高速公路智慧化项目基本是在传统机电系统基础上,增加智慧化专项和系统联合调试等内容。传统机电部分造价基本与原来差异不大,而智慧化的部分增加的造价,根据每个项目不同的要求和特点,从目前国内建设或试点项目来看,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较传统机电系统造价有所增加。因此,智慧化体系的应用对高速公路整体建设造价水平,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均具有一定的影响,但对于国家交通路网信息及道路安全控制却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结语

智慧交通范文篇6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智慧城市;具体应用

建设智慧城市利用的关键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每一个人都可以享受人工智能服务,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智慧城市中,不但提升了城市的竞争力,还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已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

一、相关概念

(一)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人工智能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人工”和“智能”两部分,核心是智能。研究的内容是通过人工设定和控制使机器(一般是计算机)来模仿人的思维、行动,进而实现人类的智能行为。人工智能技术涉及多门学科,比如: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心理学、语言学等,运用以上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来编程和模拟,形成人工智能系统,并广泛应用到不同领域。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快速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且能够快捷高效地处理这些信息,这不但有助于人们可以有效完成各种任务,还可以减少资源投入,降低成本。(二)对智慧城市理念的理解。智慧城市是以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等为基础的智能化城市形态。它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分析城市动向,对城市规划、民生政策、社会安全等方面,做出快捷的智能反应,实现管理城市智能化、智慧化。目前出现很多城市问题,比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资源紧张、交通堵塞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阻碍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建设智慧城,进而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创造美好生活和环境,推动城市的发展与创新。

二、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中的有利之处

(一)指纹与人脸识别。当代几乎每个人都有手机,手机储存的信息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工智能技术中应用比较普遍的是指纹和人脸识别技术,由于每个人的指纹和长相不同,在使用手机过程中,不但方便快捷,还大大增加了信息的安全性。此外,在保险箱、防盗门等也应用此项技术来保障人们的信息安全。(二)智能医疗。智能医疗就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技术相融合,使对病人的诊断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变得智能化,进而避免由于病人多不能快速治疗而耽误病情。此外,可利用远程探视来诊断和治疗患者,医生可以不用直接接触患者,防止病毒传播;也可安装智能报警装置来时刻监督病人的病情,方便病人遇到紧急情况来呼叫医生;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准确分析患者病情,时刻监控患者身体状况,为医生指明准确的治疗方案,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有利于医疗事业的顺利发展。(三)智能交通。目前,城市人均汽车持有量逐渐升高,城市交通拥堵严重,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也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针对以上问题,虽然相关部门已经进行治理:如限单双号出行、拓宽道路、错开上下班时间,这些方法都于事无补。智慧交通服务应运而生,它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快捷高效准确地判断城市道路的交通运行情况,提醒司机绕开拥堵路段,合理选择通畅路段,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四)智能家居。智能家居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住房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比如: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来控制门窗的开合,改善家居环境,还可以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在异地对家庭进行智能系统控制。尤其是智能家居机器人的应用,它可以进行移动、障碍躲避和语音交互等,使人们的家庭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家庭合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不但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还有助于智能家居的发展。

三、人工智能在智慧城市中应用的弊端

(一)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功能越来越强大,甚至有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升级后竟然说出了人类听不懂的语言,人们开始怀疑,会不会有一天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答案是否定的。虽然人工智能可以服务于人类,但是人工智能是由人通过编写程序创造出来的,它并不是真正的人类,也不可能代替人类。目前,人工智能的运行需要人类输入指定程序来控制,没有自主性能,它对人类只是起辅助性作用。但是人们也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人工智能向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二)容易使人机能退化。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做很多工作,比如:机器人代替人干家务活,电脑和手机的广泛使用,使人不再使用笔和纸,容易让人产生惰性心理,养成不用脑的坏习惯。以上都容易造成人脑的机能发生退化,就不利于社会创新发展。人工智能代替人工作,甚至会造成很多人失业,有些人无所事事,没有经济收入来源,容易引起社会动荡不安。(三)价格昂贵,破坏环境。人工智能虽然对人类有很多好处,但是运行起来需要消耗大量资金,价格昂贵,若大量使用人工智能,还需要过度开发大量的矿产资源,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应用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有利于城市的稳定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人工智能技术,虽然人工智能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但是利远大于弊。人类只要科学合理地运用人工智能,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优点,不过分依赖人工智能,就能够创造美好的智慧城市。

参考文献:

[1]陈宇晔.新时期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普适性探究[j].中国高新科技,2018(09):62-64.

智慧交通范文篇7

1.交通大脑技术实现

总体而言,交通大脑通过整合全域交通时空数据,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全局优化、分析决策、迭代反馈,主要实现视频智能分析、交通运行诊断、信号控制优化、执法情报研判、诱导信息等功能,但仍存在应用相对分散、系统不够成熟等诸多问题,对交管业务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验证,整体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1.1阿里城市大脑

阿里et城市大脑由计算资源平台、数据资源平台、算法服务平台等组成,核心架构主要包括上层应用组件和下层数据底盘。基于机器视觉认知、全量数据平台建设、城市大脑开放平台以及交通网络协同与交通博弈预测四大能力,构建城市警情监控、城市交通微控、城市交通体检、城市特种车辆、城市战略规划五大应用场景,搭载智能感知路况、智能巡查事件、智能判定堵情、智能优化配时、智能辅助指挥等应用功能,实现城市交通的全息全量决策与优化。

1.2嘀嘀交管大脑

嘀嘀交管大脑由一云四中枢构成,一云即交通云,四中枢包括数据中枢、分析中枢、控制中枢和评估中枢,提供智慧感知、智慧预警、智慧分析、智慧预测、智慧研判、智慧指挥、指挥调度、智慧诱导、智慧、智慧评估等十大服务。兼备云计算、ai技术、交通大数据和交通工程智能系统,能够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搭建出支撑类脑推理的核心算法模型,支撑精准预测和智能调度,实现最优交通组织。

1.3华为城市大脑

华为城市大脑由基础设施平台、大数据和业务支撑平台、融合通信平台组成,具备总体态势、分析决策、事件管理、监测预警、联动指挥等业务功能。聚焦城市交通管理难点打造计算、感知、认知三类智能,着力提升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其中,计算智能为城市大脑构建开放计算平台,有效解决智能化碎片困境,支撑智慧交通持续健康发展;感知智能融合流量、违章、事件多渠道采集,以及智能分析回滚于一体,形成开放式算法仓和深度学习平台,实现交通行为与运行状态的深度感知,奠定智慧交通生态应用基础;认知智能可有效感知重点车辆态势,发掘专项整治情报数据,基于认知出行规律提供创新交通服务。

1.4方纬交管大脑

方纬交管大脑idps具有“1 3 1”结构:“1”是一个数据云,通过数据云汇聚数据资源;“3”是三大计算平台,首先构建的是可计算道路网络平台,其次是认知分析平台,用于解构需求状态和能力,最后是研判决策平台,用于推演各种不同策略进而实现最优组合;还有一个“1”是智能化业务驱动组件,可用于链接其他业务系统。idps具备科学诊断、自动巡检、精细研判、智能决策、无缝转换五大功能,可以实现路网结构、交通设施、外场设备在线诊断与自动巡查,精细管理信控方案、把握出行规律、精准打击违法,确保各业务系统之间数据无缝转换,在优化出行者服务与支撑政府管控决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交通大脑应用现状

2.1深圳数据驱动警务模式

深圳交警通过“数据魔方”系统建设,整合交通管理业务信息资源,基于大数据资源池开展大数据决策、大数据作战、大数据监管和大数据服务应用。以情报为主导建立铁骑勤务,实施快速灵活的动态勤务,实现对辖区全时段、全路段、全覆盖,提高了警情发现率,缩短了处警时间。坚持民意主导警务,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主动搜集交通乱点、堵点、隐患和执法问题,逐级督办、全流程考核,确保群众反映问题件件有着落、处处有回应。

2.2济南大数据精细化管控

济南支队成立数创中心,通过数据整合、渠道联动,形成“大数据池”,立体绘就人、车、路之间的网络,实现交通运行特征、拥堵热点、异常事件分析诊断,为精细化交通组织管控提供情报依据。开展道路交通运行特征与规律分析研判,推行借道左转、潮汐车道、可变车道等精细化交通组织方式,实施“互联网 ”信号优化、“互联网 ”诱导,创新交通管控方式应用,实现道路时间资源的深度挖潜、空间资源的精耕细作。

2.3杭州数智交通治理变革

杭州城市数据大脑衍生了最亮双眼(视频监控)、最巧双手(信号配时)和最快双腿(交警机动队),实现了交通运行状态实时定量感知、在网交通量精准分析以及城市交通时空出行规律的全面掌握。通过球机监控机器巡逻、ai信号灯配时、人工智能体等技术应用,有效促进了城市交通管理由定性向定量、由空间向时间、由机械勤务向机动勤务、由交通自治向交通共治的转变。

2.4上海大数据创新执法应用

上海基于电子警察视频加照片的形式,利用轨迹分析和图像识别技术,自动取证实现转弯不让直行、大弯小转违法查处。通过建立电子警察违法抓拍即时告知系统,5min内向驾驶员发送相关违法信息,并结合警示屏进行提示,实现违法精准及时告知。致力打造事故碰瓷系统,基于相同身份号码和相同号牌车辆,分析事故区域同一车辆出现频率,提取相关信息助力市情报处开展刑侦分析。

2.5西安智慧交通集成应用

西安城市大脑融合指挥中心、情报中心、互联网研发中心,集可视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西安交警大数据平台等多个实战部门和系统于一体,创新了在途量、安全态势、信号灯监测评价等多个算法模型,集交通综合监测、可视化指挥调度、精细勤务管理、科学督导评价、互联网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

3.交通大脑业务体系

3.1属性定位

城市交通大脑是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最上层决策体,主要作用是发现问题、提供线索、指明方向、监督执行,评估效果,为交通管理与服务提供智力支持,不代替现有各类管控系统和业务平台;已有系统和平台是执行体,大脑需与这些系统平台一起,形成业务闭环,才能发挥作用。城市交通大脑旨在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科技建设集成化不够,业务系统单打独斗,协同能力弱;二是系统间信息共享不够,交通数据分散、碎片化,数据整合不足,无法为全方位多源融合的情报研判支撑;三是信息深度应用不够,分析研判与决策支持功能不强,难以支撑精细化、精准化、智能化应用。

3.2功能架构

针对不同的业务场景,从系统管理与使用需求的角度考虑,城市交通大脑功能通常可分为应用功能和支撑功能两类。通过数据融合实现多源数据的汇总、交互与共享,制定专题数据库,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提供相应的数据资源服务,建立相关模型,实现数据的高效利用和精准分析,为业务实战提供基础支撑。

3.3系统框架

从物理实现角度,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架构,构建分层解耦、灵活开放的三层框架,总体由“一云、二系统、三平台”组成。一云,是指交管专有云基础设施,提供计算、存储、网络传输能力;二系统,是指统一数据交换系统、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三平台,是指大数据资源平台、视频ai应用平台和智慧协同管控应用平台。(1)资源层资源层主要提供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包括交管专有云基础设施和云资源管理系统两部分。交管专有云基础设施是交通大脑的支撑骨骼系统,利用不同配置的服务器及设备搭建大规模集群;云资源管理系统是“数据大脑”的资源供给系统,使用虚拟化、分布式计算等技术构建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池,实现计算、存储资源的动态伸缩和分配管理。(2)认知层认知层主要用于接入、整合、存储与处理各类交通管理信息资源,为外部提供资源服务。包括统一数据交换系统、视频ai应用平台、大数据资源平台。统一数据交换系统旨在实现公安网、视频专网内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规范汇聚与共享交换;视频ai应用平台用于各类监控视频图像的规范整合,建立统一的和混合的视频、图像资源库;大数据资源平台可以支撑形成交通数据模型、算法及预案库。(3)行动层行动层主要为各类交通管理用户提供应用功能和服务,包括数字化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和智慧协同管控应用平台,前者可以用于开发各级专用图层信息服务,提供地图引擎服务,为其他系统和平台提供地图展示调用接口、空间数据转换工具;后者综合应用各类数据资源和系统接口,构建“情指勤督”一体化的公安交管警务应用体系,实现警务智慧、协同管理。

4.结束语

智慧交通范文篇8

1.智慧物流园区发展现状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时间短,智慧物流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物流领域在机械化、自动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普遍存在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技术、物流装备、物流管理落后,且全面信息化、标准化运用仍偏低。国家也已经出台了促进智慧物流发展的相关政策、规划和实施方案,以顺丰、德邦、中储、京东、菜鸟等为代表的物流企业积极探索智慧物流领域,并以物联网为基础,在物流管理局部领域大胆实践的智慧物流,为企业解决了发展瓶颈问题。在市场与政策的驱动下,我国智慧物流发展正以智慧物流产业联盟、智慧物流平台、示范工程、企业自主研发的发展模式有序推进。

2.智慧物流园区架构与内涵

2.1智慧物流系统架构。智慧物流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通过识别感知、信息交互、决策处理系统,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根据物流管理过程中涉及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团队)、供应链尊龙凯时最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上下游供应商、国际国内货贷与物流公司、报关等)、客户和公共服务平台(工商、税务、海关、商检等)等环节,以及行业产品品种多,批量少、配送频率高的特征,将物流的中央仓储作为运营中心和利润中心,并结合企业导入的sap/erp系统,实现生产、仓储的自动化管理等设计规划了智慧物流系统。智慧物流系统既满足企业生产制造的物流、仓储功能,也满足商业配送的物流功能。2.2智慧物流园区内涵。智慧物流园区是以物联网为基础,通过智慧物流技术与云平台促进资源整合和物流全过程优化,将现实物流世界的物流实体运作与虚拟的物流信息有机融合。智慧物流包括认知感知、信息交互、决策系统,将物流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标准化的线上交易、线下流通的现代化物流运作模式,实现物流仓储、分拣、运输、配送等多项基本活动的货物从供方向最终消费者移动的整个过程。以德国德迅、辛克、dhl等物流公司为例,均依托物流园区构建自身物流网络体系,并整合了弱小的物流企业,形成协同物流网络,在物流管理局部领域大胆实践的智慧物流,解决了企业发展瓶颈问题,为物流产业推动智慧物流奠定基础。中央仓储中心是实现智慧物流园区的核心,也是物流的运营中心和利润中心。而自动化是确保仓储中心智慧物流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其主要功能包括仓储、拣选、复核、配送和退补货等技术等。

3.智慧物流园区发展策略

3.1构建智慧物流标准化体系。建立并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保障物流科技发展的协调统一性、引领物流业向智慧物流发展。首先,推进智慧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协调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物流,形成标准化的物流作业,构建出系统、科学的智慧物流标准体系框架。其次,加快信息数据安全、编码标识、接口等物流标准体系建设,制定关键技术标准如感知技术的应用标准。再次,统筹协调不同产业的物流作业,借鉴国外智慧物流的成功模式,制订出物流信息化、标准化。最后,强化统筹协作,制定和完善相关物流法规、配套规章,以实现我国智慧物流产业的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3.2完善智慧物流信息化。智慧物流是通过信息化实现各个供应链上多个环节间的良好沟通。因此,企业应把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在产品配送等多个环节应用,构筑成一个先进的、能够及时收集信息的系统,实现产品配送环节中的信息采集、筛选、分析、跟踪、汇总,从而加强智慧物流层次之间的衔接。此外,政府应加强智慧物流信息平台标准化建设,在智慧物流协同平台及数据中心建设基础上,以企业标准化需求为导向,加强制订和推广技术标准、信息标准及业务协同标准。政府再以招标等方式直接组织或引导企业,来完成智慧物流技术的研发、推广工作。并加强与企业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促进智慧物流技术的研发,通过市场化运作将成果运用于物流产业。3.3建立智慧化仓储管理系统。深度感知的智慧化仓储管理系统是实现智慧物流的基础,物流园区应注重新技术开发,应用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建设自动化物流仓储服务中心。引导企业采用信息化方式,对订单运营、分拣加工、客户服务等进行统一整合,从而搭建智慧化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应该注重二维码、rfid等高科技感知技术的应用,以提高物品信息录入的准确率和效率,使企业能准确、及时地掌握物流信息,进而随时调整企业库存。并导入自动化货物搬运设施和快速分拣技术,提高仓库管理工作效率。整合仓储管理系统、生产制造企业与终端零售企业信息系统有效衔接,促进供需信息精准对接,提高货物调度效率。例如,海尔物流中心使用智慧化仓储管理系统,规范作业内容,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导致库存增加,提高仓库的利用率,使企业趋向“零库存”。3.4完善交通网络互连互通。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打造完善的交通运输业体系是智慧物流长远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应该加大交通运输互联互通建设投资力度,着眼全局,制定战略,为智慧物流发展提供保障。首先,应完善高速铁路、公路、港航设施、民用机场、城市群交通、农村交通等交通运输互通体系;其次,应加快建设高速铁路和高等级公路,并完善航空枢纽综合功能,扩展支线机场航线布局;最后,应建设高质量的综合立体交通链条,统筹并发展多种交通方式联运,实现整个物流体系的互联互通,以提升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水平。3.5培育物流管理高端人才。当前,我国物流企业缺乏高端物流专业人才,以及高素质的一线岗位技能人才,严重影响了物流运营水平、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随着智慧物流技术的成熟,对既懂管理,又懂技术、且精通计算机网络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因此,第一、应在国内大中专院校设立了专门的智慧物流科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物流教育与行业发展同步;第二、依托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与创新团队建设,实现产教融合;第三、不断完善吸引国外物流专业人才的机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第四、企业应多渠道培养创新型、管理型、高技能型的人才,为智慧物流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结论

智慧物流园区是智能技术与物流产业的高度有机融合,随着供应链全球化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物流企业需要有更为灵活和智能的物流尊龙凯时最新地址的解决方案,以此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以提高总体运营效率。智慧物流技术已趋于成熟,必然成为物流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企业应学习先进技术,不断采用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积极在物流管理中实践。由于,智慧物流是一项复杂、科学的管理系统,除了引进智能化基础设施外,对专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和人才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之泰.城镇化需要“智慧物流”[j].中国流通经济,2014,3(1):4-8.

[2]张春霞,彭东华.我国智慧物流发展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3,10(1):35-39.

[3]王德同,倪东生.智慧物流技术在产业园区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储运,2019(08):151-152.

智慧交通范文篇9

关键词:智慧城市;测绘地理信息;物联网

我国物联网技术和相关产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各地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也随之加快。应加大智慧城市建设力度,了解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多元化方式对地理信息结构内容和模式进行调整,提高地理信息测绘效率,以地理测绘信息为基础,全面实现信息化、智能化和智慧化发展。加大城市信息整合力度,为城市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1“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智慧城市发展主要是以一种科学智慧的方式对城市进行管理,能够改变传统城市管理中的弊端,采用全新的模式开展城市管理。采用全新的科学技术,真正实现城市智慧化和智能化发展。

1.1是信息技术推进城市化发展的有效模式

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要重视智慧城市的发展,智慧城市主要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将其融入城市建设和发展模式中,有效实现城市发展的智慧化,改变城市传统的发展模式,有效实现管理模式的转变。管理人员在开展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时,应从根本上重视智慧城市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要明确智慧城市的管理发展模式和管理的重要性。目前,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城市发展速度过快,交通拥堵,而智慧城市的建设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1.2是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

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涉及诸多信息,既包含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自然信息,也包含当地交通信息和环境信息。城市发展应从根本上考虑如何对城市进行建设,如何提高城市建设效率和质量,搭建完善的管理平台,找准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才是推动城市化建设和发展的根本。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应了解城市建设的实质核心,了解当前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切实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应熟练使用各种先进技术,采用传感技术,有效提高测绘地理信息的准确度,提高地理信息收集和处理效率。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应准确把握先进的传感装置及云计算技术。明确具体的处理步骤,利用传感技术获取城市发展的空间位置,获取相关位置信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各种信息进行共享,仔细分析计算处理信息的结果,将这些结果传到相关系统中,实现智慧化、智能化信息数字处理。应加大信息处理效率,仔细确认结果的准确性,全面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率。

2测绘地理信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2.1是智慧城市发展的必要基础信息

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作用,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准确地对各种物体位置进行定位,在短时间内快速收集相关数据信息,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依据。信息处理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云计算技术的作用,利用云计算技术提高信息收集效率和处理效率。

2.2促进城市物联网构建

物联网体系构建和完善过程中,应仔细分析智慧城市的发展情况,全面推进智慧城市的发展步伐和建设步伐。互联网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准确把握城市发展的重心和实际情况,加大先进技术的引进,利用先进技术作为城市发展支撑。智慧化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准确把握智慧城市建设方向,合理采用测绘地理信息,对城市信息进行收集和管理。

2.3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智能化发展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多方努力和协调,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离不开建设单位的城市化建设。协调各部门及各行业时,可以发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优势,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例如在交通建设领域,可以借助这一技术及时查询并了解道路交通信息,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出行路线建议。还可以通过监督控制各路段交通流量来最大程度避免拥挤,及时检测并获取污染物排放数据。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程度提高智慧城市数据信息的收集及整合效果,从而有助于推动其实现智能化发展。

2.4提供智慧城市建设的智慧决策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智能服务系统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其得到了各行业的重视和应用,它充分发挥了智能化作用,对于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提供的测绘智能服务可以为城市建设提供信息平台,提升城市规划发展水平,有助于最大程度保障建设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于更好地制定智慧决策具有重要应用意义。

2.5促进智慧城市的多功能发展

从智慧城市角度来看,测绘地理信息的应用为满足各行业和各领域人群的不同要求提供了重要渠道。例如,可以借助这一技术来整合商品生产商、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从而提高对相关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判断,可以了解供应商信息和消费者信息,由此来强化三者之间的信息查询水平和信息沟通效率,这为智慧城市多功能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3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3.1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要做好内部区域规划,以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作用,整合数据信息。城市规划方面,可以借助这一技术来开展基建工程地质勘测应用、空间建筑分布规划、功能性建筑分布应用及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应用,这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各区域建设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提高了智慧城市建设水平。

3.2在路桥建设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路桥工程是智慧城市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满足城市交通需求,还可以提升出行便捷程度,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提高对路桥工程的重视,保障交通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可以应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来提高路桥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其技术作用来提高设计规划水平、地形地质水文勘测及数据分析能力,做好路桥工程施工设计环节的准备工作,提高路桥工程设计效率和质量,提升设计的可行性和合格性,从而保障路桥工程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可以发挥它的作用来及时获取数据并调整设计和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保障整个工程进度及安全性。

3.3在市政管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市政管网是基础工程之一。开展工程施工作业时,可以应用测绘信息技术来保障城市居民在用水、用电及用气等方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以将其应用在管网布置优化、管网施工管理、管网分布及管道分布等方面,充分发挥其技术作用来提高对管网及管道设计分布等环节的安全性控制,这对于保障资源供给稳定性、降低资源运输损耗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3.4在智能云平台完善构建中的应用

随着智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智能云平台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建设这一平台,可以进一步保障行政管理措施的落实效果,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可以应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来进一步加快智能云平台构建进程,为云平台提供地理、交通、城市建设、环境及机构分布等方面信息,其可以更好地推广发展智慧性服务功能,为智慧云平台建设提供更加详实完善的信息,加快云平台内部信息体系的建设进程,从而显著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水平。

3.5在城市行政管理中的应用

智慧城市行政管理方面,要做好各类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发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作用,获取城市行政管理政策执行效果,为政策改善及优化提供借鉴。例如,可以通过分析不同区域不同政策实施效果来进一步调整差异化管理措施,其提供的海量数据信息可为行政管理提供重要参考,避免因数据不实而导致资源浪费及效果不佳的问题。

4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要点

4.1提高测绘人员的专业性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对相关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提高测绘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充分保障相关信息的应用质量。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人员的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性和技能性。

4.2应用新型地理测绘技术及设备

为了更好地发挥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作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利用一些设备来开展工作,但可能会由于设备操作问题及技术问题而导致信息不准确。基于此,要积极引进新型测绘设备,提高对新设备的研发力度,进一步提高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详实性,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4.3注重测绘地理信息的完整性

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要最大程度保障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这样才能发挥数据应用效果。要注重信息完整性和有效性,避免因信息失真而导致城市规划不合理或施工质量不达标等,以促进智慧城市建设。

5利用测绘地理信息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策略

5.1加强地理信息数据采集

应从根本上了解智能化和智慧化建设的重要性,掌握智慧化城市建设标准和核心,了解决策管理和地理信息管理之间的关系,加大层次管理力度,实现全方位控制。应开展智能化决策,准确把握地理信息,对地理信息进行详细整合分析。为了使信息得到更好的传输,应加强各种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信息采集和处理过程中可应用无人机,快速对信息参数进行获取,及时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应了解城市地区的发展情况,加大地理测绘信息的使用,探讨各系统之间的联系,加强各系统之间的沟通。

5.2实现城市多功能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对地理信息进行实际测绘,分析城市发展功能和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了解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全面实现城市建设和发展。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应明确智慧城市的具体发展模式,分析相关系统,对各个系统进行严格把控,了解系统运行原理和运行实际情况。应对相关系统进行严格把控和分析,分析城市发展实际情况,了解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需求,了解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变化,对服务人群的作用和消费能力进行分析,对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将其归纳到特定的系统中。

6结语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准确把握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和建设原理,分析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和要求,掌握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方案,建立完善的管理平台和管理系统,及时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面推进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实现智慧城市建设。

参考文献:

[1]赵鹏,陈阿霞.测绘地理信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5,38(03):3.

[2]许夏丽.测绘地理信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7,(06):149-151.

[3]王琛.探究测绘地理信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j].建材发展导向,2015,13(19):2.

智慧交通范文篇10

摘要:文章介绍了大数据环境下影响智慧城市信息安全问题的分类,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隐患,进一步探讨了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安全策略,从而推动智慧城市信息安全建设,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智慧城市的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在大数据环境下建立智慧城市可实现数据的集中化、协同化、高渗透。然而数据质量低下、敏感数据外泄、外部恶意窃取等安全问题随之而来;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信息安全涉及到城市安全、社会安全、政府安全等重要方面,一旦某方面出问题,后果将是不可估量的。因此,研究行之有效的信息安全策略已刻不容缓。

1影响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安全的分类

智慧城市是城市级的信息化系统,它是由网络、通信设备、硬件、软件、信息资源、信息用户和规章制度组合而成的。不同的部分、不同环境存在不同的安全隐患。智慧城市可能遇到的信息安全问题分为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和综合安全。

1.1网络系统安全

网络系统安全是指智慧城市网络系统的基础设施系统、软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1.2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是要确保经过网络传输和交换的数据不会发生增加、修改、丢失和泄露等。

1.3综合安全

综合安全是指网络系统及数据因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如人为因素、机制设计因素或其他攻击等)造成整个信息体系的安全受到威胁。

2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安全隐患问题分析

智慧城市建设是以“为民、便民、惠民”为目标,以信息通信技术为中心,在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相互融合的信息社会系统工程,是一个体系复杂、应用多样、相互作用、不断演化的综合性系统,其不同部分、不同环境存在不同的安全隐患,因此,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终端接入、民生领域信息和云技术及资源融合等方面都面临信息安全隐患问题。

2.1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和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应用服务的安全隐患

信息通信的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化的关键核心技术是信息安全决定性因素,研究和采用自主可控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关键核心技术是信息安全的基本保障。我国智慧城市信息安全建设的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应用服务的国内自主可控率低。许多核心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应用服务由国外大公司掌握,并且我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部分城市过度信任国外大公司,建设涉及能源、金融、社会安全服务的信息系统,国内自主可控率低,信息安全隐患巨大。另外,在我国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依赖于国外操作系统,相应的操作系统的公司通过网络就能获取用户的各种信息,我国数十亿计的智能终端用户的信息直接泄露,因此,智慧城市建设操作系统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刻不容缓。

2.2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技术不成熟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不断发展,智慧城市将大量智能终端设备和传感器接入智慧网络,由此产生复杂的接入环境、多样化的接入方式,智慧城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及核心技术比较脆弱,新技术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技术不够成熟,当应用系统受到攻击产生数据破坏、信息丢失,对城市运行、管理造成重大打击,并难以恢复,导致城市日常生活瘫痪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3智慧城市建设终端接入以及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

智慧城市中人们面对信息的主要工具移动智能终端,是黑客的主要攻击目标;同时,智慧城市面向全社会公众,人员复杂,“人”本身就是最复杂安全隐患。

2.4云技术和资源融合引起的安全隐患

智慧城市建设中采用了大量的云技术,信息高度集中。一旦云平台数据丢失或系统崩溃,个人用户、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等将受到巨大的影响和损失。

3智慧城市建设信息安全策略

3.1根据智慧城市建设的体系架构,统筹安全建设顶层设计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是对智慧城市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设计的整套行动方案,因此,在开始智慧城市顶层规划之前,就需要整体规划信息安全策略,才能有效、全方位地指导智慧城市建设,统筹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隐患问题。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中要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智慧城市尊龙凯时最新地址的解决方案三大环节的进行信息安全架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信息安全架构应是涉及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智慧城市尊龙凯时最新地址的解决方案三大环节的整体规划下信息安全策略。

3.2积极鼓励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

为加强关键技术和应用服务的国内自主可控性,需要积极鼓励智慧城市信息安全技术创新和信息安全产品研发。(1)引进人才成立专业的技术研发机构,进行信息网络融合、宽带网络、智能分析决策等技术突破性研究与开发。(2)鼓励相关软件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技术研发。(3)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以及合作,多层次、多渠道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智慧城市信息安全标准体系。(4)加强人才培养与交流,从而维持关键技术开发不断进步的持续性。

3.3构建长效可控保障体系

为保证智慧城市基础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可控,安全长效化,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一是要建立信息安全宣传保障体系。信息安全涉及到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需要全体民众共同参与,增加民众信息安全意识、加强民众信息安全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民众对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的能力;二是要建立信息安全制度保障体系。加强工作人员承担的信息保密责任规定,制定信息安全法律、规章和政策,强化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落实责任机制,建立建全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障管理制度;三是建立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明确界定信息安全防护的边界,监控网络虚拟化中的业务流量,监测海量数据访问业务的安全性;另外,还要建立信息安全灾难预警、救援体系,定期对智慧城市的信息安全进行风险评估,及时了解信息安全状况,设置信息安全的预警级别,制定详细的信息安全应急预案,规划信息安全应急响应部门,执行信息安全灾难救援计划。

4结语

智慧城市持续发展需要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和体系。智慧城市建设要在顶层设计、实施、运行等阶段,同步规划、推进、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才能保证基础信息通信网络的信息系统、信息资源及个人信息的安全。要从法律法规、组织管理、制度建设、人才队伍、灾难恢复、风险测评等多个维度构建完善的、协同联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从而保证智慧城市健康、安全、持续发展。

作者:周蓉 陈印 唐权 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丁波涛.智慧城市视野下的新型信息安全体系建构[j].上海城市管理,2012(4).

[2]薛海林.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信息安全管理研究[j].情报科学,2006,23(12):1798-1802.

第二篇:智慧城市适老性公共交通系统设计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根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居世界第一,并将在2050年超过3亿。对于老年人出行服务系统的设计需求尤其突出,但是现有的针对老年人出行系统的设计却相对滞后。这一方面与相关设计理论的研究及设计实践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与老年出行服务系统设计的需求的社会认同度相关。同时,随着物联网基础设施、云计算基础设施、地理空间基础设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终端的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知识社会环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构建智慧城市适老性公共交通系统不仅包括“有形产品”的实体产品设计,也包括“无形产品”的象征设计和“信息产品”的交互设计。因此,发掘用户深层次特点并归纳出构建智慧城市适老性公共交通各子系统特点,提高人性化程度与针对性就显得很有必要。

一、老年群体生活形态模型构建

生活形态模型是指一特定群族在生活中表现出的行为上的连贯性,反映了一种特定群体的生活形态特点。适老性设计比老年设计涉及的目标群体更广泛,针对的时间阶段更长远。适老性公共交通系统设计提出在出行的各个环节与场域中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行为特点与心理特点,以满足已经进入老年生活或以后将进入老年生活的人群的生活及出行需求。生活观是指心理感知生活的态度,老年人生活观归于平淡,趋向于感受家庭和谐的美感和亲情感;消费观是指消费活动行为偏好,老年人消费观受习惯势力的影响大,受消费流行影响小,愿意为出行舒适、方便付出一定的金钱;价值观是指对事物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标准,老年人由于经历过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具有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和规范的行为模式;审美观是指对某一对象美好程度的认知与评判,老年人倾向于沉稳、安定的视觉平衡感,舒适自然的触感。老年人生理功能特点主要体现在,试听的平均分辨能力,对静态物体的分辨力,反应的平均强度、速度以及记忆能力和感觉的灵活性都有所下降,较难获得复杂的思维技巧。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因衰老而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但要与残疾人、障碍人士区别开来,衰退并不妨碍老年人参加和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对老年人心理功能受到生理因素、生活状态、社会支持到自我控制感等多方面相互影响。步入老年生活状态的改变多使得老年人产生负面的心理暗示,又由于自身调节能力较弱,适应周期较长,需增加与社会与亲人间的良好交流沟通,使其保持心理上的健康。老年人仍然向往充实丰富、积极、自强的生活状态,对走出家门依然有强烈的意愿。

二、构建智慧城市适老性公共交通系统的设计要素研究

构建智慧城市适老性公共交通系统设计主要分为三个子系统:位移系统(有形的实际产品,如交通工具、公共设施等)、信息系统(无形的虚拟产品,如终端交互界面等)、精神系统(用户在此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1.位移系统设计要素

公共交通系统中最重要职能是实现用户目的性的位移,位移系统是用户得到物理移动的物质载体,满足用户的基本使用功能,为用户提供能够正常使用的有形产品:包括公共交通工具、城市公共辅助设施等。适老性针对的是城市特殊群体,应在设计中注重各环节的安全保护装置、应急报警装置、无障碍辅助装置等。同时掌握严格的设计尺寸,与老年人的人体尺寸、形体及用力相适应。

2.信息系统设计要素信息系统主要是指无形产品的信息传递。(1)信息简化与隔离。老年用户对新兴互联网信息的熟悉程度较低,应对非法信息及干扰信息进行屏蔽,繁杂信息进行简化。(2)信息突出清晰化。由于老年用户视力开始衰退,其界面设计要尽量避免过于复杂混乱的背景图案以及动态设置形式,注重色调的整体性。对于抽象的图标,由于更新换代较快,需对其进行文字说明标识,辅助老年人理解。适当对其图标和文字间距的放大,也对老年人识别与操作选择有所帮助。(3)操作认知导向明确。避免认知摩擦产生的误操作行为,有清晰的逻辑和重要性区分。

3.精神系统设计要素

精神系统设计主要针对的是用户在系统使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老年用户由于人生阅历的积累,在审美品位上不再一味追求新颖与特立独行,过去的记忆是老年人珍贵的人生财富,深厚的内涵而又沉静的氛围是设计应保持的主体风格。同时文化审美最直观的感官感受,主要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三方面考虑的。在此系统设计中,视觉体验主要来自于造型和色彩等,需要突出稳重、大方、亲切,注重各元素之间的和谐关系。听觉体验主要指音乐质感或是引导性的语音,触觉体验主要是产品的工艺、材料、界面交互方式的选用。

三、总结

本文通过分析老年群体生活形态模型,提出用户深层次特点并归纳出构建智慧城市适老性公共交通各子系统特点,通过位移系统、信息系统、精神系统的设计要素进行有效整合,提高人性化程度与针对性,由设计产品的外在形式向设计服务的内在体现转变。加快构建智慧城市适老性公共交通系统的步伐,为老年人提供自主、安全、舒适的出行系统服务。

作者:杨培 胡茜雯 张家祺 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第三篇:智慧旅游城市建设问题分析

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指通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感知化、互联化、智慧化,从而让地球变的更加智慧。伴随着智慧地球概念的落地,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电力、智慧供应链等概念成为各领域的发展目标。智慧旅游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也被提上议事议程。[1]国家旅游局局长2011年提出用10年的时间实现我国旅游产业的智能化的战略目标,2012年青岛市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2013年青岛当选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技术和标准的双试点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由此在青岛全面展开。青岛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给予了智慧旅游足够的重视,2013年11月了包括《青岛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设规划(2014—2016)》在内的7个规划,对《智慧青岛战略发展规划(2013—2020年)》进行了丰富和细化,以促进青岛市智慧城市的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对青岛市智慧旅游建设发展进行了研究,介绍了青岛市智慧旅游的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助力其健康和可持续建设目标地实现。

一、青岛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实践

智慧旅游是指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和数据挖掘等技术,主动地感知、获取、整合各类旅游信息及资源,然后通过智慧手机、平板、计算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为旅游行业各主体提供相应的服务,实现旅游的智慧化。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信息依赖产业,需要广泛的信息互联共享,海量大资料的高速处理,智慧高效的管理、服务与营销是智能旅游的基本特征。[2]

(一)实践现状

2013年11月青岛市了《青岛市“智慧旅游城市”建设规划(2014—2016)》,通过科学组织,整合全市旅游资源开展了一系列智能旅游城市建设探索。截止发稿前,青岛市智慧旅游以提高游客满意度、加强城市管理能力、增强旅游产业融合创新为目标全面展开,各景点也开始了服务功能的智能化转型活动。[3]

1.提高游客满意度。在提高游客满意度方面,青岛市以改善游客体验为方向,重点建设智慧服务体系。青岛市通过加快各个景区的基础网络建设,在各景点及游客集中地安装wlan热点,方便游客连接景点的无线wifi,获取景点的介绍、旅游攻略,满足其上网需求。同时景区可以把相关的旅游警示、提示等信息通过无线wifi进行推送,能够使游客及时把控信息。景点管理中心还可以通过数据积累,分析游客的分布情况,景区可以依此定点进行信息投放。目前,青岛市的世园会、崂山、青岛火车站广场、栈桥、海水浴场(含第一、二、三浴场)、花石楼、五四广场、奥帆广场、青岛西海岸景区以及长途汽车站、火车站、机场、各大商场(如海信广场,百丽广场,cbd万达等)已基本实现了无线wifi的覆盖,为游客提供了便利。例如游客进入青岛火车站后便可连接青岛火车站的无线网络,游客连接上无线网络后,火车站网络处就可以向游客发送站内问候信息、安全信息以及相关的旅游产品的推介信息。另外青岛市旅游局规定,智慧景区要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网站内容应该包含景区的基本信息浏览、景区信息查询、旅游线路推荐和行程规划、交通导航、电子地图、活动预告、景区推介服务、景区服务电话及虚拟体验等服务,接入省市级重点旅游服务系统,并建立官方微博。景区门票能够实现工作时间电话咨询及预订服务,24小时网上受理咨询、预订与支付服务。目前,青岛市各旅游景点门户网站已基本实现上述功能与服务,可以满足游客对旅游信息资源的获取。以崂山风景区为例,开通了崂山风景区电商平台。游客可通过该平台享受优惠购买崂山景区门票、预订酒店,还可以下载旅游软件,获得自助讲解、路线规划等功能。青岛市旅游局还推出了“智游青岛”的官方app、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以及山东青岛旅游天猫旗舰店。智游青岛的操作界面十分简洁,包含在青岛市的吃、住、行、游、购的信息,以及投诉建议模块,在尊龙凯时最新地址首页还显示了青岛市的天气信息,可以帮助游客全面了解青岛市旅游信息,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贴身旅游服务。目前,青岛市旅游局的官方微博的粉丝已有420万,微博总数27,002条,与粉丝的互动情况良好。青岛市旅游局的官方微信中包含“最新活动”“畅游青岛”“出行服务”三大模块,其中“畅游青岛”模块中有“微尊龙凯时最新地址官网”“精彩活动”“旅游攻略”“在线客服”4部分,“微尊龙凯时最新地址官网”一项可以帮助游客规划在青岛的吃、住、行、游。在“出行服务”模块中包含有“pm2.5”“青岛天气”“实时路况”“旅行贴士”“联系尊龙凯时最新地址”5方面,可以帮助游客提前了解青岛市的天气、路况等出行信息,更好的规划出游交通工具及活动。如果游客不愿意下载智游青岛app,官方微信也可以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山东青岛旅游天猫旗舰店是青岛市旅游局唯一授权的天猫旗舰店,店内售有青岛市各大景点门票,游客购买后可凭短信验证码或电子票进入景点。旗舰店经常会进行促销活动,价格会比在实体店购买要便宜,因此游客只要确定出游时间,便可在旗舰店购买门票,不仅可以免去排队买票的辛苦,还可以更加优惠,实现了门票的不间断销售。景区的门户网站、智游青岛app、青岛市旅游局的微信公众号以及微博能够为游客提供比较全面的旅游信息,山东青岛旅游天猫旗舰店可在为游客节约时间的同时给游客提供优惠的门票,从而给游客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

2.加强城市管理。在加强城市管理方面,青岛市以创新管理模式为方向,重点建设智慧管理体系。基于信息技术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变革,促进政府监管部门有效地引导旅游行业的成长和发展,实现智慧管理体系建设的创新管理。青岛市升级完善旅游视频监控和指挥调度系统,通过自建、调用等方式,可在青岛市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实时查看1000多路视频监控资源,基本实现全市旅游资源实时监控调度。其次,开发建成移动执法系统———执法e通,通过基于无线网络的移动终端,实现了旅游执法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旅游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人员利用智慧手机,完成原来只能在桌面pc上进行的执法工作。系统对接“山东省旅游质量保障系统”,将检查旅行团行程单的工作集成于智慧手机中,现场通过扫描二维码或条形码,获取团队行程明细,与实际情况比对,可立即检查出违法情况,现场进行执法处理,大大提高了执法效率,增强了执法能力。另外青岛市在主要道路安装了交通诱导牌,司机可以根据诱导牌上颜色的变化,了解各路段的拥堵情况,提前规划路线,这一举措不仅方便了青岛市居民还为自驾游的出行的游客提供了便利。青岛市还在2014年9月将延吉路和山东路(延吉路由西向东)启用了首条潮汐道路,以缓解山东路段的拥堵情况,此路段是青岛市北重要的路段,距cbd万达也十分近,游客如去市北区的景点交通状况会大大改善。至2016年5月青岛市市区共设立5条潮汐车道,另外还设立了2条可变导向车道,用以缓解高峰期的拥堵状况。3.增强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在增强旅游产业融合创新方面,青岛市重点建设资源整合体系,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扩大旅游产业的发展空间,获得发展资本,促进新兴业态、新型产业功能、新型企业组织结构和新型产业集群的显现与演进。青岛市目前有7个国际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包括青岛啤酒集团、海尔集团、青岛华东葡萄酒庄园、青岛港、海信集团、青岛贝雕艺术馆和青岛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工业旅游不但拓宽了旅游的消费渠道,缓解了淡旺季的差异,通过名牌企业打造了品牌城市,提高了城市知名度,还将宣传了企业形象,将游客转变为消费者,为企业带来顾客,成功实现了工业和旅游行业的融合。2013年3月,青岛市市南区将银海大世界至中山路之间的滨海部分区域规划为“青岛市滨海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园”,依托海滨风景区,对旅游、住宿、餐饮、高端商贸等领域进行布局,旨在通过深度整合海洋文化旅游资源,促进海洋优势产业集聚融合,以此打造半岛高端服务业发展“深蓝区”。2014年5月,由青岛市发起,国家旅游局给予全程指导,中国新媒体旅游营销青岛峰会暨中国旅游城市新媒体营销联盟成立大会在青岛成功举行。中国旅游城市新媒体营销联盟是国内最大城市新媒体营销联盟,共有70个城市加入,旨在探讨智慧营销的发展方向,共享营销信息与经验,通过开展联合营销,整体提升会员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不仅仅是青岛市旅游业营销方面的创新,还是推进全国旅游城市智慧营销的进一步发展。

(二)存在问题

青岛市的智慧旅游建设在初步发展阶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会影响智慧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1.在游客的服务方面,虽然青岛市的景区虽然实现了免费wifi的覆盖,但wifi存在信号差、不稳定,导致游客连不上网或者上网速度慢等问题,不能完全满足游客的上网需求,降低了游客的体验满意度。“智游青岛”app内旅游信息内容不能直接获取,例如在交通一栏下为机票查询、火车票查询、公交客户端推荐、打车客户端推荐、高德地图,不能直接获取青岛市的出行信息,实用功能下降;且截止发稿,“攻略”“活动”两大主界面内容分别为2014年世园会举办期间及十一期间,将近一年半无人更新。另外青岛市旅游局的官方微信中的畅游青岛一栏内“旅游攻略”信息现在还是2014年4月份的内容,没有实时更新,给用户造成信息陈旧的印象。

2.在城市管理方面,青岛市的交通状况虽然不像一线城市拥堵状况那么严重,但是由于地铁工程的修建,部分路段暂时不通,再加上公共停车场的缺乏,路边停车现象严重,造成部分道路即便不是上下班高峰,仍然存在拥堵现象。另外,由于交通状况的改变是瞬间的,所以虽然交通诱导牌的路况信息是实时更新的,但由于前端数据收集,中间的数据处理计算,以及数据的传输,一般会造成3至5分钟的延迟,因此一些司机(尤其是40岁以上的司机)对于诱导信息牌的准确度有质疑,进而不再关注交通诱导牌的路况信息。从而造成在旅游旺季,青岛市内交通更加的拥堵,提高了游客的交通成本(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

3.在旅游产业融合创新方面,自2013年3月青岛市将打造“青岛市滨海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园”的信息后,至今并无其他后续报道,对于修建到了何种程度、取得了何种成果并无相关新闻及报道宣传。同时,旅游市场也并未开辟“青岛市滨海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园”相关的旅游线路,开发相关旅游产品。

二、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智慧旅游的建设基础架构就是基础设施,青岛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如青岛市现有9个游客集散中心,24个游客服务中心(2016年5月20日在百度地图输入“青岛市旅游集散中心”与“青岛市游客服务中心”得到的搜索结果),但是游客集散中心并没有匹配的游客服务中心,智慧旅游应该做到游客进入青岛后就能方便的到达游客服务中心,得到关于青岛市的旅游攻略、推荐路线及食宿等基本信息,然后进入集散中心选择适合自己的交通方式。在这个方面,青岛市可以借鉴新西兰i-site的建设经验,游客可以便捷找到i-site,获取旅游信息并能预定食宿、大巴及娱乐项目门票。[4]另外根据笔者在青岛市多个景点的游览体验,青岛市旅游景点的公共厕所、垃圾箱数量是不足的,特别在旅游旺季这个问题尤为突出,经常需要排比较久的队,而且清洁卫生状况也比较差。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最能体验一个城市的旅游品质,对游客的旅游体验影响也比较大。因此在公共卫生方面青岛市还应加大投资,提高青岛市的硬件条件。

(二)建设智慧交通

智慧旅游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工程,因为旅游是一个涵盖了吃、住、行、游、购多方面的综合体验,其中在旅行中交通的快捷便利是游客重点关注的问题。青岛市的市内交通虽然不像北上广那么拥堵,需要限号,但是旅游旺季青岛市的交通状况依然不容乐观,这虽然与青岛市公共停车场的缺乏、地铁工程的建设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反映出青岛市智慧交通建设的紧迫性。公交系统的智能调度,拥堵路段附近潮汐车道的转换,智慧停车系统等智慧交通系统的建立不仅可以助力智慧旅游的建设,还可以方便日常市民的出行,提高青岛市的宜居度。其次,在青游客旅游旺季打车问题也是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关注的。经过有关部门的整改,青岛市黑出租的问题大大减轻,数量大大减少。但旅游旺季打车难的问题还是存在,夏季游客在路边忍受着炙热的太阳,在路边拦车,10分钟也打不到车的现象还是很多的。由于市内出租车的数量是一定的,考虑淡季,为解决旺季的打车难问题增加出租车数量是不实际的。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整合市场上流行的打车软件的资源,如滴滴打车、优步、神州专车等,在旺季与这些软件合作,推出数量更多的私家车作为临时的“出租车”,不仅可以解决打车难的问题,还可以为青岛市的私家车主提供兼职赚钱的机会,这样游客就可以为普通的市民带来收入,使市民也可以体会到旅游业带来的真真实实的好处,一举两得。另外,青岛市可以通过各景点的人流量监控信息预测交通状况,将信息推送给青岛市交通信息部门,青岛市交通局可以将预测信息发送给青岛市的相关车辆,用以提醒,真正的实现智能交通。

(三)进行智慧营销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智慧营销的配合,智慧营销即利用大数据挖掘游客旅游行为,利用新媒体传播特性吸引游客参与旅游的传播和营销,挖掘游客兴趣和需求,为游客提供便捷的服务;与在线旅游平台、电子分销机构和旅游企业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控旅游市场的情况,实现旅游产品的精准营销。青岛市旅游局的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承担了青岛市的智慧营销的主要工作,将“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展现给了全世界的游客,并通过开展旅游活动与关注者进行了良好的互动。但现在游客群体不仅是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年轻人,还有一部分信息弱势群体,即在使用信息设备、利用信息资源、享受信息服务、获取资源配置上处于劣势的群体[5],如老年人、儿童以及低收入的年轻人,他们对于网络上的信息关注较少,因此在智慧营销方面,青岛市旅游局还应该将目光投向这一类人群。鉴于信息弱势群体出行多倾向于跟团游,青岛市可与各大旅行社推介合作,将青岛“中国十大宜居城市”的名号打响,让更多的人对青岛有了解,进而对这个城市感兴趣,从而促使其来青旅游。另外,中国旅游城市新媒体营销联盟成立后,青岛市应该将此平台好好利用,学习联盟城市的营销经验,积极开展城市的线上和线下结合的营销,实现营销的规模效应和城市之间的联动,也可进一步的提高青岛市的知名度。

(四)发展智慧旅游的核心能力

张凌云教授等2011年提出智慧旅游核心能力的概念,即智慧旅游具有的核心技能,并提出了四大核心能力:物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6]建设智慧旅游城市,为政府、企业、游客和居民提供优质信息与服务,需要技术作为基础。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收集、甄选、处理、分析海量的信息并与个性化需求相匹配是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青岛市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进程中应大力推进和鼓励智慧旅游四大核心能力的发展。在市场环境下,很多企业已经在物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取得不错的研究成果,技术水平也比较先进,但是政府不能过多的依赖企业的技术。因为企业的盈利性质决定了其在某些方面和政府的公益性会产生矛盾,另一方面,青岛市建设智慧旅游如果长期依赖某家公司的技术,那么如果该企业发生问题,那么更换技术的成本就会很大。所以,青岛市政府在智慧旅游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以政府为主导,采取政府、高校、企业合作的方式,推进青岛市智慧旅游技术的发展、进步,获得主导权、决策权,关键技术与信息归属政府。另外,青岛市通过无线wifi或者其他技术手段实现了景区与游客的连接,获得了包括游客位置、身份,甚至消费记录等个人重要、敏感信息,这些信息的安全性关乎游客的隐私。因此,在政府推进智慧旅游四大核心能力的过程中,应该把服务游客、保护游客放入考虑的重要范畴。

作者:任姣 程馨 单位:青岛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付业勤、郑向敏.我国智慧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开发研究,2013,(4):62-65.

[2]王玉玲、翁畅平、汪惠萍等.智慧旅游视域的区域旅游预警系统研究———以“外滩踩踏事件”为背景[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7):890-892

[3]邢夫敏.新西兰自助游环境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社会科学家,2014,(2):91-94.

[4]任姣、程馨、王守霞等.智慧旅游城市研究———以山东省青岛市为例[c].第十届(2015)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