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管理范文10篇-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3-03-18 16:46:47

民营企业管理

民营企业管理范文篇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工商管理类人才和其他各专业型人才层出不穷,此外,我国许多民营企业自身也在通过各种途径培育人才,完全有理由相信,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都有可能找到。但是,事实上,许多人在选择单位时,并不是将民营企业作为首选,即使一些人选择了民营企业,也难于在民营企业长期下去。人们就业于民营企业中,做不到以企业为家(虽然许多民营企业都在倡导以企业为家的理念,但事实上不可能实现),而是以自身利益为重,价值观上根本就不存在“企中有我,我中有企”,也不去体会“企荣我荣,企衰我耻”,人们在民营企业的短期化行为非常明显。民营企业发展得好的时候,人们乐于呆下去,但当民营企业碰上前进中的问题时,想留在民营企业共患难的员工能有几许?据调查,民营企业近几年的人才流失率达30%以上,一些医药生产企业人才流失率竟达70%,民营企业中的中高层人才以及科技人员,在公司的工作年龄普遍较短,一般为2—3年,其中,最短的仅为50天,最长的也不过5年。人才流失问题在民营企业中比较严重。针对这些现象,许多民营企业主也采取了较多的改革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不断改善人才管理方略,如员工持股制度、薪酬激励制度、工艺流程再造、岗位责任制、工作环境设计、组织结优化、团队协作激励,等等。但是,收效甚微,许多民营企业还是叫喊着人才难求、人才难留。对此,众多理论工作者和民营企业主都感到迷惑。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是理论研究的滞后性问题,还是民营企业应用实践操作性问题呢?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二、当前民营企业管理上的漏洞

笔者认为,当前民营企业员工这种心态的转变,根本原因在于其传统的伦理道德理念发生转移,而人们这种传统伦理道德理念的转移又源于社会和企业对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不重视,人们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机会几乎没有(见图一)。当然,社会环境新变化也是重要的原因,如拜金主义的兴起。在这种背景下,人们传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已经在逐步发生异化。就业于民营企业的员工就很难做到与企业共生死,共命运。

从幼儿园到大学,人性教育机会不断减少,而人的技能教育机会不断增加,人们大学毕业后,人性教育机会极少。本质上,人们的人性教育经过了这样长的时期,在工作中就应该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对待所从事的工作,相反,当前许多人在民营企业并没有继承曾经受过的正确的伦理道德教育思想,而是陷入了狭隘的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思潮中。

此外,笔者认为,当前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略并没有涉及员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引导,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作用方向都是员工的使用价值,即如何把人的使用价值发挥到极至,至于人的内在价值根本就没有采取措施来启发和激励。虽然美其名曰人本管理,实际上,这些人本管理都是人才使用方式的改变,完全是形式管理。这种不触及人的内在本质的管理,其作用和影响是短暂的,其劳动力边际效益是递减的。

三、人性管理应引入到民营企业管理中

人性管理的基本涵义是对人性特质的再培育、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人性的积极作用,剔除人性的消极作用,就是应用人性哲学思想教育员工学会做人,做一个积极的人。

那么人性是什么。人性就是人内在拥有的本质特性,既有积极方面的特质(积极人性),也有消极方面的特质(消极人性)。笔者总结起来,积极方面的特质主要包括快乐、忠诚、主动、独立思考、勇敢、行善和需要帮助等七个方面。消极方面的特质主要包括郁闷、叛逆、惰性、借口、软弱、猜疑和封闭等七个方面。虽然人性的内容远不至于此,还可以总结许多条,但是,人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人性管理哲学思想就是要研究上述人性的不同特质,并能恰如其分地启发人性的积极方面的特质,消除人性的消极方面的特质。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让员工快乐地工作,让员工对民营企业百般地忠诚,让员工在接任务后能独立思考,让员工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让员工培养乐于助人和行善习惯,让员工相互帮助。同时,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消除员工的郁闷心情,消除惰性,放弃叛逆心态,打消员工找借口的任何机会,帮助员工从软弱中坚强起来,消除员工的任何猜疑,激发员工的热情使其走出封闭的怪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是要教会员如何去开展工作,如何去完成任务并取得效益。如果这样来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没有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任何一位经理或老总,如果是这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根本无法有效管理企业人力资源,毕竟精力是有限的。实际上,员工要做什么,岗位说明书都有记载。员工接到任务如何去完成并取得成果,经理或老总不需要交代,那是员工自己的事。员工能选择你的民营企业,并选择一种岗位,其实他已经知道该种岗位的基本要求,否则他不会接受这个岗位,他是有备而来的。但是,有些员工为什么接受这个岗位工作之后,热情不高,效率不高,做事拖拖拉拉,有责任不敢承担,有任务不敢接,即使交代他如何去做,他还是不愿做,做了但还是做不好,等等。其实,问题不在于他的能力,而是人性的消极特质在起作用。相反,有些员工能力虽然平平,但是如果上级交代一项任务,哪怕该项任务已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他还是能够独自完成这项任务,而不需要上级的任何交代,这是人性的积极特质在起作用。因此,经理和老总在人本管理上并不是要教会员工如何去开展工作,交代任务如何去完成,而是应重视人性的正确引导,这才是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要求。如果民营企业管理者能从人性哲学思考人力资源管理,必然会取得这样的效果:有能力的员工能高效地完成任务,能力平平的员工也能准确地完成任务并取得满意的结果,而且,所有员工在民营企业工作并不是为了任务而工作,而是在民营企业中实现做人的价值。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民营企业管理者还用担心人力资源管理没有成效吗?

而且,人性管理的劳动力边际效益呈递增现象。因为,人性管理在于激发人的传统伦理道德,如果员工都是具有积极人性特质,再多的员工在企业也不会嫌多,这样的员工相互之间会有更多协作且协用关系会更好。

四、我国企业的人性管理研究需要加强

国内外关于人性管理的研究观点概括来说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本文之意,即从伦理道德和忠诚等人性特征去研究,但这种研究成果主要出自外国学者,国内学者对此研究不多,如(美)斯蒂芬·伦丁著的《fish》,(美)阿尔伯特·哈伯德著的《amessagetogarcia》,(美)费拉尔·凯普著的《noexcuse》,(美)大卫·恩里克著的《西点军校》,(美)理查德·t·德·乔治著的《经济伦理学》,陈惠雄著的《快乐原则——人类经济行为的分析》,陈德述著的“论荀子‘性伪合而治’的人性管理模式”,刘唐宇著的“中西人性论与人性管理的比较研究”。另一种就是当前研究比较多的人本管理思想,认为人性管理就是人本管理,然而,从触及人性管理这个主题的众多国外学者和极少数国内学者的研究结论分析,人性管理和人本管理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从经济角度分析,人本管理思想指导下的劳动力边际效益是递减的,而人性管理思想指导下的劳动力边际效益是递增的。当前的人本管理根本就不是人性管理,因为其没有触及人的本性特征,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的使用方式,是一种形式管理,而人性管理研究的对象是人的本性,主要研究如何再培育、再激发人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启发人的自觉行动。持第二种观点的相关研究成果如,王姣著的“人性管理与制度运作”,陈官章著的“高校人性管理的几点思考”,李茜著的“论现代民营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管理”,杨慧著的“以‘人性管理’搞好图书馆工作”,范莉莉著的“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的人本管理”,祖明著的“人本管理的制度设计与对策研究”,肖和伟著的“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张今声著的“论人本管理”,郑伟著的“论人本管理是依靠职工办民营企业的核心”,等等。

这种研究现状表明,企业的人性管理研究在我国还处在探索过程。随着我国企业民营化的发展,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我国当前的伦理道德异化趋势,未来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必然会更加严重。

五、民营企业加强人性管理的几点思路

对某一个民营企业来说,加强民营企业员工的人性管理,可能效果难于在短期内发挥,因为,人们的人性教育并不仅是民营企业的责任,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整个社会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变化已经影响着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益。如是社会各界不重视人们的人性教育,一个民营企业要想在本民营企业中通过对员工的人性管理就能取得明显效果,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社会各界应加强人的道德教育,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是,完全可以推论,哪一个民营企业先进行了人性管理,该民营企业在人才问题上就会少一些矛盾,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因为,人是民营企业的核心,是民营企业最革命的因素。民营企业的人性管理就是要培育、激发员工的积极人性,使员工自觉接受“企中有我,我中有企”、“企荣我荣,企衰我耻”的民营尊龙凯时最新的文化和民营企业精神。笔者认为,我国民营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人性管理,民营企业业主应以心待人,以诚待人,将不同素质不同层次的员工的不同思想统一到民营企业所设定的人性文化之中,那么,我国民营企业必将赢得新的机遇,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

民营企业加强人性的目标在于让员工快乐地工作,教会员工如何忠诚,教会员工如何微笑生活,鼓励员工主动行善,培养员工独立思考,鼓励员工勇敢面对一切困难,倡导员工相互帮助。虽然只有这几句话,但是,要实现这样的人性哲学的提升是非常困难的。这需要民营企业管理者精心而长期的设计,需要民营企业管理者付出许多努力创造环境和机会,也需要员工积极配合。而且,这种人性哲学的提升,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面面俱到,其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

1、在活动中培养。民营企业应计划一些群体性活动,让所有的员工都参与。

员工在活动中会潜移默化地领悟人性的积极特质。如拔河、与其他单位的比赛活动、到成功民营企业中参观、设计一些边工作又能边取乐的项目、举办一些管理方面的游戏活动让员工参与、集体旅游、共同设计办公环境,等等。通过各种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民营企业急需的人性特质。活动形式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目的是既让员工主动参与,改善心情,同时又能使员工有所体会和感悟。

2、在会议中熏陶。会议的形式也要多样,集体会议、小组会议、管理名著

读书会议、管理专家的宣讲会议等都可以。会议形式不管怎样,关键的是要对员工积极人性特质进行熏陶,而且,会议气氛一定要搞好,既要传达会议精神,又要鼓励员工提意见、发表看法和轻松愉快,因为,会议精神只有在轻松愉快中才能被消化吸收。

3、在工作中随时随地教育。一是民营企业管理者发现员工有某方面的过错时能及时时行教育,这是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二是鼓励员工互帮教育,即当某员工有过失时,其他员工能主动教育该员工。只要管理者和大多数员工对有过失的员工进行随时随地的教育,时间久了也就成为习惯,员工的行为就总会朝着民营企业既定的目标,员工就会少犯错误,员工之间也就会建立互信、互帮、互让的良好氛围,员工之间的团结协作就会得到加强。

4、在民营尊龙凯时最新的文化上倡导。培养员工的积极人性,实则是培育一种积极向上的民营企业精神。这种精神是建立在人性哲学基础上的,不是我们常说的形式上的民营企业精神,而是一种充满积极人性的民营企业精神。形式上的民营企业精神是表面上的东西,只要民营企业培养员工具备人性的积极特质,那么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民营企业精神就是实质意义上的民营企业精神,其影响力就是持续的、长久的,其凝聚力就是不可战胜的。因此,民营企业在文化建设上就应把这种积极的人性特质培育、激发作为建设和设计的重点,从人的本质特性上提炼民营企业精神。

5、在客户中渲染。这要求管理者和员工都能以积极的人性特质处理各项业务。接待客户时,要把客户作为我们家的客人一样对待,这样就能向客户中渲染民营企业精神,并感化客户的心灵,让客户感觉到我们的民营企业不是在做业务,而是在享受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家的生活方式。要让客户感觉到每个员工对待民营企业就像对待自己的小家庭一样认真负责。民营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如果能这样,那么客户必然会喜欢这样温馨的“家”,必然会常到这个家来做客,那么民营企业的业务就会越做越多。

6、在困难中鼓励。当员工处在人性的消极一面时,民营企业管理者和其他员工要主动帮助,像兄弟姐妹一样为其摆脱阴影,走出人性的消极领域,重塑人性的积极特质。人性的教育基础人人都有,只要及时相劝和帮助,身处人性消极一面的员工就会很快实现转变,融入民营企业大家庭中,与兄弟姐妹并肩作战。

7、在制度上激励。人性的培育、激发在一定意义上是难于用金钱实现的。

例如,员工的一个微笑值多少钱,员工之间的相互帮助值多少钱,谁能进行量化,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但是,如果在制度上适当地引导也不为是一种权宜之计,关键是制度的内容设计上要能够体现这种民营企业精神。例如,可设计一些部门和气奖、客户关系奖、员工协作奖、主动工作奖,等等。只要认真去体会,这种制度还是可以设计出来,并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民营企业管理范文篇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工商管理类人才和其他各专业型人才层出不穷,此外,我国许多民营企业自身也在通过各种途径培育人才,完全有理由相信,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都有可能找到。但是,事实上,许多人在选择单位时,并不是将民营企业作为首选,即使一些人选择了民营企业,也难于在民营企业长期下去。人们就业于民营企业中,做不到以企业为家(虽然许多民营企业都在倡导以企业为家的理念,但事实上不可能实现),而是以自身利益为重,价值观上根本就不存在“企中有我,我中有企”,也不去体会“企荣我荣,企衰我耻”,人们在民营企业的短期化行为非常明显。民营企业发展得好的时候,人们乐于呆下去,但当民营企业碰上前进中的问题时,想留在民营企业共患难的员工能有几许?据调查,民营企业近几年的人才流失率达30%以上,一些医药生产企业人才流失率竟达70%,民营企业中的中高层人才以及科技人员,在公司的工作年龄普遍较短,一般为2—3年,其中,最短的仅为50天,最长的也不过5年。人才流失问题在民营企业中比较严重。针对这些现象,许多民营企业主也采取了较多的改革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不断改善人才管理方略,如员工持股制度、薪酬激励制度、工艺流程再造、岗位责任制、工作环境设计、组织结优化、团队协作激励,等等。但是,收效甚微,许多民营企业还是叫喊着人才难求、人才难留。对此,众多理论工作者和民营企业主都感到迷惑。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是理论研究的滞后性问题,还是民营企业应用实践操作性问题呢?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二、当前民营企业管理上的漏洞

笔者认为,当前民营企业员工这种心态的转变,根本原因在于其传统的伦理道德理念发生转移,而人们这种传统伦理道德理念的转移又源于社会和企业对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不重视,人们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机会几乎没有(见图一)。当然,社会环境新变化也是重要的原因,如拜金主义的兴起。在这种背景下,人们传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已经在逐步发生异化。就业于民营企业的员工就很难做到与企业共生死,共命运。

从幼儿园到大学,人性教育机会不断减少,而人的技能教育机会不断增加,人们大学毕业后,人性教育机会极少。本质上,人们的人性教育经过了这样长的时期,在工作中就应该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对待所从事的工作,相反,当前许多人在民营企业并没有继承曾经受过的正确的伦理道德教育思想,而是陷入了狭隘的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思潮中。

此外,笔者认为,当前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略并没有涉及员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引导,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作用方向都是员工的使用价值,即如何把人的使用价值发挥到极至,至于人的内在价值根本就没有采取措施来启发和激励。虽然美其名曰人本管理,实际上,这些人本管理都是人才使用方式的改变,完全是形式管理。这种不触及人的内在本质的管理,其作用和影响是短暂的,其劳动力边际效益是递减的。

三、人性管理应引入到民营企业管理中

人性管理的基本涵义是对人性特质的再培育、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人性的积极作用,剔除人性的消极作用,就是应用人性哲学思想教育员工学会做人,做一个积极的人。

那么人性是什么。人性就是人内在拥有的本质特性,既有积极方面的特质(积极人性),也有消极方面的特质(消极人性)。笔者总结起来,积极方面的特质主要包括快乐、忠诚、主动、独立思考、勇敢、行善和需要帮助等七个方面。消极方面的特质主要包括郁闷、叛逆、惰性、借口、软弱、猜疑和封闭等七个方面。虽然人性的内容远不至于此,还可以总结许多条,但是,人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人性管理哲学思想就是要研究上述人性的不同特质,并能恰如其分地启发人性的积极方面的特质,消除人性的消极方面的特质。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让员工快乐地工作,让员工对民营企业百般地忠诚,让员工在接任务后能独立思考,让员工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让员工培养乐于助人和行善习惯,让员工相互帮助。同时,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消除员工的郁闷心情,消除惰性,放弃叛逆心态,打消员工找借口的任何机会,帮助员工从软弱中坚强起来,消除员工的任何猜疑,激发员工的热情使其走出封闭的怪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是要教会员如何去开展工作,如何去完成任务并取得效益。如果这样来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没有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任何一位经理或老总,如果是这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根本无法有效管理企业人力资源,毕竟精力是有限的。实际上,员工要做什么,岗位说明书都有记载。员工接到任务如何去完成并取得成果,经理或老总不需要交代,那是员工自己的事。员工能选择你的民营企业,并选择一种岗位,其实他已经知道该种岗位的基本要求,否则他不会接受这个岗位,他是有备而来的。但是,有些员工为什么接受这个岗位工作之后,热情不高,效率不高,做事拖拖拉拉,有责任不敢承担,有任务不敢接,即使交代他如何去做,他还是不愿做,做了但还是做不好,等等。其实,问题不在于他的能力,而是人性的消极特质在起作用。相反,有些员工能力虽然平平,但是如果上级交代一项任务,哪怕该项任务已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他还是能够独自完成这项任务,而不需要上级的任何交代,这是人性的积极特质在起作用。因此,经理和老总在人本管理上并不是要教会员工如何去开展工作,交代任务如何去完成,而是应重视人性的正确引导,这才是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要求。如果民营企业管理者能从人性哲学思考人力资源管理,必然会取得这样的效果:有能力的员工能高效地完成任务,能力平平的员工也能准确地完成任务并取得满意的结果,而且,所有员工在民营企业工作并不是为了任务而工作,而是在民营企业中实现做人的价值。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民营企业管理者还用担心人力资源管理没有成效吗?

而且,人性管理的劳动力边际效益呈递增现象。因为,人性管理在于激发人的传统伦理道德,如果员工都是具有积极人性特质,再多的员工在企业也不会嫌多,这样的员工相互之间会有更多协作且协用关系会更好。

四、我国企业的人性管理研究需要加强

国内外关于人性管理的研究观点概括来说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本文之意,即从伦理道德和忠诚等人性特征去研究,但这种研究成果主要出自外国学者,国内学者对此研究不多,如(美)斯蒂芬·伦丁著的《fish》,(美)阿尔伯特·哈伯德著的《amessagetogarcia》,(美)费拉尔·凯普著的《noexcuse》,(美)大卫·恩里克著的《西点军校》,(美)理查德·t·德·乔治著的《经济伦理学》,陈惠雄著的《快乐原则——人类经济行为的分析》,陈德述著的“论荀子‘性伪合而治’的人性管理模式”,刘唐宇著的“中西人性论与人性管理的比较研究”。另一种就是当前研究比较多的人本管理思想,认为人性管理就是人本管理,然而,从触及人性管理这个主题的众多国外学者和极少数国内学者的研究结论分析,人性管理和人本管理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从经济角度分析,人本管理思想指导下的劳动力边际效益是递减的,而人性管理思想指导下的劳动力边际效益是递增的。当前的人本管理根本就不是人性管理,因为其没有触及人的本性特征,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的使用方式,是一种形式管理,而人性管理研究的对象是人的本性,主要研究如何再培育、再激发人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启发人的自觉行动。持第二种观点的相关研究成果如,王姣著的“人性管理与制度运作”,陈官章著的“高校人性管理的几点思考”,李茜著的“论现代民营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管理”,杨慧著的“以‘人性管理’搞好图书馆工作”,范莉莉著的“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的人本管理”,祖明著的“人本管理的制度设计与对策研究”,肖和伟著的“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张今声著的“论人本管理”,郑伟著的“论人本管理是依靠职工办民营企业的核心”,等等。

这种研究现状表明,企业的人性管理研究在我国还处在探索过程。随着我国企业民营化的发展,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我国当前的伦理道德异化趋势,未来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必然会更加严重。

五、民营企业加强人性管理的几点思路

对某一个民营企业来说,加强民营企业员工的人性管理,可能效果难于在短期内发挥,因为,人们的人性教育并不仅是民营企业的责任,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整个社会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变化已经影响着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益。如是社会各界不重视人们的人性教育,一个民营企业要想在本民营企业中通过对员工的人性管理就能取得明显效果,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社会各界应加强人的道德教育,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是,完全可以推论,哪一个民营企业先进行了人性管理,该民营企业在人才问题上就会少一些矛盾,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因为,人是民营企业的核心,是民营企业最革命的因素。民营企业的人性管理就是要培育、激发员工的积极人性,使员工自觉接受“企中有我,我中有企”、“企荣我荣,企衰我耻”的民营尊龙凯时最新的文化和民营企业精神。笔者认为,我国民营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人性管理,民营企业业主应以心待人,以诚待人,将不同素质不同层次的员工的不同思想统一到民营企业所设定的人性文化之中,那么,我国民营企业必将赢得新的机遇,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

民营企业加强人性的目标在于让员工快乐地工作,教会员工如何忠诚,教会员工如何微笑生活,鼓励员工主动行善,培养员工独立思考,鼓励员工勇敢面对一切困难,倡导员工相互帮助。虽然只有这几句话,但是,要实现这样的人性哲学的提升是非常困难的。这需要民营企业管理者精心而长期的设计,需要民营企业管理者付出许多努力创造环境和机会,也需要员工积极配合。而且,这种人性哲学的提升,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面面俱到,其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

1、在活动中培养。民营企业应计划一些群体性活动,让所有的员工都参与。

员工在活动中会潜移默化地领悟人性的积极特质。如拔河、与其他单位的比赛活动、到成功民营企业中参观、设计一些边工作又能边取乐的项目、举办一些管理方面的游戏活动让员工参与、集体旅游、共同设计办公环境,等等。通过各种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民营企业急需的人性特质。活动形式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目的是既让员工主动参与,改善心情,同时又能使员工有所体会和感悟。

2、在会议中熏陶。会议的形式也要多样,集体会议、小组会议、管理名著

读书会议、管理专家的宣讲会议等都可以。会议形式不管怎样,关键的是要对员工积极人性特质进行熏陶,而且,会议气氛一定要搞好,既要传达会议精神,又要鼓励员工提意见、发表看法和轻松愉快,因为,会议精神只有在轻松愉快中才能被消化吸收。

3、在工作中随时随地教育。一是民营企业管理者发现员工有某方面的过错时能及时时行教育,这是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二是鼓励员工互帮教育,即当某员工有过失时,其他员工能主动教育该员工。只要管理者和大多数员工对有过失的员工进行随时随地的教育,时间久了也就成为习惯,员工的行为就总会朝着民营企业既定的目标,员工就会少犯错误,员工之间也就会建立互信、互帮、互让的良好氛围,员工之间的团结协作就会得到加强。

4、在民营尊龙凯时最新的文化上倡导。培养员工的积极人性,实则是培育一种积极向上的民营企业精神。这种精神是建立在人性哲学基础上的,不是我们常说的形式上的民营企业精神,而是一种充满积极人性的民营企业精神。形式上的民营企业精神是表面上的东西,只要民营企业培养员工具备人性的积极特质,那么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民营企业精神就是实质意义上的民营企业精神,其影响力就是持续的、长久的,其凝聚力就是不可战胜的。因此,民营企业在文化建设上就应把这种积极的人性特质培育、激发作为建设和设计的重点,从人的本质特性上提炼民营企业精神。

5、在客户中渲染。这要求管理者和员工都能以积极的人性特质处理各项业务。接待客户时,要把客户作为我们家的客人一样对待,这样就能向客户中渲染民营企业精神,并感化客户的心灵,让客户感觉到我们的民营企业不是在做业务,而是在享受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家的生活方式。要让客户感觉到每个员工对待民营企业就像对待自己的小家庭一样认真负责。民营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如果能这样,那么客户必然会喜欢这样温馨的“家”,必然会常到这个家来做客,那么民营企业的业务就会越做越多。

6、在困难中鼓励。当员工处在人性的消极一面时,民营企业管理者和其他员工要主动帮助,像兄弟姐妹一样为其摆脱阴影,走出人性的消极领域,重塑人性的积极特质。人性的教育基础人人都有,只要及时相劝和帮助,身处人性消极一面的员工就会很快实现转变,融入民营企业大家庭中,与兄弟姐妹并肩作战。

7、在制度上激励。人性的培育、激发在一定意义上是难于用金钱实现的。

例如,员工的一个微笑值多少钱,员工之间的相互帮助值多少钱,谁能进行量化,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但是,如果在制度上适当地引导也不为是一种权宜之计,关键是制度的内容设计上要能够体现这种民营企业精神。例如,可设计一些部门和气奖、客户关系奖、员工协作奖、主动工作奖,等等。只要认真去体会,这种制度还是可以设计出来,并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民营企业管理范文篇3

关键词:内部控制;民营企业;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在民营企业的应用,有助于利用会计信息反映民企发展现状,通过会计信息加工处理提出管理意见,完善民营企业决策机制。管理会计核心是创造与维护经济主体价值,是民营企业财务、业务、战略决策一体化有效工具。然而,在内控视角下民营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存在职能单一、信息质量不高、程序混乱、方法僵化、体系欠佳问题,不利于民营企业发展。基于此,为发挥内控作用助推民营企业发展,探析管理会计应用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于内控视角提升民营企业管理会计水平必要性

1.有效推行管理会计举措

内部控制能保护民营企业资产安全,助其实现经营目标,能通过内控优化民营企业经营环境,为内部审计、尊龙凯时最新的文化、治理结构、权责分配、管理模式不断优化给予支持。基于内控视角提升民营企业管理会计水平能更好地调配经营资源,将管理会计视为民企文化一部分以及管控组织结构要素之一,使内控环境更加健康,同时内控治理结构能支持管理会计践行各项举措,使管理会计的应用能事半功倍。

2.提高民营企业管理效率

内控视角下的民营企业管理会计具有经常性、关联性、全面性、潜在性,有检验、管理、核实、调节等作用,能反馈管理会计现况,指出其应用短板,针对管理会计工作进行研究,协助工作人员提出改善措施,使管理会计目标得以落地,达到提高民营企业管理效率目的。基于内控的管理会计应用频率提高,渗入民企业务活动各个领域,使管理会计与日常业务能融会贯通,在隐性控制意识与行为支持下高效完成管理任务,继而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有效性。

3.完善管理会计应用机制

基于内控的民营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机制更为健全,主要可分为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事后管理三个部分,依照民营企业资金授权管理办法、预算管理制度、财务管理须知等规章制度加强事前管理会计干预,旨在明确管理会计应用程序、权限、责任,在应用管理会计中关注民营企业货币资金合法性、效益性、完整性、安全性,在实物隔离控制、库存控制、账实盘点控制等内控举措下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有效性,立足民营企业经营发展后期加强监督,关注、剖析、利用管理会计应用成果,为基于内控视角的新一轮民营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方案优化升级助力,使民企管理会计应用水平能不断提升。

二、基于内控视角应用民营企业管理会计的难点

1.职能单一

民营企业管理能力参差不齐,有些民企无法将内控与管理会计关联在一起,虽能分别发挥各自功能作用,但两者融合效果欠佳,无法基于内控丰富管理会计职能,管理会计脱离内控决策方案很难推进,降低管理会计应用效率。

2.信息质量不高

管理会计的有效应用需要海量会计信息作为依托,内控具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功用,为此要在内控视角下进行民营企业管理。当前部分民营企业存在会计信息质量不高问题,不仅无法满足管理会计应用需求,还出现篡改、丢失等现象,降低民营企业管理资源利用率,与内控努力方向相悖,不利于民营企业科学管理。

3.程序混乱

管理会计应用具有经常性、渗透性、客观性,优化应用流程能尽快反映民企经济活动中的风险与具体问题,使管理会计应用效率不断提高。基于内控的管理会计应用程序存在混乱问题,这与民营企业内控意识不强、管理会计应用思路僵化等因素有关,无法通过内控提升管理会计应用水平。

4.方法僵化

民营企业将人力视为管理会计应用主要方法,虽然新时代先进技术进入财务管理领域,但部分民企为控制成本未能引入信息化管理会计手段,出现管理会计应用与服务方法单一、僵化、滞后现象,降低其与内控机制融合有效性,不利于民营企业管理会计发展。

5.体系欠佳

管理会计在民营企业发展中不断做出调整,与内控的融合是其努力方向之一,这就需要管理会计顺应民营企业新时展趋势,多角度与内控衔接,为借助内控优势提高管理会计应用质量给予支持。这就需要民营企业优化基于内控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理顺“内控 管理会计”思路,整合管理资源,优化应用对策,继而发挥管理会计作用。

三、基于内控视角提升民营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措施

1.丰富管理会计应用职能

第一,预测。基于内控网罗与民营企业有关经营活动数据信息,运用专门手段针对民企发展趋势、潜藏风险、运营问题进行分析,预测民企未来,以此为由应用管理会计参与民企决策,使决策更具前瞻性,通过聚合企业资源解决运营问题、防范潜在风险、顺应发展趋势,增强民企运营实力;第二,规划。民营企业在对未来的发展做出判断后制定管理会计应用方案,基于内控明晰民企各部门特征、优势、短板,在各部门内控关系加持下做好规划工作,突出各自权责,使方案的推行有的放矢,能基于内控提高管理会计应用质量;第三,控制。管理会计有效应用与民企发展实况相关,要关注经济活动,根据有关活动收益、动态、阻力及时改进管理会计服务对策,为此基于内控的管理会计需具有控制职能,能立足实际整合民企资源,在物流、信息流、人流、现金流聚合基础上通过内控保障民企资产安全、运营环境稳定、内部关系协调,使管理会计能发挥作用。

2.提高管理会计信息质量

第一,管理会计信息需具备简明性。并非所有会计信息均能在管理会计活动中发挥作用,相反部分信息还会影响其判断,降低服务效率,为此管理会计信息要与民企经济活动息息相关,为管理会计支持民企发展奠定基础;第二,管理会计信息需具备灵活性。民营企业在国家政策、行业规定、竞争潮流等因素作用下调整运营计划,改进管理战略,对经营与发展有更高追求,这就需要管理会计基于内控了解民企运营实况,灵活聚合会计信息,保障有关信息与民营企业新业务、新项目、新计划有关,为有效展开管理会计活动提供依据;第三,管理会计信息要具备准确性。会计信息质量风险真实存在,影响管理会计判断,需民企发挥内控作用,网罗精准、优质、客观会计信息,在此基础上作为管理会计应用依据,使民企能稳健运营。

3.基于内控优化管理会计流程

第一,在内控环境下针对民企经济活动及相关事项进行辨认,将管理会计业务与非管理会计业务区分开来,明确管理会计应用领域与要点,找准工作支点,提高工作效率;第二,用民企通用计量单位或货币针对经营活动数量加以明确,同时基于内控整合与经营活动相关会计信息,按照通行规定及专业标准针对信息加以分类存储,为工作者随时取用会计信息开展管理会计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第三,在内控环境下分析管理会计信息,对影响经济活动及有关事项因素进行判断,在把握各因素关联前提下加强管理,使管理会计的应用更加针对且有效;第四,汇总分析结论,将管理会计应用预期体现在会计报告中,用专业术语解读会计信息,针对报告内容加以解释,为各个部门应用管理会计信息防范民企运营风险、提高民企效益、解决运营问题给予支持。

4.加强管理会计方法创新实践

创新是支持基于内控的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内在动力,为此管理会计要树立创新意识,为民营企业科学管理稳健运营助力。例如,民营企业可推行“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模式,发挥财务会计计量与确认作用,网罗周期性报告信息作为管理会计的补充,夯实民企现代财务会计工作基础,使会计程序更加科学,提供之于决策有力保障。再如,民营企业可推行“互联网 管理会计”模式,积极应用技术手段改进管理会计服务方式,以会计信息汇总为例,可应用高拍仪设备及物联网技术,为各部门立足网络上传原始凭据提供便利条件,避免人为因素对会计信息精准度的消极影响,同时可简化信息汇总环节,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效率,节约管理成本,能及时干预民企决策,基于内控加大管理会计计划实施力度,使民企能提升管理会计应用水平。

5.基于内控完善管理会计体系

第一,制定管理会计在民营企业中的应用目标,关注民企内外部发展环境,在国家政策、法治规定、行业标准、民企实力加持下规划管理会计应用,使民企经济活动与管理会计关系紧密;第二,对管理会计应用制度、原则、标准等方面予以明确,将内控与管理会计联系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为民企落实经营目标助力;第三,民营企业要推行监督机制、考评机制、培训机制,通过第三方管理协助使管理会计计划的实施更为顺畅,使基于内控的管理会计体系更为完善。为发挥内控与管理会计融合优势,民企需丰富管理会计应用职能,基于内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优化管理会计应用流程,加强管理会计方法创新实践,在内控同时完善管理会计体系,继而使民企能基于内控增强管理会计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颖.浅议管理会计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财会研究,2016(8).

2.孙莹莹.探讨内部控制中管理会计的应用.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15).

3.胡惠微.论管理会计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中国总会计师,2017(11).

4.杜同涛.内部控制体系视角下的管理会计应用.财经界(学术版),2016(6).

民营企业管理范文篇4

关键词:科技创新;中小民营企业;管理;作用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科技创新工作作为我国企业进行技术产业升级,研发先进科技水平的活动。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生产工艺,完善产业新技术,应用新型科技手段,并采取全新的经营管理理念来开发产品,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保障自身市场份额,并为客户提供全新优质的服务。在我国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就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当前的科技创新,为自身带来良好机遇和发展,保障自身经营扩张,并采取多元化的生产战略方式,来提升企业经济循环效益,降低企业金融风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些都是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管理者应当思考的。有效采取科技创新工作,不仅能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更有利于企业监督管理,实现企业长足发展,并立足于市场经济之上,为企业管理带来全新机遇。

一、中小民营企业建立创新体系的重要意义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部分,民营经济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并贡献了巨大的动力,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的民营企业共计约20万家,中小型企业占到了民营企业总数的80%以上,其中生物和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中,民营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知识的大浪潮之中,我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已经逐渐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队伍。但是我国的中小民营科技企业由于受到了外在的不良因素影响,很多企业做不大,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导致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科技发展障碍的主要因素是科技的企业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人力资源培养能力相对较差,融资的渠道相对较少等,另外,很多企业在创办的初级阶段经常挂靠在一些大的企业之上,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制度体系存在一定的欠缺,难以适应现如今的新制度和新体系,是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制度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科技创新能力欠佳,很多企业集团实现了小公司的控股,参股结合,经济更具规模,但是企业的科技发展水平较弱也限制了其快速发展,效果欠佳。

二、科技创新在中小民营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拓展企业尊龙凯时最新的业务范围,提升企业循环经济效益。当前我国“十三五”规划构建背景下,创新型国家战略需要我国中小型企业树立企业主体管理观念,从而推进我国企业经济转型的全新发展,并能够有效强化企业创新积极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小民营企业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来取得一席之地,并保障自身稳定发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并积极预防以及应对市场风险。我国政府给予中小型企业创新支持后,中小民营企业应不断树立开放共赢的核心管理理念,以满足当前市场需求及提升自身市场份额占有率为基准,并寻求灵活的市场空间,拓展市场份额,提升企业循环效益。我国各中小型民营企业应不断虚心学习,共同沟通交流,可通过互相参观,体验企业生产线流水线等形式来相互借鉴,继而有效扩大客户群体,从而不断强化企业的核心管理水平及生产力,并为企业获取良好的循环经济打下坚实基础。在当前科技创新背景下,中小民营企业更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只有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利用现有资源不断完善企业管理与技术创新,才能够提升企业的业务能力及生产能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将更多的资本来有效应用到人力物力生产、设备设施等方面,并将创新企业生产,提升各项业务量提上日程,并不断拓张市场空间,寻找企业业务的完善途径,并为强化自身经济循环效益来带来全新动力。(二)强化企业创新理念,完善企业管理与产业结构。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企业想要不断完善自身发展,首先需要针对自身内部管理进行积极创新,并通过向企业灌输新型人才,积极创新完善管理理念,才能够弥补企业内部管理的不足,从而保障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并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来获取一席之地。经过有关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总体来说,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通过自身的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及业务量,已经为企业管理来构建了良好的条件。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企业借助当前信息科技技术的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管理已经逐渐加快,已经帮助企业加快了企业生产结构转型升级,这对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工商管理来说,不但有效强化了企业生产人员的创新意识,更能够根据企业现代的发展现状,来设计一个完善科学的高水平管理标准,这本应是我国企业内部管理的特色项目,能够不断提升企业员工的生产效率,扩大体企业生产水平,保障企业生产能力。此外,根据我国当前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我国企业只有重新规划企业管理模式,并应用先进信息科技手段来提升其员工工作效率及工作积极性,才能够通过系统的调查与分类,来强化企业员工的生产生活效率,并对企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和促进企业管理升级都具有较大帮助。(三)改善企业当前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我国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使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及生产有着许多不确定性,同时也对企业之间的竞争来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中小民营企业想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来取得一席之地,并保障自身稳定发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升自身市场竞争力,并积极预防以及应对市场风险。而提升自身核心技术能力,则是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创新管理的重要因素。在科技水平不断完善的今天,我国民营企业只有强化自身科技水平,并充分协调自身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巨大优势,才能够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需要有效完善当前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满足当前市场竞争需要,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此外,现阶段我国中小民营企业需要改善自身管理水平。例如,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可采取信息技术以及市场发展相互协调的更新管理手段,并结合当前企业的内部管理模式,来重置企业管理模式。采用全新的互联网企业管理系统和云服务企业管理系统,来不断加快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创新完善企业当前管理水平。(四)落实企业科技创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当前中小型民营企业自身经济水平较低,并且相关市场占有份额较低,相关资金水平投入较高,面临着风险极高的市场占有率的失去趋势。总之,为保障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需要企业结合自身实际经营情况,来制定科技创新计划,并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来不断寻求自身企业生产技术性优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科技创新水平,才能够获取企业与社会经济水平相互协调的发展依据,从而不断推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我国民营企业应结合时展理念,优化自身企业转型。例如可尝试新时代背景下的电子商务发展,并建立自身专业的电商平台,有利于企业来拓展自身市场份额,加大市场份额占有率。同时,企业创新还能够帮助企业来获取不同的行业核心技术,通过企业之间的互相沟通学习、借鉴技术专利,能够使我国民营企业来获取一定的发展经验与财富累积,同时还能够体现出企业创新的价值,所以我国各中小民营企业应共同携手进步,共同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将企业科技创新工作来推向全新水平。此外,还可通过有效利用科技水平来建立市场风险评估数据,通过数据可以预测企业当前发展的经营收入与支出的效益,从而有效避免外部因素的影响,降低企业风险。在管理企业中,还可有效预防企业的投资风险与财务风险,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为企业获取循环经济效益来提供巨大保障。

三、结语

综上,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只有不断重视自身科技创新,并为自企业生产提供政策性理论知识,才能为民营企业发展带来全新环境并提供巨大动力。企业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生产工艺,完善产业新技术,应用新型科技手段,并采取全新的经营管理理念来开发产品,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保障自身市场份额,并为客户提供全新优质的服务。总之,在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管理中,只有不断重视科技创新,才能够促进自身管理内涵,不断提升企业管理能力,培养企业创新型人才,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并为满足我国企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来提供强大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陈惠源.科技创新在中小民营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0):40.

民营企业管理范文篇5

民营企业内控建设具有以下意义:一是保障企业内部运营信息真实、可靠,为落实管理会计工作目标奠定基础,为民营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规避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等;二是保障民营企业管理制度可以落到实处,营建统一、高效运营氛围,有效提高民营企业经济效益;三是保障企业管理体系科学稳定,管理工作有据可循,管理资源均匀分配,避免工作人员受短期利益诱惑,做有损民营企业利益的事,继而助力企业良性发展。基于此,民营企业若想有效提高自身管理实力,提升其综合竞争力,基于管理会计视角,分析内控建设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二、基于管理会计视角民营企业内控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有待优化。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建设需富有渗透性、全面性、系统性,方可发挥内控优势,助力企业稳健发展,然而当前有些民营企业因缺乏内控意识,忽视内控价值,内控工作举步维艰,各部门为维护自身利益,在内控工作中有所保留,内部控制机制松动,这就需要民营企业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为民营企业内控建设奠定基础。(二)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企业制度是集合企业发展力量,引导企业工作人员高效完成企业发展任务,执行企业指示的重要依据,民营企业实现落实内控建设目标,亦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各项内控工作有据可依,削减内控建设阻力,这就需要民营企业累积内控经验,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及市场大环境,不断调整内控制度,致力于打造富有灵活性、实效性、科学性的内控制度。(三)民营企业内控信息不对称。管理会计以民营企业运营各个环节信息为依托制定报告,若将管理会计报告比作一面反应企业运营实况的镜子,企业内部信息则为拼凑这面镜子的材料,民营企业信息完整性、真实性、全面性,关乎管理会计工作综合成效,然而当前民营企业内部信息却存在不对称问题,究其内因源于企业各个部门内部信息充裕,企业管理者无法把控全部信息,内控机构更对各部门信息知之甚少,无法为管理会计提供优质信息,降低管理会计报告质量,徒增企业管理风险。(四)民营企业内控建设缺乏监管。民营企业内控建设无法一蹴而就,其与企业运营情况、市场环境、宏观政策等因素息息相关,且具有客观性、发展性,一旦企业内控建设懈怠,将使相关制度及机制滞后于民营企业发展实况,无法发挥内控效用,这就需要企业重视内控建设监管,跟随新时期民营企业发展新常态落实内控建设目标。

三、基于管理会计视角的民营企业内控建设措施

(一)营建优质内控环境。控制环境由各个企业活动控制要素构成,控制环境稳定性,关乎企业内部控制成效,为此民营企业若想高效开展内部控制活动,需重视营建优质内控环境,首先调整内控结构,各个部门处于内控平级,相互不干预内控事宜,内控信息共享,内控管理体系联动,并属于企业财务管理重要一环,其次营建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氛围,引导工作人员树立内部控制意识,削减企业内控建设阻力,确保人人参与到内控建设过程中,这就需要民营企业在加强内控制度宣传与培训基础上,制定与之相关奖惩机制、考评机制,调动工作人员内部控制积极性,成为民营企业内控建设“最小单元”,例如民营企业可制定“部门信息有效性控制制度”,确保各个部门所反馈的信息真实、客观,为发挥管理会计能效奠定基础,落实企业内控建设目标。(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民营企业运营环境较为复杂,为削减财务管理阻力,降低企业经营管理风险,民营企业需从细节着眼,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明确岗位责权。民营企业各个部门需各司其职,避免职权交叉、重叠,例如总经理与董事长不能为同一人,总经理的领导班子不能与董事长的领导班子重叠,货币资金管理、信息档案管理、存货管理、合同管理、印章管理需专人专管,提高内控质量;二是明确岗位工作流程。以管理会计工作为例,其需以内控部门为依托,以日、周、月、季度为基准,定期、定时搜集部门运营资料,将资料统一起来进行分析,分析结果需上报给管理者,为其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提供依据。明确的岗位工作流程,可提高内控效率,确保各项内控工作有据可依。健全民营企业内控制度,还需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明确部门负责人。聘用管理能力强、财会素质高、认真负责的人员为部门负责人,为落实财务管理目标奠定基础;二是加大关键环节控制力度。在审批、交接、资金调度等环节,需加强内控监管,避免出现披露有损民营企业经济效益;三是做好重要物品的管理。银行票据、发票、印章等重要物品需专人专管;四是健全重要工作岗位内控制度。民营企业需细化采购、资金收付、入库、销售、发货等管理制度,规范内控流程,健全民营企业内控制度。(三)搭建内控信息平台。民营企业需从管理会计视角出发,致力于搭建内控信息平台,打造畅通无阻的内部信息沟通渠道,为深度挖掘民营企业信息价值,提高管理会计报告质量奠定基础。例如,民营企业可在各个部门建立信息搜集小组,负责实时统计、整合、传输、存储、分析部门各项信息,保障企业财务管理一手信息质量,同时制定该小组行动规范,确保组内成员明晰自身权责,一旦出现信息失真问题,可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并剖析信息失真内因,为各个部门更好践行财务管理制度,整合有用信息,提高管理会计工作质量奠定基础。信息搜集小组除负责整合部门内部信息外,还负责各个部门信息的横向交流,以各小组为基点,搭建民营企业内部信息传输网络,有效规避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现象,提高民营企业内控建设质量。为应对民营企业信息膨胀新常态,企业可积极应用“互联网 ”技术,如建设信息资源池,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信息,根据信息类型建立电子版信息档案等,提高民营企业信息综合利用率,继而有效提高管理会计报告质量。(四)发挥审计机构作用。为有效强化民营企业内控制度,发挥内控优势,提高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质量,需基于管理会计视角重视内部审计机构,针对财会账目、内控制度科学性、企业各部门职能及效用进行审核,站在第三方视角,引导民营企业调整内控体系,达到建设良好的内控机制的目的,在此基础上,通过审计机构阅览的财会信息将具备真实性、时效性、科学性,继而为管理会计提供有利资料,有效保障管理会计报告质量,大力发挥内部设计监督效用,保障民营企业财产安全,降低企业发展风险,推动民营企业朝着合法、合规、合理方向发展。为积极发挥审计机构效用,民营企业可定期邀请专业机构评价其审计效力及内部控制制度,保障民营企业审计质量,为企业优质内控的建立创造条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使民营企业完成内控建设任务,其需树立内控意识,营建优质内控环境,健全民营企业内控制度,基于管理会计视角搭建民营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流通平台,积极发挥审计机构作用,从第三方视角出发,引导、敦促、监督民营企业高效完成内控建设任务。

参考文献:

[1]杨颖.浅议管理会计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j].财会研究,2015(01).

[2]赵艳薇.从管理会计角度看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与运行[j].商,2014(06).

[3]刘艳君.企业会计内控体系的现状分析及建设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4(07).

[4]马昱.试析我国企业会计内控管理的要点[j].中国外资,2013(05).

[5]原永亮.强化企业会计内控管理的对策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04).

民营企业管理范文篇6

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各种问题和矛盾。温州民营企业因其在资金、技术、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不足,以及国有企业在改制和改革中竞争力不断增强,竞争环境发生变化,国家给民营的政策优势逐渐弱化,温州民营企业处于不利的地位。特别是中国加入wto,温州民企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把握时机迎接挑战是一个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管理

温州民营企业在我国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逐步成长起来的,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辛发展,现在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亮点,其对社会的贡献也日益彰显。目前,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西部大开发如火如荼地进行以及中国步入wto这个大市场,温州的民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但是,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民营企业管理弊端也就越来越突出,有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

一、温州民营企业存在的不足

(一)、家族式管理制约了用人机制

企业内部的家族式管理和唯亲是用的用人机制,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素质的提高。企业内部的家族式管理把选人、用人正好限制在了家庭、近亲这个小圈子里,往往出现人力资源短缺,兵多将少无帅才,无法形成一个良好的组织架构。因此,在解决问题时,难免因孤陋寡闻而导致决策质量低下。所以当企业需要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产品向“精、特、优”方向发展时,就明显暴露出家族式管理的弊端。

(二)企业主体决策者素质不高

企业的主体决策者素质不高,造成决策质量低下、失误增加,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民企的主体决策者大都是农民出身,因此,他们的文化素质不高。他们能够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自已成立企业,并取得成功。但由于他们的素质不高,并且中国的经济环境亦在不断的变化,使他们难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决策,延误商机。

(三)制度形同虚设,奖惩制度难以执行

制度的形同虚设是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的一大弊端。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约有10%的民企没有任何文字章程。有相当一部分民企有章程也有令不行,执法不严,奖惩制度不执行,规章制度流于形式。

(四)员工的主体意识差,员工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充分发挥

员工因为自己在企业中没有股份,仅仅是个雇员,多做与少做所拿的是差不多,并且在家族式管理的情况下,他们害怕自己的意见,如与其家族中的人不合,就会被排斥,甚至被开除,大多数人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只要完成上面交下来的任务,其他的均可不用管。万事皆老板说的算,员工缺乏主人翁意识。使得关健人才像是被捆绑了一样,使人才不能充分发挥才能,导致人员管理上的混乱等现象。

(五)缺乏高级知识分子和高技术人员

民营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是本科以下的学历,高科技人员严重缺乏。基本上,技术人员不具备高层次的理论知识,而是自学徒开始作起,从老的技术人员学习各种经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就成为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小的方面可能胜任有余,但一遇到重要的技术难题就很可能束手无策。

(六)企业决策者集三权与一身

民营企业的决策者集经营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于一身,经营者行为不受任何人监督,而对所雇职员有随意的处分权。经营权和监督权没有分离,使职工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职工受到无理解雇时没有自己的机构为职工说理,职工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亦无法全心全意的为企业创造利益。

集权式管理模式容易导致企业战略决策失误。特别是在一些私营企业主小有成就时,以为自己理所当然成了企业家,盲目自信,更容易沿用过去成功的经验决策方式,使决策风险加大。

二、原因浅析

(一)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决定

首先,在观念上保留了以前封建时期统治者的思想,认为只有自己家族的人可以信任,不管其能力的高低,就把他们安排在高位上。其次,其他合作者亦希望自己家族获得更多的利益,也把自己的亲属安排进来。所以,重要位置上就都是所谓的“自己人”占据着,形成了家族管理企业。

其次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尚未成熟,家族化管理对企业起了很大的作用。许多民营的老板外于领袖的地位和特有的人格魅力,是由其创业经历、权威、才干和实绩所形成的。因此他们传统理念、作风、能力、经验、知识等深深地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使企业具有很强凝聚力。

(二)企业主要决策者不能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温州民企的初期发展,主要靠手工或简单机械操作,客观上对企业主要决策者的文化素质要求不高,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一定水平后,就要求决策者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业务素质。如果企业主要决策者不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那么,民企不是裹足不前,就是不断出现失误,或者被社会淘汰。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民营企业目前的平均寿命只有4.5年。

(三)不能依法办事

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业主不好打破情面,撕不破脸皮,不能依法办事,不能公事公办。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使民营企业中大多数人是业主的家族或其他合资者的家族,企业里的各种章程对一般职工是可行的,但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些一纸空文,根本不起什么约束作用。他们在企业中漠视制度,我行我素,甚至胡作非为,而业主则碍于各种关系,不能依法办事,公事公办,以至影响业主的决策的贯彻和执行。

(四)家族式管理损伤了员工的积极性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企业也要管理制度。在民营企业中,本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而对违规事件的处理又是“人治”化成分居多,经营管理上经常遇到管理人员鼻祖很高相互之间不服气,加上管理层次及职权分配不明晰,谁也管不了谁的局面。从面导致人员管理上的混乱等现象。员式的主体意识差。民企的家族式管理,业主的家长作风,任人为亲的用人机制严重损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以厂为家的主要翁意识模糊了,自觉参与、大胆创新的积极性削弱了,员工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精神难以体现。

(五)对人才资源的认识度不够

首先,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和任人为亲的用人机制,使高技术人员和高素质人员害怕自己进入企业后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使自己的才能被埋没。其次,民营企业的工资不高,各种福利制度和保险基本上是没有的,他们害怕进入民企后没有保障。

很多温州民营企业老板简单地把员工当作是实现自己企业目标和赚钱工具罢了,普遍缺乏挖掘和培养企业自己人才的中长期计划,没有系统进行培养开发人才的工作,人才严重青黄不接,根本没有将管理职能转到开发和培训人才资源方面来,由于人员的不断变动,企业不愿意培养人才,他们总认为,自己花费大量的人财物去培养人才,万一人才走了怎么办,岂不是人财两空。没有一套企业的薪酬、绩效、激励、考核机制。

(六)决策权与监督权没有分开

首先,温州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业主不仅是最高的决策者,也是最高的监督者。业主绝对不容员工对他的权利的侵犯,为了维护家族的利益,不可能把重要的权利交到别人的手里,业主们始终坚信的是只有把权利

全抓在自己的手里,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

其次,中国的市场经济还没有经历一个非常残酷的过程,很多职业经理人的技术素质和道德素质还不高,在一个信用缺乏的环境中,让创业者把经过多年拼搏创造出来的财富交给别人去打理,没有几个人能够放心。

三、企业改进对策

(一)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努力实现民企的民主化管理

由于家族式管理向专业化管理转变,最重要的是要任人唯贤,严格按照制度来选拔优秀人才。

首先要求业主转变观念,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走出任人唯亲的圈子。要逐步推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经营者与生产员工的积极性,把企业经营目标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和努力方向,从而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经济目标的早日实现。

其次,要引进竞争机制,大胆聘用能人,把实行“能人战略”作为振兴企业的重要措施。因此,确立全新的用人标准,用全新的理念认识和发掘人才,用全新的方式在国内外招揽人才,用全新的管理模式配置和激励人才,是打破家族式管理的重要标志。从而极大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二)提高民营企业决策者的素质

作为企业决策者,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属于最高层次。决策者,可以是一个群体,还可以是一个个体,还可以分出高中低很多层次。对于企业决策者来说,不管他处于哪个层次,都操纵着这个企业的经济命脉,操纵着这个企业所有人的经济利益和前途,在企业管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民企的决策者要及时调整知识结构,要努力学习科技知识、专业技术知道,更要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高决策能力,主动适应市场,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方面,应将“决策层”送出去参加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培训。在民营企业中,老板的思想不改变,其他人改变是很难的。可以为企业领导培训创造充分的鼓动气氛,并且选择正规的培训机构、有影响的培训师和衫的培训课程,要让领导感觉参加这培训“值”

同时,民营企业主也走出一个思想的误区,即所有权与经营权不能分离。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主并未接受过专门的企业管理的训练,他们实践感受比较丰富,而理论水平却比较缺乏。当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时,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时,民营企业主便应适时地退居二线。

(三)企业要建立各种健全的制度

一个没有法律的国家,不称其为好国家;同样,一个没有制度的企业,也不是一个企业。企业没有健全的制度,就不可能对人产生约束,大家各自为政,造成企业的混乱,企业自然不可能发展。而如果有健全的制度,但不是对企业一体人员都起约束力,亦然。古人有去:“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在现在,如果不是每个人都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那么规章制度亦成为无用之物。只有企业全体人员都遵守,并且谁触犯了制度就要受到惩罚,才能做到有令即行,企业才能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企业按照员工的能力和业绩来分配其工资,就可以为企业招徕有能力的人。而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必定全心全意为企业办事。这样不仅他们个人获利,企业亦能从中获得巨额利益。各种福利制度和保险制度的建立,为员工解决了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才智,为企业谋利益。

(四)用人唯才

现代企业经营日益复杂,对各种人才的要求亦日益提高,只有用人唯才,才能维持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与人才的亲疏关系不应是用人的标准。亲者而德才兼备,自然最好,可是这种人才是很少的。如果亲而无才身居高位,那只会影响管理上的健康,影响团队的士气,使人才鄙视和疏远你。有些人对非亲非故者身居高位总存有担心,而不信任,不放心,这完全没有必要。现代管理区别于传统的特征之一就是在于能否领导原来并无联系的人,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挺进。企业如果连这一点都达不到,那离现代管理就太遥远了。

同时,让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等企业员工购买企业股份,或者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奖励企业股份,或者对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实现股票期权制,分散企业股份,并利用股份形成企业和员工真正的命运共同体,建立彼此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通过出聘请职业经理人等等方式,让那拥有较高管理水平和高科技人才,由他们来负责企业的决策、管理,勾画下一幅蓝图。

(五)建设一个平等互利,民主集中的尊龙凯时最新的文化

重视尊龙凯时最新的文化建设,尊重和信任员工,将创业热情转变为长期的核心价值观,并有系统地传递给企业员工,使之成为共同的行为规范,逐渐培养起价值认同感。老板是尊龙凯时最新的文化的主导人物,老板不仅要改造自己的经营管理理念,更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结合以关键人才为主的员工的文化需要,打造全新的有自己个性的尊龙凯时最新的文化,针对民营企业易犯的毛病,提出民营企业尤其要注意提倡平等互利、互相尊重、民主集中、共同成不等式的文化精神,而要严防出现老板掌控,唯我独尊,封建等级制度的文化精神。做强企业需要胆略和眼光,需要精神和时间,做大企业则需要文化精神的统一。

(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要按照《公司法》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善于经营、敢于决策的领导班子,使企业的权力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职责明确。确立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规范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建立奖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治理机构创新,使民营企业管理走向社会、走向成熟、走向科学。同时建立工会组织,员工的合法利益在这里能够得到基本保障,他们敢于放手去拼搏,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

因此,只有改变因扰企业发展的传统的、保守的、封闭的管理模式,推动管理上台阶、上档次,加速民企的技术创新力度,推动民企不断发展。由“家族企业”向“企业家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跨越,把温州民企发展从整体上推向一个更新的档次,使温州民营企业在新经济浪潮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民营企业管理锦囊》作者:刘金星

2、《温州企业管理创新之特色》杂志

3、《温州民营经济研究》作者:谢健、任柏强

4、《wto与中小企业发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年11月主编:林汉川、田东山

5、《二十一世纪: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年2月主编:罗国勋

6、《私营企业成功模式解析》中国致公出版社

民营企业管理范文篇7

关键词:民营企业,做人,伦理道德教育,人本管理

一、当前民营企业员工的心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工商管理类人才和其他各专业型人才层出不穷,此外,我国许多民营企业自身也在通过各种途径培育人才,完全有理由相信,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所需的各类人才都有可能找到。但是,事实上,许多人在选择单位时,并不是将民营企业作为首选,即使一些人选择了民营企业,也难于在民营企业长期下去。人们就业于民营企业中,做不到以企业为家(虽然许多民营企业都在倡导以企业为家的理念,但事实上不可能实现),而是以自身利益为重,价值观上根本就不存在“企中有我,我中有企”,也不去体会“企荣我荣,企衰我耻”,人们在民营企业的短期化行为非常明显。民营企业发展得好的时候,人们乐于呆下去,但当民营企业碰上前进中的问题时,想留在民营企业共患难的员工能有几许?据调查,民营企业近几年的人才流失率达30%以上,一些医药生产企业人才流失率竟达70%,民营企业中的中高层人才以及科技人员,在公司的工作年龄普遍较短,一般为2—3年,其中,最短的仅为50天,最长的也不过5年。人才流失问题在民营企业中比较严重。针对这些现象,许多民营企业主也采取了较多的改革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不断改善人才管理方略,如员工持股制度、薪酬激励制度、工艺流程再造、岗位责任制、工作环境设计、组织结优化、团队协作激励,等等。但是,收效甚微,许多民营企业还是叫喊着人才难求、人才难留。对此,众多理论工作者和民营企业主都感到迷惑。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是理论研究的滞后性问题,还是民营企业应用实践操作性问题呢?所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二、当前民营企业管理上的漏洞

笔者认为,当前民营企业员工这种心态的转变,根本原因在于其传统的伦理道德理念发生转移,而人们这种传统伦理道德理念的转移又源于社会和企业对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不重视,人们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机会几乎没有(见图一)。当然,社会环境新变化也是重要的原因,如拜金主义的兴起。在这种背景下,人们传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已经在逐步发生异化。就业于民营企业的员工就很难做到与企业共生死,共命运。

伦理道德教育机会技能教育机会

幼儿园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

图一:人性教育与技能教育机会变化趋势

上图表明,从幼儿园到大学,人性教育机会不断减少,而人的技能教育机会不断增加,人们大学毕业后,人性教育机会极少。本质上,人们的人性教育经过了这样长的时期,在工作中就应该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对待所从事的工作,相反,当前许多人在民营企业并没有继承曾经受过的正确的伦理道德教育思想,而是陷入了狭隘的以自我利益为中心的思潮中。

此外,笔者认为,当前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略并没有涉及员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正确引导,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作用方向都是员工的使用价值,即如何把人的使用价值发挥到极至,至于人的内在价值根本就没有采取措施来启发和激励。虽然美其名曰人本管理,实际上,这些人本管理都是人才使用方式的改变,完全是形式管理。这种不触及人的内在本质的管理,其作用和影响是短暂的,其劳动力边际效益是递减的(见图二)。

trtr1(人本管理效益曲线)

tr2(人性管理效益曲线)

l

图二:人本管理效益曲线与人性管理效益曲线

三、人性管理应引入到民营企业管理中

人性管理的基本涵义是对人性特质的再培育、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人性的积极作用,剔除人性的消极作用,就是应用人性哲学思想教育员工学会做人,做一个积极的人。

那么人性是什么。人性就是人内在拥有的本质特性,既有积极方面的特质(积极人性),也有消极方面的特质(消极人性)。笔者总结起来,积极方面的特质主要包括快乐、忠诚、主动、独立思考、勇敢、行善和需要帮助等七个方面。消极方面的特质主要包括郁闷、叛逆、惰性、借口、软弱、猜疑和封闭等七个方面。虽然人性的内容远不至于此,还可以总结许多条,但是,人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人性管理哲学思想就是要研究上述人性的不同特质,并能恰如其分地启发人性的积极方面的特质,消除人性的消极方面的特质。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让员工快乐地工作,让员工对民营企业百般地忠诚,让员工在接任务后能独立思考,让员工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让员工培养乐于助人和行善习惯,让员工相互帮助。同时,也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消除员工的郁闷心情,消除惰性,放弃叛逆心态,打消员工找借口的任何机会,帮助员工从软弱中坚强起来,消除员工的任何猜疑,激发员工的热情使其走出封闭的怪圈。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是要教会员如何去开展工作,如何去完成任务并取得效益。如果这样来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没有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任何一位经理或老总,如果是这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根本无法有效管理企业人力资源,毕竟精力是有限的。实际上,员工要做什么,岗位说明书都有记载。员工接到任务如何去完成并取得成果,经理或老总不需要交代,那是员工自己的事。员工能选择你的民营企业,并选择一种岗位,其实他已经知道该种岗位的基本要求,否则他不会接受这个岗位,他是有备而来的。但是,有些员工为什么接受这个岗位工作之后,热情不高,效率不高,做事拖拖拉拉,有责任不敢承担,有任务不敢接,即使交代他如何去做,他还是不愿做,做了但还是做不好,等等。其实,问题不在于他的能力,而是人性的消极特质在起作用。相反,有些员工能力虽然平平,但是如果上级交代一项任务,哪怕该项任务已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他还是能够独自完成这项任务,而不需要上级的任何交代,这是人性的积极特质在起作用。因此,经理和老总在人本管理上并不是要教会员工如何去开展工作,交代任务如何去完成,而是应重视人性的正确引导,这才是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要求。如果民营企业管理者能从人性哲学思考人力资源管理,必然会取得这样的效果:有能力的员工能高效地完成任务,能力平平的员工也能准确地完成任务并取得满意的结果,而且,所有员工在民营企业工作并不是为了任务而工作,而是在民营企业中实现做人的价值。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民营企业管理者还用担心人力资源管理没有成效吗?

而且,人性管理的劳动力边际效益呈递增现象(又见图二)。因为,人性管理在于激发人的传统伦理道德,如果员工都是具有积极人性特质,再多的员工在企业也不会嫌多,这样的员工相互之间会有更多协作且协用关系会更好。

四、我国企业的人性管理研究需要加强

国内外关于人性管理的研究观点概括来说主要有两种,一种就是本文之意,即从伦理道德和忠诚等人性特征去研究,但这种研究成果主要出自外国学者,国内学者对此研究不多,如(美)斯蒂芬·伦丁著的《fish》,(美)阿尔伯特·哈伯德著的《amessagetogarcia》,(美)费拉尔·凯普著的《noexcuse》,(美)大卫·恩里克著的《西点军校》,(美)理查德·t·德·乔治著的《经济伦理学》,陈惠雄著的《快乐原则——人类经济行为的分析》,陈德述著的“论荀子‘性伪合而治’的人性管理模式”,刘唐宇著的“中西人性论与人性管理的比较研究”。另一种就是当前研究比较多的人本管理思想,认为人性管理就是人本管理,然而,从触及人性管理这个主题的众多国外学者和极少数国内学者的研究结论分析,人性管理和人本管理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从经济角度分析,人本管理思想指导下的劳动力边际效益是递减的,而人性管理思想指导下的劳动力边际效益是递增的。当前的人本管理根本就不是人性管理,因为其没有触及人的本性特征,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人的使用方式,是一种形式管理,而人性管理研究的对象是人的本性,主要研究如何再培育、再激发人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启发人的自觉行动。持第二种观点的相关研究成果如,王姣著的“人性管理与制度运作”,陈官章著的“高校人性管理的几点思考”,李茜著的“论现代民营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管理”,杨慧著的“以‘人性管理’搞好图书馆工作”,范莉莉著的“浅析我国民营企业的人本管理”,祖明著的“人本管理的制度设计与对策研究”,肖和伟著的“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张今声著的“论人本管理”,郑伟著的“论人本管理是依靠职工办民营企业的核心”,等等。

这种研究现状表明,企业的人性管理研究在我国还处在探索过程。随着我国企业民营化的发展,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我国当前的伦理道德异化趋势,未来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必然会更加严重。

五、民营企业加强人性管理的几点思路

对某一个民营企业来说,加强民营企业员工的人性管理,可能效果难于在短期内发挥,因为,人们的人性教育并不仅是民营企业的责任,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整个社会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变化已经影响着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益。如是社会各界不重视人们的人性教育,一个民营企业要想在本民营企业中通过对员工的人性管理就能取得明显效果,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此,社会各界应加强人的道德教育,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是,完全可以推论,哪一个民营企业先进行了人性管理,该民营企业在人才问题上就会少一些矛盾,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因为,人是民营企业的核心,是民营企业最革命的因素。民营企业的人性管理就是要培育、激发员工的积极人性,使员工自觉接受“企中有我,我中有企”、“企荣我荣,企衰我耻”的民营尊龙凯时最新的文化和民营企业精神。笔者认为,我国民营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人性管理,民营企业业主应以心待人,以诚待人,将不同素质不同层次的员工的不同思想统一到民营企业所设定的人性文化之中,那么,我国民营企业必将赢得新的机遇,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

民营企业加强人性的目标在于让员工快乐地工作,教会员工如何忠诚,教会员工如何微笑生活,鼓励员工主动行善,培养员工独立思考,鼓励员工勇敢面对一切困难,倡导员工相互帮助。虽然只有这几句话,但是,要实现这样的人性哲学的提升是非常困难的。这需要民营企业管理者精心而长期的设计,需要民营企业管理者付出许多努力创造环境和机会,也需要员工积极配合。而且,这种人性哲学的提升,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面面俱到,其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

1、在活动中培养。民营企业应计划一些群体性活动,让所有的员工都参与。

员工在活动中会潜移默化地领悟人性的积极特质。如拔河、与其他单位的比赛活动、到成功民营企业中参观、设计一些边工作又能边取乐的项目、举办一些管理方面的游戏活动让员工参与、集体旅游、共同设计办公环境,等等。通过各种活动有针对性地培养民营企业急需的人性特质。活动形式要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目的是既让员工主动参与,改善心情,同时又能使员工有所体会和感悟。

2、在会议中熏陶。会议的形式也要多样,集体会议、小组会议、管理名著

读书会议、管理专家的宣讲会议等都可以。会议形式不管怎样,关键的是要对员工积极人性特质进行熏陶,而且,会议气氛一定要搞好,既要传达会议精神,又要鼓励员工提意见、发表看法和轻松愉快,因为,会议精神只有在轻松愉快中才能被消化吸收。

3、在工作中随时随地教育。一是民营企业管理者发现员工有某方面的过错

时能及时时行教育,这是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二是鼓励员工互帮教育,即当某员工有过失时,其他员工能主动教育该员工。只要管理者和大多数员工对有过失的员工进行随时随地的教育,时间久了也就成为习惯,员工的行为就总会朝着民营企业既定的目标,员工就会少犯错误,员工之间也就会建立互信、互帮、互让的良好氛围,员工之间的团结协作就会得到加强。

4、在民营尊龙凯时最新的文化上倡导。培养员工的积极人性,实则是培育一种积极向上的民营企业精神。这种精神是建立在人性哲学基础上的,不是我们常说的形式上的民营企业精神,而是一种充满积极人性的民营企业精神。形式上的民营企业精神是表面上的东西,只要民营企业培养员工具备人性的积极特质,那么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民营企业精神就是实质意义上的民营企业精神,其影响力就是持续的、长久的,其凝聚力就是不可战胜的。因此,民营企业在文化建设上就应把这种积极的人性特质培育、激发作为建设和设计的重点,从人的本质特性上提炼民营企业精神。

5、在客户中渲染。这要求管理者和员工都能以积极的人性特质处理各项业

务。接待客户时,要把客户作为我们家的客人一样对待,这样就能向客户中渲染民营企业精神,并感化客户的心灵,让客户感觉到我们的民营企业不是在做业务,而是在享受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家的生活方式。要让客户感觉到每个员工对待民营企业就像对待自己的小家庭一样认真负责。民营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如果能这样,那么客户必然会喜欢这样温馨的“家”,必然会常到这个家来做客,那么民营企业的业务就会越做越多。

6、在困难中鼓励。当员工处在人性的消极一面时,民营企业管理者和其他

员工要主动帮助,像兄弟姐妹一样为其摆脱阴影,走出人性的消极领域,重塑人性的积极特质。人性的教育基础人人都有,只要及时相劝和帮助,身处人性消极一面的员工就会很快实现转变,融入民营企业大家庭中,与兄弟姐妹并肩作战。

7、在制度上激励。人性的培育、激发在一定意义上是难于用金钱实现的。

例如,员工的一个微笑值多少钱,员工之间的相互帮助值多少钱,谁能进行量化,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但是,如果在制度上适当地引导也不为是一种权宜之计,关键是制度的内容设计上要能够体现这种民营企业精神。例如,可设计一些部门和气奖、客户关系奖、员工协作奖、主动工作奖,等等。只要认真去体会,这种制度还是可以设计出来,并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民营企业员工应积极主动调整好自己的人性观和世界观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应加强员工的人性管理,从员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着手,逐步转变员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员工真实做到以民营企业为家,真实理解“企荣我荣,企衰我耻”的价值理念。此外,民营企业员工也应深切了解到这些现实,即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理想的工作实在难求,称心的工作终究难找,任何工作,任何事业都是要有人做,不需付出较少劳动就有较多报酬的理想的工作,实在少有。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事在人为。既然,我们选择理想的工作难度大,为什么不爱惜现有工作,关键是我们选择正确的工作态度。虽然现有的工作并不理想,但是,在工作态度上,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快乐,为什么不选择对民营企业忠诚,为什么在问题面前不选择独立思考,为什么在困难面前不选择勇敢面对,为什么在生活中不选择行善,为什么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不选择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事实上,所有这些才是生活的真谛,工作的本义。没有人会喜欢郁闷,没有人持叛逆为嗜好,没有人天生就拥有惰性,没有人喜欢在问题面前乐于找借口,没有人喜欢软弱性格,没有人天生就爱猜疑,没有人喜欢在封闭世界苟且偷生,这些也是生活的真谛,工作的本义。当我们选择了某项工作时,哪怕这个工作不尽人意,我们应该选择好自己的工作态度,毕竟生命是短暂的,称心如意的工作极少。因此,民营企业员工应端正态度和思想,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积极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

主要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伦丁等:《fish》中信出版社。2002年10月

2、(美)阿尔伯特·哈伯德:《amessagetogarcia》

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年9月

3、(美)费拉尔·凯普:《noexcuse》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1月

4、(美)大卫·恩里克:《西点军校》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3年1月

5、众行管理资讯研发中心:《管理培训游戏全案》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4月

6、刘敬鲁:《经济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7、(美)理查德·t·德·乔治:《经济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

8、陈惠雄:《快乐原则——人类经济行为的分析》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3月

9、陈德述:“论荀子‘性伪合而治’的人性管理模式”

《中华文化论坛》1999年第2期

10、刘唐宇:“中西人性论与人性管理的比较研究”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2001年第4期

11、王姣:“人性管理与制度运作”《中国乡镇企业》2001年第8期

12、陈官章:“高校人性管理的几点思考”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科)2002年第1期

13、李茜:“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管理”《平原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4、杨慧:“以‘人性管理’搞好图书馆工作”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1年第2期

15、范莉莉:“浅析我国企业的人本管理”《经济体制改革》2000年第4期

16、祖明:“人本管理的制度设计与对策研究”《管理世界》2001年第6期

17、肖和伟:“人本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现代管理科学》2003年第10期

18、张今声:“论人本管理”《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9、郑伟:“论人本管理是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核心”

民营企业管理范文篇8

[关键词]民营企业;管理创新;文化

经过二十多年的成长和发展,民营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一样已经承载着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任。我国民营企业要不负如此重大的历史责任,就必须从管理上进行艰苦卓越的创新。唯有进行管理创新,民营企业才能得到更高的发展,才能再次铸造如同初始创业时期获得的辉煌。而在所面临的困境中,民营企业的管理创新首要的和最艰难的是面对其所处的内外文化的制约。

一、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民营企业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由小到大逐步发展而形成现在的规模和水平的。除了极少数规模庞大的知识型企业,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共同特点是:实行家族化、高度集权化的管理。面对新形势,这种管理模式已经暴露出很大的缺陷,民营企业要进一步发展,管理上的创新是关键环节。

(一)管理创新是民营企业经营规模和资产规模扩大的需要

民营企业在规模上不断扩大必然要采取新的管理模式,否则就难以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很多民营企业的教训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回顾三株企业兴衰的历程,庞大的营销网络使“三株”迅速崛起,但由于监管失控,企业的管理创新跟不上资产规模的扩张,使企业由兴转衰。从组织内部的运行和功能来看,由于资产规模的增大,企业的组织也变得比过去复杂得多,信息管理显得尤其重要。多数民营企业由于规模的扩大内外信息都比较混乱,甚至有些企业下属的违规行为直到造成很大的破坏才被发现。因此,管理创新的首要任务就是再造一个企业内部的组织,使得企业内部信息传递迅速及时,为决策领导层引导和控制企业向既定的目标发展搭建新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

(二)管理创新是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需要

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一部分优势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在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民营企业里,企业的战略管理尤其突出。但遗憾的是,民营企业大多没有战略管理的意识,对自己的市场定位、竞争对手、竞争环境等都缺乏清醒的认识。受过去创业阶段沉淀下来的观念影响,企业决策者仍然把企业的发展当做一个投机的行为来处理。而对于进入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民营企业,则必须通过打造企业自身的核心技术来赢得竞争的主动权。这类民营企业属于科技型企业或者更高层次的知识型企业,知识管理、技术研发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无论企业组织还是运行机制,都必须适应知识管理对组织虚拟化的需要,这对管理观念、管理技术和管理方式都是一个全新的变革。

(三)管理创新是利用人力资源的需要

在初创阶段依靠创业人的胆略、企业主的社会资本和敏锐果敢捕捉机遇的个人能力,民营企业在过去短缺的产品经济中得以迅速成长。但是,民营企业要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克服过去依靠企业主个人能力推动企业发展的陈旧观念,通过吸引人才,把人力资源培育成企业持续发展最强大的基本推动力。民营企业由于先天管理的不足,无论是在吸引人才还是人才培育和使用等方面,都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竞争的需要。民营企业应在管理上围绕人才的成长,并发挥其潜能进行改革创新,在进行组织设置、制度安排时,注意关注人才的多层次需要。这样必定能强化人才对企业的归属感,留住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四)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战略进程的需要

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战略过程,需要有一个正确的长期的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的战略规划应随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而转变,而这个转变过程就是围绕着企业适应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创新过程。

二、民营企业管理创新面临的文化困境

(一)落后的文化观念

1.传统文化中以家作为主要经济单位的观念,是民营企业采用家族化管理模式的文化基础。在我们传统文化中,“家”是经济的基本的单位。家的经济功能首先表现在对企业物质财富的占有。而且在家中强调“孝”,它是一种充满经济利益关系的人文精神。“孝”使家长具有绝对的权威,具有经济上的决策权,同时子孙必须服从家长的意志,维护整个家庭的经济利益。这是企业老板以家长的方式支配和控制企业的观念基础。

2.传统文化中主要依靠血缘亲近而建立组织内部相互信任的关系。资历辈分或是和老板的亲近程度对获得企业管理职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往往是先安排企业老板的某个亲属在一个管理职位,如其不能胜任,再找一个能力强实干的副手配之。但这样的能人要接受这个亲属的控制很难发挥应有的才能。这种血亲文化无疑是不利于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过分依靠和注重社会关系等人情观念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是值得反省的。“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这句俗话就透视着我们文化中的人情观念。一方面,结合亲缘信任的因素,人情关系是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任命的一个依据。另一方面,企业在创业过程中,都必须依靠一定的社会资本才可能发展到目前的规模和水平。这也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制度建设落后所导致的一个现象,它和我国传统文化中人情观念结合,相互强化,一起发挥作用。非正当地依赖社会资本和人情关系不但容易滋生社会腐败行为,也严重制约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

(二)道德危机

目前,就大多数民营企业采取的家族化管理模式来说,其最大特点是由企业的所有者及其亲属直接经营企业,直接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控制。企业管理要跃上新的层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必经环节。其中首要的是实现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实行董事、监事和股东三会监督机制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这个制度的核心就是委托的关系。而要构建这个看似简单的关系,首先就要面对诚信缺失的道德危机。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旧体制破除,新体制又不可能一步到位确立,因此在经济交往和管理中,经济欺诈时常发生,诚信缺失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制约经济高效运行的障碍。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授权经营的制度。由于缺乏信用环境和信用平台,民营企业老板在目前的经济环境里,普遍对员工存在信任问题。由于这样的道德危机,民营企业主难以按管理的要求充分授权经营者,而经理对下属也就难以放手,必然加强对员工的自主权利的限制。委托的实质,即授权经营的意义就难以达到。所以民营企业在管理创新上都得而对这样的道德观念的障碍。

(三)落后的财富占有观念

企业老板落后的财富占有观念也是管理创新的一个拦路虎。从法律形式上讲,企业财产属于民营企业老板是没有异议的。但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这份财产也是整个社会财富的一部分,它承载着社会多方面的经济功能,关系到经济增长和劳动力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企业的发展既是企业老板所占财富的增大,也是社会经济事业的成就。没有开阔的眼光、更高的财富观念,企业主很难放手他人——即使是比企业主明显优秀、诚实可靠的经理人去经营。

(四)忽视人才

忽视人才的陈旧观念也是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一个障碍。民营企业老板在创业的过程中,多数是靠自己的果敢魄力和敏锐的捕捉力占领先机,而使其能带领企业发展到目前的水平。因而自觉不自觉的在其思维里沉淀下了过高看待自己,过分相信自己的观念。相应地,就潜藏着忽视人才的思维定势。对人才的需要只是应急式的或者装饰性的,也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在企业发展和创业阶段的作用有根本的不同。同时,由于大部分企业的成长都依赖社会资本的作用,民营企业注重依靠社会关系发展事业也是制约它对人力资源和企业管理创新的因素。

三、社会和谐发展对民营企业突破文化困境具有促进作用

文化观念是属于意识的范畴,虽然它对社会存在有着巨大的影响,但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我们要解除文化观念对当前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制约,既要从发展先进的生产力着手,同时也要注意文化观念变化发展的独立性。

(一)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经济发展观念的转变

一方面,社会进步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些拒绝变革管理模式的企业将在新的激烈竞争中落败,大浪淘沙,鞭策着求生存求发展的企业走上变革的路子。这说明,企业内部组织和运行机制的变革和它的外部社会因素是互动的关系。因此,净化整个经济环境,使得企业摆脱过去过分依靠社会资本和投机行为发展的状况,使得企业的发展完全依靠竞争的实力,这是推动企业管理变革的前提。而我国在建设完整的市场经济体制的道路上,还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另一方面,社会技术进步为管理观念的变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观念的转变以新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为依据,反过来又促进管理的创新。授权和控制是一个对立统一的关系。民营企业老板对经理的授权以他对经理的控制为前提。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控制方式主要是老板主导董事会的决策,企业宏观发展上的控制成为一个主要的领域。同时,决策方案的具体实施情况,也需要信息迅速及时地反馈到企业老板这个决策中枢,以钳制经理人员违背决策意向、恣意违规的行为,变事后监督为现时引导。现代社会提供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能够扁平化,也有利于加大经理的管理跨度,减少层级,彻底贯彻决策意向。

(二)以制度建设为先导,企业努力建设和提高自身的品格也是突破文化困境的路径

企业员工自主性是通过企业内部的制度安排授权而获得的,因此,制度是管理观念和经济实体活动联结的桥梁。民营企业要突破当前管理创新的困境,就要注意以内部的制度重建为依托,引导企业内部文化的再造和创新。制度建设和文化观念的塑造相互推动,民营企业老板变被动适应社会要求为主动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引进创新型人才来推动企业的整体观念的转变。企业内部制度的有效运行还需依托整个社会法制的建设和完善,也与整个社会的行政体制密切相关。因此,应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塑造崭新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率,为经济社会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同时,还应加强市场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这些对民营企业管理创新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民营企业管理范文篇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中小民营企业为了分散经营风险、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实现扩张成长的目的,多元化战略成了中小企业的重要战略。中小企业实施多元化战略过程有机制灵活、创新能力强等有利于成功的优势,因为对比大企业而言,企业间竞争不只取决于资金和规模、创新、决策能力和机制等重要因素。然而,我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却仅为3.7年,除了中小企业本身规模小、资源有限外,企业管理模式造就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战略不明确、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等一系列问题,更是决定中小企业多元化战略经营的最终宿命。由此,在中小企业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当企业不具备资源竞争能力的硬实力外,更需要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软实力来保障企业稳健发展。因此,对我国多元化发展的中小民营企业,研究其管理模式与经营成败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文献综述

从对中小民营企业多元化战略发展的众多文献资料发现,研究的方向多集中在中小企业多元化的路径或模式的研究,比如对多元化企业的全方位思考(谢爱华,张玲,2001),研究了中小企业多元化的动机、需要的条件和多元化经营的基本形式;基于中小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分析(张会锋,2012),是以个案的方式研究了某企业多元化特征、模式及其对策;基于中小企业多元化战略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杨明明,洪德胜,2014),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多元化战略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得到多元化程度与经营绩效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而对中小企业多元化战略发展风险研究更多,如企业多元化经营风险的形成与度量(戴开富,谭静,2007),探讨企业多元化经营风险的度量原理与方法;试论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风险控制(葛干忠,郑升,2008),文章构建了多元化经营风险控制体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风险控制策略,特别强调财务资源、技术资源及管理资源对多元化的成败起至关重要。对管理资源,文章从理论上分析得出:实行多元化经营,需要有相关人才的储备、良好的管理制度及适当的组织结构;这就对企业的管理资源提出了要求,第一是要有合适的相关人才,以及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第二企业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有利于有效的驾驭起新的经营局面,使企业管理水平与企业的多元化程度相适应;第三适当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要建立一个精干的以事业部为基础的结构来管理各项业务。本文对中小民营企业多元化战略经营过程如何预防风险的要求,基于管理资源的理论观点,以案例对比的方式,研究高效的管理模式对中小民营企业多元化战略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

1.研究内容

企业现代管理模式是指为实现其经营目标组织其资源、经营生产活动的基本框架和方式。先进企业管理模式是实现集成化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企业初创时期,事务相对简单、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也还没有十分宽泛,因此可以采取直接管理的方法,尤其是是中小民营企业或家族企业在经营规模和业务领域还不大的时期,采用直接管理是十分有效的。比如亲情化管理模式、友情化管理模式、温情化管理模式、随机化管理模式、制度化管理模式。但当企业发展壮大以后,管理方法就需要随之创新和优化,并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合理科学地、单一或复合地加以运用,发挥更有效的作用。这就是说企业管理的目标模式应以制度化管理模式基础下,适当地吸收和利用其他几种管理模式的某些有用的因素,实现一种更有效的管理方式———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将人本管理的理念和管理对策渗透到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去,使企业的一切工作在人本管理的理论体系和基本架构框架内进行,即让人本管理统领企业的一切工作,取得预期经营绩效。本文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案例,对比分析两家企业随着多元化扩张发展,企业对亲情化管理模式、友情化管理模式、温情化管理模式、随机化管理模式、制度化管理模式统称传统管理模式的应用情况,论证企业能否成功转化或变革成高效的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模式,即从管理模式的管理-监督-监控-管控-治理五种管理方法的演进,最终实现企业持续性发展。

2.研究方法

本文是采用案例研究的常用方法———扎根理论方法,案例的选取是理论抽样。由文献查阅发现,几乎没有文献从对比式的角度研究分析管理模式对中小民营企业多元化战略经营影响。而关于大型民营企业或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管理模式的研究,不同水平的规模或资源能力的企业,可比性和借鉴性不强;而多元化经营的中小民营企业众多,个案研究也难于实现代表性。所以本文选取同行业的两个企业,目的在于规避企业受多元化路径因素的影响成分,而重点从管理模式的角度思考影响中小民营企业多元化经营成败的重要原因。本文完全遵循研究对象的真实展示,围绕研究企业多元化经营过程管理模式的变化情况,研究不带任何假设(但是带入相关范畴)进入相关资料的分析,仅就选取的两个研究对象———花都尚美集团和广州穗深集团两家企业多元化战略经营的不同管理模式下经营成败的实证研究。

3.研究设计

根据案例研究典型性的要求,同时为了规避因多元化战略类型因素的影响,本文选择了行业差距很大的两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一家是以“公司 家户”型畜牧养殖和饲料加工为主,辅助种苗培育、药物生产、肉食品加工的相关多元化经营的广州穗深集团;另一家是以研-产-销数码箱包产品为主,矿产物流、金融服务、生物或新能源项目开发为辅的非相关多元化经营的花都尚美集团。对广州穗深集团研究的方式是采用历史记录资料研究,由于本人(作者)是本企业的高层管理员,通过回忆和资料记录能真实呈现企业的经营管理情况。而另尚美集团是以访谈的方式对企业主也是企业总经理进行专题访谈,由总经理口述企业管理的情况,通过记录整理形成分析资料;最后对比分析随着企业多元化发展两家企业取得不同的经营绩效,走向不同的宿命。以此得到中小民营企业多元化发展过程,采用科学而高效的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四、案例对比分析

1.研究对象简介

广州穗深集团是十年前广东省畜牧业年经营产值排前列的民营企业。它是由一饲料厂于2000年改制成的股份公司,2001年到2005年经历了企业快速扩张发展期。企业围绕“公司 农户”家禽养殖销售经营主线,快速实现了养殖、育种、饲料加工、兽药生产、食品加工同心多样化的扩张,共八个分公司或子公司,员工数达600百多人,最高年产值将近一个亿。但是,随着企业的经营规模的扩大,企业高层管理力不从心,难于掌控,慢慢员工人心松散、人权腐化,最后以“资金链断”为导火线,2007年底公司宣布破产。花都尚美集团成立于2007年,下设尚美有限公司、江西明冠皮具厂、狮岭明冠手袋厂,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公司初初以专业生产数码包箱产品为主,随着企业经济实力的强大,企业慢慢进入矿产物流、金融服务、生物与新能源技术项目的研发等行业的经营。目前员工有600多人,数码包箱产品销往欧美和东南亚约二十个国家,整个集团年经营产值达十几个亿。凭借企业高效管理,今天,集团“sunmi”品牌已经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2.研究资料编码

本文采用选择性的二阶段编码策略,主要选择两家企业不同阶段管理模式及体现的管理手法情况,对信息进行编码,然后由初始编码和理论编码两个阶段完成资料的分析。资料分析过程,除初始编码和理论编码外,最重要的是应用扎根理论中“不断比较”的原则,对两家企业在运用不同管理模式下经营成败的因果关系的显著性在案例中扩大归纳过程的广度,提升理论的饱和度。本文的总体框架如图所示:4.理论编码(1)广州穗深的记录资料分析,企业在管理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奖励、办公管理方面确定规则,这种制度管理模式使企业有了基本的企业管理功能,保障了企业运行的正常;企业产权方面采用亲情化管理,虽然利用了血缘关关系凝聚了企业力量,但又加强了企业家族式管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决策方面均以独裁式的随机化管理为主导,这就严重障碍了企业管理功能往监督方向的进化,而企业随着发展壮大,经营业务的增加,管理幅度和距离快速加大,企业管理模式最需要“监督”功能;而企业体现的温情化管理模式,仅是为了凝聚人心,利用人情味以激励方式增加“管理”功能的力度,或者是为了减少因多元扩张带来的企来“管理”的难度。所以广州穗深企业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基础,随机化管理模式为主导,亲情化和温情化管理模式为辅的管理模式,没能很好配以企业多元化发展的管理需求,即管理方式进化跟不上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速度,就会发生管理不力阻滞企业前行或“跌涯”后果。(2)花都尚美集团的记录资料分析,企业在高层管理架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都确定规则,严格按制度化管理模式进行企业日常运行管理,这保障了企业经营的正常和稳定;企业产权分配、决策、激励方面都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这种在管理过程确立人为主导地位,继而围绕着调动企业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展开的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实现了通过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活动和以尽可能少的消耗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出的效果;而企业在关键职位用人采用独裁式的随机化管理模式,这又恰恰体现的最高管理者的精明,即利用自己识人用人超过员工的能力,又保护了企业的核心技术或资源。所以,花都尚美集团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根本、以人为本管理模式为主导、温情化亲情化及随机化管理模式为辅助的管理模式,很好地实现了管理功能从“管理”到“监督”、“监控”的进化,随着企业继续的良性发展趋势,自然向“管控”、“治理”方向进化。这就配合了企业多元化战略发展的需要,并且两种相辅相成力量的作用机制下,提高企业经营竞争能力,最终成功实现企业的技续发展。

五、结论

通过上述两家企业资料对比研究分析,佐证了企来在实行多元化经营过程,除需要有相关人才的储备外,一定要有良好的管理制度及适当的组织结构,即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驾驭起新的经营局面,使企业管理水平与企业的多元化程度相适应。从案例对比分析得出,企业要实现未来技续性的发展,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基础,适当地吸收和利用其他几种管理模式的某些有用的因素,比如引进一点亲情关系、友情关系、温情关系确实有好处,甚至有时也可以适当地对管理中的矛盾及利益关系做一点随机性的处理;然后随着企业多元化战略的经营,企业管理幅度和距离增加,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将要成为企业管理的主导,以实现管理功能从“管理”到“监督”、“监控”、“管控”、“治理”方向进化。最后保障企业走向成功。

民营企业管理范文篇10

(一)、家族式管理制约了用人机制

企业内部的家族式管理和唯亲是用的用人机制,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素质的提高。企业内部的家族式管理把选人、用人正好限制在了家庭、近亲这个小圈子里,往往出现人力资源短缺,兵多将少无帅才,无法形成一个良好的组织架构。因此,在解决问题时,难免因孤陋寡闻而导致决策质量低下。所以当企业需要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产品向“精、特、优”方向发展时,就明显暴露出家族式管理的弊端。

(二)企业主体决策者素质不高

企业的主体决策者素质不高,造成决策质量低下、失误增加,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民企的主体决策者大都是农民出身,因此,他们的文化素质不高。他们能够抓住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自已成立企业,并取得成功。但由于他们的素质不高,并且中国的经济环境亦在不断的变化,使他们难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决策,延误商机。

(三)制度形同虚设,奖惩制度难以执行

制度的形同虚设是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的一大弊端。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约有10%的民企没有任何文字章程。有相当一部分民企有章程也有令不行,执法不严,奖惩制度不执行,规章制度流于形式。

(四)员工的主体意识差,员工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充分发挥

员工因为自己在企业中没有股份,仅仅是个雇员,多做与少做所拿的是差不多,并且在家族式管理的情况下,他们害怕自己的意见,如与其家族中的人不合,就会被排斥,甚至被开除,大多数人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只要完成上面交下来的任务,其他的均可不用管。万事皆老板说的算,员工缺乏主人翁意识。使得关健人才像是被捆绑了一样,使人才不能充分发挥才能,导致人员管理上的混乱等现象。

(五)缺乏高级知识分子和高技术人员

民营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是本科以下的学历,高科技人员严重缺乏。基本上,技术人员不具备高层次的理论知识,而是自学徒开始作起,从老的技术人员学习各种经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就成为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小的方面可能胜任有余,但一遇到重要的技术难题就很可能束手无策。

(六)企业决策者集三权与一身

民营企业的决策者集经营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于一身,经营者行为不受任何人监督,而对所雇职员有随意的处分权。经营权和监督权没有分离,使职工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职工受到无理解雇时没有自己的机构为职工说理,职工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亦无法全心全意的为企业创造利益。

集权式管理模式容易导致企业战略决策失误。特别是在一些私营企业主小有成就时,以为自己理所当然成了企业家,盲目自信,更容易沿用过去成功的经验决策方式,使决策风险加大。

二、原因浅析

(一)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决定

首先,在观念上保留了以前封建时期统治者的思想,认为只有自己家族的人可以信任,不管其能力的高低,就把他们安排在高位上。其次,其他合作者亦希望自己家族获得更多的利益,也把自己的亲属安排进来。所以,重要位置上就都是所谓的“自己人”占据着,形成了家族管理企业。

其次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尚未成熟,家族化管理对企业起了很大的作用。许多民营的老板外于领袖的地位和特有的人格魅力,是由其创业经历、权威、才干和实绩所形成的。因此他们传统理念、作风、能力、经验、知识等深深地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使企业具有很强凝聚力。

(二)企业主要决策者不能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

温州民企的初期发展,主要靠手工或简单机械操作,客观上对企业主要决策者的文化素质要求不高,但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一定水平后,就要求决策者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业务素质。如果企业主要决策者不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那么,民企不是裹足不前,就是不断出现失误,或者被社会淘汰。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民营企业目前的平均寿命只有4.5年。

(三)不能依法办事

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业主不好打破情面,撕不破脸皮,不能依法办事,不能公事公办。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使民营企业中大多数人是业主的家族或其他合资者的家族,企业里的各种章程对一般职工是可行的,但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些一纸空文,根本不起什么约束作用。他们在企业中漠视制度,我行我素,甚至胡作非为,而业主则碍于各种关系,不能依法办事,公事公办,以至影响业主的决策的贯彻和执行。

(四)家族式管理损伤了员工的积极性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企业也要管理制度。在民营企业中,本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而对违规事件的处理又是“人治”化成分居多,经营管理上经常遇到管理人员鼻祖很高相互之间不服气,加上管理层次及职权分配不明晰,谁也管不了谁的局面。从面导致人员管理上的混乱等现象。员式的主体意识差。民企的家族式管理,业主的家长作风,任人为亲的用人机制严重损伤了员工的积极性。合理化建议、技术创新、以厂为家的主要翁意识模糊了,自觉参与、大胆创新的积极性削弱了,员工的聪明才智得不到充分发挥,团结协作精神难以体现。

(五)对人才资源的认识度不够

首先,民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和任人为亲的用人机制,使高技术人员和高素质人员害怕自己进入企业后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使自己的才能被埋没。其次,民营企业的工资不高,各种福利制度和保险基本上是没有的,他们害怕进入民企后没有保障。

很多温州民营企业老板简单地把员工当作是实现自己企业目标和赚钱工具罢了,普遍缺乏挖掘和培养企业自己人才的中长期计划,没有系统进行培养开发人才的工作,人才严重青黄不接,根本没有将管理职能转到开发和培训人才资源方面来,由于人员的不断变动,企业不愿意培养人才,他们总认为,自己花费大量的人财物去培养人才,万一人才走了怎么办,岂不是人财两空。没有一套企业的薪酬、绩效、激励、考核机制。

(六)决策权与监督权没有分开

首先,温州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业主不仅是最高的决策者,也是最高的监督者。业主绝对不容员工对他的权利的侵犯,为了维护家族的利益,不可能把重要的权利交到别人的手里,业主们始终坚信的是只有把权利全抓在自己的手里,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

其次,中国的市场经济还没有经历一个非常残酷的过程,很多职业经理人的技术素质和道德素质还不高,在一个信用缺乏的环境中,让创业者把经过多年拼搏创造出来的财富交给别人去打理,没有几个人能够放心。

三、企业改进对策

(一)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努力实现民企的民主化管理

由于家族式管理向专业化管理转变,最重要的是要任人唯贤,严格按照制度来选拔优秀人才。

首先要求业主转变观念,打破家族式管理模式,走出任人唯亲的圈子。要逐步推广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经营者与生产员工的积极性,把企业经营目标转化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和努力方向,从而增强企业活力,促进经济目标的早日实现。

其次,要引进竞争机制,大胆聘用能人,把实行“能人战略”作为振兴企业的重要措施。因此,确立全新的用人标准,用全新的理念认识和发掘人才,用全新的方式在国内外招揽人才,用全新的管理模式配置和激励人才,是打破家族式管理的重要标志。从而极大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二)提高民营企业决策者的素质

作为企业决策者,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属于最高层次。决策者,可以是一个群体,还可以是一个个体,还可以分出高中低很多层次。对于企业决策者来说,不管他处于哪个层次,都操纵着这个企业的经济命脉,操纵着这个企业所有人的经济利益和前途,在企业管理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民企的决策者要及时调整知识结构,要努力学习科技知识、专业技术知道,更要学习党的基本路线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提高决策能力,主动适应市场,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方面,应将“决策层”送出去参加有关企业管理方面的培训。在民营企业中,老板的思想不改变,其他人改变是很难的。可以为企业领导培训创造充分的鼓动气氛,并且选择正规的培训机构、有影响的培训师和衫的培训课程,要让领导感觉参加这培训“值”

同时,民营企业主也走出一个思想的误区,即所有权与经营权不能分离。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主并未接受过专门的企业管理的训练,他们实践感受比较丰富,而理论水平却比较缺乏。当企业逐步发展壮大时,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此时,民营企业主便应适时地退居二线。

(三)企业要建立各种健全的制度

一个没有法律的国家,不称其为好国家;同样,一个没有制度的企业,也不是一个企业。企业没有健全的制度,就不可能对人产生约束,大家各自为政,造成企业的混乱,企业自然不可能发展。而如果有健全的制度,但不是对企业一体人员都起约束力,亦然。古人有去:“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在现在,如果不是每个人都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那么规章制度亦成为无用之物。只有企业全体人员都遵守,并且谁触犯了制度就要受到惩罚,才能做到有令即行,企业才能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企业按照员工的能力和业绩来分配其工资,就可以为企业招徕有能力的人。而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必定全心全意为企业办事。这样不仅他们个人获利,企业亦能从中获得巨额利益。各种福利制度和保险制度的建立,为员工解决了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才智,为企业谋利益。

(四)用人唯才

现代企业经营日益复杂,对各种人才的要求亦日益提高,只有用人唯才,才能维持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与人才的亲疏关系不应是用人的标准。亲者而德才兼备,自然最好,可是这种人才是很少的。如果亲而无才身居高位,那只会影响管理上的健康,影响团队的士气,使人才鄙视和疏远你。有些人对非亲非故者身居高位总存有担心,而不信任,不放心,这完全没有必要。现代管理区别于传统的特征之一就是在于能否领导原来并无联系的人,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挺进。企业如果连这一点都达不到,那离现代管理就太遥远了。

同时,让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技术骨干等企业员工购买企业股份,或者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奖励企业股份,或者对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实现股票期权制,分散企业股份,并利用股份形成企业和员工真正的命运共同体,建立彼此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通过出聘请职业经理人等等方式,让那拥有较高管理水平和高科技人才,由他们来负责企业的决策、管理,勾画下一幅蓝图。

(五)建设一个平等互利,民主集中的尊龙凯时最新的文化

重视尊龙凯时最新的文化建设,尊重和信任员工,将创业热情转变为长期的核心价值观,并有系统地传递给企业员工,使之成为共同的行为规范,逐渐培养起价值认同感。老板是尊龙凯时最新的文化的主导人物,老板不仅要改造自己的经营管理理念,更要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结合以关键人才为主的员工的文化需要,打造全新的有自己个性的尊龙凯时最新的文化,针对民营企业易犯的毛病,提出民营企业尤其要注意提倡平等互利、互相尊重、民主集中、共同成不等式的文化精神,而要严防出现老板掌控,唯我独尊,封建等级制度的文化精神。做强企业需要胆略和眼光,需要精神和时间,做大企业则需要文化精神的统一。

(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要按照《公司法》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建立善于经营、敢于决策的领导班子,使企业的权力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之间职责明确。确立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之间规范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建立奖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水平。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治理机构创新,使民营企业管理走向社会、走向成熟、走向科学。同时建立工会组织,员工的合法利益在这里能够得到基本保障,他们敢于放手去拼搏,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

因此,只有改变因扰企业发展的传统的、保守的、封闭的管理模式,推动管理上台阶、上档次,加速民企的技术创新力度,推动民企不断发展。由“家族企业”向“企业家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跨越,把温州民企发展从整体上推向一个更新的档次,使温州民营企业在新经济浪潮不断前进。

摘要:温州民营企业数量很大,是一个宠大而且还在不断发展的企业群体,闻名海内外“温州模式”在我国经济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温州民营企业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充裕的发展空间。民营企业的发展,又为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变,加快我国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进程的步伐。此外,民营企业在发展经济、繁荣市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转变观念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各种问题和矛盾。温州民营企业因其在资金、技术、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不足,以及国有企业在改制和改革中竞争力不断增强,竞争环境发生变化,国家给民营的政策优势逐渐弱化,温州民营企业处于不利的地位。特别是中国加入wto,温州民企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把握时机迎接挑战是一个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1、《民营企业管理锦囊》作者:刘金星

2、《温州企业管理创新之特色》杂志

3、《温州民营经济研究》作者:谢健、任柏强

4、《wto与中小企业发展》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年11月主编:林汉川、田东山

5、《二十一世纪: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年2月主编:罗国勋

6、《私营企业成功模式解析》中国致公出版社

2002年10月主编: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