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范文10篇-尊龙凯时最新

时间:2023-12-09 16:08:05

建筑科学

建筑科学范文篇1

一、着力构建好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是落实“科学发展在建工”的前提。

知识更新、技术革新日新月异,当今是信息化、智能化时代,迫切需要我们即时掌握新知识,才能掌握规律,发现问题。首先机关人员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更新知识,树立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精益求精的思想工作作风。

其次是正确引导各建筑企业着眼全局,不断学习,着力提升整体资质水平、资本实力和品牌含金量及企业队伍的人文素质,全力打造尊龙凯时最新的文化,在尊龙凯时最新的文化建设中,努力把“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顾客至上,信誉第一”的经营理念融入到尊龙凯时最新的文化中,进而形成企业上下一条心,行业内部一盘棋的局面,为打造建筑强市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是“科学发展在建工”的手段。

建工行业的特点、内在的发展规律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迫使我们在谋求更好更快发展的途径上,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不断提高产业升级,同时也要求我们在发展多元经济和特色经济上加速推进。

(一)统筹大企业做强与小企业做精,优化产业结构。

构筑如皋建筑业综合总包、专业承包、劳务分包梯次结构。积极发展专业承包企业,以新一轮资质升级计划的实施为契机,引导、支持中小建筑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特色专业门类和特色经济结构。

(二)推进由单一经济向多元经济接轨。

发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优势,延伸房屋建筑主导产业,形成从设计、勘探、基础到主体、安装、装璜及居家办公、物业管理等一条龙服务的综合能力。同时,顺应国家建设投资走向,积极向非房屋建筑领域渗透,逐步培育路桥、市政、机电安装、环保、水利、桩基、消防、钢结构、防水、装饰等方面的综合总包和专业承包能力,不断增强市场服务功能。

三、加强政策引导、强化服务是“科学发展在建工”的有力保障。

虽然已是政企分开,虽然已是进入市场经济,但不可否认的是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培育和引导。加强政策引导,实施相关配套政策,为建筑业企业提供全面服务,切实为企业做实事,做好事,做成事。在服务对象上,不分企业类型,一视同仁,在服务方式上,努力寻求优质服务与监督管理的最佳结合点,在服务手段上,政策引导、业务指导和协会服务联动并进,努力为全市建筑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有力保障。

四、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是“科学发展在建工”的不竭动力。

大力实施科技领先战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引进高知高智人才,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技术经验、加快自主创新,实现全市建筑业由粗放型向科技型、技术型的转变。

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或相关院校之间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合作机制。鼓励技术创新,帮助龙头骨干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快专业技术和先进工法的开发之路,制定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技术标准和施工工法,不断增加企业的核心技术储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加强与落后地区的横向联合。针对一线劳动力紧缺的状况,争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在当地设立农民工学校、建立劳务基地。与当地企业采取兼并、重组、联合等方式,以资金、技术、经营管理经验予以支撑,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设计、施工要以营造“绿色建筑”为目标,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影响。使建筑业成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科学范文篇2

科学是认识世界的学问,技术是改造世界的学问,科学技术就是利用“有关研究客观事物存在及其相关规律的学说”能为我所用,为人类所用的知识。我们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为实现社会需要而创造和发展而来的方法和技能的总和,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建筑施工科学与技术建筑施工科学技术就是指在建筑施工领域的科学和技术,主要包括建筑科学和建筑技术两个方面。建筑科学是主要研究建筑“是什么”其表现形式是建筑的知识体系;而建筑技术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科技人员运用自身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并借助现代建筑物质手段以达到控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他侧重于研究“如何办”,其表现形式是解决生产问题的手段和办法。事实上,建筑科学技术对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贡献正在逐年增加,建筑科学技术已经作为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影响着建筑业本身,它需要企业的科技工作者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将它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一方面,在建筑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每一个环节上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管理和组织工作,通过一系列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中的工艺流程安排,将科技成果逐步的应用到施工的生产过程中;另一方面,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也会发现一些新的难题,这些难题又常常会涉及到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需要建筑知识的进一步研究和创新,形成理论,再应用到施工生产过程中,推动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

2科技管理的影响因素

科技管理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科技发展的先进程度、科技管理制度、科技的组织工作和科技管理者,这四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科技管理首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科技发展的先进程度,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实用的技术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科技管理第二个影响因素是企业的科技管理制度。同样的科技在不同的施工企业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有的运用的好,有的运用的差,这之间的差别就是管理制度的不同。科技管理的第三个影响因素是科技的组织工作。主要表现为施工企业的管理机构如何有效的开展管理活动。科技管理的第四个影响因素是科技管理者,人是企业科技管理中起最终决定因素的。上面的三个影响因素最终都要靠人来完成,所以具有高素质的科技工作队伍是建筑企业制胜的关键性因素。建筑科技管理的内容从管理工作的展开分析,主要有建立科技政策管理、科技管理体系、科技经费管理、科技人才管理、科技成果管理、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这是企业的具体科技工作。

2.1科技政策管理

分两个方面,一是贯彻执行国家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的科技政策。企业的科技管理必须服从国家的科技路线、方针和政策。二是企业根据有关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科技管理政策并执行。

2.2建立科技管理体系

建立科技管理体系就是建立科技管理的组织机构,要明确组织机构及人员的职责,建立和完善科技管理制度。管理组织机构是建立在企业科技管理领导体系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科技管理工作的情况,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纵向是从企业总部到子公司或分公司,再到项目部。横向是从管理职能部门到科技管理岗位或人员设置。

2.3科技经费管理

科技工作的开展主要靠经费的支持。经费的管理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科技管理活动所需筹措的资金,另外一方面是对现有资金的合理使用。前者的方式主要有政府或上级拨款、企业自筹和社会筹募等。衡量一个企业科技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企业科技研发资金的投入比例。后者是对现有资金的计划管理,它以必要性、合理性为原则,确保科技支出的合理有效。

2.4科技人才管理

科技管理离不开人才,最宝贵的也是人才。随着现代建筑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特点,建筑施工企业需要运用最新的建筑科技知识和成果,将这些知识和成果转化为技能,并应用到建筑实际,这些都需要依靠科技人才。科技人才管理包括人才的招募、培训、岗位实践、绩效考核、薪酬等方面,核心内容是要有计划的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和激励人才,最大的发挥科技人才的效用。

2.5科技成果管理

建筑企业科技成果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科技人员及相关人员通过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既可以是有形的物质成果,也可以是无形的精神成果。成果管理可分为三个阶段:策划、研发、推广应用,策划是指企业应围绕可能产生成果的环节,探索可能创新成果的途径,研发是指利用技术部门组织力量,解决在创新过程中的科技问题,推广应用是指企业把创新成果在企业的内外部进行的广泛的有效的运用。

2.6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

新技术来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企业内部新技术,一个是企业外部新技术。内部新技术指企业在自身研发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技术或工艺;外部新技术指例如建设部号召推广的新技术或业内其他企业发明的新技术。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将企业内外部新技术通过内部的工作,使企业的科技人员理解、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推广新技术的手段主要有学习交流、研究研讨、科普讲座等形式,让科技人员掌握新技术,在生产实践中运用新技术,这就需要企业配备必要的人员、专项资金、设施,并最终通过项目的应用来检验推广的成果。

2.7知识产权管理

知识产权管理是指企业在科技研究开发过程中形成并拥有自主排他性成果。产权的主体是企业或个人。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主要有产权登记、产权保护、开发利用等。随着产权意识的增强,建筑施工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产权管理的重要性,企业应设立专门机构或安排专职人员进行产权管理,以便于更好的管理企业的科技成果。

3结语

建筑科学范文篇3

关键词:结构布置电算程序人为错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发展的需要,现代建筑向复杂化、大型化发展。工程设计时对结构分析计算软件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如何保证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及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已成为结构工程师们面对的首要问题。下面我就多年来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开发的tat,satwe计算程序时发现的部分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各位同行参考。

进行电算时,由于诸多原因,往往需要设计人花费大量的时间调整计算模型及计算参数,以解决电算结果中不合理的因素。

一、结构平面布置不合理

某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布置在楼梯间,位于端部。由底层内力电算结果,沿墙长度方向的弯矩值相当大(这个弯矩值是由地震力产生),造成基础面积很大。这就是剪力墙布置不合理造成的。不应将长片的剪力墙布置在端部;一定要布置在端部,应将剪力墙分为小段。

二、电算程序本身的缺陷

如框架—剪力墙结构,我们发现虽然受荷相同,但随着层数的增加,与剪力墙相连的梁端配筋面积也越来越大,有时大得很不合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剪力墙的刚度比柱的刚度大很多,因此剪力墙的竖向变形远远小于柱的竖向变形,这种位移差引起与剪力墙相连的梁端弯矩很大。由于位移的累加性,越到上面越大,与剪力墙相连的梁端弯矩也越大。因电算程序无法解决,只能采取措施来避免或减轻这一问题:

(1)减小柱与剪力墙的轴压比差异,以减小柱与剪力墙的位移差。

(2)降低与剪力墙相连的梁(特别是跨度较小的梁)的刚度。

(3)进行结构布置时,尽量扩大柱与剪力墙的距离,这样使梁跨度增大,从而降低梁的刚度。

(4)采取构造及施工措施:将与剪力墙相连的梁端处理为铰支,主要是为了解决与剪力墙相连端刚度偏大的问题。

这种情况只适用于图1所示梁与剪墙的情况。如果梁端弯矩不调整,与梁相连处的剪力墙并不能承担该集中力矩。调整时,将梁端弯矩减小后,将跨中弯矩增大。调整前的梁端弯矩与跨中弯矩之和应与调整后的梁端弯矩与跨中弯矩之和相等。对于图2的情况,我们则不进行调整,配筋若实在太大,则考虑将与剪力墙相连的梁断面减小。

带有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我们发现与落地剪力墙相连的转换梁配筋较小,而此转换梁上部的剪力墙墙肢很长,受力应很大(图3剪力墙a),由手算进行复核,发现电算配筋面积偏小。分析原因,是由于落地剪力墙刚度大,转换层以上各层梁与落地剪力墙相连的一端弯矩大,使传到剪力墙a的轴力偏小,导致转换梁受力偏小,配筋面积偏小。这种情况,也只有将与落地剪力墙相连的转换层以上的梁端处理为铰支。

对于带有转换梁的结构,因为电算未进行斜截面抗裂的验算,因此,转换梁的配筋面积可能偏小。所以,我们应对转换梁的斜截面抗裂进行手算复核。

三、计算者人为错误

某工程采用satwe计算,发现各层配筋简图中墙配筋数据乱七八糟,经检查是未将前次的satwe计算结果文件中以“sat”,“mid”,“tmp”为后缀的文件删除而造成。某工程发现某些梁配筋面积为零,而且这些梁断面均同,多次计算如此,查弯矩图剪力图均不为零,最后发现是在梁断面输入中将材料类别误输为“7.玻璃”造成的。

通过上述分析,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应作到以下几点:

1.进行结构布置时,应进行多方案比较,通过电算分析后,调整结构布置不合理的部分,通过多次电算,最终形成较为合理的结构布置方案。

2.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判断,调整计算模型中的不合理部分,必要时,对不同构件采用不同的计算模型,以利安全。

3.对程序中的重要参数的取值应仔细斟酌,认真校核,避免过分保守或偏于不安全。

4.不可过分依赖计算程序,应加强对计算结果的判断分析,对计算程序不能解决的问题应辅以手算或其他可靠方法处理。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研究所结构平面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pmcad使用说明,1998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cad工程部.pkpm用户手册.2001

3、gbj9-87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

建筑科学范文篇4

关键词:建筑边坡;标准化法;技术标准

重庆市地处山区,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中存在大量的建筑边坡工程,建筑边坡工程的质量、安全与正常使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既有建筑边坡工程的安全性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问题,不同时期修建的建筑边坡工程因各种原因造成既有建筑边坡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随着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增强及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进步,当前,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问题的投诉和司法纠纷事件有逐步增多的趋势,为了解决建筑边坡工程安全性问题,势必需要开展建筑边坡工程质量、性能等的检测与鉴定工作,特别是当前建设工程领域建设单位未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先行开工进行建筑边坡工程建设,而后通过“施工质量检测”或“安全性鉴定”的方式确定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或安全的现象有增多趋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虑,特别是2001年武隆边坡垮塌事件后,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先后出台了若干建筑边坡建设管理的有关文件,且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标准的编制工作。为此,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原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在建筑边坡工程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上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编和参编了建筑边坡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1-9],相应标准在重庆市建筑边坡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建筑边坡工程标准体系构建及技术标准编制所做的工作,探讨了今后建筑边坡工程标准体系建设的发展方向,供工程技术人员和政府部门有关人员参考、借鉴。

1制定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0]关于标准的制定有如下要求:第二条本法所称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标准。第十条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批准或者授权批准。第十一条对满足基础通用、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对各有关行业起引领作用等需要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推荐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第十二条对没有推荐性国家标准、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三条为满足地方自然条件、风俗习惯等特殊技术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第十七条强制性标准文本应当免费向社会公开。国家推动免费向社会公开推荐性标准文本。第十八条国家鼓励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由本团体成员约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团体的规定供社会自愿采用……第十九条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制定企业标准,或者与其他企业联合制定企业标准。第二十一条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技术要求不得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相关技术要求。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相关技术要求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第二十二条……禁止利用标准实施妨碍商品、服务自由流通等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第三十五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向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投诉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笔者认为标准化法对技术标准的规定有如下要点:(1)标准的分类:①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②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③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标准。(2)标准的获取渠道:①强制性标准文本应当免费向社会公开。国家推动免费向社会公开推荐性标准文本;②国家鼓励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由本团体成员约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团体的规定供社会自愿采用。(3)标准的要求:①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技术要求不得低于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相关技术要求;②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制定高于推荐性标准相关技术要求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③禁止利用标准实施妨碍商品、服务自由流通等排除、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4)标准有效期:标准的复审周期一般不超过五年。(5)标准监督: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有权向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投诉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标准的构建及实践

2.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标准的构建

在重庆市多家单位共同努力下,为建筑边坡工程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建筑边坡工程标准化体系至少包含如下技术标准:(1)建筑边坡工程勘察技术标准;(2)建筑边坡工程设计标准;(3)建筑边坡工程加固设计标准;(4)建筑边坡工程施工技术标准;(5)建筑边坡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6)建筑边坡工程检测技术标准;(7)建筑边坡工程安全性鉴定标准;(8)建筑边坡工程监测技术标准;(9)建筑边坡工程环境保护技术标准(设计、施工及验收等)。

2.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标准制定的实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近20年在建筑边坡工程系列标准编制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建筑边坡工程标准化体系的构建基本完成,已完成的技术标准如表1所示。与建筑边坡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等有关的其他技术标准有《建筑基坑支护设计规程》(jgj120—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岩土锚固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201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标准》(dbj50/t-291—2018)等技术标准。

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标准编制相关问题探讨

边坡(含基坑)工程建设因涉及到不同的建设行业和建设领域,为此,针对边坡工程我国编制了不同的现行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各类涉及到边坡工程的技术标准因编制单位、应用领域的差异,技术标准对边坡工程建设的约定各不相同,应引起工程技术人员重视。为了有利于建筑边坡工程技术标准的掌握和应用,笔者与有关同志编著了若干书籍[11-14]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此外,关于标准的使用、修订等问题有如下探讨。

3.1标准的定位与选用问题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管理办法[1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25号,1992年12月30日,文件现继续有效)对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的行业标准的编制、修订及属性有如下规定:第六条行业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有关行业标准之间应当协调、统一,避复。第十条行业标准的某些规定与国家标准不一致时,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和理由,经国家标准的审批部门批准。行业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应当及时修订或废止。第十一条行业标准实施后,该标准的批准部门应当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适时进行复审,确认其继续有效或予以修订、废止。一般五年复审一次,复审结果报国务院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五条行业标准属于科技成果。对技术水平高,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行业标准,应当纳入各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励范围,并予以奖励。基于上述规定可知: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在对相似(或相同)性质工程所制定的标准,在具体规定上允许有差异,但随使用者理解、把握的尺度不同,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导致失误,为此,有如下两条建议:①正确把握所建工程的特点,尽可能地精选、少选技术标准,当不同技术标准对相同技术问题规定不同时,应在设计文件中明确每个标准在本工程中的适用范围;②当不同技术标准对相同技术问题规定不同,工程技术人员在使用中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或难以把握使用尺度时,应向标准主管部门发函,对标准具体条文的掌握进行技术咨询,并将咨询意见结果作为设计文件的依据。

3.2标准的法律地位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10]相对明确了国家标准的法律地位。但团体标准的法律地位并未十分明晰,其中第十八条规定:“……社会团体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共同制定满足市场和创新需要的团体标准,由本团体成员约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团体的规定供社会自愿采用……”标准的法律地位至少涉及以下方面的问题:(1)不同行为主体(如设计单位、检验检测机构)选择不同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推荐性标准(或国家现行含强条的技术标准),对同一对象的性能或技术指标(如结构安全性鉴定,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等)进行评定,得到了不同的或相反的检测或鉴定结论,相应的各层次使用主体(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自然人等)的行为均是合法的,如何判定检测或鉴定结果的有效性?即不同推荐性标准对同一对象的检测、评定具有不同的规定或条款规定本身有歧义,采用不同的推荐性标准进行评判会出现不同的或相反的检测或鉴定结论,如何处理此问题?(2)自愿选择的协会、企业标准,因初始选择的主体行为者并非最终使用者,选择不同的技术标准可能导致其他使用者(含潜在使用者)造成损失。在司法鉴定活动中,鉴定机构应该如何处理,即存在能否选择和如何选择协会、企业标准(实际上也包含国家推荐性标准)作为司法鉴定的依据问题。(3)行政主管部门法规(条例、规定等文件)与技术标准有冲突时,以哪个为最终判定依据,即是否存在优先权问题?如房屋建设图纸符合设计技术标准规定,但与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法规(条例、规定、通知等文件,暂且不讨论文件本身有误用引起的问题)有矛盾时,以何作为工程事故原因判定的最终标准?针对以上难题,笔者建议如下:事先按我国相关法律(如民法典)明确约定工程建设的范围(对象)、使用的技术标准及适用的范围(人、权、物),间接地对可能受影响的潜在利益方作出说明和约定,以法律文书的方式约定各自的责、权、利(不得伤害其他潜在客户的利益)。关于技术标准中条文说明的法律效力问题,笔者去函咨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就此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回复为:“技术标准中条文说明内容不属于标准规定,不具备约束力,但有合同约定时除外。”

3.3技术标准的发展方向

建筑科学范文篇5

关键词:中国特色,建筑哲学思想,建筑理论,建筑技术方法

建筑理论,历来成为建筑界争论的焦点。建筑理论涵盖哪些内容,在建筑界存在很大争议。研究建筑理论的最高层次是建筑的哲学思想,它是对建筑科学本体性质属性特点的看法观点,是提出建筑理论的指导思想。建筑理论的研究目的,是在建筑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对于建筑科学的认识提出理论原理,并在建筑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建筑技术方法,提出技术方法的原则。现就中国特色建筑理论浅谈如下。

1建筑的理论基础

建筑基础理论,结合现行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初级到高级有不同层面,所涉及的问题各有侧重,诸如建筑概论、建筑构图、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空间等等。总的说来,建筑的基础理论可以分为建筑设计原理和建筑理论两个层次。

1)建筑设计原理,侧重于阐述建筑创作和实践中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大都较为明显突出,内容包括建筑构成、建筑组合、建筑形式构图、空间组织、建筑构架、环境设计、艺术处理、建筑创作等。

2)建筑理论,侧重于建筑深层哲理的探索,是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研究和深化,涵盖建筑的群体态势、地理环境、居住建设、不同建筑层次的需求、建筑文化品位的深化、建筑创作思维的阐述、建筑哲理的剖析、建筑机能组织的变化、建筑形象的表现、评论的准则、未来建筑趋势的预测等,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

2中国特色建筑理论的哲学思想

2.1城建园林一体化

城市建筑园林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传统的建筑学统称为“营造”,它包括建筑城市和园林,几千年来的城市建设都体现着城市建筑园林三位一体的内容,三者的关系十分紧密。

1)城市的选址在大自然中,城市本身具有绿地系统和庭院绿化,城市和园林密不可分;

2)城市的整体由中心区街道院落各个层次的建筑组成;

3)建筑与园林的关系可以用“建筑在园林中,园林在建筑中”来概括。

由此可见,三者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整体。整体性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哲学思想。

2.2建筑理论是自然社会相结合的学科

建筑科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独立学科。过去人们一直将建筑学划分在自然科学范畴内,20世纪80年代末,才提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方向。实际上,建筑科学本身的特点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城市规划和建设,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的内容,也包括社会、经济、人文、管理、安全等社会科学的内容,因此,建筑理论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2.3城市不同现代化

中国城市现代化,因地区不同,现代化水平不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也不同。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有北京、上海、天津及沿海城市等发达地区,有新乡、成都等中等发达地区,还有甘肃、新疆等不发达地区,对于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应当区别对待,针对不同地区城市现代化特点和发展重点,应确定不同的发展指标和发展步骤,既要重视发展知识经济,还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历史文化的保护,更要重视生态节能和环保的建设。各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要发挥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快速发展。

2.4综合效益节俭论

以前说起中国,人们总是很骄傲地用“地大物博”来形容她。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针对这一特点,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提倡“勤俭建国”的建筑理念。在城市建设时,采用全寿命造价控制,强调综合效益,力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发展效益的最佳综合效益。

3建筑理论在建筑实践中的应用

建筑理论的发展与建筑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理论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立其价值和地位。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在我国建筑实践中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与生态和谐,注重环保建设

中国的传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十分和谐,因地取材,因地制宜,这在现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如新疆哈纳斯自然保护区的建筑,云南的傣族部落民居等,至今仍保留了这些传统。但是,许多地区的环境却因工业建设时未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致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大气污染、水源污染、资源过度开发、交通拥挤所有这些,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20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合理开发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在建设和设计时,重视生态、节能、环保全面考核,从选址、建材、布局、结构形式、空间造型各方面,在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走天人合一的道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全面考虑生态、环保、节能的要求,注意废气污水处理,重视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物质,如污水经处理后的再次使用,一些建材的回收使用等,不仅节约了开支,也减少了建筑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

3.2重视规划,在建设中体现全局意识

现在,我国的各级城市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在建设时,先给城市定位,确定城市规模,划分建筑区域,再根据建筑类型确定建筑定位,全面考虑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使城市水电交通等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使城市工业、交通、居住、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和休闲娱乐均衡发展。

3.3重视保护历史文化,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充分考虑建筑与周围历史文物的和谐统一

我国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各地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既要创建新的建筑空间环境,又要重视各地城市与建筑历史文化的保存,保留和发展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要在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新的建筑文化。既创建新的建筑文化,又要符合当地历史文化、民俗、自然条件,在创新的同时,保持新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的和谐统一,在建筑设计时,考虑各地民族风情、装修特点及造型手法,使新建筑既有时代风貌,又不失民族特色。

3.4重视艺术创作在建筑中的应用,建筑创作体现标准化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和谐统一

建筑科学范文篇6

关键词:结构检测结构加固

一、概述

50年来,我国的结构验测与加固技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项到全面、从局部构件到整体结构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最近20多年,结构的检测与加固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其应用对象已从开始阶段的单层的破旧民居扩展到建设工程中的各类结构。

结构检测与加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于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节省国家与企业的资金、保障企业生产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检验与测试技术

结构的检验测试与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送样和质量检查有明显的区别,它通常为事后的检验与测试,如:在浇注好混凝土后,测定钢筋的配置情况等。因此其工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检验与测试技术一般为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电子学与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紧密结合的技术。

我国的结构检验测试技术走的是“引进—消化—提高”和“借鉴—独创”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1、混凝土结构

建国初期,我国基本上没有什么现代的检测手段。直到六十年代中期才开始进行混凝土强度的非破损检测方法的研究。七十年代中期,原国家建委把混凝土非破损检测技术列入了建筑科学研究发展计划,组织力量进行攻关。到八十年代中期,第一本全国性检测规程《回弹法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23—85)问世。此后,关于混凝土强度及缺陷的检测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持续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关于混凝土强度的检测已有回弹法、超声法、钻芯法、拔出法和灌入法等,以及由上述基本方法组合而成的超声回弹综合法、钻芯回弹综合法等。较为成熟的混凝土强度和缺陷检测方法已经有了全国性的检测技术规程,如: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23—92);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2:88);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03:88);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cecs69:94);

《超生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技术规程》(cecs21:91)。

除了上述这些规程外,冶金、水利和交通等部门也编制了本行业的标准,一些省市还编写了适应当地材料特点的地方规程,如贵州省的《回弹法测定贵州省山砂混凝土抗压强度暂行技术规程》等。

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技术已基本成熟,成熟的标志在于测试理论的完善和测试仪器性能,如:“回弹值—碳化深度—强度”关系,反映了回弹值与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基本规律。回弹、超声、钻芯和拔出等方法虽然都是舶来之法,但都具有了中国特色,且各种检测仪器和设备已完全国产化。一些仪器的性能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如北京市政工程研究院研制生产的nm-3b型非金属超声波检测仪等。应该说,在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面,我国与经济发达国家已没有明显的差距。

混凝土构件钢筋配置情况的检测开始于七十年代。开始阶段使用的是进口的仪器。目前我国已经有了第二代钢筋测定仪,该仪器可测定120mm厚混凝土层下的钢筋,并可测定钢筋直径,其测试原理为电磁感应。国产仪器可基本上满足建筑结构检测的需要。经济发达的国家的同类仪器性能略好一些。我国引进的混凝土雷达仪采用电磁波法测试,测试速度快得多,其测试数据既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又可打印输出,大大提高了检测速度。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开始受到重视,与耐久性相关的检测技术也得到相应的发展。这些测试项目包括:混凝土的损伤程度、钢筋的锈蚀速度、混凝土中有害元素的含量、混凝土骨料的碱活性、混凝土的抗冻性及抗渗性和混凝土的渗漏点测定等。在这些检测项目中,有些为现场检测,有些为取样检测,还有现场检测与计算分析结合的方法。

混凝土中有害元素的含量、混凝土骨料的碱活性、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混凝土的抗渗性测定等项目均为取样检测。用钻芯机在结构上取出试样,在实验室进行试验。其中,我国关于骨料的碱活性的检验开始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水利部门的相关标准《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105—82)已开始实行。到九十年代初,快速试验方法标准《砂、石碱活性快速试验方法》(cecs48:93)也颁布实施。

国内有关钢筋锈蚀速度和锈蚀量测定的研究起始于八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末,交通部门和冶金部门的科研单位研制出钢筋电位测定仪。这种仪器可定性地判别钢筋是否锈蚀,九十年代国外的测试仪器可初步定量测试钢筋的锈蚀速度和锈蚀量,但测试结果有一定的误差。实际工程检测中采用的是综合的方法,仪器测定、现场实测与计算分析相结合。

2、砌筑结构

如果说混凝土结构的检验与测试走的是“引进—消化—提高”之路,则砌筑结构的检验与测试的发展则走的是“借鉴—独创”之路。

砌筑结构检测方法的研究开始于七十年代末,主要是将测定砌筑砂浆强度作为砌筑结构抗震鉴定和加固的评定指标。为了改变“眼观手捏”的判断方法,而进行了回弹法检测强度等方法的研究。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冶金建筑研究院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分别研究出冲击法和点荷法砂浆强度检测方法;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西安砖瓦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砌筑用砖强度等级的回弹检测的研究。此后许多省市的建筑科学研究所都进行了砌体强度、砌筑砂浆强度或砌体块材强度等级检测方法的研究。1994年,《砌体结构力学性能现场检测技术规范》编制组对部分已有的砌体结构检测方法进行了评审,将回弹法、电荷法、筒压法、射钉法和剪切法五种砂浆强度检测方法和推剪法、单剪法、轴压法、扁千斤顶和拔出法等五种砌体强度的检测方法纳入规程。这些方法大多数为我国科研人员创造发明的。

除了上述列入规程的方法之外,近年来又有一些新的检测方法问世,如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的超声回弹综合法、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贯入法等。

砌筑结构检验测试技术起步比混凝土结构略晚一些,技术成熟程度比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略差,但该项技术的发展势头猛,在国内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可以说,按“借鉴—独创”之路发展起来的砌筑结构检测技术已经达到了经济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

3、钢结构

与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相比,工程建设中钢结构的数量相对较少,加之冶金、机械、交通、航空、石油、化工等工业部门对钢材物理力学性能、内部缺陷、焊缝探伤等检验方法比较完善,因而其检验测试技术发展之路基本是借鉴学习国内其他行业的先进方法,如焊缝和钢材的超声波探伤方法、射线探伤方法、磁粉探伤方法和渗透探伤方法等。

在《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8-66修订本)中,关于钢结构所用材料、制作、安装和工程验收等内容所规定检验方法还都是常规检测技术,而在1981年新板的标准(gbj205-83)中,关于钢结构焊缝的检验增加了x射线和超声波探伤的内容。1993年以后又陆续颁布了下述规程: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91);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1-95);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

在这些规程中明确规定,焊接的内部缺陷及分级要符合《钢焊接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89)的规定,使钢结构的无损检验工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在大型体育场馆、展览馆、机场、码头、火车站等公共建筑中,采用钢网架作为屋盖结构的愈来愈多。钢网架的检测受到普遍重视。针对该类结构的组件都是薄壁管、钢球和高强螺栓等特点,在实验研究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编制了具有行业特色的《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78-91)和《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3034.2-1996)及《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3034.1-1996)两本行业标准.

钢结构的检验测试技术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已经可以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应该说,该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继续研究与开发。

4、检验测试技术的发展前景

更加准确、减少损伤、快捷方便无疑是已有检验测试技术改善和提高的发展目标。开发新的检验项目,使检验测试技术更加完善则是这项技术发展的方向。

检验仪器和设备在结构的检验与测试技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没有仪器设备就无法进行检测,而质量好、操作方便的仪器设备是高质量检测工作的保障。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检测仪器设备在总体上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性能不稳定、功能少、寿命短、体积大等方面。

检测方法改善和提高的第二个方面是检测理论提高和检测数据分析方法的改善。合理确定检测数量、合理布置检测位置、减小检测结果的不确定性、充分利用检测数据等,是所有结构检验与测试工作面对的问题。

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检测要求的提高,一些新的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如高强混凝土的强度检测、混凝土缺陷的准确判定、预应力筋管道灌浆饱满度测试、新型墙体材料的强度测试方法及质量评定方法等。

钢结构的检验与测试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技术。在对钢结构进行鉴定时,钢构件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现场无损验测技术、钢构件应力的现场无损测定技术和结构关键部位应力及损伤现场测试技术等是目前亟待发展的技术。

新技术的开发也要引进与研制相结合。如光传感技术、声发射技术等都是国际上九十年代中后期的先进技术,这些技术在大型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监控和结构物安全性现场实荷测试等方面,有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结构的鉴定与评估技术

结构鉴定与评估技术的发展与建筑市场和社会的需求有直接的关系,与国家的经济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又受到检测技术发展的影响。

建国初期至“”期间,我国的结构鉴定与评估工作相对较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这期间,绝大部分的建设资金用于新建项目,即便如此,建设项目的数量也不多。旧的建筑物相对较少,而建国后期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的使用年数还相对比较短。这段时间的鉴定与评估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少量使用时间较长且极其破旧的居民住宅。由于缺乏检测手段,鉴定工作以经验为主,相应的处理也多为治标不治本的临时措施。

1976年以后,结构的鉴定与加固改造技术得到了明显的发展。首先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抗震鉴定与抗震加固技术的发展。1976年唐山地震后,国家每年都要拨出专款进行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抗震加固。国家资金的投入促进了结构鉴定与加固技术的发展。由于这是国内第一次大规模的结构鉴定与加固,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和计算手段,鉴定工作依然以定性为主,以经验为主。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抗震鉴定与抗震加固技术已日臻完善,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成为结构鉴定与加固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分支。抗震鉴定标准已经形成了系统,常用的标准如下: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j50023-95);

《室外给排水工程设施抗震鉴定标准》(gbj43-82);

《室外煤气热力工程设施抗震鉴定标准》(gbj44-82);

《工业构筑物抗震鉴定标准》(gbj117-88)。

建筑物和构筑物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为结构鉴定与加固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展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城镇房屋的普查工作。为配合这次普查,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技术部门编制了《房屋等级评定标准》和《危险房屋鉴定标准》。鉴于当时缺少相应检测手段,待评定和鉴定房屋的数量极大,这两标准均采用了以外观检查为主的鉴定方法,并将房屋分成完好、基本完好、一般损坏、严重损坏和危险房屋等五个等级。

这是一次专业技术人员与非专业人员结合的普查,由房管部门统查,由各单位自查。以某省为例,约1.3万人参加普查,普查房屋约1.3亿平方米。普查结果为完好房屋约占总数的38.5%,基本完好房屋约占总数的33.5%,一般损坏房屋约占总数的18.9%,严重损坏房屋约占总数的7.0%,危险房屋约占总数的2.1%。这次普查使房管部门拥有了一支进行房屋安全鉴定的技术队伍,为随后成立的房屋安全鉴定站奠定了基础。

1976年开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和1985年开始的全国性的房屋普查及随后的大规模的修缮,标志着我国的工程建设从以新建为主转变为新建与维修加固改造并重的阶段。

1989年,大连重型机械厂办公楼会议室地面突然塌陷,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这次事故引起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当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已有房屋安全性检查工作。由于此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配筋、砌筑砂浆强度、砌筑用强度等级等检测技术的推广,检查鉴定工作从以定性的外观检查结果为依据发展到以定量的检测数据为依据的阶段。与此相应,建设行业的科研基金明显向结构耐久性、检测、鉴定、加固和改造方面倾斜。铁路、交通、水利、电力、冶金、化工、纺织、轻工、机械等行业也开展了相应的工作。在国内形成了结构安全性鉴定与加固技术和结构耐久性鉴定和剩余寿命评估等相应技术发展的契机。结构的安全性问题得到了普遍的重视。

随后,成立了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和房屋安全鉴定委员会,各行业和各地方鉴定与加固的技术和经验得以交流,鉴定与加固技术向标准化方向健康地发展。同时隶属于各地房地产管理局的房屋安全鉴定部门成立,使房屋的安全性鉴定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轨。

目前已有的鉴定标准和拟颁布的相关标准有:

《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gbj114-90);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将颁布);

《钢结构检测评定及加固技术规程》(yb9257-96);

《钢铁工业建(构)筑物可靠性鉴定规程》(ybj219-89)。

这些鉴定标准把定性的鉴定提高到定量的阶段,其主要对象为已有的建筑结构,使已有结构的鉴定结果具有可靠性。

到了九十年代,特别是住宅商品化以后,建设工程的质量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并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这一形势促进了建设工程质量的检测与鉴定技术的发展。建设工程质量的检测与鉴定技术已超出了单纯的结构安全的范畴,包括了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适用性和抗灾害能力以及工程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鉴定与分析等综合问题。这类鉴定不仅包括工程施工质量,还包括设计质量,以设计规范和工程验收规范为准绳,以国家和各地有资质的工程质量检验中心为骨干。

建设工程质量的检测与鉴定为治理工程质量通病,如设计造成的多层砖房温度裂缝问题,混凝土工程施工阶段的开裂问题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设计规范和施工验收规范的修编提供了依据。

经过50年的发展,结构的鉴定与评估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包括结构安全性鉴定、结构抗灾害能力鉴定与评估、工程质量问题鉴定、灾后结构的鉴定与评估和结构耐久性鉴定和剩余寿命评估的综合技术。

但鉴定与评估技术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在对已有结构的承载能力计算鉴定时一般都沿用结构设计时的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结构的设计阶段采用失效概率的理论,考虑了作用的变异、材料强度变异、构件尺寸的变异等;而已有结构的承载能力鉴定时,除了可变作用存在变异外,永久作用、材料强度和构件尺寸已确定,此外存在着轴线的实际偏差、基础实际不均匀沉降、环境温度的影响、结构的实际损伤等;问题不同了,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因此,关于已有结构的承载能力的计算理论和计算方法有待发展。

在对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鉴定时,鉴定工作受到结构设计理论的制约,如设计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实际工程质量问题与环境温度等有很大的关系,如何评定这类问题,也有待设计理论和鉴定理论的提高。

四、结构的加固与改造技术

50年来,结构的加固与改造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除了单层居民住宅的修缮外,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加固较多的是单层工业厂房中的薄腹梁和混凝土柱。常见的薄腹梁的加固方法为体外拉杆方法,拉杆中施加的拉力多采用电热张拉法。常见的混凝土柱加固方法有外包钢法和外包混凝土法或称为增大截面法。此外尚有环氧砂浆修补法,此法常见于掺加氯盐混凝土构件的修复。这些方法主要源于前苏联,目前还在使用,但从理论上和操作工艺上都有了改善和提高。如混凝土柱的外包钢法加固方法,开始阶段的计算方法是分别计算混凝土柱和外包钢,外包钢按钢结构计算;当外包装的缀板加密并出现湿式的施工方法时,其计算按整体构件考虑;当缀板施加拉力时,可按约束混凝土进行计算。

七十年代中后期,砌体结构抗震加固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砖墙的加固问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开发了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俗称“加板墙”)加固技术,该技术至今仍然广泛用于砌筑墙体的加固。

八十年代初,辽宁省首先引进了法国混凝土构件加固技术,并用于实际工程。这种技术使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抗弯能力的加固得到简化。此后,辽宁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大连物化所研制成功用于混凝土构件粘钢加固的jgn结构加固胶,使粘钢加固技术得以在国内迅速推广应用。由粘钢加固技术还派生出来锚粘带钢加固技术和劲性外包钢加固技术。前一技术将锚栓固定技术与粘钢加固技术相结合,用于受弯构件抗弯和抗剪能力不足的加固。后项技术将前项技术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相结合,用于受弯构件抗弯抗剪能力不足和钢度不足的加固。

jgn结构加固胶的引进,使得锚载钢筋的技术风行一时,同时带动了混凝土构件裂缝修补技术的发展。

九十年代初,中国建材院研制出高流动性修补砂浆,使得混凝土构件的局部修补技术得以提高。该项新材料使得混凝土柱的制约加固技术成为现实。

九十年代中后期,纤维类材料用于加固的研究掀起了高潮,冶金建筑研究院引进碳纤维加固技术,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了丙纶纤维混凝土加固技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了玻璃纤维水泥砂浆面层组合砌体加固技术等。

最近,国外金属锚栓进入中国市场,这一技术在结构的加固与改造中得到应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正在编制金属锚栓的产品标准和工程标准。

随着结构加固技术的发展,结构的改造技术也得到了发展,结构的加固技术在结构的改造中发挥了作用。此外,替代结构技术、改变传力途径技术、预应力技术、托梁拔柱技术、结构增层和加层技术,在结构的改造中由广大的科技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发明和创造出来。

加固改造技术的标准化是该项技术成熟的标志,目前在用和即将颁布的加固改造技术规程有: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

《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77:96);

《多层砖房结构加层技术规范》(cecs78:96);

《砌体结构加固技术规范》(待颁布)。

结构的加固技术有待进一步发展。

新的加固材料的研制是推动加固技术发展的动力。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检测鉴定技术的发展依赖于检验测试仪器的发展,加固技术的发展依赖于新材料的发展。由轻质、高强、抗腐蚀、耐高温的新材料构成的效果好、易施工的加固方法可推动加固材料的发展。

建筑科学范文篇7

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农村五保老人是社会上最需要关心的人,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住、老有所乐,是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抓大事、重民生、树新风”的总体要求,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在加强敬老院建设和经费保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当前全县五保供养工作的形势来看,仍有515户576名“五保”老人,要不断提高他们的集中供养水平,切实保障好他们的晚年生活,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爱与支持。

今天,**建筑科学技术研究院、静宁二建第十三项目部、“太子奶”**商为敬老院捐赠了价值4万多元的35套衣柜和10台洗衣机,他们的这一善举,有效缓解了敬老院设施短缺问题,使五保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为我们加快敬老院社会化建设进程做出了表率。希望全县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和广大干部群众要以他们为榜样,充分发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五保供养工作的良好氛围。同时,希望各乡镇和县民政局继续重视和加强敬老院建设,强化管理,不断提高办院水平,让进院老人安度幸福晚年,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做出更大的成绩!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向关心支持我县五保供养工作的**建筑科学技术研究院、**二建第十三项目部、“太子奶”**商表示衷心的感谢!

谢谢大家!

建筑科学范文篇8

关键词:绿色建筑;智慧化;工业化;双零化;生态建筑学

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勒瑞(paulsollery)提出了“生态建筑学”的新理念;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推广,绿色建筑的概念被正式引入我国,并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2004年9月,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评选启动,正式拉开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序幕。经过十多年发展,我国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陆续出台,标准体系逐步完善,绿色技术不断创新,评价标识日趋规范。然而,尽管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一时还难以根本扭转,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的支撑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1]。同时,国家战略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理念、行业发展层面的标准强制与品质提升、民众需求层面的“可感知”因素,均提出了绿色建筑由快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迫切需求。2020年7月,住建部联合七部委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为未来绿色建筑发展指明了方向,必将掀起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新高潮。

1绿色建筑的涵义与基本特征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将绿色建筑定义为: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2]。这一定义明确了通过“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建筑对外部环境影响,提升建筑内部环境品质的核心任务,突出了在全寿命周期内统筹考虑的原则,强调了建筑功能的“高品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与绿色低碳发展路径。1.1节约资源。工程施工过程对资源的大量消耗以及对环境的集中性、突发性和持续性影响,决定了推进绿色施工的迫切性和必要性[3]。绿色施工着眼于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要求尽可能采用绿色建材和设备,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对工程做法、设备和用材提出优化建议,促使施工过程安全文明,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控制环境污染。1.2高品质。基于“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围绕以人为本、性能导向的核心理念,以全寿命周期和全产业链的绿色技术集成整合为手段,打造可感知的高品质绿色建筑,强调将绿色建筑内涵扩展至低能源消耗、高健康性能、高建造水平,以及高度智慧运维[4],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1.3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建筑追求充分利用自然,比如直接利用阳光、风向、地形、植被等现场自然条件,采用非机械、近(零)能耗的方式,降低建筑的采暖、空调和照明等负荷,提高室内外环境性能,回归建筑与自然一体的本原。由此,绿色建筑不仅限于一个个单体建筑的概念,它更是一种理念,追求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与地域风貌和街区环境相协调,以“被动设计优先、主动设计优化”理念打造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创建和谐生态文明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2.1政策推动日趋强化。我国绿色建筑发展是以政策推动为主导,行业的法律法规以及标准、规范体系均建立在国家及地方的推动政策下。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的相关政策,历经了建筑节能→节能节地→四节一环保→生态城区(绿色城市)的发展阶段[5]。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通过制定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86)开展建筑节能工作;20世纪90年代,绿色建筑概念引入我国;2004年“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设立正式拉开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序幕;之后,国务院及相关部委逐渐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陆续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表1)。发展绿色建筑已连续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规划,《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推广比例超过50%”[4]。历经10余年的发展,我国绿色建筑实现从无到有、从单体到城区、再到城市的规模化发展,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现已超过12.5亿㎡,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政策体系、监管和推进机制[6]。2.2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我国现有的绿色建筑标准共约20部,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表2),涵盖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和主要功能类型。其中,评价标准是作为绿色建筑发展的具体目标和技术导引,相关的工程建设标准、规范是绿色建筑实践的技术支撑和保障[7]。2.3技术研发不断创新。“十五”时期,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里,建筑领域仅3个项目,其中就包含建设部和科技部组织实施的“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十一五”时期,《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中,首次将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作为一个独立领域,共设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2个,住建部负责组织实施“现代建筑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下的2个课题———“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规范与标准研究”与绿色建筑直接相关。“十二五”时期,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绿色建筑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启动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8项,设立课题226个。其中,与绿色建筑相关项目数、国拨经费投入均超过50%。“十三五”时期,国家进行科技计划改革,设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启动了“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研发专项60个。可见,我国绿色建筑技术研发越来越受到重视,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已实现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综合性系统研究,为未来绿色建筑技术集成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5]。2.4评价标识日趋规范。为规范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住建部于2007年启动该项工作以来,陆续了一系列管理文件,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试行修订)》等,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组织管理、申报程序、监督检查等相关工作进行规范。《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后,先后批准了35个省市开展该地区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关于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了逐步推行绿色建筑第三方评价标识管理的指导意见,大部分省市已在积极开展相关实践。

3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展望

3.1绿色建筑健康化发展。2012年8月,卫生部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建筑是改善民生、促进行业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的多项政策落地的重要载体。2017年1月,住建部实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t/asc02—2016),旨在通过建筑中的空气、水、舒适、健身、人文、服务六大要素综合促进建筑使用者的身心健康[8]。我国近十年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发展成效显著,而绿色建筑更多侧重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建筑环境健康是绿色建筑发展的新要求,在绿色建筑得以快速发展之后,健康建筑的发展需求逐渐显现,可以说健康建筑是绿色建筑在健康方面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健康建筑既源于绿色建筑,又“超越”绿色建筑。3.2绿色建筑智慧化发展。“智慧建筑”随着智慧城市理念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发展应运而生。它不等同于升级版的智能建筑,也不能简单理解为是更加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它暂时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作为一个代名词,代表建筑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发展智慧型绿色建筑,需综合运用大数据智能处理技术、物理信息感知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智慧城市技术手段,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促进人、建筑与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提升“以人为本”的绿色建筑运营效果[4]。3.3绿色建筑工业化发展。《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5)对工业化建筑的定义是以“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现场装配化、主体装饰机电一体化、全过程管理信息化”等为主要特征,能够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全产业链,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和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建筑。绿色建筑与建筑工业化的结合有助于两者相互促进,未来绿色建筑采用epc模式建造,实行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和信息化管理,更有利于实现建造过程的资源整合、技术集成及效益最大化,推动绿色建筑生产方式的转变[9]。3.4绿色建筑双零化发展。这里的“双零”是零碳排放、零能耗的简称。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通过的《哥本哈根协议》指出尽快减少碳排放总量,确保全球平均温度的升幅不超过2℃[10]。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全球共识。2015年我国领导人在巴黎气候大会上郑重承诺,到203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零碳建筑以“零碳排放”为极致目标,真正实现具有一定难度,其概念的提出对地表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非常现实和积极的意义。(近)零碳排放实现的策略应贯穿于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1)规划设计阶段:绿色设计、优选建材、因地制宜;(2)工厂化生产阶段:绿色生产、低碳生产、高效能源供给;(3)建造施工阶段:绿色施工、工业化建造、信息化管理;(4)使用维护阶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利用可再生能源、强化节能减排意识;(5)拆除清理阶段:延长建筑使用年限、提高废旧建材和部品部件回收利用率[9]。零能耗建筑指对传统能源高效循环利用,或采用可再生的非化石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等)的建筑。绿色建筑实现(近)零能耗的路径可包括:(1)被动式技术:采用优异的保温隔热维护结构、高性能门窗、高气密性措施、优化热工设计,尽可能降低对能量的需求等;(2)高效用能系统:利用集成高效空调系统降低能耗,创设舒适的室内环境,降低能源需求;(3)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能源[9]。3.5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2012年,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规模化发展绿色建筑。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实施,要求全面推进绿色城市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100多个规模不等的新建绿色生态城区项目,我国正成为世界上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数量最多、建设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10]。未来,绿色建筑会向规模化、区域化进一步发展,会涌现出更多的绿色生态城区和绿色城市。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的内涵会不断融入“高端化、品质化、精细化”的发展理念,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

4结语

建筑因“人”而生,绿色建筑顺应生态文明理念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而生。绿色建筑的根本内涵是把建筑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能源,达到保护环境、与自然共生。在政策、标准、技术等多重驱动下,我国绿色建筑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建筑面积现已超过10亿㎡,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协同创新成为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新引擎。技术上协同创新可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bim等新技术有机融入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组织形式上协同创新可实施跨机构(大学、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联合,共同开展科研攻关与成果转化,推动我国绿色建筑未来健康化、智慧化、工业化、双零化、规模化发展[11]。

参考文献:

[1]秦旋,王敏,刘艳刚.制约发展绿色建筑的障碍因素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48-56.

[2]王清勤,叶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的编制概括、总则和基本规定[j].建设科技,2019(20):31-34.

[3]肖绪文,冯大阔.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现状分析及推进建议[j].施工技术,2013(1):12-15.

[4]周海珠,王雯翡,魏慧娇,等.我国绿色建筑高品质发展需求分析与展望[j].建筑科学,2018(9):148-153.

[5]王清勤.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和绿色建筑标准回顾与展望[j].建筑技术,2018(4):340-345.

[6]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绿色建筑发展报告(2018)[r].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7]叶凌,程志军.我国绿色建筑标准发展现状及展望[j].建筑科学,2016(12):6-12.

[8]王清勤,孟冲,李国柱,等.我国健康建筑发展理念、现状与趋势[j].建筑科学,2018(9):12-17.

[9]叶浩文.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未来建筑的发展[j].城市开发,2019(16):38-39.

[10]王俊,王有为,林海燕,等.我国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建筑科学,2013(10):2-9 33.

建筑科学范文篇9

[关键词]弹性设计理念;建筑设计;特质表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对建筑空间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就需要建筑设计工作人员将弹性设计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将建筑空间设计的灵活多变,能够满足人们灵活多样的需求。

1弹性设计理念

”弹性”这个词最早来源于物理学,是一种物理概念,指物体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在外力撤销后能够恢复到原本的形状和大小的性质。而在经济学上,“弹性”这一词指的是一个变量根据另一个变量的改变而相应的发生一定比例改变的属性。在当前我国的建筑领域中,用户对建筑空间、性能的需求越来越多变,因此,在建筑设计当中,“弹性”一词指的是设计的建筑有着极大的弹性,设计的建筑空间更加多元化,更具艺术性,用户在选择方面更加具有弹性。建筑的弹性设计指的就是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创造这种“弹性”的过程,建筑的弹性设计对建筑的设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建筑设计工作人员有着弹性设计思维,能够让自己设计的建筑有着可以调整、可以变化、可以继续发展的能力,能够动态的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适应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建筑弹性设计并不是和常规建筑设计分开的,并不是独立于常规建筑设计之外的,事实上,建筑弹性设计是和常规的建筑设计相融合的,在常规的建筑设计当中都可以运用建筑弹性设计。建筑弹性设计强调的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运用弹性思维进行设计,对于建筑物的设计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建筑物的建成阶段,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改造以及再利用的过程,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全寿命过程。建筑弹性设计理念就是将多元作为对建筑进行设计时的理论基础,提高对建筑设计的科学性、艺术性、多元性,将新型的材料设备以及一系列的建筑空间可变设计运用到建筑设计当中,推动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相关建筑设计工作人员在建筑弹性设计理念下对建筑进行设计,能够满足建筑用户多变、多样的需求,建筑在日后的改造、发展也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功能、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对建筑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设计水平得到了建筑弹性设计作为一种附属于建筑设计的设计领域,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模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传统的建筑设计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我国人民灵活多变的居住需要。因此,相关建筑设计工作人员将建筑弹性设计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工作当中,对建筑空间进行扩展,让建筑空间能够满足住户多元化的居住需求,满足住户灵活多变的居住需要。

2弹性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特质表现

2.1功能方面。弹性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主要体现在建筑弹性的空间设计方面。功能是弹性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特质表现方面之一。建筑设计工作人员应当以追求建筑实用性为基础去对建筑进行设计,通过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需求来提高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利用率。这往往需要需要特定的形式来将建筑室内空间的功能效果体现出来。在运用弹性设计理念设计好建筑的功能、让建筑功能能够满足住户的需求后,建筑设计工作人员就需要重点进行形式的设计,让建筑的功能和形式设计实现统一,在满足住户居住要求的同时去提高建筑的美观性。具体实现建筑功能,建筑设计工作人员需要熟悉各种结构构成和各种空间关系,灵活控制功能目标的达成。2.2科学艺术性方面。弹性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特质表现也体现在科学艺术性方面,建筑设计工作人员在满足建筑空间弹性设计的基础上,去不断提高建筑的美观性,提高人们在视觉上的享受。具体对建筑进行弹性设计、实现建筑科学艺术性的过程应当充分利用起当前的科学技术成果,利用各种新型的建筑材料、新型的施工工艺、新型的施工设备。建筑设计工作人员还需要在建筑弹性设计的过程中融入各种理论,比如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等等,运用各种材料、工艺以及理论来充分发挥出建筑弹性空间设计的特点。在建筑弹性设计的过程中,要想体现出建筑的科学艺术性,弹性空间设计工作人员应当将建筑科学艺术性设计和空间设计结合起来,将科学、艺术融入到建筑弹性空间设计当中,最终使得设计的建筑空间不仅灵活多变,还有着极高的科学艺术性。

3总结

运用弹性设计理念对建筑进行设计,能够提升建筑空间和人的亲和性,和传统的建筑设计理念相比,弹性空间设计理念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的建筑行业应当重视建筑空间的弹性设计,建筑设计工作人员要想弹性设计理念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最终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建筑科学范文篇10

1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绿色建筑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对“绿色建筑”概念的具体化,使绿色建筑脱离空中楼阁真正走人实践,一套清晰的绿色建筑评价系统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发展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评价系统,为绿色建筑的实践和推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如美国leei〕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英国的breem评价体系、日本的〔;asebee建筑物综合环境性能评价体系,澳大利亚的napers建筑环境评价体系、加拿大等多国gbtooi,挪威的ecoprofile、法国的escale、中国台湾省、香港地区也相继推出了针对绿色建筑设计的评价体系。这些评价体系制定了定量的评分体系,对评价内容尽可能采用模拟预测的方法得到定量指标,再根据定量指标进行分级评分。对于难以定量预测的内容,采用定性分析、分级打分的方法。这些评价体系的制定及推广应用对于推动全球绿色建筑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绿色建筑评价工具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注重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评价工具也由早期的定性评价转向定量评价;从早期单一的性能指标评定转向了综合环境、经济和技术性能的指标评定。

2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发展历程

2.1国家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

1994年我国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同时启动“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

1996年又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住区发展报告》,对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和保证措施。

2001年始,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制订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国家康居示范工程建设技术要点》(试行稿),同时多家科研机构、设计单位的专家合作,在广泛研究世界各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特点,完成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价体系”的制定,并出版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价手册》、《商品住宅性能评定方法和指标体系》。

2002年10月,科技部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价体系研究”课题立项,课题汇集了清华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工业大学、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北京市城建技术开发中心等9家单位近40名专家共同开展工作,历时14个月,于2004年2月结题。

2005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发展中心与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物理所等科研机构成立了项目工作组、专家组和标准编制组,完成了《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技术要求—生态住宅(住区)(征求意见稿)》。

2005年10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清华大学、城市建设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参编,建设部科技部印发《绿色建筑技术导则》。

2.2各地区节能住宅评价标准和生态住宅的建设

基于绿色建筑理论研究成果,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经济发达地区也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体系的集成研究和应用实践,制定了地方性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例如上海市就于2003年1月出台(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建设管理办法》,而后又制定了《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

2005年11月,为适应生态住宅的发展实际需要,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和环保局委托上海市建科院,同济大学等高校对《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进行修改,形成新一轮的成果。

3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思考

对比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制定过程中的不足和欠缺应当成为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完善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3.1由总则走向细则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发展相对滞后,目前还仅限于住宅,对于其他大量的公共建筑和旧住宅改造项目尚未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走在绿色建筑研究前沿的发达国家,已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进行更为系统地分类。如日本的casebee陆续完成了用于既有建筑物的《casebee既有评价工具》、用于短期使用建筑的《casebee一临建。评价工具》和用于改修建筑物的《casebee一改建·评价工具》以及用于评价热岛现象缓和对策的《casebee一h"评价工具》。制定更为系统和专项的评价体系,将是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走向完善的必然趋势。

3.2由引导走向监督,定性走向定量

由于我国绿色建筑尚属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的技术政策法规体系支持。在评价系统的起步阶段,评价系统的制定应以引导鼓励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为主。如由于国家对太阳能发电并人国家“大电网”没有相关的政策支持,导致太阳能利用技术在我国长期处于太阳能制热的低水平利用状态,太阳能光电技术一直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无法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所以在现阶段,评价体系的制定应主要考察是否具有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是否采取了适宜的生态技术措施等。随着相关技术政策法规的启动出台,评价重点将由鼓励引导走向监督落实。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规范刚刚颁布,绿色评价所需基础数据较为缺乏,使得定量评价的标准难以科学地确定,随着今后有关的基础性研究的开展,再逐渐改进定量评价的内容。

3.3实行第三方认定制度

根据国外评价系统运行的成功经验,必须有一个专门的、独立于建设单位的组织对评价系统负责,提供“公平、公正、专业”的第三方认定,为参评客户提供咨询、组织评价过程、给予评价认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本身的科学与公平,使过程控制落到实处。例如日本在“国土交通省环境行动计划”的影响下,出台了用;asebe}对建筑物进行评价的第三者认定制度和;ase-bee评价师认定制度,保证绿色建筑评价公平、公正的落实。

3.4由阶段评价走向建筑全生命周期评价

目前我国的国家或地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制定将重点放在建筑规划设计阶段,这与我国借鉴国外经验有关(主要是美国leei)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发达国家的建设管理和运作模式通常是一个综合建筑事务所总承包整个项目设计,建筑师向业主负责,形成开发策划、设计、施工一体化。国际上成熟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主要对最终结果进行控制。如在breeam,leed和g13too1中几乎都只有施工废物处理的条款涉及到了施工阶段。

在我国,施工阶段扮演了一个较为重要的角色,施工单位独立于设计单位,两者各有分工,各负其责。对施工阶段的评价是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应从重视建筑物规划设计阶段的评价走向基于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理念的全过程控制。